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x 页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附录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4H 页
行状[立斋郑宗鲁撰]
先生讳贵达。字兼善。姓洪氏。其先中国人也。唐初。有来居于南阳者。遂为东韩大姓。其后散居诸处。而在缶溪者。即先生贯也。丽有讳鸾。始著显。至内侍史讳文永。移居尚州。子讳淳。司宰监。子讳得禹。 赠天官亚卿。子讳孝孙。 赠夏官卿。配。副司直安康卢缉之女。 赠贞夫人。是为先生考若妣。而以先生贵。推荣焉。正统戊午。先生生于咸昌羊积里。幼有异质。聪明颖秀。既入学。自力不怠。家无书。从人借读。必成诵乃还之。年十二。闻 天子北巡。慨然流涕曰。天下倒悬矣。识者咸异之。尝从乡师受鲁论。俨然端坐。潜心求道。要必有诸己。甘盐齑。穷日夜而不倦。既淹贯诸子。为文章。优游闳肆。以适意为宗。己卯。解国子。辛巳。对 亲策登第。主司得其券。喜曰。他日传吾家衣钵者必此人也。徐文忠居正亦推以主文手。初试三馆职。历艺文馆奉教,侍讲院说书。时 命才兼文武者为宣传官。先生膺焉。文兼之职。昉于此。丁亥北关之役。先生佐元帅许忠贞琮。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4L 页
协筹整伍。功为多。事平。超拜水部郎。兼艺文应教。是选也。惟将典文衡者膺之。转艺文校理。兼带如故。迁司宪府掌令。言事切直。一时疏劄。皆出先生手。递授成均馆司艺。铨部拟外授。徐文忠 启洪某宜文翰职。不可出。 特授艺文典翰。兼弘文典翰。尝 筵侍。请于 燕閒时夜对讲义。以为永规。 上嘉纳焉。 经席夜对。盖自先生始也。 上将幸松都。时相请以女乐随。先生入侍。极言不可。 上愕然改容曰。微尔言。几乎失矣。即 命停之。后于 正殿礼宴。亦 命勿用女乐。以深有悟于先生言也。俄升直提学。擢承政院都承旨。己亥秋。观察湖西。以事递。寻 特授嘉善阶。佐贰秋曹。移拜汉城右尹。时先生有第在南山下。就傍皋筑一亭。扁以虚白。而自号涵虚子。每公退。幅巾藜杖。啸咏其中。萧然若遗世者。辛丑夏。奉使贺 千秋节。先是使行之过辽阳也。站唯给一日资。虽病淹雨滞。绝不复馈。宾旅坐窘甚。先生与书状官申从濩诉礼部。得奏可。自后进朝者永赖焉。还到龙湾。闻贞夫人丧。奔赴。甲辰。除天官亚卿。进阶嘉靖。出按关东。兴学校。恤军民。公务之暇。游三日浦四仙亭。有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5H 页
留诗于石。邑人为刻。置于亭上。时判书公已老。先生上章请解职归觐。盖以国法。方伯无越封例故也。 上特命带职而觐。乙巳秋。递。再贰秋曹。丙午。为便养乞外。尹庆州。己酉春。以大司宪 召还。上劄乞归养。 不允。三月。丁判书公忧。前后丧。皆庐墓终三年。辛亥。服除。构小屋于判书公墓西。名曰爱敬堂。以寓慕父母意。寻拜成均馆大司成。慨然以兴起斯文自任。因材命业。训励多方。远迩韦布。闻风云集。愿一经指授者动以百数。建白立香室于 圣殿傍。又立享官厅于尊经阁之北。而撰序记以揭之。时大提学缺。 上难其代。虚位数月。朝望咸荐于先生。壬子春。进阶资宪。兼两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上劄请弘文馆学士勿苟年限。令制月课。且选其年少有才行者。分番 赐暇读书。 上从之。转议政府右参赞。寻迁天官卿。兼带文衡如故。适有朝 京之 命。先生发素患风疾。乞兔。法司以惮避劾罢之。先生退閒于南山下。与一时朋旧欢饮赋诗。或投壶以为乐。见者不知其为黄阁贵也。甲寅。起拜地部卿。兼同知 经筵,知春秋馆事。是年冬。 成庙礼陟。以三都监提调。管护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5L 页
