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西堂私载卷之六 (自动笺注)
西堂私載卷之六
 神道碑
  
左議政李公神道碑
公元1699年
古之所謂柱石臣者。
非其才之謂也。
足以有容
而取諸人爲善如斯而已矣。
是故
曺丙以識治軆特聞。
房杜赫赫之功。
斯其驗也。
近世居相職幹辦才具
翹然出衆人上者。
豈無其人。
若其忠君憂國
由於至誠
知軆知要。
休休有古大臣風。
平陂往復
世道百變
全德完名
終始不滓。
未有能先於鵝谷李公者。
此非余之言也。
一㕵之公言也。
公登甲子司馬
始仕爲氷庫別檢。
己卯
擢庭試文科。
未分館。
薦拜檢閱
待敎侍講說書
因天災。
蔡襄故事
出位時務
 上爲稱善。
因事免。
叙陞宗簿主簿侍講司書,兵曹佐郞,司憲府持平
選知製敎
辛巳
又拜司書
巫蠱獄發。
後宮張氏賜自盡
繼設 親鞫。
張氏。
 景宗所生母也。
明谷崔公箚請全恩。
被罪
公陳䟽匡救
 上嚴批不納。
繼命遠竄配善山。
未幾宥還。
五載而始叙拜司諫院正言
文學
廉問嶺南左道
黜陟公明
南民稱爲眞御史
玉堂
副校理
仍錄吏曹兼學敎授
俄除吏曹佐郞
移北評事
校理召還。
請以侍從官。
邊邑
又請於五軍門。
各以哨官兩額。
西北人窠。
仍爲絜令
公元1712年
學敎授,西學敎授校書校理侍講文學
議政舍人
應敎
入侍諸臣。
多陳燕中事可虞者。
公進曰。
昔金人與蒙古爭。
眞德秀中夜彷徨以爲憂。
今日先事之戒。
惟有修實德敷惠政
固結民心
黨議
尙忠宲。
收拾人才
崇儉約。
冗費
養人心。
越人生聚十年
如衛人之大布大帛
此在殿下立志之如何耳。
拜司憲府執義弼善。
擢授江原道觀察使
關東田政素紊亂
方行量。
役未半。
方伯遭彈。
大臣白 上。
以公代之。
不兩月而事完。
賦入視前有增。
怨謗者亦帖然
公狀言。
地瘠稅重。
請蠲元田加賦。
田則隨起隨稅。
徐相公宗泰與公書曰。
狀辭懇惻
涔滛落紙
覆奏
請准施。
遂爲東民百年惠。
以親病陳情乞解。
章七。
 上始許遆。
入爲吏曹參議
大司成兵。
乞養爲豐德府使。
五朔而邑大治
旣歸。
鑄銅爲碑
追思
歷大司諫判决事,吏工曹參議,同副承旨
轉至左副。
壬辰庭試。
一邊人誣主文人行私。
覈考傔從
公恥之。
凡有除命
不就
出爲南陽府使。
大飢
殫心賑救
闔境流亡垦闢
樂歲
翌年麥熟
仍有兩歧之異。
士民歌頌漁陽焉。
以治行第一
陞秩
江華留守
廢墜
武藝
凡所弛張
咸得其宜。
入爲大司憲時。
更査壬辰獄。
未及究竟
 上遽命置之。
公䟽以爲威刑所及
兩傔騈斃。
公元1718年
溫辭平問。
衆證敀一。
誠詐虗實
此亦可見。
不報
城府右尹刑工曹參判。
申球者。
䟽誣尹魯西。
大臣慫臾之請。
毁魯西文集。
因䟽辨伩生而禁繼言者
一日竄七儒極邊
公陳䟽。
極言毒正禍國狀。
又言大臣用其偏私謬見
成君父之過擧
縷縷千百言。
明白痛切
 上下嚴批。
臺臣請罷職。
叙拜京畿監司
辭不赴。
戊戌冬
文敬公憂。
服除
拜刑曹參宲錄春秋
再任江都留守
 景廟初元
因趙聖復䟽。
遽下代理之命。
擧國驚惶
疾馳入都。
聞庭籲已撤。
卽就朝房草䟽
未及上。
右議政趙泰耈將求對。
公偕諸公
力爭
始許反汗
於是
三司以求對爲罪。
請正律。
 上終不從。
俄而當路者。
皆以罪黜
公拜兵曹參宲錄堂上
宣惠濟用監備局提調, 東宮夜因接諸臣。
非常敎。
公卽請對
 大朝漏下三鼓
朝衣霜厚如雪。
天且明。
大臣入侍
亟請誅逆䆠尙儉及兩賊婢。
皆準請。
壬寅
擢拜刑曹判書
移禮曹兼經筵春秋承文院宗簿提調右賓客
甞告 東宮曰。
聞道路所傳。
 邸下於配匹之間。
或欠琴瑟鍾鼓之樂。
陰陽然後雨露降。
萬物遂。
夫婦然後家道成而子孫繁。
自孝廟以後
嗣續不繁。
令 先王遺軆
只有 大小朝。
宜念黽勉之義。
俾有螽斯之慶。
 東宮令曰。
至誠苦心
勉戒至
公元1721年
此。
深用感歎
此予少時事及陞此位。
仰念付托之重。
配體大義
非不知。
當別爲軆念
所以不負。
叙敦匠勞。
正憲
戶曹判書內局提調
北訃至。
朝野驚憂
公請奮發聖志
以勤講學
人才
節財用。
寬民力。
爲內脩之本。
又請敦召。
艮齋崔公霞谷鄭公
 上違豫久。
公殫其誠慮。
鬚髮盡變。
每手捧御藥
先嘗而進。
 上對羣臣。
强服嘗力請開腫。
 上怒命罷職
公退且言曰。
臣罪固當死。
開濃終不可已。
副提調爭不得。
 東宮婉辭開陳
始命還收。
侍藥勞。
崇政
吏曹判書惠民提調,良役句管堂上
差遠接使。
迎勑灣上。
敀而都捴管惠廳提調
自經辛丑逆䆠之變。
震薄憂虞
無供世意。
而上而 聖候久愆。
下而時議磯激
一二孽臣
鴟張當路
淸議之士。
彈射奔屛。
不得安於朝廷
世道人心
日益陷墜。
於是時。
殫盡腔血。
朝而診候 大朝
夕又勸講 貳極。
退則酬應衆務
未甞一日之休。
彌綸調護斡旋事會者。
危忠苦心
不得以盡知。
而國宲有賴焉。
百卋之下。
必有按公之跡。
而論公之時。
爲之太息流涕者矣。
內艱
甲辰
 景廟禮陟。
黨人無賴子
䟽網朝紳
公始席藁待命
上章自理
 上優批命
待命
乙巳
壬寅獄案
公以甞在請對之列。
削黜
時像誣。
以緩治尙儉獄。
遠竄
 上哀其
公元1727年
有喪。
只命削職
丁未改紀。
特授戶曹判書掌樂司譯繕工監觀象監提調
入對
 上迎勞曰。
不見四年。
鬚髮已盡白矣。
辭謝
仍以振頹綱
生民
維新政化爲勉。
又言湖南民事方急。
請擇御史安集
請蠲災邑逋賦
 上幷從之。
兵曹
又移吏曹兼御使內局提調
前後在銓。
選注公平
干托不行
戊申
逆變起。
命公入直禁中
公自請出守南漢
 上曰。
豈可去予左右
更命他將往。
鞫獄方張
兵事旁午
而公入對
輒言啓聖興邦
唯在人主正心之學。
又請連開書筵
勉留鄭齊斗
出入兩筵。
以備諮訪
搶攘危亂之際。
致意於懋聖學
儒臣
梧里李相公所以眷眷關西播越之中者。
復見於公。
拜判義禁。
旣解銓任。
旋除工曹判書
進拜右議政承文院禁衛軍器寺都提調,扈衛大將
公八䟽力辭。
 上再遣承旨
下手書敦勉
不得已出而視事
左議政承 命按治鞫囚
 上命施烙刑。
公以法外滛刑箚論。
得寢。
捕廳治盜
有剪板周牢之刑。
人多誣服
公言殘酷而去之。
凡於刑獄
主平反。
每以尙德緩刑
勉於前席
退而按問
又以求生於死中爲心。
 上亦倚信曰。
使卿按獄
自無寃濫
於是歲。
入耆社。
引禮求退曰。
臣於 太廟
夏享力疾攝行者。
告辭於 寧考先王之意。
陳乞而不得命
公元1721年
則唯有逃遁
 上曰。
國勢如此
卿豈忍捨予。
仍握公手曰。
姑待數年。
成卿志。
涕泣退而陳五箚。
請先解相職。
 上優批。
終不許。
有錫孝獄。
夜中承命參鞫。
 上以誣及東朝
黨論之故。
閉閤不見諸臣。
旣見遂備言辛丑間事
將復兩相官爲寅協之圖曰。
聯箚苟區別
則治逆當尤分明
公引吳蜀通和爲喩。
勉承 上旨
退而連遞。
 上屢遣承旨
且以手書敦諭
而公固辭不已
章十三。
上始得遆。
公爲相務。
大軆作事
不求近效
不喜紛更
甞曰。
生一所以一弊
治道去其太甚而已
順民心。
下情
一以安靜爲主
治邑治藩。
用是道。
及爲將相亦然
每見人勿論官之大小
乃至韋布草野之士。
咨問當卋之事。
旣去而採其言之善者。
次第施於事。
長於用人
量才授任
皆得其用。
自是備局文書
無數稽滯者。
又慮國用虛竭
請捐京司關西封樁錢布
敀之經費
良軍納身布者。
以米代捧。
積峙諸路。
爲軍作米。
至今遵其法。
勿敢改。
遂爲裕國之需。
公雖解相家居。
而眷係宗國
有懷輒陳。
 上亦察其忠。
禮遇不替。
 上將幸 寧陵
命公留都
公以判中樞入謝
仍進曰。
 殿下近日處分
失望者多矣。
乾道日亢。
士習日靡。
而 殿下但欲唯予言。
而莫之違 陵幸事
亦其一也。
推誠當自納諫始。
秉公自用人始
此臣先祖之所甞
公元1728年
奉獻於 宣廟者。
願 殿下加之意。
又甞陳宮房折受之弊曰。
關東有新折受處。
