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百五十九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
 第七百五十九卷目錄
 忠烈名臣列傳五十四
  明二十五
  劉世俊      李亨吉〈父國柄 兄元吉
  黎應大〈子炤斗 炤逵 炤鸞〉張于廉
  章奇       李資生
  汪源長      藍燦
  鄒奇勛      龍新明
  賈鍾斗      劉士
  牟景       趙之炳
  陳星聚      卜大經
  高中選〈子德馨〉 車十乘
  陳新第      華成實
  譚文化      李如金
  王奇秀      王干
  李先春      高明
  沈履祥
  張夢鏡〈子漸鴻 漢鴻 海鴻 賓鴻 蜚鴻
  李信       楊諸生
  許士楷      何弘仁
  姚應元子冕〉  鄭同元〈子振芳〉
  王運開      李兆旂〈子淳
  史可法      任民
  曲從直      王纘
  周志畏      羅伏龍
  楊振熙      吳道正
  王志端      盧渭
  歸昭       高孝纘
  王士琇      王纘〈弟績 續〉
  陳天拔      戴之藩
  陸愉       張有
  馮應昌      徐〈失名
  何剛       吳爾壎
  汪思誠      楊時熙〈子廷棟〉
  金聲       江天一
官常典第七百五十九卷
忠烈名臣列傳五十四
明二十五
劉世俊
廣元縣志》:世俊,利州衛指揮使
明末,張獻忠據蜀稱帝,授以偽遊擊職銜
世俊曰:吾家世受國恩有死無二
激怒賊將,遣兵圍捉,抗賊而死。
李亨父國柄 兄元吉
公元744年
榮縣志》吉,廩生
父國柄,以選貢蒙化府經歷
甲申,獻賊陷成都榮路賊兵絡繹偽官
到任數月,國柄與子庠生元吉吉,誓不順賊。
吉被執,見賊帥,不屈膝
賊問曰:爾膝不屈,尚欲何為
吉曰:吾膝所屈者,天地君親師耳。
未有屈於反賊者。
賊帥喝令斷其足筋,吉伸足受刃。
比令勿斷,留解西京
又令煎水灌舌,張口受之。
賊帥又止之。
只令割兩耳,令吉嚼。
吉曰:父母遺體
吞之。
檻送成都至死罵不絕口
父兄罹難
黎應大〈子炤斗 炤逵 炤鸞〉
峽江縣志》:應大,邑貢生,素有文學名。
甲申後,獻賊據蜀,應大託老病潛於家,密結鄰邑之倡義者,志圖恢復川南,以俟外援
事洩,賊支解之。
同子炤斗、炤逵、炤鸞,同日遇害,罵不絕口
父子三日凜凜生氣
邑人士深痛之。
張于廉
公元1627年
內江縣志》:于廉,字參和,性淳樸
弱冠,登天啟丁卯賢書不以貴矜,敝衣羸馬,與妻鍾氏澹泊自甘
初任彭澤一介不取
後為仇誣歸。
獻賊據蜀,賊將威逼出仕不從
遂與妻遇害
死時,罵不絕口
廉平吶吶不出諸口,鄉人嘲為爛善。
赴義,則慷慨異常,賢者之不可如此
章奇
安縣志》:奇,號輝甫,邑諸生
割股稱孝。
指揮僉事,任疊溪把總,陞守備,管疊溪遊擊
張獻忠據蜀,奇奮力合勦,不克
兵守水關全活難民甚眾。
不與同天,卒於行間
遠近悼惜
資生
安縣志》資生監生大中丞之子也。
積學有聲
獻逆稱帝,催赴監。
資生曰:吾為大臣子,肯為賊屈乎。
慷慨就義
妻董氏,共投繯死。
汪源長
新津縣志》:源長,丙子拔貢
甲申八月初九日,獻賊僭位
源長朝夕欷歔飲恨,誓不欲生。
兀然嗒然,形如槁木
一聯書室存心正大光明,夜可焚香上帝
立身孝廉節日將披赤事明君
土人劫縣,賊弁諜報成都執縛獻功
源長怒,罵不絕口立時死於亂刀之下。
徐氏,聞夫慘死,哭曰:吾夫讀書一世平日古人忠義事語我。
我豈復偷生耶。
語畢,遂投繯死。
藍燦
公元1637年
新津縣志》:燦,諸生
學行篤實教授生徒,頗有澹臺氏之風。
素為長邑者所敬愛
子正色謹庭訓
崇禎丁丑,列黌序弟子員
僭號開科取士
博士誘諸士報各學冊赴闈。
燦哭,語其子曰:兒知之乎,此一網打盡法也。
焚坑棘院目前子衿無噍類日後林總靡孑遺,其端見矣。
為爾冊名可活爾,奉母以圖遠避。
後燦同多士被殺於東門新橋積屍河水為之不流。
妻袁氏,聞變,自經死。
奇勛
新津縣志》奇勛諸生
