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行状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7H 页
祖考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 义禁府事,行通训大夫漆谷都护府使,漆谷镇兵马佥节制使府君行迹记。
府君讳漌。字景澄。姓平山申氏。始祖讳崇谦。佐王太祖创业。桐薮之战甄萱也。用纪信故事。以身解主危。追封太师开国公。谥壮节。簪裾相袭。历十二代而有讳君平。忠肃朝为台官。多不署权奸告身。恭悯王欲授僧职。辞以疾。后至御史大夫集贤殿学士。清直显名。丽史有传。是生讳璲。参议。是生讳孝昌。资宪大夫都总府都总制 赠左赞成。谥齐靖公。是生讳自守。知中枢府事。以一女归广平大君。 赠左议政。此其尤著者也。议政有玄孙讳寿遐。荫补黄山察访。不起。世禄始绝。而追 赠通训大夫军资监正。寔于府君为曾祖也。妣淑人英阳金氏。克诚之女。祖讳诫。 赠通政大夫工曹参议。妣淑夫人高灵金氏。季翼之女。考讳祐德。事旅轩张先生。以浑厚简默。为师门所器重。养静丘园。年八十三卒。 赠户曹参判兼同知 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妣贞夫人星州李氏。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7L 页
山花先生坚干之后。同知廷立之女。三世推 恩。皆以府君弟统制公之贵也。府君以 皇明万历三十年壬寅十二月二十七日。生于仁同府之若木里第。少学书。略通大义。既而。用家庭命。习武艺。(或云。张先生亦劝之。其文武一体论。为府君而作也。)登丙子别试。十二月胡兵猝至。 仁庙入南汉山城。时府君未及应榜。弟司艺公。以进士居大学。同出国门。府君谓司艺公曰。既拔身许 国。不可以父母故遗 君。我今当扈 驾。尔可独归谨。奉亲以避。遂与泣别。司艺公徒步下乡。府君向南汉路。遇一达官武将。同里人也。谓府君曰。子家有两老。今欲何之。府君以语司艺公者答之。其人色变。乃执手言曰。贤哉。子乎。我老且病。不能从子之行。解装。以紫骢战笠与之云。丁丑二月。 上出城。府君始归省矣。四月。试秉节校尉。兼宣 传官。八月。转六品。为励节龙骧卫副司果。以军功也。庚辰正月。升五卫都总府都事。即日。改松禾县监。甲申十一月。授御侮将军行龙骧卫副司果。乙酉十月。拜文化县令。府君于松禾及是县。皆有治绩。而以事径归。松禾民立石以慕之。戊子十二月。拜海南县监。不二年。政称诸县最。有去思碑。癸巳十二月。 除武兼宣 传官。乙未十月。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8H 页
拜庆尚左道兵马虞候。秩满而归。己亥九月。授训鍊院佥正。十二月。 除理山郡守。以亲老辞。庚子九月。拜珍岛郡守。未期而递。癸卯七月。丁参判公艰。乙巳九月。服阕。丙午九月。升漆谷都护府使。台官论以家近。不赴。十月。旋拜居昌县监。丁未冬。罢还。己酉七月。居内忧。庚戌五月二日。以疾。终于苫庐。享年六十九。同年十月。葬于里西南三里许庚坐之原。癸丑。以我先考拜二品。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兼同知 义禁府事。府君气质重厚。操履谨洁。平生行己。虽学古书生。实莫之过。而孝友之笃。最人所难及。方伯亦尝以是。荐闻于朝矣。盖其事亲也。每日晨起。就省寝处。左右承将。如手如足。虽傍多卑幼。而必以身亲之。终日侍坐。愉愉如也。又尝猎山渔水。以供其滋味。亲或不食。则亦不敢食。亲有疾病。则心忧色沮。不遑宁处。必尽医药之方。爱敬之诚。自少至老。如一日。盖尝以是为急。而游宦。非所乐也。故及其亲老。尤无意焉。然时之执政。亦多知其为然。故如珍岛,漆谷,居昌等 除。倘来于家食之日。漆谷则洪相命夏请诠曹而拟之者也。及台官论罢。则洪非台官曰。以家近疑某。岂知人者乎。仍即请改拟居昌。府君既得居昌。则喜曰。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8L 页
