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愚伏先生别集卷之三 (自动笺注)
愚伏先生別集卷之三
 經筵日記
  
公元1623年
[癸亥]
  五月十五日
天啓三年癸亥五月十五日
朝講入侍
參贊官鄭經世所啓。
頃有謫客來自珍島者曰。
有唐兵廢朝時自河走回。
投於我國。
而若送中原
恐洩其隱情
流置珍島
 反正之後
謫客皆蒙放還
而獨此唐人尙拘島中
相送之際。
痛哭訴懷云。
情事極爲矜惻
 下諭本道
放還爲當
 上曰。
依啓。
經世又啓曰。
旱災之酷如此
宜速伸理冤獄
近日兇黨被罪者皆無與焉。
此外冤獄
內外審覈何如
 上曰。
事涉冤獄者。
下諭該職。
疏放爲可。
  六月十二日
六月十二日
 上御文政殿。
晝講論語八佾
自子語大師樂止徇于道路也。
鄭經世講論旨義曰。
公制作樂
孔子猶未遠。
而已廢缺
孔子流天下。
知道之不可行
自衛反魯。
思欲正之。
此言恐出於其時也。
聲音所以和暢性情
消瀜査滓也。
三代敎胄子者也。
世則樂之道不傳焉。
今之樂。
足以害人性情
寧有益於治道也。
又曰。
禮樂二而相爲用。
是以
有若曰。
禮之用和
君臣上下
天尊地卑
過爲截然則情不孚
君道下濟
臣道上承
然後是謂禮樂也。
樂記篇。
樂之終始
而樂云樂云。
鍾鼓云乎哉
樂之本。
體念焉。
李時發曰。
外方學校
廢已久矣。
大邑則遣文官
小邑
則以生進擇差訓導
敎誨儒生事著擧行何如
經世曰。
訓導之名。
爲世所譏。
作大事目以新耳目
然後方可爲之。
嚮者柳成龍在朝時。
欲依中原提督官之例。
差送敎授以敎儒生
而其論終不行。
擇送提督
使之勤敎屬校。
如有功效
或陞臺職可也。
培養人才而用之。
木之培養
然後可以爲用也。
卽今不可無人才。
曾未見蔚興之風者。
正坐培養之道耳。
人主萬化之本也。
曹及大司成爲事後擇文官之可合者。
俾知自上培養人才之意。
則亦必不敢怠矣。
又曰。
方外言。
則自 上御之後
無知百姓過望甚多
其後宣諭御史所減之物。
亦或有仍捧之處。
使 朝廷德意不敷
此甚未安。
廢朝時調使之稔怨於民。
可勝言。
李昌庭爲調度使。
雖不巧作名目
而各司所納之物。
自分曹防納。
捧其價於民間
戶曹未爲無益
而在百姓
何異於各司下人徵捧之時乎
今者兪昔曾以守令兼管餉。
似爲不便
海運旣主運餉之事。
海運兼之可矣。
  九月十一日
九月十一日
 上御文政殿。
晝講述而。
自子曰天生德於予止忠信本也。
鄭經世曰。
聖人平居不以自居
而到此地頭
斷然自許
弟子不知此而疑懼
故言此以明之。
旣又微服而過宋。
前言樂天知命之理。
後事全身遠害之道。
幷行不悖也。
 上曰。
桓魋何事欲害孔子乎。
公元1616年
經世對曰。
馬史有其事實而未能詳記。
惡人不喜聖人而然耳。
又曰。
自古聖賢
每到難處
必委之天。
宋哲宗時
司馬光革新法之害民者。
或者煕寧舊臣
倡爲父子之說以間之。
正色曰。
天若祚宋。
必無此事。
於是天下釋然
此言是聖人遺意也。
君子之於死生禍福
一聽於天。
皇天無親
惟德是輔。
則亦在盡其道而已
曰。
我生不有命在天。
是則身履亡國之道。
責命於天也。
至於王莽
僭竊聖人之言而爲之說曰。
天生德於予。
漢兵其如予何。
夫天惟福善禍淫
盜跖之壽。
非理之常也。
孟子曰。
知命者不立於巖墻之下。
又曰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此言盡其自處之道也。
李睟光曰。
邦本削弱
皆由貪吏
廢朝汚吏
不能盡治。
其中現出者。
一一錄案。
永不敍用宜當
 上曰。
已往之事。
不可追治
且其已甚者多死矣。
經世曰。
苟無錄案則復通仕路。
勢所必至
李睟光之言是矣。
李睟光曰。
削科事。
兩司陳啓
筵中亦多啓達。
而迄無擧行之實。
雖難摘發
有處置矣。
 上曰。
前日筵中屢有議論
而若盡削則玉石俱焚
不敢決矣。
經世曰。
誠如 聖敎
而如丙辰謁聖
則純用私情
公道一人云。
甚於七大文之科。
此則削去可矣。
 上曰。
不能目見
何以盡知。
經世曰。
科場之文。
敏銳作者
燭刻之製。
不能全美
柳火之作。
篇皆絶唱
決非場中之手也。
 上曰。
是乃奇俊格等所參之榜。
參榜者幾盡被罪矣。
經世曰。
近來 朝廷處置
未可知。
柳永慶終以反逆追刑
人皆以非罪稱冤
至於專權植黨
斥逐忠賢
濁亂朝廷之罪。
豈曰全無。
反正之後
雪其反逆之冤。
復其官爵
泉下朽骨
不必強爭。
前日之罪。
實足追奪矣。
國家刑章
不當如此也。
吳允謙曰。
永慶之復官。
頃日始知。
鄭經世之言誠是矣。
經世因啓曰。
臣有息女約昏。
定期來月
法典由之例。
而臣與外臣有異。
尋常出入
不可自外呈單。
敢此仰達。
 上曰。
依願。
允謙曰。
小臣前日陳大學章句進講之意。
則自 上以衍義後進讀爲敎。
臣意則如鄭經世之去。
可惜也。
經世曰。
吳允謙誤達矣。
席之上。
諸人迭進講論
可以廣聞見而資知思。
可專一人
況以小臣謂勝於他人
豈有秋毫過人之實乎。
昏姻亦是私家大事
臣雖下去
何敢久滯
 上曰。
不得已下去
則勿爲預往。
臨時下去可矣。
允謙曰。
小臣所達。
蓋以大學進講
是 聖學根基
必須熟講深體。
使存諸心而發於事耳。
年少聰穎句讀文章非不多矣。
與存心用工之久者。
意味自別矣。
 上曰。
所言極是
往還後進讀可矣。
公元1623年
  九月十三日
同月十三日
 上御文政殿。
晝講述而。
自子曰蓋有不知而作止何遠之有。
鄭經世曰。
天下之事。
不有理。
識理作事循理
不識理者妄作悖理
聖人自言未嘗
作。
可見無不知也。
又曰。
互鄕習俗不美
童子見而門人惑。
聖人無不可化之人。
童子之見。
旣靖其志。
前日不善
非所計也。
與其來見之美意而已
 上曰。
保字何意耶。
經世曰。
不保。
不可必之謂也。
漢書
魏相任其計可必用保。
卽任字之義也。
李貴曰。
人性本無不善
無不可化之人。
人主亦當容人之過。
古語云。
山藪藏疾
江海納汚
易曰。
見惡无咎
此皆可法也。
經世曰。
聖人則可。
中人以下則惟當善善惡惡而已矣。
乃若見惡无咎云者
蓋謂人之不善
疾之已甚
禍階故也。
東漢張讓母喪。
士大夫無人往弔
陳寔獨弔
讓心甚德之。
其後黨錮禍作。
頗緩其事。
或一道也。
古人云。
伯夷可學。
柳下惠不可學。
蓋學伯夷不成
猶爲皎潔之士。
下惠不成
終歸隨波逐浪之徒故云爾
 上曰。
學而不成
欲學伯夷者豈偶然哉。
行己處身
旣盡其道。
疾惡如讎
何能有害於身乎。
經世曰。
國家用人
各稱其器。
可以治兵者授將領
計策者授備邊司。
文翰者授文任。
各當其才。
則官無曠職而庶事擧矣。
以臣言之。
文提學
尤不近似
必須爲官擇人
隨才而授可矣。
臣是迂闊書生
不宜談兵
邊事可慮
議論携貳
所謂待汝議論定時
我已渡江云者
不幸近之。
今日之勢。
與賊野戰
必敗無疑
須及天未凍寒之前
宜預設關防以爲把守之地。
而未聞 朝家擧措
極爲憂慮
蓋制虜之策。
守城爲上。
安州龜城要衝之地。
知有堅守則不敢犯。
嚴爲守御之備可矣。
且臣在鄕觀之。
則赴西赴北之軍。
不蠲上番價布。
往往侵督。
身在塞戍而又應番役者。
事甚無據
往還蠲減勿捧事。
令攸司議定。
下諭于各道監兵使處宜當
  十二月十一日
十二月十一日
 上御崇文殿。
召諸臣夜對。
親講大學衍義
湯誥曰惟皇上帝天命之性也。
鄭經世啓曰。
衰耗眼暗。
請於燭前侍講
 上令小宦賜燭
經世曰。
降衷之衷字。
先儒以中釋之。
劉康公所云之中同。
 上問曰。
中之理何也。
經世對曰。
無所偏倚之謂。
至善之理也。
以體而言則曰性。
以用而言則曰道。
性與道一也。
自然不可易者。
父當慈子當孝。
自然之性也。
降衷之語。
成湯始發。
湯之功至密而優於武王矣。
天地間者爲器。
無形不見爲理
理與器一而已
論語思明等。
上九字物也。
下九字理也。
人稟天地至善
善則無不好。
惡則人無不惡。
人性之善可見
百姓衣食皆係於君。
人君當以仁爲主矣。
成湯深知爲君之難。
故曰。
慄慄危懼
常體念。
國家之福也。
 上曰。
君仁臣敬。
孰易孰難。
經世曰。
固無輕重
人臣則當盡爲臣之義。
人君亦知爲君之難。
仁敬之道盡矣。
日前伏見 傳旨
極爲感幸。
臣等卽欲上箚。
而以齋戒未果
伏見 敎旨
敬畏之心溢於言表
毋怠此心。
上天雖高。
可弭此災。
昔景
公元1624年
公善言而熒惑徙度。
湯以六事自責大雨千里
天人感通
不差矣。
古人云。
地上皆天。
念哉
又啓曰。
成湯之德。
從諫弗咈者尤大。
 聖明之所當取則
近日院啓。
皆不聽納
全湜臺諫處置之外 特命罷職
極爲未安。
全湜事非有意於攻人也。
此乃誤聞外間之言故耳。
汝恒不謹之言。
臣亦聞之。
全湜糾劾之論。
不可不爲也。
 上曰。
恒事傳聞失實
以爲然。
則爲不孝之人。
亦冤矣。
經世曰。
諫院所 啓功臣子孫勿爲付祿。
極爲是矣。
而自 上不允
省費之事當思之。
 上曰。
功臣子孫給祿
自前有之。
不可一時遽廢也。
經世曰。
當此凶年
不可不廢。
明年若豐則復之可也。
況聞外方之言。
如此凶年
貢稅三手糧等催促盡納。
民力難支。
省費之事當念焉。
又曰。
 聖明再造中興之業。
草野遺棄
皆爲登庸
豈不休哉。
外方民怨
未知其故。
言。
北道人民案堵如舊
而下三道之民。
不被聖澤
謂如是而得見小之治
豈不難哉。
如臣不才
雖居近密
未有補益
切憂憫矣。
 上曰。
草創年凶。
民力蕩殘。
若不來。
年又小豐則豈不蒙澤
但今與賊相對。
在朝夕而事無頭緖。
方伯者。
詳明捧未捧流亡田結
從實啓達。
則或有被惠之事。
而爲方伯不卽擧行
忠淸監司詳明善爲之矣。
經世曰。
湖西成冊詳密
自 上特命蕩滌
而但各司貢物
百姓幾爲盡納。
上京之後上司
奪之。
勢家取之。
雖令蕩滌
而民不蒙惠。
今年應貢之物減之。
則均蒙其惠。
 上曰。
該曹亦有此意矣。
經世曰。
民之休戚
實係守令。
漢宣帝以守令至任六卿
今之守令。
當爲擇人
內重外輕
不如三司
 祖宗朝以外入內
以內補外者此也。
 上曰。
非無人。
擇之不精故耶。
經世曰。
內臣補外爲貶。
故該曹嫌不擬之矣。
 上曰。
非公心也。
我有公心
人言何傷
頃見通津儒疏。
洪茂政治淸謹
人各如此
何患爲國也。
經世曰。
簡拔委任
則人豈不自勉而善爲乎。
且與賊相對而無御具。
若有急則都城必難守。
千乘之君。
豈可避行。
自古城郭之設。
所以暴客也。
繕治城郭
積儲糧餉可以御寇
人君一動
危亂隨至。
不可不念
且聞外論則 朝廷皆有意於湖南
臣竊思之。
人心醇古
不如嶺南
若有不幸之患則嶺南可也。
 上曰。
都城不可不守。
糧餉措辦無路。
可慮也。
嚴惺曰。
地利不如人和
失人和。
則雖有金城湯池
無可爲矣。
莫如保民之爲先。
經世曰。
根本之論也。
佚道使民
雖勞不怨。
以時使民則民不怨矣。
 上曰。
天怒民怨
惟予之咎。
何以爲之。
經世曰。
自 上有恐懼之德。
故天實仁愛之。
有此天變
若不畏天變。
爲天所棄。
 上曰。
不徒畏之。
責躬之外必舒民力
可矣。
經世曰。
終始一心
愛民以仁則可以保邦。
 上曰。
不但外方
都城亦窮。
何以爲之。
經世曰。
京外
公元1623年
之民。
豈若往日之困也。
防納食利之人。
或多怨之云。
而此則奸輩。
不足慮也。
下嫁之禮太侈
或弊及於都民。
不無之者云。
 上曰。
貿易不能無弊。
不得已也。
經世曰。
以 慈殿有此不得已之事。
人皆知之。
但年凶過侈則非也。
外方皆言該曹公下去妓樂預習以待云。
未知明將欲爲進豐呈之擧乎。
 上曰。
其時傳敎該曹。
預欲爲行會耳。
經世曰。
盡誠 慈殿。
此聖孝之事。
而但民窮財盡
以待後日可矣。
沈諿曰。
李洁,李潑其爲逆謀
未必知之。
至於殺其老母
人皆冤之。
奇自獻當初人皆不取
而及其鈇鉞當前之時。
特立大節
自後人皆重之。
若果逆狀
豈止中途付處乎。
 上曰。
此言是矣。
但旣出逆招則放送似難。
當用惟輕之典矣。
經世曰。
自獻爲人
臣亦不取
丁巳立節
非人人所可爲。
士類皆取之。
沈諿陳其所難言者。
若知其爲逆獄。
則不中途付處而止。
以此見之。
可知不與逆謀也。
又曰。
李洁等未復官爵事。
實爲冤痛
 先王未及之。
 聖明洞燭焉。
公元1624年
[甲子]
公元1623年
  三月初五日
公元1624年
四年甲子三月初五日
 上御資政殿
