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潜冶先生集卷之三 (自动笺注)
潛冶先生集卷之三
 疏
  
公元1627年
斥和疏(丁卯)
伏以臣痛哭流涕
百拜上言于 主上殿下
國家凶變
前年 啓運薨逝
此乃 聖情罔極之痛也。
而今又虜騎長驅。
三京空虛
 聖懷憂勤煎迫
如何哉。
雖然
此皆自古聖王所不能免。
不足以爲國脈長短
當今三公三司之輔 殿下處此二變者。
不能如古聖人天下大經
非所扶持國脈無窮也。
形體肥瘦
氣力強弱
不足以係人之死生。
人之長生延年者。
惟在相火命門之脈。
和平中正而已
外寇侵暴
生民塗炭
不足以係國之存亡
國之命脈
在於輔佐經邦
扶植綱常
當今任其責者。
果有其人乎。
此臣之所以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
犬馬之情。
於此二變
非不一叫 天聽
孟子曰。
草莽之臣。
不敢見於諸侯
禮也。
又曰。
位卑而言高。
罪也。
臣何敢瀆犯 天威冒進諤諤乎。
退伏田野
但自太息而已
抑又思之。
古人有言曰。
國有大事
庶人以上
皆得至於外朝而盡其辭。
今此皆國之大事也。
凡民所懷
得至外朝
一盡其辭。
亦非越
冒進之類也。
前於喪祭之禮。
則臣於伊時。
忝職名。
陳疏二度
以盡其辭。
今於賊變。
敢不其所懷乎。
亦當趨詣 行在所
一叫外朝
而臣自數年前。
宿病沈重
雖以皮毛裹頭面。
頭腦刺痛
眩暈發。
雖在暑月尙然
況當寒節
寸步行役
不免顚仆中路
萬無得達外朝之理。
非徒不能得達。
痛勢旣甚。
不能具疏
竟至微誠未伸。
臣之罪戾
萬死難贖。
今已國家許和
賊兵退去
將來之患。
有甚旣往
敢冒萬死強疾陳疏。
盡愚狂僭妄之說。
伏願 少垂察焉。
於乎
尙忍言哉。
此賊志在犯 上國
若能得勢橫行
 帝京見危。
東藩之職。
義當悉一國之衆。
死於鴨綠江可也。
而賊不敢山海關
 帝京得免衝突之患。
我國亦當量力強弱。
不可敵則退守境土
養兵蓄力。
待我之強。
乘彼之衰。
一掃兇兵
復 天朝境土
藩屛之職。
於是乎盡矣。
我國將相
念不及此
不知養兵蓄力之爲何事。
而滿朝士大夫布列百執事監兵守令之職者。
皆失其人。
惟務阿時附勢
擧無奉公恤民之意。
賊兵纔陷二城
三京遂成空虛之地者。
固然矣。
孟子所謂仁賢則國空虛者。
正謂此也。
爲今之計。
莫如退守漢江以北。
因人民之避
亂者。
遂令淸野
誘引賊將懸軍深入
八道兵馬
付諸慷慨死義之人。
使之出死一戰
則我豈必敗。
賊豈必勝乎。
以兵之多寡言之。
則我國八道之兵。
想必倍倍於賊也。
以兵之長技言之。
則賊無鳥銃
弓矢不如我之精利
但有劍戟與我同耳。
或曰
胡馬之善走。
不可當焉。
臣謂不然也。
馬之力只在追逐之間耳。
若其兩陣相接
勝負之決。
豈在馬之力哉。
我國諸技之外。
又有火砲之法。
一發可殺五六百人
賊騎如林之處。
可以蕩滅
諸將捨此長技不用曰。
不能勝。
非眞不能也。
不爲也。
諸將之退步不爲戰。
非以我國絶無忠義之士也。
只以在上擇之失宜
任之不能盡其才也。
曾聞尹知敬。
淸望侍從之人。
自請躬冒賊鋒
忠憤凜烈
足以盡死力於一戰矣。
兵衆如此
長技如此
忠效死之臣又如此
何所以不戰乎。
兵家勝負
固不可知
古之爲戰者。
豈皆得萬全必克。
然後戰哉。
有如形勢
則皆可戰也。
況戰在不得已乎。
我國以東藩之臣。
蒙 天朝再造之恩。
當直賊穴
蕩滅賊徒
以圖萬一之報。
