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留斋集卷之九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x 页
四留斋集卷之九
 [海西结义录]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3H 页
海西结义录(壬辰○军功所授职衔。书在居位下。)
从事官
前正禹俊民秀彦癸丑京文学
前郡守刘汉良而直庚寅延安正
田见龙德普壬寅松都海州牧使
金 岩卓叔乙卯京
前直长李继禄仲绥戊戌京兵曹佐郎
别坐赵宗男孝先乙巳白川军器判官
正字金德諴景和壬戌白川校书著作
前正郎李庆涵养源癸丑京遂安郡守
进士赵庭坚公直戊午白川掌乐直长
幕下士
正字金德谦景益壬子白川典兵
李 轸景任丁巳海州直长
进士睦孝范公则癸未延安监纳官主簿
幼学睦庆禧仲吉辛卯延安典兵参奉
生员郑汝忠公恕己亥京书记(水运判官)
幼学申尚廉而简甲辰京典食司直
郑信国君实乙巳白川典食直长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3L 页
赵千龄眉叟乙巳延安典书奉事
忠义韩 诇彦悟丙午京书记直长
禹 协伯寅丁未延安典食参奉
进土李 祐绥之戊申延安典食奉事
生员朴鲁荣吉初己酉白川参奉
张凤瑞景仪己酉白川典书
赵光庭应顺壬子延安书记参奉
进士申汝翼棐卿壬子平山典食奉学
幼学李 忱汝诚壬子延安典食奉事
进士赵光玹季珍癸丑海州参奉
幼学李辛甲荩卿甲寅京书记参奉
尹兴门致远甲寅京司果
进士闵 海太涵丙辰白川典食主簿
幼学闵大翼子文丁巳延安典食奉事
安应庆吉伯丁巳白川
李 垍汝固戊午延安典兵
韩应信善直戊午白川典食参奉
姜应禧季膺己未白川书记
张 拣君选己未延安
进士郑 渭希吕辛酉海州书记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4H 页
金 耇应祈辛酉京
辛庆孝士述壬戌白川书记
幼学宋廷琦重望癸亥延安直长
参奉吕应周公望癸亥凤山典书参奉
进士李德一子精丁卯京典书
幼学李 壅汝厚戊辰延安
金相天悠甫己巳延安典书
李 浚冲彦庚午京书记参奉
安 温汝直庚午京
进士赵 铎大鸣庚午白川书记
承仕郎权 琦邦宝乙巳凤山典食佥正
李 璋士珍甲辰凤山典兵参奉
进士宣鹏翼大举甲午凤山典书参奉
军官
前都事金自献仲忱辛丑松都
前判官申 晟明远癸亥平山判官
主簿闵海寿太叟庚申延安司议
前监察张应箕文叔戊申凤山府使
引仪李 贤希圣庚申白川佥正
赵起宗叔与甲子延安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4L 页
宣传官沈 伟大而庚午京
河 淳白川
前部将郭秀民子文丁巳京主簿
前参军李宗星文叔辛丑延安主簿
前监牧韩 祐海州
奉事刘 逸安仲庚戌延安主簿
边 涑深源庚申白川守门将
申秀贤希圣癸丑平山
李 翼云举庚申延安部将
朴彦忠士信庚戌延安部将
及第崔宗元子厚甲子延安部将
李 悌汝顺甲子延安守门将
金得成成之壬戌延安部将
卢应宗瑞仲甲寅延安部将
朴应龙云叟丙辰海州
前内禁朴 伸杨仲丙申白川
李天寿公叟庚戌京
内禁卫边胜龙云瑞辛酉白川
前司仆崔 武健夫丙辰凤山司果
奉事李大用延安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5H 页
田仁龙云甫甲子白川
司正宋大洽汝弼己巳平山司果
忠义李 喜德一丙午白川参奉