江西布政遇之姪。
獻逆入成都舉家自縊而亡。
新明
仁壽縣志》新明字時學邑庠生。
天性嚴直不畏強禦。
家雖貧,好施與。
攻治諸子百家書,尤精醫業,傳家耕讀二事
立石以示永遵。
年七十餘歲,子登科第累官白水副戎。
適獻賊屠蜀,與子相隔,乃集鄉勇以拒賊,全活族姓以及一方
被寇執,罵不絕口,死之。
賈鍾斗
公元1639年
仁壽縣志》:鍾斗,崇禎己卯舉人
十七年流賊成都,率鄉勇格鬥,死之。
劉士
仁壽縣志》愷,庠生
舉人賈鍾斗禦賊,死之。
牟景
中江縣志》:景,字行臺
獻賊徵蜀紳士不屈,死之。
趙之炳
公元1644年
溫江縣志》:之炳,江南安慶人
孝廉,身任溫江縣
崇禎十七年奉上行取,赴成都監軍
獻逆破城,被獲。
罵賊,受戮而亡。
星聚
溫江縣志》星聚生員
獻賊逼考,抗不就道
罵賊,赴水而亡。
大經
綿竹縣志》大經江南人
崇禎末,任綿竹典史
獻賊掠綿竹大經與其縊死
高中〈子德馨
汶川縣志》中選本縣人。
貢士,授大足縣教諭
素頌感應篇,一日紅光照室。
李自成京都中選曰:此可歸矣。
顧其子女曰:有能隨我者為孝。
赴河而死。
其子德馨七人,亦隨之投河。
吁,女賢子孝而父義,千古幾人哉。
十乘
公元1636年
長壽縣志》十乘崇禎丙子武舉
中原鼎沸土賊乘間而起,殺縣尉邑宰被圍。
十乘率義兵救之,邑宰洪垣星以功上巡撫卲,授守備職,鎮廣元百戰關。
又以功,超陞參將
後遣下川東,流寇忠州,遇寇大至
十乘知勢不能敵,命長子軾上岸,復大呼曰:汝可速逃,延吾一脈
爾父不復生矣。
遂劈舟沉水死
新第
長壽縣志》新第貴州定番州知州
流賊張獻忠圍城新第悉力拒守
城破,被執。
罵賊,死。
州建表烈碑誌之。
華成實
長壽縣志》:成實,庠生
定番州,佐新第守城。
城陷不屈,死。
文化
潼川州志》文化,壬戌進士兵部郎。
被獻賊逮至成都,罵不絕口而死。
李如金
潼川州志》:如金,潼川庠生
崇禎末,獻賊屠戮,如金與母潛入山中
其母被執,如金不自匿,遂挺身出,求代母死。
同匿者止之。
如金曰:吾母可生,我死何憾。
竟至賊所,引頸受戮
王奇
潼川州志》奇秀潼川庠生
慷慨,甘淡泊
獻賊入潼肆害。
奇秀憤激,罵賊。
被執,殺之。
王干
潼川州志》干城潼川人
自幼讀書,氣慷慨,性孝友閭里奇之。
年三十未第
嘗謂大丈夫立身報國,志在乘時,何拘拘乃爾
遂棄儒業,事孫吳
崇禎末,獻賊煽亂,巡撫邵捷徵取有能,干城往應之。
所至必克。
督師楊嗣昌聞而重其人,授以遊擊,令干城分兵援勦
及賊入夔門,勢甚大,倉卒歸里,拜廬墓訣曰:忠孝兩難,後恐不復生為王氏子矣。
會集義勇萬餘,與賊數戰,殿衛,流民全活甚眾。
賊羨其勇,志在必得
因舉全師干城雲臺內外無援
三日,不出,力窮,矢盡
奮臂大呼曰:勢至此,吾願已矣
力斬數人而死。
李先春
建昌衛志》先春撫夷同知
越嶲
流賊破衛,父子主僕赴火死。
高明
建昌衛志》建昌衛人
明經,任湖廣長沙縣事,有治聲
丁內艱,還里。
時流賊進建昌,明督士民拒於焦家堡。
賊勢眾,不能支。
明泣嘆曰:我受朝廷祿,豈可從賊乎。
遂進自焚死。
履祥
公元1637年
寧波府志》履祥字其旋,登崇禎十年進士
候官清廉慈惠,稱治第一。
丁內艱,歸。
服闋,補甌寧
旋遭國變拊膺大慟,北向拜君東向拜父,遂自縊
履祥賦性醇厚與人交,恂恂不能言,而於君國大節獨能慷慨激烈視死如歸
可謂得正而死矣。
張夢鏡〈子漸鴻 漢鴻 海鴻 賓鴻 蜚鴻
長樂縣志》:夢鏡,字無垢
生平曠達高雅樂群和易
初以幼童弟子員累試冠庠,登歲進士籍。
其子五人漸鴻、漢鴻、海鴻賓鴻蜚鴻,俱齊敏膺廩於庠,時人燕山之譽。
年近六旬侍養九十七壽母承順無違
母卒,服闋,始受平樂府經歷
屢為上臺獎異
前後委署昭平縣永安州事,有治聲
陞浙江鹽運司判。
崇禎末潰亂城陷
父子六人,俱死國難。
年六十七歲。
李信 楊諸生 許士楷
江寧府志》字吾斯文定曾孫
貢生,選和平縣
至任未幾,城破。
與其次子三子一時俱死。
一老諸生楊姓者,江右人,相隨署中曰:吾亦江右文學也。
獨生乎。
相繼死。
有許士楷者,亦邑人讀書未成。
至是七日不食死。
何弘仁
紹興府志》弘仁字書臺山陰人
崇禎丁丑進士,授高要