玄宫事。燕山乙卯。增秩正宪。上劄救斥佛儒生。夏。王行人献臣来锡 命。先生为远接使。王性峭峻。少许可。见先生。欣然若素交。其后遇东人。必问先生起居。已而。又入政府。拜右参赞。复兼大提学。俄升左参赞。兼带如故。戊午。撰 成宗实录。夏。史祸起。以先生久典文衡。见金驲孙史草。而不为启闻。被勘左迁。寻以 实录未毕。复文衡职。秋。兼知义禁府事。时主虐日甚。台谏以言事贬戮者相继。己未。先生上疏论拒谏累千言。其略曰。臣闻亡身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亡。亡国之事非一。而拒谏者必亡。治国犹治身也。血气一日不运则身危。言路一日不通则国殆。此必然之理也。又曰。人主无所于屈。惟屈于台谏。屈而从其言。使治道高出百王。则所谓暂屈而求伸也。又谏其畋游曰。近者内则雷雹示灾。外则戎狄搆患。宜上下交修。以弭灾消患为务。猎获虽曰奉 宗庙。今之被杀掳者。皆 先王先后之赤子也。赤子被杀掳。而子弟不之恤。顾欲以猎获致孝。则亲其享之乎。旧例。开閤受讲。讲毕。台谏先起论事。弘文馆继之。自馀入侍者。必待顾问乃言。言之不甚力。诿以事体当然。先生独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6H 页
奋然曰。人臣有怀必达。尽言无讳而已。吾不知事体为何物。每入侍。必移晷论启。庚申。又上劄请设备戎司。疏陈十一条。其一略曰。人主一身。万物之宗。人主一心。万化之原。未有心不正身不修。而天下国家之理。百官万民之正者也。傅说之告高宗曰。念终始。典于学。言一念终始。常在于学也。诗人之颂成王曰。学有缉熙于光明。言继续而光明之。无时间断也。 殿下春秋尚少。学问未遍。其于圣贤治心养性之要。或有所未至。此正日新又新。惟日不足之时也。古人云。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凡为学工夫。其急也如此。况人君之学乎。愿 殿下以二帝三王存心出治之法为师。勤御 经筵。日复一日。继之以夜。无所作辍。积之以年。则自然圣学益高。治道益隆矣。其二略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此人情之常也。虽然。天下之事。其始善者其终亦善。有其始而无其终者有矣。未有无其始而有其终者也。故古之人。重谨始也。愿 殿下鉴善终之戒。敦谨始之道。日用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敬以作所。无敢豫怠。常若敌国外患将至于前。则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6L 页
子孙万世。苞桑之固。盘石之安。其道在此。其馀若广言路。慎好尚。明赏罚。忧兵额。择守令。检使行。休军兵。停营缮诸条。皆关宫禁秘事。而反覆开讽。言言切直。主积不平已久。至是大怒。会有告先生简涉行私者。主即下其事。因夺 经筵大提学参赞等官。左授散职。弘文馆 启过微罚重。非所以待大臣。况文衡之任。非人人所宜据。请复之。主愈怒。癸亥。出为京畿监司。有内嬖家数以非理干请。先生不听。遂搆谗于上。又以他事罗织。择恶地。流于庆源。先生与家人诀曰。我以咸昌一田卒。致位卿相。成亦自我。败亦自我。亦复何恨。怡然就道。既而。有戊午党人加罪之议。令建赴京狱。行到端川。承命官驰至。授一策书。先生开览从容。神色不乱。遂遇害。实弘治甲子六月二十二日也。时先生诸子俱配海岛。唯僮仆数人。稿葬其地。及 中庙改玉。 赠左赞成。 特致赙祭。大常 谥曰文匡。诸子亦蒙放。遂得扶榇还乡。葬于判书公墓下子坐之原。呜乎。先生以颖悟笃实之资。加之以讲明践履之工。閒居燕处。必整襟危坐。俨若山峙。常目典训。夜以继昼。而平生用力。尤在于克祛已私。确然不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7H 页
