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二十六○下篇 (自动笺注)
記言卷之二十六○下篇
 世變
  
虛庵
公元1495年
鄭希良淳夫者。
首陽人
好高節。
恥與惡人居。
恥與惡人言。
博文多學。
尤深於易數
陰陽運化
善推占通變法術
自號虛庵者也
弘治八年
國子壯元。
我 康靖王薨。
七日。
旣成服。
太學諸生
上疏言爲 大行佛事事。
所言太切。
西海
尋釋之。
其年。
大科
文學於時
翰苑
極言禁中事。
明年戊午
遷奉敎。
寵賚之甚善。
史禍作。
金宗直詆毀 先王
不道
掘其塚斬屍。
金馹孫權五福,權景𥙿,李穆,許磐。
黨惡
貶損先王
大逆棄市
姜謙杖一百。
邊邑爲奴。
沒入其家。
表沿沫,洪瀚,鄭汝昌公子摠。
犯亂言。
姜景敍,李守恭,鄭希良,鄭承祖
告奸
皆杖一百流三千里。
李宗準崔溥李黿李胄金宏弼,朴漢柱任煕載康伯珍李繼孟。
宗直門徒
非議國政
各杖八十。
邊邑付處。
烽燧庭燎干。
希良初配義州
三年
量移金海
一年
母沒。
妖孼
寬釋諸囚。
乃得還。
廬於德水
嘆息曰。
公元1498年
甲子之禍。
甚於戊午
一日
亡去絶蹤
不知所終
初。
家踵。
得之祖江沙壖上。
遺其巾屨而已
以爲溺水死。
五月五日
年三十四。
無子。
其妻埋其遺衣服。
亡日以祀之。
 康靖時
燕山母妃旣賜死死。
燕山卽位
心怨之。
愼守英者。
王后弟。
寵婞用事
匿名書
誹謗朝政
負罪怏怏怨望
遂有甲子之禍。
尹弼商,韓致亨,韓明澮鄭昌孫魚世謙,沈澮,李坡,金升卿李世佐,權柱,李克均,成俊。
坐廢母妃事。
皆致之極刑
致亨,弼商均,坡,俊。
幷族其家。
洪貴達權達手,李幼寧,卞亨良,李守恭,郭宗藩,公子深源,朴漢柱康伯珍崔溥成仲淹,朴誾李黿金宏弼,申澄,沈順門,姜詗,金千齡鄭麟仁,李胄趙之瑞鄭誠謹,鄭汝昌
或以宗直門徒
或以敢諫。
僇死
而其已死者
皆僇其屍。
親戚皆連死。
後二年
燕山廢。
大釋囚徒
連坐者皆得還。
金宗直以下
皆復其官。
或傳嘉靖間
陶叟李先生
易於小白山中
有老釋。
訂正句讀甚善。
先生疑其爲虛庵也。
試問之曰。
釋知易乎。
辭謝不答。
又問釋知鄭虛庵乎。
虛庵爲誰。
先生爲言之。
曰。
然。
吾嘗聞其姓
名。
亦略知其爲人也。
曰。
世旣易矣。
禁亦釋矣。
虛庵不出。
何也。
曰。
其人者亡去
母死。
終喪
不孝
事君。
亡君之命。
不忠。
安有不忠不孝而立於世也。
先生以爲虛庵也。
厚禮之。
起去
仍不知所之云。
今見戊甲史禍記事
虛庵事。
亦言此事如此
嗟乎
攷其心與事。
使人出涕
如斯人者。
古之所謂淸士者也。
當世變。
逃世遁跡
沒身而不悔。
特其行卓然尤奇。
遺文傳於世。
淸苦絶俗
其文亦然
趙侍講遺事後題
趙侍講之瑞
燕山時。
直諫
極刑死。
士林悲之至今
悲夫
天之生善人不偶然
而卒則殃㜸其身。
遂爲爲善者戒。
何哉。
傳曰。
歲寒然後
之後凋。
故桀之世。
梅伯
之世。
比干
剖心而不悔。
孔子曰。
仁也。
雖當大昏亂之世。
君子直義不回
盡忠不辭死。
殺身嗜欲
於是義明而行益著
以彰直道後世
有以百代
而爲忠臣志士之勸不微。
天之生善人不偶然
如此
又其婦人成烈女之行。
聞者嗚咽
多足悲者。
故吾表而書之趙侍講遺事後。
守愚
公元1649年
守愚崔先生永慶。
字孝元
南冥弟子也。
至孝
篤行
 宣祖召拜持平
不就
後拜司畜。
時儻議已成。
己丑獄死。
初。
牛溪隱者。
先生甚善。
