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x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诗
送李明府
呜咽陇头水。令人心断绝。方知送将归。莫作临溪别。
酬赠南生(有昌)
如何宋玉独悲秋。千载遗篇哀怨悠。古人心事今方见。涕泪非关恨去留。
诗
送李明府
呜咽陇头水。令人心断绝。方知送将归。莫作临溪别。
酬赠南生(有昌)
如何宋玉独悲秋。千载遗篇哀怨悠。古人心事今方见。涕泪非关恨去留。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2L 页

忆曾携手向前溪。罢钓归来日已低。客夜不堪怀土意。青山明月梦中迷。
二
闻道新居近野溪。天开西北地形低。可怜陶谢优游处。岁久苔深迹已迷。
次俞仲怀韵
忆昨平居解惜春。访花随柳到溪滨。年来萧索缘何事。老去韶华属别人。吾道须要亨处困。天心应欲试艰辛。感君爱我终无已。诗意丁宁在养神。
二
居近丹山海上峰。风来时听数声钟。岩间寺刹应千劫。洞里烟霞隔几重。仍想桃源閒可乐。还嗟世路窄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3H 页

次李生(世敬)韵
共卜林泉计谬悠。百年世事不胜忧。四罪如令天下服。吾曹何恨久于囚。(四罪。宪府启辞措语。)
二
漂泊东南道路悠。感君情义为余忧。晚岁光华虽自慰。髭毛争及涪陵囚。
三
满目沧瀛渺此老。风飘华发千茎皓。一曲悲歌思美人。五更归梦长安道。
四
独雁叫群秋色老。三湘水落岸沙皓。怀佳人兮不能忘。逸驾何时骋大道。
五
叔季归来天地老。风波也及商山皓。噫戏商山亦世间。诸君更觅桃源道。
赠人
闾塾东西绕碧流。栖迟聊可涤烦愁。波含静影清如镜。风送微凉爽若秋。浩气方知天地窄。邪思不许分毫留。此为礼法相规地。慎尔威仪戒尔游。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3L 页

有客心如已死灰。贤侯标格雪中梅。瓦铛不爨晨泉冻。霜镜悬明夜户开。怜我空瞻诗酒会。多君亲见召黄回。一杯亦合输肝胆。报德宁须便筑台。
二
半蓂吟病万缘灰。落尽桥头一树梅。山雪已随穷腊驳。涧冰还趁正阳开。年来得意诚难事。老去寻春定几回。风咏须要无旷日。洞门高处即吾台。
三
莫歆炽焰怨寒灰。衰盛须观后苑梅。浮世元来非久物。愁颜何事不曾开。人生由命穷还达。天道循环往复回。鱼跃鸢飞真活泼。常令主宰守灵台。
呈全义使君
久息交游陆易沈。檐前自觉碧萝深。感子招邀情谊厚。石门斜日访丛林。
呈木川使君
惜别还忘山日沈。霜天留饮意何深。醉里雅怀诗里发。一篇琼什擅词林。
兼呈佥案
人牧何心醉便沈。郊原濯濯旱灾深。生灵失所君须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4H 页

赠沈生
花枯无艳鸟声沈。此夕如何兴转深。却喜携琴来与会。高歌白雪响千林。
二
琴禁邪心戒在沈。钟牙已远孰钩深。携来最合何时听。明月清风坐竹林。
偶感
静观天道有升沈。理会要令十分深。常辞盈满灾应远。贞吝何须玩易林。
二
天理难明欲易沈。常存此志若临深。句萌免得牛羊牧。会见长条自秀林。
三
屏迹非关世道沈。登山临水乐高深。自怜精力年年减。扶老惟思觅邓林。
四
堪叹神州久陆沈。百年伊洛战尘深。栖山只为全躯命。高节宁同处士林。
挽朴生员(孝若)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4L 页

挽李生(蔓夏)
人方期远到。天曷丧斯文。猥荷从游久。常闻行义敦。谁料苗不秀。自叹老无群。遥想 尊君恸。应令白日昏。
挽崔生(柱一)
尔我相逢问几年。人间已断此生缘。身后犹堪慰寂寞。宁馨应使庆绵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疏
再辞咨议疏(己亥)
伏以臣昨以闷迫之情。冒死吁呼。冀蒙罢遣。庶遂微悃。 圣鉴不谅。未准所请。而怜其疾病。使之调理察职。在臣之义。岂合更有烦渎。第以累日将息。症势无减。一向堆塌。自占私便。上贻 朝家舛施之愆。下妨贤人应聘之路。罪在臣身。事关治体。不得不复控血诚。欲望天日之明。有所矜察。伏念臣庸愚一村夫耳。既不能随时决科。以取功名。又不能摆脱世故。笃志居业。而痼疾婴身。与日俱深。魄夺魂丧。目昏耳重。平生之计。只在于守分养病。自放于田野之间。以终其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5H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5L 页

