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
 第三卷目錄
 山川總部藝文
  山川頌         漢董仲舒
  遊思賦          宋鮑照
  答謝中書書       梁陶弘景
  畫山水賦         唐荊浩
  遊甬東山水古蹟記     元吳萊
  序山水之間        明解縉
 山川總部藝文二〈詩〉
  遊覽詩          晉棗據
  和劉中書         齊謝脁
  擬殷東陽仲文興矚     梁江淹
  擬謝僕射混遊覽       前人
  擬謝臨川靈運游山      前人
  擬謝光祿莊郊遊       前人
  山水粉圖        唐陳子昂
  奉和李右相書壁畫山水    孫逖
  闕題            王維
  舟中曉望         孟浩然
  觀博平王安少府山水粉壁  李白
  同族金城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 前人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前人
  奉先劉少府畫山水障歌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前人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     王季友
  招孟武昌〈并序〉      元結
  山中即事         郎士元
  題山水圖        元貢師泰
  題江陰丘文中山水圖     前人
  趙道士山水圖       揭徯斯
  題高房山山水       明吳寬
  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    程敏政
 山川總部選句
 山川總部紀事
 山川總部雜錄
山川典第三卷
山川總部藝文
山川頌》·董仲舒
山則巃嵷𡾊嵬崔嶵巍,久不崩陁似夫仁人志士
孔子曰:山川神祇立寶,藏殘器用,資曲直合。
大者可以宮室臺榭,小者可以舟輿浮灄
大者無不中,小者無不入。
持斧則砍,折鎌則艾。
生人立,禽獸伏,死人多,多則功而不言
是以君子取辟也。
積土成山無損也。
其高無害也。
成其大,無虧也。
小其上,泰其下,久長安
後世無有去就儼,然獨處惟山之意。
《詩》云:節彼南山,惟石巖巖。
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此之謂也。
水則源泉混混汒汒晝夜不竭,既似力者。
盈科後行,既似持平者。
循微赴下,不遺小間,既似察者。
谿谷不迷,或奏萬里必至,既似知者
障防止之能淨淨,既似知命者。
不清而入,潔清而出,既似善化者。
千仞之壑而不疑,既似勇者。
物皆困於火,而水獨勝之,既似武者。
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
孔子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此之謂也。
遊思賦》·鮑照
雲徑兮海衝,上潮送風
秋水兮駕浦,涼煙兮冒虹。
暮氣起兮遠岸黑,陽精滅兮天際紅。
茫茫無底,山森森萬重
平隰兮亙岸,通川兮瀉壑。
仰盡兮天經,俯窮兮地絡
波際曇曇,眺雲間灼灼
江南斷山,信海上之飛鶴。
煙霞而問鄉,窺林嶼而訪泊
身事而識苦,念親愛知樂
苦與樂,其何言。
人生之長役。
堂宇密親,坐江潭而為客。
蒹葭之遂黃,視零露之方白。
鴻晨驚以響湍,泉夜下鳴石
中洲雲蘿,託綿思於遙夕
荊吳遠山,望邯鄲長陌
風馳兮邊草飛,胡沙起兮雁揚翮。
燕越異心,在禽鳥而同戚。
悵收情而抆淚,遣繁悲而自抑。
日中幾時彼月滿而將蝕。
無患於不老,奚引憂以自逼。
物因節以卷舒,道與運而升息。
賤賣卜以當壚,隱我耕而子織。
誠愛秦王之奇勇,不願絕筋,而稱力已矣哉。
使豫章生而可知,夫何異叢棘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實是欲界仙都
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畫山水賦》·荊浩
畫山水,意在筆先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遠人無目,遠樹無枝。
遠山無皴,隱隱似眉。
遠水無波,高與雲齊
此其訣也。
山腰雲塞石壁泉塞
樓臺樹塞道路人塞。
石分三面,路看兩蹊
樹觀頂𩕳,水看岸基。
此其法也。
畫山水,尖峭者峰,平夷者嶺,峭壁者崖,有穴者岫,懸石者巖,形圓者巒,路通者川,兩山夾路者壑,兩山夾水者澗,注水者溪,泉通者谷,路下小土山者坡,極目而平者坂。
能辨別此類,則粗知山水彷彿也。
觀者,先看氣象,後辨清濁,分賓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
多則亂,少則慢,不多不少,要分遠近
遠山不得連近山,遠水不得連近水。
山腰回抱寺觀可安。
斷岸頹堤,小橋可置。
有路處人行,無路處林木岸斷古渡山斷荒村水闊征帆,林密處店舍
懸崖古木,露根藤纏
臨流怪石嵌空水痕
凡作林木,遠者疏平,近者森密,有葉者枝柔,無葉者枝硬,松皮如鱗,皮纏身。
生於土者,修長挺直
長於石者,拳曲伶仃
古木節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蕭森
景則霧鎖煙籠樹林隱隱,遠水拖藍,山色堆青。
景則林木蔽天綠蕪平坂倚雲瀑布
行人羽扇,近水幽亭
景則水天一色,𥰡𥰡疏林,鴈橫煙塞蘆裊沙汀
景則樹枝雪壓,老樵負薪漁舟倚岸,水淺沙平凍雲黯淡酒帘孤村
風雨則不天地,難辨東西行人傘笠,漁父蓑衣
有風無雨,枝葉斜披。
有雨無風枝葉下垂
雨霽雲收天碧,薄靄依稀山光淺翠,網曬斜暉
景則千山欲曙,霧靄霏霏朦朧殘月曉色熹微
景則山銜殘日犬吠疏籬,僧投遠寺,帆卸江湄路人歸急,半掩柴扉
或煙斜霧橫,或遠岫雲歸,或秋江晚渡,或荒塚斷碑
