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十七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四百十七卷目錄
 侍衛部彙考一
  總一則〉
  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世祖建武三則 桓帝延熹一則 靈帝中平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南齊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北魏〈太祖登國一則 天興三則 天賜一則 明元帝永興一則 孝文帝太和一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總一則〉
  總一則 文帝開皇四則 仁壽一則 煬帝大業二則〉
官常典第四百十七卷
侍衛部彙考一
周制天官宮正宮伯地官師氏保氏秋官司隸,皆掌王宮宿衛,而夏官虎賁旅賁、節服三氏均司禁旅
周禮·天官冢宰治官之屬,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宮正,掌王宮戒令糾禁
〈注〉糾猶割也察也。
以時宮中之官府,次舍眾寡
〈注〉時四比校,次其人之在否,官府之在宮中者,若膳夫玉府內宰內史之屬,次諸吏直宿,若今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
為之版以待。
〈注〉鄭司農云:為官府次舍版圖也。
待,待比也。
鄭元謂:版其人之名籍
待,待戒令及比。
擊柝而比之。
〈注〉夕,莫也。
行夜以比直宿者,為其有解惰部署
鄭司農云:柝戒守者所擊也。
國有故,則令宿,其比亦如之。
〈注〉鄭司農云:故旤災,令宿宿衛王宮。
春秋傳》曰:忘守必危,況有災乎。
鄭元謂:故凡非常也。
文王世子曰:公有出疆之政,庶子公族之無事者,守於公宮正室太廟諸父貴宮貴室諸子諸孫正宮下室
此謂諸侯也。
王之庶子職掌國子之倅。
國有大事,則帥國子而致於太子,唯所用之者,令宿之事,蓋亦存焉。
外內時禁
〈注〉鄭司農云:分別外人內人,禁其非時出入
稽其功緒,糾其德行
〈注〉稽猶考也,計也,功吏職也。
緒其志業
幾其出入,均其稍食
〈注〉鄭司農云:幾其出入,若今時宮中有罪禁止不能出,亦不得入。
及無引籍不得入宮
司馬殿門也。
鄭元謂:幾,呵其衣服持操疏數者,稍食祿稟
去其淫怠與其奇衺之民。
〈注〉民,宮中吏之家人也。
淫,放濫也。
怠,解慢也。
奇衺譎觚非常
會其什伍而教之道藝
〈注〉五人為伍二伍為什
之者使之。
輩作輩,學相勸帥且寄宿衛之令。
鄭司農云:道謂先王所以教道民者,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月終,則會其稍食
歲終,則會其行事
〈注〉行事吏職也。
凡邦之大事,令於王宮之官次舍,無去守而聽政令。
〈注〉使居其處,待所為
春秋,以木鐸火禁
〈注〉火星春出,以秋入因天時而以戒。
凡邦之事蹕,宮中廟中執燭
〈注〉鄭司農火絕之云:禁凡邦之事,蹕國有事,王當出,則宮正禁絕行者,若今時衛士填街蹕也。
宮中廟中,則執燭宮正主為王於宮中廟中執燭
鄭元謂:事,祭事也。
邦之祭社七祀宮中,祭先公先王廟中隸僕蹕止行者,宮正則執燭以為明。
春秋傳》曰:有大事大廟
又曰:有事武宮
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宮伯王宮士庶子。
在版者。
〈注〉鄭司農云:庶子宿衛之官
版,名籍也
以版為之今時鄉戶籍,謂之戶版
鄭元謂:王宮之士,謂王宮中諸吏之適子也。
庶子,其支庶也。
掌其政令,行其秩敘,作其徒役之事。
〈注〉秩祿稟也,敘才等也。
作徒役之事,大子所用
八次八舍職事
〈注〉王宮者,必居四角四中,於徼候便也。
鄭司農云:庶子衛王宮,在內為次,在外為舍。
鄭元謂:次其宿衛所在,舍其休休之處。
若邦有大事,作宮眾令之
〈注〉王宮庶子,于邦有大事,或選當行
月終則均秩,歲終則均敘,以時頒其衣裘,掌其誅賞
〈注〉讀為班,班布也。
衣裘若今賦冬夏衣。
地官司徒
教官之屬,師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訂義陳及之曰:師氏道教國子以媺詔王,而其徒百二十人,蓋居虎門左司王朝四夷之隸,以守王門,其徒不得不多也。。
師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訂義李景齊曰:虎門路寢也。
畫虎以示威武之象。
至于中門,為雉門,亦畫雉,以象文明
外文明而內威武高明柔克沉潛剛克之意。
文明著于外,威武潛乎內,則王之威,亦德威而已
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
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
祭祀賓客會同喪紀軍旅,王舉則從,聽治亦如之。
訂義賈氏曰:此數事王行之時,師氏則從以王所在,皆須詔以美道故也。
鄭康成曰:聽治謂王舉于野外,以聽朝
賈氏曰:上數事,皆有朝以聽治之。
從王如上虎門之左同,故曰亦如之。
使其屬帥四夷之隸,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門外,且蹕,朝在野外,則守內列
訂義鄭鍔曰:非特在國可使之守,若朝在野外,雖使守藩,盾之內列,亦可。
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乃教之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
祭祀賓客會同喪紀軍旅,王舉則從,聽治亦如之。
使其屬守王闈
訂義鄭鍔曰:闈者,宮中巷門。
黃氏曰:保氏王闈,則益迫近矣。
師氏有四夷之隸,故在門外
保氏掌諫王惡,則其察之當益詳。
夏官司馬
政官之屬,虎賁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訂義平仲曰:虎言其有力如虎也,旅言其旅力方剛也。
虎賁虎士八百人,用之以先後王而趨,非部分之嚴,節制之素,難乎為衛矣。
虎賁氏,則以下大夫二人為之。
黃氏曰:虎賁氏有主帥,且為近衛,故高其爵。
鄭康成曰:不言徒,曰虎士,則虎士徒之選有勇力者。
易氏曰:此言虎士八百人,與牧誓言虎賁三百人,其數為不同
此以至尊為主,惟眾而後可以備儀衛。
陳及之曰:虎賁八百人蓋天親兵六軍之外,禁衛惟此而已
