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7c 页
法苑珠林卷第二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 初明四洲(此有十部)
* 述意部
* 会名部
* 地量部
* 山量部
* 界量部
* 方土部
* 身量部
* 寿量部
* 衣量部
* 优劣部
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
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
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故涅
槃喻之于大河。法花方之于火宅。圣人启
悟息驾反源。超出三有渐逾十地也。寻世界
立体四大所成。业和缘合与时而作。数盈灾
起复归于灭。所谓短寿者谓其长寿。长者见
其短矣。夫虚空不有故厥量无边。世界无穷
故其状不一。于是大千为法王所统。小千为
梵王所领。须弥为帝释所居。铁围为蕃墙
之城。大海为八维之浸。日月为四方之烛。总
总群生于兹是宅。琐琐含识莫思涂炭。沈
俗而观。则迂诞之奢言。大道而察。乃掌握之
近事耳。但世宗周孔雅伏经书。然辩括宇宙
臆度不了。易称玄天。盖取幽深之名。庄说
苍天。近在远望之色。于是野人信明谓旻
青如碧。儒士据典谓乾黑如漆。青黑诚异乖
体是同。儒野虽殊不知是一。然则俗尊天名
而莫识实。岂知六欲之严丽。十梵之光明
哉。嗟夫。区界现事犹莫之知。不思妙义固其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8a 页 T53-0278.png

辩章世界。而文博偈广卒难捡究。今简要略
用摽厥致耳。
*** 会名部第二
长阿含起世经等。四洲地心即是须弥山。山
外别有八山。围如须弥山下大海深八万四
千由旬。其边八山大海初广八千由旬中有
八功德水(依顺正理论云。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也)
如是渐小至第七山下。水广一千二百五十
由旬。其外咸海广于无际。海外有山即是大
铁围山。四周围轮。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
天下。名为一国土。即以此为量数至满千铁
围绕讫名一小千。复至一千铁围绕讫名为
中千世界。即数中千复满一千铁围绕讫名
为大千世界。其中四洲山王日月乃至有顶
各有万亿(旧云百亿者错算也)。
成则同成。坏则同坏。皆是一化佛所统之处。
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梵本正
音。名为索诃世界。依自誓三昧经。云娑诃
世界者(汉言忍界。谓此土人物刚强难忍事故。立名号为忍)其佛号曰
能仁。以别束广名曰三界。一欲界。二色界。
三无色界。初欲界者欲有四种。一是情欲。二
是色欲。三是食欲。四是淫欲。二色界有二。
一是情欲。二是色欲。无色界有一情欲。初具
四欲强色微故。云欲界。第二色界色强欲微。
故号色界。第三无色界色绝欲劣。故名无色
界(更依华严。辩三千大千世界。乃有多种不烦广述也)。
*** 地量部第三
依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8b 页 T53-0278.png

依空轮。空轮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
住。故智度论云。三千大千世界皆依风轮为
基。又新翻菩萨藏经云。诸佛如来成就不思
议智故。而能得知诸风雨相。知世有大风
名乌卢博迦。乃至众生诸有觉受。皆由此风
所摇动故。此风轮量高三拘卢舍。于此风上
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曰云风轮。此风轮
量高五拘卢舍。于此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
起名瞻薄迦。此风轮量高十踰缮那。于此
风上虚空之中。复有风起名吠索缚迦。此风
轮量高三十踰缮那。又此风上虚空之中。复
有风起名曰去来。此风轮量高四十踰缮那。
如是舍利子。次第轮上。六万八千拘胝风轮
之相。如来应正等觉。依止大慧悉能了知。舍
利子。最上风轮名为周遍。上界水轮之所依
止。其水高量六十八百千踰缮那。为彼大地
之所依止。其地量高六十八千踰缮那。舍利
子。是地量表有一三千大千世界。又楼炭经
云。此地深二十亿万里。下有金粟亦二十亿
万里。下有金刚亦二十亿万里。下有水际八
十亿万里。下有无极大风。深五百二十亿万
里。此虽六重。前四是地轮。第五是水轮。第六
是风轮。金光明经云。此地深十六万八千
由旬。下有金沙。金沙正是金粟。下有金刚地。
释云。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大洛那力
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大洛那力
者。是第四梵王那罗延力。是佛身力。亦名那
罗延风轮。风轮上次有水轮。水轮者。依立世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8c 页 T53-0278.png

