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二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四百二十九卷目錄
 司城部彙
  總一則〉
  總一則〉
  後漢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南齊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總一則〉
  總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總一則 世祖至元三則〉
  總一則 太祖洪武二則 成祖永樂二則 宣宗宣德一則 英宗正統一則 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一則 武宗正德二則 世宗嘉靖一則
皇清總一則 康熙五則
 司城藝文
  執金吾箴         漢揚雄
  城門校尉箴         前人
 司城紀事
 司城雜錄
官常典第四百二十九卷
司城部彙
周制司門王城十二門
周禮地官司徒教官之屬,司門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每門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訂義鄭康成曰:司門主王十二門,若今城門校尉
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幾出入不物者,正其貨賄
訂義王昭禹曰:不物有所幾,而後害者亡,靡者微,貨賄有所正,而後亡者有,利者阜。
財物犯禁舉之
訂義陳及之曰:所謂犯禁者,即司市偽飾之法,在民商賈工者,十有二是也
以其財養死政之老與其孤,祭祀牛牲繫焉。
監門養之
訂義王昭禹曰:有司門,又有監門者,蓋司門下大夫二人為之,其屬則有二十八士,凡以總管王城十二門而已
至於十二門,又各有士二人,乃所謂監門也。
歲時之門受其餘。
訂義賈氏曰:四時之祭,門非一,故云。
凡若月令祭門者,是祭廟門,此門亦謂國門十二者。
除四時祭外,又有為祈禱,若左傳莊二十五年,大水,用牲於門之事。
易氏曰:祭門不敢用散,祭祀之牲,特受其共牲之餘者而用之。
四方賓客造焉。
則以告。
訂義賈氏曰:四方諸侯來朝覲,至關,關人告王。
至郊,郊人告王。
國門門人告王。
王遣人往迎之。
漢承秦制設中尉徼循京師,後改執金吾中壘武庫諸令丞,左右京輔都尉皆屬之,設城門等八校尉,掌諸門屯兵騎士,皆有丞,司馬以佐之。
公元前104年
漢書·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候、司馬千人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
屬官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
都船武庫三丞中壘兩尉
又式道左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輔都尉、尉丞兵卒皆屬焉。
初,寺互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中尉
太常執金吾,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
〈注〉如淳曰:所謂遊徼徼循禁備盜賊也。
師古曰:徼謂遮繞也,徼音二釣反。
候及司馬千人,皆官名也。
屬國都尉云有丞候千人西域都護司馬千人,各二人凡此千人,皆官名也。
應劭曰:吾,禦也。
常執金革,以禦非常
師古曰:金吾鳥名也。
主辟不
祥。
天子出行職主先道,以禦非常
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
如淳曰:《漢儀注有寺互都船獄令,治水官也。
應劭曰:式道凡三,候車駕出,還式道,候持麾至宮門,門乃開。
師古曰:式表也。
城門校尉京師城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候
〈注〉師古曰:八屯各有司馬也。
