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九十七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
 第二百九十七卷目錄
 巡狩部彙考五
  宋〈太祖建隆一則 開寶一則 真宗咸平一則 景德二則 大中祥符二則 欽宗靖康一則 高宗建炎三則 紹興八則
  金〈太宗天會二則 熙宗天眷二則 皇統四則 海陵天德一則 貞元二則 正隆一則 世宗大定十三則 章宗明昌二則 承安一則 泰和二則 宣宗貞祐一則
  〈定宗一則 世祖中統三則 至元三則 成宗元貞一則 大德一則 武宗至大二則 英宗至治三則 泰定帝泰定三則 文宗至順二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元三則 至正一則
禮儀典第二百九十七卷
巡狩部彙考五
公元960年
宋太祖建隆元年六月,上如潞。
《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夏六月,上如潞。
辛卯大赦減死罪,免附潞三十里今年租,錄陣歿將校子孫丁夫給復三年
公元976年
開寶九年三月,幸西京
《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九年春三月丙子,幸西京
己卯,次鞏縣,拜安陵
庚辰,賜河南府今年田租之半,奉陵戶復一年。
辛巳,至洛陽
庚寅大雨分命近臣詣諸祠廟祈晴
辛卯,幸廣化寺,開無畏三藏塔。
夏四月己亥雨霽
庚子有事圓丘迴御五鳳樓大赦,諸官未贈恩者悉覃賞。
壬寅大宴,賜親王近臣列校襲衣金帶鞍馬器幣有差
丙午,駕還。
辛亥上至自洛。
文獻通考開寶九年,幸西京,先命重修宮室極其壯麗,所過賜夏、秋田租之半。
公元999年
真宗咸平二年,詔:幸河北
《宋史·真宗本紀咸平二年十一月乙未,詔:幸河北,所次頓舍給用,毋泛及州縣
十二月甲寅,駕發京師,次陳橋。
戊午駐蹕澶州
辛酉,宴從臣行宮
壬戌,賜近臣甲胄弓劍
浮橋登臨河亭,賜澶州父老錦袍茶帛
甲子,次大名
丁卯召見大名府父老勞賜之。
禮志巡幸之制,開元禮》告至肆覲、考制度之儀,《開寶通禮因之。
太祖西京,所過賜夏、秋田租之半。
真宗朝諸陵及舉大禮途中皆服折上巾、窄袍,出京、過京城,服韡袍、具鸞駕
群臣公服繫鞋供奉班及內朝官前導
從官並日行宮合班起居,晚朝視事,群臣不赴。
中頓侍食百官宿頓迎駕訖,先發,或道途隘遠,則免迎駕
進發近臣諸軍裝錢
出京,留司馬、步諸軍夾道左,至新城門外奉辭留守辭於門內百官父老辭於苑前,召留守賜飲苑中
州縣長吏留司官待于境。
所過賜巡警兵、守津梁行郵治道卒時錢履父老綾袍茶帛塗中衛士緡錢
幸寺、觀,賜道、釋茶帛,或加紫衣師號
吏民有以饔餼酒果方物獻者,計值答之。
命官籍所過繫囚逋負者,日引對,多原釋
採訪民間疾苦賑恤鰥、寡、孤、獨。
車服度量權衡有不如法,則舉儀制禁之。
有奇材、異德及政事尤異者,孝子順孫義夫節婦鄉里所稱者,其不守廉隅、昧於正理者,並條析以聞。
官吏知民疾苦者,亦許錄奏
所過州、府,結綵為樓,陳音樂百戲
道、釋以威儀奉迎者,悉有賜。
東京留守遣官表請還京,優詔答之。
駕還京,大陳兵衛以入。
行幸太祖太宗不常其數。
自咸平中,車駕每出金吾將軍帥士二百人,執檛周繞,謂之禁圍、夏緋衣、冬紫衣
郊祀省方並增二百,服錦襖,出京師則加執劍。
親王中書樞密宣徽行圍內,餘官圍外。
大禮備儀衛,則有司布土黃道自宮至祀所,左右香臺畫瓮青繩闌干
巡省在途則不設。
巡省翰林進號傳詩付樞密院,每夕摘字,令衛士相應為識。
東京舊城城門西京皇城司契勘內外城、宮廟門並勘箭出入皆然。
藩鎮外城子城門亦勘箭
朝陵扈從官人數,入柏城者,僕射以上三人,丞、郎以上二人,餘各一人
東封,定仗內導駕從人數,親王中書樞密宣徽三司使四人學士尚書丞郎節度使三人大兩省大卿監三司副使樞密承旨客省閤門使副、金吾大將軍押仗鳴珂內殿崇班以上二人,餘各一人
諸司巡察之。
自後大禮,皆循此制。
公元1003年
景德六年車駕北巡
《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六年十一月庚午車駕北巡
癸酉駐蹕韋城縣
甲戌寒甚左右貂帽毳裘,卻之曰:臣下苦寒,朕安用此。
丙子,帝次澶州
渡河,幸北砦,御城北樓,召諸將撫慰
十二月壬午,幸城南臨河亭,賜鑿凌軍綿襦。
癸未,幸北砦,又幸李繼隆營,命從官將校飲,犒賜諸軍有差
詔諭兩京以將班師
甲申契丹使姚東之來獻御衣食物
乙酉御行南樓觀河,遂宴從官契丹使。
丙戌遣使撫諭懷、、滑等州,放強壯歸農
丁亥遣使安集河北流民,瘞暴骸
戊子,幸北砦勞軍,召李繼隆石保吉宴射行宮西亭
壬辰,赦河北諸州死罪以下民經蹂踐給復二年死事官吏追錄子孫
甲午車駕澶州大寒,賜道傍貧民襦褲
戊戌,至自澶州
公元1007年
景德四年正月,幸西京
