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记言别集卷之十九 (自动笺注)
記言別集卷之十九
 丘墓
  
判書許公碑銘
公元1569年
公諱完。
字子固
姓許氏
孔巖人。
孔巖之許。
始祖
世有名公鉅人
冠冕相傳
至公之世七百年。
號爲大姓
三世祖澣。
贈吏曹參判。
大父昫。
父𥫟。
皆贈戶曹參判。
貞夫京山李氏
隆慶三年宣祖二年公生。
生而卓異
戲嬉
不與凡兒比。
比長
從堂叔父岳麓公學
聰睿記誦
長於筆法
然好才略
不屑爲章句之學。
一時武人斐,成佑吉。
射御
皆曰能二十五。
武科
南邊
水軍統制李舜臣一見奇之。
待之異於列士
以爲將帥才。
戍還。
宣傳官。
才望
選備局郞。
柳相國成龍條上築城便宜凡累千言
應口輒書。
無所難。
相國後見之私第
東國地圖勉之曰。
爲將者。
知地阨塞
屯守制勝在此。
薦於上。
以不次除南平縣監。
四年
母憂去。
卒喪
復爲備局郞。
累遷都摠府都事經歷
甲辰
爲端川郡守
時虜數寇邊
殺我邊將
上命道節度使
出兵擊之。
公元1575年
虞候佑吉素善。
前鋒
深入
後軍爲虜所圍。
急還救之。
攻破賊。
得全以還
賜弓劍甲冑。
折衝將軍
茂山鎭僉節制使
以拒虜三年
入爲訓鍊中軍
癸丑。
湖西水軍節度使
軍士思之不已
軍部啓上
還拜中軍
甲寅
湖南水軍節度使
當光海政亂
不樂。
散地九年
仁祖反正
以公得士卒心。
召拜中軍
尋以水軍節度使復出湖南
一年
權貴人罷。
丁卯
虜大入寇
畿甸
上出江都
復以公爲中軍
一軍喜得將。
刻石頌之。
寇退。
賞群臣從上勞
公進嘉善大夫
嶺南右節度使晉州
己巳。
移會寧都護府使。
虜每與我互市易貨
解弛
無心禁制
公嚴約束
作外門禁虜令。
騎者毋得入門
虜憚之。
下馬
不敢慢。
公嘗出獵
暮還
虜方據館。
府兵僅數百。
公令軍士
東門入。
易服出西門
復入東門
循環以示虜。
虜驚曰。
府兵何多也。
畏憚殊甚
又以治理
表裏
三年
陞南道節度使
以爲前時當廢母后
文武百官問之。
某與負罪一辭
得罪
長子嶈。
上疏訟之。
王府上議
然後得解
出將湖西水兵
丙子。
嶺南左節度使
大擧東創。
京城不守。
急。
上出南漢
南漢受圍四十餘日。
公率步卒萬餘。
勤王誓死
泣下以激士卒心。
士卒皆思死力
雙嶺南漢二十里。
公約右營
朝日士卒
進至南漢下。
按部從事都敬兪者。
自用
素失將士心。
諸軍
朝未明。
進兵代賊。
公曰。
士卒遠來。
天寒凍飢。
迫之與鬪。
必無幸矣。
敬兪不聽
先斬右營軍官以劫衆。
公曰天也。
大事去矣。
發兵
虜伏大起
兩營兵皆敗沒
公與賊搏戰
士皆殊死戰。
麾下壯士皆死。
賊旣乘勝
公拔佩刀自刎死之。
丁丑正月三日也。
報聞城中
將士出涕曰。
雖不破賊。
殺身循國
忠臣義也。
上命追爵資憲大夫兵曹判書知義禁府事。
禮官賜祭
錄用子孫
敬兪械繫治之。
旣得釋。
仇殺之。
公在軍中
蒼頭與二子書
決死意。
不言家事。
二子入賊中。
公屍
成禮
旅葬忠州
三年
改葬淸州靑川面。
公性雅謹。
士大夫有禮
治軍旅。
不以卑賤而蔑之。
親近而私之。
以此得士卒心。
官位已貴。
常在藩鎭
未嘗營立尺寸曰。
公元1637年
受國大恩
當以死報殿下
何可捐廉恥。
子孫計也。
居家
大夫人已八十有二。
二妹一。
懽愛克順。
諸子猶子
宗族歸心
敎子讀書爲學
禁止奢華
自處儒士
不義恥汚辱。
親戚
必絶。
避形勢如避機穽
雖素所交友
必謹。
癸亥中興之後
功臣貴人
皆公舊遊
必折節下之。
雅重之如此。
貞夫趙氏
平壤
太祖功臣平壤府院君之後也。
夫人莊敬慈惠
篤於親戚
仁及妾媵
平生恤人之急。
不計有無
至性如此
常恨當亂離父母歿。
而葬不得盡於禮也。
終身不御華美
日誦古人嘉言善行
敎子孫。
奉先居家之節。
皆可爲子孫法。
九十二卒。
辛丑正月十八日
其三月
祔葬靑川
二子嶈,岦。
生員
文行
亂後不復應擧
因落南。
不幸早世
岦縣監。
四人
都事魚夢濂,奉事仁培,士人元玭,縣監南斗夏。
嶈生塤,墱,墩。
進士
一人
壻縣監李敏思。
岦無子。
以兄子墱爲後
一女
進士權德任。
內外子孫三世三十餘人
銘曰。
明愼師律
推誠愛士。
士卒思死。
仁也。
潼關之報。
率勵壯氣
破虜全師
勇也。
昏王泯亂
穢濁盈塗。
介潔不汚。
廉也。
逢時不利
不辱名。
自殺以明。
決也。
山陰墓銘
公元1661年
公初諱逵。
後改逴。
字汝達
別號光齋
姓姜氏
晉陽人
高麗七世孫也。
應伯
大父彥弼
咸安李氏
壬辰之亂。
節婦
旌表其閭。
