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五十三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
 第三百五十三卷目錄
 錢鈔部彙考九
  洪遵泉志二〈偽品 天品 刀布品〉
食貨典第三百五十三卷
錢鈔部彙考九
洪遵泉志二》《偽品》
圖圖
項梁錢,楚漢春秋曰:項梁陰養死士九十人,參木者,所欲計謀也。
木徉疾,於室中大錢也。
圖圖
右吳王濞錢,前漢·吳王濞傳》曰: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盜鑄錢。
西京雜記曰:銅山鑄錢,錢微重,文字肉好,與漢錢不異
余按漢文帝時,更鑄錢,其文為半兩
吳鄧錢文字與漢錢同,則錢之半兩也。
圖圖
公元前157年
鄧通錢前漢·鄧通傳》曰:文帝嚴道銅山,得自鑄錢。
鄧氏錢布天下
景帝立,人有告盜出徼外鑄錢。
西京雜記曰:文帝鄧通蜀銅山,聽自鑄錢。
文字肉好,皆與天子錢同。
故富侔人主
圖圖
公元7年
大錢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居攝,變漢制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
荀悅《漢紀》曰:居攝二年夏四月更造大錢一直五十,與五銖並行
敦素曰:按今所見模狀不同字體各異,小者不及二銖,又有面文重,外高內下,精妙可觀
殊不知之所鑄,復是後倣傚何不相同如此
張台曰:此錢亦有數種,有對文者,有穿上一星者,有泉字諸畫並方者
,,
公元9年
小錢五等前漢·食貨志》曰:王莽作錢、布之品,名曰寶貨
小錢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
七分三銖,曰么錢一十。
顏師古曰:么,小也。
八分五銖,曰幼錢二十。
九分七銖,曰中錢三十。
一寸九銖,曰壯錢四十。
因前大錢五十,是為錢貨六品,直各如其文。
文質周郭倣漢五銖錢
百姓憒亂,其貨不行
民私以五銖錢市買
患之,下詔:有敢挾者為惑眾,投諸四裔以御魑
於是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市道
抵罪者,不可稱數
知民愁,迺但行小錢直一,與大錢五十,二品並行龜貝布屬且寢。
荀悅《漢紀》曰:王莽建國元年春,更作小錢,徑六分,文曰小錢大錢一直,五十者為二品並行
封氏么錢別種文曰:直十。
張台曰:嘗見壯錢,薄於開元錢
李孝美曰:按大小錢,文無錢字,而皆曰泉,與食貨志》所載不同
韋昭所謂古曰泉,而後轉之為錢者,豈非是耶。
圖圖
公元14年
右貨泉錢,前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天鳳元年大小錢,改作貨泉
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
又以大錢行久,恐民挾不止,迺令且大錢,與新貨泉俱枚直一,並行六年,毋得挾大錢矣。
《宋書·符瑞志》曰:忌漢,而錢文有金,乃鑄貨泉易之
既而光武起於舂陵白水鄉貨泉白水真人也。
張台曰:此錢,今世所見,有徑寸四分,重二十四銖者。
有徑六分,重二銖者。
有玉著篆者,有傳形者,有肉郭重文者。
穿面四角,穿背四角,穿上一星,穿下一星,闊緣細緣,不少五銖