万由旬。以众生业力水不流散。如食未消不
堕熟藏。又如仓贮米内外物持。水轮亦尔。外
由有风持不散。如世间攒酪为苏。此风力
顺转。此水成金水。深一百一十三万由旬。既
顺成金水但厚八十万由旬。所略三十三万
由旬皆属金地。金地轮中从少向多。应厚十
二洛沙。一洛沙有十万由旬。此轮纵广一等。
*** 山量部第四
今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垂化
现。现生现灭导圣导凡。约一四天下。即以
一日月所照临处。以苏迷庐山为中(唐云。妙高山。
旧名须弥山。又曰迷留。亦云弥娄山。此皆讹略耳)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
宝所成。东面黄金。南面琉璃。西面白银。北面
玻[王*(黍-禾+利)]。在大海中亦深三百三十六万里。据金
轮上。如起世经云。须弥山下有八重山。初山
名祛提罗。高四万二千由旬。上阔亦尔。七宝
所成。其须弥山祛提罗山二山之间阔八万
四千由旬。周匝无量。祛提罗山外有山。名曰
伊沙陀罗。高二万一千由旬。上阔亦尔。七宝
所成。二山之间阔四万二千由旬。周匝无量。
伊沙陀罗山外有山。名曰游乾陀罗。高一万
二千由旬。上阔亦尔。七宝所成。二山之间
二万一千由旬周匝无量。游乾陀罗山外有
山。名曰善见。高六千由旬。上阔亦尔。七宝所
成。二山相去一万二千由旬周匝无量。善见
山外有山。名曰马半头。高三千由旬。上阔
亦尔。七宝所成。二山之间阔六千由旬周匝
无量。马半头山外有山。名曰尼民陀罗。高一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9a 页 T53-0279.png

阔二千四百由旬周匝无量。尼民陀罗山外
有山。名毗那耶迦。高六百由旬。上阔亦尔。七
宝所成。二山之间阔一千二百由旬周匝无
量。毗那耶迦山外有山。名斫迦罗(隋言轮围。即铁围山
是也)。高三百由旬。上阔亦尔。七宝所成。二山之
间阔六百由旬周匝无量。上列诸山中间皆
是海水。水皆有忧钵罗华。钵头摩华。拘牟
陀华。奔茶利迦华等。诸妙香物遍覆于水。
去斫迦罗山其间不远。亦有空地。青草遍布。
即是大海。于大海北有大树王。名曰阎浮树。
身周围有七十由旬。根下入地二十一由旬。
高百由旬。乃至枝叶四面垂覆五十由旬。长
阿含经云。其山空地中有大海水。名郁禅
那。此水下转轮圣王道。广十二由旬。侠道两
边有七重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
周匝交饰七宝所成。阎浮提地轮王出时。水
自然去其道平现。去海不远有山名郁禅山。
去此山不远有山名金壁。过此山已有山名
雪山。纵广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雪山中
间有宝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
其山顶上有阿耨达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
清冷澄净无秽。七宝砌垒。其池底金沙充
满。华如车轮根如车毂。华根出汁色白如乳。
味甘如蜜。池东有殑伽河。从牛口出。从五
百河入于东海。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
从五百河入于南海。池西有博叉河。从马口
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池北有斯陀河。从
象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依奘法师西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9b 页 T53-0279.png

(唐云无热。旧曰阿耨达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
百里矣。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岸焉。金沙弥漫
清波皎镜。十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
于中潜宅。出清冷水属赡部洲。是以池东面
银牛口流出殑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
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旧曰辛头河者讹也)绕
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
刍河(旧曰博叉河者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
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者讹也)绕池一
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下地出积石山。即
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也。时无轮王
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温
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
马。东人主和畅多人。故象主之国躁烈笃学
特闲异术。宝主之乡无礼义重财贿。马主之
俗天资犷暴情忍杀戮。人主之地风俗机慧
仁义昭明。四主之俗东方为上。其居室则
东开其户。日则东向以拜。人主之地南面为
尊。方俗殊风斯其大概。至于君臣上下之礼。
宪章文轨之仪。人主之地无以加也。清心释
累之训。出离生死之数。象主之国其理优
矣。斯皆著之经。诰闻诸土俗。博闲今古详
考见闻。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
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故曰。必
也正名乎。贵无乖谬矣。又起世经云。阿耨
达宫中有五柱堂。阿耨达龙王恒于中止。佛
言。何故名为阿耨达。其义云何。此阎浮提所
有龙王尽有三患。唯阿耨达龙无有三患。云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79c 页 T53-0279.png

