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药圃先生文集卷之五 (自动笺注)
藥圃先生文集卷之五
  
避難行錄下
九月初一日丁巳
初二日戊午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領議政興源入去之時。
曾已狀啓。
卽今未審上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留成川。
前見都元帥金命元馳報內。
唐將與倭相約
十里立標
不許出標云。
而今月初一日。
防御使李鎰馳報內。
倭船二十隻。
大同江蛤灘。
火刦掠云
蛤灘距江東一息
賊謀難測。
極爲可慮
成泳。
遇賊按戰三次
得捷斬獲甚多
馳狀報捷
而問持狀人。
則不爲啓聞行在云。
待命論功
則殊失賞不踰時之義。
士卒等。
西班初仕禁軍等職。
而差帖則令兵曹依例成送。
其中儒士
不得已參奉除授
行次吏曹官員
不得成朝諭以送。
速命成送。
何如
前在各處
些少獻之䤋。
緣此處無鹽
腐爛不得入送。
今成泳所獻。
則其數甚多
監封上送
李薦來現事
前已狀聞
臺諫請依律論罪
東宮只令白衣從軍
頃聞。
北賊踰嶺向谷山
都摠都事金信元。
領軍把截
元遇賊力戰
斬獲數級。
鐵丸中傷
功勞
可嘉
都摠經歷除授官敎。
成送伏望
招討使李廷馣
斬倭二級書狀來到
故同封上送
軍功論賞。
自此已爲施行
他餘事狀備錄以啓。
今見京畿觀察使沈岱書狀
廣州使朴宣,楊州使高彦牒呈
各陵經變之處。
大槪具錄。
而皆無親自奉審之語。
似出傳聞
事極重大
烏山都正鉉回還
更爲啓聞伏計。
初三日己未
詣賓廳得見行在所備忘記。
初四日庚申
聞倭賊來逼馬灘還退云。
馬灘實在江東平壤兩界中。
意欲指成川故也。
初五日辛酉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近因往來人。
伏聞聖體安康
無任欣抃
臣等陪侍東宮
留成川。
頃日
伏見都元帥金命元,巡察使李元翼馳報
唐將與倭將面約
五十日內
不許兩國交戰
限十五里。
不許倭人刈取穀云
而又見防御使李鎰,助防將鄭希賢,江東縣監尹時忱等。
連續馳報內。
倭賊數百成陣。
連日來犯江灘
因我兵戮力把截。
僅得退却
旣云。
限在十餘里。
而遠出一息之外。
倭賊先敗唐將之約。
我軍獨守其約。
坐受侵陵
使殘賊肆兇燄。
極爲痛惋
賊兵充斥
則此處亦非萬全
之地。
移住儲駕之處。
朝廷商議指敎伏望
是日
行在所百官
賜給銀兩至。
○聞臨海和順兩王子在會寧府
陷賊中。
金貴榮黃廷彧父子
南北兵使若干員。
俱虜云。
初六日壬戌
賞賜銀。
堂上二十兩。
堂下十兩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今見北道巡察使宋言愼書狀
書吏張福重所言。
不勝驚愕憤痛
書狀監封輸送
張福重幷爲起送
東宮適之所。
定州寧邊視他邑。
爲差彊。
脫有緩急
兩邑中。
擇便移住計料。
而議者或云。
龍岡近於平壤
城子據險高峻
軍糧亦裕。
且與海西安岳等邑。
只隔一水
非如涉海之難。
舟通亦易。
控制甚便。
黃海賊勢若衰歇
則亦可以觀勢進退云。
此論未知果當與否。
東宮自聞兇賊聚兵西下之言。
不勝痛愕。
以爲今若移退一步
民心不無沮撓之患。
軍情亦有解體之虞。
馴致賊勢之漸熾。
非所以爲君親救難之意也。
臣等遵奉東宮至意
姑爲仍留此府。
以觀前頭賊勢如何計料。
初七日癸亥
送問安使于行在所
初八日甲子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
頃日
書吏張福重持狀啓去後
不審上體如何
福重所言極爲驚痛
伏惟上懷
無任煎慮之至。
臣等奉東宮必欲奪還之至意
卽令宣傳官金克惺,宗室漢城令濘。
銀兩綿紬。
分送咸鏡江原巡察使處。
京畿則付送于司評李忠之歸。
使之擧兵擊賊
百計奪取
若不可爲。
則募人潛入賊中。
乘隙與之脫還事。
多般指授
其必還與否。
未可預料
極爲憫慮。
只祝天地祖宗默佑而已
東宮行次
時住成川。
近日平壤之賊。
無所顧忌
日日東出
遠遠焚掠
初三日
賊徒三衛作陣
來逼江東淺灘
半渡之際。
江灘助防將鄭希賢挺身突入。
士卒倡。
軍官六七人繼之。
無數發射
中矢墮水而死者極多。
賊遂北。
此處賴以得安
其功不細。
尙左道兵使朴晉啓本過去
急於欲知賊勢。
稟于東宮
開見後還封上送
極爲未安。
此無吏曹堂上
平壤及各道巡察監兵處所報。
不得不直報于行在
其他小小兵將等處。
不多殺獲
亦皆報于巡察
關由元帥
轉啓朝廷
其間經時月。
有乖賞不留時之意。
近日
士大夫之往來列邑者來言。
側聽閭巷之言。
捕賊射斬之人。
久未蒙賞。
頗有解體之意云。
如此些少殺獲來報于此者。
欲自此
處卽爲論賞。
不敢擅斷
欲推送于監司,元師等處。
此則亦何以處之。
北道民心獰惡
會寧之變。
言之痛慘。
朝廷不爲早圖
則倭賊雖退。
北方國家有矣
北方之人。