三月,至自西京
《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四年春正月己未車駕京師
庚申,次中牟縣,除逋負,釋繫囚,賜父老衣幣,所過如之。
丙寅,次安樂鎮
丁卯,帝素服詣諸陵。
西京及諸路繫囚罪。
二月己巳,幸西京,經漢將軍紀信塚、司徒魯恭廟,贈太尉太師
吏部尚書張齊賢祭周六廟
從官先塋在洛者賜告祭拜
甲戌,幸上清宮
賜酺三日
甲申,御五鳳樓觀酺,召父五百人賜飲樓下。
辛卯車駕西京
甲午,次鄭州遣使中嶽周嵩、懿二陵
三月己亥,至自西京
文獻通考景德四年正月,幸西京,朝諸侯知雜御史王濟等,籍所過父老繫囚逋負官物人,仍察民間疾苦每日逋欠人及禁囚等,對於行在
蠲免原釋
父老賜茶、帛、綾袍,其貢香藥名馬者,召對撫慰,賜之金帛
公元1008年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東巡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元年夏四月,曹、濟州廣濟軍耆老二千二百人詣闕臨幸
五月壬午,詔緣路行宮舊屋止加塗墍,毋別創。
癸未,詔離京封禪以前舉樂,所經州縣勿以聲伎來迓。
秋九月戊寅西京諸州民以車駕東巡貢獻召對勞賜之。
冬十月庚寅,以巡幸,置考制度使、副,凡巡幸則命之。
辛卯車駕京師
丙申,次澶州,宴周瑩行宮
辛丑駐蹕鄆州
甲辰,詔扈從人毋壞民舍什器樹木
丁未法駕乾符縣奉高宮。
辛亥,享昊天上帝圜臺
壬子,禪社首
癸丑御朝覲壇之壽昌殿,受群臣朝賀
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文武並進秩。
致仕官本品全奉一季京朝官衣緋綠十五年者改賜服色。
開封府及所過州軍考送服勤詞學經明行修舉人,其懷材抱器淪於下位,及高年不仕德行可稱者,所在以聞。
三班使臣五年者與考課
兩浙錢氏泉州陳氏近親,蜀孟氏、湖南馬氏荊南高氏廣南河東劉氏子孫食祿者,聽敘用
天下三日
乾封縣奉符縣
泰山七里內禁樵採
大宴穆清殿。
又宴近臣泰山父老殿門,賜父老時服茶帛
甲寅,次太平驛,賜從官辟寒丸、花茸袍。
丙辰,次兗州,以州為大都督府
十一月戊午,幸曲阜縣,詣文宣王廟,韡袍再拜
叔梁紇堂。
近臣分奠七十二弟子
遂幸孔林遣官以太牢,賜其家錢三十萬,帛三百匹。
以四十六世孫聖佑為奉禮郎近屬授官、賜出身六人
追諡齊太公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廟周文公文憲王曲阜縣立廟
辛酉,賜諸蕃使袍笏
壬戌,次東都縣,幸廣相寺。
癸亥,次鄆州,幸開元寺
丁卯,賜曲阜縣孔子廟經史。
辛未,幸河瀆廟,加封
癸酉曲宴永清軍節度使周,賜兵士緡錢
丁丑,帝至自泰山
文獻通考大中祥符元年三月,詔許群臣請封禪,有司言準禮巡狩,有燔柴告,至皇帝行事,即不載有司攝事之文。
車駕泰山合行告,至望,令太尉酒脯幣帛山下壇告。
奏可
又詔給事中張秉等,管勾所經州父老行在者,送門引對,賜以酒食
州縣見禁囚,具所犯以聞。
又詔以御史中丞王嗣宗,攝御史大夫,為考制度使。
左正言知制誥周起中丞副使
經州採訪民間便事並市物之價,車服權衡度量不如法則者,舉儀制禁之。
有奇異行隱淪不仕者,與所屬長吏詢求論薦
鰥寡惸獨不能自存者,重加賑恤
官吏政跡尤異,民受其惠,及不守廉隅,昧於政理者,孝子順孫義夫節婦,為鄉里所稱者,並條析以聞。
官吏知民利病者,亦為錄奏
司言澶州城卑下不容大輦,請徹門而出。
上慮煩勞不許
詔由城外而過,他所皆然。
又詔扈從宿頓所,無得民舍什物樹木,違者重寘其罪。
朝覲壇於奉高宮之南,方九丈六尺,高九尺四出陛,其南兩陛仗衛宮懸於壇。
中書門下文武百官皇親諸軍將校四方貢使舉人蕃客父老僧道在列
設襲文宣公位於文官三品之下,鄰州長吏悉集,上服袞,御壽昌幄殿受朝賀,大赦天下
遂幸兗州,賜從官待制以上宗室將軍辟寒丸、紫花茸綿、細窄袍。
八月,有司言祠宇之旁,難行覲禮
望俟於河中府朝覲
經度制置使陳堯叟等言:寶鼎行宮之前可以設壇。
詔如堯叟等言。
公元1011年
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上西巡
《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丁酉,發京師
辛丑,陳幄殿於訾村,望拜諸陵。
甲辰,至慈澗頓,賜道傍耕民茶荈
二月戊申,賜扈駕諸軍緡錢
壬子,出潼關,渡渭河,遣近臣西嶽
癸丑,次河中府
丁巳,次寶鼎縣奉祇宮。
戊午,登後圃延慶亭。
辛酉,祀后土地祇還奉祇宮。
開元寺,作大寧宮。
大赦天下文武並進秩。
四品以上,迨事太祖太宗潛藩或嘗更邊任家無食祿者,錄其子孫
寶鼎縣為慶成軍
建隆佐命公主將相丘冢所在致祭
西京分司官實三分之一。
法官慎刑名,有情輕法重者以聞。
