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芝川集卷之四 (自动笺注)
芝川集卷之四
 序(一首)
  
高山寺縣板小序
公元1579年
萬曆己卯
出牧首陽
繼而子仰有鹽州之命。
子固留後松都
海與鹽雖境相接
各限以職守
未得一便相見
松都距此幾二百里。
其得三人一握爲笑。
尤難也。
適子固以省覲鹽州
一日
亟謀會于高山寺
以寺在兩境間。
道里均也。
期日
方伯復初公亦屛騶導來。
共與泊定一室
焚香剪燭
夜久不寐。
呼酒取醉
不覺淸興飛動
開戶視之
月色如晝
海氣滉濃。
千里在眼。
余因朗吟晦庵先生十二峯海月明之句。
遂步元韻相和
各得三首
翌日
方伯被臬事。
冒雨先返。
余與二公
信宿而別。
海外一盛事也。
卽令寺僧義敬。
前詩鋟板掛諸壁上
玆倂記月日。
後來者有所考云。
芝川集卷之四
 記(二首)
  
影堂
海州東面
蘇門山
州城四十里。
松林翠樾
連亘七八里。
村居稠密
櫛比其間
柳生
世業莊田在此。
雖迹混於農夫野老
意思不俗
乃選卜宅隙地
構數椽小屋以燕居焉。
平日
翛然獨處
嗒然忘形
時有明月
入戶尋幽人。
命名之曰影堂
客至。
知與不知。
輒館于此以安之。
呼兒置酒
人皆知主人之貧若原憲
而不知淳熬飣餖何從出。
莫不嘖嘖稱歎
夜久月明
碧落千里之影。
徘佪簛篩于松翠之間。
淸風爽氣
一時俱至。
盡納于軒窓几席之上。
賓主懽甚。
相與持盃淺酌
仰看月色蘸入于盃中
樂之不已
所謂擧酒屬明月
對影成三人者耶。
乃伻求一言于我。
以敍其事。
老夫於此
興復不淺。
豈不歆艶樂爲之言乎。
東坡蘇公有云。
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一毫而莫取。
乃以江上淸風
山間明月
耳目者得而遇之。
則爲聲爲色。
各隨其自然
此固與物無競
與衆共樂之心也。
可見胸襟浩大
獨出萬物之表。
豈不快活哉。
且夫日月盈虛
天道之常有。
雲煙吞吐
氣又不齊焉。
必其光固不得圓滿皎潔
區區用力於留光駐景之所。
是與夸父逐日影者奚異。
亦可
笑也。
但惟月中
山河大地之影。
桂樹掩映乎其側。
此出於道家之所傳。
孟浪可信
自下視之
眞若有婆娑之影爲月障者。
自古諸人韻士多取以詠之。
有斫却月中
淸光應更多之句。
千古絶唱
名堂之義。
無乃愛月遲眠。
欲其十分光潔
不可得。
聊爾寓意於此
以示夫氛翳之甚可惡耳。
欲以天上無私之照。
一家自娛之物也哉
生曰。
大人言是矣。
盍記之爲他日篇什倡。
勸募新創載寧龍巖齋舍
不侫經涉患故。
罹罪網。
蒙恩放歸田里
山南水北
適之安。
何所往而不可居哉。
兵戈之後
先隴蕭條
奮業茺凉。
無可往矣。
不獲已退就息城故吏之家而止焉。
暇日
訪得境內山川之可遊覽者。
灘上流有鉅巖。
巉絶屹立水際
高可數十丈。
下有瓦川,牛頭川。
合流而成潭。
深深無底
蛟龍之所窟宅
歲若遇旱。
太守率諸執事
虔誠來禱。
大雨滂沱
靈異有驗如此
不侫邑人宜作舍于此
以爲祭祀齋潔庖湢之所。
以表龍王變化之神以德之。
僧道居之。
護視焉。
淸晨良夜
一聲兩聲
鍾磬遠飄。
開戶出視。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正是渠家覺月孤輪影落千江光景
老子宿因在此。
興復不淺。
到此地位
便覺人欲淨盡
天理流行
