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x 页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状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7H 页
东莱关防变通状
本府。以贼路初程。风便易乘。变生顷刻。阴雨之虑。非如西北之稍有界限。壬辰以后。事情尤异。恒留馆倭。或至数千。水宗布舶。陆续来往。转眄之顷。已抵邑居。关防施设。宜讲绸缪。府使为任。虽微实重。蝼蚁如臣。亦忝叨是。责大蚊山。恐负重寄。夙宵兢惕。忧虞倍切。有怀不陈。尤愧职责。条列浅见。惶恐启 禀。令庙堂参商 禀处。
一。本府。以至小海邑。延袤仅至二十馀里。民户只有七千八百。水营及十镇堡。太仆牧场。四站摆拨。五处烽燧。皆在一境。除所属官吏及水军射夫,牧子,拨军,烽军,倭馆把守。则馀丁无几。京衙门诸上司纳布番兵。参错其间。每当岁抄。无丁可括。此其势难支分叱不喻。束伍八百二十三名。牙兵五百四十名。分而二之。有同儿戏。脱有缓急。一苇来抗。则禀令于二日程兵营。遥受节制。揆以边筹。壬辰事可惩也。其后 庙算宜有变通。何至今因循是白乎喻。一则寒心。一则可骇。历古边臣。尚许以便宜从事。况以数百单军。亦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7L 页
不能自主。见贼未发。坐啸空衙。岂不诚万万可笑者乎。若使蛮海常清。固无可言。万一边烽有警。虽悔曷追。思之至此。不觉毛骨俱竦。记曾丁卯年间。 朝家为虑义州之单虚。各衙门军兵。移属本州。增置府兵二千。使得自主号令。此则备局文书可考也。本府既为独镇。且有机张,梁山两属邑。则牙兵束伍。不必异号。团为一军。可作一千三百馀名。各司番布。其数甚少。有同九牛一毛。宜无所惜。濡袽备急。如右紧切。水营及十镇堡,牧场屯卒,四摆拨,五烽燧。虽不得不专责于本府。忠顺忠赞之外。禁卫营,御营厅,兵曹,训局所属纳布之类。依义州例。移定他邑。若干民户。专属本府。使之增置军额。依长湍,水原例。防御使兼带。稍尊体例。若有急变。不待兵营节制。使得自主号令。未知何如为白乎乙喻。 令庙堂 禀旨分付为白齐。一。本府为独镇时。则宜为节制使。而既有属邑。则便有兼营将体例。依前独镇节制使称号为白乎乙喻。或以兼营将称号为白乎乙喻。府使之不敢擅越他境。虽为关防。梁山,机张。既为属邑。则便是境内。每当春秋操鍊,四季朔试射之时。府使亲为巡历为白乎乙喻。以前衔武弁。 启请为中军。使之代行为白乎乙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8H 页
喻。上项两款。必有 庙堂指挥。可以举行。梁山,机张。既属本府。则镇管称号。宜为东莱。尚以庆州镇管书填。似无意义。并以 令庙堂 禀处为白齐。
东莱差倭问答状启
庚午条副特送使倭员役等。前月三十日。依例 进上。肃拜后仍行下船宴。封进押物。倭一人段。病不参。故排床入给是在果。裁判差倭平成尚。自前府使臣朴绅,南垕等在任之时。每每请见。及臣到官之后。又为请见者非止一再。其矣所请。既无听许之端。今虽相见。少无所益是如。措辞牢拒。昨日副特送使倭宴享罢后。裁判差倭出来宴厅。愿得一见。他送使罢宴后。裁判之因便相见。亦多前例。听其所言。据理峻斥可也。既已出来之后。斥避不见。事未妥当。亦有害于待远人。主客之道。不得不许与之坐。同倭言内。人参。不是等闲所需。病者得差。死者得生。岛主之进献江户。每以此为重。今若阙封。事多切迫。弊岛本无所产。专赖贵国。国内所用。虽不敢望。关白执政以下。亦不得药用。则其所闷迫。当为如何。若以北路犯越为虞。则严立科禁。禁抑北路。贵国所产。特许买卖。岂非交邻相救之道乎。弛禁于此而商贾不至。则无可奈何。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8L 页
一向牢塞。顿无医药相资之意。待以敌国。不恤生死。则固无可言。名之曰交邻。而莫之需资。实有乖于诚信。俺之留此。已过十朔。而迄未准请。事不但已。虽至十请二十请。或以关白书契来请。不听不止。何不量处乎。既有 朝令。本府之不欲 启禀事。虽似然。如此切急说话。若不陈达于本府。则何由告知于 朝廷乎。愿须十分量度。从速 启闻亦为白去乙。臣答曰。参虽土产。甚为稀贵。所赖而通用者。只是北路。一自奸民犯越之后。利欲所在。防奸诚难。不得不一体严禁于南北。自是厥后。参货顿绝。我国药用。甚为艰乏。岛主处例给官参。亦且难继。日本之所望。岛主之切迫。非不知也。事已至此。无可变通。且 朝家政令仁厚。虽欲副远人切请。纪律严明。既不可南北有异。又不当才禁旋弛。此亦随事制宜。必诚必信之义也。你所谓独弛禁令于倭馆。万万无据。事若可许。初宜即听。如其难从。言亦无益。虽有关白书契。决难采施。何如是烦聒。有若探试者乎。差倭又曰。右京之年。已至十九。今当成婚。马岛上下。皆以为承袭之人。寻常推戴。尚不给图书。自古已行之例。何独薄于右京而废坠乎。臣答曰。彦满图书。先为还纳。然后右京图书。当为出给。此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9H 页
