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七十九卷目錄
 宗藩部列傳二十三
  北魏
  廣陵惠王羽    彭城武宣王勰
  北海平王詳    東陽平王丕
  艾陵成伯萇    太原公大曹
  沛郡簡公禎    建陽子蘭
  晉陽順吐萬   陽平王顯
  南平安王霄    陽平莊王
  廣陵康侯衍    鉅平公
  廣陽懿烈王嘉   長鄉懿侯
  西河王太興    饒陽男遙
官常典第七十九卷
宗藩部列傳二十三
北魏
廣陵惠王羽
公元485年
《魏書本傳》廣陵王羽字叔翻
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東大將軍,為外都大官
少而聰慧,有斷獄之稱。
後罷三都大理,加衛將軍,典決京師獄訟,微有聲譽
特進尚書左僕射,又為太子太保錄尚書事。
高祖將南討,遣持節安撫六鎮,發其突騎夷人寧悅。
還領廷尉卿
車駕既發,太尉留守,加使持節,語在《丕傳》
高祖友愛諸弟,及將別,不忍早分,詔羽從鴈門,乃令羽歸
望其稱效,故賜如意以表心。
遷都議定,詔太尉,告於廟社
遷京之後北番人夷多有未悟。
鎮撫代京內外肅然高祖嘉之
十八年春表辭廷尉不許
羽奏:外考令文,每歲終州鎮牧守治狀
及至再考,隨其品第,以彰黜陟
去十五年中,在京百寮,盡已經考為三等
此年便是三載,雖外有成令,而內令未班。
內外考察理應同等
臣輒推準外考,以定京官治行
詔曰:雖內考未宣,績已久著,故明堂月令載公卿大夫論考屬官之治,職區分著。
三公〈疑〉尚書三載殿最之義,此之考內,已為明矣。
論考之事,理在不輕,問績之方,應關朕聽,輒爾輕發,殊為躁也。
每考之義,應在年終,既云此年何得春初也。
今始維,且待至秋後
高祖朝堂議政事,謂曰:遷都洛陽,事格天地,但汝之迷,徒未開沈鄣耳。
朕家有四海,往來何難。
朕初發洛陽教示永壽,皆謂分別
自來後,諸處分之事,已差前敕
今舉大功,寧為虛費
且朕無周召之弟,豈容宴安日逸。
今便北巡遷留之事,當稱朕懷。
高祖朝堂,謂群臣曰:兩儀既闢,人生其間,故上天不言樹君以代。
是以《書》三考之績,《禮》考成之章。
皇王以降,斯道靡易。
朕以寡德,猥洪基,思與百辟,允釐庶務
然朕識乏知人不能使朝絕素餐之譏,野無考槃之刺,夙宵寤寐載懷怵惕
卿等皆是朝賢國彥,匡弼是寄,各率乃心,以旌考績之義。
如乖忠正國有常刑
賢者雖疏必進不肖者雖親必黜。
顧謂曰:上下二等,可為三品中等但為一品
所以然者,上下黜陟之科,故旌絲髮之美,中等守本,事可大通
先呈廷尉五局司直
高祖曰:夫刑獄之難,實惟自古,必也斷訟夫子所稱。
五局所司專主刑獄,比聞諸風聽,多論五局不精
知人之難,朕豈獨決,當與群臣同之。
卿等各陳所聞
高祖少卿鄧述曰:五局司直,卿等以何為品。
對曰:諸司直並簡聖心
往者百官初置,擢為獄官聽訟察辭,無大差越
所以二等者,或以視事甫爾,或以見機遲速朝廷既有九品之制,故計其絲髮之差,以為品第
統論所得大都相似
高祖曰:朕頃年以其人識見可取,故簡司獄官,小優不足為差
廷尉所司人命本事,須心平性正、抑彊哀弱、不避貴勢直情折獄者可為上等
今正欲聽採風謠虛實難悉;正欲不採,事無所據。
人言惡者未必是惡,言善者不必是善。
所以然者,或斷訟不避貴,故人以為惡;或將勢抑賤,貴人以為好。
然關朕之聽,皆貴者言,是以遲迴三復,良由於此。
事須冰清玉潔明揚褒貶
卿等既是親典,邪正得失,悉所具之,可精辨以聞。
鄧述對曰:陛下行賞得人,餘者甘心;若實不盡能無以勸勵
臣愚見,願不行賞
高祖曰:朕昔置此官,許三年考績,必行賞罰。
既經今考,若無黜陟,恐正直者莫用心邪曲無以改肅。
自非釋之於公,何能盡其至理
不可精其微致,且望粗有殿最
尚書更與群官善量所以
高祖尚書等曰:朕仰纂乾構君臨萬宇
往者稽古典章,樹茲百職
尚書之任樞機是司,豈惟總括百揆緝和人務而已,朕之得失實在於斯
自卿等在任,年垂二周未嘗言朕之一失獻可否之片規,又未嘗一賢而退一不肖,此二事罪之大者
高祖又謂曰:汝之淺薄,固不足以況晉之巨源
考之今世,民斯下矣。
汝始為廷尉,及初作尚書內外瞻望,以吾有弟。
自往南斾之後近小人,遠君子在公阿黨,虧我皇憲,出入無章動乖禮則
計汝所行,應在下下之第。
高祖又謂曰:汝既是宸極之弟,而居樞端之任
自在以來功勤之績,不聞於朝;阿黨之音,頻干朕聽。
汝之過失,已備積於前,不復能別敘。
今黜汝錄尚書廷尉,但居特進太保
又謂尚書令陸叡曰:叔飜在省之初,甚有善稱,自近以來偏頗懈怠
豈不由卿等隨其邪偽之心,不能相導以義,雖不成大責,已致小罰。
今奪卿尚書令祿一周
左僕射元贊曰:卿夙德老成久居機要不能光贊物務獎勵同寮賊人之謂,豈不在卿。
叔飜之黜,卿應大辟,但以咎歸一人,不復相罪。
又為少師,未允所授,今解卿少之任,削祿一周
吏部尚書澄曰:叔父既非端右,又非座元,豈宜濫歸眾過也。
然觀叔父神志驕傲少保之任,似不能存意
解少保
長兼尚書于杲曰:卿履歷卑淺超升名任,不能勤謹夙夜,數辭以疾。
長兼之職,位亞正員
今解卿長兼,可光祿大夫、守尚書,削祿一周
又謂守尚書曰:卿在集書,殊無憂左史之事,今降為長兼常侍,亦削祿一周
又謂守尚書盧淵曰:卿始為守尚書未合考績
然卿在集書,雖非高功,為一省文學之士,嘗不以左史在意
如此之咎,罪無所歸。
今降卿長王師,守常侍尚書如故,奪常侍祿一周
左丞公孫良右丞乞伏義受曰:二丞之任所以協贊尚書光宣出納,而卿等不能正心直言規佐尚書,論卿之罪,應合大辟
但以尚書之失,事鍾叔飜,故不能別致貶責
二丞可以白衣本官冠服祿恤,盡皆削奪
三年有成還復本任如其無成,則永歸南畝
又謂散騎常侍元景曰:卿等自任集書,合省逋墮致使王言遺滯起居不修
如此之咎,責在於卿。
今降為中大夫、守常侍,奪祿一周
諫議大夫李彥曰:卿雖處諫議之官,實人不稱職,可去諫議,退為元士
又謂中庶子游肇等曰:自承華已經一稔,然東宮之官無直之士,雖未經三載事須考黜
中舍人李平識學可觀,可為中;安樂王詮可為下中,解東華之任,退為員外散騎常侍;馮夙可為下下,免中庶子,免爵兩任員外常侍如故中舍人閭賢保可為下下,退為武騎常侍
又謂公孫良曰:頃年用人,多乖觀才之授。
實是武人,而授以文官,黜同大例,於理未均。
