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鹤岩集册三 (自动笺注)
鶴巖集冊三
 䟽箚
  
公元1716年
檢閱䟽(丙申五月十九日)
伏以臣於史職
百無一能
常思擧代。
以爲一分報效之地。
而顧今參下之可合史薦者不爲不多。
臣則指必先屈於新除正言尹淳
早晩議薦。
欲以此人應之。
逢着銓官。
輒言不可橫出之意。
銓官亦曰公議然矣。
舘体嚴矣。
何必翰苑爭之乎云矣。
昨當開政之時。
臣又招政吏申言不可陞遷之意。
銓曺欲出而翰苑招政吏言之。
銓曺不强出例也。
銓曺乃陞諫省之職。
未知銓曺有何曲折
有若乘機掩人
汲汲爲此擧也。
自前翰苑擬薦之人徑六品者。
本舘陳䟽而還寢者非止一二。
且臣外祖臣金萬均由說書六品職。
行公許久
史局爭之。
亦終爲史局所撓止。
噫。
前后史局也。
而昔何重也。
今何輕也。
不過如臣疲劣萬萬無似者。
忝居史局之故。
銓曺視臣如無
幷與史局無之也。
三百年來
史局重地
未免緣臣而輕。
臣何敢一刻仍冒於此地乎。
不得不投章徑出。
未寢六之前。
卽臣不可復入翰苑之日。
顧臣之進退有無
不足關係於史
局。
至於如淳史才者。
終若橫出而止。
非但翰苑之所共惜。
其於朝家用人之道。
不當若是矣。
伏願 殿下特寢尹淳六之 命。
仍治臣擅離 禁直之罪。
以重史局
以警具僚
千萬幸甚
檢閱䟽[再䟽]
伏以臣亦一臣子也。
當 聖候弥留
群下憂灼之日。
身居近密
豈不瀆擾之爲未安。
而舘体所關。
不獲已投章徑出。
方在憫縮俟罪之中矣。
及承 聖批之降。
反切惶感之至。
第於右僚兪拓基之䟽。
不得不略辨者。
盖臣外祖臣金萬均之由說書陞六也。
大司憲李行右史局之論。
至有改正之請。
而臣外曾祖判書金益煕在坮地。
有避 啓。
其略曰臣子登科第
忝備宮僚
近者聞有翰苑推轂之議。
而凡久任說書者例出六品
則該曺之陞擬。
不是異事云云
以此見之。
可見右僚之所引。
其拜史職后移陞時謄錄耳。
盖本舘所謂謄錄
只錄其入翰苑後凡干䂓例而已
不載此固矣。
且其言曰被薦之人。
自本舘請寢。
未入之前
未聞有請寢之例。
惡是何言也。
挽近以來
銓曹欲出而翰苑言之。
得陞遷者。
不無一二可指者。
此宲目覩耳記
奚取踈漏一古紙。
論其有無也哉
臣意則固在於史局
而居史局之人。
乃反斥之如此。
其意固未可知矣。
然其事得失
當有該曺之覄 啓。
右僚元不必力言
小臣不必更辨。
而但臣之庸孱疲劣
宲有輕史局之罪。
則其不可復齒於史局也决矣。
 召牌之下。
分義是惧。
謹詣 九扃之外。
而在臣私義有萬萬不可冒進者。
又此煩籲於 靜攝之中。
臣又死罪死罪
伏乞 聖明
先治臣逋慢之罪。
亟削臣名於史局
毋使三百年來史局重地
緣臣而輕。
不勝幸甚
檢閱䟽[三䟽]
伏以臣於日者
罪重瀆擾
罰止例罷。
惶惧之極。
自屛荒野
以爲日夕訟愆之計矣。
不自意叙 命旋降
恩召遠辱
臣誠驚感震惕
罔知攸處。
當此 聖患靡歇之時。
中外莫不憂惶。
而况臣才從近密
僻處郊扉
邈焉不承起居日久矣。
私衷耿耿
已不暇言。
而其在分義道理
寧容一味退縮
頓忘不俟駕之義哉。
伏念臣旣無似
不能使銓曺重史局
又引的然之前例。
而反敀之於無於例之例。
則臣於此無可抗之顔矣。
此時此控。
夫豈臣所得已哉。
前頭該曺覄 啓。
固未知其果如何
而顧臣難冒之端則已不止於一二。
公元1714年
不得不萬死終始更言之。
死罪死罪
盖臣外祖臣金萬均。
甲午說書陞騎郞。
史局陳章而至有坮 啓。
終至仍寢。
此卽未入時事也。
非但自少聞此事㝡詳。
考諸政院日記
班班可見
焉可誣也。
其被翰薦。
宲在明年乙未
其拜史職
乃在明年丙申
而又從說書陞騎郞。
得出六。
卽此已入剡時事也。
右僚兪拓基所謂丙申史職后移說書
未數日陞騎郞。
不得仍寢云者
亦是矣。
此豈臣外祖入剡前入剡后兩般事。
拓基只見翰苑謄錄
以爲言。
銓曹則見拓基之䟽。
以爲無此例。
大抵未及前事
則其爲言俱無足恠矣。
而第以臣所引之例觀之。
未入剡之人。
請寢而仍寢。
固是已然之前例。
今亦可以無於例斷之乎。