王不出,則虎士不出。
及其弊也,以之從軍旅,賜諸侯,非舊制矣。
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
〈注〉王出,將虎賁士居前後,雖群行,亦有局分
先,悉薦反。
將,子匠反。
軍旅會同,亦如之。
舍則守王閑
〈注〉舍,王出所止宿處,閑梐枑
王在國,則守王宮
〈注〉周衛
國有大故,則守王門
〈注〉非常之難,要在門。
四方使,則從士大夫
〈注〉虎士使者
道路不通,有徵事,則奉書以使於四方
〈注〉不通逢兵寇,若泥水奉書徵師役也。
旅賁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訂義鄭鍔曰:旅如旅力方剛之旅,旅有力之意,故人之背旅,謂之膂,以其有力故也。
或謂有虎賁八百人矣,又有旅賁十六人,何耶。
八百人分為卒伍,而趨於王之前後,則既衛其前,又衛其後也。
旅賁氏之十六人,則夾車而趨,或防其左,或防其右。
其所以異。
旅賁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左八人,右八人車止則持輪。
〈注〉王車者,其下士也。
下士十有六人中士為之帥焉。
祭祀會同賓客,則服而趨。
〈注〉服而趨,夾王車趨也,會同賓客,王亦齊服,服袞
冕,則此士之齊服,服元端
軍旅,則介而趨。
〈注〉介被甲。
節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節服氏掌祭祀朝覲袞冕六人維王太常
〈注〉袞冕者,從王服也。
維,維之以縷,王旌十二旒兩兩以縷綴連,旁三人持之禮,天子曳地
鄭司農云:維,持之。
諸侯四人,其服亦如之。
郊祀裘冕二人執戈送逆從車
〈注〉裘冕者,亦從尸服也。
裘,大裘也。
凡尸服卒者之上服從車,從尸車送逆之往來。
秋官司寇
刑官之屬,司隸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司隸掌帥四翟之隸,使之皆服其邦之服,執其邦之兵,守王宮野舍厲禁
〈注〉野舍王者所止舍也。
漢承秦制設郎中令,後改為光祿勳主掌宮殿門戶,而大夫、郎、謁者期門羽林皆屬之。
衛尉,掌宮門衛屯兵,諸屯衛司馬皆屬之,護軍都尉大司馬中壘以下校尉,各掌屯衛
公元前104年
漢書·百官公卿表》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
屬官大夫、郎、謁者,皆秦官。
期門羽林皆屬焉。
〈注〉臣瓚曰:主郎內諸官,故曰郎中令
應劭曰:光者,明也。
祿者,爵也。
勳,功也。
如淳曰:勳之言閽也。
閽,古主門官也。
光祿主宮門。
服虔曰:期門與期門下,以微行,後遂以名官
師古曰:羽林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
一說所以王者羽翼也。
公元前118年
大夫論議,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大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
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中郎五官、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
郎中有車、戶、騎三將,秩皆比千石
〈注〉如淳曰:主車曰車郎,主戶衛曰戶郎
儀注郎中令郎中左右車將主左右車郎;左右戶將主左右戶郎也。
謁者賓讚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僕射,秩比千石
〈注〉應劭曰:謁,請也;白也
僕,主也。
公元前138年
期門掌執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千人,有僕射,秩比千石
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
〈注〉師古曰:賁讀與奔同,言如猛獸之奔。
公元前104年
羽林送從,次期門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
又取從軍死事之子養羽林,官教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
羽林有令丞。
宣帝中郎將騎都尉羽林,秩比二千石
〈注〉師古五兵謂:弓、矢、殳、矛、戈戟也。
僕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
古者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軍屯吏、騶、宰、永巷宮人皆有,取其領事之號。
〈注〉孟康曰:皆有僕射隨所領之事,以為號也,若軍屯吏則曰軍屯僕射永巷則曰永巷僕射
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有丞。
景帝初更中大夫令,後元年復為衛尉
屬官有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
衛士三丞
又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官皆屬焉。
〈注〉師古曰:《漢舊儀云:衛尉寺在宮內
胡廣云:主宮闕之門,內衛士於周垣下,為區廬
區廬者,若今之仗宿屋矣。
漢官儀云: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宮中天下上事,及關下,凡所徵召,皆總領之。
令秩六百石。
旅,眾也。
賁與奔同,言為奔走之任也。
長樂建章、甘泉皆掌其宮,職略同不常置。
〈注〉師古曰:各隨所掌之宮,以名官
公元前119年
護軍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大司馬成帝綏和元年大司馬府比司直哀帝元壽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護軍
中壘校尉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
〈注〉師古曰:掌北軍壘門之內,而又外掌西域
屯騎校尉騎士
步兵校尉上林苑屯兵
越騎校尉越騎
〈注〉如淳曰:越人內附以為騎也。
晉灼曰:取其材力超越也。
長水校尉長水宣曲胡騎
〈注〉師古曰:長水,胡名也。
