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一四五 (自动笺注)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一百四十五九眞
公元1100年
陳師錫〈宋史列傳
師錫
字伯修
建州建陽人
熙寧中
游太學
俊聲
神宗知其材。
廷試
奏名甲乙間。
帝偶閲其文。
屢讀屢嘆賞。
侍臣曰。
此必陳師錫啓封果然
擢為第三調昭慶軍掌書記郡守蘇軾器之。
以為政。
得罪捕詣臺獄
親朋多畏避不相見
師錫獨出餞之。
安輯其家。
臨安縣監察御史
上言
宋興享國長乆
號稱太平者。
莫如仁宗
考致治之本。
不過直言
群下進善退邪而已明道中
親覧萬幾
政事多辟
輔佐失職
吕夷簡
張耆
夏竦
陳堯佐
范雍
晏殊等。
一日罷去
寳元初
冬雷
地震
諫官韓琦之言。
王隨
陳堯佐
韓億
石中立
同時見黜。
其後不次擢用杜衍
范仲淹
富弼
韓琦
以成慶曆嘉祐之治
願稽皇祖納諫御臣之意。
興治功。
帝善其言。
時詔進士習律。
師錫陛下方大闡學校
經術訓迪士類
不應刑名之學亂之。
夫。
道德本也。
刑名末也。
教之以本。
人猶趨末
况教之以末乎。
追寢其制。
使得悉意本業
用事者謂倡為詖說
出知宿遷縣
元祐初
蘇軾三上章。
薦其學術淵源
行已潔素
議論剛正
器識靖深德行追踪古人
文章冠絶當世
乃入為秘書省校書郎
工部員外郎
秘閣校理
提點開封縣鎮。
建言銓法選人
用舉者遷升
歲有定額
請托者。
溢數而寒畯
不足之患。
請為之限約
畿内將官
苛慘失士心。
大閲
群卒嘩噪
將吏莫知所為
師錫至軍
首惡者致諸法。
按閲如初
而劾斥其將。
縣人嘆服樞宻院猶以事不先白為罪。
知解州。
考功員外郎
宣州
蘇州
徽宗立
召拜殿中侍御史
䟽言元豐之末
中外汹汹矣。
宣仁聖后再安天下
委國者。
司馬光
吕公著章惇誣其包藏禍心
至於追貶天相
陛下發潜繼統
猶據高位
等贈謚未還
墓碑未復。
願早攄宸略以慰中外之望。
蔡京翰林學士
師錫與弟卞同惡。
迷國誤朝。
好大喜功
銳於改作
日夜交結内使戚里以覬大用
若果用之。
天下治亂
自是而分。
祖宗基業
自是而隳矣。
援引死黨數百人
鄧洵武内。
行污惡。
搢紳不齒
豈可滓穢史筆向宗回宗良陰為宫助。
大皆國之深患。
陛下憂。
為官廟憂。
賢人君子憂。
若出之于外。
社稷之福也。
帝曰。
此於東朝有礙。
卿。
為我處之。
對曰。
讅爾
臣當具白太后
上封事。
自昔母后臨朝
危亂天下
載在史册
可考而知。
至於手書還政
未有聖母
退抑謙遜
真可為萬。
世法
蔡京陰通二向。
妄言宫禁預政
以誣聖德
不可不察也。
詔索秘閣圖畫師錫
六經載道
諸子言理。
歷代史籍
祖宗圖書
天人之藴。
性命之妙。
治亂安危之機。
善惡邪正之迹。
在焉。
留意於此
以唐山水圖代無逸為監。
俄改考功郎中
師錫抗章言曰。
在職數月。
所言皆當今急務
以為非。
陛下開納褒奬
以為是。
則不應遽解言職
蔡京典刑未正。
願受竄貶
於是出知潁。
廬。
滑。
三州
黨論衡州酒。
又削官置郴州
卒年六十九。
師錫始與陳瓘同論卞。
時號二陳
紹聖中
直龍圖閣東都事略師錫
徽宗時召為殿中侍御史
陳瓘論列蔡京之罪。
不見聽。
遂求罷出滑州
罷為提點靈仙觀
以元祐黨籍
謫監衡州酒稅
遇赦
潭州南嶽廟
會有妄言宫掖事。
得罪者語連及師錫
削官貶郴州
累赦復官。
卒年六十九。
建安陳師錫
浦城人
其先
占籍建陽
自幼力學能文
父瀚。
嘗試高祖設壇賦。
援筆立就。
且譏漢祖不能全功臣
坐客皆驚。
初調昭慶軍節度掌書記
受知歐陽文忠
蘇東坡
文忠五代史
命公為序。
次知杭州臨安縣
東坡舉公自代。
其辭云有名賢之德。
行。
追踪古人
西漢文章
冠絶當世
召充監察御史
權殿中侍御史
大臣誣陷司馬光
吕公著等。
乞復謚命
給還其碑及論鄧洵武不當編修
忤㫖左遷
東坡再舉學問該博
可備顧問科。
秘書省校書郎
工部員外郎
補外知解州。
宣州
就移蘇州
徽宗初召除殿中侍御史
蔡京兄弟得君
公力彈之。
正典刑。
出知江寧
落職安置
獨留
公復論罪惡
章入不報
考功郎中
出知潁州
廬州
江東轉運使
滑州
當軸
編置黨籍中謫衢州監酒
逾年
安置郴州宣和末
朝請大夫
卒。
紹興初
追贈左諫議大夫
直龍圖閣
前後章疏
幾二萬言。
被詔追索
災毁殆盡今存者止十五篇
參政李光叙其首云。
執政二十年諫諍路絶
卒之夷狄亂華。
生民塗炭
公言始效。
司馬温公吕獻可墓。
稱其論列王安石海内歸重之時。
人主委任之際必謂明達先識
所不及。
伯修可謂無愧前人矣。
名臣言行録徽宗師錫殿中侍御中。
諫官御史
專以犯顔嬰鱗排撃奸邪為職。
若論而不切
則不起人主之意。
辨之不早
則不能折禍亂之萌。
建中靖國初
蔡京方為翰林學士承㫖
明智之士。
未能知其必亂天下也。
公獨慨然論奏
條其過惡
章凡四五上而不已
遂為執政
盡逐異已者。
固寵市權
熒惑主聽
國柄者幾二三十年。
諫諍之路自此塞絶
卒之夷狄亂華。
生民塗炭
公之言始效於此
可不先見之明乎。〉
公元1071年
陳經〈宋沈氏三先生集故信陽軍羅山縣陳君墓志銘并序。
君諱
字公適
其先平原厭次人
曾王父堯。
王父象之。
徙居汝州
世治為儒者。
君之考尚以家學進。
駕部員外郎
君。
少。
好學
屬文
進士起家
蘇州廣濟主簿
民有犯法坐死者。
獄已上府
屬君攝令。
以其情應讞。
謁守為理其死。
州從之。
减死論。
囚亦自不知所以得免者。
以此稱君恤親喪
去喪。
除為真州六合主簿
六合大邑
强宗吏勢
市權養客。
以下為其俯仰
君適到。
有吏慢詬于縣門之下。
君欲慘之。
或以其過薄。
以謂民敢懻㤆視其。
長上
職根吏以為奸。
今法不行於吏。
而獨恠民不畏無義
於是繫治逾月
而後徇于市。
横猾為之縮氣
泗州盱眙
令。
以疲不職廢。
本部擇可任劇者。
以君行而盱眙
閒獄有乆不核者。
君得其期。
擿以示之。
憚服
無敢不情
州部官。
交薦君。
稍遷信陽軍羅山
開館四方學者與之講學
清談終日
及殿課吏狀。
羅山復在最格。
無幾
以疾卒于其官。
享年四十。
學人也。
先王之業無所不恱。
為人仁而才。
居家鄉人之歡。
姻族益親。
仕于官。
則當劇處繁。
能以多為約。
信賴之。
不中身位不出吏部選。
方其無事
亦無以發君之才。
仁人所以之靳君者。
於君也何憾焉夫人徐氏四男子。
曰寀。
宇。
察。
宰。
皆學于鄉先生
察為宣德郎湖州烏程縣事。
宰與賓興
鄉人賢之熙寧四年
舉君之喪卜于朐山之陰以葬。
屬予為之銘。
予方病彌旬
不及君之成事
於是徐夫人之祔也。
乃卒銘焉。
某與烏程同年進士
烏程允篤君子也。
與予雅善
得予如烏程
宜且不杇。
予則銘夫藏耳乎。
銘曰。
丘如廪。
有山如朐。
賦兹惠人
是吉居。
彼强而落。
曾謂弗溝。
純莫予疪。
豈不令壽。
宅物惟夥。
宅卜伊祐。
匪騫斯威。
信淑有後。〉
公元1082年
孝嘗宋劉忠肅公集撰陳仲明墓銘
君諱孝嘗
字仲明
某生十年
皇考妣棄其孤。
實鞫于外祖
父贈秘書監陳公。
是時公以疾退居東平里第
將没以劉氏孤屬其五子
某當竊自惟念親既不得而見之。
終乃幸得諸舅從之。
其庶矣乎
其後長立
竊食于仕。
出處二十年間。
舅氏相次亡者四人
獨君一人者在。
而以風痹卧家。
雖然
每以事。
告假鄉里時。
得拜其左右
瞻候其安否
語言相問訊。
足以自慰
其念母罔極之意。
而今又亡矣。
當時所從吾母之同氣
於是遂盡。
嗚呼
可不也哉
君公第二子。
謹孝侍疾
執喪能盡其志。
兄弟相友愛。
交人有信義。。
少時讀書文辭
刻苦為詩。
旁治醫藥陰陽之學。
將葬。
葬師多拘。
因自究其書。
有所去取
從事無違于禮。
喜佛通性宗。
有自悟者。
其論雖禪學老師徃徃為屈故恬夷安。
分無慕乎外。
初公為尚書屯田郎中
年六十得疾。
致仕
