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四○一 (自动笺注)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四百一六模
蘇邁姓氏遥華蘇軾三子
雄州推官
瀛州河間縣
子符。
紹興年。
禮部尚書。〉
公元1090年
蘇過嵩陽晁說之墓誌銘
宋通直郎
字叔黨
東坡先生季子也。
同安郡君王氏。
元祐五年
先生杭州
叔黨年十有九𡻕。
詩賦兩浙路
禮部試下。
七年
先生兵部尚書
右承務郎
明年先生出帥定武
即謫知英州
繼貶惠州安置
三年
儋耳安置
既四年漸徙廉州
永州居住
邈乎萬死不測之險也。
叔黨先生以徃來。
其初爲嶺外之役時。
叔黨方居母䘮。
有以塗人涕泣者。
或曰
先生南居而樂焉。
非也。
先生憂國愛君之心。
日加循省欎結
則何敢樂。
惟是叔黨先生飲食服用
凡生晝夜寒暑之所須者。
一身百爲而不知其難。
翁板。
則兒築之
翁樵。
則兒薪之。
賦詩著書則兒更端起拜之。
爲能須臾樂。
先生者也。
其初至海上也。
爲文一篇
曰志隱。
於先生前
先生攬之曰。
可以安於島夷矣。
先生因欲自爲廣志隱。
以極窮通得䘮之理焉。
嘗命叔黨孔子弟子别傳
固有以處其子矣。
當是時。
叔黨之風。
使蠻蜑夷獠
可以禮義
而中癘噬毒莫爲之疾病
雖有欲殺吾親者亦無以措其斧斤
其傳而北也。
霈然天下父子之性。
叔黨自處如何哉。
先生不至永州
稍還仕板。
陽羡
不幸不起
叔黨兄弟得吉地於汝州郟城縣之峨眉山
襄事
遂家於頴昌。
叔黨偶從湖陰營水賞者數畒。
則名之曰小斜川
自號曰斜川居士
以示終焉之志
曰吾未即先大夫地下
則生也何事泯泯浮沈里巷
或時一至京師
自得醉醒。
徜徉一世之外。
所遇者與談。
靡不傾盡
造次大嘯謔浪間。
節㮣存焉。
惟有之者知之也。
且若世未嘗小人也。
孰非士君子也哉
使叔黨以其屋岣嶁
溟渤純孝
一旦忠藎九德俊乂之朝。
先生立言者。
叔黨功業也。
惜乎不及使人有見於此
暴疾以卒於鎮陽行道中。
年五十有二。
時宣和五年。
十二月乙未悲夫
諸葛孔明不得申所志。
躬耕南陽
卒亦崎嶇躬耕巴蜀也。
幸而有子曰瞻。
可以肆所志。
而無邦家以容瞻則赴魏軍而死耳。
嵇叔夜志氣尤異
曾不得一席以全其軀。
而子紹身血亦何益於邦家
古之父子
有如忠孝兩全可恨者。
胡不壽吾叔黨盛世
一振發之邪。
叔父欒城公。
每稱其孝以訓宗族
且言吾兄逺居海上無他
成就此兒能文也。
斜川二十卷
思子臺賦。
颶風賦。
早行於世。
書畫之勝。
克肖先人
人稱之曰小坡
仕宦日少
閑居時且多艱。
初監太原府稅。
次知頴昌郾城縣皆以法令罷免
權通判中山府
無幾何
以事如鎮陽焉娶范氏。
忠文公之孫。
承事郎百嘉之女。
七人
籥。
籍節。
笈簟。
篴笁。
四人長適將仕郎常任佚。
孫男二人嶠。
峴其葬以七年四月辛酉
墓在先生兆之東南
籥等以說之奕世之好。
辱在先生賢中
求銘不敢辭
銘曰。
文安先生知人
難乎其爲子也東坡先生之事君。
其爲之子者。
又亦不易也。
孔子弟子傳之不成尚何懟也。
先生稱吾此兒若不必得道。
嗚呼
有貴乎得道者以道兹世也。
後之人觀蘇氏世世不失令名
嶪然文墨之外也。
揮塵録宣和中。
叔黨京師
寓居景德寺僧房
忽見快行家同一小轎至。
傳㫖宣召
亟今登車叔黨不知所以然不敢拒。
才入則以物障其前。
惟不設頂上
小凉蔽之
二人肩之。
其疾如飛約行十餘里。
抵一修廊
内侍一人
自上而下引之升一小殿中上已先坐披黄背子
青玉冠。
宫女環侍
莫知其數弗敢仰窺始知爲崇高大之居。
時當六月
積氷如山
噴香烟霧
不可俯仰之間
不可名狀起居畢。
上喻云。
聞𡖖是蘇軾之子善畫窠石適有素壁欲煩一掃非有他也。
叔黨再拜承命
然後落筆
須臾而成上起身縱觀賞歎再三
宫人捧賜釂酒一鍾
錫賚極渥拜謝而下
廊間登小輿而出。
亦不知經從所歷何地。
歸來如夢。
如癡也。
胡元功王明清揮塵後録蘇過東坡先生季子也。
翰墨文章
能世其家。
士大夫小坡目之。
靖康中
得倅眞定赴官河北
道遇緑林
使相從。
叔黨曰若曹知世有蘇内翰乎。
吾即其子肯隨爾輩求活草間邪。
通夕痛飲
翌日視之卒矣。
惜乎世不知其此節也。
趙表之老學庵筆記叔黨宣和辛丑𡻕。
隙地許昌西湖
葺爲園亭
是年叔黨甫五十。
嘗曰陶淵明辛丑𡻕遊斜川而詩云開𡻕忽五十。
吾與淵明甲子也。
今吾得園之𡻕。
淵明斜川之𡻕適同。
因以小斜川名之。
或者叔黨家本川人
而在元祐邪籍。
故自斜川
不然也〉
公元1129年
蘇遲赤城續志
眉山人
伯充門下侍郎之子
官至户部侍郎
建炎己酉
婺女避地臨海
子簡偕來天柱山寺。
有詩見天台續集
姓氏遥華子由因卞氏故居
改卜㕔事陋甚。
有柴氏㕔三間
售三百萬錢。
而力不足
曰。
因卞氏舊而易其尤。
