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自动笺注)
沙先生集卷之三十七
 記(上)
  
重修豐沛館記
公元1652年
關北
高句麗舊疆。
北自豆滿江。
南至鐵嶺
延袤千有餘里。
地多名山峻嶺
又濱以大海
雄渾淸淑之氣。
蜿蜒鍾聚而爲一大鎭者曰咸州
岐陽舊宅
豐上諸陵。
在於是。
實我億萬年宏業之基。
祖宗朝
設爲方伯留營之府。
以其境接山戎
地遠京師
控御失宜
不幸往往有事
故必選重臣爲之伯。
兼尹于茲以鎭之。
府之客舍豐沛館。
穹隆軒豁
控壓山野
天府之壯關。
而州之雄富
亦以稱焉。
壬辰之亂。
最被賊燹。
亭臺館宇
莽爲灰燼
人民殘破城。
邑之蕭條
殆有不忍見者。
歲辛丑
方伯缺。
上議于朝曰。
北關新去亂。
屢告歉。
比者胡酋輕我。
數爲邊吏患。
宜擧文武威風者以付之。
咸曰。
韓某歷敭華顯
爲朝野望
嘗以節鎭嶺南湖南
湖嶺之人。
至今思之。
北門鎖鑰
非此人不可
遂自京兆尹
往踐其任。
公至則憊心疲精。
仁摩義喣。
貪吏望風
宿弊迎刃
暴慠歸心
倔強飮化。
氓征日寛。
軍給以饒。
不期年而政成人和。
一日
公聚文武賓士曰。
此府乃興王舊地
館名豐沛
足以想見前人之意。
而今荒廢
了無接應
公元1663年
蓋之地。
破瓦頹礎。
滿目悲涼
使百年王氣
索然無依
豈非司牧之責歟。
適今征繕之餘。
猶有贏錢
盍捐此以重建
衆皆抃呼。
不逾時而工告訖。
癸卯秋
余以修改和陵。
奉使來此。
事竣將還。
公燕于斯館。
賓僚咸與在席。
試坐而周覽
六陵
佳氣蔥蔥
聖祖耕漁之所率。
歷指瞻慕
斯固千載奇跡
若其平川曠野
遠岫長橋
足以一時之勝觀。
吁其壯矣。
酒半
公屬余曰。
館成於十年兵火之餘。
斯固幸矣。
館成而子又適至。
寧可一言於茲乎。
余旣不獲辭。
遂執爵而祝曰。
國家太平
于今十二年矣。
十二子
終則必復。
其將復平。
平必自斯州始。
王跡之所肇基也。
公有中興
首建斯宇。
使豐沛山河
再新觀瞻
然則茲館之成。
非特一州之幸。
抑亦太平基業也。
卒爵而爲公賀。
淸州人
姓韓。
名孝純。
字勉叔
萬曆三十一年八月日。
南樓
公元1652年
畿邑三十七。
大者曰水州。
大故選用重人
而隷三都二郡七縣
爲漢南巨鎭。
州居平原曠野之中。
山谿險阨之阻。
治東十里
山巍然斗起於道傍者。
俗謂之禿城山
山無樹木。
望之童童然。
山之得名以此
而人視之泛常
不以爲奇
壬辰
日本大勢蹂躪
國中堅城
公元1653年
巨砦。
相繼陷衂。
都元帥權慄提殘兵轉鬪
入據于茲
以抗京師之賊。
賊放兵屢劫。
終不敢逼。
於是人知茲城之得形便而爲國要衝也。
翌年退屯
朝廷亟議繕築山城
以圖拒守
上首以禿城爲問
西崖柳相國,西坰柳觀察
贊成之。
遂命防御使邊侯巡審茲城。
且賜綿布百匹
聽其便宜
侯募射軍民
得丁壯五百。
以上頒賞
仍爲陣卒
上其事。
極言茲城可守。
以爲然。
遂命有司經紀之。
不能大有張設
而城之創。
蓋始此。
丁酉之亂。
賊薄于境。
而府民入保。