梁 护彦保己巳京
郑 聃海州
司勇郑应龙云老乙卯海州
保人沈庆祐君吉癸卯延安司果
奉希文孝叔戊申白川司正
李 屹卓而壬子白川司正
刘 勉汝成甲寅延安司正
俞 琠景美乙卯延安司正
边 溶子清己未白川司正
宋荣忠汝直己未平山司猛
边 濂浩源庚申白川司正
洪 琎仲温庚申延安司正
蔡 准精仲辛酉海州兼司仆
边 滉仲清甲子白川内禁
玄友益伯希丙寅延安守门将
李齐白景仙癸亥海州司正
徐 琎景之乙丑延安司正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5L 页
司仆赵孝秀甲子白川
定虏河成龙庚申白川司勇
内禁安应国白川
主簿卢有命延安
内禁卫李元老台叟戊申京
奉事崔 泽泽之乙巳海州
及第宋廷脩文望庚午延安
参奉赵 洙伯沼丁巳白川直长
前内禁姜国衡平甫壬子白川
李彦雄廷伟己酉延安
忠义李希健健之乙亥延安
及第宋德荣华叔己巳延安守门将
部将李梦麟应瑞己未京
幼学金 裕裕甫壬申京司直
兼司仆文孝宗源伯庚申延安
白川别将
奉事闵仁老眉叟佥正军二百馀名
及第赵应瑞而庆判官军三百三十馀名
闲良边 濂代引仪 李 贤军三百馀名
军器监官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6H 页
前内禁郑忠国
幼学奉尧臣参奉
忠义赵瑞龙
幼学崔应云
收粮有司
幼学李德春
李 峻
奉希舜
忠义李奉先
李秀根
延安别将
前佥使宋德润判官军三百馀名
前万户张应祺白川郡守军五百馀名
军器监官
别侍卫田彭年
李 映
收粮有司
忠义李希春
幼学洪 昱
录事徐 廓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6L 页
平山别将
前判官申 晟军一百三十馀名
前监察金 珷军二百五十馀名
奉事赵大宽部将军九十馀名
部将李 英部将军一百四十馀名
进士李 砥代主簿 柳 璜军一百馀名
前内禁申 皎移属 申庆昌军二百馀名
幼学李 诲移属 申 晟 直长军一百六十馀名
闲良申庆昌主簿军六十馀名
申允贞移属 金 珷 参奉军三十馀名
朱慎元利属 金 岩 参奉军六十馀名
幼学宋大洽移属 赵大宽军五十馀名
收粮有司
幼学李 珌
海州别将
万户张国柱主簿军一百馀名
县监俞 渊代前内禁 俞濂守
前监牧韩 祐军一百七十馀名
前奉事朴汝龙东宫入卫军一百五十馀名
奉事吴定邦身死代奉事 崔 泽军七十馀名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7H 页
及第朴应龙军三十馀名
忠义郑 聃移属 朴应龙军三百十馀名
幼学赵光玧移属 崔 泽军六十馀名
收粮有司
忠义郑永庆直长
幼学李成春
凤山别将
前监察张应箕军二百馀名
奉事李晟佑部将军二百八十馀名
保人崔百立奉事军三百四十馀名
宋聃寿部将军一百十馀名
金 锜部将军一百馀名
李世玑部将军一百五十馀名
文化别将
甲士孙应老部将军四十馀名
载宁别将
主簿尹 龄守门将军五十馀名
引仪申 钦属监司军一百十馀名
奉事崔永寿属监司军五十馀名
幼学吴邦彦东宫扈卫军六十馀名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7L 页
别侍卫张命寿军三十馀名
甲士崔彦寿军三十馀名
瑞兴别将
奉事车 杞守门将军三百九十馀名
忠义卫赵 洛军六十馀名
殷栗别将
及第金 亮部将军三十馀名
信川别将
及第崔源渭属监司军四十馀名
收粮有司
幼学申择仁 李文雄 任德华 申景祎 朴 郁 宋秀张 申景祺
新溪别将
前直长崔 洌军四十馀名