事在二(一作三)綱行實
嗜古人之學。
從先生長者遊。
篤學修行
樂善於人。
嫉惡於己。
令聞不已
萬曆四十六年
博士弟子
當光海政亂
恥之。
潔身不出。
仁祖反正
鄕里相賀
公獨愀然不樂。
相國李文忠公聞之歎曰。
不亦善乎。
君子之心也。
公居太學
鄭公曄。
時爲大司成
諸生
選於多士
以公通讀近思錄。
講論良久
嘖嘖曰。
多士一人云。
明年
學士
李文忠公公行誼。
爲光陵參奉
及上追尊私親禰廟
以慶設科取士
不應曰。
不言
不然
違心覓科。
可恥也。
後爲活人別提禮賓直長,義禁府都事
再爲宗簿主簿
出爲奉化縣監。
居官
淸淨
持法無私
邑豪兼幷者多憚之。
故相李敬輿爲按
公元1663年
使。
受人之言。
考績黜之。
慙悔曰。
從此有咎
卽移傍邑。
供給行李
長於十年
敬事之。
相知最深。
公平不以得失易其操。
不枉道而求譽。
至孝
事親
唯恐一事不得盡於事親之心。
鄕黨稱賢
及父歿。
公已六十。
居喪之節。
不以衰故小懈也。
後林公墰。
吏曹
聞其賢。
特除山陰縣監。
忤於大臣
臺諫論之。
竟以老遞之。
公自此益不樂仕宦
因落南。
顯宗五年
命年八十以上官六品者。
皆賞資。
公以八十。
通政
仍授軍職副護軍
明年乙巳正月
歿於西原
其三月
返喪衿陽故山
至十月乃葬。
宜人安氏合葬
宜人
中古貞愍公瑭之五世孫也。
少於公一年
先公十五年六十五沒。
賢有婦德
四男一女
男錫行,錫明,錫亨,錫平。
錫亨進士
儒生相重
銘曰。
嗜古篤行
以至壽考
敬忠之勸。
孝悌之報。
贈都承旨崔公墓銘
公諱東式。
字正則
姓崔氏
朔寧大姓
六世祖恒。
本朝名臣
諡曰文靖
曾祖贈司憲府執義濬哲
祖贈左承旨繼宗
父贈吏曹參判抃。
公元1562年
丹陽禹氏。
高麗名臣仁烈之後也。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公生。
比長
受學大司成禹公性傳
禹公陶山弟子
而於公。
外家從祖兄弟也。
十七。
夫人歿。
萬曆十六年二十六
國子進士
後四年
先府君歿。
除喪
甲午庭試。
初授成均學諭
三十五年丁未
獻納
移掌令。
用事者。
貶鏡城府判官
後爲安邊
安邊舊俗
魚鹽
饒稷
不務種稻
公至。
築堤穿渠
灌漑之利。
辛亥
司諫
任叔英直言對策
當削科。
公在諫院
力爭乃止。
乙卯
廢主大興作治宮室
術士李懿信。
言遷都事
公引,漢古事
歷陳利害
癸丑
復爲司諫
有安衛上變事。
公又極言冤獄
無辜諸囚皆得釋。
一時多之。
時鄭造,尹訒首發母后別處之議。
公始貳於此
見世大亂
謝病歸田里。
後累司諫輔德
不就
謝恩而去。
不復與朝廷事矣。
甲寅六月庚寅
公歿。
年五十三。
南陽西德冬音。
後九年癸亥
仁祖大難
追爵承政院都承旨
公性剛直守正
好儉素。
不事營爲
坦然喜怒
不以纖芥介意
平生不肯循俗俯仰
卒不大顯
亦無慼慼於窮。
樂飮
自娛
其銘曰。
捷逕而顯。
不如直道之窮。
書諸石。
幽宮
貞夫人沈氏。
掌令源河之女。
靑松
庚申。
男蘤爲平康縣監。
奉養官所
其九月歿。
年五十四。
祔葬同原。
蘤官止司憲監察
四人
左議政斗杓,縣監李尙節,朴稹,咸陵府院君李澥
庶出二人
葩,𤾬。
廢朝貴臣希奮壻也。
五男一女
年。
判官
次碩年。
正郞
永年,翼年。
生員
次奎年。
壻許晑。
庶出二人
參年,斗年。
一人
崔球
節度使裵公碣銘
公元1623年
公諱時亮
字子明
姓裵氏
本星山人
中世有大司諫規。
生閑
閑爲左司諫
閑弟
正言
父子兄弟皆入諫院
閑子允詢。
進士
始居金山
五世云。
大父仁範。
善行聞。
靈山縣監。
興立
曹參判。
當倭亂。
有戰捷功。
追爵左贊成。
大母金氏
有節
工曹又以孝友聞。
金山新下。
母子節孝之閭。
母礪良宋氏。
明神宗三十二年八月丁酉公生。
二十七。
武科第一人
初授禮賓主簿
歷備局郞。
鍾城府判官訓鍊
僉正,都摠府經歷三水郡守
乙亥
母憂去。
丙子之亂。
起復
嶺南左節度使閔泳。
敗死
公代領其衆勤王
忠州
聞事平。
罷兵歸。
戊寅春
爲肅川都護府使。
其六月
嶺南左水虞候
籌司以能請上。
還任肅川。
以不次。
折衝將軍
關西馬虞候
三年
楊州使。
癸未冬
平海郡守
乙酉
護軍訓鍊院都正。
湖西節度使
明年秋
寧國功臣從一等。
戊子九月
復出關西節度使
三年
京畿水軍節度使三道御使
癸巳
嶺南右節度使
引見曰。
列邑形勢太重。
節鎭反輕。
以憚壓強御。
責卿。
乙未冬
復拜訓鍊院都正。
丙申秋
特加嘉善
故爵
俄拜副摠管
拜捕盜大將
丁酉正月
湖南節度使