周回六十里。
不可不罷
 先朝臺諫或以折受爲言
今則無矣。
此宜 聖上反省軍資監都提調
 上講陸宣公奏議
慨然興感
敎數千言
責躬求言
 命諸大臣書所懷
公讀而垂涕曰。
古人所謂一見决矣者。
卽引宣公語。
陳箚累千言
 批曰。
陳字字切實
三復感歎
默誘之說。
感極而不覺流涕
小子不敏
詎不服膺
公患痢。
 上許遆公子宗城職。
俾便救衛。
俾諭聖意
御醫視疾
掖隷持御膳來問者三。
病間入對
 上命起坐
其所眷待者極隆摯。
公以年事稍登。
百姓樂業
敀功於 聖上而曰。
苟 聖德益脩。
休泰之運。
自然導迎
此卽天人相感之理。
 上謙讓不居曰。
勉戒切實
可不軆念
盖自戊申以後
主鬯久虗。
人心憂惧
朝紳之間。
往往有以故事爲言者。
公曰。
有古今之異。
心有公私之別。
籍曰。
爲此言者
出於爲㕵。
其害將使人心離而世道亂。
司馬光天必祚宋之言。
可以於今日。
力主否極泰來之說。
七八年之間。
公所積誠開陳
 上所以默喩嘉歎者。
惻怛丁寧
可以感動神明
至是而邦慶尙遅。
公年益老。
故其言愈婉。
而其心愈切矣。
乙卯正月
 王世子誕降
公與諸大臣入賀
又拜司饔院都提調
入侍儲承殿。
進見 
公元1739年
子。
 上笑曰。
卿甞言泰運之來。
果驗矣。
 上甞輦過耆老所。
 命公入侍
翌日
又召耆老醞。
而 命除拜禮。
親下椅迎送
異數也。
及罷。
 賜豹皮
頃之
又同諸大臣
入覲元子
仍陳休致之請。
退而上箚。
復申前懇。
 上以手書
答曰。
使臣以禮。
聖人所訓。
情志相孚
君臣所貴。
特許所請。
以遂昔約。
公卽祗肅 恩命
 上引見公所以慰藉者甚厚。
甞臨筵敎曰。
爲國血誠
鎭服人心之量。
大臣中。
當爲第一
又甞褒奬公忠
仍及公子曹參議宗城曰。
受父之訓。
匡君以誠
賜貂帽。
使着而敀家。
以慰老臣
公陳箚謝恩
批旨益隆重
忠赤質神之敎。
 上將復 溫陵
引見宗城
問以文敬公平日議論
公乃具箚。
文敬公所著王朝禮。
 上優批。
命付史臣
俾爲來世義理
己未三月二十五日
與子弟言笑平日
侵夜
怡然就寢
假寐
屬纊
春秋八十。
文敬公之喪。
有氣火光
上屬于天。
是夜
有氣
起自寢室
晃明如月
街里之人。
皆疑向曙
良久乃㓕。
人莫不驚異。
訃聞
 上震悼
敎于筵臣曰。
李奉朝賀純碩德
實非衰世之可得。
 命有司
喪事
承旨
致吊。
禮官致祭
五月
葬于豐禾洞後。
辛酉
移窆於局內子坐之原。
夫人祔焉。
 上幸 齊陵。
遣官祭公墓。
又敎曰。
李奉朝賀位登台府
從容休致
經板蕩。
不染不黨
恬雅篤宲。
公元1701年
世心服。
勁草
可謂此相諡號一節
分付該寺。
卽爲擧行
生榮死哀
可謂兩盡已矣
公方廣顙
風度凝遠
克寬克和
不忮不求
對人言則天流溢
毫髮矯餙
聲色裘馬博奕玩好
一役志。
唯以國家事。
爲己分內事。
甞曰。
世臣之義。
踈逖不同
有國而後有家
有君而後有身
盡心報國
畢忠事君。
所以爲身家計也。
是以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開誠心。
公道
衆長。
忠益
要以裨補世道
四十年間。
血誠炳然
居家事親
先意承志
奉先收族
一遵文敬公家法
立廟宗孫家。
樹碣先墓。
盖追成遺旨
俸廩太半
在外昆弟窮交
待以擧火者十餘家。
不以家務經心
臧獲服事者。
或不知其名。
律身淸嚴
辛巳
在謫邑宰贐錢帛者。
皆謝不受。
東營周歲
一物不以及家。
典庫藏者。
私閱文記
只爲長女臨産
送海藿數束而已
屬相傳。
百年來始見。
沁都有海路通京。
不以升斗米附舡。
乃至苞苴
不敢近門
時節例饋。
過則輒却。
戒子侄曰。
官庫百物
出自民力
濫用必有殃。
某人罪不至死
而其不免者。
手滑公貨也。
汝曹宜識之。
致政
與同耆老
修稧如洛杜故事
有古琴。
時令彈感君恩一曲而聽之。
公諱台佐。
字國彦
李氏
系出慶州
羅興。
有謁平。
開國元臣
是爲鼻祖
仕於勝國者。
左僕射翮,大提學世基
著名
至我 穆陵朝。
文忠公諱恒福
功在旂常
節義文章
照耀簡策
公之高祖也。
曾祖諱井男。
禮賓寺正吏曹判書
祖諱時術
曹參判贈左贊成。
考諱世弼
曹參判 贈領議政諡文敬公
貞敬夫人潘南朴氏。
曹參判 贈左贊成諱世模女。
夫人南陽洪氏。
觀察使得禹女。
別有誌。
二男二女
宗城判。
正郞
女長適郡守啓。
次適進士申濩。
側出女適金尙斗。
內外孫若干人。
德壽通家之故。
自幼獲習於公。
公又甞薦其文於朝。
每公餘務閑。
必見招呼
言笑津津
風流可挹。
今而思之。
昨日事。
九原不可復作矣。
判見屬以隧道之銘。
操筆而不自知涕之逬也。
銘曰。
緜哉李宗
肇自沙梁
烈烈文忠
王國之楨
龜川承之。
絶學復明
積厚而發。
公乃篤生
洪洪其量。
忳忳其誠。
如其忠。
如其淸。
總是四德
揚于王庭
躓而復起
靡替廷爭
公有言。
國寧身寧。
于藩于都
綏厥嫠惸
旣長度支
仍秉銓衡
世運回泬
險路難平。
殫厥彌綸
腔血熒熒
公之爲相。
務挈大綱
孰喜紛更
小犢僨輧。
治道去泰。
順民情。
人以善告。
我則底行
江海處下。
百川皆傾。
衆能效職
我享其成。
否極而泰。
天道之常。
公能取必
不爽毫芒
邦慶旣新。
乞骸有章
上愍公老。
許徇禮經
公身雖退。
眷係宗祊
 上察公忠
孤貞
生榮死哀
其誰與京。
有妥新宮
降魄攸藏。
揭名垂後
百代臣程。
兵曹判書尹公墓碑銘(幷序)
公元1727年
曾子有言
可以六尺之孤
百里之命
大節不可奪也。
君子人歟。
君子人也。
於今之世。
其果有髣髴於斯者乎。
吾必曰。
惟故司馬尹公庶幾焉。
古有貪泉之者必貪。
吳隱之酌而飮曰。
假使夷齊飮。
終當不易心
淸操彌勵。
於今之世。
其果有髣髴於斯者乎。
吾必曰惟故司馬尹公庶幾焉。
夫此二者。
苟有其一。
亦可謂卓矣。
兼而有之乎。
公非今世人而古之人也。
古之人其或稀焉。
公諱趾仁。
字幼麟
平人
麗初功臣莘達之後
文肅公瓘,文康公彦頤。
父子顯名
史載其事蹟
國初有諱坤。
事 太祖太宗
佐命勳。
官吏判書封坡平君
七傳而爲佐郞 贈吏曹判書諱儼。
參議 贈左贊成諱民獻
行吏判書 贈領議政諱絳。
公之曾王父王父父也。
貞敬夫人全州柳氏
同知樞府事杙之女。
公幼仡然巨人氣象
議政公撫之曰。
家傳忠信
其在是兒。
恨吾老不及見其成也。
顧語東山公。
若善敎之。
吾家賢子弟。
丁未
議政公卒
辛亥
夫人繼沒。
弱年持服
前後盡禮
觀者爲之感歎
辛酉
司馬
丙寅
除 穆陵參奉
病免
甲戌
魁別科。
選隷院。
除侍
講院說書
不經翰苑者。
急進用也。
陞兵曹佐郞
移司憲府持平
避遆。
歷兵曹正郞文學
出爲京畿都事
選爲弘文館副修撰。
以新錄有訾議
不就
直講司書兼知製敎
求外得陽城縣監。
歲飢
約己捐廩
濟活甚多
民告其隣屠牛
公曰。
私屠法固當治。
汝則訐也。
訐爲傷風
笞而遣之。
內遷副校理
追思碑之。
違牌罷。
旣叙以問禮官
赴灣。
道除校理
及敀。
復命
陳䟽待罪
極論闕失曰。
道路言 殿下多致畫工
留心繪事
豈宜作無益有益
又曰。
結姻天家之家。
進膳宮掖
窮極珍美
願以成湯自責自勉
又論奢侈節儉之爲得爲失。
其言至眷眷
 上優批奬納。
旣屢辭不得 命。
黽勉就職
每登講筵
因文進䂓
忠欵溢於言外
 上改容傾聽
承 命廉問湖西左道
敀而條奏民弊。
見採施。
戚臣金鎭圭,閔鎭厚主張朝論
醜詆儒賢
顯訟罪死人。
玉堂陳箚論之。
請加檢防
俾勿干預朝廷
公實主張是議。
怨怒囂然矣。
正言獻納,吏曹正郞司書,西學敎授
出爲北道馬評事
律身淸嚴
屛黜房妓。
所處乃如禪室
主帥以下
邑宰邊將
咸敬憚。
不復如前荒嬉之爲。
北人信巫
必殺牛馬以禱。
公曉以理。
嚴其禁。
舊習爲變。
內遷献納
移吏曹正郞校書校理中學學敎授
甞於筵中。
北路弊。
治內司官推刷橫斂之罪。
蠲內奴婢退期之貢。
以慰寃鬱。
又陳前後兵使及察訪滛縱蔑法之狀。
 上多從公言
陞副應敎兼弼善。