松禾别将
保人杨遇春属本官军四十馀名
长连别将
前万户朴 琇主簿军二十馀名
  随陪
延安记官。车大春,洪大泳,李忠祚。白川记官。刘大春。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8H 页
贡生
延安宋 珍宋 玖宋应河
  两班
延安医生朴麟寿。假书员李光春。
  都训导
延安甲士金应淑,黄一晔。
  牙兵
延安记官车大楠。内禁严德年。保人康仁春。海州保人吴业,崔彦武。延安律生朴彦龙。日守李亿寿。京甲士金德润。延安私奴朴彦之。内奴田莫同。私奴车亿龙。内奴韩贵鹤,金守延。白川私奴郑希同。延安私奴俞石乙,无金。内奴金万守。白川内奴李应春。延安私奴金彦禄。平山私奴许勿丹。延安内奴李彦忠。官奴顺伊。代云五十同生伊。命仇知,亿守,㖝秋。皮匠德孙。冶匠介同。诸员李硕男。私奴大春。江阴私奴春伊。延安寺奴亿环,仲男,免乡,车得轮,李忠男。高阳庶孽严德男。载宁保人金彦祥,禹天国。校生朴尧民。私奴金千良。京寺奴李贵仁。曹奴崔介孙。海州记官赵希春。延安律生金极。书员金舜黄。私奴洪士忠。京保人金友秋。梁山良人辛洪世。
四留斋集卷之九
 [义兵约束]
  
义兵约束(八月初四日)
一。临贼退北者。斩。
一。民间作弊者。斩。
一。违主将一时之令者。斩。
一。漏泄军几者。斩。
一。始约终背者。斩。
一。论赏时。射杀者为首。斩首者次。
一。得敌人财物者。无遗赏给事。
一。夺人之功者。虽有功。不赏事。
四留斋集卷之九
 书状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9H 页
黄海道招讨使时(壬辰八月)
万历二十年七月三十日。右承旨柳希霖成贴 王世子 下教内。国事板荡。至于此极。恢复之策。无与为济。常怀闷迫。今闻海州,延,安平,山白川居人等。多聚义兵。至于千馀。而愿得参议。以为领帅。玆授黄海道招讨使。倡义奋力。以图恢复事有 教书状乙。臣在白川地祗受。臣虽无状。粗知事君之义。主辱臣死。事不辞难。第念空疏孱劣。最出群臣之下。招兵讨贼。臣岂堪当。承 教涕泣。罔知攸措。臣自乱初。急于将母。流离海西。首尾三月。贼之声息。民之情伪。备尝闻见。愚下之民。幸国之祸。兵锋未及。望风迎贼。列城连陷。如入无人之境。守宰孤立。窜身无所。何暇鸠兵御敌乎。今则民心稍回。奋义效死者。间间有之。而无义叛国之徒。狃于媚贼。一动一静。无不漏通。江阴,海州,平山三邑。为贼窟穴。延,白相距。皆不满二息。义兵才合。贼辄突至。谋议未就。旋即崩溃。臣在白川。鸠合义兵仅四百。而其中难保者亦多有之。延安之众。亦不过二百馀人。平山海州之人。虽有慕义愿从者。时未受约束。兼且败亡之馀。公私军器。荡无馀储。新谷未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59L 页
登。兵食亦乏。形势若此。何以轻举。今玆贼变。前古未闻。客反为主。根据已久。可以计破。难以力胜。为今之计。务合人心。晓以忠义。磨以日月。使人人自奋。潜怀二心者。皆令回心内应。然后倭贼可破。恢复可期也。愿 圣明勿责以小效。得以便宜从事。则臣当勉策驽钝。死而后已。道内守令。弃城逃避。丧乱之际。不可尽以王法绳之。姑令负罪自效可也。但武臣则虽有弓马之才。而失于抚绥。文荫则率多恇怯。而折冲非其所长。军民四散。漠然不应。其弊惟均。应变之策。不可胶守旧例。臣之愚意。文荫守令之邑。则以武臣差定助防将。武臣守令之邑。则以文官及儒生有才略者差定参谋官。相与协力。一以治民。一以御侮。艰危之日。权宜济事。似为便益。文武之士。避乱山林者。随材拔用。不患无人。如此等事。当与监司相议处置。而相住隔远。贼兵塞路。不得以时相通。策应事机。一日为急。率尔 上闻。不胜惶恐之至云云。
