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四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七十四卷目錄
 宗藩部列傳十八
  梁二
  豫章王綜     南康簡王績
  廬陵威王續    邵陵攜王綸
  武陵王紀     吳平光侯勵
  西鄉侯勸     東鄉侯勔
  曲江鄉侯勃    長沙元王業
  臨汝靈侯猷    蕭朗
  貞陽侯明     西昌侯
  永陽恭王伯游   桂陽敦王象
  衡陽孝王元𥳑   臨川王正義
  臨賀王正德    樂山侯正則
  建安敏侯正立   封山侯正表
  武化侯正信    安成煬王機
  南浦侯推     南平靖節王恪
  衡山僖侯恭    定襄縣
  鄱陽郡王範    武林侯諮
  王修     豐城侯
  新渝寬侯暎    上黃替侯曄
官常典第七十四卷
宗藩部列傳十八
梁二
豫章王綜
公元504年
《梁書·高祖八王傳》高祖八男丁貴嬪昭明太子統太宗簡文皇帝廬陵威王續阮修容生世孝元皇帝吳淑媛豫章王綜董淑儀南康簡王績丁充華邵陵攜王綸葛修容武陵王紀
本傳豫章王綜字世謙高祖第二子也。
天監三年封豫章郡王,邑二千戶
五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仁威將軍南徐州刺史,尋進號中郎將
十年,遷都督、司、霍三州諸軍事雲麾將軍郢州刺史
十三年遷安右將軍、領石頭軍事
十五年遷西中郎將,兼護軍將軍,又遷安前將軍丹陽尹
十六年,復為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
普通二年,入為侍中、鎮右將軍置佐史。
初,其母吳淑媛自齊東昏得幸高祖七月而生宮中多疑之者
淑媛寵衰怨望,遂陳疑似之說,故懷之。
既長,有才學,善屬文
高祖諸子以禮,朝見不甚數,恆怨不見知
每出藩,淑媛恆隨之鎮。
至年十五六,尚裸袒嬉戲於前,晝夜無別內外咸有穢議。
徐州政刑酷暴
又有勇力手制奔馬
微行夜出無有期度
高祖有敕疏至,輒忿恚形於顏色,群臣莫敢言者。
恆於別室祀齊氏七廟,又微服至曲阿拜齊明帝陵。
然猶無以自信,聞俗說以生者血瀝死者骨,滲,即為父子
乃私發齊東昏墓,出骨,瀝臂血試之。
并殺一男,取其骨試之,皆有驗,自此常懷異志
四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兗冀五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給鼓吹一部
齊建安王蕭寶寅在魏,遂使人入北與之相知謂為叔父,許舉鎮歸之。
大舉北伐
六年,魏將元法僧彭城降,高祖乃令都督眾軍,鎮於彭城,與魏將安豐王元延明相持
高祖連兵既久,慮有釁生,敕退軍
南歸無因復與寶寅相見,乃與數騎夜奔延明,魏以為侍中太尉高平公丹陽王,邑七千戶,錢三百萬,布絹三千匹,雜彩千匹,馬五十匹,羊五百口,奴婢一百人
改名纘字德文,追為東昏服斬衰。
於是有司奏削爵土,絕屬籍,改其姓為悖氏。
俄有詔復之,封其子直永新侯,邑千戶
大通二年蕭寶寅在魏據長安反,洛陽北遁,將赴之,為津吏所執,人殺之,時年四十九。
初,不得志,嘗作《聽鍾鳴《悲落葉辭,以申其志。
大略曰:聽鍾鳴,當知在帝城
參差定難數,歷亂百愁生。
去聲窈窕,來響急徘徊
誰憐傳漏子,辛苦章臺
鍾鳴聽聽一所
懷瑾握瑜空擲去,攀折桂相許
朋舊愛各東西譬如落葉不更齊。
漂漂孤鴈何所栖,依別鶴夜半啼。
鍾鳴,聽此何窮極。
二十有餘年,淹留京域
明鏡,罷容色雲悲海思揜抑
《悲落葉云:悲落葉連翩下重疊。
落且飛,從橫不歸
落葉落葉悲。
人生譬如此,零落不可持。
落葉落葉何時還。
凡昔共根本無復一相關。
當時者莫不悲之。
公元528年
南史·本傳:初,吳淑媛在齊東昏宮,寵在潘、余之亞。
得幸武帝七月而生宮中多疑之。
淑媛寵衰怨望
年十四五,恆夢一年肥壯,自挈其首對如此非一,成長,心驚不已
頻密問淑媛曰:夢何所如。
夢既不一淑媛夢中形色頗類東昏
密報之曰:汝七月日生兒,安得比諸皇子
汝今太子次弟,幸保富貴勿洩。
相抱哭,每日夜恆泫泣
又每靖室閉戶
藉地被髮席槁
輕財好士分施不輟,唯留身故衣外齋接客,分麤服
廚庫恆致罄乏
常於內齋布沙於地,終日跣行足下生胝,日能行三百里
有人士姓王,以屯躓投告於時大乏,唯有眠床,故皁複帳,即下付之。
降意下士,以伺風雲之會,諸侯王妃主及外人並知此懷,唯武帝不疑。
及長有才學,善屬文
武帝諸子以禮,朝見不甚數。
恆怨不見知每出藩,淑媛恆隨之至鎮。
時年十五,尚裸袒嬉戲於前,晝夜無別
妃袁氏,尚書令昂之女也。
淑媛恆節其宿止,遇袁妃不以道,內外咸有穢聲
後在徐州政刑酷暴
又有勇力,制及奔馬,㩧殺駒犢
常陰微行,著烏絲布帽。
夜出無有期度招引道士探求數術
性聰多通,每武帝有敕疏至,輒忿恚形於顏色
性嚴,群臣不敢輕言得失,凡所行,弗之知也。
徐州還,頻裁表陳便宜,求經略邊境
並優敕答之。
徐州所有練樹,並令斬殺,以小名練故
致意尚書僕射徐勉,求出鎮襄陽
未敢言,因是,餉以白團扇,圖伐檀之詩,言其賄也。
西州,於別室歲時設席,祠齊氏七廟
又累微行至曲阿拜齊明帝陵。
然猶無以自信,聞俗說以生者血瀝死者骨滲,即為父子
乃私廢東昏墓,出其骨,瀝血試之。
有徵矣,在西州生次月餘日,潛殺之。
既瘞,夜遣發取其骨又試之,其酷忍如此
每對東宮諸王辭色恭遜
改歲後,問訊臨川王宏,出至中閣,登羊車次,遺糞而出。
都下所為如此者。
普通四年,為都督南兗州刺史
頗勤於事,而不見賓客
辭訟則隔簾理之。
方幅出行垂帷於輿,每云惡人識其面也。
初,齊故建安王蕭寶寅在魏,求得北來道人釋法,使入北通問於寶寅,謂為叔父
襄陽人梁話母死,法厚賜之,言終可任使
遺話錢五萬。
及葬畢,引在左右
廣陵往來通魏尤數,每舍淮陰苗文寵家。
言文寵於為國常侍
六年,魏將元法僧彭城降,使都督眾軍,權鎮彭城,并攝徐州府事。
武帝曉別元象,知當更有敗軍失將,恐為北所禽,手敕拔軍
每使居前,勿在人後
覺,與魏安豐王元延明相持,夜潛與梁話、苗寵三騎開北門,涉汴河,遂奔蕭城
自稱隊主,見延明
延明坐之,名氏,不答,曰:殿下人,有見識者
延明召使視之,曰:豫章王也。
延明喜,下地執其手,答其,送於洛陽
及旦,齋內諸閤猶閉不開,眾莫知所以,唯見城外魏軍叫曰:汝豫章王昨夜已來在我軍中
城中既失王所在,眾軍皆退,不得還者甚眾。
湘州益陽人任煥常有騅馬,乘之退走
煥腳為抄所傷人馬俱弊,煥於橋下歇,抄復至。
煥腳痛不復得上馬於是向馬泣曰:騅子,我於此死矣。
馬因跪其前腳,煥乃得上馬,遂免難。
長史江華大府卿祖暅並為魏軍所擒,武帝聞之驚駭
,位侍中司空高平公丹陽王,梁話、苗寵並為光祿大夫
改名纘字德文追服東昏斬衰魏太后及群臣並弔。
八月有司奏削爵土,絕其屬籍,改子直姓悖氏
未及旬日,有詔復屬籍封直永新侯
久之策免吳淑媛,俄遇鴆而卒,有詔復其品秩諡曰敬,使直主其喪。
蕭寶寅據長安反,復去洛陽欲奔之。
魏法,度河橋不得乘馬乘馬而行,橋吏執之送洛陽
魏孝莊初,歷位司徒太尉,尚壽陽長公主
陳慶之之至洛也,送啟求還。
吳淑媛尚在敕使小時衣寄之。
未達慶之敗。
未幾終於魏。
初,在魏不得志,嘗作《聽鐘鳴《悲落葉以申其志,當時莫不悲之。
後梁人盜其柩來奔武帝猶以子禮祔葬陵次
直,字思方,位晉陵太守沙州刺史
南康簡王績
公元509年
《梁書·本傳南康簡王績字世謹高祖四子
天監八年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戶
出為輕車將軍,領石頭軍事
十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進號仁威將軍
時年七歲主者受貨洗改解書長史王僧孺弗之覺,見而輒詰之,便即時首服,眾咸歎其聰警
十六年,徵為宣毅將軍、領石頭軍事