制使閔涵封進節扇於 王子
臺諫論罪
而久未蒙允。
公爭於筵席曰。
朝臣不敢往來宗家
自古而然。
况今 王子出閤
外臣豈敢問遺哉。
自 上初若嚴辭却之。
因罪其人。
可以朝廷日月之上。
而乃反靳許於屢爭之臺論。
此事貽累聖德
關係甚重。
終不可已。
不從
 上因雷異延訪群臣。
公以進聖學寬民爲戒
又曰。
凡語及 王子第宅
後宮折受
則未見有嘉納之色。
此乃 聖心之偏係。
願先罷折受之尤有弊者。
 上敎以後日變通。
公又進曰。
今日之擧。
國人皆謂必有大釐革。
而但曰留意
無論臣心之缺望
何以顒俟民心
李左相世白盛言除拜間循私之害。
公曰。
私爲今日痼弊。
大臣之言善矣。
大臣亦自不能無私
因歷擧監司守三四人大臣言而得之者曰。
此皆人望之外。
李公怒甚。
面赤聲顫。
而公不之顧。
 上嚴敎責公爲大臣地也。
宗簿寺正
司諫
執義軍資檢詳舍人
校理特旨
除同副承旨
時有巫蠱事。
 上夜備忘
賜嬉嬪張氏自盡
又命親鞫宮婢
張氏。
 東宮所生母也。
公求對力請全恩曰。
 殿下臨御以來
有過擧。
旣過輒悔
安知今日之事。
更不有後悔。
 上怒變色
公不懾不撓
反復苦爭。
而後已。
公元1704年
又言人君之尊。
不宜親訊妖巫。
况 梓宮在殯
出付有司
依法按治
 上愈怒。
始命推考
繼又削黜
家居久之
至甲申
楊州使。
邑當北路
進膳之路。
其輸必藉民間牛馬
以爲病。
公捐常廩外襲需用者。
敀之公帑
以充雇價。
在官閱月而敀。
民竪石如陽民
五衛將,兵曹參知,工曹參議副提學
不就
左副承旨,大司諫兼備邊司副提調
又拜大司成兼承文院副提調
移吏曹參議
臺官閔鎭東抉摘前日中語
啓請削奪
匹馬敀鄕。
村翁桑麻
不道朝廷事。
丁亥
叙拜大司諫
 上得公自辨䟽
洞察前誣。
旣賜優批。
又命罷鎭東職。
副提學,戶曹參議
擢爲平安道觀察使
紛華
尙簡素。
未甞動聲色作威。
內外靜肅
盡心刑獄
死囚文案親閱
而拈其疑情。
論理手題
愼重之意。
藹然言外
推官悅服曰。
方伯者。
皆存是心。
庶無寃民
公以兵制壞。
手下親軍
諸色
抄得馬步萬一千一百。
添以廵別抄千七百。
左右營
各置塘報
摽下如法
一營分十二番。
十月正月
十日
輪番操鍊。
明年一營亦如之。
間年休番。
則人收米五斗
以養番卒。
而各有官資保資保助軍裝。
官保納布
以資軍需
待闕陞補
東山公聞其規制
喜曰。
宿將知兵者。
不及此也。
語李判書寅燁曰。
關西新軍制。
儘好
吾亦不料吾弟有才
公元1710年
如此
李公曰。
才生於誠。
苟誠矣。
何事不可做。
箕營之有戰卒
自公始。
起冶伐石。
先築一隅城。
門額朱雀
及公遆敀。
西民刻子視軍民
權輿保障
白節儉。
特其餘事十六字於磨崖
庚寅
副提學還朝
拜禮曹參判兼觀象提調同知經筵禁府成均館事副捴管
海警
公差關西巡撫使。
公啓守宰不善居職者數人。
歷巡沿海邑。
信地
設間廣梁三鎭水軍
以鎭下居民
容舡所載。
定其額。
收布遠地之軍。
給代待變。
如三南。
三和宣川要害地。
請設獨鎭。
廟議只許三和
遂選數千健兵。
束立制。
丁則幷令收布。
備器械。
於是
卒伍之精。
最於一道
敀至松京
朝命
勞慰淸使於鳳城
旋寢前命
召公還。
在道連除副學都憲
辭遆。
拜兵曹參判。
移吏曹參判備局堂上社稷提調
公謂以藥院拘忌
而搆罪侍疾大臣臺閣
而有婦寺之行。
枳首啓者
黨人大恨公。
羣起排軋
不得安其位。
遆拜兵曹參判。
旋復吏曹
黜私張公。
千托不敢行。
尤愼擇字牧之官
因事辭遆。
謝恩副使
除戶曹參判兼繕工提調
西邑所贐。
皆謝不受。
所得賞貨。
亦皆散。
不留絲毫
歸槖蕭然
上价素不悅於公。
及同是役。
頓釋宿嫌
傾心欽服
特旨擢拜漢城判尹。
由右副賓客
叙陞左副賓客
又兼都捴管
早夜供職
勞悴成疾。
 
公元1714年
上連太醫及掖隷問病
賜以藥物珍膳
將相得之
異數也。
甲午
開城留守
翌年
入爲兵曹判書
振拔淹滯
修繕戎械。
用財尤節而有法
不妄費一物
知義禁府事,司宰提調
省東山公病。
特命罷職
時朝著不靖
百恠幷作。
知時無復可爲。
借屋龍津
盡室僑居
䟽糲常不繼。
怡然不以爲憂。
戊戌五月
感疾
初八日
告終寓舍
享年六十三。
里嫗村叟
莫不涕洟
如悲親戚
艮齊崔公奎瑞
在隣寓。
聞而異之曰。
士大夫知公者。
固宜有百身之痛。
婦孺之無知。
亦何爲而悲也。
閏八月
敀葬於陽城縣西金老峙酉坐之原。
 景宗三年癸卯
議選廉吏
筵臣陳公立行己
綽有可觀
淸白一節
無愧古人
 命廩給夫人
以示褒恤
都憲新入翰苑
以旣有祿養。
不當格外恩頒
陳䟽力辭。
更令該曹優給食物衣資
逮今 上十二年丙辰。
都憲承旨入侍
 上命至前曰。
予在潛邸
曾與先卿伴直。
見其被服
寒士
至借章服於人。
此乃已經西伯之後
心常嘉之
後聞其淸白果有名
每欲一示嘉尙之意。
所以今日之敎。
嗚呼
公之操行
見褒於身沒數十之後
可謂朝暮遇者矣。
夫人全州李氏
判敦寧府事兼判書孝簡公正英女。
淑哲通事理。
不以有無請托累公。
先公一年
沒後十年
其葬祔公左
三男二女
男長審郡守
次容大司憲
次㝯。
女適李瑞正字李宜中進士
三女
李宗垣縣監,崔弘都事沈靖之。
三男二女
男長尙任正言,尙魯出後郡守,尙彦。
女適朴麟源參奉,沈鉍。
一男一女
尙德
女適李浣進士
李瑞二男二女
男錫斗,錫奎進士
女適林正浩,朴奎源。
宜中二女
適申學彬,尹在遠。
重厚敦礭。
持己處事
本之以忠信廉直
行之以公正謙愼
介而能通。
和而不隨。
自外視之
恂恂長者也。
至當義利是非之際。
辨之精而守之堅。
不以浮議有所撓奪。
語默有節
與公久與處者。
未甞見其有粗俗夸衒之辭。
篤於內行
夫人久病
左右扶護
經旬夜不交睫
羞藥進食
身親之。
旣早失怙恃。
每以祿不逮養
終身痛。
在西藩。
不以絲鈔自累
乃至子弟造一彩屛。
亦取焚之。
而唯於先墓。
致其崇餙曰。
在今盡吾誠者。
於此耳。
仲嫂洪夫人享年九十。
寢疾經年
一日一候
不以風雨寒暑而或廢。
無騎則步往。
殫誠醫藥
孝子之於慈母
與人交。
久而能敬
旣貴而甔石屢空
然終不以産業營心
一介之微。
未甞苟取於人。
東平公載崙。
甞問於李相公台佐曰。
於今之世。
亦有不妄語者否。
李公曰。
有之。
幼麟其人也。
李公又甞語德壽曰。
幼麟在家妻子言。
出而與儕友言。
登筵而對君父言。
其言如一
無所加餙。
崔副學昌大之文曰。
足以守國
足以匡君
足以憚伏權貴
足以表正搢紳
此非黽勉修餙而爲。
皆出於自然天眞
凡此所論。
皆撫實而言。
非有私於公也。
公少讀書甚勤。
常坐一室不出。
褌袴貼席處。
或至爛穿。
爲文贍鬯。
失所著。
儷軆數十首
能誦而錄之。
聦明强記如此
然守家庭敦實之風。
終不以詞藻自衒。
故世亦不深知也。
德壽自釋褐之初。
每欲視公師法
而公遽沒矣。
殄瘁之慟。
他人尤深。
都憲具狀
屬銘其辭質而不華
余固惧公之懿。
或泯而不著於後也。
旣按狀直序。
而系以銘云。
東山公諱趾完。
銘曰。
世穪古今人
賢愚相及
若稽我公跡。
斯論奚可執。
酌泉逾爽吳。
招麾不動汲。
公爲今人身。
德乃古人合。
公居論思職。
闕遺勤補拾。
天威雖震薄。
能不撓不懾。
衆謗蝟毛
有舌肯呫囁
公居宣化地
威惠兩俱洽。
鍊卒刱新制
番休十二匝。
書生甲兵
相國良法
居東西銓。
奔競爲大戢。
甄拔何等
惟其望實厭。
費用絲毫
擧錯服韎韐。
世運
滄溪林先生神道碑
先生姓林氏。
諱泳。
字德涵
號滄溪
其先羅州人
高麗判司宰事諱庇。
始祖
宣敎郞 贈左承旨諱悏
曾祖
尙州使 贈吏曹參議諱㙐
爲祖。
以僉知中樞府事 贈吏曹參判諱一儒
爲考。
妣 贈貞夫人林川趙氏
侍直諱錫馨
公元1725年
女。
曹參希逸之孫也。
先生生而穎異
不類凡兒
三歲
大夫人口千字文
音義幷能通曉
甞戱燈下
指其明處曰。
是爲陽。
指其暗處曰。
是爲陰。
邵康節燈影
陰陽
先生齠年之見。
暗與之契。
及其受讀曾先之史畧。
始讀初冊。
能說二冊事。
二冊
又能說三冊四冊事。