亦事理甚明分叱不喻。甲子差倭平城次。既已还纳为言。乙丑差倭平厚中。更发不吉于岛主之说。前后变幻。尤为无据。 先王受教。既有后勿为例等语。则尤不可并给云尔。则差倭又曰。前裁判。未下粮馔。今当准受。俺之日限。译官渡海时。亦未停当。今欲勒定。事尤不当。此则系是约条。不为商礭。遽欲挠改。安有讲定之意乎。臣答曰。前裁判。无事而久留。于理不当。故不得不撤供。其后虽复留连。撤供后料米。万无追给之理。你之日限。亦不可不约定。前后约条中。元无裁判之名。到庚申始自创称。何谓之挠改约条乎。如此说话。俱无伦理。尤为未便是如。往复说话。无虑数十馀次。其所为言。大略如斯。臣结之曰。你之前后所请。已得领会。今虽千言万语。皆归一套。不欲更闻。凡事皆从义理。听言贵审是非。只思自己之利害。不度义理之是非。甚非所以论事之体。我国本以礼义相尚。交邻惟以诚信为贵。 朝廷回下。既是真实。今此答问。又无虚假。你以实归告岛主。岛主亦以实转报关白。虽有所切迫。既知其事理之不当。则宜不为更聒。而关白不信岛主。岛主不信差倭。上下相诈。已极怪骇。你亦阅岁强请。有若不信者然。决非诚信相交之道。尤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499L 页
为不当。你虽以今姑 启禀。以俟 朝家处分为请。我国则体礼甚明。堂堂 朝令。既已酌处。幺么边臣。何敢烦 禀乎。上项事理。如是明灼。后勿复言云尔。则差倭又曰。言语无新。日势且暮。虽不敢强烦于厌听之时。未尽说话。当于明日。使训导替告。更须还官深思。必为 启闻。臣又曰。可从则从。不可从则不从。相面已决之言。何待译舌。今日不从之事。岂烦更思耶。据理峻斥而罢。即刻。训导朴有年来告内。今朝裁判差倭招致。卑职更申前说曰。人参求贸事。昨已尽达于东莱令监。前右京图书及前裁判事。有所未尽。右京。今年成婚。明年还岛之后。无图书。不得书契。则马岛缺望。为如何哉。昨日。东莱令监。以 先王受教为答。古既有 特恩于彦满。今何惜 特恩于右京乎。至于前裁判事。约条所付。两国次知差倭。连续来往。其后又称两国干事差倭。而俱非日本之所称号也。日本则称之以催判差倭。贵国私自改称曰。两国次知。两国干事。至庚申年。日本去其催字。改以裁字。称之以裁判。此非约条所付之差倭乎。近百年遵守。至今往来。今猝挠改。终至于撤供。流来约条。今若变改。则此外凡事。亦皆归虚。将安用约条哉。他送使皆有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0H 页
日限。而独于两国次知。两国干事往来时。终无日限断定之事。今始定限。是何事理。设使日限可定。两国相议处置宜当。未得停当于马岛。今欲独定其日限。是何约条乎。上项三件事。若未蒙许。决难还归。须以此转达于东莱令监前。斯速 启闻。亦缕缕言说是如。来告为白去乙。臣又以为 先王特恩。既有后勿为例之教。则希望 特恩。尤为猥滥。前裁判撤供。出于 朝家参酌。撤供后料米。非所当论。其矣日限。尤不可不约定。决难烦 禀之意。昨说已尽。今不叠床。更勿以如此等说来告。宜当是如。使训导朴有年。严辞责谕为白有矣。系是远人问答说话。敢此誊 启事诠次。
济州民瘼状
本岛处于穷海之外。区域自别。风土顿殊。人民习俗。龃龉可羞。特以 王灵外畅。文物渐染。版图内附。苞茅岁贡。幅员至小。生齿不繁。田结陈起。并不满于三千二百。户口。三邑并堇至于九千二百。比之畿甸。不免为中邑。上纳元数。视统营不啻百倍。以畿邑至残之力。当统营百倍之役。则民生困瘁。不言可想。若以物种言之。则一年内贡马四五百匹。各鳆九千馀贴。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0L 页
乌贼鱼七百馀贴。酸果三万八千馀个。马鞍四五十部。鹿皮五六十领。獐皮五十领。鹿舌五六十个。鹿尾五六十个。鹿脯二百馀条。各种药材四百七十馀斤。马衣诸缘六百八十馀部。其他蔈古榧子白蜡山柚子二年木,弓袋,筒个,螺钿,鲍甲,骢结只,凉台帽子及梳省,衫帐小小杂物。皆系贡献。何敢一毫言劳。而九千之户。三千之结。酬应此役。则岛民弱力。此亦难支。营本官九镇堡凡百支供。与六十三牧场。四十二果园。六十三烽台。束伍三千七百馀名。牙兵九百九十馀名。牧子一千二百馀名。果园直八百八十馀名。船格三百馀名。烽军四百九十馀名。差备军一百馀名。城丁军二千八百馀名。随率军四百八十馀名。留直军五百馀名。旗帜军二百馀名。都合一万一千六百馀名。及纸匠,骑步兵官吏,镇抚吹手,罗将,军牢,官奴,百工之役。皆自此中责出。一人常兼十役。男女各有身贡乙仍于。毋论文武出身。皆以人口抄出。每名五升式。逐年督捧。生发未燥。辄有所役。此实八路各官所无之规也。田土若不瘠薄。鱼盐或有所赖。则皆是职分。何必厚虑。而石角耕穫。有同儿戏。盐盆鱼网。初不知法。官有百出之役。民无数日之暇。若是而能有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1H 页