諸如此比黜官如初
高祖陸叡元贊等於前曰:北人北人何用知書,朕聞此,深用憮然
今知書者甚眾,豈皆聖人
自行九年置官三載,正欲開導兆人,致之禮教
朕為天子,何假中原,欲令卿等子孫,博見多知。
若永居恆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孫,不免面牆也。
陸叡對曰:實如明詔金氏若不入仕漢朝七世知名,亦不可得也
高祖大悅
五等開建渤海東光二千戶
車駕南伐進號衛將軍,除使持節都督青齊光南四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青州刺史
留守代京之功,增邑五百戶
高祖第,與諸弟曰:朕昨親受人訟,始知廣陵明了
咸陽王禧對曰:臣年為廣陵兄,明為廣陵弟。
高祖曰:我為汝兄,汝為昆,汝復何恨。
又曰:叔飜沈痾綿惙,遂有辰歲,我每深憂,恐其不振
今得痊愈,晚成婚媾,且喜吉慶,故命駕耳。
高祖親餞之華林園
後詔曰:吾因天歷運乘時樹功,開荊拓沔,威振楚越
時暨三炎息駕汝潁
勢臨荊徐,聲遏江外未容解甲凱入三川
纂兵修律,俟秋方舉。
海服之寄,故惟宗良,善開經,寧我東夏
敬慎汝儀,勿墜嘉問,唯酒唯田,可不戒歟。
散騎常侍進號車騎大將軍,餘如故
世宗即位,遷司州常侍如故
頻表辭牧,至於三四,詔不許
世宗覽政,引入內面授司徒
辭曰:彥和本自不願,而陛下彊與。
今新去此官而以臣代之,必招物議
季豫既轉,取之無嫌。
請為司空
世宗猶彊焉,固辭,乃許之。
先婬員外郎馮俊妻,夜因私遊,為俊興所擊。
積日祕匿,薨於府,年三十二。
世宗親臨哀慟,詔給東園溫明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六十萬、布一千匹、蠟三百觔,大鴻臚護喪事。
大殮,帝親臨之,舉哀都亭
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冀州刺史,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諡曰惠
及葬,帝親臨送。
子恭襲。
語在《紀》
彭城武宣王勰
《魏書本傳》彭城王字彥和
少而岐嶷姿性不群
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將軍
生而母潘氏卒,其年顯祖崩。
及有所知啟求追服
文明太后不許,乃毀瘠三年,弗參吉慶
高祖大奇之。
敏而耽學不舍晝夜博綜經史,雅好屬文
高祖革創,解侍中將軍,拜光祿大夫
復除侍中長直禁內參決軍國大政萬幾之事,無不預焉。
車駕南伐,以撫軍將軍,領宗子軍,宿衛左右
開建五等食邑二千戶,轉中書令侍中如故改封彭城王
高祖侍臣升金墉城顧見堂後梧桐曰:鳳凰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今梧桐並茂,詎能降鳳乎。
對曰:鳳凰應德而來,豈梧桐能降。
高祖曰:何以言之。
曰:昔在虞舜鳳凰來儀;周之也,鸑鷟鳴於岐山
未聞降桐食竹
高祖笑曰:朕亦未望降之也。
宴侍臣於清徽堂。
日宴,移於流化芳林之下。
高祖曰:向宴之始,君臣肅然,及將末也,觴情始暢,而流景將頹,竟不盡適。
戀戀餘光,故重引卿等。
因仰觀桐葉之茂,曰: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愷悌君子,莫不令儀。
林下諸賢,足敷歌詠
遂令黃門侍郎崔光暮春群臣應詔詩。
詩,高祖乃為之改一字,曰:昔祁奚舉子天下謂之至公,今見詩,始知中令之舉非私也。
對曰:臣露此拙,方見聖朝之私,賴蒙神筆賜刊,得有令譽。
高祖曰:雖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
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解侍中
詔曰:蟬貂之美,待汝而,人乏之何容方退也。
克念作聖,庶必有資耳。
後幸代都,次於上黨銅鞮山。
路旁有大松樹十數
高祖進繖,遂行賦詩令人曰:吾始作此詩,雖不七步,亦不言遠
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
時勰去帝十餘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詩曰:問松林松林經幾
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高祖大笑曰:汝此詩亦調責吾耳。
詔曰:弟所生母潘早齡謝世顯號未加。
禍與身俱,痛隨形起,今因其展思,有足悲矜。
可贈彭城國太妃以慰存亡
又除中書監
侍中如故
高祖南討漢陽,假中軍大將軍,加鼓吹一部
以寵受頻煩,乃面陳曰:臣聞兼親疏而兩,並異同,此既成文於昔,臣願誦之於後。
思求不允愚臣不請而得。
豈但今古云殊,損否大異,非獨曹植遠羨於臣,是亦陛下魏文不顧
高祖大笑,執手曰:二曹名相忌,吾與汝以道德相親,緣此而言,無慚前烈
汝但克己復禮,更何多及。
高祖親講喪服清徽堂,從容謂群臣曰:彥和季豫年在蒙稚,早登纓紱,失過庭之訓,並未習禮,每欲令我一解喪服
自審義解浮疏,抑而不許
頃因酒醉坐,脫爾言從,故屈朝彥,遂親傳說
將臨講坐,慚戰交情
史中尉李彪對曰:自古及今未有天子講禮
陛下聖叡淵明,事超百代,臣得親承音旨千載一時
從征沔北賜帛三千疋。
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中軍大將軍開府
又詔曰:明便交敵,可敕將士肅爾軍儀
於是大眾
須臾,有二大鳥從南而來一向行宮,一向府幕,各為人所獲。
言於高祖曰:始有一鳥,望旗蹎仆,臣謂大吉
高祖戲之曰:鳥之畏威豈獨中軍之略也,吾亦分其一爾
此乃大善兵法咸說。
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蕭衍
夜大雨,高祖曰:昔聞國軍獲勝每逢雲雨
今破新野南陽及摧此賊,果降時潤
誠哉斯言。
對曰:水德之應,遠稱天心
高祖露布辭曰:臣聞露布者,布於四海,露之耳目必須宣揚威略以示天下