恃而無恐。
厥後守者或非其人。
軍心與城械。
日弛而圮。
相國海原尹公
臨亡遺表
請修禿城廢府。
使遣帥臣防御使兼之
寧邊,鏡城之制。
下其議于廷。
以爲宜。
遂除本州
陸軍上衛都城者。
田稅之運入京倉者。
屬於茲。
爲兵與糧。
選文武有威風練事務者爲之守。
邊侯遂再膺是命。
侯至則築其城使高。
鑿其溝使深。
浚井使民不渴。
耕田使民不飢。
廣設弓弩石車砲火器械
暇則日與其練習
攻戰守御之備。
馳射擊刺之技。
恒如對敵
擧可爲用。
逾年
城中居民
亦過二百戶
寺刹廨宇
竝百餘區。
事聞。
命遣近臣犒勞其軍。
試閱其技。
上嘉之。
士卒有差
特賜太僕馬。
溫諭以奬之。
於是軍心胥悅
衆志
公元1603年
固。
壁壘整整
旗幟一新
屹然畿輔雄關
吁其勤矣。
侯就城南隅。
懸崖臨絶壑。
創起譙樓
以爲賓旅翔集之所。
軒豁可愛
名之曰鎭南樓
請余爲記。
遂書茲城之顚末以畀之云。
時萬曆三十一年癸卯季秋
雲亭
公元163年
西之驛。
大同爲大。
以其居地之喉。
而所隷者皆沿路之驛。
詔使之所經過
貢獻之所轉輸
往來冠蓋
旁午驛屬。
迎送之勞。
日不暇給
過於簡則人病其慢。
任其煩則民不勝疲。
且以牙旌之下。
吏士驕豪
荒遠之陬。
人卒愚頑
牒訴應接之煩。
殆與大府相將
以故八路之中。
茲爲最難而選以之重焉。
自古必擇文士之歷華要彈壓者以畀之。
然士之歷華要者。
文雅則或疏於吏事
簡亢則或恥於宂瑣
杯觴花月
拄笏待滿。
選擇之意。
豈端使然哉。
郵亭在公館之側。
兵燹之後
無復存者。
余十餘年間。
奉使往來
殆無虛歲
郵舍則猶夫墟也。
驛丞則寓在村家
余常慨然曰。
材力之尙詘耶。
文雅簡元之有以致歟。
歲癸卯
趙君伯益薇垣亞長。
斥于朝官
再轉而爲丞茲驛。
茲驛雖重選
伯益左降
亦甚矣。
人咸謂伯益恥於卑。
不屑於務。
余獨謂必不然
其明年
余又銜命朝天
涉其境。
馬騰於街。
於是伯益之政
及於馬矣。
迎候之卒。
不簡不煩
於是伯益之材及於人矣。
旣而視其館宇
昔日荒墟
巍然傑構
又知伯益之能勤於職事不憚宂瑣也。
伯益邀余。
宴于其館之閱雲亭
亭蓋舊名
伯益新之
不華不朴。
無侈前人
涼軒燠室
可容賓旅
曲檻長廊
可以翺翔
噫。
亭之興廢
固有時。
而亦待人而興也如是夫。
若其江山眺望之快。
則箕都千古之勝。
不待吾筆鋪張也。
余旣賀伯益之勤於職事
重喜吾言之不誣
遂書此俾揭于壁。
以戒後來之君子云
淸州客舍重修
公元1532年
湖右四鎭
淸其一也。
以其居大道之喉。
所隷郡縣
多於他鎭。
民物繁夥
又甲於一道
麗祖所稱土地沃饒
人多豪傑者。
有由然矣。
壬辰之亂。
州之一帶諸郡。
被兵最酷。
樓臺館宇
莽爲灰燼
人民之死亡。
城邑夷殘
殆有不忍見者。
朝廷軫念保障
選用名人
以畀其治。
韓侯百謙之簡命而來也。
慨然蘇枯起廢爲心。
刻意奉公
仁摩義喣。
未期年而流移奠安
愁痛者笑歌。
逋租爭糴。
匿役競趨。
粟堆於廩。
人和於野
侯乃與吏士謀曰。
大鎭也。
輪蹄之所輻輳
賓旅之所翔集
豈可苟度於墻壁之間也。