門各有候,蕭望之小苑東門候,亦其比也。
中壘校尉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
〈注〉師古曰:掌北軍壘門之內,而又外掌西域
屯騎校尉騎士
步兵校尉上林苑屯兵
越騎校尉越騎
〈注〉如淳曰:越人內附以為騎也。
長水校尉長水宣曲胡騎
〈注〉師古曰:長水,胡名也。
宣曲,觀名。
胡騎之屯於宣曲者。
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
〈注〉師古曰:胡騎之屯池陽者也。
射聲校尉待詔射聲士。
〈注〉服虔曰:工射者也。
冥冥中,聞聲則中之,因以名也。
應劭曰:須詔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也。
虎賁校尉輕車
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
司隸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注〉師古曰:自中壘以下,凡八校尉城門不在數中
後漢
後漢執金吾武庫令,掌宮外徼巡非常,設城門校尉,以主城門
後漢書·百官志》執金吾一人中二千石
本注曰:掌宮外司非水火之事。
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
吾猶禦也。
〈注〉《漢官秩云:比二千石
胡廣曰:衛尉巡行宮中,則金吾徼於外,相為表裡,以擒姦討猾。
應劭曰:執金革以禦非常
漢官曰:員吏二十九人,其十人四科一人二百石,文學三人百石二人斗食十三人佐,學事緹綺
一人,比千石
〈注〉官秩云:六百石。
緹綺二百人
本注曰:無秩,比吏食奉
〈注〉漢官曰:執金吾緹綺二百人五百二十人輿服導從,光滿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壯矣。
世祖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
武庫令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主兵器。
一人
右屬執金吾
本注曰:本有式道、左右中𠋫三人,六百石。
車駕出,掌在前清道,還持麾至宮門宮門乃開。
中興一人,又不常置,每出,以郎兼式道候,事已罷,不復屬執金吾
省中壘、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右京輔都尉
城門校尉一人,比二千石
本注曰:掌雒陽城門十二所。
〈注〉周禮司門干寶注曰:如今校尉
司馬一人千石
本注曰:主兵
城門門候一人,六百石。
〈注〉周禮門下士二人
干寶曰:如今門候
蔡質漢儀曰:門候校尉執板不拜
本注曰:雒陽城十二門,其正南一門平城門,
公元38年
〈注〉《漢官秩曰:平城門為宮門不置候,置屯司馬,秩二千石
李尤銘曰:平城司午,厥位處中
古今注》曰:建武十四年九月開平城門。
北宮門,屬衛尉
其餘上西門
〈注〉應劭漢官曰:上西所以不純白者,漢家初成,故丹鏤之。
李尤銘曰:上西在季位,月惟戌。
雍門
〈注〉銘曰:雍門處中位月在酉。
廣陽門,
〈注〉銘曰:廣陽位孟厥月在申
津門
〈注〉銘曰:津名自定季月未。
小苑門,開陽門,
〈注〉應劭漢官曰: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宿昔一柱來在樓上琅邪開陽縣上言縣南城門一柱飛去。
光武皇帝使來識視悵然,遂堅縛之刻,記其年月,因以名焉。
銘曰:開陽,在孟位月惟巳。
耗門,
〈注〉銘曰:耗門值季月位在辰。
中東門,
〈注〉銘曰:中東仲月位當卯。
東門
〈注〉銘曰:上東少陽厥位在寅。
榖門
〈注〉銘曰:榖門北中位當于子。
夏門
〈注〉銘曰:夏門值孟位月在亥。
十二門
〈注〉蔡質漢儀曰:雒陽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門,門一亭
右屬城門校尉
晉省執金吾城門校尉設中領軍護軍,以統諸營衛
公元199年
《晉書·職官志》:中領軍將軍,魏官也。
漢建安四年魏武丞相自置,及拔漢中,以曹休為中領軍
文帝踐祚,始置領軍將軍,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