  又(仝月)
道内贼情及待变节次。本月初八日。军官河淳赍去状 启中。大概陈达为白有在果。海州,江阴,黄州,凤山,牛峰等处留贼。或据坚城。或筑土城。皆怀整居之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0H 页
计。未见退走之形。出没邻邑。恣意焚荡。区区招募之卒。旋聚旋散。御敌无策。至为闷虑。南军数万。来住江华。为日已久。莫有渡江声援之计。未晓其意为白齐。臣与巡察使。皆有讨贼之责。凡干机务。所当相议处置。而各在一方。道路阻隔。号令列邑。意见不同。守令莫适所从。随机应变。间不容发。而文移往复。辄失事机。臣之愚意。黄州,凤山,载宁,安岳,信川,海州,康翎,瓮津,长渊,丰川,松禾,文化,殷栗,长连等各邑。巡察使主之。延安,白川,江阴,平山,牛峰,兔山,新溪,瑞兴,遂安,谷山,等各邑。招讨使主之。徵兵御敌。文移机会等事。不相搀越。使列邑从一奉行。则事可得就。功可得成。似为便益为白齐。臣受此任之后。印信未到。文移列邑。无凭可验。事涉虚疏。某处印信。权宜使用为白良喻。诠次云云。
  又(仝月)
讨贼方急。而列邑陷没之馀。军粮军器战马。办出无路。民间不无私储。而未知酬赏之典。莫有愿纳者。臣之愚意。白米一斛,马一匹,弓一张以上。分等论赏。明立约条。榜示民间。则愿纳之人。必多有之。 朝廷以十分参商。划即施行教矣。空名告身乙良置。量数成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0L 页
送为白良在等。随其功劳首级。旋即填给。则赏不逾时。庶有激励之意为白齐。臣之招募白川义兵四百馀人。训鍊奉事闵仁老,赵应瑞。闲良边濂等。定为别将。分统其众。延安义兵二百馀人。前佥使宋德润,前万户张应祺等定为别将。分统其众。昼夜操鍊为白乎旀。黄州,凤山,安岳,载宁等官段。白川居权知正字金德諴。海州,平山,江阴,牛峰等官段。延安居生员赵光庭。遂安新溪兔山瑞兴等官段。白川居生员赵庭坚。康翎,瓮津,长渊,丰川等官段。白川居生员张凤瑞。文化,信川,松禾,长连,殷栗等官段。延安居幼学张拣。义兵招募官称号。持檄分送。大军四合。则馀孽庶可扫除是白齐。平山避乱前牧使禹俊民,延安居前郡守刘汉良,白川避乱尚衣院直长李继禄。臣矣从事官称号。带行为白置有良厼。诠次云云。
黄海道招讨使时(九月)
道内列邑。无不陷没。倭贼根据。四出钞掠。大小人民。举族逃窜。臣受此任。志切致讨为白乎矣。无可投足之地。延安一邑。贼退之后。城池粗完乙仍于。去八月二十二日。本府义兵五百馀名率良旀。入据空城。招集散亡。积谷缮兵。以图征讨之举为白如乎。同月二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1H 页
十七日。海州,江阴倭贼。无虑五千馀名。一时作贼。二十八日为始进逼城下。四面攻围。放炮叫噪之声。震动天地。昼夜拒守。器机未备。外援不至。人心懔懔。莫保朝夕。惟幸城中将士。竭力固守。登城之贼。争以木石击之。死者不知其数。贼势不支。本月初二日。始为退却。江阴了向归。孤城得免陷没。宝是天幸是白齐。我军力战。中铁丸身死者三十一人。至为矜恻。令所在官设祭致慰为白齐。所得倭物。牛马并三十馀首。长枪大剑并十馀柄。大小旗麾杂物。不可悉录。有功将士处。即时分给。以赏其劳为白齐。倭尸段。填满壕堑为白乎矣。倭人封尸焚烧乙仍于。未暇斩馘。追击斩头四颗兺。割耳上送为白齐。今此得全。只赖将士之义勇。若与南军。共为猗角。内外合击。则殄歼馀贼。庶乎不难。而犯境之日。飞报请救为白乎矣。只隔一水相望之地。被围四日。略无声闻相及。金千镒,崔远等所为。莫测其意为白齐。有功将士。分等磨鍊后录。军官训鍊院奉事刘逸,幼学韩诇乙用良。驰 启为白卧乎事是良厼。诠次云云。