十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冀五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在州著稱
尋有詔徵還,民曹嘉樂三百七十人詣闕上表稱績尤異一十五條,乞留州任,優詔許之,進號中郎將
普通四年,徵為侍中雲麾將軍,領石頭軍事
五年,出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
董淑儀憂,居喪過禮高祖手詔勉之,使攝州任,固求解職,乃徵授右將軍、領石頭軍事,尋加護軍
羸瘠弗堪視事
大通三年,因感病薨於任,時年二十五。
侍中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給鼓吹一部
諡曰簡
玩好,少嗜慾,居無僕妾,躬事約儉所有租秩,悉寄天府
及薨後,府有南康國無名錢數千萬。
會理嗣。
廬陵威王續
《梁書·本傳盧陵威王續字世訢高祖第五子,天監八年封廬陵郡王,邑二千戶
十年,拜輕車將軍、南彭城琅邪太守
十三年,轉會稽太守
十六年,為都督江州諸軍事雲麾將軍江州刺史
普通元年,徵為宣毅將軍,領石頭軍事
英果膂力絕人馳射游獵,應發命中。
高祖常歎曰:此我之任城也。
嘗與臨賀王正德及胡貴通、趙伯超馳射高祖前,於諸人,高祖大悅
三年,為使持節都督南徐沙四州諸軍事、西中郎將南徐州刺史
七年,加宣毅將軍
中大通三年,又為使持節都督雍、沙四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給鼓吹一部
多聚馬仗蓄養驍雄金帛內盈倉廩外實
四年,遷安北將軍
大同元年,為使持節都督江州諸軍事安南將軍江州刺史
三年,徵為護軍將軍、領石頭軍事
五年,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又出為使持節都督、司、雍、西、北秦、巴、華九州諸軍事荊州刺史
中大同二年,薨於州時年四十四。
司空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鼓吹一部諡曰烕
長子安嗣。
南史·本傳始元帝母阮修容得幸,由丁貴嬪之力,故元帝與簡文相得,而與廬陵王少相狎,長相謗。
元帝之臨荊州,有宮人李桃兒者,以才慧得進,及還,以李氏行。
時行宮戶禁重具狀以聞。
元帝泣對使訴於簡文,簡文和不得
元帝猶懼,送李氏荊州,世所謂西歸內人者。
自是二王書問不通
薨,元帝時江州聞問入閤而躍,屧為之破。
尋自江州復為荊州荊州人迎於我境,數而遣之,吏人失望
多聚馬仗蓄養趫雄耽色愛財極意收斂倉儲庫藏盈溢
臨終有啟,遣中錄事參軍謝宣融送所上銀器千餘件,武帝始知其富。
以為財多德寡,因問宣融曰:王金於此乎。
宣融曰:此之謂多,安可知也。
夫王之過如日月之蝕,欲令陛下知之,故終而不隱。
意乃解。
世子憑以非前誅死,次子嗣。
不慧,王薨,至內庫珍物見金鋌,問左右曰:此可食否。
答曰:不可
曰:既不可食,並特乞汝。
他皆此類。
邵陵攜王綸
公元514年
《梁書·本傳邵陵㩦王綸字世調高祖第六子也。
聰穎博學屬文尤工尺牘
天監十三年封邵陵郡王,邑二千戶
出為寧遠將軍琅邪彭城郡太守,遷輕車將軍會稽太守
十八年,徵為信威將軍
普通元年,領石頭軍事,尋為江州刺史
五年,以西中郎將權攝南兗州坐事免官奪爵
七年,拜侍中
大通元年,復封爵,尋加信威將軍置佐史。
中大通元年,為丹陽尹
四年,為侍中、宣惠將軍揚州刺史
侵漁細民少府丞智通以事啟聞,知之,令客戴子高於都刺殺之。
智通子訴於闕下高祖令圍第,捕子高匿之,竟不出。
坐免庶人
頃之,復封爵
大同元年,為侍中雲麾將軍
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定、霍、司四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遷為安前將軍丹陽尹
中大同元年,出為鎮東將軍南徐州刺史
太清二年進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眾
將發,高祖誡曰:侯景小豎,頗習行陣,未可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
鍾離已度采石
晝夜兼道遊軍入赴。
濟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一二。
遂率寧遠將軍西豐大春、新塗公大成等,步騎三萬,發自京口
將軍趙伯超曰:若從黃城大道,必與賊遇,不如逕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
從之。
眾軍奄至賊徒大駭分為三道與戰,大破之,斬首千餘級。
翌日,賊又來攻相持日晚,賊稍引卻安南侯駿以數十騎馳之。
賊回拒駿,駿部亂。
賊因逼大軍,軍遂潰。
綸至鍾山,眾裁千人,賊圍之,戰又敗,乃奔還京口
三年春復與東揚州刺史大連入援至於驃騎洲。
進位司空
臺城陷,奔禹穴
大寶元年綸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讓州於不受,乃上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於是百官,改聽事正陽殿。
數有災怪甚惡之。
元帝河東王譽長沙既久,內外斷絕聞其急,欲往救之,為軍糧不繼,遂止。
乃與世祖書曰:伏以先聖德孝治天下九親雍睦四表無怨,誠為國政,實亦家風
唯余與爾,同奉神訓,宜敦旨喻共承無改。
且道之斯美,以和為貴,況天時地利不及人和豈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
日者聞譽專情先訓,以幼陵長,湘,峽之內,遂至交鋒。
方等遇亂兵,斃於行陣,殞於吳局。
方此非冤,聞問怛,惟增摧憤,念以兼悼,當何可稱。
吾在州所居遙隔,雖知其狀,未喻所然。
及屆此藩,備加覿訪,咸云應接多替,兵糧閉壅;弟教亦不悛,故興師以伐。
識大體意斷所行,雖存急難,豈知竊思。
不能禮爭,復以兵來。
蕭牆變,體親成敵,一朝至此能不嗚呼
既有書問雲雨傳流,噂𠴲其間委悉無因詳究
方今社稷危恥,創巨痛深,人非禽蟲,在知君父。
即日大敵猶強,天讎未雪,余爾昆季在外三人,如不匡難,安用臣子
唯應剖心嘗膽泣血枕戈,感誓蒼穹,憑靈宗祀,晝謀夕計,共思康復
至於其餘小忿,或宜寬貸
復子須臾,將奈國冤未逞。
正當輕重相推小大易奪,遣無益之情,割下流之悼,弘豁以理,通識勉之
今已喪鍾山,復誅猶子,將非揚湯止沸,吞冰療寒。
若以之無道,近遠同疾,弟復效尤,攸非獨罪。
幸寬於眾議,忍以事寧。
如使外寇未除,家禍仍構,料今訪古未或弗亡。
征戰之理,義在克勝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勞兵損義,虧失多矣。
侯景軍所以未窺江外者,正為藩盤固宗鎮強密。
自相魚肉,是代行師
便不勞兵力坐致成效醜徒聞此,何快如之。
又莊鐵小豎作亂,久挾觀寧、懷安二侯以為名號當陽有事克掣,殊廢備境。
第聞征伐,復致分兵便是自於瓜州至於湘、雍,莫非戰地,悉以勞師
侯景卒承虛藉舋,浮江豕突豈不表裏成虞,首尾難救。
可為寒心,其事已切。
弟若苦陷洞庭兵戈不戢,雍川疑迫,何以自安
引進魏軍,以求形援
侯景事等內癰,西秦外同瘤腫。
直置關中已為咽氣況復貪狼難測,勢必侵吞
若不安,家國去矣。
吾非有深鍳獨能弘理正是採藉風謠,博參物論,咸以為疑,皆欲解體故耳。
自我國五十許年,恩格元穹,德彌赤縣,雖有逆難,未亂邕熙
溥天率土忠臣憤慨比屋罹禍忠義奮發無不抱甲負戈,衝冠裂眥,咸欲剚刃侯景腹中,所須兵主唱耳。
今人樂死,赴者如流。
英略振遠雄伯當代,唯德唯藝,資文資武,拯溺濟難朝野咸屬,一匡九合,非弟而誰。
豈得自違物望,致招群讟。
其間患難,具如所陳。
斯理皎然無勞請箸;驗之以實,寧須確引。
