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峰先生集附录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x 页
五峰先生集附录
 谥状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7H 页
有明朝鲜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李公谥状。[李敏求]
公讳好闵。字孝彦。姓李氏。始祖茂。唐中郎将。隶苏定方伐百济。遂留为延安人。其后裔班班可谱。工曹典书系孙。典医监正亮。寔公八世七世。曾祖讳淑琦。再策勋延安君。卒户曹判书。祖讳世范。弘文修撰。赠左赞成。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领议政。咸以公贵故。妣比安朴氏。司直旅之女。公生四岁而孤。夙性闿悟。七岁知读书。占句奇警。尝一览二百人榜目。闇记不错一人。时年十二。见以为神童矣。己卯。魁进士。声誉骞郁。李文成公迓 诏使。盛拣幕属。公布衣预选。辞不赴。癸未。 宣庙试多士。又举第一。直赴 殿试。遂以翌年甲申。释褐探花。初补成均馆。苏斋卢相国衡一世文士。知公才任辞命。为言于 上。寻拜注书。一日。上偶问苯字何义。左右默然。 上谓公。闻尔富文学。为我言之。公辞谢曰。是出西京赋苯䔿蓬茸。茂盛之貌。又对巢车旧制甚悉。 上甚悦之。转内翰。 赐读书暇。 上曰。此人奇才。培养不可拘常规。 命脱禁直。专意学业。  上庭试儒臣。公再居魁升资。及前后应制。辄为冠。荐蒙 藩锡。丙戌。弘文著作。戊子以后。屡授修撰,正言,持平,校理。至壬辰。拜吏曹佐郎。而寇警猝急。扈 驾 西出。泣与大夫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7L 页
人诀。观者哽咽。到博川。贼锋踵后。仓卒不知所往。西厓相请 幸龙湾。为归依父母计。公力赞其决。既至贼益迫。则有渡辽之议。 上简愿从者。公哭曰。臣既忍绝裾。愿以死从卫。秋。迁应教,典翰,执羲。以抢攘中宣达辞令。必资于公。常带承文院职。又以负秇苑重望。兼艺文应教。其冬。李提督檄偏师尝敌。公匹马昼夜驰诣辽阳。吁请济师。提督见公血诚。许以正月进兵。于是。有箕城之捷。初平壤贼腾谩书。要以助逆犯顺。公劝 上声大义。逆折奸谋。中朝人觇国者。归报大司马。我情益白。 天讨乃行。时事变错出。咨奏旁午。公副急应卒。不踬不竭。天将黄应旸招募遗民。临行索谕檄甚遽。 上以命公立草成文。尝撰罪已 教书。书有曰。龙湾一隅。天步艰难。地维已尽。予将何归。瞻彼长江。亦流于东。思归一念。如水滔滔。遐迩雪涕。义旅扼腕感奋。世以比兴元诏云。李提督既破贼。宋经略尸兵柄。各欲僝功。将观我国报捷。为之形势。公两俱推功。不左右其手。语极扬厉。二人者意皆满甚得。谓东国有人矣。于是。擢同副承旨。侍 上左右。随事赞益。 上常以职呼而不名。兵部尚书石星以乱久不解。计欲许倭款。虽我邦人。亦思羁縻。公曰。不共戴天之雠。一朝许讲。何以归谒 宣,靖两陵。言未已。 上厉声曰。终始不慑于贼。唯我与尔。奉 朝命候李提督于开城。过省大夫人病。已遭丧。奉柩归葬。公既去。笺牍纷委。无管理者。 命夺情起服。公十上疏。恳乞终丧。 上以辞命得失。实关存亡不准辞。至曰条达事情。敷陈明白。拯济艰危。表里战功。词锋岂下于兵锋耶。慰谕备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8H 页