天下三日
大宴群臣於穆清殿,賜父老酒食衣幣。
乙丑,觀酺。
加號西嶽
詔葺夷齊祠。
乙巳,次華州,幸雲臺觀
庚午,宴宣澤亭。
召見隱士鄭隱、李寧,賜茶果束帛
辛未,次閿鄉縣召見道士柴又元,問以無為之要。
壬申,宴虢州父老於湖城行宮
三月甲戌,次陝州,召草澤魏野辭疾不至
乙亥,賜運船卒時服。
己卯,次西京
庚辰,罷河北緣邊工役
壬午,幸上清宮
甲申,幸崇法院移幸呂蒙正第,賜服御金幣
丙戌大宴大明殿
丁亥,詔葺所經歷帝王祠廟
己丑,御五鳳樓觀酺。
壬辰,詔朝陵西京鞏縣舉樂
癸巳,禁扈從人踐田稼
甲午,發西京
丙申,謁安陵永昌諸陵。
壬寅,幸列子廟,表潘孝子墓。
夏四月甲辰朔上至汾陰
公元1126年
欽宗靖康元年道君皇帝東巡
《宋史·欽宗本紀靖康元年春正月己巳道君皇帝東巡,以領樞密院事蔡攸為行宮使尚書左丞宇文粹中副之。
庚午道君皇帝亳州
辛巳道君皇帝鎮江
三月癸未,遣李綱道君皇帝南京
乙酉,迎道君皇帝宜春,詔扈從宮官吏,候還京日優加賞典
夏四月己亥,迎太上皇帝都門
老學庵筆記徽宗南幸,至潤州,郡官迎駕西津
御舟扺岸,上御棕頂轎子,一宦者立轎旁,呼曰:道君傳語眾官不須遠來。
衛士臚傳以告,遂退。
徽宗南幸,還京。
栗玉並桃冠、白玉簪、赭紅羽衣,乘七寶輦蓋。
敏定儀注云。
公元1127年
高宗建炎元年車駕巡幸淮甸
《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元年秋七月乙巳手詔京師未可往,當巡東南
丙午,詔定議巡幸南陽
丁未遣官京師迎奉太廟神主行在
九月壬辰,以金人犯河陽汜水軍,詔擇日巡幸淮甸
丁酉,詔荊襄關陝江淮皆備巡幸
乙巳宗澤請車還闕
己酉,以諜報人欲犯江、浙,詔暫駐淮甸捍禦,稍定即還京闕
癸丑,詔有敢妄議惑眾巡幸者,許告而罪之,不告者斬。
冬十月丁巳朔,帝登舟幸淮甸
庚午,次泗州,幸普照寺
己卯,次楚州寶應縣
禮志建炎元年七月,詔曰:祖宗,垂二百年。
比年以來,圖慮弗臧,禍生所忽。
肆朕纂承顧瞻宮室何以為懷。
是用權時之宜,法古巡狩駐蹕近甸號召軍馬
朕將親督六師,以援京城河北河東諸路,與之決戰
歸宅故都,迎還二聖,以稱朕夙夜憂勤之意。
十月一日車駕登舟,巡幸淮甸宰執侍從百司三衙禁旅五軍將佐扈衛以行,駐蹕揚州
公元1129年
建炎三年,幸杭州,復自杭幸江寧,尋幸浙西,復幸浙東
《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三年春正月庚辰朔,帝在揚州
二月壬子內侍鄺詢報金兵至,帝被甲馳幸鎮江府
是日,金兵過楊子橋。
癸丑游騎瓜洲
王淵請幸杭州
是夕,發鎮江,次呂城鎮
甲寅,次常州
丙辰,次平江府
己未,次秀州
壬戌駐蹕杭州
夏四月丁卯帝發杭州
五月戊寅朔,帝次常州
辛巳,次鎮江府
乙酉,至江寧府駐蹕神霄宮,改府名建康
六月甲戌移御行宮
乙亥詔諭中外:以迫近防秋,請太后宗室迎奉神主江表百司庶府軍旅之事者,並令從行
朕與輔臣宿將備禦寇敵應接中原
官吏士民家屬南去者,有司毋禁。
閏八月壬寅帝發建康復還浙西張俊、辛企宗以其軍從。
甲辰,次鎮江府
賜陳東家金。
冬十月癸未,帝至杭州,復如浙東
庚寅,渡浙江
壬辰,帝至越州
十一月丁卯下詔浙西
己巳帝發越州
癸酉,帝如明州
十二月己丑,帝乘樓船定海縣,給行在諸軍雪寒錢。
癸巳,帝次昌國縣
庚子移幸溫、台。
禮志建炎三年,幸杭州,自杭州江寧府,尋幸浙西,自浙西浙東
下詔曰:國家金人侵逼無歲無兵。
纂承以來,深軫念慮,謂父兄在難,而吾民未撫,不欲使之陷於鋒鏑
包羞忍恥,為退避之謀,冀其逞志而歸,稍得休息
南京淮甸,自淮甸建康會稽播遷之遠,極於海隅
卑辭厚禮使介相望
以至願去尊稱甘心貶屈,請用正朔,比於藩臣遣使哀祈無不曲盡
假使金石無情,亦當少動。
累年卑屈,卒未見從。
生民嗷嗷何時休寧
今諸路之兵聚於江、浙之間,朕不憚親行,據其要害
金人尚容朕為汝兵民之主,則朕於事大之禮,敢有不恭
或必用兵我行在,傾我宗社塗炭生靈,竭取東西金帛、子女,則朕亦何愛一身,不臨行陣,以踐前言,以保群生
朕已取十一月二十五日移蹕前去浙西,為迎敵計。
惟我將士人民念國涵養之恩,二聖拘縻之辱,悼殺戮焚殘之禍。
與其束手待斃曷若併計合謀同心戮力奮勵而前,以存家國
乃詔御前應奉官司自合扈從外,內太常寺據實用人扈從,餘接續起發
文獻通考建炎三年十一月車駕明州,詔只帶親兵輦官長入祗候,共三千餘人隨駕百官並減一半
其餘候見駐蹕處,起發前來
公元1130年
建炎四年,詔巡浙西
《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四年春正月甲辰朔御舟海中
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鎮
己未金人明州
辛酉,發章安鎮
甲子,泊溫州港口
二月庚寅,帝次溫州
三月癸卯朔呂頤浩請幸浙西