所以間關險道,出自東川,政謂上游諸藩,必連師狎至,庶以殘命,預在行間;及到九江安北兄遂泝流更上,全由餼饋懸斷,卒食半菽,阻以菜色無因進取
侯景方延假息,復緩誅刑,信增憤,啟處無地
瀟湘穀粟,猶當紅委,若阻弟嚴兵,唯事交切至於運轉,恐無暇發遣
即日萬心慊望,唯在民天,若遂等西河時事殆矣。
必希令弟豁照茲途,解汨川之圍,存社稷之計,使其運輸糧儲,應贍軍旅,庶葉力一舉指日寧泰
宗廟重安天下清復,推弟之功,豈非幸甚
吾才懦兵寡,安能為役,所寄令弟,庶得申情,朝聞夕死,萬殞何恨。
聊陳聞見,幸無怪焉。
臨紙迷,諸失次緒。
世祖復書河東有罪不可解圍之狀。
綸省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斯
左右聞之,莫不掩泣
於是大修器甲,將討侯景
元帝聞其彊盛,乃遣王僧辯帥舟師一萬以逼將劉龍武等降僧辯軍潰,遂與子確等十餘人輕舟武昌
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偉先在於外,聞敗,馳往迎之。
於是復收散卒,屯於齊昌郡將引魏軍共攻南陽
侯景任約聞之,使鐵騎二百襲無備,又敗走定州
定州刺史田龍祖迎以龍祖荊鎮所任,懼為所執,復歸齊昌
行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李素者,綸之故吏,聞敗,開城納之。
修浚城池收集士卒,將攻竟陵
西魏安州刺史馬岫聞之,報於西魏西魏大將軍楊忠儀同侯幾通率眾赴焉。
二年二月,忠等至於汝南嬰城自守
天寒大雪,忠等攻之不能克,死者甚眾。
李素中流矢卒,乃陷。
忠等執不為屈,遂害之。
投於江岸,經日顏色不變鳥獸莫敢近焉。
年三十三。
百姓憐之,為立祠廟,後世祖追諡曰攜
南史·本傳邵陵攜王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也。
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
天監十三年封邵陵郡王
普通五年,以西中郎將權攝南徐州事。
在州輕險躁虐喜怒不恆車服僭擬肆,行非法。
遨遊市里,雜於廝隸
嘗問賣䱉者曰:刺史何如
對者言其躁虐怒,令吞䱉以死。
自是百姓惶駭道路以目
嘗逢喪車,奪孝子服而著之,匍匐號叫
籤帥懼罪,密以聞。
始嚴責,不能改,於是遣代。
悖慢逾甚,乃取一老公短瘦類帝者,加以袞冕,置之高坐,朝以為君,自陳無罪
使就坐剝褫,捶之於庭
作新棺木,貯司馬會意,以轜車挽歌為送葬之法,使嫗乘車悲號
會意不堪輕騎還朝以聞。
恐其奔逸,以禁兵取之,將於獄賜盡。
昭明太子流涕固諫,得免,免官削爵還第
大通元年,復封爵
中大通四年,為揚州刺史
驕縱,欲盛器服,遣人就市賒買采絲布數百匹,擬與左右職局防閤絳衫內人帳幔
百姓關閉邸店不出。
臺續使少府市采,經時不能得,敕責府丞智通具以聞,因被責還第
恆遣心腹馬容戴子高、戴瓜、李撤、趙智等於路尋何智通,於白馬巷逢之,以槊刺之,刃出於背。
智通血書壁作邵陵字乃絕,遂知之。
懸錢百萬購賊,有西州遊軍將鵲子姓名以啟,敕遣舍人諸曇粲領齋仗五百人第,於內人檻中禽瓜、撤、英。
子高驍勇踰牆突圍,遂免。
智通子敞之割炙食之,即載出新亭四面火炙之焦熟,敞車載錢設鹽蒜,雇百姓食撤一臠賞錢一千。
徒黨并母肉遂盡。
鎖在第,舍人諸曇粲并主帥仗身守視
免為庶人
三旬乃脫鎖,頃之封爵
後預餞衡州刺史元慶和,於坐賦詩十二韻,末云方同廣川國寂寞久無聲。
大為武帝賞,曰:人才如此,何慮無聲。
旬日間,拜郢州刺史
太清二年,位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眾
將發,誡曰:侯景小豎,頗習行陣,未可一戰即殄,當以歲月圖之。
白下中江而浪起,有物蕩舟將覆,識者尤異之。
及次鍾離已度采石晝夜兼道旋軍入赴。
濟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一二。
遂率西豐大春、新塗公大成步騎三萬發京口將軍趙伯超請從徑路直指鍾山出其不意從之。
眾軍奄至賊徒大駭,分三道大破之。
翼日,賊又來攻日晚賊稍退。
南安侯駿數十騎馳之,賊回拒駿駿部亂,賊因逼大軍大軍潰。
綸至鍾山戰敗,奔還京口
軍主霍俊見獲,賊送於城下逼云已禽邵陵王
偽許之,乃曰:王小失利,政為糧盡京口
託邏所獲,非軍敗也。
賊以刀背毆其髀,不變賊義而捨之。
中書舍人靈超子也。
三年正月東揚州刺史大連等人援至驃騎洲,進位司空
臺城陷,禹穴東土皆附。
臨城公大連懼將害己,乃圖之。
覺乃去。
尋陽尋陽大心欲以州讓之,不受。
大寶元年綸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讓州於不受。
乃上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於是百官,改廳事正陽殿,內外齋省悉題署焉。
而數有變怪,祭城隍神,將烹牛,有赤蛇牛口出。
南浦施安幄帳無何風起飄沒於江。
於時元帝河東王譽長沙既久,請救欲往救之,為軍糧不繼遂止。
乃與元帝書曰:道之斯美,以和為貴,況天時地利不及人和
豈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
即日大敵猶強,天讎未雪。
余爾昆弟在外三人,如不匡救,安用臣子
如使逆寇未除,家禍仍搆,料今訪古未或弗亡。
征戰之理,義在克勝
至於骨肉之戰,愈勝愈酷,捷則非功,敗則有喪,勞兵損義,虧失多矣。
侯景軍所以未窺江外者,政為藩盤固宗鎮強密。
自相魚肉,是謂代行師便不勞兵力坐致成效
醜徒聞此,何快如之。
元帝復書,陳有罪不可解圍之狀。
綸省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於斯
左右聞之,莫不掩泣
於是大修器甲,將討侯景
元帝聞其盛,乃遣王僧辯帥舟師一萬以逼
將劉龍武等降僧辯遂與子確等十餘人輕舟武昌
沙門法磬與有舊藏之巖石之下。
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偉先在外,聞敗,馳往迎。
元帝遣將徐文盛追攻之。
復收卒屯於齊昌郡將引魏軍共攻南陽
侯景任約敗走
定州刺史田龍祖迎懼為所執,復歸齊昌
行收兵至汝南,魏所署汝南城李素孝者,綸之故吏開城納之。
修復城池收集士卒,將攻竟陵
魏聞之,遣大將楊忠儀同侯幾通攻破,執不為屈。
通乃臥大鼓,使坐上殺之,投於江岸,經日色不變鳥獸莫敢近。
時飛雪飄零,屍橫道路,周回數步,獨不霑灑
主帥安陸人郝破敵斂之於襄陽
葬之日,黃雪雰糅,唯冢壙所獨不下雪。
楊忠知而悔焉,使以太牢往祭殯焉。
百姓憐之,為立祠廟。
岳陽王察迎喪,葬於襄陽楚山南,贈太宰諡曰安
元帝追加諡,尚書左丞劉玨議,諡法怠政交外曰攜。
從之。
任情卓越輕財愛士,不競人利,府無儲積。
聞有輒求,既得即散,士亦以此歸之。
初鎮京口大造器甲,既涉聲論,投之於江。
後出征,戎備頗闕,乃歎曰:吾昔造仗,本備非常無事涉疑,遂使零散
今日討抄,卒無所資。
初,昭明之薨,簡文入居監撫不謂德舉,而云時無豫章故以次立。
廬陵之沒,觖望滋甚於是伏兵於莽,用伺車駕
而臺舍人張僧引知之,其謀頗洩。
曲阿酒百器,上以賜寺人,飲之而斃。
上乃不自安,頗加衛士,以警宮內
於是傳者諸相疑阻,而亦不懼。
武帝竟不能有廢黜,卒至宗室爭競,為天下笑。
武陵王紀
《梁書·本傳武陵王紀字世詢高祖第八子也。
勤學,有文才屬辭不好輕華,甚有骨氣
天監十三年封為武陵郡王,邑二千戶
歷位寧遠將軍琅邪彭城郡太守輕車將軍丹陽尹
出為會稽太守,尋以其郡為東揚州,仍為刺史,加使持節、東中郎將
徵為侍中,領石頭軍事
出為宣惠將軍江州刺史
徵為使持節、宣惠將軍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揚州刺史
改授持節都督益、梁等十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益州刺史,加鼓吹一部