烧其皮肉及烧骨髓以为苦恼。唯有阿耨达
龙无有此患。二者所有龙宫恶风暴起。吹其
宫内失宝饰衣。龙身自现以为苦恼。唯阿耨
达龙王无如此患。三者所有龙王各在宫中
相娱乐时。金翅大鸟入宫搏撮。或始生方便
欲取龙食。龙怖惧常怀热恼。唯阿耨达龙无
如此患。若金翅鸟王生念欲往即便命终。故
名阿耨达。阿耨达者(秦言无恼)佛告比丘。雪山
右面有城名金毗离。其城北有七黑山。黑山
北有香山。其山常有歌舞唱伎音乐之声。山
有二窟。一名为尽。二名善尽。天七宝所成。
柔软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闼婆王。从五百
乾闼婆在其中止。又顺正理论云。四洲之中
唯赡部洲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诸
最后身菩提萨埵。将登无上正等菩提。皆坐
此座起金刚定。以无馀依及馀依及馀处所
有坚固力能持此座。又长阿含经云。佛告比
丘。有四大天神。何等为四。一者地神。二者水
神。三者风神。四者火神。此之四大。各共有
之。故地神生恶见言。地中无水火风。时我知
此地神所念。即往语言。汝尝生念言地中无
水火风耶。曰地中实无水火风也。我时语
言。汝勿生此念谓地中无水火风。所以者何。
地中有水火风。但地大多故地大得名。佛告
比丘。我为彼地神。除其恶见示教利喜得法
眼净。水中有地火风。火中有地水风。风中
有地水火。但初大多故偶得名也。
*** 界量部第五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0a 页 T53-0280.png

依立世阿毗昙论云。太咸海外有山。名曰铁
围。入水三百一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广亦
如是。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从
剡浮提南际取铁围山。三亿六万六百六十
三由旬。从剡浮提中央取东弗于逮中央。三
亿六万六百由旬。从剡浮提中央取西瞿耶
尼中央。三亿六万六百由旬。从剡浮提北际
取北郁单越北际。四亿七万七千五百由旬。
从铁围山水际极西铁围山水际遥度。十二
亿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铁围山水际周回三
十六亿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从此须弥山
顶至彼须弥山顶边。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
由旬。从此须弥山中央至彼须弥山中央。十
二亿八万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从此须弥山
根至彼须弥山根。十二亿三千十五由旬。如
是义者佛世尊说(依长阿含经云。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西瞿耶尼。其地纵
广八千由旬东弗于逮。其地纵广九千由旬北郁单越。其地纵广十千由旬)。
*** 方土部第六
寻夫方志人别不同。总有二种。一凡二圣。
若约方言之即有四种。所谓四天下人。若以
住处言之。四天下中合有四千八处则有四
千八种之人。若直案阎浮提一方言之。如楼
炭经说。大国总有三十六人亦同之。若展
别论则有二千五百小国。人亦同之。又一一
国中种类若干。胡汉羌鲁蛮夷楚越。各随方
土色类不同。未可具述。故楼炭经云。此南
阎浮提种类差别合有六千四百种人。但总
彰大数不别其名。长阿含经云。佛告比丘。此
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0b 页 T53-0280.png

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
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
及于彼八大地狱也。第一北郁单越者。依长
阿含经云。须弥山北天下有郁单越国。其土
正方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有
大树王。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
四布五十由旬。多有诸山浴池。华果丰茂。无
数众鸟和鸣。地生软草槃萦右旋。色如孔翠。
香如婆师。软若天衣。其地柔软以足蹈地。地
凹四寸。举足还复。地平如掌无有高下。彼土
四面有四阿耨达池。各纵广百由旬。以七宝
砌出四大河。广十由旬。众鸟和鸣。彼土无有
沟坑荆棘株杌。亦无蚊虻毒虫。地纯众宝。阴
阳调柔四气和顺。百草常生无有冬夏。其土
常有自然糠米不种自生。无有糠糩如白华
聚。犹忉利天食众味具足。其土常有自然釜
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于鍑下饭熟光灭。
不假樵火不劳人功。其土有树。名曰曲躬。叶
叶相次天雨不漏。彼诸男女止宿其下。复有
香树高七十里。华果繁茂。其果熟时皮破自
裂自然香出。或高六十里五十里。小者五
里。其果熟时皮破自然出种种衣。或出种种
严身之具。或出种种器。或出种种食。或戏河
中有众宝船。彼方人民欲入中洗浴游戏时。
脱衣岸上。乘船中流娱乐讫已度水遇衣便
著。先出先著。后出后著。不求本衣。次至香树
树为曲躬。其人手取乐器调弦。并以妙声和
弦而行诣园娱乐。其土中夜阿耨达龙王数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0c 页 T53-0280.png