其十一月
巡閱兵馬
長水縣
劇病卒。
年五十四。
上以禮致祭
三道列邑護喪
歸葬坡州
公雖武人
文雅
自守廉謹
在列將。
五典州府
五領節鎭
田宅不加益。
恬退
未嘗衒名矜能
不媢人先。
撫恤宗族
人服其至誠
此其舊家所遺敎然也。
貞夫靈山辛氏。
士人應望之女。
與公同年生
先公八年卒。
年四十七。
葬於坡州
及葬公。
乃同塋而窆。
有男二人
男曰命虎。
殀折
遺有二子。
長曰尙球。
次幼。
女縣監安緝妻。
銘曰。
節孝之傳懿且惇。
福祿之報裕後昆
郭佐郞墓表
郭公諱期壽。
字眉叟
其先湖西之海美縣人。
敬中
科目得仕
爲禮曹佐郞
扶安縣監。
父母皆九十餘。
棄官歸。
樂家以爲養。
至光海時。
仍不出三十年。
安宅四方解。
有閑居諸作。
足以寬居
足以後人
林居
別號寒碧老人
壽考終。
致堯直長
孫聖龜爲綾州牧使。
曾孫齊華。
方爲司諫院司諫兼掌史局
其弟齊恒。
進士
信乎有德之世。
天道之報不差
有如此者云。
利川府使盧公墓
公元1546年
三韓之盧。
二族
貴大
一本交河
一出光州
光州之盧尤盛。
光州之世也。
諱大河
字某
國初相嵩之後
而倉守贈贊成珝之曾孫
活人別提贈領議政鴻之孫。
敦寧府僉正贈左承旨克愼之子
母德李氏
淸州使增榮之女。
嘉靖丙午十一月二十日
生。
通敏多才
交遊
一時聞人
公名譽早著。
伯父穌齋相國
文定時竄窮海珍島
風波險惡
道路千里
公十九涉海從之。
學旣通。
累擧不中
慨然歎息
恥以科目發身
內植益堅。
二十九。
筮仕
爲恩津,義城
皆有治績
壬辰之亂。
西幸
公以司贍寺僉正。
從上。
上命百官
有親老者皆令勿從。
公以父母皆老。
故得私其家。
轉入北關
其七月
世子伊川
以翊衛奉使
行在所
司僕寺僉正。
仍爲檢察使金應南從事
義州龍川蒭糧搬運等事
甲午
復命
拜司憲府監察
尋出爲安山郡守
未久以病歸。
時家奔竄關外
其十二月
大夫人歿。
旣守墓三年
李氏歿。
而又寡妹無子死。
大亂未定
旅葬博川。
於是有淸風,丹陽之命。
而皆不赴。
丙戌
先大夫歿於湖南
歸葬化寧。
遷諸喪旅葬者以返。
公歎曰。
妹死而無子。
不忍後也。
淑人之葬。
最後遷。
壬寅
典簿
天安
兵亂殘破之餘。
初行大同以便民。
列邑皆效行之。
及苽。
治理第一
利川都護府使。
三年
謝病歸。
後三十餘年。
百姓追思不已
遺愛碑
庚戌十二
公元1547年
月廿五日。
公以古阜郡守歿於官。
年六十五。
殮。
郡致襚用紋衾。
邑縣朴忠生來視殮。
不許曰。
公平不以奢侈爲禮。
不用
明年
葬化寧。
公服膺賢父兄敎訓
篤行孝悌
居處必嚴。
家人父子
未嘗見其惰容
好儉有禮讓。
以爲家法
沈相國喜壽
知公最深。
以公行己之正。
治家爲官之
一以問學爲本云。
初娶參判申湛女。
二女
二人
李栻,金仁鳳。
進士
後娶節度使李珏女。
生三二男
一人進士許遵
一人觀察使洪雴。
一人適士人李三近
男曰道立,道一。
一前咸悅縣監。
內外孫
三世
五十人
監察李君墓碣陰記
公元1592年
公諱以健。
字誠之
姓李氏
慶州人
中古名人承政院都承旨黿之四世孫也。
曾大父洙。
仕至郡守
大父愷胤。
爲庫令。
弘業
我昭敬二十四年。
持平
忤於當路者。
貶鏡城都護府判官
明年壬辰
東方大亂
咸鏡道皆叛。
賊勢益強。
二王子皆被執。
郡縣爭縛長吏以迎賊。
先府君又爲叛卒所縛降。
家皆陷。
當亂。
以爲家全不全。
公元1626年
可知
嘗命公以太夫人
避亂窮北深處
以故太夫人得全
公聞變泣辭太夫人
往從右衛將吳應臺軍中。
先府君自賊中又爲大臣拘持
行在所得罪
而母李氏,妻尹氏
亂中皆自殺云。
遂來先府君所。
上疏訟冤
大臣救之。
吉州
四年
寬赦之。
寓居靑居山驛一年
先府君歿。
反葬之。
七年
太夫人歿。
公當亂離憂患
積苦艱難
前後持喪九年
光海二年
爲奉慈殿參奉
造紙別提,義禁府都事內贍直長,司憲府監察
旣光海政亂
嬖婞用事
抗直
不肯事權貴。
以此罷。
公旣失職
絶意仕宦
自老臨湍
丘墓鄕故也。
年七十二歿。
崇禎六年某月某日。
前夫人。
郡守尹克仁之女。
亂中旣守節死之。
而生二女
其二壻。
洪溭,丁好悌。
好悌進士
後夫人
坡平尹三省之女。
又賢有至性
恩義信於僕妾
夫人壻洪溭。
夫妻皆亡。
二女
育於夫人
以至成嫁。
夫人少於公十五歲。
公歿八年
夫人歿。
崇禎十四年某月某日。
爲六十五歲。
男彥茂。
善行聞。
壻尹相。
彥茂之子三人
泰來,泰陽,泰萬。
泰來善士
不幸早殀
公又有庶出子二人
宣寢郞金君墓銘
君諱夏振。
字叔玉
姓金氏
金氏出自新羅