長者
恠而問曰。
若固不之學也。
奚由而知。
對曰。
初看未之曉。
再看半解不解
熟複焉。
則自能通其未通。
自是不惟文字
穎脫超絶
氣度宏深
寡言笑喜謙讓
外物淡然無所好。
年及十一二。
動止儼然
已如成人
德氣外著
聦明內蘊
嗜書
盖天性也。
以爲餐。
以爲枕。
杜門潛究
不使人知。
其有未通。
向壁沉思
而後已。
由是文思日進
片言脫口
皆可誦也。
至於性理諸書
亦多領會
甞受李定平興祿。
至朞三百註。
不肯敎曰。
老師宿儒所難解也。
先生退而究其旨。
一日而盡通。
李叩其說。
驚異
易於叔祖東里公。
多發言外之旨。
東里公曰。
吾非汝師也。
遂盡通五經四書
旁及諸子百家
泛溢汪洋
如泉之▣于壑。
而馬之驟于康莊也。
乙巳春
以親命。
遊于靜觀齋李公端相之門。
李公輒屢遜師席。
其冬
委禽于曺文忠公漢英家。
曺公公所製大驚。
旣而歎曰。
觀子抱負
詩文直是餘事耳。
連中大小初試
遂擢生貟壯元。
與新榜諸生
兩賢從祀文廟
公元1730年
千言
操筆立就。
名聲日益藉藉
先生不喜文詞名。
看朱子書
深有所感發
終日危坐
俯讀仰思
硏究精微
又於言行
察其自慊自欺
曰必有記。
自省察。
慊則圈。
欺則畫。
慊與欺半焉。
則點其刻意
篤學類如此。
甞往拜玄江朴文純公世采
玄江語人林君博聞强記
所不及也。
庚戌
別試初試
翌年
擢庭試第二名。
選隷院。
薦陞六品
成均典籍
不就
庚申
 上旣進用舊人
勵精圖治
廷臣材賢
大臣首以公應命
由兵曹佐郞
拜司諫院正言弘文館副修撰。
 上召對儒臣
進講綱目
備陳學問之方。
治道之要。
 上曰。
副修聞名久矣。
今見前席陳說
才學果爲卓異
自是
日侍經幄
多所裨益
陳時政得失
其言條暢明確
援據古今
能使人主傾聽
人皆謂筵席論說
近世未有
拜司憲府持平
校理
皆不一除
䟽論爲學䂓模
以定趣向爲綱。
知行爲目。
指意精密
尋又應旨陳䟽。
條陳三事曰。
䟽决獄囚也。
革罷逃故徵布也。
節損冗費裁减貢物也。
事雖不行
物情韙之。
除司諫院献納兼西學敎授
選知製敎
試士湖南
復命
日本通信書狀官
大臣以親老陳達許遆。
賜暇湖堂
拜吏曹佐郞守御從事官,校書校理
萬言䟽。
自端本出治。
以至爲治之具。
救時之策。
無不畢擧
言官用事之漸。
不可痛絶
癸亥
公元1744年
內艱
先生在外寢。
忽覺腹中若有飜覆狀。
心驚恠。
亟入省。
大夫人氣窒。
少頃而甦。
五日而竟不起。
翌年春
又丁參判公憂。
外除
檢詳舍人,司憲府執義,司諫院司諫司僕寺正
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
右副承旨
又除禮曹參議弘文館副提學成均大司成
不就
黃海道觀察使
先生陳䟽辭。
上批以卿之文學合置經幄
而今玆海臬之命。
亦欲試利器盤錯
親故多貽書勸起。
先生永感後。
仕進意。
累䟽得遆。
及拜綾州牧使。
乃自載至
朝廷因其至欲留之。
遂除大司成
先生固辭不出。
俄拜吏曹參議兼承文院副提調
因違牌嚴敎特遞。
由戶曹參議
出爲湖南觀察使
朴文純公陳箚忤旨
先生䟽言臣與朴某。
進退榮悴
不可獨殊
 上又降嚴旨特罷。
先生卽日還鄕
兩司䟽救。
玉堂箚請挽行。
 上只命叙用
拜楊根郡守
又除星州牧使。
皆不赴。
己巳
有廢妃擧。
先生自此絶意世事
精舍滄浪靜處
其中玩心高明
翛然有終焉之計。
甲戌改紀。
超一資。
授工曹參判。
連除行大司成行大司諫大司憲
召命相續
而皆䟽辭不起
松都留守
領相南公左相朴公。
必欲致先生
與共國事
以先生病
姑畀近都。
以便醫藥
旣以上聞
又以私書勉起。
先生不得已力疾登途
到任
未幾
副提學
請暇將南歸
大臣筵臣相
公元1696年
陳達
請勿强以職事
且依 先朝故事
藥物
 上敎曰。
林某爲國可惜之臣。
聞其病重
心甚惻然
姑遞本職
使之留京。
取資醫藥
先生聞 命感泣曰。
 聖恩至此
吾其不得去矣。
陳䟽乞收 恩命
俄除工曹參判。
取其便於養疾也。
 上遣中使視病。
且授御札曰。
卿之膏盲(一作肓)之疾。
展轉沉篤。
豈但卿之不幸而已
雪裡旅寓
藥必難繼。
特賜數種幷柴炭
以表予軫念之意。
先生感激涕泣
謂弟淨曰。
異恩至此
而病不能手䟽陳謝
是吾恨也。
丙子二月六日
告逝於太廟坊第。
春秋四十八。
中外士類知與不知。
莫不齎咨相吊
 上亦爲之震悼
命該曹。
題給銀布。
以爲返葬之資。
又遣禮官致祭
四月
權窆先塋
後十三年戊子
遷葬羅州治東四十里金卞面坐辛之原。
夫人祔右。
李夫人祔左。
夫人通德郞建周女。
淑惠女士行。
早沒。
先生自爲狀。
其辭甚悲。
李夫人士人龜年女。
亦賢有婦德
生子薰。
薰娶海平尹氏濩女。
生一子迪
繼娶承旨坡平尹埰女。
生一子翊
先生稟粹美之姿。
重厚䟽通
沉深而英發
寬而有制
莊而不矜
自在童幼
神識超詣
大學輯注。
論理處。
怳然若有所契。
至十七八。
遂厭詞章之習。
篤志爲學
以至敏之才。
而用至鈍之功。
旣博矣。
考据羣書
其約也。
軆認道妙
探索旣久。
多有箚錄所以省察內者
刻厲持敬治心
造次之間。
未甞放過
䂓䂓矜持
常存虛明本軆
惟其不能耐煩
常語人曰。
吾內檢吾心。
則別無走作時。
而多不免昏瞀
其所自爲日錄云。
心存時視聽食息
自覺纖微私吝。
而纔有間斷。
便是昏濁人。
此雖自道之辭。
而亦可見其功之專而所造之深矣。
看書
六行俱下。
一再覽輒誦。
誦又久而能不忘。
居家篤於孝友
父母愉色婉容
順適其意。
喪祭一遵考亭成法
四時行時祭於廟。
器品俱有定數
以爲傳家之式。
兄弟宗族之間。
愛洽而情遍。
平居淵嘿恂恂謙退
遇人叩問論難
神精暎發
纚纚貫珠
剖析微奧。
善於開發人意
人有一知半解
卽樂聽而好問
不知有餘在已。
是以覿德者。
靡不心醉
退而充然如有得也
甔石屢空
自奉甚薄。
而世之富貴名利
無足而動其中
立朝惟以輔導君德爲先。
凡於制治之具。
酌古今。
講定甚熟。
要以須時而行其所志。
末年一出
有意於見可之機。
小貞之義。
不幸赴召之初。
玄江告逝。
先生之疾。
又遽革矣。
此殆關於時運
其又謂之何哉。
爲文不事藻餙
天機瞻暢。
其與論學諸書
委曲懇至
退陶以後當無。
其▣詩亦典雅
古人軆格
同時主文苑者。
多讓於先生云
噫。
以先生天分之高。
問學之早。
其所自得有非後學所敢窺測
惟其善於鞱晦
內而不
公元1709年
出。
故世之知先生者。
或謂之文學博洽。
或謂之恬退自守
或謂之篤學不勌。
若其造詣之深。
則鮮有能知之者
然此於先生。
又何輕重之有哉。
天之於先生。
與其德而不與其年。
使不少其所學。
斯民不得被其澤。
後生不得淑其身。
此何理也哉
遺集若干卷。
藏于家。
德壽生及先生在世之日。
而以地有南北之隔。
終不能奉箒門庭
以爲平生恨。
今翊墓碑之銘。
見托
謹按狀。
記其大略
續爲銘曰。
先生之學。
不極不輟
旣博以文。
亦精其察。
察之旣精。
亦踐之實。
主敬功深。
私吝廓絶。
本源虗明
其和孰滑。
鑑照物。
如波不▣。
軆立用行
外內交徹。
 聖主虗襟
須厥施設
藥頒薪繼。
念軫貞疾
天固厭治。
俾賢云沒
惟有遺書
克聞理窟
尙後是式。
如承講說
錦城之東。
有幽其室
載峙貞珉
高風烈烈
東萊府使 贈吏曹判書李公神道碑
公諱明浚。
字士深
系出韓山
在前朝末
稼亭牧隱父子
文學
動中國。
至今婦人小子
皆能誦其號。
自是冠冕相承
蔚爲東方甲族
公之曾大父吏曹判書 贈領議政諡忠貞顯英
大父曰僉知中樞府事 贈吏曹判書徽祚
父曰翼齡。
有才行早圽。
全州李氏
佐郞杭女。
公之在娠。
公元1696年
夫人夢白龍入室。
旣生而端莊愛物
乳母得彩禽。
俾供玩。
公曰。
不忍無罪被縶。
解其繫縱之。
童而遭內外艱。
有過而禮無違
繼母夫人
盡其誠敬
判書公每對人稱其孝曰。
光吾門者
必是兒也。
趙迂齋持謙。
於人少許可。
獨期賞公甚重。
丙子
司馬
丁丑
擢庭試文科。
選隷院。
出爲自如察訪
値歲歉莅。
