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二十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
 第二百二十卷目錄
 宗廟祀部彙考十四
  元三〈成宗元貞一則 大德八則 武宗至大四則 仁宗皇慶一則 延祐四則 英宗至治三則 泰定帝泰定四則 致和一則 文宗天曆二則 至順三則 順帝元統二則 至元五則 至正十三則〉
禮儀典第二百二十卷
宗廟祀部彙考十四
元三
公元1295年
成宗元貞元年,以玉冊玉寶成行享禮
《元史·成宗本紀元貞元年冬十月癸卯有事太廟
中書省臣言:去歲世祖皇后裕宗祔廟,以綾代玉冊
今冊、寶成,請納諸各室。
帝曰:親享之禮,祖宗未嘗行之,其奉冊以來朕躬祝之。
命獻官迎導入廟。
公元1297年
大德元年,享於太廟增用馬。
《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元年十月丁酉有事太廟
十一月戊辰,增太廟牲用馬。
 按祭祀志》大德元年十一月太保月赤察兒奏請廟享增用馬,制可。
大德二年,行特祭太廟禮。
公元1298年
《元史·成宗本紀不載。
 按祭祀志》大德二年正月,特祭太廟,用馬一,牛一,羊鹿野天鵝各七,餘品如舊,為特祭之始。
公元1300年
大德四年,享於太廟,以皇妣皇后祔。
《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四年十月癸酉朔有事太廟
 按祭祀志》大德四年八月,以皇妣皇后祔。
大德六年五月戊申太廟寢殿災。
辛未,享于太廟
《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公元1304年
大德八年十月辛卯有事太廟
《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公元1305年
大德九年立,皇太子告于太廟
《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九年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遣御史大夫古迭兒告太廟
十月辛巳有事太廟
公元1306年
大德十年十月丁未有事太廟
《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公元1307年
大德十一年,上成宗順宗廟號議升祔禮,並定曲譜舞節。
《元史·武宗本紀》大德十一年五月即位上都
六月丁酉中書右丞哈剌哈孫荅剌罕、左丞相塔剌海言:臣等與翰林集賢太常老臣集議皇帝登寶位,詔追尊皇考皇帝皇考大行皇帝同母兄也,大行皇帝祔廟之禮尚未舉行二帝神主兄弟次序祔廟為宜。
今擬請諡皇考昭聖孝皇帝廟號順宗大行皇帝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
太祖室居睿宗西第一室世祖西第二室裕宗西第三室順宗東第一室成宗東第二室
元妃弘吉剌氏失憐荅里宜諡曰真慈靜懿皇后,祔成宗廟室
制曰:可。
七月壬辰,命御史大夫古迭兒、中書平章政事床兀兒、樞密副使孛蘭奚,以即位祗謝太廟
九月壬申,命塔剌海奉玉冊、玉寶上皇考及大行皇帝諡于廟,又上先元妃弘吉烈氏尊諡,祔于成宗廟室
 按禮樂志》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
九月順宗成宗二室祔廟,下大樂署編運曲譜舞節,翰林樂章順宗室曰慶成之曲》成宗室曰守成之曲》
 按祭祀志》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追皇考皇帝廟號順宗
太祖室居睿宗西第一室世祖西第二室裕宗西第三室順宗東第一室成宗東第二室
追尊元妃皇后,祔成宗室。
公元1308年
武宗至大元年,增影堂薦新品物
《元史·武宗本紀不載。
 按祭祀志》至大元年春正月皇太子薦新增用影堂品物羊羔炙魚饅頭子、西域湯餅、圜米粥、砂糖飯羹,每月用以配薦。
至大二年,以受尊號太廟改製金表神主太祖睿宗,及光獻莊聖二皇后諡廟號
公元1309年
《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二年正月辛卯皇太子諸王百官上尊號曰統天繼聖欽文英大章孝皇帝
乙未恭謝太廟
十月辛酉,立太廟廩犧署設令、丞各一員
