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735-0292c.png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 唐 孙思邈 撰
宋 林亿等 校正
治诸风方
偏风第四(方灸法/针)
防风汤治偏风甄权处疗安平公方
防风 芎藭 白芷 牛膝
狗脊 蓖薢 白术(各一/两) 羌活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735-0292d.png

石膏 桂心(各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五/两)
右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
剂觉好更进一剂即一度针九剂九针即瘥灸亦得
针风池一穴 肩腢一穴
曲池一穴 支沟一穴
五枢一穴 阳陵泉一穴
巨虚下廉一穴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735-0293a.png

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
针镮铫一穴 阳陵泉一穴
巨虚下廉一穴 阳辅一穴
凡针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
针上窌一穴 镮铫一穴
阳陵泉一穴 巨虚下廉一穴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735-0293b.png

库狄钦患偏风不得挽弓
针肩腢一穴即得挽弓甄权所行
治猥退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方
杏仁去双仁及皮尖三斗洗入臼𢷬二斗令碎研如
寒食粥法取汁八升煎取四升口尝看香滑即熟未
及此则为不熟惟熟为妙停极冷然后内好曲一斗
六升煎取八升第一遍酘饙也次一炊复取杏仁三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735-0293c.png

第二酘取杏仁汁多少为第三酘也若疑米不足别
更取二升杏仁研取八升汁煎取四升更斟酌炊米
酘之若犹不足更研杏仁二升取八升汁煎取四升
更酘之以熟为限一石米杏仁三斗所以节次研杏
仁者恐并煎汁酢故也若冬日任意并煎准计三斗
杏仁取汁一石六斗煎取八斗四升渍曲以分之酘
饙酒熟封四七日开澄取清然后压糟糟可乾末和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735-0293d.png

又方蓖麻子脂一升酒一斗铜钵盛著酒中一日煮之
令熟服之
又方灸百会次灸本神次灸承浆次灸风府次灸肩腢
次灸心输次灸手五册次灸手髓孔次灸手少阳次灸
足五册次灸足髓孔次灸足阳明各五百壮
治大风半身不遂方
蚕沙两石熟蒸分作直袋三枚各受七斗热盛一袋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735-0294a.png

瘥止须羊肚酿粳米葱白姜椒豉等烂煮热吃日食
一具十日止此方千金不传
又方蒸鼠壤土袋盛熨之瘥即止
葛根汤治四肢缓弱身体疼痛不遂妇人产后中柔风
及气满方
葛根 芍药 桂心 乾地黄
羌活(各三/两) 麻黄 甘草(各二/两) 生姜(六/两)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735-0294b.png

三
麻子汤治大风周身四肢挛急风行在皮肤身劳彊服
之不虚人又治精神蒙昧者方
秋麻子(三升净择/水渍一宿) 防风 桂心
生姜 石膏(碎绵/裹) 橘皮(各二/两) 麻黄(三/两)
竹叶 葱白(各一/握) 香豉(一/合)
右十味㕮咀先以水二斗半煮麻子令极熟漉去滓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735-0294c.png

升去滓分三服空腹服当微汗汗出以粉涂身极重者
不过三两剂轻者一两剂瘥有人患大风贼风刺风
加独活三两比之小续命汤准当六七剂
仲景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
寒经日不欲饮食方
麻黄(三十/铢) 黄芩(十八/铢) 黄耆 细辛(各十/二铢)
独活(一/两)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735-0294d.png

两服大汗心中热加大黄半两胀满加枳实六铢气
逆加人参十八铢心悸加牡蛎十八铢渴加栝蒌十
八铢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此方秘不传
白敛薏苡汤治风拘挛不可屈伸方
白敛 薏苡仁 芍药 桂心
酸枣仁 牛膝 乾姜 甘草(各一/升)
附子(三/枚)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735-0295a.png

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服五合(千金翼有/车前子)
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
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
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独活(三/两) 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芃 茯苓
桂心 防风 芎藭 乾地黄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735-0295b.png

右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
冷喜虚下利者除乾地黄服汤取蒴藋叶火燎厚安
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卧之
佳其馀薄熨不及蒴藋叶为愈也诸处风湿亦用此
法新产竟或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
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肘后有附子一枚大/者无寄生人参甘草)
(当/归)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735-0295c.png