吾得郡多矣。未尝奉亲也。至愿。今始成矣。既奉母夫人之任。饮食供奉之外。凡可以悦其意者。无不为之。职事。亦无不举者。忽以事。为敬差官崔某者所枉罢。后监司非崔。崔亦悔之曰。吾殆有殃矣。其居官也。一以清谨自律。秋毫不敢有所近。谓瘠民肥己以负 国。不忍为也。故其为虞候。始备祭器。有问之者。府君盖曰。守令无私俸。幕官有公料。以此有备。所以无伤也。于丧葬祭祀。尤致诚敬。务合仪则。晚年定为馔物品式。俾子孙有所遵用。兄弟四人。府君居其长。常曰。妻子易得耳。至于兄弟。吾父母之子也。若以妻子。夺兄弟之爱。是忘父母也。故得一美味。不忍独尝。得一货。必先颁群弟而后妻子也。群弟亦以府君之心为心。相与湛乐。未尝有违怫之气。其于处家。务主恩义。兄弟之子孙男女甚众。皆连墙接屋。而居数十馀年之间。但见其和翕怡悦。人无间言。家素贫。性又俭素。少时锦帛之属。不以近体。晚年始衣帛。而亦不欲华也。家人子孙。粗粝短褐不给。而不以为意。在官之日。或以服饰为请。则辄不乐曰。汝辈来食于此。亦已足矣。此外复何望焉。睦于接族而恭于待人。乡党之间。虽有横逆。而未尝相报。故人无不服其量而称其德。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9H 页
至今有以其施用未究。泯没无传为惜者。则是岂特为子孙者之言而已哉。前配星州李氏。尚志之女。生癸卯三月十七日。甲子。归府君。己巳四月十九日卒。凡再迁其墓。而终葬于府南石赤里寺洞子坐之原。今丙子十二月也。继室冶炉宋氏。佥正泼之女。生于丁未六月十二日。庚午。归府君。事舅姑供宾客。克从克办。惟府君之意是顺。家道之理。盖多其助也。戊申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己酉五月葬。与府君墓为双封。俱 赠贞夫人。李夫人生一子曰命休。宣教郎。宋夫人生四子三女。子曰命全。即我先考也。登辛卯科。官至嘉善大夫京畿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御使乔桐都护府使 赠兵曹参判兼同知 义禁府事。曰命伯。武科县监。曰命任。武科府使。曰命仁。武科宣 传官。女适朴思文,洪命世,金世标。侧室有二女。长适李亨禄。次为郡守郑沇妾。宣教郎有三子。曰益显。武科兵马虞候。曰益顺。将仕郎。曰益颀。武科及第。益显生子辄殇。方议立后以继祀。有三女。适金世运。馀幼。益顺有一子点九。一女幼。益颀有一子。一女幼。先考有四子一女。子曰益恬。武科兵马节度使。曰益恒。曰益惇。曰益愰。女适权薛。侧室二子二女。子曰益憺。女适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79L 页
徐文演。馀幼。益恬有二子四女。子玧。女适赵彦范,李圣任。馀幼。妾子一。幼。益恒有二子一女。益惇有一子三女。益愰有一子一女。益憺有一子。俱幼。县监有三子二女。子曰益明。曰益成。曰益亨。女适全亨基,黄道正。益明有一子一女。幼。府使有一女。适李之勉。无子。取益亨为后。妾子二。幼。益亨有一女。幼。宣 传官有二子二女。子曰益和。女适成缵徵。馀幼。妾女一。适河沅。益和有一女。幼。朴思文有一子一女。洪命世有一子三女。金世标有二子四女。李亨禄有二子。郑沇有一女。其不得姓者。多略焉。呜呼。今去府君之没已久矣。子孙亦不为不多。而尚未有片石之立。无以揭阡示后。益愰乃敢收录遗行之大者。务得实迹。不敢溢扬。因次世系践历如右。愿得当世大君子一言。以贲墓道。伏乞特垂仁许。或碑或碣。惟所欲为。以施大惠。不胜祈恳迫切之幸。戊寅四月日孙益愰。谨记。