如此之類,須要筆法布置,更看臨期山形不得犯重,樹頭不得整齊
山借樹為衣,樹借山為骨。
不可繁,要見山秀麗
不可亂,要顯樹之精神
若留於此者,須心會於元微。
《遊甬東山水古蹟記》·吳萊
公元1324年
昌國,古會稽海東洲也。
東控三韓日本北抵海泗,南到今慶元城三五百里。
泰定元年夏六月,自慶元桃華渡,覓舟而東,海際山童,無草木,或小僅如著,輒刈以鬻,鹽東偪海,有招寶山,或云他處見山異氣,疑下有寶。
或云:東方海貨互市,必泊此山。
故有砲臺,曾就臺蹠弩射夷人矢洞船,猶入地尺。
又別作大筒曳鐵鎖江水,夷舟猝不得入。
前至峽口怪石嵌險離立
南曰金雞,北曰虎蹲
又前,則為蛟門峽束浪激,或大如五石斗甕,躍入空中,卻墮下碎為雰雨。
或遠如雪山冰岸,挾風力作聲勢崩。
擁舟蕩蕩,與上下一。
僧云:此特其小小者耳。
風一作,海水又壯,排空觸岸,杳不辨舟楫所在
帆檣上指東上風,西來水,相鬥,舟不能尺咫,一撞嶕石,且靡解不可支持
又前,則為三山大洋山多磁石,舟板釘鐵。
或近山則膠制不動,昌國境也。
昌國多大山,四面皆海,人家頗居篁竹蘆葦間,或散在沙墺,非舟不相往來
田種少類,入海中捕魚蝤蛑蛇母塗傑步腥,涎褻味逆,人鼻口歲。
或仰穀他郡,東從舟山過赤峙,轉入外洋,望岸客山山出白艾地多蛇。
東到岑山梅子真煉藥處,山梵書所謂補怛洛迦山也。
唐言小白花山自山東行西折觀音洞
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
旁罅而兩岐,亂石如斷圭,積伏蟠結怒潮摐擊,晝夜魚龍嘯吼聲。
又西,則為善財洞,峭不囓足,泉流滲滴,懸纓不斷
前入海數百步,有嶕。
土人云:曾有老僧秉燭行洞穴,且半里山石合。
一竅有光,大如盤,盂側首睨之,寬弘潔白,非水非土,遠不辨厓際。
又自山北轉,得盤陀石山,粗怪益高壘石如垤。
東望窅窅想像高麗日本界,如在雲霧蒼莽中。
日初出,大如米蓯海盡赤,跳踊出,天未六合,奣然鮮明
日光照海,薄雲掩蔽空水弄影,恍類鋪僧伽黎衣,或現或滅。
南望桃花,望秦諸山,嵌空刻露屹立巨浸,如世疊太湖靈璧,不著寸土尺樹,天然可愛
東南東霍山,山多大樹徐市常駐於此
土人云:自東霍轉而北行,盡昌國北界,有蓬萊山眾山四圍峙立旋繞小嶼,屹如百尺樓臺。
而中又有紫霞洞,與山為鄰,中畔明通,方如大車之輿,潮水一退,人可或入。
或云人不可到,隱隱有神仙題墨,漫不能辨
又有沙山,細沙所積。
日照之有芒。
手攫,則霏屑下漸成窪穴,潮過又補,終不少損。
旁有石龍蒼白角爪鱗鬣具,蜿蜒跨空
亙三十里,舟徑其下。
西轉別為洋山,中多大魚。
又北則為朐山岱山、石蘭山魚鹽者所聚。
又自北而南,則為徐偃王戰洋。
世傳偃王既敗不之彭城,而之越,棄玉几硯。
會稽之水又南,則為黃公墓。
黃公赤刀厭虎,厭不行,為虎所食者也。
昌國《禹貢》島夷,後乃屬越。
曰甬句東,越王句踐欲使故吳王夫差居之,然不至也。
海中三山安期羡門之屬,或避秦至此
方士未始深入,或云三山水底,或云:山近風引舟去,蓋妄說也。
東土人士,每愛會稽山水,故稱入會稽者,為入東。
抱朴子亦云:古仙者之樂,登名山為上。
海中島嶼,如會稽東翁洲者,次之昌國也。
是年秋八月,自昌國姑蘇,繪山海奇絕處。
昔人之不妄,時一展宗少文臥遊不是過矣。
米蓯二字疑訛〉
《序山水之間》·解縉
雲南參政姚公,與予交幾二十年。
嘗謂余所居浙,東西山水虎丘孤山西湖天竺吳松剡溪若耶雲門天台鴈蕩鳳翥、龍導、鷲山、蟾伏,登臨眺望游詠漁嬉。
畫船簫鼓不足耳目之娛。
鮮食芳茹不足動口腹之欲。
逍遙徜徉,不知山水為樂也。
而況區區功名富貴哉。
浮雲無心風流蓬轉歷職官曹不為物誘陶然山水之間,事至則應之而已。
功名富貴之過,吾前者亦皆有可觀而況胸中丘壑哉。
余喜公之言若有道者,及其事紛務委,造次途遇,握手論心未嘗欣然一嘆也。
於是其言益可信也。
嗟夫,人惟超乎萬物之外,則可以萬物
屈於萬物之內,則為萬物役,此理之固然也。
飛鳥之失其山林,而局以樊籠則悲。
游魚之奪其江湖而居之,一勺水則困。
僻野之士包之以冠裳,負之以佩綬,而驅之以拜起,則怨懟不安
此皆未能超乎物之外也。
若姚公者,其心非屑然於山水間,而山之峙水之流,動靜聲色,自不出於其方寸之間也。
矧其家在富春山之陽,有嚴子陵高風出乎日月之上者,為師表于前,宜乎造詣者,至於如是高遠也。
士大夫為之詩若干首,具如右
山川總部藝文〈詩〉
遊覽詩》·棗據
矯足登雲閣,相伴九華
徙倚高山仰攀桂樹柯。
延首神州迴睛曲阿
林挺修幹,一歲再三花。
何以不朽噓吸朝霞
重巖神溜傾觴挹涌波。
恢恢大道間,人事足為多。
《和劉中書·謝脁
昔余侍君子,歷此遊荊漢。
山川舊賞朋僚多雨散。
圖南風翮,曾非息短翰
移疾新篇披衣淵玩
惆悵懷昔踐,彷彿殊觀
赬紫共彬駮,雲錦相陵亂。
奔星上未窮,驚雷下將半。
迴潮漬崩樹,輪菌軋傾岸。
巖篠或傍翻,石菌脩幹。
澄澄明浦媚,衍衍清風爛。
江潭在目,懷賢興累歎。
歲暮不我期,淹留絕巖畔。
《擬殷東陽仲文興矚》·江淹
晨遊任所萃,悠悠真趣
雲天遼亮,時與賞心遇。
青松挺秀萼,惠色喬樹
極眺波深,緬映石壁素。
瑩情無餘滓,拂衣塵務
求仁既自我,元風豈外慕
直置忘所宰,蕭散遺慮
《擬謝僕射混遊覽前人
信矣勞物化憂襟未能整。
薄言郊衢總轡臺省
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
時菊耀巖阿雲霞秋嶺
眷然良辰徘徊落景
卷舒萬緒,動復歸有靜。
曾是迫歲暮從所秉。
丹壑不可攀,忘懷匠郢
《擬謝臨川靈運遊山》前人
江海邅迴山嶠備盈缺。
靈境淹留賞心非徒設。
平明登雲峰,杳與廬霍絕。
碧障周流金潭澄澈
洞林晨霞石壁初晰
乳竇滴瀝丹井寥泬
喦崿奇秀岑崟還相敵。
赤玉瑤溪雲錦沙汭
夜聞猩猩啼,朝見鼯鼠逝。
南中氣候暖,朱華白雪
幸遊建德鄉,觀奇經禹穴
身名竟誰辨,圖史磨滅
且泛桂水潮,映月遊海澨
攝生貴處順,將為智者說。
《擬謝光祿莊郊遊前人
肅舲出郊際,徙樂逗江陰
翠山藹藹青浦沈沈
葉照沙嶼秋榮水潯
風散松架險,雲鬱石道深。
靜默綿野四睇亂層岑。
氣清鴈引露華猿音
雲裝信解紱,煙駕可辭金。
始整丹泉術,終覿紫芳心
行光自容裔,無使弱思侵。
山水粉圖·陳子昂
山圖白雲兮,若巫山高丘