京城陷,以書繫衣帶,曰:死,臣分也。
愛身乎。
吾兒宜食貧安分以慰先人志。
自經於白峰嶺下。
應元子冕
平遠縣志》應元廣西思恩經歷居官正直
崇禎末應元死難
子冕邑庠生,聞訃,冒險往尋,而舁父骸,千里返家。
途遇賊,露刃叱曰:與我金,不者一揮骷髏矣。
冕抱父骸哀哭,卒遇害
邑侯劉駿名旌曰:卞家父子。
鄭同元子振芳〉
公元1627年
潮州府志》:同元,字黃中潮陽人
為文匠心獨出俯視一切
天啟丁卯,舉於鄉,登崇禎甲戌進士
六合縣
六合巖邑也。
同元下車摘伏如神,案無留牘
有盜行劫被獲,扳常州蜑戶九人,訊者擬大辟
院司以同元有能名,檄越郡覆鞫。
同元謂:常州大江三百餘里,豈有一夜往返行劫者。
報上,得釋。
六合舊無城郭,慮流寇侵軼,請浚濠樹柵,為守圉計。
適調來川兵潛勾寇,夜馳猝至,川兵啟柵迎之。
同元率士民退焚冶浦橋,以保倉庫無恙
移時,操院師救至,寇乃遁去。
同元緣此絓吏議待罪五載,論戍於台。
到伍,往海門觀形勢,倡議建立砲臺當事上其議,朝論韙之。
癸未奉旨賜環,始得奔母喪。
甲申大旱,米湧貴
坊民聚群搶奪
同元與邑長謀戢之,冨室閉糴,與私販出境者,法無赦
令下,而米價頓平,民安如故
燕京淪陷,聞變,痛哭
遯跡梧桂間。
容縣兵叛,遇變不屈
與長子貢生振芳,同日殉難
王運
公元1630年
峽江縣志》開,字旦籙永豐鄉人
崇禎庚午孝廉,授雲南永昌府推官
獻黨入滇,攻永昌開結同官協力禦守,以圖外應
後力不能支,城破。
整肅衣冠,向北闕再拜,死之。
一時為之感慟
開素剛直學術真醇。
忠孝一節,人益信之。
李兆旂子淳
雲南通志:兆旂,昆陽人
崇禎庚午歲貢,任江南廬江訓導
持躬清介,率士多方。
致仕歸。
流寇圍城,兆旂守北門
城陷,被執,不屈,罵賊而死。
子淳,年十五,同父守城。
見父遇難痛哭罵賊,亦死。
司道府旌其忠節
史可法
公元1628年
《明外史本傳可法字憲之順天大興人,世錦衣百戶
應元舉於鄉,官黃平知州,有惠政
語其子從質曰:我家必昌
從質尹氏有娠,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
事親以孝聞。
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賑荒恤民,戢奸弭盜,能聲大著
稍遷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
嘗督太倉遼餉所至砥節奉公
八年,遷右參議分守池州太平
其秋總理侍郎盧象昇大舉討賊
可法副使分巡安慶池州監江諸軍
未幾黃梅賊掠宿松潛山太湖,將犯安慶,知可法有備,遁去。
可法追至潛山天堂寨,搜賊,賊多死。
明年正月祖寬大破賊滁州,賊盡走河南
江北稍靖可法其間軍實戰具軍特精。
至十二月,賊馬守應羅汝才李萬慶鄖陽東下江北震動
可法馳駐太湖城外當其衝。
賊聞不敢逼。
十年正月,從間道安慶石碑,鎮參將潘可大來援,賊移桐城
可大赴救,賊北走,為廬鳳軍所扼,復回桐城
可法趨赴知縣陳爾銘堅守,賊不敢攻掠四境
可法與可勦捕斬獲多。
賊走廬江去,已犯潛山可法左良玉敗之楓香驛,賊乃竄潛山太湖山中。
三月可大副將程龍敗歿宿松
賊愈張,分其黨搖天動別為一營,而八營二十餘萬眾分屯桐城之練潭、石井鋪、陶沖。
連營六十里可法備嚴,不敢犯。
閏四月總兵文綬劉良佐以兵至戰於挂車河
賊少退。
七月廷議安慶急宜設重臣鎮之,即擢可法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羅田湖廣蘄州廣濟黃梅江西之德化湖口諸縣提督軍務,設額兵萬人
賊已東陷和州含山定遠六合,犯天長盱眙,乃趨河南
廬間暫息
可法奏免被災田租
壯士繕甲仗,日夜戰守計。
其冬,賊復犯潛山,為部將雲鳳所敗。
老回回舒城廬江,亦為京軍所破。
乃遁入大山時出劫掠
可法東西馳禦,而監軍僉事湯開遠擊賊,賊憚此二人稍稍避其鋒。
十一年夏兵部尚書楊嗣昌平賊踰期,普議文武諸臣罪,可法戴罪立功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爍爍有光。
持身廉,接士信雜處行伍間,與下同勞苦