  又(仝月)
招兵讨贼。今日急务是白乎等用良。权知校书馆正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1L 页
字金德諴等。分遣各邑。怀檄募兵为白如乎节。金德諴等牒呈内。各邑守令。亦义兵称号人等乙。视同仇雠。百般侵虐。至于妻子拘囚乱打。使已聚之兵。不得捕贼是如为卧乎所。当初贼变之时。道内守令。并只望风奔溃。弃城逃窜。使倭贼肆意焚荡。鱼肉生民。间有一二义士。不胜愤痛。与同志之人。倡义起兵。斩木赢粮。志欲讨贼。以护乡井。当此之时。谕以朝廷之意。在在招集。使自讨贼。劝赏随之。则精兵不劳而成籍。馀孽可以渐次剿除。机关甚重为白去乙。守令等亦不自反己。务踵前习。倡义讨贼之人乙。束为官军。侵辱于都将色吏之手。使不得成功。至为无状。本道观察使,兵使,防御使,助防将等处。将此辞意。各别下书。严敕列邑。勿使如前侵暴。俾遂倡义讨贼之心为白只为。诠次云云。
  又(仝月)
书状陪持人庆咏。还自 行在所。以臣为工曹参议教旨乙。本月初八日。臣在延安府祗受。即行谢 恩。仍伏念臣在变初。未及出城。追到松京。又值 大驾西巡。不能执羁靮以从。退与臣弟开城府留守臣廷馨。留守旧都为白有如可。临津败溃之后。臣有七十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2H 页
老病偏母。适到丰德地为白有去乙。急于避乱。流离海西。盗贼塞路。奔问末由。西望龙湾。号恸欲绝为白如乎。不意 圣恩宽大。鈇钺不加。复还爵秩。感激流涕。罔知攸措为白齐。顷日海州之贼。大挫于延城。还到海州。焚荡官舍。毁破城郭。掳掠民畜。举其丑类。移住白川。与江阴之贼。形势相连。延城相去。不满二息。臣本书生。素昧方略。日与将士。誓心天地。死守孤城。啚报 圣恩万一为白卧乎事。诠次云云。
黄海道招讨使时(十一月)
去九月二十二日。右副承旨成贴。卿以不教孤军。力守一城。能捍贼锋。卒全一邑城池。其功大矣。物情莫不称嗟云。玆加卿嘉善。卿其更加戮力。倡率义旅。进退剿贼事有 旨书状乙。今月初八日。臣在延城府祗受。不胜感激屏营之至。罔知所措为白在果。第念臣本非统御之才。今此守城。只为坐镇人心而已。少无可纪之功为白去乙。滥受重加。至为未安为白齐。延安府使金大鼎段。守城之日。尽心防御。随机设策。卒全孤城。其功甚大为白去乙。独未沾 恩命。莫知其故。乞回臣所受爵命。以授大鼎。以劝后人为白齐。参录一等者。无非功重之人是白在果。其中部将张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2L 页
应祺参奉睦孝范。纠合义旅。力主守城之议兺不喻。终始力战。乘机设策。皆出其手为白有去乙。功大赏小。众心缺然。朝廷以酌量施行为白只为。诠次云云。
黄海道招讨使时(十二月)