食焉怠事
非我志也。
乃鳩材乃陶瓦
悉捐公帑
不斂於民。
遵舊制。
大建中堂
東西有翼。
燠室涼軒
左右有廊。
廣廡夷庭
廚房廏宇。
武庫倉窖。
無不一新
又改築城子。
增設門樓
戎械軍需
亦皆整備
數年以來
人之自東南至者。
必先言是州之興與侯之績。
朝廷褒異侯者
又非一二。
余雖不見是州。
固已知其詳矣。
及侯之秩滿將歸也。
走書于京。
余文以記。
侯之弟柳川公
勸之又勤。
余旣不獲辭。
則乃慨然嘆曰。
國家之去難。
今十年矣。
京都及外。
士夫民庶之稍裕於財者。
咸能高起第宅。
不減平時
至於官廨
則其能重建者。
十未二三。
豈其財力不逮耶。
誠以力公事不如私事
官舍如視傳舍
杯觴花月
袖手待滿。
或務靜要譽
切忌勞擾
能有意於保障誰歟
能有意於興建誰歟
今侯以經術致身
恂恂如不勝衣
不能言。
何嘗吏能自勉
亦何嘗以幹辦期之哉。
然其爲政
乃能若是
未嘗猛也而民不敢犯。
未嘗察也而吏不敢欺。
一室圖書
終日端坐
若無意於官事
衆務自擧
百廢俱興
用能辦此大事期月之間。
而民自得安居耕鑿之中。
苟非出人之才。
動人之誠。
何能及此
吁其可尙也。
春秋興作必書。
所以褒貶而勸後人也。
直書其事。
非爲溢美也。
若其登望之勝。
則倘能一至其處。
後人賦之
愛閑亭記
灘上流。
地僻而佳。
翠壁澄潭長松脩竹之勝。
老友益卿
築室而居之。
名其亭曰愛閑
求記於薦紳間。
五峯李相公
爲文若詩。
易其名曰閑閑
其意蓋以吾自閑之。
曰愛則猶外也。
益卿袖以示余。
若有不解者然。
亭名何居
願聞子之說。
余就而繹之。
所謂閑者
無事自適之謂。
人必自閑而後人閑之。
役志於閑。
非眞閑也。
物之閑者
莫鷗若也。
飛鳴飮啄
自適其性。
非有意於閑。
而見者閑之。
夫豈自知其閑哉。
五峯之言所以發也。
雖然
閑。
公物也。
愛者能有之。
苟不愛焉。
則雖處煙霞水石之間。
其心猶役役也。
狗苟蠅營
昏夜乞哀
乾沒勢利
卯酉束縛者。
固不知閑之爲何事。
奚暇於愛乎。
益卿世家京洛
初非無意於仕宦者
今乃謝紛華而樂寛閑
一室蕭然
不知老之將至
朝於旭而閑。
夕於月而閑。
花於而閑。
雪於而閑。
琴焉而愛其趣。
釣焉而愛其適。
行吟詩臥看書。
登高望遠
臨水觀魚
隨所遇而皆閑。
則名之以愛。
不亦宜乎
愛之不已
至於自知其閑。
閑閑之意。
亦在其中矣。
斯固一而二。
二而一者也。
益卿何擇焉。
乃若湖山之勝。
未嘗寄目
竊就君所
八景者而爲之詠。
月先亭記
人謂石陽仲燮三絶
蓋仲燮詩學杜。
筆得晉人法。
畫尤名天下故云。
夫夫雅有高致
築室公山
顏其亭曰月先。
屬余爲記曰。
吾廬不足以辱吾子
吾且言吾亭之勝。
爲我文之。
其言曰。
錦江南流
岳西支。
迤爲一大村
曰萬舍陰。
亭在村之高處
臨野之迥得百里
山遠近環之。
脩眉若飛鳳若列屛障几案者曰。
彌勒山德裕朱華山登山龍溪山漢芚山金山也。
橫流遶村。
走入花津者曰。
曲火川也。
嶐而爲丘。
窪而爲池。
呀然而壑。
蔚然而園。
坦然而臺。
庭無雜樹奇花。
二松
儼立如環衛