三公以下引見時。
鄭經世進曰。
适賊之變。
不滿萬。
都城失守
 大駕播越
實係天數
不數克復
亦是天數
然若一諉於天數
人事修廢矣。
古人云。
多難興邦
殷憂啓聖。
此誠啓聖興邦一機會也。
自 上痛自責非不至矣。
臣愚以爲今日之事有二焉。
使人悅服
民力裕足而已
臣聞之。
賞罰未有以服人心而反有鬱怫者。
益獻等。
臣意以爲無可生之路。
送款元帥之書。
不過爲後日之地。
若賊未敗之前爲此自可賞矣。
及勢窮而後始爲斬來。
設心不過事成則富貴
敗亦斬一人可以免死。
原其罪惡
有甚終始從賊。
此而不誅亂臣賊子接跡而起矣。
申欽所謂誅戮鎭服者此也。
郭誼劉稹
以降而殺之。
司馬光議曰。
當待以不死。
胡致堂以爲可殺也。
胡氏之論得正矣。
又曰。
 反正以後民未蒙惠。
今聞減損進上云。
實是大惠
但如前年裁省廳所減。
民實不知其惠矣。
其間各其人木蠲減
則是生民大幸矣。
 上曰。
慈殿進上
三朔一次
似爲未安。
李元翼曰。
 慈殿傳敎有曰。
 宗廟祭享
尙且減損
予之進上
何獨仍存。
不可奉行
經世曰。
 慈殿傳敎至矣。
必欲如平時近於養口體也。
減損將順者乃養志也。
 上曰。
殿之意雖欲減損
豈可盡從乎。
經世曰。
祭享則減而 慈殿之進上則不減。
故 慈殿以爲未安。
其意至矣。
當此變亂之後
必大惻隱之意。
若使外方幷減 大妃殿供上。
豈不大幸
凡事必須如常規。
須思慰悅民心可矣。
又曰。
臣冒忝經幄
有懷必達
伏見朝報
以尹煌箚子
至有謀陷勳臣之 敎。
尹煌箚子雖或過激
而當 大駕播遷
心實憤惋而發也。
他意其間
而 傳敎如此
是則 聖敎過矣。
若果謀陷
則且當加罪之不暇
臣恐君父之敎不當如是
王言一出
群下疑惑矣。
 上曰。
李貴本非領軍之人。
不過欲往觀而還耳。
至於徑歸。
不無其罪。
故旣令白衣扈駕
至論之以死。
如是爲敎耳。
又啓曰。
前者 命於論語懸吐以進矣。
昔人舟中有講大學者。
今還宮已久。
進講何如
 上曰。
進講之冊已備則爲之。
又曰。
卿自南方來。
近來人心何如
對曰。
畿甸人心大變
行到陽智。
問主倅去處
則答以避匿矣。
嶺南賊鋒稍遠。
人心不大騷。
臣下去。
來見。
聞 大駕播越
莫不憤惋揮淚
相與激勵
義兵已聚。
而旋聞賊平。
使從事官留管。
臣卽上來矣。
今若雨澤頻降。
農作趁時
秋成可望
不幸又不稔。
則民無生道矣。
 上曰。
欲雨而不雨。
大是旱徵。
自公州來。
川澤渴涸
黃塵漲路。
予甚憫焉。
又曰。
張顯光予甚欲其上來
今幸見之。
予竊喜焉。
經世對曰。
臣於下去時抵書諭以 上意
勸使上去矣。
 上曰。
彼亦言見卿書矣。
  三月二十一日
同月二十一日
 上御資政殿
子路篇。
自子曰君子反是
鄭經世曰。
君子小人異同
在公私義利之分。
同寅協恭君子也。
阿諛黨比小人也。
昔者梁丘子事齊景公
君所可則以爲可。
君所否則以爲否。
專以阿附爲事
爲人君者可不明察其賢邪哉。
李貴曰。
近來
進退人物
與昔突變矣。
經世曰。
人君用人
在於公正
執其兩端折中
都在 聖心矣。
 上曰。
無求備於一夫
而但大器小器各適其用難矣。
經世曰。
三無私。
聖人之德也。
人主但當體念矣。
李廷龜曰。
奉審 宗廟
歷代寶冊無或破。
 宣廟諡冊廢朝崇之冊亦皆亡缺
功役重大
物力蕩殘。
成爲何如
 上曰。
爲之可也。
經世曰。
臣以 宣廟祖字未安之意前已啓達。
廢朝追崇時。
尹根壽以爲不可而止。
其後爾瞻輩乃爲之。
若稱祖則有如 穆祖,桓祖之追稱
今則決不可仍存。
具由告辭改之爲當
 上曰。
尊號不可更議也
經世曰。
近來臺官風聞不實之言。
善治守令被劾者多。
甚爲不可
所論若可。
聽不留難亦可也。
李守等事
聽何遲難耶。
 上曰。
李守白則還收加資矣。
李貴曰。
國以信爲寶。
當初掛榜曰。
斬獻者封府院君云。
如是斬獻。
雖是窮蹙之後
豈無其功耶。
 上曰。
卿知其一。
未知其二。
當初所約。
謂未渡臨津之前斬獻則可封也。
窮蹙之後得斬。
足以免死。
加資豈不乎。
經世曰。
漢封五侯者。
爲其斬功也。
而此輩則自初從賊。
無所不至
而及其力窮勢蹙。
始爲斬獻者。
罪均罔赦。
金長生曰。
臣爲 元子侍講
見 元子氣英明
不勤讀書
有生讀處也。
 上曰。
才鈍如此
師長嚴敎誨可也。
經世曰。
聰明英睿
不勤於讀。
近日則問其文義
庶有向學之心矣。
入內時自 上勉以勤讀可矣。
李貴曰。
鄭經世李廷龜徒知講論
不知爲國之務。
一部論語
何益於治國也。
 上曰。
卿言矣。
李貴曰。
臣言非
 殿下腹心之臣。
故無一人進忠言者
坐此金長生等皆不忠之臣也。
經世曰。
臣本迂儒
未諳兵事
李貴以爲迂儒無用則可也。
直責以不矣。
  四月十六日
四月十六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憲問自子貢管仲仁者止事君三也。
鄭經世曰。
子路好勇
故以召忽之死爲是
管仲之生爲非
子貢智者
故以管仲之不死則猶可
至於桓公則非也。
孔子答以事功
故其言如此也。
所謂如其仁者
非謂順天理而無私心也。
二人抑仲太甚
孔子所以揚之也。
子張令尹爲仁。
孔子不許
子路子貢管仲爲仁。
孔子亦必不許之也。
當是之時。
楚國強大
中國爭霸
管仲桓公諸侯
免爲被髮左衽之俗。
管仲所以有仁之功也。
管仲終成這事業
見稱孔子
若無事業
則反不如召忽之死也。
召忽不擇君。
死於所事則不爲非矣。
 上曰。
管仲死於子糾。
當時未免被髮左衽之俗乎。
經世曰。
當時無如管仲才智者。
雖有桓公
不能做得如此事業也。
伊川所下兩可字。
孟子所謂可以可以無取
取也下可字亦可之意。
不如上可字。
聖人只稱其功而已也。
王珪魏徵事
不以功掩其罪。
程子之言。
可謂
嚴矣。
世則論人不公
雖有所長
一短則棄之。
雖有所短。
一長則取之。
聖賢之心則至公無私
故其言如此也。
公叔文子薦其家臣
與己同陞
其心亦至公無物我之私可知
孔子稱之。
禮記所載貞惠文子
公叔文子也。
公稱文子曰。
衛國有飢。
爲食以餓者。
不亦惠乎。
衛國有亂。
以死衛寡人
不亦貞乎。
衛國之政。
修其班制
以與四隣交。
社稷不辱
不亦文乎。
故謂之貞惠文子
孔子曾聞此言。
故稱其爲文也。
講訖。
 上曰。
張顯光下去時。
卿往見乎。
經世對曰。
臣時以病呈告。
未及往見矣。
顯光之作行計已久。
而以推鞫出於意外
不敢言去。
臣於出仕翌日欲往見。
則已去矣。
顯光以自 上眷注欲留。
俟 上命而後去。
則終無可退之日。
故自前定計。
將於臨行陳疏矣。
 上曰。
上年欲其一來
而今幸得見。
以爲喜。
遽爲棄去。
缺然甚矣。
恨不得復見而送之也。
經世曰。
他亦尋常感激
非徒素多疾病
山野之人異於從仕之臣。
供職之勢。
初來意亦不爲留計也。
  九月十五日
九月十五日
 上御資政殿
孟子梁惠王篇。
自有復於王者止王請度之。
讀官李埈講論旨義曰。
三章皆明推恩之序。
親親仁民爲先。
愛物次之
近而易者仁民之事。
遠而難者愛物之事。
是故
發政施仁易。
參贊化育難矣。
宣王蔽痼已甚
孟子知其病處。
勸其推恩親親
仁民也。
能因發動處。
擴而充之
則爲仁之術在此。
擴充之道。
在乎克己而已
然後輕重
然後長短
正以仁民愛物之序而言矣。
 上曰。
下大文。
似主心而言也。
鄭經世曰。
百物必待權度
然後知其輕重長短
而心爲甚
物則有形而心則無形
以心察心
似若二心
而當其發作之時。
其所用。
便是權度也。
宣王知愛物。
而於同類於親處。
不能推其本心
至於殺人盈野
是失其輕重長短之序也。
是以
孟子宣王曰。
保民而王。
此因宣王愛物之事。
而欲知其親民之爲本也。
上文所謂足以百鈞
不足以擧一羽者。
宣王知愛物而不知愛民也。
宣王非無愛民之心。
私意蔽之
故不知其本也。
又曰。
本然權度
此言甚妙。
人君學者
能審本然權度
則無錯誤底事
但能盡格物之功。
然後可以知其權度
若無其功則認人欲作天理
其所權度者必錯矣。
宣王本是物欲蔽痼之君也。
其於仁民愛物之事。
尙不知其輕重長短
何足道哉。
自 上當窮理而明於是善惡
不錯本然權度
然後可矣。
若小不合天理準則
國內臣民皆見之矣。
曰。
必須致力涵養工夫
然後能審其輕重長短
若無涵養之工。
則認私爲理。
認理爲私矣。
如欲涵養
亦必用功致知上。
使本心浻澈然後可也。
如鳥兩翼
車兩輪。
不可偏廢也。
孟子言語發越
有功學者無處不然
此章及公孫丑養氣章。
尤爲有功。
前聖所未發之說也。
金瑬曰。
頃日處置臺諫事。
外方之人孰不驚駭
未幾
大臣啓辭還收。
孰不感激
然如此事頻頻有之。
言路必塞矣。
經世曰。
其事自 上爲無前過擧
人皆惶惑
莫知所達。
大臣之言。
旋爲還收。
如日月之食。
及其更也
人皆仰之矣。
 上曰。
昨日本館及諫院箚。
切當正直矣。
經世曰。
古之人憂治世危明主。
 聖質英明
群下誰能企及
恐有輕視臣僚之患。
先事以戒矣。
又曰。
頃者毛都督送禮物中多有奇巧之物。
自 上性好儉素。
前年綱目粧䌙過爲奢侈
卽爲出給
推其該官。
臣知 上意必不留心於彼。
而竊恐 元子年少。
若見其奇巧而好之則甚可憂也。
曰。
之惡非一。
武王數罪
在於奇技淫巧
此物非徒自 上不當受之。
政院亦不當入之矣。
不直則道不見。
雖於毛都督處。
亦當以無用拒絶而不受也。
 元子年少。
德性未固。
志氣未定
鄭經世之言是也
經世曰。
大學或問
吳允謙所啓。
已爲懸吐以入。
首章論敬及論格致處最爲臻極。
萬機之暇。
所宜留心也。
  九月二十五日
同月二十五日
 上御資政殿
梁惠王下篇自王曰大哉人欲之分矣。
鄭經世曰。
齊宣王不能交隣。
孟子如是言之。
文武之怒。
皆是好底怒也。
其所當怒則好矣。
至於好樂
亦非好事
孟子欲因其所發而開導
以此等事言之矣。
 上曰。
其言極好
齊梁之君不能悟而用之。
可惜矣。
經世曰。
前日廢主交通奴夷時。
以此藉口
湯之事
文王之事昆夷
比而言之。
極爲可駭矣。
 上曰。
小事大者
眞事之之謂耶。
經世曰。
此事字眞事之之謂也。
太王之事獯鬻是也
 上曰。
隣國雖大。
以事言之。
未可知矣。
經世曰。
此非稱臣而事之也。
畏其強而待之厚也。
大槪人君不能自強
則甚至涕出而女於吳。
此乃人君大戒處也。
  十月十一日
十月十一日
 上御資政殿
梁惠王下篇
孟子齊宣王止此之謂民之父母
 上曰。
世臣親臣
分而言之。
親臣則雖或有亡去者。
世臣與國同休戚。
不當去之。
未知此言何如耶。
鄭經世曰。
世臣不可無。
人君用人如此
則其無世臣可知也。
親臣世臣雖若有輕重
而以其時賢否言之。
則亦無輕重
今日親臣
後日世臣也。
 上曰。
親臣則似當視其君之所爲
世臣則當一心於其國。
其所懷之志不同也。
經世曰。
人君之道。
但當推誠任之耳。
不可曰此人乃與國同休戚之臣。
我雖失道
渠安敢去之云則非也。
君臣皆當盡其道而已
不待以誠
貴戚之卿亦當去也。
  十月十四日
同月十四日
 上御資政殿
梁惠王下篇
齊人燕止舍所學以循之哉。
鄭經世曰。
此章所謂悅則取。
不悅則不取。
孟子非獨人心也。
人心向背天心之向
背。
雖擧燕民之悅不悅而言之。
天心其中
朱子門人誤觀此章之意。
疑而問於朱子
朱子亦答之以順人心乃順天心也。
湯武革命
順乎天應乎人。
而後人誤曰應天順人
此語倒錯矣。
 上曰。
何必文王之事而言之也。
孟子所以好辯處耶。
經世曰。
不過欲使宣王得民心也。
其志則切於救民矣。
又曰。
乾坤乃人之大父母。
是故
橫渠比乾坤父母
比人於同胞
後世人主不知此理。
人命草芥
可歎也。
公元1625年
[乙丑]
公元1624年
  正月初六日
公元1625年
五年乙丑正月初六日
 上御資政殿
公孫丑上篇
孟子尊賢使能人欲之私矣。
鄭經世曰。
巿廛卽今所謂地稅
隨其巿上之所有而廛之。
巿官以法治其濫耳。
讀官李潤雨曰。
助是井田之法。
八家同力
助耕公田
公田之出。
自爲官用
不及私田矣。
 上曰。
其時方行井田之法。
而何以有此言耶。
經世曰。
戰國之時。
暴君汚吏廢壞井田之制。
此法之不行蓋已久矣。
 上曰。
其時天下無行之之處乎。
經世曰。
戰國之時。
滕文公欲行此法。
孟子惓惓言之。
而終不能行也。
我國平壤府。
井田形止。
頹廢已久。
韓浚謙爲平安監司時。
其兄百謙往見其形止。
至作井田之說。
而基軸已頹。
未能詳知。
形勢甚窄。
不容八家同一井也云。
 上曰。
我國無平原廣野