李孝美曰:此錢今世多見之,有徑寸五分四分者,凡十餘品,而好郭或有或無,或作重文種種不一
圖圖
鐵錢後漢書·公孫述傳》曰:銅錢
鐵官以鑄錢。
《舊譜》曰:文字輕重大小未聞。
公元190年
小錢後漢書·獻帝紀曰:初平元年董卓五銖錢
更鑄小錢
董卓傳》曰: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長安銅人鐘簴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
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
《魏志》曰:董卓悉推破銅人鐘簴,及壞五銖錢
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輪郭,不磨鑢
於是輕物貴,穀一斛至數十萬。
自後錢貨不行
圖圖
五銖錢袁宏後漢紀》曰:初平元年六月董卓洛陽城中鍾簴,鑄以為錢,錢不成文,更鑄五銖錢
文章城郭不可把持於是輕物貴,穀一斛至數百萬余。
後漢書《魏志》張璠後漢紀》英雄記》皆載小錢,獨袁有五銖之說,未詳
圖圖
沈郎《晉書·食貨志》曰:吳興沈充又鑄小錢,謂之沈郎
《舊譜》曰:或言小於五銖文字輕重未聞。
李孝美曰:按此錢雖未之見,而李賀集》《殘絲曲》云: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
竊謂自古詩人比興,其則不遠,得非錢大小,與漢興所鑄如榆莢者,不多較耶。
圖圖
五銖錢《晉書·張軌傳》曰:太府參軍索輔言:古以金貝皮幣為貨,息穀量度之耗。
二漢五銖錢通易不滯。
太始中河西荒廢,遂不用錢,裂匹以為段數。
縑布既壞,市易又難,徒壞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
中州雖亂,此方安全,宜復用五銖以濟通變之會。
軌納之,立制準布用錢,錢遂大行,人賴其利。
圖圖
河陽錢丘悅三國典略》曰:王則洛州刺史,舊太原佛像毀以鑄錢,世號河陽錢
圖圖
得壹錢唐書·食貨志》曰:史思明東都,鑄得壹元寶錢,徑寸四分,以一當開元通寶之百。
《舊譜》曰:得壹錢徑寸三分重十三銖。
余按此錢重十二銖六參
圖圖
右順天錢唐書·食貨志》曰:史思明惡得壹非長久之兆,改其文曰順天元寶
《舊譜》曰:順天錢徑五分重十五銖。
張台曰:得壹順天錢,思明並銷洛陽佛銅所鑄。
平之後,無所用焉。
刀兵之家,還將鑄佛。
今所餘伊洛甚多
李孝美曰:二錢大小如一,但順天重而得壹輕耳。
余按此錢重十三銖二參
圖圖
右永通錢,五代史·南唐世家曰:李景困於用兵鍾謨請鑄大錢以一當十,文曰永通泉貨
余按此錢有三品字,八分書者,徑寸五分重八銖七參,背面肉好,皆有周郭
篆文者,徑寸三分重五銖七參,輪郭重厚銅色昏暗。
又有面為篆文,背為龍鳳形者,〈此錢見奇品〉計皆李氏所鑄。
李孝美獨載八分書者,遺此一種,豈未之見耶。
圖圖
公元964年
開元錢五代史·南唐世家曰:鍾謨得罪,而大錢廢。
韓熙載鑄鐵錢,以一當二
嗣立
乾德二年,始用鐵錢,民間藏匿舊錢,舊錢益少,商賈多以十鐵錢易銅錢出境,官不可禁,煜下令以一當十
錢若水曰:李氏據有江東之地,國用窘乏
建隆四年,其大臣韓熙載,請鑄錢,每十錢即鐵錢六權銅錢四,而行至乾德開寶中,遂不用銅錢民間但以鐵錢貨易
末年銅錢一直鐵錢十。
李煜歸朝,鐵錢益無用
陶岳《貨志錄曰:元宗時,兵屢挫,帑藏虛竭