丁未,命發運司說諭兩浙富民助米,以備巡幸
辛酉御舟溫州
夏四月癸未,帝駐越州
甲申下詔親征巡幸浙西
公元1131年
紹興元年,詔移蹕臨安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元年春正月己亥朔,帝在越州
十一月戊戌,詔移蹕臨安
文獻通考紹興元年冬十一月,詔以紹興駐蹕日久漕運艱梗軍兵薪水不便,可移蹕臨安府
公元1132年
紹興二年車駕臨安,定巡幸儀。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二年春正月丙午,帝至臨安府
文獻通考紹興二年閤門言:以車駕省方儀,令參修立儀注
詔從之。
車駕巡幸,請還,及期,出城百里外,奉迎主當物務,并監臨官免赴臨京,再于五里起居
次日,入問聖體儀制車駕臨京,詣城外奉迎起居
閤門儀,內執政兩省御史臺司,并尚書侍郎以上侍從官、節度使,俟迎駕訖,分左右前導入內
一,太常寺檢會因革禮,太平興國五年太宗北征回,禮院鑾駕還京。
是日早,留守文武百官,並出城奉迎再拜起居,如常儀,退。
中書門下兩省常侍以下舍人以上御史中丞,并引駕至昇龍門下馬,分班序立。
駕至,中書門下橫行,餘官不橫行,俱再拜三呼萬歲
俟駕過,其不引駕官,先至丹鳳門立班,俟駕至,橫行起居再拜,隨拜三呼萬歲
分班,俟駕過,退。
次日中書門下文武百官內殿起居如常
一,今來前項儀令故事比附參酌
若依起居,前導官前導緣,今來車駕,係乘御進發切恐難以前導,兼員數止有三兩員,若依令除主當物務,并監臨官不赴外,餘官出城百里外奉迎,其合赴官數目,亦是不多。
兼俟迎駕班退,合赴近城五里外,起居,其經由道路窄隘,或至日值雨,慮難趁赴
百里外,即非程頓去處
若行創造侍班幕次,顯是勞費
欲乞止依儀制,應見任文武臣僚,併寄居待闕京官小使臣以上,出城五里外,立班奉迎起居,更合取自朝廷指揮
一,今擬定將來奉迎車駕節次,其日,留守率應見任文武臣僚,并寄居待闕京官小使臣以上,並履笏。
將校止窄衣,執杖矛,詣餘杭五里外,分立定。
御舟將至,舍人揖躬喝拜,兩拜,起。
留守奏:聖躬萬福
再喝:拜。
兩拜訖,各祗候御舟過,並退。
留守先入門赴章亭驛,御幄下側立定,俟車駕御舟,入御幄坐管軍臣僚并合從駕祗應官,免奏萬福留守自赴幄殿下立定。
舍人揖躬,宣名,奏萬福
祗候留守幄殿當頭,問聖體訖,兩拜
如有宣諭,又再拜
訖,詣御座左側奏事如儀
奏事畢,降階,退。
皇帝升輦,還內。
如宣馬臨時聽旨,沿路官局並履笏迎駕起居應合從駕官,并管軍臣僚祗應官等並從駕還內如儀
公元1135年
紹興五年二月丁丑帝發平江
壬午,帝至臨安,進扈從官吏一等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36年
紹興六年車駕平江府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六年八月乙巳,命權殿前司解潛等帥精兵扈從主管步軍司邊順留兵守臨安知臨安府梁汝嘉巡幸隨軍都轉運使
九月丙寅朔帝發臨安
癸酉,帝次平江
十二月張浚入見,請幸建康趙鼎請還臨安
甲辰,命呂祉建康措置移蹕
文獻通考紹興六年九月車駕平江府
先時將來進發三省樞密院百司,以紹興四年隨從人數三分為率差發二分前去軍旅非泛支降錢穀差除並隨行在所處分外,其餘百司常程事務,並留臨安府依舊行遣,聽行宮留守司與決。
內事有不決者,即申奏行在所
公元1137年
紹興七年駐蹕建康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七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下詔移蹕建康
二月己未帝發平江
三月癸亥朔,次丹陽韓世忠入見,命世忠扈從岳飛次之
甲子,次鎮江楊沂中入見,命沂中總領彈壓巡幸事務
己丑,蠲駐蹕及經從州積年逋賦
辛未,帝至建康
十一月癸丑,詔來春復幸浙西
公元1138年
紹興八年春二月癸亥帝發建康
戊寅,帝至臨安
《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公元1161年
紹興三十一年帝發臨安,次鎮江府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十一年十二月戊申帝發臨安建王從行
壬子,次平江
戊午,次鎮江府
禮志紹興三十一年九月,詔:金人背盟失信,今率精兵百萬,躬行天討,用十二月十日車駕進發應行宮臨安府文武百僚城北奉辭
其日,應文武百僚先詣城北幕次,俟車駕御舟將至,御史臺閤門太常寺引文百僚立班定,兩拜訖,俟御舟過,班退。
公元1162年
紹興三十二年正月車駕建康,還臨安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十二年春正月庚午,發鎮江府
壬申,至建康府