軍行,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連敗賊英山六合順天王乞降
當是時,總理侍郎熊文燦大布招降,令賊多降。
未降者,亦觀望,且勢孤,以故漸稀,而可法十二年夏丁外艱去。
十四年,起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
朱大典總督漕運巡撫鳳陽淮安揚州漕輓愆期缺額幾百萬,可法劾罷督糧道三人增設漕儲道一人,大濬河南慎簡運官,盡祛諸蠹弊
鳳陽總督高斗光討賊無功,有議用可法者。
御史劉逵言:可法理漕有效不宜易。
乃已。
廷議將易,兵部尚書陳新甲尚書劉遵憲言官章正宸十一人並舉可法
章下,吏部尚書李日宣等言:可法文武才,而漕事方亟,宜俟報竣,召用。
乃復留。
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武備久弛,可法奏行更新八事
十七年四月朔,知賊犯宮闕大會群寮誓師勤王
諸鎮並進,而身渡江浦口
乃聞北都陷,大慟頭觸柱,血流被體縞衣發喪
長驅死賊
或說可法曰:社稷無主,盍立君以圖恢復
可法然之。
南京大臣立君張慎言呂大器姜曰廣等言:福王倫序當立,而有七不可: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也。
潞王賢明當立。
移牒可法可法以為然。
鳳陽總兵馬士英,潛與阮大鋮定計,將立福王,以書咨可法可法即以七不可之說告,而身還南京
士英已與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高傑發兵福王儀真可法乃與諸大臣具啟奉迎
五月朔,王謁孝陵奉先殿,畢出居內守備府。
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
可法言:殿下宜正受。
既朝,議戰守
可法言:王當素服郊次發師北征,示天下以必報讎之義。
唯唯
明日再朝,出議監國事。
張慎言曰:國虛無人,可遂即大位
可法曰:太子存亡未卜,倘南來若何
誠意伯劉孔昭曰:今日既定誰敢復更。
可法曰:稍緩數日亦無害。
乃退。
初三日王監國廷推閣臣,眾舉可法、及高弘圖姜曰廣
孔昭攘臂並列可法本朝勳臣入閣例,孔昭勃然曰:即我不可馬士英何不可。
乃并推士英
又議起廢,共推鄭三俊劉宗周徐石麒
孔昭特舉阮大鋮可法曰:此先帝欽定逆案毋庸再言乃已。
越二日,拜可法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與士英弘圖並命
可法仍掌兵部事,士英督師鳳陽
乃定京營制,如北都故事侍衛錦衣衛諸軍,悉入伍操練
錦衣東西兩司房,及南北鎮撫司官,不備設,以杜告密安人心。
當是時,士英旦夕冀入相
及命下,大怒,即以可法不可密奏於王。
擁兵入覲拜疏即行
可法士英勢不兩立謀避出外十二日督師,淮、揚。
諸生盧渭抗疏請留,有秦檜在內李綱居外,宋終北轅語。
不納。
十五日,王即位
明日可法陛辭,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百官郊餞可法疏辭,士英以是日入直。
可法士英弘圖曰:廣議分廬鳳淮揚四鎮屏蔽江南,即以得功良佐澤清為之,俄封得功侯良佐等伯諸鎮,遂各擁重兵朝廷不能制。
可法啟行即令遣使大行帝后梓宮,及太子二王所在又令祭告泗、鳳二陵
可法去,士英孔昭輩益無所憚。
孔昭慎言吳甡,譁殿上,至拔刀以逐。
可法聞之,上疏曰:先帝用人無成心,袁繼咸士英,皆起戍籍奉命南征,因候唐通不至稽遲蒙譴,其過可原。
北都之變,文臣固多誤國武臣豈皆盡忠
若各執成心,日尋水火朋黨一分,禍安所底。
士英孔昭輩,卒持不用
可法二陵畢,上疏曰:陛下踐阼之始,祇謁孝陵哭泣盡哀道路感動
若躬謁二陵,親見鳳、泗境中蒿萊滿目雞犬無聲悲憤
慎終如始,處深宮廣廈,則思東北諸陵魂魄之未安;享玉食大庖,則思東北諸陵麥飯之無展;膺圖受籙,則念先帝集木馭朽何以忽遘危亡早朝晏罷,則念先帝克儉克勤何以卒隳大業