生道者。未之有也。前后守臣。岂不欲 启禀变通。而三邑守令。俱非 朝廷向用之窠也。每以如臣鲁劣。苟充差遣。踪迹冷落。言语蹇涩。有意未吐。苟延瓜期。间或有一二 状闻。则庙堂覆 启时。或谓猥越。或云荒杂。每每防 启。以致所请未获。贻笑不赀。虽至愚之人。莫不爱其身。孰肯为其民而害其己乎。蝼蚁微臣。亦忝重寄。其所胪列。宁有一取。而赴任又在于夏节剧农之后。封域之内。足迹未及。耳闻不如目见。做时难于说时。极知僭琐。无所逃罪。而 国事终不可不顾也。民瘼终不可不恤也。采访物情。参考誊录。若干条件。 启闻后录。 朝廷不知臣之不肖。既畀此任。则所陈边情。不可不察。记昔壬子年间。故判书尹阶赴任本州时。 先王特许二十同绵布。白给岛民。使为衣资。父老感德。尚今称道。臣于待罪杨州时。亦蒙昼停引见。 圣朝不以烦猥为罪。特减万馀石还上,八十同身布。且令永减春大同户给斗米。耆旧童稚。迄今感祝。至欲勒石而记事。况此海外穷民。与内服不同。其所怀绥。理宜自别。今臣所 禀。虽涉荒芜。一言半辞。焉可诬也。 特霈格外之 恩。以结岛民之心。则荒服愿戴。不独专美于前。令 庙堂拔例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1L 页
 禀处。从长指挥为白只为。
一。八道牧场。多少不等。而皆有位田。且不立番。春秋点马之后。通计故失之数。许多户保。惠伊分定。牧子之每年所徵。多不过木疋。少或止米斗。而田畓所穫。绰有馀裕。故其生可保。其价易办。而本岛则不然。七千六百馀马。六百二十馀牛。散处于六十三场之内。牧子一千二百名。皆以公贱。随阙充定。既无位田。且甚贫残。毋论四时。分番守直。毙马中皮张现点者。虽不责徵。三百馀里草树中。或有过时腐伤者。或有禽兽啄食者。或有皮存而标无者。则并与遗失者而责立。一人之一年所徵。或至十馀马。此是他道牧场所无之役。而赤立之民。无以办出。终至于卖父母鬻妻子雇当身卖同生之境。世安有如此风俗乎。无妻子则卖父母。无同生则雇当身。前卖未赎。后马又徵。割情忍爱。槌胸叩地。此时此状。天亦变色。古罕今甚。展转成俗。以 圣朝贵人贱畜之义观之。则残害天伦者。固为大变。习而不以为怪者。尤是大变。分付三邑。使之抄报。则卖父母五名。鬻妻子八名。雇当身十九名。卖同生二十六名。都合为五十八名。以堂堂礼义之邦。民俗至此。岂非万万可羞者乎。年限价本。并以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2H 页
成册上送于备边司为白去乎。既已现发。则所当自官优恤。以示 朝家德意。而若自臣营变通。则怨归于国。惠归于臣。所不敢为也。特 令常平厅。以本州会付耗谷。参酌上下。以为赎还之地。何如为白乎旀。此既天下万古所无之俗也。不可不严立科条。扶植伦纪。不厚其生。徒禁其卖。则正所谓欲其入而闭其户也。救弊之策。实为难处。槩以便于私则不便于公。利于人则不利于马。虽使智者当之。决难两全。况臣空疏。何望有算乎。凡弊不溯其源。则言必有碍。此所以重言复言。不敢以支离为嫌者也。同色责立。既如是难支。故每当番次。讣口传授。明日替番。则今日驱马。合聚于窄场之内。而一匹不得。诸马不放。仍致不刍不水。伤毁瘦瘠。甚至于蹂躏隳胎。儿马多死。五日相替。每每如此。马安得不瘠瘠。安得不死乎。以此言之。则一旬内场马之任便刍水者。不过四五日耳。只此一款。已足可闷。而生民有欲。 国法易玩。杀身之患。踏田之役。又从以间之。终年驱逐。人马俱困。及至冬寒。故毙尤多。每当封进。骏足,新反,纯色。亦无以充数。今年甚于去年。来日难于今日。此是生弊之源也。不蕃而至于日缩。瘦瘠而未产良种者。皆由于此。势何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2L 页
以不穷。穷何以不变乎。救此之策。前后议者言之多矣。减其户役。以缓徵出之役。则牧子之喁望者然也。而官政仁苛。以时不同。文具变通。亦非经远之图也。弹丸一岛。有衙门焉。有官员焉。柴炭谷草。公私酬应。非此辈则无闲民矣。其势不得不责于民。既不能减。则必转之穷困。无可料生矣。加定牧子。以广其额者。亦一见也。而役多民少。无一馀丁。此际加定。有同龟背刮毛。最是合场之议。三四守臣及御史点马。皆以此为善策。往复至于七八覆 启。亦欲听许。可谓夙讲。而此亦有利害焉。分东西而二之。使马自行自止。则滋息骏逸。必至之势也。此则果利于马政。而 启闻中主意及牧子之乐从者。专在于不徵同色。如山屯之为。而臣意则有所不然。今虽徵出。奸民之或偷或杀。难保必无。况于秋冬散牧之后。公私屯马。错杂无别。而又无此法。则偷杀之患。谁禁而莫之为乎。不出数年。必将大缩。到此地头。更以何策继之乎。元来为治。有大有小。天厩路仗。专靠此岛。则民怨虽重。亦不可顾也。徐待秋巡。审察形势后。或合或否。当有所 启。而同色责立之法。决不可缓也。然伦常卖鬻。至于此极。非但即骇于闻见。细观形势。则卖而又卖。穷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3H 页
而又穷。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弊既至此。策又无良。则就其中。略加变通。合其场而蕃其畜。仍其法而徵其死。以防偷窃之奸。观其前头利害。徐议更变。亦未为晚。三百里筑场之役。虽极浩多。民皆乐从而自愿者。以其利于己也。今若役其民而合场。徵同色而无变。则是徵其役而失其利也。臣之为此说。正如雪上加霜。即今民谤。已不胜其哗然。而 国事若误。则咎怨何论。前日 庙议欲许其不徵同色。则此所谓便于私而不便于公。利于人而不利于马。臣未知其必可矣。少依黑牛之例。减半徵出。则法不屈而民或支矣。又立禁令。使不得买卖骨肉。则未知何如。