韓熙載上疏,請以鐵為錢,其錢之大小一如開元通寶,文亦如之。
徐鉉篆其文,比於舊錢稍大,而輪郭深闊。
既而錢大行,公私以為便。
余按此錢,史氏但云鐵錢,不載其文。
國初人,耳目所接,其言當不妄也。
,,
公元943年
唐國錢,十國紀年《唐史》曰:元宗周師南伐,及割地歲貢方物府藏空竭錢貨益少。
遂鑄唐國通寶錢,二當開元錢一。
馬令南唐書》曰:烈祖且殂,謂元宗曰:德昌官布億萬緡,以給軍用。
吾死,善修鄰好
北方有事不可失也。
元宗即位,兵屢起。
德昌泉布既竭,遂鑄唐國錢,其文曰唐國通寶
余按此五錢制度大小各殊,有徑九分重三銖者。
有徑七分,重二銖二參者。
字文並類大唐錢。
徑寸二分重八銖,與徑九分重三銖者。
形製相肖,文皆篆字
有種八分,重二銖六參者,字含八分隸體背文有圓點,於五錢中最少。
又有小唐國鐵錢,重一銖八參,形製銅錢之小者。
圖圖
大唐錢,馬令南唐書》曰:元宗大唐通寶錢,與唐國通用,數年漸弊,百姓盜鑄極為輕小
余按此錢徑八分,重二銖四參,文曰大唐通寶
又有徑七分者,字文相類,豈當時盜鑄耶。
圖圖
公元910年
永平錢,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武成三年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為永平
董逌〈闕六字也。
王建所鑄。
余按此錢大輕重〈闕五字以下五錢,皆前蜀所鑄,今世甚多,獨是錢未〈闕〉
圖圖
公元916年
右通正錢,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永平五年改元通正
圖圖
天漢錢,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通正元年十月大赦
明年元曰天漢國號漢。
圖圖
公元前100年
光天錢,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天漢元年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曰光天
圖圖
公元前99年
乾德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建卒。
子衍立明年改元乾德
圖圖
公元925年
咸康錢,五代史·前蜀世家曰:王衍乾德七年,改元曰咸康
李孝美曰:按此五錢,文皆王氏父子年號,計當時所鑄,並徑七分重五銖,形製粗惡今世所存甚多
余按通正天漢光天乾德錢,皆重三銖,獨咸康錢重三銖三參。
圖圖
公元938年
右廣政錢,五代史·後蜀世家曰:孟昶明德五年,改元曰廣政
十國紀年後蜀史》曰:蜀主明德三年十二月丁亥申嚴錢禁。
明年改元廣政
余按此錢計當時所鑄,徑九分重三銖,銅質渾厚,字八分書
圖圖
公元962年
鐵錢一,十國紀年·後蜀史》廣政二十五年,以屯戍既廣,調度不足,始鑄鐵錢。
曾鞏五朝隆平集》同。
孟昶世宗秦鳳,愈不自安,多積芻粟,以鐵為錢,禁民私用鐵,而自鬻器用專利,民甚苦之。
圖圖
公元917年
右乾亨錢,五代史·南漢世家曰:梁貞明三年,劉龑即位國號大越改元曰乾亨
李孝美曰:此錢文曰乾亨重寶,徑七分,重六銖
當時所鑄。
余按此錢止重三六參
圖圖
鉛錢十國紀年·漢史曰:劉龑國用不足,鑄鉛錢十當銅錢一。
乾和後,多聚銅錢城內用鉛,城外用銅,禁其出入,犯者抵死
俸祿特恩不給銅錢
