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七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八十七卷目錄
 宗藩部列傳三十一
  唐一
  南陽公延伯    譙王真
  畢王璋      永安壯王孝基
  淮安靖王神通   襄邑恭王神符
  膠東郡王道彥   高密王孝察
  淄川王孝同    廣平王孝慈
  河間王孝友    清河王孝節
  膠西王孝義    長平肅王叔良
  新興郡王德艮   長樂郡王幼良
  郇國公孝協    襄武郡王琛
  河間元王孝恭   濟北郡王瑊
  漢陽郡王瑰    廬江郡王瑗
  淮陽壯王道元   江夏郡王道宗
  廣寧縣公道興   隴西恭王博乂
  渤海敬王奉慈   衛懷王元霸
  巢剌王元吉    楚哀王智雲
  荊王元景     漢王元昌
  徐康王元禮    韓王元嘉
  彭思王元則    鄭惠王元懿
  霍王元軌     虢莊王鳳
  道孝王元慶    鄧康王元裕
  舒王元名     魯王靈夔
  江安王元祥    密貞王元曉
  滕王元嬰
官常典第八十七卷
宗藩部列傳三十一
唐一
南陽公延伯
唐書·宗室傳》太祖八子長延伯,次真,次世祖皇帝,次璋,次繪,次禕,次蔚,次亮
本傳南陽公延伯,蚤薨,無嗣
高祖武德中,與六王同追封
王真
《唐書本傳》:譙王真,從太祖戰歿無嗣
王璋
《唐書本傳》:畢王璋,仕梁州刺史,與趙王祐謀殺隋文帝不克,死。
生二子:曰韶,曰孝基
韶死隋世,武德時追封東平王,生子道宗。
永安壯王孝基
公元619年
《唐書本傳》永安壯王孝基武德初得王,歷陝州總管鴻臚卿,以罪奪官
二年劉武周太原夏人崇茂以縣應賊。
孝基行軍總管攻之,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陝州總管于筠隸焉。
請急攻城,絕外援且當有變。
懷恩異計,紿說孝基曰:城堅,攻之引日宋金剛在近,內拒外彊一敗塗地
不如頓兵秦王破賊,則自孤,此謂不戰而屈人也。
孝基謂然。
尉遲敬德至,與崇茂官師,遂大敗
孝基等皆執於賊,謀亡歸,為賊所害。
高祖發哀優賜其家。
陽平,購尸不獲招魂以葬,贈左衛大將軍及諡。
無子,以兄子道立嗣封高平王,後降封縣公,終陳州刺史
曾孫涵。
淮安靖王神通
《唐書本傳》:鄭孝王亮,仕海州刺史追王
生子神通神符
淮安靖王神通,少輕俠
隋大業末長安
高祖兵興,吏逮捕亡命入鄠南山,與豪英史萬寶、裴勣、崇禮舉兵太原,約司賊帥潘仁連和,進與平陽公主兵合,徇鄠下之。
自署關中道行軍總管,以萬寶為副,勣為長史崇禮司馬令狐德棻記室
從平京師,為宗正卿典兵宿衛
永康郡,俄徙淮安
武德初,拜山東安撫大使黃門侍郎崔幹副之,進擊宇文化及於魏。
化及敗走聊城神通追北,賊糧盡願降,神通不肯受,幹請納之,神通曰:師久暴露,今賊食盡,克不旦暮,正當破之,以玉帛戰力
若降,吾何所藉手
幹曰:竇建德危至,而化及未平,我轉側兩賊間,勢必危,王又貪其玉帛,敗不日
神通怒,囚幹軍中
會士及自濟北餽軍,化及復振
神通進兵薄其壘,貝州刺史趙君德先登坂堞,神通忌其功,止軍不進。
君德怒,詬而還,城復堅。
神通遣兵走魏州攻具,為莘人所乘,引卻
後二日,建德聊城,勢遂張,山東州縣靡然歸之。
神通麾下多亡,乃退保黎陽,依李世勣,俄為建德所虜。
後與同安公主自賊歸。
建德滅,復授河北行臺左僕射
從平劉黑闥,遷左武衛大將軍
薨,贈司空
神通十一子,得王者七人道彥、孝察、孝同、孝慈孝友孝節孝義皆降王。
逸爵公。
孝銳不得封,有子齊物顯。
公元627年
《舊唐書本傳》貞觀元年,拜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五百戶
太宗謂諸功臣曰:朕敘公等勳效量定封邑,恐不能盡當,各自言。
神通曰:義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房元齡杜如晦刀筆之人,功居第一,臣且不服
上曰:義旗初起,人皆有心。
叔父雖率兵先至,未嘗履行陣。
山東未定,受委專征建德南侵全軍陷沒;及劉黑闥翻動叔父望風而破。
今計勳行賞元齡等有籌謀帷幄社稷功,所以漢之蕭何,雖無汗馬指縱推轂,故功居第一。
叔父於國至親,誠無所愛,必不可緣私濫與勳臣同賞耳。
四年,薨。
太宗為之廢朝,贈司空諡曰靖
十四年,詔與河間王孝恭、贈陝州大行臺右僕射節公殷開山、贈民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配饗高祖廟庭
有子十一人:長子道武德五年封膠東王
襄邑恭王神符
公元651年
《唐書本傳》襄邑恭王神符神符,少孤,事兄謹。
高祖興兵,神符長安,為衛文昇所囚。
京師平,封安吉郡公
受禪,例王。
并州總管
頡利可汗盜邊神符與戰汾東斬級五百,獲馬二千。
又戰沙河,獲乙利達官,得可汗所乘馬及鎧。
召為大府卿。
揚州大都督,自丹陽渡江,治江都故郡,揚人利之。
少威嚴,不為所畏
累擢宗正卿,以足不良光祿大夫歸第月給羊酒
太宗就第慰問又令小輿紫微殿,三衛挾輿以升。
開府儀同三司
永徽二年薨,年七十三,贈司空荊州都督陪葬獻陵