紛群翠之鴻濛,又似蓬瀛海水周流
夫人好道,愛雲山幽求
奉和李右相書壁畫山水》孫逖
廟堂暇日山水中情
欲寫高深趣,還因藻繪成。
九江戶牖三峽檐楹
花柳窮年發,煙雲逐意生。
令萬里近不覺四時行。
氣染荀香馥,光含樂鏡清
詠歌出處圖畫沖盈
自保千年遇,何論八載榮。
《闕題》王維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舟中曉望孟浩然
挂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利涉來往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觀博平王安少府山水粉壁李白
粉壁空天丹青江海
游雲知歸日見白鷗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挂冠
松谿石磴秋色愁客思歸坐曉寒。
同族金城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前人
高堂粉壁蓬瀛,燭前一滄洲清。
洪波洶湧崢嶸,皎若丹丘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嵐氣滅,謂逢山陰晴後雪。
迴溪碧流寂無喧,又如秦人月下花源
了然不覺心魂,祇將疊嶂秋猿
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明發
卻顧海客雲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前人
峨嵋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
名公繹思彩筆驅山走海眼前
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
洞庭瀟湘渺綿三山七澤洄沿
驚濤洶湧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天邊
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
西峰崢嶸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
東厓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
此中冥昧晝夜隱几寂聽無鳴蟬
長松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
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雲士
訟庭無事眾賓杳然如在丹青裏。
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殺人
奉先劉少府畫山水障歌》杜甫
堂上不合楓樹怪底江山煙霧
聞君埽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
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
對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豈但祁岳與鄭虔筆跡遠過楊契丹
得非元圃裂,無乃瀟湘飜。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邊已似聞清猿
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
野亭春還雜花遠,漁翁暝踏孤舟立。
滄浪水青暝闊,欹岸側島秋毫末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劉侯天機精,愛畫入骨髓。
自有兩兒郎,揮灑亦莫比。
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裏。
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童子
若耶溪雲門寺,吾獨胡為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前人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崑崙方壺圖,挂君高堂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
水與銀河通。
中有雲氣飛龍舟人漁子浦漵
山水盡亞洪濤風,尤工遠勢古莫比。
咫尺應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王季友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見此山。
山曉半壁,能棲嶺上雲開,簾欲放湖中,鳥獨坐長松
阿誰再三招手起來遲。
于公大笑,向余說小弟丹青能爾為。
《招孟武昌〈并序〉元結
漫叟退谷銘》,指曰:干進之客,不能遊之。
桮湖銘》,指曰:為人厭者,勿泛桮湖
孟士源黜官無情干進武昌不為人厭,可遊退谷,可泛桮湖
故作詩招之。
風霜萬物退谷春時
窮冬江海桮湖澄清漪。
湖盡到谷口單船階墀
湖中更何好,坐見大江水。
欹石為水涯半山湖裏
谷口更何好,絕壑寒泉
茅舍白雲生坐邊。
武昌干進武昌不厭
退谷正可遊,桮湖任來泛。
湖上水鳥見人飛鳴
谷口山獸往往隨人行。
將車馬來,令我鳥獸驚。
山中即事郎士元
入谷春興乘舟碧潯
山雲昨夜雨,溪水曉來深。
《題山水圖》·貢師泰
前山後山雲亂起,山腳谿清見底
谿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塵聚如米。
老楓枯櫟葉紛紛,下有人家深閉門。
釣絲收風浪急,卻回雙艇籬根
老人曳杖行傴僂一童負樵一童斧。