戰兢惕厲無時怠荒,則二祖列宗必默佑中興
晏處東南,不思遠略,無辨威斷不靈老成投簪豪傑裹足祖宗怨痛天命潛移東南一隅未可保也。
王嘉答之。
得功澤清皆欲駐揚州
兵爭先至,大淫掠城外死者無算
城中恟懼登陴固守攻之浹月
澤清又大掠淮上
良佐臨淮人不納其兵,亦攻圍之。
朝命可法往解,得功良佐澤清聽命
乃詣
素憚可法,盡瘞暴骸
可法帳中辭色俱變,惴惴若不可測者。
可法坦懷待之偏裨皆接以溫語一軍遂安
自是可法,用己甲士防衛,所移文檄必取視乃行。
可法具疏,以瓜洲城屯其眾,揚州以安,可法開府揚州
六月李自成敗,棄京師西走
青州郡縣並殺偽官,據城自保。
未知南都建國事。
可法請速頒監國登極二詔,慰山東河北軍民心。
從之。
可法乃開禮賢館,招四方才智下僚有才被棄者,亦悉舉任用之。
以監紀推官應廷吉領其事。
盧渭等皆與幕府得人
七月大學士弘圖乞休請召可法
不從
八月可法出巡淮安,閱澤清士馬
復返揚州,屢疏請餉為進取資。
士英可法諸鎮將不利己故靳不發,以阻壞其事。
可法復疏趣之。
因言:近來人才日耗仕路日淆,由名心勝而實業不修議論多而成功絕少
清卿臺省,則曰謀猷經濟,非其人不可
錢穀之任,則曰此危地何為我輩
此推彼卸,姑付庸人
倏用倏更,有同兒戲
即偶出特簡,亦必百計求全,非託病棄官,曾無為國實心任事者。
以致敗壞至此
事勢更非昔比,必專主討賊復讎
籌兵籌餉,無議論
治兵治餉,無人才。
摭拾浮談、巧營華要者,罰無赦
不急官,罷不急務
大小臣工并力恢復,則中興之業可成。
王亦優獎之。
不能行也初,可法跋扈,故駐得功儀真以防之。
至九月朔得功搆兵,曲在
可法調劑事始解。
以是月巡儀真,閱得功士馬銳意進兵河南
朝諭北使方行,兵不宜繼進,遂止。
北都降賊諸臣,以賊敗南還可法言:諸臣原籍北土者,宜令赴吏、兵二部錄用否則絕其南歸之心。
又言:北都之變,凡屬臣子皆有罪。
若在北者始應從死,豈在南者獨非人臣
即臣可法謬典南樞,臣士英叨任鳳督,未能悉東南疾趨北援鎮臣澤清兵力不支,折而南走
是首應重者,臣等罪也。
乃因聖明繼統鈇鉞未加,且恩榮疊被。
獨於在北諸臣毛舉而概繩之,豈散秩閒曹,責反重於南樞、鳳督哉。
宜摘罪狀顯著者,重懲示儆
偽命未污,身被刑辱,皆不問
逃避北方徘徊後至者,戴罪討賊,赴臣軍前酌用。
廷議並從之。
其後繩從賊者以重法,而罪大者或反獲庇以免不盡可法言也。
揚州桀驁甚。
可法以至,且開導君臣恩義
大感悟,改節易行,一聽指揮
會自成敗陝西可法北行即於十月中帥師進。
可法亦赴清江浦遣官屯田開封,為經略中原計。
當是時,諸鎮各分汛地,擇便利者,自王家營北至宿遷,最衝要諸鎮敢任可法自任之。
幕下文武築壘河南岸
十一月四日舟次鶴鎮,諜報宿遷被兵
可法為止,復進至白洋河,命總兵劉肇基往援。
無何邳州受圍,肇基復援之,相持半月而解。
自成關中,猶未滅,可法請頒討賊詔書,言:自三月以來,大讎在目一矢未加。
晉之東也,其君臣日圖中原,而僅保江左;宋之南也,其君臣盡力楚、,而僅保臨安
偏安者,恢復退步未有志在偏安,而遽能自立者也。
大變之初,黔黎洒泣紳士悲哀,猶有朝氣
今則兵驕餉絀,文恬武嬉,頓成暮氣矣。
河上之防,百未經理,人心不肅威令不行
復讎之師不聞及關、陜,討賊之詔不聞達燕、
君父之讎,置諸膜外
夫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無救
以臣觀廟堂作用百執事經營,殊有未盡然者。
夫將所以克敵者,氣也;君所以能禦將者,志也。
廟堂志不奮,則行間氣不鼓。
少康不忘出竇之辱,漢光武不忘爇薪之時。
臣願皇上少康光武,不願左右在位,僅以、宋高之說進也。
憶臣等初迎聖駕時,陛下言及先帝,則泣下沾襟。
恭謁孝陵,則淚痕滿袖。
皇天后土,實式鑒臨
曾幾何時頓忘斯志。
先皇帝死於賊,恭皇帝亦死於賊,此千古未有之痛。
國家變出非常,在北諸臣,死節無多;在南諸臣,討賊者復少。
千古未有之恥。
庶民之家,父兄被殺,尚思穴胸斷脛,得而甘心,況在朝廷,顧可膜置。
臣恐恢復無期偏安未可保也今宜速討賊之詔,責臣與諸鎮悉簡精銳直指秦關,懸上爵以待有功,假便宜責成效,絲綸痛切淋漓,庶海內忠臣義士,聞而感憤