以恩任君
君曰。
大人小疾輕去。
而為其子計。
某未安也
公遂分司南都
曾祖諱咸卿。
祖諱肅。
尚書户部侍郎秘書公。
諱希古
君娶馮氏龐氏子男五人
曰浩曰湜。
曰冲。
曰淳曰洵皆學進士
浩。
冲嘗與計階。
七女子。
二已嫁。
四幼亡。
一在室。
君之亡。
元豐五年七月三日
享年六十八。
遂以其年九月二十八日
葬于鄆之須城縣泉鄉
先塋之原合以馮氏。
銘曰。
嗚呼陳氏逺有德祉。
中嘗振顯。
報施未侈。
逮君之世。
寖微弗興
以孝弟。
鄉里滋稱。
學行恂恂
其諸子。
德後必昌
將在此。〉
陳鑄莆陽宋朝熙寧以來
始詔卿監限員有缺則補時郡人陳鑄
首遷光祿卿
鄉人喜曰吾鄉有卿者也。
歷知南雄州
潮州
登州賜恤獄其勑書尚藏于家。
治平以前
凡任郡寄者。
例皆以壐書賜之。
職方郎中彦升
歷守瑞州梓州
亦霑是賜。
其辭并同
始以殿中丞通判福州朝士歌詩重其行。
凡七十有二篇
蔡端明襄為之序。
端明又有和南州新咏云。
無意孤吟探幽致。
他時行橐定空還。〉
公元1080年
陳宗諤〈湟川志宗諤字昌言
居州南龍津門
家世業儒
文筆高了
鄉問推敬
家塾養源堂又有資深齋。
生平著述
謂之養源集。
今猶存焉湟川集中有記文。
筆力尚可紫岩張魏公在。
連日獨喜與之論文
其子南軒以兄事之嘗為賦養源堂詩。
宗諤仕為瀧水丞攝端溪
所至治聲
同寮有貪者。
喻之曰。
下手矣。
宗諤正色叱之曰。
廪稍幸粗給。
外此過求
何以子孫地耶。
後魏入覲有意擢用
人已云亡惜哉。
謝無逸溪堂集陳居士墓表居士臨川人字昌言
名宗諤
姓陳氏兒時鄉里老師學。
日未午。
千餘言如建瓴水。
兒曹皆郤步不敢比肩老師拊其背曰。
汝其亢陳氏乎。
先考即世
母夫人黄以語其姑沈夫人曰。
府君既從迺翁游於地下矣。
煢然孤兒
豈能門户哉。
夫人曰此兒雖蚤慧。
老師奇之若宦學千里
兩人何以為生邪。
吾聞忠孝不兩立
厚於其君而薄於其親。
老師之意哉。
於是謝老師而歸。
居士於其家。
居士出則生業
入則奉甘㫖
暇則誦詩書。
巫醫卜筮
陰陽地理之書無所不窺也。
一日慨然嘆曰吾既謝老師。
歸奉其親又無良朋友琢磨
徒知句讀
何以書為則。
又取圓覺華嚴般若諸經。
反覆硃味。
蓋將探諸佛之意。
而求死生之說。
於是禪師寳月穴居貴溪之巔。
能以慧眼知人
善惡得於眉睫之間。
人有隱惡平生未嘗言者
一見禪師莫不吐實
居士聞其風而悅之
裹糧走三百里至山下
藤蔓而上
拜襌師巖中
禪師命之坐。
飲之以
熟視而笑曰。
佳哉若人
翼日昧爽順下風而請願至道
禪師手書三頌以贈之。
居士歸而欣然有得色。
於是夫人黄夫人棄養乆矣。
居士不復生業日與高僧逸民
焚香燕坐清談終日
殆不知世之有窮榮辱
毁譽恱感也晚年喜施惠。
飢者哺之寒者衣之。
婚嫁不能成禮者。
與之幣帛
死而無以斂其軀者。
與之棺椁
未嘗言之於人。
而人亦不知其喜施惠也。
曾大父諱漢大父延德
父諱丁。
娶吳氏。
彦輔
彦國
彦國應進士舉
婿吳
王燮。
執禮
江公元豐三年。
十二月甲申卒享年四十。
明年九月
葬于靈臺甘露原。
居士得疾。
曰。
吾疾必不起
死生自知之。
兩兒尚幼汝其助吾妻經紀家事面壁卧不語七日卒卒顧視家人無可憐之色豈非得禪師之道耶。
後二十七年彦輔彦國泣曰。
先考捐館舍吾兄兩稚子耳。
故其葬也。
不克求賢士大夫之文納之壙中。
遂使先考之德湮滅無聞執事為我書其事。
刻石以表其墓。
庶幾來世有考焉。
余曰。
居士之德。
修於宗族
信於鄉黨
其子又賢。
必能大其門户
豈待小子之文然後傳來世哉。
然非此無以孝子之思。
於是叙述平生而繫之以辭。
其辭曰。
人生一世間兮。
俯仰其猶百年
耿耿無聊兮悼乃心不宣
孰知彼蒼不與謀兮。
或壽跖而夭顔。
不從巫咸卜筮兮。
龜告予曰其道則然。
上之木已拱兮。
草宿露寒
夫君不來
孝子兮其無永嘆。〉
公元1101年
陳師道〈宋史文苑傳師道
字履常
一字無己
彭城人
少而好學苦志
年十六。
蚤以文謁曾鞏
一見奇之。
許其以文著
時人未之知也。
受業
熙寧中
王氏經學盛行
師道心非其說。
絶意進取
五朝史事
自擇其屬。
朝。
廷以白衣難之。
元祐初蘇軾堯俞
孫覺薦其文行
起為徐州教授
又用梁燾薦為太學博士
言者在官越境南京
教授潁州
又論其進非科第
罷歸
調彭澤
不赴。
素貧
日不炊。
妻子愠。
見弗恤也。
乆之
召為秘書省正字
卒年四十九。
友人鄒浩棺斂師道高介有節
安貧樂。
道。
於諸尤邃詩禮
為文精深雅奥
喜作詩。
自云學黄庭堅其高處。
或謂過之然小不中意
輙焚去。
今存者財十一。
世徒喜誦其詩文
至君奥學至行
或莫之聞也。
嘗銘黄樓
曾子固謂如秦石
初游京師逾年
未嘗一至貴人之門。
堯俞欲識之。
先以問秦觀
曰。
是人持刺字俛顔色
伺候公卿門者
殆難致也。
堯俞非所望也。
吾將見之。
懼其不吾見也。
子能介於陳君乎。
知其貧懷金欲為饋。
比至
聴其論議
敬畏不敢出。
章惇樞府
將薦于朝。
屬觀
延致師道答曰辱書論以章公見年德
以禮見招。
不佞何以得此。
豈侯嘗欺之邪。
公卿下士尚矣。
特見於今
而親於其身。
幸孰大焉
愚雖不足以齒士。
猶當從侯之後
順下風以成公之名。
先王之制。
不傳為臣則不見於王。
公所成禮
而其敝必至自鬻先王謹其始以為之防。
而為士者世守焉。
師道於公前有貴賤之嫌後無平生之舊。
公雖可見
禮可去乎。
且公之見招蓋以能守區區之禮也。
昧冒法義
聞命走門
則失其所以見招公又何取焉。
雖然有一於此幸公之它日成功謝事
幅巾東歸
師道當御欵段乘下澤候公於東門外。
尚未晚也。
為相。
致意焉。
終不徃。
官潁時蘇軾知州事
待之絶席
欲參諸門弟子間。
師道賦詩嚮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之語。
自守如是
趙挺之友婿素惡其人。
適預郊祀行禮寒甚衣無綿妻就假於挺之家。
所從得。
却去不肯服。
遂以寒疾死。
名臣言行録陳無己
一字履常
具文集序。
今見左方
彭城后山居士
陳師道無己苦節厲志自其。
少時
蚤以文謁南豐曾舍人
一見奇之。
許其必以文著時人未之知也。
元祐中侍從合薦于朝。
起為徐州教授
太學博士
言者當官嘗私至宋謁眉山蘇公
教授頴州
紹聖初
以進非科第罷退彭城累年教授州。
秘書省正字
以卒。
建中靖國元年也。
未仕。
無以養。
寄其孥婦氏當權者。
召見之。
顧非其好。
不徃。
此豈易衣食者哉。
在頴賦六一堂詩。
向來一瓣香
敬為曾南豐之句。
太守蘇公也。
其罷而歸彭城
家益窮空累日不炊。
妻子愠。
見而不恤皆有訓傳
詩禮尤邃。
為文至多
不中意則焚之。
存者財十一也。
世徒喜誦其詩文乃若奥學至行
或莫之聞也。
謝克家撰文集序。
頃在廣陵
秦觀
少游為僕言彭城陳師道履常者。
高士也。
其文妙絶當世
而。
行義稱焉。
陳履常居都不逾年
未嘗一至貴人之門。
章子厚一見終不可得。
中丞欽之侍郎孫莘老薦之。
挂名其間
會朝廷多知履常者。
得一官。
郡志陳后山師道亦常游此。
山谷曰。
閉門覓句陳無己
對客揮毫秦。
少游
二子不知飽風味
西風吹淚古藤州
晦庵續録陳無己
趙挺之
邢和叔
皆國大夫婿。
陳在館職侍祠郊丘
非重。
不能禦寒氣。
無己止有其一。
其内子為於挺之家假以衣之。
無己所從來。
内以實告。
無己曰。
豈不知我不著渠家衣耶。
却之。
既而遂以凍病而死。
謝克家作其文集中有云。
篋無副裘。
又云。
此豈易衣食者。
蓋指此事。
文云
后山差充郊壇上官
其妻以寒。
不可無重綿。
遂於其婦夫趙挺之借一綿襖歸衣之。
后山何從得之
妻謂借趙家物
后山惡趙之為人不衣
止衣一綿徃。
竟以寒得疾而終。
謝任伯作墓志所載不明
豈可不白後世也。
郤掃編魏昌世陳無己平生惡人節書。
以為苟能盡記不忘固善不然徒廢日力而已
夜與諸生會宿忽思一事
明燭繙閲得之乃已。
以為可待旦者無己曰。
不然人情因循
一放過則不復省矣。