以外物动心。敬天畏人之意。无时或弛。充养既久。英华自著。渊渊乎其学问之博也。郁郁乎其道德之光也。发而为文章。展而为事业。方其际遇 成庙。出入中外。论建施为。正大光明。常谓帝王之学。在于知所先后。而本之于身心。施之于有政。如斯而已。故前后告戒。未尝不反覆于斯。而必欲格君心。措时务。盖以尧舜君民之责自任。虽如燕山淫虐之主。未尝以为吾君不能。而必欲纳之于无过。引之以当道。其所以启沃陈闭者。有如事明君谊辟者之为。曾不知刀锯鼎镬之在前也。是其蔼然忠爱之意。至诚恻怛之心。实本于平日所养之深。所积之厚。纯粹白直。无非从道义中流出来。而先生造诣之极。于此尤可见矣。岂特持正论。面折廷争。以取窜殛之祸。为其大节而已哉。先生与金文简,曹文庄,成慵斋。为道义交。时以四君子称。尝与成伣,权健。承 命撰历代明鉴与序文以进。大要主劝戒以裨益治道。当祁户部顺奉 诏而来也。与徐文忠相唱酬。祁欲以多穷之。作登楼赋六十馀韵。先生代文忠立次之。祁赞赏良久。世之求碑碣题识者。皆归先生门。得一语。莫不以为荣焉。然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7L 页
斯则先生之馀事也。先祖文庄公尝序先生文集曰。为 成庙之名卿易。为废朝之直臣难。为黼黻之文章易。为朴实之谏说难。此固为百世之定论。而若其所以难者。则其一本于道德。又安可诬也。先生事亲。爱敬兼至。承顺怡悦。温清滫瀡。靡不曲尽。而丧致哀。祭致诚。无或有憾。笃于兄弟。与之友于如手足。姊妹之子穷无归者。馆于家而嫁娵之。治家有法。门庭肃然。性和而有容。人无贤不肖。接之谆谆。至或以非义干之。截然不顾焉。配贞敬夫人商山金氏。洛城君先致之后。司正淑贞之女。贤而有妇道。配君子无违德。甲子四月卒。有五男二女。男长彦弼。有能诗声。早夭无后。次彦升。县监。有二子。复明,复昌。己酉之变。俱冤死得伸。次彦邦。弘文博士。有二子。琬。将仕郎。琰。早夭。次彦忠。弘文校理。号寓庵。有三子。皆夭。次彦国。参奉。有一子。景参。荫补司果。即奉先生祀者也。女高克亨。奉事。柳希清。参奉。景参有二子。长德禄。荫补司正。次德禧。荫补司勇。出继将仕郎。司正子镐。官至大司谏。子汝河。官至司谏。 赠副提学。子相文。参奉。相民。翊卫。相勋。通德郎。相晋。通德郎。司勇子礼约。司勇。守约。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8H 页
将仕郎。好约。察访。礼约子汝量。司勇。守约子河量。有学行。号诚斋。好约子浚量。汝量子克己。河量子克家。浚量子克寅。馀不录。万历戊子。士林立临湖书院。以先生及表蓝溪,蔡懒斋,权桐溪四贤入享焉。乃者院儒以先生行状之尚阙然。属宗鲁役焉。自惟晚生小子。何敢当是任。顾其敦迫甚切。且在外裔之末。义亦有不容辞者。遂为之备采家乘国史与碑铭所载。谨以芜语。就加序次如右。虽不足以阐杨盛德之万一。然以寓夫区区景慕之私。则或庶几云尔。
名臣录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8L 页
公字兼善。号涵虚亭。洪氏出岭南缶溪。其后世。移于咸昌。遂为县人。公聪明颖秀。力学不怠。家无书。每从人借读。必成诵乃还。乡人有识者咸异之。登辛巳科第三。主司者得其券。喜曰。他日传吾家衣钵者。必此子也。历奉教说书。施爱之叛。朝廷命许琮讨之。选公为僚佐。事平。以功超拜正郎。迁掌令,典翰,直提学。擢同副承旨。次升至都承旨。出按忠清。以疾递。寻授嘉善刑曹参判。奉使贺 千秋使还。丁母忧。服除。参判吏曹。以亲老乞外。尹庆州。秩满。以大宪召还。未几。遭外艰。服除。拜大司成。慨然以兴起斯文自任。远方韦布。闻风云集。遂进阶资宪。以知枢兼大提学。移吏曹判书,户曹判书。乔桐主初立。王行人来锡 命。以公为远接使。既而。入政府为左参赞。戊午以来。国家多事。公忧之。乃上疏累千言。其略曰。人主无所于屈。唯屈于台谏而已。屈而从其言。使治道高出百王。则所谓暂屈而求伸也。又谏畋游曰。近者。内则雷雹示灾。外则戎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9H 页