最慕科擧官爵云。
今若差人空名武科紅牌高爵官敎。
募人有能斬會寧首惡之首。
則以紅牌或官敎給之云。
則必有應募誅惡之人。
非但此也。
兩王子謀還之人。
以此爲賞。
則必有奪還者矣。
且觀賊勢。
諸將不能當陣鏖戰
處處勦殺
使之日漸消縮而已
然則當以彼此多寡消長勝負
淹時月。
則我國之生靈盡矣。
觀民情。
雖除以五六品高職。
其心歉然
不如科名
當初備忘記立條目
一級許科。
近於過濫。
遂不得行
今若分等級
隨人地高下。
首級多寡而給科。
一國大小之人。
皆起而捕賊。
如將不及
不日而賊皆就捕矣。
或云。
軍功得科。
古無此例。
不可爲也。
議者言。
武擧之藝。
皆爲殺賊而設。
今之親自殺賊者。
得第何妨
此言亦得。
亦望商議如何
近日賊勢漸似衰縮。
國兵力。
亦非不足
而只患諸將還視
玩寇不擊。
無事度日良策
領卒數千者。
不如團結鄕兵。
私自勦賊者。
或有受命數月。
不獻一級者。
此輩誅之。
則不可勝誅。
如此之類。
監司杖罰示警
使之激厲如何
不然日漸委靡
玩愒度日
無力戰之意。
恢復之事。
至於不可爲矣。
初九日乙丑
初十日丙寅
十一日丁卯
十二日戊辰
聞賊掘破靖陵陵上之變。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卽日
烏山都正鉉。
奉審宣,靖兩陵。
回還言內。
宣陵之上則平安
丁字閣等處。
破壞處。
靖陵之土。
土掘破云
極爲驚愕
道觀察使書狀
監封輸送
烏山都正鉉。
亦爲進去矣。
先陵有變。
禮當擧哀
變服以洩罔極之懷。
而當此與賊對壘之日。
若使擧哀之事。
流播賊中。
則彼賊聞之。
以爲幸。
不無肆兇變之慮。
目今畿甸諸陵。
皆無把截守御之備。
將來之憂。
不可言
不得已權寢擧哀之禮。
變服五日
不知果合情禮與否。
十三日己巳
安邊府使金友皐。
敎下防御使事。
十四日庚午
十五日辛未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近日
未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留成川。
前禮判書鄭昌衍。
率其老母
來到此處。
將欲入歸行在所
此處宰列之人乏少
欲使之仍留。
擅便未安。
仰稟。
近因軍功及各邑守令有闕之處。
不得已權差。
而一一狀啓。
涉於煩鎖。
移文備邊司。
官敎,朝諭。
速成送。
何如
是日
刑判李憲國往行在所
付送備邊移文
一。
近聞海道海邊一帶
自安岳至海州延安
皆無賊云。
移往三和龍岡等處。
舟渡安岳
觀勢達于江華湖西
何如
江華湖西
不可達。
江陰平山之賊衰歇
則姑留海州延安
亦似無妨
一。
各道監司邊將守令有罪犯者。
遞易而代以他人
新舊替授之際。
事皆渙散
而當此時
解職安便
亦非懲治之意。
所易新者。
亦反不如舊
以罪而見遞者。
不能棄。
旋據他職。
國事
別無利益
中朝則多有帶職
施罰之例。
如非重罪
仍留本職
示罰責效
何如
一。
近來聞諸道之事。
一道之內。
多有巡察等官。
各擁褊裨,武士,精卒。
多者至千餘人
前日團結義兵
捕賊之人及守令所率之兵。
亦皆勾取
號令多門
適所從。
牽制使不得自由
賊勢日熾。
而終無獻級之人。
極爲寒心
一道文將之重疊者。
如不減省
文移各道。
使不得徒爲擁兵自衛
散布捕賊事。
一。
變初。
自上憤無人殺賊獻級。
備忘傳敎
公私賤捕賊一級以上
皆許及第
備邊以此成送公事
行移八道
張掛官門。
事寢不行
民間以爲失信
頗有怨詈之言。
一級許科。
不可施行
今宜以諸邑之人。
分爲四等
禁軍士族
三級及第
無咎平人
已許通庶孼雜類應赴擧者。
四級五級及第
未許通庶孼雜類赴擧者。
五級七級及第
公私賤。
七級十級及第
以定級數許科。
一國之人。
皆起而捕賊。
從前
國家失信於民甚多
今若泛然文移
則必不聽信
爲差官。
出入民間知委
何如
一。
行次
吏曹堂上郞廳。
萬死遠來。
獻級希賞之人。
不得論賞。
雖微未初入仕之職。
不得成朝諭以給。
艱關遠來之人。
頗有缺望解體之色。
其於恢復之圖。
更無可爲之事。
吏曹堂上郞廳及戶曹堂上
一員出送。
何如
一。
順安之兵。
不滿四千。
部分未整。
加以師老氣疲。
極爲可慮
黃海已聚之兵。
三縣之兵。
抄出添兵。
以壯軍勢
何如
北賊有西下之言。
不可孤單耳。
一。
安成川分兩所
武科初試事。
一。
牙山田稅米船二十隻到泊云。
此處糧料乏絶
從略用事
一。
城池大邑守令。
先自棄城遁竄者。
摘發尤甚
從重治罪事。
知委
如有立功自效者。
贖罪事。
一。
廟社陪侍
不可無禮堂上
且以大禮當前
禮曹堂上郞廳出送事。
一。
唐將約和之後。
我軍慮有解弛之虞。
及李鎰軍中
近臣往視戒飭事。
十六日壬申
領相崔興源
行在所奉皇勅及敎書來。
十七日癸酉
十八日甲戌
豐山避亂
來謁東宮
十九日乙亥
二十日丙子
二十一日丁丑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
倡義使金千鎰書狀
