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愚伏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雜著
  
公元1603年
愚巖說(癸卯)
余旣卜居于愚伏之西麓
其傍之亭臺潭洞以至巖石奇秀者。
不有名焉。
直舍東北隅
有石臨潨。
高可四五丈。
未有以名之也。
一夜石言于夢曰。
凡物之生。
顯晦有命
不遇有時
自吾之立於此蓋已久矣。
而名未顯於世。
然且不恨者。
所遇非其人也。
幸得以爲主。
則誠千載一時賞之秋也。
吾屬環侍左右者。
無不衣被光榮
各有美名
而獨於吾闕焉
遇矣而未顯。
欲無憾得乎。
必有說敢請。
余應之曰。
夫名。
實之賓也。
蔑實而得名
智者懼焉。
愚者貪焉。
余之名石固多矣。
亭亭峭拔
獨立霞外
擎天之勢者。
鼇柱石。
其方如矩。
其平如準。
而處絶頂風埃之表。
有如群仙散去。
棋枰獨存者。
曰爛柯巖
峙在潭心
上有躑躅
開花映水。
爲人容者。
曰揷花巖
削立溪濱。
宜坐而釣魚則謂之垂綸石。
盤陀澗曲
可俯而弄泉則謂之倚筇巖。
玆數名者或悅其狀。
或取其用。
惟實之是揆。
未嘗溢美而虛錫之也。
余嘗諦夫汝矣。
頎然長矣而無峭峻之姿。
肨然大矣而無奇古之形。
其面窪然
無花卉之飾。
其顚隆然
不可得以憑依焉。
狀非可悅。
無所取。
而欲其名之顯。
無乃不智耶。
曰。
凡子之評吾者審矣。
然狀者貌也。
用者才也。
徇貌者遺其內
尙才者後其德。
君子之評物。
不若
是也
今吾所處
適當山麓之尾兩水之交。
方其秋水時至。
萬壑爭流
狂瀾之所吞噬
崖岸崩摧
而吾能挺然獨立
確乎不動。
折其勢而排之。
是麓之不入於崩湍
誰之力歟。
取此以名之。
不亦可乎。
余笑而應之曰。
無難拔之根柢
而戰方盛之波濤
效力砥柱
於是爲眞不智矣。
夫狀非可悅則愚。
無所取則愚。
不自量而當大節則愚。
若是之愚。
愚山之內。
愚人所隣。
而貪蔑實之名。
如欲強名之。
則當目之曰愚巖可乎。
石響應曰可。
余覺而異且感焉。
遂取而自號云。
臨川
此非吳氏刱見。
乃本程子意而敷衍之耳。
程子之言曰。
論性不論不備
論氣不論不明
二之則不是。
所謂不備
卽指孟子之論也。
蓋天地之理有善無惡
所謂太極也。
及其賦於人。
則已墮在氣中。
氣卽所謂陰陽也。
有淸淑慝不齊
於是乎或爲上智
或爲中人
爲下愚。
稟賦不等
什佰而無算
非理之有二。
乃氣之所爲
理則舜跖之異。
孟子所謂無有不善
人皆可以堯舜者。
理言也。
告子不知理之無不善。
而但見人有善惡之不同
不得不致疑於孟子之言。
孟子若告之曰。
所以不善
氣質之性。
本然之性也。
告子之疑必釋然
杞柳湍水善無不善等語。
一言而破矣。
孟子終不說開一面
所以不備也。
張論性。
詳在告子篇中。
朱子水中明珠之諭。
大殺分明而亦似在小註內。
可細考而深思之也。
南軒
仁。
性也。
愛。
情也。
仁者愛之體。
愛者仁之用。
木之本支
水之源流
其分甚明。
漢唐諸儒以愛爲仁。
(如退之博愛爲仁之體)乃是以情爲性
以用爲體。
所謂迷其體也。
朱子愛之理訓仁字。
理卽所以愛者
所以破以愛爲仁之說。
本無可疑
特未之思耳。
來示惻隱之心爲愛之理。
正是以情爲性之病。
惻隱是仁之發而爲愛者。
愛之理是所以愛之全具在內而未發者。
由其有此理。
是以發而能愛。
性情體用之分如此
看理字不透。
故以爲疑耳。
潛室說
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
乃是陰陽互根之理。
天地之氣不翕聚則不發散
朱子所謂動有資於靜也
此則无可疑。
惟仁不生於仁而生於智。
疑得甚是
陰陽有以流行言者
(所謂變易
春夏秋冬之類。
)有以對待言者
(所謂交易
東西南北之類。
)元亨利貞
流行
故元了亨。
了利
利了貞。
貞了復元
可謂之生於貞。
仁義禮智。
對待
各有間架
各有苗脈
不可謂之生於智也。
智能分別是非而藏諸心。
故當惻隱惻隱
羞惡羞惡
及能知納交要譽惡其聲之非者。
皆智之所爲
則又有元生於貞之理矣。
天地之間。
無適而無陰陽
橫看亦是。
豎看亦是。
不可定說也。
貞居四德
終者。
冬居四序之末。
終而不始。
生成之理息而造化之功絶矣。
故貞而復元
冬而又春。
夜而又朝。
晦而又朔。
萬古能不窮。
程子所謂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
朱子所謂推之於前。
不見其始。
引之於後。
不見其終。
皆謂此也。
斷指者說
公元1609年
龍灣一小童。
執役副使呂君之館。
無名指一節
問其故則其父嘗病。
斷而藥之云。
呂君爲之惻然
遺之米以奬之。
旣而以語余。
余聞而悲之。
招而使之名則曰。
應元也。
使之年則十二歲矣。
斷指來幾載矣。
曰。
今三載矣。
汝父在乎
曰。
藥之不能活。
三日而死。
近將服闋矣。
苟其不能活。
曷爲斷。
曰。
小的父母病。
藥莫良於子之骨。
故斷之耳。
寧能知其活不活耶。
其容慘慘
若將泫然者。
嗚呼
斷指之事。
古人論之備矣
無用贅。
獨其年方幼。
未有知識
能爲致命如此
非其深愛之得於性者。
能之乎。
以此觀之。
人或親癠而色不憂藥不供。
甚至沒而不臨。
喪而不哀者。
獨無此性也耶
雖斬作萬段
無以謝於應元矣。
應元良民
而持父服役于官。
無以天下之孝。
故書此以贈之。
且欲使觀風者聞焉。
己酉九月日。
書于義州之聚勝亭。
金守初字辭(幷序)
 友人金君知復始冠。
余字之曰無悔。
取義於易復之初九也。
後聞鄕丈養吾先大夫與同字。
以爲仍而不改。
有非入門問諱之義。
以告余。
余易以守初。
且爲辭以
勖之。
辭曰。
有生受衷。
厥初皆善。
惟動而蕩。
乃與初偭。
彼昏且狂。
迷不思復
好惡無節
命於物欲
上帝孔仁
非降爾殊。
自褻明命
甘伏下愚
有懿吾友。
石川之胤。
始讓而端。
就傅而遜。
命之曰復。
石揆于初。
奉以服膺
罔敢或渝。
言跲思毖。
行疚思改。
不遠是圖。
庶無大悔。
有進於此
我諗吾友。
復之不易
莫難其守。
守或不固。
善非己有。
是以頻復。
於易不取
譬彼適國。
周道如砥
一步有差
謬以千里
旣審厥岐。
旣復干直
宜遵勿失
載驅翼翼
有好學。
有過無貳
纔失便知。
終身不再
吾儕小人
植志不堅。
朝省其咎。
暮已復然
願言吾友。
惕念于玆。
恥斯無作
復斯勿移。
前艾後絶
至於無。
不二而一。
善協厥初。
是爲能守。
守久則誠
凡此有要。
惟敬以成。
爰字以守。
以表爾德。
毋曰我能。
益竭爾力。
三月不違
之而已。
亦何人。
晞之則是。
拙齋銘(爲申知事叔正作)
不文而素。
不巧而樸。
則拙何傷
惟物之質。
不樸不素。
彫繪奚施。
則拙何病。
受善之基。
是以君子
以之自修
黜己遜志
默口低頭
若無若虛
白直前進。
不謀其獲。
矧肯求聞。
相外雖絅。
實錦在中
惟德之崇。
拙之功。
何彼巧令。
致飾于外。