十二月己卯親饗太廟,上太祖聖武皇帝尊諡、廟號及光獻皇后尊諡,又上睿宗景襄皇帝尊諡、廟號及莊聖皇后尊諡,執事者人陞散階一等,賜太廟禮樂戶鈔有差
 按禮樂志》至大二年,親享太廟
皇帝入門順成之曲》盥洗升殿至元中初獻升降肅成之曲》,亦曰順成之曲》出入小次昌寧之曲》迎神至元中來成之曲》,改曰思成初獻、攝太尉盥洗升殿肅寧之曲》酌獻太祖室仍用舊曲,改名開成
睿宗室仍用舊曲,改名武成
皇帝飲福登歌《釐成之曲》
文舞退、武舞進仍用舊曲,改名肅寧
終獻酌獻仍用舊曲,改名肅寧
徹豆曰豐寧之曲》
送神保成之曲》皇帝廟廷亦曰昌寧之曲》
 按祭祀志》至大二年春正月乙未,以受尊號恭謝太廟,為親祀之始。
十月,以將加諡太祖睿宗擇日太祖睿宗諡于天擇日請光獻皇后、莊聖皇后諡于廟改製金表神主題寫諡廟號
十二月乙卯,親享太廟奉玉冊、玉寶
加上太祖聖武皇帝諡曰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光獻皇后翼聖
加上睿宗景襄皇帝仁聖廟號睿宗,莊聖皇后顯懿
舊制金表神主,以櫝貯兩旁自是主皆範金作之,如金表之製。
公元1310年
至大三年皇后皇太后受冊尊號告廟,並改祭器用銀
公元1309年
《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二年二月庚戌,以皇后受冊遣官告謝太廟
乙亥以上皇太后尊號,告祀太廟
六月壬申,以西北諸王察八兒等來朝,告祀太廟
十月甲辰三寶奴司徒田忠良等又言:太廟祠祭,故用瓦尊,乞代以銀。
從之。
戊申,帝率皇太子諸王、群臣朝興聖宮,上皇太后尊號冊寶曰儀天興聖慈昭懿元皇太后
庚戌恭謝太廟
公元1311年
至大四年,祔武宗太廟翰林院,舊置御容二祭如故
《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四年春正月庚辰,帝崩於玉德殿。
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
閏七月丙午,祔于太廟
禮樂志》至大四年夏六月武宗祔廟命樂正謝
世寧等編曲譜舞節,翰林侍講學士張士觀譔樂章,曲名《威成之曲》
 按祭祀志》至大四年翰林院移署舊尚書省,有旨月祭
中書平章完澤等言:祭祀小事太廟歲一祭,執事諸臣受戒三日行事,今此輕易非宜。
舊置翰林院御容春秋二祭不必增益
若曰可。
公元1313年
仁宗皇慶二年,以皇后受冊告謝太廟,並遣官致祭真定神御殿
《元史·仁宗本紀皇慶二年三月丙辰,以皇后受冊,寶遣官恭謝太廟
 按禮樂志》皇慶二年秋九月用登歌樂太上皇
真定玉華宮
自是歲用之。
 按祭祀志》神御殿
仁宗皇慶二年秋八月庚辰,命大司徒田忠良真定致祭,依歲例給御香酒犧牲祭物錢中統鈔一百錠。
公元1316年
延祐三年十月壬申有事太廟
《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公元1317年
延祐四年,享於太廟,始用登歌,行三獻禮
《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四年十月甲午朔有事太廟
 按祭祀志》延祐四年,始用登歌樂行三獻禮
延祐五年十月甲午有事太廟
十一月癸未,敕大永福寺創殿,安奉順宗皇帝御容
《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公元1320年
延祐七年,祔仁宗太廟,定樂譜舞節增廟室躬行謝禮
《元史·英宗本紀》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
四月庚戌有事太廟,告即位
八月丙辰,祔仁宗聖文欽孝皇帝莊懿慈聖皇后太廟鐵木迭兒太尉奉玉行事
十月丁未時享太廟
戊午,詔太常院臣曰:朕將以四時躬祀太室,宜與群臣集議其禮。
追遠報本之道,毋以朕勞於對越而有所損,其悉遵典禮。
丙寅,定恭謝太廟儀式
己巳,罷玉華宮睿宗登歌樂。
十一月丙子朔齋宮
丁丑恭謝太廟,至仁宗太室,即流涕左右感動
辛巳,以親祀太廟禮成,御大明殿受朝賀。
甲辰太常禮儀院進時太廟儀式
十二月乙巳朔,詔曰:朕祗遹貽謀獲承丕緒,念付托之惟重,顧繼述之敢忘。
爰以延祐七年十一月丙子被服袞冕恭謝太廟
大禮告成,宜普天之均慶。
戊辰,以太皇太后加號禮成,告太廟
 按禮樂志》延祐七年仁宗祔廟,命樂正劉瓊等編運酌獻樂譜舞節,翰林樂章,曲名曰《歆成之曲》
 按祭祀志》延祐七年仁宗升祔增置廟室
