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6c 页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八+(十恶之六)细注【宋】【元】【宫】八八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 瞋恚部第十二此别二部(此别二部)
*** 述意部第一
夫四蛇躁动三毒奔驰。六贼相侵百忧总萃。
或宿重相嫌伺求长短。素怀结忿专加相害。
了无仁义顿失慈悲。杀法杀缘教死赞死。或
复潜行毒药密遣祝邪。遂使含毒府藏鸩裂
肝心。令其衔悲长夜抱痛幽泉。宛转何辞。烦
怨谁诉。故经曰。长者宅中多生毒树。罗刹海
上屡乞浮囊。亦如乾薪万束豆火能焚。暗室
百年一灯便破。故知瞋心甚于猛火。行者应
自防护。劫功德贼无过斯害。若起一念恚火
便烧众善功德。是以恶性之人人畜皆畏。不
简善人。语则成毒。好坏他心。令他厌恶。人无
爱者。众所畏弃。如避狼虎。现被轻贱。死堕地
狱。是故智者。见此等过。以忍灭之。不畏众苦
也。
*** 引證部第二
如正法念经云。若起瞋恚自烧其身。其心
䶖毒颜色变异。他人所弃皆悉惊避。众人不
爱轻毁鄙贱。身坏命终堕于地狱。以瞋恚故
无恶不作。是故智者舍瞋如火。知瞋过故能
自利益。为欲自利利益他人。应当行忍。譬
如大火焚烧屋宅有勇建者以水灭之。智慧
之水能灭恚火。亦复如是。能忍之人第一善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7a 页 T53-0867.png

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跳-兆+参]动。善净深
心。离身口过。离心愁恼。离恶道畏。离于怨
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
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
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
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
二世之乐。众人观之犹如父母。是忍辱人众
人亲近。是故瞋怒犹如毒蛇。如刀如火。以忍
灭之。能令皆尽。能忍瞋恚。是名为忍。若有
善人能修行善。应作是念。忍者如宝应善护
之。但诸众生善恶现别。愚人凌骂他过为
胜。智人下默以为第一。愚人因起小诤遂成
大怨。若己得胜他怨转深。若自理屈反加忧
苦。若能慎言不说人短。纵他骂我皆是往业
非为横报。
又六度集经云。昔者菩萨身为象王。其心弘
远。照知有佛法僧。常三自归。每以普慈拯济
众生。誓愿得佛当度一切。从五百象。时有两
妻。象王于水中得一莲华。厥色甚妙。以惠
嫡妻。嫡妻得华欣怿曰。冰寒尤甚。何缘有
斯华乎。小妻贪嫉恚而誓曰。会以重毒鸩杀
汝矣。结气而殒魂。灵感化为四姓女。颜华绝
人。智意流通。博识古今。仰观天文。明时盛
衰。王闻若兹。娉为夫人。至即陈治国之政。义
合忠臣。王悦而敬之。每言辄从。夫人曰。吾梦
睹六牙之象。心欲其牙以为佩几。王不致之。
吾即死矣。王曰。无妖言。人闻见笑尔。夫人
心生忧结。王请议臣四人。自云己梦曰。古今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7b 页 T53-0867.png

梦也。一臣曰。尝闻有之。所在弥远。一臣曰。
若能致之帝释。今详于兹矣。四臣即召四
方射师问之。南方师曰。吾亡父常云有之。然
远难致。臣上闻云。斯人知之。王即现之。夫人
曰。汝直南行三千里。入山行二日许。即至象
所。道边作坑。除汝须发。著沙门服。于坑中射
之。截取其牙。将二寸来。象师如命。行之象
处。先射象。却著法衣服。持钵于坑中止住。
象王见沙门即低头言。和南道士。将以何事
试吾躯命。答曰。欲得汝牙。象曰。吾痛难忍疾
取牙去。无乱吾心令恶念生也。志念恶者。死
入太山饿鬼畜生道中。夫怀忍行慈。恶来善
往。菩萨之上行也。人即截牙。象曰。道士汝当
却行。无令群象寻足迹也。象适人去远。甚痛
难忍。躄地大呼。奄然而死。即生天上。群象四
来咸曰。何人杀吾王者。行索不得。还守王尸。
悲痛哀号。师以牙还。王睹象牙心即恸怖。
夫人以牙著手中。适欲视之。雷电霹雳。椎
之吐血。死入地狱。佛告诸沙门。尔时象王者
我身是也。大妇者瞿夷是。猎师者调达是。
夫人者妙首是。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
如是。
又智度论。释提问佛云。
「 何物杀安隐
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
吞灭一切善」
佛答云。
「 杀瞋则安隐
杀瞋则无忧
瞋为毒之根
瞋灭一切善」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7c 页 T53-0867.png