乳顷以八味水润泽普洽。于中夜后净无有
翳空中清明。海出凉风微吹人身举体快乐。
其土丰熟人民炽盛。设须饮食以自然糠米
著于釜中。以焰光珠置于釜下。饭自然熟珠
光自灭。诸有来者自恣食之。其主不起饭终
不尽。若其主起饭则尽赐。其饭鲜洁如白
华聚。其味如天无有众病。气力充足颜色和
悦无有衰耗。其土人身颜貌同等不可分别。
其貌少壮如阎浮提二十许人。其人口齿平
正洁白无间。发绀青色无有尘垢。发垂八指
齐眉而止。不长不短。若其土人起欲心时。有
熟视女人而舍之去。彼女随往诣园林。若彼
女人是彼男子父亲母亲骨肉中表。不应行
欲者树不曲荫。各自散去。若非亲者树则曲
荫。随意娱乐一日二日。或至七日尔乃舍去
(立世阿毗昙论云。北洲人不索女不迎妻。不买不卖。若男子欲娶女时谛瞻彼女。若女欲羡男时亦须谛视男子。
若不见视馀女报言。是人看汝即为夫妻。男不见女看馀男报言。是女看汝亦为夫妻。若自相见便即相随其往别
处。若多欲者一生之中数唯至五。其中品者或四或三。亦有修行至死无欲。彼人怀妊有恶食者耳)彼
人怀妊七日八日便产。随生男女置于四衢
大交道头舍之而去。有诸行人经过其边出
指含嗽。指出甘乳充遍儿身。过七日已其儿
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彼人命
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置四衢道舍之而去。
有鸟名忧慰禅伽。接彼死尸置于他方(依立世论云。
其鸟啄尸将去。至山外而便啖食)又其土人大小便时地为
开坼便利讫已地还自合。其土人民无所系
恋亦无蓄积。寿命常定死尽生天。彼人何故
寿命常定。其人前世修十善行。身坏命终生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1a 页 T53-0281.png

正等。若有人能施沙门婆罗门。及施贫穷乞
儿疾病困苦者。给其衣食乘舆华鬘涂香床
榻房舍。又造塔庙灯烛供养。其人命终生郁
单越。寿命千岁不增不减。其土不受十善。举
动自然与十善合。身坏命终生天善处。是故
彼人得称为胜。于三天下其土最上。故秦言
最上。立世论云。彼土人民悉皆白净。人所
庄饰。须发翠黑恒如剃周罗。五日头发自然
长。横七指无有增减。顺正论云。北俱卢洲。形
如方座。四边量等。面各二千。既说界方面各
二千。已具其义。边有二中洲。一矩婆洲。二憍
抵婆洲。此二洲皆有人住。第二东弗于逮。
依长阿含经云。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
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像彼地形。有
大树王。名伽蓝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
四布五十由旬。造天地经云。东方人物胜阎
浮提人。彼土用绵绢共相市易。依长阿含经
云。彼土人寿二百岁少出多减(楼炭经云。人寿三百岁也)
饭食鱼肉(立世论云。自不杀生。不令他杀。若有自死则食其肉)以谷帛珠
玑共相市易。人有婚礼嫁娶(立世论云。东弗婆提人。其多欲者。
一生之中其数至七。其中品者。或至五六。亦有修行至死无欲。东西二洲人唯无黑色。馀同剡浮提身有种种
色。彼人头发庄饰剪前被后。上下两衣著下竟上衣绕身而已)依顺正理论云。东
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
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此东洲东边。广南洲
南际。故东如半月。其洲边有二中洲者。一
提诃洲。二毗提诃洲。此二洲皆有人住。第三
俱耶尼者。依长阿含经云。须弥山西天下名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1b 页 T53-0281.png

像彼地形。有大树王。名曰斤提。围七由旬。
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起世经云。于彼树下有一石牛。
高一由旬。以此因缘。名瞿陀尼。此云牛货)人寿三百岁。以牛马珠
玉共相市易。人物亦胜阎浮提。立世论云。彼
土人或自杀生或令他杀。生则食肉同剡浮
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或置水
中。或埋土里。或著空地。东西二洲大同剡
浮提。婚礼亦同。其欲多者。一生之中数至十
二。其中品者数成至十。亦有修行至死无欲。
彼人庄饰并皆被发上下著衣。依顺正理论
云。西牛货洲圆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围七
千半。其洲边有二中洲者。一舍椃洲。二嗢
怛罗漫里拿洲。皆有人住。第四阎浮提者。依
长阿含经云。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其
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像此地形。
有大树王。名阎浮提。围七由旬。高百由旬。
枝叶四布五十由旬(起世经云。于此树下。有阎浮那檀金聚。高二十由旬。
以此胜金出此树下。名阎浮那树金)复有金翅鸟王树。名俱利
睒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
由旬。阿脩罗王有树。名曰善尽。围七由旬。高
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忉利天有树。名
曰昼度。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
十由旬。阎浮提人。人寿百岁。中夭者多。初十
无知。二十少知犹未黠了。三十欲意盛。四十
所行无端。五十所习不忘。六十悭著。七十
体性迟缓。八十无荣饰。九十疾痛。百岁诸
根衰耗经于三百冬夏春。三万六千食中间。
或有不具者。立世阿毗昙论云。剡浮提人衣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1c 页 T53-0281.png