七人,並爵郡王,例降公。
德懋、文蝀知名
德懋,官少府監臨川郡
五世孫從晦。
文蝀,幽州都督魏國公
垂拱中坐累藤州別駕,誅。
子挺、捷,捷襲封
挺曾孫程,捷曾孫石,別傳
東郡王道彥
唐書·淮安王傳》淮安靖王神通子,膠東郡王道彥,幼孝謹
初,神通避吏於鄠,被疾山谷間,累旬食盡,道彥羸服丐人間,或採野實以進;神通未食,不敢先,即有所分,辭以飽,乃藏去以待。
高祖初,封義興郡公,例得王。
貞觀初,為相州都督,徙岷州,以父喪解。
土就墳,躬蒔,偃廬柴毀,雖親友不復識。
太宗嗟嘆,敕侍中王珪臨諭。
服除,復拜岷州都督
間遣入党項諭國威靈,區落降。
李靖吐谷渾,詔道彥赤水道總管
帝厚以利啖党項,使為鄉導,其酋拓拔赤辭詣自言:隋擊吐谷渾,我資其軍,而隋無信,反見仇剽。
將軍若無它,我願資糧,將復如隋乎。
諸將與歃血遣之。
道彥至闊水,見無備,因掠其牛羊,諸羌怨,即引兵野狐峽,道彥不得進,為赤辭所乘,軍大敗死者數萬,退保松州
減死謫戍邊。
久之,召為媯州都督
卒,贈禮部尚書
高密王孝察 淄川王孝同 廣平王孝慈河間王孝友 清河王孝節 膠西王孝義
公元622年
唐書·淮安王傳》:膠東郡王道彥武德五年封同封者,孝察為高密王孝同淄川王孝慈廣平王孝友河間王孝節清河王孝義膠西
於是始興,務廣支蕃鎮天下,故從昆弟子凡勝衣以上,皆爵郡王
太宗即位,舉屬籍大臣曰:盡王宗子天下,可乎。
封德彝曰:漢所封,惟帝子若親昆弟;其屬遠,非大功不王
如周郇滕、漢賈澤尚不得土,所以親疏也。
先朝一切封之,爵命崇而力役多,以天下為私奉,非所以示至公
帝曰: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百姓養己之親。
於是疏屬王者皆降為公,惟嘗有功者不降。
故道彥等並降封公。
長平肅王叔良
《唐書本傳》:郇王禕,為上儀同三司
子叔良、德良幼良
長平肅王叔良武德初,例王,鎮涇州,捍薛仁杲
仁杲內史令翟長孫以眾降。
於是大饑,米斗千錢叔良不恤士,損糧以漁利,下皆怨。
仁杲知之,陽言食盡,去,遣高墌人詭降。
叔良驃騎劉感受之,未至城,三烽發,仁杲兵自南原而還大戰百里細川,為賊執。
叔良懼,悉出金勞軍,委事於長孫,乃克安
久之突厥入寇,詔叔良率五將軍擊之,中流矢,道薨。
左翊衛大將軍靈州總管
協嗣。
新興郡王德良
《唐書本傳》新興郡王德良,少以疾不任職
薨,贈涼州都督
公元637年
《舊唐書本傳》叔良德良武德初封新興王
貞觀十一年薨,贈涼州都督
長樂郡王幼良
公元626年
《唐書本傳》長樂郡王幼良,資暴急高祖數曉勒,不悛
有盜其馬者,輒殺之。
帝怒曰:盜信有罪,王而專殺可乎。
禮部尚書李綱宗室朝堂杖之百,乃釋。
去為涼州都督,嘯不逞左右市里苦之。
太宗立,或告王陰養士,交境外。
中書令宇文士及往代,并按狀。
士及繩之急,左右恐,欲劫王由間道長安自明不即北奔突厥
士及露劾,帝復遣侍御史孫伏伽鞠視無異辭,遂賜死
六世孫回,別傳
《舊唐書本傳》:時有人盜其馬者,幼良獲盜而擅殺之,高祖怒曰:昔人盜馬者酒,終獲其報,爾輒行戮,何無古風
盜者縱有罪矣,專殺豈非枉耶。
太宗即位,有告幼良陰養死士交通境外,恐謀為反畔,詔遣中書令宇文士及代為都督,并按其事。
士及慮其為變,遂縊殺之。
郇國公孝協
唐書·長平肅王傳》肅王良子協,始王范陽,俄降為郇國公魏州刺史
麟德中坐贓抵死,司宗卿隴西王博乂等為言於高宗求貸,帝不許,遂自殺
襄武郡王琛
《唐書本傳》襄武郡王琛高祖從,父兄子也。
蔡烈王蔚朔州總管,父西平王安,仕右領軍大將軍封趙公
武德時,例王。
生子孝恭、瑊、瑰。
字仲寶
木訥少文
隋義寧初封襄武郡公,與太常卿鄭元璹女伎突厥始畢可汗,約和親
始畢禮之,贈遺蕃渥,遣骨吐祿特勒入獻,授刑部侍郎
武德初,始王,歷利、蒲、絳三州總管
宋金剛陷澮州,稽胡多叛,詔隰州,政寬簡,為夷夏愛便。
薨,子儉襲王,例降為公。
河間元王孝恭
公元640年
《唐書本傳》河間元王孝恭,少沈敏有識量。
高祖已定京師,詔拜山南招討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餘州。
進擊朱粲,破之,俘其眾,諸將曰:徒食人,鷙賊也,請阬之。
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寇,若獲之則殺,後詎有降者乎。
悉縱之。
由是騰檄所至輒下。
明年,拜信州總管承制拜假
當是時,蕭銑江陵孝恭進策,帝嘉納
進王趙郡,以信州夔州
大治舟艦,肄水戰
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謀,遂圖江陵,盡召巴蜀首領子弟收用之,外示引擢內實質也。
俄進荊湘道總管,統水陸十二軍發夷陵,破二鎮,縱戰艦江中
諸將曰:得舟當濟吾用,棄之反資賊,奈何
孝恭曰:之境,南際嶺,左薄洞庭地險士眾,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內外憂,舟雖多,何所用之。
瀕江鎮戍,見艫舠蔽江下,必謂已敗,不即進兵覘候往返,以引救期,則吾既拔江陵矣。
已而救兵巴陵,見船,疑不進。
內外阻絕遂降
帝悅,遷荊州大總管,詔圖破狀以進。
孝恭治荊,為置屯田,立銅冶百姓利之。