故其學甚博而精。
尤好經術非如唐之諸子
作詩之外。
無所知也。
黄氏日抄陳后山先生都下
逾年未嘗一至貴人之門。
章子厚欲見之終不可得。
欽之薦公者也。
以其貧懷金欲饋之。
不敢出口
先生高行若此
而世獨稱其詩何耶。
豈世之知公者淺耶。
抑詩亦賢者之累耶。
此録名臣言行備焉。
近思録諸儒之講明詳焉。
彼此參驗
環循閲習
以其行稽其所言。
以其言進其所行。
晦庵望後學。
學者庶乎老學庵筆記秦會之後山集。
曾南豐英宗實録
陳無己為屬。
孫仲益書數百字詆之以為無此事。
南豐雖嘗預修英宗實録
未乆即去南豐自為史屬烏有辟官之理。
無己元祐中方自布衣命官
仲益之辨。
人多是之。
然以予考其實
二公俱失也。
南豐元豐中還朝被命
獨修五朝史實
許辟其屬。
遂請秀州崇德縣
令。
邢恕為之用。
選人已非故事
特從其請而南豐又援經義局。
辟布徐禧例。
無己檢討廟堂
尤難之。
南豐太祖紀叙不合上意
五朝史之意寢緩。
未幾
南豐以憂去。
遂已。
會之但誤以五朝
史為英宗實録耳。
至其言辟無己事。
則實有之。
不可謂無也又陳無己子豐
詩亦可喜眺以道集中有謝陳十二郎詩卷是也建炎中無己
特命李鄴會稽來。
作攝局。
降。
虜。
豊亦被繫纍而去。
無己之後
遂無臣江左者。
亦不知存亡
可哀也。
張侃拙軒初藁跋陳后山再任校官謝啓駢四儷六應用文耳。
前輩直曰世間一種苛禮過為謹細
陳無己徐州校官
出境東坡杭州詩云。
一代不數人。
百年幾見
好事造謗
無己之如平時
略無詘色。
聲名行乎天下
此豈視得失而為變動耶。
至其再任。
又曰。
昨緣知舊出守東南
念一代之數人。
百年幾見
又曰。
使一有於先顛。
兩塗之後悔。
此尤見無己之終不渝其守也。
噫。
豈有是事耶。
見人東坡收拾士類
士類樂。
為之用。
云代人作。
豈知無己者耶。〉
公元1075年
陳亢京口耆舊字退叔
金壇人
讀書
以父疾不任家事
乃請於師束書歸養
殖貲治産家用饒衍勇於為義。
不吝施予
家居邑南。
地多沮澤
古速瀆乆淤。
壅水為災率衆築堤
延袤十許里。
以便行者
而浚瀆以通洮湖
水患遂息。
熙寧乙卯
大饑明年傾家之儲。
粥餓藥病。
晨夜必射。
所活不可勝計
不幸死者
具衣槥收葬
數千百人
嘗自以少時為養廢書
課子弟學尤力。
一夕大雪徃視
則二子寢矣。
呼之起。
曰吾不强汝以書。
出行道上
行者則歸以告。
二子奉命出門十里
販夫負魚而趨。
二子問雪寒何自苦。
負販吾業也。
一夕不行
生理躓矣。
二子感悟
歸而自勉
晨夜不休
奬勸有方
衣服飲食之間。
皆有品節
彦明監司陞朝
無恙
封朝散郎
彦明之子珹亦擢進士第
餘孫數上名禮部
亦有已命官者。
福祿之盛。
世所歆艶
蘇公軾嘗有帖云。
退叔今年四十五而有四子。
兩人登第守官。
叔耕且學。
其季游上庠
藝業精甚。
有男女孫十四人
玄孫之孫。
古人所不知。
若陳君者。
當見所不知何人也。
鄒公以序送其孫瑭試禮部
亦云金壇君子人焉。
今以承議郎致仕
少時不出户庭
而環千有餘里。
寒饑急難失所
賴以無虞
數十年間
不知幾人。
仁義之聲。
飛馳東南
是生二子皆文高學博
趨操堅正
甫冠登第
盛年即顯。
又稱其諸孫之賢。
承議德厚積而發三世矣。
老子曰。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承議見之。
作序時。
已封承議矣。
大觀元年卒。
年六十八。
二子。
彦明
曰度。
諸孫著者曰珹。
曰瑭。
曰璿曰璘。
玄孫從古
兄弟之子
曰序。
孫曰㮤。〉
公元1076年
陳彦明京口耆舊彦明
年十七。
鄉貢
熙寧九年進士第
句容簿。
再調長社令辟江東運司管賬司
改秩吉水縣
楚丘縣
芒碭也。
盗發
坐繫百人
一夕乘守者怠脱械
持兵欲殺令而肆掠
人情恟懼
彦明不為動。
部分吏卒格鬬
穫其為首者斬以徇。
餘悉就擒
民以按堵郡將拘文効其專殺
朝廷不問
賊黨散處山澤
時時唱言以撼居民
彦明募致其尤桀黠者。
囊橐之家破除之。
一境大治
提刑羅適治水自任
至縣欲有所為
彦明知無益。
抗言曰。
白圭之術也。
慚而去。
都水監主簿
北外丞
職事入奏
哲宗察其才。
諭以行召用矣。
大名帥决河入澶州故道
以紓魏患。
人大恐。
公為之增堤浚防。
水入無患
兩州以安。
出知處州
歲饑
賑救有方
廣東路轉運判官
時同列多以獻羡進用
彦明曰。
民力也。
有羡當還以及民。
可剝民以為己利乎。
奏罷。
徐愓所興錢監
以為便汰假版吏以保任法。
選用士類
外選為清。
就移本路提點刑獄
雷公淫祀
正風俗。
庾嶺置關。
以示無外
召還。
篋中無南物。
丁内艱
服除
廣西路提點刑獄
未行。
利路
予告東歸
大觀四年卒。
年五十五。
有詩文雜說三十卷
子珹。
字伯成
太學内舍
元符三年進士第
海鹽簿。
錢塘丞。
丁艱
真州楊子縣
未上。
政和四年卒。
年三十八。
瑭字仲修
鄒公序送之。
所謂其形不滿五尺
其志充宇宙
與之語。
滔滔如秋方至而東决者。
未第而卒。
珹之孫。
從古。〉
公元1151年
陳從古京口耆舊從古
字希顔
紹興二十一年
進士第
富陽
用賞改秩邵州教授
監行榷貨務都茶場
丞。
虞允文問歲出納幾何
從古曰。
國家利源
醝茗居半。
合同關子行。
遂虧常額。
允文授簡都堂
俾述所以
於是關子罷而歲額驟增。
因命措置浙西鹽事
司農寺簿。
罷歸
起知蘄州
赴闕奏事
上猶務場之功奬之曰。
書生乃能通世務
到郡期月
提點湖南路刑獄
衡有囚被誣。
三赦不宥。
從古奏釋之。
就除本路轉運判官
專任荒政
論功加直秘閣
京西謀帥
上閲諸道監司好名
從古曰。
是有無以易之
擢知襄陽府
奏言朝廷以襄為上游重地
增陴益戍。
緩急許調鄂師善矣。
節制不一
莫知適從
紹興隆興間
嘗命荆鄂兩軍分地而守。
權均力敵
各行其說。
無成功。
今若合為一軍
命正副帥
以其正屯武昌
而副屯襄陽
時許徃來更戍
庶號。
歸一
無敢首鼠
疏入。
即以吳挺為荆鄂都統制
而以王世雄副之。
明年
言者奉祠
自是擢。
知衢。
饒。
信。
三州
皆不果行
淳熙九年卒。
從古喜作詩。
好古法書名畫
尤愛陳去非詩。
和之終編。
又裒古今
宋鮑照以下
古律千餘篇
盡和其韻。
乾道中
車駕閲武近郊
進詩五十韻
淳熙中駕幸秘閣
進詩百韻
上皆嘉奬之。
周公必大為作墓志。〉
公元1080年
彦法京口耆舊傳度
字彦法
年十九。
元豐三年進士第
江寜
從學王安石
安石嘉其有志
不倦以告之。
秩滿
調杭州録事參軍
蒲宗孟熊本相繼為守。
號剛嚴帥事
有過差下莫敢度數
與爭是否
二公更奇其能。
薦進之。
歲滿
改知江寧府句容縣
開封府太康縣湖州青鎮
烏青歲課有羡法。
受賞
歲終上課
除去
使僅及額而止。
無寧一身之私。
而為方來之害。
選為鴻臚寺丞遷諸王府記室
卒。
度性清謹
自奉約。
茹素
未嘗妄費一錢
恤孤乏。
則雖費不計
子璇。
紹興八年進士第
未改秩而卒。
侄璘。
字季文
登興十三年進士第
婺州義烏丞。
海鹽縣
通判池州
卒。
居官有賢譽。
能詩世其家。
蘇後湖庠游尤厚。〉
陳軾臨川志公
字君式
臨川人
奏補入官
不譎隨。
仕輙齟齬
事親孝。
躬耕以養。
親没。
為貧復出仕。
元豐中黄州
馭吏急而治。
民寬。
郡境稱治。
東坡謫居于黄。
人多避禍
公獨願交。
與同憂患
朝奉大夫致仕
東坡名其園曰中隠一開軒對
扁曰恭軒。
荆公南豐皆有詩。
蘇東坡大全集祭陳君式文。
致政大夫式之靈。
猗歟大夫
匪直也人。
矯然不隨。
以屈莫信。
大夫安之
有命在天。
十年躬耕
以娛其親。
親亡泣血
幾以喪明
免喪復仕。
哀哉為貧。
從政于黄急使緩民。
食黄之
飲其水泉
我以重罪
竄于江濱
親舊擯踈。
我亦自憎。
君獨願交。
日造我門。
我不自愛
恐子垢紛
笑絶纓
陋哉斯言。
憂患
期與子均。
示我數詩。
蕭然絶塵
去黄而歸。
安丘園。
澹然無求
抱潔没身
猗歟大夫
有死有生
如影之隨。
