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卷之五十一○续集 (自动笺注)
記言卷之五十一○續集
 論事[一]
  
疏決進言
七月五日
上遣承旨宣諭
入侍
疏決旣罷。
進曰。
上爲百姓悶旱禱雨
無所不用其極
哀憐冤枉
親臨疏決
非止一二。
至此無以加矣。
上心至誠感天而已也。
自古一念之愆。
一事之失。
或召災招咎。
亦有一事之美。
一言之善。
消災息妖。
天人一理
誠意相感
捷於影響
此理不可誣也。
君臣上下
皆以獲戾自飭
天道可冀也。
因災異請寬赦骨肉
旱旣太甚
田禾大無。
民命迫矣。
殿下禱祀天地山川百神
牲幣禮畢擧。
哀悶冤枉
決囚徒。
所以百姓者。
無所不用其極
天道之應漠然
詢問群臣。
令各言其所言者
聖德至矣。
無以加矣。
當下詢當盡言無隱
世龍之妻罪雖犯逆
孝廟寬之。
以不死。
不通私親近三十年。
今失其性。
不知人理云。
許令任便居住
得終其天年
聖德事也。
楨,㮒其犯罪
不敢論。
臣嘗讀周官經司寇職麗邦法
八辟
一曰議親之辟。
鄭玄曰。
親者。
今時宗室也。
有罪先請是也
王之親族
不可衆人同例
有罪則議之。
所以天下愛親族也。
慮囚
大惠也。
寬赦及於衆庶
宗室之親不與焉。
恩澤溥博
疏遠畢達。
仁愛不逮親近
何也。
恐爲聖德之累。
況臣職在大臣之後
不敢不啓。
(上曰。
當此大旱慮囚之日。
凡干罪囚
蒙赦宥。
世龍久在幽囚之中。
渠雖犯逆
孝廟旣待以不死。
先王亦欲放釋而末果矣。
今則渠又爲廢疾之人。
特爲放釋
上又曰。
楨㮒,等。
骨肉至親
異於他人
雖有所犯重大
罪罰旣行。
久竄遐方
心所不忍
慈殿亦有惻然
欲赦之意。
特爲放釋。)
論朴瀗箚
伏以朴瀗事。
臣旣略陳疏決之日矣。
卽見朝報
禁府啓目。
有嚴問之敎。
不覺駭然而驚。
本草卑賤
敢以閭里之語。
上溷天聽
語犯慈聖。
瀗罪固罔赦。
二三公子出入浸潤之說。
政令由於宦寺之說。
雖瀗慌怯不擇而發。
實非瀗做出之言。
以此罪瀗。
瀗亦冤矣。
瀗以言事得罪
其言之愚妄
不足言
殿下臨御以來
無此事。
臣竊惜之。
臣雖老悖
豈有一毫右瀗而負殿下哉。
取進止
(前日疏決時。
中樞知和首發
事。
余亦因陳寬釋之意。
金壽恒上箚曰。
合辭釋云者。
是也。)
記言卷之五十一○續集
 論事[二]
  
論政弊箚
伏以臣聞。
禍伏於無形
變生於不戒
智者
察於幾微
明者。
見於未萌
聖人安不忘危
治不忘亂。
守要害。
勇猛
器械
畜積
此固謀臣智士所宜竭力勞心
以備不虞之計。
而亦聖王所以不遑暇食
以爲億萬無窮之計者也。
然臣以爲今日之務。
保民爲急。
飢饉荐臻
百姓流離
大命迫矣。
朝廷憂恤百姓
無所不用其極
內則政令不一
不信法。
外則官吏慢法
澤不下究
中外多事
都案五家紙牌
築城諸要害。
一時竝作。
民不堪命
四方騷然
良法美政
民散則可憂。
況弊先於法。
怨咨盈路
行不愼始
成事不諫。
築城猶可姑緩。
寬民慰民。
惠澤不細。
殿下卽位
深山窮谷愚夫愚婦
莫不忻然悅之
以爲太平可待
卽今人心散亂
朝不保夕
國法怨讎
如此人心
如此之國勢。
妄意天下之功。
不顧國家大患
殺人亡國而有不戒者。
臣未知大計如此也。
太白
見。
白虹貫日
冬月天地閉塞。
虹霓發見
雷鳴地震
昏霧四塞
白日無光。
此亦非治平之影也。
政亂民散。
亡國隨之。
氣數相感
自古通患
有國之大戒
不此之慮。
經論國之大事
臣竊憂之。
固國莫如人和