襄州道行臺左僕射
嶺表未平,乃分遣使者綏輯安慰,其款附者四十有九州朝廷號令南海矣。
未幾輔公祏反,寇壽陽,詔孝恭為行元帥討之。
引兵九江李靖李勣黃君漢、張鎮州盧祖尚皆稟節度
將發,大饗士,桮水變為血,坐皆失色孝恭自如,徐曰:禍福無基,唯所召爾。
顧我不負於物,無重諸君憂。
公祏禍惡貫盈,今杖威靈以問罪桮中血,乃賊臣授首之祥乎。
盡飲罷,眾心為安。
公祏將馮惠亮等拒嶮邀戰,孝恭堅壁不出,遣奇兵餉道,賊饑,夜薄營,孝恭臥不動。
明日,使羸兵扣賊壘挑之祖尚精騎陣以待。
俄而兵卻,賊追北且囂,遇祖尚軍,薄戰,遂大敗
惠亮退保梁山孝恭乘勝破其別鎮,賊赴水死者千計
公祏窮,棄丹陽走,騎窮追生禽之,江南平
璽書褒美,賜甲第一區女樂二部奴婢七百口、寶玩不貲
進授東南道行左僕射
行臺廢,更為揚州大都督
孝恭再破巨賊,北自淮,東包江,度嶺而南,盡統之。
欲以威重遠俗,乃築第石頭城,陳廬徼自衛
或誣其反,召還,頗為憲司鐫詰,既無狀,赦為宗正卿
賜實封千二百戶
涼州都督晉州刺史
貞觀初,為禮部尚書,改王河間
奢豪後房歌舞伎百餘,然寬恕退讓,無矜伐色,太宗用是親重之,宗室莫比也。
嘗謂人曰:吾所居壯麗,非吾心也。
當別營一區,令粗足充而已
吾歿後,子也才,易以守;不才不為它人所利。
十四年中飲暴薨,年五十。
帝哭之慟,贈司空揚州都督及諡,陪葬獻陵
始,隋亡,盜賊天下,皆太宗身自討定謀臣驍帥並隸麾下,無特將專勳者,惟孝恭獨有方面功以自見云。
崇義、晦。
崇義嗣王降封譙國公
濟北郡王瑊
《唐書本傳》濟北郡王瑊武德中,為尚書左丞,例王。
始州刺史
漢陽郡王瑰
《唐書本傳》漢陽郡王瑰,始為郡公,進王。
高祖使持幣遺突厥頡利可汗言和親事
頡利始見,倨甚。
開說,示以厚幣,乃大喜改容加禮,因遣使入獻名馬
後復聘,頡利謂其下曰:前來,悔不少屈之,當使拜我
伺知之,既見頡利,即長揖
頡利怒,留不遣
意象自若不為屈。
虜知不可劫,卒以禮遣
左武將軍,代孝恭荊州都督政務清靜
嶺外酋豪數相攻,遣使威德,皆如約不敢亂。
後例為公。
長史馮長命者,嘗為御史大夫素貴,事多專決怒,杖之,坐免
起為宜州刺史散騎常侍,薨。
廬江郡王瑗
《唐書本傳》廬江郡王瑗高祖從父兄子也。
濟南郡王哲,為柱國備身將軍追。
王瑗字德圭
武德時,例王,累遷山南東道行臺右僕射
河間王孝恭合討蕭銑無功
更為幽州都督
素懦,朝廷恐不任職,乃以右領軍將軍王君廓輔行
君廓,故盜也,其勇絕人倚之,許結婚寄心腹。
時隱太子陰謀厚結
太子死,太宗令通事舍人崔敦禮懼有變。
君廓內險賊,欲以計陷而取己功,即謂曰:事變未可知,大王懿親受命守邊擁兵十萬,而從一使者召乎。
趙郡前己屬吏,今太子齊王又復爾,大王勢能自保邪。
因泣。
信之,曰:以命累公。
乃囚敦禮勒兵,召北燕州刺史計事
兵曹參軍利涉曰:王今無詔擅發兵,則反矣。
當須權結眾心
若諸刺史召之不至,將何以全。
曰:奈何
對曰:山東豪傑嘗為竇建德所用,今失職與編戶夷,此其思亂,若旱之望雨
王能發使,使悉復舊職,隨在募兵,有不從,得輒誅之,則河北之地可呼吸而有。
然後遣王外連突厥,由太原南趨蒲、絳,大王整駕西入關,兩軍合勢,不旬月天下定矣
從之,以內外兵悉付君廓
利涉君廓翻覆,請以兵屬猶豫君廓密知之,馳斬首,徇於軍曰:李瑗與王反,錮敕使,擅追兵,今已斬,獨在,無能為也
諸君從之且族滅,助我者富貴可得。
眾曰:願討賊
乃出敦禮於獄。
聞之,率左右數百被甲出。
君廓呼曰:悖亂諸君詿誤若何從之以取夷戮
反走
君廓曰:小人賣我,行自及
即禽縊之,傳首京師,廢為庶人,絕屬籍
淮陽壯王道元
《唐書本傳》淮陽壯王道元,高祖從父兄子也。
祖雍王繪為隋夏州總管
父贄,追爵河南王生道元。
謹厚,習技擊,然進止都雅
武德初,例王。
年十五,從秦王宋金剛介州先登,王壯之,賞予良厚。
王世充戰多
竇建德虎牢,王輕騎致賊,遣道元伏以待,賊至,走之。
轉戰氾水,登南坂,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命中。
王喜,以副騎給之。
赴敵飛矢著身如蝟,氣益厲。
東都平,為洛州總管
府廢,更授刺史
俄為山東道行軍總管劉黑闥,以多見褒。
黑闥再亂,道元率史萬寶下博,越濘馳,約萬寶繼進萬寶素少之,不肯前,曰:吾被詔,以王兒子大將,而軍進退實在我。
今其輕鬥,若大軍竭馳,必陷濘莫如以王啗賊,我結陣待之,雖不利王,而利國也。
道元遂戰歿,年十九。
萬寶為賊所乘,舉軍潰,身獨免。
太宗追悼曰:自兵興,兒常從我,每見我深入輒克,故慕之。
惜其少,遠圖不究哀哉
流涕
左驍衛大將軍及諡。
無子,以弟道明嗣王,遷左驍衛大將軍
貞觀十四年,與武衛將軍慕容寶節送弘化公主吐谷渾,坐漏言主非帝女,奪王,終鄆州刺史
六世孫漢。
江夏郡王道宗
公元618年
《唐書本傳》江夏郡王道宗字承範
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備身略陽郡
裴寂劉武周度索原,敗,賊逼河東道宗年十七,從秦王討賊
王登玉璧城以望,謂道宗曰:賊怙眾欲戰,爾計謂何
對曰:武周席勝,剡然鋒未可當,正宜以計摧之。
烏合之眾持久,若堅壁以頓其銳,須食盡氣老,可不戰禽也。
王曰:而意與我合。
既而賊糧匱,夜引去,追戰滅之。
出為靈州總管