沈義以外戚方貴用
其人好任俠能致客。
禮接士大夫
牛溪亦見待頗厚。
先生恥之。
遂絶不見
相國澈。
亦名位貴盛
節儉自遂名。
先生曰。
索性小人
澈聞之怒。
己丑獄起。
告引三峯者。
不得其人。
澈當論囚
掦言曰。
南士有與賊通者。
遂令其客造言
以爲吉者慶也。
三峯別號也。
賊徒故匿其名。
陰相號別。
以此傳播衆口
令人習聞
積疑已成。
獄旣平。
澈白 上。
御史南中
以安士民心。
陰令御史
崔永慶事
以實吉三峯之語。
御史(吳億齡)不從其所指。
澈計沮。
乃使兩南監司兵使啓 上。
獄事復起
而令先生對獄
自陳罪人通書來往
若有罪無辭者。
先生實無三峯之號也。
 上知無事
卽釋之。
而澈又令兩司
請再鞫。
先生瘐死獄中。
後。
 上悔之。
追爵之。
廩給妻子
而深咎兩臣
至謂凶毒澈云。
先生初得釋。
牛溪使其子
問之曰。
見嫉於誰某至此也。
先生曰。
吾見嫉於若父。
後有再鞫之事。
儒生金宗儒。
善山人
學於牛溪者也。
諸弟子私遣宗儒。
牛溪所乞解。
牛溪默然久之曰。
其人偏僻
亦言或自號三峯云
宗儒退而咄咄曰。
守愚死矣。
相國澈實主獄。
守愚弟子深咎牛溪
以此故也。
先生卓犖高氣
白髮鬚眉
儀狀甚嚴。
使人望之可畏
李相國恒福。
時爲推鞫問事
嘖嘖曰。
因問囚。
得見巨人
左相公命元。
亦稱之曰。
雖在縲絏之中。
凜然使人起敬云。
先生僕隷
械繫栲問之。
或私謂曰。
戒飭獄詞
毋令異同也。
先生曰。
各自言。
說之爲。
終不應。
先生疾革
諸弟子因獄卒
一言弟子
無他答。
但書曰正。
遂絶。
字不成
聞者悲之。
先生在獄中。
向必北面
一息未絶。
不變
先生六十二。
白沙遺稿
己丑錄。
先生冤事甚悉
後其子孫聽用事者言。
匿之。
僞作己丑錄。
行於世。
先生初見南冥
南冥以爲高士也。
先生持平疏曰。
當今國是靡定。
公正不行
朋儻成風
紀綱日墜
此實消長安危之幾云。
鄭困齋事
困齋先生鄭氏。
諱介淸
 宣祖徵士也。
先生篤信好古
隱居敎授
弟子日進
先生弟子
鄕飮酒之禮於大安學舍
州牧夢鼎。
往而觀其禮。
歎曰。
三代之禮在此。
薦其賢。
爲州訓導
先生嚴師弟子之禮。
施敎
一以小學藍田鄕約。
冠婚喪祭
鄕校生洪千璟者。
嘲笑率敎
州家責罰之。
造言
誹謗始此。
柳侯去。
先生亦謝歸。
金公誠一來代之。
更以禮請之。
先生終不就。
 宣祖聞其賢。
除官
不起
校正經書義。
大召諸儒。
先生亦召。
辭去
後拜典牲主簿
上疏言道立本之說。
 上嘉之。
曰。
乃今得見至論
欲召用之。
辭以親老。
除近邑以便養。
遂爲谷城縣監。
半年謝歸。
日本倭將有變。
試我多無忌
 上憂之。
問群臣。
誰可任將者。
議政朴淳薦之曰。
鄭介淸旣以儒術致名。
而實有將帥才。
其人眞可任將。
公家多書
先生嘗求觀書
公心賢之
待以客禮
先生不與議政澈之爲人
或言其有淸白操可取
先生不答。
但曰。
其人飾情僞行
正人也。
澈聞之。
深怒
之。
未久。
有鄭汝立上變事。
旣成
澈令郡邑廉問罪人儻與當捕者。
人莫知所以也。
羅州人有五六輩。
發告鄭介淸罪人通狀
先生罪人不識面者。
校正經義時。
相接而已
客丁巖壽,洪千璟等。
共爲羅織云。
按問
無實
上意始解
澈曰。
介淸雖自言無罪
嘗著排節義論。
惑亂人心
其流之害。
甚於洪水猛獸
栲問之。
南方之俗。
好氣任俠
循法度。
以爲高。
先生作東節義,晉宋淸談說以警俗。
澈以排節義
啓上激之也。
 上以方叛逆
甚怒。
學士
一一辨釋其言。
布告四方