剃落发须。或有顶留一髻馀发皆除。名周罗
发。或有拔除发须。或剪发剪须。或有编发。
或有被发。或有剪前被后令圆。或有裸形。或
著衣服。覆上露下。或露上覆下。或上下俱覆。
或止障前后。此洲人民所食多种不可具述。
婚礼市易现事可知。然论云。剡浮提人一生
欲事无数无量。不同馀三洲人少欲。亦有修
行至死无欲。依顺正理论云。南赡部洲有边
洲。一名遮末罗洲。二名筏罗遮罗洲。此二洲
中皆有人住。
*** 身量部第七
依立世经云。阎浮提人命促至十岁时。身形
短小。或长二搩手三搩手。于其自身则有八
搩手。毗昙论云。阎浮提人至百岁时。身长三
肘半。或长四肘(长阿含经云。长三肘或有不定者大低言之)弗婆提
人长八肘。瞿耶尼人长十六肘。郁单越人长
三十二肘。
*** 寿命部第八
如毗昙说。阎浮提人寿命不定。有其三品。上
寿一百二十五岁。中寿一百岁。下寿六十岁。
其间中夭者不可胜数。且依劫减时说有此
品。若据劫初寿命无量。或至八万四千。依
长阿含经。阎浮提人。人寿百二十岁。中夭者
多。东弗于逮人。人寿二百岁(楼炭经云。人寿三百岁)。西
俱耶尼人。人寿三百岁。北郁单越人。人寿千
岁(馀三方人并有中夭者。唯北洲人定寿千年也)。
*** 衣量部第九
依起世经云。阎浮提人身长三肘半。衣长七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2a 页 T53-0282.png

浮提等量。郁单越人身长七肘。衣长十四肘。
上下七肘。阿脩罗身长一由旬。衣长二由旬。
阔一由旬。重半起利沙(隋言半两。馀经说阿脩罗大小不定。如毗婆质
多阿脩罗。四倍高须弥山)。
*** 优劣部第十
长阿含经云。佛告比丘。阎浮提人有三事。胜
拘耶尼人。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
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
佛出其土。拘耶尼人有三事胜阎浮提人。何
等为三。一者多牛。二者多羊。三者多珠玉。阎
浮提有三事胜弗于逮。何等为三。一者勇猛
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能修梵行。三
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弗于逮有三事胜阎
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其土极广。二者其土
极大。三者其土极妙。阎浮提有三事胜郁单
越。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
勇猛强记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
土。郁单越复有三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
者无所系属。二者无有我所。三者寿定千岁。
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饿鬼趣。饿鬼趣有
三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者长寿。二者身
大。三者他作自受。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
金翅鸟。金翅鸟复有三事胜阎浮提。何等为
三。一者长寿。二者身大。三者宫殿。阎浮提
以上三事胜阿须伦。阿须伦复有三事胜阎
浮提。何等为三。一者宫殿高广。二者宫殿庄
严。三者宫殿清净。阎浮提人以上三事胜四
天王天。复以三事胜阎浮提。何等为三。一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2b 页 T53-0282.png

上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
化自在天。此诸天复有三事胜阎浮提。何等
为三。一者长寿。二者端正。三者多乐。
** 诸天部第二(此别有二十二部)
* 辩位部
* 会名部
* 业因部
* 受生部
* 界量部
* 身量部
* 衣量部
* 寿量部
* 住处部
* 广狭部
* 庄饰部
* 奏请部
* 通力部
* 身光部
* 市易部
* 婚礼部
* 饮食部
* 仆乘部
* 眷属部
* 贵贱部
* 贫富部
* 送终部
*** 辩位部第一
如婆沙论中说。天有三十二种。欲界有十。色
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第
一欲界十天者。一名干手天。二名持华鬘
天。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
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总名忉利天摄)七名炎摩
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
在天(初星宿及后四。此五居空。干手华鬘放逸四天忉利。此五在山。具如下第九住处说)第
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禅有三天。一名梵众
天。二名梵辅天。三名大梵天(此大梵天无别住处。但于梵辅有
层台高显严博。大梵天王独于上住。以别群下于此。三天之中梵众是庶民。梵辅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禅
有其君臣民庶之别。自此已上悉皆无也)二禅之中有三天。一名少
光天。二名无量光天。三名光音天。第三禅
中亦有三天。一名少净天。二名无量净天。三
名遍净天。第四禅中独有九天。一名福生天。
二名福爱天。三名广果天。四名无想天(此无想天亦无
别所。但与广果同阶别处以是外道所居故分二种别名也)五名无烦天。六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2c 页 T53-0282.png

