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60244a 页
卷十五 第 1a 页 0505-154.png
南华真经新传卷之十五积五
   宋 王 元 泽 传
  外物篇
 夫大道散而万事起万事起而祸福荣辱
 之端交来而不可议其必然矣此庄子因
 而作外物篇
外物不可必故龙逄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
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
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
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
卷十五 第 1b 页 0505-155.png
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金
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
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
陷而无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
间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
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
 夫祸福荣辱之来皆所以各缘其类也故
 为善者必致福为恶者必蒙祸此理势之
 必然也然而龙逢比干正直也卒所以见
 诛戮之祸伍员苌弘忠诚也反所以蒙流
卷十五 第 2a 页 0505-156.png
 死之辱孝己曾参奉亲也固难免悲忧之
 累恶来桀纣暴虐也复得其寿禄之荣岂
 理势之必然欤故曰外物不可必也世俗
 不知外物之不可必曲求妄想而焚和此
 生之所以不全也惟至人知其不可必故
 虚心而忘己是以祸福不能及荣辱不能
 加哀乐不能入僓然自得而生之所以全
 也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
卷十五 第 2b 页 0505-157.png
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
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
活我哉周曰诺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
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
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
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夫不足者依于有馀有馀者周于不足此
 亦理势之必然也庄周贫而贷粟于监河
 侯其贷所以必得也河侯语以岁终得金
卷十五 第 3a 页 0505-158.png
 而方贷见所贷不为必得矣外物因可必
 欤此庄子所以有鲋鱼之喻矣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铒蹲乎会
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
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惊扬而奋鬐白波
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
得若鱼离而腊之自浙河以东苍梧已北莫
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
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
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太达亦远
卷十五 第 3b 页 0505-159.png
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
世亦远矣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
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
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颜儒以金椎控其
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夫揭竿为饵此世俗之所以期得鲋鲵也
 而任公子为之则得大鱼删诗立礼此先
 王之所以期化天下也而儒生行之则以
 发冢此亦不可必然也天下之万事其来
卷十五 第 4a 页 0505-160.png
 安可逆度欤非达观者不可与于此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
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
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
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
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
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
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
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
卷十五 第 4b 页 0505-161.png
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
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夫仲尼之行己可谓能行其己也以仁圣
 之至大而不居以形骸之暂聚而无我岂
 有矜饰智巧于内外乎可谓天之君子矣
 老莱子尚语之以去汝躬矜与汝容智而
 然后为君子是仲尼由有矜容而未得为
 于君子欤此老莱之言不必也然而圣人
 以仁义足以泽世而𩐎物故举明其道于
 天下岂期后世奸人窃取而为患乎此亦
卷十五 第 5a 页 0505-162.png
 不可必然也故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
 万世之患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
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
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
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今余且会朝明日
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
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
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
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
卷十五 第 5b 页 0505-163.png
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
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也
 夫神龟之梦宋元君也以为必脱渔者之
 捕也岂期元君反刳肠而钻占欤故梦之
 不如不梦矣是亦不可必而已龟为神智
 而神智有时不可用之也故曰知有所困
 神有所不及也
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
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
卷十五 第 6a 页 0505-164.png
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
 小知知之也大知不知也知之则知有所
 不及不知则无所不知矣众人之知知之
 也其知有所不及矣圣人之知不知也其
 知无所不知矣然无所知者盖能去于小
 知也故曰去小知而大知明夫善者可欲
 也有可欲则善所以明也无可欲则善所
 以善也故曰去善而自善矣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
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
卷十五 第 6b 页 0505-165.png
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
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
也亦明矣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
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
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覆坠而不反火驰
而不顾虽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

 夫言期于有用则其终所以不用也言期
 于无用则其终所以为用也有用用之不
 神也无用用之至妙也惠子以庄子之言
卷十五 第 7a 页 0505-166.png
 为无用是不知无用之用也故庄子言垫
 地以谕之以明无用不可必其无用也
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
流也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
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
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目彻为明耳彻为聪
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
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
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
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胞有重阆
卷十五 第 7b 页 0505-167.png
 至人者其道圆通而与化为一其性融明
 而与世推移未水尝有凝滞之累也故曰
 至人不留行焉夫至人之不留行者盖能
 趋时应物而不迂也故曰乃游于世而不
 僻与人无迕而能忘失也故曰顺人而不
 失己正人之性而非由习也故曰彼教不
 学承人之意而能忘彼也故曰承意不彼
 目无蔽而见其所不见也故曰目彻为明
 耳无塞而闻其所不闻也故曰耳彻为聪
 鼻无壅而嗅其所不嗅也故曰鼻彻为颤
卷十五 第 8a 页 0505-168.png
 口无爽而味其所无味也故曰口彻为甘
 心无窒而知其所不知也故曰心彻为知
 知不惑而所以自得也故曰知彻为德夫
 内外交通而无壅蔽之累此其所以自得
 也所以言德于终矣此至人若是而已矣
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
则六凿相攘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
不胜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乎
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
怒生铫辱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过乎
卷十五 第 8b 页 0505-169.png
而不知其然静然可以补病眦𡟬可以休老
宁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之务也非佚者
之所未尝过而问焉
 心者人之真君也处于至虚之地而潜于
 至妙之神无为而不可系著矣故曰心有
 天游一有系著则六根交乱而役物矣故
 曰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
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
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君子所以
駴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
卷十五 第 9a 页 0505-170.png
子未尝过而问焉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
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尧与许由天下
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
弟子而踆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
以踣河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且为臣助上而可以利人者之谓贤上可
 以君于国下可以子于民者谓君子性下
 达而不可及于君子者谓小人神则不与
 圣同忧圣则不与贤同道君子与小人不
卷十五 第 9b 页 0505-171.png
 同德故圣人起而应于变则神人固不问
 之矣贤人仕而济于世圣人亦不问之矣
 君子出而方有为则贤人亦不问之矣小
 人苟合于一时则君子亦不问之矣夫駴
 者动也圣贤君子之所为所以豫顺而也
 天下世国焉有不从欤能各冥其极而不
 问也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
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卷十五 第 10a 页 0505-172.png
 知道者不言言者不知圣人之道惟晦默
 然后心得矣心得则足以与言之此庄子
 欲得斯人而与言其道也故曰吾安得夫
 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以此见庄子亦欲
 无言而言之非得已也


南华真经新传卷之十五


卷十五 第 10b 页 0506-0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