梁師都弟洛仁連突厥兵數萬傅於壘,道宗城守伺隙出戰,破之。
高祖裴寂曰:昔魏任城王彰有卻敵功,道宗似之。
封任城王
始,突厥郁射設入居五原道宗逐出之,震耀威武斥地千里
貞觀元年召拜鴻臚卿,遷大理
太宗方經略突厥復授靈州都督
三年,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助李靖破虜,親執頡利可汗,賜封六百戶,還為刑部尚書
吐谷渾寇邊崑丘道,詔與侯君集副。
聞兵且至,走嶂山數千里
諸將欲止,獨道宗請速追,曰:善。
君集未從
道宗單師進,去大軍十日,及之。
吐谷渾拒險殊死鬥,道宗陰引千騎超山其後,賊驚,遂大潰。
徙封江夏,授鄂州刺史
久之,坐貪贓,帝聞,怒曰:朕提四海之富,士馬若林,如使轍跡環天下,游觀不度,采絕域之玩、海表之珍,顧不得邪。
特以勞民自樂,不為也。
人心無藝,當以誼制之。
道宗已王,稟賜多而貪不止,顧不鄙哉
免官削封戶,以王就第
明年,召為茂州都督,未行,拜晉州刺史
禮部尚書
侯君集高昌還,頗怨望
道宗從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為戎首
帝問所以知必反者,對曰:見其忌而矜功,恥為房、李下,官尚書,常鬱鬱不平
帝曰:君集有功,材無不堪,朕寧惜爵位邪。
未及耳。
不宜億度,使自猜危。
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帝將討高麗先遣營州都督張儉輕騎度遼形勢畏,不敢深入
道宗請以百騎往,帝許之,約其還,曰:臣請二十日行,留十日覽觀山川,得還見天子
秣馬束兵,傍南山入賊地,相易險,度營陣便處。
將還,會高麗兵斷其路,更走間道,謁帝如期
帝曰:賁、育之勇何以過。
賜金五十斤,絹千匹
乃詔與李勣前鋒,濟遼,拔蓋牟城
會賊救至,道宗總管君乂領騎裁四千,虜十倍,皆欲浚溝保險須帝至,道宗曰:賊遽來,其兵必疲,我一鼓摧之,固矣。
耿弇不以遺君父,吾為前軍,當清道迎乘輿,尚何待
善之。
壯騎數十突進賊營,左右出入合擊,大破之。
帝至,咨美,賜奴婢四十口。
乃築拒闉,攻安市城,闉毀傅城,道宗部分,反為賊據。
帝斬其果毅傅伏受,道宗跣行請罪,帝曰:漢武帝王恢不如秦穆公孟明
遂置不問
在陣傷足,親加砭治,賜御膳
還,以疾辭劇就閒,改太常卿
高宗永徽初房遺愛以反誅,長孫無忌褚遂良道宗宿怨,誣與遺愛善,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
無忌等得罪,詔復爵邑
道宗好學,接士大夫,不倨於貴。
國初宗室,唯道宗孝恭為最賢。
景恆封盧國公相州刺史
廣寧縣公道
公元635年
唐書·江夏郡王傳》江夏郡王道宗弟道興,武德初,爵廣寧郡,以屬疏降封縣公
貞觀九年,為交州都督以南瘴癘,恐不得年,頗忽忽憂悵,卒於官,贈交州都督
隴西恭王博乂
唐書·宗室傳》世祖四子:長曰澄,次湛,次洪,次高祖神堯皇帝
王澄,早薨,無嗣
武德初,與二王同追封
蜀王湛生子博乂、奉慈。
本傳隴西恭王博乂武德初,與奉慈例王。
高宗時,擢累禮部尚書特進
驕侈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於聲樂自娛
其弟奉慈亦荒縱,皆為帝所鄙。
嘗曰:吾仇人有善且用之,況親戚乎。
王等昵小人,專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學,何以為善哉。
各賜市書絹二百匹,以愧切之,然不自克也。
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
渤海敬王奉慈
《唐書本傳》渤海敬王奉慈,顯慶時,為原州都督,薨。
懷王元霸
公元614年
唐書·高祖諸子傳》高祖二十二子:竇皇后建成太宗皇帝、元霸、元吉萬貴妃生智雲,莫嬪生元景,孫嬪生元昌,尹德妃元亨,張氏生元方,郭婕妤元禮宇文昭儀元嘉及第十九子靈夔王才人元則張寶林生元懿張美人生元軌楊美人生鳳,劉婕妤元慶,崔嬪生元,小楊嬪生元名,楊嬪生元祥,魯才人生元曉,寶林生元嬰。
本傳:衛懷王元霸字大德
辯慧
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
武德元年追王及諡,又贈秦州總管司空
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
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
薨,無子,國除。
巢剌王元吉
《唐書本傳》:巢剌王元吉小字三胡
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進齊國,總十五郡諸軍事,加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
受禪,進王齊,為并州總管
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
及長,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