因地形而爲之八家
不得通共一井
亦有折長補短之制耶。
經世曰。
箕子
殷人也。
異於周制
故只設於平壤城外。
而他無設行之處矣。
潤雨曰。
三手糧之法。
出於訓鍊之用。
永爲定規
三結收布。
廢朝謬規。
至今仍存。
作色目。
外則監兵使。
內則各司。
皆有侵擾之弊。
至於勳府田地云者
或奪民田
或占閒地。
名之以鎭。
弊端無窮
嶺南七八邑方有此弊。
守令不敢下手
小民甚苦之。
以爲廢朝時事更發。
不勝寒心。
經世曰。
三結收布。
將用天使接待之時。
而各官以未捧爲已捧。
轉報該曹。
故該曹以爲在官之中
如是督運
而各官不敢不捧
又捧於民間
故民以爲苦也。
沈悅曰。
民皆曰國家不來天使
徵督至此耶云。
則今當維新之日。
不如蕩滌而不受也。
經世曰。
所謂設鎭事。
誠爲可憂。
畿甸土腴之處。
前日勢家及廢東宮多設鎭。
逋逃藪
 反正之初。
其徒畏法逃散
今聞有還設之處。
百姓爲苦云。
請 令罷之。
潤雨曰。
人心怨叛赤子仇讎
收拾人心
王者第一急務
經世曰。
天地無他事。
只有生物之心。
生生不息理合於氣而爲心。
故人不有不忍人之心。
是以孟子加人皆有三字
又曰。
齊宣易羊之事。
亦出於不忍之心。
至於糜爛其民。
則不以爲不忍
是雖有不忍之心。
不能不忍之政之致。
故曰徒善無益也。
所謂惻隱之心。
動字意思
見物而感。
隨事而應。
孟子此言。
實欲感動人心
若爲物欲所動。
則雖有仁義禮智之心。
不能擴充
伏願 垂
念焉。
又曰。
自外方來者皆言守令之操持警飭漸不如初
上年發遣御史
檢察各官。
其中尤甚者雖或拿來。
而無一人罪之以贓者。
無所益。
而各官若聞暗行出送之報。
則稍存恐懼之心。
至如臺諫論劾則只擧風聞
間或失實
暗行遍歷民間
審察疾苦
不止臺官只據風聞而爲也。
若 命近侍治裝以待。
則聞者必爲動念自戢矣。
公元1626年
[丙寅]
公元1625年
  十月二十日
公元1626年
六年丙寅十月二十日
 上御資政殿
盡心下篇
孟子有人曰我善爲陣止人亦愛敬其親矣。
知事鄭經世曰。
此時列國之君。
皆以治兵善戰能臣
孟子有此言也。
 上曰。
征與戰異乎。
經世曰。
征。
上伐下也。
戰。
敵國鬪也。
 上曰。
孟子血流漂杵不實者。
其意何耶。
經世曰。
蓋恐後世君臨陣多殺。
故有此言也。
 上曰。
臨陣不殺
無乃近於宋襄耶。
經世曰。
襄安足道哉。
無其德而如是
取笑千古也。
 上曰。
上章註所言隨遇而安者。
必至堯舜地位
然後可以能之也。
以下豈不難乎。
經世曰。
 上敎至當
此乃反躬自得之言也。
自 上亦起自閭閻
不至如舜窮約
然與舜之事頗同矣。
 反正之初。
欲減供上紙
臣意則當低其紙品而已
 上敎以爲閭閻時亦爲支過。
今雖無此。
有何所害。
其時入侍諸臣莫不感激
此乃隨遇而安之之意也。
然而臣愚過慮
以爲聖人以下
不期驕。
祿
不期侈。
 殿下久處富貴之位。
恐生宴安之心也。
到今觀之。
臣之所憂。
似爲不妄。
 殿下若有一毫宴安之心。
則非隨遇而安之之意也。
 殿下此敎。
必有省察之事。
此乃生民之福也。
崔來吉曰。
內需司。
 反正初人皆意其必罷矣。
近日臺諫請罷
而亦不 允從
何也。
經世曰。
群下之情。
皆欲罷內需司。
蓋以三代聖王事望之於 殿下也。
講訖。
經世曰。
 魂宮親祭。
月朔望不廢。
此雖出於至情
日氣寒沍
冒夜 擧動
必致傷。
此乃外廷臣僚同憂也。
須參朔日之祭。
望日則綾原旣爲喪主
使之行祭。
豈不妥當乎。
內間事雖未詳知。
而 大內設位
朝夕哭臨云。
旣與士夫居喪有異。
情雖罔極
合於禮乎。
萬機酬酢之外。
朝夕哭臨
豈非致傷之本乎。
伏願 節抑焉。
金光炫曰。
此處虛廓
雖圍之以帳。
寒氣透徹
須於便殿開筵如何
 上曰。
雖有溫室
法筵不可開於便殿
不得爲之矣。
經世曰。
此則自 上禮遇臣隣之意。
與其以日寒而停廢
不若開筵便殿也。
又曰。
毛都督情形
似有跋扈之漸矣。
 天朝命令
旣不順承
萬里外之事。
 天朝必難盡燭。
而雖或有所疑。
敵對壘之時。
必不欲顯然致討矣。
本朝事大
如子事父。
自 祖宗以來一事不盡其極焉。
今者明見都督反狀
不爲密奏
終爲未安也
 天朝如是羈縻
一朝所處之事。
則毛之投奴無疑
若然損威
於 天朝
貽害本國
豈有其極乎。
 上曰。
卿言切直
而但事勢不然矣。
 天朝亦非全不知毛將之事。
無功而賞。
豈不異哉。
本國雖欲爲密奏
旣無昭著逆狀
且此人甚奸狡
締結權要宦官以爲援矣。
經世曰。
此乃廟堂大計
中心有所憂。
故敢爲仰達矣。
公元1627年
[丁卯]
公元1626年
  正月二十四日
公元1627年
七年丁卯正月二十四日
 上御政堂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
李植曰。
鄭經世不知號召使差下之事。
今已上來
嶺南漠然不知賊奇云。
李潤雨稱號御史
爲下送可矣。
 上曰。
先送潤雨
有何所益。
與鄭偕往同事可矣。
張晩狀啓。
安州旣陷。
平壤潰散之奇云矣。
尹昉曰。
平壤城不如安州
不無潰散之患。
國事萬分緊急
胡書又至。
不如卽爲回答也。
若有難從之請。
則雖國斃不可從也。
李貴曰。
若不許和則已。
如欲許和則不可不急速回答
差官起送陣中。
合事宜矣。
 上曰。
大臣何如
申欽曰。
渠若直送朝廷之書則不可不答矣。
李元翼曰。
臣則時未見胡書
此後難處之事必多。
而今事勢已迫。
姑息之計。
不可不答。
至於奉幣稱臣之事。
雖國亡決不可爲之矣。
 上曰。
領府事多病。
遠道何以得達乎。
予用憫焉。
元翼曰。
臣雖死於道路
有何所惜。
 東宮若奉 兩殿入于江都
 大駕南下
渡江之日。
恢復之基也。
而今旣牢定。
不敢更達矣。
經世曰。
國運不幸
奴已深入
我之兵力
萬無對敵之勢。
大小臣僚
扼腕
但我國已無所恃
朝廷膽慄
策應之事。
不能成形
邊報入來之日。
只爲入保江都之計而已
絶無命將出師之事。
極爲寒心
且此賊之所畏鳥銃也。
以爲砲手必已入送前路矣。
今聞尙不爲之。
專以和事之故。
群臣皆有姑息之心而然也。
前此賊以一和字欺我。
我則無自強之勢。
此賊何所畏而和可固耶。
 上曰。
以卿爲嶺南號召使。
卿不知而上來耶。
經世曰。
 下諭由鳥嶺而下
故臣時未得見。
雖於中路得聞。
而欲一瞻望 天顏
仍爲上來矣。
尹知敬自請捐軀赴難
此乃奇男子之事也。
然知敬獨往。
果能何爲
制此賊莫如砲手
砲手須速入送知敬處。
且定大將一人
使之聽節制於知敬可矣。
臣之此言。
張維以爲迂遠
而臣意果能設險以待。
砲手雖少。
必能抵當矣。
且廟籌雖定。
而臣之所懷
不敢盡之
江都
天險也。
 東宮入避。
 大朝南下
忠義之士孰不奮發乎。
今日上下皆以國事無可奈何
我國豈終爲氈喪之鄕。
堅定 聖心
使在下之人振發可矣。
 上曰。
嶺南異於他道。
必不恝視國事矣。
經世曰。
內人民。
想必同聲相應矣。
且臣欲得朝士人爲從事官。
李潤雨旣已差下云。
姜大進方爲臺官
未知何如
若無不可則臣欲自辟。
朴𤥚亦欲帶往矣。
 上曰。
嶺南之事尤重。
依爲之。
經世曰。
羽林衛空名帖。
欲得百張以往
如山砲手等可得募集矣。
 
上曰。
此事不無後弊。
議于廟堂而處之可也。
經世曰。
庶孼許通帖則似無所害矣。
 上曰。
然矣。
經世曰。
本道文官上來
則不扈從而已
請勿令上來。
或爲募
或調義兵如何
 上曰。
似好矣。
經世曰。
有名士大夫散在諸處
小民皆在團束之中
可無從賊之患矣。
空名帖旣出。
而自 上必欲臣速發。
則臣明日當發。
從事官則隨後下來可矣。
又曰。
自 上未知已爲從權否。
(時以 啓運宮喪。
食素已十朔。
) 上曰。
賊報入來之後
予亦以 宗社爲重。
不爲行素矣。
  四月十九日
四月十九日
大臣諸臣引見鄭經世所 啓。
今日所急
積穀鍊兵之外。
更無他事。
到此地頭
豈可以他事爲心。
安常守故
不思變改之道也。
雖係 慈殿之事。
小有民間弊瘼。
亦當隨便蠲減矣。
近日臺諫所論蘆田之事。
自 上以爲係于 慈殿而不從
且諸宮家魚鹽等事
以爲重難
方今國事寒心
如此等事
尙且靳惜
何也。
 反正初。
諸臣請罷內需司。
今若快斷革罷
則百姓必爲感動矣。
且如司官員減數之事。
江都已爲定奪云。
臣意則以爲只減參奉,別座(一作坐)。
有何所減之實乎。
六曹之官
亦當只置數員而皆可減矣。
  十一月初一日
十一月初一日
晝講中庸序文
新安朱熹
 上曰。
朱子名諱之乎。
參贊官鄭經世對曰。
意願自 上以古聖賢爲師則諱之可矣。
張維曰。
常時進講
孟子之名亦
不諱
經世之意。
欲自 上特念崇儒重道之意矣。
 上遂諱之。
講訖。
經世曰。
中庸之書與大學有異。
大學爲學工程
節節釋言
似不難知。
中庸則憂異端而作。
故其文最難理會
說下學處小。
上達處多。
故難知也。
異端之出而道學之壞也。
故推本於堯舜允執之中而言之。
舜。
大聖人也。
以能生知
故只言允執厥中四字
至於禹則慮或難知。
備言精一之工。
人心出於形氣之私。
飢思食寒思衣是也
道心出於性命之正。
仁義禮智是也
飢食寒衣
聖人不能無心
仁義禮智。
下愚亦稟於天。
精者。
察其出於形氣義理擇之
一者
守其本心而不流於人欲
然後自無過不及之差。
所以精一執中之妙也。
任他所出
人心惟危
易流於欲。
 上曰。
孟子所謂四端
爲道心耶。
經世曰。
四端
道心發見也。
 上曰。
人心亦有仁義禮智乎。
經世曰。
七情出於形氣
而如孟子之喜而不寐。
舜之怒四凶
孔子之慟顏淵
合於天。
則蓋七情所包者廣。
或出於形氣
或出於性命
性命則專歸於四端也。
又曰。
作聖工夫
只在精一二字。
擇善
精也。
固執
一也。
孔子言言之。
博我以文。
精也。
約我以禮。
一也。
 上曰。
精一必須識見高明
然後能之。
苟不高明
何以能之。
經世曰。
識見不能自高
有窮理之工。
然後可進於高明
若不然則自以爲是而入於汚下
知或偏於始。
行或缺於終。
伊尹,夷,惠雖到聖人
位。
知之偏。
不如孔子之時中。
臣恐 聖學高明
一之之工未盡也。
明明之資。
堅守德性則善矣。
 上曰。
一字
與虜講和之事思之矣。
知其不可而爲之。
未一也。
經世曰。
 聖敎至矣。
其時
以 廟社爲重。
不得不如是
至於自強之策。
則如句賤之謀吳可矣。
又曰。
 聖心每以其時事爲非。
留在淵衷則害於養心工夫
先儒有曰。
雖有悔。
不可長存胸中
繼自今寤寐夙夜
專意一力
但爲自強之策。
有辭後世矣。
又曰。
舜禹授受十六言。
萬世心學淵源
帝王治國平天下
必由此學。
然後風俗醇。
漢文帝唐太宗可謂治平
文帝師法黃老
太宗專用霸術。
後世聖學不傳故也。
竊願 聖上以儒自處
聖賢學問爲務焉。
人主崇高之位。
不期驕。
祿不期侈。
惟聖罔念作狂。
毫忽之間。
聖狂斯分。
警省於斯焉。
苟無喫緊着力之工。
不過用心言語文字間。
何益之有哉。
臣以妄見請諱先儒之名。
而自 上採納。
不恥下問
舍己從人之德。
微處可見
  十一月初四日
同月初四日
晝講中庸
自道也者止以終此章之義。
鄭經世曰。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者。
性之德也。
發而(而下當有皆字)中節謂之和者。
合於理也。
中和謂人之性情
譬如方者爲地
圓者爲天也。
性道三字中道字尤重。
故此章以道爲主而言。
道者事物當然之理。
而皆在我者也。
且非只在於此不在於彼。
天下萬物皆同得之者也。
而亘
古亘今。
充塞兩間
故曰不可須臾離也。
所謂無物不有
謂之橫說者。
言盈天地間者無外此道故也。
無時不然
謂之直說者。
言自上古至人消盡之時。
無非此道故也。
若離道則不可謂率性也。
故君子雖於不聞不睹之中
不敢忽。
不聞不睹之中
猶且敬畏
況於睹聞之地乎。
程子曰。
靜中須有物。
常惺惺之意也。
 上曰。
靜中須有物。
常存敬畏之謂乎。
經世曰。
靜而能敬
其體自活
非如枯木死灰者也。
此則存養工夫也。
下文言幽暗之細微之事。
與人相對之時。
幾則已動於中。
人雖不知而己所獨知處也。
此則省察工夫也。
程子曰。
止水中間一點動處。
卽幾動之謂也。
 上曰。
凡人外爲修飾者。
他人所見處。
擇言而發之。
於不睹不聞之中
則其處心行事未可知矣。
經世曰。
大學所謂愼獨
獨處之獨也。
所謂愼獨
與人相接之時己所獨知者也。
於此而愼則其愼可知矣。
又曰。
前日 聖敎
人欲錯認天理