子孫賢。
師吾儉。
子由賦因舊詩
蘇符〈紹興正論符字仲虎
元祐禮部尚書長子之子建炎三年自選人特改右宣教郎
國子監丞
紹興中
夔路提。
刑獄公事五年同進士出身
除司憅員外郎
司封郎官
兼資善堂賛讀七年
祕書少監
八年
遷太常少𡖖。
建國公讀尚書終秩减磨勘年符建議將來景靈宫
四孟朝獻
比附國朝諒陰故事
行在設位
分命大臣行禮
徽宗顯肅后相上仙
而景靈神御。
温州故也。
符又言徽宗顯肅未聞諱日
乞權以聞哀之日。
祖宗忌辰行香
皆從之符又言今郎有㫖免試中書舍人
陞兼翊善
秦檜議以王倫國信使計議使。
而以符副之。
稱疾不受。
九年二月
給事中
符言已分屯吳玠軍馬
乞免對維等錢。
上曰。
四川自兵興以來
横斂既多。
民不堪命
可今胡世將張深相度蠲减
以蘇民力
充金國賀正使。
命官其家一人尋除禮部侍郎
九月汝州郟城縣。
資政殿學士蘇軾墳寺
旌賢廣惠爲名。
以符援范鎮家賜利例有請故也。
符至東京
會莫將繼來。
與虜議不合因之。
𣵠州事復變。
虜人拒不納。
符乃還。
十年
權禮部尚書
翊善如故
俄兼侍讀
先是宋汝爲
北境
間行
嶽飛軍。
中。
遣赴行在
汝爲具言虜情且曰今和議雖定。
計必背盟
不可以遽絶武備
聞之不樂。
符刀言于上。
逐添讀。
言於上曰。
欲立皇子
是待陛下終無子也。
普安郡正名禮院討論進封典禮
大臣所議不合
十二年
符與吳表臣七人
不詳祖宗典故
專任已意。
懷奸附麗
提舉江州太平觀起知遂寧府
符有田在蘇。
留居之。
不樂。
遣符還
十六年敷文閣待制二十四年饒州
二十五年
欲令符進職上曰。
符。
之孫。
恩數甚善。
因言年。
邛州
蘇籍紹興正論
字季文
資政殿學士
㓜子之子也。
紹興十年九月
右承事郎太常寺主簿填復置闕。
建國公旣開資善堂。
崇國公𤩁尋赴資善聽讀。
已而建國封普安郡王
有司討論典禮
十二年二月
有㫖吳表以蘇符。
陳桷
方雲翼
仲京
王普
蘇籍
不詳祖宗典故專任已意。
懷姦附麗
並罷。
二十五年四月
荆湖南路提㸃刑獄公事。〉
蘇元老〈宋史列傳
元老
字在廷
㓜孤力學
長於春秋屬文
謫居海上
數以書徃來
喜其爲學有功
轍亦愛奬之。
黄庭堅見而奇之曰。
蘇氏秀也
進士
調廣都薄。
漢州教授
西京國子愽士通判彭州
政和間
宰相開邉
西南帥臣多啖誘近界諸族。
使納土公置郡縣以爲功。
茂州蠻叛。
帥司下令招降
元老歎曰。
不足以服。
則恩不足以懷。
移書成都周燾曰。
此蠻跳梁山谷間。
伺間竊發
彼之所長
我之所短惟施黔兩州兵可與爲敵。
若檄數千人使倍道徃赴賢於官軍十萬也。
其次以爲夔陜兵大集
先以夔兵誘其前。
陜兵從其後
十日賊必破。
彼降而我受焉。
威懷之道得。
今不討賊旣招而還必復叛不免重用兵矣。
得書即召與計事
元老又策茂有兩道
正道自濕山趋長平
絶嶺而上
其路險以高。
間道青崖關。
趍刀溪循江而行。
其路夷以徑當使正兵陣濕山。
陰出奇兵擣刀溪。
石泉并刀合攻
腹背受敵擒之必矣。
不能用。
得罪
後師至如元老策。
蠻勢蹙乃降
國子愽士
秘書正字
將作少監
比部考功員外郎
尋除成都路轉運副使
軍器監司農衛尉常少𡖖。
元老外和内勁
不妄與人交。
梁師成用事
自言爲外子
因縁欲見之。
且求其文。
拒不荅。
言者遂論元老蘇軾
從孫
且爲元祐邪說
學術議論
頗仿軾轍不冝在中朝。
罷爲提㸃明道宫
元老歎曰。
顔子附驥尾而名顯。
吾今以家世坐累榮矣。
未幾卒。
年四十七。
有詩文行于時
一統元老
外和柔。
中實勁正
中官梁師成自謂遺腹子
欲見之先使人求其文。
元老不與
士君子稱之。
王明清揮塵餘話元老
東坡先生從孫
自㓜即卓然
東坡許之。
元符末大學
東坡已度海。
與其委曲詳盡
宣和中舘職曹奉常
言者論其宗元學術
罷爲宫觀
謝表廼雲念昔黨人
偶同高祖士大夫之。
張文老云〉
蘇峴〈宋韓元吉南澗朝散郎祕閣修撰江南西路運副
使蘇公墓誌銘蘇文忠公
文章天下士大夫稱曰。
東坡先生
而不姓也。
中興渡江諸孫有顯者其二曾孫隔在許昌
相繼來歸
才望表表著見。
天子識而用之。
一曰嶠。
字季眞
諫省給事黄扉
待制顯謨閣
乆則公也。
諱峴
字叔子
兄弟一時馳名
其任海陵縣日。
參知政事錢端禮
吏部侍郎宣諭淮東
薦之曰蘇軾宋儒宗
爵不配德
而峴才識操履綽有典刑
願加甄録
庻可風俗
士氣
賜對𡸁拱殿。
言合上意
命之曰。
四世祖集太常
因革禮者也。
主簿太常寺在職逾年
嘗論考課法
赴選之官具前并五事
簡平允之以爲廷尉
平第知縣之闕爲數等。
以選能者。
將遷太理正
女弟之䘮。
祈便親。
養。
朝廷以爲太府寺丞
而待其次
既而外舅曾丞相
懷長民部
引嫌易將作監丞
輪對
則曰。
治道持乆也。
常人情恨不成頃刻
陛下勿以小利而忽大計近效而防逺圖也。
語益切至
以爲難。
邵州數月。
丁内艱
舶貨於閩。
趙丞相