至。乙未。服阕。拜承旨,参知,大司谏者再。副提学者四。丙申冬。 特授嘉善大夫大司宪。举正 王子临海君容庇奸究之罪。 上曰。父子之间。卿能尽言。风彩可尚。丁酉。由大司宪,都承旨。兼弘文馆提学。八月。超资宪。判礼曹。己亥。监军御史陈劾卒于军。公为傧使。操文以祭。有曰。伯玉过宫。不是旧车之音。王孙不归。长为暮出之儿。一军掩泣。既还。再疏乞退。盖时议齮龁西崖相甚力。流谤波及。 上察其状。优旨不许曰。卿忠孝贯日月。何忍弃予以去。辛丑。学士顾天峻奉 诏东来。 上命择义州迎慰使才任主文者。公膺是选。翌年春。果代李廷龟为远接使。使还。拜两馆大提学。癸卯。升崇政阶左参赞。甲辰。策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圣功臣,延陵君。俄进府院君。位正一品。乃控解宗伯及文衡兼局。杜门却扫。摆落世务。超然如未尝在事。申文贞公常称知命之后。谢事就间。达识高迈。人自不及。戊申。 宣庙陟遐。公如京师告讣。且请继袭。 朝廷以光海未正世嫡。位号不即准封。纤人之丑正效谄者。组织为使臣罪。拟律惨礉。光海初不从。竟用郑仁弘谗讦罢公职。未几复叙。光海在位数年。愎谏滋甚。斥逐言官相继。公因郑蕴外补。上疏保留。且言金玏 先王朝旧臣。七十之年。流离岭南。李埈论事不容。片舸南归。沈諿,金致远连贬远恶。臣知所恶于言官者。非暂而久也。疏入不省。壬子。侄婿金直哉被死囚。钩引家覆。公亦逮系得释。而仁弘嗛前憾不已。又发戊申使事。三司承颐下气。连章请窜。光海重违仁弘意。又悯公无罪。不即枇下。自是待命郊外者七年。公始立朝。用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8L 页
文雅受知人主。迪简腾踔。致位极品。及是而遭罹否运。天地阴曀。连蹇挫阏。动捍于文罔。其亦天也。僦地南郭。结宇栖止。萧条屏散。绝耳目之营。虽颓然处顺乎见。伦彝丧败。诸名贤一时流迸。而白沙相得关北。就别途次。相与赋诗悲慨。闻者伤之。及今 上即位。以公 先朝耆宿。常见优礼。公时登大耋。蹈履已愆。约诸老为雅会。肩舆还往。风流可赏。公始号五峰。晚乃居閒息念。阖眼终日。又号为睡窝。甲戌闰八月。感疾卒于寝。距其生癸丑。为八十二岁。官庀襄葬。礼官致吊。祭具视例。窆于杨根郡北马游山之麓。两夫人祔。先夫人坡平尹氏。考司直文老。生男景严。文科富平府使。女适及第申慄。后夫人阳川许氏。考学生昊。生二女。适进士宋民古,学生姜瓛。侧出景陆,景湖。公资禀特达。体气朗爽。平居盥濯修洁。整饬衣冠。穆然若不可干。孝友敦睦。天性笃至。每遇先忌。三日白服齐素。未尝见齿。常语子弟曰。早失严颜。奉侍偏慈。治经生业。觊幸发身者。初为奉一檄便养之计。文翰华膴。实非始望。而中更板荡。至叨勋封。尤非梦寐所及。父丧以幼。母丧以乱。俱不得守制。是余平生至痛。少事伯兄参判公。爱敬备隆。悼其弟昌城公早殒。抚视诸孤。恩均已出。亲属之居贫不给者。与之同饥饱。无难色。苟有以戚懿至者。不问内外亲疏。待之如一。乡士之旅食于京师。必以为归。舍馆致饩。存问有无。为之成就愿欲。远近慕其义焉。积膴仕五十年。未尝商量尺寸。濡益家私。百口唯仰给俸禄。及其屏废。殆不具朝夕。处之晏如。人或劝以经纪先业则曰。五生无几。至此足矣。何用枉费心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9H 页