大同十一年,授散騎常侍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初,天監中,震太陽門,成字曰紹宗梁位唯武王,解者以為武王者,武陵王也,於是朝野屬意焉。
太清中,侯景亂,赴援
高祖崩後,僭號於蜀,改年天正
又立圓照皇太子,圓正為西陽王圓滿竟陵王,圓普南譙王,圓肅宜都王
巴西梓潼郡太守永豐侯撝為征西大將軍益州刺史封秦郡王
司馬王僧略、直兵參軍徐怦固諫以為貳於己,皆殺之。
永豐侯撝歎曰:王不免矣。
善人國之基也,今反誅之,不亡何待。
又謂所親曰:昔桓元年大亨識者謂之二月了,而元之敗實在仲春
今年天正,在文為一止,其能久乎。
太清五年夏四月帥軍東下巴郡,以討侯景為名,將圖荊陝。
西魏侵蜀,遣其將南梁州刺史譙淹迴軍赴援
五月日,西魏尉遲迥帥眾逼涪水潼州刺史楊乾運城降之,分軍據守,即趨成都
丁丑次於西陵舳艫翳川,旌甲曜日軍容甚盛。
世祖護軍將軍陸法和硤石夾岸二壘鎮江以斷之。
陸納未平,蜀軍復逼,物情恇擾世祖憂焉。
法和告急旬日相繼
世祖乃拔任約於獄,以為晉安王司馬,撤禁兵以配之;并遣宣猛將軍劉棻共西赴
六月連城,攻絕鐵鎖
世祖復於獄拔謝答仁為步兵校尉,配眾一旅上赴法和
世祖書曰:皇帝敬問假黃鉞太尉武陵王:自九黎侵軼三苗寇擾天常喪亂,獯醜憑陵虔劉象魏黍離王室
枕戈東望泣血西浮,殞愛子二方無諸侯之八百,身被屬甲,手貫流矢
俄而風樹之酷,萬恨始纏,霜露之悲百憂繼集,扣心飲膽,志不圖全
直以宗社綴旒鯨鯢未翦嘗膽待旦龔行天罰獨運四聰,坐揮八柄
雖復結壇待將,褰帷士,拒赤壁之兵,無謀魯肅;燒烏巢之米,不訪於荀攸才智將殫,金貝殆竭,傍無寸助,險阻備嘗
遂得斬長狄於駒門,挫蚩尤楓木
怨恥既雪,天下無塵經營四方,專資一力,方與岳牧,同茲清靜
隆暑炎赫,弟比何如
文武具僚,當有勞弊。
今遣散騎常侍光州刺史安忠,指宣往懷
仍令喻意,許其還蜀,專制岷方。
從命報書如家人禮。
庚申將侯叡率眾緣山將規進取任約、謝答仁與戰,破之。
既而陸納平,諸軍西赴世祖又與書曰:甚苦大智
季月煩暑流金爍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以茲玉體辛苦行陣
乃眷西顧,我勞如何
自獯醜憑陵羯胡叛換,吾年為一日之長,屬有平亂之功,膺此樂推,事歸當璧
遣使乎,良所遲也。
如曰不然於此投筆
友于兄弟分形共氣
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懽愉之日。
上林靜拱,聞四鳥之哀鳴;宣室披圖,嗟萬始長逝
心乎愛矣,書不盡言
大智別字也
遣所署度支尚書奉業至於江陵,論和輯之計,依前旨還蜀。
世祖必破,遂拒而不許
丙戌巴東民符昇、徐子初等斬硤口城主公孫晃,降於眾軍
王琳宋簉任約、謝答仁等因進攻侯叡,陷其三壘於是兩岸十餘城遂俱降
將軍樊猛及其第三圓滿,俱殺之於硤口,時年四十六。
有司奏請絕其屬籍世祖許之,賜姓饕餮氏
初,僭號妖怪非一。
其最異者,內寢殿柱繞節生花,其莖四十有六,靃靡可愛,狀似荷花
識者曰:王敦杖花,非佳事也。
年號天正,與蕭棟暗合,僉曰天字二人也,正字一止也。
僭號,各一年而滅。
南史·本傳天監十三年封武陵王
尋授揚州刺史
中書詔成,武帝四句曰:貞白儉素,是其清也;臨財能讓,是其廉也;知法不犯,是其慎也;庶事無留,是其勤也。
特為帝愛,故先作牧揚州
大同三年,為都督益州刺史
以路遠固辭,帝曰:天下方亂,唯益州可免,故以處汝,汝其勉之
歔欷,既出復入
帝曰:汝嘗言我老,我猶再見汝還益州也。
在蜀,開建寧越巂貢獻方物十倍前人
朝嘉其績,加開府儀同三司
初,天監中,震太陽門,成字曰:紹宗梁位唯武王
解者以武陵王於是朝野屬意焉。
侯景臺城上甲侯韶西上至硤,出武帝密敕,加侍中假黃鉞都督征討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太尉承制
大寶元年六月辛酉移告諸州征鎮,遣世子圓照二蜀精兵三萬,受湘東王繹節度
圓照且頓白帝,未許東下
七月甲辰湘東王繹遣鮑檢報武帝崩問。
十一月壬寅總戎益鎮,使胡智監至,書止之曰:蜀中斗絕,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
又別紙云: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恆通
二年四月乙丑僭號於蜀,改年天正,暗與蕭棟同名
識者尤之,以為於文天為二人,正為一止,言各一年而止也。
立子圓照皇太子,圓正為西陽王圓滿竟陵王,圓普南譙王,圓宜都王
巴西梓潼郡太守永豐侯撝為征西大將軍益州刺史封秦郡王
司馬王僧略、直兵參軍徐怦固諫,皆殺之。
僧略,僧辯弟;,勉從子也。
以諫,且以將帥書云事事往人口具以為反於己,誅之。
永豐侯撝歎曰:王不免矣。
善人,國之基也,今乃誅之,不亡何待。
又謂所親曰:昔桓元年大亨識者謂為二月了,而元之敗實在仲春
今年天正,在文為一止,其能久乎。
丁卯元帝萬州刺史宋簉圓照白帝圓照弟圓正時西陽太守,召至,鎖於省內
初,楊乾運求為梁州刺史不得以為潼州刺史
楊法深求黎州刺史不得以為沙州刺史
二憾不獲所請,各遣使通西魏。
及聞魏軍侵蜀,遣其將譙淹回軍赴援,魏將尉遲迥涪水楊乾運降之
即趨成都
五月己巳西陵軍容甚盛。
元帝護軍將軍陸法和二城峽口,名七勝城,鎖江以斷峽。
陸納未平,蜀軍復逼,元帝甚憂。
法和告急旬日相繼
元帝乃拔任約於獄,以為晉安王司馬,撤禁兵以配之。
并遣宣將軍劉棻共西赴
六月連城,攻絕鐵鎖
元帝復於獄拔謝答仁為步兵校尉,配眾一旅上赴
之將也,江水可揭,前部得行
及登舟,無雨而水長六尺
劉孝勝喜曰:殆天贊也。
將至,有黑龍負舟,其將帥咸謂天助
頓兵日久,頻戰不利師老糧盡智力俱殫。
又魏人入劍閣成都虛弱憂懣不知所為
先是元帝已平侯景,執所俘馘,頻遣報
世子圓照巴東,留執不遣
云:侯景未平,宜急征討。
已聞荊鎮所滅,疾下大軍。
謂為實然,故仍率眾沿江急進
於路方知侯景已平,便有悔色,召圓照責之。
圓照曰:侯景雖誅,江陵未服,宜速平蕩
亦以既居尊位宣言於眾,敢諫者死。
中將日夜思歸
所署江州刺史開業進曰:宜還救根本,更思後圖
諸將僉以為然。
圓照劉孝勝獨言不可乃止。
既而王琳將至,潛遣將軍侯叡傍險法和後,臨水築壘法和
元帝遺紀,遣光州刺史鄭安中往喻意,許其還蜀,專制岷方。
從命報書如家人禮。
既而侯叡為任約、謝答仁所破,又陸納平,諸軍西赴元帝乃與書又為詩曰:回首荊門驚浪雷奔四鳥長別三聲夜猿
正在獄中連句曰:水長二江急,雲生三峽昏,願貰淮南罪,思報阜陵恩
看詩而泣。
頻敗,知不振,遣署度支尚書奉業,往江陵和輯之計。
元帝必破,遂拒而不許於是兩岸十餘城遂俱降
遊擊將軍樊猛率所領至所,船中遶床而走,以金擲等曰:此顧卿送我一見七官,卿必當富貴
曰:天子何由可見
足下,此金何之。
不敢逼,圍而守之。
法和馳啟,上密敕樊猛曰:生還不成功也。
甲士祝文簡、張天成拔刀升舟,猶左右奔擲。
第五圓滿馳來就父,首既落,圓滿軀亦分。
法和太子圓照兄弟三人,問圓照曰:阿郎何以至此
圓照曰:失計願為公作奴。
法和叱遣之。
平光侯勵
南史·吳平侯景傳:景子勵,字文約弱不好弄喜慍不形於色。
太子洗馬母憂去職,殆不勝喪。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遇風雨,仆臥中路坐地號慟,起而復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鍾愛,曰:吾百年後,其無此子乎。
使左右節哭
服闋,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於鎮。
或以路遠,祕其凶問,以疾漸為辭。
勵乃奔波,屆於江夏,不進水漿者七日。
廬於墓所親友隔絕
叔父下詔獄,勵乃率昆弟群從,同詣大理,雖門生故吏,莫能識之。
襲封吳平侯對揚王人悲慟嗚咽,傍人亦為隕涕