余按鉛錢二品輪郭鍥薄,文曰乾亨重寶
大者徑寸重三九參
重寶二字傳形
小者徑九分重三六參
余扺嶺外,始獲此錢,若銅錢
今世所存至多
圖缺
乾封錢,五代史·楚世家曰:高郁馬殷鉛鐵錢,以十當銅錢一。
十國紀年·楚史》曰:馬殷始鑄鉛錢行城中。
城外即用銅錢賈人多銷鉛錢,持過江北
高郁鑄鐵錢,圍六寸,文曰乾封泉寶以一當十
錢既重厚市肆券契指垛交易
湖南故事曰:馬殷鐵冶,鑄大錢,可六寸,圍重非銖兩用九文為貫,文曰乾封泉寶,其文上乾,其數上九,遂通用焉。
余按此錢徑七分重十七銖,圍五寸半,文曰乾封泉寶,以銅為之。
《楚史》湖南故事以為鐵錢,豈當時鑄銅二種耶。
圖缺
天策錢,五代史·楚世家曰:馬殷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策府
梁太祖天策上將軍
張台曰:馬氏錢也。
董逌曰:馬殷湖南八州地,建天策府,因鑄天策府寶。
余按此錢文天策府寶,徑寸七分重三十銖二參,銅質渾重,字明坦
史氏失其傳,張董之說當有所憑也。
圖圖
公元957年
吳越錢,十國紀年·吳越史》曰:周顯德四年正月忠懿王俶始議鑄錢。
余按十國紀年云:晉開運三年忠獻王弘佐嘗議鑄鐵錢。
衙內都虞候弘億上疏以為不可
王從之
忠懿王復議鑄錢。
則是錢制行矣。
圖圖
公元915年
鉛錢十國紀年·閩史》曰:王審知閩王梁貞明元年汀州寧化縣出鉛,置鉛場。
二年,鑄鉛錢,與銅錢並行
圖圖
鐵錢陶岳貨泉錄》曰:王審知鑄大鐵錢,闊寸餘,甚麤重,亦以開元通寶為文,仍以五百文為貫,俗謂之銠〈賀〉
銅錢並行
圖圖
公元939年
永隆錢,五代史·閩世家曰:王延羲立,改元永隆
鑄大鐵錢以一當十
十國紀年·閩史》曰:王延羲永隆四年八月,鑄永隆通寶鐵錢,一當鉛錢百。
余按此錢徑四分重十二參,文曰永隆通寶,字文夷漫製作不精,以銅為之。
五代史不載錢文十國史》又遺銅品,此錢計當時所鑄。
圖圖
公元944年
天德錢,十國紀年·閩史》曰:王延政天德二年,鑄天德通寶鐵錢,一當百
董逌曰:建州錢面,文天德重寶背文穿上有殷字。
余按王延政建州建國稱殷,故幕文為殷字通寶重寶之異,亦當時鑄此二品耳。
圖圖
大興錢,董逌曰:張台云:馮洪所鑄。
圖圖
右土錢,五代史·雜傳曰:劉仁恭令燕人用土為錢,悉斂銅錢,鑿山而藏之已而殺工以滅口後人皆莫知其處。
宋白《續通典曰:劉仁恭泥錢號為山庫
陶岳貨泉錄》曰:劉仁恭下令境內以泥為錢,以膠泥固濟而鍛之,大抵類瓷樣度麤鹵
圖圖
右應天錢董逌曰:幽州劉守光錢,而文曰應天元寶背文曰萬。
不知年代
圖圖
平當錢,徑九分重三銖,肉郭夷坦字湮漫,或云漢代所鑄。
圖圖
四出錢,徑寸一分重三六參面背文皆四出,字盡漫昧。
大泉五十本,王莽所鑄。
初無四出之就,又有背文北斗七星者。
〈此錢見奇品〉
圖圖
大泉五銖錢,顧烜曰:七種異錢,今世見有。
張台曰:在顧氏所見七種異錢之內,大小輕重未聞,文皆五銖,外建龜茲疏勒,亦倣此制。
諸譜載之甚備,獨此未之著。
滕子濟樞密嗜古,嘗獲此錢,號曰左右五銖錢,計以意因之也。
圖圖
太元貨泉錢,李孝美曰:此錢徑七分半,重四銖,其文上曰太,下曰元,右曰貨,左曰泉。
元則真書貨泉小篆形製不至佳。
圖圖
通行貨泉錢,余按此錢徑八分半,重二銖七參,銅質簡古,字含八分體,背文穿上有月形
圖圖
右兩銖錢,顧烜曰:劉氏《錢志》所載,奇異稀有原始未聞。
圖圖
雙五五銖錢,徑八分,重二銖四參五字連綴肉郭。
圖圖
大泉錢。
圖圖