言甜色取。
務要人愛
甚或行詐
肆爲機械
求巧益
露見肝肺
卓哉吾友。
謙恭愨實
作齋以居。
自標
匪爾自標
先王所評。
灼見厥守。
知臣孔明
服膺休命
罔敢失墜
我則銘之。
以發其志。
朝天記事
演禮一日
譯官南胤咸語序班高詡曰。
舊例僧流,道士班居吾輩之前
信否
果爾吾輩外藩陪臣
乃是衣冠之人。
班乎異敎之後
實所恥之。
如何
曰。
是則是矣。
國初如是排班
莫之或易。
奈何
翌日曉。
朝天宮
未定
望見僧道各具其服。
(僧流着袈裟
道士道巾
)立於東班之後
高詡指而謂之曰。
吾輩不忍衣冠之身立於彼輩之後
你可言于鴻臚
改定班次
曰。
此在禮部專掌
鴻臚寺不得
且彼亦有官。
大明會典亦令如此排班矣。
鳴鞭整班之際。
適然進立於東班九品之東。
書狀從九品作行。
鴻臚掌班之官亦不呵禁
顧視僧流道士
乃與譯官等同行矣。
再演及賀日。
皆依此隨班
後考大明集禮。
進貢藩使位在文官班位之東。
高皇帝制禮。
不以衣冠之人辱之於僧道之後
前此使臣未見此書。
只依序班等襲謬之言。
未免失伍耳。
記夢
公元1616年
丙辰二月十九日曉
至一處。
如玉講堂
言是孔聖奉祀宅。
有人持出文錦數襲寶帶
披閱以示之。
言是孔聖遺衣服。
祭則設之云。
文彩絢爛
如新織成
心竊竦歎。
幸得不世之寶。
仍念自周敬王壬戌至今已二千餘年。
不應聖師衣帶鮮完若此
莫是退溪先生遺衣耶。
又念曾
於楓嶽正陽
懶翁舍利
僧家百襲珍藏
如捧拱璧
此聖衣也。
而藏裏不密。
吾儒之有歉於彼多矣。
旁有一生年少上座
余問何不序齒
其人曰。
他是尊丈家子弟。
余曰。
未說尊丈。
正使師子孫亦當以齒。
其人唯唯
覺而謹識之。
復者朝服
禮。
天子諸侯之喪。
復用小臣
小臣
近臣也。
朝服
平生所服以事君者。
精神之而反故服之。
用意可謂精切矣。
儀禮
士喪。
有司復。
疏。
有司
府史之等。
尊卑朝服也。
今士人家府史之屬。
故家禮直云侍者
今當以鈴下親近蒼頭上衣以復。
內喪則又疑當令女僕爲之。
此雖禮家之所不言。
然以事死如生之意推之。
婦人平生無故不出中門
出則擁蔽其面。
男僕非有繕修大故
不入中門
入則婦人必避之。
乃於神魂飄散之際。
冀其歸復
而使平生所必避之男僕
執其衣以招之。
是猶欲其入而閉之門。
不惟事理不當而已也。
朱子所謂侍者
安知非通指女侍者而言耶。
又案周禮大喪
御僕持翣。
后之喪。
女御持翣。
從柩且然
況於招魂乎。
疑禮所謂小臣者必是閹人
得以通用
而不別言耳。
哭先復。
而後死事
親始死。
孝子心皇皇焉。
如有求而不得
可以求生者。
何所不用
故禮曰。
復。
盡愛之道也。
禱祀心焉
非虛爲
此也。
今人死而復生多言魂氣始升。
眷戀形體
欲還入宅之。
怕人環哭叫聒
不得便入云
以理求之。
神道尙靜。
似當如此
復時宜令孝子暫時輟哭。
以專望反之誠。
乃得盡愛之道。
未爲簿於親也。
觀疏家哭訖乃復之文。
古人亦必輟哭而復矣。
灰隔
今人於壙底多不用灰
而其說有二。
一則曰。
隔斷土脈
吉地無應。
此則術家無理之說。
不足置疑
一則曰。
濕氣壅鬱。
令槨易朽。
此則理或有之。
孝子之心。
不能不以爲疑。
今案周禮
掌蜃掌斂互物蜃物以供闉壙之蜃。
註。
互物
蚌蛤之屬。
闉猶塞也。
井槨
塞下以蜃。
御濕也。
疏曰。
未施槨前。
已施蜃灰於槨下。
以擬御濕也。
據此古人於壙底。
固已用灰矣。
濕氣在土。
下蒸上。
築灰於底。
使木不親土
所以御濕也。
今不慮此。
而乃在內之氣壅鬱而成濕。
不亦傎乎。
燔石記事
公元1620年
庚申九月叔父時。
伐石于蘆山
燔于山底
運致于刀馬山
初日十一人
伐木石崖
翌早役十三人
一邊搥碎。
一邊負下平地
慮不足用
午後伐木燒崖。
次日九人碎下。
約得百二十餘馱。
次日二十五人伐木掘坎。
次日十八人
積木石于坎中而火之
四日役夫七十六人
旣燔後用六十牛輸之。
嘗聞更事者言。
燔石
本數一半
果然矣。
水發之。
則每馱得石屑十斗
蓋緣燔時石太多坎太廣。
不能盡熟故也。
六十馱凡得六百斗。
不起而棄者約又二十馱。
更事者嘗言燔石而熟。
一馱得屑十五六斗。
亦信矣。
築灰時依家禮式和沙土
則六百斗恰成千斗
棺底用二寸許。
四旁九寸強。
上約三尺許。
(皆以匠尺言)餘又數十斗矣。
後聞張士信言
嘗於族人時見之。
下棺後石灰足用
不得已三斗和細沙三黃土二斗而用之。
後因事改葬時又見之。
則其堅硬難斸。
過於旁下倍之云。
蓋沙本石類。
灰土相乳入。
多用之則尤堅實
固然也。
若用此法。
石灰四百斗當爲千斗
欲得灰四百斗。
不過伐石八十馱而足。
貧家不患難辦。
石少而坎狹。
則又無不熟之患矣。
聊記見聞如此
大事以此爲據。
隨力而伸縮之則庶無悔矣。
外棺用松脂
松脂五石
去滓得二百五十斤。
板子四方一尺
試用五分
則容入二斤五兩
以此推之。
則長十尺一尺用厚五分
則容入二十三斤二兩矣。
臨用。
度外長廣幾許
然後以上項容入之數裁度用之。
松脂一斤
入蚌粉三兩
堅固適中
若過此數則卽成沙礫
不得凝結
此朴仲植親曾經磨鍊者也。
記聞
公元1592年
思周
武人也。
壬辰避亂時年九歲
常佩持短繩。
人問之則曰。
萬一賊逼則當以此自決
一日賊猝至。
思周忽於林下自縊
賊去。
家人往視之。
已絶矣。
解救之得甦。
者莫不奇之。
李适之叛。
思周以前府使在官軍中力戰于猪灘。
面受數箭而死。
賊將李安基素與思周相識
當戰望見思周力戰
心怒之。
官軍敗。
安基下求思周尸於水中而斬之。
朴榮臣。
武弁傑然者也。
廢朝時。
鄭蘊上疏請誅鄭沆以謝國人
廢主大怒
竄之濟州
榮臣於衆中言曰。
得罪
他日必有光於史冊矣。
聞者縮頸
臺諫論之。
珍島
聖上反正
初得釋。
李适之叛。
以豐川府使在官軍。
遇賊於猪灘。
力戰死之。
适之擧兵而來
人皆望風奔潰
二人獨能力戰而死。
斯已奇矣。
而其平日之所樹立如此
卒能取義於臨亂之日。
此豈卒然當賊力盡就斃者之比哉。
思周無子。
榮臣有子五人云。
榮臣故武將光岳之壻也。
雜記
李适叛報至。
校理吳䎘以焦易筮之。
得蹇之晉。
繇曰。
避凶東走
反入禍口。
制於爪牙
骨爲灰土
其後兵敗。
水口出走
利川
爲其下奇益獻,李守白等所斬。
竟與焦辭吻合
奇哉奇哉。
攷事撮要考誤(以實錄爲據)
公元1633年
魯山癸酉
世祖皇甫仁金宗瑞推戴瑢之罪。
錄靖
公元1635年
難勳鄭麟趾三十六人
後二年乙亥
受禪
撮要云炳幾卽位
是夜誅等。
誤。
公元1575年
乙亥閏六月
受禪
九月
錄佐翼勳桂陽君璔等四十一人
明年丙子六月
司藝金礩,右贊成鄭昌孫上變
六臣等皆死。
七月
命佐翼三等功臣鄭昌孫二等
軍器正金礩錄佐翼勳三等
撮要乙亥金礩上變
錄璔等勳。
誤。
李芝峯采薪辨疑
 學以悟道爲要。
道以忘言爲妙。
言者筌蹄
言以見道
道得則言忘。
然謂之忘。
則猶有可忘者矣。
孔子曰。
予欲無言。
無言則聖也。
與天爲一。
能不言而敎。
第一句是禪。
第二句是老。
其下又用莊子語而玄之又玄
聖人之欲無言。
自是一說
與彼不同