筆端意度神妙,卷裏衣冠自淳古
商周寂寞經幾秦,後來莘渭寧無人。
茫茫耕釣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
《題江陰丘文中山水圖》前人
老龍渴飲池中墨,飛上半天崱屴
雲煙著地凝不開,白晝神驅太陰黑。
筆端巧奪造化功,咫尺峰巒千萬重。
長林似灑楓葉雨,虛亭不動松花風。
隔江更有山無數江上扁舟半渡
他年白髮許重來,為君別寫容城賦。
趙道士山水圖》揭徯斯
悄愴寒山曉,淒迷野水昏。
長橋古寺小艇衡門
路盡雙松上,雲生亂石根。
如行南嶽暮,遙見祝融尊。
《題高房山山水·吳寬
燕南蹙翠維房山,高公昔者其間
戲拈畫筆明豁玉女峰亞垂煙鬟
積雨初收隔春樹望見人家塢邊住。
亦知中有王維詩,行到水窮無覓處。
《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程敏政
何人結屋青山裏,終日開窗見山喜。
近峰錯落簷牙遠岫蜿蜒插天嘴。
江一道山前過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頭水氣綠侵衣,載酒高人面山坐。
石泉下衝沙渚渾,接地成深邨。
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細路通雲。
竹鶴老人名畫手,半幅生綃大于斗。
水分山斷意無,窮目送飛鴻江口
安城先生塵慮脫,南望鄉人楚天
高堂永日山歌蕭蕭涼風蘋末
山川總部選句
漢王褒洞簫賦》迴江流川而溉其山。
班固西都賦》禮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所用
東都賦》捐金於山,沈珠於淵
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成公《綏嘯賦》:游崇岡,凌景山
臨巖側,望流川
左思蜀都賦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又〉高軒臨山,列綺窗而瞰江。
《魏都賦》綿綿迥塗,驟山驟水。
〈又〉重山之朿阨,因長川之裾勢。
木華海賦群山既略,百川潛渫
宋謝靈運歸途賦》:背海向溪,乘潮傍山。
齊謝朓《遊後園賦》:山霞起削成水積明以經復。
梁陸倕《思田賦爾乃觀其水陸物產原隰形便林藪挺直丘陵帶面。
九曲迴江,對千里平甸
江淹空青賦》:寶波麗水華峰艷山。
別賦:舟凝滯水濱,車逶遲山側
〈又〉復怨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
修心賦序》左江右湖,面山背壑。
唐王勃山亭序》深山大澤龍蛇為得。
性之場廣,漢巨川珠。
是有殊之地。
韋承慶靈臺賦》:或漫漫川浮,或迢迢山屬
獨孤及《夢遠遊賦百川綺分五嶽羅列
皇甫松大隱賦》山嶽峰巒,專其高
江海川瀆,專其深。
〈又〉春水兩派,晴山數曲。
〈又〉開山決水,澆蒔芷。
移風嶺頭,種煙篁於澗裏。
〈又〉何山不對,水何徑而不通
雲歸千峰臥綠,飄則一川踏紅
宋謝靈運詩:弄波不輟手,玩景豈停目。
雖未登雲峰,且以歡水宿
鮑照詩:懸裝亂水區,薄旅次山楹千巖阻積萬壑迴縈
梁元帝詩:樹雜山如畫,林暗澗疑空。
北周宇文昶詩:煙生山欲盡,潭淨水恆空。
庾信詩: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樹
長虹雙瀑布,圓闕芙蓉
唐王勃詩:江濤出岸險,峰磴入雲危。
〈又〉水煙翠渚山照丹崖
王昌齡詩:遠山晦明秋水千里白。
常建詩:落日山水清。
崔湜詩:山光後綠江色來青
韋述詩:晚晴搖水態,遲景蕩山光。
岑參詩:山鶯送酒江月夜供詩。
宋之問詩:山水樓臺映幾重。
儲光羲詩:既見山路遠,復道谿流深。
高適詩:舉杯挹山川寓目毫芒
李白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杜甫詩:只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
〈又〉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
〈又〉華彝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劉長卿詩:山日搖落水急波瀾
〈又〉風寒渡水日暮更看山。
方干詩:數里煙雲方覺異,前程山水更應寬。
許鼎詩:淼淼三江水,悠悠五嶺關。
顧非熊詩:疏葦前渚斜陽雨後山。
杜荀鶴詩:泉聲入夜方堪聽,山色逢秋始好登。
宋蘇軾詩:照眼雲山出,浮空野水長。
〈又〉石泉曉鏡山月簾鉤
裘萬頃詩:山路如水谿流淺見沙。
元黃公望詩:一水青岑外,千巖綺照中。
〈又〉山碧林光淨,江清秋氣涼。
〈又〉巖端飛瀑青雨江上歸舟碧煙
楊維楨詩:山溜雜人語,谿雲鶴群
鄧文原詩: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雲浮
陳深詩:古木排山立,幽窗傍水開。
山川總部紀事
《路史·泰皇氏》:相厥山川形成勢集,才為九州,謂之九囿
鉅靈氏》:揮五丁之士,驅陰陽,反山川,正流並生,神化大凝
史皇氏》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掌指,而剏文字
炎帝神農氏祭司山林川澤神示在位,而主先嗇
《甄四海紀》地形遠山林藪所至,而正其制。
少昊青陽氏》: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風。
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以女配槃瓠生子一十二人,好入山壑,不樂平曠。
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
其後滋蔓號曰蠻夷
書經·舜典》肆類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路史》帝舜伯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俾益掌火烈山澤而焚之。