國家大變陛下登大寶,原與先朝不同
諸臣但有罪之誅,曾無功之足錄。
於登詔槁特將加恩一款刪除不意後來仍復開載,致貽笑天下
今恩外加恩,紛紛未已
武臣腰玉,名器濫觴
自後尤宜慎重,專待有功,庶猛將武夫有所激厲
至兵討賊最苦無糧,搜括可行,勸輸亦難繼。
請將不急工程,可已之繁費一切報罷
朝夕之燕衎,左右之進獻一切謝絕
即事典禮,萬不容已者,亦概從節省
蓋賊一日未滅,即有深宮曲房豈能安處
即有錦衣玉食豈能安享
刻刻雪恥報讎振舉精神,萃萬方物力,盡并於選將練兵一事庶人心可鼓,天意可回。
疏出,朝野傳誦,而士英輩耽於宴樂不卹也。
及邳宿被兵可法飛章以報,而士英可法徒欲敘防河將士功,卒不省
方諸鎮之初設也,可法欲用其師以北,及位秩既崇,咸無進師意,且數相攻。
可法深悔之。
語其客,言斬己及弘圖士英曰:廣四人頭為任事不忠之戒。
太息而起。
上疏先帝諸鎮甚厚,陛下封諸鎮甚隆,乃不思報國,自弄干戈
父母之讎,尋同室之鬥。
和議不成惟有言戰。
戰非諸鎮事,而誰事乎。
可法每繕疏,循環諷誦聲淚俱下旁觀無不感泣
扼於士英大鋮第取優旨,報之而已。
河上告警
可法求援益切。
良佐得功率師扼潁、壽,進兵歸、徐。
睢州,為許定國所殺。
部下大亂睢州旁近二百里,殺戮無遺
可法聞,急如徐州,而諸將互雄長,幾為變。
可法總兵本身甥,用為提督,代統其兵,諸將各分地
又立子元爵為世子,請恤於朝,軍乃定。
侍講引文陷賊南旋以其同鄉,請為己監軍,命以原官兵科給事中,赴軍。
已死。
引文士英輩不悅可法,疏言督師贅也,且可法空得名召置綸扉,備顧問
否則聽歸故鄉,毋令久居要津
淮南一隅,既有督師,又有提督高起潛總督王永吉一柄三操,不若專任起潛永吉,令可法還朝
可法乞休
不聽
士英擢引文兵部右侍郎總督營將士。
將士已歸可法,咸憤怒引文至任,無一人謁者
可法將還揚州,未至,得功來襲,欲代統軍,城中大懼。
可法急遣同知曲從直等解之。
引去
可法尋至揚州,值莊烈帝忌辰上疏天運已周,君讎未報,請先斬臣,以勵天下
山東河南北已失,將逼淮南
客請移泗州防護祖陵
可法然之,遂命幕僚輜重先赴。
左良玉兵將犯闕,王手書可法入援
遂即日發渡江,抵燕子磯
良玉已為得功所敗。
乃令速還防江。
可法陛見不從
以不獲覲君,省母,南面八拜慟哭而還
天長檄召諸將救盱眙
單騎直前不避風雨
俄報盱眙已降泗州援將侯方巖全軍敗沒
可法一日夜奔揚州,饑不得食
城中訛傳許定國兵至,欲盡殲高氏部曲
斬關而出,悉走泰州畜產舟楫一空
可法嚴城守檄召各鎮兵,無一至者。
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岐鳳,帥所部四千人入城。
二人異志,欲劫可法以獻。
可法叱之曰:此吾死所也。
若輩何為
二人拔營出降城中勢益孤。
文武分陴拒守
城西門最險要可法自守之。
作書寄母妻,以無子命副將德威之後曰:死葬我高皇帝陵側
越二日,城破。
可法自刎不死,命德威刃之。
德威痛哭不敢仰視
參將擁出小東門,遂被執。
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
速殺我。
勸之降,不從
遂被殺。
揚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從直、王纘爵,江都知縣周志畏、羅伏龍兩淮鹽運使楊振熙,監餉知縣吳道正江都縣志端幕客盧渭等皆死。
可法督師,行不張蓋食不重味不箑,不裘,寢不解衣
年四十餘,無子,其妻欲置妾。
太息曰:王事方殷,敢為兒女計乎。
歲除文牒至夜半,倦索酒
未至呼其僕曰禮賢館諸士與共飲夜已深可齎酒分餽之酒至庖人報殽肉已分給將士無可佐者,乃取鹽豉下之。
可法素善飲,飲數斗不亂,在軍中絕飲
是夕,進數十觥,思莊烈帝泫然淚下,憑几臥。
比明,將士皆集轅門外,門不啟,左右遙語其故。
知府民育曰:相公此夕臥,不易得也
鼓人仍擊四鼓,且戒左右毋驚相公
須臾可法寤,聞鼓聲大怒曰:誰犯吾令。
將士進謁述民育意,鼓人獲免
時餉久不至,軍士無以卒歲
歲元旦,可法遂斷葷酒,蔬食茗飲而已
治軍書至夜分隆冬盛暑不輟
恐勞從人不令侍衛
