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八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一百五十八卷目錄
 勳爵部彙考三十
  周十六
  秦四
官常典第一百五十八卷
勳爵部彙考三十
周十六
秦四
公元前258年
赧王五十七年,秦圍趙邯鄲,楚、魏救趙。
戰國策》昭王息民繕兵,復欲伐
武安君曰:不可
王曰:前年國虛民饑,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
寡人息民養士蓄積糧實,三軍之俸有倍於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
武安君曰:長平之事,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畏懼
秦民之死厚葬,傷者厚養,榮者相饗,飲食餔餽,以靡其財;之死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
今王發軍,雖倍其前,臣料趙國守備,亦以十倍矣。
趙自長平以來君臣憂懼早朝晏罷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親燕、連好齊、楚,積慮并心,備為務。
國內實,其交外成
當今之時,趙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興師矣。
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將而伐趙。
失利,亡五校
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稱疾不行
王乃使應侯往見武安君,責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
前率數萬之眾入,拔鄢、,焚其廟,東至竟陵,楚人震恐東徙不敢西向
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卒不能半之,而與之戰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
韓、魏以故稱東藩
此君之功,天下莫不聞
今趙卒之死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是以寡人大發軍,人數倍於趙國之眾,願使君將,必欲滅之矣。
君常以寡擊眾,取勝如神,況以強擊弱,以眾擊寡乎。
武安君曰:是時楚王恃其國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諛謟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離,城池不修,既無良臣,又無守備
所以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廢梁焚舟以專民,心掠於郊野,以足軍食
當此之時,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父母,不約而親,不謀一心同力,死不旋踵
楚人自戰其地,咸顧其家,各有散心,莫有鬥志
是以能有功也。
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
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
二軍爭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設疑兵,以持韓陣,專軍并銳,觸魏之不意
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遂能立功
皆計利形勢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破趙軍於長平不遂以時乘其振懼而滅之,畏而釋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
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
至於平原之屬,皆令妻補縫行伍之間。
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
以今伐之,趙必固守。
挑其軍戰,必不肯出。
圍其國都,必不可克。
攻其列城,必未可拔。
掠其郊野,必無所得。
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
臣見其害,未睹其利。
又病,未能行。
應侯慚而退,以言於王。
王曰: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
益發軍,更使王齕王陵
邯鄲八、九月死傷者眾,而弗下。
趙王輕銳以寇其後不利
武安君曰:不聽臣計,今果如何
王聞之怒,因見武安君強起之,曰:君雖病強為寡人臥而將之。
有功寡人之願,將加重於君。
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武安君頓首曰:臣知行雖無功,得免於罪。
不行無罪不免於誅。
然惟願大王覽臣愚計釋趙養民,以諸侯之變。
撫其恐懼,伐其憍慢誅滅無道,以令諸侯天下可定何必趙為先乎。
所謂一臣屈而天下也。
大王若不臣愚計,必欲快心於趙,以致臣罪,此亦所謂一臣而為天下屈者也。
一臣之嚴焉,孰若天下之威大邪。
臣聞明主愛其國,忠臣愛其名。
破國不可復完,死卒不可復生
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
大王察之。
王不答而去。
史記·本紀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
不善,免,王齕代將。
其十月將軍張唐,為捐弗守,還斬之。
白起傳》昭王四十九年正月邯鄲,少利,益發兵佐
陵兵五校
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將。
武安君言曰:邯鄲未易攻也。
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日久矣。
長平軍,而死者過半國內空。
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其外,破軍必矣。
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不肯行,稱病
秦王使王齕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
楚使春申君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軍,軍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稱病篤。
平原君傳》之圍邯鄲趙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晉鄙軍往救趙。
魏公子無忌傳》進兵邯鄲
公子姉為趙惠文王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公子書,請救
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