簡儉
濯痍煦寒
郵卒大蘇
及遆敀。
銘于石以寓追思
內遷承政院注書。
薦入藝文館
檢閱
正言趙泰不滿副末薦。
而惡獨漏公。
乃以名閥家行奬翊公。
而坐以冒嫌應講。
幷請削。
旣停啓。
大臣言。
六品
除禮曹佐郞
移兵曹佐郞
丁洪夫人憂。
柴頓見骨。
而朝夕饋奠
未甞躬行
三年廬墓
髭髮盡變。
服闋
復拜兵曹佐郞
正郞
湖南推考差官
還拜文學
移司憲府持平
冬至書狀官
赴燕
得例頒金帛。
散畀從行者。
毫髮無所染。
還拜正言
相九萬,相尙運。
甲戌按獄
爲時議所排。
 上激怒憲臣言。
始叙而旋命罷其職。
臺官爭之。
而有一人隨停其啓。
公劾其人。
復發前啓曰。
憲長筵奏。
雖不槪於 聖心
屛蟄兩臣
何所與。
 聖怒一遷
政令顚倒
過擧不可終成。
輿論不可終抑。
承 命試士湖西
還拜持平
李觀命以論事忤 旨。
補外邑。
公又爭以爲人君聽納
貴乎包容
近臣外補
亦非美事
又言吏曹判書受瀗以一
公元1706年
時論議之異同
爲人進退機關
崖異時議
善類而錮廢。
附麗私黨
闒茸汲引
罷散人請叙之規。
全數書進。
以待處分
不曾啓稟
直陳某某人當叙。
此等擧措
大駭物情
宜罷其職。
再啓卽允。
丙戌
承 命廉察畿甸
論一邑宰貪汚
將抵重辟
其人僞造公書。
抵査官。
人或勸公䟽論。
公曰。
糾劾汚吏
吾旣無負吾責矣。
不忍復摘其隱惡
重使陷於不測
仁心善恕多如此
差備局郞。
司書京畿都事
出爲臨陂縣令
淸簡爲治。
民懷吏畏。
所捧巫布甚多
一不自入。
盡歸之新任
薦獻納。
選知製敎
俄拜弘文館副修撰。
遷掌令。
司諫
因事罷。
叙拜副校理
輔德
又移司僕寺正
出爲光州使。
鋤强澤羸。
杖殺猾吏民害者。
闔境淸肅
翕然稱治。
民有從兄弟相訟者。
公曰。
敎化未明。
繄我之咎。
非若本性然也。
且敀思之民。
慙悔不復爭。
或問公。
公在臨邑
豈不寬仁之尙乎。
何前後之異。
公曰。
寬猛隨地而異施。
奚可同也。
內遷修撰
邑民訴備局。
願借公朞年
大臣白公善治狀
請仍任。
 上許之。
辛卯
執義
避遞。
連擬玉署東璧春坊兼任
皆靳點薦。
東萊府使。
情變百端
公推誠信待之
能致其感服
凡有所欲爲。
必先公意
折之以理。
則輒曰李爺豈我欺也。
移書公曰。
執事政化
溢于一道
施及隣境
餘光所被。
無不家說而戶誦。
公元1722年
苟非渾然天性
豈能使人人稱政治至此哉。
李御史秉常褒公治績
有云請托不行於私逕。
侵擾不及民間
倭産玩好
絶不近前
到任三年
不造一柄刀。
公議多欲增秩
爲當路所沮。
只施錫馬之典。
乙未三月十四日
微恙
告終客館
享年五十八。
其五月
敀葬于長湍津東面先塋子坐之原。
方公之病。
邑民競以犧牲
齋沐祭神。
寺僧至燃臂祈佛。
館倭亦寓書醫人
願竭良方
療爾賢候。
及公沒。
一境之內。
巷哭相聞
村童里婦之無所知
皆不肉。
倭人悲泣
素食去樂者屢日。
大臣陳公孝行
幷及居官廉謹
 上命贈從二品職。
至戊申
以子夏徵參原從功。
加 贈吏曹判書
兼帶如例。
丙辰
夫人族黨
擧公至行
文儀曹
公同里人
合辭齊籲。
有司
公閭曰。
孝子李某之門。
於是乎公之懿行
可以昭著於今與後矣。
公氣莊重
動止安詳
不以急遽燕私而改其度。
接人無畦畛
而至其守之確也。
利害得失
不足以動其中
黨論之世。
不肯上下徵逐
終日隱几
門庭闃然人跡
世之喜刻覈者。
或多不悅於公。
而公逌然不之顧也。
內行尤人所難及。
夫人火昇
冬夜啓戶
拱立階前
達曙
霜霰着面。
鬚鬢懸氷
家人請休則曰。
病親當風寒。
何心就溫。
或承呵責
則跪陳自悔之意。
終日侍坐
不命不退
家雖窮。
公元1734年
養必殫其誠。
出外一可口。
輒袖敀以進。
朝夕率家人兒戱
▣得其一笑
至僕奚鷄犬母。
夫人所愛亦愛。
恩遇有加。
洪參判璛。
夫人姨兄
夫人有疾
寓其家窄甚。
公處一間廳事
經冬夏。
忍寒暑。
乃至不解衣帶。
煎藥
甞而進之。
夫人不肯服。
涕泣强勸
色戚而辭懇。
聞者多感泣。
洪公每語人。
爲子孰不欲盡子職
而如誠孝
在古亦當罕。
有推而待宗黨
亦曲有恩意
恤其病而濟其婚喪。
釋褐二十年。
累綰外符。
環堵蕭然
常多不炊之時。
未甞一問有無
垂簾看書而已
烈風迅雷
深夜
必整冠跪坐
在官視事
終日惰容
愼刑杖。
不以私怒
輒施笞箠
此公爲人大畧也。
貞夫靑松沈氏。
 贈吏曹參判楷之女。
孝順慈良
宗黨咸稱其德。
沒于甲寅十一月四日
享年八十。
其藏與公罔兆。
二男三女
夏徵
韓山郡守
錫。
禮山縣監。
女長適參奉明行
次適任守成
次適尹邃。
內外孫曾總若干人。
公於德壽
再從叔。
又添司馬同榜
每謂公行廉操
當求之古人
而惜其不大施於卋。
韓山公墓文見屬。
不辭而爲之。
銘曰。
孝衰仁缺欸薄俗
各存七尺生育
昨日寒乞
今日富貴
運神輸。
滿若堵。
嗟公純行五十慕。
孝事繼母如事母。
爲彼不淸作雪玉。
菜根有味咬勝肉。
忠信可但狡倭服。
山僧
邊氓哭。
行爲法名世傳
作人如公斯謂全。
東之公所藏。
曷不敬哉遺風長。
議政明谷崔公神道碑
公元1697年
古君子懷才抱術。
得君而欲有所施設也。
則輒有媢嫉之人。
居間沮敗之。
不得安於朝廷之上。
世道所以常多亂而民所以不善治之澤也。
近世人材不及於古。
然如明谷崔相公
希世人物也。
得君不可謂不專。
而每爲讒口所惎。
未甞有周
人之居位
後之論其世者。
不爲愾然太息乎。
公之始相。
丁丑春
時 王世子冊封有年
請頒誥燕中而見格。
及公奏請
竣事而歸。
 上深以黨習戒朝臣。
公因朝參
極言其弊。
仍及己巳罪名差輕者。
宜稍調叙。
時議咸不悅。
歲飢
請糶於淸人
淸人船粟而致之。
公儐于灤。
時議又咎公不能無禮之書。
論罷公職
及改封 莊思二陵
召公捴理
公䟽論灤書曰。
求滅尺寸之恥。
反取尋丈之辱。
國体事宜
未免交失。
所以受罪謗。
不欲生患國事
此公初拜相初見惎也。
己卯
左揆
䟽數千餘言。
備論弊民瘼。
條陳職官選擧田賦軍旅四事
請行通變之政。
未幾
因事罷。
叙付判敦寧。
時有科獄罷。
己卯
增廣全榜。
議更設庭試。
公持不可
又言士習壞汙。
宜數年不設科
以示防範之意。
 上納之。
此公
公元1701年
再相而再見惎也。
辛巳
拜領議政內局提調
舘儒䟽請以文元公金長生配 聖廡。
命議大臣
公曰。
長生學問篤實
且有纂輯禮書之功。
然楊羅李三賢
繼程門之統。
黃榦朱子之緖。
而皆未得列於從祀
今於近代儒賢
何可輕議。
 上從公言
宮中巫蠱獄。
賜禧嬪張氏自盡
公上箚曰。
田叔
燒梁獄辭
無以事爲問。
安太后
况今春宮情境
可比論於太后涕泣不食而已乎。
禧嬪設有難赦之罪。
春宮誕育之恩。
春宮憂傷之慮。
少賜寬貸
不至於究竟暴楊。
左右不逞之徒
則依律致辟。
羊勝等之爲。
不悖處變之道。
 上拒不納。
公又具箚袖進曰。
 殿下之有春宮
將以托宗社之重。
今以惡逆不道
勘之於其母。
慘切之誅。
而謂宮保安善
恐無是理。
 上嚴批切責
公陳箚請罪
復申前說
反復苦爭。
且曰。
堂堂千乘之尊。
日取妖巫賤婢
親自詰問
亦豈人君之体。
 上大怒。
呵責甚嚴。
特命中道付處。
旣蒙放。
鎭川溪山
搆亭鑿沼。
北還意。
此公三拜相而三見斥也。
癸未
上思公
復以官召。
公累䟽固辭
而 上眷彌勤。
不得已赴 命。
正言普澤䟽詆公。
辛巳三箚。
謂之護逆。
公出連章辭職
赴燕正使
亦不應命
遂得遞。
寓居紫霞洞盤浦等地
編纂古書自娛
翌年
 上降別諭曰。
頃年
公元1705年
箚。
斷斷無他
臺臣不諒
勒加罪名
因此歸田園。
缺然思想
愈久愈深。
玆遣史官
渙然開釋
宜速就途。
以副至意
公猶陳章不就 命。
此公四拜相而四見惎也。
乙酉
軍器提調
夏復召。
仍命史官偕來
公引前事固辭
䟽凡十三上。
得解
俄兼軍資提調
此公五拜相仍前五見惎也。
丙戌
前任
內局提調
時有卜相 命。
以爲大臣之職。
人事君。
而莫重於置相。
遂削趙泰采舊卜。
是年春
有事 皇壇。
公當攝祭。
黨人遅川公甞主和戎之議。