而今賊適以一技
懸軍深入
合兵致人之術也。
不與一戰
盟和以送。
有何顏於 天朝乎。
我有長
公元1592年
江及水原南漢,公州,竹山四山城之可守。
豈能衝突三道乎。
臣觀攻守之勢。
百夫之守。
可以千人之攻。
壬辰之歲。
李廷馣
男女一千八百人
却倭精兵一萬之衆。
四城天險
若無義州開門
安州矢盡
則豈每易而攻破乎。
設或四城失守
賊以孤軍
豈能遍踏八道乎。
設或遍踏八道
豈有逼近 行朝之理乎。
倭以習水之賊。
遍滿八道
而尙不能造船入江都
況今賊以陸產
習水路。
此則萬萬非所憂。
而 聖上特慮三道魚肉之患。
許其盟好
以沮長驅之勢。
三道疲癃殘疾
得免流離顚仆者。
雖曰 天地父母曲垂生成之恩。
臣但恐 聖上至仁過愛之德。
反累前聖大中至正之道。
使天下忠義之士。
所以救之之策。
不如壬辰也。
壬辰年
八道陷沒無餘地。
 宣廟大駕
迫將渡遼。
而尙不與連和
天下忠義之士。
莫不發憤攘臂
皆曰可救
疏章蜂起
雖有奸黨邪論
欲沮救濟之謀。
而亦不能逞焉。
竟至動天下兵。
天下力以救之。
今 殿下又如宣廟所爲
則天必將咸曰。
 烈祖盛德大業
世守而不失也。
豈不有光於 宣廟乎。
況以保安生民之策言之。
和不必勝於戰。
不必不及於和。
則何可必和而不
公元1595年
戰乎。
臣請論和與戰之孰利孰害。
孟子曰。
萬取千焉。
千取百焉。
不爲不多。
爲後義而先利。
不奪不厭
凡先利之人。
於其物也。
不盡取之。
未嘗以爲厭足而止焉。
夷狄禽獸
豈知有仁義恩交之道乎。
所欲。
惟在盡物取之。
所不欲。
只以畏威不敢耳。
若我威力所不及。
則彼豈懷恩而厭取之乎。
是故
懷以萬句之恩。
不若示以一分之威也。
若許若此之易。
則豈無驕易之心乎。
若生驕易之心。
則雖惠以萬句
豈能充其慾乎。
必至臣僕東土而止焉。
馬謖諸葛亮曰。
征南之計。
兵戰爲下
心戰爲上。
用其計。
七縱七擒
期服其心。
乙未丙申之歲。
平行長謂平秀吉曰。
我以百萬兵。
壓住朝鮮八方
幾至一年
而頓無士大夫一人來服者。
尺土一民
終不爲我有。
徒勞我衆而無所得。
不如不攻之爲勝也。
今雖戰或不克
士大夫牢拒和議
倡義設機
壬辰之歲。
則賊必相謂曰。
鮮之國。
兵易敗也。
心難服也。
必有平行長之言者矣。
今賊之來。
但見許和之易。
不見心服之難。
臣竊憂之。
以此論之。
和則雖有目前之小緩。
而終必有禍害
戰則雖有目前急難
而終必有利福。
可知矣。
雖然
利害禍福之辨。
難以筆舌明之。
昔者晁錯
公元1591年
漢景帝曰。
今夫七國
削之則反速而禍小。
不削則反遲而禍大。
用其言。
之而速禍小。
若其不削禍大。
則事在未然
無跡可指。
豈知之乎。
且凡利害禍福之來。
天命亦參其中
不可專以人事期必也。
在我之人事
雖爲必致利福之道。
天命不吉
則反爲禍害
雖爲必致禍害之道。
天命不凶。
則反致利福
是故
諸葛亮曰。
成敗利鈍
非臣之所能逆睹也。
先儒謂此言得千古道統之傳也。
是故
上古聖賢
於其利害禍福
付命於天。
而不求爲必得必免之計。
但欲必遵道義之當然
董子曰。
明其道。
不計其功。
正其誼。
不謀其利。
世儒俗士
見其無計功謀利之說。
遂謂儒者無益國家功利之謀。
不知儒者道義之論。
反得高功重利
非世俗之所能及也。
臣請以目所見者言之。
辛卯年
倭使玄蘇,平義智。
來請借道借糧。
同犯 上國
其時曹佐郞趙憲上疏以爲
當具由奏聞 天朝
檻送倭使于 帝京
當時之議。
以此迂愚執滯之言也。
遂爲世俗嘲笑之資。