究竟天(亦名阿迦腻吒天名色界合有十八天)第三无色界中有
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
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名三界总有三十二种天也)问
曰。未知此三十二天几凡几圣。答曰。二唯凡
住。五唯圣住。自馀二十五天凡圣共住。所言
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禅大梵天王。二是四禅
中无想天中。唯是外道所居。问曰。何故此二
唯凡住耶。答曰。为大梵天王不达业因。唯
说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轻蔑
一切圣人。故不与居。又无想天中唯是外道
修无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无心之报。外
道不达谓为涅槃。受报毕已必起邪见来生
地狱。以是义故。一切圣人亦不生中也。所言
五唯圣人居者。谓从广果已上无烦无热等
五净居天。唯是那含罗汉之所住也。纵凡生
彼天者要是进向那含身。得四禅发于无漏
起熏禅业。或起一品乃至五品。方乃得生。
凡夫无此熏禅业故不得生也。若言那含生
彼理则无疑。问曰。阿罗汉既是无生。何故亦
云生彼天者。答曰。此应言欲界那含生彼而
得罗汉。非谓先是罗汉而生彼也。自馀二十
五天凡圣共居。不言可悉。若总据大小乘说。
合有四天。故涅槃经云。有四种天。一世间天。
二生天。三净天。四义天。世间天者如诸国王。
生天者从四天王乃至非想非无想天。净天
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者十住菩萨摩
诃萨。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
解诸法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3a 页 T53-0283.png

*** 会名部第二
第一四天王者。依长阿含经云。东方天王名
多罗咤。此云治国主(智度论云提头赖吒)领乾闼婆及
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不令侵害。南方天
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主(智度论名毗楼勒叉)领鸠槃茶
及薜荔神。将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
博叉。此云杂语主(智度论云毗楼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
单那。将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
云多闻主。领夜叉及罗刹。将护郁单越人。
智度论云。天帝释具依梵音应云提婆那因。
释迦者(秦言能也)提婆(言天)因(言主)合而言之。是
能天主也。须夜摩天者(秦言妙善)兜率陀者(秦言妙足)
须涅蜜陀者(秦言化乐)婆舍跋提者(秦言他化自在天也)梵
天王名曰尸弃(秦言大顶别云大器)首陀婆天者(秦言净居天。且依
智度论逐要释。此少多自外天。已上天名具如婆沙论为文烦故不可具录也)中阿含经
云。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
面白佛言。世尊。何因缘名释提桓因。佛告
比丘。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行于䪺施。沙门婆
罗门贫穷困苦。施以饮食钱财灯明等。以堪
能故名释提桓因。复何因缘名富兰陀罗。告
曰。彼本为人时数数行施。衣被饮食乃至灯
明。故名富兰陀罗。复何因缘故名摩诃婆。告
曰。本为人时名摩伽婆。即以本为名。复何因
缘故名娑婆婆。告曰。本为人时以婆诜私衣
布施供养。故名娑婆婆。复何因缘故名憍尸
迦。告曰。本为人时为憍尸迦姓故。复何因缘
故名舍脂钵低。告曰。彼舍脂为天帝释第一
天后。复何因缘故名千眼。告曰。本为人时聪
明智慧。于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故。复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3b 页 T53-0283.png

天为主故。佛告比丘。然彼释提桓因本为人
时。受持七种受得天帝释。何等为七。谓供养
父母乃至等行惠施。如经偈说。为天帝释。
*** 业因部第三
问曰。六趣之报造何业生。答曰。依智度论说。
六趣之业不过善恶。各有三品。上者生天。中
者生人。下者生四恶趣。若依此义。但善上品
即得生天。不分散定别耶。若依业报差别经
中。具说十善得生天趣具分定散三界差别。
经云。复有十善能令众生得欲界天报。具修
增上十善得生欲界天报。此则欲界散善业
也。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界天报。为修有
漏十善与定相应。此则色界定善业也。复有
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界天报。一者谓过一
切色想灭一切有对想入空处定。二者过一
切空处定入识处定。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
无所有处定。四者过一切无所有处定入非
想非非想处定。以是四业得无色界报。若尔
此界何故不言十善业者。应言此界是无色
报杂色而修远离身口。是故据地但言四业
不就十善也。然上来所说皆是如来分别业
报因果相当不差异也。若依善戒经说。僧持
二百五十戒。尼持三百七十八戒。亦是生天
之业。故四分律偈云。
「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此据欲界天说。又如正法念经说。或因持戒
不杀不盗不淫。由斯三善亦得生天。此亦生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3c 页 T53-0283.png

