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麟斋遗稿跋 第 x 页
麟斋遗稿跋
跋
跋
麟斋遗稿跋 第 521H 页

右麟斋遗稿若干篇。顷得之于今右相李公惟清家。奉读摧咽。不觉陨越。遂手自编录以遗子孙。呜呼。公平生自以为不文。而观其述作。虽流离急遽之中。未尝不以忠孝问学相策励。温纯和厚。无异顺境。自以仍三世受国恩。僶勉危朝。挺挺六节。终始不渝。见忤兴运。父子分窜东南。以常情处之。宜其有愤厉怨尤之色。而无几微见于言句。其所养岂易量哉。高祖母阳城李夫人。亲遭酷祸。不令子孙习文为举子业。故曾祖良度公历职通显。周流六卿。初不以科目进。噫。当麟斋公不
麟斋遗稿跋 第 521L 页

麟斋遗稿跋 第 522H 页

韩山李次野编集高王考麟斋行中散稿为一卷。题其跋若干言。要余续貂。余抚卷而叹曰。一星之蔑。见天之大。一块之小。知地之广。君子多乎哉。十卷法言。不若归去来一篇。此一卷诗。足以了麟斋所造之极也。夫知其可为而为之者。乘时化者也。知其不可为。然且为之者。一而綦者也。方五百之会。人天已徂。而麟斋父子眷眷本朝之心。砥柱于奔波。不易其鼎镬。故投荒万死之间。奋乎情而章乎言者。自不
麟斋遗稿跋 第 522L 页

麟斋遗稿跋 第 523H 页

麟斋遗稿跋 第 524H 页

我先祖麟斋公早承牧隐公庭训。诗礼传家。忠孝立身。馀事文章。而胜国之末。致命不悔。以世厥美。其所以扶植丽朝五百年纲常者。可以伯仲于圃冶之间矣。顾其罹祸最酷。平生所著诗文荡失殆尽。则实关斯文之显晦。奚但为子孙之不幸而已乎。不肖每尝以遗稿之不得见为痛恨。而心诚求之者积有年岁矣。偶因蔚山府伯卢公峻命。得公遗稿若干篇。盖卢公之曾大父苏斋相国。尝慕公之风而得之于阴崖李公。手
麟斋遗稿跋 第 524L 页

麟斋遗稿跋 第 525H 页

麟斋遗稿跋 第 525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