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三十七 (自动笺注)
記言卷之三十七
 陟州記事
  
陟州誌序
州。
山海之隅。
東界窮處
無文獻。
古事無徵
輿誌所載。
亦多闕遺
國初
以穆祖皇妣外鄕
以郡陞府。
又有賜帶藏之府司
今三百年。
皇考皇妣墳墓所在及穆祖舊遺址
古老相傳
亦且三百有餘年。
中間
希冀妖妄言所欺。
墳墓舊遠。
頹圮不修
禮節不擧
今亦八十餘年。
良爲慨恨
府中古事言之。
一歲留防卒。
五領海上
煙臺候望五所
今罷留防七十一年。
當時軍吏士皆老死
今無一人知者
況數百年以上者哉。
余於元年十月
來守是府每以公事之暇。
日訪父老傳說
又得老吏允直金榮鸞等私藏雜記
參以輿覽地誌
建置沿革
古事古蹟
山川道里
人物謠俗風氣之變。
土地五穀之宜。
陂池灌漑
珍木芳草
鹽鐵海錯
墳墓群祠禮式。
臺榭遊觀官府之治
學校之養。
孝子烈女
閭里壽考
以至佛宇淫祠
妖孼變故
各因詳略
爲州誌。
共一百二十六事。
不失典常
各有條
理。
其於博采古事
循俗
亦或有補云。
蘆洞,東山二墓記。
公元1250年
輿覽曰。
穆祖皇考墓。
府西四十五里蘆池洞。
皇妣墓。
府西三十里東山
地理誌亦云。
又古吏金允直私藏古事
有曰。
正統間世宗時
司李承敎墳墓所在
古老高鳳生,曺興保,崔山,欣萬妻山德等所告。
亦曰。
皇考墓。
在蘆洞。
皇妣墓。
東山
弘治初成宗時
宗簿寺承傳移本道
令親審兩墓頹圮形止以啓。
明年庚戌
禮曹承傳。
本道封築塋域
有命毋封築。
守護而已
嘉靖中明宗時
監司仁恕狀啓。
每年奉審。
良民四戶
守護墳墓
萬曆初
監司鄭澈上墳墓。
請修墓。
三公一依成宗時古事
申明施行
時有正兵驛吏戒守等。
希望恩澤
造言以爲兩墓俱在黃池上。
石物皆在。
又有武人士龍上疏
實其言
士大夫已多信之者
至於經筵官李潑,金玏啓上
搜訪山中
事皆虛僞
竟不得其實
然自此蘆,東二墓守護奉審之禮因廢。
今八十餘年。
又有一說
皇妣
鄭氏墓。
平昌
鄕人傳說誤也。
考之族圖。
孝妃李氏千牛衛長史諱公肅
妣突山郡夫人鄭氏兩墓。
皆在平昌
祭式亦可見。
非所疑也。
祖舊遺墟
在蘆洞,東山之間。
相去五里六里
今其垣礎尙存
村老人相宅基宅田
墳墓所在乎。
本府太祖太宗
列郡陞府。
加賜犀帶府司
藏之至今
傳者以爲穆祖外鄕故也。
海隅一文獻可徵。
三陟平昌非但爲后妃之鄕。
亦安知非墳墓之鄕而爲之加賜也。
博採古事
詢問父老
以附孫大夫實記。
社稷壇
公元1523年
上之二年辛丑
敎令修列邑諸祀壇場。
以肅祀事。
府使欽奉上旨
卜日乃擧壇成。
壇方二丈五尺
三尺
壇脚二丈九尺
一級一尺
三級
級尺。
四出陛。
各置石砌
漫道
四門同一壝。
門闊一丈
壝二十五步。
瘞坎於壇。
北南出陛。
方深足以容物
石主壇上南陛之上。
二尺五寸
方尺
剡其上。
倍(一作培)其下半。
禮也。
嗚呼
二氣良能
流行不息
生育萬物
其德甚盛。
封其
壇壝