太常禮儀院下博檢討歷代典故移書禮部中書集議曰:古者天子祭七代,兄弟同為一代廟室皆有神主增置廟室
又議:大行皇帝升祔太廟七室皆有神主,增室不及
依前典故,權於廟內止設幄座,面南安奉。
相視得第七室近南對室地位東西一丈五尺除設幄座外,餘五尺不妨行禮
乃結綵為殿,置武宗室南,權奉神主
十月戊子英宗將以四時躬祀太廟,命太常禮官中書翰林集賢等官集議禮制,曰:此追遠報本之道也,毋以朕勞而有所損焉,其一遵典禮
丙寅中書以躬謝太廟儀注進。
十一月丙子朔齋宮
丁丑備法儀衛,躬謝太廟,至櫺星門駕止,有司進輦不御,步至大次,服袞冕端拱以竢。
禮儀使請署祝,帝降御座正立書名
讀祝,敕高贊御名。
至仁宗室,輒歔欷流涕左右莫不感動
退至西神門,殿中監受圭,出降沒階乃授。
甲辰太常進時太廟儀式
公元1321年
英宗至治元年,詔親祀太廟,議增廟制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元年正月丙戌帝服袞冕,享太廟,以左丞相拜住亞獻知樞密院事闊徹伯終獻
詔群臣曰:一歲四祀使人代之,不能如在之誠,實所未安。
歲必親祀,以終朕身。
二月己酉,作仁宗神御殿普慶寺
四月庚戌,享太廟
五月辛丑太常禮儀院太廟制圖
七月丁丑,享太廟
十月庚戌,享太廟
十一月庚寅拜住等言:受尊號,宜謝太廟行一獻禮
世祖亦嘗議行武宗躬行謝禮
詔曰:朕當親謝。
太史卜日樞密選兵鹵簿
十二月戊申,躬謝太廟
 按祭祀志》至治元年正月乙酉,始命於太廟西北大次殿。
丙戌,始以四孟月時享,親祀太室
禮成坐大次謂群臣曰:朕纘承祖宗丕緒夙夜祗慄無以報稱,歲惟四祀使人代之,不能如在之誠,實所未安。
自今以始,歲必親祀,以終朕身。
五月中書省臣言:以廟制事,集御史臺翰林院太常院臣議。
謹按前代廟室多寡不同
晉則兄弟同為一室正室增為十四間,東西一間
九廟,後增為十一室。
宋增室至十八,東西夾室一間,以藏祧主
太廟雖分八室,然兄弟為世,止六世而已
世祖所建前廟後寢往歲寢殿災。
請以今殿為寢,別作前廟十五間,中三間通為一室,以奉太祖神主,餘以次為室,庶幾情文得宜
謹上太常廟制
制曰:善,期以來歲營之。
公元1322年
至治二年正月庚午,廣太廟
十月戊辰,享太廟,以國哀迎香去樂,修廟工役未畢,妨陳宮懸,止用登歌。
《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按祭祀志》至治二年正月丁丑,始陳鹵簿,親享太廟
二月二十三日,以新作太廟正殿夏秋二祭權止。
秋八月丙辰太皇太后崩,太常院官奏:國哀以日易月,旬有二日外,乃舉祀事。
有司十月戊辰有事太廟,取聖裁
制曰太廟不可廢,迎香去樂可也。
又言:太廟興工未畢,有妨陳宮懸請止用登歌。
從之。
公元1323年
至治三年正月,增牝馬,以供祭馬湩
三月,祔太皇太后於順宗廟
六月,置太廟夾室
八月泰定即位,仍古制一歲四祭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三年正月乙未,享太廟
壬寅,命太僕寺增給牝馬百匹,供世祖仁宗御容殿祭祀馬湩
三月戊申,祔太皇太后於順宗廟室。
六月癸酉,置太廟夾室
 按泰定帝本紀至治三年八月癸巳,即皇帝位於龍居河。
十二月己巳,盜入太廟,竊仁宗莊懿聖皇后金主。
壬申,作仁宗主。
乙亥太常院臣言:世祖以來太廟惟一享,先帝復古制,一歲四祭,請裁擇之。
曰:祭祀大事也,朕何敢簡其禮。
命仍四祭
 按祭祀志》至治三年春三月戊申,祔昭獻元聖皇后於順宗室
夏四月六日上都分省參議速速,以都堂旨,太廟夾室未有制度,再約臺院等官議定
博士議曰:按爾雅曰室有東西廂曰廟,《注》夾室前堂
同禮曰西夾南向《注》西廂夾室
東西夾室正文也。
賈公彥曰:室有東西廂曰廟,其夾皆在序。
是則夾者,猶今耳房之類也。
然其制度,則未之聞。
東晉太廟正室一十六間,東西儲各一間,共十有八。
所謂儲者,非夾室與。
唐貞觀故事遷廟之主,藏於夾室西壁南北三間
宋哲宗亦嘗於東夾室奉安,後雖增建一室,其夾室仍舊
是唐、宋夾室,與諸室制度無大異也。
五帝不相沿樂,三王不相襲禮。
廟制皆不合古權宜一時
宜取今廟一十五間,南北六間,東西兩頭二間,準唐南北三間之制,壘至棟為三間,壁以紅泥,以準東西序,南向為門,如今室戶之制,虛前以準廂,所謂夾室前堂也。
雖未盡合於古,於今事為宜。
六月上都中書省以聞,制若曰可。
壬申,敕以太前殿十有五間東西二間夾室南向
秋七月辛卯太廟落成
俄,國有大故晉王皇帝位。
十二月戊辰追尊皇考晉王皇帝廟號顯宗皇妣晉王妃為皇后