先兄嘉善大夫咸镜北道兵马水军节度使兼镜城都护府使府君行迹记
公姓申氏。讳益恬。字安仲。其先平山人。高丽创业元勋讳崇谦谥壮节之后。 本朝开国功臣讳孝昌谥齐靖之十世孙也。齐靖公以上。多居松京。以下世居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0H 页
汉城。至公五世祖讳寿遐。从仲父健宰仁同县。因娶于县而家焉。子孙之为仁人始此。卒 赠军资监正。高祖讳诫。隐不仕。卒 赠工曹参议。性朴古谨厚。未尝有伤人害物之心。旅轩张先生挽公诗曰。朴实持心谨慎身。何曾一念欲伤人。盖信笔也。曾祖讳祐德。事张先生。以浑厚简默。为先生器重。卒 赠户曹参判。祖讳漌。通训大夫漆谷都护府使。卒 赠兵曹参判。忠孝谦牧。世多称之。考讳命全。嘉善大夫京畿水军节度使兼三道统御使,乔桐都护府使。卒 赠兵曹参判。妣天安全氏。司宪府监察讳泽之女。公以 孝宗大王五年甲午六月十三日。生于灵岩郡之外家。器度夙成。学书通大义。丙辰。 国家设万人科。公以先府君命。少试武艺。因至登第。而非其素志也。辛酉九月。调宣 传官。准朔。甲子二月。例升六品。授训鍊院主簿。七月。转五卫都总府都事。乙丑正月。移训鍊院佥正。翌日。 除都总府经历。历试。皆勤敏称职。自是声誉已大噪矣。六月。出守高原。为治恳恻廉明。吏民皆爱戴之。五月。闻母夫人宿疾弥苦。诣监司请由归省。因以不忍废离。具状乞解官。辞情恳悯。乃得许。丁卯十二月。丁内忧。己巳四月。又奔先府君丧于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0L 页
京师。辛未六月。服阕。七月。以军职上京。十月。拜都总府经历。十一月。移训鍊院副正兼筹司郎。旋升本院正。带司郎依旧。十二月。擢折冲将军。出为大丘镇营将兼讨捕使。抚爱兵卒。绝无掊克侵扰事。治盗贼。亦反复推究。求得其情。杀一非辜。则如将有灾及身。既去。有军卒所立碑。癸酉正月。 除宣 传官。在途。又拜长湍都护府使兼防御使。时朝议将大用公。先欲试之近畿剧邑。故有是 命。府。乃先府君桐乡也。公感念旧事。政尚宽恕。春畿内饥。请筹司。得京仓粟,江都米。以赈民。缮修军器。八月。 上幸齐,厚二陵。监司以公为差使员。除治道路桥梁。时州郡。日夜督役。鞭扑随之。而民方饥困。不肯从令。及望见公冠盖。则皆相顾动色曰。长湍使君至矣。既至。见其和色恩言。近前招谕。皆感奋趋事。工用易就。及 车驾过府。凡供御饮食。顿异他邑。 扈从诸臣。无不嘉奖。公仍领防御兵。随 驾往还。十月。 特拜忠清道兵马节度使。号令明信。有古阃帅风。置雇马库。以为迎新送旧之费。甲戌十月。被台谏论罢。乙亥二月。复叙为庆源都护府使。夏。之任。谒圣于府学。伤学舍颓弊。秋。大修圣庙两庑及藏书之室。民不扰而事集。又因祭神。往见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1H 页
豆满江祠。盖障不谨。上雨旁风。公有意改构。祠旁旧多大木。命尽斫去。广拓基地。左右皆言。斫之。必有灾。故从前不敢云。公笑曰。祠芜废如此。今改旧为新。则神亦必喜。何灾之有。即役番兵及饥丁之自愿服役取食者。一新其制。祭时必齐洁行事。九月。移授南道节度使。大臣以凶年。不宜移易守令建请。仍旧职名。盖是岁兼水旱风霜为灾。 国内同然。而本道为尤甚。岁将大无。公预为之尽心经画。或节用私廪。稍存赢馀。或令民多取蔬叶橡实。以为备。府有六仓。每岁粜籴几六万斛。如不徵敛。秋籴。明春无以赒济。乃以手书。晓谕境内。不事苛督。而所敛犹十七八。聚其耗亦数千斛。边海之民。本不务田作。惟事鱼盐。尤难收籴。遂以盐代粟徵之。亦得累百石。于是数下令。凶年之民。凡失所流徙者。必先饿死。绝勿轻动。以待救活。又数条具荒政灾弊。申牒于监司。请亟报 朝廷。得邻道移粟。如辛亥庚午故事。及请蠲免秋租。不得请不已。及冬。民已艰食。公抄录其尤贫无赀者。以所储廪馀及耗谷。济之。以及卒岁。明年正月。始发仓。时监司令每月分赈。以二次为率。公争之以为期阔。每月必十日一赈。而令民各执箕帚。扬风拨粟。第其壮弱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1L 页