不可對擧有若分別高下者然也。
 跡隱非難
心隱爲難
山林非高。
朝市爲高。
所謂至人者。
跡乎俗而心乎隱者也。
非不是也
猶有老莊氣味
所謂跡乎俗。
卽是和光同塵一般
 憂之者不若樂之者。
樂之不若之者
故以忘憂
猶有所係。
不若憂樂兩忘
何故愛說忘字。
轉入無形影處去耶。
不是時病痛。
乃是見處病痛
可怕可怕
 人亦我也。
我亦人也。
聖人無我
物亦人也。
人亦物也。
聖人無物
能無我則能無物。
說得太高。
未免有病。
陳經正云。
我見天地萬物皆我之性。
不復知我身之所爲我矣。
伊川答曰。
他人食飽。
公無餒乎。
聖賢之言。
平易切實
不如莽蕩交涉
 天之自然謂之道。
道之自然謂之聖。
以其蒼蒼者言之則天亦器也。
不可謂之道。
以其主宰者言之則天卽道也。
伊川所謂專言之則道是也
今曰。
天之自然謂之道。
有若天與道爲有淺深之別。
至於聖人體道與天一者
今又直以道爲聖。
孔子所謂人能弘道
中庸所謂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
此言皆何謂耶。
旦必以自然爲宗。
恐亦有些來歷
如何如何
其下道本無形一段
語甚圓備
 天地萬物本吾一體
故善窮萬物之理者。
不于萬物一身
聖人言致知在格物
夫子釋之曰。
物我一理
纔明彼。
卽曉此。
內外之道也。
如此言之。
方是十分分明的確
若如說則聖人當曰。
格物致知
夫子當曰。
纔明此卽曉彼矣。
豈不是倒說。
不幸近於致良知之說。
 朱子曰。
中年以後爲學
亦須愛惜精神
愚謂愛惜精神
所以爲學
朱子之意。
蓋謂五十以後精神向衰。
不可太拽出在外
如學聚問辨工夫
亦須節約乃佳耳。
詳語意。
似以愛惜
精神便爲爲學
亦太省約
 道在於民生日用之間。
夏葛冬裘
飢食而渴飮卽道也。
外此言道者非也。
莊子所謂道在屎尿
亦此意也。
飮食裘葛
物也。
求其當理不當理而去就之。
則也。
如飢則當食。
嘑蹴之食不可食。
寒則當衣。
而趙庭芝之裘不可衣。
所謂則也道也。
如此渾圇說。
恐誤後學
至於莊子之說。
則又是認氣爲理甚者
佛書在目曰視。
在耳曰聞。
手能執捉。
足能運奔。
作用爲性
龐居士以搬柴運水
神通妙用
莊子之緖餘也。
吾儒之說則思明
思聰
容恭
足容重。
爲道也。
老兄莊子語爲證。
未免於擇焉不精之譏。
如何如何
 
范淳夫女。
但知血肉有形之心。
不識神明不測者之爲心。
孔子說心四句大殺分明
范女非鈍根之人。
豈有認爲心臟之理。
老兄之語太率易
使死者有知
豈不爲所笑。
若然程子何以曰。
此女雖不識孟子
却能識心耶。
朱子曰。
此女當是
實不勞攘
如無病之人不識有疾病。
此說忖度得范女心十分的當
 楊子曰。
潛心于淵
不外也。
此言雖係修養家事
爲學存心之法。
此說已經朱子勘破
何必更說。
 聖人之心。
無動無靜。
謂動亦定靜亦定則可。
謂無動無靜則槁木死灰矣。
害理
 古之人與骨皆已朽矣。
而所留者跡耳。
因其跡而究其心。
得無誤乎。
凡詩六藝
聖人之跡也。
古人之心於方冊之內。
其得者尠矣。
不得聖人之心。
而惟跡之求。
其惑也大矣
聖人之心不於六經
則必面壁觀心
直截徑捷耶。
輪扁之說所以後世廢書之患。
不可如此見解也。
再辨
 愚見世間一種托名山林
心與跡異。
厚誣一時
竊嘗痛惡
聞古之人有身寰中而意超物外者
以此較彼。
豈不可至人哉。
是蓋有激而云耳
學問上說耳。
來喩乃謂有老莊氣味
非鄙生本意也。
蒙喩。
知有激而發。
然着箇至人字。
不免惹起人疑。
未可改之耶。
 愚聞孔子曰。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明道先生定性書曰。
與其非外而是內。
不若內外兩忘
兩忘則澄然無事矣。
然則忘字非愚刱說也。
明道先生又曰。
聖人之喜。
以物之當喜。
聖人之怒。
以物之當怒。
聖人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
然則聖人憂樂亦當如此矣。
大學曰。
心有所好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是也
孔子所謂樂以忘憂
但言其好學之篤耳。
大槩憂樂
二者。
不可着心胸。
苟有所偏係。
則必乖中和之道。
故曰。
不若憂樂兩忘
來喩乃謂轉入無形影處去。
不審如何
聖人忘食忘憂
心專於此
不暇及於彼也。
老兄立文之意。
本與此不同
而曰。
以樂忘憂
猶有所係。
不及於忘。
庸非誤耶。
明道內外兩忘之言。
破橫渠惡外之累也。
初非欲泊然無心
上蔡之習忘也。
上蔡曰。
吾嘗習忘以養生
明道曰。
施之於養生則可。
於道則有害
習忘可以養生者。
以其不留情也。
學道則異於是
有事焉而勿正。
伊川曰。
忘物與累物之弊等。
朱子曰。
內外兩忘非忘也。
一循乎理。
不是內而非外也。
深味三條可見矣。
至於所引明道之言及大學正心章。
皆謂事物之來。
順而應之。
旣應之後
不與俱往。
常敎心地虛間耳。
來喩所謂有偏係。
必乖中和之道是也
今曰。
之者不若樂之者。
樂之不若之者
有若分別高下而以忘爲極致者然。
然則聖人何故但曰。
之者不如之者
之者不如樂之者。
不曰
樂之不如之者乎。
幸更仔細思量如何
伊川明道云。
一倍之數如何
曰。
都忘之矣。
伊川因歎其心無偏係。
尋常每怪此語可疑
後見朱子語類有論此處。
文今不記。
大意以爲顏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不失之。
何嘗以忘爲貴耶。
此是上蔡所錄。
上蔡有習忘之病。
故錄得有誤云。
以故學者有愛忘之心。
漸入於去念之境也。
 
愚謂此言聖人大公之道。
故爲如此
非愚說得高。
聖人之道高故也。
伊川陳經正之問。
只是學者言耳。
嘗聞程子之言曰。
仁者天地萬物一體
莫非我也。
知其皆我。
何所不盡
邵康節曰。
不我物則物物
聖人之心無私天地
廓然大公
本無物我有間
故愚所云云
欲以明夫聖人大公無私之理而已
說出聖人廓然大公胸次
果爲無病。
然其立文命意
有過高之弊。
程子所謂仁者天地萬物一體
莫非我也者
猶以我爲主而說。
聖人亦曰。
仁者
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不如來喩四句懸空說出。
如何
 愚意聖人之心。
動亦定靜亦定。
動靜一也。
周子通書曰。
動而無靜。
靜而無動。
物也。
動而無動。
靜而無靜。
神也。
又曰。
性焉安焉之謂聖。
發微可見
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孟子亦曰。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此也。
凡物或動而無靜。
或靜而無動。
靜而無動者
枯木死灰是已。
至於無動無靜則乃聖人無妄之心也。
愚見如是
動而無動。
靜而無靜云者。
語意自是圓足