庚午,盜入太廟,失仁宗及慈聖皇后神主
壬申,重作仁廟二金主。
丙午御史趙成慶言:太廟失神主,乃古今大之變。
由太常禮官不恭厥職,宜正其罪,以謝宗廟,以安神靈。
制命中書定罪
〈又〉廟制
至治三年,別建大殿一十五間於今廟前,用今廟為寢殿,中三間通為一室,餘十間各為一室東西兩旁際牆各留一間,以為夾室
室皆東西橫闊二丈南北入深六間,每間二丈
宮城南展後,鑿新井二於殿南,作亭。
東南隅西南隅角樓,南神門東西神門,饌幕殿、省饌殿、獻官百執事齋室中南門、齊班廳、雅樂庫、神廚祠祭等局,皆南徙
大次殿三間宮城西北東西櫺星門南徙
東西櫺星門之內,鹵簿房四所,通五十間。
公元1324年
泰定帝泰定元年,作顯宗影堂,以冊皇后太子太廟,又以新殿成,遷列聖神主太廟定室次。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元年二月丁巳朔,作顯宗影堂
丁丑監察御史宋本趙成慶李嘉賓言:盜竊太廟神主,由太常守衛不謹請罪之。
不報
三月癸卯,命知樞密院事闊徹伯祭太廟,以冊皇后皇太子告。
四月庚申,作昭聖皇御容殿於普慶寺
癸亥,以國言英宗廟號曰格堅皇帝
辛巳太廟新殿成。
五月戊戌,遷列聖神主太廟新殿。
八月丙辰,享太廟
辛亥,遣翰林學士承旨斡赤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普慶寺
十月戊午,享太廟
 按祭祀志》泰定元年春正月甲午奉安仁宗及慈聖皇后二神主
丁丑御史宋本趙成慶李嘉賓言:太廟失神主,已得旨,命中書太常失守之罪。
中書以為事在太廟署令,而太常官屬居位如故
昔唐陵廟皆隸宗正
盜斫景陵門戟架,既貶陵令丞,而宗正卿亦皆貶黜
神門戟架比之太廟神主,孰為輕重
宜定其罪名顯示黜罰,以懲不恪
不報
先是博士劉致建議曰:竊以禮莫大宗廟
宗廟者,天下國家禮樂刑政所自出也。
、虞、三代而下,靡不由之。
龍興朔陲積德累功,百有餘年,而宗廟未有定之制。
方聖天子繼統之初,定一代不刊之典,為萬世法程正在今日
周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昭處於東,穆處於西,所以父子親疏之序,而使不亂也。
聖朝取唐、宋之制,定為九世,遂以舊廟八室而為六世昭穆不分父子並坐不合禮經
新廟之制,一十五間,東西二間夾室太祖室既居中,則唐、宋之制不可依,惟當以昭穆列之。
父為昭,子為穆,則睿宗當居太祖之東,為昭之第一世,世祖居西,為穆之第一世。
裕宗居東,為昭之第二世
兄弟共為一世,則成宗順宗顯宗三室皆當居西,為穆之二世
武宗仁宗二室皆當居東,為昭之第三世。
之后居左穆之居右,西以左為上,東以右為上也。
苟或如此,則昭穆分明秩然有序不違禮經,可為萬世法。
若以累朝定制,依室次於新廟遷安,則顯宗順宗之上,順宗成宗之上。
以禮言之,春秋閔公無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躋僖公閔公之上,史稱逆祀
及定公正其序,書曰從事先公
僖公猶是有位之君,尚不可故君之上,況未嘗正位者乎。
國家雖曰以右為尊,然古人所尚,或左或右,初無定制
古人右社稷而左宗廟,國家宗廟居東方。
豈有宗廟方位既依禮經,而宗廟昭穆不應禮經乎。
且如今朝賀或祭祀宰相獻官分班而立,居西則尚左居東尚右
行禮就位,則西者復尚右,東者復尚左矣。
職居博士宗廟之事所宜建明,然事大體重,宜從使院移書集議取旨。
四月辛巳中書省臣言:始祖皇帝始建太廟
太祖皇帝居中南向睿宗世祖裕宗神主以次西室順宗成宗武宗仁宗以次東室
邇者集賢翰林太常諸臣言,國朝太廟古制古尚左,今尊者居右為少屈,非所以示後世
太祖皇帝居中南向,宜奉睿宗皇帝神主左一室,世祖右一室,裕宗睿宗室之左。
顯宗順宗成宗兄弟也,以次世祖室之右,武宗仁宗兄弟也,以祔裕宗室之左,英宗成宗室之右。
臣等以其議近是,謹繪室次為圖以獻,惟陛下裁擇
從之。
五月戊戌,祔顯宗英宗十室
公元1325年
泰定二年奉安顯宗像於永福寺,復祀祖宗御容普慶寺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二年正月甲辰奉安顯宗像於永福寺,給祭田百頃
十月丁亥,享太廟
丁巳,幸大承華普慶寺,祀昭獻元聖皇后影堂
 按祭祀志》祖宗御容
至治三年遷置普慶寺祀禮廢。
泰定二年八月中書省臣言當祭如故,乃命承旨斡赤齎香酒大都,同省臣祭於寺。
公元1326年