且告君之辭。
他人之事。
不可不審
况係臣祖先之事者乎。
今有人引祖先事爲言。
而人或疑之以有無
則其不見信於人。
如何哉。
此臣不可冒進者一也。
臣在禁直日。
尹淳不可徑出之意。
屢次面及於銓長。
至於亞銓則與臣論此。
至發慨惜之語。
開政日。
臣之招政吏。
送言於政廳。
宲在稠廣之中。
今其言曰身在咫尺禁廬
曾無一言相及
今乃爲此
臣固新進輕微
不足有無
而其爲抑壓則甚
其䟽雖未徹。
而在臣爲難安則深矣。
此臣不可冒進者二也。
從前翰苑乏材之時。
至設取人之科。
翰苑屬意之人。
不可率尒徑遷也審矣。
假令銓曺或有曲循其人之私願而遽陞之。
或欲尼其人之秉史筆而徑出之。
則是史局將無得人
而終使如臣輩苟充而止耳。
今日銓曺未知出於何意。
日後之弊則將見其至於此矣。
臣雖孱劣。
無足比數
而顧不念史局之重耶。
史局無限之弊。
臣身伊始
此臣不可冒進者三也。
有此三不可冒進之端。
而若但怵畏義分。
感激恩私
厭然復就於榮次
非惟於臣心有恧。
人將以臣爲何如人也。
不避僭猥之誅。
縣道煩籲於 靜攝之中。
伏乞 聖明先治臣前后違逋之罪。
亟削臣名於史局
以幸公私
不勝願大。
公元1720年
修撰䟽(庚子十月二十四日)
公元1716年
伏以臣於今月初十日。
伏奉有 旨。
以臣爲弘文舘修撰
斯速乘馹上來者。
臣亦一 先王簪筆舊臣耳。
當此 因山迫臨
擧朝哀遑之日。
一脉未盡之前
豈不欲趁弓釼之藏。
螻蟻之蓐哉。
第臣於三年南瘴
受傷備篤。
自去八月
罹毒痁。
中經大病
不死幸耳。
卽今形變成氣瘧。
逐日寒熱
此盖危疾也。
加以痰厥頭眩。
闖作交攻
心神常在昏𥉠。
肌革已盡縐削。
一床席間語鬼耳。
以此病狀
萬無鞍馬程途之望。
而此偃然無所變通
亦甚惶悚
不得已窠担病軀
寸寸曳前。
窮日所行。
僅止莽蒼
切計日子。
難及上去
此雖勢也。
分義則缺矣。
情禮則闕矣。
瞻望 廞衛。
但有呼天之哭而已
有臣如此
不如死。
至於本職之萬不近似於臣。
臣文不足以煥詞誥。
不足以備顧問
言語不足以排濁洋之浪。
鎭浮激之俗。
論思重地
臣亦自知其不可堪
設有可堪之宲。
亦有不可出之義。
惜乎。
向來三儒臣之出。
何其突也。
一時激之坮言。
雖或不必引久爲嫌
至若被駁於儒臣儒臣
卸却廉隅一事身外
遽處不可處之舘職
至廢草完議流來之規。
苟且了當
乍出乍入於一日之內。
有甚忙事若是遑遑汲汲也。
此皆大臣當初筵奏急於成㨾舘錄。
不暇顧。
或者彼亦体大臣意。
但念舘錄之重。
不計一身之可出與不可出。
做此蒼茫怳忽擧措耶。
然其得失
在臣特剩語耳。
今之論者若曰主錄之人。
旣有冒當之嫌。
參錄之人。
亦有不可冒出之義云尒
則其將以此一切敀之於沮戱耶。
且念廉隅一節
士夫所重。
於此一有
放倒焉。
孔子所謂鄙夫是也
可與事君也哉
廉隅關人立朝行己
不輕而重者如是
臣方責人以冒沒廉恥
苟完舘錄。
臣又從以冒沒廉恥
苟膺舘職
天下寧有是理。
念臣通籍十年
始與淸選
其在私分
非不爲榮。
廉恥之心。
人皆有之。
臣雖罷劣。
豈肯受此人之吹噓
苟且身榮而曾莫之愧耶。
嗚乎
天地崩坼
日新昇。
朝野拭目
期覩至治
正大更張振作之一大機會也。
今日之學士大夫
所宜激仰淬勵
精白一心
上格 君心。
下規僚友
而其進退出處也。
以不失乎廉隅爲心。
而上之使群下
必先禮義廉恥
然后淸明之政。
足以一世凮化
一代耳目
而其道無他
必先斥退如臣苟錄中一人
凮礪百僚
則亦足以當世廉恥之凮矣。
伏願 殿下先治臣病未趁參於陪哭之列。
以彰辜恩失禮之罪。
亟 賜鐫削臣名。
更勿擧擬於舘職
使去就廉義得以自靖焉。
不勝幸甚
方當 聖明恭默無爲
務欲鎭定之日。
以去就所關。
不得已在途封䟽
舘僚例嫌之章。
紛云一時
臣一䟽。
致擾 嚴廬。
臣尤死罪
無任攀号瞻泣屛營祈懇之至。
修撰䟽[再䟽](十一月十九日)
伏以日月甚駛
禮訖 喬山
虞卒已過矣。
仰惟 聖孝攀號痛隕。
益復罔極
顧臣不肖
跡淹下邑
旣未奔哭於 仙馭在殯之日。
及授舘職之后
聞卽趣裝登途
所患瘴瘧少歇旋劇。
痰窒頭暈
不能作行。
到處調息