一。各道渔户。只应水役。若干进上。又有给价之时。而本岛则皆兼他役。岛中风俗。男不采鳆。只责于潜女。女人官役对答者。惟独本州为然。况大静旌义两官。则牧子群头。皆以女保定给。即此推之。境界可想。夫以鲍作兼行船格等许多苦役。妻以潜女。备纳一年内进上藿鳆。其为苦役。十倍于牧子。槩以一年通计。则鲍作所纳之价。不下二十疋。潜女所纳。亦至七八疋。一家内夫妇所纳。几至三十馀疋。则浦民之抵死谋避。势所固然。中年以上鲍作元数。多至三百馀名。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3L 页
或囚或杖。犹可责应。今则只是八十八名。而在丧杂颐。又在于此中。其所实役。尤极零星。搥鳆三千九百馀贴。条鳆二百六十馀贴。引鳆一千一百馀贴。灰全鳆三千八百六十馀贴。都合九千一百馀贴。乌贼鱼八百六十馀贴及粉藿早藿藿耳等役。皆自八十名责出。此非地拾而田穫者。安可支堪乎。有根着不可逃躲之外。举皆散亡。营本官将士支供及公私酬应。又在于此数之外。 朝廷耳目。既不远及。人品丰约。各自不同。则收捧多少。有不可纠捡也。以此推之。则八十名一年所纳。几至万有馀贴。若不别㨾变通。此类之得支数年。其亦难矣。耳闻目见。可骇可怜。昼思夜度。无一善策。其矣等支堪与否。虽不暇论。莫重进上。终必至于阙封而后已。分义至此。惶闷何如。无已则有一焉。本岛会录常平厅耗田米三百石。特为画给。则三邑所纳搥鳆引鳆条鳆乌贼鱼。乃是给价贸纳。灰全鳆粉藿早藿藿耳叱分。分定捧上。以示 朝家轸恤之意。则或可支吾矣。此非循例应下之物。而不能禁止于官用。乃反请得于 国谷。臣虽愚昧。宁不惶愧。而势有所不能。力有所不及。则千思万虑。只有此一条路耳。令 庙堂拔例 禀处何如。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4H 页
一。官有支堪之势。然后民无被侵之端。本岛田结。虽至三千。赋税规例。与陆地大异。一年所捧。其数甚少。人口大同。亦极零星。若以一年内官厅所入言之。则田税大同屯租。不满于四百馀石。陆居奴婢身贡。亦不能官用。会录于司仓。而公用应下之数。多至二百馀石。此皆判官所掌也。两县官储。尤不成㨾。营本官将士支供及各项祭享。无以继用。每每论报。愿得 启闻变通。臣营所用。虽甚苟简。何敢干冒。而此则系是三邑公用也。不得不冒昧陈 禀。常平各谷元数。不敷为白乎乃。若皆留库。则户曹元会。与巡营别会并计。谷多民少。粜籴实难。地雾长锁。腐朽最易。若过三年。举皆无用。名虽国谷。已非可惜。丙寅年。移转谷物。并耗会录。戊辰年。论报备局。则元会一体。许令除耗。近年以来。又令并耗会录。殆同于刻印销印。元来各谷。虽曰二万馀石。甲戌以后未捧。计除。则即今留库。未满于六千石。各㨾路费各工料米及几百需用。极其浩烦。事目应下之数。成册会减者。五百五十馀石也。今虽除耗。应下之外。所馀无多。名虽除耗。实无馀谷。而粜籴所捧。亦有多少。一依戊辰所许。除耗会减。则上项所陈搥引条鳆乌贼鱼价米三百石。及事目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4L 页
应下。并以依数上下后。其外所馀。移下三邑。使各取用。则难处之鲍役。至残之官用。可谓两便。一举而救此两弊者。不亦幸甚矣乎。他道各官。则常平谷物。例为除耗。本州耳亦始许终录。亦似不均。令 庙堂特为 禀处何如。
一。岛中往来。惟从木道。则船只多少。关系非细。最是每月有进上往还。无迟速决。非数十只可堪之役。三冬以后。酸果封进。多至于二十运。上京船只。又至于数次。以此言之。则犹为不少。岛中元无物产。绵布以下及进上杂物造作时所用凡百。与一应杂物。介介陆贸。营本官贸易之船。亦且不赀。而上今年累次败船之后。即今现存者。只是官船一只。私船大中并六只。旌义只有官船一只。大静元无公私船只。今欲造船。相考前例。则甲戌年。训鍊大将臣李基夏在任时。始造二只。而合一岛男丁赴役。几至十日。岛民力役。实无片暇。今年又当大驱马及操鍊之役。虽欲造船。其势末由。秋冬进上。诚极闷虑。不得不规外陈请为白去乎。统营及三南左右水营。限满战船。自是发卖之物也。补罅改造。可支数年。而价本甚少。若自 朝家变通。则不至于甚难。而岛中形势。已至于百尺竿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5H 页
头。本州二只。旌义大静各一只。 特施恩典。以除岛民一分之弊。何如。
一。各军门将校之久勤迁转。非特激劝而已。积任之中。间或有可惜之才故也。本岛邈在于海外绝域。东邻日本。南接琉球安南。西通燕齐吴越。往来布舶。漂到甚数。实是我国之藩屏。而孤寄无援。非如东莱,义州之联络内地也。昼夜守直。殆甚于京司立番。其所勤劳。实为残忍。数十年积任。终未得一命。大小人民。举皆解体。皮服之地。文物索然。时有文武出身。皆未得官爵而死。故岛中风习。不贵京职。未免为蠢蠢之归。九镇堡助防将及束伍牙兵将官。一依杨广州水原之例。久勤迁转。使海外贸没之地。得为衣冠之乡。何如。