宣曲,觀名。
胡騎之屯於宣
曲者。
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
〈注〉師古曰:胡騎之屯池陽者也。
射聲校尉待詔射聲士。
〈注〉服虔曰:工,射者也。
冥冥聞聲則中之,因以名也。
應劭曰:須詔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也。
虎賁校尉輕車
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
〈注〉師古曰:自中壘以下,凡八校尉城中不在數中
中壘校尉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後漢
後漢光祿勳五官虎賁羽林郎將奉車都尉宿衛宮殿門戶,設衛尉卿統公車司馬、南、北宮衛士左右都候宮門司馬,以徼循宮中,設五營校尉,掌宿衛兵,以北軍中候監之。
後漢書·百官志》光祿勳,卿一人中二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宮殿門戶典謁署郎更直執戟宿衛門戶,考其德行進退之。
郊祀之事,掌三獻
一人,比千石
〈注〉胡廣曰:勳猶閽也。
《易》曰:為閽寺宦寺,主殿宮門戶之職。
漢官曰:員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二人斗食二人佐,六人騎吏八人學事十三人守學事,一人官醫,衛士八十一人
五官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主五官郎
五官中郎,比六百石。
本注曰:無員
五官侍郎,比四百石。
本注曰:無員
五官郎中,比三百石。
本注曰:無員
郎官皆主更直執戟宿衛殿門出充車騎
議郎不在直中。
〈注〉蔡質漢儀曰:中郎解其府對,太學郎年五十以屬五官,故曰六百石。
三署郎見光祿勳執板拜見
五官左右執板不拜三公諸卿,無敬。
左中郎將,比二千石
本注曰:主左署郎。
中郎,比六百石。
侍郎,比四百石。
郎中,比三百石。
本注曰:皆無員
〈注〉蔡質漢儀中郎解其府府次五官
右中郎將,比二千石
本注曰:主右署郎。
中郎,比六百石。
侍郎,比四百石。
郎中,比三百石。
本注曰:皆無員
〈注〉三郎無員
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
本注曰:主虎賁宿衛
左右僕射、左右陛長一人,比六百石。
本注曰:僕射,主虎賁習射
陛長,主直虎賁朝會殿中
虎賁中郎,比六百石。
虎賁侍郎,比四百石。
虎賁郎中,比三百石。
節從虎賁,比二百石。
四郎本注曰:皆無員
掌宿衛侍從
自節從虎賁久者轉遷才能差高至中郎
〈注〉前書武帝期門平帝更名虎賁
蔡質漢儀曰:主虎賁千五百人無常員,多至千人戴鶡冠,次右將府。
虎賁舊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
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賁,故名焉
孔安國曰:若獸,言其甚猛。
漢官曰:陛長黑綬銅印
荀綽《晉百官表注》曰:虎賁諸郎,皆父死子代漢制也。
羽林中郎將,比二千石
本注曰:主羽林郎
注按漢末又有四中郎將,皆帥師征伐,不知何時置。
董卓為東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獻帝曹操南中郎將
羽林郎,比三百石。
本注曰:無員
掌宿衛侍從
常選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補。
武帝以便從獵,還宿殿陛巖下室中,故號巖郎
〈注〉前書曰:初置名建章營騎,後更名出補三百石丞尉
荀綽《晉百官表注》曰:言其巖厲整銳也。
案此則為巖郎,與志不同
蔡質漢儀曰: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府。
羽林監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主羽林左騎
一人
〈注〉漢官曰:孝廉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監官屬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林右監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主羽林右騎
一人
奉車都尉,比二千石
本注曰:無員
掌御乘輿車
〈注〉漢官三人
駙馬都尉,比二千石
本注曰:無員
駙馬
〈注〉漢官五人
騎都尉,比二千石
本注曰:無員
本監羽林騎
〈注〉漢官一十人
右屬光祿勳
本注曰:職屬光祿者,自五官將至羽林右監,凡七署
奉車都尉謁者,以文屬焉。
舊有左右曹,秩以二千石上殿中,主受尚書奏事,平省之。
世祖省,使小黃門受事
車駕出,給黃門郎兼。
有請室令,車駕出,在前請所幸,徼車迎白,示重慎。
中興但以郎兼,事訖罷,又省車、戶、騎凡三將,及羽林令。
〈注〉如淳曰:主車曰車郎,主戶衛曰戶郎
衛尉,卿一人中二千石
本注曰:掌宮門衛士,宮中徼循事。
一人,比千石
〈注〉漢官曰:員吏四十一人,其九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學三人百石十二人斗食二人佐,十三人學事一人官醫,衛士六十人
公車司馬令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掌宮南闕門凡吏
上章,四方貢獻,及徵詣公車者。
丞、尉各一人,本注曰:丞選曉諱,掌知非法。
尉主闕門兵禁,戒非常
公元203年
〈注〉獻帝起居注曰:建安八年議郎衛林為公車司馬令,位隨將大夫
公車令都官長史位,從將大夫,自林始。
胡廣曰:諸門部各陳屯夾道其旁,當兵以示威武交戟以遮妄出入者。
宮衛士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掌南宮衛士
一人
〈注〉漢官曰:員吏九十五人衛士五百三十七人
宮衛士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掌北宮衛士
一人
〈注〉漢官曰:員吏七十二人衛士四百七十二人
左右都候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主劍㦸士,徼循宮,及天子有所收考
丞各一人
〈注〉周禮司寤氏有夜士
干寶注曰:今都候之屬。