泰定三年,祭祖宗神御於國史院,奉顯宗神御延壽寺,又賈垕請升祔武宗皇不報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三年二月甲申,祭太祖太宗睿宗御容翰林史院
丙申,建顯宗神御殿於盧師寺,賜額大天源延聖寺
十月庚辰,享太廟
顯宗御容安於大天源延聖寺
十一月壬午御史賈垕請祔武宗皇后於太廟不報
公元1327年
泰定四年祭祖御容作武宗主,並祔武宗英宗皇后於太廟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四年二月甲戌,祭太祖太宗睿宗御容於大承華普慶寺,以翰林院執事
丙子,命亦烈赤領仁宗神御殿事。
四月辛未,盜入太廟,竊武宗金主及祭器
壬申作武宗主
五月乙巳作成神御殿天壽萬寧寺。
甲子,以典守宗廟不嚴,罷太常禮儀院官。
七月丙午,享太廟
八月癸巳諡武宗皇后英宗皇后,升祔太廟
 按祭祀志》泰定四年四月辛未,盜入太廟,失武宗神位祭器
壬申,重作武宗金主及祭器
甲午奉安武宗神主
《續文獻通考泰定四年作成神御殿大壽萬寧寺。
是年,祔顯宗英宗十室
公元1328年
致和元年,以重臣三獻官遣使世祖神御殿
《元史·泰定帝本紀致和元年正月甲戌,享太廟
乙亥御史鄒惟亨言:時享太廟三獻官舊皆勳戚大臣,而近以戶部尚書亞獻,人既疏遠,禮難嚴肅
仍舊制,以省、臺、樞密宿衛重臣為之。
六月丙午遣使世祖神御殿
文宗天曆元年,立泰禧院,以奉祖宗,毀顯宗升祔諸帝遂行親祀禮。
《元史·文宗本紀天曆元年九月乙亥,立太禧院,以奉祖宗神御殿祠祭,秩正二品
十月辛卯禮官言:即位之始,當告祭郊廟時享之禮,請改用仲月
從之。
己亥,幸大聖壽萬安寺,謁世祖裕宗神御殿
丁巳,毀顯宗室,升順宗祔右穆第二室,成宗祔右穆第三室,武宗祔左昭第三室,仁宗祔左昭第四室英宗祔右穆第四室
十一月癸亥,帝宿齋宮。
甲子,服袞冕,享於太廟
丁丑,以躬祀太廟禮成,御大明殿,受諸王文武百官朝賀
十二月丙午,幸大崇恩福元寺,謁武宗神御殿
 按祭祀志》神御殿,舊稱影堂
奉祖御容,皆紋綺局織錦為之。
影堂所在世祖帝后大聖壽萬安寺,裕宗帝后亦在焉;順宗帝后大普慶寺仁宗帝后亦在焉;成宗帝后大天壽萬寧寺;武宗二后崇恩福元寺,為東西二殿;明宗帝后大源延聖寺英宗帝后大永福寺也可皇后大護國仁王寺
世祖武宗影堂,皆藏玉冊十有二牒,玉寶一鈕。
仁宗影堂,藏皇太子玉冊十有二牒,皇后玉冊十有二牒,玉寶一鈕。
英宗影堂,藏皇帝玉冊十有二牒,玉寶一鈕,皇太子玉冊十有二牒。
冊寶,以匣匱鎖鑰藏於太廟,此其分置者。
祭器,則黃金缾斝盤盂之屬以十數黃金銀香合碗楪之屬以百數銀壺釜杯匜之屬稱是
玉器水晶瑪瑙之器為數不同,有玻璃瓶、琥珀勺。
世祖影堂真珠簾,又皆有珊瑚樹碧甸子山之屬。
其祭之日,常祭每月初一日、初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節祭元日清明蕤賓重陽冬至忌辰
其祭物,常祭蔬果,節祭忌辰用牲。
祭官便服行三獻禮
加薦用羊羔、炙魚饅頭子、西域湯餅、圜米粥、砂糖飯羹
泰定二年,亦作顯宗影堂大天源延聖寺天曆元年廢。
舊有崇福殊祥二院,奉影堂祀事,乃改為泰禧院。
公元1329年
天曆二年有事太廟遣官太祖太宗睿宗御容
明宗廟樂譜舞節,改影堂神御殿
《元史·文宗本紀天曆二年正月甲子時享太廟
己卯,以冊命皇后,告於太廟
二月丙申,命中書省翰林史院官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普慶寺
三月丁丑文獻昭聖皇神御殿月祭特命列聖故事
四月己丑時享太廟
十月甲申帝服袞冕,享於太廟
十一月丙申,上大行皇帝尊諡。
是日奉玉冊、玉寶太廟,如常儀
庚戌,以親祀太廟禮成,詔天下
 按禮樂志》天曆二年春三月明宗祔廟,下大樂署編運樂譜舞節,翰林定譔樂章,曲曰永成之曲》
公元1330年
至順元年,祭太祖太宗睿宗御容復議明宗升祔室序。
《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正月辛酉時享太廟
二月戊申,命中書省翰林史院官祭太祖太宗睿宗三朝御容
三月甲寅,命宣政院顯懿莊聖皇后神御殿祭祀
己巳,議明宗升祔,序於英宗之上,視順宗成宗廟遷之例。
四月甲申時享太廟
十月己未,遣亞獻中書右丞燕鐵木兒終獻官帖木爾補花率諸執事告廟,請以太祖皇帝配享南郊
公元1331年
至順二年,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其神御殿諸寺者各製名以冠之。
《元史·文宗本紀至順二年正月乙酉時享太廟