一。岛中民役。百孔千疮。指不胜屈。而犹可支撑。苟延时日者。自下变通。可以阔狭者。不敢上达 天听为白乎矣。不可不及时变通者。十分料量。冒昧 启禀。而上项五条。或系别格。或系国谷。此岂贱臣之所敢干冒哉。分义之惶悚。 庙议之持难。非不知也。本岛凡事。 特恩居多。况此弊瘼。势穷计渴。非此则无可变通矣。不得不规外陈请。令 庙堂勿视常套。特为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5L 页
 禀处何如。
济州请继后给案状
父子定伦。必禀 朝命。海外穷民。难于上京。逐日来诉。此非守臣所敢擅便。每每题退。以致继后一款。全然防塞。其在嗣续继绝之道。殊涉埋没。敢此法外陈请。无子而应为继后者。因其民状。枚举 启闻。以为 禀旨举行之地。何如为白乎喻。令该曹 禀处为白只为。
济州请祀典变通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之品节。惟祭最重。本岛祭礼。讹舛甚多。而节目间事。自有典礼。惟在遵奉之如何耳。虽不敢上陈。不可不 禀定者。 启闻后录。令该曹考礼 禀处为只为。
一。风云雷雨。载在中祀。虽以祝文言之。 御讳称臣。体礼截然。各道州县所不敢行祭。若以位次言之。则风云雷雨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本州旧例。每于春秋社稷祭日。别设一坛于社稷坛下。以祭风云雷雨。又作位板。奉安于社稷位板之室。想必承袭耽罗之旧例。版籍内。附州牧设官之后。则所当 启禀变通是白去乙。何至今因循是白乎喻。臣于社稷入斋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6H 页
之日。始闻有此例。既不敢因仍行礼。又不敢无端撤罢。分付本官。依誊录儒生摄行缘由 禀启。泰山。不享季氏之旅。况是州县之官。分所不敢告由撤罢埋其位板为白乎喻。若以猝然撤罢为难。则必有下送香祝。然后守臣似当摄行。典礼则并祭于山川城隍之坛为可。此则别祭于社稷下坛。似无意义。并以考礼 禀处何如。
一。老人星及马祖祭之载于小祀者。礼法本意。至深且密。所谓马祖者。槩指房星所属天驷之神。本州既是房星分野。作为牧场。老人星。独现于中土衡岳及本州汉挐山。东史及儒贤文集。昭昭载录。果是分野及所照之域。则岁降香祝。依礼设行。似得祀典本意。考礼 禀处何如。
一。岳海渎之载于祈告祭典。名山大川之载于小祀者。亦有礼意。汉挐山及大海。自是著称于中土者。而不载于祀典。一依州县名山大川之例。降香祝行祀。似合事宜。考礼 禀处何如。
一。圣庙释奠祭物。自有礼式。 国学则用牛羊豕三牲。州县则只用羊豕二牲。本州则连用牛羊豕三牲。此亦必因耽罗之旧。而法例如何。考礼 禀处何如。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6L 页
一。释奠祭所用牛脯事。南至薰 启闻。据该曹覆 启内田米五石。上下本州。东西庑位数。与 国学相同。南至薰所请十四石。出于参酌牛价之意。田米五石。不足于二牛之价分叱不喻。大脯六十四贴。又非四只牛肉所造。一依各道界首官大同上下之例。量宜加下何如。
一。历代始祖之祭。出于 圣朝宽大之典。故金海等地。亦有始祖之庙。本岛三姓穴。因其岛俗贸没。古无祀典。近年以来。设坛行礼矣。即今岛民。合力立庙。以高乙那,良乙那,夫乙那为主壁。以高厚高清及季为配享。以为春秋享祀之计。岛中人民。无非三姓子孙。岛民之立庙情礼即然。而彼皆享国之人。揆以邦宪。不当埋没。高厚高清及其季。始朝新罗。仍为内附于版籍。当时褒以星主王子之号。到今不怠贡茅粟米之职。其在报功慰悦之道。又不当任作私庙。及其奉安位板之后。更为 启闻。以为 禀旨 赐额之地何如。
济州请祀典变通状[再度]
臣状 启。据礼曹覆 启关内节该。就考五礼仪。州县只奉社稷 文宣王酺祭厉祭禜祭。则州县之不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7H 页
敢行祭于风云雷雨。实如状 启所陈。本州之独有此祀典。必袭耽罗之旧例者。亦如状 启所陈。则本州虽以海外别域。有异陆邑。且其祀典之流来。亦已久远。既非典礼所载。守臣有此状闻之后。则又令因循不罢。事极未安。似当有撤罢之举。同风云雷雨之祭。今若撤罢。则其位次及社稷祭日。别为设坛当否。亦非可论。岳海渎及名山大川之载于小祀。亦如状 启所陈。则本州汉挐山之行祀。亦系创始。俱难轻议是如关是白置有亦。当初 启禀时。猝闻有此例。敢陈未安之由。其后详查。则非但本州为然。旌义,大静。亦皆如此。城隍位板。奉安于官厅。厉祭时行礼于北郊。此外又造城隍位板。别藏于社坛。与山川位板。并祭于风云雷雨是如为白卧乎所。城隍位板。既在于官厅。又造位板。极涉无识。山川位板。亦是他道州县所无。本州耳亦为其风云雷雨之祭。别造山川位板。叠造城隍位板。揆以礼法。万分未安。今若撤罢。则别造之山川位板。叠造之城隍位板。并与风云雷雨位板。而埋安撤罢为白乎乙喻。缘其分义之不敢。虽为埋安。若无告由之祭。则亦甚未安。而覆 启内。不为举论。此一款。令该曹更为 禀处何如。考见五礼仪。则州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7L 页