帝禹行天下,主名山川利於民。
山川理脈土地所宜風炁所生
畢究其政草木企走蜚動蟲魚俾益,疏之,以為岳瀆
山海二經
書經武成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澤
仲夏之月,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
季夏之月,命四監大合百縣秩芻,以養犧牲,令民無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
仲冬之月,山林藪澤,有能取蔬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道之。
季冬之月,乃畢山川之祀。
命宰歷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數,而賦犧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
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無不咸獻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
周禮·地官舞師掌教兵舞,帥而舞山川祭祀
角人以時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羽人以時徵羽翮之物,于山澤之農。
春官大宗伯之職,以貍沈山林川澤
小宗伯之職,兆山川丘陵墳衍,各因其方。
肆師之職,祭兵于山川
人凡山川四方用蜃。
典瑞璋邸射,以祀山川
司服祀四望山川,則毳冕
大司樂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
夏官校人將事四海山川,則飾黃駒
公元前641年
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璋邸素功,以祀山川
左傳僖公十九年,衛大旱,卜有事山川不吉
甯莊子曰:昔周饑,克殷而年豐
今邢方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
從之,師興而雨。
公元前632年
二十八年,晉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楚師背酅而舍,晉患之。
子犯曰:戰也。
戰而捷,必得諸侯
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
公元前548年
襄公二十五年楚蒍掩司馬子木使庀賦,數甲兵
甲午蒍掩土田,度山林,鳩藪澤,辨京陵,表淳鹵,數疆潦,規偃豬,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量入修賦
賦車,籍馬,賦車兵徒卒
甲楯之數,既成,以授子木,禮也。
列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中岳,而四岳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
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岳四瀆皆并在東方
五帝以至,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
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於是自殽以東,名山五大川祠二。
太室
太室嵩高也。
恆山太山會稽湘山
水曰濟,曰淮。
脯酒歲祠,因泮凍涸凍賽禱祠。
牲用牛犢各一,牢具珪幣各異。
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
華山,薄山。
薄山者,襄山也。
岳山岐山吳岳鴻冢瀆山
瀆山汶山也。
水曰河,祠臨晉;沔,祠漢中湫淵,祠朝那;江水祠蜀
春秋泮涸禱賽如東方名山川;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異。
四大冢鴻、岐、,皆有嘗禾
寶節來祠。
其河加有嘗醪
此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車一乘騮駒四。
灞、產、長水、灃、澇、涇、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陽,盡得比山川祠,而無諸加。
汧、洛二淵,鳴澤、蒲山湑山之屬,為小山川,亦皆歲禱泮涸祠,禮不必同。
貨殖傳》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
公元前571年
漢書·高祖本紀二年夏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祀之。
公元365年
武帝本紀建元元年夏五月,詔曰:河海千里,其令祠官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
公元85年
後漢書·章帝本紀元和二年春二月,詔曰:今山川鬼神應典禮者,尚未咸秩
其令增修群祀,以祈豐年
李恂傳》武威太守
後坐事免,步歸鄉里,潛居山澤結草為廬,獨與諸生織席自給
東夷傳》:濊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略,不得相干涉。
西羌傳》西戎緣山濱水,以廣田畜,故能彊大。
劉翊傳》字子相潁川潁陰人也。
河南种拂臨郡,辟為功曹
翟黃綱恃程夫人權力,求占山澤自營植。
問,曰:名山大澤不以封,蓋為民也。
明府聽之,則被佞倖之名矣。
言,遂不與
公元350年
《魏志·明帝本紀青龍元年,詔諸郡國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