小才,豈足大用。
高祖曰:汝豈獨親詔,亦為才達,但可為之。
及就,尤類帝文。
有人見者,咸謂御筆
高祖曰:汝所為者,人謂吾製,非兄則弟,誰能辨之。
對曰:子被嗤於先聖,臣又責於來今
及至豫州高祖家人書於曰:教風密微,禮政嚴嚴若不深心日勸,何以敬諸。
欲立一宗師,肅我元族。
汝親則宸極,位乃中監風標才器實足師範
有口敕,仍執沖遜,難違清挹,荏苒至今
宗制之重,捨汝誰寄。
便委以宗儀責成汝躬,有不遵教典,隨事以聞,吾別肅治之。
宗室有愆,隱而不舉,鍾罰汝躬。
綱維相厲庶有勸改。
朝聞夕逝不為恨也。
翌日面陳曰:奉詔專主宗制糾舉非違
臣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處宗長幼之順,按物無國士之禮,每因啟請,已蒙哀惜
不謂今詔,終不矜免。
猶願聖慈賜垂蠲遂。
高祖曰:汝諧,往欽哉
表以一歲國秩、職俸、親恤以裨軍國
詔曰:割身存國,理為遠矣。
但汝亦我,乃減已助國。
職俸便停,親、國二事,聽三分受一。
高祖不豫內侍醫藥外總軍國之務,遐邇肅然,人無異議。
徐謇當世上醫也。
先是,假還洛陽,及召至,引之別所泣涕執手而謂之曰:君今世元化至尊氣力危惙,願君竭心,專思方治。
聖體日康,令四海有賴,當獲意外之賞;不然,便有不測之誅,非但榮辱,乃存亡由此。
君其勉之
左右見者,莫不嗚咽
引入便欲進治
高祖神力虛弱,唯令以食味消息
乃密為壇汝水之濱,依周公故事告天地、顯祖請命,乞以身代。
高祖翌日瘳損
懸瓠幸鄴,常侍坐輿輦,晝夜不離於側,飲食必先嘗之,而後自進御。
車駕還京,會百寮於宣極堂,行飲至策勳之禮。
舍人宣旨勰翼六師纂戎荊楚沔北之勳,每毗廟筭
從討新野,有克城之謀;受命鄧城,致大捷之效。
功為群將之最也。
別當授賞,不替厥庸。
高祖曰:吾與汝等,早罹艱苦,中逢契闊,每謂情義隨事而疏。
比纏患經歲,危如寒葉,非汝孔懷,情敦忠孝,孰能動躬親必先藥膳
每尋此事,感思殊遠
悲泣對曰:臣等宿遭不天,酷恨長世,賴陛下撫育,得參人伍。
豈謂上靈無鑒,復使聖躬違和萬國所懸,蒼生繫氣。
寢興之勞,豈申荼蓼
以破慧景等勳,增邑五百戶
又詔曰:朕形疲稚年,心勞長歲,積思成痾,頓發汝潁
第六孝均周弟,感侔姬旦,遺食捨寐,動止必親,敦醫勸膳,誠力俱竭,致茲保康,實賴同氣
又秉務緝政,百司是憑,綱維折衷,萬揆獲濟
撫師於霖浩之辰,處戎於荐逼之日。
安外靜內,功臣大道
侍省之績,可以孔懷無褒;翼亮之勤,實乃勳存社稷
宜有酬賞,以旌國功,可增邑一千戶。
辭曰:臣受遇緣親,榮枯事等,以此獲賞,殊乖情願,乞追成旨,用息謗言
詔曰:汝在私能孝,處公必忠比來勤憂,足布朝野但可祗膺
尋以司徒太子太傅侍中如故
俄而蕭寶卷陳顯達內寇高祖復親討之。
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總攝六師
是時,高祖不豫
辭曰:臣侍疾無暇六軍須有所託,事不兩興,情力又竭。
更請一王總當軍要
高祖曰:戎務侍疾,皆憑於汝。
牽痾如此,吾深慮不濟
六軍保社稷者,捨汝而誰。
何容方便請人,以違心寄。
宗祏所賴,唯在於汝。
諸葛孔明霍子孟異姓受託而況汝乎。
行次淯陽高祖曰:吾患轉惡,汝其努力
車駕馬圈,去賊營數里,顯達出戰,諸將大破之。
部分諸軍,將攻賊壘,其夜奔退。
高祖疾甚,謂曰:修短命也,死生大分,今吾氣力危惙當成不濟矣。
雖敗顯達國家安危,在此一舉社稷所仗,唯在汝身。
霍子孟異姓受付,況汝親賢可不勉也。
泣曰:士於布衣,猶為知己盡命,況臣託靈先皇,聯暉陛下,誠應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
但臣出入喉膂,每跨時要,及於寵靈輝赫,聞之遐邇
復參宰匠機政畢歸,震主之聲,見忌必矣。
此乃周遁逃成王疑惑陛下愛臣,便為未盡始終之美。
非所以惡華捐勢非所以辭勤請逸,正希仰成陛下日鏡之明,下念愚臣退之禍。
高祖久之曰:吾尋思汝言,理實難奪。
手詔世宗曰:汝第六叔父清規懋賞,與白雲俱潔;厭榮捨紱,以為心。
少與綢繆提㩦道趣
每請解朝纓,恬真丘壑,吾以長兄之重,未忍離遠
何容仍屈素業,長嬰世網
百年之後,其聽辭蟬捨冕,遂其沖挹之性。
無使成王之朝,飜疑姬旦之聖,不亦善乎。
汝為孝子,勿違吾敕。
高祖崩於行宮,遏祕喪事,獨與右僕射任城王澄左右人為計,奉遷高祖安車中,出入平常視疾進膳,可決外奏。
累日達宛城,乃夜進安車郡廳事,得加斂櫬,還載臥輿。
六軍內外有知者。
中書舍人張儒,奉詔世宗會駕。
梓宮魯陽,乃發喪行服
世宗即位跪授高祖遺敕數紙。
咸陽王禧為變,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
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
恨之,對曰:兄識高年長,故知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曰:汝恨吾後至耳。
高祖不豫常居中,親侍醫藥,夙夜不離左右至於衣帶罕解,亂首垢面
帝患久多忿,因之以遷怒
每被誚詈,言至厲切;威責近侍,動將誅斬
承顏悉心,多所匡濟
高祖昇遐陳顯達奔遁始爾,慮凶問洩漏,致有逼迫
內雖悲慟外示吉容,出入俯仰神貌無異
及至魯陽也,東宮官屬,多疑異志,竊懷防懼。
推誠盡禮,卒無纖介
高祖諡議謹案諡法協時肇享曰孝,五宗安之曰孝,道德博聞曰文,經緯天地曰文,仰惟大行皇帝,義實該之,宜上尊號為孝文皇帝,廟曰高祖,陵曰長陵
世宗從之。
既葬,世宗固以宰輔
口陳遺旨,請遂素懷
世宗悲慟,每不許之。
頻煩表聞辭義懇切
世宗難違遺敕,遂其雅情,猶逼以外任,乃以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幽瀛營安平七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定州刺史
陳讓,又面申前意,世宗固執不許,乃述職
尚書令玉肅等奏:臣等聞旌功表德道貴前王庸勳親親,義高盛典。
是故姬旦翼周,光宅曲阜東平宰漢,寵絕列蕃。
彭城王景思內昭英風外發廓乾規,埽氛漢沔