其時日。
獻其牲幣
所以昭事鬼神
祈福祥。
禮節儀式
藏之禮官
頒下四方
敬畏崇奉之意。
實主於敎民善俗之方也。
都護府使許穆
記。
公元1302年
北坪堤堰記(壬寅年)
公元1523年
朝廷以爲農者
生業大本
驅民稼穡
盡力溝洫
爲政先務
今無歲不旱。
八路大無。
救旱之方。
莫切於瀦澤開渠。
廣興水利
版籍所載堤堰之處。
毀缺
爲有力者冒占爲田。
當一一修築如舊
犯禁摘發科罪事。
行關到府。
攷閱府籍。
堤堰六。
龍場東池無缺
釜前無水。
其他頹圮處三。
告諭父老
備知朝廷憂恤百姓之意。
民丁一人
不足則計日開市
役民修治廢堰。
池內四百八十五尺。
池上二百三十四尺東五里百七十尺。
役事旣完。
大雨水滿
暮春之月。
柳新靑。
蒲葉出水寸許。
水鳥翔集
池下溝塍千頃
北坪自三花新興以東。
又開渠大小五。
其二前年始開。
其三皆舊渠。
灌漑利如此。
北坪自古沃野足食
以此云。
陟州大風
公元1524年
三年秋七月
大風
拔木廬舍
大水
水川溢。
府中耆老軍吏皆曰。
海濱
雖常多大風。
近古未有云。
東界王化隔遠
謠俗尙強鬪。
暴寡怯弱
廉義
自余受命爲民。
高年
存孤弱。
父老鄕約
法禁
禁土豪爲民害者。
數十輩以收束之。
是日大風
竊疑之。
民心旣習於無敎。
一朝大駭
聞風土之氣。
而爲號令之應。
書曰。
師尹省日。
今吾以三尺之律。
勝其俗。
氣類之所感召
暴風動物耶。
書而記之。
頭陁山記
六月
入頭陁山。
三花寺者。
頭陁伽藍
今廢不知年代
叢棘中。
唯有古塔,鐵佛敗壞
入山中。
川上深松巨石。
石臨脩瀨。
相對層臺
謂之虎巖云
臺上西行
石崖獅子項。
川上小嶺石崖下。
水淸石白。
盤石曰石場。
巖洞開豁
水流石上
淸淺可涉。
日夕松影毿毿
石場。
或曰山人棄匏巖云
北崖石臺曰伴鶴臺
過此則山皆石。
危石如削。
前有彌勒峯。
尤奇。
過石場。
西北中臺
前年山火燒盡
山僧移作二花寺。
三花最下。
中臺在山中川石之衢。
最佳寺。
前溪曰武
陵溪
中川石之名。
皆舊使君金侯孝元名之。
金侯之化至今傳之。
府內金使君祠。
北瀑在中臺後。
石洞嶄巖
其下則山石平
而漸下無亂石。
人可躋而遊山。
水流瀉。
石上百步中臺
攀傅巖壁
不得竝足而行。
鶴巢臺。
至此
山氣嵯峨
日高朝霞未斂。
坐石苔。
觀瀑布。
謂之濺珠巖。
前峯舊有鶴巢
不至六十年云。
躡雲梯數層。
遊指祖。
山石窮處
傍有石窟
中有麻衣老人土床。
南望古城。
北嶺最高。
路絶不可登。
東麓石峯
臨淵水而止。
東北次峯。
東而南下
石麓
與黑嶽北相對
其中川水出焉。
又西三石峯。
淵上石峯竝峙。
而其最西者最極。
上有石圩。
苔老水淸
老松高尺許。
峯各三。
躡足而上
不可俯。
不可竝立
其中峯危三重
一足則搖。
故名曰動石云
下川水積焉。
石如踣瓮。
其廣專壑。
水積其中
水深黑。
不可俯而窺。
旱則禱雨於此
水窮源。
有古上院廢墟
或曰
高麗李承休山居云。
下山
追記
故石場夕而鶴臺朝。
逆記之。
眉叟。