雄爲樞宻
又薦之。
上曰。
朕記其面也。
召見曰。
𡖖可謂清苦有立矣。
吏部郎𡖖于太府
福建轉運副使
江西
上復念之曰。
東坡之孫。
惟峴有家法在。
宜與職名
執政未及擬。
詔充祕閣修撰
後知公之東於聖衷乆也
而{{{1}}}七日也。
將葬。
諸子以銘爲請。
予與公旣故且親。
同里閭共庚甲也。
其何可不銘公爲人清澹寡欲
氣正而言直。
在官以廉。
居家以儉。
朋友信義
恬不務進取
故自奉常
辭正而易丞。
由寺而移監未嘗一以介意曾丞相當國每以正倫助之。
不謂子壻也竟以嫌引去提舉福建市舶前官有以𡻕市乳香增數
貼職者公之增至三十八萬斤。
不肯自言。
還朝
吏部右選
武臣類不知書。
所理多不得伸。
悉意直之
或俾召保任而行。
莫敢肆。
太府詳定勑令
遷官
顰蹙不怡累日
曰用既踰分矣。
不及親何益也。
公實文忠公季子斜川公諱過之孫。
識籥之子
季眞母兄
其還自北方
文忠仲嗣無後諸父之命後之。
從祖侍郎公遲。
郊恩任公祖諱迨朝散郎尚書駕部員外郎安人歐陽氏考諱簣將任郎累贈朝奉大夫
太恭人范氏始文忠陽羡山水買田欲居。
僅數百畝
屋數楹也。
而家於許昌離亂
駕部即世
歐陽夫人始居陽羡大夫早世妣復守志公奉二夫盡禮無違
歐陽夫人旣終
公以孫服䘮益治生事
而范夫人一女愛納壻與公同居三十年。
舍以正寢而已造室于西偏
百錢斗粟
非夫人之命。
不擅取予閨門雍睦人所歎羡
爲𥂁城縣𥂁場罷舊例不可仍者自以家貲買小舟部餫場吏始知有上下之分。
課以充羡及丞海陵都督府淮南
帥司市馬檄公定價公釐爲三等帥謂可損。
公曰馬求諸民擾矣况重損其直乎公代去縣竟𥂁户率錢爲贐公悉拒謝之。
時郡方以事閣公俸聞是愧而還公舶使之不謹多以私市珍貨爲利公則自食物外不以市今丞相公里第與司爲鄰。
嘗和公詩戲曰。
只恐歸無荔子
言公雖荔枝不肯圖畫以歸也。
公學有家法喜賦詩
童稚出語警㧞
淳淡不事雕飾
綺語編僅三卷曰此吾以適意也。
時夢與羽客唱詠飄然有出塵之想。
其論事於朝。
則重縣令之選。
且言人材所以濟治功。
求之則是。
用之或非。
循吏能吏辨析
兩淮旱荒三年之稅又言軍將子弟
武技尚文緩急無可用。
乞令統制官部曲各舉所長
上甚嘉納文武一道
東坡固有云也請罷州縣市令司
遂行天下
武提㸃刑獄不兼置後亦行之。
上嘗問邵州溪洞
用武臣與否。
公言文武惟所擇。
州縣之與溪洞接者法當僧道技術遊士徃來
食𥂁官亦置場貿易
今稍弛矣。
願嚴之。
其將赴舶司
上詢以舶啇事。
則曰不敢以道路之言欺陛下也。
俟至部講究以聞議者歎公忠實。
既還。
始奏二事
蠻貨售於一路
而勿拘於置司之地。
務官通於四選
而必經任者皆見納。
太府藥材雜買務
得不以時
公曰。
藥以治病
實惠及民者也。
請用舊法市於外。
監司郡官不得私意易置縣令
閩之漕計
以𥂁筴而州縣積負
公奏除十餘萬緡。
江右俗號囂訟
公爲條目道周
投牒不應法令
拒斥之。
語頑而貌狠者。
靣諭以理。
徃徃愧謝而去訟亦爲省。
平居誨諸子履踐爲先。
詞章次之
嘗曰忠孝本也。
務本而事文。
所謂書盝是已。
娶曾氏贈恭人先二十年卒男六人
迪功郎嚴州桐廬縣
格。
以繼季眞而夭石以繼族兄奕世迪功郎
行在省倉下界
極。
將仕郎
移杞皆力進士自奮
公有遺澤相遜而未也。
公之教爲可知矣。
女一。
適施㮣。
孫男五。
孫女六。
衲等以明年十二月庚申葬公宜興縣芙蓉山南平之原。
且以曾恭人祔焉或袝則云曾恭人
乆袝于姑兆。
不再舉也。
爲之銘曰。
嗚呼東坡
夷夏知名
况其子孫
且有典刑
典刑伊何
見於三世
季眞叔子
令兄弟季固顯矣。
公僅九𡖖。
廉以篤躬。
事親澹然而和。
介然以清。
學非嗜書志在力行自其少年亦以詩鳴。
陽羡之濵。
吾祖有田進退裕如若將終焉其逢允時其命則天
凡今之賢。
豈不富貴
公雖未極視以弗愧。
其後昆。
克紹其門墓隧有碑。
公亡若存。〉
蘇嗣之〈歸潜志許州有蘇之者
東坡後裔盖子乆居川有族不南渡者也。
其人頗蠢騃
富於財以貲入官
交結權要
短衣
女直士大夫以爲笑。
以其肥碩也。
呼爲蘇胖。
余嘗與雷希顔談及之。
雷曰。
頗聞夜僵水牛之說乎。
余對不知也。
雷曰。
東坡生一眉山草木盡死今蘇胖生一鄰村水牛盡死也此可大笑
蘇恊〈宋江少虞類苑協蘇易簡父恊蜀中舉進士
滑稽易簡翰林學士恊爲京府掾
親王爲尹。
朔旦父子冠帶晨起
恊詣府易簡入禁中恊哭謂人曰父叅其子。
子朝其父。
斯事亦倒置矣。
初恊爲汝州司户
易簡通判蘇州書與易簡曰。
吾在汝。
汝在吳吾思汝。
汝知之乎。
其好談諧如此
成都志恊爲陵州推官易簡官舍易簡父死不能志恊父㝢唐相頲孫至左綿喜其地物爽潤遂迎父䘮葬𥂁泉之清溪
家籍焉。
易簡
易直。〉
公元980年
蘇易簡〈宋史列傳易簡太簡梓州銅山人
父恊。
進士
宋累州縣易簡翰林
開封府兵曹參軍
俄遷光祿寺丞卒特贈秘書丞
易簡聦悟好學
風度奇秀