男女。槩量均分。阖境已无告饥者。犹虑其间。有不能节食而径匮者。设粥于庭。惟其取食。又择吏人。持米酱海藿。分行闾里。有疾病及生子者。则与之。至麦熟如一日。故春夏远近。大杀死者相枕于道。府中独晏然无一流殍。自他境闻风而至。赖而全活者。亦不纪其数。六月。升嘉善大夫会宁府使。既而。 御史褒 启。荒政治绩。为一道最。该曹以升资属耳。请授次赏。乃 命赐御马一匹。继又监司以善赈 闻。 命赐文缬一袭。先是。丙寅。边民潜济豆满江。入清境采蔘。遇彼人多杀之。事觉。清人遣使行查。悉收捕斩之。自是本道有蔘禁甚严。至是公未赴会宁。而本府与清人互市时。咸镜民潜买蔘货。被执斩之。公亦承 拿命。仍还收加资。其去之日。府民男女老少。追至境上。拦道号泣。如婴儿之失慈母。后追思不已。为歌以刻石云云。公既就理。即蒙 放还乡。丁丑后三月。以兼司仆。将还 朝。戊寅二月。拜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时屡经大侵。营储枵然。公修举有方。至秩满。则凋弊有苏。庚辰五月。见代而归。吏卒各立碑以颂德。在道。拜平山大都护府使。既入都。病不能就职。辛巳二月。拜黄海道兵马节度使兼黄州牧使。九月。进阶。为咸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2H 页
镜北道兵马节度使兼镜城都护府使。将士惜公去。诣监司及备边司。愿留而不能得。有去思碑。壬午正月。公至镇。因赴行营。二月。始有疾。四月。还本营。以久病废职。移牒于监司。请状 闻解官者。三闰六月。 上因监司状 闻。即 命许递。然病已不可为矣。一日谓左右曰。吾以不材。受 国厚恩。今死于边境。是则无憾。第有二恨。先妣宅兆有不利者。常欲迁奉就先考墓旁为合封或双封。而常从宦在外。迄莫能就。而今至于此。一恨也。当初拜职。若 命朝辞。则庶几复睹 天颜。而竟未焉。二恨也。吾死行丧。须由 近郊。使望见 城阙。则少慰我魂也。是月八日午时。属纩。初。公于本道。名德素著。及拜本职。所部远近将士。皆欢然。自以为得将。至则遘疾卧閤。不出视事。而犹自慕望欣戴。及卒。无不奔走涕洟。如丧至亲。庆源民群聚望哭。讣 闻。 上因引对时下教。有极为惊惨之语。 命致赙如例下。一路庇其归。远近士大夫知与不知。莫不动色惊叹。京城市井。至乡曲贱隶。亦皆啧舌称惜。九月。行丧至家。十月十八日。葬于星州东茅田负戌之原。明年春。忽坟土中坼。有异气煌煌冲空如虹蜺状者数夜。见者异之。十月。 上遣礼官。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2L 页
赐祭于家。贞夫人骊州李氏。成均馆生员万叶之女。壬子。于归。侍姑疾尽诚。夜以忘寐。姑常曰。是妇能善事我。生二男。长曰玧。今有二女。幼。次曰琠。四女婿赵彦范,李圣适,李复焕,郑绍儒。俱士人。侧室子曰㻐。幼。圣适有二男一女。复焕有一男。皆幼。公长身美须。丰姿俊态。慈详恻怛。忠厚周慎。其器量之弘也。不以人之毁誉。为喜怒。智识之远也。不以己之得丧。为荣辱于人。则喜取其善。而未尝言其恶。乐报其德。而未尝蓄其怨。平居接人。不脱冠带。而谈笑之间。和气蔼然。虽使媢嫉者怀愤。而至及其相对也。则鲜有不革面而倾心焉。实非有所矫伪修饰而然也。金都事命基。有识士也。一见。语人曰。吾今日睹凤矣。金总戎重器。于侪流少许可。每称公为第一云。居家庭。色养致乐。母夫人自中岁。常有寝席之忧。公日侍左右。以迎医和药为事。登第六年。不忍远游求宦。辛酉以后。始虽身系 朝籍。僶勉从仕而供职未久。旋复归省。或请解官。或乞暇。仍落职。如是者非一矣。及先考妣相继弃诸孤。公哀慕不已。治丧葬祭。务尽戚易。礼有所疑。则或考典或询人。必求合式。未尝粗率犯人讥侮。接内外亲戚。务敦姻睦。济贫恤穷。罔有遗阙。待人一以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3H 页