常令奴客、諸妾數百人被甲習戰相擊刺,死傷甚眾。
元吉中創,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壯士拉死,私諡慈訓夫人
劉武周略汾、,詔遣右衛將軍宇文歆助守。
元吉喜鷹狗,出常載罝網三十車,曰:我寧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獵。
潛出淫民家,府門不閉。
驟諫,不納,乃顯表於帝曰:王數出與竇誕縱獵,蹂民田,縱左右攘敓畜產為盡。
每射於道,觀人避矢以為樂。
百姓怨毒
不可與共守。
詔召還。
元吉密諷民詣闕請,乃得歸。
武周以五千騎屯黃蛇嶺,元吉使將軍張達步卒百人嘗寇達辭兵少,彊之,至則盡沒。
怒,導武周榆次
元吉保祁,賊急攻之,遁還并州,賊張甚。
元吉紿司馬劉德威曰:公以老弱守,吾率銳士拒賊。
齎寶物、攜妻妾夜出,委軍奔京師并州陷。
帝怒,自是令從秦王征討,不復顓軍矣。
尋授侍中襄州道行臺尚書令稷州刺史
王圍東都竇建德來援,王以精騎逆戰,留元吉屈突通守,而世充易之,輒出兵元吉設伏劫之,斬首八百級,禽其將。
東都平,拜司空,賜袞冕服、鼓吹二部班劍二十人黃金二千斤,與太子秦王得三罏鑄錢。
累進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
秦王有功,而太子不為中外所屬元吉喜亂,欲并圖之。
乃搆於太子曰:秦王功日隆,為上所愛,殿下雖為太子,位不安,不早計還踵受禍矣,請為殿下殺之。
太子不忍元吉數諷不已,許之。
於是邀結宮掖,厚賂中書令封德彝,使為游說,帝遂疏秦王,愛太子
元吉乃多匿亡命壯士,厚賜之,使為用。
元吉記室參軍榮九思為詩剌之曰:丹青成慶玉帛專諸
元吉見之,弗悟也。
典籤裴宣免官往事秦府,元吉疑事泄,鴆殺之。
自是人莫敢言
秦王帝幸元吉第,伏護軍宇文寶寢內,將以刺王,太子固止之,元吉慍曰:為兄計,於我何害。
突厥郁射設入圍烏城建成元吉北討,乃多引王府驍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元與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
帝知之,不能禁。
元吉承閒密請害秦王,帝曰:是有四海功,殺之無名。
元吉曰:王昔平東都顧望不即西,散金樹私惠,豈非反耶。
不應
太子元吉謀:兵行,吾與秦王昆明池,伏將士拉之,以暴卒聞,上無不信。
然後說帝付吾國,吾以爾為皇太弟,而盡擊殺叔寶等。
率更令王晊密以謀告秦王王召僚屬謀,皆曰:元吉戾狠使得志,且不能事其兄。
往者護軍薛寶以元吉字合之,其文成唐,元吉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反掌耳。
為亂未克,已復傾奪大王蚤正之,社稷非復唐有。
王由定計
死年二十四。
承業梁郡,承鸞漁陽王,承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義陽王,並伏誅
貞觀初改葬追爵海陵郡及諡。
後改封巢,以曹王明嗣
公元636年
《舊唐書本傳》并州陷。
高祖怒甚,謂禮部尚書李綱曰:元吉幼小,未習時事,故遣竇誕宇文歆輔之
強兵數萬,食支十年起義興運之基,一朝而棄。
宇文歆首畫此計,我當斬之。
曰:賴陛下不失愛子,臣以為有功
高祖問其故,對曰:罪竇誕不能規諷,致令軍人怨憤
齊王年少肆行驕逸放縱左右侵漁百姓曾無諫止,乃隨順掩藏,以成其釁,此之罪。
宇文歆論情則疏,向彼又淺,王之過失,悉以聞奏
父子之際,人所難言,而言之,豈非忠懇
今欲誅罪不錄其心,臣愚以為過。
翌日高祖入,升御坐,謂曰:今我有公,遂使刑罰不濫。
元吉自惡,結怨於人。
既曾以表聞亦焉能禁制
皆非其罪也。
尋加授元吉侍中襄州道行臺尚書令稷州刺史
嘗謀刺太宗不果,後高祖避暑太和宮,二王當元吉建成曰:待至宮所精兵襲取之。
土窟中,唯開一孔以通飲食耳。
突厥郁射屯軍河南,入圍烏程
建成乃薦元吉太宗督軍北討,仍令秦府驍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元等並與同行。
又追秦府帳,簡閱驍勇,將奪太宗兵以益其府。
又譖杜如晦、房元齡,逐令歸第
高祖知其謀而不制
元吉因密請加害太宗高祖曰:是有四海之功,罪跡未見,一旦欲殺,何以為辭。
元吉曰:秦王常詔敕初平東都之日,偃蹇顧望不急還京,分散錢帛,以樹私惠。
違戾如此豈非反逆
但須速殺何患無辭
高祖不對元吉遂退。
建成元吉曰:既得秦王精兵,統數萬之眾,吾與秦王昆明池,於彼宴別,令壯士拉之於幕下,因云暴卒主上無不
吾當使人進說,令付吾國務
正位已後以汝太弟
敬德等既入汝手,一時坑之,孰敢不服。
率更王晊聞其謀,密告太宗
太宗府僚以告之,皆曰:大王若不正斷,社稷非唐所有
若使建成元吉肆其毒心,群小得志元吉狠戾,終亦不事其兄。
往者護軍薛寶上齊王符籙云:元吉合成唐字。
王得之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反掌耳。
為亂未成,預懷相奪。
大王,襲二人如拾地芥
太宗遲疑未決,眾又曰:大王以舜為何如人也。
曰:濬哲文明溫恭允塞,為子孝,為君聖,焉可議之乎。