嘗孑處鈴閣舟中有言警備者,曰:命在天,人事何益。
後軍事益冗,以監軍郎中黃日練達欲與同舟。
辭曰:日芳老矣,不能日侍左右
公亦自重,毋食少事繁,蹈前人轍。
發書走檄幕僚為之。
徵兵問餉,有司事耳。
公何晝夜損神躬親庶事乎。
可法笑不答。
以定策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以太后至,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敘江北戰功,加少師太子太師,擒劇盜程繼孔功,加太傅,皆力辭,不允
後以宮殿成,加太師,力辭,乃允。
可法既死,其後四方弄兵者,多假其名號以行,故時人可法不死云。
弟可程,崇禎十六年進士
庶吉士
京師陷,降賊。
賊敗,南歸可法請下之刑部
王以可法故,令家居養母
可程遂居南京,後流寓宜興,閱四十年而卒。
任民育 曲從直 王纘爵 周志畏 羅伏龍 楊振熙 吳道正 王志端 盧渭 歸昭 高孝纘 王士琇 王纘〈弟績 續〉天拔 戴之藩 陸愉 張有 馮應昌失名
公元1644年
《明外史·史可法傳》:民育,字時澤濟寧人
天啟中舉於鄉,善騎射
常捍鄉人患。
真定巡撫徐標請於朝,用為標下贊畫經理屯事。
真定失,南還
福王時,授亳州知州
以才擢揚州知府可法倚之。
城被圍,民育分門拒守及城破急還署緋衣端坐堂上,欲擁之去不從遂見殺,闔家男婦盡赴井死。
從直遼東人與其子守東門
城破俱死。
爵,鄞人工部尚書佐孫
志畏,亦鄞人起家進士年少氣高,與高傑將士不協數遭窘辱求解職。
伏龍至,可法即命代之。
伏龍新喻人
梓潼知縣也,受代三日
振熙臨海人
道正餘姚人
志端孝豐人
字渭生長洲人,居禮賢館久,可法試以策擢特等方歲貢當得官,不受職,而擬授崑山歸昭等二十餘人通判推官知縣
二旬城陷監守鈔關,投河死。
分守西門死,從死者又十七人
揚州諸生,亦多殉義者。
高孝纘字申伯
城破,書衣衿曰:首陽志,睢陽氣。
不二其心,古今一致
入學宮,自經先聖座前
王士琇,設莊烈帝位,泣拜,與其弟同縊。
王纘字伯綿
績,字亞綿
續,字叔綿
兄弟也。
縊死
畫士陸愉、醫者陳天拔武生戴之藩、義兵張有市民應昌舟子徐某,皆自盡
其他婦女死節者,不可勝紀
何剛
公元1630年
《明外史·史可法傳》字慤人上海人
崇禎三年舉於鄉。
海內大亂,日講求濟世事。
好交天下豪俊,與東陽許都善,語之曰:子所居天下精兵處,盍練一旅待用
都諾而去。
十七年正月疏陳選練滅賊諸策帝褒納之又言:國家設制科,立資格,以約束天下豪傑
所以弭亂非所戡亂也。
今日救生民,匡君國,莫急於治兵
陛下親簡強壯英敏之士,命知兵大臣教習之,日講韜鈐,練筋骨,拓膽智陛下召試俟實。
既成特優其秩,寄以兵柄,必能建奇功
一面臣讀戚繼光書,數言義烏東陽可用
得召募數千,加之訓練,準繼光遺法分布河南郡縣,大寇可平。
因薦都及錢塘進士姚奇引、桐城諸生陝西諸生劉湘客絳州舉人韓霖。
帝壯其言,即擢職方主事募兵金華
而都已作亂前死,霖亦為賊用,不知,故並薦之。
剛甫出都,都城即陷,馳還其鄉。
先是,賊逼京師陳子龍夏允彝將聯海舟天津,為緩急用募二千人,至是令統率
子龍入為兵科,言防江莫如水師,更乞廣行召募,委訓練,從之。
馬士英當國,置疆事不問
上疏言:臣請陛下三年之內,宮室必修百官禮樂必備
惟日求天下奇才,俾智謀決策廉明理財勇猛者禦敵。
爵祿賞賚不出此三者,然後國富兵強大敵可服。
若以驕悍之將馭無制之兵,空言恢復,是卻行而求前也
優游歲月潤色偏安,錮豪傑草間,迫梟雄盜賊,是株守待盡也。
廟堂不以浮文取士,而以實績課人,則真才皆為國用,而議論亦省矣。
分遣使者草澤英豪得才多者受上賞,則梟傑畢命封疆,而盜魁亦鮮矣。
東南人滿,宜徙之江北,或賜爵,或贖罪,則豪右盡力農事,而軍餉亦充矣。
不能用。
進本司員外郎,以其兵隸史可法
可法大喜亦以遇知誓同生死
士英可法,并惡出為遵義知府
可法垂涕曰:子去,吾更誰仗。
亦泣,曰:誓與此城存亡,安敢違公。
踰月,而揚州被圍,佐可法拒守
城破,投井死。
吳爾壎
公元1643年
《明外史·史可法傳》爾壎崇德人
崇禎十六年進士,授庶吉士