恭陵參奉浩然牒呈
俱係陵寢重事
故監封上送
詮次善啓
近日
未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東宮
留成川。
箕城之賊。
時渡大同江
出沒祥原,江東之地。
恣行
搶掠
則元天將界限
故如前伏勦殺
北賊先運。
已踰鐵嶺
而餘賊西向云。
而出於民間傳聞之語。
未知虛的
前日京畿觀察使沈岱赴任時。
力請以尹健除授川府使。
故以尹健差出矣。
行在所
以禹性傳除授
性傳赴任所。
聚兵甚多
畿甸募兵人中
性傳之兵。
最多且精。
金千鎰擧事京畿
而專倚此軍云。
頃日
伏覩行在所政目。
禹性傳遞授奉常寺正
竊恐性傳已聚之軍。
遞代之際。
不無潰散之弊。
性傳仍任仁川。
似爲便益
信川郡守李德男。
逢倭戰死。
男所聚之兵亦多。
不意陣亡
所領之軍。
若久無主將
必有星散之患。
極爲可慮
司僕判官李尙閔。
北道徒步踰嶺來現。
故卽以李尙閔權差信川郡。
戰馬弓矢覓給。
使之星火赴任矣。
二十二日戊寅
夜。
大雷霆以風。
二十三日己卯
備邊司。
移排東別室。
二十四日庚辰
二十五日辛巳
東宮引見備邊堂上
李德馨來自行在所
二十六日壬午
曹參判丁胤福往行在所
二十七日癸未
黃暹爲假承旨
○前醫官
仲孚來。
復屬內醫院。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本月二十五日。
大司憲李德馨受由過去
伏審聖候康寧
不勝欣喜
前以龍岡城堅固
舟通海西便易之路。
東宮可以移住之意啓稟矣。
卽今天寒已迫。
如欲遷徙
則須趁冬節未深之前
久住一隅
坐失民望
殊非進取收復之計。
物情皆然。
等之意。
奉行次。
移住龍岡
不可久留
則觀賊勢盛衰
轉向海西
隨勢漸進
東宮別遣曹參判丁胤福。
仰稟矣。
北道事勢板蕩
將無收拾
巡察使宋言愼尙未入界
南北兵使皆闕久。
未塡差。
極爲可慮
斯速差遣
可以及時措救。
江原道
觀察使姜紳一入東之後。
聲聞隔絶
安峽,伊川平康,鐵原等處。
復爲賊數。
一人措捕。
事勢緊急
不得已安峽,平康伊川等處。
以有武才可堪人。
姑爲權差。
召募官金漬。
方與僉知成渾開城留守李廷馨
協力捕賊。
而今移授麻田召募之事。
將爲懈弛
成渾李廷馨
累次啓聞。
金漬則召募官仍任。
田郡守
以前所權差李亨男還爲權差。
允爲便當
二十九日甲申
三十日乙酉
十月初一日丙戌
初二日丁亥
迎敎印初度習禮
初三日戊子
迎敎印再度習禮
初四日己丑
王世子迎敎印都承旨柳根齎來。
王世子根行茶禮中大廳。
此禮似非。
得已不已者也。
是日
風。
初五日庚寅
初六日辛卯
與領相崔興源右相兪泓承旨希霖,知事自新,前副提學沈忠謙。
東宮命。
會餞柳根東別館。
初七日壬辰
承旨柳根還。
是日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
本月初四日。
承旨柳根齎到敎書印章
依該曹儀註
無事行禮
臣民上下
無不感激隕淚。
王世子承此恩命
其於情禮
不可闕然
別遣知中樞府鄭昌衍。
兼行問安之禮。
臣等陪侍東宮
留成川。
京畿觀察使李準。
自以宰列之人。
雖在私服
不可退在。
向行在所
來到成川。
臣等稟于東宮
起復留此。
與之共議
應軍務
兵興之際。
糧餉最重。
而他道則尤被兵燹之禍。
忠淸全羅兩道
稍有保存之地。
不至失稔
若不趁時
收合
至於歲翻穀貴。
措置無路。
亟命該曹。
節目
磨鍊擧行
便當
初八日癸巳
刑判李憲自大朝還
初九日甲午
初十日乙未
十一日丙申
使令世雲如行在所
因狀啓。
牛溪成參判渾。
遂安來謁東宮
仍留。
○參判丁胤福如大朝
行至嘉山
患苦危急
王世子命遣內醫往救。
十二日丁酉
內醫仲孚發行
路聞丁參判已至不救
還來
○咸興判官弘業
兩王子及金貴榮等書。
來自安邊賊中。
大司憲李德馨
來自安峽。
○李弘業
因向大朝
十三日戊戌
備邊司。
東室移排于望江亭
是日
因花陵正。
聞慶胤在西山時。
賊虜去。
德原正一家。
移入江華云
(慶胤。
德原正子
先生外孫。)
十四日己亥
因臺劾。
弘業及所率十二人
押送行在所
十五日庚子
十六日辛丑
十七日壬寅
雪。
○夜。
雨。
十八日癸卯
沈游擊平安兵使了書來。
牛溪成渾
備邊堂上除授
十九日甲辰
二十日乙巳
二十一日丙午
扈從官僚始散料。
二十二日丁未
平壤賊添兵。
邊司會議。
是時。
亦有奴里峴北聲息
慮其平壤合勢
移避
會議也。
二十三日戊申
備邊面對
○夜。
雨。
二十四日己酉
雨。
王世子嬪宮先發
向殷山成川溫井宿所。
日晩發行
夜深始至溫井。
幾至闕餐云。
二十五日庚戌
王世子發行
是日
大風
士大夫避亂者。
或多徒步攜擔。
顚躓道路者不知其數。
見者不覺出涕
是夕
訒之宿奴盧萬鍾家
營吏金千輝備酒饌來饋。
二十六日辛亥
留。
二十七日壬子
宿慈山。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日候甚寒。