县社稷。只祭正位而无配位是如。明白载录。本州则正位之外。又造配位位板。元无行祭之时。只于祈雨祭时。并祭于正位。既是礼法所无。则何造其位板是白乎旀。既造位板。则又何不行祭是白乎乙喻。岛中凡事。虽皆如此。莫重祭礼。不可袭谬。敢此烦 禀为白去乎。配位位板。亦依风云雷雨之例。告由埋安为白乎乙喻。并以令该曹 禀处。名山大川之载于小祀。既是典礼。故如雉岳,绀岳之小小山岳。亦载于祀典。汉挐山。以海外名山。著称于中土。其所表表。非如雉岳,绀岳之类。则揆以礼法。不当屈此伸彼。本州以海外别域。既不得联络内地。而凡所施设。自专为一方之中。有此中土见称之名山。则当初落漏于祀典。有何曲折是白乎喻。若以常情论之。则 圣朝典礼。专用五礼仪。五礼仪纂成。在于成化年间。其时本州乍顺乍逆。不可谓之内服也。其或因此而不及于祀典是白乎喻。及今内附之后。以如此名山。终不行祭。则以法以礼。似涉未安。若谓之事系创始。而该曹不得擅便。则虽为议大臣定夺。系关祀典。不容少忽。 令该曹博考典礼。更为 禀处为白只为。诠次。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8H 页
呼召使在大丘状 启(戊申○未及封发。忽有 拿命。草本。入在袖中。到阙门外。罗卒搜出矣。其后闻推入 御览云。)
臣之老病不能运动之状。上年既已疏陈。今此穷凶极恶之贼。猝至此极。臣虽无运动上京之势。在家腐心。尤为罔极。亟欲驰进巡营。与道臣相议同事。而运身之具。未易办得。方为经营之际。三月二十七日申时量。得见庆尚道观察使传送备边司三月二十二日成帖关文。则以臣为下道呼召使。使之晓谕民间。以待 朝家处分为乎矣。一从本道按抚使。指挥举行。宜当是如为白有去乙。翌日晓头发行。寸寸舁致。当日酉时量。始至于大丘营下。则三月十九日都承旨成帖有旨。来传道中。臣在大丘。已为祗受。方与道臣相议召募为白乎矣。即今凶逆。显戮于都巡抚使阵上。巨魁既已剪除。则虽有他邑零贼。势将不日荡平。本道安阴居昌等贼。虽未扑灭。伏闻道臣措置。则方为发送军兵。期于歼灭。此事方便。已在于道臣 启闻中。臣不敢更达。而今臣所承之命。只在于召募一节。今方行关于列邑。晓谕条件。详细分付为白乎矣。大抵此贼。既是天地间所不容之凶逆。稍晓伦彝者。必当刺心抆泪。戮力 王室。虽未知应募之如何。盖以理势推之。则罪既滔天。必当自灭。而 国家仁厚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8L 页
之泽。浃于民心。则凡在人情。孰不效死。而况今贼薮荡灭之后。本道孤寄之贼。尤当恐㥘。本道方略。又至于此。天日在上。理不持久。何至于贻忧 至尊乎。以此为祝是白乎矣。将来事机。未能揣量。此甚痛菀。臣既无印信。方以白文。或发关或晓谕。当此民贼相混之中。人皆危疑。民间之信服难必。或有印信下送之事是白乎乙喻。令该曹急速禀 旨。指挥为白只为。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牒
  
奉常寺报礼曹
为相考事。本寺奉安岳海渎诸山川位板。奉安神室。修改已久。破毁甚多。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涂褙之。埋苔剥落者。已不暇论。而盖瓦伤毁。多至三十馀处。椽木之摧折者。亦至五六处。雨露渗漏。库库颓压。所排地衣及床卓。尽为沾湿腐败。其他风遮之朽折。捲帘之破裂。实难一一条陈。其在事体。诚极寒心。以此辞缘枚报该曹。以为趁速修改之地。何如。禀本寺都提调手决内。依亦为有等以牒报为去乎。相考施行为只为。
奉常寺报礼曹[再度]
为行下事。今此岳海渎诸山川,天驷,蚩尤。大明征东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9H 页
阵亡官军位板奉安神室修改事。既已 启下。不可无告由还安之举。曹教是择定日子教是后。方可以举行是乎矣。前头祭享稠叠。空日无多。来月为始。本寺当有造脯之举。造脯始役之后。则腥膻之臭。袭于远近。位板奉安处所。亦甚非便。趁今月晦前。推择日子。以为其前修改之地。事合便宜。取考戊申年神室修改誊录。则岳海渎诸山川天驷蚩尤位板三十三位乙良。祭物。每三位共一卓。币酒叱分。各设为有旀。大明征东官军位板。则兼设非便是如。本寺牒呈。据曹手决内。使之别卓设行为有卧乎所。累位共一卓誊录。虽未知始于何时。若以事体言之。则神农风云雷雨山川海渎位板之与他位兼设。谓之非便。而别卓设行。则神农,天驷,蚩尤,后稷,句芒,祝融,后土,山,川,海,渎位板。安可谓之相类而共卓兼设乎。且以常情言之。三人岂有共卓兼饷之理。而私家祭享。亦无多位兼设之礼。况旀莫重 国家祀典。如是苟简。各位兼设为乎乙所。推以情礼。断无是理。前后誊录。其规不一。或五位共一卓。或三位共一卓。只以本曹入 启。措语设行。以此观之。则遍祭与兼设。本无元定规例特出于本曹一时处分。曹教是特量事理之当然。本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09L 页