禮志紹興三十二年正月,詔:視師江上北騎遁去,兩淮無警,已委重臣統護諸將經晝進討。
今暫還臨安,畢恭文祔廟之禮。
宜令有司增修建康百官吏舍、諸路營砦,以備往來巡幸,可擇日進發
車駕還宮。
公元1130年
太宗天會八年七月丁卯,上如東京
十月乙亥上至東京
金史·太宗本紀云云
公元1132年
天會十年十月,上如興中府
十二月上至興中府
金史·太宗本紀云云
公元1138年
熙宗天眷元年二月壬戌,上如爻剌春水
乙丑,幸天開殿。
六月戊午上至天開殿。
金史·熙宗本紀云云
公元1140年
天眷三年四月丁卯,上如燕京
九月戊申上至燕京
己酉親饗太祖廟。
金史·熙宗本紀云云
公元1142年
皇統二年二月丁卯,上如天開殿。
三月辛丑,還自天開殿。
金史·熙宗本紀云云
公元1144年
皇統四年,如東京
金史·熙宗本紀皇統四年二月癸未,上如東京
丙申,次百泊河春水
五月辛亥朔,次薰風殿。
九月乙酉,上如東京
壬子,畋于沙河射虎獲之。
十月乙卯遣使祭遼主陵辛酉薰風殿二十里內及巡幸所過五里內並復一歲
十二月甲午,至東京
公元1145年
皇統五年,至自東京
金史·熙宗本紀皇統五年二月乙未,次濟州春水
三月戊辰,次天開殿。
八月戊戌,發天開殿。
九月庚申,至自東京
程寀傳》熙宗時,歷翰林待制,兼右諫議大夫
上疏,其略曰:古者天子皆有巡狩無非事者。
省察風俗,或審理冤獄或問民疾苦,宣布德澤,皆巡狩之名也。
國家肇興誠恐郡國新民棄本逐末,習舊染之污,奢侈詐偽,或有不明之獄,僭濫之刑,或力役無時四民失業
鑾輿省方,將憲古行事,臣願天心洞照,委之長貳,釐正風俗,或置匭匣,以申冤枉,或遣使郡國,問民無告,皆古巡狩之事。
漢昭帝問疾苦,光武民瘼如此和氣通,天下丕平可坐而待也。
疏奏上嘉納之。
公元1148年
皇統八年二月乙卯,上如天開殿。
四月庚戌,至自天開殿。
金史·熙宗本紀云云
公元1144年
海陵天德四年九月,至中京
公元1152年
金史·海陵本紀天德四年四月壬辰,上自泰州如涼陘。
五月乙卯,次臨潢府
六月甲子朔,駐綿山
八月丙子,次于鐸瓦。
九月甲午,次中京
公元1153年
貞元元年二月庚申,上自中京燕京
三月辛亥上至燕京,初備法駕。
金史·海陵本紀云云
公元1154年
貞元二年三月丙戌,幸大興府
金史·海陵本紀云云
公元1161年
正隆六年,幸河南府
金史·海陵本紀正隆六年正月癸丑,命參知政事李通諭宋使徐度等曰:朕昔從梁王軍,樂南京風土,常欲巡幸
營繕將畢功,期以二月末先往河南
帝王巡狩自古有之。
淮右隙地,欲校獵其間從兵不踰萬人
況朕祖宗陵廟在此,安能久于彼乎。
汝等歸告汝主,令有司宣諭朕意,使淮南之民無懷疑懼。
庚子,詔自中都河南府所過州縣調從獵騎士二千。
二月己未,禁扈從縱獵擾民
庚申,徵諸道水手戰船
癸亥,發中都
丙寅,次安肅州
三月癸巳,次河南府,因出獵,幸汝州溫湯,視行宮地。
中都河南,所過皆為空。
復禁扈從毋輒離次游賞飲酒,犯者罪皆死,而莫有從者
四月丁卯,次溫湯
扈從毋輒過汝水
上。
世宗大定元年,如中都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元年十一月辛巳,以如中都期日詔群臣。
壬午,詔中都都轉運使左淵曰:凡宮殿張設毋得增置,毋役一夫以擾百姓,但謹圍禁,嚴出入而已
戊子辭謁太祖廟及貞懿皇后園陵
己丑,如中都
小口
使中都留守宗憲先往。
壬辰,次梁魚務
丙申,次義州
十二月乙卯,次三河縣
丙辰,次通州
丁巳,至中都
壬戌,詔軍士東京扈從京師復三年。
公元1164年
大定四年行幸安州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四年正月丁酉,如安州春水
壬寅,至安州
大雪
扈從人舍民家者,人日支錢一百與其主。
二月丁巳,免安州今年賦役,及保塞縣城邊二村扈從人嘗止其家者,亦復一年。
辛酉,獵于高陽之北。
庚午還都
公元1166年
大定六年三月,如西京
九月,至自西京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六年三月甲寅,上如西京
庚申,次歸化州西京留守唐括德溫上謁
戊辰,至西京
庚午朝謁太祖廟。
五月戊申,幸華嚴寺,觀故遼諸帝銅像,詔主僧視之
壬子,詔雲中大同縣警巡院給復一年。
壬戌,詔將幸銀山,諸扈從軍士賜錢五萬貫,有敢損苗稼者,並償之。
六月丙戌,發自兩京
庚子,獵于銀山
七月辛酉,次三叉口
八月辛未朔,次涼陘。
庚辰,獵于望雲南山
九月辛丑朔,至自西京
大定七年九月,幸保州
十月還都
公元1167年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七年九月庚寅,次保州
修起居注王天祺察訪經過縣官
十月乙未朔,上謂侍臣曰:近聞朕所幸郡邑,曾宴寢堂宇,後皆避之,此甚無謂,可宣諭,令仍舊居止
戊申還都