直謂之無動無靜。
語意短促
却似冥然頑然
全不動靜
恐誤學者
若曰動靜一也。
稍似分明
如何
 愚謂程子曰。
世之人雖窮天萬物之理。
不知反之一身
五臟六腑毛髮筋骨所存
鮮或知之。
善學者。
取諸身以觀天地
朱子曰。
不是外面別爲一物
卽在吾心。
人須體察得此物誠實在我。
方可。
譬如修養家所鉛汞龍虎皆是在我身內之物。
在外
愚也因孟子程朱夫子之旨而有是云云
若夫致良知之說。
則嘗考王守仁曰。
良知者。
所謂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不待學而有。
不待慮而得也
與此不同
來喩所謂近於致良知云者
恐萬萬不然也。
孟子之意。
蓋謂萬物理具於吾身。
能反求諸身。
而吾之所以體驗擴充無不眞實
則樂莫大矣
然其話頭高。
江西之學。
愛說此一句
借以自便其說。
至陽明則又於大學致知二字中間
伸却良之一字
以爲致吾心良知天理事事物物
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矣。
蓋其驅率聖人之言。
使與己合之。
罪固已大矣
而其文理顚倒繆戾又甚焉。
若如其說。
則是爲格物致知
知至而後物格矣。
但使通文理之人平心讀之。
則皆知其誤。
而後靡然之者
蓋憚其窮理之煩。
而喜其師心簡捷也。
老兄所云善窮萬物之理者。
不于萬物一身者。
自是好語
亦恐微有專內遺外之意。
前日以不幸而近爲說。
老兄豈爲此學者耶。
不敢不敢疑。
 愚謂所喩語意省約者。
是矣。
愚意以爲愛惜精神
所以節嗇
張橫渠曰。
有養
瞬有存。
苟能於節嗇存養省察
少間斷。
則是亦爲學
廢學而後乃爲愛惜耳。
朱子所云。
爲學專在讀書窮理上。
故愚欲以存養
底工發明朱子之旨。
未知如何
前云愛惜精神所以爲學
故奉疑耳。
今承示喩。
易卽以亦。
甚好甚好。
李芝峯采薪辨疑三辨
 至人二字
非但素問諸書皆有之。
朱子感興詩亦曰。
至人秉元化云云。
雖不刪改
可無後學之疑。
如何如何
聞命
 來喩學者不可有愛忘之心。
誠至當之論也。
愚自沈疾以來
頗喜養生家說。
常欲排遣邪思妄念以專攝養之功。
則果有之。
此錄乃病中所爲
說得如此
所謂立文之意不同云者是矣。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朱子註。
未得則發憤忘食
已得則樂之忘憂
然則夫子樂以忘憂
蓋專言好學之篤。
而愚所謂以樂忘憂
對擧兩者而言。
其意固不同矣。
又知之者不如之者
之者不如樂之者。
尹氏曰。
之者
好而未得也。
樂之者。
所得樂之也。
此蓋言進學之序。
程子所謂由說而後得樂者。
存心養性之謂也。
孟子曰。
心勿忘云云
所謂兩忘
非謂忘其有事之心也。
只言其忘憂與樂。
無所係着之意。
操存涵養底事
定性內外兩忘之忘同義
朱子曰。
心纔繫於物。
便爲所動。
所以繫於物者。
事已應過。
又留在心下不能忘。
亦此意也。
至於上蔡之習忘卽坐忘
未免禪寂之病。
豈不謬哉。
大抵愚之所論。
主於存養
而竊詳來喩
以忘爲極致云云
乃以進學工程爲言
所見有些異同
幸更商量焉。
果如所論。
然若以係着爲病。
則樂與憂等耳。
不當着箇不若字。
憂樂兩忘
自是休心養性之事。
謂之存心養性之功則恐未然
當憂而憂。
當樂而樂。
過心空。
都無一事
乃是養性之說。
 聖人一視同仁
天地萬物一體
旣爲一體則寧有物我之間哉。
然猶以我爲主
故曰。
能無我則無物
斷非懸空說也。
來喩有過高之弊。
今欲改之曰。
物亦我也。
我亦物也。
聖人無我
能無我則無物
未知如何
說得無病。
 
動常止。
動時心常止也。
靜常覺。
靜時心常覺也。
上文而言。
故曰聖人之心無動無靜。
蓋言貫于動靜一致也。
非謂聖人之心全不動靜也
然改以無動靜一也。
語意明白
謹依來敎耳。
謝採聽。
 傳曰。
近取諸身。
邵子觀物篇曰。
能以一身觀萬身。
一物萬物
萬物理具於吾身。
所謂觀物者。
反觀萬物之理也。
愚之所言本出於此
而來喩所論。
乃專在致知上。
高明有未深察乎此耶。
聞命
 本作乃字。
今改亦字。
來喩是矣。
竊服焉。
可謂爛熳同歸
深喜深喜
金沙溪經書疑問辨論
  小學
 就上講究委曲
上面者。
小學上面也。
下文大學就上者。
大學上面也。
小學時。
但能服習其事。
不究所以然
所謂日用而不知也。
到大學時
乃就人事上窮得天理。
所謂上面者。
指各件事上面。
恐不指二書上面也。
如何如何
 紛與帉同。
紛帨
手巾也。
紛以拭器。
帨以拭手
一物也。
 嚴威儼恪註。
成人之道。
非孝子之道也。
嚴威儼恪
使人望而畏之。
成就人才之道。
非所事親也。
或曰成德者之道。
不是
禮。
成人甚多
如儀喪服傳曰。
成人者其文縟
未成人者其文不縟。
又曰。
未嫁者。
成人而未嫁者也。
此類非一。
何獨於此而疑之耶。
所謂使人望而畏之云者
只擧與愉色婉容相反者而言。
以明嚴威儼恪之意耳。
非有他意也。
古今經傳
無以作成人才成人云者
但曰作人
或曰成人而已
未知如何
其謂成德者之道。
又却不是
(更考註疏鄭云
成人
冠者
然則孝子不失孺子之心也。
據此
古人如此看矣。
但恐高明鄭康成不信耳。
)又案大戴記
曾子父母篇之辭曰。
孝子惟巧變。
父母安之。
若夫坐如尸。
立如齊。
弗訊不言
言必齊色
此成
人之善者也。
未得爲人子之道也。
(此說見朱子大全答潘恭叔問目)正與此章之意互相發。
其曰成人之善
豈謂成就人才之善耶。
文理決不如此
 號泣而隨之。
朴丈泂之云。
三諫不聽
則事雖非。
不得已屈意
隨其事而從之。
或曰
隨謂隨父所往而號泣也。
兩說皆非。
臣之於君。
三諫不聽逃之
子之於父。
無可去之道。
隨而不去。
號泣而已
逃之與隨之。
君與父之分異也。
父子天屬也。
無可去之道。
不可三諫爲節。
其所往。
號泣而盡其誠。
必以覺悟爲期
本文平易明白
自無可疑
朴以曲從釋隨字固不是
高明以不去釋隨字。
欲與逃字對擧
恐失之巧。
而非記禮者之本意也。
 上於東階先右足。
上於西階先左足。
主人與客相對而升。
以近階之足先升也。
先左先右
陳註以爲各順入門左右
此說甚無意義。
分庭竝行
相與揖讓
升階時必主人先右足。
先左足。
然後面相向而不相背
涉級之際。
可以相觀爲節。
禮之敎人
纖悉曲盡如此
今謂以近階之足先升。
未然
此時賓主北面
未嘗相對立。
豈有近階之足耶。
 足容重。
容恭
嘗見谷與松江會話
松江曰。
九容
理也非氣也。
谷曰。
非理也。
發動乃氣也云云
二公之言。
意各有所在
運奔執捉者氣也。
必重必恭者理也。
所謂有物有則是也
谷之說。
不如糊塗
無乃其時聽得未分明耶。
可疑
下引朱子說。
陳安卿說。
朱子說也。
 履之有絇。
所以爲行戒。
若亂步則足入絇中。
顚躓之患。
故以爲行戒。
周禮屨人註。
絇謂拘。
着舃屨頭爲行戒。
狀如刀衣。
鼻在屨頭
言絇者。
自拘持。
使低目不妄顧視
案此則履之有絇。
欲令行者此以拘着此心。
故謂之行戒也。