宣传官卢世俊赍来本月初二日同副承旨成贴秘密有 旨状乙。本月十四日。臣在延安府祗受为白有齐。相考为白乎矣。天兵粮饷等事段。本道观察使柳永庆及调度使郑光绩等。专掌检督。急急措置是白在果。本道形势。与平壤以西一路不同。自黄州至江阴七站直路。贼徒分据要害。造筑窟栅。连亘不绝为白有去等。出站待候。决不可为是白沙馀良。近因唐兵支待。守令则分定差使员。军民则责办物目。官吏夤缘。侵责百端。仅聚军丁。日渐逃散。逐捕零贼。亦为不易。请兵 天朝。本为讨贼。而 天兵未到。邦本先溃。臣于此时。罔知攸措。窃伏惟念倭奴凶计不止。荐食我境。 天朝过虑。常在代人受祸。虚声恐喝。已过半年。而不敢渡江。其情已可见矣。为今之计。莫若捐不急之官。除徵敛之科。专为抚养战士。且战且守。得寸得尺。以渐恢复可也。昔越王句践。甲兵五千。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3H 页
栖于会稽。返国之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始雪会稽之耻。今之变故。未知与于越孰甚。而议者欲以败亡馀卒。汲汲决胜负于一战。臣恐知彼知己。恐不如此也。臣本不佞。区区收合馀烬。偶保一障。为众贼所指的。必欲报复而后已。今则上道贼将。多聚白川。孤城摧陷。不朝则夕。而军情溃散。外援无路。此生此日。更无报 恩之地。死为厉鬼。以灭贼虏望良白去乎。诠次云云。
上世子宫书状(招讨使时○壬辰十二月)
十四日。左承旨成贴 行下教内。当今事势。义兵官军。俱不可废。唯以协同讨贼为急而已。师兴之际。里闾骚然。自古通患。唯当申明纪律。检束节制而已。顷者朴承宗之行。以卿方守延安之城。与白川大敌相持。一投足之间。一城之安危系焉。纠合诸军。督战他处之贼。势所不暇。故只谕于观察使矣。且义兵之在延安城中者。则他将节制。自不可及。其他散处列邑。则监司以一道之主。视之若秦越。有妨事体。故使观察使与卿相议。驱策讨贼而已。非有他意于其间也。观卿书状。颇有未安之意。至辞巡察之任。殊非所望于卿者也。卿其安心治务。协心讨贼。以资重恢之业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3L 页
事有 旨书状乙。本月二十一日。小人在延安府祗受。不胜惶恐。罔知攸措。当此待变方急之时。引嫌辞避。烦渎陈 达。极知未安为白在果。小人请递巡察使。非但为义兵一事。夫人器相称。然后可无偾事之患。名实不背。然后庶免窃位之诮。小人愚迷孱劣。最出群臣之下。至于弓马韬钤。亦未尝学。不但如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已。则果合于方面重任乎。自入延城。缩头不出。道内贼势强弱。军民弊瘼。一向昧昧。则果副于巡察职名乎。至于大贼根据白川。已淹四朔。而只能逐捕零贼。不得举军扫荡。绳以军律。万死莫赎是白去等。巡察使重任乙。尤不可偃然自处兺不喻。两湖大道良中置。巡察使称号者。监司一人外。更无他员。本道县邑段。比诸道最小。今虽贼徒充满。而措捕之责。一巡察足以当之是白置。朝廷以更良议定小人乙。或仍招讨使旧号。或称延安守御使。则循名责实。死无所恨。区区情愿。实在于此。诠次转 达。
  又(仝月)
本月十九日。都总府都事柳挺立赍来延安城中犒军抚慰教书乙。小人在延安府祗受。即日颁布 德音。遍谕满城军民。咸使闻知。同月二十五日。监司柳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4H 页