二月乙卯,祀太祖太宗睿宗御容
三月甲申,繪皇太子真容奉安慶壽寺之東鹿頂殿,祀之如累朝神御殿儀。
癸巳,詔累朝神御殿之在諸寺者,各製名以冠之:世祖元壽,昭睿順聖皇后曰睿,南必皇后曰懿裕宗曰明成宗曰廣順宗曰衍武宗仁壽文獻昭聖皇后曰昭仁宗曰文英宗曰宣明宗景壽
四月乙卯時享太廟
丙辰,葺太祖御衣行帳
五月甲辰宣政院臣言:舊制列聖神御殿諸寺所作佛事,每歲計二百十六,今汰其十六為定式
制可。
十月己酉時享太廟
公元1332年
至順三年,議立太祖神御殿,并議文宗廟號。
《元史·文宗本紀至順三年正月己卯時享太廟
二月己巳,命燕鐵木兒翰林集賢、太禧宗禋院,議立太祖神御殿
八月丁未有事太廟
 按《寧宗本紀》至順三年八月己酉文宗崩。
十月庚子,帝即位大明殿
己未告祭太廟
十一月己巳,詔翰林國史集賢院、奎章閣學士集議皇帝廟號、神主升祔武宗皇后及改元事。
公元1333年
順帝元統元年,議升祔三朝皇后上文廟號神主,權奉於英宗室次。
《元史·順帝本紀元統元年十月庚辰,奉文宗皇帝太皇太后御容於大承天護聖寺,命左丞相撤敦為隆祥使,奉其祭祀
庚寅中書省臣請集議武宗英宗明宗三朝皇后升祔
丁酉,享於太廟
辛亥追諡札牙篤皇帝聖明元孝皇帝廟號文宗
寢廟未建,於英宗室次權結綵殿,以奉安神主
 按逯魯曾傳》魯曾
太常博士
武宗一廟,未立后主配享集群廷議之。
魯曾抗言先朝武宗皇后真哥無子,不立其主。
伯顏右丞相以為明宗之母亦乞列氏,可以配享
徽政院傳太后旨,以文宗之母唐兀氏可以配享
伯顏魯曾曰:先朝既以真哥皇后無子,不為立主,今所立者,明宗母乎。
文宗母乎。
對曰:真哥皇后武宗朝,已膺玉冊,則為武宗皇后,明宗文宗母后因為妾也。
今以無子之故,不為立主,以妾后為正宮,是為臣而廢先君之后,為子而追封先父之妾,於禮不可
燕王即位追廢母后而立其先為后,以配享先王,為萬世笑,豈可復蹈其失乎。
集賢大學士陳顥素嫉魯曾,出曰:唐太宗冊曹王明之為后,是亦二后也,豈不可乎。
魯曾曰:堯之母為帝嚳庶妃,堯立為,未聞冊以為后而配嚳。
皇上大元天子不法堯、舜,而法唐太宗邪。
眾服其議,而伯顏韙之,遂以真哥皇后配焉。
公元1334年
元統二年,祔文宗神主於廟,行親祀禮。
《元史·文宗本紀元統二年三月己酉,祔于太廟
順帝本紀元統二年二月甲申太廟木陛壞,遣官告祭
四月己卯,奉聖明元孝皇帝文宗神主祔于太廟躬行告祭之禮,樂用宮懸,禮三獻
先是御史臺臣言:郊廟,國之大典王者必行親祀之禮,所以盡尊尊、親親之誠,宜因升祔有事太廟
從之。
是日,罷夏季時享
七月辛卯,祭太祖太宗睿宗三朝御容
秋季時享
十月戊午,享于太廟
公元1335年
至元元年,定別吉太后祭禮,及生母奉安太廟禮,又以太皇太后冊、寶成告祭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元年三月丙申中書省臣言:甘肅甘州路十字寺奉安世祖皇帝母別吉太后于內,請定祭禮
從之。
庚子中書省臣言,生母太后神主宜于太廟安奉,命集議其禮。
五月壬午朔皇太后膺受寶、冊,恭謝太廟
七月丁亥,享于太廟
十月辛未太皇太后玉冊玉寶成,遣官告祭太廟
公元1336年
至元二年,繪明宗御容升祔三朝皇后于廟,兼議寧宗廟號。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二年十月己卯,享于太廟
丙申,命參知政事納麟監繪明宗皇帝御容
十一月壬子武宗英宗明宗三朝皇后升祔入廟,命官致祭
十二月,詔省、院、臺、翰林集賢奎章閣、太常禮儀院禮部官定議寧宗皇帝尊諡、廟號
公元1337年
至元三年,祔寧宗太廟文宗新主及祭器成,詔依典禮祭告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三年正月辛亥升祔懿璘只班皇帝于廟,諡沖聖嗣孝皇帝廟號寧宗
二月壬午以上太皇太后玉冊玉寶恭謝太廟
四月壬寅皇后以受玉冊玉寶恭謝太廟
八月壬午京師地大震太廟梁柱裂,各室牆壁皆壞,壓損儀物文宗神主御床盡碎;西湖神御殿壁仆,壓損祭器
九月己酉文宗新主、玉冊一切神御之物皆成,詔依典禮祭告
十二月己巳,享于太廟
壬午集賢大學士羊歸等言:太上皇、唐妃影堂真定玉華宮每年宜于正月二十日致祭
從之。
公元1338年
至元四年十月辛卯,享于太廟
十一月丙寅,改英宗殿名昭融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0年