人和旣失。
雖有層城百雉
積儲滿萬。
鬪士如林
終無益於勝敗之數也。
古昔聖王之治
養民爲先。
民則民安
民安國安
國安則敎立法行而民不背。
民不背。
信孚
信孚則天地應之。
鬼神佑之
配享臣箚
伏以臣前上箚言鄭太和事。
上敎嚴重
恐懼蹜。
伏以待罪
吏曹判書臣煕上疏
朝報中見上疏大槩而已
及見其疏本。
語意詆斥臣言。
臣言纔畢
遽有此疏。
臣罪益大。
其疏曰。
時烈發四種期年之說。
太和一言揮之。
使時烈不敢以此爲言
又曰。
體而不正之說。
已不得行
此言恐不然
太和一則恐忤於時烈。
一則得罪公議
大明律,九族圖,長子衆子期年之說。
假名國制彌縫之。
從時降殺之制。
邦君三年之制。
不擧
今煕以爲太和一言揮之。
體而
不正之說。
已不得行
然則尹善道爭論者。
何事也。
趙絅所謂善道爲孝廟左袒云者
何事也。
善道幽囚窮髮之北十年
卒窮死海島者。
何事也。
削其職黜之者
何事也。
卒之仁宣太妃之喪。
從衆子期年之服。
何事也。
先王之所釐正者。
亦何事也。
如其言則此無先王也。
殿下也。
朝廷也。
一世也。
可謂寒心
一從國制
專聽於太和
太和已死久矣。
時烈無誤禮之罪。
賓廳之議自正。
自此朝廷事大變。
是者非。
非者是。
有罪無罪
無罪有罪
先王覺悟釐正者。
徒爲無益空言虛文
國之大患無窮
物論無權
人之心固已明矣。
是是非非
善善惡惡
天理之正。
人心而發者。
物論也。
人君其尊如天。
其勢如地。
威德春生秋殺
億兆之戴之也如神明
天下之大。
四海之衆。
莫之敢抗者。
人君也。
然猶獨不勝者。
物論也。
物論可畏也。
煕乃敢蔑一世物論
以欺殿下之明也耶
積疾沈綿
年齒已窮。
朝夕顚溝壑
甘受大罪。
無所憾。
伏乞聖明罷臣職治臣罪。
以謝人言
取進止
希仲書(己未)
 希仲大言魯山事。
尹舜擧嘗作魯陵誌。
希仲乃言於玉堂
精寫以進。
亦請於上特祭魯陵。
復位張本也。
又致書於我。
欲上箚言之。
以爲不可
復書以不從之意。
世道大變
上下無紀。
天理晦塞
人心散亂
兵氣太盛。
妖祥物怪
聽聞寒心
在朝者當盡言之時。
所示文字
愚意則不然。
頃年
成三問廟於湖西
僕聞之。
私自以爲
當時六臣事。
是非所不到。
而立則不可。
況此事何事也。
此言何言也。
直欲掩耳而不願聞也。
昔。
陳司敗昭公知禮。
孔子曰。
知禮。
言君之過與諫君之過。
不同
以此推之。
此義可明。
更思之甚善。
亦有一言
復貞陵事。
與此事體一也。
先王之敎。
太宗於何地者此也。
雖善爲辭說
有過之言。
無過之君。
未知其善也。
不宣
己未正月旣望
希仲又以書責我。
我不答。
作上議以待(下詢)。
臣子所不敢言者也。
以此事貽書於臣。
亦勸臣上箚。
臣答以大不可之意曰。
直欲掩耳而不願聞也。
萬一事得施行
上告太廟
頒敎
八方
則臣未知慙德所歸也。
臣爲君隱。
子爲父隱。
尊君親親
萬古通義也。
春秋
孔子諱魯先君之過。
而今直欲正先王之事。
以爲孔子之敎也。
不聽而去。
箕子以爲彰其君之過。
況此事何事也。
此言何言也。
臣而不爲君隱。
子而不爲父隱。
尊者不爲尊。
親者不爲親。
人之理亂矣。
伏惟上裁
君德箚子(此專言時事政弊。
以及妖孼小人之災。)
伏以方今治道不張。
百姓怨咨
災異孔棘
積怨生災。
積災成禍。
人心悅豫怨咨
天道吉祥妖孼
一氣相感不同耳。
天道人事相感
影響相從
氣同則會。
聲比則應。
美事美類
惡事惡類
自然之理也。
君子之與吉祥
類也。
小人之與妖孼
類也。