又杂宝藏经偈言。
「 得胜增长怨
负则益忧苦
不诤胜负者
其乐最第一」
若行忍者则有五德。一无恨。二无诃。三众人
所爱。四有好名闻。五生善道。此之五德名平
和事。
又长阿含经偈言。
「 愚骂而智默
则为住胜彼
彼愚无知见
谓我怀恐怖
我观第一义
忍默为最上
恶中之恶者
于瞋复生瞋
能于瞋不瞋
为战中最上
夫人有二缘
为己亦为他
众人有诤讼
不报者为胜
夫人有二缘
为己亦为他
见无诤讼者
不谓为愚騃
若人有大力
能忍无力者
此力为第一
于忍中最上
愚自谓有力
此力非为力
如法忍力者
此力不可沮」
又修行道地经偈言。
「 其口言柔软
而心怀毒害
视人甚欢喜
相随如可亲
口言而柔顺
其心内含毒
如树华色鲜
其实苦若毒」
又赤嘴乌喻经云。昔有乌名曰拘耆(梁言赤嘴乌)
游在丛林树。产[孑*(焉-正+?)]诸子在于树上。时有拘耆。
与一猕猴共为亲厚。时丛树间有一毒蛇。伺
行不在啖拘耆子。无复遗馀。拘耆失子。悲鸣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8a 页 T53-0868.png

见。问之何为。答曰。蛇啖我子。了尽无馀。猕
猴曰。我当报之。时毒蛇行。猕猴前娆之。蛇怒
缠猕猴。猕猴捉得头拽至石上。磨破而死弃
掷而还。拘耆踊跃。畜生尚有相报。何况于
人。
又杂譬喻经云。昔有一蛇。头尾自诤。头语尾
曰。我应为大。尾语头曰。我应为大。头曰。我
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
可为大。汝无此术。尾曰。我令汝去。故得去
耳。若我不去以身绕木三匝。三日不已。不得
求食。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可放我。听汝为
大。尾闻其言。即时放之。复语尾曰。汝既为
大。听汝前行。尾在前行。未缘数步堕大深
坑而死。喻众生无智强为人我终堕三涂。
又僧祇律云。过去世时有一群鸡依榛林住。
有狸侵食雄鸡。唯有雌在后。乌来覆之。共
生一子。子作声时。翁说偈言。
「 此儿非我有
野父聚落母
共合生儿子
非乌复非鸡
若欲学翁声
复是鸡所生
若欲学母鸣
其父复是乌
学乌似鸡鸣
学鸡作乌声
乌鸡若兼学
是二俱不成」
此喻道俗虽持禁戒杂染不纯。相中似善口
出恶言。欲唤是善口复出恶。欲唤非善相复
出家。
又伐毒树经云。昔舍卫国有官园生一毒树。
人游树下皆悉头痛欲裂。或患腰疼。伐已还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8b 页 T53-0868.png

有智语之当尽其根。适欲掘根复恐定死。进
更思惟。出家学道亦复如是。佛说偈言。
「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心寤剋责即得初果。
又孛经说偈云。
「 恶从心生
反以自贼
如铁生垢
消毁其形
树繁华果
还折其枝
蚖蛇含毒
反害其躯」
又善见说偈云。
「 若人起瞋心
譬如车奔逸
车士能制之
不足以为难
人能制瞋心
此事最为难」
又修行道地经偈云。
「 其有纵瞋恚
怨害向他人
后生堕蚖蛇
或作残贼兽
譬如竹树劈
芭蕉骡怀妊
还害亦如是
故当发慈心」
又百缘经云。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
城中有一长者。名曰贤面。财宝无量不可称
计。多诸谄曲。悭贪嫉妒。终无施心。乃至飞鸟
驱不近舍。有诸沙门及婆罗门。贫穷乞丐从
其乞者。恶口骂之。其后命终受毒蛇身。还守
本财。有近之者。瞋目猛盛。怒眼视之。能令使
死。频婆娑罗王闻已心怀惊怪。今此毒蛇见
人则害。唯佛能调。作是念已即将群臣往诣
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具白前事。唯愿世
尊。降伏此蛇莫使害人。佛唱许可。于其后日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8c 页 T53-0868.png