左右五銖錢,余按此錢形窳薄,面文曰五銖,肉漫好闊,僅有輪郭背文亦曰五銖,肉郭夷坦倒置其字,徑寸,重二銖三參。
又一品,面文曰五銖,幕文以五銖,字上下之,徑七分,重二銖四參
五銖,沿漢迄隋因革不一品目尤夥。
四出,謂之角錢
去肉郭,謂之女錢
狹小其制,謂之稚錢
三面無郭,謂之白錢
有反其文名傳形者,有輪郭去盡名對文者,有上下其字名奇品者,以至赤側當兩鵝眼雞目,四柱兩柱之類。
圖圖
右續銖錢,《舊譜》曰:形製頗類五銖,面文無好郭,其文右曰續,左曰銖。
圖圖
公元465年
兩柱錢《隋書·食貨志》曰:梁末又有兩柱錢鵝眼錢,但兩柱重而鵝眼輕。
余按《隋志》但云:梁末有是二錢,初不謂鑄於梁。
鵝眼錢,乃宋景和中所鑄。
李孝美以為梁錢,非也。
圖圖
公元944年
右女錢,《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五銖錢
又別鑄,除其肉郭,謂之女錢
二品並行
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五銖女錢太平百錢五銖稚錢五銖對文等號
輕重不一
天子下詔書,非新鑄一種之錢,並不許用
顧烜曰:徑一寸,重五銖,文曰五銖,無輪郭
京師及諸郡縣通用焉。
余按此錢,謂之五銖女錢
梁武新鑄,亦曰女錢
蓋梁之前,已有女錢矣。
圖圖
稚錢《隋書·食貨志》曰:梁初,古錢五銖稚錢
顧烜曰:徑八分半,重四銖,文曰五銖
源流出於五銖,但稍狹小
東境謂為稚錢三吳皆用之。
小者至徑六分,重二銖半。
世有射雉戲,用此錢也。
圖圖
右對文錢《隋書·食貨志》曰:梁初,古錢五銖對文等號
顧烜曰:對文錢剪五銖所成也。
民利古錢多銅剪鑿取其輪郭,所餘甚輕小
今世行之,其源始未聞也。
圖圖
五朱錢,顧烜曰:徑七分半,重三銖半,文曰五朱,源出稚錢,但稍遷異,以銖為朱。
三吳屬縣行之,亦差少。
張台曰:今所見朱字錢,自有兩般字狹者,有內郭。
字闊者,狀如半兩
自徑七分五分,無重三銖半者。
其輕有至五者。
華山有人得數斗錢,皆徑四分,好亦二分
上周迴皆無錯鑢處,其文只有半王字,仍未成就。
此則五朱之漸也。
余按此錢徑七分,重二銖一參制作簡古,銅質純青,坦平,外輪有緣
今世尚有之。
圖圖
定平錢,《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時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定平一百。
顧烜曰:徑六分,重一銖半,文曰定平一百。
三吳屬縣行之。
余按此錢今世尚有之。
圖圖
傳形半兩錢,字文坦明,背面皆無輪郭,徑八分,重二銖一參
圖圖
太平錢,《隋書·食貨志》曰:梁武帝時百姓或私以古錢交易,有太平百錢
顧烜曰:太平四文三種,並徑一寸,重四銖源流本一,但文字今古之殊。
並曰太平百錢
其小者,至徑七八分,重一銖半,文字不異
舊譜曰:錢有三種大篆小篆隸書,文皆曰太平百錢
但字有古今,形有大小
又有水波文及龜背者。
〈見奇品〉余按:此錢又有一種,其字含篆隸體,錢字漫滅,徑九分,重二銖七參。
圖圖
右兩嗇錢,敦素曰:此錢重四銖徑一三分,微有外輪,背面無好郭,其文篆書,右曰兩,左曰嗇,形質大抵半兩制作古異源流莫知。
禮記鄭元注云:八兩為鉛,據其輕重,非如其文。
左邊之字,不當為,但未識耳。
董逌曰:考字書無嗇字,又不與篆合。
釋真觀書》曰:割愛辭親披剪髮,乃知此自梵書中出
其以為嗇,又省文也。