力。朝政秽浊。多行金结奥援以除罪。有一人餂公曰。亲老欲事蹊径。幸公勿为苟异。公曰。老浡受 恩过厚。垂死之日。奚所复望。公素尚俭约。不喜服美。 宣庙尝谓公曰。今日筵臣衣俱文绮。卿独不然。深用嘉尚。因举示 御衣。乃绵布袄也。左右大惭。执义金顺命论临海君横恣。语甚谠。上面斥之。公涕泣救解。 上遽曰。卿言之是也。予亦悔恨。然既退家居。不问朝政得失。不言人品高下。群居而不乱。独处而愈庄。不肯数数权要造请进取。而当世数清名者。必以公先之。公诗文以气为主。翩翩豪逸。作新杼柚。宁瑕而璧。宁蹶而千里也。有非笔墨摸儗所可到。然既脱稿。不许子弟藏收曰。古人书具在。不得更尔。以是见集。仅若干卷。敏求出入门下二十年所。虽不敢举其全而概之。文章标致。令闻令望。发挥宣猷于中兴之辰。众许以陆敬舆其人。而处险居贞。终始完名。讵非大雅君子者哉。谨采家状所载行迹功最。请易名之典。
崇祯八年四月日。嘉善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同知成均馆事李敏求。谨状。
  太常议曰。文僖公。学勤好问曰文。小心畏忌曰僖。
五峰先生集附录
 志铭(并序)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69L 页
有明朝鲜国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赠谥文僖公李公墓志铭。(并序)[李埈]
崇祯甲戌闰八月二十八日。大宗伯大学土延陵府院君李公。年八十二。以病卒于第。 上震悼。遣礼官致吊祭。有司供葬事如典故。十一月初八日。窆杨根郡北马游山午向之原。二夫人移葬同穴。明年。公之胤前府使景严。以余于公为久要也。以家状而徵余铭。呜呼。忍铭诸。公讳某。字某。号五峰。其先曰茂。自大唐从苏定方。代百济。署职中郎将。仍留延安。延之有李自此始。至高丽。有讳系孙。位至典书。于公八代祖也。高祖讳未丁。礼宾少尹。 赠延城府院君。曾祖讳淑琦。户曹判书。再策勋为敌忾佐理功臣延安君。祖讳世范。弘文馆修撰。 赠左赞成。考讳国柱。伊川县监。 赠领议政延善府院君。妣贞敬夫人比安朴氏。皆以公贵也。嘉靖癸丑五月十六日。生公。公四岁。失所怙。七岁。就师门。以纸字命群儿赋联句。公即应声曰。纸之红者欲得之。师喜曰。红纸。非尔手中物耶。十二岁。奉侍伯氏舍人公。公云。今日监试榜出而不得见。公曰。吾见之矣。问何人中选。公即写出二百姓名。而俱父名。舍人得草榜相准不差。舍人公大异之。仍抱持入贺大夫人前。十八岁。谒退溪先生于陶山。宾宾然执弟子礼。是年。又受学柳眉岩之门。自是学大进。华闻日播。己卯。占进士大魁。连魁解额。壬午。华使至。公以白衣被辟从事。不果赴。癸未。庭试居魁。直赴甲申 殿试。初授成均馆权知。盖为时议所挫阏也。 上问新进人才。卢相国守慎对曰。李某。间世奇才也。 上曰。予亦闻之。乙酉。荐授承政院注书。时 经筵讲义。有苯字。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0H 页