寸寸前進
六日之程。
一望乃抵。
昨始來伏江邸。
身帶可辭之職。
不敢徑入
病狀之沉頓又如此
咫尺脩門
終不得進參於陪 祭之末。
非但在臣私悰。
終爲沒身之恨。
揆諸分義
難逭闕禮之罪。
臣宲悚惕
臣於本職
廉隅所在
不敢苟焉受命
頃因縣道妄進一䟽矣。
及承 批旨。
不惟不賜斥退
至喩以從速察職。
 殿下誤意臣或有可堪之宲。
容有可出之義。
故勉誨之此摯也。
臣且感且惶。
愕然失圖
方欲更治辭䟽之際。
見長僚䟽本。
其所譏切臣不遺餘力。
噫。
務勝者之言。
安得不然也。
顚倒輕重
眩亂本末者有之則理不宜終默焉。
盖臣之初䟽。
專以被駁於儒臣儒臣
不當冒沒廉恥
苟完舘錄爲主意。
噫。
主錄者旣是冒當之人則參錄者其不可冒出也。
其義較然
臣之引嫌
烏可已乎
頭腦如此
節目間事
如艸完議之或行或廢。
非所可論。
遑遑急急苟且了當之狀。
斯亦可見。
故臣略爲推論
以爲輔之而已
以此一節
爲臣去就之端哉。
其所當卞者。
在於數臣者之非冒出。
而此難於爲說。
一倂略之。
以不成說之勉當二閃過
末端專以草完議一欵。
作爲大欛柄。
迤蔓張皇
至引丙申新錄時事
以謂臣之從兄亦參其錄而卽出行公。
欲以此爲脅持拑制之資。
其爲計。
吁亦齟齬矣。
人之出處行裝
譬如㬉寒飢飽。
自適可而已。
義理無窮
不必强而同之。
而况丙申時事。
大與今日異。
若使其時主錄者耐彈冒恥。
苟當薦事果有如今日之數臣者。
則臣當日去就
安知不如今日之處義乎。
長僚所以替人而攻臣。
盡力而爲言者
不過掩臣引嫌本意
摘臣遣辭枝葉
結之以黽勉苟艱之說。
則其亦大窘遁。
而反以臣謂之捃摭杜撰
何其言之不自量也。
兩臣之冒出。
錄之苟完
一世公議之所共駭嘆
非獨一人之言。
則未知捃摭者何語。
杜撰者何辭。
至於沮戱之云。
之前䟽固已及此
果然矣。
不問言之曲直
事之虛宲。
斷之曰訿議也。
此固今日黨論者之例習也。
噫。
彼數臣者之冒沒廉恥
苟充舘錄之狀旣如是
則臣固有一分羞惡之心。
以爲難進之義者。
道理卽然。
一切驅入於沮戱之科。
至以其心所在不難
爲言
御人之習。
亦太肆然矣。
臣之區區所守。
已悉於前䟽。
而今譏斥之論。
發於僚席。
則臣不可冒出之端。
於此益加。
一向虛帶。
罪戾尤積。
伏乞 聖明亟命削臣姓名於舘錄。
仍令選部
勿復檢擬。
使私義靖而微分安。
不勝大願
公元1721年
副修撰䟽(辛丑三月十二日)
公元1715年
伏以臣於去冬
忝叨是職。
猥論舘錄之苟完
至以臣固有一端廉隅
不可冒出爲言
終期罷免而后已。
則臣之脚自畫玉署一步地者。
固已審矣。
其后承宣之䟽出。
其所形容臚列
益復狼藉
殆使參錄者與有愧焉。
而且濫充混流等語。
不曾分別
則尤爲不安之端也。
玉署
榮選也淸塗也。
旣有此人言則雖無向前
區區所守。
不當胡亂出脚
况臣旣言之於前。
今忽冒進論議層生之后
其於臣廉隅
尤當何如哉。
且伏見大臣箚本。
有曰瀛錄纔完之后
媢嫉之徒。
百般捃摭
禁直得以備貟
前后䟽論此錄者。
至一二。
而苟錄之斥。
臣宲首之。
噫。
 嗣服之初。
法筵三晝之講。
正今第一急務
舘職不齊
開講無期
經幄啓沃之地。
一任空曠
媢嫉捃摭之罪。
當先伏。
其爲惶踖難安之私。
又加一倍
而昨今再
 牌之辱。
不敢偃然無動。
不得不隨詣 闕下
略將衷懇
拜章徑退。
臣罪愈萬萬矣。
伏乞 聖明特賜鑒諒
亟令鐫削於舘錄。
勿復檢擧選部
以靖私義
以平物情
千萬幸甚
公元1721年
朋黨䟽(辛丑五月初五日)
伏以臣聞善醫人者。
先治其受傷之本。
宜國者。
先治其受病之源。
苟求今日 國家受病之源。
則惟朋黨是已。
自古亡國▣▣▣▣▣▣▣▣▣▣▣▣▣于漢禍于唐▣▣▣▣▣▣▣▣▣▣▣▣▣▣▣稷丘而後已。
千載可爲於邑
豈非有國之明明鑒乎。
噫。
今 殿下之國甚病矣。
譬如腹心臟腑
無一不病。
血脉肢体
無處不傷。
死亡之判。
凜凜在眼。
不及此時投之以良劑。
使天君泰然
以臻夫天咊之復。
則終見其危矣
可不惧哉。
然則今日計。
所以對証求葯。
起死回生之術。
莫如打破朋黨一事而已
朋黨爲害不一