令人胸次灑落
一點査滓
直欲馭泠風而上太淸
造物者游乎八極之表。
此時一口吸盡西江水
未足以喩其快樂也。
況又村秀學子時來
讀書肄業焉。
山川淸淑之氣。
自能陶釀性靈
可以濯奮見而來新意
各自居養之效。
以桭迅興起
修孝忠信之行。
以立揚於一代者。
彬彬輩出
不侫蓋將刮目以待。
株守孤陋
甘自陷於卑汚之俗。
而謂此非分上之所能爲也。
則是乃鈍根猶在。
天茺難破。
未免鄕人而已
豈不悲哉。
勖哉有志
芝川集卷之四
 銘(一首)
  
紙衾
如雲煖如綿。
于以覆之甘寢眠。
淡泊之宜。
華靡之違。
能卷能舒。
吾與相依
芝川集卷之四
 跋(二首)
  
夢書跋
公元1595年
壬辰之亂。
父子王子順和君入北道
會寧民所縳給于賊。
賊以王子一尊貴之。
不屈辱到釜山
與天使謝,徐二公偕還。
璽書嘉賊所爲
講和以遣之。
廷論父子之罪。
遠竄
自來謫中。
又速意外之謗。
至被提參三省
賤督幾死于拷掠之下。
僅延殘喘
吁慘矣。
父子遂還發安置
自惟罪大罰輕。
天恩罔極
但人之吉凶禍福
皆所前定
非人力可爲者。
而亦有夢寐徵驗之事。
憂愁無聊之中。
偶集古方
拈出以書之。
時取檢看
以資修省
亡非隨事敬愼
玉汝以出困阨者也。
乙未十月初吉
于吉城之寓舍
信川太守權侯慶宴圖跋
公元前142年
自余退居金水山中。
信川太守權侯示以慶宴圖。
屬余跋其後
蓋侯楊村公之七世孫。
始由擧人筮仕
官至大夫
歷典數郡而尙未第。
己亥秋
乞養得授邑。
一家以爲喜。
大婆令人謂。
汝毋曰是爲孝。
前頭對策
須更進一步
俄而得捷丙科
時令人壽已八十二歲。
侯五十九歲。
者莫嘖嘖嗟賞曰。
耳順之年。
有親在堂
公元1600年
人間之所稀有
況又讀書不懈
題名黃紙
以悅其母者乎。
楊村之後
七世未有登科釋褐者。
侯乃能仰繼先世遺響
其視靑雲得路
太公之二歲者。
已云差早。
較之以綵衣爲戲。
却又實矣。
此亡非大婆令人平日之望其子。
不在於牲鼎之多寡
而惟以立顯親
爲人子之極致
雖公伯文叔之母之訓其子。
不足多讓。
推是心也。
他日侯所就之績。
何可量已。
凡在親奮。
爭相慶不已
設宴于枔川之奮廬以榮之
與宴者某宮某若干人。
侯名某字某。
萬曆庚子
溪院黃某識。
芝川集卷之四
 哀辭(二首)
  
白麓哀辭(辛公應時)
公元1645年
乙酉正月某日。
副提學辛君望卒于倡義洞之寓舍
享年五十四。
前此甲申十月
余歸自燕京
道聞君自玉堂暴中風疾。
舁還其家云。
嗚呼
君是余同年生也。
年十八歲時
始與之相交
纔踰弱冠
同中司馬
連榻連衿
較藝相上下。
釋褐
余獲先一年
而共升于朝。
同服在僚。
出入臺閣
齊蜚竝騖
相須也若距蛩之不
離。
相合也如塤箎交和
其間顯晦殊途
聚散不常
情義之篤。
終始無間
古人所謂平生之好也。
千里爲別
日月幾何
床褥之患。
於無妄
君其厄哉。
言念及此
心焉如割。
還朝未久。
先往問之。
則君疾甚
不能迎見
時從儕友之曾見君者。
詢君脈度之虛實
藥力有無也。
則皆云危重難起。
因言君見人
手指畫吾姓名
歪斜不成字。
可喜
是君喜余使事之得成。
而亦事始出自君與季涵輩故也。
病廢不省
而猶以此爲賀。
非但相愛之至。
亦其徇國之誠。
抵死且不已矣
厥後
有言君語吶吶者得成聲。
彊直者得漸收。
咸冀發春暄和
倘見蘇快。
余亦以忠信獲福擬之。
時以俗務掣人。
未暇更詣。
而忽聞君危革
亟馳以侯之。
迎醫施藥
已無所及
翌日逝矣。