又有十樹大梅近軒。
軒名十以別之。
風動月浮。
香與影滿室。
此皆吾廬之勝也。
良辰勝日
負杖登皐。
童子後先
臨流觀魚
魚小大可數。
呼鷹逐獸。
後生風。
濯足於溪。
石可坐沙可步。
瞑色自遠。
村煙夕起。
人語砧聲
斷續於霏靄之間。
余倦而歸。
山光滿簟。
夜深靜臥
松聲竹籟
泠泠入耳者。
此吾亭勝之所獨享也。
鶴報客至。
呼兒點茶
有酒酒釅
有飯飯香
果取園木。
竹林
蕈採松根
蔬摘春畦
客留則棲於軒。
客去則送於臺。
此則吾亭勝之與人共者也。
吾亭不旣勝乎。
余應之
曰。
若是其勝。
而必以月先名者。
何取焉。
噫。
余知之矣。
夫月。
一無價物也。
而山必得月而高。
必得月而淸。
必得月而迥。
月先於亭。
則地之高可想。
地旣高而又先得月。
則亭之勝。
蔑以加矣。
漁與獵。
子固樂之
然必氣動而興隨。
興盡而神疲
豈若月之不邀自至。
無心可猜者乎。
子固愛矣。
然必榮悴有時
不能長存
則夫豈若月之窮天地貫寒暑而卒莫消長也哉
亭之名。
得矣。
想其山日初沈。
暮景蒼然
子未開戶
月先在軒
白髮綸巾
弄影婆娑
山河寂寥天地晃朗
斯時也。
月沙老仙。
馭風而至。
把杯相屬
笑傲其間
則子以爲如何
余病矣。
空言耳。
遂書此以寄之。
龍仁圃隱先生書院
公元1576年
先生書院
松都者。
以故宅也。
烏川者。
以貫鄕也。
在臨皐者。
舊居也。
獨於墓下闕焉
丙子年間。
多士議建書院竹田
配享靜菴先生
以其地在兩先生墓道之中也。
先君及故士人李贄
主張焉。
不幸壬辰兵燹爲墟。
士林嗟惜
駒城一境
最刳於兵。
十餘年來。
人煙未集
靜庵先生墓下。
子孫奴僕
樵牧不禁
諸儒愍香火斷絶
議搆祠宇於塋側。
歲乙巳
余忝按畿節。
展拜先生墓。
與縣監鄭從善進士李時尹,鄭忠傳等謀曰。
竹田
公元1608年
書院重建合享。
是實先志
而今無力矣。
靜庵先生墓下。
旣先建祠宇
而此未遑
非但斯文之歉。
實我子孫之羞也。
遂以營中俸錢根業
求助子孫中爲守宰者。
乃鳩材乃雇工
拮据五箇月。
祠宇成。
三年訖功
祠宇三間
東西齋各二間
門樓三間
上爲講堂
下爲門。
廚房庫舍。
亦略具焉。
戊申十月
奉安神位
其年冬
李時尹等上疏請額。
聖上特賜御製
名曰忠烈書院
異數也。
仰瞻丘壟
若或見之。
欽想高風
多士永有依歸
此生夙願
庶少伸矣。
昔在庚子年
懿仁王后葬期已過。
園陵未卜吉。
朝廷甚憂之。
合諸術官各擧所知密啓
士大夫墓山。
無論貴戚
皆與焉。
先生墓山。
亦在其中
先王禮官無遺往審。
而獨於先生墓
下敎曰。
設使鄭某之墓。
合於用。
豈忍使忠賢朽骨
拔掘於二百年之後哉。
其特勿看。
忝長禮部
實承是命。
者莫感嘆
余嘗聞諸先君
先生之孫鄭公保
六臣相友善。
逮獄起。
公常忼慨
公之庶妹。
韓明澮之妾也。
一日公往訪焉。
問韓何往。
妹曰。
罪人在闕
公醉罵曰。
若殺此人。
令公當爲萬世罪人
拂衣而去。
韓還問鄭某來有何言。
妾具以告。
韓卽上闕啓之。
公遂被鞫籍沒云。
而未得其詳。
丙午年
余忝知春秋館事
重刊先朝實錄