漢官曰:右都候員吏二十二人衛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員吏二十八人衛士三百八十三人
蔡質漢儀曰:宮中諸有劾奏罪,左都候執戟戲車縛送詔獄
在候大小各付所屬,以馬被覆,見尚書令
尚書僕射尚書,皆執板拜見丞郎皆揖。
宮掖門,每門司馬一人,比千石
本注曰:南宮南屯司馬主平城門
公元37年
〈注〉漢官曰:員吏九人衛士百二人
古今注》曰:建武十三年九月初,開此門。
宮門龍司馬,主東門
〈注〉雒陽北宮門名,為蒼龍闕門。
漢官曰:員吏六人衛士四十人
武司馬,主元武門。
〈注〉漢官曰:員吏二人衛士三十八人
北屯司馬,主北門
〈注〉漢官曰:員吏二人衛士三十八人
北宮朱爵司馬,主南掖門。
公元59年
〈注〉漢官曰:員吏四人衛士百二十四人
古今注》曰:永平二年十一月,初作北宮朱爵司馬門
東明司馬,主東門
〈注〉漢官曰:員吏十三人衛士百八十人
朔平司馬,主北門
〈注〉漢官曰:員吏五人衛士百一十七人
七門
〈注〉漢官曰:凡員吏皆隊長佐。
凡居宮中者,皆有口籍於門之所屬
宮名兩字,為鐵印文符,案省符乃內之
〈注〉胡廣曰:符用木長尺二寸鐵印以符之。
外人以事當入,本宮長吏為封棨傳;其有官位出入御者言其官。
右屬衛尉
本注曰:中興旅賁令,衛士一人丞。
〈注〉漢官目錄曰:右三卿太尉所部
軍中候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掌監五營
〈注〉漢官曰:員吏七人,候自得辟召通,大鴻臚一人斗食
屯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兵。
司馬一人千石
〈注〉漢官曰:員吏百二十八人,領士七百人
蔡質漢儀曰:五營司馬,見校尉執板不拜
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兵。
司馬一人千石
〈注〉如淳曰:越人內附以為騎也。
晉灼曰:取其才力超越也。
案紀光武青巾右校尉越騎校尉
臣昭曰:越人善騎所出
晉灼為允,蔡質漢儀亦曰掌越騎
漢官曰:員吏百二十七人,領士七百人
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兵。
司馬一人千石
〈注〉置掌上林苑門,屯兵見前書。
漢官曰:員吏七十三人,領士七百人
長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衛兵。
司馬胡騎司馬一人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主烏桓騎。
〈注〉如淳曰:長水,胡名也。
韋昭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廐近長水故以為名。
長水關中小水名。
蔡質漢儀曰:主長水宣曲胡騎
漢官曰:員吏百五十七人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
射聲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掌宿衛兵。
司馬一人千石
〈注〉服虔曰:工,射也。
冥寞中,聞聲則射,中之,故以為名。
蔡質漢儀曰:掌待詔射聲事。
漢官曰:員吏百二十九人,領士七百人
右屬軍中候
本注曰:舊有中壘校尉,領北軍營壘之事。
胡騎虎賁校尉,皆武帝置。
中興省中壘,但置中候,以監五營
胡騎長水
虎賁輕車,并射聲
公元31年
世祖建武七年,省長水射聲二校尉官
後漢書·世祖本紀云云
〈注〉校尉,皆武帝置,今省之。
公元33年
建武九年春三月辛亥,初致青巾左校尉官。
後漢書·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39年
建武十五年夏六月庚午,復致屯騎長水射聲三校尉官;改青巾左校尉越騎校尉
後漢書·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162年
桓帝延熹五年,詔減虎賁羽林冬衣
後漢書·桓帝本紀延熹五年秋八月庚子,詔減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與冬衣
〈注〉東觀記》曰:以京師水旱疫病帑藏空虛虎賁羽林不任事者住寺減半奉。
據此,謂簡選疲弱不勝軍事者,留住寺也。
公元188年
靈帝中平五年秋八月,初置西園校尉
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注〉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校尉議郎曹操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左校尉淳于瓊為右尉校,凡八校,尉皆統於蹇碩
晉以光祿勳衛尉皆為列卿,統宿衛武賁郎將之屬,而領護將軍爾各統軍校,以備宿衛
《晉書·職官志》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長秋,皆為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員。
公元364年
光祿勳,統武賁中郎將、羽林郎將、冗從僕射羽林左監五官左右中郎將東園匠太官御府守宮黃門掖庭清商華林園暴室等令。
哀帝興寧二年,省光祿勳,并司徒
孝武寧康元年復置。
衛尉,統武庫公車衛士、諸冶等令,左右都候南北東西督治掾。
渡江,省衛尉
公元199年
領軍將軍,魏官也。
漢建安四年魏武丞相自置,及拔漢中,以曹休為中領軍
文帝踐祚,始置領軍將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
武帝初省,使中軍將軍羊祜二衛、前、後、左、右、驍衛等營,即領軍之任也。
懷帝永嘉中,改中軍曰中領軍
永昌元年,改曰北中軍候尋復領軍
帝世,復為中候尋復領軍
公元207年
護軍將軍,案本秦護軍都尉官也。
漢因之,高祖陳平護軍中尉武帝以為護軍都尉,屬大司馬
魏武為相,以韓浩護軍,史奐為領軍,非漢官也。
建安十二年,改護軍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馬
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也。
元帝永昌元年,省護軍,并領軍
明帝太寧二年,復置領、護,各領營兵