左右不能解其义。 上曰。李某可对。公曰。出西京赋。盖草木茂盛之意。他日。 上又问巢车之制。公对曰。此乃攻城之具。言其制甚悉。 上有喜色。俄荐艺文馆检阅。 赐暇湖堂。旧例。检阅下番。不许遆直。 上曰。李某之才。欲培养。既 赐暇。何可循例滞直。命遆。出异数也。春塘 庭试。居魁。丙戌。参玉堂录。直拜著作。 宣酝玉堂,湖堂应制每魁。累受蕃锡。 恩至渥也。时 御题过柴市有感。应制有东南间气金台尽。宇宙清风易水长之句。人皆脍炙。自此例升博士。至典翰。于谏院为正言者二。于宪府为持平者再。为执义者再。于春坊为司书。于礼,兵曹为佐郎。于吏曹为佐郎。为正郎。于成均馆为直讲者三。于槐院随品例。兼至参校。掌事大文书故也。于艺文馆为应教。此为文翰极选。近代所未有也。己丑。有郑汝立逆狱。搜得家书。凡有存问之及。皆被逮。公亦坐是罢官。时汝立欺世盗名。汉阴李公问郑何如人。公曰。言伪而貌诡。非端人也。至是。人服其识鉴。辛卯冬。与副学金鹤峰上劄论四事。语及宫房之弊。甚力焉。壬辰十二月。以执义承差。匹马赴辽阳。呈文督府。请大举计贼。即发十万兵。以明年正月。大破平壤贼。先是。贼酋在平壤。移书有犯顺之意。 上问将何应之。公曰。凡事无隐情。将见信于 上国。况本兵疑我之私于贼。将遣使觇我国之情。须答以斥绝之义。未久游击沈惟敬来。乃以贼书及所答示之。其疑释然矣。自是凡大小咨奏及国中教谕。皆出于公手。其责躬教。有曰。龙湾一隅。天步艰难。地维已尽。予将何归。书到下三道。军民耆老。莫不流涕。 上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0L 页
命公制平壤大捷奏文。时宋经略,李提督方争功。措语甚难。而公备述诸公指授方略。协力血战之功。事核而辞顺。经略,提督。皆节节称赏曰。东国有人矣。且问其出于何人之手。一奏之功。能解纷息争如是。 上甚嘉悦。特拜同副承旨。初石尚书星。倡和议。遣使贼中。 上引大臣,台谏问得失。左右皆曰。以计羁縻。姑缓师期。公谓万世之雠。一朝许和。 殿下何颜拜宣,靖两 圣于 宗庙乎。 上厉声曰。终始不屈于贼者。惟予与李某而已。三月。拜右副承旨。问安李提督如松于松京。仍请省母于信川郡。许之。五月。罹家棘。上下谕令护送丧柩。十月。归葬丰壤。公于定省久旷之馀。得慰倚闾之望。又于考终之际。殓殡以礼。非孝诚之彻于神明。能至是乎。十二月。承起复之 命。极陈丧制之重。不可夺情。不允。甲午正月。再疏。 上谕之曰。今日事势危迫。不但门庭之寇。此圣人所以有金革起复之典。况近日解纷达情。专赖辞命文翰之重。与从事干戈无异。尤不可以此为辞。尔其划即上来。是月又疏。 不允。遂入都。三月。上疏请及练期归丧次。承文院启曰。辞命得失甚重。文书毕后。许令从愿。四月又疏。 答曰。非尔文辞。其得上达事情。是尔所为不下讨贼之功。竭心力剿此贼。非孝之大者乎。九月十二月又疏。皆 不允。同月再疏。 答曰。抑哀在此。专事辞命。词锋之功。不下兵锋。岂云无所补也。乙未二月又疏。备边司议启曰。近来文书。皆非寻常酬应之事。文书勘毕。许归墓侧。五月。陈终制之意。 答曰。大祥已过。未可求退。文书撰述。必待大手。宜抑至情。勉留都下。七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1H 页