才思敏贍
太平興國五年
年踰弱冠進士
太宗留心儒術
貢士臨軒覆試
易簡所試三題
千餘言立就奏上覧之稱賞擢冠甲科
解褐
將作監丞通判昇州
左賛善大夫八年右拾遺知制誥
雍熈初
郊祀恩。
進秩祠部員外郎二年賈黄中知貢舉
有詔凡親屬就舉者。
籍名别試
易簡妻弟崔範匿父䘮。
充貢奏名在上第。
又王千里者。
水部員外郎之子
恊爲孚門生千里預薦
上聞
坐範及千里罪。
易簡縁是罷知制誥
本官奉朝請
未幾知制誥
三年
翰林學士
易簡充貢
白掌貢部
至是裁七年
易簡㓜時隨父河内賈黄中來使
嘗教之屬辭
及是悉爲同列
易簡連知貢舉陳堯叟孫何。
並甲廷試淳化元年丁外艱
二年同知京朝官考課
中書舍人
承㫖
先是曲宴將相
翰林學士預坐
梁逈太祖罷之。
皇帝丹鳳樓
翰林承㫖侍從樓西南隅禮亦廢。
至是易簡請之。
復舊制。
易簡續唐李肇林志二卷獻帝賜詩嘉之
東都事略曰。
𥿄尾批云。
詩意美𡖖居清華之地也。
易簡願以所賜詩刻石
昭示無窮
上復爲眞草行三體書。
書其詩。
待詔吳文賞刻之。
徧賜群臣。
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
易簡牓於㕔額東都事略曰。
太宗曰。
此永爲翰林中一美事
易簡曰。
自有翰林
未有如今日之榮也。
三年正月辛丑
翰林學士承㫖蘇易簡等同知貢舉
既受詔徑赴貢院以避請求
後逆爲常制
易簡會韓伾畢士安李至等徃觀。
上聞遣中。
使賜宴甚盛。
至等賦詩以紀其事。
宰相李昉等亦作詩頌美之。
太宗草書宋玉太言賦賜易簡
易簡因擬賦以獻。
其詞曰。
皇帝白龍牋書大言賦。
賜玉詞臣
易簡
御筆煌煌
雄詞洋洋
瑰琦愽逺
不可備詳
易簡升殿躬指其理。
且歎宋王之奇恎也。
因伏而奏曰。
宋玉不得陛下同時
帝曰噫。
何代無人耶。
𡖖爲朕官之。
易簡拜手稽首曰。
聖人興兮告成功。
崑崙兮展升中
地爲席兮饗祖宗
起籟調笙鏞。
日鳥月兇耀文明也。
參旗井越嚴武衛也。
北斗兮。
玄酒也。
西華兮。
石䃭也。
飛雲涌雪。
燔燎也。
鵬腊鯨脯。
牲魚迅雷三發
山神呼也。
流電三激。
爟火舉也。
再獻淳風還。
百拜三神歡。
四時一周兮萬八千年泰山融兮滄海乾。
圜盖冗兮方輿穿。
王壽無窮焉。
殿上皆呼萬𡻕。
太宗覧而嘉之
他日易簡禁中以水試欹器
上宻聞之。
因晚朝問曰。
𡖖所玩得非欹器耶。
易簡曰然。
江南徐邈所作也。
命取試之。
易簡進曰。
臣聞日中則昃
月滿則虧
器盈則覆。
盛則衰。
陛下持盈守成
慎終如始
以固丕基
則天幸甚
郊祀禮儀使
先是扈蒙建議宣祖升配。
易簡引唐故事
請以宣祖太祖同配。
從之。
知審官院。
言初任京朝
未嘗州縣
不得知州通判
詔可
知審刑院
俄掌吏部
選。
給事中叅知政事
趙昌言叅知政事
易簡不恊。
忿爭上前
上皆優容之。
未幾昌言出使劔南
中路命改知鳳翔府
明年
易簡亦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陳州
至道二年卒。
年三十九。
禮部尚書
易簡外雖坦率
中有城府
知制誥入爲學士
年未滿三十。
屬文
不達體要掌誥命。
自刻勵。
翰林八年
眷遇夐絶倫等
或一日至召見
李沆後入
易簡下。
參知政事
故以易簡承㫖鍚賚均焉。
太宗遵舊制。
且欲稔其名望而後台輔
易簡以親老急於進用
因亟言時政闕失參大政
人何光逢。
易簡執友也。
任縣坐賂削籍
流寓京師
易簡典貢部
光逄代人充試取貲
易簡稠人中。
屏出之。
光逄遂造謗斥言朝廷事。
且譏。
易簡
易簡得其書以聞。
逮捕光逄獄具
棄市
易簡以殺光逄非其意。
居常怏怏
母薛氏以殺父執切責之。
易簡泣曰。
不謂及此
易簡罪也。
易簡叅知政事
召薛氏入禁中賜冠帔
命坐問曰。
何以子成此。
令器
對曰。
㓜則束以禮讓
長則教以詩書
上顧左右曰。
孟母也。
非此不生此子矣。
白金千兩
十一月叅知政事蘇易簡數。
振舉翰林故事
前爲承㫖時。
上待若賔友
參大政
每見上不復有欵接之意。
嚴顔色責吏事而已
易簡乃悔其求進之速也。
至道元年參知政事蘇易簡罷爲禮部侍郎
張洎多攻其失也。
易簡嗜酒
初入翰林
日飲已微醉。
餘日多沉湎
上嘗戒約深切易簡垂涕再拜
翌日復具表稱謝。
上親批答申奬勵。
草書勸酒二章以賜。
令對其讀之。
自是入直不敢飲。
休暇在第。
賔客候之。
則已醉矣。
及卒。
上曰。
易簡果以酒死
可惜也。
易簡雅尚古雅
筆箚
尤善談笑
旁通釋典
所著房四譜。
續翰林志
文集二十卷
蔵於秘閣
三子
曰宿。
曰耆。
大中祥符間皆録之以官云。
江少虞類苑。
易簡禁林八年
寵待之深。
夐出彝等。
李相堂後於公。
一旦先除參政
以公爲承㫖
賚賜叅政等。
不甚悦。
上謂公曰朕欲正舊典
合用𡖖。
即正台宰
然庶欲令𡖖延厚壽基
稔育問望
乃先用𡖖冝無慊。