臣之意以爲
若使當時誠用此言。
則 天朝預送宋應昌李如松十萬兵。
留守東萊
必無壬辰板蕩之患也。
雖然
若使其時
或有倭寇邊方數郡。
世俗之議。
以此歸罪於憲
公元1592年
請殺倭使。
難免晁錯之誅矣。
人誰知遣通信結和
而亦未免板蕩數郡而止哉。
遵道義之士也。
非有計較利害禍福大小
而其計乃與晁錯
合符節。
爲儒者之論。
無益國家功利
豈知言哉。
嗚呼
得用其計。
故身雖未免禍。
而國無大禍。
則不見用。
故身雖無禍。
國有板蕩之禍。
古今儒者所常恨也。
伏願 聖明深察焉。
或曰
 天朝兵力
不及壬辰
遵道義。
難望 天朝之大救。
以爲
此言但見利之一隅
不見三隅也。
夫竭天下力。
動天下兵。
以救外夷
開闢以來未有之事也。
 宣廟迫將渡遼之時。
豈望 天朝之救至於此乎。
但以大義向上之誠。
至危不變
故竟得大救。
出於我國人民之意思不到處也。
今若又遵大義無他
則雖不得大救如壬辰之歲。
八道人士
化而感激
所以效死
天下之士。
聞而嗟歎
所以救濟之策。
 天朝將相
或因四方風動
施其救濟之力。
天地鬼神
莫不扶持全安
而四者之中。
必有一者施其力焉。
必得大福
亦如壬辰之出於人之意思不到處也。
然則臣之上文所謂一國之衆。
死於鴨綠江者。
非欲其死。
所以生一國之人也。
伏願先論道義之當否。
次論
利害所在
合乎道義
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
況利在戰而不在和乎。
伏願 殿下赫然改前
而與盡心國事之人。
所以戰守之備。
自古主和。
皆出於小人之手。
和之致謗取禍。
三尺童子皆知之。
而乃敢自當主和之毀謗
其於國家利害
必有實見得也
其心必曰。
固常經。
和亦一時之權宜也
賊若如山壓卵
不可敵。
則和而退賊。
徐圖日後大勝
此意亦似反經合道之義也。
雖然
臣之愚意
以爲後圖誠如句踐大勝
則是捨一戰而取大勝也。
一戰雖若反經
大勝亦爲合道
此則猶之可也。
若不大勝
則不守經之爲無失也。
權經之道。
孟子書中。
可取譬者。
楊氏曰。
孟子於文公。
始告以效死勿去
禮之正也。
及其甚恐
則以太王之事告之。
非得已也。
然無太王之德而去。
人或不從
至於亡。
則又不若效死之爲愈也。
朱子曰。
遷國圖存者權也。
守正效死者義也。
戰與守正效死
一類也。
和而賊退。
徐圖大勝遷國圖存
一類也。
和而不逐句踐之志。
則與無太王之德而去。
至於亡。
一類也。
以此觀之。
爲 天朝討賊良圖
非有望於日後
則恐不如效死一戰之爲正也。
以我國事勢而因往推來。
終難討賊如意也。
而今一戰
亦非如山壓卵效死而已
大槩今日所與戰者。
一支之兵也。
後日所望大戰者。
賊穴大衆也。
後日大勝
難於今日
今日反經
終於反經而已
旣失於今
又失於後。
則尙何望合道之期乎。
賊兵今雖退去
賊使想必頻頻往來
求索我物。
無有限極
未充其慾。
則臣恐更有輕風驟雨時時衝突
以逞其暴。
而遂其無厭之求。
致令八道民窮財竭。
是賊上策也。
賊乃無故請和退去
安知其計不出此乎。
伏願 視賊退如方衝突。
三道軍兵
預爲定將。
分付南漢四山城。
使之臨時入守。
都城倉庫
皆入江都
以備不虞之患。
若有胡使之來。
檻送 天朝
深陳旣往之咎。
上謝 天朝
下告八道人士
以明討賊大義
古人所謂行迷雖遠。
尙及改圖者此也。
唐臣陸贄之言曰。
古昔聖人
不以無過爲美。
而謂大善盛德在於改過日新
仲虺贊揚成湯
不稱無過
而稱其改過