如環之循。
富貴貧賤
忽如浮雲
孰皆有子。
如二子賢。
千里一觴
侑以斯文
尚饗
陳行先〈宋劉忠肅公集陳行先墓銘
君諱孝若
字行先
姓陳氏
東平人
曾祖咸卿。
祖肅。
吏部侍郎
希古
秘書監
君資夷謹。
持重有志識。
秘書公仕有清節。
尚書郎
以疾分務南都
居里舍教諸子以學。
君嘗讀書自刻勵矣。
已而憣然曰。
親疾而。
不足
吾於子職
將擇其力易而功近者。
迺獨以治産自任
服勤勞。
纖嗇
始於至微
儲而緌積之。
闢田以殖本。
又有所懋居以化有無
蓋其性仁
故知所取子。
智。
故知變通
信。
故能交。
約。
故能持。
乆居之。
遂以富稱鄉里
自秘書公捐館夫。
其叔若兄仕不達
兩兄以疾卧家。
食口滋衆。
緩急皆賴君以濟。
養叔孤女以禮嫁仕族。
大喪六七葬之。
人有所謁。
隨事周給
至於自奉簡儉不易儒素
晚年滋味
嗜好益落。
向有所營殂者。
皆寢不復為。
故嘗觀君之於財。
其所以生。
所以用。
所以守者。
其道蓋出于此
則與夫詐力貪刻
賤義放欲亡厭以為富者其異矣。
喜讀佛書
性命
疾革不亂。
自制圖像
遺其子而卒。
元豐三年。
四月十日也。
年六十。
楊氏
尚書比部員外郎歸一之孫。
三人
長男女皆亡。
幼曰慥。
孫曰詡。
說。
其年七月十一日
葬于鄆州須城縣南留村先塋之西。
皇妣夫人
秘書長子
先君湖南秘書
公為遣君從行
逾年
君夫人繼棄其孤。
其孤既幼。
喪事皆君治之。
及某依外氏為學
長立得官
所以之者君之德居多
於是前葬慥以來請銘。
為之銘曰。
積維仁。
用維義。
饗維吾之力。
自居薄田
母浮吾德。
嗚呼尚哉。
昭之幽刻。〉
陳玠〈清漳志玠。
字待實
龍溪人
元豐第。
調建之法掾
南劍州沙縣
泉州市舶門。
承議郎
陳氏為龍溪四姓之後
代為豪家
鍾愛二弟
貲十餘萬。
推與之。
其後弟璟。
侄敦德。
師孟
登第
敦厚宋說皆特科
兢。
新州教授
知贛之龍南
皆其族也。
初陳氏有功德院曰西峯
立約于石。
子孫有請入學者。
院以百緡。
相其行費。
其後主僧守謙背約毁碑。
危稹平其訟。
仍為書于碑陰
其畧曰。
始謀既减。
子孫必賢。
乙酉鄉書
有子居前。
云胡守謙
欲盗家氈。
予其正之
曰例存焉。
去珠復來。
壁歸得全
為陳後者
可不勉旃
臘月臨川危稹書。〉
公元1078年
純夫郴州圖經純夫
字德全
家世簪纓
不淫富貴
以父澤奏易應舉
元豐元年取監舉第補太廟齋郎
力學為文
一人
四年領漕薦
明年
本經南省黄裳登第
新歷州縣
綽有休聲
舉充改秩
學官陞擢不次者六十九員。
見知於世可知
東閩
偶蝗大作
隣邑捕而殺之。
為害愈盛。
公以文禱神不撲自散。
大旱
禱雨即應。
州人德之。
形于歌咏
先是父遘特進
純夫繼之。
郢人父子善政
不啻召杜
每遇恩奏蔭
未及諸孫
而先命諸侄。
母黨女孫
自出俸資嫁之。
七遇郊禮
兩承覃恩
官子侄者凡九人
歷任四十三年。
確守名節
於義命。
宣政間
故舊在朝
炙手可熱
純夫南康乞祠居鄉。
十年
日與宗族徃來
花木
亭榭
以文自樂。
官至太中大夫
封文安縣開國男
特贈通奉大夫
世號湖南夫子
壽八十有六。
所居永興莆田
郴稱衣冠族云。〉
公元1097年
陳并〈元一統志并。
豐進士
紹聖四年彗出西方
詔求直言
時并為江外縣令
上書朝廷缺失
謪監達州茶場
後召指斥蔡章之黨。
再貶監。
當係黨籍。〉
公元1070年
陳敏無錫字伯修
無錫人
髻卯喪父。
廬墓哀毁
芝生冢上。
長從安定先生胡瑗學。
與同郡𡊮默。
凌浩。
姑蘇孫載
皆為英特
時目安定四俊友。
熙寧三年進士
王荆公嘉其才。
大用
太學正
蘇軾游甚厚。
大觀中八行天下士
殿撰李夔
丞相綱之父也。
奉祠梁溪
行能薦于上。
令親勸駕
嘆曰。
昔歸今徃。
出處之戾也。
弗就。
年八十一終。
德。
行之美。
所欽慕。
毗陵陳敏
六世孫也。
崇寧三年第。
少孤力學
安定先生一見奇之。
曰此錫山之英也。
年十一。
廬親墓。
芝産于冢。
複葉并蒂
色紫而澤。
人謂陳氏之祥。
徽宗朝諸蔡用事
斥司為公諸賢為姦黨
州郡立石
守倅刻銘焉。
適守天台
監司促之急。
答曰。
司馬公為奸臣
是誣天也。
自立石。
碎之。
其石工。
官吏悚栗於敏
懼劾。
曰。
我死且不辭
何劾之畏。
挂冠不任
號濯纓居士
東坡聞而壯之。
遺書云。
風義凋喪
植立頽波狂瀾中。
惟吾伯修景純而已
景純
學士也。〉
陳和叔與地紀勝熙豐中。
翰苑謫守建昌
吕次孺有獻内翰詩云。
留滯周南可嗟
東風三度梅花
岩廊未引經綸手
山國頻聽早晚衙。
酒為憂民日月
詩從思退煙霞
賓籌更有林中士
誰及船齋太守家。〉
公元1082年
陳由〈潯州志由。
字子逵
常林鄉陳官村居
元豐五年黄裳榜。〉
公元1078年
陳樞宋曾鞏元豐類藁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銘尚書都官員外郎權知泉州事。
陳君諱
卒于位。
其孤斆。
以君之喪歸葬湖州長興縣
尚吳鄉雉山原。
前葬。
其弟杞。
以書走毫州乞銘於南豐曾鞏
元豐元年
福州福建路兵馬鈐轄
奏疏曰。
臣所領内知泉州尚書屯田員外郎
陳樞
質性純篤治民循吏
積十有五年。
不。
上其課。
為郎乆不遷
朝廷浮競
廉素之時。
宜蒙特詔有司
課。
優進其官。
以奬恬退
於是天子特遷尚書都官員外郎
誥曰吾寵也。
所以戒棄競。
明年六月甲子
君以疾卒。
享年若干
明年
八月甲寅。
迺葬。
事親以孝聞。
為人恂恂規矩
有善不自一無自字伐。
於勢與利。
無秋顧計心。
於義所在
侃然自任
人莫能及也。
為吏去觚角
雕琢
一作琢以平。
敦樸為務。
於刑寧失有罪
惟恐傷人
賦役度。
所不蠲除者。
然後調發
與民為期會。
未嘗疾爭先。
某為民去害興利
疾痛嗜欲在已。
所至興學校。
教化為先。
初尉鄱陽
令得盗五人
屬尉使為功。
君辭不受。
及。
宜黄
冝黄窮絶山谷之間。
舊。
令無顯者。
至君為之名。
出衆上。
旌德亦然
旌德之民。
歲輸米於太平州蕪湖縣倉。
回逺費甚。
君請輸錢以便民。
譙縣民輸於酇陽倉以供漕。
輸豆於會亭倉以給驛行者
君復輸錢以糴供漕。
直給驛行者。
各得其所便。
罷縣。
民絶橋閉門留君。
以間乃得去。
泉州歲凶
築室窮民
饑者給食
病者給醫。
忘其窮。
使者蒐兵於閩以益戍廣西
建言
兵當蒐者。
父母老。
或疾。
至無他子。
可聽免。
定著於令。
余嘗間繁昌大姓殺人
州縣不能正其罪。
時令旌德
或徙其獄屬君。
驗治僮客
盡得其隠伏
殺人論死
以為盡其情。
又聞君之令旌德也。
州有所賦。
調他縣皆奉行
旌德
令獨計曰。
非吾土所有也。
非吾人之所堪也。
不敢以賦。
民爭或至十反
守恚出語詆君。
君益爭。
州聽。
然後止。
最後泉州旱。
君圖所以賑民者。
欲預為且。
或譏君近名
不為動。
此君之事。
得之耳目者也。
司馬遷前世循吏
上下千載
列叙五人
詳者人數事。
畧者一二事而已
今余所論次君事。
遷所五人相似否。
必有能識之者
君之事多矣。
然猶為所試者小也。
今所試者大。
則其事可勝傳邪。
君字慎之
湖州長興人
曾祖彦夔。
祖文倚。
考迪。
尚書屯田員外郎
進士及第
初尉饒之鄱陽
用薦者令撫之宜黄
避親嫌。
令。
宣之旌德
用薦者秘書省著作佐郎
知毫之譙縣
英宗即位
秘書丞
僉書資州判官公事
太常博士
今上即位
尚書屯田員外郎
用薦者知越州司録
未至。
丁父憂
服除
三司鹽鐵判官
未至。
丁母憂
服除
驛召崇政殿
以為提點淮西刑獄公事
願得治一州。
權發遣明州事。
未至。
又徒泉州
留再任。
以疾請致仕
未報。
母某氏某縣太君
趙氏縣君
又娶劉氏。
吏部員外郎述之女。
縣君
又娶石氏縣君
子。
斆也。
君既行治高世
以謂不次用。
任事者。
意嚮為尤甚。
然卒不得中壽而用止於此
非命也夫
余與君好為最乆。
不辭而銘君墓辭曰。
人孰宜之
夷易也。
物孰誠之
樸質也。