不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留成川。
防御使金友皐,助防將
金信元等馳報內。
今月二十三日
安邊之賊。
指向永興倉。
似有踰西之意云。
成川迫近賊路。
恐有窘急之患。
移到殷山。
京畿監司沈岱在朔寧郡。
爲賊所襲。
與其軍官及戶曹佐郞尹慶允。
遇害極爲慘酷
畿甸賊勢。
比來益熾
沈岱多般措置
僅得成軍
不意遭變
其代不可不速出。
反覆思之。
未得可合之人。
開城留守李廷馨
多聚義兵
長湍地。
姑以廷馨例兼留守
松京收復
別差留守
似爲便當
李廷馨官敎。
急速成送。
何如
正金漬,經歷沈禮謙,司祿敬元
同爲召募
聚兵已多。
屢有殺獲之功。
不可不照例論賞。
沈禮謙元相當職陞授
而金漬則會經正三品實職
自此論賞。
似涉重大
朝廷處置何如
內瞻寺正兪大進以召募使。
廣州地
兵將二千人
多有斬獲之獻。
似當與金漬。
一樣論賞。
故敢稟。
二十八日癸丑
宿順川。
二十九日甲寅
留。
三十日乙卯留。
十一月初一日丙辰
留。
初二日丁巳
宿肅川。
都元帥金命元,本道監司李元翼
路謁東宮
初三日戊午
豐原府院君
來謁東宮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昨因長興張逈回還
伏審聖體康寧
無任欣抃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自順川。
今到肅川府
東宮欲留各鎭管。
勸勵諸邑
本府安定兩州
皆是唐將所經之路。
勢難久留
不得已欲駐寧邊
龍岡形勢詳細看審事。
已爲發送沈忠謙。
姑待探還。
定奪計料。
而唐將過去之時。
東宮欲爲出見
懇陳切迫之意。
相見之際。
恐或非便。
當行與否。
玆以仰稟。
前以唐將五十日之限。
久稽討賊之擧。
師老卒惰。
兵糧將竭。
若不趁當此沍寒之節。
急急致討。
則將爲難圖之患。
今則約限已過。
天兵若不速下。
恐貽後時之悔。
令諸將設策
侵攻期於勦滅似當。
朝廷作急商確
失期伏望
成川爲府。
西北賊路之衝。
江氷已合
且無城郭
防守甚難。
而府使李齊閔。
不解武事
策應之際。
恐致疏虞
極爲可慮
依麗朝例。
權設判官
主簿震男權差。
專委把截之事。
何如
事變之後
武士逃竄甚多
雖勤呼召
一應者。
聚軍之路未廣。
朝廷設科本道
已聚累千。
其餘各道。
亦依本道之例。
乘隙擧行
允爲便益
東宮行次
留駐成川之日。
介於西北兩賊
間。
形勢孤危
本府八九月江邊立番軍士
除赴防待衛。
移駕之時。
各處防守衛不足
不得已十一月十二月立番成川軍士。
依前除赴侍衛矣。
慶元,陳世雲等。
死於朔寧之變。
所齎銀鐵遺失
高山驛吏辛祉覓送一塊
監司軍官慶龍一時齎來。
中部參奉文海準授上送事。
初四日己未
留。
初五日庚申
留。
初六日辛酉
留。
初七日壬戌
安州
初八日癸亥
李貴東宮
獻策
初九日甲子
留。
初十日乙丑
留。
豐原府院君乘月來訪
十一日丙寅
安州發向寧邊
羣議不一
不得已還詣肅川。
晝停于雲巖院。
夕宿本府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仁川府使尹健,安城郡李夢台。
死於朔寧之變。
鐵原府使金
捕斬府民交通倭賊者。
其子附賊。
欲殺
以此避在他境。
勢難仍居其職。
移授仁川。
原則以李唯直代之。
安城郡
則以宋繼祖權差矣。
東宮留駐之地。
寧邊
江華二府
曾已狀稟。
待命安州
本州凋弊已極。
加以唐兵直路
勢難久留
移駐寧邊之際。
陪從諸宮。
扈衛士卒
盈庭號訴
以爲一向退縮
坐失民望
海路流澌
則又難他適
羣情憫鬱。
至欲遮路
人心如此
不敢沮遏
不得已發向龍岡
擬達於海西
如未能得扺江華
則欲留海州計料。
爲象情所迫。
命下之前
徑自發去。
極爲未安矣。
十二日丁卯
宿永柔。
沈忠謙自龍岡回程
因護鶴駕路上
十三日戊辰
宿甑山
天寒甚。
一行苦之。
○判尹金晬自慶尙監司來向大朝
過謁東宮
十四日己巳
留。
十五日庚午
宿咸從。
十六日辛未
龍岡
王世子山城
十七日壬申
東宮仍留。
衛率李德弘追至。
鶴駕
見禮倡義錄。
十八日癸酉
冬至日也。
藥房問安
十九日甲戌
藥房問安
二十日乙亥
黃正言愼獨啓。
請拿鞫備邊有司
不允
夜雪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日氣寒沍
未審聖體何如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本月十一日。
離發安州
十五日
來到龍岡
初因衆情
欲向海西
及到此地。
東宮旨意
不敢決去
留駐本縣
觀勢進退計料。
巡察使趙仁得。
自黃海道
向行在所
遇於甑山縣
仁得新遞海西方伯
備諳本道事勢
東宮如向海西
則相議策應。
有所益
使之留此矣。
二十一日丙子
留。
二十二日丁丑
留。
二十三日戊寅
留。
二十四日己卯
司評李幼澄
行在所齎奉聖旨來。
○子允穆
鄕家尋至。
二十五日庚辰
二十六日辛巳
幼澄大朝
同知盧稷自大朝還