吉甫歌誦宣王
不美其無闕。
而美其補闕
是則聖賢之意。
較然著明。
惟以改過爲能。
不以無過爲貴也。
又從容奏曰。
陛下宜痛自引過。
感人心。
成湯罪己勃興
楚昭以善言復國
陛下誠能改過不吝
以言謝天
下。
群盜革心
及其罪己之詔一下
山東士卒
無不感泣
思奮臣節
今 殿下以不能爲 天朝討賊
反躬自責
有若臥薪嘗膽之苦。
擧國諸臣。
不以賊退目擬升平
刻苦勵行
有若臨敵
徐圖養兵蓄力。
期以五年七年大擧討賊
旣往之咎。
如日月之食。
八路懷忠奮義之人。
不若山東士卒感泣奮勵也。
於乎
軍務奇謀異策。
雖曰不可能也。
若其軍兵所用之備。
則不爲也。
非不能也。
觀民田稅
一結出貢稅米四斗之外。
貢物雜役價米。
或至六七十斗。
或至四五十斗。
不下三十斗。
若能減除貢物雜役
而取其廿之一。
監,兵,守令之私自一人一斗
皆以嚴法禁止
商鞅徙木立信。
一結出米二十斗或十五斗。
以爲軍備
則數三年之間。
軍器軍糧
積如丘山矣。
以之募民築城
則可使如金城湯池
以之屯兵或守城。
則可使士卒
醉飽踴躍矣。
又以富厚之資。
募有勇力者。
則亦無不應者。
目今賦役煩重
軍儲蕩竭。
士卒飢困
愁怨朋興
則討復之功。
何時而成乎。
晉朝諸臣謀伐吳。
山濤語人曰。
入則無法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
釋吳以爲外憂
豈非算乎。
平吳之後
果有五胡之亂華。
孟子所謂
憂患
死於安樂者。
豈欺人哉。
爲今之計。
講和以求安。
不如絶和以爲外憂之爲得算也。
伏願 殿下必處憂患竭忠盡誠於討賊
以伸大義天下
雖然
聖人誠心
必自近而及遠。
故先用力於家而習養誠敬
然後可及於國與天下矣。
當今輔弼之臣。
必欲沮遏 聖上誠孝於家。
使不得三年之愛。
而但欲伸大義天下
臣恐與先聖治心之法。
背馳之甚也。
恥過好勝
自以爲是
終始不變者。
一己之私也。
始迷終悟。
改過不吝
勇往直前
不顧傍人是非者。
廓然大公
國耳忘身之志也。
二者雜進於朝。
則和不必一於和。
不必一於戰。
惟善之從。
惟過之改者。
豈無其人乎。
伏願 與此等人。
謀爲討賊之策。
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揚善
執其兩端
其中於民者。
大舜大知也。
刻印銷印
顚倒虛受
高之雄圖也。
伏願 殿下亦宜以此二者。
自勉焉。
如今和之言。
言之惡也。
當隱不宣
請戰之言。
言之也。
所當播而不匿也。
若其兩端用中
三公三司所以輔相人主之道。
國有過擧
不能用中
三公三司不能辭其責。
擧世不以不言爲過。
相視含默。
作爲上策
或有發忠忘身獻言
非徒不播
或執而斥之。
以伸伐異之志。
人孰樂告
 殿下何取於人而爲善哉。
嗚呼
騎長驅。
猶可談笑而道之。
今此二弊。
可以垂涕而道之。
中外百弊。
皆兆於此也。
於此弊端
有懷億萬
非徒愚狂之說。
不可塵瀆 天聽
宿疾三年
日漸危㞃。
心神耗亂
辭不達意
區區犬馬之誠。
必欲一效而死。
不顧病中辭說荒亂
冒于 宸嚴
臣尤死罪
無任惶恐戰慄之至。
辭司憲府執義
臣伏百官衆職者。
國之四體也。
官不稱職
衆務不擧
如人之四肢不收。
豈不危哉。
衆職庶官尙然
憲府之爲任。
摠治庶官衆務
而又兼 經筵侍從之職。
講學明理
以爲出治之本。
其爲任極重
三司之中。
最難稱職者。
莫如憲府也。
凡人材質
各有長短專用於義理之學者
才能或短於事務之摠察。
長於治事之才者。