監校
公元1616年
之際。
偶閱六臣事。
有曰鄭保有亂言
上親鞫。
保供曰。
常以成三問朴彭年等爲正人君子
故實有是言。
上怒甚命轘之。
仍問此何人。
左右對曰。
鄭某之孫也。
上遽命止之曰。
忠臣之後
減死論。
遂竄延日云。
在先生墓左支
嗚呼
大獄方張
公獨抗言吐實
而我光廟特爲先生宥之
國葬未卜諸山。
無不遍審。
而我先王特爲先生墓有別敎。
諸賢書院請額甚多
而我聖上於先生書御製賜扁。
列聖崇奬之德。
前後一揆
吁其至矣。
百年來。
封植之典。
所不盡。
而此數事。
尤爲盛擧
記載無徵
人或不知。
余今奉奏朝天
來拜祠下
恐久益泯沒
呼燈口授
書與諸生
俾傳永世
記書顚末如右云。
萬曆丙辰孟冬下澣
書于書院齋室
重修公州孔巖書院
鷄龍之山。
蟠於兩湖之間。
環而邑者多。
公實主焉。
山氣鍾聚
地靈亭毓
公皆專有之。
以故溪山之勝。
人物之盛。
甲於一道
山之一支
西北走而爲峯屹然者曰孤靑。
峯之下。
豁而爲野。
渟而爲潭。
削而爲壁。
長流繚之。
白沙鋪焉。
巖隱然集衆勝
一名區者曰孔巖
徐氏始居之。
其名曰起。
以其居是山。
自號孤靑
博學守志
公元1652年
義於其中
州之士與遠近學者
奔走焉。
遂作講堂於潭下。
博約堂。
翼以兩序
東曰進修
西曰踐履
旣又相議曰境佳矣。
美矣
不有先正
于何式焉。
麗朝李正言本朝李評事,成東洲
一代偉人
而卽我鄕先生也。
朱夫子主盟群賢
有功於斯道。
立祠尊崇
以爲依歸之地乎。
遂以朱夫子主享。
先生爲配。
建祠於講堂之北。
無何
壬辰兵燹
莽爲墟矣。
今上卽位之元年
趙侯振來莅是州。
首以興學勸士爲心。
乃聚大夫士而言曰。
州之學宮
重新矣。
多士尊賢之意。
於斯乎。
孔巖故有書院
而今亡焉。
豈非地主之責歟。
遂歸材與料。
剋日重修
都事朴輅。
篤行人也。
諸生以爲院長
俾主其事。
誠以莅役。
明年訖功
進士趙夢翼,吳中喆。
具書廢興始末
余文爲之記。
因此竊有慨焉。
夫古之造士
莫盛於三代
其名庠序學校
其實五倫
其文六經
其器俎䇺
其事禮樂射御書數
今者國有學州有校。
蔑以加矣。
而惟書院是尙者。
非亶玩舊而圖新。
蓋以觀感之切。
風厲之有所因耳
古者家塾黨序遺意
名其名實其實文其文事其事。
是亦學也。
莫非敎也。
噫。
今茲院之旣廢而重新也。
木石
資之人也。
土瓦丹雘
資之人也。
一念之欲新。
而不浹歲
煥然卽新。
況人五
倫具於心。
六經足乎已。
禮樂射御
皆身之日用
苟能反求諸身。
則德日新矣。
願遊是院者。
咸以新其院者。
自新其心。
居於齋而懋眞知實踐之功。
聚於堂而思博文約禮之訓。
瞻乎廟而挹高風直節
折衷集成大賢則幾矣。
月軒
公元1618年
漢都之東駱峯之麓。
吾洞也。
環山三四里。
林壑窈窕
有溪自北。
抱村而南。
淙淙不絶者。
泮水流也。
沿溪左右。
舊多名園
今無存者。
溪西有小丘。
丘上多生嘉樹
望之蔥鬱
層階繚墻
儼然幽麗者。
宜城賜第也。
丘之下。
偃蹇如人。
精舍數椽。
翼然於其畔者。
月軒也。