也。又如温室经说。洒僧净业亦得生天及
上界报。此亦别时之意。非将洒僧散善得
生上界。但是欲界天报。又如涅槃经说。慈母
于恒河救儿。儿母俱死得生梵天。此是散心
之慈。不以馀定善助。岂得生天。此但据远因。
非局散慈则得上生。亦如一闻涅槃不堕四
趣。义亦如是。故正法念经云。若身不杀盗淫
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持此七戒
得生四天王天。若能持七种戒得生化生天。
此有上中下。若持不杀戒得生四天王处。若
持不杀不盗得生三十三天。若持不杀不盗
不邪淫得生夜摩天。若持不杀不盗不邪淫
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得生兜率陀天。受世
间戒信奉佛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两
舌恶口绮语。得生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又长
阿含经云。先于佛所净修梵行。于此命终生
忉利天。使彼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寿。二者
天色。三者天名称。四者天乐。五者天威德。又
杂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比丘。过去世时。拘
萨罗国有弹琴人。名曰鹿牛。于拘萨罗国人
间游行止息野中。有六广大天宫天女。来至
拘萨罗国鹿牛弹琴人所。语鹿牛弹琴人言。
阿舅阿舅。为我弹琴我当歌舞。鹿牛弹琴者
言。如是姊妹我当为汝弹琴。汝当语我是何
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弹琴。我当歌
舞于颂歌中自说所以生此因缘。彼人即
便弹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说偈歌言。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4a 页 T53-0284.png

「 若男子女人
胜妙衣惠施
施衣因缘故
所生得殊胜
施所爱念物
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复说偈言。
「 若男子女人
胜妙香惠施
爱念可意施
生天随所欲
见我处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若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三天女复说偈言。
「 若男子女人
以食而惠施
可意爱念施
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复说偈言。
「 忆念馀生时
曾为人婢使
不盗不贪嗜
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节身
分餐救贫人
今见居宫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供养中为最」
第五天女复说偈言。
「 忆念馀生时
为人作子妇
嫜妪性狂暴
常加粗恼言
执节脩妇礼
卑逊而奉顺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4b 页 T53-0284.png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供养中为最」
第六天女复说偈言。
「 昔曾见行路
比丘比丘尼
从其闻正法
一宿受斋戒
今见处天宫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尔时拘萨罗国鹿牛弹琴人而说偈言。
「 我今善来此
拘萨罗林中
得见此天女
具足妙天身
既见又闻说
当增修善业
缘今修功德
亦得生天上」
说是语已此诸天女即没不见。
*** 受生部第四
第一四天王天受生者。依长阿含智度论等。
四天王天皆有婚嫁。行欲如人然受化生。初
生如二岁小儿在其膝上(依顺正理论云。如五岁小儿别经云。男生
坐母右膝女生坐母左膝上也)儿来未久便知饥渴。自然宝
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饭色自白。中者青色。
下者赤色。若渴宝器甘露浆。如食之色。饮不
留停如苏投火。食讫便与诸天等量。初生
出时忆昔往业。戏已忘念。第二忉利天受生
者。依毗耶婆仙人。问佛经云。大仙当知。三十
三天游戏受乐。于树林中行见彼天子天女
同一处坐。心喜爱乐速生彼处。如线穿珠牵
线珠走。不生异道。即于生时彼天妇女手华
生。彼女见已自知有儿。即以此华授与夫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4c 页 T53-0284.png

上。必知其妻得天童子。二天心喜七日满已
长发旋动。清净无垢天衣具足。即彼天来生
七日之中忆念我某处退生此天中某我父母
我作善业极生喜。喜生已则心欲得即便行。
往诣彼处如醉象行。臂如象鼻洪圆纤长胸
则平正。臂如金色上下身粗中身则细。行则
庠审深心勇健。腰如弓弝背骨平直。两髀洪
满如芭蕉树。善知天法髭须短细天香甚香。
爪甲赤薄身体香洁。无主庄严取以严身。天
无病苦。于宫殿中次第渐行。见无主天女
见天童子。一切悉来围绕而住。作如是言。圣
子善来。此汝宫殿。我无夫主。久离夫主。独有
童子。我今年少。妙色具足。应相供养。乳若金
瓶。面如莲华开敷之色。如云电行端正可
喜。我是天女。今相供养奉给走使。此戏乐处。
如是妇女而来近之奉给供养。彼三十三天
有善法堂。天众集处。有八万四千柱。皆是众
宝所成。入者无诸恶触蚊虻等过。亦无眠睡
懈怠频申等过。无量百千天女欲心戏笑。无
有嫉心斗诤等过。颊净无垢如月镜轮。天女
之法以香彩色用点颊额以庄严面。天女咏
声共相娱乐。起世经云彼于天中。或在天子。
或在天女。或于坐处。或两膝内。或两股间
忽然而生。初生出时即如人间十二岁儿。若
是天男即在天子坐处膝边随一处生。若是
天女即在天女两股内生。既出生已彼天即
称是我儿女。初生之时以自业故得三种念。
一自知从某处死。二自知今此处生。三知彼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5a 页 T53-0285.png