二十七日王午
邊司會議。
二十八日癸未
右相兪泓三道體察使。
發向江華是日
大風
西厓安州
時書來。
藥房問安
仍請劑藥。
神秘二服劑進。
二十九日甲申
藥房問安
三十日乙酉
入直都摠府。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昨因工曹佐郞李貴之來。
伏審聖體康寧
無任欣喜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時留龍岡
初聞本縣城子險固
軍糧有裕
可以留駐
東宮每以移去他道爲未安。
累下懇切之敎。
臣等不敢仰達。
陪來于此
觀其形勢
城基高峻
守堞之卒。
凍傷可慮
內面狹窄
軍馬難容。
累日露處
逃散居多
勢難久留
極爲憫迫。
若移他處
只有海州賊路不遠。
亦非安便之地。
而他無差勝之處。
不得已欲向海州
右議政兪泓陳疏請往江華
東宮下問便否之時。
適聞大朝兪泓黃海江原京畿三道體察使之奇。
旣膺大朝之命。
江華亦在巡審之中。
故臣以可送爲對。
兪泓急於討賊
本月二十八日發去。
前日有旨內。
有兩南弓箭輸取之命。
宣傳官,部將等。
旣已分遣
收來後。
卽爲入送計料。
兵曹堂上
此中無一員
侍衛虛疏
至爲憫慮。
朝廷處置
何如
十二月初一日丙戌
藥房問安
杏仁五味子湯。
三服劑進。
入直都摠府。
初二日丁亥
藥房問安
初三日戊子
藥房問安
是日
天氣甚寒。
憲府
右相
初四日己丑
藥房問安
王世子還。
攝事
李貴獻策○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倡義使金千鎰
送其子象乾及其幕下士林懽。
備言京城畿甸形勢甚詳。
京城之民。
兇賊毒虐
日夜官軍之至。
儲備軍器
潛圖內應
約束千鎰者。
數千人
其餘欲應成泳,季廷馨,禹性傳者亦多云
舊都遺民
旣欲爲國家至誠討賊
而不於此時副應民望
時移歲變。
民情與賊玩狃。
馴致淪胥
更無恢復之望。
至爲可慮
畿甸之人。
官軍之外。
團結鄕兵。
名以義旅者。
四十餘。
起多者各數千。
不下四五百。
總以言之。
則不下數萬。
京城畿甸之民。
不下數萬云。
以此觀之。
非不足。
所患者。
總統之無人。
所謂義兵者。
雖有誠深討賊之人。
而亦不無託名便私者。
行止任意
不受節制
只自保其鄕里而已
不得人以統之。
非但不爲之用。
有後可虞之端。
右議政兪泓懇切陳疏。
請往江華
發行有日
被臺論劾請還。
愚臣妄意
須另選一員重臣名位俱隆者。
委以都巡察職事
督率畿內軍及義兵
鼓向京城
京師之民。
內外合勢
以圖收復
庶可成功
況今天氣寒冷
賊皆號凍無勇。
蹉過此時
以至春暖添兵。
則更無可爲。
且聞京城畿甸之賊。
恣意西下
以敵唐兵云。
蓋以京師無足可慮
專力西京
今若侵擾京城
以分其勢。
則雖未能刻期掃盪
亦可爲攻平壤一助
事機至急。
時不可失
陪行多官。
皆言當陳達切急之意。
不敢沮遏
敢此上聞
近日
日氣極寒
未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等陪侍東宮
時留龍岡
今月初一日
平壤之賊。
大擧出向中和
圍砲林仲樑之軍。
仲樑則因病歸家。
其代將金成彦
精兵百餘名。
設伏他處
留陣之兵。
猝遇浩大之賊。
矢盡力竭
不能扺敵。
擧陣皆被屠殺
積屍如山
軍糧器械
亦盡散失
中和之民。
仲樑之陣。
以延朝夕之命。
兇賊窺覦
期於殲盡而乃已。
喪師之慘。
甚於此。
大扺近來我師日老
兵食日匱。
前日一千之兵。
則今未滿數百。
賊氣日熾。
我勢漸戲。
國家存亡成敗之機。
不出於一兩月間
而今又以天將之約。
列鎭諸將。
不得任意厮殺
天將所爲
雖自謂有所布置
用兵之期。
日漸延緩
今日之事。
極爲痛迫
臣等愚意相幾夬決
速爲處置
允爲便當
初五日庚寅
藥房問安
初六日辛卯
大雪
初七日壬辰
藥房問安
王世子
惠膳東宮僚屬
初八日癸巳
初九日甲午
藥房問安
初十日乙未
以母忌齋祭事。
允穆宿客舍。
十一日丙申
設祭
○兵曹參判洪麟祥
自大朝。
十二日丁酉
王世子時移駐事。
入啓。
頃日
鶴駕安州回駕
不入鐵甕而來此者
蓋以直向江都
撫綏畿甸
控制兩湖之計也。
今則江津不通
旣失此計。
而尙留于此非計得也
臣愚以爲山城形勢逼窄
凝沍苦寒
士馬凍斃。
不可用武
賊若逼城。
則旣不得守。
無所避。
勢實狼狽
兵家所忌天獄之形。
必敗之地。
決不可留。
本縣客舍
則雖藏風向陽。
賊藪甚近。
夜襲可慮
臣之愚計
莫若亟往永柔。
留駐大軍之後
觀勢進退之爲得也
以爲山城天險可守。
此誠不思之甚也。
臣竊憫焉。
伏願下問大臣
及時移駐。
千萬幸甚
十三日戊戌
十四日己亥
藥房問安
十五日庚子
藥房問安
○以移蹕事。
再啓。
移蹕便否。
臣已略陳大槪
臨此危迫
不避煩瀆
盡愚見。
其策有三。
鶴駕海西
江都
號令中外
收復京城
掃盪大憝
以迎大駕
策之上也。
江津不通
旣失是策。
亟往永柔。
留駐大軍之後
以觀天兵之勢。
順則大路出迎大駕于西。