記。
(六月三日。)
栽松
五十川水
東流邑城西石壁下
折而南流爲脩潭。
潭渚白礫
上平
上之三年正月
栽松
潭上西盡平蕪
川上數里。
天旱
令促栽。
一步數株。
枯旱
千樹
余登西樓
指點曰。
某稀某促。
數十年後
高木脩林。
寒影蒼蒼
湍瀨皆碧。
沙彌漫。
一倍川上佳趣
頃年
溟州李使君
余言此事如此
李君于時議。
得罪
良爲可嘆
幷記之。
籩豆
公元1523年
二年冬
余旣上任
召父老群吏。
謠俗古事
明日
五聖廟
諸生祭器
簠簋樽俎皆不中式
籩豆無制
不成器
慢褺不稱禮式。
退而考三禮圖。
先作籩豆
豆口圓徑尺二寸
四寸
高尺二寸
漆赤。
中受四升
籩如之。
緣篚長三尺。
一尺
六寸
足高三寸
盛幣或盛勺。
或盛苴茅
或代肵俎
旣成
藏之鄕校
別藏粢盛之庫。
以供群祠祀享之器。
穆。
記。
立春祭先穡文
攝提司辰
盛德在木。
虔用粢盛
祈爾百穀
 壇在府東五里
農山祀事旣畢。
五穀
鼓徇于道路
發春氣。
(右陟州風俗古事。)
社稷釁禮祝文
壇壝旣成
衈用血牲
于社于稷。
交爾神明
 其禮。
先剔牲耳傍毛。
以薦神。
祭牲頭。
釁用犬牲
 祝立階北南面
宰夫壇中刲牲流血
事畢乃退。
里社祝文
元日之戊。
殷月之序。
修禮大神
后土田祖
粢盛旣潔。
錫用百福
人無疾疫
五穀穰熟。
神明是庇。
報以陰事
穿六合
疾疫爲殃。
或以溷穢未泄。
或以死氣鬱發。
或以官吏枉抑
怨讟召沴。
沴氣成溫。
鬼癘爲祟。
深省反己
感通神理
疏穿六合
以泄以壓。
五孝子文
彝倫之則。
惟孝爲大。
嗚呼至性篤行
爲敎後世
百代之勸。
擧此偏祭。
四節婦文
夫爲妻綱。
是惟經常
嗚呼至行節婦
可表百代
謹用淸酌商祭
追禮往行
勸來世。
松蘿烈女
伊昔蠻夷猖獗
蕩擾我疆理
驅掠士女
大夫之恥。
女子皎皎
殺身不辱
成烈女行。
嗚呼百代之表。
社稷祈雨
旱魃爲虐。
焚如燎如。
水泉涸。
土山焦。
赤地煿煿。
秧苗煏煏。
四方嗷嗷
民命已迫。
后土先穡。
司我百穀
旱乾水溢
百穀不成
惟爾神之羞。
雨暘時若
百穀穰穰
惟爾神之休。
虔用粢盛
以祈以禜。
東海祈雨
公元1524年
海之爲物。
其大無窮
朝宗百川
吞吐噓吸
與天盈虛
功用廣博
故報祀之重。
尊禮之嚴。
號爲大神
嗚呼
妖火旣旺。
熾焰焰。
燒絶生育
疾疫夭札
田苗枯旱
民命大窮
妖旺滅經。
爲災爲殃。
至今三年
可謂天地之極災矣。
水德勝火
川澤澗溪之靈。
不足以弭滅天之災。
今以克災利物之德。
齋禱海靈
萬民之望。
一人之私也。
恭惟大神
歆我馨香
格我潔誠
興雲致雨。
澤彌區域
使枯者滋。
焦者潤。
抑絶妖旺。
惠賴我民。
太白山祈雨
山川之神。
能御水旱之災。
嵩高廣深
能出雲氣
風雨滋養潤澤
山川之德也。
枯旱三年
焚如燎。
禾苗大無。
喁喁嗷嗷
民命已迫。
府使實主四境之內。
山川屬我。
其神能與我相感
府使躬執牲幣
巫恒號舞而祈雨
積日矣。
冀以誠心感其氣。
府使有誠。
山川有神
歆我潔誠
惠我甘雨
滋我百穀
下民是依