请文元公文庙从享疏
伏以圣远千载。两程有作。得不传之学于遗经。而犹未大明。及朱夫子取程子之意。为经传集说。然后性理之学。始得昭晢。至若礼经。则以暮年精力之不逮。托于勉斋黄氏。而尚欠详备。不无所憾。先正臣文元公金长生独得其衣钵之传于文成公李珥。尤专精于礼经。盖追朱夫子未能卒业之馀绪也。其所识之该博。所见之高明。可谓建诸天地而不悖。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著礼说。吉凶之变。无所不周。而悉本于先儒之说。天叙天秩。融会贯通。不但朝家典礼有所持循。至于遐方绝域愚下之氓。亦知遵守古礼。环东土数千里。真不愧于礼义邦之为名。则其功业之大。岂不合醊食于圣庙。以尽酬报之典也哉。噫。其为礼教。本于爱敬之实。而亦谨于节文之细。此人人所憾于养生送死之道。而亲上死长之风。以驯致乎 国家亿万斯年之业。则其视朱夫子经书集说之功。不见其有异同。巨等从祀之请。亦岂非所以补风化之源哉。于乎。文元公之至德懿行。在人耳目。立朝事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6H 页

辞职疏(工曹佐郎时)
伏以天气方新。昼漏渐永。 迩英讲讨。此正其时。臣伏睹 圣上万机之暇。进学愈笃。苟非疾病斋明之日。不曾废辍 经筵。是知帝王出治之要道。专在于此。太平万世。庶几有望于今日。如臣聋废。窃不胜其欣悦颂祝之诚。不以疏愚灭裂而自画。但愿殚竭其胸中所蕴。或意萤爝之微。有补于日月之光。迟徊眷恋。以至于此矣。意外职名拘牵。进退俱穷。渎扰则严诛是惧。泯默则哀情莫暴。区区至愿。只望 渊 鉴下烛。速赐指挥。许以散秩入侍。无使天爵久旷。则公私俱极大幸。臣无任烦猥悚怖之至。
辞职疏(济用监正时)
伏以臣人之所禀。有昏明强弱之不齐。故得其昏且弱者。则不得不未老而先衰。此必然之理也。臣年今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6L 页

辞兵曹参知疏
伏以臣闻古之君子。必量而后入。臣之讲此义亦已久矣。平居窃自揣量。禀性之愚騃昏庸。本不犹人。加以早抱奇疾。多年聋废。以臣精神器量。断无当世之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7H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7L 页

再辞兵知疏
伏以臣以草茅孤贱之身。当风云际会之辰。苟有抱负之重。足以经世。筋力之盛。可备趋走。何故舍明世所无之荣。取鸟兽同群之讥。甘为名义之罪人。而有所不辞也。臣之赴 召。盖出于一向撕挨 君命之为不安。初岂有意于图得好爵。仍为进取之阶哉。昨者累陈情悃。未蒙 垂谅。岂 圣明视为游辞例让。而不即 允许其情耶。臣于此不胜惭惧。敢暴终难冒出之状。更渎 宸严。臣罪万死。臣赋性疏迂。不适世用。屡经事变。志气摧阻。动辄招尤。诚信未孚。猝叨显班。有骇瞻聆。其不可一也。蝼蚁微末。虽不足与论于出处之节。至于辞贫居富。以卑居尊。有乖圣贤训戒。其不可二也。门户过盛。盈溢宜戒。弟兄分占东西两铨。未免有陇断之诮。其不可三也。臣久居田里。习成閒懒。随意节宣。戒在劳伤。及今衰暮之年。服事官次。其不堪四也。臣平居躬业。只是铅堑末学。而骑省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8H 页

辞户曹参议疏
伏以臣犬马之齿。已过周甲。筋不束骸。颓惫无力。神不守宅。言语多错。耳目昏聩。视听不明。设令有过人之才学。已无所用。况以本无寸长之可取。而衰谢若此者哉。春初之不敢坚守己志。呈身 天陛者。不惟以违越为惧。且冀其 圣明之矜烛实状而许其退归。今既不然。未免暂退而旋入。此岂有他。盖以君臣际遇。千载所罕。恭惟我 殿下以聪明之资。值屯艰之会。不欲偷安于姑息。深知为国之在贤。寤寐如渴。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8L 页