武帝初省,使中軍將軍羊祜二衛、前、後、左、右、驍衛等營,即領軍之任也。
懷帝永嘉中,改中軍曰中領軍
永昌元年,改曰北中軍候尋復領軍
帝世,復為中候尋復領軍
公元207年
護軍將軍,案本秦護軍都尉官也。
漢因之,高祖陳平護軍中尉武帝以為護軍都尉,屬大司馬
魏武為相,以韓浩護軍,史奐為領軍,非漢官也。
建安十二年,改護軍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馬
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也。
元帝永昌元年,省護軍,并領軍
明帝太寧二年,復置領、護,各領營兵
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領營,總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護軍猶別有營也。
資重者為領軍護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
屬官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軍則置參軍
左右衛將軍,案文帝初置中衛及魏,武帝受命分為左右衛,以羊琇為左,趙序為右。
並置長史司馬功曹主簿員,江左長史
驍騎將軍遊擊將軍,並漢雜號將軍也。
魏置為中軍
及晉,以領、護、左右衛驍騎遊擊六軍
左右前後將軍,案魏明帝時左軍,則左軍魏官也,至晉不改。
武帝初又置前軍右軍泰始八年置後軍,是為四軍
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校尉,是為五校,並漢官也。
魏晉逮於江左,猶領營兵並置司馬功曹主簿
後省左軍右軍前軍後軍鎮衛軍,其左右營校尉自如舊,皆中領軍統之。
二衛始置前驅、由基、彊弩三部司馬各置督史。
左衛熊渠武賁右衛佽飛武賁
二衛五部督。
命中武賁驍騎遊擊各領之。
又置武賁羽林上騎、異力四部并命中為五督
其衛鎮四軍五校各置十人
更置殿中將軍中郎校尉司馬驍騎
椎斧武賁,分屬二衛
尉中武賁、持披冗從羽林馬,常從人數各有差。
武帝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士居之。
公元454年
宋又設衛尉以掌宮門屯兵,而以中領軍內軍
《宋書·百官志》衛尉一人
二人
宮門屯兵,秦官也。
景初改為中大夫
元年,復為衛尉
江右冶鑄,領冶令三十九,戶五千三百五十。
冶皆在江北,而江南惟有梅根冶塘二冶,皆屬揚州不屬衛尉
衛尉江左不置宋世祖孝建元年復置。
舊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公元322年
領軍將軍一人
內軍
漢有南北軍,衛京師
武帝中壘校尉,掌北軍營。
光武省中校尉,置北軍中候,監五校營。
魏武丞相相府自置領軍,非漢官也。
文帝魏王位,魏始置領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
晉武帝初省,使中軍將軍羊祜二衛前後右驍騎七軍營兵,即領軍之任也。
遷罷,復置北軍中候
軍中候置丞一人
懷帝永嘉中,改曰中領軍
元帝永昌元年,復改曰北軍中候尋復領軍
帝世,復以為中候,而陶回居之;尋復領軍
領軍令猶有南軍都督
南齊
齊以衛尉專掌宮城管籥
南齊書·百官志》衛尉府置丞一人
宮城管籥
張衡西京賦》衛尉八屯警夜巡晝
宮城卻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應更唱,太祖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云。
梁以衛尉秋卿,掌宮門屯兵,又設城監門候及五城謁者
公元508年
《隋書·百官志》:梁初猶依宋、齊,皆無卿名。
天監七年,以衛尉衛尉卿廷尉廷尉卿將作大匠大匠卿。
三卿是為秋卿
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衛尉卿,位視侍中,掌宮門屯兵
卿每月、丞每旬行宮徼,糾察不法
武庫令公車司馬令
又有弘訓衛尉,亦置屬官
陳承梁置衛尉卿衛尉丞公車令詳定品秩