有幅道人碧眼丹頰皓鬚如畫
藜杖鹿裘
逍遙軒下者。
主人翁也。
主人爲誰。
雙湖南公也。
公之先大父駙馬琴軒公
風流文雅
綺紈布衣
亭臺遊觀
一時
軒前有賜井。
水淸而甘。
井側植一松
歲久
主人俱老。
亭亭數丈。
蒼翠可人
尤與淸宵觀月爲宜。
蕭然適意
日哦其間
以此名其軒。
軒之創蓋久。
得名始乎公。
火于戊午
公卽新之
壬辰之亂。
之而西。
歸墟矣。
徘徊躑躅破瓦礎之間。
撫孤井欄
悲不自勝
旣又自解曰。
先人所手種也。
吾自童子時
遊戲
於茲之下。
于今八十一歲。
軒再火而猶在焉。
斯固奇矣。
亂離八年
少而健者皆死。
餘存蓋寡。
獨全吾之命。
復歸故基
庭中
月在天上
依然面目
不改舊色。
是則軒雖廢。
其實未嘗亡也。
斯非幸歟。
遂鳩材遂雇工
典衣而重營焉。
是時公家無甔石
所居不蔽風雨
不斲不撓
簷不雕取不漏。
涼除燠室
略備舊制
一庭趣。
盡包而有之。
若增其靑。
月若增其明。
不待而已煥矣
淸秋靜夜
萬籟俱寂
月出東峯
皎然入戶
起視前庭
松影滿地。
涼風乍動。
戛玉篩金
公輒散步沈吟
樂而忘寢。
松陰月影
與公爲三。
泠然神會
澹然形化。
不知此身之在乎人間也。
公性不解飮酒
客至必傾壺酌飮
未幾
歌呼嘯詠
喜作五言詩
往往酷類淵明
年旣耋矣。
聰明不衰
行步如飛。
以爲地仙云。
最樂堂記
駱山之麓。
舊多名園
箕城公子之第爲第一
奧如也有林巒溪壑之趣。
曠如也有都邑郊原之望。
又有迴巖曲嶼層階怪石佳木奇花之勝。
入之使人神驚而魂爽
洞迷而逕疑。
雖處不遠城市
恍然如隔塵離俗之區。
兵火之後
屋盡墟矣。
至其林木園池
宛然如昔。
而殆有所增飾焉。
天慳鬼護而留勝賞人間耶。
公乃盡
昔日巍樓傑閣
擇其最勝之地。
一堂而名之曰最樂。
堂成而勝益奇。
一日
余與公觴於堂之上。
問曰。
堂名何義。
願聞公之樂。
把酒而笑。
夷然不答。
余曰。
百花爛階。
香氣襲人
禽聲鳥語
上下相續
於是樂乎
綠陰初匀。
鶯亂啼。
池荷受雨。
水檻生涼
於是樂乎
霜染而楓丹。
菊秀而香吐。
䈎脫而山容瘦。
水落而巖姿露。
於是樂乎
白雪滿山。
層氷懸瀑
於是樂乎
公曰。
吾家四時之勝。
吾固樂之
然皆樂之寓於物。
樂之得於心者也。
曰。
然則佳賓滿堂
美酒盈尊。
絲竹迭奏
觥籌交錯
公其樂此乎。
公曰。
樂矣而非吾自得之樂也。
曰。
鋤而種蔬。
決渠而灌花。
臨水而觀魚
登丘而望遠
或漱淸泉
或摘新芳。
或邀月而醉。
迎風而醒。
公其樂此乎。
公曰。
眞吾自得之樂。
而然其最樂則未也。
余曰。
噫嘻
余知之矣。
東平王蒼居家之最樂。
公之樂。
必此也。
公曰。
唯唯
非曰能之。
願勉焉。
余起而拜曰。
夫樂。
七情之一也。
樂乎色。
樂乎聲。
口鼻樂其臭味
身體樂其安佚
人之常情也。
飯蔬食而樂。
一簟瓢而樂。
世復有其人哉。
今公以宗歲重宰。
生長富貴
未嘗知人間有憂辱事。
則凡奢華逸豫可以爲公之樂者。
固非一端
聲色犬馬
財利驕侈
夫誰曰不可
而今乃以刻苦爲善
平生之最樂。
天資篤厚克去己私者。
其孰能與於此