淮南太守,以善政稱。
宣城內史,郡多猛獸,常為人患,及勵在任獸暴為息。
又遷豫章內史道不拾遺男女異路。
廣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數百里中,舟乘填塞,各齎糧食以送勵。
人為納受,隨以錢帛與之。
新淦縣山村,有一老姥以槃擎鰌魚,自送舟側奉上之,童兒數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廣州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
及勵至,纖毫不犯,歲十餘至。
俚人不賓,多為海暴,勵征討獲生寶物軍資之外,悉送還臺。
前後刺史營私蓄,方物之貢,少登天府
自勵在州,歲中數獻,軍國所須,相繼不絕。
武帝歎曰:朝廷便是更有廣州
有詔以本號還朝,而江西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又詔勵重申蕃任。
未幾,文徹降附
勵以南江危險,宜立重鎮,乃表臺高涼郡立州。
敕仍以為高州,以西江督護孫固刺史
徵為太子左衛率。
勵性率儉,而器度寬裕左右嘗將羹至胸前翻之,顏色不異徐呼更衣
聚書三萬卷披翫不倦,尤好東觀漢記》,略皆誦憶
劉顯執卷策勵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交結,惟與河東裴子野范陽張纘善。
卒於道,贈侍中諡曰光侯
西鄉侯勸
公元496年
南史·梁吳平侯傳》吳平侯景子字文肅,少以清靜自立封西鄉侯,位南康內史,太舟卿
大寶元年,與南康王會理謀誅侯景,事發遇害
東鄉侯勔
南史·梁吳平侯傳》吳平侯景子字文祗封東鄉侯,位太子洗馬,及西鄉侯勸見害
曲江鄉侯勃
南史·梁吳平侯傳》吳平侯景子勃,位定州刺史,封曲江鄉候。
大寶初廣州刺史景仲謀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景仲,迎勃為刺史
湘東王繹荊州,雖承制授職,力不能制,遂從之。
勃乃鎮嶺南,為廣州刺史
江表定,以王琳代為廣州,以勃為晉州刺史
魏剋江陵,勃復據廣州
敬帝承制,加司徒
紹泰中,為太尉,進太保
陳武禪代之際,舉兵不從
尋敗,遇害
長沙元王業
公元502年
《梁書·本傳:長沙嗣王字靜曠高祖長兄之子也。
幼而明敏識度過人
仕齊著作郎太子舍人
宣武之難,與二弟藻、象俱逃匿
高祖既至,仍赴於軍,以為寧朔將軍
中興二年,除輔國將軍、南琅邪清河郡太守
天監二年襲封長沙王,徵為冠軍將軍量置佐史,遷祕書監
四年改授侍中
六年,轉散騎常侍太子右衛率,遷左驍騎將軍,尋為中護軍,領石頭軍事
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南兗冀五州諸軍事仁威將軍南兗州刺史
八年,徵為護軍
九年,除中書令改授安後將軍、鎮琅、邪彭城二郡領南琅邪太守
十年,徵為安右將軍散騎常侍
十四年,復為護軍領南琅邪彭城,鎮琅邪
復徵中書令,出為輕車將軍湘州刺史
敦篤所在留惠。
深信因果篤誠佛法高祖嘉歎之。
普通三年,徵為散騎常侍護軍將軍
四年改為侍中金紫光祿大夫
七年,薨,時年四十八。
諡曰元
文集行於世。
子孝嗣。
公元503年
南史·本傳宣武之難,與二弟藻、象俱逃匿於王嚴秀家。
東昏知之,收嚴秀建康獄,考掠備極,乃以鉗拔手爪至死不言,竟以免禍。
天監二年襲封長沙王歷位祕書監侍中都督南兗州刺史
私邸米,僦人作甓以砌城,武帝善之。
湘州,尤著善政
零陵舊有二猛獸為暴,無故相枕而死。
郡人唐睿見猛獸一人曰:刺史德感神明所以猛獸自斃
言訖不見,眾並異之。
臨汝靈侯
南史·長沙宣武王傳》宣武王懿子猷封臨汝侯,為吳興郡
倜儻,與楚王廟神飲至一斛
酹祀盡歡極醉神影亦有酒色,所禱必從。
後為益州刺史侍中中護軍
江陽齊苟兒反,眾十萬攻州城兵糧俱盡,人有異心
乃遙禱請救。
是日田老逢一騎,浴鐵東方來,問去城幾里,曰百四十。
時日已晡,騎舉槊曰:後人來,可令之疾馬欲及日破賊。
有數百騎如風,一騎過請飲,田老問為誰,曰:吳興王來臨汝侯
此時廟中請祈無驗
十餘日,乃見侍衛土偶泥濕如汗者。
是月大破苟兒
在州頗僭濫,客筵內遂有香橙不置連榻
武帝末知之,以此為愆。
還都,以憂愧成疾,卒,諡曰靈,以與神交也。
蕭朗
公元506年
南史·長沙宣武王傳》長沙宣武王懿子朗字靖徹天監五年,例以王子封侯
太子洗馬桂州刺史,加都督
性倨而虐,群下患之。
記室庾丹忠諫見害
帝聞之,使於嶺表以功自效
景休,位御史中丞
少有儁才,與伏挺何子朗俱為周捨所狎。
初,景休罷巴東郡頗有資產負錢數百萬,責者填門
景休怒,不為之償。
既而賢之,不之景休景休悅,乃悉為還之。
建康正,坐事廣州
貞陽侯明
公元547年
南史·長沙宣武王傳》宣武王懿子明字靖通,少被武帝親愛封貞陽侯
太清元年,為豫州刺史百姓詣闕拜表,言其德政樹碑於州門內
碑匠採石出自肥陵,乃廣營廚帳,多召人物躬自率領牽至州。
識者笑之,曰:王自立碑,非州人也。
武帝既納侯景大舉北侵,使南康王會理總兵拜表求行。
固請,乃許之。
會理已至宿預,詔改以明代都督水陸諸軍,趣彭城大圖進取
敕曰:侯景志清鄴、洛,以雪讎恥。
其先大軍隨機撫定
汝等眾軍可止於寒山築堰,引清水以灌彭城
大水一沈,孤城自殄,慎勿妄動
明師次呂梁十八里,作寒山堰以灌彭城,水及於堞,不沒三板
遣將慕容紹宗赴救謀略不出,號令莫行。
諸將每諮事,輒怒曰:吾自臨機制變,勿多言
眾乃各掠居人不能制,唯禁其一軍無所侵掠
紹宗至,決堰水,命將救之,莫肯出。
魏軍轉逼,人情大駭
貴孫趙伯超曰:不戰何待
伯超不能對。
貴孫乃入陳苦戰伯超擁眾弗敢救,曰:與戰必敗不如全軍早歸。
乃使具良馬,載其愛妾自隨
貴孫遂沒。
伯超子威方,將赴戰伯超懼其出,使人召之,遂相與南還
不能興,眾軍大敗明見俘執
北人懷其不侵掠,謂之義王
及至,魏引見及諸將帥,釋其禁,送晉陽
勃海王高澄明甚重,謂曰:先王與梁主和好有餘年,聞彼禮佛文,常云奉為魏主并及先王,此甚是梁主厚意
不謂一朝失信,致此紛擾
欲與通和使人書告武帝,方致書以慰高澄
東魏散騎常侍
及聞社稷淪蕩哀泣不捨晝夜
魏平江陵齊文宣使,并前所獲梁將湛海珍等皆聽從歸。
上黨王渙率眾送之。
是時太尉王僧辯司空陳霸先建康,推晉安王方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承制置百官
漸進僧辯書求迎,僧辯不從
東關,斬裴之橫僧辯懼,乃納
於是梁輿東度,齊師北反。
至,望朱雀門便長慟
迄至所止道俗參問,皆以哭對之。
稱尊號,改承聖四年天成元年大赦境內。
方智太子,授王僧辯大司馬,遣其子章馳到齊拜謝
齊遇僧辯使人,在館供給宴會豐厚一同武帝時使。
陳霸先襲殺僧辯,復奉晉安王,是為敬帝而以太傅建安王
齊云僧辯陰謀篡逆,故誅之。
仍請稱臣於齊,永為蕃國
遣行司馬恭及梁人盟於歷陽
明年齊人徵明霸先稱蕃,將遣使,疽發背死。
時王琳與霸先相抗齊文宣遣兵納永嘉王莊主梁祀,追諡明曰閔皇帝
西昌侯
公元502年
《梁書·長沙嗣王傳》西昌侯藻字靖藝元王弟也。
立名行,志操清潔
齊永元初釋褐著作佐郎
天監元年封西昌縣侯食邑五百戶
出為持節都督益、寧二州諸軍事冠軍將軍益州刺史
天下草創邊徼未安,州民焦僧護聚眾數萬,據郫、樊作亂
年未弱冠,集僚佐議,欲自擊之。
或陳不可大怒,斬於階側
乃乘平肩輿巡行賊壘。
賊弓亂射,矢下如雨從者舉楯禦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
賊乃夜遁命騎追之,斬首千級遂平之。
進號信威將軍九年,徵為太子中庶子
十年,為左驍騎將軍領南琅邪太守
入為侍中
藻性謙退,不求聞達
屬文辭,尤好古體,自非公讌未嘗妄有所為縱有小文,成輒棄本
十一年,出為使持節都督雍、秦三州竟陵、隨二郡諸軍事仁威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
十二年,徵為使持節都督南兗冀五州諸軍事兗州刺史軍號如故