《隋書·百官志》:陳承梁,皆循其制官,其所制品秩,衛尉卿中二千石品第三。
公車令衛尉丞六百石,品第八。
北魏
孝文帝太和  年,詔議官制定城校尉階品
《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自太祖高祖初,其內百官屢有減置,或事出當時不為常目,舊令亡失無所依據
太和中高祖群寮議定百官,著於令,城門校尉第三品下。
公元499年
太和二十三年復次職令更定城門校尉階品
《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官氏志》太和二十三年高祖復次職令,及帝崩,世宗班行之,以為永制
城門校尉四品上階
北齊
北齊衛尉寺,掌城門禁衛
《隋書·百官志》:後齊衛尉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
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
禁衛甲兵
城門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職。
又領公車武庫衛士署令
武庫又有修故局丞
校尉宮殿城門,并諸倉管籥等事
公車、掌尚書所不理,有枉屈,經判奏聞
武庫、掌甲兵吉凶儀仗
衛士京城及諸門兵士
修故局。
掌領匠修故甲等事。
北周
北周宮門上士下士,掌城門禁令
杜佑通典後周地官府置宮門上士一人下士一人皇城十二門禁令
隋設城門校尉,而隸於門下省
《隋書·百官志》門下省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等六局
城門局,校尉二人直長四人
城門校尉為從四品城門直長為從六品
公元607年
煬帝大業三年,改校尉城門郎,隸殿內省
公元604年
《隋書·煬帝本紀不載。
百官志》煬帝即位,多所改革
三年定令城門校尉一人,降為正五品
後又改校尉城門郎,置員四人,從六品
自殿內省隸為門下省官。
唐仍以城門郎門下省
唐書·百官志》門下省
城門郎四人,從六品上。
京城皇城宮殿諸門開闔之節,奉管鑰出納之。
開則先外後內,闔則先內後外啟閉有時不以時則詣閤覆奏
公元622年
〈注〉令史二人書令史二人
武德五年,置門僕八百人番上管鑰
遼上京城隍使。
《遼史·百官志》南面京官遼有五京
上京皇都上京城隍使司。
亦曰上京皇城使
韓德讓景宗時上京城隍使
宋設皇城司,以掌宮城之禁。
《宋史·百官志》皇城司幹當官七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內侍都知押班充。
宮城出入禁令,凡周廬宿衛之事、宮門啟閉之節皆隸焉。
每門給銅符二、鐵牌一,左符留門右符請鑰,鐵牌則請鑰者自隨以時參驗啟閉之。
以均其番直
人物偽冒不應法,則譏察以聞。
京城門尉副尉總管府都指揮等職,掌巡捕禁察諸事
金史·百官志》京城十四門尉,從七品
副尉,正九品
諸總管府節鎮兵馬司都指揮使一員正五品
巡捕盜賊提控禁夜糾察博徒屠宰牛馬總判司事
副都指揮使二員,正六品
使職通判司事分管內外巡捕盜賊
〈注〉軍典十二人,掌本庫各籍、差遣文簿行署文書巡捕等事,餘軍典同此。
司吏一人譯人一人公使十人
指揮使一員,從六品
鈐轄四都之兵以屬都指揮使專署指揮使事。
軍使一員正七品
指揮之職,左右什將一人共管一都
〈注〉軍典二人,營典一人,左、右承局一人,左、右押官一人
以上軍員百人為一指揮使,各一員分為四都,每都設左右什將承局押官各一。
若人不及附近相合者,並依上置。
如無相合者,三百人以上為一指揮二百人以上止設指揮使一百人止設軍使,仍每百人以上立為一都不及百人什將承局押官各一。
指揮軍使什將軍典、營典、各同此置。
北京西京設使、副各一員
大都設城門尉掌門啟閉管鑰之事,又設二兵馬司,掌盜賊姦偽鞫捕之事。
公元1283年
《元史·百官志》大都城門尉,秩正六品,尉二員副尉一員掌門啟閉管鑰之事。
至元二十年置,以四怯薛八剌哈赤為之。
二十四年,復以六衛親軍參掌
凡十有一門:曰麗正,曰文明,曰順承,曰平則,曰和義,曰肅清,曰安貞,曰健德,曰光熙,曰崇仁,曰齊化。
門設如上
公元1272年
大都路馬都指揮使司,凡二,秩正四品,掌京城盜賊姦偽鞫捕之事,都指揮使二員副指揮使五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吏十四人