京師陷降於賊賊敗南還,謁可法,請從軍贖罪可法遂留參軍事
其父之屏方督學福建爾壎一指故人祝淵曰:君歸語我父母,悉出私財畀我餉軍
他日不歸,以指葬可也。
尋從高傑北征睢州被難爾壎流寓祥符
一婦人,自言福王妃。
爾壎守臣附疏以進,詔斥其妄言,逮之,可法為救免。
後守揚州新城,亦投井死。
思誠
江南通志思誠字純一貴池人
倜儻好奇計。
崇禎間史可法備兵池皖,廣攬人材
陰察思誠守與才兼,事無巨細,悉使與聞
故始自池皖備兵,及後歷官,咸左右之
予官副總兵,從可法以殉。
楊時子廷棟〉
公元1606年
臨海縣志》:時熙,號知白
萬曆丙午,舉於鄉,授遂安教諭,陞瓊州同知,轉兩淮運同運使事。
適值崇禎末年湖湘齊豫,流寇充斥驕兵悍將上流商船不行,餉無所出。
甲申冬四鎮既立兵糧急如風火,鹽餉解南,悉為賊所截。
乙酉四月大兵過淮督府史公可法揚州刑牲誓死守,忠義感激人心僚屬不忍去。
不數日,而城被圍。
子廷棟,諸生,有文學
先省父於署中。
城破,同時死焉。
金聲 江天一
公元1628年
《明外史本傳:聲字正希休寧人
好學,工舉子業,名傾一時
崇禎元年進士,授庶吉士
明年十一月都城告警慷慨面陳急務,帝即召對平臺
退具疏言:臣書生素矢忠義遭遇聖明日夜陛下憂念天下事。
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為君父用。
通州昌平都城左右翼,宜戍以重兵
天津漕艘所聚,尤宜亟防。
今天草澤之雄,欲效用國家不少,在破格用之耳。
所知申甫將才
臣願仗聖天子威靈,與練敢戰士為國家捍強敵,惟陛下立賜裁許
申甫者,僧也,好談兵,方私製戰車火器
帝納聲言,取其車入覽,授都司僉書
即日召見奏對稱旨超擢副總兵,敕募新軍便宜從事
御史,參其軍。
倉猝數千人,皆市井游手所需軍裝戎器不時給。
而是時總理滿桂節制諸軍,甫不肯為下
卒掠民間,甫軍捕之,輒索去。
兩軍不和聞,帝即命調護
亡何歿,甫連敗於柳林大井,乃結車營蘆溝橋
敵兵遶出其後,御車者惶懼不能轉,殲戮殆盡,甫亦陣亡
痛傷之,言甫受事日淺直前衝鋒遺骸矢刃殆遍,非喋血力戰至此
帝亦傷之,命予恤典
無功,請率參將大勝七百人,甫遺將古璧兵百人,及豪傑義從數百人,練成一旅,為劉之綸奇兵收桑榆之效,不許
俄以清核軍需告竣,奏繳關防,請按律定罪,再疏請罷斥,皆不許
東江毛文龍被殺,兵力弱,勢孤。
東宮冊立,自請頒詔朝鮮,俾聯絡東江張海外形勢。
帝雖嘉其意,亦不果用。
上疏言:陛下曉夜焦勞,日親天下之事,實未嘗日習天下之人。
必使天下不才,及才長短,一一程量不爽,方可斟酌位置
往者陛下召對群臣,問無所得,鮮當聖心,遂厭薄之。
臣愚妄謂陛下泰交尚未殷,顧問尚未數,不得召對無益也。
願自今間日御文華,令京卿翰林臺諫中行、評博等官,輪番入直博諮廣詢。
內外職業者,亦得不時進見。
政事得失軍民利病廟堂舉錯邊塞情形,皆與臣工考究於燕閒之間。
歲月既久,品量畢呈。
諸臣才不才,及才長短豈得聖鑒
未及報,再疏懇言之,終不用,遂屢疏乞歸
大學士徐光啟同修曆書,辭不就
御史召,亦不赴。
八年春,起山東僉事,復兩疏力辭。
鄉郡多盜,團練義勇,為捍禦。
十六年鳳陽總督馬士英,遣使者李章玉,徵貴州兵討賊迂道江西為樂平吏民所拒擊。
比抵徽州境,吏民以為賊,率眾破走之。
章玉諱激變,謂徽州推官翔鳳主使
士英以聞,兩疏陳辨。
帝察其無罪不問
其年冬廷臣交薦即命召用,促入都陛見,未赴而京師陷。
福王立於南京超擢左僉都御史不起
南京城陷,列郡望風迎降
閏六月,懸高皇帝像,率士民拜哭,糾集義勇績溪黃山分兵六嶺
寧國丘祖德涇縣尹民興徽州溫璜貴池吳應箕多應之。
遣使通表唐王,授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總督諸道軍。
旌德寧國諸縣
九月下旬,軍為降御史黃澍襲破
被執至江寧,語門人江天一曰:子有老母不可死。
對曰:天一同公起兵可不同公殉義乎。
遂偕死。
唐王禮部尚書諡文毅
天一字文石,歙諸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