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領營,總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護軍猶別有營也。
資重者為領軍護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
屬官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軍則置參軍
左右衛將軍,案文帝初置中衛及魏,武帝受命分為左右衛,以羊琇為左,趙序為右。
並置長史司馬功曹主簿員,江左長史
驍騎將軍遊擊將軍,並漢雜號將軍也。
魏置為中軍
及晉,以領、護、左右衛驍騎遊擊六軍
公元272年
左右前後將軍,案魏明帝時左軍,則左軍魏官也,至晉不改。
武帝初又置前軍右軍泰始八年置後軍,是為四軍
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校尉,是為五校,並漢官也。
魏晉逮於江左,猶領營兵並置司馬功曹主簿
後省左軍右軍前軍後軍鎮衛軍,其左右營校尉自如舊,皆中領軍統之。
二衛始置前驅、由基、彊弩三部司馬各置督史。
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
二衛五部督。
命中武賁驍騎遊擊各領之。
又置武賁羽林上騎、異力四部并命中為五督
其衛鎮四軍五校各置千人
更制殿中將軍中郎校尉司馬驍騎
椎斧武賁,分屬二衛
尉中武賁、持披冗從羽林馬,常從人數各有差。
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士居之。
先是陳勰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軍令。
帝為晉王委任使典兵事
及蜀破後,令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標幟之制,闇練之,遂以殿中典兵中郎將,遷將軍
久之武帝每出入,白獸幡乘輿左右鹵簿陳列齊肅
太康末武帝常出射雉勰時已為都水使者散從
車駕逼暗乃還,漏已盡,當合函,停乘輿良久得合,乃詔勰合之。
勰舉白獸幡指麾須臾之間而函成。
皆謝閑解甚為武帝所任。
宋仍以光祿勳統諸郎將衛尉,掌諸屯兵,而領軍護軍將軍校尉,亦主掌禁衛
公元前104年
《宋書·百官志》光祿勳一人
一人
光,明也;祿,爵也;勳,功也。
秦曰郎中令,漢因之。
漢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
三署郎,郎執戟衛宮殿門戶。
光祿勳禁中御史,有獄在殿門外,謂之光祿外部
光祿勳郊祀三獻
魏、晉以來光祿勳不復居禁中,又無復三署郎,唯外宮朝會,則以名到焉。
二臺奏劾,則符光祿禁止解禁止亦如之。
禁止,身不得殿省光祿殿門故也。
宮殿門戶至今猶屬。
晉哀帝興寧二年,省光祿勳,并司徒
孝武寧康元年,復置。
東京三署有行四科者,歲舉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罷省,光祿勳依舊四行衣冠子弟充之
三署者,五官署、左署右署也,各置中郎將以司之。
郡舉孝廉以補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屬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
凡有中郎議郎侍郎郎中四等無員,多至萬人
公元373年
衛尉一人
二人
宮門屯兵,秦官也。
景初改為中大夫
元年,復為衛尉
江右冶鑄,領冶令三十九,戶五千三百五十。
冶皆在江北,而江南唯有梅根冶塘二冶,皆屬揚州不屬衛尉
衛尉江左不置宋世祖孝建元年復置。
舊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領軍將軍一人
內軍
漢有南北軍,衛京師
武帝中壘校尉,掌北軍營。
光武省中校尉,置北軍中候,監五校營。
魏武丞相相府自置領軍,非漢官也。
文帝魏王位,魏始置領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
晉武帝初省,使中軍將軍羊祜二衛前後右驍騎七軍營兵,即領軍之任也。
遷罷,復置北軍中候
軍中候置丞一人
懷帝永嘉中,改曰中領軍
元帝永昌元年,復改曰北軍中候尋復領軍
帝世,復以為中候,而陶回居之;尋復領軍
領軍令猶有南軍都督
公元前119年
護軍將軍一人
外軍
秦時護軍都尉,漢因之。
陳平護軍中尉,盡護諸將。
然則復以都尉中尉矣。
武帝元狩四年,以護軍都尉大司馬於時都尉矣。
漢書·李廣傳》驍騎將軍,屬護軍將軍
護軍護諸將軍
哀帝元壽元年更名護軍都尉司寇
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護軍都尉
東京省,班固大將軍中護軍,隸將軍莫府,非漢朝列職。
魏武為相,以韓浩護軍,史奐為領軍,非漢官也。
建安十二年,改護軍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馬
魏初因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也。
晉元帝永昌元年,省護軍領軍
大寧二年,復置。
魏、晉江左領、護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營,總統衛驍騎材官諸軍猶別有營也。
領、護資重者為領軍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
官屬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
受命出征,則置參軍
左衛將軍一人
右衛將軍一人
衛將軍宿衛營兵
二漢、衛不置
晉文帝相國相國府置中衛將軍
武帝初,分中衛左右衛將軍,以羊琇左衛趙序右衛
二衛江右長史司馬功曹主簿江左長史
公元前129年
驍騎將軍漢武帝元光六年李廣驍騎將軍
魏世置為內軍,有營兵高功者主之。
先有司馬功曹主簿後省
遊擊將軍漢武帝時韓說遊擊
是為六軍
公元272年
左軍將軍、右軍將軍前軍將軍後軍將軍
魏明帝時,有左軍將軍,然則左軍魏官也。
晉武帝初,置前軍右軍太始八年,又置後軍。
是為四軍
左中郎將右中郎將,秦官,漢因之。
五官中郎將三署郎,魏無三署郎,猶置其職。
晉武帝省。
宋世祖大明中,又置。
公元39年
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
五校漢武帝置。