狄搆祸。宜上下交修。以弭灾消患为务。猎获虽曰奉 宗庙。今之被杀掳者。皆 先王先后之赤子也。欲以猎获致孝。亲其享之乎。每入侍。必移晷论启。主颇厌之。又进十馀条。皆宫禁秘事。反复开讽。语甚切直。主益不平。尽夺其官。左授閒职。数年。出为京畿监司。有内嬖家数以非道干请。不得愿。遂搆谮于内。流于庆源。公与家人诀曰。我是咸昌一佃卒。致位宰相。本非吾所有。成亦自我。败亦自我。今只是复吾旧耳。亦复何恨。乃怡然就道。寻令逮付京狱。七月某日。行到端川。承命官驰至。授一策书于公。开览再拜曰。 上命臣死矣。从容四顾。神色不乱。遂就缢。年六十七。后 谥文匡。于物无所留意。惟耽嗜书籍。夜以继昼。未尝知倦。为文章。优游有裕。汪洋自肆。率以适意为宗。成化丙申。祁户部奉 诏而来。与馆伴徐文忠相唱酬。往复发殚。略不相输。祁欲以多穷之。作登楼赋。无虑六十馀韵。公代文忠。步其韵以呈。祁赞赏良久。附皇华集中。自是声华益振。世之求碑碣者与夫修刱沿革。欲得题识。以垂不朽。皆走公门。凡有所适。得公一语以道其行。则充然自为荣幸。至于写景寓怀。长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29L 页
篇短什。散落世间者。无不脍灸人口。性和而有容。人无贤不肖。至则接之。谆谆与语。不见畦畛。至或以非义干之。则确然终不可动。王行人性甚峭峻。于人少许可。及见公。欣然如素交。其后。遇东人入觐者。必问公消息。有第在南山下。就高燥。葺茅为亭。纵横数丈。扁曰虚白。每公退。幅巾藜杖。啸咏其中。若遗世者。自罢政之后。益不喜人间事。尝有诗云。山雨松风亦厌喧。然而一时朋旧。慕仰风采。轮蹄沓集。公又驩然相对。开樽放怀。或投壶赋诗。终日善谑。见者不知为黄阁之贵。平生与人无睚眦。虽闻恶言他人所不忍者。亦不与校。独于国事。有可言者。未尝容默。子弟或谏曰。大人何不少忍为百口计。公曰。吾受累 朝恩厚。年且老矣。虽死何惜。终不为之改。有男五人。曰彦弼。有能诗声而夭。彦升。进士。彦邦。弘文博士。彦忠。直讲。彦国。生员。公之北谪也。四子亦连坐。远配海岛。丙寅反正。 赠公一品职。 特致赙祭。彦升等自海岛。驰赴端川。扶榇而南。
临湖书院奉安文[前县监张璶制]
五峰之下。剑池之浒。谁修贤祠。有国之故。伟哉诸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30H 页
贤。刚大天畀。资禀既粹。克养亦至。进施于朝。际会休明。王道荡荡。贞吉汇征。胡始之亨。而否于终。时命乃谬。大难以蒙。忧心悄悄。谗口嗷嗷。侃侃蓝溪。直道飘摇。玉色金声。埋没荒秽。佔毕渊源。茫茫坠绪。笃实文匡。弘大英毅。格非精忠。累挫弥励。大者既立。馀事文艺。懒斋俊迈。豪气盖世。尽瘁于朝。博学耆儒。晚岁优游。快哉亭高。桐溪妙年。所处尤难。崇奉之争。雷霆赫然。众惧而逡。勇往而前。直不顾身。祸不累人。猗欤四贤。百世师表。夷险一致。所立卓尔。冲波砥柱。大冬松柏。十年天道。剥极而复。朝有悯书。表闾 命爵。百岁桑乡。士钦馀馥。亲灸无由。依归是度。爰立寝庙。以妥明灵。遣风凛然。警欬如承。孰不兴起。多士在庭。
常享祝文[翊赞李惟樟]
黼黻之文。笃实之德。成仁取义。勖我臣职。
阳山书院奉安文[李象靖]
山河毓秀。奎璧降精。颖异聪明。济以文学。文章混浩。黼黻炜煌。遂跻金闺。历践八座。琼琚玉佩。再典文衡。主昏政荒。秉直如矢。成仁就义。风节凛然。有幽临湖。寔荐芬苾。眷兹栗里。桑梓旧邦。懿我敬斋。
虚白先生续集卷之六 第 230L 页
泽厚流远。云仍思报。经营别祠。一室三清。繄公父子。同堂共享。情礼则然。爰卜吉辰。祗荐蕉荔。精爽如临。陟降庭右。报事伊始。勿替引之。
常享祝文[李光靖]
华国文章。擎天铁壁。扶伦植纲。于千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