先帝在天,鳳旌旋斾靜一六師,肅寧南服
聖皇天衢,開有魏之靈祐論道中鉉王猷以穆,七德宣,九功在詠。
臣等參詳,宜增邑一千五百戶。
詔曰:覽奏,倍增崩絕,未足以上酬勳德,且可如奏。
頻表固讓世宗許之。
世宗勰書曰:恪奉辭暨今,悲戀哽咽歲月易遠,便迫暮,每思聞道奉承風教
父既辭榮閑外,無容頓違至德
出蕃累朔,荒馳實深。
今遣主書劉道斌奉宣悲戀願父來望,必當屆京。
展洩哀窮,指不云遠。
乃朝於京師
景明初,蕭寶卷豫州刺史裴叔業壽春內屬,詔都督南征諸軍事,餘官如故,與尚書令王肅迎接壽春
詔曰:五教治樞,古難其選,自非親賢兼切,莫應斯舉
王以明德懋親,任屬保傅出居蕃陜,入御袞章,內外克諧民神攸屬。
董率戎麾,威號宜重,可復授司徒,以望實
又詔本官揚州刺史
簡刑導禮,與民休息,州境無虞遐邇安靜
揚州統建安戍主景略猶為寶卷拒守不下水陸討之,景略面縛出降
自勰之至壽春東定城戍至於陽石西降建安山蠻順命斬首獲生,以數萬計
進位大司馬,領司徒,餘如故
增邑八百戶
寶卷遣將陳伯之屯於肥口,胡松梁城水軍相繼二百餘里。
部分將士,分攻諸營。
伯之胡松率眾出戰,諸將擊之,斬首九千,俘獲一萬。
伯之等僅以身免,屯於烽火
分命諸將頻戰,伯之計窮宵遁
南平
詔曰:王戚尊上輔,德勳莫二孤心昧識,訓保攸憑。
比以壽春初開,鎮壓任重,故令王親董元戎,遠撫淮外
冒茲炎蒸衡蓋飄颻經略踰時,必有虧損。
淹違詣覿,夙夜係情
制勝宣規,威效兼著,公私允稱,義所欽嘉。
凱旋有期,無申延屬,可遣給事黃門侍郎鄭道昭就彼勞。
還朝
寬裕絲毫不犯淮南士庶,追其餘惠,至今思之。
初,勰之定壽也,獲蕭寶卷汝陰太守王果豫州治中庾稷等數人,傾衿禮之,常參坐席
承閒進曰:等契生平皓首播越顧瞻西夕,餘幾何
今遭聖化,正應力茲愚老申展尺寸,但在南百口生死分張乞還江外,以申德澤
矜而許之。
又謝曰:殿下賜處,有過國士
等今還,仰負慈澤,請聽仁駕振旅,反跡江外
至此乃還。
其為遠人所懷如此
京師世宗臨東引見,詔曰:比鳳凰未一〈疑〉蒼黎二化,故仰屈尊謨,綏懷邊附
而寇豎昏迷敢鬥淮楚
叔父英略高明應機殄定,凱旋今辰,伏慰悲佇。
謝曰:臣沗充戎帥撫安新故,而不能宣武導恩,威懷遐邇
小豎伯之驅率蟻徒侵擾邊堡
非唯仰慚天顏,實亦俯愧朝列
春秋責帥,臣實當之。
陛下慈深捨過,故使愚臣獲免罪責
頻表辭大司馬、領司徒及所增邑乞還中山
有詔不許
乃除錄尚書侍中司徒如故
固辭不免
雅好恬素不以勢利嬰心
高祖重其事幹縶維不許
雖臨崩遺詔,復世宗留連,每乖情願,常悽然歎息
詔旨殷勤僶俛應命
咸陽王禧漸以憍矜,頗有不法
北海王詳陰言世宗世宗深忌之。
又言大得人情不宜久在宰輔,勸世宗高祖遺敕
等又出領軍于烈恆州,非情願,固強之,以為忿。
子忠嘗在左右密令忠言世宗云:諸王等意不可測,宜廢之,早自覽政
時將礿祭王公並齋於廟東坊。
世宗于烈宿衛壯士六十餘人等,引入,見之於光極殿。
世宗曰:頃來南北務殷不容仰遂沖操
是何人,而敢久違先敕。
今遂叔父高蹈之意。
謝曰:先帝不以虛薄曲垂罔己之澤,出入綢繆公私無捨。
陛下龍飛九五,屢求解落,既為宰輔所抑,亦不為陛下所許。
先歲夏中,重塵天聽,時蒙優借,出為定州
往年洛陽,敕總戎淮肥,雖無功效幸免罪戾
云歸未幾,復委臣以非據之任
頻頻干請,具簡聖聽。
陛下孝深無改,仰遵先詔,上成睿明之美,下遂微臣之志,感惟今往,悲喜交深。
乃詔曰:王宿尚閑靜,志捐世務,先帝亮之至,弗奪此情,遺敕炳然許遂沖退
雅操不移,朕亦未敢違奪
今乃釋位歸第丘園是營。
高尚之節,確爾貞固《賁》《履》之操,邈焉難追。
王宅初搆,財力多闕,成立之期,歲月莫就。
可量遣工役分給材瓦,稟王所好,速令制辦,務從簡素,以稱王心
因是《蠅賦》以諭懷,惡讒搆也。
又以太師固辭
詔曰:蓋二儀分象,君臣之位形焉;上下既位唱和之義生焉。
自古統天位主曷嘗不賴明師杖賢輔,而後燮和陰陽彝倫民物者哉。
往而不返者,先民誠有之,斯所謂獨善其身而亂大倫山林之士耳。
賢人君子則不然也。
屈己安民,艱身以濟物所謂以先知覺後知同塵與天下俱潔者也。
朕猥以沖年纂臨寶曆,實賴叔父匡濟之功,誠宜永兼將相,以綱維內外
逼奪先旨,憚違沖挹,俛志割,以遂高素。
自比水旱乖和陰陽失序是以屈王論道,庶燮茲玉燭
且師宰從容,無廢清尚
故周復辟而居之,尚父期頤以終位。
王義家國,理絕獨高,可遣侍中敦諭
世宗修家人書於曰:恪言奉還告承,猶執沖遜實闇寡,政術多秕,匡弼之寄,仰屬親尊
德望兼重,師訓所歸豈得近遺家國,遠清尚也。
便願紆降,時副傾注
不得已應命
世宗後頻幸第。
京兆廣平暴虐不法,詔宿衛隊主率羽林虎賁,幽守諸王於其第。
上表切諫世宗不納。
既無山水之適,又絕知己之遊,唯對妻子鬱鬱不樂
議定律令高陽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學者五日一集,參論軌制應否之宜。
夙侍高祖,兼聰達博聞,凡所裁決時彥歸仰
加以美容貌,善風儀,端嚴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觀者忘疲
又加侍中
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
撰自古帝王賢達至於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
小心謹慎,初無過失,雖閑居宴處,亦無慢色惰容
愛敬儒彥傾心禮待
清正儉素,門無私謁
仁孝,言於朝廷,以其舅潘僧固為冀州樂陵太守
京兆王愉搆逆,僧固見逼從之。
尚書令高肇性既兇愎賊害賢俊
又肇之兄女,入為夫人
順皇后崩世宗欲以為后固執以為不可
於是屢譖世宗世宗不納。
因僧固之同逆,北與通,南招蠻賊。
郎中令魏偃、前防閤高祖珍希提攜,搆成其事。
初令侍中元暉以奏世宗不從,令左衛元珍言之。
世宗訪之於暉無此。
世宗更以問以魏偃、祖珍為證,世宗乃信之。
永平元年九月,召高陽王雍廣陽王嘉清河王懌廣平王懷及高肇等入。
時勰妃方產,固辭不赴。
中使相繼不得已乃令命駕,意甚憂懼,與妃訣而登車。
東掖門,度一小橋,牛不肯擊之。
良久,更有使者來遲,乃令去牛,人挽而,宴於禁中。
至夜皆醉,各就別所消息
俄而元珍武士毒酒而至。
曰:吾忠於朝廷,何罪見殺。