秦王使使者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魏王恐,使人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觀望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讓魏公子曰: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邯鄲旦暮降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縱輕,棄之降,獨不憐公子姉邪。
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王萬端。
魏王,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軍,與趙俱死。
行過夷門,見侯嬴具告所以欲死軍狀
侯生曰:公子欲赴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晉鄙兵符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臥內力能竊之。
如姬為人所殺,公子使客斬其仇頭,進如姬
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
公子一開口請如姬如姬許諾,則得虎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從其計,請如姬
如姬果盜晉鄙兵符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公子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
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
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
於是公子行,至,矯魏王令代晉鄙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欲無聽。
朱亥袖四十斤鐵錐,錐殺晉鄙公子晉鄙軍。
選兵八萬人進兵軍。
解去邯鄲,存趙。
魯仲連傳》兵圍邯鄲
趙王恐,諸侯救兵莫敢軍。
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止於蕩陰不進。
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趙王曰:所為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彊為帝,已而復歸帝;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復求為帝。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必喜,罷兵去。
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
平原君曰:何敢言事。
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不能去。
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
何敢言事。
魯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
梁客新垣衍安在。
吾且為君責而歸之。
平原君曰: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先
魯連新垣衍而無言。
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圍城之中而不去。
魯仲連曰:世以鮑焦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
眾人不知,則為一身
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
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天下,則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所為將軍者,欲以助趙也。
新垣衍曰:先生助之將奈何
魯連曰:吾將使梁及燕助之,、楚則固助之矣。
新垣衍曰:燕則吾請以從矣;若乃梁者,則吾乃梁人也,先生惡能使梁助之。
魯連曰:梁未睹稱帝之害故耳。
使梁睹稱帝之害,則必助趙矣。
新垣衍曰:稱帝之害何如
魯連曰:昔者齊威王嘗為仁義矣,率天諸侯而朝周。
周貧且微,諸侯莫朝,而齊獨朝之。
歲餘周烈王崩,齊後往,周怒,赴於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東藩之臣因齊後至,則斮。
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卒為天下笑。
則朝周,死則叱之,不忍其求也。
天子固然,其無足怪。
新垣衍曰:先生獨不見夫僕乎。
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而智不若邪
畏之也。
魯仲連曰:嗚呼
梁之比於若僕邪。
新垣衍曰:然。
魯仲連曰: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新垣衍怏然不悅,曰:噫嘻,亦太甚先生之言也。
先生又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魯仲連曰:固也,吾將言之。
昔者九侯鄂侯文王三公也。
九侯有子而好,獻之以為惡,醢九侯
鄂侯爭之強,辯之疾,故脯鄂侯
文王聞之,喟然而嘆,故拘之羑里之庫百日,欲令之死
曷為與人俱稱王,卒就脯醢之地。
齊湣王將之魯,夷維子為執策而從,謂魯人曰:子將何以待吾君。
魯人曰:吾將以十太牢子之君。
夷維子曰:子安取禮而來吾君。
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筦籥,攝衽抱机,視膳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聽朝也。
魯人投其籥,不果納。
不得入於魯,將之薛,假途於鄒
當是時,鄒君死,湣王欲入弔,夷維子謂鄒之孤曰:天子弔,主人必將殯棺,設北面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弔也。
鄒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將伏劍而死。
不敢於鄒
鄒、魯之臣,則不能事養,死則不賻襚然且行天子之於鄒、魯,鄒、魯之臣不果納。
萬乘之國也,梁亦萬乘之國也。
俱據萬乘之國,各有稱王之名,睹其一戰,欲從而帝之,是使三晉大臣不如鄒、魯之僕妾也。
無已而帝,則且變易諸侯大臣
彼將奪其所不肖與其所賢,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
彼又將使其子女讒妾諸侯妃姬。
處梁之宮。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將軍何以得故寵乎。
於是新垣衍再拜謝曰:始以先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天下之士也。
吾請出,不敢復言帝秦
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
適會魏公子無忌晉鄙軍以救趙,擊軍,引而去。
公元前257年
赧王五十八年白起有罪,死。
邯鄲,大破軍。
進拔新寧中。
太子之子異人自趙歸
戰國策》邯鄲,十七月不下
莊謂王稽曰:君何不軍吏乎。
王稽曰:吾與王也,不用人言
莊曰:不然