此錢疑在南梁北齊間。
余按此錢今世所見者,形質夷坦,字文著明,背面肉好,皆無輪郭徑寸二分,重四銖三參。
嗇字與諸譜不同制度亦小。
兩存之。
圖圖
一文錢敦素曰:徑寸五分,重七銖中穿正圓,內外並無輪郭有如半兩之狀。
一面有字,點畫甚纖利。
李孝美曰:此錢銅色純赤,今世甚多
流俗號為鎖子錢
豈非錢文類鎖形耶。
《舊譜》謂之一文審求其義,了不可得,然末知何所稽也。
董逌曰:考古,此字為巨泉蓋圜錢也。
圖圖
四曲文錢《舊譜》曰:形製半兩肉好,無輪郭,面有四曲,文外向二字,右類文字,左不可識。
圖圖
右永光錢,徐氏曰:文曰永光。
圖圖
五金錢,徐氏曰:文曰五金
余按此錢徑八分重三六參,字文明澈,製作甚精。
圖圖
大朝錢,李孝美曰:此錢徑五分重十五銖,其文真書大朝金合肉好背面皆有周郭
〈或云是外國鑄〉
圖圖
天鎮錢,李孝美曰:此錢徑八分,重四銖六黍,文曰天鎮福寶。
背文有一黎字,在穿上,字體形製,與石晉天福錢殊不相侔
今世所見至多
董逌曰:天福石晉年號當時所鑄,自有天福鎮寶錢,文見《晉氏舊史
余按此錢面湮沒,存於今甚多
董氏以為見之《晉史》,今無其書可考矣。
圖圖
右萬歲錢李孝美曰:此錢徑二分重十三銖,面文繆篆皇帝萬歲背文繆篆忠孝傳家肉好皆有。
圖圖
大興錢,李孝美曰:此錢徑八分,重四銖,面文曰大興平寶,復有一丁字在背文穿上。
余按此錢今世至多背文丁字不常其處,或在穿上,或在穿下。
圖圖
右太千錢,余按此錢徑八分重三六參,文曰太千通寶倒置通寶字,千字當作平,歲久漫滅爾。
背文一丁字,在通字之背,製作字體,肖大興平寶錢
圖圖
天感錢,余按此錢文天感元寶大小二品字畫遒勁頃歲獲此尋逸之,大小輕重莫詳。
〈疑外國所鑄〉
古錢李孝美曰:此錢徑一分重十銖,面有兩字
不可識。
肉好皆有周郭,皆夷漫半兩狀。
圖圖
古文錢,徑一寸,重四銖五參,背文夷漫,面肉坦平,微有輪郭頗類圜法
圖圖
三字錢,徑寸一分重三銖三參,面背肉形皆平,外無周郭製作簡古字畫夷漫叵辨,亦圜法別種也。
圖圖
千字錢,李孝美曰:此錢徑六分重十銖,面文右邊有一千字,體如遼錢,疑其同出而未得依據
肉好皆有周郭背文亦如半兩
圖圖
太興錢,董逌曰:文曰太興平寶,疑五代僭偽之所鑄。
圖圖
公元84年
右黃河錢,《舊唐書曰:元和元年靈武李欒奏,黃河岸塌處得古錢三千三百,其錢形小,方孔,三足
天品天品
天帝錢,宗懍荊楚歲時記》曰:道書云牽牛娶織女天帝借二萬錢下禮久不還被驅在營室中。
《晉書·天文志》曰:北落師門西北十星,曰天錢
圖圖
寶錢《頂生經》曰:其王是漫陁多王,頂上生後為輪王,以福力故,天雨寶錢,滿國皆富。
圖圖
咸陽錢,任昉《述異記》曰:周成王時咸陽雨錢,終日不絕。
圖圖
右金五銖錢任昉《述異記》曰:漢世潁川民家雨金五銖錢
圖圖
五銖錢任昉《述異記》曰:王莽時未央宮中雨五銖錢既而至地,悉為龜兒
刀布品》刀布品》
白金三品前漢書·食貨志》曰:武帝又造銀錫白金
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其文龍,名曰撰,直三千;二曰以重羌小,方之,其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撱之,其文龜,直三百。
後既盜鑄多,又鑄赤仄錢
白金稍賤,民弗寶用縣官以令禁之,無益歲餘終廢不行
張湯傳》曰:山東水旱貧民流徙,皆卬給縣官縣官空虛
上指,請造白金五銖錢,籠天下鹽鐵
史記索隱曰:白金三品
一龍隱起肉好皆圜,又作雲霞之象。