一見至尊,死無恨也。
曰:至尊何可復見。
王但飲酒
曰:至尊聖明不應無事殺我,求與告我罪者一對曲直
武士刀鐶二下。
大言曰:皇天
忠而見殺。
武士又以刀鐶
乃飲毒酒武士就殺之。
向晨,以褥裹屍輿從屏門而出,載屍歸第,云王因飲而薨。
李氏司空沖之女也,號哭大言曰:高肇枉理殺人天道有靈,汝還當惡死。
以罪見殺,論者知有報應焉。
世宗舉哀東堂,給東園第一祕器朝服一襲賻錢八十萬、布二千匹、蠟五百觔,大鴻臚護喪事。
既有大功於國,無罪見殺,百姓冤之。
行路士女流涕而言曰:高令公枉殺如此賢王
在朝貴賤莫不喪氣
追崇假黃鉞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公、侍中太師王如故。
鑾輅九旒虎賁班劍百人前後羽葆鼓吹轀輬車
有司太常卿劉芳議勰諡曰:王挺弱齡,誕資至孝睿性過人,學不師授。
卓爾之操,發自天然不群之美,幼而獨出
及入參政務,綸綍有光;爰中鉉,敷明五教
漢北告危,皇赫問罪王內藥膳外總六師
宮車晏駕上下哀慘
銜戚,英略潛通翼衛靈輿,整戎振斾。
歷次宛謝,迄於魯陽送往奉居,無慚周霍。
遺作輔,遠至邇安
分陝恆方,流詠燕趙;廓靖江西威懾南越
入釐百揆庶績咸熙。
履勤不憚,在功挹。
溫恭愷悌,忠雅寬仁居有度,善終篤始。
高尚功成身退
聖衷美光世典
諡法保大定功曰武,善問周達曰宣。
諡曰武宣王
莊帝即位追號穆皇帝,妃李氏為文穆皇后遷神主於太廟
廟稱肅祖。
語在臨淮王彧傳》
前廢帝時,去其神主
北史本傳景明報德寺鳴鐘欲飯,忽聞薨,二寺一千餘人嗟痛,為之不食,但飲水而齋。
北海平王
《魏書本傳》北海王詳,字季豫
美姿容,善舉止。
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北大將軍
後拜光祿大夫解侍中將軍
又兼侍中
高祖南伐,為散騎常侍
高祖洛北巡,詳常與侍中彭城王勰並在輿輦陪侍左右
高宗射銘之所,高祖停駕,詔諸弟侍臣,皆試射遠近,唯詳箭不及高宗箭所十餘步。
高祖嘉之拊掌欣笑,遂詔勒銘親自為制。
五等開建食邑二千戶
侍中,轉祕書監
車駕南伐,詳行中領軍留守,給鼓吹一部甲仗三百人,兼督營搆之務。
高祖賜詳璽書曰:比遊神何業也。
丘墳六籍何事非娛。
正風猷,肅是禁旅
後朝行宮高祖引見之。
慶平沔北高祖曰:朕以畿南未清,神麾暫動,沔北數城,並皆柔服,此乃將士之效,非朕之功。
詳對曰:陛下德邁唐虞,功微周漢,自南之風,於是乎始。
詳還洛,高祖餞之,詔詳曰:昔者淮夷叛命故有三年之舉;鬼方不令,乃致淹載之師。
江吳竊命於今十紀,朕必欲蕩滌南海然後言歸
今夏停此,故與汝相見善守京邑,副我所懷。
趙郡王幹薨,以詳行司州
護軍將軍,兼尚書左僕射
高祖臨崩,顧命詳為司空輔政
世宗即位,以詳有營搆之勤,增邑一千戶。
詳以帝居諒闇,不受。
世宗覽政,遷侍中大將軍錄尚書事。
咸陽王禧謀反也,詳表求解任。
詔曰:一人之身,愆不累德,形乖性別忠逆固殊。
是以父殛子興,義高唐世;弟戮兄登,跡顯周魯。
與國,異體同氣,既肆無君之逆,安顧弟友之親。
叔父忠顯二朝誠貫廟社,實勗贊沖昧保乂鴻猷,豈容以微介之慮,忘阿衡之重。
貂章即已敕還,願不再述。
祚屬眇躬,言及斯事,臨紙慚恨惋慨兼深。
詳重表陳解,詔復不許
太傅,領司徒侍中錄尚書如故
固辭,詔遣敦勸,乃受。
詳與八座奏曰:竊惟劫難除,為蠹日久,群盜作患,有國攸病。
五刑為用,猶陷觸網之誅;道幾勝殘寧息狗竊之響。
是以班制垂式,名為治本,整綱提目,政之大要
謹尋奪祿事條,班已周歲
京邑尹、令,善惡易聞;邊州遠守,或難聽審,皆上下同情迭相掩沒
設有賊發,隱而不言,或以劫為偷,或遏掠成盜,更令賊發難知,攘竊惟甚。
臣等參議,若依制削奪,則縣無期月之宰;附條貶黜,郡靡歲稔之守。
此制必行,所謂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黃龔變風不由削祿;張趙稱美,豈憚貶退
綏導之體,得失在人。
乃可重選慎官,依律劾禁,不宜輕改法令削黜群司
今請改制條,還附律處。
其勵己公清,賞有常典,風謠黷賄,案為考第
世宗從之。
詳之拜命,其夜暴風震電,拔其庭中桐樹十圍倒立本處
初,世宗覽政也,詳聞彭城王勰有震主之慮,而欲奪其司徒,大懼物議故為大將軍,至是乃居之。
天威如此識者知其不終
世宗講武於鄴,詳與右僕射高肇領軍于勁留守京師
初,太和末,詳以少弟延愛;景明初,復以季父崇寵
位望兼極,百寮憚之。
貪冒無厭,多所取納公私營販侵剝遠近;嬖狎群小所在請託
珍麗充盈聲色侈縱,建飾第字,開起山池所費巨萬矣。
又於東掖門外大路之南,驅逼細人,規占第宅
至有喪柩在堂,請延至葬而不見許,乃令輿櫬巷次行路哀嗟
詳母高太妃,頗亦助為威虐,親命毆擊,怨響嗷嗷
妃,宋王劉昶女,不見答禮
寵妾范氏,愛等伉儷,及其死也,痛不自勝乃至葬訖,猶毀𡑞視之
表請贈平昌縣
詳又烝於安定王燮妃高氏高氏茹皓妻姊。
嚴禁左右閉密始末
詳既素附於皓,又緣婬好,往來綢密
皓之取妻也,詳親至其家,忻飲極醉
詳雖貪侈聚斂朝野所聞,而世宗禮敬尚隆,憑寄無替軍國大事,總而裁決
每所敷奏,事皆協允
詳常別住華林園西隅,與都亭宮館密邇相接,亦通後門
世宗每潛幸其所肆飲終日,其寵如此
又詳拜送,因其私慶,啟請世宗
世宗頻幸南第,御其後堂,與高太妃相見,呼為阿母,伏而上酒,禮若家人
臨出,高每拜送舉觴祝言:願官家千萬歲壽,歲歲一至母子舍也。
初,世宗親政也,詳與咸陽王禧彭城王勰並被召入,共乘犢車防衛嚴固
高時遑迫以為詳必死,亦乘車傍路,哭而送至金墉
及詳得免,高云:自今而後,不願富貴,但令母子相保,共汝埽市作活也。
至此貴寵崇盛,不復言有禍敗之理。
後為高肇所譖,云詳與等謀為逆亂
於時詳在南第世宗中尉崔亮入禁,敕糾詳貪淫,及茹皓、劉冑、常季賢陳掃靜專恣之狀。
乃奏詳:貪害公私淫亂典禮
朝廷比以軍國費廣禁斷諸蕃雜獻,而詳擅作威令,命寺署酬直
驅奪人業,崇侈私第
烝穢無道,失尊卑之節;塵敗憲章,虧風教之紀。
請以見事,免所居官爵,付鴻臚削奪,輒下禁止,付廷尉治罪
并劾等。
夜即收禁南臺
虎賁百人圍守詳第,慮其驚懼奔越。
左右郭翼開金墉門,馳出諭之,示以中尉彈狀
詳母高見頓首號泣不自勝
詳言:審如中尉所糾,何憂也,正恐更有大罪橫至耳。