永有馨香之報。
東都童子
三年大飢
東界陟府南數郡爲尤甚。
南方飢民至者且六百。
童子慶州來者
憔悴寒乞
父祖族圖。
自言非傭隷云。
吾憐之。
撫而留之食。
賑濟月餘死。
問之。
下生小舌。
不能言而死云。
憐哉憐哉。
其飢可賑。
而其死不可救
亦命也。
爲之具棺。
埋之南山官道傍。
立標其上。
其所持書與族圖。
授官直奴勝擇。
有求其標而問之者至與之。
因爲食。
以慰魂魄
嗟呼嗟呼
無所歸曰厲。
府厲在北津海上
淸明中元上朔
小祀以享。
無祀者鬼。
永有飮食
 
童子死後。
或曰
本陜川人云。
童子來時。
從▣奴云。
今死後。
從者自稱同伴人
乃諱其爲奴。
而幷諱其鄕耶。
鄕約
禮敎保息六。
慈幼養老
賑窮恤貧
寬疾安富
施敎十二。
以敬則不苟。
以讓則不爭。
以親則不怨。
以和則不乖。
辨等則不越。
土俗則不偸。
刑中則不虣。
以恤則不怠。
以節則知足
以能則樂事
以賢愼德
以庸則興功
篤之以孝友睦任恤之行。
糾之以不不友不睦不姻不任不恤
造言亂民之刑。
正歲懸象讀法
徇以木鐸
以率其不服者。
謠俗之美。
三代之盛。
呂氏鄕約
朱子增損凡四十七事。
殆古之遺敎
朝廷憂悶百姓
播告中外
頒行鄕約之法。
以補成治敎
盛擧也。
府使恭奉明旨
恐其怠惰廢弛
條列鄕約要領
出國禁典
共百有三事
又添入陶山約條。
申告父老約正
父老約正等。
思勉飭以率鄕黨子弟
謠俗不亂。
父老約正之責也。
里社父老
公元1525年
郊特牲曰。
立社
示本也。
故禮運曰。
禮行於社。
百貨可極焉。
地不愛寶
無遺利也。
天子泰社
諸侯侯社
大夫以下成群
置社
百家爲群。
於是里社
社各植之以土之所宜木。
古者松社柏社栗社櫟社之名。
以此凡社其禮用戊。
總祭山林泉澤丘陵墳衍原濕
以祈百穀
周人以社之日。
來歲之稼。
來歲之稼所宜也。
水旱札瘥
皆有禱於社。
神明降祥錫福
非如佛氏妖妄淫昏之鬼也。
今令鄕約
各置里社
一如古制
每祀事旣畢。
里中畢集
齒序飮。
講信修睦
其於報本反始
事神爲人之方。
庶幾得矣。
父老勉之
誌怪
氓俗相傳
白頭翁
謂之太白之靈。
太白祠
遠近禱祀以爲吉凶立應。
前有太守死者數人。
皆曰。
白頭翁爲祟。
人心畏忌
或曰
夢見白頭翁者。
皆死。
無此理。
設有之。
人心正則鬼神服。
風俗淫祠
多用血肉之祀。
興妖作怪
此借血肉生氣爲妖也。
古人曰。
人心聚則有神
人心正則其神亦正。
妖孼不在神。
在人。
風俗鬼神
退牛
遠近爭事太白之神。
祈禱災厄者。
必獻牛於祠下
祝言畢。
卽起不顧而走。
顧則以爲愛牛
鬼神不享
牛畜滿祠下
山下殺食無災。
謂之退牛。
官府聞之。
監考
日納於官。
邑人厭牛。
今有山僧沖學焚其祠。
妖祠乃亡。
因無獻牛之事。
監考亦廢。
烏金
公元1524年
烏金簪舊遠。
蓋不知其始。
每年五月五日
群巫
大祀三日
戶長主之。
必先大禁戒。
行旅不宿
死者不哭。
定掌祀者數人。
爭傾財以爲受福
不敬殃咎立至。
不畏事之。
官府莫禁。
府使丁彥璜禁其祠。