至元九年,改千戶所為兵馬司,隸大都路
刑部尚書一員提調司事,凡刑名則隸宗正,且為宗正之屬。
二十九年,署都指揮使等官,其後因之。
置司北城,一置司南城
刑法志:諸南北兵馬司,職在巡警非違捕逐盜賊,輒理民訟者,禁之。
公元1279年
世祖至元十六年春二月甲辰,陞大都兵馬都指揮使司秩四品
《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1281年
至元十八年秋八月乙亥申嚴大都總管府兵馬司左右巡院斂民之禁。
《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1292年
至元二十九年夏閏六月辛卯朔,陞上都兵馬司四品,如大都
《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五城兵馬司,正副指揮吏目等員,專掌巡捕等事
《明會典五城兵馬指揮司,國初,置兵馬指揮使司,設都指揮副都指揮知事
後改兵馬指揮司為正四品衙門,設指揮使副指揮知事,各門設兵馬職專京城巡捕等事
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
〈注〉中城止稱中兵馬指揮司。
正官指揮一員副指揮各四員。
公元1557年
〈注〉舊各四員,後增至六員
嘉靖三十六年五司各革一員
隆慶三年五司各革一員
今各設四員。
首領官吏目一員
南京東西南北五城兵馬司,指揮一員副指揮一員
公元1581年
〈注〉舊各三員萬曆九年各革一員
吏目一員
公元1377年
太祖洪武十年,定兵馬司為正六品衙門知事
《明會典洪武十年,定兵馬司為正六品衙門指揮副指揮,革知事
公元1390年
洪武二十三年,始定設五城兵馬指揮司。
《明會典二十三年,定設五城兵馬指揮司,惟中城止稱中兵馬指揮司。
添設吏目
今每司設指揮一員副指揮五員,吏目一員
弓兵,每司額設八十名,一年更替,從在外州縣僉解兵部職方司分應役
凡各城坐鋪火夫,除有例優免外,其餘俱要編當,敢有投托內府,及在外衙門差人,或給免帖擅入各司,分付優免,聽該司連人呈送巡城御史治罪
勇士等項,正身改調京衛充軍
干礙內外官員奏請定奪
京城管城地方,街道坍塌溝渠壅塞,及皇城周圍坍損,工部都水司委分管填墊疏通
地方或有盜賊生發,即督領弓兵火甲人等擒捕
官民房舍火起不分地方,各司督令弓兵火甲人等,俱持器具救火
巡城御史批發囚犯,該司取供法司擬罪發落
刑部都察院照勘提人,檢屍追贓分委該司承行。
凡各司地方,堆垛發賣食鹽戶部行該司官巡察有無文引,曾否掣割,其有夾帶興販,及不由崇文門放入者,捕送治罪
軍民人等在於街市鬥毆,及姦淫賭博撒潑搶奪一應不務生理之徒,俱許擒拿
地方軍匠人等舊例令各家俱門前,置粉壁一面開寫本家籍貫人口身役營生,并寫不敢窩藏逃軍,逃匠,囚徒盜賊等項,以憑挨究。
凡每月捉獲囚數,各司官御前奏知,送科。
皇城九門守衛軍,與圍子手,各領勇字號銅牌,計二萬五十五面。
五城兵馬指揮司夜巡,每日一城,輪官二員,赴本司關領令牌
次早繳入。
不到者,指名參奏
東城兵馬指揮司領木字一號二號二面西城兵馬指揮司領金字一號二號二面,中兵馬指揮領土一號二號二面南城兵馬指揮司領火字一號二號二面北城兵馬指揮領水一號二號二面
南京裡城正陽等一十三門外城,江東等一十八門關,俱於各衛揀選精壯官軍守把兵部官同科道官查點
每年春秋二季內,守備會同本部工部,將裡外城垣遍閱一次
如有損壞工部行修理。
南京衛皇城各門,俱於南城旗手等十三衛,揀選精壯官軍輪班守衛
本司委官及科道官不時點閘
牌面字樣模糊,及盔甲什物損壞行移南京工部給換。
修整者,收發修整
若有違犯照例參奏送問
兩班守衛官軍,及帶刀官共六千一百七十九員名。
見今不足原額十分之五。
一班衛官一百一十七員,旗軍二千九百六十七名帶刀官一十員。
二班衛官一百一十八員,旗軍二千九百五十五名帶刀官一十二員。
光祿打掃各司,每月輪三日撥火夫三百名。
凡駕詣郊壇親王出府之國成婚開設舉場修設齋醮發送宮人率領火甲供事
凡選妃,禮部制司行各司,選報該管地方良家女子,送諸王館,備選
凡各司官俸糧,俱於兵部帶支。
南京五城兵馬指揮司,各司職巡捕,及街道溝渠囚犯等事,皆與京城兵馬司同。
成祖永樂 年,定各衛守衛巡警執掌
《明會典:凡宿衛分守皇城南面地方 金吾前衛
洪武間,上十衛之一。