寺奉安神室三十四位今番告由还安祭乙良。各位遍祭之意。参商入 启。以为举行之地为只为。
奉常寺报礼曹[三度]
今此神室修改时。岳海渎诸山川告由祭遍祭事。曾已禀报。曹手决内辞缘。明白开示。极为详尽。其在该寺之道。固当依手决奉行。而 国家祀典。至重且严。微官浅见。不害条陈是乎等以。不避烦渎。敢此更申。戊申修改时誊录若是。礼法则当无挠改之端。而其时誊录。特出于本寺文报不审之致。虽是礼法。若有未安之事。则亦当变通。务归至当。况旀元非礼法而特一谬规者乎。手决内神农天驷蚩尤。则非但有天神人鬼之别。气类迥别。恐不可一卓以祭是如为卧乎所。尤极合当为去乎。风云雷雨之与山川城隍果。句芒后稷之与东海果。祝融后土之与山川果。蓐收之与松岳等处果。西陵玄冥之与鼻白豆满。亦有天神人鬼之嫌。而决非气类相同之位。一卓兼设。似为未安。句芒以下。若依手决辞缘。以类相从。则方位相杂。坐次倒置。揆以事理。亦涉非便。取考壬戌年成均馆告祭时誊录。则东西庑一百十八位。亦为遍祭为有置。成均告祭。则只告于大成殿。似无尊卑取舍之嫌是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0H 页
乎矣。亦为之未安。而遍祭于一百十八位。今此神室各位。则既有方位。且有尊卑天神人鬼之别。以东而位西。则方位相杂。以人而合天。则气类迥别。人鬼尊卑。亦多有拘碍之端。以此以彼。节节非便是乎等以。神室祭享时。位板次序。誊书牒呈为去乎。曹教是商量位次及气类之难便。各位遍祭事。更良行下为只为。
  东方。
帝神农氏。 句芒氏。 后稷氏。 东海。 天驷。 东方山川。
  
西方。
蓐收氏。 松岳山。 西海。 德津。 平壤江。 鸭绿江。 西方山川。
  南方。
祝融氏。 后土氏。 智异山。 南海。 熊津。 伽倻津。 南方山川。
  北方。
西陵氏。 玄冥氏。 鼻白山。 豆满江。 蚩尤。 北方山川。
  中央。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0L 页
风云雷雨。 三角山。 白岳山。 汉江。 木觅山。 国内山川。 城隍。
大明征东阵亡官军位。
禀目
本寺奉安神室位板三十四位次序。本不载于五礼仪。则当初必有讲定次序。本寺元无可据誊录为乎等以。即今奉安位次。甚为混杂。取考戊申告祭时誊录。则槩以五方分排。而后土氏之位于南方。西陵氏之位于北方。恐非相当方位是遣。其他岳海渎诸山川。雩祀神位之宜上而下。宜下而上者甚多。奉审神室内。即今位次。则神农西陵雩祀神位。在于山川城隍岳海渎之上。似有天神人鬼相杂之嫌是乎旀。岳海渎之反在于城隍山川之上。似有大小轻重失次之嫌是乎旀。白岳神位。以祀典所不载之位。在于西岳之中。木觅神位。以祀典条小祀之位。在于诸山川中祀之上。此等次序。亦甚可疑处是乎等以。聚会年老典仆辈。详细盘问。则皆以为此非元定礼法。特因典仆辈臆见。以讹传讹。而凡于祭享时。岳海渎诸山川或二十位或十馀位。奉安于各处为有如可。及其还安之时。不能同时移奉乙仍于。无识典仆。不识次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1H 页
序。这这奉安于空坐为乎等以。或上或下。专由于此是如为卧乎所。一则未安。一则寒心。取考大典祭礼条及舆地胜览京都坛庙条。则以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岳海渎先农先蚕雩祀。载于中祀。以马祖祃祭名山大川。载于小祀。其列书次序。与大典所载相合。似当依此为序是乎旀。若其祭享时次序。以舆地胜览北郊祁告祭所论观之。则岳海渎诸山川神位。各设于其方。俱内向是如为卧乎所。似当依其方位分排。如戊申年誊录。而其时位次之相杂。如前所陈。则恐不可一从其誊录。莫重神室位次。固不当轻易变改。而失次之未安。果如浅见。则釐正之道。一日为急。只凭典仆辈口传。谓之古规而反不信大典及舆地胜览次序。则其在事体。似涉无谓。大典及舆地胜览所付次序。即今奉安次序。戊申年告祭时次序。并以誊书粘呈。以此辞缘。论报礼曹入 启。变通位次釐正之意。今番告祭时措辞。添入于祝文中为乎旀。此后乙良本寺郎厅。凡于位板出纳之际。亲自奉安。俾不失次序为遣。每年春秋。色郎亦为奉审。神室内外有颐无颐。这这论报该曹事。奉承传施行何如。禀。
  即今奉安位次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1L 页
风云雷雨。 帝神农氏。 西陵氏。 祝融氏。 后土氏。 蓐收氏。 玄冥氏。 后稷氏。 国内山川。 智异山。 三角山。 白岳山。 松岳山。 鼻白山。 东海。 南海。 西海。 熊津。 伽倻津。 汉江。 德津。平壤江。 鸭绿江。 豆满江。 城隍。 东方山川。 南方山川。 木觅山。 西方山川。 北方山川。 天驷。 蚩尤。 大明征东阵亡官军。
  戊申誊录位次
  一东方
帝神农氏。 句芒氏。 后稷氏。 东海。 天驷。 东方山川。
  二南方
祝融氏。 后土氏。 智异山。 南海。 熊津。南方山川。
  三中央
风云雷雨。 三角山。 白岳山。 汉江。 木觅山。 国内山川。 城隍。
  四西方