其二肉好皆方,隱起馬形,在好之下。
有連珠文者。
三肉圜好方,皆為隱起龜甲文。
圖圖
公元7年
右契刀,前漢·食貨志》曰:王莽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
荀悅《漢紀》曰:居攝二年夏四月更造契刀一直五百,與五銖並行
張晏曰:其文左曰契,右曰刀,無五百字也。
顧烜曰:契刀五百,非勒刀為,此四字刀上但有契刀二字,而直五百。
張台曰:台有此錢,但薄於錯刀,柄上文曰五百。
張顧二說並未見有柄者。
其文鋪成若錯刀之陷金也。
李孝美曰:嘗得此錢,其形製正如張台所說,但其文鑄成非陷金也。
食貨志》白云錯刀黃金錯其文,則此非陷金明矣。
圖圖
右漢刀,前漢·食貨志》曰:王莽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
荀悅《漢紀》曰:居攝二年夏四月更造錯刀一直五千,與五銖並行
張晏曰:刻之作字,以黃金填其文,上曰一,下曰刀。
張台曰:台有此錢,如此圖樣
李孝美曰:此錢今世猶多,或有無刀者。
圖圖
十布前漢書·食貨志》曰:王莽大布次布、第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小布長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直一百。
自小以上,各相長一分相重一銖,文各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
上至大布,長二寸四分,重一兩,而直千錢矣。
是為布貨十品
圖圖
公元14年
右貨布,前漢·食貨志》曰:王莽天鳳元年,罷大小錢,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奇,廣八分,其圜好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
貨泉〈見偽品〉並行
張台曰:此布如今最多而易得。
以今尺量之,得寸九分
顧烜曰:莽所作錢布,皆用銅淆以連錫。
圖圖
大黃布刀《舊譜》曰:重七銖,長二寸三分,文曰大黃布刀
張台曰:此亦王莽所鑄,文曰大黃布刀
自言黃虞之後,又改平帝定安大后為黃室主,即大黃自稱也。
意者豈非之初,謂刀布一物,後分為二耶。
李孝美曰:按此製作切類貨布,但足外差廣銅,色稍赤耳
食貨志》傳》所不載。
余按此布今世所存尚多。
圖圖
古刀布,管子曰:先王用珠玉上幣黃金中幣刀布為下幣。
李孝美曰:按先王刀布文字制度,書所不載。
今世所有古刀,異布甚多
豈非當時所用者乎。
《舊譜》作品俱列於后。
圖圖
公元1123年
蒙城古刀宣和五年郭僎亳州蒙城村人得之田中,柄端有方寸十三字,彷彿隸書
有方孔,不透,身形如刀,文曰貨布五百。
王莽所鑄。
圖圖
公元742年
長平古刀《舊譜》曰:天寶元年西河郡別駕李幼奇,於長平溪澗所得,狀如小刀,長二寸四分,闊五分,柄長二寸四分,柄端有孔總長四寸七分背面俱有字,不可識。
圖圖
沂州銀刀嘉祐雜志曰:王公學士沂州,得銀刀一,有齊大公九字九字中闕相屬,刀上又有隱起圜形,疑是九府圜法也。
圖圖
長平異布,《舊譜》曰:亦幼奇所得也。