公元1168年
大定八年五月,如涼陘。
八月,至自涼陘。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八年五月乙丑,上如涼陘。
七月己卯,次三叉口
上諭點檢司曰:沿路禾稼甚佳,其扈從少有蹂踐,則當汝罪。
八月乙酉,至自涼陘。
大定十二年五月,如百花川
六月,如金蓮川。
公元1172年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二年五月癸酉,上如百花川
甲戌,命賑山東東路胡剌溫猛安民饑
丁丑,次阻居。
久旱而雨。
戊寅觀稼
扈從蹂踐民田
百官承應不得純黃油衣
癸未,諭宰臣曰:朕每次舍,凡秣馬之具皆假于民間,多亡失不還其主。
彈壓不職,可擇人代之。
所過即令詢問,但亡失民間什物,並償其直。
乙酉,詔給西北路人戶牛。
六月甲寅,如金蓮川。
九月丙子,至自金蓮川。
公元1174年
大定十四年五月,如金蓮川。
九月還都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四年五月甲午,如金蓮川。
八月丁巳,次糺里舌。
日中白龍見御帳東小港中,須臾乘雲雷而去。
九月丁亥還都
公元1178年
大定十八年正月,如春水
五月,如金蓮川。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八年正月壬戌,如春水
二月丙寅朔,次管壯。
丙子,次華港。
己丑,還宮。
四月己巳,上謂宰臣曰:朕巡幸所至,必令體訪官吏臧否
玉田主簿石抹杳乃能吏也,可授本縣令
五月丙午,上如金蓮川。
八月乙巳,至自金蓮川。
公元1180年
大定二十年,如春水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年正月己巳,如春水
丙子,幸石城縣行宮
丁丑,以玉田縣行宮地偏林為御林,大淀濼為長春淀。
二月丁未還都
公元1182年
大定二十二年三月,敕行幸,所須不得取之民間
四月,如金蓮川。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二年三月甲申,諭戶部今歲行幸山後,所須並不得取之民間,雖所用人夫,並以官錢和雇,違者杖八十,罷職
四月甲子,上如金蓮川。
九月戊寅,至自金蓮川。
公元1183年
大定二十三年正月,如春水
二月還都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三年正月壬午,如春水
夾道三十里內被役之民與免今年租稅,仍給傭直
二月乙巳還都
公元1184年
大定二十四年東巡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四年三月甲午,以上將上京尚書省奏定皇太子守國諸儀。
丙申尚書省皇太子守國寶,上召皇太子授之,且諭之曰:上京祖宗興王之地,欲與諸王一到,或留二三年,以汝守國
譬之農家種田商人營財,但能不墜父業,即為克家子,況社稷任重,尢宜畏慎
常時觀汝甚謹今日能紓朕憂,乃見中心孝也。
皇太子再三辭讓以不政務,乞備扈從
上曰:政事無甚難,但用心公正,毋納讒邪久之自熟。
皇太子流涕左右皆為之感動
皇太子乃受寶。
丁酉如山陵。
己亥還都
壬寅,如上京
皇太子允恭守國
癸卯宰執以下奉辭通州
上謂宰執曰:卿輩皆故老皇太子守國,宜悉心輔之,以副朕意。
又謂樞密使徒單克寧曰:朕巡省之後脫或有事,卿必親之。
毋忽細微大難圖也。
諸王皆從,以趙王永中留太子
四月庚申,次廣寧府
丙寅,次東京
丁卯朝謁孝寧宮。
給復東京百里夏秋稅租一年
在城隨關年七十者補一官
曲赦百里內犯二年以下罪。
乙酉觀漁混同江
五月己丑,至上京,居于光興宮。
庚寅朝謁于慶元宮
戊戌,宴于皇武殿。
上謂宗戚曰:朕思故鄉,積有日矣,今既至此,可極歡飲,君臣同之。
賜諸王妃、主,宰執百官命婦各有差。
宗戚霑醉起舞竟日乃罷。
六月辛酉,幸按出虎水臨漪亭
壬戌閱馬綠野淀。
七月己未,上謂宰臣曰:天子巡狩舉善罰惡
凡士民之孝弟婣睦者舉而用之,其不顧廉恥無行之人則教戒之,不悛者則加懲罰
丙午,獵于勃野淀。
八月乙亥,詔免上京今年市稅
章宗本紀大定二十四年世宗東巡顯宗守國上奉表詣上京問安,仍請車還都世宗嘉其意,賜敕書答諭。
大定二十五年九月,至自上京
公元1185年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二十五年二月丁丑,如春水
四月己未,至自春水
壬申曲赦會寧府放免今年租稅百姓年七十以上者補一官
甲戌,上謂群臣曰:上京風物朕自樂之,每奏還都輒用感愴
祖宗舊邦不忍捨去,萬歲之後,當置朕於太祖之側,卿等無忘朕言。
丁丑,宴宗室宗婦於皇武殿,大功賜官三階小功二階緦麻一階年高屬近者加宣武將軍
及封宗女賜銀、絹各有差。
曰:朕尋常飲酒今日甚欲沉醉,此樂亦不易得也