嗚呼
孰謂君名譽早蔚。
不得大宣光輝
器量渾成
不得大宏其施用
氣魄精力
莫不健旺完粹
不得大享遐壽也耶
天之何爲足於畀而損於發。
善人而如不克也耶
此果天之所使者耶。
抑人之生死
天必不與
而爲造物者之怪弄也耶
未可知也。
尤可慟者。
大夫人尙康彊在世
只聞君患病
不知君已逝。
不祥矣。
若余少素弱
中多疾。
今老且病。
不過朝夕人。
顧惟晩涉崎嶇
自弔凉踽。
朋舊眇然
日就凋謝
令人無意世間
神交冥漢
淚落如川而已
於是爲辭以哀之。
辭曰。
大隱兮白岳西
懷故人兮我心傷悽。
園林寂寞谷鳥悲啼
書堂晝閉煙霧晦迷。
欲往見之兮路阻且躋。
嗚呼故人兮永相乖
鳳麓江西北。
懷故人兮我心惋結
江波日東江草日綠。
精魂散之兮渺焉何極
欲往招之兮死者不作
嗚呼故人兮永相隔
任生翼之哀辭
公元1596年
維萬曆二十四年正月十九日
寓公長溪老翁
謹以酒果
哀辭一章
任生之靈而告之曰。
嗚呼翼之。
爾公爾婆兮上奉慈闈
未三十兮爾兒呱啼
方病蘇兮言笑嘻嘻
不起兮棄若遺。
求諸理兮不可知
自隱度兮心傷悲。
春風藹然生意無窮
爾何往兮招不歸
嗚呼
寓公身縶覊兮。
不得邑子郞君郊圻
一盃伻奠兮淚䨥垂。
芝川集卷之四
 祭文(五首)
  
舍人趙君(廷機)文
維年月日
友人楊州使黃某
敬祭于亡友舍人趙衡善之墓。
嗚呼惟公。
風儀秀雅
言語端詳
外持溫和
內實剛直
不敢慢。
不敢親。
一分忮心
一毫吝氣。
所謂中立不倚。
不與世而推移者也。
我相知。
曰自總角
以我數年之長。
待之稍加於平交
我實知公之可師。
敬畏無異於尊執。
同直玉署
聯衾共眠。
講論之餘。
雜談今古
自信甚篤。
不競不阿
百鳥啾啾
一鶚騰翥
世道波奔。
砥柱撑回。
伊所守之甚堅。
人皆期以大用
賦命不永
半途云亡
我時遭憂而在廬。
奄聞訃而號慟
皇天不可恃。
善人而先摧。
欲拜柩而未能。
一哭於墓下。
免喪而復敍。
承恩於此州。
前志之可酬。
一悲一喜
知音難得
誠意交孚
天感余之哀。
得致菲薄於今日。
荒原斷隴。
秋色凄淸
我思古人
心焉如割。
一觴澆草。
痛哭而歸。
公若有知。
庶紆歆格。
尙饗
大諫鄭君(惟一)文
公元1576年
維萬曆四年歲次丙子十二月二十七日
友人丁憂黃某
謹以酒果
遣子進士
敬祭于近故友人鄭兄子中之靈曰。
我昔與兄。
同登司馬
厥後戊午
又聯策名
從游之久。
今蓋二十有五歲矣。
竊見兄德性溫和
才氣警敏
歷極群書
練達時務
臨事應變
出宿料。
區晝裁處
動合機宜
蓋其文章政事
皆所優爲
而濟以善辨。
發言有中
當世
雖曰知名者。
罕有其比也。
顧惟空疏
實資傳雅。
相與講論
各極所見
考同核異。
不競不爭
兄或推我而不居
我實知兄之莫及
無非相長之義。
豈但相好而已也。
在前喪。
來臨弔。
以我羸弱
憂之不已
日月未幾
兄乃病而臥床
及我畢制而歸家。
謂當往問其安否
因循未遂
又悲纏於風樹
自我不見
于今四年
尙冀神明之保祐。
庶幾斯疾之或起。
凶訃忽至。
如何不淑
嗚呼
高才遽止此耶。
善人殄瘁耶。
朋友眇然耶。
士類索然耶。
若余者。
有疑誰與質耶。
有懷誰與討耶。
使我踽踽者。
不足言也。
不幸邦國者夫豈細故哉。
友道之至重。
不暇其他
不覺失聲而長
號也。
限以禮制
不得奔哭。
欲寫哀於文字
不成倫次
聊寄奠於靈筵
詎此懷之能達。
靈若有知
鑑于玆。
尙饗
眉巖文(柳公希春)
公元1577年
維萬曆五年歲次丁丑六月初二日戊午