分理欲於日用事物之間。
工夫密矣。
 上曰。
四端言之。
惻隱不當惻隱之地。
微細羞惡之事。
自經溝瀆
則謂之善端可乎。
經世曰。
梁武不爲殺生以爲仁。
是也
 上曰。
孟子柳下惠聖之和者。
與此和字同耶。
經世曰。
柳下惠之和。
與此不同
就其成德造極而言也。
和字
喜怒哀樂之各得其當而言也。
 上曰。
之中之中之中字。
形容
也。
經世曰。
中和而位育者。
存養省察極功也。
此在帝王爲尤切。
自 上體念焉。
若以一家言之。
父子妻孥各得其所
天地位也。
上下人物各得其樂。
萬物育也。
爲人君者苟能正心
至於天地之氣順。
萬物自育矣。
端拱嚴邃之中
心與天地流通
可不懋哉。
 上曰。
三代之後有如此之盛乎。
經世曰。
三代以後雖或有小康之治
而詎望其中和位育之盛乎。
先儒有問曰。
學者喜怒而可至於位育乎。
程子曰。
古之人君
一人天下勸。
一人天下懼。
喜怒也。
哀矜鰥寡
樂育英才
哀樂也。
以此觀之。
思聖之言。
豈不信然乎。
 上曰。
此書不言格致
何也。
經世曰。
不言格致
工夫則在其中
所謂問學及知仁之知字皆是也。
又曰。
喜怒哀樂(樂下當有之字)未發謂之中
學者用工夫處也。
恒存敬畏之心以養其中
則於發而中節何有
夫人譬如止水
水靜波然後方照物
心若不靜
喜怒哀樂有以其外耳。
大學所謂其所賤惡而僻焉。
其所親愛而僻焉者。
此也。
喜怒哀樂
已發之後留滯於心。
亦非發而中節也。
人君酬酢萬機
聽覽無暇
心易動撓。
喜怒之際。
尤當致謹。
  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月二十三日
 上御浥和堂講中庸
自第十章十一章
鄭經世曰。
十章
專言勇也。
孔子子路血氣之勇
故言此以敎之也。
人各稟其風氣
南北之強殊異
苟無
公元1592年
學問之功。
則不變化氣質也。
和而不流以下
君子德義之勇也。
所謂抑而強也。
大抵強固賢於北強。
而亦君子之強也。
君子之強。
四矯是已。
勝人欲之私者。
乃強之事也。
 上曰。
人之守明見不移者強耶。
經世曰。
人之能遏欲存理者。
明見故也。
着力實地而後能守而不移也。
 上曰。
卿亦南方人也。
南方之習。
果能巽順乎。
經世曰。
南方豈盡巽順
北方豈盡強勁
然 殿下欲知南方風習
不得不陳之矣。
嶺南風俗朴野
而但仁弘出於其地。
一生傷人害物爲事
不可知也。
 上曰。
此則俗所謂別種也。
經世曰。
朝廷近以嶺人爲豪強
是冤語也。
壬辰以前晉州安東之間。
頗有富人
屋多踰制
武斷者亦或有之。
亂後則貧殘甚矣。
舊時豪富子孫徒守巨屋。
財力乏盡
田土征賦
不能自辦。
人徒其室廬之高大
田畝連陌
而謂之豪強不爲公役
豈非冤乎。
 上曰。
同是南方
而兩南之習不同
何也。
經世曰。
臣於湖南
守宰方伯
察其風俗
下吏亦皆伶俐
而過強之習則有之矣。
頃者奉常趙靖金堤倅。
有漏卜者
趙靖欲均之。
摘抄漏卜。
則其民乘夜格殺監官
玉果人亦以如此之事。
白晝射殺監官云。
此事非他道之所有也。
 上曰。
其習如此
武藝勇力其所長。
三韓之時。
百濟最強。
今則其俗只行狡詐
自爲私鬪而已
此則必由於上之人不能御下而然
也。
經世曰。
則不然矣。
壬辰之亂。
嶺南直擣兩路
湖南丁酉間淸政之出來也。
多有防守
以此見之。
知公戰之勇矣。
 上曰。
此章之言強至矣。
經世曰。
古人曰。
氣質之勇小。
學問之力大。
做工夫變氣質之謂也。
蔡元定以爲人之氣稟不同
終始難變。
資學問而爲之也。
變化氣質之工甚難。
 上曰。
變氣質。
方是中庸之道
豈不難乎。
經世曰。
然哉然哉。
故曰。
民鮮能久矣。
又曰。
不能期月守也。
又曰。
不可能也。
又曰。
聖能之。
可謂難矣。
帝王學者不可以不能而不爲之也。
 聖明當於萬機之中
察而爲之。
大學至善
中庸之道也。
事事至善
中庸亦可能也。
 上曰。
人行中庸之道
人當知之。
何以不知也。
經世曰。
 聖敎然矣。
人於一家行善父母知之。
父母知之則朋友知之。
朋友知之則當聞於上矣。
穀梁傳曰。
學問已成。
名譽不著。
朋友之罪也。
中庸曰。
不信朋友
不獲乎上。
人若見信於朋友
似乎見知於上。
末世之事。
不可理論之。
朋黨之說出。
毀譽專出私意
人之是非
豈得盡公乎。
 上曰。
然矣。
朋黨之禍。
必至亡國
朋黨出而其國治者未之有也。
相好者揚之。
不相好者斥之。
斥之吹毫。
揚之掩疵
其害豈淺淺哉。
今之朋黨
異於君子小人之黨。
古則君子與君子爲朋。
小人小人爲朋。
今則士大夫家傳世守而爲之。
賢否相雜彼此
爲害國矣。
經世曰。
此 聖明
洞快之敎也。
三代盛時
彙征君子也。
見棄小人也。
世則相親爲黨。
黨則君子小人其中矣。
宋時元祐之人皆正人
程子曰。
徒知異己者爲小人
而不知同己者未必小人
元祐尙然
況其下者乎。
方今豈無一二人仰體 上意
務行公道
古人曰。
人心不如我心。
我雖欲公。
不從之。
故其勢不能也。
又曰。
近來國事擔當絶無
中外皆然。
人心以之不固。
王之橋虛揭入來之後
騷動日甚
頃者樓鍾風雪所凍。
消流不足爲怪。
而人皆奔走而競觀之。
此非異變
人心如此
古人曰。
人心之搖。
慘於敵國之變者。
此之謂也。
應亨進曰。
臣聞召李澂入闕已累日云。
未知所畫者何物
而固非切於治道
此時 殿下一擧一措。
當以洒恥爲心。
豈可玩好細娛哉。
經世曰。
此言臣亦聞之。
古人論人主之慾曰。
書畫嗜好者。
雖異於土木聲色
役心則一也。
善畫者也。
入闕已久則必使之繪畫
此實玩細娛而忘大憂也。
今若撤之則亦光明之道也。
臣又聞自 上使姜碩期進敎 世子小學
碩期入來則以繡薦坐之云。
若然則非崇儉之道也。
 上曰。
內軒則以無文席鋪之。
行廊則以草席鋪之。
此言必無其理。
卿須問碩期
果然豈非大可驚乎。
李澂事。
卿等言是也
予固不及思之矣。
因 敎曰。
不變未達之所守云者
難事也。
何以云云也。
經世曰。
苟非強者
豈能不變未達
之所守乎。
士也窮而在下
則必有所志。
仕宦則移之。
達而不變
豈不難乎。
 上曰。
然矣。
昏朝阨窮士大夫無他日致澤之志也。
至于今日
不變者似無。
可謂難矣。
經世曰。
上敎至此
則臣僚之罪也。
自 上在昏朝忍性何限
反正後亦常念其時之志。
可謂不變矣。
 燕安之中
若或髣髴昏朝之事。
一一刻意以去之可也。
 上曰。
卿言至當矣。
經世曰。
前達繡薦之說。
必是傳者之誤。
李澂事。
自 上旣已知非矣。
自今出之可也。
必須用勇而行之。
 上曰。
此事亦可謂勇耶。
經世曰。
小事亦不爲難
便是勇也。
因啓曰。
聞賊方犯上國。
又欲東搶云。
猝然來迫則無計可制。
臣亦言于備局曰。
火炮設伏要路
則此賊可以當之。
頃者李曙所啓設伏處詗審云。
此言甚善。
必送能審地形者察之可也。
 上曰。
在得將。
將若得焉。
臨機應變
自可制勝
設伏等事
卽其緖餘耳。
經世曰。
 聖籌至當
八道監兵營處
使擇薦俊才庶可得矣。
公元1627年
  十二月初五日
十二月初五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房中庸
自子曰道不遠人下章放此。
鄭經世曰。
中庸之道備於身。
行之欲遠於人則非爲道也。
索隱行怪之類。
謂爲遠人者也。
忠恕亦道也。
謂違道者
只違中庸之道也。
聖人忠恕
學者忠恕有異。
忠爲體恕爲用。
能忠則恕在其中
能恕則忠亦在此矣。
君子之道四。
某未能一焉者。
非謙辭之言也。
常有不足之心。
而恐其行於身者或有所未盡也。
 上曰。
睨而視之
以爲遠。
長短之法不同故耶。
經世曰。
非不長短之法。
彼此之木有異。
故以爲遠也。
謂以人治人。
尤至近也。
 上曰。
聖人忠恕學者忠恕
行之雖異。
本義何殊
經世曰。
 聖敎至矣。
聖人學者忠恕
有生熟之別。
本義何異
 上曰。
學者亦推而極之。
則宜至於聖人忠恕矣。
經世曰。
至矣。
 上曰。
爲人君仁威之道甚難。
仁於可仁。
斷於可斷。
是謂仁威幷行也。
可以斷而不斷
是仁乎。
經世曰。
此則姑息之仁也。
書云
流宥五刑
情有可恕者也。
金作贖刑
眚災肆赦
聖人恤刑之典也。
怙終賊刑
聖人重法之意也。
 上曰。
崔晛之罪。
亦有可恕之事也。
經世曰。
臣與崔晛相知久矣。
處事萬無如此之理。
自古君側之惡。
逆賊之言也。
崔晛豈不知之。
崔晛聞仁居有隱士之名。
不以爲疑也。
當初捉囚 啓聞。
豈有可罪之事乎。
今 聖明燭其可恕之狀。
好生之德至矣。
因啓曰。
關西蕩敗之後
守令貪汚甚於平日云。
自 上擇遣暗行可也。
 上曰。
暗行之擧。
外人謂何也。
經世曰。
暗行一發
守令竦動
不敢濫雜矣。
又曰。
 殿下雖有納諫之量。
不無持難之事。
諫官豈親見而上達。
或有風聞失實之言。
諫官論劾不從
聽諫之道。
不當如是矣。
  十二月十一日
同月十一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講中庸
哀公問政
又當知天。
鄭經世曰。
哀公問政聖人
此章人君各別體念處也。
文武之政。
昭載方冊
而以得人先務
聖人不能獨治天下
必須得人然後爲政也。
雖有賢臣
人君必先修其身。
得之矣。
苟得賢臣授任
爲政之易。
比如蒲蘆之生也。
可不得人之道哉。
 上曰。
哀公只問其政而已乎。
經世曰。
之而不能行。
故魯政止於此
而身亦不免凶終矣。
 上曰。
人立政。
比於蒲蘆
若能得人爲政不難。
目今國事至此
此必有臣而無君之致也。
經世曰。
外間皆言 聖明在上
國事委靡至此者。
下無奉行之臣而致之云。
是固無擔當國事之人。
致此委靡也。
桓公雖行霸道
而得管仲委任
然後成九合之功。
自古致治之國
安有無臣而能之者乎。
 上曰。
南宋衰亡之時有一李綱
進則國事稍定。
退則國事日非
唐玄宗用賢
能致開元之治
不克有終
進用奸佞
天寶之亂。
賢邪進退有關於國之興替
可不懼哉。
當今亦豈無一二可用之才。
而只患其不知人耳。
經世曰。
 聖敎至當
有人才。
知人最難矣。
 上曰。
小人君子者。
人主素心也。
但爲私欲之所蔽也。
小人之態。
必欲中人主之心。
故爲人主者欲濟其慾。
則必親小人
君子則必行己志。
導之以正。
不爲逢迎之態。
故難親而易疏。
人主無私慾。
則何愛乎小人而惡其正直者乎。
經世曰。
聖鑑之明至此
一國之福
也。
又曰。
愛民之心。
上下同然
而近以軍籍事言之。
惠民之政。
不克擧行
價布必以好木四十餘尺捧之。
此弊若變通
則民多蒙惠。
爲國感激之心。
如何哉。
素無才猷
不識時務
以不諱盡達爲庶有補於君德
故更達焉。
 反正初。
大臣請減供上之數。
則自 上以大臣參酌減省爲敎。
其時雖卽減之。
自下不敢擅。
未能多減矣。
今者三名日供上猶且不小。
至於阿多介鞍具之內入尤多
臣意則減損可也。
 上曰。
卿言是矣。
鞍具限一年勿爲供上。
  十二月十七日
同月十七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講中庸
自凡爲天下所以之者一也。
鄭經世曰。
上極治平之理。
呂氏之序極好
大臣體群臣。
用賢而言也。
古語云。
人君勞於求才。
逸於任賢
此言凡事專委於大臣也。
 上曰。
不得其人而任之
則反貽禍亂矣。
經世曰。
朱子或問
極言此理。
人君必修以道
然後可得其人矣。
苟無修身之工。
取人不精矣。
明盛服。
內外而言之也。
人必肅然警惕
然後心地可淸也。
整飭衣帶
然後威儀可攝也。
所以修身之要也。
又曰。
人欲一分則天理退一分
持衡之勢。
彼重則此輕。
貨與色尤人主之所當戒也。
 聖明好學意度前古
苟加誠敬之工。
何事不濟
書曰。
惟聖罔念作狂。
敬齋箴曰。
須臾有間
私欲萬端
願克念而克戒焉。
應亨進曰。
尹煌當國事
瓦解之日。
首唱叫諫。
可謂直矣。
雖或下語似過。
而其奮不顧身
爲國忘家者。
無如尹煌矣。
奈何 聖意以爲不可
至於兪伯曾遞問事郞時亦以尹煌爲據。
臣恐 殿下未免執滯之病也。
經世曰。
尹煌之言。
過則過矣。
原其本情
實出於爲君父慷慨之意矣。
臣見尹煌,兪伯曾之爲人
甚非淺淺俗士流。
若以其言之過當久留於 聖心
則誠國家之福也。
  十二月二十四日
同月二十四日
 上御浥和堂月廊講中庸
博學止所也歟
鄭經世曰。
博學五句中。
愼思之思字最緊切
言貌視聽思。
五事以思爲主
苟能愼思
無不得之理矣。