頻莅數鎮,民吏稱之。
善下人,常如不及
徵為太子詹事
普通三年,遷領軍將軍,加侍中
六年為軍師將軍,與西豐正德北伐渦陽,輒班師,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
七年,起為宗正卿
八年,復封爵,尋除左衛將軍,領兵步校尉
大通元年,遷侍中中護軍
渦陽始降,乃以使持節北討都督征北大將軍,鎮於渦陽
二年,為中權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置佐史,加侍中
中大通元年,遷護軍將軍中權如故
三年,為中將軍太子詹事,出為丹陽尹
高祖每歎曰:子弟並如迦葉,吾復何憂。
迦葉小名也
入為安左將軍尚書左僕射,加侍中固辭不就,詔不許
大同五年,遷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令侍中如故
性恬靜,獨處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則
常以爵祿太過,每思屏退門庭閒寂,賓客罕通,太宗敬愛之。
自遭家禍,恆布衣蒲席不食鮮禽,非在公庭,不聽音樂
高祖以此稱之。
出為使持節、督南徐州刺史
侯景亂,長子彧率兵入援,及城開,加散騎常侍大將軍
遣其儀同蕭邕代之,據京口因感氣疾,不自療。
或勸奔江北曰:吾國之台鉉位任特隆,既不能誅翦逆賊正當同死朝廷,安能投身異類,欲保餘生。
不食累日
太清三年,薨,時年六十七。
南史·本傳益州刺史
鄧元起在蜀,自以有剋劉季連功,恃宿將輕少
怒,乃殺之。
初,鄧元起之在蜀也,崇於聚斂財貨山積
金玉珍帛一室,名為內藏綺縠錦罽一室號曰外府
外府將帥內藏王府不有私焉。
及是還朝輕裝就路
再遷侍中
永陽恭王伯游
《梁書·本傳伯游字士仁高祖次兄敷之子
美風神,善言奧理
天監元年四月,詔曰:兄子伯游,雖年識未弘,意尚粗可
浙東奧區,宜須撫莅,可督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諸軍事輔國將軍會稽太守
襲封永陽郡王
五年,薨,時年二十三。
諡曰恭
桂陽敦王象
公元536年
《梁書·本傳字世翼長沙宣武王九子也。
叔父融無子,詔為嗣襲封爵。
容止閑雅善於交遊,事所生以孝聞。
起家寧遠將軍丹陽尹
到官未幾簡王妃薨,去職
服闋復授明威將軍丹陽尹
生長深宮,始親庶政,舉無失德,朝廷稱之。
出為持節督司、霍、三州諸軍事征遠將軍郢州刺史
尋遷、衡二州諸軍事輕車將軍湘州刺史
湘州舊多虎暴,及在任,為之靜息故老稱德政所感。
中書侍郎,俄以本官石頭軍事,轉給事黃門侍郎兼領軍,又以本官宗正卿
尋遷侍中太子詹事,未拜,改授持節、督江州諸軍事信武將軍江州刺史
疾免
尋除太常卿,加侍中,遷祕書監、領步兵校尉
大同二年,薨,諡曰敦
子慥嗣。
衡陽孝王元簡
公元504年
《梁書·本傳元簡字熙遠高祖四弟之子
天監三年襲封衡陽王,除中書郎,遷會稽太守
十三年,入為給事黃門侍郎,出為持節都督、交、越三州諸軍事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
遷為太子中庶人,遷使持節都督、司、霍三州諸軍事信武將軍郢州刺史
十八年正月,卒於州
諡曰孝
子俊嗣。
南史·本傳元簡,位郢州刺史,卒於官,諡曰孝
將引,柩有聲,議者欲開視。
王妃柳氏曰:晉文已有前例,不聞開棺。
無益亡者之生,徒增生者之痛。
遂止。
臨川王正義
南史·臨川靖惠王傳》靖惠王宏長子正仁,早卒。
諡哀世子
仁弟正義嗣。
正義字公威,初以王子封平樂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
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廨宇以待輿駕
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
蔡謨起樓其上,以置軍實
是後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
上升之,下輦步進。
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
翌日上幸,遂通小輿
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
乃改曰北顧
正義束帛
後為東揚州刺史,薨。
臨賀王正德
公元525年
《梁書·本傳臨賀王正德字公和臨川靖惠王第三子也。
麤險不拘禮節
初,高祖未有男,養之為子。
高祖踐極,便希儲貳,後立昭明太子封正義為西豐侯,邑五百戶
自此怨望,恆懷不軌睥睨宮扆覬幸災變
普通六年,以黃門侍郎輕車將軍置佐史。
頃之,遂逃奔於魏,有司奏削封爵
七年,又自魏逃歸高祖不之過也。
復其封爵,仍除征虜將軍
中大通四年,為信武將軍吳郡太守
徵為侍中撫軍將軍置佐史,封臨賀郡王,邑二千戶,又加左衛將軍
凶暴日甚招聚亡命
侯景知其有姦心,乃密令誘說,厚相要結。
正德書曰:今天年尊姦臣亂國憲章錯謬政令顛倒,以景觀之,計日必敗
大王屬當儲貳,中被廢辱,天下義士,竊所痛心,在愚忠能無忿慨。
今四業業歸心大王大王豈得顧此私情,棄茲億兆
不武,實思自奮
王允蒼生鑒斯誠款
正德覽書大喜曰:侯景意暗與我同,此天贊也。
遂許之。
至江正德潛運空舫,詐稱,以濟焉。
朝廷未知其謀,猶遣正德朱雀航
景至正德引軍俱進,正德天子改年正平元年丞相
臺城沒,復太清之號,降正德大司馬
正德怨言聞之,慮其為變,矯詔殺之。
公元522年
南史·本傳普通三年正德黃門侍郎輕車將軍置佐史。
頃之奔魏。
初去之始,為詩一絕內火籠中,即詠竹火籠,曰:楨幹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
至魏稱是被廢太子
齊蕭寶夤先在魏,乃上表魏帝曰:豈有伯為天子,父作揚州,棄彼密親,遠投他國。
不若殺之。
魏既不禮之,正德乃殺一小稱為己子,遠營葬地,人不疑,又自魏逃歸
見於文德殿,至庭叩頭
武帝泣而悔之,特復本封。
正德志行無悛,常公行剝掠
東府正德樂山侯正則潮溝有董當門子暹,世謂之董世子者也;南岸夏侯夔世子洪。
四凶者,為百姓巨蠹多聚亡命黃昏殺人於道,謂之打稽
時勳豪子弟多縱恣,以淫盜屠殺為業,父祖不能制,尉邏莫能禦。
車服牛馬號西豐駱馬樂山烏牛
董暹金帖織成戰襖,直七百萬。
正則為劫,殺沙門,徙嶺南死。
洪為其父奏,繫東冶,死於徒。
暹坐與永陽王妃王氏亂,誅。
三人既除,百姓少安
正德淫虐不革,尋除給事黃門侍郎
六年輕車將軍,隨豫章王北侵
正德輒棄軍委走,為有司所奏下獄。
帝復詔曰:汝以猶子,情兼常愛,故越先汝兄,剖符連郡。
往年在蜀,昵近小人,猶謂少年情志未定
更於吳郡殺戮無辜劫盜財物雅然無畏
及還京師,專為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頭斷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閉晏開。
奪人妻妾略人子女徐敖非直失其配匹,乃橫屍道路王伯列卿之女,誘為妾媵
我每掩抑,冀汝自新了無悛革怨讎愈甚
匹馬奔亡志懷反噬
遣信慰問,冀汝能還,果能來歸,遂我夙志
謂汝不好文史,志在武功,令汝杖節,董戎前驅
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
今當宥汝以遠,無令房累自隨
所在給汝廩餼
王新婦、見理等當太尉間,汝餘房累悉許同行
於是免官削爵土,徙臨海郡
未至徙所,道追赦之。
八年,復封爵
正德北還,求交宋异。
帝既封昭明諸子异言正德失職
大通四年,特封臨賀郡王
後為丹陽尹坐所部多劫盜,復為有司所奏,去職
出為南兗州在任苛刻,人不堪命。
廣陵沃壤,遂為之荒,至人食噉
累試無能從是黜廢,轉增憤恨,乃陰養死士,常思國釁。