舊僚侍生丁憂黃某
遣子進士
謹以酒果致祭近故弘文館副提學眉巖先生柳公之靈。
嗚呼
人生斯世
其得相知解矣。
苟其人有可愛可敬者。
則雖時異曠代
地遠千里
聞風興起
神交感應者有之。
同生一國
同立一朝
則其爲欣慕嚮往
如何哉。
先生卽吾敬愛者也。
竊見先生氣度溫雅
學問該審。
後進所歸仰。
朝著之所推重
然而年齒尊而出身早。
家宅遠而竄謫久。
士之生長京師者。
無因承警欬而窺德範也。
往在丁卯
忝在玉堂
俄見先生召還于朝。
於是得以同爲校理
至于應敎
其間或出或入。
日月積多。
踰三歲。
孰謂幼少聞名
平生馳想
一納拜而未能者。
居然備僚席。
若此之密也耶
嗚呼
先生學多而能蓄。
人有叩者。
左酬右答。
如探囊中物應人之索也。
然不以爲
有。
必取善而輔之
苟有一言契含乎其心。
則痛舍已見而從之。
後生之無似。
不學孤陋
蒙奬誨之丁寧
昏惰有立
于以反覆言論之際。
亦以訂質於文義之間。
先生之期我者過矣。
豈其乎哉
實惟祛疑晦而廣聞見。
豈有一得而資博雅
先生曰否。
可勉㫋。
念吾力之未逮
恐斯言之不敢當
嗚呼
遭喪故。
悲疊風樹
先生還鄕
未得造別。
及其入城。
未起居。
雖使然。
則不忘。
近於潭守之行。
擬具別紙之問。
而聞卽赴召
緘書以竢。
未幾日。
先生戾止
謂遂此懷。
凶問遽至。
山頹梁壞
夫復何及。
徒使上貽宸極之慟。
下興士林之悲。
殄瘁之詩。
鑑亡之歎。
俱有不能已者。
嗚呼已矣
不可作矣。
某者
限以禮制
未獲往哭。
追思曩日待問之語。
有如身游市肆
百物具在
眩不知其爲寶焉。
吁其至矣。
吁其至矣。
伻奠淸酌
庶幾歆格。
尙饗
梧陰文(尹公斗壽)
公元1601年
維萬曆辛丑六月某日。
友人謹遣次男奭。
敬祭于亡友近故議政海源府院君尹公之靈。
嗚呼
公今去世云者
是何言也。
人言神觀充然
氣力康健
猶夫昔日
凶問忽至。
數日驚愕
哭之不已
嗚呼
以公富貴福德之盛。
造物多忌
不得易投其隙。
朝露溘然如此
若余薄福。
久生于世。
不死何竢
余嘗貽公書。
深羡李仲益平生長入醉鄕
不識世事
得先亂離
歸臥靑山
應笑吾輩尙在乾坤之內。
見人銷物盡。
有如改闢時候也。
公以鄙言爲然
不圖公又一夜之內。
蟬蛻塵寰擾擾
有若神仙游汗漫者。
人無大小
皆稱公福德
視古郭汾陽可少愧焉。
今世更無人幾及者。
豈不然哉。
至若綠野新宅。
重開於瓦礫遺墟
將欲復見太平
不但裴晉公自娛者。
惜乎輪奐未畢新。
燕雀悲噪。
未及稱觴賓客之列。
是吾之遺恨也。
一盃伻奠。
長慟欲絶
尙饗
順和君文
公元1607年
維萬曆三十五年歲次丁未五月癸亥朔初八日庚午
大父封一勳爵光國功臣黃某
遺孫男坤健。
敬祭于王子順和君之靈。
嗚呼
人世之事。
求無滿溢招損之災可矣。
不穀
勳籍
至極品。
以至連婚姻共休戚
不穀大翁也者
金玉之貴。
王室爲舅家也者
門楣女孫
於以又産小主
長養于禁中。
儼然曾大父之尊。
其親又如何哉。
賤督雖得謗滿世。
宣力危難之中。
能保兩箇王子虎狼之口者。
天必知之。
天必知之。
其視諸王子。
榮華富貴焜耀一世
延及夫人之家又何遠矣。
自家福薄。
妻家無祿而然耶。
何其豐嗇之各異如此也耶
不穀老將死矣。
後世若有良史
公論必有所與
歸歟歸歟。
壽夭修短
亦不足較
嗚呼尙饗
芝川集卷之四
 墓碣銘(四首)
  
承議郞行戶曹佐郞尹公墓碣銘幷序
隆慶丙寅
長男赫。
室尹君思叔第一女爲婦。