因閉簪於石室
誌壽
鄕老朴艽,朴苓兄弟百歲
而苓百有五歲
友愛兄弟
同財不分
苓有三子
皆至眉壽
三勿吞。
百歲嫗。
彥之有四歲。
今上二年
問九十以上者。
賜紬一匹,米二石魚腊十束。
龍化海上
老媪年百有三歲
行步無杖。
問之。
性好慈仁
與人不爭云。
誌行
北坪孝子金謙母。
惡疾
燒指以進。
母病遂愈
父喪。
廬於塚下。
上塚悲號
戾蟲爲之哀鳴不去。
鄕里皆稱孝子之感。
百姓光潤
年七十。
其母九十有二。
常有柔色
以悅其母。
出遇甘旨
則懷而供母。
孺子之戀慈母也。
交柯驛吏德齡者。
年老無子。
飢寒無所托。
其奴石卜日爲傭
取其直。
供其衣食
至誠不怠
鄕里義之。
鄕吏金彭齡一族
爭訟
金重鎰以諸父不爭
問之。
謝曰。
羞恥多於所爭。
不爲也。
善乎。
一言而喩人如此哉。
古蹟
公元1342年
孟防有埋香岸。
其誌曰。
元至正二年高麗忠宣二年
埋香二百五十株。
三陟縣尉趙臣柱云。
我莊憲時。
海西
詳定度量衡
正統十二年十二月
鑄銅尺。
府有頒賜藏之
布帛三分弱。
誌候
公元1447年
東界風氣絶殊
冬日多溫。
夏日多寒。
或白日昏閉塞
或一日之內。
風陰異候
東風有雨。
嶺西無雨。
禾穀東風則實。
西風則枯。
海上子規
鵂鶹
東海
東南無際
多大風。
波浪拍岸十丈
西風海靜
厲風則海動。
無風波浪
俱謂之海惡。
誌異
太白頭陁東。
產異
弓材
不宜養蠶
葉大如掌。
其實三寸
道家東海三寸椹。
此也。
太白絶頂
異卉
葉如嘉草
根如大。
紫色
食之。
令人不飢。
西樓巖石間。
爾雅曰。
藿也。
或曰
草鍾乳
益人。
五月翠鳥
號曰。
山鳩
五月下每。
眞珠西軒巖上
秦椒
而大。
黃黑色。
味有椒氣
令人耐老通神
三勿吞。
瑪瑙
氷洞
出琉石,滑石
太白山
紫檀蔓生,藭芎。
蘇瀚源石竇深入
石鍾乳
誌產
太白蔘,蜜。
北津八梢
陽野海上
石岸
藿鰒魚,廣魚,魴魚黃魚赤魚紫蟹,紅蛤。
產陽野者佳。
誌勝
五十川。
發源於虞甫山
東流入海。
盤回爲五十瀨。
東山峽口
雙石劍。
高各千尋
其下漆巖赤壁
山水奇處。
虎溪北崖
山石峭絶
臨深瀨脩潭。
其上曰。
鳳凰臺
東臨大海
西俯邑居
層城雉堞間觀樓臺
又有高柳長堤。
三月
煙花滿城。
(樓觀見州誌)
虞甫西黃池穿川。
洛東源。
德蕃召公臺
有黃翼成公功業碑。
海晴。
望鬱陵島晴峯白沙
風便一日可到云。
凌波臺。
在楸巖東海祠場南。
海岸皆奇巖白石嵯峨
石上車轍牛迹
萬頃臺。
在楸巖北沙岸
十里靑松
前有大川入海。
其西遠村郊墟
又其西。
望頭列岫
府厲移壇狀
府厲舊壇。
在府北海無人之地十餘里外
地勢褊迫
壇壝不成
燎瘞無所
登降奠獻之節。
禮式乖儀。
誠意隨懈。
不稱齊敬祀神之意。
比年疾疫札瘥之災。
其咎未或不由於此
謀欲擇地更置
卜地於府北北亭山下
地勢平坦
不洿不下
壇壝門陛。
可准律令
行禮之際。
不患儀式乖違
然後降祥錫福
可望神理
祀事禮重
不敢擅便
敢此具稟
山田免租
本府
窮海之隅。
本無諸衙門屯田
