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第 1a 页 WYG0735-0131a.png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唐 孙思邈 撰
宋 林亿等 校正
少小婴孺方
序例第一(方/)
论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
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诗有厥初生民传云声子生隐
公此之一义即是从微至著自少及长人情共见不待
卷八 第 1b 页 WYG0735-0131b.png

本之义也然小儿气势微弱医士欲留心救疗立功差
难今之学者多不存意良由婴儿在于襁褓之内乳气
腥臊医者操行英雄讵肯瞻视静言思之可为太息者
矣小品方云凡人年六岁已上为小十六岁已上为少
(巢源外台作十/八已上为少)三十已上为壮(巢源外台作二/十已上为壮)五十已
上为老其六岁已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
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中古有巫妨(巢源作/巫方)者立小儿
卷八 第 2a 页 WYG0735-0132a.png

焉逮于晋宋江左推诸苏家传习有验流于人间齐有
徐王者亦有小儿方三卷故今之学者颇得传授然徐
氏位望隆重何暇留心于少小详其方意不甚深细少
有可采未为至秘今博撰诸家及自经用有效者以为
此篇凡百居家皆宜达兹养小之术则无横夭之祸也
又曰小儿病与大人不殊惟用药有多少为异其惊痫
客忤解颅不行等八九篇合为此卷下痢等馀方并散
卷八 第 2b 页 WYG0735-0132b.png

凡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日任脉成能
自反覆(一作百/五十日)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
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膑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
骨成能行此其定法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
凡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九十六
日三变一百二十八日四变变且蒸一百六十日五变
一百九十二日六变变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二百
卷八 第 3a 页 WYG0735-0132c.png

日十变变且蒸积三百二十日小蒸毕后六十四日大
蒸蒸后六十四日复大蒸蒸后一百二十八日复大蒸
凡小儿自生三十二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
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
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竟辄
觉情态有异其变蒸之候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变蒸有
轻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尻冷上唇头白泡起如
卷八 第 3b 页 WYG0735-0132d.png

不欲食食辄吐哯目白精微赤黑精微白又云目白者
重赤黑者微变蒸毕自精明矣此其證也单变小微兼
蒸小剧凡蒸平者五日而衰远者十日而衰先期五日
后之五日为十日之中热乃除耳儿生三十二日一变
二十九日先期而热便治之如法至三十六七日蒸乃
毕耳恐不解了故重说之且变蒸之时不欲惊动勿令
傍多人儿变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又初变之时或
卷八 第 4a 页 WYG0735-0133a.png

慎不可治及灸刺但和视之若良久热不可已少与紫
丸微下热歇便止若于变蒸之中加以时行温病或非
变蒸时而得时行者其诊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热口上
无白泡耳当先服黑散以发其汗汗出温粉粉之热当
歇便就瘥若犹不都除乃与紫丸下之儿变蒸时若有
寒加之即寒热交争腹腰夭糺啼不止者熨之则愈也
(熨法出下篇灸/粉絮熨者是)变蒸与温壮伤寒相似若非变蒸身热
卷八 第 4b 页 WYG0735-0133b.png

馀治也
又一法凡儿生三十二日始变变者身热也至六十四
日再变变且蒸其状卧端正也至九十六日三变定者
候丹孔出而泄至一百二十八日四变变且蒸以能咳
笑也至一百六十日五变以成机关也至一百九十二
日六变变且蒸五机成也至二百二十四日七变以能
匍匐也至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变且蒸以知欲学语也
卷八 第 5a 页 WYG0735-0133c.png

八十八日九变四蒸也当其变之日慎不可妄治之则
加其疾变且蒸者是儿送迎月也蒸者甚热而脉乱汗
出是也近者五日歇远者八九日歇也当是蒸上不可
灸刺妄治之也
紫圆治小儿变蒸发热不解并挟伤寒温壮汗后热不
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进乳则吐哯食痫先寒后热
方
卷八 第 5b 页 WYG0735-0133d.png

右四味为末巴豆杏仁别研为膏相和更𢷬二千杵
当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𢷬之密器中收三十日儿
服如麻子一丸与少乳汁令下食顷后与少乳勿令
多至日中当小下热除若未全除明旦更与一丸百
日儿服如小豆一丸以此准量增减夏月多热喜令
发疹二三十日辄一服佳紫圆无所不疗虽下不虚
人
卷八 第 6a 页 WYG0735-0134a.png

行者方
麻黄 杏仁(各半/两) 大黄(六/铢)
右三味先𢷬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细细
内散又𢷬令调和内密器中一月儿服小豆大一枚
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出温粉粉之勿使见风百日
儿服如枣核以儿大小量之
择乳母法
卷八 第 6b 页 WYG0735-0134b.png

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
多不可求备但取不胡臭瘿瘘气嗽瘑疥痴癃白秃疬
疡沈唇耳聋齆鼻瘨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师见
其故灸瘢便知其先疾之源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