長寸一分下廣九分者,長五寸,廣五分向上漸闊,無好足,枝長四分,間廣三分,面文兩字,類科斗書,皆有三道,文不可識。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四寸一分上廣二分下廣五分首長六分,廣寸,好徑五分,足枝長寸二分,間廣四分重十二銖,狀如貨布,面文四字背文兩字不可識。
李孝美曰:按所見古布多矣,唯此一品極大,而形製特與大黃布刀相似
《舊譜》以謂狀如貨泉,有所未盡。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二寸六分,首廣寸六分,內好無輪郭,其有亦訛,足間正圜面文六字背文一字不可識。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二寸四分上廣五分下廣七分,首廣六分,足間廣八分重八銖,四傍有郭訛,然亦無好,面文七字縱橫不可識。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二寸四分上廣五分下廣三分,首廣六分,足間廣五分重八銖,無好及肉郭,面文六字不可識。
李孝美曰:按此與已上二布文字《舊譜》皆闕。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寸八分,肩廣寸,下廣一分,足間廣五分,正圜無好及周郭重十二銖,面文五字不可識。
圖圖
右異布,《舊譜》曰:長寸七分,肩廣寸,足間廣六分有好形製,與上布相類
面文三字,其左邊一字中心一字亦類上布
右邊中心字而倒正不同,亦有無好者。
圖圖
右異布二品《舊譜》曰:長短廣狹與上二布相似
圖圖
右異布,張台曰:長寸七分半,肩廣八分,足間二分,有肉郭面文兩字
圖圖
右異布,張台曰:長寸六分,肩廣八分,首廣五分,足間廣二分,重六銖背面一字,面文如日下安乂字,又兩畫長短不齊背文如了傍加豎斜畫,與上布皆於寶鼎王鑄處見之。
圖圖
右異布,張台曰:長二寸一分,肩廣寸三分,首廣九分,足枝長六分,間廣四分半,重二十八銖,面文四字有如二字者,全邊,安爪者山下安中兩口相重背文一字,與面文右邊向上同形質朴厚,不曾磨鑢
檢校膳部李涿處見之。
圖圖
右異布,李孝美曰:按此布長短廣狹輕重,與上布相類,面文六字亦同,但倒正相異,復無背文耳。
余按此布自柄端倒讀,其文曰安陽之吉貨。
圖圖
右異布,李孝美曰:按此布長二寸上廣二分下廣三分首長七分,廣七分,足間廣五分,正圜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面文六字,亦不可識。
圖圖
右異布,余按此布長二寸,肩廣四分,首廣六分半,足枝長五分,間廣四分半,重十三銖八參,正圜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面文四字
圖圖
右異布,余按此布長二寸二分,肩廣四分半,首廣八分,足枝長五分半,間廣如之。
正圜重十六銖七參,面文不可識。
圖圖
藕心錢《舊譜》曰:世有此錢,其形四方,狀如博棋
二寸面闊三分,當四稜,皆上下通闕,若中破狀。
其上有首,形如秤鎚,鼻有孔號為藕心錢
圖圖
蟻鼻錢《舊譜》曰:此錢其形上下廣,背平面凸起,長七分,下闊三分,上銳處可闊一分重十二銖,面有文如刻鏤不類字,世謂之蟻鼻錢
圖圖
公元867年
《舊譜》曰:咸通八年,兗海觀鄭漢章奏,百姓於野內掘古銅片四千九百五十五片。
翰林驗,云:上有歸化三字
按其形製及文篆,外莫之睹,亦古布流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