所處而安。
外累也。
所守而固。
自强也。
古有循吏
其尚似也。
詩以名之。
常存也。〉
伯温清漳志伯温。
王補龍溪人
元豐間詞賦稱伯温賦仁者静為監元
補。
字肩甫
不就特科
或謂伯温王補賦中之虎補之孫。
羽儀遇皆登科
公元1081年
幾道宋楊傑無為集故温州録事參軍陳君墓志銘元豐四年
六月甲子。
温州録事叅軍陳君卒于丹陽郡
明年
其子鄉貢進士誠。
淮南京師
永嘉太守石大夫牧之
所撰君行狀來求銘於予。
固辭不獲
乃叙而銘焉。
君諱某。
字幾道
其先開封東明人
曾祖某。
黄州軍事推官
祖某。
廣州南海
隱德不仕。
君幼强記
日誦千言
年十八。
專經鄉選
後改應進士舉不第
侍講曾公。
侍讀楊公
以君故人子。
謹畏楷法
因辟掌編録經筵義。
終經。
奏補九品官。
初任南巢主簿
邑事賴焉。
再調道州司理
會農賊叛廣南
它境或失守
人心不安
乃建白郡守
請集丁壯
城壁濬塹
教以旗鼓號令
張大軍嚴以伐賊。
謀守從之。
賊黨桂陽境上。
畏而不敢前。
乃安堵。
太守貽詩以稱之。
官滿
民惜其行去郡數程。
溪水湍急
舟難其進忽數十人操篙引綷以為助。
君怪而問之曰。
道民也。
邦人司理之德乆矣。
以為報爾。
愛之如此
再調汀州司理叅軍
寧化軍有盗六人
畬刀夜刈人禾。
田主逐之。
五人逸去
其一獨留
且殺主人
邑官全獲。
以為六人强盗也。
獄具將就誅。
君曰持刀竊禾。
不在殺也。
主人而去者。
獨留而殺主人者異矣安可無首從以用刑邪。
初雖議論異同
如君議。
今上即位五人者皆原獨為首者移鄉。
部使者守臣叙其事以薦于朝。
除姑蘇録事叅軍
民有公府錢。
自牖出刺殺吏者。
度其不可免。
行賂族弟代之。
聽獄能正其罪。
大凶
君承郡命賑救有方
全活者衆。
君歷宦三十年。
終始如一
有知二十三人
生平所為可見三任
温州罷官
將就升遷
不幸不得所願
享年七十。
有子五人
曰識。
誠。
諶。
譓。
力學
從義方之訓。
中子曰詡。
出家錢塘之净慈為比丘。
女四皆有所適
孫男五人
孫女三人尚幼。
以某年月日丨葬于無為廬江之原。
銘曰。
治獄陰德
可貽後昆
斯言不欺
當高其門。
劉忠肅公集陳幾道國博墓銘
公諱修古
字幾道
姓陳氏
自太丘徒東平
曾祖某。
祖咸卿。
考肅。
吏部侍郎
公少嘗舉進士
以兄任為郊社齋郎
調瀛州樂壽主簿
潤州司理參軍
丁母喪。
服除
舉監大名府酒。
定武軍節度推官
治平中
用薦者改大理寺丞
虔州安逺縣
事親嫌。
自陳徒監海州稅。
今上登極
恩遷太子中舍
五品服。
開封考城縣酒。
殿中丞
博州聊城縣事。
未滿罷。
又知劍州尤溪縣事。
不行
國子博士
糶在京常平米。
坐法免歸
七年
元豐四年六月十二日卒。
享年七十一公性孝謹
少孤事母夫人無違
執喪
鄉人稱之。
精敏善治事。
樂壽大飢
州委公賑之。
活者十九。
大名課溢緡錢三十萬在定武鞫正疑獄之乆不决者。
聊城罷縣。
遮道乆不得去。
前後當路爭薦之。
晚節失官
退處里舍
和易寬静
以酒自娱
親戚故舊
相對怡然無不足色
雖老精力强壯過絶人。
臨終授治。
命其子如無疾者。
嗚呼
公尚何所慊哉。
初娶梁氏
封仙居縣君
生子二人
男丙服儒。
女嫁國子博士伯堅而亡。
再娶何氏。
封福昌縣君
遂以其年七月十一日
葬公鄆州須城縣南留村先塋之西。
皇妣仙源夫人
實公兄秘書監希古之子
以是知公之詳。
無若某者
丙前葬。
又以狀來謹序次而為之銘。
曰。
有得喪。
人用笑嘻。
自來去。
胡轉而隨。
以是故。
失也安之
既康既壽。
世考斯詒。〉
胡轉〈京口耆舊傳輔字輔之
丹陽人
其先九江來居。
少負俊材
不屑科舉
文詞雄偉
不蹈故常
尤攻於詩。
自號南郭子
人因稱南郭先生
嘗題所居云。
湖水山雲繞縣斜。
茂林行野人家
宿酲過午無人問。
卧聽東風掃落花。
或誦之於王安石
安石曰。
詩甚佳。
但落花無嚴。
宜改聽為倩字。
由是出入安石之門。
安石厚遇之。
一日安石所居壁間云。
北山松粉飄花
白下風清脚斜。
身似舊時王榭燕。
一年一度君家
安石和之南郭先生鷾鴯
年年過我愆期
休論王榭當時事。
大抵烏衣舊時
一日安石喪馬。
為之設齋
輔之作詩戲之。
末章有含識應為。
獅子去。
却來重載法王身之句。
安石和之末章云。
隱几先生未忘物。
葛陂猶問化龍身。
其他唱酬甚多
見南集中
蓋有臨川所不載者。
一時名勝蘇公軾
鄒公浩。
蔡公肇。
沈公括。
皆與之游。
方其年少
有志當世
嘗著梁父牛角二吟。
題於沈山寺壁。
梁父吟云。
梁父吟
泰山之頂可埋金
噫嘻道徒崎嶔
南風舜琴
梁父吟
佳人未偶傷心
四時有恨秋偏深。
緣絲空滿簪。
比其老也。
復為詩號悲昔游以致遂志云。
詩文治平至元二十卷為前集。
自元祐抵政和
二十卷為後集。
不娶無子。
嘗語蘇軾曰。
罪人也。
曰有猶子乎。
曰有。
曰。
魯山道州前比也。
笑曰。
彭澤不解事
忍飢作詩。
曰賴古多此賢。
不知古賢能飽人否。
大笑嘉定鎮江志陳輔字輔之
丹陽人
不事科舉
工於詩。
自號南郭子
人以南郭先生稱之。
不娶無子。
南郭先生前後集。
詳見耆舊傳。
蘇軾嘗薦章衡子平帖云。
京口陳輔之秀才
學。
行甚高。
詩文過人
王介甫雅素
介甫用事
他絶不自通。
退居金陵
日與之唱和
孤介寡合
不仕不娶。
近古獨行然貧甚。
薪水不給
竊恐貴郡未有學官
請此人如何
哀其孤高窮苦
故謾為之一言
宣城志南陳輔之
能詩
豪邁不群
王荆公蘇東坡雅知之。
送予赴宣幕詩云。
當年枳棘藴飛凰。
遺愛猶存蔽芾棠。
秋水紅蕖幕府
春風緑草池塘
芝生瑶圃三重秀。
玉出藍田一尺長。
去去宣城留滯
謝家勛業諸郎
佳句也。
魯公宣城掾。
又攝幕府
宣城宰。
逾年云耳
曾公衮南游記舊。
江州陳輔字輔之
九江人
後居丹陽隱德
工詩。
南郭集。
王安石蘇軾遊。
嘗比之元魯山
安石有和其金陵書事詩。〉
陳賓〈元一統
字子朝
臨邛人
元豐進士
上書言事
號白衣御史
抗論蔡京奸惡不報
伏闕上疏
欲置之死地。
鄒浩諭之使行。
子朝坐是
陳希伋潮州圖經希伋
字思仲
元豐間兩。
鄉書
首薦漕臺
肄業太學十餘年。
聲譽日著。
士人目為廣南夫子
上書利害萬言
切中時病
復薦太學生馬錫
文武才
乞加擢用
元祐間
以經明。
行修應聘
時賜三百四十六人
以希及為第一
梅州
朝廷下諸州。
黄砂牛皮
出内庫錢眞珠
以備國信
列郡供應
獨念稼穡根本
不忍敷取於民。
上封事奏罷免
至今人思之。
著文四百餘篇
號揭陽集
一統朝州經行坊人
希伋
經。
行明修。
舉為第一
希伋未第時。
太學生馬錫
文武才
擢用
上曰布衣而能薦人於天子
自古未有
立功
人以希伋知人。〉
公元1093年
陳思齊宋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宋故陳君墓志銘君諱思齊
字景賢
饒之鄱陽人
曾祖某。
祖某。
皆不仕。
父某。
三班奉職
君幼聦警
誦書一再過不忘。
三班君異之。
既長以家難廢學
慨然投筆嘆曰。
藝文致身
豈不願。
晦迹方劑
仁術也。
乃以醫技翺翔江湖間。
常之宜興山水清麗
遂家焉。
診治按古。
雖疾沉痼
他醫弗能治。
君指日决愈。
遇求療者。
惴惴焉如己苦之。
有貧不自給
復賑以薪菽。
賴是全活者甚衆。
宜興士族盛。
君從薦伸游。
罔不歡韙。
喜酒
選勝引滿
笑談自得
見者欲傾家釀也。
自以學不遂
力教諸子
夜坐燭下
身率之不三鼓不寢
四方賢君子。
俾從之學。
阜成少有士譽。
未壯中第
邑人教子者。
以君為能。
元祐八年。
八月辛酉終。
享年六十有二。
紹聖元年。
十有二月某日。
於邑西某之原。
高氏
四子
曰存。
曰阜。
成授廬州舒城縣
曰敏成。
彦成
應進士舉
一女適唐原本孫男三人
季長
季升。
季友
孫女四人
阜成也。
泣以銘請。
不可辭。
銘曰。
善必有慶
執云嗇之。
邪非邪。
我儀圖之。
弗贏于躬。
必昌厥嗣。
丹桂一枝
本根有自
惟影惟響。