朱子曰。
履之有絇。
所以爲行戒也。
尊之有禁。
所以酒戒也。
義更分明
 經學念書
註以學經讀書釋之。
不然
奇高峯六經之學所當念之書。
文義似通。
經學謂之學經固誤。
念書謂之所當念之書。
欲與經學對語
亦恐不是
念書只是讀書之謂。
華語讀爲念。
謂誦爲背念。
如云念書而心他駝。
亦謂讀書而心不在
 皆許納拜
註。
納。
受也。
蓋謂使幕賓受諸子之拜。
不然
韻會。
納。
入也。
蓋謂使諸子入拜於幕賓也。
朱子黃端明書曰。
請納再拜之禮于尙書端明文丈台座
據此則納非受義。
乃獻字之義也。
 民生於三。
吳氏以民生句絶
恐誤。
民生君父師三者。
父生之。
君食之。
師敎之。
是皆生之族也。
生乃生出之義。
生於三。
生之族。
報生以死。
三生字。
生活之義。
死相對之
稱。
父生之。
非父不生。
二生只是生出之義。
吳註固誤。
但今以許多生字爲生出之義。
亦恐未然
  大學
 北溪陳氏曰。
人生得天地之理。
得天地之氣。
理與氣合
所以虛靈
谷謂理氣不相離。
不可言云云
太極圖說。
妙合而凝。
朱子釋之曰。
混融無間
谷甚贊嘆云云
且以退溪分理氣爲二物之說爲非云云
理氣本非一物
但以未嘗相離
故謂之混融無間耳。
無間兩字
則其爲二物明矣。
谷必不以理氣一物
竊恐高明記得錯耳。
況氣與理合成性
朱子之說。
北溪此條。
未可容易攻破也。
北溪欲以虛字屬理。
靈字屬氣。
中間一又字以明之耳。
以爲先得理次得氣
高明所疑也。
高明又謂物亦得理氣。
而何故不虛靈乎。
此又大誤。
物之不能虛靈
正以其得氣之偏塞耳
所謂隔於氣而不通也。
孟子之道性善
無不善。
故性亦無不善
而犬牛之性又却不善
非犬牛之生不稟天理也。
此皆氣之爲也。
未可便以此壓倒北溪也。
 前節於工夫中拈出修身
正結。
後節於功效中拈出身與家。
反結也。
逆推文勢雖逆。
而曰正心曰修身則語有順。
故曰正結。
順推文勢雖順。
而曰物格知至則語有逆。
故曰反結。
直曰。
修身爲本。
正結也。
曰否矣。
曰未之有也。
是反結也。
乃指文勢而言。
如傳文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治國在齊其家云者
是正結。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云者
是反結也。
雲峯之分正結反結。
本自甚緊關。
高明看得又錯。
可謂節上生枝
 以審其幾焉。
朴丈泂之曰。
幾則純善
而自幾以後
爲善爲惡所由分也。
此說誤。
易曰。
幾者。
吉凶先見者也云云
周子所謂無爲
善惡
兩句自是大煞分明
如朴說。
不須辨。
 善惡不可掩。
十目所視
十手所指。
專爲惡之不可掩。
而並言善不可掩。
其意未詳
誠於中形於外。
善惡皆然。
所謂誠之不可掩也。
幷指以明其理。
有何可疑
朱子所謂寧疏無密。
讀書之要法也。
 其用之所行。
不能不失其正矣。
愚謂欲動情勝則其行必失其正。
而下或字未詳其意。
谷云
或字果未穩當
此欲字非私欲之欲。
只是心有所向之意。
正如孟子養心善於寡欲之欲一般
蓋已透得誠僞關。
到此地位
豈有私欲惡念爲心害之患。
此章之意。
但欲隨感隨應。
不與俱往。
常令心中一物耳。
病痛較輕。
工夫較密。
不可容易說。
老先生下得或字極有稱停
竊恐不可致疑。
請更詳之如何。
 
必察乎此。
退溪曰。
字指不在之病。
谷曰。
字指心而言。
此字正指上文
若謂指心而言則恐太逼拶
 君子而未仁者
如此輩人是漢元帝之類。
而下君子未詳
擧賢退不善
豈不君子事。
所謂君子
又豈無淺深耶。
  中庸
 戒愼恐懼
通動靜看
常存敬畏
通動時而言之。
雖不見聞
靜言之。
俗說戒懼靜也
愼獨動也。
愚意不然
朱子論此不啻詳矣。
讀者深考耳。
上年李正郞德胤於筵中。
不免隨俗動靜說。
不佞朱子說以辨之。
今觀所論。
甚慰人意
 存養
退溪曰。
存養
專以靜言之。
涵養
動靜言。
或問
存養多用靜否。
朱子曰。
不然
孔子却都就用處敎人做工夫
退溪之言與朱子不同
更詳之。
尋常不能無疑於此
存養是靜工夫
省察動工夫。
此乃曾祖道所錄朱子語。
中庸輯註亦收入
然竊意分動靜大綱說。
若細推之。
存養實兼動靜
作事時心在其事。
更不思量他事。
令心不走作
豈不是存其心養其性。
所謂動中靜也
孔子云
居處恭。
執事敬。
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所以敎人存心
而亦何嘗偏言靜耶。
以此存養統體工夫
若謂專以靜言則恐未當
質言
願以求敎
 素富貴行乎富貴
退溪曰。
行如蠻貊之邦行矣之行。
愚意富貴貧賤患難中行君子之道也。
素其位而行。
只是隨遇而安之意。
若曰
素其位而行君子之道。
則竊恐文義如此
 百物之精。
神之著。
嘗見花潭集有曰。
一草一木之氣死。
終古不滅。
反復其言。
思之不得
以爲非。
今以孔子之言參之。
花潭之言無乃近似乎。
花潭之說。
釋氏形有死生
眞性常在之緖餘。
程朱闢之甚詳。
寧有近似孔子之言乎。
 禽獸草木之死
亦有昭明焄蒿悽愴之氣耶。
可疑
其上旣言骨肉斃于下。
陰爲野土云。
草木不與明矣。
不當辨。
至於禽獸之死
豈有昭明焄蒿悽愴之氣。
不過論人鬼而幷擧之耳。
鄭註上言衆生
此言百物
其與人同也。
不如貴耳
說明白。
百物字恐不當深泥也。
孔穎達昭明屬之人。
焄蒿悽愴屬之物。
又以神之著屬昭明
百物之精屬焄蒿悽愴
經文文勢
決不如此
 祖廟天子七。
諸侯五。
或云。
天子九廟
說者曰。
文武不遷之宗也。
周制言之。
文武各爲世室
百世不遷
劉欽所謂則不在數中也。
何可竝數爲九。
九廟武曌所爲
或說誤。
 
其言足以興。
興起在位之人。
興起在位
謂起爲世用
論語所謂有道不廢也。
高見恐誤。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註云。
所謂此者
指本諸身以下六事而言。
愚意所謂此者
指所引詩而言也。
不應二大文而指本諸身六事也。
中間兩節
所以申釋上文之意。
故引詩而結之如此。
意脈貫通
文勢照應
不見其有隔礙
何苦而疑之耶。
本諸身以下六事
乃是君子有譽之實。
不如此則何自而有譽耶。
以此字爲指所引詩。
非徒語勢散渙無力
無惡無射乃是效驗
非所以見譽之實。
不然不然
  
論語
 有所不行。
退溪曰。
不行
上文言。
如此而又有所不可行者。
可行
猶言不可爲也。
非謂不行
詳味下文
可見
 雖有得焉。
子貢雖得聞夫子貧而樂。
富而好禮之敎。
未可自足
故引是詩以明之。
無諂無驕
子貢所已能而自足者也。
夫子之言。
始知上面又有樂好一層
乃知凡天下之事其義理無窮
雖有所得
未可自足也。
所謂所得
實指無諂無驕
因此而悟凡事之皆然。
故曰。
告往而知來
此義極分明
所論誤。
 
直指全體
勉齋曰。
直指則非微婉
全體則非一事
或云直指全體
直指全體
本謂直指全體也。
勉齋特引解說以明其義。