復東向成川。
遂安海隅等地
若不順則退保寧邊
策之中也。
而如不速行。
奉侍嬪宮。
先移永柔。
鶴駕留客舍。
斥候
士馬
變急避。
策之下也。
彊滯山城
人馬凍斃。
士卒怨苦
脫有警急
避守俱失。
坐待自敗。
誠爲無策
事理甚明。
愚智皆知旣失上策
失中下策
無所避難
識者寒心
寧邊
古稱鐵甕
天險形勢
城中寬闊
人馬足以周旋
將士足以用武
雪寒氷嶺。
北賊無虞
譬諸此地
霄壤不侔
而猶欲彊坐危地
淹延時日
已盈一朔
恐賊若生心
無所不至
不勝煎憫。
計者。
事之本。
聽者
存亡之機。
失聽過。
大事去矣。
伏願快決無疑。
但徽體愆和
不可輕動
唯望十分審裁。
千萬幸甚
十六日辛丑
雪。
藥房問安
是日
王世子癍疹始形。
十七日壬寅
藥房問安
十八日癸卯
藥房問安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臘寒嚴沍。
不審聖體安否若何
無任憂慮之至。
且中東宮行次
尙留龍岡山城
而頃患欬嗽之症。
未幾平復
本月十二日。
復有未寧之候。
而猶未廢書筵。
十四日
詮次始聞失攝。
問安則以平安答之。
十五日問安
請令醫官李公沂,南應命,金仲孚入診。
頭痛煩熱
欬嗽不止
六脈浮滑
蓋以前十二日夜。
寢房過暖。
開窻感冒
仍致此症云。
且審東宮未經癍疹。
涉疑似。
故與醫官十分商議
進參蘇飮。
兼進生脈
十七日
早朝問安
症候一樣云。
當日巳時末。
詮次聞之。
面上癍疹始現。
箇數不稀不密。
此症例爲煩熱
三豆飮,陳米飮生脈
幷煎待候。
同日夕。
劑進荊防敗毒散。
十八日
早朝問安
頭痛熱勢
幷似稍減。
額上所發。
覺先除。
大槪平順
前此閭閻
大小瘡疹熾發
醫官等。
告臣以稀痘兔紅丸之妙。
臣言于領相。
本道縣令申俔。
得生一口
醫官李公沂,南應命,金仲孚
臘八日取血。
一依方文劑入。
王世子依法進服云。
山城苦寒
居處疏冷
深恐有妨調攝
以此憫慮不已
詮次
啓。
十九日甲辰
藥房問安
是日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本月十九日。
通遠堡道中
李山甫
細聞李提督進軍曲折
且知提督當日通遠堡
臣仍進同堡。
具呈文待候。
申時
提督入堡。
臣卽詣通名
提督先呼譯官入來
呈文事理
譯官陳則曰。
我已知道
發牌文。
面勅夜不收
催發遼東落後軍馬矣。
仍召臣行禮
卽爲呈文
提督出立階上。
覽文至半。
顧授其弟如
答曰。
我已知道
已令催發軍馬矣。
臣告曰。
國王不知老爺已到遼東
不得具咨。
只令陪臣來候行色
卽仍行問安。
且令呈稟緊急事情矣。
大軍旣不發去。
賊若知幾先發
安定老爺決難扺當。
老爺急速進兵
答曰。
義州先到將官
請欲先進
而我慮先耗糧草矣。
今聞儞言。
當卽送三四千兵馬
且發已到義州南兵六千。
合一萬。
進駐順安
臣答曰。
此正小邦所望
不勝感激
願聞何時發送
在後眴之。
提督就聞其語。
下階下。
答曰。
我初欲送兵馬
不見國王咨。
可先送一譯。
具咨進來
我當發兵
儞則計開兵糧數目俱來
當偕往鳳凰城送儞矣。
仍戒勿往宋爺所。
觀其意則李山甫進去
時。
提督以呈咨經略
呈文於已。
有若以已左於經略
不爲具咨。
故今有是語。
而慮臣仍往宋處
欲與俱到鳳凰城矣。
臣答曰。
當依下敎。
小邦
以賊之先發西下爲慮。
更願先送兵馬
提督左右
就立臣前。
語表廷老曰。
非不欲先送兵馬
而恐此賊聞奇先遁。
順安軍糧。
萬軍先往喫下。
大軍後至
儞國何以接濟
儞謂倭子如是無謀乎渠極畏天兵。
不容西向
仍又細語曰。
吾聞沈游擊潛通軍機
深恐賊先遁去。
豈可先送偏師
以泄其機耶。
且問黃海道
亦有把截者耶。
臣以李時彦,金敬老李廷馣爲對。
又問平壤賊盡遁云。
信否
臣答曰。
小的義州
則不聞此語。
只聞添兵矣。
提督仍怒呼沈家旺來。
適佟參將答應官。
押家旺來到
家旺應聲來跪。
提督瞋睨曰。
儞言平壤賊盡遁。
海道旣有把截
則賊安能遁去耶。
仍問平壤賊數。
家旺答以八千。
提督怒罵曰。
雖有十萬。
我當盡勦。
我知汝詐矣。
我受聖旨
還國王于京都
言講和何耶。
我當拿唯敬到順安
入送平壤
其所爲。
依律之。
左右保授家旺。
無令逸去
仍戒臣攔截江口
無令雜人偸去。
臣答曰。
願聞老爺何日渡江
兵數幾何
宋爺幾日當來
答曰。
我到
江沿臺。
就整軍馬
整了卽渡軍馬
今廿五六當畢至。
過江在廿七。
過江則可卽向順安
若到義州
始爲整軍。
則恐費他糧料
軍數則四萬。
宋爺則只到江沿臺。
運糧通文而已
何用過江
臣退具兵糧數。
明日依所命親呈後。
偕向鳳凰城計料。
呈文草幷爲謄書。
小通事金德準授。
先爲上送
伏望速將緊急事情
急具咨星夜馳送。
似爲便當
(按。
是月是日
先生在成川。
本無出使越江之事。
此狀啓明他人事。
竊恐以傳聞謄錄於狀啓中耶。
姑存之。)
二十日乙巳
藥房問安
○去夜。
王世子寓所家火
是日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