月。服阕。拜左副承旨。拜兵曹参知。拜副提学。八月。拜右承旨。拜大司谏。拜副提学。上疏以病乞退。 答曰。使母有知。欲挂冠解职。来守丘墓乎。论思弼违。以匡国家乎。人子当以父母之心为心。母心所在。定不如此。则去而守墓。欲伸情事者。反有伤于孝之道。宜体子意。闰八月。自 上有内禅之 教。公以副学。连二朔伏閤上劄。其略曰。 殿下遽令臣等往听于东宫。臣等其谓 圣算已高。 圣虑已衰。果不堪临政。而忍而去之乎。摄政之举。虽在耄期倦勤之君。可行于功成治定元气方盛之时。不可行于叔季衰乱之际。处常顺而处变难。变例之行。群心易疑。讹言易乘。况今国势人心。与夫雠怨痛切。固 圣明之所深察而深闷之者。其繁机倦困之时。则引入东宫。俾赞裁决。或设难以试其所学。提诲以尽其不逮。使知 圣谟之终始。军国之机宜。实有 宗社无彊之庆。此则虽无摄政之实。有摄政之益。心是活物。如火传物而燃。必有所事。心得其安。逃空息念。非养心之道。深闭过逸。非节宣之方。东宫叩首天陛。咫尺不得进。大臣席藁宫庭。踰旬不见 答。台谏。 殿下之耳目。而所言不得达。安有上下阻绝。可以成国家之事也。 命下三日而逆报至。四日而日有食。天心之微。人事之急。明若观火。何 殿下之邈不加察。而重四方之惑。损国家之体乎。秋天益高。皋鹤徒鸣。阴崖隔日。葵忱自倾。宫门一尺地。是臣等死所耳。十月。特升嘉善。拜大司宪。即论临海纵贼之状。请罢。 传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卿乃言之。风采可尚。丁酉正月。拜大司宪。兼同知成均馆事。三月。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1L 页
拜大司谏。四月。拜大司宪。拜都承旨。六月。拜弘文馆提学。八月。超资拜礼曹判书。仍差陈御史接伴使。向龙湾。冬。随御史南下。九月。拜礼曹判书兼弘文馆提学。戊戌。升正宪。己亥三月。陈御史卒。护丧西下。五月。复 命。退处西湖。上疏乞解职。七月。又乞退。是时。群小用事。西厓被斥。正人君子无容足之地。公亦不安于朝。有此请。 答曰。省疏。姑不论他是非。今国家艰危。词命之重。系国家安危。非卿大手。不可。卿弃母从予于流离颠沛之际。此所谓所在致死之义。卿之忠孝。足以贯日月。何独于今日。忍而弃予。天下自有真是非。一时过激之论。何足数哉。十月。拜刑曹判书兼同知成均馆事。十一月。以谢 恩使赴燕。庚子夏。复 命。拜礼曹判书兼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辛丑冬。 诏使顾天埈,崔廷健出来。 上曰。义州迎慰使择可合文衡者差遣。公应是选。壬寅正月。李相国廷龟辞远接使。公代之。三月。随 诏使上京。四月。伴送 诏使。五月。还朝。六月。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七月。同知经筵。癸卯正月。升崇政。拜知中枢府事。兼如故。四月。上劄乞遆文衡。 答曰。卿高才独步。孰不知之。卿而辞之。其谁能之。八月。拜左参赞。兼如故。十二月。参扈 圣功臣二等。公俭素不服文锦。常入侍。法官请禁奢侈。 上曰。人皆着文段。而卿独不着何。仍举 御衣示之。乃绵布袄也。执义金顺命论临海作弊。 上厉声曰。顺命何许人。公进曰。臣从 上于流离之际。情意交孚。有同家人父子。每见 圣上以义掩私。过壬辰未久。志气懈怠。顺命出入帷幄已久。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2H 页