而撮其大者言之。
則其目有五。
是非不眞也。
用人不廣也。
紀綱不立也。
言路不開也。
廉恥都喪也。
以人病則盖皆死証也。
有一於此
足以亡國
而况有此五者。
而不思所以救之之道乎。
其所以救之之道。
不過曰皇建其極。
臣請
條陳而繹言之。
奚謂是非之不眞也。
國有眞是非則興。
國無眞是非則亡。
其所是非
或有似是而非
似非而是
似是佀非之中。
其理無窮
栦度極難。
但當正吾秤衡
一裁天理之公而取舍之。
然后邪正可分。
賢愚可別。
黑白不能眩亂
陰陽無有換易矣。
自有黨論以來
論議各有所宗。
甲之所是
乙者非之。
乙之所是
甲者非之。
其所是也
一善百過
其所非也。
微眚大德
不問道理之如何。
惟以角勝爲務。
及至今日
義理晦塞
人心陷溺
各以彼此所指。
專爲得失機關
一進一退
輾轉層激。
甚至於各自藉重。
一時之言。
或弁棄經訓
刱揭新說者有之。
斷國是。
拑制众口者有之。
之者立標幟。
通塞以威之。
詬辱以脅之。
故人不望風靡然。
間有稍知自好者。
不過不入推助中而已
其餘則色目定之后。
更不得出入於一個塗轍中。
一唱百和
苟然求合
如工者之製器。
執規矩以求其似。
强名之曰此眞是也。
此眞非也。
所謂眞是眞非。
自有定質
夫豈背公死黨雷同苟合者。
可能也哉
噫。
是非之天。
人孰無之
惟是見聞所蔽。
氣習所痼。
鮮有不失好惡本心
抑揚天淵
紛亂朱紫
言議矯激
愈往愈甚
風俗之乖敗。
時異而日不同
我 殿下誠欲祛此之弊。
盍亦建其極焉。
奚謂用人不廣也。
臣聞楩楠豫章之出無常土。
英䧺豪傑之生無定種。
是以古之爲國者。
隨才隨用。
不拘一例
舍短取長
不棄小善
故書立賢無方
旁招俊乂
后世門閥之選。
固已局矣。
至於我 朝。
有甚焉。
盖凡中庶下賤微門冷族之外。
尊用不過若干世家而已
自有黨論以來
世家之中。
爲分門戶
或進或退。
此入彼出。
取舍銓衡之際。
不問其人之賢否
只計言議異同
及至今日
一室之中。
同化外。
公器之重。
攬爲私物。
不顧非議
專用一邊
向來配對雙執之規。
固已可駭
而自今視之
便若上古時事
陞擢不是扳聯之親。
率多出入其門之人。
坮閣之上。
或恐異己參錯
物色排擬。
俱有妙理
其所奬噓而抆拭之者
從一約束中出來。
故一二巨室柄用者之外。
一切常調
爲鷹爲犬之徒。
類多橫騖要津
文學才華蔚爲民望者。
未免棲遑田野
枯死丘壑
千里之邦。
劣比大國一州
人物之生。
固自渺然
雖俱收幷畜。
渾融通用
猶患不足
乃於其中
三分五裂
舍棄其九。
而但用其一。
朱子所謂以蜀之小。
其中自分彼此兩國
者。
不幸近之矣。
自解者爲之說曰。
邪正旣判。
用舍不得不然。
甚矣。
何言之妄也。
彼此黨與
幾半一國
此邊之人。
豈皆君子乎。
究其議論本領
過中失當
彼此也。
論其立心之偏陂。
則吹覔傾軋
同一套也。
而抑其人地才望則俱不無可用者矣。
若其迭進退之際。
跡其得失著者而考其多寡
則或有此勝於彼者。
要非關係亂逆
干犯倫紀
向時之人。
則不害爲一般士類耳。
惟是貪榮嗜利之輩。
務欲自專寵祿
惟恐他人之攫而取之也。
則遂强爲名目
邪正相命
必欲擧半國之人歸之於罔測之科。
排抑異己
自私名器之計則得矣。
不念誣世欺君妨賢病國之罪。
畢竟自有所敀耶。
擧措之際。
人心向背係焉。
以此規模氣象
將日趍於亂亡之域。
何有望於百僚師師群龍濟濟美哉
臣切慨之。
我 殿下誠欲祛此之弊。
盍亦建其極焉。
奚謂紀綱之不立也。
臣聞國之有紀綱
猶絲之有紀猶網之有綱。
人主所以衆心統一世者也。
紀綱則不言不睹之中。
國勢自有維持之力。
紀綱不立則不知不覺之間。
 國勢自底委靡之域。
信乎紀綱者。
有國者所先務也。
自有黨論以來
愛憎偏而私意勝。
門啓而公道絶。
不明
好惡失正
百隷怠惰
國体不尊。
及至今日
不能統攝
無所懲畏。
邑民之於守宰
卽有君臣之分。
肆然歐打
盜賊行於白晝
張軍兵之威而恣行殺掠
身居坮閣者。
苟有難處之端。
偃卧其家。
無端違 牌。
位忝宰列者少有可避之機。
呈告紛云
相繼奔送。
世稱儒相
武夫而呼如小兒
國之大臣非合 啓而叱若奴隷