诚心。平居招延宾友。必设酒食。不计家之有无所在。远近坌集。至堂室莫容。而左右应接。各尽其礼䫉。人所不堪。而略无几微见于辞色。人最以是难之。作事恭谨。如寻常书疏。必以手书。曲尽情意。一字不胡草。缄封必精致。盖委诸人。不能如意故也。常感 国恩隆重。必思报效。奉 使奔 命。不择夷险。当官理职。不惮劳苦。盖其治郡制阃。主之以宽恕。律之以廉谨。抚字不以声誉。听断不以私托。岁时𩝝宴。必饬精丰。春秋操鍊。必赴期会。试才行赏。按例加优。罚则略举其甚者而已。尤留意于苏残起弊。俸赋。必减色目。负逋。必从贳免。治财赋则必亲授指画。委人责成。始至若无以为计者。公为之踰年。则用度以赡。府库以充。而所留者皆正物实数。非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馀者比也。故所至虽不任满而径递。交代之际。食储帑藏。必多于前人。或太多则散与吏卒之贫老无依者。谓近岁武备甚疏。缓急难恃。故所至必加意缮修。而器械改色。谓兴造土木。增饰廨宇。凡可为而不为与可已而不已。皆非也。故所至必有营作。而其费则皆节用官须之赢也。凡役民。不事箠策。善以温言晓喻。使自乐趋。而躬自董工。有一木一石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3L 页
不得其位者。必使整顿而后已。以清慎自律。未尝经营产业。或言公家贫。何不稍为子孙谋。公叹曰。士大夫居官。岂忍瘠民肥己。去时马鞭。归时在手。不亦快哉。自长湍赴湖营也。行橐萧然。苍头奴收官中日用馀纸。入衣笼中。公见而呵之。分与知印辈。在庆源。毫毛不敢有所近。及罢归乡。官等使二卒。牵二马。追至京城纳之。公即令还出。则二卒已逃归矣。所居淡然。坐间无长物。少从先府君。得一漆木箱。终身持之不易。公服之外。未尝著锦绣绫罗。屡典雄藩。厩无良马。参佐皆言。身为将帅。无马可骑。如缓急何。公曰。马之可骑者。其价不下万钱。吾家贫未易办。欲买以公物。则不敢为也。或言公居官。柔胜刚。恩胜威。然非理干请。公未尝加诸人。人之加诸己者。亦一切不敢听。不迫而已。上司之所责令。可争者必执。不激而已。下官之所承行。可纠者必检。不骄而已。将士违令。吏民犯罪。亦鲜有容贷。不㬥而已。知者又谓此乃公刚处。素负重望。性又泛爱。文武士大夫相识者甚多。皆期以远到。出入军门。深得士卒心。故都中诸营部曲。皆愿为其将。始公之居忧也。时宰问武弁中。谁可大用者。诸僚无不以公对。故服才阕。即被 除辟。公少有文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4H 页
艺。笔画尤精敏。既又以是。长价于筹司郎之任。每禀议公事。诸宰见其进退周详。应待明辨。无不称奇。于是乍试超迁。不二载。至擢授阃钺。癸酉甲戌之间。诸宰日坐政事堂。论当世第一武弁。一口言曰。某惟其人。兵曹判书睦公昌明。素重公为人。尤力荐之。尹判书以济。以御营大将。每诣筹司。自言老病不堪任。请释兵务。诸宰曰。公递。谁可代者。尹公曰。如今忠清兵使者。岂不可也。当是时也。朝暮凛凛乎登坛之望。而时事俄忽变矣。自党祸以来。世道益不古。即无论文武士。为一时人所登用。则辄入指目中。为一时人所弃。举一世皆然也。夫以公历官处世。无纤毫可指为瑕累者。实国人所知。而论者至谓谄附权要。骤升贪污。彼固有所激而发者矣。 上既下批。责其深刻。又有筵臣初不识公面者。言其爽实。至为 上讼冤。论者亦自引避。而不敢复言矣。自是公议稍行于朝著间。谓此人独不可弃。弹墨未乾。旋入军门。庆源之出。或言其屈。而逦迤迁历。仍数岁。四秉旄钺。位跻横金。亦可谓 恩至渥。而荣至耀矣。独恨夫年不五旬。没身穷塞。平生报主之志。犹不能尽展。呜呼悲哉。益愰与公。为兄弟三十年。窃覵公处心行己。欲学之而未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4L 页