山谷巖險
流民入作之田。
一境蓋亦不多。
當査正未畢。
有出站事。
道路聞見
勿論土民流民
山田所起。
一一計日上冊云。
然則此事一行
令民失望
怨苦滋起。
本府土地瘠薄
豐歲
不免木實草葉之食。
而連値大無。
今年旱災
又甚前年
稻田不移秧者半。
移秧後不穗者又半。
節晩計窮之後
入山耕種
以資生利
山下之民。
又不耕山則無田。
深山之地。
易之田。
地勢平易處。
皆屬見田。
崖谷間。
往往加耕。
入作處不滿元田千百之一。
八月霜降之後
黍稷蕎麥,菽向熟者。
在穗皆枯。
民間失望
實爲遑遑
本府舊例
山田不見於田案者。
稅入大同
以補元
結。
爲他邑所無之良規
而到此公私俱無所賴。
一如他邑。
計耕收米。
其中尤可寒心者。
崖谷多石之地。
一日之耕。
不比平野半日之耕。
凶年所收。
盈石爲難
一石
風霜所損。
中半枯者。
舂得五斗米誠難。
納官之數。
其所出。
猶且不足
官家徵督又無已
則其勢必至於流離
土民流民
其急一也。
土民不散。
遷徙之徒。
猶得一分依賴
荒政所急
當先而後客。
一如事目所謂無身役無田役者外。
一切勿論
不然
被災尤甚之邑。
朝家已許陳災者。
土民流民均被蠲免
以示子惠之意。
狀啓施行
舟漕不便
東海風濤險惡
楫之制。
與西南海不同
連抱之木。
刳其半。
合爲成
不用危檣大楫。
波出入。
以爲漁採
東海多大風。
無風波浪
俱謂之海惡。
海惡則漁採不通
東海東南無際
常風拍岸十丈
西風海靜
然海動則西風亦厲。
北風可怕
往往漁採卒然遇之。
漂沒不知所之者有之。
若使西南舟艦當之。
非不完且大矣
而其摧折破碎
愈大而傾敗
愈急。
大海楫之用。
東西絶異如此
東海舟楫也。
所謂東海
前昂後下
尖上狀魚首
掛席丈餘。
波出沒。
然合全木之完。
大者長五六丈。
次三四丈。
且堅
漁人七八月水潦旣收。
二三月雪消日暖
俱以農隙
積日裹糧
入山中鬻鹽。
雇人鑿
下山挽牛。
大者三十頭
牽牛者。
一人左右扶挽
以防墜下者。
不下數十人
山高絶險
遠者上下五六十里。
愈大而山益深。
勞力旬月
下溪谷。
又必待五六月霖雨
山溪水漲
乃始流下海濱
如遇天旱
溪潭水涸
則或經歲不下
漁採大者
容載不過五十石
次四十石。
或三十石。
小者不言
今當漕粟之急。
萬石
漁舟百。
漕運不過數千百石。
戶曹所屬營屬諸郡縣之屬。
東界數。
未知幾許
東九邑。
邑有大小物力不齊
以期排列九邑
令鑿多少
或三四。
或七八或十餘。
以具百數
設令官鑿十
其拽下勞役又十倍
挽牛三百頭。
丁壯五百人
旣竭一邑旬月勞費之力。
船雖具而不得霖雨水至
則又下海無計。
春前漕粟
勢不可及
而抑恐本府以南荒政日急
而大
役又加。
怨苦不堪
南方未賑。
民先散也。
兩倉稷穄變通便宜
詢問父老傳說
萬曆中。
大亂飢饉之餘。
大小板蕩
得數年大熟。
收斂民間
亂後始有倉庫蓄儲
山田所出十之八九。
其中穄最爲無用之穀。
而稷尤無實
本府山海窮處
高地瘠確傅海。
沙石不食之地
不宜於稷。
嶺西深山之處。
霜隕常早。