屯騎步兵上林苑屯兵越騎越人來降,因以為騎也;一說取其材力超越也。
長水長水宣曲胡騎
長水胡部落名也。
胡騎宣曲觀下。
韋曜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廐近長水故以為名。
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
射聲射聲士,聞聲則射之,故以為名。
光武初,改屯騎驍騎越騎青巾
建武十五年復舊
東京五校,典宿衛士
遊擊五校,魏、晉逮於江左,初猶領營兵並置司馬功曹主簿後省
中郎將本不領營也。
五營校尉,秩二千石
虎賁中郎將《周官》虎賁氏。
漢武帝建元三年,始微行出遊選材力之士執兵從送,期之諸門,故名期門
無員,多至千人
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置中郎將領之。
虎賁舊作虎奔,言如虎奔走也。
王莽輔政,以古有勇士孟賁故以奔為
二千石
冗從僕射東京中黃門冗從僕射,非其職也。
魏世因其名而置冗從僕射
公元前104年
羽林監漢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營騎,亦掌從送次期門,後更名羽林騎,置令、丞。
宣帝中郎將騎都尉羽林,謂之羽林中郎將
東京又置羽林左監、羽林右監,至魏世不改。
晉罷羽林中郎將,又省一監,置一監而已
虎賁羽林,是為三將
哀帝省。
宋高祖永初初,復置。
江右營兵江左無復營兵
羽林監六百石。
公元289年
積射將軍彊弩將軍
漢武帝路博德彊弩校尉李沮彊弩將軍
宣帝以許延壽彊弩將軍
彊弩將軍東漢雜號前漢至魏無積射
晉太康十年立射營、弩營,置積射彊弩軍主之。
驍騎彊弩將軍先並各置一人宋太宗泰始以來,多以軍功得此官,今並無復員。
殿中將軍殿中司馬督。
晉武帝時,殿內宿衛號曰三部司馬,置此二官分隸左右二衛
江右初,員十人
會宴饗,則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白虎幡監之。
晉孝武太元中改選,以門閥居之。
宋高祖永初初,增為二十人
其後過員者,謂之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馬督。
其後無復員。
武衛將軍無員
初,魏王始置武衛中郎將文帝踐阼改為衛將軍,主禁旅如今二衛,非其任也。
晉氏不常置。
宋世祖大明中,復置,代殿將軍之任,比員外散騎侍郎
武騎常侍無員
西京官。
車駕游獵常從猛獸
後漢、魏、晉不置
宋世祖大明中,復置。
奉朝請
南齊
齊光祿勳但領光祿中散大夫,而不轄諸郎將衛尉,但掌宮城巡警,而不轄諸衛士
以中領軍、護軍典內兵,而散騎東省二衛四軍五校將軍西省
南齊書·百官志》光祿勳
府置丞一人
領官如左:左右光祿大夫;位從公開府置佐史如公。
光祿大夫;皆銀章青綬,詔加金章紫綬者,為金紫光祿大夫
樂安任遐光祿,就王晏一片金,乃啟轉為金紫不行
太中大夫
中散大夫
大夫官,皆處舊齒老年,重者加親二十人
衛尉
府置丞一人
宮城管籥
張衡西京賦》曰:衛尉八屯警夜巡晝
宮城卻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應更唱,太祖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云。
領軍將軍、中領軍
護軍將軍中護軍
凡為中,小輊,同一官也。
諸為將軍官,皆敬領、護。
諸王將軍,道相逢,則領、護讓道
長史司馬五官功曹主簿
左右衛將軍
驍騎將軍
游擊將軍
晉世以來,謂領、護至驍、游為六軍
衛置司馬、次官功曹主簿以下
左右中郎將
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號四軍
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校尉
虎賁中郎將
冗從僕射
林羽監。
積射將軍
彊弩將軍
殿中將軍員外殿中將軍
殿中司馬督。
武衛將軍
武騎常侍
二衛四軍五校已下,謂之西省,而散騎東省
梁設衛尉卿秋卿,掌宮門屯兵
又有領軍護軍等諸將軍中郎將校尉分司禁衛,而光祿卿但掌宮殿門戶
《隋書·百官志》衛尉卿,位視侍中,掌宮門屯兵
卿每月、丞每旬行宮徼,糾察不法
武庫令公車司馬令
又有弘訓衛尉,亦置官屬
公元507年
領軍護軍,左、右衛驍騎游騎六將軍,是為六軍,又有中領、中護,資輕於領、護。
左右前後將軍,左右中郎將屯騎步騎越騎長水射聲五營校尉武賁冗從、羽林三將軍積射強弩二軍殿中將軍武騎之職,皆以分司丹禁侍衛左右
天監六年,置左右驍騎、左右遊擊將軍,位視二率
改舊驍騎雲騎遊擊遊騎,降左右驍、遊一階
又置朱衣直閤將軍,以經為方牧者為之。
其以左右驍、遊帶領者,量給儀從
光祿卿,位視太子中庶子,掌宮殿門戶
守宮黃門華林園暴室等令。
又有左右光祿金紫光祿太中中散大夫,並無員,以養老疾。
梁初猶依宋、齊,皆無卿名。
天監七年,以衛尉衛尉卿廷尉廷尉卿將作大匠大匠卿。
三卿是為秋卿
光祿勳光祿卿大鴻臚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太舟卿三卿是為冬卿
陳承梁設光祿卿,領護軍將軍衛尉中郎校尉,各率其屬分司禁衛
《隋書·百官志》:陳承梁,皆循其制官,其所制品秩,左右光祿大夫中二千石品第二。
護軍金紫光祿大夫中二千石左右衛將軍二千石太后衛尉卿衛尉光祿寺卿中二千石品第三。
右驍騎、左右游擊將軍二千石朱衣直閤雲騎游騎將軍太中中散大夫千石品第四。
前、左、右、後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千石,品第五
步兵射聲長水越騎屯騎校尉千石品第六。
奉車、駙馬都尉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僕射領護長史司馬並六百石,品第七。
積射強弩武衛將軍公車令,並六百石。
武騎常侍依減秩例,六百石。
左右衛司馬不言秩,品第八。
左右二衛殿中將軍不言秩,品第九。
北魏
公元386年
道武帝登國元年,以都統長領殿內兵,而幢將員主三郎衛士
《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太祖登國元年,置都統長,又置幢將外朝大人官。
都統長領殿內之兵,直王宮幢將六人,主三郎衛士直宿禁中者自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統之,外朝大人無常員,主受詔命外使出入禁中國有大喪大禮與參知,隨所典焉。
公元398年