太祖功臣鷄林君諱稛之後也。
鷄林四世
有直提學諱千齡
直提學生大司憲諱萬鈞
大司憲左議政諱命元
左議政生別提諱守仁
別提伯父湖西節度使慶元之後
皇祖考
皇考南獻
皇祖考皇考早世
永嘉權氏。
政府舍人盺之女。
君生未長。
父母俱亡。
祖母韓夫人鞠之。
比長
自知讀書
聰明介潔
方正雅飭
望見可知端人正士
三十三。
進士第一人
自直提學大司憲節度使三世
皆以壯元顯
三世而至君。
又選國子壯元。
金氏六世
壯元四世
以此君名益著
後補宣寢齋郞
年三十七歿。
無祿於世。
官止一命
又不得年
賢不食報
不知天道者何也。
孺人李氏
判書基祚女也。
婦人懿行
君亡。
哭之至於滅性
一男二女
男曰夢臣
一人
士人朴泰維,一人未笄
君有長兄始笄方爲春官亞卿
兄弟知己
悼君之秀而早殀
嘗言君齋郞時。
適祭先妣
聞兄疾卒甚。
私歸旣
攝事
將返。
上遣中貴人
察諸陵寢
未發。
君聞之。
卽不返曰。
干法矣。
待逮理。
得罪
無悔色。
見人之情。
得一官則喜。
一官則慼。
君見義明。
行己正。
不以得失動其心如此
昔我直學簡靜
苟進爲恥
遺風餘敎爲子孫守。
於君亦可見。
吾嘗與君論古人之學。
一言卽信。
吾心甚喜。
以爲明敏識。
可期於古人
不幸殀折
至今追思
良爲慟惜慟惜。
銘曰。
生而苟得其正。
殀者不爲殀。
生而不得其正。
壽者不爲壽
天道之報。
其於善人者薄。
而於不肖者厚。
終使禍福易施。
何咎
有物者之咎。
崇禎處士墓銘
公元1598年
公諱是榲。
字以承
姓金氏
其先出自新羅
新羅至敬王國絶。
王子錫。
高麗
食邑聞韶
子孫爲聞韶人
太子詹事龍庇。
見於譜牒
十一世。
有生員璡。
於公爲三世祖。
察訪守一
進士澈。
參判涌之弟。
而爲伯父司成一之後。
母善山金氏。
察訪宗武之女。
司諫就▦之孫。
觀察使柳仲郢外孫也。
萬曆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生。
聰明嗜學
才行發聞
卓然異等
公元1636年
聲名重於江左
丙子大亂之後
讀書不出四十年
旣博於百家
專以經學爲本。
卜居陶淵。
泉石之樂。
自號陶淵
其里名大瓢
亦曰瓢隱。
樂間暇吟哦自適
晩年
不復作詩遣興曰。
多言害道。
學者言。
擧其大義
令之自得而已
亦不役志文字之末也。
好禮。
裒稡編類書未成。
謙抑不居著述
迺止。
永嘉都護林墰。
推薦之。
陵署郞。
不起
又後廉使連以文學耆德累薦於朝。
不果召。
上之十年公七十二。
嘗無疾。
一日盥浴更衣
親舊諸生
會於山齋
歡與語終夕
朝則悠然而化。
七月十三日甲辰也。
會哭者百餘人
旣殮歸殯於家。
其九月丙午
葬于臨河東松石山南麓
公嘗言我死。
書吾墓曰。
崇禎處士之墓可也。
門人文博士金學培
書銘旌曰。
崇禎處士之柩而葬焉。
公平尊信經訓
居處有禮
言動有節
嘗讀中庸曰。
聖人心法在此。
沈潛積學
用力而見益明
踐履益篤
勉人必以整容貌。
謹言行。
義理
取捨
正出處之義也。
與人忠愛信順
敦厚樂易
至臨利害
邪正
辭氣截嚴。
使人肅然敬憚
愛而知畏。
儼恪
則。
充然德全者也。
喪祭恩義
蓋其家法已立。
而又其居家細節
金學培博士論撰言行記盡矣。
公初娶豐山金氏
持平奉祖之女。
懿行
四十一歿。
六男四女
男邦烈,邦衡,邦炁,邦杰邦贊,邦照。
生員
杰縣監。
權克中金輝世,權克正,鄭自固
後娶南氏
處士維之女。
二男三女
男邦顯,邦謙。
壻金宗汲,李兪吉。
季女未嫁。
八男七女
子孫百餘。
銘曰。
懷道遠引
碩人之貞。
安樂壽考
碩人之亨。
秉德守正
碩人之名。
判書朴公碑銘
公元前495年
刑曹判書朴公旿。
字泰煕
密陽人。
大父安縣監榴。
壽考秩從二品
父贈漢城尹宗秀。
原州元氏
高麗政堂文學松壽之後也。
恭憲文定垂簾時。
有士禍。
舍人丁璜竄巨濟
公年尙少
從而受學
才藝早成
初爲親應擧
親歿則不復求擧。
居家有禮
令聞日多。
一時南中士多推許賢之
我昭敬王二十五年
倭寇
大亂
兵革八年
避亂丹陽三年
客死
而葬乾坪。
年五十五。
公初娶載寧李氏
生一
公元1700年
一女
男震英。
仁祖世以平山都護府使。
爲西海道防御使
武原從。
追爵判敦寧府事。
推恩公至上卿
壻縣監辛碑。
後娶昌原黃氏。
生一女。
郡守李達
判敦寧少讀書文學
大亂
慨然騎射發身
而能守先人之敎。
臨亂與人守死不背。
功多而不伐其勞。
禮讓
敎家。
言必稱先訓。
蓋其賢有自
而公敎子孫。
亦可表於後世者。
章矣。
夫人李氏
長於二歲
而公三十八時歿。
黃氏少於公十四歲。
寡居十八年。