仰恃 圣明。敢言难言之事。其志可尚。今以何许人下 教。此岂使臣以礼之道。因泣下。 上解之曰。卿言是也。予亦悔恨。甲辰正月。因元朝白虹贯日求言。上劄论修省之道累千言。二月。拜礼曹判书。时岭南儒生诣阙上书。明晦斋学术之正。公启请设科以慰遣之。仍有诗曰。欲兴周礼乐。须起鲁诸生。六月。拜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崇政大夫行礼曹判书。兼如故。延陵君。七月。升辅国崇禄大夫延陵府院君。兼如故。升辅国之后。妨于体面。宗伯文衡诸司提调。一并辞遆。自此杜门却扫。不预朝政者。三十馀年。申相国钦每语人曰。五峰知命之后。闲卧物外。真所谓地上仙也。丙午三月。 诏使朱之蕃,梁有年来。公为馆伴。华使每称五峰词丈。甚礼敬之。丁未五月。闻柳西厓之讣。与都中父老军卒会哭。戊申二月。 宣庙升遐。以告讣使赴京。贼臣李尔瞻等。以失对辱命论罪。至请枭示。光海答曰。有可赏之功。无可罪之事。仍命一行功劳书启。公上劄再辞。答曰。告讣 天朝。请得美谥。国家酬劳之典。不可阙。己酉二月。奉审胎室于大丘。临行谓埈曰。吾行当历郑仁弘之庐。吾尝薄其为人。入见非情。奈何。埈引易之见恶人无咎曰。暂见何害。公微哂之。及还。问见仁弘否。答曰。闻其扫榻以待之。而经宿海印寺不见。亦不伻问。知必为所㘅耳。时仁弘势焰炙天。往来冠盖织路。公独毅然不屈。其待小人之严如此。十月。兼判义禁府事,知春秋馆事。辛亥冬。上答请还收郑蕴补外之 命。略曰。臣于郑蕴。不知何如人。及见所启。臣喜 圣朝之得台谏如此。岭南之出人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2L 页
才如此。其人所学如此。不终日而有斥逐之命。台谏者。 祖宗之所设。朝廷者。四方之所责望。如非其人憸佞。其言私邪。 祖宗四方之所同弃者。则何可以私喜怒而斥逐之也。近日以言见逐者非一二。金玏是 先朝旧臣。七十之年。崎岖岭海之外。臣始意至孝之专于所生。姑欲严斥异议。以成其孝。而其礼既举。其事既成。则必有召还之命。岂令死于岭海也。臣知 殿下之所恶于言官者。不暂而久也。沈諿银溪秩满。旋补镜城。李埈在玉堂。论事切直。自知不容。一舸南归。而必拟之边远。该部之迎合上旨如是。长此不已。非惟卿大夫不敢矫其非而止也。壬子。金直哉狱起。公以其姻亲被拿。即释。乙卯。郑仁弘论奉使失对。嗾其鹰犬。更请远窜。公自此在郊外待罪。戊午。别白沙李相国。时白沙言废母后之非。坐此北迁。以诗赠公。公和之。有吾行最晚当何处。无复故人来别离之句。辛酉。 诏使刘鸿训,杨道寅来。庙堂以公曾任文衡。请复职差宗宰。壬戌。乞致仕。不许。癸亥。今 上反正。公请于未死前省墓。退终馀龄。只 许省墓。戊辰。与知旧十馀人。作洛社耆老会。每于春秋令节。携酒相会。厖眉皓发。奕奕如图画中人。人皆荣之。公资禀俊逸。神采精明。平居夙兴冠带而坐。群经子史。无不淹贯。尤好读论语,中庸。沉潜反覆。必欲存诸心而履之于身。明其体而达之于用。勇于为义。不以利害为趍舍。自其至行之著于家庭者言。常以早失严训。为平生至恸。事大夫人至孝。自少时啜菽饮水而思以乐其心。其言曰。吾刻意举业。为发身计者。只为捧一檄为便养地也。家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3H 页