公其孫也。
不當將事於 神宗之祀。
使儒生婺源
䟽詆遅川
以及於公。
公陳䟽備陳事始末。
 上答曰。
婺源意在敲撼大臣
詬辱大臣祖先
紀綱解弛
朝廷不尊之致。
卿之祈免。
豈不有損事体
噫。
相和議。
亶出於爲宗社
而尊周之義。
不忘乎心。
蹈必死之地而靡悔。
予所稔知
幺麽婺源輩所敢恣意詆毁者哉。
續遣史官承旨敦諭
會 上有疾
公以帶內局
故遂出膺命。
公甞謂有國先務
急於崇儒
乃上箚曰。
後世儒者
豈盡切於時用。
使掌錢穀
非必裕國計也。
使治甲兵
非必壯戎政也。
雖然
談經好古
砥礪名行之士。
多在朝廷
官僚有所敬憚
士民有所觀效。
世道風俗
不至大壞
其於國家
豈云少補。
矧今末俗滔滔
如水益下。
士惟以科宦爲業。
不知學識行能可貴
公元1707年
貪汙躁競
敗官壞身者。
往往有之。
今之憂國者。
必曰朋黨
而臣以爲道學衰替
其憂尤大。
無以風動作成
稍新耳目
亦何以救此弊。
請以學術行義經學才識四科爲目。
大臣六卿三司長官
各薦二人
公箚薦尹東洙等。
林溥者。
陳䟽見竄。
至是因臺啓鞫問
其言虗謊。
專出於禍心
公爲委官按治
引言根。
卛多死亡辭。
絶無可問。
參酌情理
輕重施罪。
時議不快於公。
及 上怒李潛䟽。
至親鞫。
而乃不殺林溥
繼有䟽之敎。
於是
臺臣李德英,李邦彦乘間投䟽。
追論獄。
捃摭多端
公出江外胥命
屢兼扈衛大將訓局,司譯提調
連章懇辭
解職西樞
此公六拜相六見惎也。
丁亥
 上復召公
掌令李裕民穪頌 上功德之盛。
上尊號。
斥公不於進宴陳請
公䟽言此事發端有年
而 聖意謙挹讓而不居
可以匹美堯舜
增光簡冊
臣方感歎將順之。
不暇建議陳請
非臣賤慮之所及
左相金昌集
又以獄詆公。
公陳䟽悉論按獄本末
 上答曰。
左相前後䟽。
不但搆陷按獄諸臣而已
網打善類之計。
固已萌於心。
形諸章牘
左相䟽出。
而始覺李德英之䟽用意不正矣。
公遂力求去。
䟽凡十八上。
得解
此公七拜相而七見惎也。
還前職。
時有雷異。
 上降罪己敎。
公䟽陳修省振勵之道曰。
一念操舍
其端至微
於始者。
或怠於終。
惕於暫者。
難持於久。
願因善端之萌。
恢大志。
用人各就其長。
聽言先察其心。
謹守成憲
而久而生弊者理之。
勑法令。
而害于政事者革而通之。
要職必令久任
而掌刑財者。
隨材擇差。
外官亦勿數遷。
而按藩臬者。
兼牧。
以責其績。
是皆當今要務也。
仍請獄訟錢穀衙門郞官定朔久任
因爲挈令
先是
追論閔黯罪。
孥戮之典。
罪人非承欵。
雖逆誅。
妻子隨坐
至是公論非法
尹世綏目之以護逆。
乘機詆陷。
公又出郊。
免得遞。
西樞
司僕提調
此公八拜相而八見惎也。
 上特命引見公曰。
盡誠國事
當今之世。
捨卿其誰。
卽今元輔
非卿莫可。
召卿面諭
榻前拜相
親授命召
倚毗意可知。
卽日視事
所望也。
固讓出又連章
終不得命
權益平者。
無賴子也。
黨人忌公恩遇益隆。
百計去公。
再嗾益平。
投䟽搆捏。
公又出城陳章
 上再遣都承旨諭意
又以手書賜批。
反復懇摯
不得已出仕
陳政四條
革隣族以除民怨曰。
諸額逃故。
令其統里充補。
官無括丁之擾。
而民無隣族之徵。
矯錢弊以紓民困曰。
以十二爲式。
無得濫息。
以防富民射利
而貧者得便貸食。
收校布以處閑民曰。
閑民避役
皆投屬校院。
額外
人收一匹布。
而勿定軍役
有才者試講製
除布制保米。
以寬束伍曰。
緩急所恃
公元1700年
束伍
卛皆貧劣。
衣裝敝而技藝踈。
各令自得保於親隣
量受保米。
 上令廟堂熟講
俾有實效
海西賦役不均
民不堪命
公請詳定法。
李彦經,李濟。
繼爲方伯
商確(一作榷)便宜
每邑量其支用多寡
按結收米。
悉停諸色征斂
法行之初。
小民便之。
而守令及豪右
胥興異言
公曰。
一家哭何如十家哭。
持之益堅。
有年
西民咸鼓舞
關東多山而地瘠
墾荒不常
尤紊。
公建請改量。
擢李公台佐。
方伯
官民便否。
弛張之事。
克有就。
時議都城
公啓言守城之道。
小愈堅。
成敗得失
雜見史策軍志。
四十里爲城而能守者未之前聞。
是則不可守之刑也。
國俗善驚。
不能持固。
武畧不競
人心多怯。
不幸有警。
大小士民
波崩鼎沸
恐無鎭定之理。
是則不可守之勢也。
國有三空之厄。
民有倒懸之急
耗財勞民
改築不當守之城。
非計也。
已而不果築。
甞讀禮書
病其蕪雜
積年修證。
屢易草槀。
克成書。
名曰禮記類編
庚辰
具䟽投進。
 上命芸閣及兩南刊布
至是承旨李觀命謂其有異同朱子註說
陳䟽力詆。
以爲毁經侮賢。
公陳自辨。
 上答曰。
觀命抉摘粧撰。
必欲搆陷。
予固洞燭
於是外儒生。
換面迭起
交公車。
 上皆痛斥
及公連䟽丐免。
復優批勉出曰。
傾軋成風
必欲傾陷乃已。
類編事。
不過假借而已
心所在。
灼然可知
曰。
予於卿。
眷待彌隆
媢嫉之輩。
齮齕不已
可惡也。
勉起公益勤。
公辭益力。
凡二十一。
 上知不可强。
許以勉副。
而深示缺然之意。
此公九拜相而九見惎也。
復畀前任
因 上候未寧
入直內局
庚寅正月
猝下嚴敎
春秋甞藥
提調幷命削黜
承旨三司爭執者。
皆遭嚴旨
最後徐左相宗泰箚論。
始命寢削黜
而怒猶不解
人莫測其故。
於是合啓繼發請罷公職
 上卽允其請。
又命焚類編而毁其板。
鄭澔復唱加律之論。
遠竄
終不允。
此公十拜相十見惎也。
公於國事
知無不爲
雖屢躓屢起。
忠赤炳然
終不少變。
公之弟損窩公在箕營。
知公有意斯世
而慮及於患。
貽書勉戒曰。
處身之方。
莫如不出。
謀國之道。
莫如不爲
公歎曰。
天下事不敎人做。
更敎誰做。
此固出於愛我而非至言也。
公素如此
嗚呼
若公其可謂鞫躬盡瘁死而後已者矣。
辛卯
叙付西樞
俄降別諭。
開釋前事
史官偕來
九䟽懇辭
適 上疾劇。
公進伏東門外。
 上遣承旨促召曰。
予方日夕思想
聞卿到城外
曷勝欣喜
又連遣承旨曰。
當面諭。
旣進伏闕下。
卽命入見
所以慰藉者甚厚。
士林操文祭尹明齋
而請公潤色
不能拒也。
學生交章詆公曰。
宋時烈卽 孝廟同德之臣。
誣毁時烈
所以誣毁 孝廟。
 上旣不納其說。
而且諭公曰。
公元1715年
臣之受此誣。
可謂寃矣。
乙未
公年七十。
入耆社。
其冬
吐血症。
 上遣醫診視
內隷問病
十一月十一日
告終于渼沙之寓舍
訃聞
下敎曰。
崔判府事以元老大臣。
久住郊外
方欲敦勉
期回遐心
何意一疾奄忽長逝
震悼之極。
涕淚沾襟
命擇給棺材
亟擧禮葬。
給祿三年
成服日。
 兩殿遣官致吊致祭
丙申正月
葬于淸州大栗遅川公兆次枕坎之原。
夫人合窆焉。
公初諱錫萬。
後以嫌改諱錫鼎
字汝和
山人
高麗上將軍純爵。
始祖也。
曾祖諱起南。
成牛溪門。
重名
歷官應敎舍人
光海朝爲群小所擠。
卒官永興府使。
累 贈領議政完興府院君
祖諱鳴吉
策靖社元勳
官領議政完城府院君諡文忠
文忠始無子。
取弟曹參判諱惠吉子後亮爲後
仕至漢城府左尹
封完綾君
廣州安氏。
觀察使献徵女。
公之所生考妣也。
文忠繼娶生子
後尙。
官止弘文館應敎
無嗣
又取公爲子所後
咸平李氏
咸綾府院君澥之女也。
公之在娠。
夫人朱袍象笏者。
端坐舍後山頂
從衛甚盛。
生而神彩丰秀
端重有度
識字
便曉部首之分。
仍及六書篆籀之体。
聡記絶倫
過目成誦
日夜書榻不去。
九歲
誦詩書。
十二。
通易卦爻之變。
占揲之法。
手畫爲圖。
綜覽百家
詩文
下筆沛然
一時藉藉神童
旣而性理書。
欣然有契於心。
公元1726年
小學叙。
論學始終
宿儒老師
長老嗟異之。
十七。
監試初試壯元。
庠泮課製
每居首。
同進者。
敢望
丙午
進士壯元。
生員第八
辛亥
中庭丙科
院。
說書
授藝文館檢閱
以嫌遞。
復拜說書
癸丑
持安夫人服。
東宮講官崔說書
何久不見。
制除
待敎
奉敎
玉堂南床錄。
應製居第二。
乕皮
相許積。
吳公道一甞謗己。
廷毁史薦。
公䟽辨。
就理譴罷。
叙陞典籍
監察,禮曹佐郞
兵曹
正郞
選知製敎
出爲全羅都事