人奉我珍異貨物,我實愛之
果為取受,吾何憂乎。
私以自寬
至明等皆賜死,引高陽王雍五王議詳罪。
單車防守,還華林之館。
母妻相與哭,入所居小奴弱婢數人隨從
官防甚嚴,終夜列坐圍守外內不通
世宗為此不幸園十餘日。
徙詳就太府寺,圍禁彌切。
詔曰:王位台輔親懿莫二朝野屬賴具瞻所歸
不能勵德存道,宣融軌訓,方乃肆茲貪靦,穢暴顯聞。
遠負先朝友愛之寄,近乖家國推敬所期理官執憲,實合刑典天下為公,豈容私抑。
但朕諸父傾落,存者無幾,便極逮坐,情有未安。
可免為庶人,別營坊館,如法禁衛,限以終身
邦家不造言尋感慨
遂別營館於洛陽縣東北隅二旬而成,將徙詳居之。
會其家奴數人,陰結黨輩欲以劫出詳,密抄名字,潛託侍婢通於詳。
詳始得執省,而門防主司遙見,突入,就詳手中攬得,呈奏。
至夜,守者以聞。
詳哭數聲而暴死
詳自至太府,令其母妻,還居南宅五日一來與其相見
此夜,母妻不在,死於婢手中。
至明,告其凶問
詔曰:北海奄至傾背,痛慕抽慟,情不自任
明便舉哀,可敕備辦喪還南宅諸王皇宗,悉令奔赴
東園祕器,賵物之數一依廣陵故事
詳之初禁也,乃以烝高事告母。
大怒,詈之苦切,曰:汝自有妻妾侍婢,少盛如花,何忽共許高麗姦通,令致此罪。
我得高麗,當噉其肉。
乃杖詳背及兩腳百餘下,自行杖,力疲乃令奴代。
高氏素嚴,詳每有微罪,常加責罰,以絮裹杖。
至是,去絮,皆至瘡膿。
詳苦杖,十餘日乃能立。
又杖其妃劉氏數十,云:新婦大家女,門戶匹敵何所畏也。
而不檢校夫壻
婦人皆妒,獨不妒也。
劉笑而受罰,幸無所言。
貪淫之失,雖聞遠近,而死之日,罪無定名,遠近歎怪之。
停殯五載
永平元年十月,詔曰:故太傅北海王體自先皇,特鍾友愛受遺訓輔沖昧攸託。
不圖暮節晦德,終缺哀榮,便可追復王封,剋日營厝,少慰幽魂,以旌陰〈疑〉戚。
諡曰平王
東陽平王丕
公元465年
《魏書·武衛將軍謂傳》:謂子河間宣公烏真烏真子世祖擢拜林中郎
從駕臨江賜爵興平子。
顯祖即位,累遷侍中
丞相乙渾謀反奏聞
帥元賀、牛益得收渾,誅之。
尚書令改封東陽公
高祖時封東陽王,拜侍中司徒公。
時有諸疑事三百餘條,敕制決率皆平允
超生車駕親幸其第,特加賞賜
執心不二,詔賜八議傳示子孫,犯至百,聽責數怒之。
放其同籍丁口使役調,求受復除;若有姦邪人方便讒毀者,即加斬戮
尋遷太尉錄尚書事。
淮南王他淮陽王尉元河東王苟頹並以舊老見禮,每有大事引入禁中,乘步挽,杖於朝,進退相隨
三人,皆容貌壯偉腰帶十圍大耳秀眉鬚鬢班白百寮觀瞻莫不祇聳。
苟頹小為短劣,姿望不逮之。
高祖文明太后重年敬舊,存問周渥,賜以珍寶
聲氣高朗,博記國事饗讌之際,恆居端坐,必抗音大言,敘列既往成敗
帝、后敬納焉。
諂事要人驕侮輕賤,每見王叡苻承祖,常傾身下之。
文明太后王叡造宅,故亦為甲第
第成,帝、后親幸之,率百官文武饗落焉。
使尚書令王叡宣詔,賜金印一紐
太后親造勸戒歌辭以賜群官,上疏贊謝。
太后令曰:臣哉鄰哉鄰哉臣哉。
君則無逸於上,臣則履冰於下。
若能如此太平豈難致乎。
段氏卒,諡曰恭妃
特賜金券
高祖文明太后引見公卿於皇信堂,太后曰:今京師旱儉,欲聽饑貧之人出關逐食
如欲給過所,恐稽延時日不救災窘;若任其外出,復慮姦難辨。
卿等可議其所宜。
議: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將二吏,別掌給過所州郡亦然,不過三日,給之便訖,有何難也。
高祖從之,四日而訖。
請立東宮,詔曰:年尚幼小有何急之。
曰:臣年在西夕,思觀盛禮,於臣實急。
不許
後例降王爵封平陽郡公
致仕,詔不許
車駕南伐廣陵王羽留守京師,並加使持節
曰:留守非賢莫可。
太尉年尊德重,位總阿衡朕之懿弟,溫柔明斷。
故使二人留守京邑,授以二節賞罰在手。
其祇允成憲,以稱朕心。
對曰:謹以死奉詔
對曰:太尉宜專節度,臣但可副貳而已
高祖曰:老者之智,少者之決,何得辭也。
高祖還代,作歌,詔許之。
歌訖,高祖曰:公傾朕還車,故親歌述志。
今經搆既有次第,故暫還舊京,願後時亦同茲適。
高祖遷都,臨太極殿引見留守之官大議
乃詔等,如有所懷,各陳其志
燕州刺史穆羆進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見,謂為未可
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
曰:北有獫狁之寇,南有荊揚未賓,西有吐谷渾之阻,東有高句麗之難。
四方未平九區未定
以此推之,謂為不可
征伐之舉,要須戎馬如其無馬,事不可克。
高祖曰:卿言無馬,此理粗可
馬常北方,廐在此置,卿何慮無馬。
今代恆山之北,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遷於中原
曰:臣聞黃帝涿鹿
以此言之,古昔聖王不必居中原。
高祖曰:黃帝天下未定,居於涿鹿;既定之後,亦遷於河南
尚書于杲曰:臣誠不識古事,如聞百姓之言,先皇建都於此無何欲移,以為不可
中原其如所由擬,數有篡奪
建邑平城以來與天地並固,日月齊明
臣雖管見膚淺,性不昭達,終不以恆代之地,而擬伊洛之美。
但以安土重遷,物之常性一旦南移,懼不樂也。
曰:陛下去歲親御六軍蕭氏,至,遣任城王澄宣旨,敕臣等議都
初奉恩旨心情惶越
凡欲遷移,當訊之卜筮審定吉否,然後可。
高祖曰:往在鄴中司徒公誕、咸陽王禧尚書李沖等皆欲請龜占移洛吉凶之事。
朕時謂誕等曰,昔周邵卜宅伊洛,乃識至兆。
今無若斯之人,卜亦無益。
卜者所以決疑,此既不疑,何須卜也。
軒轅兆龜焦,卜者請訪諸賢哲,軒轅問天老,天老謂為善。
遂從其言,終致昌吉
然則至人之量未然,審於龜矣。
既以四海為家,或南或北,遲速無常
南移之民,朕自多積倉儲,不令窘乏
曰:臣仰奉慈詔,不勝喜舞
高祖詔群官曰:卿等或以朕無為移徙也。
平文皇帝棄背率土昭成營居盛樂太祖道武皇帝神武應天遷居平城
朕雖虛寡,幸屬勝殘之運,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字。
等當奉先令德,光跡洪規
懷州刺史青龍,前秦州刺史受恩等仍守愚固,皆撫而答之,辭屈而退。
又將北巡太傅錄尚書事。