父之於子也,令有必行者,必不行者
曰去貴妻,賣愛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
守閭嫗曰,某夕,某孺子某士
貴妻已去愛妾已賣,而心不有
欲教之者人心固有
今君雖幸於王,不過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於守閭嫗。
且君擅主輕下日久矣。
三人成虎十夫揉椎。
眾口所移,毋翼而飛
故曰,不如軍吏而禮之。
王稽不聽軍吏窮,果惡王稽杜摯以反。
秦王大怒,而欲兼誅范雎
范雎曰:臣,東鄙賤人也,開罪於魏,遁逃來奔
無諸侯之援,親習之故,王舉臣於羈旅之中,使職事,天下皆聞臣之身與王之舉也。
愚惑,與罪人同心,而王明誅之,是王過舉顯天下,而為諸侯所議也。
臣願請藥賜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無過舉之名。
王曰:有之。
弗殺善遇之。
史記·本紀昭襄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
張唐,拔之。
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
武安君白起有罪,死。
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
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二萬人
汾城,即從寧新中,寧新更名安陽
初作河橋
〈注〉徐廣曰:楚,一作走。
正義曰按:此時無楚軍,走字是。
白起傳》秦王強起武安君武安稱病篤。
應侯請之,不起
於是武安君士伍,遷之陰密
武安君病,未能行。
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
秦王使人白起不得咸陽中。
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
秦昭王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
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劎,自裁
武安君引劎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良久,曰:我固當死。
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自殺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
死而非其罪,人憐之,鄉邑祭祀焉。
平原君傳》:秦急圍邯鄲邯鄲急,平原君甚患之。
邯鄲傳舍吏子李同平原君平原君敢死之士三千人
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
亦會楚、魏救至,兵遂罷,邯鄲復存。
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魏公子無忌傳》:公子將晉鄙軍。
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
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范睢傳》昭王應侯反間賣趙,趙以其故,令馬服子廉頗將。
秦大破趙於長平,遂圍邯鄲
已而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
鄭安平,使將擊
鄭安平趙所困,急,以兵二萬人降趙。
應侯席槁請罪
秦之法,任人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於是應侯罪當收三族
秦昭王恐傷應侯之意,乃下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
而加賜相國應侯食物日益厚,以順適其意。
呂不韋傳》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
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安國君太子
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
安國君愛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無子。
安國君中男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母愛
子楚為秦質子於趙。
秦數攻,趙不甚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
呂不韋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乃往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
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
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
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
子兄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
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無幾得與長子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
子楚曰:然。
為之奈何
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
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游,事安國君華陽夫人立子適嗣
子楚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西游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大喜
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自結於諸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萬世之利也。
不以繁華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
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以此時拔以為適,夫人竟世有寵於秦矣。
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間,從容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
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後宮不幸無子,願得子楚以為適嗣,以托妾身
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玉符,約以為適嗣
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餽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