至元六年,立司禋監尋罷之,撤文宗廟主上皇考尊諡,親祼太室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六年正月甲戌,立司禋監,奉太祖太宗睿宗三朝御容石佛寺
二月丁未,立延徽寺,以奉寧宗祀事。
司禋監。
四月己丑,享于太廟
五月丙子車駕時巡上都
月祭影堂香于大明殿,遇行禮時,令省臣就殿迎香祭之。
六月丙申,撤文宗廟主
七月戊午,享太廟
十月甲申奉玉冊、玉寶皇考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親祼太室
按《祭祀志》:至元六年六月監察御史呈:嘗聞《五行
公元1341年
傳曰》,簡宗廟,廢祭祀,則水不潤下
近年雨澤愆期四方多旱,而歲減祀事,變更成憲,原其所致,恐有感召。
欽惟國家四海乂安,百有餘年,列聖相承典禮具備,莫不以孝治天下
古者宗廟四時之祭,皆天子親享,莫敢使有司攝也。
蓋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孝,孝莫大於祭。
世祖皇帝新都城,首建太廟可謂知所本矣。
春秋》之法,國君即位逾年改元,必行告廟之禮。
伏自陛下即位以來於今七年未嘗躬詣太廟,似為闕典
方今政化更新,並遵舊制,告廟之典,理宜親享。
時帝上都臺臣以聞,奉旨若曰:俟到大都親自祭也。
九月二十七日中書省奏以十月初四日皇帝親祀太廟制曰:可。
前期告示太師右丞相馬扎兒台為亞獻官,樞密知院阿魯禿為終獻官,知院潑皮翰林承旨老章為助奠官,大司農愛牙赤為七祀獻官,侍中二人門下侍郎一人大禮使一人,執劈正斧一人禮儀使四人,餘名如故事。
有司儀注云:享前一日質明所司備法駕於崇天門外侍儀引擎執,同導駕官具公服,於致齋殿前左右分班侍立
承奉舍人門下侍郎侍中殿門下,侍郎相向立,侍中跪奏臣某等官請皇帝中嚴,就拜興退出
少頃,引侍中版奏外辦,就拜興,退。
皇帝齋室侍中奏請皇帝升輿,巡輦路,由正門大明殿西陛下。
侍中奏請皇帝降輿升殿,就拜興,引皇帝御座
執事官於午陛下起居訖,舍人侍中門下侍郎入殿,至御榻前,門下侍郎相向立。
侍中奏請皇帝降殿升輿,就拜興,導至大明殿外。
侍中奏請皇帝升輿,就拜興
大明門外太僕卿進御馬。
侍中奏請皇帝降輿乘馬訖,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就拜興進發時稱警蹕
崇天門外門下侍郎奏請車駕少駐,敕眾官上馬,就拜興
侍中承旨退稱曰制可,贊者承傳,敕眾官上馬
少頃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就拜興進發時稱警蹕
導至太廟紅門內,門下侍郎奏請車駕權停,敕眾官下馬,就拜興
贊者承傳,敕眾官下馬
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至右橋南侍中奏請皇帝下馬步入神門,就拜興
皇帝下馬侍儀官同導駕前導皇帝步入神門稍西,侍中奏請皇帝升輿,就拜興
大次殿門前,侍中奏請皇帝降輿,入就大次,就拜興
簾降,宿衛如式
侍中入跪奏,敕眾官各還齋次,承旨贊者承傳,敕眾官各還齋次,俟行禮時至丑時二刻頃,侍儀官備擎執,同導駕官於大次殿門前,舍人侍中門下侍郎大次座前侍中奏請皇帝中嚴,服袞冕,就拜興,退。
少頃,再引侍中跪奏外辦,就拜興,退。
禮儀使奏請皇帝行禮侍儀官同導駕導引皇帝西神門,擎執侍儀官同導駕官止。
行禮畢,皇帝西神門出,侍儀官備擎執,同導駕引導皇帝還至大次
舍人侍中入跪奏,請皇帝解嚴,釋袞冕
尚食進膳如式畢,侍中版奏外辦,就拜興,退。
皇帝大次侍中奏請皇帝升輿,就拜興
侍儀官同導駕前導,至神門外,太僕卿進御馬,侍中奏請皇帝降輿乘馬,就拜興
乘馬訖,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就拜興,退,進發時稱警蹕
櫺星門外,門下侍郎奏請車馬少駐,敕眾官上馬,就拜興
侍中承旨退稱曰制可,贊者承傳,敕眾官上馬
少頃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就拜興進發時稱警蹕教坊振作
麗正門石橋北,引門下侍郎奏請車駕權停,敕眾官下馬,就拜興
贊者承傳,敕眾官下馬
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侍儀引擎執,同導駕前導執事後從皇帝紅門輦路大明門外
侍中奏請皇帝馬乘輿,就拜興
侍儀官擎執,同導駕官導至大明殿,諸執事殿下相向立。