金公錫胄爲兵判。
啓留之。
守御從事
 特授弘文館修撰
校理
應 旨陳䟽。
首陳典學修身之道。
因論時政之失曰。
 殿下臨御未幾
竄逐大臣
輕開荊棘之路。
匹夫之微。
不可非罪而罪之。
况 孝廟禮遇之老臣
 先王顧命大臣
不察情實
勒加覆載難容之罪。
二臣不足恤。
獨不重貽累明時乎。
兩司俱請遠竄
 上不許之。
因許積言
削黜
旣叙拜兵曹正郞
應製居首。
又賜乕皮
翌日
特授應敎
羣小屛黜
舊人登用
兼改修實錄郞,承文校檢四學
公都試官
叙鞠廳勞。
通政
以資格未準。
還寢。
司僕寺正
還應敎兼漢學敎授
大臣言典翰久虗。
通經學。
長於文詞者。
令居之。
於是
以公爲典翰。
 上富於春秋
典學
公每侍講
反復啓告
自性命之理。
經國之謨。
公元1742年
本末而論之。
諸臣皆屬目聳聽
因暑例停經筵
公陳箚曰。
國家庶政千條萬端
而最重且急。
莫如人主進學
古之聖王
德已成。
已定
猶必惜寸陰
日新
豈以寒暑有間斷。
 上答戒誨得宜
仍御 經筵
李師有殊眷。
驟加進用
公引韓琦蘇軾事。
請毋過寵。
招指目。
會盟祭。
讀誓官。
進階通政
兵曹參知
移同副承旨
所後東岡公喪。
壬戌
繼遭內艱
服闋
拜刑曹參議
右副承旨
轉至左承旨兼承文副提調
遞拜大司成
副提學
乙丑
四學儒生
尹明齋私書謂之侮辱谷。
四舘以發人私書
儒生
金領相壽恒右學儒。
請罷館職
公䟽論其失。
 上謂敲撼大臣
罷職不叙。
玉堂兩司俱請還寢。
大臣諸宰。
以爲言。
 上曰。
文學才望
非不知。
䟽語謬戾
宜姑施罰。
叙授副提學
不就
 特陞戶曹參判。
大司成
邊氓越境
淸朝致罰
金公陳奏副使赴燕
未準請。
還被劾罷。
叙拜右尹
副捴管李左相端夏
裁損 廟享。
以補賑。
下諸宰議。
以爲大侵殺禮
固出禮經
古今異宜
太廟享祀
不可豐歉增减
事不果行
移都承旨
羅掌令良佐䟽辭。
師尹美村被誣。
大臣侵侮相爲罪。
遠竄
公䟽直其寃。
嚴旨遞。
除刑曹參判兼司饔提調
又移副提學
 上始行朝
進位六箴
 賜虎皮以奬。
公元1690年
改造渾天儀
公曉乾象
命管其事。
工訖。
 命製進齊政閣記。
又有豹皮之賜。
兼備有司堂上
筵臣請於玉堂新錄。
取經術士
公言科目之外。
經明行修之士。
不爲無人
宜令廟堂精加訪求
別爲進用
仍薦李世龜,閔以升。
後宮張氏有寵。
玉堂官以論宮掖事。
見忤者數人。
公率館僚陳箚言。
中外謂語宮禁
不蒙寬貸
無不窃歎而懷憂
彼數臣者。
終得敢言之名。
而罪諫之過。
敀於君父
 殿下於數臣者。
亦何深惡。
使四方淺深哉。
兼惠局堂上
罪宗杭黨於張氏。
有 上眷
朴玄石世采箚論之。
 上怒命罷其職。
南領相九萬,呂右相聖齊
請對
語多觸咈。
 上大怒。
安置兩相。
疑公唆囑大臣
命拿鞫。
擧朝震惧
改命削職
兩司幷請還收。
久而得請
公於辭䟽言。
近來天怒震疊
朝著惶駭
辭旨暴發
擧措失當
非一二數。
此殆涵養本源之功。
有所未至。
而然君德輔導
責在經幄
臣之忝居此任。
實專且久。
不能薰陶啓沃
以盡其職責審矣。
此臣罪也。
連除大司成,禮曹參判。
移吏曹參判兼弘文館提學
以寫 徽陵銘㫌。
嘉義階。
持平李益壽毁張嬪母屋轎。
忤 上意
公連首擬三司
 上旣盡黜舊臣
以此罪。
公出安東府使。
以親癠遆。
在官不滿三朔
政聲翕然
庚午
延安府使。
約己寬民
重脩平遠堂
南大池。
君子亭。
公元1693年
於其上東西者。
改觀
癸酉
遭生考喪。
丙子
外除拜吏禮曹參判兼典牲署提調
未幾
擢授漢城府判尹。
大司憲
遆拜刑曹判書兼知經筵禁府事。
俄拜吏曹判書兼兩館大提學
公平
請托不售
請以儒學之士。
書筵官。
啓差李世弼十人
增减蔭官外之額。
稍䟽仕滿淹滯者。
又請稍通庶孼
處以三曹
以盡用才之方。
 上降豳詩二障。
命公題詩
公旣撰進。
因附䟽以諷。
加意於制産經國之道。
居數日。
 敎曰。
頃日吏判箚陳保民之策。
如有所料量
使條列以聞。
公遂陳時十事
皆切時之言。
其終曰。
除免戒侈習。
事關宮禁
似難遽革。
然在易朋亡之傳曰。
奢侈
則害於近戚
限田産。
則妨於貴家
如此之類。
不能斷以大公
是牽於朋比也。
 上優批褒答
翌年而遂膺大拜命。
高朗樂易
天賦絶異於人。
而早悅性理之言。
持養有方
皃莊而氣溫
外和內剛
平生無忿厲之容。
暴慢之言。
登朝
慨然有當世之志。
朝章國故
靡不留意講究
欲脩弊政
救生民。
庶幾國勢委靡
區畫設施
發於章奏
前後萬言
內外所莅。
皆有紀述
翰苑騎省玉堂,譯院,內局延安
皆作誌。
以存考覽
書雲職廢。
生徒鮮知曆筭
擇能算者。
曆法
分授生徒
課其精鹽
而上下其稍廩。
未數月而競勸
我東星緯徵應
散失無可考。
崔天璧採史乘
成天象緯考。
印進購儀象志於燕肆。
按圖作占晷測遠之器,日影儀,半天儀。
以進。
讀經傳。
旣貴。
猶不廢誦習
博通十三經
貫穿箋䟽
其所講說若取諸囊中
旣編定戴記論孟
幷有類編
庸學心經
幷有圖節。
論者謂前輩名賢經學
亦當有遜於公云。
老佛二家之說。
究論通蔽得失
甞著說辨陽明學術之疵。
自理源頭天人性命之際。
以至宇宙世界方國輿地
不根極而眇論之。
學者聽之不厭
性好禮。
凡經曲疑變。
究其節目
達其源流
家禮書儀儒先禮說。
合時宜
四禮家式。
一時士大夫喪禮冠婚
有疑輒來質。
未甞考閱書冊
造次
口占以答。
根据明確
龜川李公世弼
深於禮學
甞語人明谷禮學極博。
有牛,以下諸賢所不及。
深斥左道
雜術
不惑拘忌之說。
神恠之事。
甞著說論地術之無稽。
都憲
啓請禁之曰。
古者墓而不墳。
後世封樹窆葬之制
不過安固体魄而已
風水之說。
俑於晉魏。
至于今日
流弊已極。
窮達禍福
自有天命
於何有。
衆人不知。
妄意營求
蠧財病民
其害不一
此在 殿下義理以黜左道
至於偸葬不息
獄訟繁興
職由地師貪賂誑人之致。
設法嚴禁
識者韙之。
崇奬儒士
常加愛重
往復切磋
終始無倦
甞曰。
士友之言。
不盡用意見。
終非流俗之比。
口不
言人過失
寒生賤流
必以身禮下之。
有一藝一能
奬予引進
猶恐不及
或以宰相門庭
人客爲諷。
公曰。
鳥獸不可與同群。
吾非斯人徒與而誰與。
挾位棄士以爲高。
閉門拒人以爲簡。
不能也。
其於箴䂓之言。
欣然聽納
無忤意曰。
能言吾過者。
是吾師也。
喜施與。
財産糞土
甞言財産之久蓄。
天理
隨手散去。
然後爲快。
此皆出於天性
勉强也。
公之文章
六經爲本。
貫穿百家
不以叫譟刻雕爲工。
渾厚典實
氣足暢其意。
足充其体。
文苑諸公
皆自以爲不如也。
所著文集三十六卷
藏于家。
公於藝術
無不傍通
而於字學韵書
殆於天得
沉潛硏竆
之如芻豢
辨其得失
勘其訛謬
甞自笑曰。
此如嗜土炭
獨知其味。
擧世無可與語。
惟俟後世子雲耳。
經世正韵
序說韵會箋要。
六書譜。
精於算學
發揮筭術源流
九數略。
夫人慶州李氏
左議政慶億女。
重淵懿。
有識慮。
明於大義
公爲卿相數十年。
未甞干請
公門庭。
無一儈胥自通者。
內外宗黨
歸以婦則焉。
一男二女
昌大副提學
女適李聖輝,李景佐。
昌大判書吳斗寅女。
無子。
從兄守身爲後
李景繼子宗垣。
側出二女
皆幼。
守身仕至縣令
趙遠命女。
生子二人
弘簡,弘靖。
弘簡中生貟壯元。
弘簡以副學公所爲狀。
求爲墓道之銘。
盖自
公至弘簡
四世矣。
而余備見其存沒
爲之俛仰感歎
而爲之銘曰。
玉産崐岡光氣美。
琢而置之明堂器。
有如相國篤天畀。
神俊邁倫世之瑞。
齠年耽書芻豢似。
精通大易抉微旨。
禮書蕪雜編以類。
天高垂象坐可致。
六書有譜籀史
穰穰百家包不遺。
衆蛙皆喑響殷坻。
羽儀王朝鸞鵠峙。
遌事竭論譴不避
壹是謇謇聖主倚。
事要人做敢怠棄
忠献規非一二。
興壞補弊殫厥志。
海原均役博哉利。
尊崇經術儒士
相府十登躓而起。
彼實狺狺勤旁伺。
君子奚病安吾義。
公才學古罕比。
用而不究天意
栗里之原稱吉地
祔于名祖協神理。
貞珉後人視。
開城府留守宋公神道碑
公元1687年