非欲使人讀爲直指全體也。
 略如祭宗廟之義。
五祀各於其所
又遷主於奧以祭之。
宗廟之祭各於其廟祭之。
大祫則遷各廟之主及祧主
祫祭太祖之廟。
故云略如其儀也。
所論恐不然
請更考禮經
 亡之。
命矣夫。
退溪曰。
亡卽有亡之亡。
谷以存亡之亡看。
亡。
史記又作滅。
恐皆是無義
作死亡之義。
之字不貼。
古文無以蔑滅作死義者。
如何
 子貢之有是心也。
所謂有是心者。
似指仁者無不愛。
疑若無惡而言也。
或曰
其所惡三者而言也。
前說是。
  孟子
 造端托始深意
義利之辨。
學者第一義
托始篇端也。
或曰
工夫之端始也。
或說不然
 人得平土而居之。
谷曰。
得以平其土而居之。
不然
平土平地
謂得免巢窟之患也。
 
舜禹相去久遠
谷云
遠是速字之誤。
說是
若如谷說。
當言舜禹益爲相。
今旣曰相去
則作久遠爲是
曆年多少相去遠甚也。
若曰相去久速。
則恐文義不然
 程子曰。
豈有出入
只是操舍而已
程子之言與淳夫女之言不同
未知如何則爲出入耶。
竊謂此心廓然
本無內外之限。
四方八紘
皆其境界
不可出入言也。
孔子所謂出入無時
特以存亡操舍而言耳。
程子學者不知聖人之意。
故言此以明之。
 執之而已矣
執非執捉之執。
執法也。
所謂執訊
所謂執拘
所謂執言
(從朱子本義)周禮所謂
▣▣▣。
拘捕之義。
春秋書執。
無慮數十餘。
宋人鄭祭仲
齊人執單伯之類。
至於公羊氏曰。
以己執之。
左氏曰。
執之以歸。
凡言執之者不一而足
古人捕捉之文。
皆用執字。
孟子所謂之而已。
亦是此義。
無所疑。
若是執法之意。
則必不單用執字矣。
朱子范伯崇書。
正論此事而曰。
八議之說。
蔽罪時事
其初須着執之。
不執則士師失其職矣。
詳此文義
只是拘執之謂。
執法之謂也。
公元1592年
誓衆文(壬辰)
事重則盟。
古之道也。
吾黨何盟。
討賊也。
夫人秉彝則已。
有則今日之盟。
可緩也。
嗚呼
國運丁厄。
島夷稱亂
公元1576年
屠夷我城邑
躪躒旄倪
侵突郊畿
穢辱鍾簴
社稷失守
鳳輦蒙塵
聖祖神孫二百年鞏固基業
遑遑焉僅保於一隅
言之至此
可勝長慟
念惟吾黨孰非李氏臣民
涵濡盛化
各安閭井
祖父以來凡幾年于玆。
其間或有派連璿系。
休戚同於國家者。
有身叨鵷路。
望日月之淸光者。
當此危難之際。
挺身奮義。
思赴君父之急。
以圖雪羞於萬一者。
乃人之至情
而力之彊弱。
事之利鈍
皆有所不暇計者矣。
嗚呼
殘兵單卒。
▣▣以討強梁之賊。
設令除一零賊。
得一兇首
亦無益於國家成敗
猶且爲此者。
誠以愛君憂國之彝。
人所均秉。
沫血枕戈之憤。
不謀而同
非強而使之。
非有爲而爲之也。
吾黨同盟之意實出於此
而又有一事不容默而不言者
吁。
我生人孰無父母兄弟。
孰無妻子親黨
而虜鋒所及
率皆糜爛
吾黨之中連罹慘禍者亦多。
國恥私讎
皆在必洗必報之地。
情理到此。
寧復他慮。
凡我同盟之人。
旣盟之後
一心戮力。
討賊爲急。
至於不利
時也。
吾爲所當爲而已
嗚呼
北闕哀痛之敎。
臣子抆血之言。
東海未蹈之前
吾黨致命之日。
如所否者。
有如皇天后土
與鎭岑一鄕
慶尙道昌義軍召募鄭經世
血泣百拜
致書于鎭岑一鄕諸君座下
不弔昊天
亂靡有定。
歲律已窮而虜氛猶盛。
想惟諸君憂國之念。
不以境界獨完少弛
食息之頃也。
經世在公君父之辱。
私有母弟之讎。
致死之義萬倍平人
而技非命中。
勇非超乘
冒犯鋒鏑
徒死無益
積痛在心洩憤無路。
託事於人。
已踰六朔。
非不精。
非不勤。
射殪斬獲
亦頗有數
循此不已則雖不能殱滅強寇
掃淸妖祲
尙可以少快窮天之痛。
而其於臣子分義
庶乎無大愧矣。
第以彌年兵燹之餘。
沿路一帶公私蕩然
尙州,咸昌,聞慶尤甚
經世起事適在其地。
糧餉器械辦出無計。
百方措劃。
過累月。
今則匱竭已極。
更無奇策。
雖欲有爲
正猶無麪之不托
張巡之卒。
僅免掘鼠。
少卿之士。
漫張空拳
潰散之形。
在朝暮。
此間憫慟之懷。
如何可言。
近因道路
敬聞諸君子相約束
各傾貲產
合備精箭。
至數千鏃。
欲以惠義兵之窘乏者云。
竊承下風
不勝欽歎
目今當賊之逼。
無過弊陣。
矢盡之患。
又如所陳。
若使諸君子知此曲折
則必且惻然以憂。
䀌然以悲。
盡其有以相助矣。
若然則又安得不以于諸左右
先自絶於高義耶。
爲國討賊
無間遠近
以力助人。
當分緩急
伏冀諸君更加商量
特以周急
千萬幸甚
嗚呼
主辱而臣猶活。
親亡而子獨存。
與賊同天
頭顱尙完。
一死非難而二讎未復。
泣血摧心
面對人。
此則經世之私冤。
諸君子仁恕所發。
想或垂涕憐愍
有以救之矣。
近當躬詣門屛。
面稟可否
搪揬是懼。
敢以書先之
伏惟諸君子合議而進退之。
公元1598年
粟文(戊戌)
公元1575年
國家遭天不弔
前古未有兵禍
聖上沫血飮泣
枕戈嘗膽七年于今
兵疲財竭。
國之削亡
日以益深。
不能自振
幸賴我聖天子惻然以愍。
赫然以怒。
前後大發兵馬
大捷平壤
大捷稷山
三大捷於蔚山。
使倭退屯海上
不敢長驅
使我生民得免於糜爛
保有今日
天兵之力也。
目今天朝將領大兵列屯于兩南者。
星羅棋布
震疊威靈
守有在山之勢。
戰有壓卵之期。
頃日以來
倭奴大怖。
方修城理寨。
僅爲自保之謀。
而不復縱兵侵突
蕩擾我邊彊。
掃平兇醜
澄豁妖氛
將自此機始
豈不快哉
所慮行師十萬。
日費千金
大兵所駐。
糧餉難繼。
天子爲此慮。
天朝米載七十萬石。
今已積置義州
海運江華
聖上爲此慮。
京倉米豆
亦令船運至忠州
由鳥嶺以下陸續相繼
特患道內官糧。
所在不敷
不足以支大兵旬月之用。
後頭運來之
又因路遠民疲
不得及期。
所謂遠水無救近火者。
正今日之憂也。
惟我本道士民等。
素以忠義爲勸。
去冬大兵下來時。
各出其所有以供兵。
以累萬計
此則非特聖上嘉之
總督經理御史天朝衙門
無不義而美之矣。
今則節晩穀貴。
民老懸磬
雖欲竭力助餉亦如去冬之爲。
其可得乎。
其間大家巨族
儲峙尙多。
至有盈園滿庾者。
於此時捐出此
以爲軍需
則其功於國家如何
國家酬報亦當
如何
嗚呼
天兵萬里遠來。
連年戍守
好逸惡勞
人情所同。
父母鄕井
暴露矢石之場。
豈其所欲。
特爲拯濟我邦。
存活我民。
捍我寇賊
復我讎怨
久此長征之苦。
我乃藉其聲威
退坐其後
以享其安。
顧愛食餘
不以天兵
則揆之事理
豈宜如此
矧惟糧餉不繼。
則兵爲亂兵。
雖以天將法令嚴明
到此地頭
難禁搶掠
發村閭。
遍搜山谷
破其財產
辱及婦子
其害將有不可勝言者。
與其若此而財終不保。
曷若今日早自捐之爲有光於公私耶。
然此猶淺之爲害矣。
食盡則兵不可留。
兵撤則賊必更肆。
更肆則其所聚有不爲大盜積者耶。
男女老弱
擧將不死則俘。
當此之時。
雖無悔其不供天兵取此禍。
不可得矣。
此皆立至之事。
不待明者而知。
實非敢故爲縱橫之說以誑誘士民也。
唯以利害言之耳。
有甚於此者。
君臣大倫
天經地義
主憂臣辱。
主辱臣死。
亘古亘今不易大方
苟有恝於此者。
人理絶矣。
土疆日蹙
國勢危急
憂莫有如今日之憂。