明日
謁見舅姑
時婦年十四。
進退周旋
中禮成人
自公婆及諸父母姊妹
旁曁女賓。
莫不嘖嘖嗟賞曰。
善乎婦必其有所取者。
旣又兩家敍親
孔云始得見思叔。
溫良愷悌
被服寒素
眞如儒生與人交。
謙卑自牧
一毫驕吝氣習
世號尹氏綺紈豪富
思叔乃能擺脫宿累。
矜莊
持家厲吉。
有法拂士風。
於是乃知婦之賢。
所從來也。
嗚呼
君眞雅士
平居
圖書室左右
幅巾中坐
嘯詠終日
襟靈瀟灑
不想世間嗜慕。
時或游戲翰墨自遣
筆氣端勁逼古
畫品極其妙。
人家所藏雜古今書畫
不知寫出誰手。
一見輒皆知之。
後有標識
如其言。
時或展玩屛障山水
煙霞萬疊
咫尺千里
令人意思縹緲飛入其中
其他品題物色
亦無非理精到
入秋毫。
人有求見畫者
落筆寫古數榦。
須臾盡三四紙。
橫斜的皪
絶奪造化
才調天成
巧思泉涌
皆非凡人所及
然此特君餘事耳。
至誠事毋。
出入必告。
每事必稟。
惟恐或有違咈
奉祭祀。
一依朱文公家禮
參酌古今
喪祭二編。
子弟謹守服行之。
常自念先世貲財
而皆不克永年
此身襁褓早孤。
幸免夭折
寢以成立
進士及第
無不如其志。
豈不多于前人
以玆深自晦匿。
不求進取
有言及者。
揮斥不省
隆慶壬申釋褐
卽選入承文院。
持重祖母靜淑翁主三年外。
正字
著作奉常直長
又轉博士
成均
典籍
循例待次
其間用薦者。
再授承政院注書兼春秋記事官。
謝病不仕。
典籍
移拜戶曹佐郞
未及中謝
爲養乞外
長水縣監。
平易近民
興利革弊
一境安之。
居三年辛巳。
疾作
屢控狀求解
監司不許
民至有申訴請留
決意棄官
還家卜築東郊沙里
栽花種樹
敎子養孫。
若終焉不返者。
平生所守只此
可知矣。
無何
乃於六月九日
微恙漸幾。
不起
生年嘉靖丙申
距此得算四十六。
是年九月壬午
窆于安山郡修理山午坐子向之原。
從先葬也。
君諱儼。
思叔其字。
自號松巖
鄕貫世望
詳載祖考儀賓鈴平尉燮碑誌
不具
考諱之誠。
成均生員
南氏
故參判世雄之女也。
宜人
判書金澍之女。
五男二女
男長曰民哲。
次民俊。
次民獻。
次民逸。
次民覺。
哲未産。
俊生一男
幼。
生一女。
幼。
餘未娶。
外孫男。
名黃坤厚
女孫三。
幼。
季女未行。
嗚呼
君視赫如其子。
赫幸竊壯元及第
方任咸鏡都事
豈不榮哉。
而婦先君亡已五年
今下世又二年
婦葬。
實誌之。
君之墓。
吾又銘之。
一家兩世
奄忽作故
何以
忍此爲也。
噫。
銘曰。
謂我舅也者君之女。
君翁也者之子
於以抱孫
二人之尊。
二人之親。
愛君子其德溫溫
奈何九原
宗室善大夫定安副正墓碣銘幷序
誕惟我世宗大王金枝毓秀。
封錫爵
各自爲宗。
第五諱璵。
封廣平大君
傳至三代
有諱千壽
例封定安副正。
階彰善大夫
淸安君諱嶸之子
永順君諱溥之孫也。
永順廣平後。
廟朝
精忠敵愾保社定難翊戴二號功臣
進階顯祿大夫
名在司盟
卒諡恭昭
淸安特恩
加階中義大夫
聘領敦寧府事盧公弼之女。
推其貴。
封盧氏長城縣夫人
育子五人
安次居三。
九歲
淸安捐館舍
追慕哀毁
無異成人
不輟素食
日就羸瘁。
母夫人惟其疾之憂。
密令婢侍。
肉羹中以餉之。
公覺之。
號泣倂不復啜羹
夫人竟亦不能奪志
以此夙嬰痼疾
長在床簀
扶曳定省失時
及到寢門
作勢去扶奉謁
不令母夫人知其有疾也。
兄弟友愛融融怡怡
共被爲樂
經紀母夫人
治業各有分掌
公元1487年
夫人或有別與於公。
公輒訾省其諸兄弟亦受賜否。
否輒辭之。