蓋思之云者
人之氣質高明有卑下。
不能適中於道。
聖賢必以思言之。
學問然後可以思之。
不然其所謂思者。
不過爲撑眉面壁之禪而已
思字非他字之比矣。
聖人之心。
自合天理
從心所欲不踰矩
衆人則氣凡常
故不思則不得也
心與理本一物
聖人分而言之矣。
 上曰。
措字何義耶。
經世曰。
措是置字之義也。
人之氣品雖有高下
而爲之則可爲矣。
呂氏鹵莽云者
勉之謂也。
以不美之質。
不用力而不能變。
則反歸咎於氣質
不仁之甚也。
呂東萊少時氣質燥暴
飮食不如意
便打破家事
一日
見論語至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忽然覺悟
終身無暴怒。
可謂變化氣質之法也。
又曰。
頃者自 上有君臣相待之問。
而臣不能達。
退而思之。
則必以堯之所以待舜。
舜之所以事堯爲之。
然後可矣。
又曰。
百執事之中
擇其能擧職者。
久久任之
然後治績可著。
而我國有輕易頻遞之規。
不可矣。
公元1628年
[戊辰]
公元1627年
  六月十七日
公元1628年
崇禎元年戊辰六月十七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中庸
二十一章二十三章人道也。
鄭經世曰。
學問之工。
先知而行之。
聖人以下
則先明然後誠。
聖人氣質淸明
初無壅蔽
不待知而誠。
謂之性者。
出於賦性而然也。
謂之敎者。
由敎而成也。
所謂性敎。
與天命之性修道之敎有所異也。
 上曰。
何以異乎。
經世曰。
首章性與敎。
論其全體也。
此章性與敎。
論其工夫也。
 上曰。
然矣。
金尙容曰。
近來旱災太甚
 親祭社稷之日下雨。
小民以爲自 上至誠祈禱。
沛然之澤。
避殿減膳罪己求言之擧。
已有 祖宗故事
伏願勉行感天之道焉。
經世曰。
應天以實不以文。
實者。
側身修行
常懷祇慄之謂也。
減膳避殿文也。
而文亦不可廢也。
外方民生
應對徭役
其勢難保云。
取之於民。
不可節損
當此凶年
不計民之怨苦
鞭箠以督之。
則民不可保矣。
貢物
 反正之初。
有所裁減
而所減零星
自 上使之書啓御供諸物。
不切於用者。
蠲減宜矣。
 上曰。
內則前所蠲減
無復設者。
而各司則不然云。
旣減之物。
所當勿復矣。
經世曰。
常貢之外。
都監設立之後
三手糧有之。
其外有別
收米。
嶺南則又有射手糧。
食者甚衆。
而盡出於民。
民間愁歎之聲不絶。
國家之大不幸也。
尙容曰。
頃者審理冤獄
而所放者皆代囚人
不足召和
今番逆獄。
杖斃流竄者殆至數百。
其間豈無抱冤者乎。
今年之旱。
以此而致也。
 上曰。
所謂審理
必得冤枉放釋
有罪無罪
無緣的知
審理之事甚難矣。
經世曰。
必核至冤極痛者而放之。
然後可以召和
贓吏輩。
呼冤
豈可盡釋乎。
頃日之雨甚少。
而亦以論賞。
天人感應之理若明。
以此天必不雨矣。
至於大臣論賞。
尤爲未安。
大臣庶官有異。
調陰陽四時
大臣之責也。
若致災異則責大臣
古或有之。
而今微雨大臣
輕待大臣甚矣。
 上曰。
卿言是也
而非以賞之
以表喜意爾。
  七月初五日
七月初五日
晝講中庸二十六章
自故至誠無息止純亦不已
鄭經世曰。
故者。
承上起下之辭也。
上章旣言所以誠之工夫
此章又言聖人不息也。
所謂旣無虛假者。
常常誠實於中。
不容暫間。
中則睟面而盎背
所謂驗於外也。
積於中者廣厚
見於外者自然高明氣象矣。
天地之德。
無爲自然生成萬物
聖人之德亦能無爲而與天地合。
莫非至誠之極。
無所間斷故然也。
大槪工夫之中
最難者也。
自然可到聖域
人君總理庶事
不可
而後可有爲也。
 上曰。
天地豈有因小漸大之理乎。
所謂
積累而成者。
無乃孟子過於辭氣耶。
經世曰。
天地雖非積累而成。
人之工夫則必自近而易者始也。
所謂純。
所謂不已
可見文王與天合德也。
天卽文王也。
文王卽天也。
 上曰。
何必文王言之耶。
經世曰。
堯舜不可尙已。
禹湯以下莫如文王
故言之耳。
又曰。
字最有味
凡事若無
不可爲矣。
設以讀書一事言之。
專心字句間。
不爲念所撓。
可以爲文
不然則文不就也。
金尙憲曰。
自 上臨御已久。
而治效未著
無乃未有久則徵之驗耶。
 上曰。
卿言是矣。
人難寡過
若每如是相規
豈無補益之道乎。
經世曰。
自 上時有面拒之事矣。
聖學若已高明
何待臣僚之言哉。
幽獨得肆之地。
無或有間斷之時乎
所謂天德王道其要只在謹獨者。
誠敬工夫必自謹獨而始也。
 上曰。
梁武帝多有謹獨之事。
其時國事無足可觀
處事錯誤而然耶。
經世曰。
若有所爲而爲之。
便是私意
梁武在學禪。
此乃有所爲之私也。
謹獨之事乎。
必也無所爲而爲。
事之是者行之。
不是不爲之。
如是自然於中。
乃可謹獨也。
人主愛民之政。
若有循名要譽之意。
便是私也。
必也愛民之心常切於中。
不以他意間之。
然後爲實心也。
 上曰。
梁武仁慈之心主於中。
此則似非虛假也。
經世曰。
不過聞佛慈悲之說而如此也。
五霸之假仁。
梁武慈仁
今日之所當論也。
自有聖賢正學
公元1627年
人主立志
須以第一等爲期可也。
講訖。
經世進前曰。
胡中刷還之請。
自 上以雖被兵禍。
不可忍爲爲敎。
此則不計利害而惟知是非所在
群下孰不感仰
特以賊情難測。
廟堂不得已有刷還之意矣。
今則 上意已定
不忍人之心爲如何哉。
臣意以爲賊若欲出來
雖刷送。
無益矣。
但以事勢言之。
不從其請則賊必愈怒而出來矣。
固常情之所當慮也。
李貴之意則不義理
惟以盡副其請爲徺𢔛無事之地。
此臣等所以李貴相爭不已者也。
今旣不爲刷送。
則在我之道。
不可防備之策。
 上曰。
此言極是矣。
經世曰。
今人中情畏怯
不敢與較。
而反曰。
犬羊可以義理責之。
此非誠實自強之言也。
我國過爲畏縮
故反挑彼賊驕凌之氣矣。
凡事過爲示弱
亦非善策
又曰。
備局只應文簿而已
一事着實
如此可以爲國乎。
前年賊來。
以爲莫如進守臨津
調送砲手數千。
據守要害
則彼必不知我國山形勢
不敢輕進
若乘此時鼓作勢。
以疑賊情
而或乘夜斫營
設伏尾擊
則賊必驚駭
易爲潰散矣。
去年賊兵深入
砲手則不發送
盡入於江都
終爲無用之兵。
豈得計哉。
設或此後賊兵出來
朝廷必無發送砲手之意。
實非備患之道矣。
自 上當預先料度
臨急善處也。
又曰。
凡事莫如立志
所以立志
只在堅定而已
若不堅定
他意所撓奪。
則志不能立也。
公元1628年
  九月二十九日
九月二十九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書傳序及堯典自曰若稽古帝堯黎民於變時雍
鄭經世曰。
欽明文思
聖人盛德光輝發見外者也。
允恭克讓
勉強而爲之。
自然而然也。
一欽字爲本領故也。
檢討官金榮祖曰。
所謂安安
註說以安而又安爲釋。
程子則以安於所安之地爲說。
其旨異矣。
經世曰。
論語言恭而安。
恭者安之工夫
安者恭之功效
自然而然者也。
此恭字與欽字相同
而恭則主於貌。
敬則主於心。
似有內外之殊矣。
又曰。
大學格致誠正修。
明明德之事。
治平
新民之事。
故此欽明文思以下
明明德也。
九族旣睦以下
新民之事也。
又曰。
敬者成始成終工夫
必須深味致力可也。
要不過畏字也。
人君居人上。
易於放肆
故處事常以敬畏爲主可也。
 聖德雖至矣。
而抑恐敬畏之實有所未盡也。
人君上畏天。
次畏祖宗
次畏民。
次畏大臣
次畏臺諫
常常不忘敬畏之心可也。
不可少有自廣之意。
如此然後乃能日躋聖敬矣。
不然事事解弛矣。
臣願自 上常懋敬畏之實也。
 上曰。
以此書見之。
必先睦族而後乃可昭明百姓
今予則旣不能睦族
宜乎國事日非矣。
經世曰。
 聖敎所謂不能睦族
雖未知其何以
而若指頃日庭請之事。
則 聖德至矣。
詩云。
兄弟旣翕
和樂且湛。
又云。
相好矣。
無相猶矣者。
無非兄弟之間至情藹然之辭。
雖遇非常之變。
而其
友于之情自發言語
嘗觀此等文字
不覺涕零矣。
  十月初一日
十月初一日
 上御資政殿
朝講堯典自乃命羲和鳥獸希革
鄭經世曰。
註中所謂地中者。
天下之中也。
洛陽四方之中
土圭乃表日影之器也。
長尺五寸
立此圭。
則影短爲尺五寸。
則日正當中故也。
日在東則圭影向西而稍長。
日在西則圭影向東而稍長。
南北亦然
 上曰。
若立於地之正中
圭影似無矣。
經世曰。
圭長一尺五寸
日影一尺五寸
 上曰。
已前無曆書
何以天時歟。
經世曰。
天行一日一度
月行一日不及天十三度。
度數久而有差
黃帝時已有曆書
而堯以前則未知有閏月之義矣。
 上曰。
若不知爲閏。
豈可曰有曆書乎。
經世曰。
若無閏月四時皆易。
不成歲功
上古文書邈焉。
難考歲差之法。
五十年積其餘分爲一度
而此似太促。
故又以百年積其餘分而爲一度矣。
又曰。
天氣上升
故地其中
賴天之氣而不陷。
古語云。
天何依依於地。
地何付付於天。
天行健
故地爲所載而不墜
 上曰。
前聞月則一月一周天。
日則一年一周天。
此則曰。
一日而繞地一周天
彼此不同何也。
經世曰。
佛家則以右旋爲言
儒家則以左旋爲言
佛家則以日之一日未及一度爲數
而過一年則爲三百六十度。
故以此而謂一年一周天也。
儒家則以目前所見言之。
朝出於東。
暮入於西。
此乃一日一周天也。
  十月初九日
同月初九日
晝講堯典朞三百章及註。
鄭經世曰。
一歲日數三百六十日
天行之數過一度
日行之數不及一度
節氣言之則多五日零者。
二十四氣計之也。
月行之數不及日者十二度零。
月與日十二會而少五日零者。
合朔計之也。
以氣盈朔虛之數合計
必置閏月其間
然後可以成歲也。
 上曰。
上古亦以三百六十日爲歲乎。
經世曰。
雖云閏法作於堯時。
而上聖人繼天立極
五帝以前
亦必有成法。
古曆簡易
其說不傳
未可知也。
 上曰。
日麗天云
則日依天不離
如依壁而行也。
日雖不行
可以隨天而轉。
不及天者何也。
經世曰。
天陽也。
日亦陽精
相依云。
其實不依天也。
日月星辰各自行。
與天同行
聖人豈有推步之法乎。
蓋日不及天一度。
不及天十三度。
則不日者十二度也。
月之退度多。
故與日會易也。
揲蓍之法。
五歲再閏
此亦言五歲再閏
皆擧成數而言也。
實數節氣而言則不再閏也。
至十九年則氣朔虛餘分之積俱盡。
而周恰本數
所謂氣朔分齊也。
 上曰。
天與無相合之處乎。
經世曰。
依地地附氣。
先儒言地下都是水也。
 上曰。
曆家亦有所見
而以五星右旋
必有其理也。
經世曰。
小臣嘗陳於前矣。
自 上多見曆家書。
故以其說爲是
其實日月五星左旋
曆家算法徑捷
故以日月五星退數論之也。
 上曰。
水之說。
可知乎。
經世曰。
先儒或云地之喘息
東海潮汐
未知其理。
天下浙江潮水甚盛。
海水常畜而云。
未可知也。
假注書李尙馨曰。
潮汐水之說。
臣嘗聞於師。
先天圖。
東北陽也。
西南陰也。
陰有盈縮而陽無盈縮
故西南海潮汐
而東北海潮汐
如月有盈闕而日無盈闕也。
 上曰。
陰陽分說何如
經世曰。
不無所見
然未知其必然也。
因啓曰。
臺諫之言。
優容採取
可無累於 聖德
近日論列勳臣濫雜之弊。
最爲切當
而或不聽施。
許䙗事尤爲乖悖
私自行會
收捕逆賊
不可推考而已
 上曰。
恐其逃躱如是
元勳功過相準
從輕爲之無妨。
經世曰。
法必行於勳舊
然後小民庶可懲也。
  十一月初一日
十一月初一日
講舜典自肆類于上帝止格于藝祖用特。
鄭經世曰。
此則巡守方岳之事也。
望秩
望祭山川而秩其犧幣之等也。
五岳三公
四瀆諸侯云者
王制語也。
十二律
陰陽而言也。
其管皆經三分而圍九分也。
 上曰。
所謂三分
竅中之厚乎。
經世曰。
其管之圍九分而其竅之廣三分
竅之於管。
三分之一也。
十二管長短不同
黃鐘最長。
應鍾最短。
三分損益
隔八相生
上者三分損一。
下者三分益一。
若以十二辰配之。
黃鐘爲子。
大呂爲丑。
太蔟爲寅。
夾鐘爲卯也。
 上曰。
律呂之制。
於何時。
經世曰。
黃帝時有臣伶倫創造律呂
斬竹崑崙
而爲之。
所謂嶰谷也。
嶰谷非是地名
竅厚均之謂也。
兩節之間。
其長九寸
斫而爲管。
以象鳳凰之鳴。
吹之聲和
之而氣應
 上曰。
用藥起之乎。
經世曰。
其法爲緹室靜處
十二月管於其中
黃鐘則埋於子。
大呂則埋於丑。
太蔟夾鐘各埋於其方。
黃鐘最長。
入地最深。
大呂稍短。
入地稍淺。
太蔟又加淺矣。
旣埋之後
以緹圍孔。
用葭莖中輕白爲灰。
鋪之其上。