螫如来。佛以慈力于五指端。放五色光明照
彼蛇身。即得清凉热毒消除。心怀喜悦举头
四顾。是何福人。能放此光。照我身体。使得清
凉快不可言。尔时世尊见蛇调伏。而告本缘。
蛇闻佛语深自剋责。盖障云除自忆宿命。作
长者时所作恶业。今得是报。方于佛前深生
信敬。佛告之言。汝于前身不顺我语。受此蛇
形。今宜调顺受我教敕。蛇答佛言。随佛见授
不敢违敕。佛告蛇言。汝若调顺入我钵中。佛
语已竟寻入钵中。将诣林中。王及群臣闻佛
世尊调化毒蛇盛钵中来。合国人民皆往共
看。蛇见众人深生惭愧。厌此蛇身即便命
终。生忉利天即自念言。我造何福得来生天。
即自观察见在世间受毒蛇身。由见佛故生
信敬心。厌恶蛇身得来生此受天快乐。今
当还报佛世尊恩。赍持香华光明照曜。来诣
佛所前礼佛足。供养讫已却座一面。听佛说
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说偈赞
佛。
「 巍巍大圣尊
功德悉满足
能开诸盲冥
寻得于道果
除去烦恼垢
超越生死海
今蒙佛恩德
得闭三恶道」
尔时天子赞叹佛已。绕佛三匝还诣天宫。时
频婆娑罗王闻佛说悭贪缘。时会诸人。有得
四沙门果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欢喜奉
行。
又百缘经云。佛在骄萨罗国。将诸比丘欲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9a 页 T53-0869.png

恶。复有五百放牛之人。遥见佛来将诸比丘
从此道中行。高声噭唤。唯愿世尊莫此道
行。此牛群中有大恶牛。极突伤人难可得过。
尔时佛告放牛羊人言。汝等今者莫大忧
怖。彼水牛者设来抵我。吾自知时。语言之
顷。恶牛卒来。翘尾低角。刨地唤吼。跳踯直
前。尔时如来于五指端化五师子。在佛左右。
四面周匝。有大火坑。时彼恶牛甚大惶怖
四向驰走。无有去处。唯佛足前有少许地。宴
然清凉。驰奔趣向。心意泰然。无复怖畏。长
跪伏首舐世尊足。复便仰头视佛如来喜不
自胜。尔时世尊知彼恶牛心以调伏。即便为
牛而说偈言。
「 盛心兴恶意
欲来伤害我
归诚望得胜
返来舐我足」
时彼水牛闻佛世尊说此偈已深生惭愧。欻
然寤解盖障云除。知在先身在人道中。所
作恶业倍生惭愧。不食水草即便命终。生忉
利天。忽然长大。如八岁儿。便自念言。我修何
福生此天上。寻自观察。知在世间受水牛身。
蒙佛化度得来生天。我今当还报佛之恩。作
是念已。赍持香华来诣佛所。光明赫奕照佛
世尊。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
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还乎天
宫。时诸五百放牛人。于其晨朝来诣佛所。佛
为说法心开意解。各获道迹求索出家。佛
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
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时诸比丘见是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9b 页 T53-0869.png

造何业生水牛中。复修何福值佛世尊。佛告
诸比丘。汝等欲知宿业所造诸恶业缘。今当
为汝等说。偈云。
「 宿造善恶业
五劫而不朽
善业因缘故
今获如是报」
于贤劫中。波罗柰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
彼法中有一三藏比丘。将五百弟子游行他
国。在大众中而共论议。有难问者不能通
达。便生瞋恚反更恶骂。汝等今者无所晓知。
强难问我状似水牛抵突人来。时诸弟子咸
皆然可。各自散去。以是恶口业因缘故。五
百世中生水牛中。及放牛人共相随逐。乃至
今者故未得脱。佛告诸比丘。欲知彼三藏
比丘者。今此群中恶水牛是。彼时弟子者。今
五百放牛人是。佛说是水牛因缘时。各各自
护身口意业。厌恶生死得四沙门果。有发无
上菩提心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正报颂曰。
「 愚人瞋恚重
地狱被烧然
豺狼诤围绕
蚖毒竞来前
𪘬齰怒自食
背胁纵横穿
自作还自受
恚火竞相煎」
习报颂曰。
「 怒心多毒害
沈没苦恶道
出彼得人身
馀报他还恼
见者求其过
憎嫌如毒草
此既无宜利
愚瞋何所宝」
**** 感应缘(略引十验)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69c 页 T53-0869.png