不足學術
必有本末不遺。
大小兼備通儒
然後可當此任。
況如臣之愚劣
無學術。
又無才能。
豈可以此尸位於至重之任乎。
君之擇臣
或有不察幽微而誤授。
則臣自顧其中所有
具陳力辭。
以求免焉。
苟不自顧而輕受。
則烏能免於欺君罔上之罪哉。
此臣所以塵瀆再三而不知
止也。
臣今自顧則才稟極庸至劣。
加以疾病纏身
衰朽轉甚。
凡看數張文書。
心力眩亂
其於百司衆務簿書期會之間。
豈能捷給詳察乎。
此則見於外而人所易見者也。
不曰無用棄物也。
伏願特命愚臣
還退田野
更求八方在野之賢學行才能兼備者。
憲府之責。
當今百司解弛
衆務廢墜
如人之四肢無力
其不顚仆幾希矣。
國勢如此之時。
可以臣之愚劣生疏
備員充數要切之地乎。
八方之廣。
不患無才德兼備之人。
但患求之不得其道耳。
惟願 聖明講究求賢用人之道。
百司各得其職。
國勢磐石其固。
則臣衰病
亦將得保餘年於田野間矣。
豈非愚臣之至幸乎。
非獨愚臣之幸。
賢愚得所
實是 聖代之幸也。
臣受 恩深厚
未效萬一之報。
今若緣臣。
玷汚 聖代用人之政。
報效道安在哉。
此臣所以干冒斧鉞不得不盡其辭者也。
昧死以聞。
公元1634年
謝 賜食物。
兼辭成均司業疏。
(○甲戌正月
命道賜食物。
大米三石黃豆一石淸酒三甁,石首十尾,雉十首,鷄三首淸蜜三升,眞油五升
備忘記曰。
安貧守道
隱居求志
孤累召。
時或幡然而來
未久棄予而去。
孤心未嘗惘然自失矣。
歲聿云暮
其使長吏存問
優給食物。)
公元1632年
臣伏以 特下聖旨。
長吏存問微臣
賜給食物
實無前之盛禮也。
感激驚惶
罔知攸措。
祗受謝 恩訖。
伏讀 備忘記。
辭旨鄭重
迥出尋常
其所存恤盛意
尤非山野賤臣所堪當者。
不勝震懼
無地自容
臣伏壬申冬及去年正月
 特下春暖上來之敎。
春暖
病亦深重
不能扶舁而進。
五月
 聖批又下待秋涼上來之敎。
六月
腦後重腫。
膿流百餘日。
陽隨陰散
氣血俱虛。
而腫亦迄今未差。
未得趁秋涼赴任
前後 聖敎
無非優容衰老盛典
而臣不能奉承 聖旨
輿舁顚越
以盡臣子之恭。
逋慢之罪。
無所逃矣。
方竊屛伏
待罪譴。
不惟赦其逋慢之罪。
加以異數之 盛恩。
此豈微臣之所堪當哉。
聖賢之訓曰。
人臣事君。
亦非一道
不以趨走承順爲恭。
而唯以陳善閉邪爲敬。
今 殿下所以期望微臣者。
旣重且大。
而臣回顧其中
無可以仰副 聖明所期之萬一者。
臣雖從事於學。
而行之不力
老矣無聞
學術不脩
誠意不足
所陳之說。
迂愚狂妄
不可禆補 聖政。
徒受 隆恩
盛典稠疊至此
報效無階
其於愚臣分義
豈敢自安乎。
此臣所以驚惶震懼
夙夜不懈
罔知所處者也。
臣又伏念司業之任
率多士之職也。
非臣之愚劣可堪當。
程朱之學
爲世嘲笑之資久矣。
而臣之所願學者
程朱之學也。
與世背馳之遠。
不啻千里
況以如臣之迂愚狂妄
豈可齒列多士之末乎。
其於多士之中。
不得齒列
可以爲導率之任乎。
伏願 聖明罷改臣職。
以安愚分。
且臣病不能赴任
已經歲月
而尙帶職名
朝廷設官之意。
安在哉。
伏願 更擇爲士林信服者。
以充館官
使館多士
知有向方
闡發程朱之學焉。
無任感 恩激切屛營之至。
承政院同副承旨
公元1631年
伏以臣前旣祗承乘馹上來之 命。
而臣以身病深重
不能趨赴 恩召
方俟嚴譴
閏八月三十日
祗承諭旨
有曰。
爾爲承政院同副承旨
爾其斯速上來
恩出望外
尤極震懼
卽當扶舁殘病
顚越道路
以盡臣子之恭。
而臣於昨年夏秋
腦後髮際
大腫纔潰。