天興元年十二月,置散騎常侍待詔管官。
常侍待詔侍直左右出入王命
《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公元400年
天興三年十月,置長德官長德職比中散大夫無常員。
《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公元401年
天興四年七月,罷匈奴中郎將官,令諸部護軍皆屬大將軍府。
《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公元407年
天賜四年五月增置侍官侍直左右出內詔命,取八國良家,代郡上谷廣甯雁門四郡中年長有器望充之
《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公元409年
明元帝永興元年十一月,置騏驎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
《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公元480年
孝文帝太和四年,省二部內部幢將
《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云云
北齊
北齊衛尉寺掌禁衛,而領軍將軍諸衛將軍護軍將軍,兼掌禁衛扈從
《隋書·百官志》後齊制官多循後魏衛尉寺。
置卿、少卿、丞各一人
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
禁衛甲兵
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
宮殿城門,并諸倉管籥等事
又領公車武庫衛士署令
武庫又有修故局丞
軍府將軍一人,掌禁衛宮掖
朱華閤外,凡守衛官,皆主之。
輿駕出入督攝仗衛
領軍亦同。
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釐其府事。
又領左右衛、領左右等府。
左右衛府,將軍一人,掌左右廂
所主朱華以外,各武衛將軍二人貳之。
皆有司馬功曹主簿錄事,釐其府事。
御仗屬官,有御仗副都督御仗五職御仗等員。
直盪屬官,有直盪副都督、直入正副都督、勳武前鋒副都督、勳武前鋒五藏等員。
直衛屬官,有直衛正副都督、翊衛正副都督前鋒副都督等員。
直突屬官,有直突都督、勳武前鋒都督等員。
直閤屬宮,有朱衣直閤直閤將軍、直寢、直齊、直後之屬。
又有武騎雲騎將軍一人驍騎遊擊前後左右四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各五人步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校尉奉車都尉等,各十人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十五人冗從僕射三十人騎都尉六十人積弩積射強弩將軍武騎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將軍五十人員外將軍一百人殿中司馬五十人員外司馬一百人
左右府,有領左右將軍、領千牛備身,又有左右備身副都督、左右備身五職、左右備身員。
又有刀劍備身副都督刀劍備身五職刀劍備身員。
又有備身副都督備身五職員。
軍府將軍一人,掌四中關津
輿駕出則護駕
中護軍亦同,有長史司馬功曹五官主簿錄事,釐其府事。
屬官東西南北四中府皆統之。
四府中郎將一人長史司馬錄事參軍統府錄事一人
又有統府直兵功曹倉曹中兵外兵騎兵長流城局參軍一人,法、田、鎧等曹行參軍一人
又領諸關尉津尉
北周
北周仍置諸將軍郎將之屬,而左右宮伯左右諸侍、左右武伯、虎賁六率皆掌禁衛
《周書·盧辯傳》前後將軍、左右將軍七命;左右中郎將六命;奉車、奉騎等都尉五命武騎常侍侍郎三命
《隋書·禮儀志》後周警衛之制,置左右宮伯,掌侍衛之禁,各更直于內。
宮伯貳之。
臨朝則分在前侍之首,並金甲,各執龍環金飾長刀
行則夾路車左右。
中侍,掌御寢之禁,皆金甲左執龍環右執獸環長刀,並飾以金。
左右侍,陪中侍之後,並銀甲左執鳳環右執麟環長刀
左右前侍,掌御寢南門左右,並銀甲左執師子環,右執象環長刀
左右後侍,掌御寢北門左右,並銀甲左執犀環右執兕環長刀
左右騎侍,立于寢之東西階,並銀甲左執羆環右執熊環長刀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左右侍之外。
左右以下,刀並以銀飾。
左右宗侍,陪左右前侍之後,夜則衛于寢庭之中,皆服金塗甲,左執豹環右執貔環長刀,並金塗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騎侍之外。
自左右中侍已下,皆行則兼帶黃弓矢,巡田則常服,帶短刀如其長刀之飾。
左右庶侍,掌非皇帝御門閤之禁,並服金塗甲,左執解豸環,右執獜環長劍,並金飾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宗侍之外。
行則兼帶皓弓矢
左右勳侍,掌陪左右庶侍而守出入,則服金塗甲,左執吉良環,右執猙環長劍十二人,兼執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
行則兼帶盧弓矢,巡田則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劍如其長劍之飾。
侍官大駕則俱侍,中駕露寢半之小駕三分之一。
右武伯,掌內外衛之禁令,兼六率之士。
皇帝臨軒,則備三仗于庭,服金甲,執金釦杖,立于殿上西階之側。
行則列兵于帝之左右,從則服金甲被繡袍。
左右武伯二人,貳之,服執同于武伯分立大武伯下及露門左右塾。
行幸則加錦袍
右武賁,率掌武賁之士,其隊器皆元,以四色飾之,各總左右持鈒之隊。
皇帝露寢,則立于左右三仗第一行之南北
出則分在隊之先後
副率貳之。
右旅賁,率掌旅賁士,其隊器服皆青,以朱為飾,立于三仗第二行之南北
副率貳之。
左右射聲,率掌射聲之士,其器服皆朱,以黃為飾,立于三仗第三行之南北
副率貳之。
右驍騎,率掌驍騎之士,器服皆黃,以皓為飾,立于三仗四行南北
副率貳之。
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其隊器服皆皓,以元為飾,立于三仗第五行之南北
副率貳之。
右遊擊,率掌遊擊之士,其器服皆元,以青為飾。
副率貳之。
武賁巳下六率,通服金甲師子文袍,執銀釦檀杖。
副率通服金甲獸文袍。
各有倅長帥長相次陪列
行則引前。