国事不两立。遭罹兵乱。绝裾于执羁之日。墨纕于寝苫之际。是余肝肺之戚也。每值忌辰。宿斋致洁。哀惙动人。推在家之孝。以忠于君。入侍经席。据经援史。必傅以时事。 玉音嘉纳。每称其文学之富。至于扈跸之日。遇有难断之事。 上必越次而问公。岂非其识之有以处大事而其才之不局于一艺也。其为文则体裁之正。不假绳削。步趍之高。由于格力。霞辉星灿。不绘而丽。凤彩龙章。匪绣而奇。斐然成一家之言。焕焉与大雅同流。岂非其根本之始于闻道。而非文章之末枝。藻饰之由于大业。而非才调之小长也。呜呼。公之文章之盛。有足以黼黻 圣猷。而公常谦挹。有若无文者然。埈尝见公不许子弟收拾杂著。问所以。公曰。古之以文而鸣于世者。孰不经纬两仪。流诵百代也。而一再传之后。仅止于如鸟音之过耳。况燕石之假。而欲混隋珠耶。于此而可见其旷达之识。于名艺泊如。不但含章晦彩之为美也。噫。公之所以不朽于世者。固自有在。文章乃其馀事。况斥和议之非。直声震于一时。论王子之弊。 宣庙尚其风彩。请出大兵而其诚足以动督府之听。不隐贼情而其智足以解兵部之疑。是致行讨于涅齿。辨诬于青圻。其见事之精。亨难之才。实炳灵于河岳。终有赖于云雷也。若其友弟行于兄弟。信义著于朋友。凡厚族爱物济困恤患之出于至性者。多可书。其不书。有大节在耳。 先朝有禄勋之教。当宁有赐祭之文。忠烈之盛。是得其槩耳。噫。公以通才达变而少试于艰虞颠沛之日。如轻车之踰绝险。无阻于攸往。若使改辙于康庄。何有于一日千里。而其不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3L 页
得坐庙堂行大政者。岂非以运气之推荡。君子之道消。而未久而鼎湖之弓。又遽遗也。今 上更化。谓公以硕果之遗。有德有劳。优礼以待之。而是时公之年已耋。身亦病矣。天生英哲于世。终不得赞惟新之治。虽未免为清议所惜。而然而功存 社稷。形画麒麟。汗简书绩。口碑流名。所施之啬。于公何损。而况寿跻大耋。荣享清福。此白尚书之所独有。而韩魏公之深艳于高风者也。其晚节之不大受。奚足道哉。公尝以所得于 皇朝之 恩锡者。而买地于丰壤。筑小亭。名曰彰赐。华使顾天埈所命。而朱之蕃书额者也。有林泉之胜。一时名卿韵人。多咏其风致。公欲退居。前后上章者累矣。而不得请焉。常以为恨。公尝有履历之纪。而不保于庚子之火。今所录只什一也。 经筵讲义亦多。而公未尝自言。故皆不传。今只有遗稿之得于收拾者若干卷。贞敬夫人坡平尹氏。副司直文老之女。领议政弼商。其五代祖。男曰府使公文科嘉善。女及第申慄其婿也。后配阳川许氏。学生昊之女。左议政琛之四代孙。生二女。适进士宋民古,学生姜瓛。府使娶县监朴台贤之女。无子。取从兄景贤之子命赉为后。女适持平金柱宇。申慄生二男。曰喜祖,孝祖。铭曰。 嶷嶷五峰。应运而生。夙闻师说。道义咀英。际会 宣庙。机应籁鸣。遇事敢言。 王鉴血诚。鲸鲵出海。雾毒风腥。兵间扈 跸。义重身轻。有疑必问。陆九不名。应猝以才。见事未形。休戚所系。缞制夺情。郑命润色。哀彻 天庭。唐诏演 纶。悍卒涕零。勤劳最著。惟否是倾。方极乃奠。茅土疏荣。讵不信然。诗书用兵。惟公之文。璧彩奎
五峰先生集附录 第 574H 页
精。五色错耀。八音交铿。草昧刬浮。词翰主盟。逮秩宗伯。直哉惟清。媚于神人。邦国以宁。维才之用。维王之明。脊梁鈇硬。心地衡平。不激不随。时止时行。退思嘉遁。进以汇征。晚值昏朝。七载林坰。 当宁改玉。询玆老成。方伫入阁。忽报梦楹。其施不究。岂曰未亨。钟鼎勒勋。竹帛流声。 宣祖有言。忠炳日星。后欲有考。请𧵋斯铭。
崇祯八年乙亥二月日通政大夫弘文馆副提学,知制教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李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