府僚曰:向使舜浚井不出,自同魚鱉之斃,焉得為孝子乎。
塗廩不下,便成煨燼之餘,焉得為聖君乎。
小杖受,大杖避,良有以也。
太宗於是定計成及元吉
楚哀王智雲
公元618年
《唐書本傳》楚哀王智雲初名稚詮
善射,工書、奕。
隋大業末,從建成河東
高祖初,建成太原,吏捕智雲送長安,為陰世師所害,年十四。
武德元年追王及諡。
萬貴妃,性恭順,為帝所禮,宮中事一一咨決
三年以太宗子為嗣,又贈涼州總管司徒
寬早薨,國除。
貞觀二年,復以濟南公都子靈龜嗣,歷魏州刺史為政威嚴盜賊不發;鑿永濟渠,通新市百姓利之。
薨,子福嗣,降為公。
卒,子承況嗣,神龍中右羽林將軍,同節愍太子死於難。
荊王元
公元620年
《唐書本傳》荊王元景,武德三年始王趙,與魯、酆二王同封。
貞觀初,累遷雍州
十年徙封荊。
明年,詔荊州都督荊王元梁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王元禮潞州都督韓王喜、遂州都督彭王元則鄭州刺史鄭王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虢州刺史虢王鳳豫州刺史道王元慶鄧州刺史鄧玉壽州刺史舒王元名幽州都督燕王靈夔蘇州刺史許王元祥安州都督吳王恪相州都督魏王泰齊州都督齊王祐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王惲揚州都督越王貞并州都督晉王治秦州都督王慎所任州刺史功臣世世襲。
長孫無忌固讓,遂廢不行
鄜州
永徽初進位司徒,賜實封至千五百戶
房遺愛謀反,坐子則與往還繫獄
吳王抵罪高宗大臣曰:朕欲從公丐叔及兄死。
兵部侍郎崔敦禮曰:陛下雖申恩,不可天下法。
賜死
久之追封沈黎王,以渤海王奉慈子長沙嗣,降為侯。
神龍初,復王爵,以孫逖嗣。
薨,無子,國除。
《舊唐書本傳》荊王元景,高祖第六子也。
武德三年封為趙王
八年,授安州都督
貞觀初,歷遷雍州右驍衛大將軍
十年,徙封荊王,授荊州都督
十一年定制元景等為代襲刺史
詔曰:皇王受命步驟之跡以殊;經籍所紀,質文之道匪一。
治亂不同損益或異,至於設官以制海內,建藩屏以輔王室,莫不明典章義存致治;崇其賢戚,志在於無疆
朕以寡昧丕承鴻緒寅畏三靈憂勤百姓,考明哲之餘論,求經邦長策
帝業之重,獨任難以成務天下之曠,因人易以獲安
然則侯伯肇於自昔州郡始於中代聖賢異術沿革隨時復古則義難頓從,尋今則事不盡理。
規模斟酌曹、馬,採按部嘉名,參建侯舊制,共職重矣,分土之實存焉。
已有制書,陳其至理
繼世垂範貽厥後昆維城作固,同符前烈
荊州都督荊王元梁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王元禮潞州都督韓王元嘉遂州都督彭王元則鄭州刺史鄭王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虢州刺史虢王鳳豫州刺史道王元慶鄧州刺史鄧王元裕壽州刺史舒王元名幽州都督燕王靈夔蘇州刺史許王元祥安州都督吳王恪相州都督魏王泰齊州都督齊王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王惲揚州都督越王貞并州都督晉王〈闕〉秦州都督王慎等,或地居旦、奭,夙聞《詩》《禮》;或望及間、平,早稱才藝,並爵隆土宇,寵兼車服
誠孝之心,無忘於造次風政之舉,克著於期月
宜冠恆冊,祚以休命
其所刺史子孫代代承襲
尋又罷代襲之制。
漢王元昌
《唐書本傳》漢王元昌,初王魯,累遷梁州都督後徙封漢。
勇力善騎射
數觸軌憲太宗手詔誨督,乃怨望,附太子承乾,通饋謝
來朝京師,宿東宮,嘗有醜語;又見帝側宮人琵琶,乃曰:事成幸賜我
承乾許之,割臂血盟
事敗,帝弗忍誅,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爭不奉詔,乃賜死,國除。
《舊唐書本傳》漢王元昌高祖七子也。
少好學,善隸書
武德三年封為魯王
貞觀五年,授華州刺史,轉梁州都督
十年改封漢王
元昌在州,頗違憲法,太宗手敕責之。
初不自咎,更懷怨望。
太子承乾魏王泰之寵,乃相附託,圖為不軌
十六年元昌來朝京師承乾頻召入東宮夜宿,因謂承乾曰:願殿下早為天子
見御側,有一宮人善彈琵琶,事平之後,當望垂賜。
承乾許諾
刻臂出血,以帛拭之,燒作灰,和酒同飲,共為信誓潛伺間隙
十七年,事發,太宗弗忍加誅,特敕免死。
大臣高士廉、李世奏言王者四海為家,以萬姓為子,公行天下,情無獨親。
元昌苞藏兇惡圖謀逆亂,觀其指趣,察其心腑,罪深燕旦,釁甚楚英
天地所不容,人臣之所切齒五刑不足申其罰,九死無以當其愆。
陛下情屈至公,恩加梟獍,欲開疏網,漏此鯨鯢
臣等有司,期不奉制,伏願敦師憲典,誅此兇慝
順群臣之願,敓鷹鸇之心,則吳、楚七君,不幽歎於往漢;管、蔡二叔,不沉恨於有周
太宗不獲已,乃賜元昌自盡於家,妻子籍沒,國除。
徐康王元禮
《唐書本傳》:徐康王元禮恭畏善騎射
始王,即授鄭州刺史
後徙王徐,遷徐州都督
絳州刺史,有治名璽書勞勉,實封至千戶
永徽中,加司徒,兼潞州刺史
薨,贈太尉冀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韓王元嘉