餘毒尙肆。
眞元暴虛。
跬步之間。
萬無蠢動之勢。
至於 召命再下。
猶且偃然在家
不卽趨謝。
逋慢之罪。
至此而尤極矣。
伏念稟性
至愚極庸。
無一藝一能之逮人者。
自知不容世路
退伏窮寂。
于今四十年。
人間說話
不能聞知
其於當今事務
無一諳
練。
豈可以此而能當喉院出納之任乎。
加以志道不篤。
躬行不力
悠悠泛泛
虛拋歲月
學業空疏
無所成就
分甘退蟄。
不敢仕進之念。
 聖上撥亂
首召愚臣
待以優禮異數
由是感激
不敢辭避
黽勉赴 召。
而臣之所藉手者。
但有平生考程朱之說耳。
不免世俗嘲笑之資。
莫非學術淺短
不能磨礱入細之故也。
所以屢忝臺職
每每瀆擾
內懷慙懼者。
以是也。
況今承宣職名
愚臣之所可安心冒受者乎。
嗚呼
堂上之秩。
 國家所以功勞才德名器也。
豈可無功勞無才德而濫受乎。
臣以功勞言之。
六受臺除。
無一效其扶持國勢之策。
以才德言之。
則才不足任事務之煩。
不足以當啓沃之責。
何者冒受高秩職名乎。
若不內顧功勞才德有無
厭然固有之。
非徒乖微辭受之節。
上累 聖明償功褒德大政
亦不細矣。
臣敢仰首籲 天而罄其說。
伏願 改正臣職。
以安愚分。
干冒 宸嚴
無任危懼戰慄之至。
公元1632年
乞退疏(壬申)
伏以臣當此 聖上哀毀調攝之中。
累瀆 天聽
固知罪合萬死。
一官失職
亦關 國家
臣有所懷
公元1631年
陳達
本一世之棄物也。
其於世間事。
有若聾瞽之人。
昔年誤蒙 特恩
召入 榻前
但論本源大綱而已
厥後退伏田野
亦豈無一二底蘊
而愚迂無用之說。
不可每塵 天聽
位卑言高
罪也。
徒切獻芹之誠而箝口結舌
謹守括囊之戒。
今受分外之職。
自顧其職則大典曰。
論執時政
糾察百官
以臣之至愚迂妄
兼以疾病且痼。
豈能論政糾察之任乎。
且伏觀時勢。
積弊旣久。
根源深痼
可以倉卒論說
靜思深慮
然後或可以千慮一得
以補採用之萬一。
而臣十年積虛之餘。
心力短小
精神耗竭
又以行路勞傷
風證兼劇。
眩暈時發
痰飮塞胸。
不能執筆具疏
陳說弊端
徒尸憲府
受爵祿。
寧無愧懼於心乎。
臣之病。
乃是陽氣偏虛之證也。
必待春和
有生活之望。
而自入秋以後
則與死爲隣。
救死不贍
豈能供職乎。
伏願 聖明許令退去
則臣退伏調理
休養心神
廣採古聖賢程子朱子之說爲當今之藥石者及我國先賢趙光祖李珥救世之策。
陳達焉。
 聖明若不愚臣所陳。
爲不可用
則雖身在田野
亦可以報效 聖恩之萬一。
豈若在朝尸位冒祿者乎。
病不盡職
冒受爵祿
則其罪反有甚煩瀆
不得已累累煩瀆
 天度含容
雖或寬恕
其於物情
豈不駭異
勿辭 命下之後
不能運身者有日矣。
勢須呈病。
偃然退在私邸
每煩 天聽
負罪深重
伏願 聖明少加憐察
萬死之誅而遞差臣職。
昧死以聞。
公元1632年
乞 從權疏(壬申)
公元1631年
臣伏祗承 聖批曰。
省疏具悉
孤甚缺然
爾之固辭至此
本職
當勉副爾意。
爾其爲下去。
須察兼任
臣伏地三復。
無任感激于中。
以臣之迂愚無用一世棄物
獲 上之恩眷至此
雖在深山窮谷木石之質。
豈不知感激而圖報 聖恩萬分之一哉。
臣當祗承 聖命。
奔趨供職
死而後已者。
固是臣子之道也。
然臣之宿病
乃是陽氣偏虛之證也。
不能捍御風寒
久寓京邸
則必難免生行死歸之患。
欲報效 聖恩他日
其可得乎。
玆敢趁冬節未至風寒未緊之前
載疾而歸。
伏乞 鐫免職名。
以安愚分。
臣當此 聖候失和
 大行大妃梓宮在殯之時。
遠離 闕下
犬馬戀慕之誠。
不足道