君子進而國治。
小人用而國亂
故國將興。
美祥先見
國將亡。
妖孼先見
近來人心世變妖孼
上之所知也。
此君子之應耶。
小人之應耶。
周以委靡亡。
秦以富強亡。
爲惡不同
亡國則一也。
此亦人君所當戒者也。
禮壞法亡而東周不振
強暴無道而秦以滅亡
亡國之故。
皆本於君德不戒
恬於宴私
悅於安佚
浸潤之譖。
膚受之愬
潛萌於狎近私昵
不自覺也。
可不戒哉。
君爲四方之表。
君德正則方正
故曰堯舜天下以仁。
民從之。
此之謂也。
殿下日嚴祗敬
警戒豫怠
嚴宮禁。
戚屬
毋使便嬖害德。
邪正
好惡
毋使讒慝害正。
治道之序也。
進賢退邪。
治道旣張。
人心大悅
天道大順
妖孼消亡
吉祥應之。
善績廣而姦邪不作矣。
今臣老矣。
扶舁入國。
感冒沈綿
今五十餘日。
耳聾眼眵
行則喘急
氣力全亡。
不敢近天威。
耿耿孤衷不滅。
冒進瞽說
拜手稽首
君德箴凡三十一句一百三十六字。
殿下以此加勉聖德
取進止
其箴曰。
無常親。
克敬惟親。
無常懷。
懷于克仁
鬼神無常享。
享于克誠
執德惟健。
臨下克明
惟治。
否德亡。
德之積。
百祥
否德之積。
百殃
敬天之戒。
毋作戲豫
敬天之渝。
毋好佚遊
日嚴祗懼
警戒勿惰。
毋私寵以受侮。
毋匿過以澤非。
德求
以彰有常
讒諛多類。
邪巧多方
不畏不戒
其害必大
去讒遠佞。
正官治。
遺子萬世
執政
上初登至尊
首正邦禮
罪人旣黜。
人心悅服
四方想望
年來
治道壞亡。
百姓失望
怨咨隨起。
此何也。
亡政亂。
朝廷大壞
無法無紀。
捐廉恥。
棄禮義。
貪欲無厭
人之理。
蓋極亂矣。
庶事潰裂
人各異心
立黨相攻。
白黑混淆
流言相謗
誣上行私不可止也。
此皆亡國之治
國無畜。
以爲國不爲國
無法無紀而能爲國乎。
臣聞國之治亂在人。
賢良則善績興而治道成。
小人用則庶政亂而災害生。
考之歷代
興國亡國
一一皆然。
自古亡國之君。
誰不欲任用忠良
長久治安
子孫萬世計也。
所謂忠者非忠。
所謂計者非計也。
巧言似信。
䜛言似忠。
姦邪日進
良善日疏。
國事日非
至於身亡國敗。
不自覺也。
忠言逆耳
便佞易悅。
雖有明哲之君。
不得免焉。
聖人所以巧言令色孔壬者也。
上自以沖年嗣服
卑謙克讓
凡國之大事細事
必先舊臣
聽用不疑。
此固善矣。
今領議政許積。
先王之所顧托
上之所親信。
如齊桓之於管仲
一則仲父
二則仲父
旣任大責重。
權位旣盛。
締交戚里
以爲形勢
宦寺貴近
結爲密客。
上動靜。
以爲迎合
有相內官之譏。
興作
深山險阻
城壘萬杵
百姓苦之。
而以勤事上意
專權力。
庶孼子堅
所爲無狀
人所共知
邦法者莫之禁。
南九萬之疏。
事始發覺
而專掩匿覆蓋
九萬竄。
堅卒無事
人心不快
仄目畏惡
嗜利趨勢之徒。
布列內外
門庭如市
賂遺相屬道路
其所深者。
戚宦寺
所親者。
讒諂面諛
上得此人行此術。
欲與之謀國望治。
難矣。
入相於時烈時。
與之相善
每論事。
無一違貳其所指者。
當時耳目不可誣。
及時烈敗。
付合公議
若初無苟同者然。
告廟之議起。
見外貴家陰厚罪人者。
乃曰。
此禮若行。
則從有難處之事。
節節而起。
沮抑不行
大義所重。
宗廟乎。
在時烈乎。
事之難處者。
何事也。
江都賊書旣出。
人心危疑
事變叵測
而又卽不上聞
何也。
方今上下無紀。
人心散亂
國事危疑
甚於前日
及變生禍至。
雖有聖人
不能爲之謀矣。
得君不爲不專。
行國不爲不久
朝廷大潰。
天理晦塞
君臣之義亂矣。
捐廉棄恥。
貪欲無厭