蓋知其齡促也。
公以急於進用
乾明聖節
内道場步虛十首
中有玉堂臣老非仙骨
猶在丹臺泰階
上悉其意。
叅大政
未幾遂卒。
年三十九。
嗟悼爲之洒涕
挽詞斷句云。
時向玉堂舊迹
八花上日空長。
玉壺清話。
易簡一日禁林
江南徐邈所造欹器
遂以水試於玉堂
小璫傳宣於公。
見之不識其名。
宻奏
既晚。
太宗召對問曰。
𡖖所玩者。
得非欹器乎。
公奏曰然。
取進之於便坐
上親試之其於水或增損一絲許。
器則隨欹。
其中
凝然不摇。
上嘆曰。
眞聖人切誡之器也公奏曰。
陛下大寳神器
持盈守成如此器。
王者之業。
可以與天地同乆。
上徐笑謂公曰。
若腹之容酒得此器以節。
安有沉湎之過也。
易簡嗜飲過中
故託此規之。
易簡謝慙佩。
上親撰欹器銘及草書誡酒詩以賜焉。
易簡學士
最被恩遇
初與賈黄中李沆同時
上擢黄中叅知政事
以。
易簡中書舍人承㫖
並賜白金三千兩。
諭㫖曰。
朕之待𡖖。
非必執政而爲重矣。
上作五七言詩各一首賜之。
爲眞草行三體刻於石。
飛白書玉堂之署四字以賜本院。
今龕於堂南門之上。
易簡以御三體石本
分遺秘書監李至
及從祖修撰江陵公
梁周翰
知制誥柴成務
吕祐之
錢若水
王旦秘閣慎脩
林侍書王著
侍讀吕文仲凡十五人
及召至等宴于翰林
以觀神筆之迹。
上遣内司供擬
坐客賦詩
宰。
李昉等亦以詩貽易簡
易簡悉以奏御
上謂等曰。
易簡以𡖖等詩來上有以儒墨之盛。
學士之光也。
别録一本進人。
以其本賜。
易簡
楊文公談苑雲齋録。
易簡叅政禮部侍郎
鄧州日。
未及强仕
而其心邑欎有不勝閑冷之歎。
鄧州一老僧猶處郊寺。
通儒典。
時時爲詩有可觀者。
蘇公贈詩曰。
憔悴二𡖖三十六。
與師氣味不争多
未幾而卒。
大臣出處亦事之常。
蘇公一出遂有憔悴之言。
無異賈誼之在長沙爲賦以自悼。
非特數之使然
亦其不能自廣耳。
潼川州考究圖經
易簡狀元及第
給事中參知政事
侍中徐鉉稱公之孝誠可以表率天下爲人子者。
篤學可以勸勵天下後進者。
好尚可以矯激天下偷薄者。
言行可以儀刑天下有位者。
當世以爲知言
淳化中
翰林學士御書玉堂之署四字
賜之曰美𡖖居清華之地也。
賜酒易簡曰。
君臣千載會。
對曰忠孝一生心上喜悉以金器賜之姓氏遥華蘇恊。
梓州銅山人
隆州推官
易簡官舍
有虹入室
井泉涸。
易簡字太簡
薛氏。
潼川蘇易簡字太簡
本綿之𥂁泉人
國史銅山人
舊記云。
𥂁泉舊隷潼川
後易涪城
今隷緜州
地理
唐武德三年
析緜之魏城置𥂁泉。
大曆十二年
以緜之涪城潼川
則𥂁泉未嘗潼川也。
國初貢士土著之。
令未嚴。
就他郡貢者謂之寄應
蘇中令之試禮部
梓州貢爾。
今訪其遺跡銅山無之
而其上世墳墓宗族
皆在𥂁泉之蘇谿
中令之父侍郎恊所作祖司馬墓碑
中令湖州長史
舜欽所述父祖家傳
知舊記之誤也。
司馬墓碑略云。
上世宦於蜀。
左綿山水奇秀
宗族居焉。
家傳略云。
司馬諱寓。
字適之
八代孫。
屬詞賦。
尤嗜左氏春秋
班固漢書
襟局宏放不喜苛屑。
父爲銅山
終于官。
不能歸葬長安
負骨旅𣩵成都
筮仕於蜀。
時孟氏政狹小
公心陋之
上三書。
上言任馭豪英
尊王室。
强扶弱。
隱令寄政之術。
中述執政大臣逺略
尸祿愒𡻕之弊。
下言關禁不嚴
兵革不利
將兵者非其才。
召見筆箚
坐之殿庭
策使對。
自朝及夕。
問答五返。
蜀主褒賞
翌日門下諫官
執政忌其䟽誣奏詔遂閣御史阿㫖劾以非詆朝廷
劔州司馬
杖策之官
劔州刺史貪黷
數諫刺史怒公置手版于墄而去徧遊名山
遇勝輙留左綿
尤喜其地物爽潤。
遂葬親青溪
占數𥂁泉居焉。
公寢疾將終。
謂恊曰。
蜀曆將謝。
必歸火運主。
汝亦不大耀於此吾樂。
兹土。
尤好青溪山林
先塋在焉。
死當巨柏蔭下亦嘗占。
且王乃後遂以附先兆
侍郎諱恊
字表㣲
免乳
㓜從司馬口授誦書數年皆通熟
年十五丁父艱
旣葬卒制徃成都謁薛鍨侍御
器異之。
授館門下曰吾館士多矣。
無若蘇𡖖者。
操行明潔
學愽大。
貌相豐下
有後
它日以女歸焉。
薛公女。
河東太夫人廣政十八年
公試春官
首科
解褐彭州
合州幕職
陵州判官陵守范公趨成都
公領郡事。
再歲。
王師伐蜀。
㓂盗搶攘城陷于賊。
吏卒解散
公獨儒服正寢以待。
賊入拜於庭。
其渠曰。
公以善及我曹
我曹今能護公族安處
某官某吏苛且濫。
已赤之矣。
俄有騎庭者。
賊渠斬之。
號曰敢有犯蘇公者如之。
自是家人安堵
王師
盗散公出官寺俟命
詔復之。
踰年召入翰林學士上章乞移中都以便養詔授光祿寺丞開封兵曹召見五品服。
淳化元年卒。
優詔祕書丞非常制也。
以中令貴刑部侍郎
二子。
中令易直
中令諱。
易簡
字太簡
侍郎長子
導江太平興國五年進士
太宗便坐臨試。
移時
上覧稱善詔升殿
郷族公平灑落音對詳典
太宗古稱秦蜀才子可抗山東
將冝其敗諸生也翌授右拾遺知制誥五品服。