所謂翩翩濁世佳公子也。
孟子曰。
賢者而後樂此
不賢者雖有池臺鳥獸
不能樂也。
遂書此以勉公。
公元1616年
香堂
西都古稱繁華
亭臺樓觀之以名傳於四方者。
甲乙焉。
兵火之後
莽爲丘墟
今之稍復者。
不能十之二三。
營衙之北。
舊有小堂。
名曰秋香
堂之左右
植以叢數畝。
每至深秋花發。
香氣滿堂
堂之始名。
以此云。
金公守伯。
節鎭茲都之明年
慨然有志興廢
乃於聽政之暇。
徘徊礎之間。
捐俸鳩材。
首建斯堂。
堂成而余適奉使道此。
與公觴于堂上
酒半
公屬余曰。
是堂也地奧而勢曠。
處卑而境靜。
吾甚愛之
吾將盛植黃花
逍遙於其畔。
君盍爲文以記堂之興廢
余曰。
噫。
公獨愛其堂乎。
我愛其名。
植物
發榮
風香者。
獨有耳。
古人取其香。
或以比其操。
或以配其德。
觀其歲華晼晩
草木變衰。
孤芳燦然
傲視風霜
有似山林逸士幽趣荒寒之野。
又似正人君子晩節危難之時。
彭澤東籬之採。
閑情也。
魏公北門之詩。
晩節也。
二公所以愛之者雖同。
而其托興之意則有異焉
蓋以所處之地不同也。
今公於舊都佳麗之地。
花臺月榭之可修可新
者。
固非一二。
而獨以斯堂爲先。
未知公之托興也。
於二者何居焉。
公位顯而才大。
朝夕且將歸相吾君。
展事業。
人之所以望於公。
公之所以自期負者。
在於晩節
知公輕裘緩帶
嘯詠霜葩之下。
必以魏公之所自況者。
自勉胸中
未知公以爲如何
起拜曰。
得之矣。
敢不勉旃
遂書爲香堂記以勉公。
坡州山城
公元1593年
京東國都西臨津之左漢水之北。
一峯陡起於平野之中者。
是爲坡州鎭山
四面峭絶
無對峙。
其巓有古城址。
未知創於何代而廢於何時。
癸巳春
倭賊尙左京城
都元帥權慄。
以孤兵據幸州。
與賊戰大破之。
賊欲悉衆再戰。
權元帥坡山尤可守。
移陣以待之
賊果以遊騎來覘三匝
而知其險不可犯乃止。
自後群議此地
咸欲修擧
而州新刳於兵。
力綿未遑
垣頹堞。
莽爲狐兔之窟。
乙巳春
余按畿節。
始一登覽焉。
昔人相度
非偶然也。
余卽上聞于朝。
先修城及幸州。
疏下備局。
少安
朝廷民力
又方專事禿城州。
未暇竝擧
事遂寢。
而余亦瓜滿去職
居常往來于懷。
戊午
柳公希亮。
巡察是道。
西鄙有警。
請用文武幹局爲州
仍兼右道防御使
俾主城之役。
防御柳侯實膺簡命
而來
上任
先審城。
賓旅旁午
接應靡暇。
而其晨夜經紀者。
未嘗不在城。
計工賦事
分休迭役。
凡四閱月而功訖。
城東西北
皆有門樓
西北隅砲樓
軒豁可望
廳房治事
倉廒以貯穀。
城內二大井。
城底四面
皆有泉。
在數十步內。
內井雖渴。
可取給也。
是役也。
柳侯每朝上山
芒鞋徒步
或躬抱大石
率下人。
無不競勸績用成。
柳侯
可謂不負簡任矣。
事聞。
增秩資憲以褒之。
天朝遊擊趙公佑。
手書天設形勝國西重門八字以揭之。
余儐梁勅使
還時。
柳侯請余一語不朽計。
是固余志也。
柳侯之能成。
略記顚末如右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