公元386年
《晉書·元帝本紀建武元年六月丁未,弛山澤之禁。
明帝本紀太寧三年七月,詔曰:自中興以來五嶽四瀆名山大川載在祀典望秩者,悉廢而未舉。
主者依舊詳處
郭文傳》文字文舉河內軹人也。
愛山水,尚嘉遯
年十三,每遊山林,彌旬忘返
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名山
劉驎之傳》驎之尚質素,虛退寡欲不修儀操,人莫之知。
好遊山澤,志存遯逸
孫統傳》,轉在吳寧
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遊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
《世說》王武子孫子荊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
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
孫云:其山㠑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揚波,其人磊落英多
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顧長康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明帝謝鯤:君自謂何庾亮
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許掾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
時人云:許非徒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康僧淵豫章,去郭數十里立精舍,傍連嶺,帶長川芳林夾於軒庭清流激於堂宇
乃閒居研講希心理味。
庾公諸人多往看之。
公元422年
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丞相調之,僧淵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淵。
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
南史·謝靈運傳》少帝即位靈運出為永嘉太守
有名山水靈運素所愛好
出守不得志,遂肆意遊遨遍歷諸縣,動踰旬朔
理人聽訟,不復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
在郡一周稱疾去職
靈運父祖並葬始寧縣,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會稽修營舊業
山帶江,盡幽居之美。
隱士王弘之孔淳之放蕩為娛,有終焉之志
山居賦》,并自注以言其事。
文帝徵為祕書監,尋遷侍中稱疾朝直
穿池植援,種竹樹果驅課公役無復期度
出郭遊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經旬不歸
無表聞,又不請急
上不欲傷大臣諷旨自解
靈運表陳疾,賜假東歸
靈運既東,與族弟惠連東海何長瑜潁川荀雍太山羊璿之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遊,時人謂之四友
宗少文傳》少文妙善琴書圖畫精於言理,每遊山水,往輒忘歸
宗尚之字敬之,亦好山澤,徵辟一無所就。
沈道虔傳》道虔吳興武康人也。
居縣北石山下縣令庾肅之迎出縣南頭里,為立宅臨溪,有山水之玩。
孔淳之傳》淳之少有高尚,居會稽剡縣
好山水,每有所遊,必窮其幽峻
旬日忘歸
劉凝之傳》凝之好山水,攜妻子江湖隱居衡山之陽,妻子皆從其志。
沈麟士傳》麟士隱居餘干吳差山。
征北張永吳興,請麟士入郡。
麟士聞郡後堂有好山水,欲一觀之,乃住停數月。
阮孝緒傳》孝緒沈靜,雖與兒童游戲,恆以穿池築山為樂
陶弘景傳》弘景性愛山水,每經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巳。
門人曰:吾見朱門廣廈,雖識其華樂,而無欲往之心。
望高巖,瞰大澤,知此難立止,自恆欲就之。
公元508年
庾詵傳》性託夷簡,特愛林泉十畝之宅,山池居半。
《梁書·武帝本紀天監七年秋九月丁亥,詔曰:芻牧必往,姬文垂則雉兔有刑,姜宣致貶
澤山林,毓材是出,斧斤之用,比屋所資。
頃世相承,並加封固,豈所謂與民同利,惠茲黔首
公家諸屯戍見封熂者,可悉開常禁
公元418年
《魏書·禮志泰常三年,立五岳四瀆廟於桑乾水之陰,春秋有司祭,有牲及幣。
四瀆唯以牲牢,準古望秩云。
其餘山川海若諸神在州郡者,合三百二十四所,每歲十月,遣祀官詣州鎮遍祀
水旱災厲,則牧守各隨其界內祈謁,其祭皆用牲。
王畿山川,皆列祀次祭,若有水旱則禱之。
八年正月,幸洛陽
五月,至自洛陽,諸所過山川,群祀之。
公元480年
高祖本紀太和四年二月癸巳,詔曰:朕承乾緒,君臨海內夙興昧旦如履薄冰
東作方興,庶類萌動品物資生膏雨不降,歲一不登百姓飢乏,朕甚懼焉。
其敕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興雲雨者,修飾祠堂,薦以牲璧
公元482年
六年八月庚子,罷山澤之禁。
公元581年
《隋書·高祖本紀開皇元年三月戊子,弛山澤之禁。
十五年六月辛丑,詔名山大川未在祀典者,悉祀之。
禮儀志》:隋制,行幸所過名山大川,則有司致祭
岳瀆以太牢,山川少牢
公元714年
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二年正月壬午,以關內旱,祠名山大川
田游巖傳》游巖京兆三原人
永徽時,補太學生
罷歸,入太白山
母及妻皆有方外志,與共棲遲山水間
自蜀歷荊、楚,愛夷陵青溪,止廬其側。
長史李安期表其才,召赴京師,行及汝,辭疾箕山,居許由祠旁自號田東鄰,頻召不出。