宗室婦女及群臣故老以次起舞進酒
上曰:吾來數月,未有一人歌本曲者,吾為汝等歌之。
命宗室子敘坐殿下者皆坐殿上,聽上自歌
其詞道王業之艱難,及繼述不易,至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慷慨悲咽不能成聲,歌畢泣下。
右丞相元忠率群臣、宗戚捧觴上壽,皆稱萬歲
於是,諸夫人歌本曲,如私家之會。
既醉,上復續調,至一鼓乃罷。
己卯,發上京
庚辰宗室戚屬奉辭
上曰:朕久思故鄉,甚欲留一二歲,京師天下根本不能於此也。
太平歲久,國無征徭,汝等皆奢縱往往貧乏,朕甚憐之。
當務儉約,無忘祖先艱難
因泣數行下,宗室戚屬感泣而退。
五月壬寅,次天平山好水川。
癸卯遣使臨潢泰州勸農
七月戊申,發好水川。
九月辛巳朔,次轄沙河,賜百歲老嫗帛。
甲申,次遼水,召見百二十歲女直老人,能道太祖開創事,上嘉歎,賜食并賜帛。
己酉,至自上京
公元1194年
章宗明昌五年行幸景明宮。
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五年四月乙卯,幸景明宮。
五月庚午,次烏十撒八。
六月壬辰,如冰井
己亥出獵
登胡土白山
酹酒再拜
曹王永升以下進酒
丙午曲赦西北路己未,如杳沙秋山
七月戊辰,獵于豁赤火,一發雙鹿
是日獲鹿二百二十二,賜扈從有差
辛巳,次魯溫合失不。
是日,上親射,獲黃羊四百七十一。
乙酉,次冰井
丙戌,以天壽節,宴樞光殿,凡從官承應人遇覃恩遷秩者,並受宣敕殿前
八月辛亥,至自景明宮。
公元1195年
明昌六年正月,如春水
九月如秋山。
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六年正月壬辰,如春水
二月庚午,至自春水
九月辛卯如秋山。
十月丙辰,至自秋山
丁巳,以歲幸春水秋山五日一進起居表,自今可十日一進
公元1200年
承安五年,如春水
金史·章宗本紀承安五年正月丙申,如春水
辛丑,諭點檢司車駕所至,仍令百姓市易
二月辛未,至自春水
公元1202年
泰和二年,敕金井捺缽毋加修治
又敕巡幸經州縣,毋以黃土覆道。
金史·章宗本紀泰和二年五月壬戌,諭有司曰:金井捺缽過二三日留,朕之所止,一涼廈足矣
若加修治,徒費人力
藩籬不急之處,用圍幕可也。
己巳,敕御史臺京師拜廟及巡幸所過州縣,止令灑掃不許黃土覆道,違者糾之。
公元1205年
泰和五年,如光春宮春水
金史·章宗本紀泰和五年正月丁卯,如光春宮春水
乙亥,詔有司:自泰和三年郡縣三經行幸、民嘗供億者,賜今年租稅之半。
丁丑,次霸州
二月己亥,如建春宮。
三月庚申,還宮。
公元1214年
宣宗貞祐二年巡幸南京
金史·宣宗本紀貞祐二年四月乙卯尚書省巡幸南京,詔從之。
決意南遷詔告國內
太學生趙昉等上章極論利害,以大計已定不能中止,皆慰諭而遣之。
原廟奉辭
戊寅,將發,雨,不果行
南京留守僕散端等嘗請臨幸,及行,先詔諭之。
壬午車駕中都
丙戌,次定興
有司扈從蹂踐民田
丁亥,次安肅州元帥右監軍完顏弼以兵迎見
癸巳,次中山府,敕扈從軍所禾稼,計直酬之。
六月癸丑,次內丘縣
大元乙里只來。
戊午,次彰德曲赦其境內。
庚申,次鉅橋鎮
壬戌次宜村。
黃龍西北
秋七月車駕南京
公元1247年
元定宗二年丁未秋西巡
《元史·定宗本紀云云
公元1260年
世祖中統元年車駕駐昔光之地。
《元史·世祖本紀中統元年冬十月戊午車駕駐昔光之地,命給官錢,雇在京橐駝,運米萬石,輸行在所
十二月乙巳,帝至自和林駐蹕燕京近郊
公元1261年
中統二年,幸開平
《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二年春二月丙午車駕開平
減免民間差發,罷守隘諸軍
秦蜀行省借民給軍,以今年稅賦償之。
平陽太原軍站重科租稅
公元1263年
中統四年春二月甲子車駕開平
秋八月壬申車駕至自上都
《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1264年
至元元年車駕上都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元年春二月癸酉車駕上都
詔諸路總管史權二十三人赴上都大朝會
邊城軍器之禁。
九月辛巳車駕至自上都
公元1267年
至元四年春二月車駕上都
秋九月車駕至自上都
《元史·世祖本紀云云
公元1294年
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巡狩不剌之地。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十一年夏四月皇孫上都
甲午,即皇帝位。
成宗本紀至元三十一年十月戊寅車駕大都