公諱正明。
字子和
宋籍礪山。
前朝禮。
本朝之益孫。
策勳封君
八傳而爲禮曹參議 贈吏曹判書
諱克訒
生諱時喆
承政左承旨 贈左參贊
公之曾祖也。
祖諱光淹。
義禁府都事 贈吏曹參判。
考諱徵殷。
曹參判 贈左贊成。
寔唐津縣監諱光洵之子
而子於判公。
妣驪興閔氏。
海州使燾女。
公之生在贊公周甲之歲。
小字後庚
所以識也。
幼年在母抱。
已能畫乳作字。
稍長。
嗜書聲色
不督不輟
丁卯
司馬兩塲
己卯
擢庭試文科。
登翰
公元1707年
苑薦。
金鎭龜謂公甞斥大老。
沮敗之。
公議甚駭。
選隷院。
副正字
侍講說書
陞兵曹佐郞
移司諫院正言
病遞。
出監果川縣。
盡心職事
綜理精密
數年之間。
易壞興。
民謠於野
吏戢其奸。
因事。
爲金普澤劾罷。
成公玉堂
甞箚論外戚干政
是父尼史薦。
子搆微眚
怨毒之於人。
其亦甚矣。
叙拜兵曹正郞司書文學
又兼守御從事,備局郞。
皆未久而遞。
甞以持平
陳䟽言後宮位號
漸廣經用
日就耗費
而臺論之涉於宮庄者。
輒靳允。
甚非宮府一軆之意。
又言都城改築。
曾不先事區畫
及其財匱役圮。
無以䌤(一作彌)縫。
半途而悔。
若作若輟。
不免貽笑四方
又言我朝法制
卽 聖祖之所彌綸
賢輔之所贊成
雖有年久滋弊者。
不過脩明整頓而已
今乃一切紛更之。
改瓦易榱。
巨廈益頹。
棼綠亂緖。
大綱漸紊。
無益而徒亂。
 上賜嘉納
捴戎使李宇恒妄愎貪猾
蕩竭軍儲
屛騶夜行
蹤跡詭秘
公論啓罷之。
承 命。
廉察海西
荒堡窮閻
出沒殆遍。
褒黜不戾
實蹟區畫
動合事宜
 廟堂諸公
交口稱善。
海民訖今賴之。
選入玉堂
修撰校理
丁亥
擢重試。
間拜持憲献納
而在館職者爲多。
冬雷
與同僚進箚。
立志敬天。
典學勤政
納諫破黨。
崇儉愛民
爲目。
拜吏曹佐郞兼南學敎授侍講司書
出爲北道馬評事
翌年
復拜吏曹佐郞
校書校理,中學敎授
又兼禁衛郞。
䟽論北路民瘼
見採施。
正郞侍講文學,漢學敎授
 上命湖堂官。
幷召政院,玉堂春坊騎省
出題試藝
而使文衡
考定其高下。
公以春坊兼官
應製居魁。
 特賜貂帽以奬之。
文衡始選湖堂
而公不與
及見公所製。
出衆作遠甚。
殊有憮然色。
遭 嚴旨
旣罷。
旋仍選知製 敎。
軍資正。
輔德
遞拜副應敎應敎兼弼善,訓局郞。
淸人咨報海寇之警。
朝野沸動
與同僚陳箚。
正朝廷。
結民心。
人才
爲要。
擢拜副承旨
旣遞復授
轉右副。
以嫌遆。
判决事,大司諫
朝議將築北漢城
公以向日都城事爲戒。
仍請加意節用愛民
 上歎其所論之切實
渭原民。
冒禁越江。
戕殺淸人
淸差穆克登等五人
來住鳳凰城
要與我人會査。
朝廷將擇長於計慮之人。
衆謂非公莫可。
遂遆時任刑曹佐貳
以公代之。
稱爲參覈使。
公馳詣柵門
與克登會。
究問犯人
旣事。
克登謂有皇旨
將審殺人地方
無論上國朝鮮地
惟捨險就夷。
俾底于安行
公折以事理
反覆千言
克登怒甚。
不撓不懾。
爭之愈力。
登等知其終不可屈。
遂各由本國界作行。
中路
又忽變計
必欲從我地。
多般開諭而後
得已
是時廷臣多爲大言
而實恇撓罔措
其懸搆答辭
自謂石畫者不出。
爛熳熟講之零筭餘智。
公元1708年
一唱百和
交口訿毁
請推請罷
持之不已
誠可慨也。
公未復命
廷授以慶尙道觀察使
削黜啓發
而 上終不允。
則遂屛居湖上
菜茹糲。
若將終身
旣叙以末擬。
諫長
拜禮曹參議
李萬葉者。
䟽斥公。
公陳䟽辭職
 上批以危險之言。
不足爲嫌
違牌罷。
叙拜右副承旨
出爲忠淸道觀察使
牒訴堆案
日未移而如洗。
其以一事再呈者。
又輒能立辨
人服其明。
每夜秉燭文書
剖析必得其情。
公州新易倅未至。
田政紊甚。
公畀幕裨釐正。
親自指授賦之均。
設邑以來未有
藍田呂氏鄕約
以先遺法
註釋而諺翻。
遍諭坊曲
使皆從事
勸課儒生
每朔命題試藝
賞以紙筆
以母病。
陳情乞遆。
 上愍而許之。
會歲大飢
命公管賑。
及瓜而猶不得敀。
公憊心罷精。
講究荒政
每乘小轎
悉屛導衛
躬省田野
以爲守宰奕朝令。
不給旱田灾。
封䟽備陳民間殿屎之狀。
其言懇惻
 上動聽。
 賜批曰。
䟽辭如此
令 廟堂稟處。
凡係賑政。
悉心思度
勿憚條奏頻繁
是歲。
湖民之免於流亡
繄公是賴
德壽甞宰湖之文義
往來營下。
下人近歲方伯之善其治者。
必擧公及沈公壽賢。
沈公以嚴。
公以慈。
䂓模不同
而皆能久而見思云。
甲午
始遞除禮曹參議
遞拜兵曹參知
承旨水原府使。
御史武才
他時冒赴奸占者
公元1718年
多。
按籍發摘
一家見托
皆拒不受。
隋城人稱其公。
內遷大司成
俄拜全羅道觀察使
因舊使仍任。
不赴。
除兵曹參議
薦授開城府留守
嘉善階。
儒林變起。
多士竄配。
乃至自繫於獄。
奮然曰。
吾乃禁闥舊臣
吾而不言
其誰言者。
遂因辭䟽。
備言士氣不可摧揠。
處分之失於過中
上不納。
然猶 賜溫批。
俾勿過辭
成公由是職。
內移半年
而公又繼之。
世皆以爲榮。
而公兢兢
滿盈爲惧。
歲歉。
公請于朝。
先移江都餉米千斛
减價與民。
用錢預買都下貢物
以三南漕穀。
江都之貸。
不煩民力
不費公貨
穀賤於市。
民謠於道。
城外失火
延燒百餘家。
捐官耗以濟其急。
禁。
苫盖
又馳聞於 朝。
發賑廳穀白給
於是窮民安堵如故
聚府之耆老
設宴以擾。
 聖廟歲久多傷。
拓而新之
殿宇講堂
煥然改觀
仍行白日塲於大成殿
旣罷。
感疾八日而沒。
戊戌五月二十六日也。
享年四十九。
吊祭致賻。
幷如禮。
沉凝器度
自少喜讀小學書。
决科從䆠
亦不廢。
乃至四子近思錄。
次第用力
平日所行。
多從此出。
居家
父母至孝
父母所欲。
先意承奉
不翅若聽於無聲
視於無形
歷職內外
律己淸愼
至於致養之節。
則靡不用其情。
不獨滫瀡之無所闕。
歲月之備。
亦無毫髮虧欠
友愛群弟。
甞搆小齋
扁以一樂
與之讀
其中
至諸親黨待之
一於和厚
周恤極救。
惟力是視
從祖泛虛公外王考牧使公墓道。
俱闕顯刻。
治石
舟致墓下。
今之人有能是者乎。
自奉甚薄。
章身朝服
垢汙不易
鳳城之行。
關西伯用使行盤纏。
例贈百金
公辭以行具已辦。
不肯受。
追送京第。
而竟亦不受。
甞戒諸弟曰。
吾家父子兄弟
幷列華膴
人忌物猜。
理所必至
况可臧否人物
喜權立勢。
溺身於訐揚傾奪之塲乎。
汝輩愼之
又曰。
人固不可浮議所動。
然事在面前
遅回巧避。
士君子所恥。
當官盡職
遇事卽應。
斯其可矣。
公之精神才具
過人遠甚。
而達事理
治軆
濟以敏恪
以故世之知公與不知公者。
無不公輔期公。
半途而稅。
有蘊莫施。
於乎可惜也。
文典贍。
不爲奇辭僻語
而緣筆起趣。
斐然可觀
惟其爲政術。
吏才所揜。
故人不能深知也。
果川堇七面。
而面皆有碑。
湖西數十邑。
亦然
松都自公寢疾
塡街問候
及公沒。
徹市號哭
至靷而乃已。
行商外者
設位而哭。
再朞
父老聚哭滿月臺下
又建祠設牌。
以爲香火之所。
豈有威令所駈而然哉。
夫人金海金氏
右議政宇杭女。
孝事舅姑
義輔君子
婦德甚備
及公沒。
日夜哭不絶聲。
竟遘毒癘
繼沒。
八月
公葬西山長興谷。
一子三女
翼輔
承旨
女適朴師洙判書
次適儼參判。
李顯猷。
始公逮贊成公在世
幷躋亞卿
而公之弟判書成明判書眞明。
俱列淸要
門戶焜燿
世所艷慕
乃今贊成公位不偶德。
而公兄弟次第秋栢之實矣。
余旣備見其興衰
爲之嗟悼不足
謹据二哥判書公所爲狀。
序次大略
而又爲銘曰。
巨室將營。
必資匠石
不有君子
其何能國。
懿玆宋公
瑞世鸑鷟
雍容祥和
不矯不激。
內蘊精華
外斂圭角
左右咸宜
藹厥聲績
據義折辯
殊俗亦服。
翕訿者。
載鬼興讟。
大醫王。
疲癃是藥。
有穹其碑。
有雷其哭。
使處巖廊
亟展所蓄。
功利及物
曷量其博。
惟其短造。
民斯無福。
西原有土
埋此雙璧
寒暑遞換
裘葛愈憶。
勒銘昭迹。
贍者其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