倅長通服銀甲豹文袍,帥長通服銀甲鶡文袍。
副率已下,通執獸環銀飾長刀
大駕盡行中駕露寢半之小駕中駕
常行軍旅,則衣色尚烏。
隋仍以衛尉公車武庫、守宮三署令,而諸衛府皆司禁衛之事。
《隋書·百官志》高祖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
衛尉寺、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左右領、左右監門左右領軍等府,分司統職。
衛尉寺置卿、少卿一人
二人
主簿錄事二人
公車武庫守宮等署。
各置令、公車一人武庫守宮二人
公車一人武庫二人
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武候,各大將軍一人
將軍二人
並有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等曹參軍法曹、鎧曹行參軍,各一人
行參軍左右衛、左右武候各六人左右武衛八人
左右衛,掌宮掖禁禦督攝仗衛
又各有直閤將軍六人
直寢十二人
直齋直後,各十五人
並掌宿衛侍從
奉車都尉六人
掌馭副車
武騎常侍十人
殿內將軍十五人
員外將軍二十人
殿內司馬二十人
員外司馬四十人
並以參軍府朝出使勞問
左右衛又各統親衛
開府
左勳衛開府左翊開府、二開府、三開府、四開府,及武衛、武候、領軍開府准此
府置開府一人
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等曹參軍,法曹行參軍一人
行參軍三人
又有儀同府。
武衛、武候、領軍儀同准此
儀同已下,置員同開府,但無行參軍員。
諸府領軍坊。
每坊置主坊一人
二人
鄉團置團主一人
二人
左右武衛府,無直閣已下員,但領外宿衛
右武候,掌車駕出,先驅後殿晝夜巡察,執捕姦非烽候道路水草所置。
巡狩師田,則掌其營禁
右加置司辰四人
漏刻一百一十人
左右左右府,各大將軍一人
將軍二人
侍衛左右供御兵仗
千牛備身十二人
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十二人
供御弓箭備身六十人
掌宿衛侍從
各置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二曹參軍事,鎧曹行參軍一人
左右監門府各將軍一人
宮殿門禁守衛事。
各置郎將二人
校尉直長三十人
長史司馬錄事,及倉、兵曹參軍,鎧曹行參軍一人
行參軍四人
高祖又採後周之制,左右衛、武候、領左右監門府為內官
公元583年
文帝開皇三年四月,詔廢衛尉入太常尚書省
《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云云
公元586年
開皇六年,置八尉吏部而罷左右衛、殿內將軍司馬督,武騎常侍等員。
《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六年吏部別置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奉儒林文林八郎武騎屯騎驍騎游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
其品則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
上階為郎,下階為尉。
散官番直,常出使監檢
門下省員外散騎常侍奉朝請通事令史員,及左右衛、殿內將軍司馬督,武騎常侍等員。
公元592年
開皇十二年,復置衛尉寺。
《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云云
公元598年
開皇十八年,置備身府。
《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云云
公元603年
仁壽三年監門府又置門候一百二十人
《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百官志》云云
公元607年
煬帝大業三年改置諸衛府官號,而衛尉寺置二少卿
公元604年
《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百官志》煬帝即位,多所改革
三年定令,改左右衛左右翊衛,左右備身左右騎尉。
左右武衛依舊名。
領軍左右屯衛,加置左右禦。
改左右武候為左右候衛。
是為十二衛。
又改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左右監門依舊名,凡十六府。
光祿已下八寺,少卿各加置二人
十二衛,各置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總府事,并統諸鷹揚府
驃騎鷹揚郎將正五品車騎鷹揚副郎將,從五品大都督校尉,帥都督旅帥都督隊正增置隊副以貳之。
三衛三侍
直閤將軍、直寢、奉車都尉駙馬都尉直齋別將統軍軍主幢主之屬,並廢。
以武候府司辰師員,隸為太史局官。
軍士左右衛所領名為驍騎左右驍衛所領名豹騎左右武衛所領名熊渠左右屯衛所領名羽林左右衛所領名射聲左右衛所領名佽飛,而總號衛士,每衛置護軍四人,掌副貳將軍
將軍無則一人攝。
尋改護軍武賁郎將正四品,而置武牙郎將六人副馬,從四品
諸衛皆置長史,從五品
又有錄事參軍司倉、兵、騎、鎧等員。
翊衛又加有親侍。
鷹揚府每府置鷹揚郎將一人正五品副鷹揚郎將一人,從五品,各有司馬及兵、倉兩司
其府領親、勳、武三侍,非翊衛府,皆無三侍
鷹揚每府置越騎校尉二人,掌騎士步兵校尉二人,領步兵,並正六品
外軍鷹揚並同
左右候衛增置察非掾二人,專糾彈之事。
左右左右府改為右備身府,各置備身郎將一人
各置直齋二人以貳之,並正四品,掌侍衛左右
千牛左右、司射左右十六人,並正六品
長史,正六品錄事司兵、倉、騎,參軍等員,並正八品
折衝郎將,各三人正四品掌領驍果
各置果毅郎將三人以貳之,從四品
驍果,置左、右雄武府雄武郎將以領之。
武勇郎將為副員,同鷹揚鷹擊
司兵司騎二局並置參軍事
左右監門府,改將軍郎將各置一人正四品直閤六人正五品
官屬並同備身府。
又增左右門尉一百二十人,正六品;置門候二百四十人正七品
分掌門禁守衛
〈注〉千牛掌執千牛刀宿衛,司射掌供御弓箭
公元609年
大業五年,又改副郎將鷹擊郎將
《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百官志》云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