公元635年
《唐書本傳》韓王元嘉字元嘉
始王宋,後改王徐,為潞州刺史
昭儀宇文述女也,寵於高祖,既即位欲立為后固辭
元嘉母寵故,特為帝愛,後出諸子無及者。
在潞時,年十五,聞太妃病,涕泣不食
居喪毀甚,太宗慰勉
少好學,藏書萬卷,皆以古文字參定同異
與弟靈夔友愛燕見終日布衣禮,閨門修整當世稱之。
貞觀九年,更封韓,遷滑州都督
高宗末,為澤州刺史
武后得政進授太尉,徙定州刺史,以霍王元軌司徒舒王元名司空滕王元嬰開府儀同三司魯王靈夔太子太師越王貞太子太傅,紀王慎太子太保外示尊寵,而內將圖之。
垂拱中元嘉絳州刺史,與子譔及越王子沖糾合宗室同舉兵,未發。
武后宗室明堂元嘉遣使諸王曰:大享後,太后盡誅諸王不如先事起。
不然李氏無種矣。
乃為中宗詔,督諸王發兵
沖即以兵五千攻濟州,而諸王倉卒不至,遂敗。
元嘉京師,謀泄,后逼令自殺,年七十。
詔改氏元嘉魯王越王為虺。
元嘉六子
訓,潁川王,誼,武陵王
諶,上黨公
蚤卒。
譔,黃公,工為辭章孟利貞嘗稱其文曰:劉鄰之、周思茂不過也。
出為通州刺史辭疾歸,且謀應越王也。
通音律,歷杭州別駕,與譔俱死。
籍沒者眾,惟沖、譔家書為多,皆文句詳正祕府所不及。
神龍初,追復元嘉爵土,以第五子訥嗣。
薨,子叔璩嗣,歷國子司業
薨,子煒嗣。
建中中,改王鄆。
懿宗鄆王即位,復改嗣韓王云。
思王元則
公元636年
《唐書本傳》:彭思王元則字彝
初王荊,出為婺州刺史
貞觀十年徙王,為遂州都督,以冠服奢僭免。
久之,為澧州刺史,更折節厲行
薨,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高宗登望春宮,過其喪,哭之慟。
無子,以霍王子絢嗣,龍朔中封南昌王
薨,子志蝀嗣,開元中,為宗正卿
鄭惠王元懿
《唐書本傳》鄭惠王元懿,始王滕,貞觀中,出為兗州刺史,徙王,歷絳三州刺史,實封千戶
經術,數斷大獄,務寬平高宗嘉之璽詔褒錫
薨,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十子長子嗣王,為鄂州刺史
薨,子希言嗣,開元中,為右金吾大將軍,再為太子詹事
察言,生二子,曰自仙、
自仙為楚州別駕,生夷簡
陳留公,生宗閔。
璥弟琳,安德郡,生擇言擇言生勉。
勉、宗閔、夷簡皆位宰相,別有傳,時稱小鄭王後,亦曰惠鄭王後,以別鄭王亮云。
霍王元軌
公元623年
《唐書本傳》霍王元軌武德六年始王蜀,與豳、漢二王同封,後徙吳。
材藝高祖愛之
太宗嘗問群臣曰:朕子弟孰賢。
魏徵曰:臣愚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與臣言,未嘗自失
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為前代孰比
對曰:經學文雅河間東平也。
至孝行,曾、閔不能過。
由是遇益厚。
納徵女為妃。
從獵,遇群豕,帝使射之,筈不虛彀,豕為盡。
帝撫其背曰:爾藝過人,顧今無所施。
方天未定,得若豈不用乎。
貞觀七年,為壽州刺史
高祖崩,去官毀瘠甚,服除,遂菜食布衣終身,至忌日,輒累晝不食
十年,徙王,歷、定三州刺史,實封至千戶
所至閉閤讀書,以吏事長史司馬
謙慎未嘗與物忤。
引見處士元平,為布衣交
或問王所長於元平,答曰:無長
問者不解元平曰:人有短,所以見長
若王無所不備,吾何以稱之。
突厥定州元軌開城門,偃旗幟,虜疑,不敢入,夜遁
州人李嘉運潛結賊,詔窮誅支黨元軌以寇近且強,人心危,但殺嘉運,餘無所詰,因自劾
帝喜曰:朕固悔之。
王之明,幾失定州矣。
王文操者,與賊戰,敗,二子鳳、賢更以身蔽父,得全,二子死。
縣抑不能言,元軌廉知之,遣使弔祭,上其事。
詔贈鳳、賢朝散大夫旌禮其閭。
元軌每朝,數上疏得失,多所裨正,帝尊重之,有大事,嘗密驛咨逮
帝崩,與侍中劉齊賢同知山陵事。
元軌淹練故事齊賢歎曰:是非吾等及已。
嘗遣國令封租,令請貿易取贏,答曰:汝當正吾失,反誘吾以利邪。
不納。
司徒,出為青二州刺史
越王敗,坐嘗通謀,徙黔州檻車載至陳倉,薨。
六子,緒為江都王,純安定王,餘皆爵為公。
有名譽,為金州刺史,誅。
神龍初,並復官爵,以緒孫暉嗣王開元中,為左千牛員外將軍
虢莊王鳳
《唐書本傳》虢莊王鳳字秀成
始王豳,為鄧州刺史
俄徙王,歷、豫、青三州刺史,實封千戶
畋游,遇官屬尤嫚。
使奴蒙虎皮,怖其參軍英俊幾死,因大笑為樂
薨,贈司徒揚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七子長子翼嗣,為平陽王
薨,子寓嗣。
寓無子,爵不傳
道孝王元慶
公元636年
《唐書本傳》道孝王元慶,始王漢後徙陳,出為趙州刺史
貞觀十年,徙王,授豫州刺史,累實封千戶
諸王奉給薄於帝子至數窶乏大臣敢言
十八年黃門侍郎褚遂良太宗從容言之,不能行。
高宗時,歷滑州刺史,以治績聞,數蒙褒賜
衛三州刺史
事母謹,及喪,請躬修墳墓,詔不聽
薨,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
九子,誘為嗣,王臨淮,為灃州刺史坐贓削爵
以次子詢之子微嗣,終宗正卿
子鍊嗣,廣德中,亦至宗正卿
康王元裕
公元631年