皇帝入殿升座侍中跪奏敕眾官皆退,贊者承傳,敕眾官皆退。
〈又〉翰林院三朝御容祭所甚隘,兼歲屋漏,於石佛寺影堂奉安為宜。
中書省臣奏,此世祖定制,當仍其舊,制可。
至正元年正月丁巳,享于太廟
四月甲申,享于太廟
七月己卯,享于太廟
十月己未,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2年
至正二年正月丁丑,享于太廟
四月乙巳,享于太廟
七月辛未,享于太廟
十月丁未,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3年
至正三年,修太廟奉安神主後殿,復奏罷玉華宮太常禮樂
《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三年正月丁丑,享于太廟
四月乙巳,享于太廟
七月丁卯,享于太廟
九月甲申修理太廟遣官告祭,奉遷神主于後殿
十月丁酉告祭太廟奉安神主
戊戌,帝將祀南郊告祭太廟
至寧宗室,問曰:朕,寧宗兄也,當拜否。
太常博士劉聞對曰:寧宗雖弟,其為帝時,陛下為之臣。
春秋時魯閔公弟也,僖公兄也,閔公先為君,宗廟之祭,未聞僖公不拜
陛下當拜。
帝乃拜。
十一月辛未,享于太廟
公元61年
《續文獻通考時方永貞真定玉華宮罷遣太常禮樂,議曰:原廟之制隆古未聞。
漢孝惠叔孫通之請,始詔有司原廟,遂有衣冠月出遊之名,其後郡國所在因各立廟
元帝永平四年貢禹郡國祖宗廟不應古禮天子是其議罷之。
謹按尚書黷于祭祀,時謂弗欽春秋之義,父不祭支庶,君不祭臣僕之家。
伏睹聖朝建立七廟崇奉孝享可謂至矣。
睿宗皇帝神御別在真定路玉華宮竊惟有功德于天下者,莫如太祖皇帝世祖皇帝
太祖皇帝不聞有原廟世祖皇帝神御奉安大聖壽萬安寺,歲時差官,以家人禮祭供,不用太常禮樂
玉華宮原廟列在郡國,又非龍興降誕之地,主者臣僕之賤,供奉御容非禮之甚。
伏望朝廷前漢故事,致隆太廟
玉華宮照依京師諸寺影堂例,止命有司以時祭供。
罷遣太常禮樂非獨聖朝典禮之正,而在天之靈褻瀆之煩,禮官失禮之責矣。
至正六年四月乙卯,享于太廟
五月丁亥盜竊太廟神主
七月己卯,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7年
至正七年正月己酉,享于太廟
十月辛未,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8年
至正八年正月丁未,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49年
至正九年正月丁酉,享于太廟
四月丁卯,享于太廟
十月辛卯,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51年
至正十一年正月乙卯,享于太廟
四月乙酉,享于太廟
十月己卯,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52年
至正十二年四月己酉時享太廟
六月乙丑,修太廟西神門。
七月丁丑時享太廟
十月丁未時享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53年
至正十三年正月癸酉,享于太廟
四月乙巳時享太廟
七月丁卯時享太廟
九月丁酉,享于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54年
至正十四年,享太廟,立寧宗影堂
《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四年正月辛未,享于太廟
十月甲午,享于太廟
《續文獻通考十四年,立寧宗影堂
公元1355年
至正十五年皇太子太廟分命諸臣提調影堂祭祀
《元史·順帝本紀至正十五年正月癸亥,享于太廟
三月甲午,命汪家奴太尉持節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玉冊,錫以冕服九旒祗謁太廟
七月辛卯,享于太廟
九月辛卯,命祕書卿提調古太后影堂祭祀知樞密院事野仙帖木兒提調世祖影堂祭祀宣政院使蠻子提調裕宗英宗影堂祭祀
十月丙子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祭告太廟
公元1356年
至正十六年正月戊子,親享太廟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