能者多矣。未尝见一行涉于矫情用诈。亦未闻一言及于伤人害物。吾学之而未能也。诚于接物。不用恩威。而庶几动人。吾学之而未能也。审于应世。虽处危难。而可以远害。吾学之而未能也。是其所有。诚不可使泯没无传。去掩圹。亦已若干岁。欲纪其一二。求得当世秉笔君子之言。以贲于墓。而惟浅识不记。且追忆平日容色警欬。则悲怆哽塞不忍忘。亦不忍书也。故每抽笔还阁久矣。顾不可终已。谨述世系子孙及其事行梗槩如右。伏惟君子察其非诬。幸垂大惠。不胜恳祈之至。 上之三十年丙戌八月日。弟益愰。谨记。
亡室恭人顺天朴氏行实记
君讳某。姓顺天朴氏。我国之朴。皆祖新罗之赫居王。谱牒遗亡。不知何时籍顺天也。有英规者。为后百济王甄萱女婿。及王太祖之讨萱子神剑也。内应诛神剑。赐职左相。是为君远祖也。有讳而章。擢文科。际遇我 昭敬王。历扬清显。光海朝。官至兵曹参判。不肯就。临卒。遗命以嘉善大夫行弘文馆副提学题其墓。自号龙潭。世称名卿。是生讳羾衢。朝散大夫王子师傅。文章行义。重于士林。是生讳元荣。不仕。继伯父承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5H 页
训郎翀衢后。是生讳世胄。亦不仕。是为君先考也。娶夏山曹氏。郡守挺龙之女。以今 上嗣位之岁甲寅十二月十五日。生君于星州延凤里。初。考处士公。性刚直好义。教以贞洁。及笄。闻平山人申益愰有志文学。遂以为其婿。君既于归。见余无以异于人者。则深以为忧。每乘閒言曰。实不副名宜。为君子所耻。公既不肯为举子业。外人亦疑公若有为者。以吾观之。居室日用之间。寝不早起。容不雅饬。发言制行。未见有则。读书讲学。未见有劳。凡与众人殊者何在。丈夫一身。妻子之所依。仰期望者。而乃今若此。何不奋然革旧自新。使家人改观而取信于外人。能如是则公虽家贫。使我不厌糟糠。而亦足以为乐。不然。吾惧其岁月易迈。年力易衰。科业学问。两无所成。将如己之狼狈。人之笑侮。何君之见识。盖如此其所自为。则常欲谨内外。严上下。无为贫苟求。在室事父母有诚。与诸弟妹相友爱甚。此其大者。君又常以父公之意。谓我曰。公所居嚣杂。不堪肄业。去延凤不数里而近。有小山曰。玉山。前临伽川。颇有佳致。又有前辈遗躅。可以藏修为十数年之规。则未必不有居处之助。愿徙居于彼。余亦乐闻之。既买屋置田。将载书以去。事不及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5L 页
就。而外舅赴试汉城。归路遘痘。卒于逆旅。其明年庚辰正月。君亦遘痘而免死。胎遂不起。即二十四日也。得年仅二十七。葬君以是年八月。猝遇横逆。不克备礼。在浅土七年。而今年十月。始克改厝于仁同府岐山里甑渊之滨丙坐之原。呜呼。人虽从事于严师胜友之间。日闻其警诲箴戒于昭昭之际。而居室之中幽隐之处。得以恣其怠惰放肆之习。则亦无救其为小人。幸有贞妇畏妻。常能潜规暗谏。使有以羞愧警发。而不敢肆焉。则其所助岂不有反胜于彼者哉。而彼相视以为非吾敌也。言逆于耳。而能甘心听受者鲜矣。况望其能造端谨独。以求进夫君子之道哉。余之于君。殆若是者。追念及此。愧恨极多。抑余贫也。纳圹之文。墓前之石。又莫能备焉。可诿者曰俟后。而君有一男一女。今幸望其成长。然有问阿娘之面目。亦不复可了。况大于此者乎。是不可不书之。使知其槩也。是为状。丙戌十一月日。识。
嘉善大夫行弘文馆副提学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同知 义禁府事, 世子左副宾客龙潭朴公遗事。