庶妹無屋宅。
倡見諸兄弟。
出財構宅以居之。
孝悌天性如此
生于成化丁未
卒于正德己卯
于廣州治西光秀山之原。
年三十三。
配韓氏。
州牧使諱嶔之女。
王子桂陽君諱璔之外孫也。
公貴愼人
婦德溫純
內治有範。
姑夫人稱之曰賢婦
人亦無異言
先公四年而歿。
公葬
就其塋而異室焉。
一男一女
男曰漢試。
蔭才補職。
卒官白川郡守
女適忠勳府經歷興緖
郡守二男一女
曰仁健。
牙山縣監。
義健。
累授敦寧府直長
皆不仕。
女適盈德縣任元。
經歷生一女。
全州府尹沈義謙。
縣監有男曰郁。
二男一女
幼。
郁來吾贅。
吾與事同一家
今將立石于公之墓。
直長屬余銘之而投其狀。
謹受而讀之。
形容公之風致者。
直長實似之。
不及見公。
得見直長斯可矣。
爲之銘曰。
紈綺澹如
孝悌之醇如。
飭行脫俗
于嗟麟兮
年何促兮嗣不蕃。
欲絶之兮復存。
有待後世
吾將見夫吾之外孫
三友堂李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509年
先生諱之忠
字元老
海道牛峯縣人也。
十二世祖靖。
高麗朝。
入金爲侍中
侍中之後
繼以儒顯。
高祖諱吉培
登第本朝
官至觀察黜陟使
曾祖諱圻。
憲府監察
贈議政府左參贊
祖諱承
禮曹判書
考諱詢。
力學未試。
居喪以孝稱。
全義李氏
護軍裕之女。
先生生于正德己巳二月丙寅
幼志不凡
年十三。
丁外艱
十五。
丁內艱
嬰疾病。
猶且奮厲爲學
聞慕齋金公散居驪江
造其門受業焉。
丁酉
生員
遊國庠
趣向論議
卓然自立於群儒中。
俗輩頗不悅。
自是不事科業
以訓後進爲已任。
學者多從之。
其所成就者。
有時望。
先生氣度嚴毅
望之可畏
侍席者不敢惰容
見人一善
好之易色。
不善
惡之若浼。
應接之際。
言笑不苟
未嘗非義干人
人亦不敢非義相加。
先生小許可。
其所交游者。
當世知名之士。
性又酷愛山水
遇興輒往。
浩然而歸。
晩年
風致尤更脫灑
一室翛然
左右圖書
庭植
自號三友堂
杜門閑居
若無意於世。
至聞時政闕失
公元1551年
未嘗慨然歎息
辛亥春
兩宗
太學生累月伏闕
將空館而去。
監司朴素立。
時爲疏頭
問其去就先生
先生曰。
臣子之義。
遇事力諫而已
成群出走
近於䝱君。
豈可長往不返乎。
朴大以爲然。
作書諸生
諸生雖竟去。
人以先生言爲識體
先生於是
抗疏極言
不避觸諱
人頗危之。
先生不爲動。
癸丑春
銓衡者聞先生名。
薦授東部參奉
僶勉謝恩
移疾不出。
乙卯夏
倭寇陷達梁。
節帥敗死
先生具疏
權臣受賕
授帥非人
將上。
子弟諫止之。
歲戊午
墜馬重傷
因發癩疾。
藥餌無效
不以懷。
正衣冠。
端坐終日
檢束之功。
未嘗少懈。
壬戌十一月十一日
卒于正寢
享年五十四。
癸亥二月十一日
葬于燕岐縣北五峯山泉洞乾坐巽向之原。
孺人金氏
順天
曾祖諱瑊。
贈戶曹參判。
祖諱世熙
慶尙道兵馬節度使
考諱近。
迪順副尉
郡守三山女。
正德壬申十一月十二日孺人
年十五。
先生
溫惠慈詳。
下有恩。
接人以厚。
奉祭祀賙親戚
咸盡其誠。
二男一女
長曰㥈。
戊辰進士
奉事具循女。
公元1572年
二女
幼。
次曰㤲。
經歷定國女。
適生李思孝
隆慶壬申六月二十八日
孺人卒。
祔葬先生塋左。
先生高識信古好義
阨窮無悶
潛心經史。
手不釋卷
硏究之暇。
游戲翰墨自娛
至於卜算律呂諸家之書。
靡不通曉
與人辨論
閎確暢達
聽者不洽自足