永庆。分定各官酒肉来到。与柳挺立同坐厅上。一一供馈。大小人民士女。莫不醉酒饱德。衔 恩抚躬。感激罔措为白齐。窃伏惟念孤城获全。实赖 国家洪福。将士虽有微劳。无非职分内事是白去乙。 大朝给复一年。 邸下又加慰抚。惟此一念。足以感悦人心。图回天意。恢复之期。实本于此。远近闻之。孰不耸动。伏愿 邸下。益广此心。常如越句践之悬胆仰尝。卫文公之身衣大布。惟以抚养战士。不吝爵赏为务。则旬月之间。复齐七十馀城。虽不可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会稽之耻。庶可雪矣。抑有一说。古之中兴。在于得人。昭王委任乐毅而存燕。句践得一范蠡而吞吴。此已然之明鉴也。识时务在于俊杰。苟令中外诸臣。举尔所知。则策士奇才。岂无应时而出者乎。此则所当急急举行者也。且易之师,比二卦。备著莅众御将之道。孔明出师两表。恳述兴邦讨贼之义。令宫僚写进。清燕之暇。讽诵玩味。则亦存心出治之一助也。至于军不中制。任则不疑之语。寻常留念。则功可得成而士皆乐用矣。小人本以蒙学。加之乱离之中。心神耗丧。不能形诸文字。略抒管见。敢效一得。诠次转达。
四留斋集卷之九
 状启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4L 页
黄海道招讨使时(癸巳二月)
臣行到安岳郡。闻教坊鼓吹之声。怪问其由为白乎矣。 天将回还时。黄州宴享所用女乐。惯习是如为白置有亦。今此 国家再造。皆是 天将之力。一路宴享。慰悦其心。固当无所不用其极是白在果。前此华使往来时。并只不用女乐兺不喻。乱亡之馀。大小人员。未备衣冠。草草相接之时。遽陈无用之女乐。不无取讥于华人。事体至为未安。如非出于 朝廷命令是白去等。请令该曹参商禁断为白乎矣。女乐革废之议。自 祖宗朝有之。旋废旋复。无益于治道。有伤于礼法。实为 圣朝之一疵。今虽堇得还定。未可遽兴女乐。如此衒衒之辈。权宜革罢。使各邑诲淫之女。尽为南亩馌妇。似为便易是白置有良厼云云。
上世子宫状启(招讨使时○壬辰十月)
邸下既受恢复之责。则当以 庙社未复。国耻未湔为念。视膳问 安。未暇恤也。昔唐之玄宗。虽幸西蜀。而太子在于灵武。故得以克复两京。此已然之明鉴也。伏见京畿江华一府。乃前朝旧都。四面环海。真天险之固也。目今文武之士。多聚此地。都城逃难之人。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5H 页
接踵而至。日望 移驾之期。而迄今不决。莫知其故。议者必以江都孤岛也。水寒则舟楫难通。兼且南有通津之贼。西有白川之贼。东有松京之贼。万一渡海。则声援莫及。闻其言则似是。而实则不然。今此倭贼。舍舟登陆。兵火之惨。未及于沿海一带。风高波悍。则水贼不足虑也。伏闻 天兵十万。朝夕渡江。荡平之期。指日可待。倘或西京之贼。据城固守。师旅久淹。调发绎骚。北方之贼。踰岭继援。则前后路阻。 邸下虽欲迁动。恐无及矣。封疆小臣。军国大事。非可预闻。而舆情闷郁。不敢容默。谨遣子中部参奉李浚。专此驰达。惶恐待罪为白卧乎事云云。
上世子宫状启(十一月)
平壤留贼。久稽天讨。继援贼徒。下来不绝。道内平山一路。蜂屯蚁聚。分据要害。当造筑城栅兺不喻。江阴白川贼窟良中。丑种滋添。延安,平山等地。逐日焚荡。杀掠之惨。近日尤甚乙仍于。凤山六别将所属义兵及载宁义兵等段。与防御使金敬老。把截凤山贼路。平山八别将所属义兵及端兴义兵段。与从事官金岩。把截平山,龙泉,江阴等处贼路。小人在延安城中。与府使金大鼎,白川郡守张应祺及两邑别将等。昼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5L 页
夜待变。以拒白川贼路为白卧乎等用良。远出迎 驾不得。谨遣从事官正郎李庆涵军官训鍊院奉事崔泽,申秀贤等。海州别将江阴县监俞渊平山别将部将李英所属义兵各五十名率领。中路扈卫次以。起送为白去乎。诠次云云。