至於關節公行。
干囑成凮
一利之得。
千人碎頭。
一罪之加。
百計圖免。
各司皁隷至微至賤也。
一窠之缺。
大臣爲之求乞
御史廉問
至嚴至秘也。
而修 啓之際。
私札或有往復
噫。
深文峻法
不足以止其惡。
高官厚爵。
不足以導其善。
紀綱而后積衰之氣可振也。
已壞之俗可正也。
而今也上不能令其下。
不肯聽於上。
習尙波頹。
變恠百出
國体朝綱
日漸解弛而莫可收拾
未有若此而國未亡者矣。
我 殿下誠欲祛此之弊。
盍亦建其極焉。
謂言路之不開也。
詩曰詢于蒭蕘
書曰謀及庶人
一國之事。
固非一家之私。
而又其得失之變。
利害之機。
有非一人聦明知慮所能周知徧擧
凡於政令施措之間。
必使坮閣論之。
艸野言之。
可否相濟
是非相難
众善折衷之。
然后庶幾事無闕遺治道
成矣。
自有黨論以來
當國者類皆樂於自用而憚於周詢
喜人佞己而惡人議己。
肆然号令於上而使人不敢言其長短
及至今日
人心磯激
私意膠固
好勝之心。
固已發之於前。
强阾勁敵
左右闚覬
得失之憂。
有以撼之於後也。
一倍團束。
有若戒嚴
或有指斥之言發於局外之人。
則目之曰傾軋壞亂也。
露刃而迎之。
叢鏃而擬之。
猶恐其或闖然而入也。
甚至於䟽章勿捧之規創
因仍憑藉
阻格成凮
臣恐此路一開
則后雖有赤心憂國讜言忠謀者。
亦無自而入焉。
此固爲亡國第一兆矣。
萬一小人當權
襲用此套。
今日諸公安知不悔恨他日乎。
噫。
昔者諸葛武侯豈不誠賢且智也。
而其戒於僚友則不過曰勤攻吾之闕失
至誠求助之意。
至今有感動人者。
今世之人其賢且智。
自視諸葛公。
何如也。
而乃置身無過之地。
使他人不敢議之也。
所以之者
不但止於攻闕失而已
安保其一一從天理中出乎
自當局者而言之。
大小猷爲
內外本末
果能粹然一毫可議者乎。
但當公聽並觀
反躬自省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而已
如是也則言者之言。
雖或出於傾軋壞亂
而在我不害爲他山之石
門之針矣。
今也壅遏阻搪之不足
幷與官師相規而廢之。
豈非大可寒心者乎。
我 殿下誠欲祛此之弊。
盍亦建其極焉。
奚謂廉恥都喪也。
臣聞羞惡四端之一。
廉恥四維之末。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以有此一端廉恥之心也。
士大夫立朝行己
爵祿榮寵之所誘。
利害禍福之所怵。
所以喪失廉隅者。
其道不一。
而惟得失之際爲尤甚。
一有染跡於此
孔子所謂患得患失鄙夫是已。
甚可惧也。
自有黨論以來
禮讓漸壞。
傾奪成凮
凡諸進退所關。
得失所在
不撓奪。
及至今日
擧世如狂。
橫目營營
方其未得之也。
東闚西伺。
闖機乘時
在於激感上意上意是要。
在於擊逐當路當路是攻。
可以得之者。
不用其極焉。
方其患失之也。
左拳右踢。
前攔后遮
在於媚悅君上則癰痔是吮。
在於壅蔽聡明言路是塞。
可以不失之者
不用其極焉。
煕煕而來
穰穰而往
只知有得失。
而不知有士大夫廉隅一節矣。
噫。
患得者固小人矣。
患失者亦非小人乎。
揣摩經營
必欲攘取者。
固非美習。
冒沒盤礴
略无憚畏者。
亦可謂好事乎。
今有寶玉於斯
士大夫儼然冠帶而趍之。
相與角力而爭之。
則人孰不唾鄙之哉。
爵祿大寶也。
而在金玉則恥之。
爵祿則不知恥也。
何故也。
要之夫子二字題目
不得以辭之矣。
臣切爲之代羞也。
我 殿下誠欲祛此之弊。
盍亦建其極焉。
嗚乎
是非勒定而公議㭗。
用舍太偏而賢路塞。
紀綱不立而主威不能伸於下。
言路不開而下不能通於上。
廉恥節喪一世凮化大壞
凡此五者。
盖皆害政大端
蠧國根柢也。
究厥所由
惟箇私字爲之祟。
所謂朋黨
正是私意窠窟也。
私生於黨。
黨生於私。
反覄相因
輾轉沉痼
至於今日而極矣。
嗚乎
今之爲朋黨者。
皆非三百年喬木世家乎。
粤自乃祖乃父代受 國恩
凡其一毛一髮
無非 祖宗遺澤
惟其才智之所局。
不能致澤君民。
陶鑄至治
但當同心協力
至誠奉公
以爲萬一圖報之地可也。
况今國有大慽。
 嗣君新立
國勢扤捏(一作隉)。