一時名儒宿學
疑議必與之參訂
作書子弟篤友愛。
又作祭式遺子孫。
行宗法常曰。
古有置財以賑窮族者。
恨吾無其資也。
學者讀經拘於傳註
失其本旨
乃撰易,詩,書輯覽。
又抄二程全書朱子大全,春秋左傳藏于家。
先生疾革
侍坐
先生曰。
吾病將死。
萬事俱不省記
時念舊學
意味尤新。
恨未得卒緖爾。
先生可謂俛焉孶孶
死而後已者也。
不幸遘疾。
天不假年
嗚呼痛哉。
銘曰。
學之博行又確。
甘晦隱無慍悶。
壽考大道
有斯疾天難必。
微言如昨聞。
幽宮無窮
成均進士黃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533年
君姓黃。
諱廷吉
字崇善
長水縣人也。
生于嘉靖癸巳八月甲申
終于萬曆丁丑四月乙丑
得壽
公元1577年
四十五。
同年五月壬寅
窆于交河金蠅里之原。
從世藏也。
君自幼。
謹厚成人
稍長。
知力學。
隆慶戊辰
司馬
嬰疾病。
日以湯劑爲課一室圖書
蕭然自適
因探命數之奧。
屢言人修短禍福有驗
儕友有鄭君惟一
與君生同年月。
而日甲少異。
鄭君早達有名
嘗謂兄弟曰。
貴我窮。
此日甲所使
然彼大限不久
彼終時會我終也。
鄭君果先一年下世
隨之。
吁其妙哉。
曾祖諱蟾。
僉節制使
祖諱允峻。
宗簿寺正
考諱博。
判決事。
覃恩宣敎郞
母龍仁李氏
封淑夫人
判官李秀莞女。
二女
長適武士韓楯。
生三男。
皆幼。
次未行。
弟廷福。
決公遺意
將推其次孝儀爲後云。
銘曰。
承判天也難知。
數也難推。
得其妙。
自信不疑。
數若天耶。
其奈君何。
金蠅之麓。
君所宅。
欲有考者。
視此鐫刻
芝川集卷之四
 墓誌銘(二首)
  
善大夫曹參成公墓誌銘幷序
公姓成。
諱壽益
字德久
自號七峯
系出昌寧
遠祖諱貯。
諱仁輔
新羅高麗
大官
厥後歷三
公元1528年
代。
諱汝完
府院君
諡文靖
生諱石瑢。
辛禑朝登科
官至密直副使
諡文肅
生諱槪。
入我朝登科
官至京畿觀察黜陟使
筆法諸文妙一世。
所書獻陵碑。
爲世所寶。
觀察有子諱熺。
卽公高祖
登科出入玉堂楊顯。
成三問禍。
被謫還起。
終于承文院校理
仁齋集行于世。
曾祖諱聃年。
康靖大王朝。
鄕學參奉
登科
屢入玉堂
終于弘文館校理
靜齋集行于世。
祖諱夢井。
應擧不落一二名之下。
登科錄靖國勳。
封夏山君
官至大司憲
諡襄景
考諱禮元。
卽夢宣子
夏山嗣。
官至長興庫令。
贈吏曹參判。
封昌城君
妣贈貞夫李氏
進士李守諒女。
生公嘉靖戊子五月戊寅
年二十五。
壬子司馬
遂補濬源殿敬陵參奉
遷敦寧府奉事
中明廟朝廷試科。
選入承文院。
轉至著作
尋薦入藝文館檢閱
例遷待敎奉敎
陞刑曹佐郞,司憲府監察
忠淸江原兩道都事
入拜刑曹正郞
春秋記注官,戶曹正郞
魚川一路
介于營鎭之間。
將士侵責。
驛卒凋弊
公出察訪
舊有逋債
積年未納。
流亡過半
公聚民焚
其券。
人皆感泣
謂之父母
移授平安道都事
春秋記注官
遞授戶曹正郞
開城府經歷
公愛其舊都山水秀麗
公餘。
日遊嘯詠其間
揮翰寓懷
有若物外人
松都鄭文忠公夢周故基
倡率諸生立祠
花潭先生徐敬德配之。
士林多之。
瓜滿。
成均直講,司藝。
辛未
以親老乞補富平府。
陞司饔院正,光州使。
察訪大同道
入拜司成軍資監,尙衣院正。
出爲淮陽府使。
善政特陞通政
癸未胡變。
征北將士
日日雲集
百姓相語曰。
君侯愛民如子
我等遇此,多▣。