呂不韋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
子楚不韋飲,見而說之,因為壽,請之。
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
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子楚遂立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邯鄲,急,趙欲殺子楚
子楚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
通鑑綱目赧王五十八年,秦殺白起魏公子無忌大破秦軍邯鄲下。
秦太子之子異人自趙逃歸
赧王五十九年,秦攻,趙遂攻周,周王,盡獻其邑三十六城。
公元前256年
史記·周本紀赧王五十九年,秦取韓陽城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伊闕,令秦無得陽城
秦昭王怒,使將軍摎攻西周
西周君奔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
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
周君、王赧卒。
《秦本紀昭襄王五十一年將軍摎攻,取陽城、負斬首四萬。
,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
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伊闕,令秦毋得通陽城
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
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
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
公元前250年
東周元年秦丞相范睢免。
秦取周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于𢠸狐。
戰國策》蔡澤見逐於趙,而入,遇奪釜鬲於涂。
應侯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應侯內慚,乃西入
將見昭王使人宣言感怒應侯曰:燕客蔡澤天下駿雄弘辨之士也。
一見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君位
應侯聞之,使人蔡澤
蔡澤入,則揖應侯應侯不快,及見之,又倨。
應侯因讓之曰:子嘗宣言我相秦,豈有此乎。
對曰:然。
應侯曰:請聞其說。
蔡澤曰:吁。
君何見之晚也。
四時之序,成功者去。
夫人生手堅強耳目聰明聖智豈非士之所願與。
應侯曰:然。
蔡澤曰:質仁秉義行道施德天下天下懷樂敬愛,願以為君王豈不辨智之期與。
應侯曰:然。
蔡澤復曰:富貴顯榮成理萬物萬物各得其所生命壽長,終其年而不夭傷天下繼其統,守其業,傳之無窮,名實純粹澤流千世,稱之而毋絕,豈非道之符,而聖人所謂吉祥善事與。
應侯曰:然。
蔡澤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亦可願與。
應侯蔡澤之欲困己以說,復曰:何為不可
公孫鞅孝公,極身毋二,盡公還私信賞以致治,竭智能,示情素,蒙怨咎,欺舊交,虜魏公子卬,卒為秦禽將破敵軍,攘地千里
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讒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義不顧毀譽,必欲霸主強國不辭禍凶
大夫種事越王王離困辱,悉忠而不解,王雖亡絕盡能不離,多功而不矜富貴驕怠
若此三子者,義之至,忠之節也。
故君殺身成名,義之所在,身雖死,無憾悔,何為不可哉。
蔡澤曰:主聖臣賢,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家之福也。
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吳;申生孝,而晉惑亂
是有忠臣孝子國家滅亂,何也。
君賢父以聽之。
天下以其君父戮辱,憐其臣子
夫待死而後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聖,管仲不足大也
於是應侯稱善。
蔡澤得少間,因曰:商君吳起大夫種,其為人臣,盡忠致力,則可願矣。
閎夭文王周公輔成王也,豈不忠乎
聖論之,商君吳起大夫種,其可願孰與閎夭周公哉。
應侯曰:商君吳起大夫不若也。
蔡澤曰:然則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舊故孰與秦孝、楚悼、越王乎。
應侯曰:未知何如也。
蔡澤曰:今主固親忠臣不過秦孝、越王、楚悼。
君之為主,正亂,批患、析難,廣地殖穀,富國、足家、強主,威蓋海內,功彰萬里之外,不過商君吳起大夫種。
而君之祿位貴盛私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竊為君危之。
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聖人常道也。
昔者齊桓公一匡天下,至之會,有驕矜之色,畔者九國
吳王夫差無敵於天下,輕諸侯,陵,遂以殺身亡國
夏育太史叱呼三軍,而身死於庸夫
此皆乘至盛不近道理也。
商君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於天下,立威諸侯
功已成矣,遂以車裂
楚地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再戰燒夷陵南并,又越韓、魏攻強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使秦業帝。
自是之後,趙、楚懾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
身所服者,七十餘城。
功已成矣,賜死杜郵
為楚悼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一楚國之俗,南攻揚越北并陳、蔡,破橫散從,使馳說之士無所開其口。
功已成矣,卒支解
大夫種為越王墾草刱邑,辟地殖穀,率四方之士,專上下之力,以禽勁吳,成霸功
句踐終拮而殺之。
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禍至於此。
所謂信而不能屈,往而不能反者也。
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長為陶朱
君獨不觀博者乎。
或欲大授,或欲分功
此皆君之所明知也。
君相秦,計不下席,謀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以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又斬范、中行之途,棧道千里,通於,使天下皆畏秦。
秦之欲得,君之功極矣。
此亦秦之分功之時也。
如時不退,則商君白公、吳大夫是也
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長為應侯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
孰與以禍終哉。
此則君何居焉。
應侯曰:善。
入坐上客
後數日,入朝,言於秦昭王曰:客新有從山東來者蔡澤,其人辯士
臣之見人甚眾,莫有及者,臣不如也。
秦昭王召見,與語,大悅之,拜為客卿。
應侯謝病,請歸相印