社稷成灰。
國陵不保。
辱莫有如今日之辱。
我人民。
有勇者死於邊。
有財者輸之官
以報我先王聖上深仁厚澤
正在今日
其又可忽耶。
今宜急速應募
各罄所有
之官倉。
以補軍餉
其貧而小資者。
亦當相爲奬勸
隨力收合
則聚塵成山。
積涓爲海。
其於繼糧之助。
豈不多哉。
如有重財忘義。
徇家亡國
吝惜積聚
不肯納官
則是爲安國家之危亡
而甘折入於
倭奴
鄕黨所共棄。
刑章所不容。
然人有秉彝
天下寧有如此之人耶。
況我國素以禮義稱。
寧復有如此之人耶。
本道素以忠孝文雅稱。
寧復有如此之人耶。
爲此軍餉不敷
事勢甚急
披瀝心肝
徧爲曉諭
兩心相感
共濟大事
有望士民
公元1605年
南建通文(乙巳)
公元1576年
士子進學之功。
莫甚益於群居講習
後生崇道之典。
莫甚大於尊事先賢
書院所以設。
而今古之所共由也。
南書院之盛。
甲於吾東。
至於比邑有之。
而吾鄕獨闕焉
豈不一邦之大欠事多士之所深歎耶。
恭惟國朝儒賢
四先生之出皆在是道。
後生末學
不及摳衣親炙函丈之間。
聞見敬慕之誠。
比之遠方
尤益親切
今欲選地於有洛之涘。
營立書院
以寓羹墻瞻想之懷。
此係斯文大擧
與同共議
以重其謀始之事。
玆就各面別定有司。
文到宜徧告面內諸君子。
五月初七日來會玉成書堂
幸甚
嗚呼
秉彝好德
有生之所同。
會友輔仁
吾儒之至樂
想所樂聞。
故玆奉告
公元1613年
榜諭江陵一鄕文(癸丑)
本府士子之盛。
風俗之美。
甲於一道
稱文獻之邦。
自惟無狀來莅于玆。
實深忻幸
願與諸父士子講明禮俗
小補朝廷委寄之意。
終年抱病未能也。
常切歉歎。
側聞閭閻士族之家頗有違禮敗俗之事。
此必習熟見聞
謬誤
而不自知陷於非禮
其情雖在可恕。
而其有愧於文獻之稱則大矣
竊不自揆。
其中大段未安者數事。
條列于後。
幸卽通諭一鄕
嚴行禁斷
此外他事亦須隨失隨救。
以匡民俗
無使冥行妄作取譏於知禮君子
守土者之幸也。
 一。
祖遷於上。
易於下。
其終至於塗人
而其初則一人之身也。
是故
禮曰。
不娶同姓
又曰。
百世婚姻不通
其嚴如此
國俗以異貫爲異姓
李與李婚。
金婚
法家名族亦皆不免
此則雖非古禮
而今不可卒革。
至於同貫相婚。
通國無之事。
而聞此鄕有犯之者云。
傷風敗俗
莫大於此
今後隨現告官
繩之以法
不與士族之列。
爲佳。
公元1576年
 一。
父在爲母期。
有明文。
聖人制禮之意。
非薄於母也。
天無二日
無二主。
無二尊。
故壓於父而不得伸情於母也。
聞邑俗不知降服之禮。
竝行三年
其間或有一二士子行古禮。
譁然驚駭
目爲短喪云。
其陋甚矣。
十一月而練。
十三月而祥。
十五月而禫。
心喪三年
聖人制禮。
如日月。
此則非假後學一二談也。
 一。
聞邑俗於親舊家喪練祥禫之日。
各持賻米以進喪家
略設酒食以供之。
致客多者。
不免前期備辦
至借盤器筵席親友之家。
有如置酒請客之爲者。
是日
衆賓列坐
以次酬酢
因爲鄕會於其坐。
甚者待畢至。
然後
祭。
客或晩至則祭從而晩。
或有不待畢至而行之。
誚責隨之云。
所聞虛實
不可盡信。
萬一有之。
極爲駭怪
喪主乎哀。
祭主乎敬。
爲主者。
固爲風敎罪人
不足言
爲客者臨喪不哀。
惡得無罪
伊川先生母夫人
周恭叔主客
客有畏寒者
恭叔請饋酒。
先生曰。
子毋陷人於不義
夫當寒而飮。
以爲不義
無端飮酒喪家
至爲公會
不義如何也。
至於賻米之餽。
固爲厚風。
不可廢。
初喪之有賻。
斂葬之用也。
練祥之際。
喪家貧甚。
無以爲祭。
親舊厚之人。
致送米穀
使供祭用。
亦無不可
至於會葬觀祭之日。
親齎以進。
之者無恤喪之誠。
之者有家喪之嫌。
其爲失亦大矣
自今以後
致賻必須前期輸送
會葬者或及墓而辭。
反哭而散。
觀祭者祭畢而罷。
一依禮文
毋得因循謬習。
取人鄙夷
幸甚
城山山城收穀
公元1592年
城山
天險也。
形勢之壯。
一夫倚關而莫開。
井泉之饒。
萬馬群飮而不渴。
嶺南山城險絶無慮數十所。
而此城爲之冠。
高麗末。
咸昌僧弘志築城于山。
紅巾有功
事載國史
而論者皆以爲此城是也
國家昇平百年
不及兵。
列邑諸城
皆復于隍。
壬辰之亂。
人死於鋒鏑旦盡。
而此城在大山絶頂
不見知於守土御敵之人。
爲山小民伏匿偸活之地。
一時有識
後事痛惜之。
庸可及哉。
今者北
不遜
敢抗大邦
矢我陵阿之患。
難保其必無。
城主令公
是用深憂長慮
今日人心事力
不可守平地以御暴客
必須據險堅壁
以逸待勞
乃可全勝
而此城。
又當炙巖大路之衝。
不專於避亂
寔爲湖嶺交界大關防之地。
公私兩利
莫逾於此
一面論報方伯
一面發民修築
役不浹辰
形勢粗成。
廟堂巡檢使權公諳委兵事
使之相度駝啓。
登覽而壯之。
善明府得地利。
申聞于朝。
請令方伯助力而督成之。
嗚呼
此吾鄕士民遏賊勢護嶺路
上酬國恩
全家屬之也。
豈不幸哉。
第惟設險之方。
必盡其法。
然後人心所恃
賊至而不懼。
積累爲基。
易於圮壞
大石不可不伐也。
垜堞失制
不利外御。
則尖磚不可不燒也。
砲樓當建也。
懸眼當設也。
器械當備也。
前頭規劃
不一其事。
官家物力
有難辦集
以吾民全活之計。
明府獨憂之事。
理豈如此
賈生之言曰。
積貯天下大命
多而財有餘
何爲不成
以戰則勝。
守則固。
爲吾民計。
惟有助其積貯
聽調用。
乃爲急務
幸今場圃告稔。
菽粟狼戾
頭會箕斂
不至召怨。
覆簣成山
功在積少。
略計內民戶總約收合穀數。
多則千斛
不下七八百石。
之而換貿硝鐵。
之而俵給工匠
爲益顧不大耶。
嗚呼
賴天之靈。
宗廟社稷默佑
使虜無動則幸矣。
萬一不然猋風火獵之勢。
可以疾走巧伏以避乎。
邊警乍傳。
內訌先作。
殺越搶奪
白晝滿途。
弱肉強食之患。
可以東逃
西竄而免乎。
設或免此。
沿門討飯
嗟咄交至
糠覈不充
飢火燒腸
不爲樹縊之鬼。
定作溝僵之屍。
此其必至之勢而不可逭之禍也。
法曰。
不恃敵之不來
而恃吾有以待之
今日待敵之策。
長於山城者乎。
樂土在邇
計劃先定。
臨急之際。
不攝不亂。
各扶其老。
各提其幼。
徐入而共守之。
制挺當垜。
俯撾賊頂。
軀命旣全。
蓋藏無失
視彼有三死一生
利害相懸
不翅天淵矣。
此猶爲小民言耳。
至於士夫則又有大於此者。
平日讀書講明何事
一朝臨亂。
乃忍忘忠棄義。
妻孥鳥獸匿。
苟求活於草間耶。
黯闇
明白而死。
古人不肯以彼易此。
況今捐身兩全之策。
蹈危辱必死之途。
則其人愚智如何也。
諸益之見。
已先獲。
而敷心及此
信筆索言。
同氣相感
當必有奮然者矣。
文到宜招集小民
悉心開諭
使知山城之役實係自己利益
後錄劃一數條。
及時收合
仍示實數
以候鄕中處置
幸甚
稧中爲高年設宴請文
伏以年之貴於天下也久矣。
先王爲之政以優之。
衣帛食肉
政之施於家者也。
輕任幷。
重任分。
政之及於道路者也。
賜杖給扶
一坐再至。
政之達於朝廷者也。
有問則就之。
四方安車
政之通於天下者也。
至於鄕黨之間。
則尤以是爲重。
故其節文尤詳。
每歲十月
黨正以禮屬民飮酒于序。