東宮癍疹證候平順
本月十八日所封書狀中。
已爲啓達。
同日午後
氣候猶覺煩熱
咽喉似爲爛疼。
粥飮難下云。
臣與醫官等。
十分商議
隨症進藥。
加減薄荷煎元。
舍化陳米飮三豆飮,菉豆粥,生汁。
連進下咽
是夜
喉門暫開。
藿羹和軟飯數匙。
又進元米陳米飮二三度。
井花水頻頻嗽口
十九日
熱勢三分之二。
額頰先發漸至消歇
二十日朝
氣候一樣
二更入睡
四肢胸腹追發
亦至消歇
煩熱太減。
喉症亦歇。
三更量。
東宮幕外新造三間失火
時適睡覺
不至驚動矣。
○豐川府使黃允容,巡察使
廷馣啓聞罷黜
以南嶷假差。
罪犯輕重
不得
而豐川。
沿海要衝之邑。
筋力
不甚衰替
且得本邑民心。
軍器城池
繕葺已久。
而當此事變方急之時。
以南嶷。
則其防備之事。
不無疏誤之弊。
而本邑民人等
來呈訴。
懇請仍任。
民情如此
自朝廷參酌處置。
似爲便當
二十一日丙午
藥房問安
二十二日丁未
藥房問安
二十三日戊申
藥房問安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東宮症候
本月十八日,二十日
兩度書狀中。
已陳大槪
自二十一日以後
逐日三時問安
熱勢似減。
四肢先發處。
半消去。
咽喉欬嗽如前未快。
加減薄荷煎元數度
繼以龍腦末。
吹入喉門矣。
二十二日
寢睡安穩
咽喉漸至差歇。
熱勢大減。
詮次善啓
二十四日己酉
藥房問安王世子引見相及琢。
議定移向寧邊之計。
二十五日庚戌
王世子發行
宿咸從。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近未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陪侍東宮行次
當日龍岡離發。
今到咸
從縣留宿
行次之後
氣候平安
明向甑山
差復未久。
冒寒登程
極爲未安。
午時
臣與領議政興源承旨希霖,史官李軫及醫官李公沂,南應命,金仲孚入侍
候察氣色
容顔暫瘦。
無熱候。
語音如常
癍疹消盡無痕。
當日行次
發向甑山矣。
二十六日辛亥
王世子宿甑山
二十七日壬子
王世子宿永柔。
二十八日癸丑
王世子宿安州
○見西厓相公於賓廳
公元1593年
二十九日甲寅
王世子寧邊
仍留。
癸巳年
正月初一日乙卯
封狀啓一道行在所
王世子證候已爲平復
十二月二十五日發行
宿咸從。
二十六日
宿甑山
二十七日
宿永柔。
二十八日
宿安州
二十九日
寧邊
留駐
但嬪宮。
前月二十六日。
氣候未寧
頭疼煩熱
欬嗽兼發。
二十七八日。
氣候一樣
二十九日
癍疹始見。
不至稠密
三豆飮陳米飮,元米稀痘兔紅九。
本月初一日。
氣候煩困不至太熱。
間進元米陳米飮
所經之地。
賊藪不遠。
天兵且臨中路
不得停行。
以致連日行次
極爲憫慮。
初二日丙辰
藥房問安
初三日丁巳
李提督如松問安事。
東宮命往安州
允穆從。
初四日戊午
復命
初五日己未
呈聞見錄于政院。
○臣昨日三更
安州
今日早朝
使譯官秦孝男
李提督如松曰。
老爺天朝之命。
爲下邦遠來討賊
下邦臣民
莫不感泣
儲君權摠兵馬
來駐寧邊六十里之地。
今聞老爺行至境上。
竊願起居道左
而時未稟封於皇朝。
故事勢非便。
不敢焉。
玆遣陪臣問安老爺執事矣。
提督答曰。
委遣重臣致辭
多謝多謝
本月初三日。
提督李如松安州
卽招譯官孝男
問於體察使柳成龍曰。
賊勢如何
成龍卽具冠帶
提督幕外
譯官告曰。
昏夜不敢請謁
而事係軍機
當進老爺前。
隨問陳之。
提督曰。
昏夜何妨
亟具冠帶求見
交接
成龍共坐交接
成龍地圖以進。
提督展諸牀上
觀至平壤城外。
指點正陽門曰。
此隅形勢
可以進兵
成龍答曰。
老爺之言是也
成龍且曰。
我軍不習戰鬪。
不識坐作進退之節。
驅使先鋒
則恐多有犯律
者。
老爺三令五申後試用之。
提督曰。
平壤城山下
當先伏我軍。
用儞國兵
誘賊以出之。
縱擊殲滅無遺
若不出。
亦可進大軍崩之矣。
成龍且曰。
俺在平壤城時。
常見此賊放砲江邊
丸入城裏
丸氣甚烈。
老爺別加商量
提督曰。
倭丸不過一馬場。
則氣弱。
不至斃人。
我丸至過五里之外。
而亦能斃人。
倭丸不足患矣。
聞儞國人多有入賊者。
臨戰
投降者勿殺旗於一方
則儞國人付賊者必盡奔還矣。
旣滅平壤賊。
則儞國奔竄山林者。
莫不奮臂瞋目
提兵以起。
所以不日殲滅者也。
會須殲滅此賊。
二月日。
還國王子都城
奏凱旋師矣。
前頭川府
亦有元帥云。
明日可偕往同議處之。
且曰。
我之先。
朝鮮人
老父臨行戒之曰。
儞今往勉之
亟滅賊。
復國於都城而來云。
成龍退後
提督用金扇。
近體詩送贈。
其詩曰。
提兵星夜渡江干。
爲說三韓國未安。
主日縣旌節報。
微臣夜釋酒杯歡。
春來殺氣心愈壯。
此去妖氛骨已寒。
談笑敢言勝事
夢中常憶跨征鞍
初六日庚申
藥房問安
是日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
日候甚寒。
未審聖體何如
無任伏慮之至。
臣陪侍東宮
去月二十九日。
寧邊府。