百事泮渙
天旱異常
民命近止。
土崩之憂。
迫在旦夕。
今日臣子者。
所當以同舟遇凮之心爲心。
精白一心
協誠同力
且置前日所爭視作開闢前事
姑以宲心做去。
漸次補綴
畢竟國家泰山之安。
然后論議可張也。
恩㤪亦或可言也。
諺曰無揚可角。
今日不幸近於是。
猶且各守偏激之心。
不思休戚之義。
坐視其必危而莫之救也。
其亦不仁甚矣。
噫。
朋黨之禍。
古豈無之。
然盖皆賢邪類從
分截然。
若漢之南北部。
宋之元祐煕豊是也
在上者如非桓靈懦弱
徽欽之昏暗。
則卞之至易也。
進退之不難也。
今日之黨則不然。
善惡優劣
無甚異同
陰陽黑白
無甚分別
將擧一黨而盡用之則未必皆賢。
將擧一黨而盡棄之則未必皆惡。
不得已參用兩邊
爲均平。
范忠宣調停之論。
未免苟且之敀。
莫如克盡向所陳建極之道而已
夫本乎天理
達於人倫
大小事物云爲之間。
無不極其義理之中。
而無一毫偏倚過不及之患。
使天下四方之人。
有所取正
北極之居其所众星之者
所謂建極之道也。
故書洪範曰惟皇作極。
言作極之要則無偏無陂
遵王之義。
無有作好
遵王之道。
無有作惡
遵王之路。
無偏無黨
王道蕩蕩
無黨無偏
王道平平
無反無側。
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
敀其有極而已
盖皆所以戒夫偏比不公之習。
務以立正大之体。
致賓恭之效。
以爲萬世治平之基者也。
今 殿下必以大公至正之心。
建極于上。
無偏無黨之道。
携率於下。
勿論彼此
惟賢是取。
惟邪是去。
要以無背於聖人擧直措枉之訓。
公元1743年
申之同心同德之義。
戒之以黨同伐異之習。
其有盡心國事
務爲公平者。
顯然進之。
以示勸奬之義。
處事偏僻
務爲乖亂者。
顯然斥之。
示懲礪之意。
本之以誠
臨之以明。
行之以公。
震之以威。
磨以歲月
持之悠久
使彼此之間。
肝肺相照。
君臣之際。
誠信交孚
私意盡祛。
公道大行
如是是非不眞。
用人不廣
紀綱不立。
言路不開。
廉恥不礪。
臣未之信也。
其所建極者。
無他道。
惟在於懋聖學
聖學則又在於勒(一作勤)御經筵
親近儒臣
討論經史。
有以窮盡事物之理。
反之身体之心而敬以貫之。
使其本源之地。
鑒空衡平
無小係累
則凡由是心而形焉者。
無不得其正。
建極道眞在是矣。
古人所謂君德成就
在於經筵者非耶。
惟願 殿下孜孜典于學。
臣仍切惟念先正臣文純公朴世采
山林宿德
明体適用之學。
受 先王特達之知。
進而立朝也。
至誠敷告者。
要以消朋黨矯世頭腦
癸亥萬言之䟽。
甲戌四本之箚。
未甞惓惓三致意於此
而至其戒朋黨敎書
尤爲明白懇惻
足以豚魚泣鬼神者。
惜乎。
當日朝紳未有仰体至意
幷與 先大王大公至正蕩平無私之德。
䵝䵢而不彰
於此未甞三復
涕而繼之痛哭也。
然物盛則必衰。
極則必反
顧此朋黨之弊。
反復膠繞於百年之間。
直到今日
無以加焉。
必衰必反之機。
安知其不在於今日乎。
先正不幸當之於盛之時。
臣則幸而當向衰之際。
况 殿下踐祚之初。
天命之眷顧方新。
人心之蘄向方切。
時順理。
乘勢有爲之機。
只在於 殿下一反手之間。
何憚而不爲哉。
今臣此言。
近於舞羽而解平城之亂。
結繩而代契券之用。
齟齬迂緩
取人譏笑
非不知。
然臣無他才識
切甞深知此事之必爲亡國厲堦
而且念我 殿下嗣服以來
無有以此等道一陳之紸纊之下者
心切慨然
玆敢流涕而言之。
倘 聖上以爲其言不可棄。
則以臣䟽下示朝堂
因降 明旨
頒告中外
使大小臣庶
曉然知 上意所在
標準所立。
众足咸趍。
凮動神速
不日有於變之休矣。
伏願 殿下念之念之。
臣於本職
有必遆之義。
無可出之理。
盖臣於當初旣責人以廉隅
臣今冒沒而出。
則其於廉隅何如也。
噫。
雖無可引之嫌。
以臣文學見識之蔑裂。
此時此地
難堪勝。
况有此區區所守耶。
有 除輒辭。
有 召輒違。
非不罪戾之愈積。
分義之冞缺。
迷滯之見。
猝難變動
因此
舘職一節
再昨以史局都廳 召牌儼臨。
而又未克承赴。
一日之內。
再違 君命
論其罪犯
萬戮猶輕。