五十八歿。
今公死八十八年
乞銘者。
判敦寧子儒生朴亨龍也。
長兄世龍
早殀
庶兄弟八人
武科得仕二人
庾龍。
浦水軍權管。
任龍。
積城兵馬都尉
其銘曰。
良善無祿
天道必待後人
是勖是篤。
韓司果墓銘
韋布生韓德亮
爲其先府君
乞銘於穆曰。
上黨之韓。
族世舊遠。
始祖
至吾先人一(一作二)十世
其間中贊康,右政丞渥,淸城君公義,文敬公脩,領議政尙敬,文襄公世美最貴。
文襄之後牧使嶔,副司直亨俊,進士璿,嘉善彥恂。
至吾先人爲
公元1612年
五世
先人諱湝。
字德源
又字得源
才藝早成
累試不利
文襄功蔭。
西班御侮將軍行忠衛副司果。
恥名不著。
自屛海上
好樹藝。
與人無競
不言過失
簡潔
親戚交友
官顯則不見。
或勸之仕則笑曰。
弊廬蔬糲吾分也。
居家有法
祭祀潔誠
器品有常式。
祭器不雜燕器
使僕隷有序
分職授事。
量入爲出
歲饑
日爲食贏餘。
以待餓者。
場有遺粒
必拾之。
戒之曰。
天物不可踐也。
二弟洧,洺。
洧以得官
洺最幼。
與之同衾而寢。
懽愛無間
不幸早殀
丙子之亂。
孤子被擄。
以亡弟之故。
悲憐泣思。
默禱
孤卒得歸。
人皆曰。
至誠之感也。
有姑寡居無所依。
事之三十年。
歿而其葬祭一視親母
平生必信
行必敬。
居處必靜淨。
寫字楷正
此皆不肖學而未能者也。
前娶八溪鄭氏。
務功郞鑌之女。
而無子。
後娶驪陽李氏
宣務郞友廉之女。
不肖
先人隆慶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生。
崇禎十年四月六日歿。
年六十七。
葬安山海上三閑洞。
亮早失先人
擧耳目所睹記
長者
過譽溢美
先人之羞。
亮大懼也。
余應之曰。
不亦善乎。
古人尙愨。
其道不言而敬忠以勸。
子之先君子
恬愨自守
居家信順以篤忠愛
蓋有隱德高行
不見知於世者耶。
銘曰。
忠而敬。
恬而淨。
不求不競
吉州墓碣
公元1637年
前豐川都護府使玄侯太始
以其先大夫吉州公之葬。
屬余爲銘。
余不得辭
謹敍其族世系,官爵姓名及其事終始如左。
公諱某。
字▣▣。
姓玄氏
其先順天人
玄氏見於高麗
版圖判書忠守始大。
其子佑。
賓客寺事賜紫金魚袋
生仁亮。
忠淸水軍節度使管軍招討營田事
三世著顯。
五世積福
我昭敬時
行誼得仕
爲殷山縣監。
於公爲皇考
及光海時。
少子某貴爲節度使
故例吏曹判書
妣蔚珍張氏。
貞夫人。
公以武擧顯。
初授宣傳官。
定州判官都摠府都事經歷
人歷治甕津,禾,寶城,郭山。
仍陞折衝將軍
又爲高嶺鎭僉節制使金海都護府使,吉州使兼南北道守防御使
壬辰以來
國家多事
辛卯
丁內艱
居廬起復
禾之命。
於是當兵革之際。
飢饉
荐至
板蕩之餘。
能調賑飢
名譽賢於西州
守邊邑。
積勞遷秩至正三品
平生以官爲家。
未嘗營立產業子孫計。
而又其居喪之節。
孝友之行。
多稱於士大夫
鄕黨禮賢之。
公旣年老
丘墓之寄。
家於延安之年七十九卒。
旣卒。
以宣武原從。
追爵二品
贈嘉善大夫曹參判。
夫人蔡氏,趙氏
皆贈貞夫人。
趙夫人
故禮曹參判諱某之孫。
合葬麻田石山東麓已向爲兆。
夫人
旣早卒。
趙氏共廚四十餘年。
子孫滿前。
先公一年卒。
公有二男三女
男豐川。
最長。
其次太和
早殀
一人
成均生員尹炯。
一人適趙仁輔
一人適李以晉。
惟嫁爲尹氏婦者。
蔡氏出也。
銘曰。
孝友樹已。
厚壽而通報
豐崇四尺之封
大夫之宮。
李判校墓銘
公諱後奭。
字君保
系出宗室
我成宗諸王益陽君懷之四世孫也。
聰明嗜學
少師李英彥先生
詞賦農圃公。
農圃公者。
母鄭夫人叔父文孚也。
十三四。
始以才學發聞
農圃
公元1624年
公亦嘗稱許以爲高才
仁祖二年
太學
十年
上幸太學選士
公登丙科第一人及第
成均學諭
累轉學錄學正
甲戌
例陞典籍
司憲監察
乙亥。
改刑曹佐郞
丙子。
良才察訪
丁丑
母憂
居喪守墓三年。
己卯。
黃州判官
一年
以疾去。
百姓追思不已
辛巳
光海君濟州死。
上命喪用王子禮。
公以禮曹正郞
曹長涉海
以喪返。
壬午。
成均直講
癸未。
復爲禮曹。
甲申
記注官
其年。
有父之喪。
哭之幾滅性
丙戌。
爲兵曹正郞
己丑。
靑松都護府使。
德政碑
甲午
爲右通禮
尋改濟用監正
後連補外
寧海鳳山
政稱廉平
戊戌。
爲左通禮
庚子。
復出蔚山。
修舊政。
革弊事。
凡十餘條
治大盜。
當賞。
固辭不受。
連歲大無。
發倉賑之。
之者皆曰。
當有陰德之報。
荒政不擧罷。
民心皆惜之。
甲辰
尙衣院正。
丙午。
以左通禮
改承文院判校兼編修官卒。
立朝四十年。