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方
菊花 杜仲(各一/斤) 防风 附子
黄耆 乾姜 桂心 当归
石斛(各四/两) 紫石英 苁蓉(各五/两) 蓖薢
独活 钟乳(各八/两) 茯苓(三/两)
右十五味㕮咀以酒七斗渍五日一服二合稍稍加
至五合日三(千金翼不/用乾姜)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735-0295d.png

杜仲(八/两) 石南(二/两) 羌活(四/两) 大附子(五/枚)
右四味㕮咀以酒一斗渍三宿每服二合日再偏宜
冷病妇人服之
风痱第五(论法方/灸)
论曰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彊直者是
也治之以伏龙肝五升为末冷水八升和搅取汁饮之
能尽为善(肘后此方治心烦恍惚/腹中痛满绝而复苏)自此已下九方皆主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735-0296a.png

论曰凡欲医此病当知先后次第不得谩投汤药以失
机宜非但杀人因兹遂为痼疾已既得之当进三味竹
沥饮少似有胜于常更进汤也竹沥饮子患热风者必
先用于此制其热毒
竹沥汤治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方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右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服讫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735-0296b.png

竹沥(一/升) 生葛汁(五/合) 芎藭 防已
附子 人参 芍药 黄芩
甘草 桂心(各一/两) 生姜(四/两) 羚羊角(三/两)
石膏(六/两) 杏仁(四十/枚) 麻黄 防风(各一/两半)
右十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减半内沥煮取二升五
合分三服取汗间五日更服一剂频与三剂渐觉少
损乃进后方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735-0296c.png

防已 桂心 芎藭(各二/两) 麻黄(三/两)
右八味㕮咀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两日服一剂常用加独活三两最佳此方神良频进
三剂若手足冷者加生姜五两白术二两若未除更
进后方
竹沥(一/升) 甘草(一本作/根二两)人参 芎藭
独活 升麻(各一/两) 防风 麻黄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735-0296d.png

防已 桂心 黄芩
附子(一本作杏/仁四十枚) 白术(各二/两)
右十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减半内沥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更服若有气者加橘皮
牛膝五加皮各一两
凡风痱服前汤得瘥讫可常服煮散除馀风方
防风 防已 独活 秦芃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735-0297a.png

茯神 芎藭 远志 升麻
石斛 牛膝 羚羊角 丹参
甘草 厚朴 天门冬 五加皮
地骨皮 黄芩(翼作/薯蓣) 桂心(各一两一/云各四两)
乾地黄 橘皮 生姜 麻黄(各三/两)
槟榔(翼作/甘草) 藁本(翼作/附子) 杜仲(翼作麦/门冬)
乌犀角(各二两翼/作山茱萸) 薏苡仁(一/升) 石膏(六两一/云三两)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735-0297b.png

药三两煮取一升绵滤去滓顿服之取汗日一服若
觉心中热烦以竹沥代水煮之
荆沥汤凡患风人多热常宜服此方
荆沥 竹沥 生姜汁(各五/合)
右三味相和温暖为一服每日旦服煮散午后进此
平复好瘥乃止
独活煮散治诸风痱方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735-0297c.png

防风 防已 葛根(各六/两) 羚羊角
当归 人参 桂心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磁石(十/两) 甘草(三/两) 白术(五/两)
右十六味各切剉分为二十四分每分入生姜生地
黄切一升杏仁二七枚以水二升煮取七合或日晚
或夜中或日一服或间服无所忌
五补圆凡风服汤药多患虚热翕翕然宜除热方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735-0297d.png

羚羊角 麦门冬 天门冬(各一/两半)芍药
独活 乾姜 白术 丹参
食茱萸(一云山/茱萸) 甘草 茯神
升麻 黄耆 甘菊花 地骨皮
石斛 牛膝 五加皮 薯蓣(各三/十铢)
秦芃 芎藭 桂心 防已
生姜屑 黄芩(各一/两) 附子(十八/铢) 石膏(三/两)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735-0298a.png

右三十二味为末白蜜和丸如梧子大生姜蜜汤服
二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
猪羊鸡鱼等肉
论曰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搜
寻即用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检
方用无不效汤药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由
热盛故有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后之学者不能仔细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735-0298b.png

疗以强人居室不密尚中风邪况服药之人乎
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方
度病者手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
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
开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开上令三合其状如到作
厶字形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
处同时起火灸之各一百壮愈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735-0298c.png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735-0298d.png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