頻表固讓,詔斷表啟,就家拜授。
車駕發代,留守,詔曰:中原始構,須朕營視,在代之事,一委太傅
賜上所乘車馬,往來府省。
雅愛本風,不達新式至於變俗遷洛,改官制服禁絕舊言,皆所不願。
高祖其如此,亦不逼之,但誘示大理,令其不生同異
至於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丕猶常服在坐隅。
晚乃稍加弁帶,而不能修飾容儀
高祖年衰體重,亦不強責。
及罷降非太祖子孫異姓王者,雖駮於公爵,而利享封邑,亦不快〈疑〉
高祖南征表乞少留,思更圖後舉
司徒馮誕薨,詔六軍反斾
又以熙薨於代都,表求鑾駕親臨
詔曰:今洛邑肇構,跂望成勞開闢暨今,豈有天子之重,遠赴舅國之喪。
縱欲為孝,其如大孝何。
縱欲為義,其如大義何。
天下至重,君臣道懸,豈宜苟相誘引,陷君不德
令、僕已下可付法官貶之。
又詔以都督,領并州刺史
後詔以平陽畿甸改封新興公
初,李沖德望所屬,既當時貴要,有杖情〈疑〉,遂與子超娶兄女,即伯尚妹也。
前妻子隆同產數人,皆與別居。
後得宮人所生同宅共產。
父子情因此偏。
父子大意樂遷洛。
高祖之平城太子恂留於舊京
及將還洛,隆與超等密謀留恂,因舉兵斷關,規據陘北。
以老居并州,雖不預其始計,而隆、超咸以告
外慮不成,口雖致難,心頗然之。
高祖平城,推穆泰首謀,隆兄弟並是黨。
隨駕平城,每於測問,令坐觀
隆、超與業等兄弟並以謀逆伏誅
有司奏處孥戮,詔以丕應連坐,但以先許不死之詔,躬非染逆之身,聽免死,仍為太原百姓其後妻二子聽隨
隆、超母弟庶兄弟,皆徙敦煌
時年垂八十,猶自平城力載,隨駕洛陽
高祖每遣左右慰勉之,乃還晉陽
高祖崩,并州來赴世宗引見之。
舊老,禮有加焉。
尋敕留洛陽
後宴於華林都亭,特令二子扶侍坐起
仕歷六世,垂七十年,位極公輔而還民庶,然猶心戀京邑不能自絕人事。
尋詔以三老
景明四年薨,年八十二。
詔贈左光祿大夫冀州刺史諡曰平
長子隆,先以反誅。
隆弟乙升、超,亦同誅。
超弟、邕,並有軍功
封新安縣男,邕封涇縣男
艾陵成伯
《魏書·高涼王傳》高涼王孤松滋侯度子襄陽侯乙斤乙斤子艾陵平平子萇,高祖時襲爵松滋侯,例降侯,賜艾陵伯。
萇性剛毅,雖有吉慶事,未嘗開口而笑。
高祖遷都,萇以代尹留鎮
懷朔鎮大將,因別賜萇酒,雖拜飲,而顏色不泰。
高祖曰:聞公一生不笑,今方隔山當為朕笑。
竟不能得。
高祖曰:五行之氣,偏有所不入。
六合之間,亦何不有
左右見者,無不扼腕大笑
世宗時,為北中郎將,帶河內太守
萇以河橋船緪路狹不便行旅,又秋水汎漲,年常破壞,乃為船路,遂廣〈闕〉車從京出者,率令輸石一雙,累以為岸。
橋闊來往便利,近橋諸郡,無復勞擾公私賴之。
歷位度支尚書侍中雍州刺史
卒,諡曰成
中年以後官位微達,乃自尊倨,閨門無禮昆季不穆,性又貪虐,論者鄙之。
太原公大曹
《魏書·高涼王傳》高涼王那子大曹,性愿直。
高祖時諸王太祖子孫者,例降爵為公。
以大曹先世讓國功重,高祖樂勳前朝改封太原郡公
卒,無子,國除。
世宗又以大曹從兄洪威紹。
恭謙好學,為潁川太守有政績。
孝靜初,在潁川聚眾關西,齊獻武王遣將討平之。
沛郡簡公
《魏書·秦王傳》秦明王翰子儀儀子新公幹幹子禎,通解諸方之語,便騎射
世祖時,為司衛監。
從征蠕蠕,忽遇賊別部多少不敵,禎乃就山解鞍放馬,以示有伏。
賊果疑而避之。
高祖初,賜爵沛郡
後拜南豫州刺史
太湖山時時鈔掠前後守牧羈縻而已
乃設畫,召新蔡襄城蠻魁三十餘人武裝於州西為置酒,使之觀射。
先選左右能射者二十餘人自發數箭皆中,然後左右以次而射,並中。
先出一囚死罪者,使服軍衣,亦參射限。
命射不中即責而斬之。
蠻魁等伏技畏威相視股慄
豫教左右取死十人,皆著蠻衣,云是鈔賊
乃臨坐,偽舉目瞻天,微有風動謂蠻曰:風氣少暴,似有鈔賊入境不過十人,當在西南五十里許
即命追掩,果縛送十人
諸蠻曰:爾鄉里作賊如此,合死以不
蠻等皆叩頭曰:合萬死。
即斬之。
乃遣蠻還,并加慰諭
諸蠻大服自是無暴掠。
淮南人相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
初,豫州城豪胡丘生數外交通。
刺史,丘生嘗有犯,懷恨圖為不軌,詐以婚進城人告云:刺史欲遷城中大家,送之向代。
共謀翻城
城人石道起以事密告,速掩丘生并諸預謀者。
曰:吾不負人,人何以叛。
但丘生誑誤
若即收掩,眾必大懼。
吾靜以待之不久自當悔服
語未訖,而城中三百人自縛詣州門,陳丘譎誑之罪。
丘生單騎逃走
恕而不問
後徵為都牧尚書
薨,贈侍中儀同三司諡簡公
八子
第五子瑞
初瑞母尹氏有娠致傷
晝寢,夢一老翁具衣冠告之曰:吾賜汝一子,汝勿憂也。
寤而私喜。
又問筮者,筮者曰:大吉
未幾而生瑞,以為協夢,故名瑞字天賜
大中大夫
卒,贈太常卿
建陽子蘭
書·河間公傳》河間公齊子陵,以忠謹見寵。
高祖初,賜爵陽子
卒於武川鎮將
陽順吐萬 陽平王顯
《魏書·陽平王熙傳》淮南靖王他世子吐萬,早卒,贈冠軍并州刺史、晉陽順侯。
吐萬,襲祖爵。
薨,諡曰僖王
南平安王霄
公元493年
書·廣平王連傳》:連無子陽平王熙子渾繼連薨子飛龍,襲,後賜名霄
身長九尺腰帶十圍容貌魁偉
雅有風則貞白卓然,好直言正諫朝臣憚之。
高祖特垂欽重,除宗正卿右光祿大夫
詔曰:自今奏事,諸臣相稱可云姓名,惟南平王一人直言其封
左光祿大夫
太和十七年薨。
朝服一具、衣一襲東園第一祕器、絹千匹
高祖緦衰喪,哀動左右,醼不舉樂
衛將軍定州刺史賜帛五百匹。
諡曰安王
子纂,襲。
纂亦有譽於時,除恢武將軍,進平西將軍,領西中郎將,出為安北將軍平州刺史
景明元年,薨於平城
陽平莊王
公元500年
《魏書·陽平王新成傳》:新成長子安壽襲爵
高祖賜名頤
累遷懷朔鎮大將都督三道諸軍事北討
詔徵赴京,勗以戰伐之事。
對曰:當仰仗廟筭,使呼韓渭橋之禮。
帝歎曰:壯哉王言
所望也。
未發,遭母憂,詔遣侍臣金革敦喻
既殯而發,與陸叡三道諸將議軍途所詣。
於是中道黑山東道趨士盧河,西道向侯延河。
軍過大磧,大破蠕蠕
入朝,詔曰:王之前,果不虛也。
後除朔州刺史
恆州刺史穆泰謀反遣使為主
密以狀聞伏誅,帝甚嘉之
世宗景明元年,薨於青州刺史諡曰莊王
傳國至孫宗引,肅宗時,坐殺叔父賜死,爵除。
廣陵康侯
《魏書·陽平王新成傳》陽平莊王頤弟衍,字安樂賜爵廣陵侯