而閉其房。
陰陽之氣自下而上
故地氣纔升。
葭灰自飛。
黃鐘之管入地深。
得氣先而灰先飛也。
 上曰。
每月灰皆應節而飛耶。
經世曰然。
 上曰。
沒管之長而埋之耶。
經世曰。
埋管之法。
平齊地。
埋之則同。
而管有長短
故候至不齊也。
聲音言之。
黃鐘長。
長者聲下。
應鐘短。
短者聲高。
下則重濁
高則輕淸
試以琴觀之。
卦高者聲短。
卦低者聲長。
因是以推。
槪可見矣。
以此而爲度物之丈尺
以此而爲量物之斗斛
以此而爲稱物權衡
衡以權其輕重
量以量其多小。
度以度其長短
所謂黃鐘萬事之本也。
時月之差仍於日。
度量之制本於律。
故有先粗而後精者。
先本而後末者。
此作史者立言之法也。
 上曰。
五器之同。
不可已乎
經世曰。
天下一統
車書皆同。
至於五器
各有其制。
尺寸方圓
一定不易
後世任意造作之比哉。
 上曰。
巡守之制。
於何時耶。
經世曰。
周昭王南征不復。
而仍廢此禮也。
王通門人
公元1630年
問曰。
古者天子一歲五岳
而國不費民不勞
何也。
曰。
儀衛簡而徵求少也。
此言當深體之也。
齊景公
諸侯也。
所巡不過四境
晏子猶以師行而糧食
睊睊讒沮之。
天子巡守乎。
 上曰。
以我 祖宗已事觀之。
甚爲簡約
今則雖使命之行。
郡邑不支堪。
若爲巡守之擧。
勞擾何如也。
經世曰。
太祖北邊
 世祖亦巡名山
而民以不困。
以不竭。
蓋務從省約而然也。
臣頃往江都
考見實錄
賞功之際。
用財之道。
撙節極矣。
或有賜木一二疋者。
以今言之。
施諸都監下人可矣。
施之勳臣豈可乎哉
 上曰。
古者或有扇一柄賜給之時。
不已簡乎。
經世曰。
古者節用省費。
故國富而民給。
則不平時十分之一。
所用則過之。
奈之何國不竭而民不困也。
 上曰。
氣盈朔虛
已知其說。
而分字之義亦嘗問之矣。
一分以刻計之則幾何也。
經世曰。
分則四十而刻則百刻也。
 上曰。
不滿九分也。
八分餘也。
經世曰。
有四十刻乃八分有奇也。
 上曰。
合而爲升。
寸而爲尺。
皆以十爲限
而何獨至於分。
而以九爲準乎。
經世曰。
十者陰數之終。
九者陽數之終。
故或以其十。
或以其九也。
 上曰。
分齊之說何謂也。
經世曰。
三年一閏之時。
分數有餘不足
至於七閏之後
則氣朔虛至是而齊也。
 上曰。
七閏之後復有盈虛乎。
經世曰。
七閏之後十一月初一日冬至
書云
十一月初一
甲子冬至
太初曆
此乃曆元也。
七閏之後復有盈虛
七閏而有曆元
循環無窮也。
 上曰。
卿頃言五年再閏之說。
予疑其未盡也。
經世曰。
繫辭云五年再閏
故臣云然
其實有間一年置閏者。
有間二年置閏者。
五年不能再閏也。
天道四分之一。
歲日不足四分之一。
天道地道縮。
臣問觀象監。
則三百六十四分度之後天與日會
不足一分十五鈔。
故有盈有縮。
所以歲差云矣。
 上曰。
天與日會
何所耶。
經世曰。
二十八宿各有分野
度其長短
則皆從角上而始。
角者東方蒼龍之宿也。
傳曰。
日月皆從角起。
黃道赤道秋分相交之時。
皆會於角星與奎星也。
仍進曰。
國計匱乏
一年稅入
不足以支一年之用。
況今無之歲。
稅入必減。
調度之臣計無所出。
近日臺臣所爭。
可謂至當矣。
且以 祖宗朝事例觀之。
勳臣論賞。
不必加以資級
間以賞賜者亦屢矣。
 先王甲辰年間。
尹根壽援引前例
定爲加資恒式
臣愚以爲當此末世
逆獄屢起。
每每加資。
封君日衆
品祿甚多
以今國計
何以支堪。
 中廟倉庫陳陳
而尙虞難繼。
輪回頒給
況在稅入不足
經費艱難時乎
以爲雖無 祖宗朝舊例
猶可變通
以寬經用
以紓民力
況有可據之事乎。
凡在凶年
祭祀御供。
不無裁省
大臣之祿亦皆減損
勳臣雖大。
豈大於此乎。
 殿下功臣之意固至矣。
其如
公元1588年
計何。
其如民生何。
窮已甚。
加賦不可
國計已竭。
辦出無路。
憲府所爭。
速爲 允從
 上曰。
卿所觀歷實錄
品祿輪回
果有之耶。
臺臣必有前例可據
但 中廟功臣甚豐。
豈有是擧乎。
經世曰。
實錄亡失
不能遍觀
只考得會盟時事則詳矣。
洪瑞鳳多知典故
豈有不爲詳察而爭之乎。
且臣觀朴元宗雖極麤豪
至於國計經費一事
則多取變通
靖國功臣分爲四等
干賞賜。
各有差等
實錄所載。
此類甚多
 祖宗朝富盛時尙如此撙節
不覺感歎也。
 上曰。
祖宗可法之事。
予欲抄覽。
而頃於卿行。
未及付囑
然卿繙閱旣新。
必有所記也。
經世曰。
欲法堯舜
法祖宗。
此 敎誠是矣。
抄錄之事。
臣亦有意。
而事係重大
不可容易爲之。
故臣不敢自請矣。
況抄記之役。
當由史官之手。
決非如臣昏耗者所可堪任。
考閱之間。
時日必多。
須寬其程限。
從容責成然後可爲也。
 上曰然。
經世曰。
 先大王在位四十餘年。
善政良法在人耳目
兵火之後
實錄散亡存者無幾
誠可歎也。
 上曰。
實錄雖亡。
老成猶在。
予欲博問舊人
補葺成編。
變亂之餘。
無暇及此
舊臣日月以亡。
此予所以汲汲也。
經世曰。
傳曰。
文獻無徵
獻者。
人之謂也。
臣往於戊子年間在翰苑
與注書韓浚謙同房八朔。
其人聰悟絶倫
過眼不忘。
至於 祖宗朝事。
無不貫穿
問一事則輒曰。
某年某日事也。
試考日記
不一
失。
韓浚謙柳根沈喜壽申欽等皆博通典故之人。
而今皆死焉。
可惜也已
公元1632年
  十一月初六日
同月初六日
晝講舜典。
五載一巡守止惟刑之恤哉。
鄭經世曰。
象以典刑
此象字如天之垂象
旣定其法而不爲改之意也。
五刑中情可矜可疑者。
以流貸其刑也。
聖人欽恤之意。
無不本於好生之德。
其所贖。
止謂鞭扑之情輕者也。
若其不畏法禁
傷害人命之類。
聖人必深惡而痛治之。
以慰良民之心。
不然而徒用贖刑之法。
使良民任其被害無所洩。
犯法者將何所懲而改心哉。
周穆王時巡遊無度
財用匱乏
創作贖刑之法。
其後漢元帝欲納穀贖罪
蕭望之廷尉
深言不可
此章贖刑之文。
非謂肉刑也。
 上曰。
怙者。
所恃之謂也。
勳舊勢力者。
或恃而輕於犯法
執法豈可輕赦乎。
經世曰。
 聖敎至當矣。
因啓曰。
近來守令。
日漸解弛
頃見箕伯狀啓。
大勳事殊極痛駭。
生民休戚
專係守令。
貪濫之習。
不可痛治
以今觀之。
齊威烹阿之政。
不爲過矣。
 上曰。
大勳事予亦痛之。
不擇送。
欲治貪濫
勢固無及矣。
擇差守令。
乃是今日急務也。
經世曰。
若復十考十上遷除之法。
庶可得人
但以履歷用之。
則必無得人之路。
廢朝時歷敭之人。
不須更用。
蓋其貪虐成習
舊染猶在。
安能改心易慮。
有善治之效乎。
 上曰。
當今出入侍者
不暖席
而輒生褫
免之計。
士夫之習。
豈有如此自便之道乎。
經世曰。
臺諫厭苦久任
旋欲圖免固非矣。
然自 上亦不可但責臺諫
而先盡聽言之道可也。
若能從諫如流
使臺諫之心莫不翕然
則皆將樂進言
以順如流之美。
孰敢有圖遞之心哉。
 上曰。
卿言極是
自今當惕念焉。
經世曰。
略陳廢朝時歷敭人不可收用之意矣。
大槪其時臣子莫不以賄賂發身
及其莅職
貪饕爲事
如此輩今不可更用。
至於下隷
亦存餘習。
頃伏聞有一下人稱 鳳林大君農事
作弊民間云。
必是廢朝時作弊者也。
不可不痛禁也。
 上曰。
下人則不用何難。
而若朝官豈可盡棄乎。
人心孰不欲善。
世道日漸如此
可憫
經世曰。
無有不下
無有不善
只在導率之如何。
  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月二十三日
晝講舜典。
自帝曰夔止神人以和。
鄭經世曰。
典樂敎人之方。
先變其性之偏。
故自直而溫。
至簡無傲
敎以中和之德也。
自詩言志
至律和聲
敎以中和之聲也。
蓋作詩之後
引永其聲而被之金石以下八器
宮商角徵羽五音
淸濁高下各有相生之體也。
自宮三分一則聲漸淸短。
至角而極。
若商大於宮。
角大於商
互相奪倫
五音中宮聲最大。
故如應鐘爲宮。
其次聲漸加大。
 上曰。
如何應鐘爲宮耶。
經世曰。
所謂還相宮者此也。
 上曰。
應鐘爲宮。
則非宮之正聲乎。
經世曰。
正聲也。
乃反聲也。
聲音如此
故聞其聲
蕩滌邪穢
中和之氣自然而生。
古者設樂之意如此
而今則盡廢也。
 上曰。
國音樂。
失正亦久。
若時事漸末。
則聲漸變
何以致然耶。
經世曰。
聲音出於性情
故隨其哀樂
自然而然
古語云。
宮亂則荒。
其君驕。
商亂則陂。
其臣壞。
角亂則憂。
民怨
徵亂則哀。
其事勤。
羽亂則危。
其財匱。
君若失其道則宮聲亂。
臣若失其道則商聲亂。
角徵以下皆然。
試以今日之事言之。
自 上聖高明
宮聲則不敢容議。
而其下商角徵羽皆失其正。
國事不能如古。
因此可知也。
 上曰。
末世聲音
例多悽楚不平
時事日漸如此
可想音樂失正矣。
經世曰。
 明廟朝曹植上疏言音哀服素。
國事可知
況今時世愈下。
凡事可慮也。
臣民事物
何以則可使不壞不勤不怨不匱也。
其中財匱尤甚
古人云。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
三年之蓄曰急。
今則無一年之蓄。
安有匱乏如此時乎
該曹不得不聚財於民。
民安得不怨乎。
徭役之煩。
亦莫如此時。
事安得不勤乎。
大槩爲邦之道。
節用爲上也。
國儲匱乏
不可變通之規。
故近日臺疏出於事勢不得已
而自 上以薄待勳臣爲慮。
尙不 允兪
彼爲勳臣者。
目見國事之如此。
豈敢涼薄爲怨乎。
 上曰。
豈不知。
而但此事 中廟偶一爲之。
豈可因此而又行之乎。
經世曰。
群下孰不知 聖意之如此。
而但 聖上不能察於外方民情而然也。
常時民生
公元1633年
有收穫之多。
積儲之優。
尙多艱苦之狀。
古人所謂誰知盤中食。
粒粒皆辛苦者此也。
況今凶歉太甚
民皆飢餒
氣象慘然
豈非別有變通時乎
仍進曰。
侍講 筵席
今已六年
未有一事裨益
只以成就 聖德爲期望。
虛己從諫
人君盛德
故臣以此面達。
箚陳者屢矣。
今 聖上不然之時。
似欠於轉環之美矣
頃日綾原君及申景裕事。
臺諫爭執累日
終不 允從
下情憫鬱矣。
臣於 反正初。
首陳人君不可以私示人之意。
天地無私覆載
日月無私照臨
人君之德。
一體於此矣。
豈可以私示於人哉。
一箇私字乃百病之源也。
以此爲戒
頃者宣惠廳及吏曹 啓辭。
其意皆好。
臣僚執法不撓
直陳所見
眞是盛世美事
 殿下翕受敷施
以成其美可也。
 大君年幼
不能解事
不過下人作弊中間而有此事也。
稱托宮奴
推尋外方者。
憑藉勢力
作弊不一
下民豈不怨乎。
廢朝時事
可鑑矣。
 大君長成奴婢田土
豈有不足之患乎。
臣之此言。
極爲惶恐
而第以 先王盛德
末年王子漸多。
未免有貽弊外方之事。
其時人心頗爲失望
今若嚴禁宮奴
使無作弊。
外方之民孰不欽誦哉。
 上曰。
卿言至當
景裕當初旣以此事罷職
若至再罷則似已甚
故果不允從矣。
經世曰。
當初罷之。
欲懲其罪也。
無忌治第
又復如前。
所謂怙從罔赦者。
當指如此人也。
又曰。
所陳
宮亂則其君驕者。
 聖上必無是事
然驕者非但指發外之事也。
纔有一毫自廣之心。
便是驕也。
凡臣所言。
謂何知。
而便卽平心虛納。
如此則天交泰
情志流通
否則終至驕亢矣。
責難於君謂之恭。
人臣善閉耶。
直陳所懷
使吾君無過者。
其爲恭莫大矣
爲人君者。
舍己從人
以來天下之善。
豈不休哉。
 上曰。
卿論五音失和
不及於宮。
予心頗爲未審
今卿盡言不諱
予心始安矣。
經世曰。
 殿下知臣無他
嘉納若此
不勝感激
臣於綾原,景裕事之外。
內需司事不能無疑焉。
凡係推尋之際。
未必一一盡公
且其官員下隷類多瞞告而作弊
與其不知眞僞
不若棄而不問也。
人君宜於財物留念哉。
臣於前日 筵中。
請査出廢朝時用事人
一一斥去
其意有在。
夫人聰明
易蔽於私。
聖人無作狂之理。
而尙戒罔念作狂。
人心少有不戒
易入於不善之地。
可不懼哉。
公元1629年
[己巳]
公元1632年
  二月二十七日
公元1629年
二年己巳二月二十七日
晝講大禹謨。
自帝曰來止弗詢之謀勿用
鄭經世曰。
洪水之患。
自堯時已然
而舜居攝之後
其害猶未平
故常警懼之心。
以爲儆戒于己也。
不矜不伐
聖人德量廣大
建立大功
以爲己分所當。
而若太虛浮雲矣。
凡人纔有一事
先有物我
以爲勝於人。
則人已爭之矣。
仍進曰。
人心惟危以下十六字。
萬世心法淵源
進講中庸時雖已陳達
然又爲講
公元1623年
明似好矣。
人心道心非二也。
知覺雖同。
發於形氣人心
發於義理道心