永樂以後照例開設守衛皇城南面巡警京城各門,遇陳設鹵簿掌,擎執方天戟二十四件。
金吾後衛建置同前
掌守衛皇城北面巡警京城各門。
羽林左衛建置同前
掌守衛皇城東面巡警京城各門。
羽林右衛建置同前
掌守衛皇城西面巡警京城各門。
府軍衛建置同前
掌守衛皇城南面巡警京城各門。
府軍左衛建置同前,掌守衛皇城東面
府軍右衛建置同前,掌守衛皇城西面
府軍前衛建置同前,掌輪番帶刀侍衛統領幼軍。
府軍後衛建置同前,掌守衛皇城北門巡警京城各門。
虎賁左衛建置同前,掌守衛皇城南面巡警京城各門。
公元1406年
永樂四年,定各衛守衛巡警執掌
《明會典燕山左衛洪武間北平屬衛。
永樂四年,陞親軍,掌守衛皇城東面巡警京城各門。
燕山右衛改置同前,掌守衛皇城西面
燕山前衛改置同前,掌守衛皇城南面巡警京城各門。
大興左衛改置同前,掌守衛皇城北面巡警京城各門。
公元1428年
宣宗宣德三年專差御史往來巡視門軍
《明會典:凡皇城四門軍官,輪差掌道御史一員,同給事中查點
宣德三年,差御史一員往來巡視
公元1443年
英宗正統八年以南兵馬司巡捕南海子
《明會典:凡京城巡捕正統八年題准南城兵馬司委官,督同火甲,於南海子巡捕
公元1457年
天順元年,凡皇城四門巡視天順元年添差給事中一員
《明會典云云
公元1468年
憲宗成化四年,令錦衣衛指揮,同御史提督巡捕
《明會典成化四年,以京城內外多盜,令錦衣衛指揮一員,同巡城御史專一五城兵馬,並巡捕官挨拏
公元1510年
武宗正德五年,令夜禁不得非時驚擾
《明會典:凡夜巡,各司每日輪官二員,赴尚寶司,關領銅牌二面
正德五年,令犯夜者照舊例禁行時候,方許呵問擒拏不得非時驚擾
公元1511年
正德六年禁姦人在京探聽消息
《明會典正德六年,奏准京城姦人通同邊方腹裡盜賊探聽撫按題奏副封傳報消息者,緝事衙門巡視御史訪拏究問斬首示眾
公元1532年
世宗嘉靖十一年,定南京兵馬司考滿給由事例
公元369年
《明會典:凡南京五城兵馬司官三六九年考滿嘉靖十一年,奏准本部甄別賢否,填註考語起送給由。
皇清
大清會典
京營
京師重地禁旅雲屯,已詳載武選司。
又設綠旗
軍司詰奸禁暴之任,謂之巡捕三營具載於後。
京城巡捕
南營參將一員遊擊一員把總五員。
北營,參將一員遊擊一員把總五員。
中營參將一員,原設
公元1657年
南城營。
順治十四年改為巡捕中營遊擊一員把總五員。
東西南北五城兵馬司,職專
京城詰緝逃盜稽察奸宄等事
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俱漢缺
正官
指揮一員
公元1658年
副指揮一員
初各設二員順治十五年,各裁一員
首領官
吏目一員
凡各部人犯應遞解者,發司遞解
刑部都察院照勘,提人,檢屍追贓分委該司承行。
緝捕盜賊盤獲逃人查詰奸民造謠言,棍役指官嚇詐,及禁約賭博驅逐匪類潛住地方者,以至邪教惑眾,聚夥燒香僧道尼姑坊店等處,俱令時加巡察
行使私錢者,俱令查緝
巡城御史批發囚犯,該司取供轉申,聽院擬罪發落
凡各衙門應用桌凳,及朝審時動用器皿,俱五城派借承值
鄉會搜檢更夫,每城派搜檢夫六十名,更夫四十名聽用
每年三月,遵
旨,令各城每月發米六十石,柴銀三十兩,煮粥,以賑
濟貧民。
兵民人等,在街市鬥毆,及姦淫搶奪一應不務生理之徒,俱令拏究
官民房舍火起不分地方,各司坊督領總甲人等,俱持器具救火
公元1670年
康熙九年
上諭兵部都察院督捕衙門京師重地,理宜肅清
京城內外惡棍肆行無忌,或借端挾詐,勒騙錢財
公然搶奪攪擾市肆
或結夥橫行兇毆良民
夜間盜劫時聞拏獲甚少。
此皆步兵甲喇大該巡城御史司坊各官,督捕司官,捕營將弁,稽察不嚴緝捕無能以致奸盜不息善良受害,作何嚴行,申飭緝挐。
該管官,仍前怠玩者,作何處分。
部院衙門會同定議,具奏
特諭。
康熙九年三月十四日
公元1671年
康熙十年
大清會典:凡禁止戲館康熙十年議准
京城內地不許開設戲館,令永行嚴禁。
公元1676年
康熙十五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五年議准城外戲館,如有惡棍,借
生事者,令五城各司不時察拏。
公元1680年
康熙十九年
上諭吏部衙門致治安民之道,首在懲戒貪蠹,嚴
科派而後積弊可清,閭閻不擾。
近見街道衙門蠹役索詐害民
又聞提督步兵衙門五城司坊街道巡捕營等衙門各官,不能潔己奉公恪遵法紀縱容衙役朘削小民
沿習陋規科斂行戶