以正齒位
賓席在北。
介席在西
主人席在東。
六十者
坐。
五十者立侍聽政役。
六十者三豆
七十者四豆
八十者五豆
九十者六豆
成周之制見於禮經者。
大略如此
於此
足以聖人敎民致敬於年者極其隆矣。
故曰。
老老爲其近於父也。
長長爲其近於兄也。
眞切哉言也。
於此不用其敬。
則亦無所用其敬矣。
嗚呼
古禮之不講旣久。
而生等又非黨正之任
雖欲目見盛事
不可得。
第念今日父老之中。
高年五位
稀年十二員。
黃髮蒼顏
錯落相望
叔世之瑞而一鄕之慶也。
與同社之人略備觴豆
本月二十日設席于州南水堂溪上。
立侍聽役。
遞增豆數之節。
有難便行。
排行序坐
一從年齒
爵位有無
幷置不論
庶幾復見三代尙齒之風。
而生等亦得陪侍末席
奉觴稱慶
伸敬老之誠。
區區之願也。
目今邊虞乍靖。
郊野無事
天氣中和
景物方姸。
鳩杖野服
惠然降臨
想亦不以爲難
謹遣子弟某。
躬造拜肅。
以聽進退
伏惟僉鑑。
公元1621年
左道會文(爲本州儒生作○辛酉)
頃因遞便。
得見通文
備審諸君子將揚庭之擧。
先爲孚號之告。
此是擧國含生憤鬱不敢發者。
孰不欲同聲相應
奮袂齊起。
共睹食肉寢皮之快耶。
竊伏下風
爲之增氣
第以膚淺之見。
不能無疑者。
敢不同志吐露以聽可否之命。
聞天地間自有一箇公論
於是非之天。
發於同然之心。
不容一日泯滅
而伸而行於上則治。
屈而鬱於下則亂。
故國置論思之職。
諫諍之官
使之主一國之
公論
而伸一代直氣
其或不幸姦人在內
竊國柄。
壅蔽聰明
絶滅倫類
邦國顚隮之禍迫在朝夕。
所謂主一公論者。
皆爲之瓜牙腹心。
知有權姦而不知有君父
忠邪易指。
鹿馬貿形。
布衣藿食閉門讀書之人。
初無預於時事。
愛君憂國之誠。
憤世嫉邪之志。
不自勝仰屋之餘。
起而爲刳肝瀝血叫闔排雲之擧。
出位之罪。
殺身之禍
皆有所不暇計。
斯誠出於千萬不得已忠憤
而要以扶持一脈公論而已
夫以爾瞻稔惡一日矣。
國之不亡於其手蓋亦幸矣。
寂寥草野
淸議僅有一尹善道而止。
則固已爲士氣深羞矣。
顧今祖宗默佑
國祚靈長
四聰開悟
照水之犀方燃。
三司竝發
觸邪之豸齊憤。
彼其手脚盡露。
腰膂將絶。
公論之行於朝廷
可謂盛矣。
草野之士似不當側足其間
架屋下之屋也。
爾瞻之惡一也。
而發之於萬口皆拑之日。
則爲不容已之直氣
論之於今日。
則不過爲雷同贅言
所謂中無定體。
隨時而在。
未知僉意以爲何如
區區傾倒
非敢立異正論
欲以求敎高見
幸勿視爲怯懦
細入思量
辱與反復之則幸也。
竝惟盛諒。
公元1624年
通諭道內士子文(甲子)
右文倡義勤王事。
逆臣李适犬彘不食之資。
鯨鯢必戮之惡。
僞作圖讖
誑誘兇徒
陰圖不軌
有非一朝一夕之故。
朝廷不悟
畀以閫外之寄
國中精銳選鍊之
公元1592年
兵。
皆在其手矣。
幸賴祖宗默佑
逆節見發
終始蓄謀之狀。
盡露於支黨之招。
上猶諉以兇徒借重之言。
不致疑。
至於下書慰諭
實出於推誠待下之道。
全功臣之德。
處分之列。
射天之計。
人理所不能測者。
是則非徒聖上不疑。
廟堂亦不知疑矣。
其子栴顯出於諸招者不勝狼藉
循例命拿。
亦鞫廳之常事
金吾郞到轅門
輒行戕殺萬衆環立之中。
稱兵犯順
震驚京師
遂致鑾輿播越
廟社蒙塵
嗚呼
戎夷外侮
有國之常患。
不足多怪。
亂臣賊子亦無代無之
兇悖狂逞之甚。
未有如此賊者也。
可痛者。
蕞爾假氣賊衆不滿萬。
孤懸深入
又犯軍忌。
本非難辦之賊。
元帥以下逡巡逗撓
西關畿輔
一處交鋒
使臨津天塹不能一葦之限。
以賊遺君之罪。
可勝誅哉。
興言及此
肝膽欲裂。
念我嶺南稱文獻之方。
父兄之所敎詔
子弟之所服習
無非聖賢之訓仁義之說。
不幸遇難
則子死於孝。
臣死於忠
乃其平日慷慨自許之志也。
往在壬辰之變。
所在官軍望風奔潰
投袂奮起
鼓動忠義
招號散卒
卒成匡復之功者。
實自義兵始。
朝廷之所褒嘉
國史之所載錄
可以炳耀於人目而煇映於百世矣。
況此今日之變。
臣子痛憤切迫沫血枕戈者。
奚啻萬萬於壬辰
朝廷責望嶺南者。
又非他道之比。
當職辭朝之日。
親承聖敎
懇惻丁寧
今此敎書所陳。
固已痛切
可以山東父老之淚。
詞臣之筆。
未足形容聖意之萬一也。
當職當遍走列邑。
面諭聖敎
事機甚急
不容少遲。
敢此分路駝文。
先行知會
略具應行節目
劃一開錄于下。
同聲相應
同志相感
霆震風行之效。
傾耳以待。
憤氣滿腹。
不能盡。
惟竢面剖。
幸願諸君子諒之。
 一。
召募之際。
務精壯。
不要苟充。
惟務開諭
不要抑勒
不宜侵奪官軍
 一。
召募之際。
膽敢死者爲上。
膂力善射次之
出入賊中。
探知賊情次之
驍健善走者次之
 一。
各邑私砲手成才命中比比有之。
若能多募此輩
作爲一隊當爲無敵之兵。
各別訪問
爲先募聚爲善
 
一。
各邑山尺輩上下山坂
大箭善射
乃其所長
而列邑抄兵之際。
此輩例皆幸免
今宜另加訪問
至誠開諭
使之效力
則其有關於戰用。
不下於砲手矣。
 一。
先擇忠實有計慮可堪領率若干人。
使之各募素所相信之人以爲部伍
然後可以臨亂一心
死生相救
古人治兵之法也。
 一。
兵聚無糧。
自潰之道。
今日之憂。
無大於此
上年大歉之餘。
民方艱食
頭會箕斂
所得不多。
徒取怨咨
極爲可慮
惟宜至誠開諭
使之隨力所及
不拘多少
 一。
朝廷失信富民者多矣。
設有積粟之家。
難望指囷之義。
今日之事。
自與曩時不同
當職雖無狀。
不至
急難之日。
而闕賞於平定之時。
朝廷或有失信之事。
則當以死爭
期於得請後已
此意曉諭富家
使之重義傾資應募
 一。
鼓動忠義固爲大本
開陳利害不可已。
天道助順。
社稷靈長
此賊終無不授首之理。
徇國者爲良民
從亂者爲逆鬼
此意廣行曉諭于村閻小民
使知逆順所在
 一。
精勇敢死之輩。
不可無賞。
當職空手下來
徒言無補
今方駝啓于行朝
請除出內寺奴身貢及各司匠人價布等物。
以爲軍中賞格之用。
此意幷爲知委不妨
 
一。
項節目
特其大槩。
惟在諸君臨事發慮
善爲措處耳。
 一。
如有善策不能自擅者。
則一一報知當職
不用報狀
只用稟目爲當。
榜諭場屋士子
國家設科之制。
四書五經義取生員者。
蓋以經術養士也。
壬辰兵亂以後
廢書不讀。
爲京外士子之痼弊。
常時四書五經束之高閣
不曾致力講明
故及到場屋。
茫然不知所以措辭下語
不得已竊取他人之作。
以爲僥倖之計。
竊取不足
公然傳寫
一人作之。
百人傳之。
每場。
作者不過六七人
擧場無拖白之人。
有司不得已
而就其中以足其額數
嗚呼
此豈設科取士本意耶。
諸生
亦必有深憂痛歎者矣。
有司方欲痛輩此習。
今但無論主客
雷同者則盡行抹去。
無論工拙
自作者則擇而取之。
額數不滿則取之於經義
平時亦有以經義爲主篇而見取者。
諸生有能通經義者。
以義爲主篇。
不須雙頭破題
求合舊樣。
但將題意討論敷繹。
有如論體亦佳。
切勿因循弊習
隨波逐浪
但患業之不精
毋患有司不明
甚善甚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