聖人敎人治天下之道。
而於公私分處欲其審察
發於義理者必擴充之。
發於形氣者必克去之。
如飢欲食寒欲衣。
人心也。
如食可食之食。
衣可衣之衣。
道心也。
人心易流於慾。
道心不爲主宰
則食之不當食者食之。
衣之不當衣者衣之。
所以爲危也。
所發之處。
察其苗脈爲精。
擇之後。
固守不失爲一。
旣精且一。
然後中道可執。
不能精察
則以人欲看作天理
古人所謂認賊爲子者此也。
 上曰。
凡事公私之分。
一人爲之。
公則爲是
衆人爲之。
循私則爲非
苟能精一工夫
此等可以察之乎。
經世曰。
精一工夫旣至
則此心浻澈。
鑑照物。
不論人之多寡
是則爲是
非則爲非矣。
然而聽言處事之要。
當先有稽於古。
而復待僉同之謀。
故舜之敎禹。
無稽弗詢等語次精一執中
其旨深矣。
又曰。
舜以洪水之災。
以爲儆懼于己。
近來天變屢現。
非徒災異示之也。
古人云。
克謹天戒
則雖有其災。
亦無其應。
災異屢現者。
天心仁愛 聖躬而然也。
太戊武丁
遇災修德
故轉災爲祥。
殷道以興。
古人云。
怒予之天。
猶可爲也。
忘予之天。
不可爲也。
能思所以克享天心之道。
常自祇慄。
國家乂安
臣民受福矣。
已往驗之。
癸亥年熒惑南斗
而有甲子适變
丁卯胡亂前。
熒惑亦入南斗
蓋天孔昭
可畏者存。
克謹天戒
懋修德政焉。
公元1629年
  三月初四日
三月初四日
 上御資政殿大禹謨。
自可愛非君止受命神宗
 上曰。
可畏非民者乃至論。
而後世反或慢侮
終至覆國
可惜
鄭經世曰。
民之所欲必從之。
所惡必不爲
得民之道也。
使民以所當爲之事。
則民必不怨。
必順其好惡而爲之。
則民皆樂從也。
 上曰。
卿言雖是
而亦不可一槪論也。
雖以不得已事爲之。
而民或有不便之者
以今言之。
毛兵之糧。
不可不爲
民心以爲不便矣。
金瑬曰。
三代之世。
安有不煩民者乎。
必須輕徭之法。
常存愛民之心可也。
經世曰。
三代時歲用民力。
過三日
食以壯者之食。
役以老者之役。
此乃聖王愛民之政也。
世則不然
且民之困苦未有甚於此時者。
頃者安東之事。
戶曹爲防 啓。
民若苦之。
此等不可不勉從也。
 上曰。
自古國家危亡
由於土木之役。
賣官鬻獄
而今則雖無此事。
國勢日漸危亡
未知其故也。
經世曰。
亡者保其存也。
若常以岌岌爲心。
庶乎保存
今日朝廷之上。
無直言敢諫之風。
無乃使群下不得盡言之致也歟
 上曰。
予意則欲其盡言
而或不無訑訑之色耶。
經世曰。
臣子之道。
所當知無不言
天威之下。
如此者甚鮮。
臣亦不得盡達所懷
難免不忠之罪。
古人云。
出言自以爲是
卿大夫莫敢矯其非。
此乃當戒也。
爲臣者必如孔明之心。
凡有
所懷
少不隱諱可也。
 上曰。
至論也。
君臣上下不可泛聽也。
  閏四月初九日
閏四月初九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禹貢自厥土惟中下止浮于濟漯。
鄭經世曰。
田有九等
賦亦有九等
如我國土品肥則爲上。
瘠則爲下
凡賦視其土之肥瘠
而等其所出之多少
以爲恒式
我國湖南爲上。
嶺南次之
若人民稠密。
無曠土。
則雖瘠而賦厚。
安東尙州然矣。
 上曰。
織文
錦綺之屬也。
聖人尙儉。
而何以貢此耶。
經世曰。
怪石最爲不關
而亦來貢
召康公玩物喪志之戒。
觀之怪石之貢。
不可知也。
 上曰。
堯時土階三等而已
虞舜
儉德或遜於堯乎。
經世曰。
傳曰。
巍巍乎有天下不與焉。
豈有不儉之事乎。
漆器乃甚儉之物。
而尙有諫之者
以今見之。
閭閻豪富不用此器。
上古世道朴野
人文未備。
及其風氣漸開。
儀文日燦。
器用亦隨而漸美。
豈舜之儉不如堯而然哉。
 上曰。
河水今則合于濟水
說是耶。
經世曰。
濟水經河而逝。
河水自西而東北注海。
濟水自北而南經河水
 上曰。
九河之道。
昔合而今分。
何時然耶。
經世曰。
河之決數矣
而至漢時
治河之役。
不止一二。
未知分於何時也。
自古中原最患河潰
江淮則流于兩岸之間。
故其患少。
河水則流于廣之中
故其患數矣
曾與張維論難
則天下地理。
歷歷皆知。
可謂博覽矣。
後問于維則可知矣。
訖。
張晩曰。
人心大變
可駭者多。
南以興爲判決事決一訟。
一邊寡婦
一邊長湍人甚強悍
事涉非理
以興決給寡婦
一日夜。
興家有盜來外亂射。
其時郞廳及該吏亦然
渠若冤甚則或上言自暴可也。
 輦轂之下。
乃敢肆惡如此
殊極痛惡
 上曰。
人心何如是漸益悖惡耶。
經世曰。
人心不善
豈但諉於氣數乎。
此乃敎化不明而然也。
人主之御下。
只有賞罰而已
賞罰明。
然後人心可服。
雖以貴近不得宥罪
人心所畏
不敢恣肆矣。
今則雖有罪。
而若有勢則終免於法。
無所畏戢
豈不由此乎。
 上曰。
何以則可振國綱耶。
經世曰。
不可刑罰振之
朝家擧措得宜
然後人心可服。
崔有海曰。
漢唐以降
不知正理
專以雜議爲主
故義理漸晦。
風俗薄惡矣。
自 上不須雜書
只當留心性理書。
朱子曰。
義理精微
莫如近思錄,西山心經
退溪谷亦與學者講明之。
二書若令鄭經世懸吐以入。
淸燕講究之資。
豈不有益乎。
 上曰。
依爲之。
  閏四月十七日
同月十七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禹貢自厥土赤埴墳止浮于淮泗訖。
鄭經世說椵島事曰。
都督所爲
人皆疑慮
近聞島中形勢
兵力不多。
無可慮之事。
但渠若有提本自陳之事。
單舸入往足矣
何用帶去三千兵也。
五十船隻浮入洋中
登州近處震驚
如此則於渠事必不順
頃見西道狀啓。
濟南軍門多疑慮云。
若不往袁軍門
則 天朝必將疑其逆命
不能拿去。
糧餉則必不如前運給。
如此文龍亦自知其罪。
勢同困獸
豈肯安坐島中
甘受飢死乎。
必將移怒我國。
而爲今日難料之患。
不可無先應變之策矣。
若其逆命現著。
則我之待彼亦有辭矣。
而今不然
待之道極爲難處。
在海島。
手握重兵
 天朝不能制之。
頃者 天使之來也。
都督聞欲爲點兵
公然敎管下人放砲驚動
使不得點兵
此極可駭
 上曰。
中原之事亦可寒心
豈有聽其鋪張
賞賜文龍如是過濫之理乎。
經世曰。
見王夢尹提本。
褒奬文龍
極其狼藉矣。
又曰。
使令上京
若開此路。
嶺南一道漸致多事
民必難堪矣。
玄方之必欲上來。
未知有何意也。
 上曰。
以倭使之故。
嶺南人心騷動云。
然耶。
經世曰。
前者有 旨齎去宣傳官播言於南中曰。
關伯代立
邊釁生云
故人心驚訝。
其後鄭弘溟下去
始言其虛傳
慶州等地
頗爲騷動云。
玄方乘轎一事
不能防塞
可痛
玄蘇,義智輩亦不敢乘轎
況此玄方乎。
國勢孤弱
體貌漸屈。
故事如此
渠等必聞我國厚待胡差。
故欲其一體厚待如是恐喝也。
今日急務
惟在修擧綱紀
以尊國體
  閏四月二十二日
同月二十二日
 上御資政殿
晝講禹貢自江漢朝宗于海止雲土夢作乂
鄭經世曰。
洞庭巴陵之水。
則得潦相合
水瘦分爲九江
九江洞庭之間也。
公元1592年
庭湖之大者
而禹貢不載。
此必九江洞庭明矣。
 上曰。
荊,楊在東南
甚卑下。
水必流下之易。
而何如是久渰其土耶。
經世曰。
地卑故水不易落。
疏決然後各得其道而土乃見也。
 上曰。
四方之中
西方極廣云。
未知其幾何也。
經世曰。
崑崙山天地之中
而自脊以東。
中國胡地
以此推之。
脊以西之可知矣。
仍進曰。
玄方上京事。
壬辰以後未嘗有此。
而聞其接待有過詔使云。
日本使臣
不可如是
況馬島差官
安有如是待之理乎。
驅馳道路
多立引路人。
而饌品極豐侈云。
後必爲式而弊將無窮。
臣請推接慰官可矣。
且聞民間一夫大口二尾
他物稱是
此必監司謄錄條定
故各官如是爲之。
然但今民力蕩殘。
豈可盡從謄錄乎。
下事目爲當。
又曰。
甲子适變
丁卯胡亂死節人家
自 上已賜給食物之敎。
優恤之意至矣。
赴難立殣。
極爲嘉尙
不可各別褒奬以示激勸之意。
至於州人永緖
 國家旣有追贈
有賞格。
而臣竊聞永緖有子。
爲人俊秀
多有計慮。
武藝超凡
年僅廿餘。
皆以將才期望
閔馨男爲該牧。
目見其人則可合大用云。
國家方急收用人才
如此之人。
似當錄用
一以崇奬死事之人。
以不可用之才。
 上曰。
言于該曹。
錄用可也。
經世又曰。
當此屢經變亂。
民志不定
流散相繼
閭閻之間。
又以抄刮閑丁。
多有騷屑之弊。
兵曹因號牌成冊
督責
各官。
則劫於威令
一從本案
所付閑丁。
責諸隣里族屬
此爲今日巨弊。
不可不念也。
 上曰。
慮有此弊而有所撓改。
軍政必懈。
欲嚴軍政搜刮太苛。
民心愁怨
兩事處之極難矣。
經世曰。
所謂兵疲民困
今時則然。
天若助順。
延長國脈
年穀登豐
豈非幸耶。
朝廷不得一朝革舊弊而開新化
若每以民事留念
至誠圖治
自當漸致蘇復矣。
公元1629年
  七月十一日
七月十一日
 上御資政殿
講禹貢自導嶓冢止註南境之山。
知事鄭經世曰。
濰潞諸川之川。
當作州字。
兩邑相去似遠。
以此爲州字也。
 上曰。
山之岡脊
水之源流
古今異說
何歟。
經世曰。
天下
不可盡辨。
以不能無傳說記錄之誤故然耳。
九河
朱子以爲洞庭
敷淺原所謂廬阜也。
朱子南康軍時歷此地
亦有著書處探說頗詳。
然此篇不可盡曉。
自 上當思禹勤勞治水之意。
任土作貢之法而已
金瑬曰。
臣與金世濂素昧平生
渠在廢朝時。
希發之壻。
獨能立異被謫。
其志可尙。
且於進講時見其有學士樣子
以此言其可用於銓郞矣。
及其遭祖母承重
有得喪禮之事。
脫服後一不擬淸望
以爲女無美惡
入宮見妬。
有才被斥。
可惜也。
 上曰。
發言誰耶
曰。
特問之下。
臣何敢諱也。
萬甲爲人愚而浮薄
動輒多言
此人之合於銓郞。
臣所未曉也。
經世曰。
不喜交遊
此等
說話
曾未聞之。
萬甲爲人
再三相接
大槪風力
善於其職。
而或不無氣勝之弊矣。
金世濂
臣嘗見其人蘊藉
玉堂時亦見其可用也。
至於云云之說。
情實可原。
所謂房中受弔云者
聞喪之日。
大雨如注
渠當崩迫之際。
不省弔客之至。
仍受弔於伏哭之處。
有餘地
豈不下庭之爲禮乎。
所謂翌日行云者。
實於其夕發去。
而其言如是
亦已過矣。
所謂守喪勝地云者
奔喪江陵府地
僦屋鏡浦臺邊
以安其几筵
此亦非情之說也。
所謂奔喪乘馹云者
千里長程。
不可徒步
蒼黃之日。
借乘亦難。
李元翼乃以一驛騎定給而送之。
亦出於萬不得已也。
大槪世濂佳士也。
不可不用也。
又曰。
臣冒忝經幄
最承 恩遇
凡於自 上命令之間。
如有未穩。
臣必欲盡言不諱矣。
頃伏見答臺啓之 批。
連有未安之敎。
臣竊憂憫
自 上胸次洞然
則寧有如此之敎乎。
臺官所謂大君當示以正之說極好
而 聖明以爲見厭於朝臣
何等處分乎。
旣曰不幸
又曰見厭。
君臣之間。
豈可爲情外之敎乎。
黃性元,許䙗論啓中。
固有過濫之語。
以此爲非則罪之可也。
至於他啓中 批以亦學此習爲敎。
豈非不可甚者乎。
傳曰。
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誠恐 聖意不得和平而然也。
如此之敎。
所謂怒室色市也。
且 先王折給處不可還奪之 敎。
誠爲允當
但折給處少而滋蔓處必多。
則不可不允從
也。
 上曰。
其時適有不平之心。
過言之耳。
免稅一事
本無滋蔓之弊。
 先朝折給之外。
已爲裁減
此外有何濫觴之弊乎。
經世曰。
方今 聖明當宁
天災地變
式月斯生。
此已寒心
而況大關倫紀之變乎。
頃者沔川校生有弑母者。
古今無之變也。
魏相不憂匈奴憂世變。
其意豈偶然哉。
國家中興以後
專務城池器械
而於敎化一事
全然廢閣
今日之政。
不可不留心於此也。
頃者李廷龜請刊小學
此意甚善。
然旣刊其書。
無講習之事。
所謂徒政也。
近日館學儒生或講心經
臣意以爲莫如先講小學
至於外方
監司都事巡行列邑時。
亦以小學勸講諸生似當。
 上曰。
古者雖有失性之人。
至於父子之倫。
未嘗斁絶。
今則弑逆之變。
連歲以出。
極可寒心
小學勸講事甚好。
言于該曹。
使之另行可矣。
公元1630年
[庚午]
公元1629年
  正月二十三日
公元1630年
三年庚午正月二十三日
 上御資政殿
講伊訓自曰嗚呼有夏先后止思所以繼之哉。
 上曰。
此篇有曰。
于其子孫不率
今日言之。
何事不率而有此天變乎。
鄭經世對曰。
湯遇大旱
六事自責
聖人恐懼修省
無不至。
而必以六事責之。
無非隨其切近者。
恐有此事而責之也。
今日天災疊見層生。
宜 聖上惕然瞿然