王璵傳》肅宗不豫太卜建言祟在山川
女巫乘傳分禱天下名山大川,巫皆盛服中人護領所至干託州縣賂遺狼籍
公元836年
食貨志》德宗時戶部侍郎韓洄建議山澤之利宜歸王者自是皆隸鹽鐵使
開成元年,復以山澤之利歸州縣,刺史選吏主之。
百官志》虞部掌苑囿、山澤之事。
郊祠神壇五岳名山樵採芻牧皆有禁。
《宋史·陳摶傳》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
張愈傳》奕棋
樂山水,遇有興,雖數千里盡室往。
遂浮湘、沅,觀浙江,升羅浮,入九疑,買石載鶴以歸。
代淵傳》簡潔
晚年菜食巾褐山水間自號虛一子
公元837年
杜誼傳》台州黃巖人
父母至孝
繼喪父母
既葬,遂茇舍墓旁。
明年吳越大水,山皆發洚,推巨石走十數里。
台州山最高而水又夜至,旁山之民,居廬墓田畜牧漂壞者甚眾,而獨不及
山棲志》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風霽月
讀書雅意林壑
不為人窘,束世,故雖仕宦三十年而平生之志終在丘壑
湓城水發源於蓮花峰下,潔靚紺寒下合湓江
茂叔濯纓樂之築屋於其上。
米芾風韻瀟遠,趣向高潔山水佳處遊題殆遍。
鶴林玉露趙季仁謂余曰:某平生三願一願盡世好人二願盡世好書三願盡世好山水。
余曰:盡則安能,但身到處放過季仁因言,朱文公經行處聞有佳山水,雖迂途數十里,必往遊焉。
樽酒一古銀杯,大幾容半升
時引一杯登覽竟日未嘗厭倦
又嘗欲以木作華谷圖,刻山水凹凸之勢,合木八片為之以雌雄相,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足負之。
每出則以自隨,後竟未能成。
余因言:夫子亦嗜山水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固自可見
如子在川上與夫登東山而小,登泰山小天下,尤可見
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為益不少
季仁曰,觀山水亦如讀書,隨其見趣高下
公元1192年
金史·食貨志》明昌三年,諭提刑司,禁勢力不得山澤之利。
公元1261年
《元·世祖本紀中統二年五月丁亥,弛諸路山澤之禁。
公元1300年
成宗本紀大德四年春正月甲戌湖北饑,弛山澤之禁。
公元1301年
五年冬十月丙戌,以歲饑,弛山澤之禁。
公元1303年
七年春正月己酉,弛饑荒所在山澤河泊之禁一年
八年春正月己未,以災異,詔弛山場河泊之禁。
九年八月己卯,以冀寧歲復不登,弛山澤之禁。
《武宗本紀》至大二年春正月丙申,詔天下山澤之禁。
公元1312年
仁宗本紀皇慶元年秋七月癸巳保定真定河間民流不止,命諸被災地並弛山澤之禁。
公元1320年
《英宗本紀》延祐七年瀋陽水旱害稼,弛其山場河泊之禁。
公元1326年
泰定帝本紀泰定三年十一月辛酉,弛永平路山澤之禁。
公元1328年
文宗本紀天曆元年十二月戊午,詔:被兵郡縣,弛山場河濼之禁。
山棲志》:元黎,崱交南人
居漢陽官湖之上,著書種樹環堵蕭然賓客過從無虛日
常以遠人自待,惟志山水,餘不屑意
吳萊字立夫
好遊嘗。
東出魯北燕趙,每遇中原奇絕處及昔人歌舞戰鬥之地輒慷慨高歌,呼酒自慰,頗謂有司馬子長遺風
及還江南,復遊海州,歷蛟門峽,過小白華山,登盤陀石,見曉日初出,海波盡紅,瞪然長視,思欲起安期羨門而與之遊,由是襟懷疏朗文章雄宕奇氣
嘗謂友人曰:胸中三萬卷書,眼中無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
縱能,亦兒女語耳。
黃哲番禺人
好山水,結廬蒲澗棲息其中
往來羅浮峽山南華名勝,自以為未足
辭家庾嶺,過吳楚遊燕齊間。
當風雪時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穎相與握手吟詠沽酒大噱
公元1435年
《明會典宣德十年,詔各處山場園林湖池坑冶、及花果樹木等項原係民業曾經官府採取,見有人看守禁約者,悉聽民採取
竹溪逸民傳》逸民,年五十,恬泊無所繫。
私謂其友曰:我於世詠愈孤,將漁於山,樵於水矣。
其友疑其誕,逸民曰:樵於水志豈在薪。
漁於山,志豈在魚
山川總部雜錄
易經·蒙卦》: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果行育德
本義泉水之始出者,必行而有漸也。
大全真西山曰:不曰水而曰泉,是有源之水也。
水之初出,其水最清,不失坎之。
真體正如人在赤子時,故曰蒙。
《坎卦》:象曰: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虛受人。
本義山上有澤,以虛而通也。
《蹇卦》: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反身修德
大全中溪張氏曰:反身取艮之背,修德取坎之心。
雙湖胡氏曰:反身如山不動,而修德如水滋潤,乎山之象也。
《損卦》: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懲忿窒欲
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又〉山川悠遠,曷其沒矣。
魯頌閟宮,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禮記·曲禮名子者不以山川
國君之富,數地以對,山澤所出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
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
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
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為不敬