引咎仍辞户议疏
伏以臣曾于守令之荐。既犯误荐之罪。致有人言。则近者人材之荐。不无惩羹吹薤之意。固不当又有所干冒。以污 清朝。况于未入朝班之前。定限已过。当荐不荐之罚。臣安得免乎。且缘情势之难安。疾病之弥留。版曹剧地。瘝旷已多。臣之罪戾。与日俱积。伏乞 圣明亟赐镌削以惩逋慢。以安愚分。不胜幸甚。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9H 页

伏以臣有当去之嫌。无可进之义。况又疾病侵凌。尤难陈力。只是 宠谕勤至。礼数殊绝。自惟 圣世遭逢。千载罕闻。如臣既非高蹈。进退唯 命。则虽值隉扤之会。亦不可任其己志。迟回旅次。未忍便归。俟得神气少苏。今姑舁到城外。而臣之情势终有所不敢晏然者。兹又略陈其槩。以冀 圣鉴之垂察焉。臣之师事奉朝贺臣宋时烈略已半生。出处行止。未应独殊。而宋时烈既以臣谬举之重招物议。不欲复入 朝端。终至改辙东归。则臣是何人。乃敢因仍苟冒。无所顾忌。自安于下流。而以益其讥诮哉。窃念臣以聋废无庸。虽退处田亩。本系世禄之裔。粗识君臣之义。则违拒 朝旨。顽然不动。近于自重。亦涉逋慢。不计一身之颠沛。复近尺五 天阙。但欲更暴微悃。祗俟 圣上处分。如以为臣言或有所据。而不谓之意在图便。则臣当于宋时烈趋朝之日。或得以奔走下风。协赞 清化。无负我 圣明虚伫之盛意也。伏乞 圣慈俯赐体谅。姑许镌递职名。俾得退安丘壑。则此亦天地处物之宜也。臣无任惶猥悚慄之至。
辞右尹疏(甲子)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49L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0H 页

辞 召命仍辞大司宪疏
伏以臣罪累馀喘。屡辱 召命。虽缘疾病未得自由。而揆以公法。实合万戮。恒怀战慄。夙夜靡宁。区区此行。本为呈身 阙下。披诉草莱之情。而行到近甸。重感天行。宿疾新恙。一并交侵。绵绵气息。若将朝暮渐尽。兹凭县道。冒呈病状。 回谕之命。已是格外异数。不意 别谕之旨。又复来颁。十行 纶音。辞意恳恻。求之千古。罕有伦比。感极涕零。不知所喻。噫。臣若一进。果可以匡辅 圣德。裨益朝廷。虽生行死归。贻笑道路。亦无所辞。今臣只是空疏灭裂。百无可用。癃孱一老物耳。以其废蛰田间之久。或意其粗有所守之志。虚名误闻。节次推排。滥巾至此。曾前颠沛。何莫非由于斯也。臣追惟愧悚。置身无地。倘又不念前愆。仰恃 天眷。抗颜朝端。自速讥议。则微臣所守之丧失。固不足言。岂不有损于 清世旌招之盛意哉。此臣所以以不进为义者也。然又思之。如使臣一登 文石之陛。得近咫尺之威。悉暴其庸陋衰朽之实状。蒙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0L 页

国恤时还乡疏
伏以皇穹不吊。 慈圣礼陟。以 殿下诚孝。其何堪攀慕之怀耶。 讳音所至。普恸惟均。如臣厚蒙 国恩。既与凡氓有异。而七十之年。癃废且甚。实无筋力可趁 初丧。才经成服于所居官门。寸寸前进。昨始奔哭于 阙门之外。犬马下情。得以少伸。在臣之义。所当仍留都下。以待 因山之期。兼候 严庐起居之节。是臣区区至愿。而目今秋节垂尽。寒事渐迫。窃恐衰朽疾病之身。迟徊旅邸。益值沈顿。将未免生行而死归。兹留一疏。舁载还乡。臣之罪戾。诚无所逃矣。仍伏惟念凡丧威忧戚。易致人伤损。今 殿下深墨之容。累然孤居。 顾抚扶养之力。非复昔日之比。臣民忧念。岂有极哉。惟愿 殿下上念付托之重。深思节哀之道。无贻日后之悔。以副神人之望焉。臣不任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1H 页