雍熈三年召入翰林學士
淳化三年
有事南郊
禮儀使
先是圓丘合祭
宣祖配。
以爲太祖受命造宋。
乃弗侑神
上䟽唐永徽中高祖太宗同配事詔嘉之
遂爲定制
四年翰林學士承㫖給事中參知政事
至道元年
罷爲禮部侍郎
出典鄧州陳州薨。
以子貴。
特進中書令
子耆字國老
奇偉
王文正公見而奇之奏召試進士及第
累遷大理寺丞
奉使契丹還。
兵部員外郎
工部郎中
集賢院
京東河東陝西轉運
孫舜欽。
字子美
少以父䕃補官進士中第
光祿寺主簿
蒙城縣丁父憂服除
長垣縣大理評事監在京樓店務
狀貌奇偉
慷慨大志爲文章。
范文正公召試集賢校理
監進奏院祠神。
用市故紙錢會客。
被劾爲自盗。
除名乃携妻子蘇州數年。
復得湖州長史
子泌液。
激。
金堂樊公汝霖跋其家傳
略曰。
子美文集十卷行世歐陽文忠公序之。
斯文也。
棄擲埋没糞土不能銷蝕見遺一時
必有收而寳之後世者。
今考其集不載家傳寳元二年其先公墓
其叙司馬侍郎大略與傳同乃祖則云贈太師尚書令意傳當作前。
作傳時猶贈特進中令
寳元則累贈太令。
必然者。
然傳不見録于集。
何哉。
所謂棄擲埋没不見録于當時遂爲所逸歟。
鹽泉三學院碑元豐二年
泌以殿中丞通守益昌
曰院僧法懿其宗從也徃見之遂授以此傳。
子美之子
父子足以證矣〉
公元985年
蘇耆宋蘇子美先公墓誌銘并序蘇鄴之附城昆吾受封而姓出馬
其後司㓂忿生徙食河内
將軍建起杜陵武功
世遂名其籍。
隋唐之際多偉人
六葉之内。
四至大丞相
襲封邳許。
文憲公曾孫傳素廣明亂。
以其孥遜蜀三子
撿拯。
振孟還相唐仲以策擢官容管經略使。
唐命革。
劉巖南海獨完圉不與巖
容氏于今祠之。
季留爲銅山即我先公高祖也。
先公
國老曾祖劔州司馬夫人大父恊中進士甲科陵州判官孟氏朝京師懷州司㓂叅軍
雍河東郡太夫人
皇考
易簡
太平興國中
首登進士
第。
十年
參大政
贈太師尚書令
崔氏。
廣平郡太夫人
七齡。
父任宣節校尉左千牛備身
俄加振武副尉
踰年。
太令薨。
恩授通直郎祕書省正字
未。
冠。
文正公旦
公器之。
息女歸。
章聖帝即位
奉禮郎
既。
冠舉進士
時試條至嚴
兩。
優等
廷較不得高第
詘所素志辭焉。
後一年奏御
詔試玉堂
及第
封轉大理評事
從祠汾陰
遷丞。
緋衣銀魚
出知湖之烏程
文正公當國
五載未嘗求代
遷時吳粤大水
平原行舟
旣涸。
農盡以失畔訟。
按籍收判質悉履邑田。
書而揭之狡宿隱。
擿以給下户失職者。
民樂興頌
無復訴。
群收制置使公克叟薦充判官
殿中丞
任終。
開封縣
既省政。
民物之薄。
且多貴人善田宅。
勢威
豪奪無告
一切法繩之。
怗怗俛首不敢相干犯。
上書曰。
京師
諸夏本根
冝爲化首
流風甚微。
臣竊耻之。
謹條七事以聞。
太常愽士三司户部判官
是𡻕以諫議大夫契丹國信使將行
太夫人寢疾
露奏牢辭未報。
夫人棄平居
廷議名業北走
不可易。
哀慟感疾
上信幣曰。
將死請。
改命終䘮
復除三司判官
明年尚書祠部員外郎知明州郡
有湖號廣德
古鍾水以漑旱。
唐李壞漏不補披爲田。
公復而浚之
防四百里。
自是境無㓙年
郊慶叙階
朝奉大夫
歸朝
度支
長寧接伴使
亦既乆判户部
案召入考進士第
詔使契丹
初出疆。
每舍必作詩。
山漠之險易
水薦美惡
儼然盡在。
歸而集土之人爭布誦。
出爲京西轉運使三品服。
就改兵部
又加直集賢院
年移使河東
兩河荐丁旱蝗。
所在艱食
公案屬部
不專計利。
務以息民爲急。
冗兵非業之作。
代之庾。
不能飼軍始廪者皆猖獗聚噪。
欲扇爲變有期矣。
公遽徃焉。
列校先馬首以訴。
徐語之曰。
國之儲非乆。
何以備㓙若不食腐將誰食之。
爾見殍尸藉藉道上
不得是而耶。
命拘而鞭之
以語䈤其帥。
不敢動。
工部郎中籍田叙勲上柱國
移使陝西
未幾
洛守移來求票賙其飢。
公計調二十萬斛輸焉。
不可
曰邉冝實之
移中以自速困。
非謀也。
公曰。
臣民繫于君無内外。
忍知其𡸁死亡
可不以奇嬴賑之。
他日苟無餽。
期不諉君。
以是遂定
景祐二年。
正月十有二日得疾。
藥懤徧及不逮翌日漏下二刻終于位。
春秋四十九。
嗚呼哀哉
以先公之德之才。
天資誠敏而不遐其年。
頓於中仕。
利不布天下
使有志於時者嗟痌而隕涕也。
舜元等慟踴泣血
扶衛我公之靈輿上都
筮龜寳元二年十月二十七日之吉。
葬于開封縣宰輔中書村之先域
舜欽㓜。
嘗戯祖母之几下。
聞語公。
能言
太令特愛之
始令誦詩
必自題碩果之上。
踰時
數十百篇
果終不食。
八𡻕。
侍官穰下。
據鞍吟詠不廢。
編而置於褚中。
大令宻取視之
駭其辭。
致前撫首而命以名。
用是以字之。
明年大令䘮。
至性過人
號慟不絶聲
行路爲之哀傷
公雅
觀書經史禪說
手鈔數千卷
無不盡誦。
計録三篇
開談五卷
次翰林志
房四譜。
文集二十卷
並藏于家。
六居内外
未嘗建言聚斂
有語逸利者輙郤之。