天子祭天名山大川五嶽三公四瀆諸侯諸侯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四海之內,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
禮器:居山以魚鱉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
《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
山林川谷丘陵民所財用也。
孔子閒居》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周禮·冬官:凡為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又〉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
爾雅·釋天》:祭山曰庪縣,祭川曰浮沉
左傳社稷山川之祀,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國語:夫樂以開山川之風,以耀德于廣遠也。
古之長民者,不隳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竭澤。
管子·牧民篇》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祗山川
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
形勢篇》山高而不崩,則祈羊至矣;淵深而不涸,則沈玉極矣。
〈註〉極,至也。
山不崩,淵不涸,興雨之祥故羊玉而祈。
祭烹羊,以祭故曰祈羊
通山川曰望其高深通天地之氣,利萬民之用不崩、不涸,所以其高深,而永其秩望也。
平原之隰,奚有於高。
大山之隈,奚有於深
〈註〉平隰之澤,雖有小封,不成為高。
隈,山曲也。
言山既大矣,雖有小隈,不成
立政篇》山澤不救於火,草木植成,國之貧也。
溝瀆不遂於隘,鄣水不安其藏,國之貧也。
故曰:山澤救於火,草水植成,國之富也。
溝瀆遂於隘,鄣水安其藏,國之富也。
乘馬篇》: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八觀篇》:行其山澤,觀其桑麻,計共六畜之產,而貧富之國可知也。
萬家以下,則就山澤可矣。
萬家以上,則去山澤可矣。
〈注〉萬家以下其人少,可以山澤逐便利。
萬家以上其人多,則去山澤原陸山澤有禁也。
地圖篇》:凡兵主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通谷經川大陸丘阜所在
四時篇》:冬三月,毋發山川之藏。
〈注〉山藏,謂銅銀之屬,藏在山者。
川藏謂珠玉之屬,藏在川者也。
《小稱篇》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淵,民知而取之。
度地篇》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
內為落渠之寫,因大川而注焉。
三墳書形,墳土形,山天山岳地,山磐石日,山危月山斜巔川,山島雲,山岫氣,山巖
水形川天,川漢地,川河日,川湖月,川曲池山,川澗雲川溪氣,川泉
漢書·天文志》中國山川北流,其維,首在隴、,尾沒於渤海碣石
淮南子·說山訓》: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
生於水,而不能生於湍瀨之流紫芝生於山,而不能生於磐石之上。
水廣魚大山高者木修。
操釣上山,揭斧入淵,欲得所求,難也。
《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不讓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讓土石以成其高
《說苑》山川何以子男也。
能出物焉,能潤澤物焉,能生雲雨;為恩多,然品類百數,故視子男也。
書曰:禋于六宗望秩山川,遍于群神矣。
法言百川學海,而至於海。
丘陵學山,而不至於山,是故惡夫畫也。
文心雕龍長卿之徒,詭勢瓌聲,模山範水,字必魚貫
稟經以製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製銅,煮海而為鹽也。
北齊書·樊遜傳》:上膺列宿,咸是異人;下法山川,莫非奇士。
《周書·異域傳論》九川為紀,五嶽作鎮
唐劉《蛻山書天地之氣復,則結者而為山也,融者而為川也,結於其所者,安靜而不動,融於其時者,疏決忘其反,故山之性為近,正川之性為近,邪是以處其結者,為君子,處其融者,為小人
歐陽修豐樂亭記》:其上豐山聳然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
楊文公《談苑》:吾鄉山水奇秀,梁江淹浦城以為碧水丹山珍木靈草平生所愛,不覺行路之遠。
玉堂漫筆薛文清公崖石,每層有紋橫界,而層層相沓。
謂為天地之初,陰陽磨盪而成,若水之漾沙,一層一層也。
殊不知實是水所漾耳。
蓋天地之初,混沌一物惟有水火二者。
開闢之餘,火日升水日,降而天地分矣。
山阜從水洗出
觀江河中沙洲可見
余嘗謂:水,天下之至高者也,山,天下至卑者也。
海底有石,而山巔有水,然水亦實至高霜露雨雪是也
《書蕉》陸儼山云:登山涉水之間,專事詩賦
則反礙真樂。
葉石林陳后山,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
家人知之,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亦皆抱持鄰家
徐待其起,就筆硯,即詩已成,乃敢復常
大是為詩所苦。
大抵江山既勝,風日又佳,從以良朋韻士便當躋攀眺望之。
興罷,從燈下月夕追憶所遇,歷歷在目
然後發之詩文庶幾,各極其愜,而無累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