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第 160265c 页
卷二十 第 1a 页 0506-11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4.png)
宋 王 元 泽 传
天下篇
夫圣人之道不欲散散则外外则杂杂则
道德不一于天下矣此庄子因而作天下
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
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卷二十 第 1b 页 0506-11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5.png)
下而不一各以所为尽道而不可增益也
故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为不
可加矣安知道不止于一方乎故曰古之
所谓道术者果恶在曰无乎不在夫道无
乎不在则其妙所以为神而其徼所以为
明内所以为圣而外所以为王皆出于妙
本之一也故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
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庄子极明大
道于终篇以言及神明圣王四者矣
卷二十 第 2a 页 0506-11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6.png)
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
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
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
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
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
以养民之理也
宗者道之原本也道之原本出于天故曰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精者未离乎阳也未
卷二十 第 2b 页 0506-11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7.png)
之神人真者内直而不假于物也故曰不
离于真谓之至人天者自然也德者自得
也道者无为也任于自然而自得以无为
则所以与化为一也故曰以天为宗以德
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仁者
爱也义者宜也礼者履也乐者和也出于
道之散而及远也故曰以仁为恩以义为
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
子君子至人不及天人神人圣人矣
卷二十 第 3a 页 0506-11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8.png)
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
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
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
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圣人之道其妙所以无方而其徼所以及
物其精粹所以同于天地其生成所以周
于万物其惠所以沾天下而其泽所以被
群民存于妙本著于粗末推而行之发而
至之未尝不小未尝不大自精至粗而无
卷二十 第 3b 页 0506-11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19.png)
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
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
在夫圣人之道其精本于至妙而所以为
其独见其粗存于法度而所以使众人之
可行是以搢绅之士能明之也故曰其明
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
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
明之此庄子所以卒明孔子之道也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
卷二十 第 4a 页 0506-12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0.png)
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
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
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
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
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
之容
夫庄子之德不以万物干其虑而能信其
道者也彼非不知仁义也以为仁义小而
卷二十 第 4b 页 0506-12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1.png)
而不足化天下故老子曰道失而后德德
失而后仁仁失而后义义失而后礼是知
庄子非不达于仁义礼乐之意也彼以为
仁义礼乐者道之末也故薄之云尔夫儒
者之言善也然未尝求庄子之意好庄子
之言者固知读庄子之书也然亦未尝求
庄子之意也昔者先王之泽至庄子之时
竭矣天下之俗谲诈大作质朴并散虽世
之学士大夫未有知贵己贱物之道者也
卷二十 第 5a 页 0506-12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2.png)
趍利而不以为辱殒身而不以为怨渐渍
陷溺以至乎不可投己庄子病之思以其
说教天下之弊而归之于正也其心过虑
以为仁义礼乐皆不足以正之故同是非
齐彼我一利害而以足乎心为得此其所
以矫天下之弊者也既以其说矫弊矣不
惧来世之遂实吾说而不见天地之纯古
人之大体也于是寄其心于此篇以自解
故其篇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
卷二十 第 5b 页 0506-12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3.png)
此观之庄子岂不知圣人之道哉又曰譬
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由百家
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用是明圣人
之道其全在彼而不在此而亦自列其书
于宋骈慎到墨翟老聃之徒俱为不该不
遍一曲之士盖欲以明吾之言有为而作
非大道之全尔然则庄子岂有意于天下
之弊而存圣人之道乎伯夷之清柳下惠
之和皆有矫于天下者也庄子之用心亦
卷二十 第 6a 页 0506-12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4.png)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
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
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
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道藏于内则圣也显于外则王也百家之
术竞起而殽乱其道所以晦而不显也故
曰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
道既不明而不发世俗焉能见其全纯乎
又曰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
卷二十 第 6b 页 0506-12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5.png)
灭裂而诸子之言交起也故复言道术将
为天下裂而继言诸子之异术此庄子为
言始终之序也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
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
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
墨子汜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
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
卷二十 第 7a 页 0506-12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6.png)
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
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
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
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
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
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
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
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
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离独能任柰天下
卷二十 第 7b 页 0506-12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7.png)
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
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
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
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跋蹻为服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
道也不足谓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
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
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
卷二十 第 8a 页 0506-12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8.png)
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墨翟禽
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
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
之上也冶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不
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
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
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是者宋钘尹文闻其
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
卷二十 第 8b 页 0506-12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29.png)
驩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
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
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
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其为人太多其
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
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
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
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
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
卷二十 第 9a 页 0506-130.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0.png)
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
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
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
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
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
之知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故曰选则
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慎到弃
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
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謑髁无任
卷二十 第 9b 页 0506-13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1.png)
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
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
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
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
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
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
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相与
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
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
卷二十 第 10a 页 0506-13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2.png)
而已矣其风窢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聚观
而不免于鼋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
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槩乎
皆尝有闻者也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
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
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
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
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
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
卷二十 第 10b 页 0506-13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3.png)
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
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
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
馀岿然而有馀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
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
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
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
古之博大真人哉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
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
卷二十 第 11a 页 0506-13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4.png)
者庄周闻其风而说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
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
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
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
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
而淑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
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
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
卷二十 第 11b 页 0506-13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5.png)
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惠施多
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
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
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
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
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
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
南是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以此为
卷二十 第 12a 页 0506-13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6.png)
之卵有毛鸡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
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
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
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
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
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捶日取
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
无穷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
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
卷二十 第 12b 页 0506-13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7.png)
者为怪此其柢也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
贤曰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南方有倚
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
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
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
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
适也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由天地之道
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蚤一虻之劳者也其于
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
卷二十 第 13a 页 0506-13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8.png)
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
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夫庄子叙墨子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
关尹老聃惠施柦团公孙龙之徒而皆言
古之道术在此者盖明诸子酌取圣道之
绪馀而各为一家之言也然以关尹老聃
为真人者以二子不假于物而为言出于
性之至真也故曰古之博大真人哉周人
自以其说为谬悠其言为荒唐其辞为无
卷二十 第 13b 页 0506-139.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5c0136/hfl/0506-139.png)
必以其书为谬悠荒唐无崖也故自言之
而窒非可谓明达而先知也
南华真经新传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