襟度軒闢
不屑細務處事若不施慮。
其間無不妙當
所至尉薦才器
未始案吏
雖無狀者。
能使謹前不犯患
性鍾孝友
䘮平太夫人
體形瘠枯
而後能興。
每臨必絶。
以弟叟乆没銓調
上書乞輟官。
出之。
二孤侄匱所以資送不足
又舉倍息錢必豐後已。
平居宴宴圖史自愉。
雖家無宿儲終不及資産事。
水部郎中
二第宿。
大理評事
叟。
溧陽屢。
夫人雅尚惇素
不喜遊侈相從
以孝嚴姑
先公
二十有八𡻕。
封太原縣君
明年召見冠服
出入中掖
進謁有矩。
舜元
大理寺丞
知開封府咸平縣
舜欽
光祿主簿
長垣縣
舜賔
光祿主簿
太康縣
俱登進士第
得以蓻升不爲家羞者。
蓋積是訓厲
使去怠傲自進立。
三人
長適大理評事雍扶。
次適太常寺太祝韓維
㓜孫十人
淵。
渾注。
泂。
餘㓜。
嗚呼
旻天不弔
下此酷㓙。
賔賔禮經
以嗣祭爲大。
苟延喘息
不獲執杖屨侍于九原
于今矣。
忍復以鄙略不倫之詞。
上識宰壤静念古人述先。
以爲孝。
斯言不敢誣。
傳可後信
不足闡揚先公輝光
盡人子之焉爾
銜此巨創。
綴之銘云。
世之望兮。
於鑠嚴考。
清風角張兮。
立於稚妙。
根源兮。
不務剽。
造次之言兮。
卒蟠於道。
節義以貫中兮。
精光而外炤。
哀哉不隮高齡兮。
於何而能勞。
諸孤兮。
靈基而莫劭。
號蒼蒼之高兮
曷餘家之不造
心膾鬲裂兮。
血下涂於野草。
隰外鞏兮。
浚渠旁繞
哀哀我公之靈兮。
寧此佳兆
皇朝類苑蘇耆賑洛。
轉運京東
河東陝西景祐中
洛陽大旱
榖貴
百姓飢殍京東運司無以爲賑。
洛陽留守移書
二十萬斛。
移文陝西府依數與之。
仍奏於朝。
同職陝西㳂邉之地。
屯軍甚多
若有餘。
止可移之以實邊鄙。
奈何移之别路
曰。
天災流行
春秋恤鄰之義。
生民皆繫於君無内外之别。
奈何知其𡸁亡而不以奇贏賑恤耶。
苟有饋運
自謀
不以相累。
朝廷嘉之。〉
公元1036年
蘇叟〈宋蘇子美集故溧陽
蘇府君墓銘并序季父諱叟。
字蟠叟先太令之少子
免乳而太令薨。
既冠猶褐衣
大中祥符初太廟齋郎
岳州華容
閬州閬中主簿
陝府平陸
杭州録事叅軍
江寧府溧陽
所歷未嘗有過謫。
數命少會知己者。
輙死竄不及薦。
天聖末
先公兵部員外郎
上書曰。
臣聞手足偏廢
是謂篤疾
人生之苦。
莫此爲甚
臣有隱痛
顧切如之。
天高聽卑
伏暨𡸁閔。
先父早以才業擢列近輔
未及强仕
奄淪盛期。
嘗有治命
不令遺劄任子
故臣之弟叟。
冠爲白丁
祥符行慶始補太廟齋郎
自爾效官十有三考
蹉跌顔髮
汩嗢寒餓
賤位所束。
自㧞無由
每一疚中。
如伏沉瘵。
臣今幸以年續。
例當改秩
欲乞以所奉新恩。
回授叟一京官
伏望皇天厚地
哀憫此懷。
以聞格罷。
遂之溧陽任終。
不能族歸。
寓家京口
入選疾力
判試不如格。
得調
氣益失衛。
結澁乘于胷胃不防飲。
濫於膚絡之下。
血化而。
并既亟。
舟㳂還家而終。
享年四十五。
時景祐三年七月十日也。
嗟乎
本朝執政
未有銓調者。
何獨湮塞若是之乆邪。
世皆悲憐季父亦不甚病
嘗語人曰天地氣數差變不可一。
其閒才而厄於無津
無不每出門逄者十八九不吾迨一二愈者烏足動哉故常放意杯酒
不喜間關進取之地。
張。
三夫人
皆無子。
女嫁翟主簿楊組以寳元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歸葬開封縣宰輔鳳池原先祖兆下銘云。
神之司禍福
是冝吾先力善。
季父何奇仆於賤仕
雖世之遺。
嗣覆而夭。
豈神冝爲。
周號而冥。
其誰賴之。
噫呼已而
奈何哀思
公元1034年
蘇舜元〈宋蔡端明蘇才翁墓誌銘才翁
諱舜元
其先自漢典屬國武。
武功
其後周邳公。
房公
唐許公。
文憲四相
世居不遷
文憲之後傳素
廣明西入
子振
梓州相山令。
劔州司馬寓。
司馬刑部侍郎諱恊
是爲曾祖考。
其配薛氏。
追封河東郡太夫人刑部祖考贈太師尚書令
中書令
易簡禮部侍郎
祖妣崔氏。
廣平郡太夫人
禮部皇考
工部侍郎
諱耆終尚書工部郎中直史舘
娶王氏。
金城縣太君
太尉文正公之女。
三子皆有才名
才翁㝡長。
七𡻕能爲歌詩
文正公愛且奇之。
奏授同學究出身
調蔡州興平主簿移尉新昌
時詔復唐十一科。
而新令門選不得與焉。
乞還所有官。
應詔得報
乃上所著文章
學士院試賜進士出身
明道中
開封扶溝簿。
畿内飢甚君欲廪以賑之。
其令畏縮
移病
君即出以活飢者。
用舉任者改大理寺丞
工部䘮外。
除知開封咸平縣。
咸平聚兵萬計
軍中旦閲卒有猒大校之虐已者。
方持弓矢怒駡
衆口牽連
一營驚嘩。
君聞之至其所
衆惶泣且訴。
君因叱罷之。
飲射至暮。
明日易其軍校
而流其唱爲驚衆者。
殿中丞
移知眉州眉山
西夏元昊延安
條上禦賊方略
知府事吳公遵路薦其才。
通判某州事。
賊酋李興歸命
邊州之而上其事。
踰時事未下。