旣已奉承爲下去之 敎。
而敢爲自活之計。
背負 聖恩
罪固難容。
且有獻芹之微誠
累萬其說。
而病不掛一。
姑以 國家汲汲
不可少緩者。
陳達焉。
目今切急之道。
在喪禮。
伏願 聖明俯察禮官儒臣達理之說。
惟理之從。
自古喪禮者。
得其中正爲難
賢者過之。
不肖不及
前聖制爲大中至正之禮。
此乃天下萬世之所當遵守勿失
賢者過則當俯而就之。
不肖不及則當跂而及之。
如有過不及之差。
則其爲背理違道也均焉。
今以喪禮中飮一節言之。
居喪御酒肉。
乃是中正之禮也。
雖然
中無定體。
隨時而在。
氣體和平
疏食水飮
固爲中也。
若或氣體失和變常
飮食之節。
隨而變常
所以爲中也。
前聖制禮之本意
以爲居喪悲痛
扶持氣體之道。
不可廢也。
凡人不及乎中者。
不足言
賢而過中者。
雖若與不及不同
然揆以正中之禮。
則實與不及
無異也。
是故
孔子曰。
過猶不及
聖人此言。
豈非萬世之法乎。
臣請詳論過猶不及之意焉。
凡人爲道
過於此則必有不及於彼。
過於彼則必有不及於此
於此或有大過之行。
則誠賢於不及矣。
然於彼必有不及者矣。
所以過猶不及也。
以孝之一道言之。
以其遠者則武王周公善繼善述
以其近者則禮所謂附於棺者必誠必信。
曾子所謂愼終追遠
孔子所謂生事之以
禮。
死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
此數者皆以切於親身而言也。
爲道至重至大。
伏願 聖明專用於此數者。
而勿使少不及之差焉。
若其主喪持身之節。
無益親身養志之道焉。
比諸右數者。
猶爲輕也。
持身之要。
亦有四焉。
心術之要也。
威儀之則也。
衣服之制也。
飮食之節也。
四者之中。
心術威儀
尤其重者也。
衣服飮食
乃其次者也。
心術威儀
旣盡居喪之道。
衣服飮食之節。
亦在其中
所謂食旨不甘
正謂此也。
喪主心術之哀。
雖因藥治而用權
不以甘旨甘旨
則何害於居喪之道乎。
因病行權
載在經傳者。
不可勝記
 聖明於其飮食之節。
務爲太過之行。
 玉體因此
有後悔。
則其於必誠必許多道理
竊恐無以自盡
況於善繼善述大道
豈無不及之患乎。
 聖明於此道理
非不洞照
不許藥房之請者。
想必以 玉體失和爲輕證也。
疾病輕重
明醫不能知。
孔子曰。
不如老農老圃
此言雖爲農圃不足學而發。
實有不如農圃之理。
聖人豈爲非理之言乎。
農圃尙然
醫術出於陰陽造化深微
非有老於醫者。
不可知其證勢之輕重矣。
竊聞醫者之言。
皆以 玉體失和
爲至重極危
之證。
而 殿下每以無病爲敎。
臣恐 殿下所以自知者。
不如醫者之深知也。
喪中之疾。
或有內雖極重
而外若無病者
閭閻間因喪而致危者。
豈皆以必危爲期哉。
皆由初不知病之爲重。
不問醫。
以至危域矣。
伏乞 聖明俯從藥房之請。
許令藥房諸臣及醫官
逐日入侍
察脈觀色
隨證輕重
治行權。
無失其宜。
則 聖明居喪之道。
庶無過不及之差。
而其於善繼善述達孝
可以自盡矣。
程子上疏曰。
中人之家。
百金之產。
子孫保守
不敢不念
陛下祖宗大業
可不懼乎。
今 殿下苟欲立志典學
求賢任職
講求治道
赫然有爲
以爲保守大業之計。
則今雖欲自輕。
不可得。
 殿下負荷之重爲如何
敢不戒懼乎。
伏願 殿下深留聖意
病勢加重
急於自保。
寸寸而歸。
瞻望 軒墀
不勝憂戀懇切之至。
敢此陳達
干冒 宸嚴
無任戰慄
昧死以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