四留斋集卷之九
 牒关
  
呈分备边司(招讨使时○壬辰十二月)
为相考事节。到付司关内。盗贼遍满诸路。屠杀无已。我军虽昼夜血战。犹未能挫折。况相持玩愒。已过冬月。试思明春之事。将复如何。近闻白川之贼。多数出去。其势甚弱云。相机剿灭。正在此时。巡察使与观察使。从长相议。统督道内诸镇之军。观贼势难易。次第剿击。毋或暂尔延缓向事关是置有亦。相考为乎矣。白川贼将。亦顷日与平壤汉阳贼酋。会于松都。某事相议后。已还本处。贼倭十馀名。移向凤山。亦为还窟为有齐。大桥夜击之后。防备诸事。倍加措置。白川主山上。别筑烟台。环以木栅。多置戍卒。暂见我军入境。则夜举二烽。昼出烟气。开城松岳山。江阴桃叟山。次次相应。继援之贼。不日驰赴兺不喻。当此盛寒。临战之时。辄脱衣裙。赤脚跳跃。虽称畏寒。实则耐寒。而我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6H 页
军焚荡之馀。衣不蔽体。既无甲胄。又乏器械。何以当敌。且白川留贼。并我国投入人。其数不下八千。而江阴留贼。亦一千四百馀名。通计几至万人。当职所属义兵。都数五千馀名。以凤山,瑞兴,平山等地伏兵计除。延安城中留防。不过三千馀人。延安官兵可用者。不满数百。众寡不敌。何以攻围。丰川,长渊,松禾,瓮津,康翎,江阴等官守令。精兵率领。同力剿捕事。约束已久。而监司或定差使员。或移送防御使处。或入守海州。动辄掣肘。举事不得。迁延玩愒。冬月已尽。通心切齿。欲死不能为齐。大抵此贼。非窃据一州一城之类。八道要害。尽被分占。器械钱谷。尽被掠夺。客反为主。声势甚张。堂堂 天朝。亦不敢轻犯。专欲以金帛啖之。其意可知。古人云。十则围之。伍则攻之。又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今日贼势。区区所见。督战未易。至为闷虑。文武大臣。各别择遣。善为措置。以期剿击为只为合行。
呈 天将接伴使(癸巳正月)
为请移 天兵。扫荡贼窟事。道内江阴,白川等地。倭贼据守。至今不退。此必积恶既久。以拂上帝好生之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6L 页
仁。欲假手于 天将。自就灭亡也。乞一偏裨。领数千健卒。移向贼窟。则风驰霆击。师不淹期矣。当职所率兵力寡弱。惴惴莫敢婴锋。玆遣从事官军器寺判官赵宗男。冒犯前驱。恭俟,指挥为置有良厼合行。
关海西列邑(壬辰八月)
招讨使为差定事。道内倭贼根据。列邑陷没。望风投降者。比比有之。曾无一人倡义奋力。以讨贼为己任者。至以黄海一道。为叛贼之乡。羞入其境。噫。爱君忧国之心。人所同得。初虽怵于利害。丧失其良心。草莱之间。岂无怀忠奋义之士。扼腕投袂而起者。而寇贼横行。道路断绝。未知义将所在。莫有相应者尔。招兵讨贼。当职之责。延,白二邑。募义而从者。已至数千。奉行天讨。不患无人。尚虑奇才逸士。投窜海山之间。未能自奋。玆以差定义兵招募官。行到所属各邑。招集父老。谕以祸福。愿从之士。记其姓名。拔其中为众信服者。定为将。领来受约束。毋失事机向事。
  各邑招募官
黄州,凤山,安岳,载宁。正字金德諴。
海州,平山,江阴,牛峰。生员赵光庭。
遂安,谷山,新溪,端兴,兔山。生员赵庭坚。
四留斋集卷之九 第 367H 页
康翎,瓮津,长渊,丰川。生员张凤瑞。
文化,信川,松禾,长连,殷栗。幼学张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