* 梁曲阿人姓弘忘名
* 梁秣陵令朱贞
* 梁南阳乐盖卿
* 梁参军羊道生
* 梁刺史张皋
* 周文帝宇文泰
* 陈中书舍人虞陟
* 陈庾季孙
* 梁武昌太守张绚
* 梁时裴植
梁武帝欲为文皇帝陵上起寺。未有佳材。宣
意有司使加求访。先有曲阿人姓弘忘名。家
甚富厚。乃共亲族多赍财货。往湘州治生。遂
经数年营得一筏。可长千步。材木壮丽世所
希有。还至南津。南津校尉孟少卿。希朝廷
旨乃加绳墨。弘氏所卖衣裳缯䌽。犹有残
馀。诬以涉道劫掠所得。并刻造作过制。非商
估所宜。结正处死。没入其官筏。以充寺用。奏
遂施行。临刑之日。敕其妻子。可以黄纸百张
并具笔墨置棺中也。死而有知必当陈诉。又
书少卿姓名数十吞之。可经一月。少卿端
坐便见弘来。初犹避捍。后稍款服。但言乞恩
呕血而死。凡诸狱官及主书舍人。预此狱事
及署奏者。以次殂没。未出一年零落皆尽。皇
基寺营搆始讫天火烧之。略无纤芥。所埋柱
木入地成灰。
梁秣陵令朱贞。以罪下狱。廷尉平虞[耑*(犮-乂+又)]考覈
其事。结正入重。贞遣相闻与[耑*(犮-乂+又)]曰。我罪当死。
不敢祈恩。但犹冀主上万一弘宥耳。明日既
是朱家墓日乞得过此奏闻可尔以不。[耑*(犮-乂+又)]答
云。此于理无爽。何为不然。谨闻命矣。而朱事
先入明日奏束。[耑*(犮-乂+又)]便遇客共饮致醉。遂忘抽
出文书。且曰。家人合束内衣箱中。[耑*(犮-乂+又)]复不
记。比至帝前顿足香橙上。次第披之方见此
事。势不可隐。便尔上闻。武帝大怒曰。朱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70a 页 T53-0870.png

欺网将死之人。鬼若无知故同灰土。傥其有
识誓必报之。贞于市始当命绝。而[耑*(犮-乂+又)]已见其
来。自尔后时常见[耑*(乏-之+友)]见来甚恶之。又梦乘
车在山下。贞居山上推石压之。月馀日[耑*(乏-之+友)]除
曲阿令。拜之明日诣谢章门阙下。其妇平常
于宅暴卒。[耑*(乏-之+友)]狼狈而还。入室哭妇。举头见贞
在梁上。[耑*(乏-之+友)]曰。朱秣陵在此。我妇岂得不死。言
未讫而屋无故忽崩。[耑*(乏-之+友)]及男女婢使十馀人
一时并命。右丞虞骘是其宗亲。经始丧事。见
[耑*(乏-之+友)]还暂下堂避之。仅得免难。
梁庐陵王在荆州时。尝遣从事量括民田。南
阳乐盖卿亦充一使。时公府舍人韦破虏。发
遣诫敕。失王本意。及盖卿还以违误得罪。
破虏惶惧不敢引愆。但诳盖卿云。自为分雪
无劳诉也。数日之间遂斩于市。盖卿号噭
无由自陈。告语家人。以纸笔随敛。死后少
日破虏在槽上看牛。忽见盖卿挈头而入。持
一碗䔉齑与破虏。破虏奔走惊呼。不获已而
服之。因此得病未几而死。又杜嶷梁州刺
史怀瑶第二子也。任西荆州刺史。性甚豪忌。
新纳一妾。年貌兼美。宠爱殊深。妾得其父书
云。比日困苦欲有求告。妾倚帘读之。嶷外
还。而妾自以新来。羞以此事闻嶷。因嚼吞
之。嶷谓是情人所寄。遂令剖腹取书。妾气
未断而书已出。嶷看讫叹曰。吾不自意匆匆如此。伤天下和气其能久乎。其夜见妾
诉。嶷旬日而死。襄阳人至今以为口实。
梁太山羊道生。为梁邵陵王中兵参军。共兄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70b 页 T53-0870.png