蓐收氏。 松岳山。 西海。 德津。 平壤江。 鸭绿江。 西方山川。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2H 页
五北方
西陵氏。 玄冥氏。 鼻白山。 豆满江。 蚩尤。 北方山川。
  别卓
大明征东阵亡官军。
  大典及舆地胜览次序凭依
风云雷雨。 东方山川。 国内山川。 南方山川。 西方山川。 北方山川。 城隍。 智异山。(南岳) 三角山。(中岳) 松岳山。(西岳) 鼻白山。(北岳) 东海。 南海。 西海。 熊津。(南渎) 伽倻津。(南渎) 汉江。(中渎) 德津。(西渎) 平壤江。(西渎) 鸭绿江。(西渎) 豆满江。(北渎) 神农氏。(先农) 西陵氏。(先蚕) 句芒氏。(雩祀) 祝融氏。(雩祀) 后土氏。(雩祀) 蓐收氏。(雩祀) 玄冥氏。(雩祀) 后稷氏。(雩以上。载中祀祀。) 天驷。(马祖) 蚩尤。(祃祭) 木觅山。(以上载中祀。) 白岳山。
  舆地胜览方位分排
  一东方
东方山川。 东海。 神农氏。 西陵氏。 句芒氏。 后稷氏。 天驷。
  二南方
南方山川。 智异山。 南海。 熊津。 伽倻津。 祝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2L 页
融氏。
  三中央
风云雷雨。 国内山川。 城隍。 三角山。 汉江。 后土氏。 木觅山。 白岳山。
  四西方
西方山川。 松岳山。 西海。 德津。 平壤江。 鸭绿江。 蓐收氏。
  五北方
北方山川。 鼻白山。 豆满江。 玄冥氏。 蚩尤。
  别卓
大明征东阵亡官军。
禀目
粘连礼曹题音是置有亦。莫重神室位次。微未庶官。何敢妄论。而身为色郎。若有浅见。则当此修改告祭之日不能泯默。唐突报禀为有如乎。礼曹题音如此。其在该寺之道。固当奉行是乎矣。其中又不无差异之端。不避烦渎。敢此更申。元来祀典。不必尽出于古求之义。而称规之心而安者。皆可宜举。而天理人情。亦难以常情料度。故古今行事。必以典礼为重。虽以先儒所论及 国家祀典观之。先以天地人。为例之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3H 页
次。复以大中小。为报功之祀。五礼仪之辨祀条。大典之祭礼条。舆地胜览之坛庙条。所谓风云雷雨岳海渎先农先蚕雩祀马祖祃祭。列书名目。明白相同。则既合于天地人次序。又符于大中小祀典为卧乎所。祝文中虽有或称臣。或称姓讳。或称国王之不同为良置。风云雷雨岳海渎。则称臣。先农先蚕雩祀。则称姓讳。名山大川城隍。则称国王。其尊卑报功之序。亦不悖于当初所陈为乎旀。上古圣神之位于偏邦山川之下。果为未安是乎矣。若以天地人次序言之。则偏邦山川虽小。似列于人鬼之上。农蚕雩祀虽尊。不害为神祗之下。文宣王位版。虽在于本寺。其奉安次序。岂有别于炎帝乎。东西南北山川之位。非礼曹题音所谓雉岳杨津之类而载于小祀者也。若以胜览次第言之。则五方山川。载于中祀。名山大川。载于小祀为有去乙。题音内东西南北山川。乃胜览所载名山大川。如雉岳,扬津之类。本是小祀。其序当在鼻白,豆满之下是如为卧乎所。似不释然为乎旀。后土之位于南方。据古论理。明白开示。诚如题音为乎乃。若以功用言之。则土旺于季夏。故似当位南。若以五行论之。则土为中央。故似当在中。今此后土之位。非以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3L 页
土地之神而祭之也。本以雩祀之位而祭之也。既以雩祀。分排五方。则祝融后土。叠位于南方。至于中央。独无雩祀。事理何如为乎乙喻。先蚕坛之在于东小门外。是如谓之近北而位于北方。则胜览所谓先蚕坛在东郊云者。似与题音相左。先蚕位。季春则祭于东郊。合祭则位于南方。此亦何如为乎乙喻。白岳之位。祭时虽附于三角之坛。神室奉安之序。固不当依三角。而并列于四岳之上。木觅之位。本以小祀之位。亦不当越位于中祀山川之上。此亦十分可疑处是乎旀。至若五方山川。以胜览次序言之。则似当在于岳海渎之上是乎等以。前日禀目中。以此为序。今考五礼仪北郊祭仪注。则岳海渎在先。山川在后为乎旀。城隍之神。以古文所论观之。则自唐以来。皆祭城隍。其仪在于他神之上。社稷虽尊。特以令式从事。至于祈禳报赛。独城隍而已。其礼顾不重欤云云乙仍于。意谓典礼次序。亦出于此是乎可。依其次序。位于岳海渎之上为有如乎。今以唐时儒先所论观之。则自古祠汉纪信为城隍之神云云。则推究其原。便是人鬼。题音所谓序于岳渎之下。小无不可。极为合当。上项二款段。前报果为差谬。不胜惶恐为乎矣。神室
瓶窝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第 514H 页
位次。虽一位若有失次之处。则以下诸位。虽极合礼。犹不免为失次之位。况旀各位次序之可疑。如前所陈者乎。题音内既谓之躐等。而入 启告辞。亦涉重难是如为卧乎所。亦不释然。今若以典礼所载风云雷雨岳海渎农蚕雩祀天驷蚩尤木觅白岳为序。以位五方山川于豆满之下。位城隍于雩祀之下。则似有所据为乎旀。趁今番告祭时釐正。则亦似便合为乎矣。不敢自信更请。何以为之为乎旀。本寺郎厅奉审一款。题音内元不举论。此亦何以为之为乎乙喻。并以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