借端挾詐,官役分肥
肆意橫行無辜受害種種弊端,深可痛恨。
向來雖經嚴飭,定有處分之例。
但恐小民未能悉知,仍被奸徒擾害,應再加嚴禁,務令家喻戶曉,以副朕安全生民至意
著各該衙門通行曉諭遵行
特諭。
康熙十九年五月初二日
公元1683年
康熙二十二年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二年議准各司所屬地方,有失
火者責令即行救滅
延燒十間以下者,免議。
十間以上,按間數多寡分別議處
京城外屍傷,康熙二十二年議准五城司官
行檢驗。
司城藝文
執金吾箴》·揚雄
溫溫唐虞重襲純熟
經表九德張設武官,以御寢賊。
如虎有牙,如鷹有爪,國以自固,獸以自保。
牙爪葸葸動作宜時
用之不理,實反生災。
秦政暴戾,播其威虐
亡其仁義,而思其殘酷
不可重任,威不可獨行
堯咨虞舜惟思是尚。
臣司金,敢告執璜。
城門校尉箴》前人
幽幽山川,徑塞九路
盤石康莊,襲險重固
國有城溝,家有柝柜,各有攸堅,民以不虞。
德懷其內險難其外
王公設險,而承以盤蓋。
在上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湯武爰征,而莫遏莫禦,作君之危。
不可德少,而城溝伊保。
不可德希,而城溝是依
唐虞長德,而四海永懷
秦恢長城,而天下畔乖。
尉臣司城敢告侍階。
司城紀事
後漢書·郅惲傳》,舉孝廉,為上東城門候
帝嘗出獵車駕夜還拒關不開。
帝令從者見面門間
曰:火明遼遠
遂不受詔。
帝乃迴從東中門入。
明日上書諫曰:昔文王不敢槃於游田,以萬人為憂。
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其如社稷宗廟何。
暴虎馮河,未至之戒,誠小臣所竊憂也。
書奏賜布百疋,貶東中門候為參封尉。
《宋書·謝莊傳》侍中,領前軍將軍
於時世祖出行夜還,敕開門
居守,以棨信或虛,執不奉旨,須墨詔乃開。
後因酒讌從容曰:卿欲效郅君章邪。
對曰:臣聞蒐巡有度郊祀有節,盤於游田,著之前誡。
陛下蒙犯塵露晨往宵歸,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矯詐
是以伏須神筆,乃敢開門耳。
北齊書·張耀傳》耀尚書右丞
顯祖曾因近出,令耀居守
夜還耀不時開門勒兵嚴備
駐蹕門外久之催迫甚急
耀夜深真偽難辨,須火至面識,門乃可開,於是獨出見帝。
帝笑曰:卿欲學郅君章也。
乃使耀開門然後入,深嗟賞之,賜以錦采。
唐書·段志元傳》志元左驍衛大將軍文德皇后之葬,與宇文士及勒兵章武門,太宗遣使二將軍所士及戶內使,志元拒曰:軍門夜開
使者手詔志元曰:夜不能辨
不納。
比曙,帝歎曰:真將軍周亞夫何以加。
《宋史·魏丕傳》金吾街仗。
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優以廩給傳呼備盜
以新募卒引對,遂分四營,營設五都一如禁兵之制。
東軒筆錄京師火禁甚嚴。
夜分,即滅燭。
士庶家,凡有醮祭者,必先關廂,使以其焚楮幣在中之後也。
至和嘉祐之間狄武襄樞密使一夕夜醮勾當人偶失,告報
中夕驟有火光,探主馳白,廂主又報。
開封知府廂主判府到宅,則火滅久之
翼日都下盛傳狄樞相家夜有光怪燭天者。
劉敞知制誥,聞之,語權開封府王素曰:昔朱全忠居午溝,夜多光怪,出屋鄰里,謂失火而往救之。
今日之異,得無類乎
此語諠於縉紳間,狄不自安
遽乞陳州,遂薨於鎮,而夜醮之事,竟無人之者
三垣筆記金駕部鉉於壬午七月晦日,讀邵子記,其後曰:甲申,定我進退
進雖遇時,外而勿內。
退若苦衷,遠而勿滯。
外止三時,遠不卒歲
優哉游哉,庶沒我世。
甲申死難人始見之。
鉉初以駕部皇城,每過玉河,輒留連不能去。
歸語其弟錝曰:吾一見玉河,若依戀不忍舍。
何也。
竟投玉河死。
南陽府志》:丁鐈,萬曆兵馬指揮,緝奸禁暴不畏強禦。
神宗嘗戒貴戚避之。
元宵大雪,帝出西華門觀燈,見鐈披鎧立雪中。
問:何臣。
左右曰:丁兵馬也。
上為罷幸。
尋以忤當道,出為雲南布政司
經歷入覲,上稔其名,賜僉事服。
司城雜錄
《宋書·南郡王義宣傳》義宣子恢義宣并領湘州,轉恢侍中,領衛尉
晉氏過江不置城門校尉尉官,孝武欲重城禁,故復置衛尉卿
衛尉之置,自恢始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