正士習。
介淸照律配去。
初配渭源
澈改極北之慶源
六月
阿山堡。
月餘先生歿。
柳相國成龍白 上曰。
鄭介淸平生經術行誼自勵
偶然一著論。
卒至滅身云。
先生有所著隨手九卷
愚得三卷
獄事搜括罪人書至。
 上覽之曰。
此讀古人之書者也。
下縣邸給其家。
皆失之。
愚得錄傳於世。
鄕人立祠其鄕以祀之。
 孝宗時
澈儻復用事。
白 上毀其祠。
奇相國事
公元1639年
相國姓奇氏
德陽人
初名自靖
後改自獻。
字士靖
己卯名臣應敎遵之曾孫也。
少以才藝發聞
二十一。
太學
二十九。
大科
選入翰苑
光顯於朝。
沈毅有力量。
細故數數態色
 宣祖信任賢之
常侍帷幄
大司憲
徵士崔永冤死事。
當時鍛鍊成獄者。
抵罪
而其已死者
追奪官爵
及爲右相
王子㼁生。
 上素不快世子
易世子
私問公。
公對曰。
建立已久。
人心已固。
不可動也。
不果易。
然 上心已定矣。
大臣居公右者
國命
 上亦專任之。
公遂謝病
光海時復入相
時事大變矣。
用事者屢起大獄
日以論死制人
公每議獄
寬平
生議不數
而亦不使之覺也。
常言曰。
匹夫之死生。
不足爲國存亡大數也。
光海殺王子㼁。
鄭蘊上疏力諫。
光海怒。
欲殺之。
公執不可
光海不得殺。
囚之耽乇羅十年
 太妃閉時。
阿縱者。
爭言當廢上書者。
至累數百人
政府議。
公雖極言往古成敗之事。
以冀改悟
然獨爭力尠。
不足以動上意
請廣收群臣議。
政府
宗室文武百官雜議
於是三司論以黨逆
欲沮其
議也。
不爲動。
久坐不起
議畢上。
畏懼
終無一人敢言可者
公嘆之曰。
有宗貴臣
休慼之者
不顧大義
負國至此耶。
出國門。
繼而有故李恒福以下諸言不可者
皆重於時而盡斥去
公竄吉州
人心擾亂
鄭仁弘
初旣主張此事者。
當上議。
兩端說曰。
君臣母子
名義出天而不可易。
爭論者。
皆惜此名義云。
至此
光海亦心畏難
閉之西宮而已
亦莫之敢顯言廢之也。
公實有力焉。
爾瞻用事日久
禍福人。
惟所欲。
自公以下
仄目畏事之。
獨自無所憚。
忌嫉殊甚
顧無詞以斥之也。
至是乃竄。
初。
光海幾不得立。
賴公旣得立。
心德之。
尊寵賜賚之。
一朝放流之。
示譴而已
特召之。
待之如舊
而見國勢已去
不可有爲也。
東遊海上
不復預國家事矣。
 仁祖反正時。
功臣等私遣韓嶠。
公意
欲問計。
公心知之。
佯聾
再問而再不答。
嶠去而功臣相謂曰。
大臣持重多智。
彼旣得志
其所爲。
吾等不得禁。
不召
其人多執法時論抵罪者之親屬諸客。
積怒於公者。
反爲必報之計。
陰求過日密。
 
仁祖反正
收召先王舊臣
而公拜相
識者
皆知其必死也。
功臣旣成功。
設機
所忌者皆殺之。
次及公。
元功李貴
獨言無罪
不當死。
尋陷大獄
付處瑞山。
陰使人告有變。
王府召問之。
對獄自言無罪
且曰。
熒惑南斗
可移於相。
必殺臣以弭災
李适書聞
功臣等大懼。
陰謀曰。
不殺
內應爲亂
密白上。
出公士大夫失志三十七人
皆斬之。
公以大臣
不加誅。
令之自處
於是公之昆弟諸子僇死
氏族矣。
李相國元翼白 上曰。
奇自獻。
當宥及苗裔者。
而其身不免
親戚皆死。
可哀也。
李贊
亦爲 上言之。
 上始感悟
命復其官。
公布衣時。
從先生長者。
習聞古人餘敎。
嘗爲東省
弟子禮。
見朴洲先生
薦士二人
趙穆,朴洲。
洲不出。
樂山澤之遊。
多所博觀外家遐遠奇偉之術。
而門無迂怪客言神仙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