不樂聲勢
沈於下僚
常曰。
祿仕者。
盡於官守足矣
不以官小或怠。
事親必躬執饋養
不任僕妾
姊妹兄弟子之孤寡者。
視之一如父母視之也。
宗族歸心焉。
平生
公元1593年
愛物爲心。
謙恭篤厚
敎子弟。
一以自多爲戒
不言人之過。
而見人之嗜利附勢
若將浼已。
廉潔自守
不以拓落爲恥
曾大父龍川君壽閑。
大父仁城君儆。
平林君祉胤。
母縣夫人鄭氏。
廣興奉事文升之女。
公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歿於上之七年三月十八日
年七十。
其閏四月九日
葬于砥平蘆洞南向原先兆之次。
淑人李氏
籍龍仁。
副司果聖望之女。
男瑞奎。
成均生員李國憲。
銘曰。
不數數於通。
慼慼於窮。
多而不有
約而不誇。
嗚呼
有德者之夥也夥。
白處士墓表
公元1579年
君諱瑞羽
字雲程
姓白氏
本隋城人。
其先多顯者。
大父大(一作天)民。
參議惟讓之諸子也。
己丑獄。
其家皆滅死。
因落南。
晉之南境
至君爲三世
父弘悌。
宣祖世。
以義特聞。
軍資奉事
李氏咸安
大壯
萬曆四十一年二月丙申君生。
讀書
夙成
弱冠
遊泮宮。
泮宮士多愛之者。
奉事丈嘗語我曰。
吾兒讀書嗜善可敎。
吾深愛之
佳士
與人無表襮。
以爲人寧負我。
我不負
公元1580年
人。
思欲必忠必信
平生好言論。
儒術
聞人之善。
之如嗜欲
君累擧不中
嘆之曰。
得失
命也。
不幸早失先人
得一命。
無以爲悅。
遂棄擧子業
恬淡閒暇。
嘗與我相從入海。
觀虹門九井
合浦
同登月影臺
晩年
卜居西峽中。
山水樂漁釣。
上之八年十二月戊戌
年五十五死。
壽雖不終
可謂善人善終者也。
年老知舊日亡。
固知死生之常。
長逝者。
爲之愴然疚心
亦自悲也。
君初娶康津安氏。
縣監克家之孫也。
生而章。
一人
壻鄭萬齡
後娶谷城禹氏。
無子。
又有庶出子二人
皆未成童。
銘曰。
篤於親仁
見善若得於其身。
可稱於後人
吏曹判書公墓碣銘
公元1608年
公諱宗道
字伯由
姓趙氏
咸安人
五世祖旅。
魯陵元年進士
世祖時
遁世自守
號曰。
溪隱者。
漁溪三世
有安陰縣監應卿。
行誼發聞
見於咸州人物誌
於公爲王父
皇考諱堰。
受業宋圭門下
亦賢而隱於世者也。
明宗時除官
不起
母姜氏。
大司成老之孫也。
嘉靖十六年二月甲寅公生。
七歲
屬文
十歲
學於
公元1537年
隱君子鄭斗先生
先生奇偉隱遁
世莫有知者也。
聰明過人
於經史,諸子
一讀終身不忘。
二十二。
上舍
公薦
初授安奇道察訪
日本遣玄蘇來。
蘇以詩試我。
慢易之。
見公作。
再拜而讀之。
累轉掌隷院司評。
因爲陽智縣監。
繡衣政淸聞。
上賜表裏以奬之。
後累官。
或起或不起
丁亥
金溝縣令
有叛主奴托屬傍邑來訟。
不以曲直
專以強弱爲勢。
不撓立決之。
還其主。
人心大服
己丑
邑有上變
獄事多冤。
當捕囚。
公心知其無事
故脫之。
卽罷。
後公亦坐連累
崔守愚先生逮繫
經冬
守愚獄卒
呼叱如奴。
諧笑自若
獄中爲之語曰。
崔司畜之呼叱
趙金溝之諧笑
縲絏俱忘。
守愚竟瘦死獄中。
公得釋。
每言及守愚
涕泣
壬辰
倭寇
列郡望風奔潰
乘勝而前。
公嘗至京師
聞亂南歸
正言李興相遇
慨然討賊事。
約爲同死。
咸陽
招諭使金公誠一。
大喜
傳檄郡縣
起兵
金公以公爲宜假守
至則郭公再祐起兵於宜
公卽推與之。
還見金公
道聞兩京不守。
車駕已過重江
以爲國亡矣。
臨江
公元1538年
自投而死之。
金公曰。
不可
道說可信
且徒死無益也。
公然之。
時上龍灣
義兵功賞公爵掌樂院僉正。
丹城縣監。
時當大亂之際。
國內大饑
公發倉賑之。
不足則傾私貨以繼之。
其年。
金公巡察使癘疫
卒於軍。
公辦其喪。
明年
棄官歸。
後有安州淸風之命。
而以病不赴。
丙申
咸陽郡守
丁酉
賊復大擧而西。
公上書體相。
全付一郡兵民
以死效之。
遂奬率境內。
據險守之。
已而
有命黃石
公卽與安陰縣郭公䞭。
繕完城壘
未幾
公遞咸陽
皆曰。
城危又無官守
可以去矣。
公曰。
旣以死許友。
而賊已急。
不可去。
咸陽子弟
初欲散去。
聞公之義。
卽從之。
主將白士霖曰。
城險
易與耳。
及賊薄城。
士霖夜毀城逃去。
城遂陷。
公與郭公
北向再拜而死之。
八月十八日也。
公年六十一。
李氏
參贊俊民之女也。
知事不可爲。
以死自誓
令妻出去
李氏曰。
老妾從死
不可去也。
遣其二子曰。
毋令趙氏絶祀也。
守節死之。
而郭氏闔家皆死。
事聞。
上以禮賜祭。
贈公司僕寺僉正。