此固勢所然也。
其爲惶蹙不安則尤萬萬矣。
伏乞聖明諒臣情地
亟遆臣本職
以安私分
仍 命有司
治臣前后違傲之罪。
以警具僚
不勝幸甚
答曰。
省䟽具悉
陳至切至懇。
可不留心
予深嘉之
庙堂稟處。
尒其勿辭。
從速察職。
公元1721年
副校理䟽(辛丑七月二十七日)
伏以臣向被奉使事重
冒沒廉隅
往復千餘里。
蓋甞無一日不愧于心。
故於祗復之后
輒卽自列
而䟽未上徹
欲辭遆。
而單又見却。
今當 大妃殿新遭罔極之痛。
起居例儀。
未免坐闕。
悚蹙方深矣。
此際因本舘艸記 召牌忽降。
而念臣去就
宲關廉隅
守株之見。
前后何異
而抑臣於近事
不無區區慨唏者矣。
頃臣猥將一䟽
以去朋黨三字
勉戒我 殿下
下以患得失之訓。
規切同朝矣。
四朔居外
敀見朝象。
則無甚刮目
而但有朴致遠迎擊銓長之䟽出。
可謂無所不至矣。
惟彼重臣
髮短心長
勤勞忠順
粤自 嗣服之初。
獨立於群咻众罵之中。
先公后私。
憂國盡瘁之誠。
豈不知。
而特以我 殿下一向
淵默
無遽黜陟
故盖其意以爲若去此一人於此地。
後勿繼之。
則可保永久無事也。
爲此大慚愧之擧。
而獨不有傍觀者之一拊掌耶。
若謂此專出於致遠則不足責也。
不然畫此計者。
可謂浪生㥘矣。
臣宲哀之。
而亦窃惜之也。
向臣所謂恣行黨論者。
顯然斥之云者
正指如致遠輩。
異人也。
日昨諫臣斥罷之請。
可謂至精
而終無可否於 批旨中。
處分若是
而其可望更無如致遠輩耶。
噫。
朋黨之禍。
古豈無之。
人心齷齪
世道窮極
一至於此
以臣大迂闊言議
不可行乎今之世。
固已决矣。
卽此尤可决矣。
不得不更將前䟽之意。
申斥退之義。
伏乞 聖明勿復置臣於言議論思之職。
盡自靖之義。
仍治臣徑退之罪。
以警具僚
無任屛營之至。
副校理䟽[再䟽](辛丑八月初六日)
伏以臣前後䟽陳黨論之弊。
殆亦支離矣。
一言二言
自知止者。
不忍見我 殿下之國不免黨論所壞了也
卽見其禍。
如水益激。
如火益烈。
一節加於一節
今日甚於昨日
陷溺乖悖
無所不至
苟有一分平人之心者。
不同此憂也哉
日者納言之䟽。
其憫時慨俗之言。
視臣前后䟽。
特語有詳略耳。
其意則
一也。
坮臣猝發之鋒。
獨及於納言
不及於臣何也。
謂臣有姻嫌不可幷斥而然也。
則臣之免倖也。
謂臣善於含默。
無足可慮而然也則臣之恥大矣
噫嘻
坮臣所以納言者。
專以敲撼銓地。
作戱案。
必欲擊去而后已。
其於眩聡拑口之計。
誠或妙矣。
論以事体道理則果何如也。
壞亂朝廷
繇於黨論
黨論根柢
專係於銓曹取舍
凡人好惡各異。
不必一一强同。
若其排抑一邊
崇奬阿好之習。
近日善於黨論者猶或病之。
納言所謂艱辛費力
淆雜通擬等說。
得以免之哉。
不論黨弊則已。
如論之則先及銓地。
理勢固然
一有以此言聞之於 殿下者。
必以敲撼二字
不美題目
輒售其擠排之術。
若然堂堂公器
作一濟私之物。
而其縱恣無忌憚
無所不至
言責者。
其將嫌其敲撼之目。
默無一言耶。
噫。
傾軋不靖之習。
此固妖妄巧譎者例事。
納言平日持論和平
不喜乖激。
朝之所共知。
坮臣豈不知。
急於除去
信口凌辱
一至於此
其亦困矣。
其他 啓語。
費心計。
有可覷破者。
然臣旣有嫌。
不欲索言。
至如納言所遭
由於痛斥朴致遠一事
而致遠臣亦甞言之。
豈可以偶脫於坮言爲
幸。
而不思所以自靖之道乎。
窃慕古人與同貶之義。
不得不冒昧一言之。
臣本無似。
久玷匪據。
屢陳無益之言。
徒取譏詆於下。
連控必遆之義。
而終靳 允兪於上。
因仍虛帶。
轉至五六朔之久。
畢竟遭困
雖已自分。
而其在私心不安
 國体之有損。
何如哉。
玆敢疾聲更訴於 仁覄之下。
伏乞 聖明亟賜退斥
勿復檢擬於論思言議之列。
無公私兩妨之弊。
仍命攸司治臣屢事瀆擾之罪。
以爲人臣妄言者之戒焉。
公元1725年
辭兼司書䟽(乙巳三月初三日)
公元1721年
伏以邦國有慶
儲嗣克定
 宗社億萬斯年之福。
寔自今伊始
歡呼踊躍
擧國臣庶之所同情也。
於此際。
猥忝宮僚
 恩除之命。
遠辱田廬
其所感激欣忭
宲有倍於常情者。
念臣向在辛丑秌
亦甞首被是選。