得保不流散者。
君侯賜也。
老弱爭先負荷
一切軍用供億
皆不乏窘
驕悍將卒。
憚公簡嚴
不敢自肆
瓜滿。
拜僉知中樞府事。
賀至使赴京師
國家宗系受誣。
奉使入朝者必辨覈
公呈文禮申請之。
光國原從勳。
庚寅
自成川府使。
夏山嫡長
光國平難兩勳血盟
特陞嘉善
封昌山君
壬辰四月
倭賊大擧入寇
奄迫京城
大駕出幸關西
公以衛將扈駕
在道上拜刑曹參判兼五衛都摠副摠管
上進海州
拜禮曹參判兼同知
公元前209年
禁府事。
及上還都
公扈衛中殿
因留海州
兼掌出納
乙未
留守開城
百姓聞公再釐。
相慶曰。
公來矣。
亂。
離之後。
居民死亡
盡心保聚
之流離遠方者
悉皆刷還。
一年之內。
還集者多至千餘戶。
公憫學校殘滅
生徒渙散
文廟招聚學者
啓于朝差出敎授
閭閻間始有挾冊者。
丁酉秋
倭賊再動。
公以副摠管
因差假承旨
衛中殿
移駐遂安
跋涉道路
盡瘁成疾。
辭退海州
戊戌三月十六日
寓舍不起
享年七十一。
四月某日。
歸葬楊州穴里德坡之原。
貞夫人崔氏。
別提世臣之女。
生七男二女
內外孫曾孫幾人。
端粹靜重
平生不好嬉戲
文學夙成
童丱
師門數百徒中推公爲第一
恬淡寡欲
與物無競
居家
不事生産作業
先考所與民財物。
悉皆推與寡姊
不近聲色
不逐交遊
公退
社門端居
左右圖書
博覽經傳
修心養性
期於上達
天文地理醫藥卜筮
亦無不涉獵而通之。
待人極其敬。
有言過失者。
掩耳不聞。
子弟若見朝報
則必呵責曰。
書生讀書學古而已
朝家之事。
非汝所知
痛禁之。
洽郡。
不求名譽
安民務本爲先。
卑小官。
不擇細務
盡心爲政
一芥不取
所至
公私皆便。
去後常見思焉。
晩年好易
沈潛玩索
晝夜不懈
有終不言
終年不出之時。
余自少。
文雅相從好甚久。
諸賢孤詒書來乞銘。
將以掩幽。
不敢以衰杇茺澁爲辭。
銘曰。
知公者我。
知我者公。
今其亡矣。
吾道之窮。
奈何昊穹
學生景祺妻婦人權墓誌
公元1538年
坡之洛河里。
安君景祺
少以村秀。
從先君學于金蠅廬舍
時余以童子來侍。
與同相善
後余室于安君從母之女。
遂爲通家之好。
相知淺淺哉。
安君溫謹夙成
事親無違
厥考習讀難於擇配
晩始娶權氏。
敏哲端良
甚合女儀。
內外親黨皆曰。
安君得賢婦。
治家
整飭有紀度。
孝於父母
誠於祭祀
友於兄弟
婢僕畏而愛之
窮乏者來乞貸
稱意而去。
女兄早歿。
一子
婦人撫視如子。
嘗欲拆財與之。
未及也。
安君兄弟相比
諸子起居者。
必先安君遊處
會食亦必于安君家。
婦人待之無間言。
安君
公元1577年
以致之。
人皆曰內善爲多也。
妙解蠶績之功。
每歲。
取繭盈箱篋。
以之製衣服極鮮楚
者莫稱美
萬曆五年
國內癘疫大熾。
傳相染而死。
安君僮使數人先染痛。
婦人安君曰。
君可走矣。
安君脫身獨出
道病而還
婦人亦已臥矣。
婦人忘已痛。
而用憂君病甚苦。
因以熱作。
四月三十日終。
生年丁酉
壽得四十一。
同年八月十二日
葬于家後西麓申坐寅向之原。
習讀府君墓下也。
權出安東
三韓大姓
曾祖諱耋。
光州判官
贈嘉善大夫曹參判。
祖諱景祚
修義副尉,司勇。
考諱結。
有名行。
累擧不第
國子生薦授。
至平奉事
飛語坐罷。
非其罪也。
李氏
系出龍仁。
參奉恭之女。
婦人子女
以其君側生子名璧承祀事。
嗚呼哀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