五穀半熟
最甚
嶺西無穄而稷。
通嶺東西播種絶少
之無稷之鄕。
亦可也。
水田稻苗之間。
有野稷雜生。
則芸不鋤除
一頃之田。
五之一。
六之二。
九月未刈。
稷殼坼則自落。
不得刈穫。
其實甚微。
留殼一斗
舂鑿一升
此實稊稗之類。
非稷也。
濱海之俗。
迨其未落。
穗穗而收之。
盈石則償糴。
稷貴可知
本府元數在會計者。
穄三百四十八石零數
稷五百四十八石零數
此外常平倉
穄一百三十三石零數
稷二百二十一石零數
常平之穀本耗之外。
元穀三分之耗。
八歲增贏餘。
倍多元穀之數。
無實而爲民病者。
莫此之甚。
豐歲
變通最急。
而方値大無。
二月分賑之後
土民流民食者
日以益多。
今至五百八十三口。
之前
爲日尙遠
飢民至者。
不止五百六百。
本府蓄儲哀愴
而杆城移賑之
雖至五百。
北運多船。
皆在寧海
回泊無期
杆城移之事。
須待船回之後
則安勢當在本穀已盡。
飢民皆散之後
餓莩遍野
坐視不救
常平穄,稷一邊移文
一邊出賑。
以救方急之命。
不得少緩。
而其在元會計者。
因此啓聞。
便宜通事
各別參商處置
稷事申請粘移狀
山海多石之處。
耕地實少。
五穀之生。
苟非土宜
播種不饒
而穄稷尤爲餘外之穀。
一境其種十不二三。
大嶺之間。
霜降常早。
植穀半熟
穄稷尤甚不成
東海沙海海岸皆沙。
沮洳卑濕之氣。
土地不宜於稷。
種亦不茂。
水田稻苗之間。
有野稷雜生。
則耘不鋤除
九月
未刈。
穗穗而收之。
盈石則償糴。
稷貴可知
昔者
大亂初定
拮据收聚
至今倉庫積儲
其中穄稷。
不過些少之數。
積六七十年。
歲增嬴餘。
今本元會計外。
常平穄,稷合至三百三十石餘
今雖連歲
飢。
民情寧餓。
不願出受者。
無他
所食無實
而收償苦難故也。
此實稊稗之類。
粒米微細
留殼一斗
舂鑿一升
無用如此
而旣爲倉穀
上於會計
流來已舊。
一朝一夕之弊。
納。
民情苦之。
無以爲計。
勤苦樹藝
盈疇亦難。
其性好生稻苗之間。
播種則不茂。
事情如此
而反咎稊稗收納
則不敢多辨。
四境之地。
遠者三日而至。
其間煙火之戶千百。
人人積稷於場。
散取已鋤之稊稗
以准納倉之數。
每歲爲常。
人情所及萬無此理。
土之所宜
生穀不同
如靑,荊無稷。
冀北
必責其所無以天下積儲
則周官職方。
必不載九州五穀所出
今此二穀無產。
而爲民病者莫此之甚。
年年元穀之外。
費耗歲增
至於倍蓰
至於千萬。
愈多而弊愈甚
此不變通
則其弊令民必至流離
積儲言之。
諺曰。
虛殼滿萬。
不如實粒百十。
今日此事。
正相類也。
前日論報
實出於民瘼所急
不計出米之數。
以爲易稷。
民情不但不從
又從而怨嗟
方此飢饉之極。
以爲命者也。
一朝罄盡於食稷之償數。
則到此民生困急
甚於前。
決不可爲也。
麥熟之後
荒政少緩。
此後更無白給之事。
秋成
民所易之以他穀。
一依其出米之數。
則無怨於民。
而亦無所損於倉穀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