即于其前有众宝器。自然盛满天须陀味种
种异色。有众宝器其须陀味色最白净。若报
中者其色稍赤。若福下者其色稍黑。彼天子
以手把取天须陀味。内其口中。即渐消融如
苏置火。即自消融无复形影。若有渴时即于
其前有天宝器盛满天酒。随福上中下白赤
黑色。略说如前。入口消融亦同前说。饮食
既讫身遂长大。粗细高下与旧男女等无有
异。此诸天子天女等。身既充足各随意趣。或
诣园苑看其树。自然种种衣服璎珞华鬘饮
食音乐低垂。随取无量亿数。诸天玉女在此
园中未见如是。以业熟故。了了分明。忆宿
世事如视掌中。由见天女迷诸色故。正念觉
智此心即灭。既失前念著现在欲。口唯唱
言。此等皆是。天玉女耶。天玉女耶。此则名为
欲爱所缚。顺正理论云。诸天初受生时。身量
云何。且六欲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
十岁人。生已身形速得圆满。色界天众。于初
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一切天众皆作圣
言。为彼言词同中印度。然不由学自解典言。
*** 界量部第五
依起世经云。须弥山下别有三级诸神住处。
其最下级纵广正等六十由旬。其第二级纵
广正等四十由旬。其最上级纵广正等二十
由旬。皆有七重墙院。乃至诸鸟各出妙音莫
不具足。此三级中皆有夜叉住。须弥山半高
四万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所居宫殿。须弥
山上有三十三天宫殿帝释所居。三十三天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5b 页 T53-0285.png

更一倍有化乐天。又更一倍有他化自在天。
他化天上又更一倍有梵身天。梵身天下于
其中间有罗摩波旬诸宫殿。倍梵身天上有
光音天。倍光音天上有遍净天。倍遍净天上
有广果天。倍广果天上有不粗天。不粗天下
其间别有诸天宫殿所居之处。名无想众生。
倍不粗天上有不烦天。倍不烦天上有善见
天。倍善见天上有善现天。倍善现天上有阿
迦尼吒诸天宫殿。阿迦尼吒天已上更有天。
名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
想处。此等皆名诸天住处。如是界分众生居
住。若来若去。若生若灭。边际所极。此世界中
所有众生。生老病死堕是道中。至此不过。是
名娑婆世界。无量刹土诸馀十方亦复如是。
又立世阿毗昙论云。从剡浮提向下二万由
旬。是无间地狱。从剡浮提向下一万由旬。是
焰摩世间地狱处。此二中间有馀地狱(计亦有远
近此论不述也)从此向上四万由旬。是四天王住处。从
此向上八万由旬。是三十三天住处。从此向
上十六万由旬。是夜摩天住处。从此向上三
亿二万由旬。是兜率陀天住处。从此向上六
亿四万由旬。是化乐天住处。从此向上十二
亿八万由旬。是他化自在天住处。有比丘问
佛。世尊。从剡浮提至梵处近远如何。佛言。
比丘。从剡浮提至梵处。甚远甚高。譬如九
月十五日月圆满时。若有一人在彼梵处。放
一百丈方石坠向下界。中间无碍。到于后岁
九月圆满时。至剡浮提地。无量光天复远一
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 第 285c 页 T53-0285.png

胜天至少净天复远一倍。从少净天至无量
净天复远一倍。从无量净天至遍净天复远
一倍。从遍净天至无云天复远一倍。从无云
天至福生天复远一倍。从福生天至广果天
复远一倍。从广果天至无想天复远一倍。从
无想天至善现天复远一倍。从善现天至善
见天复远一倍。从善见天至不烦天复远一
倍。从不烦天至不烧天复远一倍。从不烧天
至阿迦尼吒天复远一倍。而说偈言。
「 从阿迦尼吒
至剡浮提地
放大密石山
六万五千年
五百三十五
中间若无碍
方至于剡浮」
智度论云。譬如从色界初际下一丈石。经一
万八千三百八十三年。方至于地。
法苑珠林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