後累吏曹判書
忠臣
鄕人
公元1537年
立忠賢祠以祀之。
初葬黃石下。
戊戌
改葬晉州之召南。
公有至性高行
父母
猶恐不以父母之心爲心。
仁於親戚
交友忠。
而每商論古今治亂人物得失
詞氣嚴正
足以勵人。
世道日汚。
飮醉笑傲以自戲。
自號大笑軒
磊落
不以居家生產自累
柳相國成龍嘗稱之曰。
伯由。
外若軼蕩
內守堅確
烈丈夫風。
子男三人
長子英海。
早死。
次英漢(저본에는'濩'로되어있으나,조종도의문집인大笑逸稿의행장,시장등에근거하여수정하였다.)。
城陷被虜而還者也。
英混最少。
四人其壻權㵸,,盧肱,鄭益乾。
其銘曰。
許友不辭死。
義也。
殺身徇國
節也。
惟義惟節。
忠臣之烈也。
陳君墓碣
公元1636年
陳九疇
字倫敍
本驪陽人
居積城之通溝
司憲監察郁,燕岐縣監漢臣,宣務郞義胤。
曾大父大父,父三世也。
宣務公年高
顏色忠養
人皆曰善行
仁祖十四年冬
有狄金城山峽中
狄人縱兵大掠山野
猝遇賊。
宣務公當鋒刃迫。
君急以身蔽之
賊擊之。
宣務公得全
君殊而未絶。
三日而死。
垂絶
亦與妻子言。
奉養數語
公元1637年
而已
聚觀者皆流涕而言曰。
善乎。
孝子之心也。
死而不忘其養云。
君死之時。
年四十七。
十五年正月廿九日
瘞之山中
其三月
返而葬紺岳北麓。
旣葬。
同里父老嘆息言曰。
不可使至行湮滅
合辭具告官。
事聞。
仁祖旌表其閭。
孝子陳九疇之閭。
十八年庚辰也。
後五年甲申
改葬通溝氏族葬。
李氏
宗室女。
宗諸王益陽君之五世孫也。
二男
臥龍,次龍。
中長子纔十九。
其次未成人
宣務公哭之傷心
其明年歿。
其二子連有喪。
卒喪明年
長子死。
三年
次子死。
長子娶妻未久而死。
無子。
其妻沈氏。
同姓克諧
屬其祭祀
今經亂已三十餘年。
孺人李氏
窮獨至老。
石表君之墓。
敍其事如此
仍銘曰。
嗚呼
至行之報。
天之使無後嗣者。
命耶。
海翁尹參議
尹善道字約而
海南人
四世祖國上舍孝貞
自戊甲以來
隱居不出。
自號漁樵隱者
生弘文副校理衢。
己卯名人
事在己卯黨籍
校理右參贊毅中。
右參贊二男
惟深
惟幾
惟深
公元1587年
官止副正。
惟幾觀察使
公副正之子
觀察使之後子也。
本生母安氏。
左議政玹之孫也。
萬曆十五年公生。
聰明善學
讀經史,百家
醫藥卜筮陰陽地理
無所不究
二十六。
國子進士
當光海時。
草野上疏
極言嬖婞臣李爾瞻專政擅國
議政承宗王后希奮忘君負國
疏凡累千言
朝野大驚。
極邊慶源窮北二千餘里。
地接胡。
以爲戊甲以來
得罪流竄怨國者。
國陰事以與虜通。
盡遷之南邊
公移機張
亦東海隅日出
癸亥。
仁祖反正
大釋諸囚。
公居謫十三年而返。
除官
不就
前時且言被罪者。
皆當擢用
而公丙辰疏。
言金男事
有沮之者
張公維曰。
荊軻雪燕之恥。
而求首於生於期。
善道請誅爾瞻
顧惜死悌男乎。
言者乃止。
戊辰爲大君師傅
立學範。
敎訓小學爲本。
講學
引古公子得失善惡
反復盡之
上愈賢之
公子尊禮益謹。
仕滿當遷以爲善於敎訓
不遷者五年。
壬申。
乃得遷。
爲戶曹佐郞正郞司僕寺僉正,漢城府庶尹
癸酉。
登科目。
侍講文學
世子家爲飛語曰。
善道
陰有謀。
不利世子
公聞之。
卽棄去。
甲戌
星州以罪人鄕。
降爲縣。
公爲縣監。
上旨
極選任之
實心忤而斥也。
時三南量田多怨。
上疏言輕田政以寬民
當事者怒。
公當得罪
上寬之。
遂謝歸。
不復以仕進爲心。
丙子之亂。
公聞變以爲大亂
無可計事者。
江都宗社所往。
諸公大臣往者
欲從之。
鄕邑子弟
出家百數
浮海出大洋
江都千里
舟行晝夜甚迅。
至則城陷已數日。
南漢受圍四十餘日。
命令不通
或傳上已潰圍東出
塞路
公度車駕已不可追。
湖南絶遠
大嶺之外。
阻阨得全
回船還至南方
可以達行在所
海南
車駕下城
仍欲入海。
得小島山深水淸可居
遂居焉。
連爲司䆃寺正大同察訪
不就
臺諫論之。
逮繫實無事。
判義禁李德泂曰。
善道遠方
聞變浮海赴亂。
海路絶遠
不及
忠臣義也。
上特以不奔問。
徒配
周年乃還。
遨遊物外
金鎖,閒簫。
海上山水處
甲申
有疾
太醫白上。
召之。
公病不赴召
上疏曰。
心爲一身之主。
臟腑竅脈氣血陰陽
公元1649年
逆順盛衰
皆係於心。
心安則體安。
風寒暑濕鬼魅百邪無自以入。
不安反是
仍論藥石攻疾。
以喩治國保民
不報
昭顯卒而大獄
三王孫於濟州
己丑。
孝宗卽位
時烈,浚吉以伐胡復讎
上意
用事矣。
公復上疏
修身修道
仍及寬赦王孫事。
縣道上之。
監司李時不上
公令子仁上政院。
政院欲却之。