梁州刺史,表請假王,以崇威重。
詔曰:可謂無厭求也,所請不合
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傳療。
疾差,成伯還,帝曰卿定名醫,賚絹三千匹。
成伯辭,請受一千。
帝曰:《詩》云人之云亡邦國殄瘁
以是而言,豈惟三千匹乎。
其為帝所如此
所生雷氏卒,表請解州
詔曰:先君餘尊之所厭,禮之明文季末陵遲,斯典或廢。
侯既親王之子,宜從餘尊之義,便可大功
後卒於雍州刺史諡曰康侯
衍性清慎所在廉潔,又不營產業,歷牧四州,皆有稱績亡日無斂屍具。
子暢。
平公
《魏書·陽平王新成傳》廣陵康侯衍弟欽,字思若
中書監尚書右僕射儀同三司
欽色尤黑,故時人號為黑面僕射
欽淫從兄麗妻崔氏,為御史中尉封回劾奏遇赦免。
尋除司州
少好學,早有令譽,時人語曰:皇宗略略壽安、思若。
晚年貴重不能有所匡益識者輕之。
欽曾託青州高僧壽為子求師,師至,未幾逃去。
欽以讓僧壽。
僧壽性滑稽,反謂欽曰:凡人絕粒,七日乃死;始經五朝,便爾逃遁
去食就信,實有所闕。
欽乃大慚於是待客稍厚。
後除司空公,封鉅平縣公
河陰遇害,贈假黃鉞太師太尉公。
廣陽懿烈王嘉
《魏書·廣陽王建閭傳》子嘉,少沈敏喜慍不形於色,兼有武略
高祖初,拜徐州刺史,甚有威惠
封廣陽王,以紹閭後。
高祖南伐,詔斷均口。
違失指授,令賊得免。
帝怒,責之曰:叔祖非世孫,何太不上類也。
及將大漸遺詔尚書左僕射,與咸陽王禧輔政
司州
嘉表請於京四面,築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發三正復丁,以充茲役,雖有暫勞姦盜永止。
詔從之。
衛大將軍尚書令,除儀同三司
好飲酒,或沈醉,在世宗前言自得無所顧忌
帝以其屬尊年老,常優容之。
彭城北海高陽諸王每入宴集極懽彌夜,數加賞賜
帝亦時幸其第。
性好儀飾車服鮮華,既居儀同,又任端首出入容衛道路榮之
後遷司空,轉司徒
嘉好立功名,有益公私,多所敷奏,帝雅委付之。
愛敬人物後來才俊未為時知者侍坐之次,轉加談引,時人以此稱之。
薨,遺命薄葬
世宗悼惜之,贈侍中太保諡曰懿烈
後妃宜都王穆壽孫女司空從妹也,聰明婦人
及為妃,多所匡贊,光益家道
長鄉懿侯
《魏書·臨淮王傳》臨淮王譚子提,襲父爵。
涼州刺史,以貪縱削除,加罰,徙配北鎮
久之員外郎免冠請解所居官,代父邊戍高祖不許
後詔從駕南伐,至洛陽參定遷都之議。
尋卒。
豫參遷都功,追封長鄉縣侯
世宗時,贈雍州刺史諡曰懿
西河王太興
公元498年
《魏書·京兆王子推傳》子推太興,襲父爵。
長安鎮大將,以黷貨削除官爵
後除祕書監還復前爵,拜統萬鎮將改封西河
後改鎮為夏州,仍以太興為刺史
除守衛尉卿
初,太興遇患,請諸沙門行道所有資財一時布施乞求病愈,名曰散生齋
及齋後,僧皆四散,有一沙門方云乞齋餘食。
太興戲之曰:齋食既盡,唯有酒肉
沙門曰:亦能食之。
因出酒一斗羊腳一隻,食盡猶言不飽。
辭出後,酒肉俱在。
出門追之,無所見。
太興遂佛前乞願,向者之師當非俗人若此病得差,即捨王爵入道
未幾便愈,遂請為沙門
表十餘上,乃見許
高祖南討在軍,詔皇太子四月八日為之下髮,施帛二千匹。
既為沙門更名僧懿,居嵩山
太和二十二年終。
子昴,字伯暉,襲。
薨。
饒陽男遙
公元前204年
《魏書·京兆王子推傳》子推字太原
器望,以左衛將軍高祖南征賜爵饒陽男
世宗初,遭所生母憂,表請解任
詔以餘尊所厭,不許
肅宗初,累遷左光祿大夫,仍領護軍
冀州刺史
諸胡無籍貫,姦良莫辨,悉令造籍。
又以諸胡設籍,當欲稅之,以充軍用。
胡人不願,乃共搆,云取納金馬
御史按驗,事與胡同坐除各。
陳枉不已,敕有司重究,乃披雪
右光祿大夫
冀州沙門法慶既為妖幻,遂說渤海李歸伯。
合家從之,招率鄉人,推法慶為主
法慶伯為十住菩薩、平魔軍司、定漢王自號大乘
一人者為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為十住菩薩
又合狂藥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知識,唯以殺害為事
於是聚眾阜城,破渤海郡殺害吏人
刺史蕭寶夤遣兼長史崔伯驎討之,敗於煮棗城,伯驎戰沒。
凶眾遂盛,所在屠滅寺舍斬戮僧尼焚燒經像,云新佛出世除去舊魔。
詔以使持節都督北征諸軍事,帥步騎十萬以討之。
法慶相率擊破之。
輔國將軍張虯等率騎追掩討破,擒法慶并其妻尼惠暉等,斬之,傳首京師
後擒伯,戮於都市。
初,大功昆弟,皆是恭宗之孫,至肅宗本服絕,故除屬籍
表曰:竊聞聖人所以南面而聽天下,其不可變革者,則親也,尊也。
四世緦服窮,五世袒免六世親屬竭矣。
去茲以往,猶繫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氏而弗殊。
《律》議親者,非唯當世之屬親,歷謂先帝五世
謹尋斯旨,將以廣帝宗,重磐石
先皇所以變茲事條為此別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吳蜀經始之費,慮深在初,割減之起,蹔出當時也。
臨淮王提,分屬籍之始,高祖賜帛三千疋,所以重分離;樂浪王長命,亦賜縑二千疋,所以存慈睠。
此皆先朝殷勤克念,不得已而然者也。
古人有言百足之蟲至死不僵者,以其輔己者眾。
臣誠不欲妄親泰階苟求潤屋,但傷大宗一分則天屬籍不過十數人而已
在漢,諸王之子不限多少,皆列土而封,謂之曰侯,至於魏晉,莫不廣河山,稱之曰公者,蓋惡其大宗之不骨肉之恩疏矣。
臣去皇上雖是五世之遠,於先帝便是天子之孫,高祖所以秩祿賦復給衣食后族唯給其賦不與衣食者,欲以別外內、限異同也。
今諸廟之感,在心未忘;行道之悲,儵然已及。
其諸封者,身亡之日,三年服終,然後改奪
朝廷猶在遏密之中,便議此事,實用未安。
詔付尚書博議以聞。
尚書令任城王澄尚書左僕射元暉奏同表。
靈太后不從
卒,諡曰宣公
弟恆,字景安,粗涉書史
恆以春秋之義,為名不以山川,表求改名芝
歷位太常卿中書監侍中
後於河陰遇害
太傅司徒公,諡曰宣穆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