君因言其賊來者冝厚其資用
寵借驅除之。
至者李與軰反爲囚虜
必已自悔且元昊𢡖毒。
而其偏校雖畏之。
其心豈易服從哉。
若餌以厚賞。
相引而至。
并陳攻守利害十二事以聞。
太夫人憂去守。
勾當京東排岸司
太常愽士三司使
王公任君三司勾當公事出爲荆南路提㸃刑獄
未行。
福建路汀州民王𡩋敺王先至死
以賕盖覆得不敗。
三年矣。
君至即捕按。
尚書屯田員外郎王稷爲部。
將治窮其事。
王先屍。
驗其傷猶然以𡻕乆爲請君特奏殺之。
又遷尚書祠部員外郎
京西未幾
又移河東
以弟舜欽謫死湖州
江淮一郡
揚州
未至。
兩浙
凢四。
皆爲提㸃刑獄
君益謹職
顔杲𡖖眞𡖖之後
流寓温州
君索其祖告身家謀。
推之得其實
建言
近年守臣因賊屈附
抵法誅戮
忠義不脩
莫爲之勸。
顧二顔之裔曰惟孜似賢。
皆爲編户民
若録其詞。
顯白二顔事。
動天下。
可不刑而化。
朝廷特官顔氏二子。
明堂度支京西轉運使
邕州峒獠鈔。
二廣邉用不給
君以所部羡錢二十萬緡助之。
三司度支判官
至和元年五月初二日終于京師祖第
年四十九。
夫人劉氏。
旌德縣
賢而有法
男曰涓。
大理寺丞
曰澥。
注洞。
太廟齋郎
鴻汶。
二女皆㓜。
曾祖而下
開封府開封縣宰輔郷。
才翁之殁汴無資以爲
諸孤就養江南
潤州
侍柩以行。
某年某月某日葬丹陽郷使人請銘。
才翁兄弟遊㝡乆。
今皆已亡矣。
尚忍銘哉初才翁少年欲以文詞進。
還官科試
天下英豪角逐筆研間。
以力决勝不得如其意。
邉隅
夙夜講畫謀策
要以術數
剪屈夷虜書屢上不見用大臣如前丞相賈公。
相公
參知政事范公。
持國秉力推薦之。
終以序進
不得騁。
平居談辯唐數百年間。
喜稱魏鄭公諫諍
裴晉公德業
臨淮
兵衛公處邉事
忠州通流財意。
韓退之文章。
類此數人而已
其議當世人物
亦以之爲標的
於人少所稱許
有同班列出入漫不省記
以是者益少。
涖官當事
定慮果决
所至制束强黠
敦尚風儀爲文不迹故陳。
自爲高古
所不者。
不能掩也。
善草録。
藏書數千卷
皆手自讎校
譔述奏御十卷
塞垣近事二卷
奏議三卷
文集十卷
課子治經史率有凖程
所以諸子積學有立
銘曰。
龍淵之器。
不投兕犀
孰知其利志古豪英
不任於權。
孰知其智。
負才自高
不屈於人。
世或異。
先民之載。
不必年。
不必位。
大江之南。
順卜之吉。
知君内行爲詳。
來請銘其墓。
銘曰。
猗嗟道澗。
公侯之冑。
學由少成
如性故有
進匪世資
才自取。
處躬以
持心以厚。
五縣三州
課優績茂。
不配能。
勞而損壽
孜孜孝誠
養弗堯究。
命也難諶
則不朽。
刻辭幽堂
以告永乆
公元1233年
伯起宋魏鶴山大全宋魏了翁作蘇伯起墓誌銘予奉。
使潼川
曰今春官貳𡖖度周𡖖移書予曰
得人矣乎
正有友二人曰。
羅堅父傳之。
伯起振文
今堅父舉進士
而蘇落落不偶
聚書數萬卷
聖經賢傳
山經地志
私乘野史
以至虞初稗官旁行敷落之書靡不搜羅
後谿劉德脩嘗舉賢良方正科。
長沙吳得夫又以遺逸薦于朝。
子其言之矣。
先是銜命入。
竟首訪人物
遂合人士
多以蘇伯起馮仲新鼎重爲稱。
予首延致之。
魁岸人也。
伯起尤善談辯
諏經訂史。
援据蠭起
人爲屈。
予嘗謔之曰。
晏子所謂儒者滑稽不可執法
倨傲自順而不可以爲下。
子其近諸則捧腹大笑
處數月而别。
予仕玉朝以言事遷靖。
伯起
遺予書曰。
吾於遂寧有宅一區
萬箇
大木十圍百章
溪流徑其聞。
將爲嘯歌終老之計。
請書其顔曰。
竹莊
有亭曰玩芳。
以故禮部侍郎曹公叔逺記示予。
大抵述其放於騷人幽憤之意。
予遷靖後。
温尋故書
四經三禮語孟以來
精㧞萃。
探深抉異。
章句訓故名物度數悉加讎校
徃徃先賢未及
爲人言。
口呿目。
伯起過我上相講切
率多領會
益知用功之乆。
方將勉以斂華就實去艱深而趨平易
反而驗諸𧴦履實踐
則庻不爲空言之歸。
而君以衰疾求去。
浩乎不可留。
盖亦自知血氣不可强。
别未數旬而卒。
紹定六年九月戊申也。
系出梓州銅山淳化參知政事
易簡
乃其九世祖。
銅山徙合之銅梁
今又徙遂寧之遂寧
太父太父王考某。
元配起氏。
朝散郎前知廣安軍楙之女。
繼室錢氏
三子
男曰堅石
堅木。
女適文林郎合州巴川縣事姚仲子
端平元年。
十二月庚寅。
堅石兄弟葬君于龍門里。
先事使來乞銘曰。
死者之心也。
銘曰。
自郷治廢而公道壅。
科目得失爲人才之輕重
有如伯起抱珍藴異而老不見用。
然則曾謂科目可以選衆也。
龍門之峯。
凄其長終
孰銘丘封
太史了翁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四百一
重録緫校官侍郎高拱
學士臣翟景淳
校官諭德林燫
寫晝官班臣浣洧
圈點監生臣馬承志
臣吴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