報施如之。
誰疑弗信。
監此銘詩。〉
公元1087年
子淵宋張舜民畫墁集朝大夫致仕公墓有以近世名卿數者。
必曰河陽陳公貫。
公在仁宗朝為三司副使
累贈某官。
在職也。
不傷財不害民
故其家子至今多賢。
方歷顯仕者。
大夫三司幼子也。
公諱某。
字子淵
先世遷徙見于志銘
曾祖某官。
祖某贈某官。
父某贈某官。
公少。
則孤。
三司愛之
未及補任
三司云亡
自勵為學
晝夜不舍
以某年登進士第
是時陳氏昆仲登第凡三人
非特鄉里之榮。
天下之人信賢人之必有後也。
始任河南府河南縣主簿
岢嵐軍嵐谷
著作佐郎
渭州潘原縣事。
解縣鹽池
秘書丞太常博士
屯田員外郎
官制朝奉郎
同提舉汜水輦運
知縣事
朝散郎
今上登極
覃恩進朝大夫
管勾定州安撫司機宜文字
未行。
致仕感疾
元祐丁卯。
七月戊午終於家。
享年六十有二。
年月日葬于某鄉里
初為河南縣主簿仁宗山陵朝廷以外待制李叅河南府
治大葬事。
是時仁宋享國永年天下乆不聞有山陵事大制度
朝廷大臣宿儒不能知。
河南老吏未嘗行專討。
故牘脱爛水火
茫然不知所適
所以叅一以嚴莅之訶。
責辦吏民趣事
或以狡倿自免
方是時。
攝領縣事。
有問趣應。
一以取濟
如素備然。
忌而知之嵐谷地北界
烽火相望
一日衆數萬至境上。
堡聚竄避
帥臣通判者安葺之。
且覘賊勢。
中官被差外出無敢行。
公曰。
民事縣令不可委之人。
策馬出郊。
晝行敵間
夜止村落
數日而復返
虜亦解去
家人僚友危而喭之公曰。
寧不自揆也。
朝廷不失恩禮
疆場無有侵欲
彼旦以大兵來。
與一縣令為敵乎。
解去
偵者還。
酋長獵騎爾。
潘原時。
殺人亡其枝。
獄乆不明。
默計使人掘其處。
得大挺。
即日承伏
熙寧四年
慶州屯兵夜潰出城。
鄰郡壁守人情訕恐。
道路不敢行。
縣民挈家走避兵。
視事如常
日出觀賞游衍陳樂而歸。
人情遂安
或者問公曰。
此非叛兵。
潰兵爾。
是皆邠寧人
乆役不歸
急則趍家。
寧肯之它也。
昌言恐動
所在不逞
小民欲乘初移竊初爾。
是時並邊飢歉死之太平
州縣執泥新法
莫肯賑濟潘原不待報而發食。
數千人
病者親視粥藥儀州廢。
華亭縣改格之始。
居人未安。
府命公權華亭
逾月
潘原民索公歸。
華亭民願留。
兩縣之衆。
爭於帥前。
即命以歸。
察訪官過縣。
民遮訴。
留公再任。
質之諸司
保任如一語。
遂以狀上聞得再任。
公在潘原六年
民猶訴留不已
既去。
佛寺圖其像以時禮謁
至今不少衰。
鹽池乆例。
募民供役
分隷諸官影象工役
故凡鹽官清白之譽。
至一罷去
乆之
僚吏以為便。
權鹽使李稷常課外。
浚求其利操急苛細
不敢少訴。
公謂於法不便怒。
使人伺公。
乆之
無所得在汜水
時清汴已興朝廷憂河流少南
則割新堤。
都水使者上言
欲計塞河。
使北流新開口以紓清汴堤防。
抗議以為不可
役既興水不改道資費萬計
朝廷罷役。
水官而免公交罪。
遂不赴定武之辟。
悃求謝事
因嘆曰。
仕官憂辱
何時已哉吾不欲復為也。
予接公於熙寧初年自爾數數見之。
抗直人也。
與人無多言而志愛乆而彌厚。
心所不欲者。
雖以千乘餂之不為也。
家儲豐厚
親戚貧乏者母小吝
工棋弈。
人罕能及之娶李氏
封永縣君
先公卒。
再娶陸氏。
封同安縣君
三人
益之用公致仕
太廟齋郎
延之
損之。
皆未仕。
三人一適承奉郎韓宗坦。
在室元祐四年
其兄安壽方守解梁。
以書抵予曰子辱與吾弟游。
知其行事
能為次序以表之于墓。
吾死不恨矣。
然予安得而辭之。
因為之表云。〉
陳昱〈宋蘇東坡大全集陳昱被冥吏誤追。
今年三月書吏陳昱者。
暴死三日而蘇。
初見有孔
有人自孔擲一物至地。
為人
乃其亡姊也。
携其手自孔中出
冥吏追汝使我先見
吏在旁。
昏黑如夜。
極望有明
空有橋。
榜曰會明
人皆用泥錢
橋極高。
有行橋上者。
姊曰。
此生天也。
昱行橋下者
或為鳥鵲所啅姊曰。
網捕者也。
又見一橋陽明
人皆用紙錢
有吏坐曹十餘人
以狀及紙錢至者。
吏輙刻除之。
抽貫然。
已而見冥官。
陳襄述古也。
問吏何故乳母
昱曰。
無之
乳母至。
被面
嬰兒熟視昱曰。
非此人也。
門下陳周
官遂放昱還。
曰路逺當給竹馬
又使諸曹檢已籍。
曹示之年六十九。
左班殿直
曰以平生燒香
不甚壽。
又曰。
吾輩更此一報
不同矣。
意謂當超也。
還道
見追陳徃。
既蘇
周果死。〉
公元1102年
陳侗宋劉攽彭城集故朝奉大夫權知陝州軍府事陳君墓志銘君諱
字成伯
姓陳氏
其先興化軍莆田縣人
曾祖某贈兵部郎中
祖某。
官至工部郎中
父某贈銀青光祿大夫
君生十三歲而孤。
從其母方夫人鞠於外家
蘇州
危心苦志
自力學問
夫人終。
養育弟妹
辛苦家事
三十餘始以進士舉登第
調河南府福昌縣主簿。
始至謁府
為人頎長偉厚。
眉目廣秀
衣冠整嚴
府吏驚相告曰。
亦有主簿若是大也
留守文太師潞公
一見與語。
知其奇厚待之。
自爾遂徃門下
及丞。
相富公亦愛重文藻稱焉。
三年
以。
令舉商洛縣
代還
用薦者言還著作佐郎
宣州南陵縣事。
潞公薦君宜在館閣
召試學士院
而富公守汝州
求用君為從事自輔。
必欲致君官滿而後試。
朝廷許之。
會富公歸執政柄。
君即召還。
既試。
館閣校勘
登聞鼓院
編修宗正司條貫
同知太常禮院
編修樞宻院經武要略
删定諸房例策。
初置二府屬官
用人甚重。
潞公時為樞宻使薦君充選
太子中允
檢詳禮房户房文字
頃之
御史有言不見從者
其在樞府疑君梗之。
作為非語中君
君不自辯。
上亦薄其過。
復徙判鼓院御史
後亦知非君意。
憶而謝君。
集賢校理
太常丞知禮院
博士
賜緋銀魚
出知湖州
入辭
上問其所欲言。
君論今祀五嶽四瀆附於地祗方丘
不與周禮同。
宜異為壇位。
具禮樂章
以為然始禮官討定
如君言。
君至湖數月。
宣州
君於為政愛民為先。
可以濟活人者。
為其方畧雖骪法。
行之不疑。
湖人因歲饑男女質錢
有終約身為役者。
公為契券
後雖十倍
其直自贖
不肯付還。
父子隔絶悵恨
不為察。
有未訴者。
君皆許贖之。
男女得齒。
平民婚娶者甚衆。
江南轉運司欲以聚財媚上
然不能有智畧
舉籍逋乆。
峻期督索
州縣知指不堪其求。
為分别。
之。
逋負元豐三年前者
赦書所當除也。
使者不許
付它吏議之。
以謂宜如編勑。
償及七分
乃可免。
君請於朝。
竟得蠲除
以及一路云。
二女子父母死。
其兄不能自立
本富未及期月
貲用蕩盡。
死者不葬。
而存者飢餓
泣訴於府。
君使按覆其所貨鬻皆在賤價而構質甚多録而賣之。
既償其所取。
猶嬴數十萬錢為之葬埋而嫁二女子。
吏民感歎
君立生祠
朝奉郎還朝
少府少監官制館職者。
普遷一官易之
用是朝散郎
衛尉少卿
即位
泛恩朝請郎
遼使來弔君徃迎送之。
明年
遂使北磨勘
朝奉大夫
是歲元祐元年也。
四月弟子終于潭州
君求為郡以撫存其家。
得知陝府
數月。
加直秘閣梓州
君復申前請。
乃復留陝。
吏民聞君不去。
莫不忻歡相慶者。
縣令劉霆果健善治縣
民有與庭不相中者。
此民狡猾喜訟。
持吏短長
凌駕州縣
會霆徙官
上書告霆不法事
霆聞之求得辯直。
章下府吏畏民巧詐番覆。
多欲遷徙
回避其情。
君為明辯盡理。
霆。
卒無一事
坐上不實
受刑不辭
寡婦訴其子為贅婿蜀。
三年不歸
其妻家豪富
而婦寒飢寄食
君為移書呼其子十反不至
君以義喻其郡守
守寤。
乃械而送之。
君將正其罪母復泣告曰。
全度得以終老
君憐而舍之。
子亦知悔過
更為孝養云。
關關出入商旅
吏緣為姦。
商人神事乳香一兩者。
吏論以為犯禁
没其資財且百萬。
賤價斥賣之。
買以自入。
君知其然
窮治其獄。
黨與流竄行道莫不欣悅
君在陝且二年
朝廷既除代。
會君疾。
三年四月某甲子終。
享年六十五。
君初娶呼延氏。
賢淑有操。
與君同隱約
孝事方夫人
叔妹者也。
君在商洛
呼延卒後。
君貴封福昌縣君
夫人劉氏。
封崇德縣君
四子
彦方
朝邑縣主簿
彦恭是年進士及第
鄭州司户叅軍