自省事爲天心所享。
事爲天心所不享。
修省不暇
天變未盡消。
恐 聖上修省之方或未盡其實也。
伊尹以訓太甲者。
無非嚴恭寅畏之實。
首言禹時天
災無。
鳥獸若。
下言不克若天。
以速滅亡
興亡之幾。
間不容髮矣。
天有仁愛之心。
故出災異警動之。
人主苟能遇災修德
則天何必棄之哉。
常曰。
災異之降。
天心之欲其不亡。
益篤寅畏實事而爲之。
則眞所謂恐懼修德而轉災爲祥矣。
太甲資質高邁之主。
而初則惟庸罔念聞。
若非伊尹丁寧反復天命可畏之言。
則其亡必矣。
又曰。
常欲愛民者天之心也。
稽之於古。
民安則天心亦安。
不安則天心亦不安
是以
民怨則天必至
方今自 上愛民之心出於至誠
天災時變
殆無虛月。
災不虛生
必有其故。
此最可憂處也。
國事多難
城池甲兵之修出於不得已
中外作事
不知其要。
民之騷屑
職此之由。
臣自嶺南來時。
所經諸邑守令品官等皆曰。
束伍加抄。
民心騷動云。
誠可憂慮
臣卽以所聞實狀備言大臣處矣。
其後監司狀啓果爲連續入來
上年州牧使上疏亦加抄一事也。
回啓時大臣及什一之抄(號牌丁中十分之一)整頓之後
民亦便之云。
朝廷不能詳知騷屑之弊。
臣恐此事未易成就也。
湖西人心
雖爲不淑
豈可勝其民哉。
書曰。
民可近不可下也。
又曰。
顧畏于民嵒。
誠以民惟邦本
而本固然後邦可寧也。
目今民間騷屑
至於此極。
觀勢爲之可也。
若此不已
非徒騷屑而止。
竊恐終必爲盜矣。
必須變通
使之還集。
當如救焚拯溺汲汲也。
從諫弗咈
先民是若云者
湯之所以責己則厚。
責人則薄也。
近來自 上聽諫之德。
漸不如初
臣竊歉焉。
臺諫所言。
亦豈盡善
而可從之事。
亦爲持難。
少有觸諱
或下 嚴敎
從諫如流之德。
不當如是也。
夫設諫官
欲其言之也。
使諫官言之。
欲其聽之也。
人君之德。
莫大於聽諫。
勿爲小事不聽何傷
勿爲小失不從何害也。
又曰。
前年七月間。
曹郞官何事 特命罷職
至以所薦人勿用爲敎。
其被薦人趙絅,韓興一,吳竱,李景曾皆一世佳士
人望恰然。
若以其時郞官被罪之故。
竝與所薦之人而不用
則恐非聖和平之量也。
郞官之必使郞官薦之。
事勢然也。
堂上則官高而年老
少年相從
豈能知其賢否乎。
老者老者知之。
少者少者知之。
故使之擧其所知也。
至於使堂上擬望。
事在 先朝
猶未能行之。
不敢承 命矣。
又曰。
廢朝群奸幾危 慈殿。
而故相臣李恒福收議。
凜如氷霜
扶植彝倫
此則自 上亦已洞燭矣。
當是之時。
群奸肆毒
憯於莫邪
舍生取義者。
莫之爲也。
國家亡子孫亦令錄用。
以爲恒福立節
不啻大於戰亡。
而聞其妾貧不聊生
極爲殘忍
其妾子奎男。
生員人也。
相當窠差得一官。
使養其母可矣。
大君師傅事。
洪宇定本職除授
使之上來
嘗聞其人持身不苟云矣。
  四月初三日
四月初三日
 上御資政殿
盤庚自若在綱傲上
之言(一作害)。
鄭經世曰。
人君爲民遷都
而民不肯從。
似當示之以威。
而觀其三篇
皆是丁寧告諭之意。
則古哲王忠厚之心可想也。
 上曰。
上古之民。
亦有不率命令者。
後世人心
可知矣。
李景稷曰。
方今奢侈之害。
不啻若水災。
大家倡之。
小家效之。
怙侈之風。
未有甚於此時也。
經世曰。
稷之言是也
奢侈之害。
發源於巨家。
濫觴小民
當使憲府申嚴禁斷矣。
仍進曰。
義州遘變。
邊釁又開。
未知厥終之何如也。
我國介於兩間
必得善後之策。
然後可以無虞矣。
若金希參
庸劣人也。
豈是善爲說辭者乎。
故 聖慮軫此。
別遣武臣修付國書爲 敎。
而但措語甚難。
多般開說以慰胡人
胡人之怒雖解。
而若播漏於漢人
漢人以爲如何也。
見怒於中原
不啻見怒於彼虜。
臣意以大略製送宜矣。
且聞差胡持國書而來
不傳而去。
意似有在。
鄭忠信狀 啓有曰。
國書改修托言而還去。
似或無所虞乎。
 上曰。
必是實情也。
仲男率來之胡。
其數必少。
猝遇不虞之變。
不能抵當而還去。
此後更來則必多率從胡矣。
國書之難製。
致此遲延
可慮
然彼亦見義州府尹中箭病重之狀。
必爲解惑
不以其時至於開釁矣。
經世曰。
臣觀鄭鳳壽爲人沈重
言不浮誇。
若使之守城則似合矣。
且以孫軍門書觀之。
則奴賊時在遵和縣
作梗於昌寧近地云矣。
率數千而退來。
則似有大敗之形。
而朴英狀 
啓。
以爲小無摧挫之勢。
其言未可信也。
又曰。
人君用人
猶匠之用材。
材之大小皆適其宜。
然後可以成家
人之取舍皆適其道。
然後可以爲國
棄置人才
其何能國。
當初張維補外之意。
不敢知也。
言其才局則可與爲國
論其文翰可以華國
如此之人。
置之遠方
深爲可惜
前者張維問病來于臣家。
臣以答禮亦往其家。
門庭寂寥
兀然安靜其人必不爲黨論矣。
其後臣在備邊司。
聞其議論
尤信其可用
此人不可棄置
  四月十九日
同月十九日
 上御資政殿
盤庚自予亂政止永建乃家。
鄭經世曰。
盤庚告民之辭諄切懇惻
家人父子之間。
眞可爲後王法也。
若其鬼神之語丁寧反復
曉諭百姓者。
蓋商俗尙鬼故也。
 上曰。
鬼神者。
敬而遠之可也。
何若是之惑也。
經世曰。
當商之世。
氓俗質朴
崇尙如是
而後世則人心益詐。
多有不信而爲惡者。
至於無忌憚矣。
 上曰。
人主信鬼則有係風化。
不可也。
上古之時。
無乃有感應之故而然耶。
經世曰。
天道作善降之祥。
不善降之殃。
乃其常理
聖人神道設敎勸戒百姓也。
 上曰。
福善禍淫固常道。
自古忠臣義士以至冤極痛而或凶終
兇頑悖惡之人或善終
此則何理。
經世曰。
氣數不一定而然也。
人臣則以氣數不齊
諉之於命而進退其身可也。
君人者。
任代天理物之功。
不可諉諸氣數也。
古人曰。
君相不言命。
若孜
爲善國祚延長
時亦太平矣。
若曰
治亂有命
不容人爲
乃是自畫也。
之爲惡極矣而曰。
我生不有命在天。
不修其德而責命於天者。
所以滅亡也。
講訖。
經世進曰。
與治同道
不興
與亂同事
罔不亡。
此乃人君讀書大要也。
臣自中興初
入侍 經幄
每以廢主所爲之事進戒矣。
其時宮闈不嚴
閭巷菜女亦出入無忌
人主齊家
治國之本。
而廢主之所爲如此
 聖明潛邸時。
已爲厭聞痛恨者也。
 反正之初。
宮闈肅淸
君門如天。
朝野想望太平矣。
昨見府 啓則極可驚駭
 批旨以臺言失實爲敎。
且以洪霙,姜碩期乃是內戚
出入非怪云。
宮禁深嚴之地。
戚里豈可恣意出入
以啓紛沓雜亂之弊乎。
 上曰。
卿言甚當
然謬例自前大慶
則凡在內戚。
皆有出入之事。
爲 慈殿行此莫重之禮。
若使親屬全然不參。
豈非埋沒乎。
經世曰。
主時設有此例。
不可效之。
奈後弊無窮何哉。
禮者出於情。
而若禮閑不嚴
人情必勝
易入於不善之地。
人君母后之道。
以至開導
期於無過
然後可謂孝也。
但以人情承順爲事
則臣以爲大孝也。
  五月二十日
五月二十日
 上御資政殿
講自說命上止註聖賢之學也。
鄭經世曰。
之子久在民間
所謂舊勞于外也。
漢宣帝生長閭閻
知民生疾苦。
自 上亦久在閭閻
知民疾苦無異漢宣。
故 反正之。
初累下恤民之敎。
瞻聳
動。
百僚歎服矣。
近觀公事場 下敎。
不免鮮克之譏。
伏願愼終如始
 上曰。
卿言甚善。
予當體念
但人之稟質
昏明頓殊。
昏則雖在閭閻
不知民事
明則雖居深宮
洞燭無遺
予則在民間雖久。
無異深宮矣。
經世曰。
豈有此理
 聖上英明過矣。
但明者不足質實
自 上只患其持守之難而已
頃日臺臣以內司事累日論啓。
外方人之被奪奴婢勢家非止一二。
而況此內需司之弊。
騷擾尤甚
 反正初。
一革其弊。
今則漸不如初
可慮也。
所謂愼終如始
正在此等處。
  八月二十五日
八月二十五日
 上御資政殿
講泰誓中自受有億兆夷人止註以克永世
 上曰。
凡事在上之人導率而已
一德一心可者
孰不明知
不能行耳。
鄭經世曰。
凡厥庶民
無有淫朋
無有比德
今聞 上敎
極爲允當
人心不同
人面焉。
各以私意爲心。
不能行一德之美。
甚至朋黨之論不息
必至亡國而後已。
 聖上卽祚以來
欲祛朋黨者。
不但發諸命令
至誠禁絶之。
猶且傾軋不已
可歎也。
 上曰。
人之是非不同
而各以己見爲主者。
未知有所守於其間耶。
經世曰。
勿論彼此
是者是之。
非者非之可也。
然此則勢不敢耳。
自 上有痛絶朋黨之意。
故人雖欲指某人爲非
而恐人之必曰非其黨故耳。
自 上必須以不逆詐
不億信爲念可矣。
 上曰。
不過公私之間。
逆詐與億亦是私也。
經世
曰。
齊景公最幸梁丘據曰。
與我相和
晏子曰。
可謂同。
不可謂和。
景公曰。
同與和異乎。
晏子曰。
和如五味相調。
如水投水
晏子之言。
可謂善矣。
 上曰。
如此則必害於國事
同於己則不善而以爲善。
異於己則雖善而以爲不善矣。
經世曰。
書曰。
無有作好
無有作惡
僚之中
孰有公於其作好惡之道哉。
若夫 聖上建極之道。
不可一毫有偏
使吾本心體常明鏡止水
然後好惡得其正。
而爲表準於臣僚矣。
  十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日
 上御資政殿
洪範自三八政止註君不可以不建極也。
 上曰。
古則財賦孰掌之歟。
特進張維曰。
財賦
天官冢宰掌之。
今之內需司。
必管於吏曹似是古意
而今吏曹
只管之而已。
鄭經世曰。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者。
諸葛亮之言。
人君所儲。
必使外官之者
示其無私之意也。
朱子諸葛此言與周禮合。
如今內需司。
奴婢身貢。
不令掌隷院及戶曹管之。
未知其意也。
昏朝時。
外方人奴婢屬於內需司。
反爲侵虐本主者。
罔有紀極
 反正之初。
痛禁此弊。
莫不踊躍欣快矣。
及至今日
漸有投屬之弊云。
極爲寒心
且內需與各司奴婢同是一民
而內奴則獨爲復戶。
以此勞逸不均
人情拂鬱
可畏也。
臣見御史回來之人。
慶尙等道流民還集。
而聞 朝廷十分一之命。
皆爲蹙頞云。
大槪 朝家十分之一爲善制。
而頃見金
上疏
極言不便
其言似是矣。
曰。
十分一者
通計號牌男丁上自士夫下至黎庶之謂也。
除其不當充軍者。
則應充軍役者甚少。
若如前日全羅兵使上疏
除其不當爲軍役者。
而只以應爲軍役者充其十分之一。
則未知何如
 上曰。
頃見他邑有充其十分之一。
有餘數者。
有餘數者何如邑也。
不及數者何如邑耶。
經世曰。
臣頃往鄕邑則洪思斆爲牧使。
而以士人爲面有司
士人等任此大役
罔知攸爲。
以臣新自京來。
必知號牌曲折
有來問者。
臣答以 朝廷事目甚明。
熟看而爲之云。
以此有司十分詳察
一見漏。
故以星州之大。
男丁之數不及尙州
厥後充軍之時。
尙,星之民。
苦歇不同
均役之道。
當愈講究矣。
 上曰。
日者躔度也。
躔字何義歟。
經世曰。
古有星躔之語。
日亦由躔而行。
故有析木娵訾之次。
躔亦此義。
 上曰。
七政之中
日則有道
而月五星未有常道
何也。
經世曰。
日月之行。
雖講之精明
亦非今日急務
此下皇極之義。
講之宜當
仍曰。
天下大經大法
盡在此篇。
皇極要旨也。
皇極則必自敬用五事始也。
貌言視聽思。
必須以敬爲主可矣。
 上曰。
前日筵臣以思爲貌言視聽之主。
未知何如
經世曰。
之官卽思。
貌言視聽之主於思以是
又曰。
凡厥庶民
無有淫朋
此言當惕念。
方以類聚
物以群分
自然相聚
未免朋黨矣。
人君大公
正之道立極於上。
群下化之。
無敢淫朋矣。
 殿下臨御以後
常欲祛朋黨之弊。
亦必以無偏無黨建極之本。
然後可以責效矣。
 上曰。
如予不德
何敢望感化之道。
然在群下則各盡其道可矣。
經世曰。
 殿下謙沖之敎。
孰不感動
立心不以謙沖少退。
古人有舜何人予何人之言。
講訖。
經世進前曰。
近日兩司所爭。
一向牢拒。
恐非來諫之道也。
 慈殿之欲拜 陵寢
豈有極。
婦人之禮。
異於男子
閭閻婦人
不得拜墓
況 國母動靜不可不愼
須於入侍 慈殿之日。
細陳其不可
則 慈殿必不強而行之。
不可以苟遵 慈敎爲孝也。
又曰。
國事去益泮渙
兩西生靈
已至難保
守令亦欲棄遁。
未知何以處之也。
興治差官
至爲倒懸守令云。
可痛駭。
 上曰。
目前兩西皆入塗炭之中
日後興治若僞稱其功。
得承 欽命
從此難支矣。
經世曰。
臣見李如璜狀啓中都慶兪聚軍以示漢人
漢人之作挐。
不至太甚云。
今雖不能多聚軍兵
或屯數百餘人
使不得輕慢之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