公讳而章。字叔彬。姓朴氏。其先顺天人也。嘉靖二十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6H 页
六年我 明宗大王二年生。生而不凡。甫成童。能行孝悌之道。受业于苏斋卢先生。研究性理。以存养为第一工夫。癸酉。俱中进士,生员试。以才行被荐。连授箕子殿,永崇殿参奉。公常欲废举子业。亲意不欲。则业明经。乃曰。圣贤书。岂可摘取章句。秖为决科第计。并传注。诵习无遗。尝入讲席。通诸经且尽。偶误一字。考官惜之。欲置之第。公不可曰。 国法。自我一人坏乎。遂书不字而出。考官莫不叹服。丙戌。登别试及第。选补槐院。即拜内翰。因夜对。 宣庙问父母存没。以金盘盛赐黄橘累十枚。侑酒累十钟。辍 御前莲烛。使中官前导归院。公感而作歌云云。一时荣之。比东坡故事。湖南有士林之变。公提督罗州。以镇之。多士丕变。有弦诵洋洋之美。壬辰。 龙驭西巡。 命金文忠公诚一。为岭南西道观察使。讨贼。文忠以公忠义可与共大事。 启请行在。为都事。事无大小。咸咨决焉。未几。入薇垣。旋拜铨郎。注拟甄拔。匪其人。不可干以私。时朝议与倭和。公陈疏力言其非。靖乱参原从。公以亲老丐郡。 除淳昌县监。 陛辞日。疏论 君德政弊。及上 东宫书。极陈保养之宜。 上深加嘉赏。既出宿江上。即日 召还内职。仍 命父良佐为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6L 页
 庆基寝郎。俾酬其荣养之愿。实异数也。寻丁内外艰。戚易备至。丧祭。皆从文公家礼。历拜持平,掌令,执义,弼善,辅德,正言,献纳,司谏,修撰,校理,应教,检详舍人,典翰,直提学。升秩银台。转吏曹参议,大司成,大司宪,行副提学。在台阁。风裁自持。匪躬謇谔。在玉堂。论思献替。裨益弘多。皆 宣庙世也。尝再赴京师。一以书状。一以副价。偿弧矢宿愿。往来行李。惟一诗囊而已。为守宰也。则水原,宁海,青松。皆有治绩。务在抑豪猾。字小民。振纪纲。厚风俗。其为水原。有一 王子狂易丧性。羁管城傍。刑杀人。无忌惮。每持兵入官府。搏逐太守。太守苍黄走避山谷中。公至。 王子复拔剑直入。有欲刺状。公凝然不少动。因谕以义理。 王子感悟。卒为善人。吏民亦为之安堵。最后为青松。爱周王岩壑之胜。每公馀。蓝舆独往。啸咏忘归。琴鹤清风。迈古无比。盖公初与郑仁弘同乡邑相善。既而。颇偏僻侧媚。公作诗诋之曰。韩魏公言真药石。保初虽易保终难。公于中夜深思处。回首平生不忸颜。由是大为所衔。 宣庙升遐。废王立。仁弘得志。势焰熏灼。嗾其徒。毁公家出乡。又贬为是府。公既解官。不欲返陜川旧居。侨居于真宝之三昧村逍遥山水间。已又卜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7H 页
菟裘于高阳龙潭里。因自号龙潭。天启二年壬戌卒。享年七十六。葬于星州猬谷里。公天分既异。而充养有道。直而能温。柔而能立。简而能廉。粹乎金之精也。温乎玉之润也。自幼端悫。虽盛暑。动有礼意。未尝露其肌体。淫声乱色。不留耳目。邪思曲念。不接心术。见人之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有望望然去底意思。故人之于公。可爱而不可亵。可敬而不可慢。尤严于男女之别。夫妇敬。相待如宾。男仆不入于内。女仆不得与男仆并坐。女子子未字在室者。仆隶往往。不知其有无。尝曰。吾身受之父母而莫洁焉。恶可与贱者偶而自污乎。永崇时有二名妓。阴受监司指挥。必欲乱之。而终不能得云。清白一节。终始自励。未尝经营产业。累典州郡。去之日。无一介物在行中。所在僦屋而居。环堵萧然。箪食屡空。而怡然不以为意。际遇昌辰。历扬华显。同僚皆一代之望。济济相让。期跻熙皞。人皆想望其风彩。与月川,寒冈,东冈,大庵诸先生。讲劘道义。得丽泽尤多。又与禹斯文伏龙最相善。尝同宿逆旅。皆布衾不掩足。相与笑曰。吾辈今日。庶不负所学也。嗣子畸翁曰。先君广大光明。浩然无边。无一点私欲之累。儿时梦中得句云。云消碧落呈真态。月照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7L 页