聚蓄米粟,宅內五十間室,並以為倉。
征虜亭至於方山,悉略為墅。
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太清二年秋侯景反。
知其有姦心,黨徐思玉在北經與正德相知,至是遣思玉至建鄴,具以事告。
又與正德書曰:今天年尊姦臣亂國,以景觀之,計日必敗
大王屬當儲貳,中被廢辱,天下義士,竊所忿慨。
大王豈得顧此私情,棄茲億兆
不武,實思自奮
正德得書大喜,曰:侯景之意,暗與人同,天贊我也。
遂許之。
景至正德潛運空舫,詐稱,以濟焉。
朝廷未知其謀,以正德平北將軍,屯朱雀航
景至正德北向望闕三拜跪辭歔欷流涕,引賊入宣陽門。
交揖馬上,退據左衛府。
先是,其軍並著絳袍袍裏皆碧,至是悉反之
賊以正德天子號曰正平元年
童謠有之,故以應也。
世人相佷,必稱正平耳。
正德乃以長子見理為太子,以女妻
丞相,與約曰:平城之日,不得二宮
又令畿內王侯三日不出者,誅之。
臺城開,正德率眾揮刀欲入,賊先使其徒守門,故正德不果
乃復太清之號,降正德侍中大司馬
正德問訊,拜且泣。
武帝曰:惙其泣矣,何嗟及矣。
正德知為賊所賣,深自咎悔,密書鄱陽嗣王契,以兵入。
賊遮得書,乃矯詔殺之。
先是正德長樂主適陳郡謝禧,正德姦之,燒主第,縛一婢,加玉釧於手,以金寶附身聲云主被燒死,檢取婢屍并金玉葬之。
仍與主通,呼為夫人生一子焉。
日月稍久,風聲漸露。
黃門郎張準有一雉媒,正德見而奪之。
尋會重雲殿為淨供,皇儲以下莫不畢集
準於眾中吒罵曰:張準雉媒長樂主,何可略奪
皇太子恐帝聞之,令武陵王和止之,乃休,及出,送雉媒還之。
其後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
童謠云: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
其惡之如是。
樂山侯正則
公元528年
南史·臨川靖惠王傳》靖惠王宏正則字公衡天監初,以王子封樂山侯
累遷太子洗馬舍人
恆於第內私械百姓養馬,又盜鑄錢。
大通二年,坐匿劫盜削爵鬱林
帝敕廣州日給酒肉南中官司猶處以侯禮正則滋怨諸父,與西江督護山顧通室招誘亡命,將襲番禺
未及期而事發,遂鳴鼓會將攻州城
刺史元景仲命長史元孝深討之。
正則敗,逃於廁,村人縛送之。
詔斬於南海
有司請絕屬籍,收妻子
詔聽絕屬籍妻子特原。
建安敏侯正立
南史·臨川靖惠王傳》靖惠王宏子正立,字公山初封羅平侯
母江有寵。
初,正仁之亡,溺情曲制,以正立臨川世子
正立微有學,薨後,知非朝議,表求讓兄,帝甚嘉焉。
諸侯封五百戶正立改封實土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
後位丹陽尹,薨,諡曰敏
子賁嗣。
封山侯正表
南史·臨川靖惠王傳》靖惠王宏子正表,封封山侯,後奔樂山
武化侯正信
南史·臨川靖惠王傳》靖惠王宏正信字公理封武化侯
正立同生,亦被鍾愛
然幼不慧,常執白團扇,湘東王取題八字玩之
正信不知嗤之,終常搖握,位給事中
安成煬王機
公元503年
《梁書·安成康王傳》康王秀世子字智通天監二年,除安成國世子
六年,為寧遠將軍會稽太守
還為給事中
普通元年襲封安成郡王,其年為太子洗馬,遷中書侍郎
二年,遷明威將軍丹陽尹
三年,遷持節、督、衡、三州諸軍事寧遠將軍湘州刺史
大通二年,薨於州,時年三十
美姿容,善吐納
家既多書博學彊記;然而好弄,尚力,遠士子,近小人。
為州專意聚斂無治績,頻被案劾。
及將葬,有司請諡,高祖詔曰:王好內怠政,可諡曰煬
著詩賦數千言世祖集而序之。
子操嗣。
南浦侯推
公元525年
《梁書·安成康王傳》南浦侯推字智進,機次弟也。
清敏,好屬文,深為太宗所賞。
普通六年,以王子例封
寧遠將軍淮南太守
輕車將軍晉陵太守給事中太子洗馬祕書丞
出為戎昭將軍吳郡太守
所臨必赤地大旱吳人旱母焉。
侯景之亂,守東府城,賊設樓車,盡銳攻之,隨方抗拒,頻擊挫之。
至夕,東北樓主許鬱華啟關延賊,城遂陷,握節死之。
南平靖節王恪
公元552年
南史·南平元襄王傳》元襄王偉子恪字敬則弘雅風則姿容端麗
雍州刺史
年少未閑庶務,委之群下百姓通一辭,數處輸錢,方得聞徹
賓客江仲舉蔡薳王臺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並有蓄積
故人間歌曰:江千萬,蔡五百,王新車,庾大宅
遂達武帝
帝接之曰:主人憒憒不如客。
尋以廬陵王代為刺史
還奉見,武帝人間語問之,大慚不敢一言
後折學問,所歷以善政稱。
太清中,為郢州刺史
及亂,邵陵王至郢郊迎之,讓位焉,邵陵不受。
王僧辯至郢荊州
元帝以為尚書令司空
賊平,為揚州刺史
時帝遷都,以宗室令譽,故先使歸鎮社稷
大寶三年,薨於長沙,未之鎮也。
太尉諡曰靖節王
衡山僖侯恭
公元509年
《梁書·南平元襄王傳》元襄王子恭字敬範
天監八年封衡山縣侯,以元襄功,加邑至千戶
初,樂山侯正則有罪,敕讓諸王,獨謂元襄曰:汝兒非直無過,並有義方
起家給事中,遷太子洗馬
為督齊安等十一郡事、寧遠將軍西陽武昌郡太守
徵為祕書丞,遷中書郎,監丹陽尹,行南徐州事,轉衡州刺史母憂去職
尋起為雲麾將軍湘州刺史
恭善解吏事,所在見稱
性尚華侈,廣營第宅,重齋步簷摸寫宮殿
尤好賓友酣讌終辰,座客滿筵,言談不倦
時世祖居藩,頗事聲譽勤心著述巵酒未嘗妄進
恭每從容謂人曰: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勞神苦思,竟不成名,豈如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尋以雍州文道拘引魏寇,詔恭赴援,仍除持節仁威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便道之鎮。
太宗與恭遊,特被賞狎,至是手令曰:彼士流骯髒,有關輔餘風,黔首扞格,但知重劍輕死
降胡惟尚貪惏邊蠻不知敬讓懷抱不可皁白法律無所用施。
充實邊戍無數遷徙諜候惟遠,箱庾惟積,長以控短,靜以制躁。
早蒙愛念,敢布腹心
恭至州,治果有聲績,百姓陳奏,乞於城南立碑訟德,詔許焉。
高祖以雍為邊鎮運數州之,以實儲倉,恭後多取官米,贍給私宅,為荊州刺史廬陵王所啟,由是免官削爵,數年竟不敘用
侯景亂,卒於城中時年五十三。
詔特復本封。
世祖追贈侍中左衛將軍
諡曰僖
南史·本傳衡州刺史武會超在州,子姪縱暴州人朱朗聚黨反,武帝以恭為刺史
已圍始興,恭至緩服徇賊,示以恩信
群賊伏其勇,是夜退三舍以避。
軍吏請追,恭曰:賊以政苛致叛,非有、吳之心。
緩之則自潰,急之則併力諸君置之。
明日遣使請降,恭杖節受之,一無所問。
即日始興太守張寶生及會超弟之子子仁,斬之軍門,以其賄而虐也。
有司奏恭縱罪人專戮二千石,有詔宥之
湘州刺史,尋除寧蠻校尉雍州刺史便道之鎮。
簡文少與恭游,特被賞狎,至是手令勗以政事
恭至州,政績有聲百姓請於城南立碑頌德,詔許焉,名為政德碑
夜聞數百人大叫碑石旦視之,碑涌起一尺
恭命大柱置於碑上,使力士數十人抑之不下,又以酒脯祭之,使人守視俄而自復,視者竟不見之。
恭聞而惡焉。
先是武帝以雍為邊鎮運數以實儲倉。
恭乃多取官米,還贍私宅。
典籤陳保印侵剋百姓,為荊州刺史廬陵王所啟,被詔徵還。
朝謁白服隨例
帝曰:白衣者為誰。
對曰:前衡山侯恭。
厲色曰:不還我陳保印,吾當白汝未己。
而保印實投湘東王王改姓名袁逢
恭竟不敘用
定襄縣
南史·南平元襄王傳》元襄王偉子祗,字敬謨美風儀,幼有令譽。
天監中封定襄縣侯
後歷北兗州刺史
侯景亂,與從弟湘潭侯退起兵內援,會州反城應景,祗遂奔東魏
鄱陽郡王
公元547年
《梁書·鄱陽忠烈王傳》忠烈王恢子範字世儀溫和器識
起家太子洗馬祕書郎,歷黃門郎,遷衛尉卿
每夜自巡警高祖嘉其勞苦
出為益州刺史開通劍道,剋復華陽增邑一千戶,加鼓吹
徵為領軍將軍侍中
範雖無學術,而以籌略自命
愛奇翫古,招集文才率意題章,亦時有奇致
復出使持節都督雍、、東益、南、北秦五州諸軍事、鎮北將軍雍州刺史