《續文獻通考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巡狩不剌之地,董文用言:先帝棄天下陛下巡遊,不以時無以慰安元元人君北辰,居其所眾星拱之不在遠略也。
宜還京師
上從之。
車駕還宮。
是年九月聖誕節,帝駐蹕三部落,受百官朝賀
監察御史崔敬疏言:太祖上都清暑之地,車駕行幸,歲以為常,閤有大安,殿有鴻禧睿思所以保養聖躬,適起居之宜,存畏敬之心也。
失剌斡耳朵思,乃先皇所以宴遊非常臨御之所。
陛下以孝治天下,屢降德音,祗行宗廟親祀之禮,雖動植無知,罔不歡悅,而國家多故天道變更,臣備員風紀,以言為職,願大駕大內,居深宮嚴宿衛,與宰臣治道
萬機之睱,則命經筵進講,究古今盛衰之由,緝熙聖學,乃宗廟之福也。
公元1295年
成宗元貞元年春二月丁酉車駕上都
秋九月甲戌,帝至自上都
《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公元1299年
大德三年車駕柳林,遂幸上都
《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三年春二月癸丑朔車駕柳林
庚辰,幸上都
秋九月癸未聖誕節駐蹕古柵,受諸王百官賀。
己亥車駕大都
《續文獻通考成宗時每歲或二月三月車駕上都九月十月大都
公元1308年
武宗至大元年春三月戊寅車駕上都
秋九月乙亥車駕至自上都
《元史·武宗本紀》云云
公元1311年
至大四年車駕大都
《元史·仁宗本紀至大四年春正月武宗崩。
三月,即皇帝位于大明殿
閏七月甲辰車駕將還大都太后秋稼方盛,勿令鷹坊、駝人、衛士先往,庶免害稼擾民,敕禁止之。
公元1321年
英宗至治元年,幸上都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元年春三月辛巳車駕上都
秋八月車駕駐蹕興和左右寒甚,請還京師,帝曰:兵以牛馬為重,民以稼穡為本。
遲留,蓋欲馬得芻牧民得刈穫,一舉兩得,何計乎寒。
九月丙子駐蹕昂兀嶺。
丁酉車駕大都
公元1322年
至治二年三月,幸柳林
四月,幸五臺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二年春三月丁酉,幸柳林
夏四月戊戌朔車駕上都
五月甲申車駕五臺山
六月丁卯朔車駕五臺山,禁扈從宿衛毋踐民禾。
秋七月車駕應州
公元1323年
至治三年,幸上都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三年春三月壬辰朔車駕上都
秋八月癸亥車駕南還駐蹕南坡
《續文獻通考至治時每歲幸上都仁宗
公元1324年
泰定帝泰定元年夏四月甲子車駕上都
秋八月車駕大都
《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公元1326年
泰定三年,幸上都
《元史·泰定帝本紀泰定三年春二月甲辰車駕上都
秋七月甲辰車駕上都,禁車騎踐民禾。
九月庚申車駕大都
公元1327年
泰定四年春二月壬午,狩于漷州
三月壬戌車駕上都
秋閏九月車駕大都
《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續文獻通考泰定時,每歲幸上都,如英宗
公元1330年
文宗至順元年五月車駕大都
六月,至上都
《元史·文宗本紀至順元年夏五月戊辰車駕大都,次大口
己巳,次龍虎臺
六月丙戌大駕上都
秋閏七月大駕將還,敕上都兵馬司二員,率兵士由偏嶺至明安巡邏,以防盜賊。
丁酉大駕上都
八月己未大駕京師
《續文獻通考至順元年樞密院臣言:每歲大駕上都,發各衛軍士千五百人扈從,又發諸衛護軍萬五千人以駐山後蒙古三千人駐官山,以守關梁。
如舊調遣,以俟來年
從之。
公元1332年
至順三年夏五月庚寅大駕大都時巡上都
《元史·文宗本紀云云
公元1334年
順帝元統二年夏四月車駕時巡上都
秋九月辛卯車駕還自上都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35年
至元元年時巡上都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元年夏五月戊子車駕時巡上都
使者曲阜孔子廟致祭
秋九月庚辰朔車駕駐扼胡嶺。
公元1336年
至元二年夏四月戊戌車駕時巡上都
秋九月戊辰車駕還自上都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公元1337年
至元三年四月車駕上都
八月,至自上都
《元史·順帝本紀至元三年夏四月己卯車駕時巡上都
秋七月丙午車駕失剌斡耳朵
丁未車駕龍岡,灑馬乳以祭。
八月車駕至自上都
公元1341年
至正元年夏四月車駕時巡上都
秋八月車駕至自上都
《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