彦稱
彦廉。
讀書為文
有成立。
四人
長嫁某官林定。
進士呼延發。
次某官梁寬
少為吾兒懷州司户參軍方山婦。
篤愛宗族而厚於交游
貧窮不能自存者。
尤加隱恤俸錢分割
十去八九。
姑女適人而夫死。
取而養視之。
更配良氏於人之婚喪不能舉者略皆為辦之。
文集十五卷藏於家。
夫人之喪將葬卜地
或告曰南峯下有吉穴焉。
浮屠主之。
自誓不願其與人也。
有以二百萬求一塋者不得也
君與子雍徃詢之。
前夕浮屠夢有貴客二求地以葬。
浮屠異之。
旦明設榻以待。
二人至。
浮屠視其狀貌
瑰偉人也。
先問曰。
將無求葬地乎。
應曰然。
浮屠以地與君。
不費一錢
既葬。
浮屠告衆曰。
吾違誓言
不可復處矣。
拂衣而去。
嗚乎
其亦異矣。
地實某縣某鄉某里。
君葬去之。
若干里。
呼延氏祔。
某年某月某甲襄事
銘曰。
再世以文。
而官不達
蟠鬱滀。
謂將大發
至君兄弟
亦止於斯
華采足以耀世。
利澤為民之思。
是謂不朽
奚以多為。
闕泉作宫。
鑱石撰詞
銘乎銘乎。
信焉弗欺。
氏族類藁陳侗賢良絳之孫。
章衡登第
富弼汝州
辟為從事
奏乞令。
考滿召試
執政
即召除館閣校勘
出知陝州
東坡以詩送之曰。
誰能如鐵牛
横身黄河
滔天不能没。
尺棰未。
易訶。
云云此外一嘯
後生揣摩
東坡大全集繼知湖州
莆陽陝府陳成伯有子登第
以此為賀。
榜眼科名後。
寂寥三十
義方教子
及第榮親
手足凋零甚。
家門喜慶新。
此時一醉
咫尺太陽津。
浮休先生畫墁集。
陳絳之子動之
說之
動之天聖八年王堯臣榜。
第一甲第八人
說之同年同甲六人
動之之子陳侗
陳睦
陳偲。
嘉祐二年
章衡中第
嘉祐六年
王俊民第二人
此詩云。
榜眼科名後。
豈其事乎。〉
公元1100年
陳軒〈宋史列傳
字元輿
建州建陽人
進士第二。
平江軍節度推官
元祐中禮部郎中
王翊善
再遷中書舍人
上䟽祖宗舊制
諸道帥守使者辭見之日。
召對便殿
非特可以周知利害
亦可觀閲人材。
視朝數刻而退。
執政大臣得在帝所
經旬閲月
臺諫官得覲
餘皆無因而前。
非所廣覧兼聴之道。
願詔有司
使如故事。
又言所在巡檢
惰游惡少以隷王軍
暴横田野患。
請使以厢卒代。
皆從之。
高麗入貢
館客其使求市。
歷代策府元龜
鄭衛曲譜
皆為上聞
禮部尚書蘇軾劾其失體
龍圖閣待制廬州
杭州江寜頴昌府。
徽宗立
兵部侍郎侍讀
監司守臣數。
易之弊。
江淮發運
使十五年間。
至更三十二人
願稍乆其任。
又言比更定役法
欲以民力
有司生事急切
苟營嬴羡。
青苗以抑兼并
艱困不當以散多予賞。
入侍經闈每勸帝以治貴清净。
願法文景恭儉
帝頗聴行之。
龍圖閣直學士
成都府
不行
杭州福州
卒年八十四。
建安
嘉祐中廷試
本冠多士有司以其賦用韻失次
欲黜之。
有㫖降第二
先是進士賜袍笏。
例於廷下脫白服緑。
衣如懸鶉
惻然
黄衣賜之。
至今賜袍笏有淡黄衫。
始。
初調平江軍節度推官
後知汀州
光祐初。
祠部郎中
豫章廷堅贈之詩有曰。
平生所聞汀州
蝗不入境年屢豐。
稱賞如此
右史中書舍人
管伴高麗
使坐為通表
賜書出守廬州
龍圖閣待制
移杭。
江。
寜。
頴昌
四郡
徽宗即位
召為兵部侍郎
言守臣監司當乆其任。
又言散青苗以濟艱乏
其俵散官不當賞格
上皆納之。
未幾
龍圖閣直學士成都
長安
乞鄉郡
福州尋卒。
未第之初。
夜夢至一官府
寺觀然。
前有兩高門。
門各有金書額。
一曰左丞陳軒
一曰右丞黄履
其後官至右丞
龍圖閣直學士
暮年諸子曰。
白屋起家
平生不作欺心事。
今位不副夢。
嘗思其由。
昔年杭州
達官一老兵。
執送府欲杖之。
此兵年餘七十。
不應杖遂聴贖。
達官折簡相責。
不獲已
復呼入。
亟命行决。
即死杖下
至今二十年。
未嘗不以自咎也。
違法徇情殺人招譴。
不登顯位
汝等戒之。
方軒夢時。
左右丞寄祿官
後始以為執政
法令變更
幽冥中亦已預知耶。
建陽士大夫年逾八帙九人
曰傳朝請者。
鎔。
範民八十七歲。
王朝請者。
名恕
字伯達
八十六歲。
王承奉者。
名侁
字顯公
八十五歲。
姜承議者。
名奎
字光明
劉承奉者。
名顔
字幾叔
陳奉議者。
名夬
字剛中
各八十三歲。
李奉議者。
名飾
字元質
八十二歲。
吕大夫者。
名蒙
字蒙儒
八十六歲。
吕奉議者。
名乂
字仲儀
八十歲。
於是王朝請為倡。
請效洛陽故事九老會
相與作詩記東陽之盛。
公亦年八十。
聞之移書願預。
且乞更名十老
會後竟不歸。
願弗克遂云。〉
陳覺民氏族類藁覺民
字達野
仙游山人
進士第
元祐間
東坡杭州
應制科。
歷知建州泉州福建運判提刑
廣東提刑
廣州
所至風力
兩為鄉部使者
凡過郡邑
非公事。
未嘗僚屬妄交一談
人甚憚之。
嘗過武夷題詩云。
昇真洞口接天門
靈草丹桃日日
聴說列仙瑞世
三朝德業在斯民。
章聖出自武夷
事見楊大年家集
神考哲廟。
亦皆武夷真君應世
故有三朝德業之句。
武夷真君應世之異。
士夫有知之者
故表而出之〉
陳衍〈宋史宦官傳衍
開封人
内侍給事殿庭
累官供備庫。
使。
惟簡薦諸宣仁皇后
王管高韓王宅。
御藥院内東門司
宣仁山陵按行使。
俄以左藏
使文州刺史
真定路都監御史
來之邵
張商英劾其交通
貶徙珠崖
章惇起獄誣。
元祐諸老大臣云。
輩以謀廢立
鍛煉無所得安
蔡京乃奏疏隔兩宫
斥隨龍内侍十餘人于外。
翦除主人腹心羽翼
意在動摇
大逆不道
乃詔處死
廣西轉運使莅其刑。〉
公元1104年
陳彦恭宋江浮溪集贈左太中大夫致仕墓志銘左太中大夫致仕陳公彦恭
既葬之五年
其子袤。
令衢之龍游
以書抵君之故人江藻而告曰。
先大夫之殁。
不幸葬于兵間。
不暇能言者。
識其墓。
不肖孤老矣。
一旦狗馬填溝壑
使先人平生泯泯無以見世
夫子哀而賜之銘。
振耀陳氏。
使死而不朽
先大夫寵嘉之。
君奉。
使九路
時治江南番陽
藻歸番陽
與公游最乆。
熟知君。
行治
銘君固宜。
君諱彦恭
字子愿
上世莆陽
後徙名數姑蘇
今為姑蘇人
曾大父縫。
賢良方正
景德間
卒官左司諫
生動之為秘書丞
銀青光祿大夫
銀青生侗。
文行富韓公所知。
出入册府二十餘年。
熙寜
元豐
無所附麗
朝奉大夫衛尉少卿以殁。
金紫光祿大夫
金紫於君為皇考
君少力學
落筆過人
父友蘇軾
孫諤
皆器而勉之
中元祐某年乙科
調太平州司法叅軍
編修勑令
删定官
宣教郎
通判保州
先是編修敕令蔡京以事屬君。
不應銜之。
及是代還
當國
提舉河北東物料
不拜
通判鞏州
被邊官吏習用庫錢無所忌。
洗手奉法
不以一錢假人且條其宿贜十餘萬。
其風為變。
熙州姚雄
請以弓箭手墾田實邊
宣撫
使童貫
陰沮之。
州縣莫敢迕。
公推自如
歲得米。
九萬斛。
貫之至鞏也。
守率其下屬櫜鞬道左
獨朝服揖
不平
人為君惧。
君處之晏如
罷歸
以免提轄河東路坑冶鑄錢。
蔡京以其黨。
轉運使王桓兼之
欲增監鼓鑄其數倍經
公曰。
山澤之利不可竭。
祖宗之額不可踰。
以此病民
不忍也。
怒以聞。
罷君歸吏部
乆之
提點九路坑冶鑄錢。
九路地綿百餘州。
異時居官者。
湖嶺海之艱率家居可否事。
周行萬里風波瘴癘而前。
至課嬴十餘倍。
大理為正。
尚書刑部郎中
京師水環浩然
以為憂。
命君出按
使還合㫖。
户部郎中
户部議留炭場
朝廷以為非不樂君者。
讒曰陳某為此君受誣不言
黜監滑州酒事。
白差知眉州
丐閑提舉江州大平觀。
還朝
宰相欲以君爲光祿少卿
君曰吾不用於世乆矣。
裏除豈吾事哉。
方數百里天子牧民足矣
語聞除知壽春府
泗州復還壽春
金人京師
王室告難詔書泣下。
禁旅而西。
或曰
世亂如此
一府無兵可乎。
君曰。
陛下
安在。
守臣欲留兵自衛耶。
以其師皆出東
諸侯聞之。
無不愧服
是冬
詔令不出國門
群盗紛然。
旁郡光黄等州皆陷。
叛將李安提兵及疆。
鼓聲聞於壽。
劇賊李全亦并城宵掠
城中凶懼
公以計招安
許諾
單騎叩安營。
為之陳逆順禍福
不意君來。
矍然下拜