近路顿待道生。道生见缚一人于树。就视乃
故旧部曲也。见道生洟泣哀诉云。汉州欲
赐杀。求之救济。道生问何罪。答云。失意逃
叛。道生曰。此最可忿。即下马以佩刀剜其
眼睛吞之。部曲呼天号地。须臾海珍来。又
劝兄决斩。至座良久方觉眼在喉内。噎不肯
下。索酒咽之。频倾数杯终不能去。转觉胀塞。
遂不成宴而别。在路数日死。当时见者。莫不
以为有天道验矣。
梁东徐州刺史张皋。仆射永之孙也。尝被败
入北。有一土民。与皋盟誓。将送还南。遂即出
家名僧越。皋供养之。及在东徐亦随至任。恃
其勋旧颇以言语忤皋。皋便大怒。遣两门
生。一人姓井。一人姓白。皆不得其名。夜往杀
之。尔后夕夕梦见僧越云报怨。少日出射。而
箭帖青伤指。才可见血。不以为事。后因㓟
梨。梨汁渍疮。乃始脓烂。停十许日膊上无故
复生一疮。脓血与指相通。月馀而死。
周文帝宇文泰。初为魏丞相。值梁朝丧乱。
梁孝元帝为湘东王。时在荆州。时遣使通和。
礼好甚至。与泰断金。立盟结为兄弟。后平侯
景。孝元即位。泰犹人臣。不加崇敬。颇行倰
侮。又求索无厌。或不惬意。遂遣兵袭江陵。
俘虏朝士至于民庶。百四十万口。而害孝元
焉。又魏文帝先纳茹茹主郁久闾阿那瑰女
为后。和亲殊笃。害梁主之明年。瑰为齐国
所败破国。率馀众数千奔魏。而突厥旧与茹
茹怨雠。即遣饷泰马三千匹。求诛瑰等。泰遂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70c 页 T53-0870.png

郁久闾一姓五百馀人。流血至踝。茹茹临死。
多或仰天而诉。明年冬泰猎于陇右得病。见
孝元及瑰为祟。泰发怒肆骂。命索酒与之。两
月日死。
陈主初立梁元帝第九子晋安王为主。而辅
载之。会稽虞陟。本梁武世为中书舍人尚书
右丞。于时梦见梁武谓陟曰。卿是我旧左右
可语陈公莫杀我孙。若杀于公不好。事甚分
明。陟既未见有篡杀兆形。不敢言之。数日
复梦如此。并语陟曰。卿若不传我意。卿亦不
佳。陟虽嗟惋决无言理。少时之间太史启云。
殿内当有急兵。陈主曰。急兵政是我耳。仓
卒遣乱兵害少主自立。尔后陟便得病。又梦
梁武曰。卿不能为我语陈主。致令祸及卿与
陈。寻当知也。陟方封启叙之。陈主为人。甚信
鬼物。闻此大惊。遣舆迎陟面相讯访。乃尤
陟曰。卿那不道。奇事奇事。六七日陟死。寻
有韦载之怪。
陈庾季孙性甚好杀。滋味渔猎故是常事。奴
婢愆罪。亦或尽之。常大笃病。梦人谓曰。若能
断杀。此病当差。不尔必死。即于梦中誓不复
杀。惊寤战悸汗流浃体。病亦渐瘳。后数年有
三门生。窃其两妾以叛。追寻获之。即并驱
杀。其夕复见前人来云。何故负信。此人罪不
至死私家不合擅刑。今改决无济理。投明
呕血。数日而终。
梁武昌太守张绚常乘船行。有一部曲。役力
小不如意。绚便躬捶之。一下即[辟/夕][(打-丁+片)/夕]。无复活
十恶篇第八十四之六¶ 第 871a 页 T53-0871.png

对绚敛手曰。罪不当死。官枉见杀。今来相
报。即跳入绚口。绚因得病。少日而死。
梁裴植随其季叔。叔业自南兖州入北。仕于
元氏位至尚书。植同堂妹夫韦伯鼎有学业。
恃壮业气自以才智常轻倰倰。植憎之如
雠。后于雒下诬告植诬为废立。植坐此死。
百许日伯鼎病。向空而语曰。裴尚书死不独
见由何以怒也。须臾而卒。万纽于中者。北
伐人。仕魏世为侍中领军。明帝勋专权在
内尚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乃共劝高陵阳
王雍出中。中闻之逼有司诬奏其罪。矫诏并
杀之。朝野愤怨莫不切齿。二年中得病。见
裴郭为崇寻死(右此十验出冥祥记)。
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