再辞大司宪疏
伏以臣是田野间痴疾魍魉汉也。其在少日。妄窃有意于古人之事。而不幸婴疾。计不如意。荏苒颓侵齿发剧如许矣。目力已昏。心力已短。衰朽之资。已非自强之时。而除非委顿之日。则亦不敢少有自弛之意者。庶几粗窥一班。以为夕死之地而已。若当世之责。则自是贤人君子事。岂臣愚昧所敢干与。而 圣朝招延之礼。每被混加。虽百执事之末。犹惧难承。况此风宪之长。乃国家莫重莫大之任。苟非风力足以激厉颓波。望实足以镇服一时者。则莫宜当之。岂合轻试于如臣衰败蔑识万万不似者耶。此所谓强僬侥以千钧。注瓦缶以万钟。污辱名器之诮。不独归于臣身。则臣何敢不大声疾号。以求解于 天地父母之前耶。呜呼。臣于近者。窃闻 玉候违豫。忧煎之意。自不能弛。 圣母初期。亦觉已迫。一家丧患。且有切于私分者。勉竭残喘。趱诣 辇下。是臣本志。而职名所拘。不敢冒进。若蒙亟许递免。俾遂犬马之忱。不胜幸甚。臣无任激切祈恳之至。
留疏归乡仍乞递职疏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1L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2H 页

辞 召命疏
伏以臣之疾。自去冬阳复之月。弥留至今。未有苏活之望。盖以元气已衰。不能与病为敌。转辗沈痼。有加无减。此岂久于人世者。死生常理。元非所怛。只是 国恩未报。归于虚辱。一念耿结。不能自弛。忽于此际。又拜 召旨。温纶敦切。开喻丁宁。感激之至。涕泪沾襟。而顾臣癃疾。万无自力趋 命之势。犬马之怀。当复如何。呜呼。臣之出入 筵席。已自中岁。 三朝殊遇。千古罕比。 德义之厚。与天同功。其欲复瞻 天光。此为微臣之至愿。苟非贱疾万分危笃。宁有偃卧私室。敢违 威命之理乎。此实欲进而未能。非可进而不进也。抑有复焉。天道忌盈而恶满。今臣之虚名叨滥。又甚于盈满之咎。则鬼神之忌恶。必无异乎时世人情。疾威之降。理所必至。倘非 天日之明。俯烛实状。削臣仕籍。绝臣 召旨。则臣何以得逭鬼责与人嘲乎。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祈恳之至。
承 别谕仍辞 召命疏
伏以臣于顷者。恭奉疏 批。十行温纶。开谕谆切。伏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2L 页

承 谕旨赴城外。引嫌辞职疏。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3H 页

辞 召命疏
伏以臣乃世臣也。以身在乡外之故。 国恤之初。不得预于 阙下成服之列。前头之计。将趁 輤靷之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3L 页

赴 召命到城外疏
伏以臣是世禄之裔。本与草莽有别。政当岁饥民困家国板荡之会。独使 至尊忧劳。已非臣心所敢安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4H 页

进诫疏
伏以臣昨于 筵中。偶有所怀。略陈其槩。而辞语拙讷。未足以发明宗旨。退归私次。馀怀耿耿。不得不以未尽之意。更有所溷。惟愿 圣明之留神体验焉。呜呼。舜,禹授受。只是危微精一数句。循其言。可以入道。又何待许多文字。人之才品。与世渐下。若非讨论究索之功。有以开明其昏闭。则终无以变化气质而为圣为贤。此孔子所以深加警责于子路何必读书之语也。然进学之要。亦有内外轻重之分。故孔子亦尝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4L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5H 页

辞吏曹参判疏(戊辰)
伏以臣一病支离。无以身登途。既不免坐违 召旨。干王法之死罪。又闻弟疾危笃。而意未就诀。抱平生之遗恨。此为臣之窃自悲悼者也。且闻臣弟临死。无一言及家事。谆谆如梦中语。无非念国忧时之言。有以见臣弟之耿耿丹忱。死亦不忘也如此。而若臣则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5L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筵说]
筵说(庚子正月二十三日。以频数开 筵。引接儒臣等事陈疏。疏入 上曰。明日昼讲为之。○昼讲时同春堂所启。李翔以入参 经筵为未安。将欲出去云云。明日疏 批。 上曰出入经筵。以叙旧怀云云。翔不得已二十七日欲于 经席陈情乞退。既入 阙中之后。 上因药房启辞停筵。 上曰今日入参经席之员来者谁欤。政院启曰只有李翔先到耳。 上曰引见。引见时承旨郑艗,翰林郑重徽,假注书李世华。)
翔曰小臣以草野一布衣。逢千古罕有之举。不惟分义未安。聋症亦重。出入 经筵。事极难便。而臣自经侍讲之后。葵藿之忱。自不能已。重瞻 天光。更陈所怀而归。至愿毕矣。而今闻 王候复有违豫之渐。臣子之虑。不可尽喻。 上曰尔乃前日侍讲之臣。入参 经筵。少无未安。而间者屡疏。辞免过度。何必乃尔。留而勿归。以补不逮可也。翔曰臣老父虽在朝行。臣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6H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6L 页

打愚先生遗稿续卷之一 第 257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