君知二寇不復合也。
聲言討賊
以兵會之
臨陣
餘黨皆殪。
師還。
厚犒等。
趣其兵西。
畏威不敢留。
夜半引去
州以無事
歲餘
復請祠而歸。
屬虜兵南度
避地展轉數州。
會稽請老
以疾終焉。
春秋七十有二。
建炎三年。
十月甲子也。
甲子
葬君平江府光祿祖宗之原。
令人氏。
龍圖閣學士摯之孫。
先君四月卒。
四子
長曰高。
蚤世
次曰袤。
奉議郎龍游君也。
次曰裒。
宣義郎出後君之長。
亦前卒。
次曰帙授承直郎紹興府觀察判官
三女
北海簿楊符
右承事郎梁庭誨。
迪功郎彭熚。
其婿也。
肝鬲洞然
平生不以一語欺人。
繼母夫人喪。
哀毁骨立
王室在難。
語輙流涕
忠孝純誠
蓋其天性
勝流奇士
必先就見。
以身傾下之。
苟非其人。
在勢視之亡如也。
坐此連蹇四十餘年。
雖老而衰。
不少貶。
所至以誠
長者居官
嘗立奇。
釣聲譽。
既去。
後人以為法。
其守壽春
活人以千萬計。
相與圖君像事之。
至今壽春奉祠不衰云。
銘曰。
國風中微
士習浮僞
誰諼之臧。
以直為否。
陳君慨然
自别兹世。
持身治人
一用其至。
彼權者夫。
威福唯意。
吾躬可摧。
寧汝軒輕。
以兹數窮。
不容試。
吾何悔追。
白首彌屬。
莫榮有終
莫樂無愧
後人求君。
視此銘識。〉
公元1203年
陳府君〈宋謝無逸溪堂府君墓志銘始余不喜地理學
家有郭璞一行諸書覆醬瓿
日者一錢不直
及考三代載籍
見古公亶。
躍馬岐山之陽。
馬未輟鞍。
奉龜以告。
克協人謀
豳人公劉陟巘降原。
以相陰陽
豳居大理
公曉澗瀍之上。
揚火作龜
惟洛是食。
然後喟然嘆曰。
地里不可泯也如此哉。
於是友人陳之奇
與其中將改葬皇祖府君
諗於余曰。
皇祖葬十一年矣。
卜之日者不吉將遷之吉地
丐君一言以蔽之
余曰。
而吉
上一畚土不可動也。
葬而不吉
雖穿其墓。
舉其棺椁
舁而瘞諸爽塏
是乃所以為孝也。
兩陳子曰。
以為然。
吾將從事焉。
雖然微君文無以掩諸幽。
君其為我銘之。
予泣曰。
昔我先考府君游從時。
童子未知也。
先考没世三十年。
始識兩陳子。
愛其人胷懷磊磊
俗子氣。
遂與之定交
歸以告先夫人
夫人喜曰。
汝父與而祖遊
驩甚。
乃孫又與汝善。
兩家子弟相勉以正。
自樹立。
不辱其先
吾之志也。
因盡告以先平生游從賓客之賢者。
予知府君大者最詳。
細則略焉。
府君兒時
端重不戲
老成人也。
耆艾矣。
經紀家事
子弟不逮焉。
平居衣冠
對客風貌凛然可畏
客敬之如公卿
耳其言衎衎以和。
詼諧笑謔
而親誨寓焉。
有奉言以為訓。
終身為善人。
從其游者。
自少及老。
不見一毫失禮
猶子孀妻
孤童不能門户
府君調護生事
訓飭其子。
竟以克家
治生
擳髮薅苗。
以至海舍地負
未嘗以此驕稚世俗
緼袍短褐
蕭然癯儒也。
嗚呼可謂恭儉君子矣。
府君諱某
字某
臨川人
之子
之孫。
曾孫
娶伍氏。
兩男
一女
有賢。
行。
若干歲而卒。
女嫁進士
孫男四。
蚤世
之奇
之中。
應進士舉
尚幼。
五女孫皆配士人
元祐年。
十月壬辰朔己亥
府君終于寢。
享年七十二。
七年正月甲申朔。
十三日丙申。
葬于原。
後十一年
歲在癸未。
十二月癸酉。
改葬原。
時崇寧二年也。
銘曰。
先考雖賢。
而壽不稱其德。
府君雖壽。
而年不永其嗣。
兩公者。
相從地下
逸與乃孫。
敢不丕承其志。〉
希微山志希微
字彦真
姑蘇人
先名伯雄。
父之才。
朝奉郎江寧府糧料院
元祐中
伯雄得伏連疾已困。
劉先生符水治之。
良愈
門下侍郎薛昂夫人之妹。
會先卒。
山居道士
改名希微
築室柳汧泉上
徽宗聞其名。
累詔不起
乃勑所居為抱元觀
賜號洞微法師
宣和中為人拜章
詰旦解去。〉
陳補〈清漳志補。
龍岩人
元祐間劉棠俱有詞賦聲。
時人劉棠陳補漳岩賦虎。
劉既登科
遂隱迹於溪南
賦詩自娱
詩云。
不手卿相印。
無人史君符。
門前溪水緑如染。
好犯一竿秋釣鱸。〉
陳綱宋黄庭堅豫章集陳少張墓志銘君諱少張字也
眉州青衣陳氏。
曾大父顯忠尚書兵部侍郎
大父希世
職方員外郎
父諭。
職方員外郎
蜀州
叔父常少卿希亮。
太子中允庸。
同年進士第
眉州其所居坊曰三俊州官不達
乃買田葉縣而葬於洛師
遂為汝州葉縣人
天資明爽奇書異聞
無所不讀。
銳意進士
三絀於有司
乃嘆曰。
吾為功名乎。
今富貴而有功於民垂名杇者誰耶
為温飽乎。
田園豈不足哉。
沉浮里中
三十餘年。
居第
重堂複屋
寓意花竹間。
居雖富。
未嘗什一也。
方開書館
欲聘奇士與游。
子弟作佳進士雪耻
不幸死矣。
享年五十有四
實元祐某年三月初九日
初室郭氏天章待制輔之女。
繼室蒲氏
福州閩清縣令逺猶之女。
六男子。
寧之三班奉職
寬之。
完之學進士
宰之。
宜之
寂之。
尚幼。
兩女子。
長嫁進士朱篪
在室
後九年。
夫人諸子
乃克葬君子蜀州墓次
而寬之走陳留乞銘於予。
予曩為與君游相好也。
又與君有連
可不銘。
銘曰。
赫赫兮計行。
默默兮心亨。
過隙拱木同聲
佳城鬱鬱
水深卜吉
谷為陵兮見白日
勒於銘兮詔勿伐。〉
公元1103年
憲之宋陳瓘齊集憲之墓志銘君諱之翰。
字憲之
明州鄞縣人也。
殿中丞
朝散大夫諱翊之子
少有志操
治經求其大㫖
為文蹈襲時語
三上禮部不。
中第
因不復應舉
歸求其志。
其所躬行
繼母曰孝。
兄曰悌。
弟曰友。
朋友信之。
大夫四子
仙曰仙達。
叔曰伯脩
季曰伯强
君。
仲也。
元祐中
予權倅州事。
以疾尋醫。
寓居湖西
與君接屋而居。
得過從。
鄉評所以與。
黜考之皆信。
逮今二十年。
君與伯季皆已卒矣。
而家習輯睦
雍雍怡怡
不少衰也。
陳氏貲業固厚。
自大夫君即世
不喜事事
家務委君。
君平處治
不為纖嗇
日益耗。
而後生之為善者。
輕彼重此。
知所法象
其所得孰多。
必有能辨之者矣。
鄉人初貸君黄金
後携以償君。
適在汴舟
其人紿曰。
金誤墜水。
君不疑也。
後數年。
其人内悔。
疾且死。
遣其子來謝。
致所當償。
君亦受而不拒。
且嘉其能改。
徐以所償助其喪葬
君於生事類此不一
此豈為富之術哉。
崇寧二年
詔。
遺逸
鄞之賢士大夫
聞而相語曰。
可以憲之矣。
州及部使者
衆論薦君于朝。
天子官之。
知君行實而喜。
朝廷得士者。
非特鄞之賢士大夫而已也。
氣和言温。
與人交乆益恭
不道人之過。
以誠叩之。
邪正黑白
不少私也。
平居飲酒賦詩
隨境輙適。
若無營于世者。
至於尚論古人
春秋以來
千餘年事
是非得失
闊略細故
獨取其大者論之。
使君得試其所知。
大小先後
有攸叙。
其不負天子之詔也。
决矣。
乆鬱而始通。
方流而蘧涸。
非命也歟
予頃自合浦蒙恩得歸。
君亦被命而還
過從尤數。
病亟
予徃問之。
坐與予語。
乆之
未及舍。
而君已殁矣。
大觀三年。
六月二十五日也。
享年六十。
娶姚氏。
尚書屯田員外郎甫之女。
二人
曰庾。
曰廓。
一人
比丘尼
孫男九人
政和元年四月
弟及之。
與庾廓自鄞遣人來通以書囑予曰
將以今年五月壬午
夫人姚氏之𣪁。
與君合葬翔鳳隱學山。
大夫君之域。
願得一言以刻于石。
予與及之友善
二人皆孝。
於憲之銘。
其何可辭。
銘曰。
為善於家。
去聞取達。
考諸鄉評
聲副其實
詔搜岩穴
幽逺不遺。
中流矣。
而涸於斯
人孰不壽。
胡嗇爾年。
立而不貳疇能違天。〉
公元1097年
陳汝錫處州汝錫
字師予
青田人
糿頴悟
數歲能屬文
或以其詩一聯黄庭堅曰。
閑愁莫浪遣。
留為痛飲資。
撃節稱賞
宋紹聖四年
太學進士第
邑之登第汝錫始。
崇寧間諸路學事始置提舉
首除提舉福建學事
官至浙東安撫
使。
有鶴集刊郡齋
原本缺以父任通判潭州
著蒙隱集。
刊于宜春。〉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一百四十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