作牧莅民,甚得時譽;撫循將士,盡獲歡心
太清元年大舉北伐,以範為使持節征北大將軍總督北征諸軍事進伐穰城
尋遷安北將軍南豫州刺史
侯景敗於渦陽退保壽陽,乃改範為合州刺史,鎮合肥
時景已蓄姦謀不臣將露,範屢啟言之,朱异每抑而不奏。
京邑,範遣世子嗣與裴之高入援,遷開府儀同三司進號征北將軍
京城不守,範乃棄合肥,出東關,請兵於魏,遣二子為質
人據合肥,竟不出師助範,範進退無計,乃泝流西上,軍於摐陽,遣信尋陽王
尋陽要還九江,欲共治兵西上,範得書大喜,乃引軍湓城,以晉熙晉州,遣子嗣刺史
江州郡縣,輒更改易,尋陽政令所行,惟存一郡時論以此少之。
商旅不通信使距絕,範數萬之眾,皆無復食,人多餓死。
範恚,發背薨,時年五十二。
南史·本傳:範為益州刺史
行至荊州忠烈王薨,因停自解
武帝不許,詔權監荊州
湘東王至,範依舊述職,遣弟湘潭侯退隨喪而下
嘗得舊琵琶,題云齊竟陵世子
範嗟人往物存,攬筆為詠,以示湘東王,王呤詠其辭,作琵琶賦》和之
後為都督雍州刺史
作牧莅人,甚得時譽;撫循將士,盡獲歡心
於是養士馬,修城郭,聚軍糧私邸
廬陵王荊州既是都督府,又素不相能,乃啟稱範謀亂。
範亦馳啟自理武帝恕焉。
時論者猶謂範欲為賊。
童謠云:莫匆匆,且寬公,誰當天子
覆車邊已。
武帝年高諸王莫肯相服。
簡文雖居儲貳,亦不自安,而與司空邵陵王綸相疑阻。
時為丹陽尹威震都下
簡文乃選精兵衛宮內。
兄弟相貳,聲聞四方
範以名謠言而求為公,未幾,加開府儀同三司
心密喜,以為謠驗,武帝若崩,諸王必亂,範既得眾,又有重名,謂可因機以定天下
乃更收士眾希望非常
太清元年大舉北侵
初謀元帥,帝欲用範。
朱异取急外還,聞之遽入曰:嗣王雄豪蓋世得人死力,然所至殘暴非常,非弔人之材。
陛下北顧亭以望,謂江右反氣骨肉戎首
今日之事,尤宜詳擇
默然曰:會理何如
對曰:陛下得之,臣無恨矣。
會理懦而無謀,所乘襻輿版屋,冠以牛皮
帝聞不悅,行至宿預貞陽侯明請行,又以明代之,而以範為征北大將軍尋陽政令,所行唯在一郡,又疑畏市糴不通範乃復遣其弟觀寧侯永將兵通南川,助莊鐵。
二鎮相猜無復圖賊之志。
範數萬之眾,皆無復食,人多餓死。
範竟發背而薨。
眾祕不發喪,奉弟南安侯為主,有眾數千。
範將侯填襲莊鐵於豫章,殺之,盡併其軍。
迎喪往郡,於松門遇風,柩沈於水,鉤求得之
及于慶之逼豫章,侯填以範子十六人降賊,賊盡於石頭坑殺之。
武林侯諮
公元549年
南史·鄱陽忠烈王傳》忠烈王恢字世恭,位衛尉卿封武林侯
簡文即位之後,景周衛轉嚴,外人莫得見,唯王克殷不害,並以文弱得出臥內晨昏左右天子與之講論六藝不輟於時
南康王會理事敗,不害懼禍乃自疏不忍離帝,朝覲無絕
賊惡之,令其仇人刁戌,刺殺廣莫門外。
隨郡王
公元552年
南史·鄱陽忠烈王傳》忠烈王恢子脩,字世和封宜豐侯
局力貞固風儀嚴整
九歲論語,十一能屬文
鴻臚卿裴子野見而賞之
至孝,年十二,丁所生徐氏艱。
荊州反葬中江遇風前後部伍多致沈溺,修抱柩長號血淚俱下,隨波搖蕩,終得無他。
葬訖,因廬墓次。
先時山中猛獸,至是絕跡
野鳥馴狎棲宿簷宇
武帝嘉之,以班告宗室
為兼衛尉卿
美姿貌,每屯兵周衛武帝視之移輦。
初,嗣王範衛尉,夜中行城,常因風便鞭箠宿衛,欲令帝知其勤。
及修在職,夜必百巡,而不欲人知。
或問其故,曰夜中警逴,實有其勞,主上慈愛,聞之容或賜止。
違詔則不可,奉詔廢事
胡質之清,尚畏人知,此職司之常,何足自顯。
聞者歎服
時王子侯多為近畿小郡,歷試有績,乃得出邊州
帝以修識量宏達,自衛尉出鎮鐘離,徙為秦二州刺史
漢中七年移風改俗,人號慈父
長史范洪胄有田一頃,將秋遇蝗,修躬至田所,深自咎責。
功曹琅邪王廉勸修捕之,修曰:此由刺史無德所致,捕之何補
言卒,忽有飛鳥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間,食蟲遂盡而去,莫知何鳥。
適有臺使見之,具言於帝,璽書勞問手詔曰:犬牙不入,無以過也。
州人表請立碑頌德
王範湓城,頗有異論,武陵王大生疑防流言噂𠴲。
修深自分釋,求送質子,并請助防。
武陵王乃遣從事中郎蕭固,諮以當世之事,具觀修意
泣涕為言忠臣孝子之節,王敬納之。
故終修之時,不為不義
一夕,忽有狗據修所臥床而臥。
修曰:此其戎乎。
大修城壘
承聖元年,魏將達奚武來攻,修遣記室參軍劉璠益州求救於武陵王紀遣將楊乾運援之,拜修隨郡
還至嶓蒙,乃降於魏,乾運班師
城下說城中降魏。
修數之曰:卿不能死節,反為說客邪。
命射之。
間信遣至荊州元帝遣與相聞
中直兵參軍陳晷,甚勇有口,求為覘候見獲,以辭烈被害
乃遣諮議虞馨致武牛酒
武謂曰:梁已為侯景所敗,王何為守此孤城
修答守之以死,誓為斷頭將軍
魏相安定公宇文泰遣書喻之,力屈乃降
安定公禮之甚厚,未幾令還江陵,厚遣之,以文武千家綱紀之僕。
元帝慮其為變,中使覘伺,不絕於道。
至之夕,命劫竊之。
及旦,修表馬仗而後安。
入覲,望閤悲不自勝元帝亦慟,盡朝皆泣。
尋拜湘州刺史
長沙頻遇兵荒人戶凋弊
修勸穡務分,未期流人至者三千餘家。
元帝多忌,動加誅翦
靜恭自守埋聲晦跡
元帝亦以宗室長年,深敬禮
江陵被圍問至,即日登舟赴救
巴陵西,而江陵覆滅
敬帝立遙授太尉,遷太保
時王室浸微,修雖圖義舉,力弱不能自振,遂發背歐血而薨,年五十二。
豐城侯
南史·鄱陽忠烈王傳》忠烈王恢子泰字世怡封豐城侯
歷位中書舍人傾竭財產,以事時要,超為譙州刺史
江北人情獷彊,前後刺史綏撫之。
泰至州,便遍發人丁,使擔腰輿扇繖等物,不限士庶
恥為之者,重加杖責,多輸財者,即放免之,於是人皆思亂。
侯景至,人無戰心,乃先覆敗
新渝寬侯暎
公元518年
南史·始興忠武王傳》忠武王憺子暎,字文明,年十二,為國子生
天監十七年,詔諸生口策,宗室可否
帝知暎聰解,特令問策,又口對,並見奇。
祭酒袁昂曰:吾家千里駒也。
起家淮南太守諸兄未有除命,乃抗表讓焉。
美容儀。
普通二年封廣信縣侯
丁父憂隆冬地席,哭不絕聲,不嘗糓粒,唯飲冷水,因患癥結
太子洗馬
詔以艱難王業追增國封。
嗣王陳讓,既不獲許,乃乞頒邑諸弟
帝許之,改封新渝縣侯
後居太妃泣血三年服闋,為吳興太守
郡累不稔,中大通三年野糓武康,凡二十二處,自此豐穰,暎製嘉糓頌》以聞,中詔稱美
後為北徐州刺史在任弘恕人吏懷之。
常載粟帛游於境內,有遇貧者,即以賑焉。
勝境名山,多所尋履
及徵將還,鐘離顧思遠挺叉行部伍中。
暎見甚老,使人問,對曰:年一百一十二歲。
凡七娶,有子十二,死亡略盡
今惟小者,年已六十,又無孫息,家闕養乏是以行役
暎大異之,召賜之食,食兼於人。
檢其頭有肉角長寸,遂命後舟還都謁見天子
與之言往事,多異所傳,擢為散騎侍郎,賜以奉宅,朝夕進見,年百二十卒。
普通中北侵,攻穰城城內有人年二百四十歲,不復能食糓,唯飲曾孫婦乳。
簡文帝勞之,賜以束帛
荊州上津鄉人元始年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至年九十七方生兒,兒遂無影
將亡,人人告別乃至山林樹木處處履行少日而終。
時人以為知命
湘東王愛奇重異,遂留其枕。
後歷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廣州刺史,卒官,諡曰寬侯
上黃替侯曄
公元507年
南史·始興忠武王傳》忠武王憺子曄,字通明美姿容,善談吐。
初封安陸侯
特所鍾愛常目送之曰:吾所深憂
左右問其故,答曰:其過俊發,恐必無年
不豫侍疾不釋帶,言與淚并。
薨,扶而後起。
服闋改封上黃侯,位兼宗正卿
簡文入居監撫,曄獻儲德頌》,遷給事黃門侍郎
出為晉陵太守
美才仗氣,言多激揚
常乘折角牛,穀木履被服必於儒者
名盛海內,為宗室推重,特被簡文友愛。
新渝建安南浦並預密宴號東宮四友
簡文曰有五六使來往
曄初至郡,屬旱,躬自祈禱,果獲甘潤
雀林村舊多猛獸為害,曄在政六年,此暴遂息。
卒於郡。
初,曄寢疾歷年官曹壅滯有司諡法言行相違曰替,乃諡替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