欺誣成風
特其細故耳。
不敢知。
誰任其咎。
屋大柱小
當受其敗。
易曰。
鼎折足。
公餗
其形渥。
凶。
此之謂也。
生民困窮
飢饉加之。
父子相保
天道示警
妖孼百出
天地失常
陰陽不和
見於災異者。
無非人事召之也。
日者
衆陽之長。
人君之表。
君不修道
日失其度。
晻昧無光。
各有云爲
日初出。
其法牽於女謁
日出後。
近臣亂政
日中
大臣欺誣
又曰。
大臣用事
乘權藉勢。
羽翼陰附者使毀譽乖反
是非熒惑
厥咎日月無光。
雪霜隕。
列星失行
大臣之咎。
大臣之職。
百官
庶政
百姓
經邦國。
豈但貴其身。
富其家。
大其勢。
其所德。
其所怨。
以足其意欲而已也。
殿下察之。
臣老矣。
聖明優老聖德
反身鄕閭一年
復入脩門
世道之變。
人事之亂。
至此又極矣。
又自今過一年二年。
則當更作何狀世道人心也。
人心一散則難合。
天命係焉。
臣竊憂之。
此在殿下正心
以及家邦
嚴宮禁。
私門
辨賢邪。
正朝廷。
顯善威惡。
使良善勸而小人懼。
興廉勉恥。
以帥四方
君德幸甚
邦國幸甚
箚旣上。
嚴批下。
朝廷震動
更上箚請罪
 
上下聽人指嗾
令之首實之敎。
沮毀用事
古人所戒。
臣固知一言出口
禍必隨之。
日見朝廷潰裂
阽危亡。
今當辭訣
冒陳不隱。
聖批嚴重
惶恐隕越
不知所出
臣之此言。
國人共言
雖當誅滅
推委他人以求自免
臣死不爲此
伏乞下臣司敗
以治臣罪。
席藁請命
不知所云
 卽出國門。
未及郊外
右相煕白上。
朝士四人
權大載光州
權瑎淸道
李鳳靈光
沃定州
前年龍川
今赦還纔數日。
得罪者。
皆不知得罪何事
後以冬月雷震赦之。
記言卷之五十一○續集
 治道[一]
  
春秋之義勉學子
春秋之書。
首言大一統
以明仁義之道。
尊君卑臣。
王道
正人紀。
褒善糾邪。
使亂臣賊子
禁其姦而不得肆
春秋之敎也。
爲人臣不忠不嚴
朋黨比周
悖道蔑法。
以遂其私。
春秋之禁也。
弑君亡國
皆出於此
於是天討天誅
御世正治
善於春秋
春秋之義。
然後嚴君仁親理得
天道人事
各有順正
寒暑序。
風雨時。
妖孼不作
易之化。
禮之則。
樂之和。
詩之風。
書之政。
春秋之義。
聖人之用。
春秋者。
禮義大宗也。
君德之戒箚
伏以臣以不才。
大恩
光寵逾分
感激殊眷
益勉竭忠報德
年壽已窮。
精力耄亡。
一心眷眷
不知所爲也。
經筵進講
天威不違咫尺
欽仰聖學日就
退而與諸臣私相語
中心喜悅
夜而不寐。
謹著君德之戒二篇數百餘言以進。
言雖鄙拙
亦或有補於修德之萬一云。
君德之戒上篇
百有十七言。
德莫善於克一
治莫善於保民
政莫善於戡亂
業莫善於立極
聖人勉之
德衰逸欲
治衰於讒佞
政衰於私昵
業衰於怠荒
聖人戒之。
德衰則禮壞。
治衰則民散。
政衰則國弊。
業衰則國亡。
聖人懼之。
聖人爲之父子君臣
以立紀綱
以定天下
有父父子不子
不君不臣
紀綱乃亡。
邦國乃亂。
聖人憂之。
君德之戒下篇
百有九言
玩人者喪德
玩物喪志
成德見於行。
善政見於事。
顯善威惡。
政法大經
明愼克勤
不失先王謨訓
摠攬權綱
重勢在上
令人畏法
禁絶邪心
不墜先王大業
斥浮妄。
忠信
戚屬
戒逸豫。
有言遜于所好
必察於私枉。
有言逆于所欲。
必察於公正
以承億萬無疆之休
(答曰。
省疏。
具悉卿懇。
別紙戒誨之辭。
無非愛之衷悃。
予雖不敏
可不置諸左右服膺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