澄潭见本心。其平生心迹。皆发见于此。又曰。当群小用事。最为所忌。将陷之不测。尔瞻曰。斯人在泮宫。人皆望之。若祥麟瑞凤。吾岂忍厚诬善人。自作千古小人之归。由是。群不逞。不敢肆其猘牙云。公于圣贤书。无不博通。常读心经,近思录。究极其趣。为文章。典雅赡敏。尤长于诗。所制述多矣。不幸家籍。累遭郁攸。并历官岁月。启沃谟猷。无徵可稽。年代既夐。其徽猷懿德。嘉言善行。亦多湮没无传。惜也。废王时。官至兵曹参判。不肯就。临卒。遗令以嘉善大夫行弘文馆副提学。题其主。盖公之素志也。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跋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8H 页
克斋集跋[李象靖]
象靖幼则从外大父学。间语当世学者。精思明辨。惟善之从。而不间于人己者。未尝不屡指于东阳克斋申公。亟欲奉杖几。以请益于坐隅而未及。而公已下世矣。夫以古人尚友于千载。而乃并世而失焉。则三复责沈之文。而辄自悼其不幸也。一日。公之季子珹幼献甫。以遗文若干卷示余。且欲有以识诸后。则非其任也。何敢措一言。顾以平日所慕仰悼恨者。而得寓目于精神咳唾之所寄。以自慰固陋。则不待亲承音旨。而所以惠我周行者大矣。而又乌得以无言。嗟乎。自夫世教衰。民不兴行。褒衣博带之士。率工声病。慕禄利。没身而不自返。间而有志焉。则又暖姝自悦。得一善以自足。而侈然夸于世者。皆是也。乃公生长将家。少负气自豪。若不可以绳墨者。而折节读书。追古人而与之徒。有以知物理之具于吾心。万殊之原于一本。而知之未至。则无以尽精微之蕴。是以潜思体认。缕析毫分。宁过于密。而无失于汎。深戒夫古人鹘囵笼罩之讥。盖公之学资于师友。而以自得为期。积累涵泳之久。前日所疑晦而未释与其妨碍而未合者。融通贯彻。以睹夫统宗会元之所极。其或己见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8L 页
有少差。择理有未精。则舍其平生先入之见。而洒然惟新之是图。非知夫义理之无穷而勇于迁改者。乌足以与此哉。惟是理气性情之辨。略浑沦而主分开。详于其所异而不甚言其所同。骤而观者。或虑其过甚。然延平李先生尝曰。要见一视同仁气像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毫发不失。方是儒者气像。朱子亦尝病世之学者喜合恶离。乐浑全而忌剖析。盖析之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尽其大而无馀者。可得而言蚕丝牛毛。初亦何害于海阔天高之气像哉。惜其图辨汇言。皆出于随手属草。未及完正。固为后学之憾。然善学者。得以究观焉。亦可以知其用力之苦。造理之深。卓然非世儒之所几及也。公杜门自乐。超然无求于世。而华闻弥章。遐迩信向。 朝廷盖再授以官。而东冈之志确乎不拔。然伤时悼学之意。屡发于哦咏谈论之际。方与乡秀子弟。立学规。设讲法。将以整顿士趋。以淑诸一方。而公已病。不可为矣。天既畁公以如是之资。而不能少展其万一。卒老且死于草泽之间。谭天者。不能无惑焉。然公之所有。初不以是为加损。而旷世之士。或有得于残编断墨之间。以寻其遗绪而自淑焉。公之学。抑不可谓不传于世矣。谨书
克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第 489H 页
诸卷末以俟。甲申首夏下浣。韩山李象靖。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