《唐書本傳》:鄧康王元裕貞觀五年始王鄶,十一年徙王。
始王及徙,皆與譙、、許、密四王同封。
累實封至千二百戶
好學善談名理,與典籤盧照鄰布衣交
為州刺史,遷兗州都督
薨,贈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無子,以江王廣平公炅嗣。
薨,子孝先嗣開元中,為冠軍大將軍
舒王元名
公元668年
《唐書本傳》舒王元名,始王譙,後徙王。
高祖之大安宮,太宗晨夕使尚宮起居元名十歲保媼言:尚宮有品當拜。
元名曰:此帝侍婢耳,何拜為。
太宗壯之,曰:真吾弟也。
及長,矜嚴疏財,未嘗家人生業
五州刺史,實封至千戶
豫章王亶,治江州,有美政
高宗元名善訓子,手詔褒美
又欲授元名大州,辭曰:臣沗屬籍,豈以州郡仕進資邪。
石州二十年,數游山林,有高蹈意。
垂拱中,徙鄭州,境接東畿諸王貴戚刺史者縱家人百姓元名至,一革之,為廉威
進加司空
武后時,亶為丘神勣所搆,繫詔獄死,元名坐遷利州,尋被殺。
神龍初,詔復官爵,贈司徒
少子鄅國公昭已卒,乃以亶子津嗣,開元中,為左威衛將軍
薨,子萬嗣
薨,子藻嗣。
《舊唐書本傳》元名性高潔,罕問家人產業,朝夕矜莊門庭清肅,常誡其子豫章王亶等曰:藩王所乏者,不慮無錢財官職,但勉行善事,忠孝持身,此吾志也。
及亶為江州刺史,以善政聞,高宗手敕褒美元名,以賞其義方之訓。
魯王靈夔
公元685年
《唐書本傳》魯王靈夔篤學善草隸,通音律。
王魏,後王燕,為幽州都督
已而徙王,實封至千戶
頻歷五州刺史,遷太子太師
垂拱元年,徙相州,坐與越王謀起兵,流振州自殺
公元1105年
《舊唐書本傳》魯王靈夔高祖第十九子也。
少有美譽,善音律好學,工草隸與同母兄韓王元嘉相友愛。
貞觀五年封魏王
十年改封燕王,賜實封八百戶,授幽州都督
十四年改封魯王,授兗州都督
二十三年,加實封滿千戶
永徽六年,轉隆州刺史後歷絳、滑、定等州刺史太子太師
垂拱元年,授邢州刺史
四年,與兄元嘉黃公譔結,欲起兵應接越王貞父子,事洩,配流振州自縊而死。
江安王元祥
《唐書本傳》江安王元祥,始王許後徙王,四為州刺史,實封至千戶
性庸迷,所至財產無厭
時滕、蔣、虢三王貪暴,得其府官者惡之不願行,故時語曰:寧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
元祥魁大,帶十圍,食兼數人。
韓、虢、魏亦鴻偉,然不逮也。
薨,贈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七子,晫為永嘉王,有禽獸行誅死;皎為武陽,餘皆爵公,武后時,多及誅。
皎子叢,以幼流死嶺表,葬南安,人號其冢為天孫墓。
中宗立,以從子嗣王,又以皎封絕,更取弟繼宗嗣,既而郡王不襲,降澧國公
貞王元曉
公元717年
《唐書本傳》:密貞王元曉,貞觀中虢州刺史,實封至千戶
澤州
薨,贈司徒揚州都督陪葬獻陵
子穎嗣,為南安王
薨,子勗嗣,早薨。
神龍初,以穎弟亮養子曇嗣。
開元五年,更詔元曉再從東莞郡徹嗣,徙封濮陽郡王,歷宗正卿金紫光祿大夫
滕王元嬰
公元639年
《唐書本傳》滕王元嬰貞觀十三年始王,實封千戶
金州刺史驕縱失度
太宗喪,集官屬燕飲歌舞狎昵廝養;巡省部內,從民借狗求罝,所過為害;以丸彈人,觀其走避則樂;城門夜開,不復有節
高宗以書切責曰:朕以王至親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媿王心
久之,遷洪州都督
官屬美者,紿為妃召,逼私之。
嘗為典籤崔簡妻鄭嫚罵,以履抵元嬰血流,乃免。
元嬰慚,歷旬視事
後坐法削戶及親事帳內之半,謫置滁州
起授壽州刺史,徙隆州,復不循法
錄事參軍事裴聿諫正其失,元嬰捽辱之。
入計具奏,帝遷六品上階
帝嘗賜諸王綵五百,以元嬰及蔣王貪黷,但下書曰:滕叔、蔣弟不須賜,給麻二車,助為錢緡
二王大慚
武后時進拜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
薨,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陵
十八人長子脩琦嗣,為長樂王餘爵公
垂拱中六人詔獄
神龍初,更以少子信子涉嗣,開元中,授左驍衛將軍
薨,子湛然嗣,從元宗,擢左金吾將軍
《舊唐書本傳》永徽中元嬰驕縱逸遊動作失度高宗與書誡之曰:王地在宗枝寄深磐石,幼聞《詩》《禮》,夙承義訓
實冀孜孜無怠,漸以成德,豈謂不遵軌轍,踰越典章
城池作固,以備不虞關鑰閉開,須有常準。
鳩合散樂并集府僚嚴關夜開非復一度
遏密之悲,尚纏比屋,王以此情事何遽紛紜
巡省百姓,本觀風問俗遂乃驅率老幼,借狗求罝,志從禽之娛,忽黎元之重。
時方農要,屢出畋遊,以彈彈人,將為笑樂
取適之方,亦應多緒,何必此事,方得為娛。
晉靈虐主,未可取則
孝文趨走小人,張四又倡優賤隸王親博戲極為輕脫一府官僚何所瞻望
凝寒方甚,以雪埋人,虐物既深,何以為樂
家人奴僕侮弄官人至於此事,彌不可長。
朕以王骨肉至親不能致王於法,令與王下上考,以媿王心
人之有過,貴在能改,國有憲章私恩難再。
興言及此慚歎盈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