而後乃上。
傾心答之曰。
願欲親聞讜言
用事者。
上意在公
復入
沮抑百計
上意欲用之三司館職
而掌銓選以爲司藝亦館職也。
遂除之。
上特召之。
都門之外。
上疏請罪
乞退不已
上卽召公入。
特拜承旨
常侍經筵
用事者益忌之。
上疏力辭。
乞退遂行
以爲陰計所擠。
令政勉留之。
特拜曹參議
更陳不可冒進之意。
生還故里
上時八條
功臣斗杓所爲絶橫。
裁抑之。
以保全功臣云。
自點宋時烈,元斗杓
各立儻爭權
敗死
杓付於時烈
斗杓者論以削職放黜
上初旣許之。
而卽復敍。
用事者方議盡出島民沿海漁子江都
諸城壘。
公元1650年
有量田號牌之議。
四方騷擾
極言不便
寵答之。
朝廷不用也。
島民築城事。
上特罷之。
而移沿海漁子
亦多議。
不果移。
丙申。
又應旨進言
論政弊累千言
丁酉。
王后有疾召。
京師
特拜曹參議
時論以爲
上意難動。
詆毀日甚
陳情乞罷疏十上
政院終不納。
公言擁蔽
然後乃上之。
公請不已
上知終不可強留
乃許。
浚吉追誣鄭介淸事。
至毀其祠。
公又上疏極言卞白。
時議指爲邪說
白上却之。
攻擊益作。
公遂罷。
明年
孝宗登遐
左相沈之源啓上
召議山陵事。
卜吉水原
時烈,浚吉怒曰。
山大事。
不可專聽於善道
遂有改卜之事。
不從
則論以不請罪
而上不聽
公私謂曰。
後必有遷陵之變。
後十五年
山陵內崩。
改葬驪州。
前年大行之喪。
太后當服長子三年之制。
時烈,浚吉執體而不正之說。
又引檀弓之免。
子游之衰。
降而爲期
公上疏言宗統嫡統
不可岐而貳之。
慷慨彌切。
上持之。
於是以爲語犯先王
誣陷賢者。
感怒上心
請按律。
上命安置三水
三水
北邊
公元1670年
窮處
三江虛川挹婁之地。
後爲靺鞨
山澤早寒。
五穀不生。
靑江以外
婆猪雜種故居
玉堂兪棨者白上焚其疏。
辛丑。
天旱
移配北靑。
時烈,浚吉沮之。
不果移。
中樞趙絅
求言應旨。
上箚曰。
善道何罪也。
善道之罪。
宗統嫡統
爲孝廟左袒也。
善道獻疏之日。
誰爲殿下進焚疏之策也。
高麗恭愍王
李存吾之疏。
曩時光海。
鄭蘊之疏。
國史書之野史記之曰某朝某時
尹善道論禮之疏。
聖朝之累何如也。
削奪官爵
公加罪圍籬安置
癸卯。
校理洪宇遠上疏
極言宗統嫡統之說。
請寬釋善道宇遠禁錮
乙巳。
又因旱移配光陽。
亦極南海濱。
風土甚惡
癱痪奇怪疾。
客居十死八九。
後二年。
大旱
上念其被罪積久
欲釋之。
問于大臣
皆曰可釋也。
首相洪命夏不可
上特釋之。
公旣赦出。
因入海。
行吟島濱
山中新曲漁父詞。
入海五年八十五。
公歿。
顯宗十二年六月十一日
歸葬聞簫故里
從治命云。
其明年
官爵
後三年
仁宣王后薨。
王太后服妾子婦大功
儒生都愼徵上疏言。
古禮經文
公元1694年
然。
上覺之。
乃親考經文
命入善道庚子論禮疏。
而旣焚之闕下
亦不載實錄
不入也。
及上卽位
召用論禮得罪者諸臣。
安置北邊
用事以爲德源北邊邑。
安置德源
後改熊川
首相積曰。
熊川病鄕。
殺人也。
又改長鬐。
李有湞事。
巨濟圍籬安置
吉已死削奪官爵
邦禮旣正。
告廟頒敎。
爲積所沮。
不果
公亦當追爵
議政積又不可
吏曹判書
太常諡曰忠憲
上之六年
敗死
烈諸客復進。
烈復爵位
公削贈爵賜諡
公峻正。
積仁累義。
博施利物爲心。
曲禮小惠
干名要譽爲恥
言不苟合
行不苟容
患難窮阨一也。
直道擯斥
囚籍二十年
指天而正。
九死而不悔。
終始一節
見義不明
守死不易
其能此乎。
又考其居家敎家。
不失儀式
尤致謹於男女之別。
內外之分。
曲禮內則之敎。
汚俗無敎之警。
大矣
龍洲曰。
自古興國亡國之際。
天必生一人
守禮死義
有以一世而敎後人者。
如此人云。
自公入海。
老人號之曰海翁
一時皆以呼之
或曰孤山先生
孤山
東郊江上舊業
墓銘曰。
比干剖心
伯夷餓死。
屈原沈江
窮且益堅
至死不改。
其見義守死一也。
公元1675年
貞夫尹氏
南原
判書暾之女。
亦有婦德
一門稱賢
後公一年生
先公十七年六十八卒。
墳墓在海上水晶之洞。
及葬公。
遷祔聞簫。
長男仁美。
亦以多學聞有名譽。
謫居三水登第
擯斥於分館。
禁錮十三年。
公死四年死。
至今三年
追爵諫院獻納
次男義美。
進士
其次禮美。
早殀
二女
沈光沔,李保晩。
庶出二人
循美,直美。
三人
直講李翼老妾
黃道彬,楊憲稷妻。
美子爾錫
特除尼山縣監。
美子爾厚。
今年新補國子生員。
持先狀乞銘於老人者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