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篤,因免
昭王新說蔡澤計畫,遂拜為秦東收周室
蔡澤秦王數月,人或惡之,懼誅,乃謝病相印號為剛成君
居秦十餘年,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
卒事始皇帝
為秦使於燕,三年而燕使太子入質於秦。
公元前255年
史記·周本紀:周民遂東亡。
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𢠸孤。
《秦本紀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
周初亡。
范雎傳》王稽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
應侯日益以不懌。
昭王臨朝歎息應侯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
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
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圖秦也。
夫物不素具不可應卒,今武安君既死,而鄭安平等畔,內無良而外敵國,吾是以憂。
欲以激勵應侯
應侯懼,不知所出
蔡澤聞之,往入秦也。
東周二年,秦伐魏,韓王,魏聽令于秦。
公元前254年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三年天下來賓
魏後,秦使摎伐魏,取吳城
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
通鑑綱目丁未,秦伐魏,取吳城
韓王入朝,魏舉國,聽令於秦。
東周三年秦郊
公元前253年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於雍。
東周五年秦王薨。
太子柱立,立子楚太子
趙奉子楚夫人子楚子政
韓王入弔。
公元前251年
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
孝文王尊唐八子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
韓王衰絰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弔祠,視喪事
呂不韋傳》昭王五十年子楚亡歸
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得活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華陽夫人王后子楚太子
趙亦子楚夫人子政
公元前301年
東周六年冬秦王薨,子楚立,尊養華陽后及生母夏姬,皆為太后
公元前250年
史記·秦本紀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弛苑囿
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莊襄王立
呂不韋傳》秦王立一年,薨,諡為孝文王
子楚代立,是為莊襄王
所養華陽后為華陽太后真母夏姬以為夏太后
公元前300年
東周七年,秦以呂不韋丞相秦滅東周,遷其君於陽人,伐韓,置三川郡。
公元前249年
史記·秦本紀莊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骨肉布惠於民。
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
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奉其祭祀
使蒙驁伐韓,韓獻成皋、鞏。
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呂不韋傳》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
癸丑年,秦伐趙,定太原
公元前248年
史記·秦本紀莊襄王二年,使蒙驁,定太原
甲寅年,秦拔魏高都、汲,攻取三十七城,悉拔上黨,置太原郡
魏率五國,敗之。
秦王楚薨,子政立。
{{Annotation|是年秦莊襄王三年,魏安釐王三十年,趙孝成王十九年
}}按史記·秦本紀莊襄王三年,使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
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四月日食
四年王齕上黨
初置太原郡
魏將無忌五國兵攻,秦郄於河外
蒙驁敗,解而去。
五月丙午莊襄王卒,子政立,是為秦始皇帝
〈按綱目莊襄王無四年,事並紀於三年,今從之。
魏公子無忌傳》公子留趙十年不歸
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
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誠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
賓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公子歸。
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急而公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天下乎。
未及卒,公子變色,告車趣駕歸救
魏王公子相與泣,而以上將軍印授公子公子遂將。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
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
公子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
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兵,不敢出。
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諸侯之客進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稱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於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魏王曰:公子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
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
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
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後果使人代公子將
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
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按魏安釐王三十年,為秦莊襄王三年
通鑑綱目莊襄王三年,秦悉拔上黨諸城,置太原郡
秦伐魏,魏公子無忌五國之師,敗之,追至函谷而還
五月秦王薨,子政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