次之後。
氣候亦爲平安
而嬪宮癍疹之症。
今已五日
症勢亦甚平順
行次自初陪行將官金友皐,李時彦,鄭希賢,朴宗男等。
皆以防御使分遣
而其餘堂將士如尹健,李唯直,金信元,李弘輔,朴震男,申景福,李尙閔等。
亦皆以守令差送。
陪衛之中。
一人可恃。
前在龍岡
賊陣不遠。
城守孤單
事甚憫迫。
不得已甑山縣趙誼招來
委以中衛之任
本縣則以宣傳金振先。
假將差送矣。
行次移動
整理行軍
不可主將
仍以率來。
本縣假將金振先。
爲人可堪守令之任
故仍爲權差。
而本府判官李霽。
人物昏劣。
專未理職
嬪宮行次入府之
馳馬過去
事甚駭愕
罪犯應罷。
本府今以行次支供及守城節次事務方急。
不可累日曠官
府判官
欲以文官權差計料矣。
日候尙寒。
不審聖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陪侍東宮
仍留寧邊
東宮氣候平安已久。
嬪宮症候
已差復。
不勝喜幸
前日天將安州
去府只隔二程
曾聞祖摠兵東宮所駐之地相距不遠。
而專無致意之事。
似爲未安云。
故臣進去安州通名
陳儲君起居途左。
受命天朝
故事體未安。
俾臣問安于下執事云。
則天將答曰。
委遣重臣致謝多謝多謝云云
府城寬廣
軍卒不敷
防守之事。
似爲虛疏
知事申磼以守城將。
留在本府
經理有日
已稟東宮
使之仍前勾當
而詮聞沿途儲峙蒭糧不裕。
天兵經過之處。
頗有匱乏之憂。
不可不斯速措置
故因東宮下敎。
百官馬及馬軍士馬匹抄出。
使刈取茭草於肅川近境。
差官領納都元帥
本府黃豆一千石。
亦令判官搬運川府
數日內期於畢納矣。
初七日辛酉
藥房問安
初八日壬戌
藥房問安
是夜
李提督以初七日擧兵
克復平壤城
初九日癸亥
藥房問安
洗馬守謙
來自定州
夜直摠府○聞平壤大捷之奇
初十日甲子
藥房問安
副率李德弘
行在所
是夜
平壤窟賊。
出窟逃走
○又封狀啓二道行在所日候猶寒。
不審聖候何如
無任伏慮之至。
臣陪侍東宮
仍留寧邊府。
伏聞平壤之賊。
旣已扺巢勦征。
幾盡殲滅
諸賊聞之。
想必瓦解
國家再造之策。
在於歡抃無已
前者
大駕離發平壤之時。
宗廟各室之主及永崇殿影幀。
使觀
察使宋言愼秘密埋置。
平壤今已收復
而言愼之外。
亦有識認之人。
急速出事
朝廷處置
何如
平壤今雖克復
北賊猶在背後
將來之患。
不可不慮。
天將許撥出一枝兵馬
分勦北賊云。
故因體察使柳成龍達東宮
抄出陪衛精兵三百。
軍器判官信道爲將。
與助防將朴名賢
和上國兵馬前北路事。
體察使處。
已爲分付
天兵行師之際。
不可接應供頓之人。
淸川韓準
權稱巡察使
使之勾當一路
陽德地
替付巡察使世恭而還
蓋世恭受北路把截之命。
則似非本任
久在境上。
諳事勢。
且有管領將卒。
不得已責於世恭
平壤判官李應革職從軍
本府收斂之事。
不可少緩。
故因體察使狀啓。
以前縣監申鴻漸
判官差送。
朝廷亦爲處置
何如
豐原府院君柳成龍只任平安體察使與否。
臣詳知不得
受命只在平安道
則自海西以東凡百措置
恐有疏誤之患。
天將柳成龍
亦或有相議之事。
柳成龍似當仍行。
朝廷量處置。
亦爲便當
十一日乙丑
藥房問安
十二日丙寅
東宮引見備邊堂上
十三日丁卯
藥房問安
十四日戊辰
藥房問安
○又封狀啓一道行在所日候甚寒。
未審上體若何
無任伏慮之至。
臣陪侍東宮
仍留寧邊府。
本月初十日。
伏覩李元翼所報。
則天將多有未安之言。
東宮留在近地所當馳謝。
兼督蒭糧云。
天將平壤離發。
今已有日
其行旣遠。
所難及。
期於追去。
前進不已
日月遲速
未能預定
廟社主陪行便否。
議論不一
朝廷指揮合當
曹參議沈忠謙上箚。
主意在於東宮退在遠地
只送天將爲未安。
其中又有題本旋師之慮。
不可謂必無是理。
若或有後日之悔。
東宮之行。
不可已。
而不稟大朝
先行未安。
玆將此間曲折
敢此仰稟。
李元翼所報。
沈忠箚子同封。
政院上送
伏惟上裁
何如
十五日己巳
東宮行望闕禮。
藥房問安
十六日庚午
藥房問安
十七日辛未
平壤大捷事。
告祭廟社
○余以社稷獻官。
致齋
十八日壬申
行祭。
○領相承召向大朝
東宮恩賜綿紬四端
藥房問安
十九日癸酉
王世子寧邊發行
從間路。
宿于嘉山地人家
直路則唐兵塡塞故也。
二十日甲戌
東宮大駕定州
是日
劉員外黃裳
先入本州
怒其支供太薄。
發向林畔。
路遇主上之行。
請留
不聽而去。
領相崔興源追往謝罪
慰解而還
藥房問安
二十一日乙亥
唐官二員來。
二十二日丙子
二十三日丁丑
上見黃指揮
行茶禮。
袁主事來。
上行酒。
二十四日戊寅
黃指揮發向安州
袁主事留○金同知宇顒伴接。
是日
主事求見大典
○夜。
大雪
二十五日己卯
袁主事發向林畔。
二十六日庚辰
宋經略迎慰使。
拜辭發行
宿郭山郡
允穆書吏自寬從之。
二十七日辛巳
宣川
宿車輦館。
二十八日壬午
朝到良策館。
柳永吉德純檢察軍糧事。
留本館已久。
寓館軍徐仁貞家(此下日錄
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