此時此任。
前后再叨。
在 朝家固爲謬恩
而在臣身則亦云奇遭。
况今見差冊禮都廳之任
此係召役。
尤宜𨃃蹶趨承之不暇
而第臣以草土餘喘。
情理悲苦
不忍從仕宦之路者。
性又寡合
蹤跡奇危。
不堪爲當世之用者。
投閒置散
送老田間
是臣所定之頭臚也。
豈能復爲榮進之計哉。
然此則旣關私
情。
而其說頗長。
不敢一二煩陳於造次間者矣。
伏惟念胄筵侍講之官
爲任至重。
兼卸尤別。
伏况我 邸下正當沖年
始初向學
所以朝夕左右
薰奍其溫文之質
襯喩曲解
開發將就之路者。
要非德行純茂
學問淹博者。
則宜不敢當
夫豈庸陋不學如臣者所敢擬議也哉
若夫前此一出而膺 命者。
盖亦有說。
其時則 殿下春秋已盛。
學問已進。
涵奍講劘之益。
無甚資於人者。
雖如臣之不肖無文
猶可以隨隊行。
冀幸無罪
今日則與前絶有異焉
正宜博訪妙簡
以責夫所謂薰奍開發之功。
可以非其人者。
苟充而濫授之。
亦何敢諉以宿趼。
冒進而猥當之也哉
其所關係甚大。
非特量度材力義然也。
惟 聖明亟賜諒察
鐫遆臣春坊兼任
回授可堪之人。
俾重講讀之選。
不勝幸甚
答曰。
省䟽具悉
尒於頃年春坊
未及入侍
故今之點末者。
予意有在。
正尒舒其未舒者於今日矣。
尒其勿辭。
從速上來察職。
公元1725年
辭別春秌䟽(乙巳四月初八日)
伏以臣罪大違逋。
竟速置對之科。
數夜圓扉
震惕靡定。
不意 聖慈天覄。
特令徑釋。
職名仍復如舊
 天
牌繼又再辱
敬惶感泣
罔知攸措。
噫。
臣雖迷頑
豈不知 君命不可慢。
史薦之不可緩
而第臣卽今踪地。
至以宮官之亦係顯班。
日在縮伏尋單之中。
則今此翰苑之任
雖曰一時暫兼。
不可諉以宿趼。
斑駁去就
事理較然
卽此一欵。
已是臣難進之端。
况此別兼之差出。
由於前后史官之幷被坮論故也。
坮臣之䟽。
槩論向來史薦之猥謬。
而臣弟顯命其與薦之一人也。
其䟽雖非專斥臣弟。
其所論斷則固嚴焉。
今夫論其弟以猥廁其薦。
使其兄以替當其任。
而爲其兄者不知嫌避
晏然出當。
則其不幾宋臣敺(一作歐)陽脩論包三司箚中所謂逐其人而代其位者耶。
此雖與今日事事差異
在臣爲嫌避之端則尤有加焉。
今若徒知 君召不可屢違。
而惟以承 命爲恭。
徒知史局不可久曠
至於冒當其薦。
一身廉義
不暇論。
其於朝廷事体
所傷如何也。
此臣所以寧被重譴。
决不敢冒進者也。
玆於 荐召之下。
怵分畏義
隨詣 闕下
而又未免露章徑退。
臣罪至此
尤萬萬矣。
伏乞 聖明俯諒臣情跡之難安。
亟遆臣史局別兼。
移授可當之人。
速完重薦
因治臣累違 召命之罪。
以警具僚
千萬幸甚
辭兼輔德䟽(乙巳四月十六日)
公元1721年
伏以臣於史局薦。
事有萬萬不可冒當之宲。
其所關係
不輕而重。
非比微嫌小節
不獲已違逋 嚴召至於三四。
其勢雖不得不然。
顧念分義
悚蹙則深。
十日之內。
三就牢獄
惶駴怵迫之餘。
心魄陡隕。
寢處冷濕之中。
支節幾痿。
加以所患痰喘添谻。
便成癃廢之形。
垂死一念
惟願速被當戮。
以少塞其罪爲耿耿矣。
不意 聖度天大
不惟不加之罪。
特令徑釋。
仍許改差別之任
此盖 聖上軫念莫重史事
必致臨時良(一作狼)貝(一作狽)。
有此變通之擧。
而在臣又不啻生死肉骨之恩。
由是而臣得小加調將。
庶幾無事
雖或不幸僵仆道途
亦何恨。
誠感激。
莫知其死所也。
因念臣猥以無似
屢玷僚選。
獲陪咫尺 离輝。
再覩受冊盛儀
前后榮耀
若偏臣身
私心欣忭
宲倍他人
適緣私憂溷心。
連尋辭單。
終又不得一登 胄筵。
仰聆 英音
此亦臣之命也。
只自撫悼而已
意。
臣有區區哀苦之懇。
久欲一陳
而言涉猥私。
囁嚅不敢發。
旣又思之。
臣今孑然天地間。
無恃無怙。
而惟 殿下父母於臣。
臣欲有訴。
不于 殿下之前而于誰耶
弱歲嚴父
先母是依
幸而成立
幸而
决科名。
幸而臣之弟與兄。
相繼而立朝矣。
母子相對
未甞不感祝 天恩
而臣母亦甞怵然爲戒曰。
汝等以失學孤兒
兄弟三人
登顯列。
滿盈之戒。
已不可不念。
况今世路益艱。
搢紳相殺
有罪無罪
血肉狼藉
吾恐汝輩蹈禍機。
祖先辱。
家家受恩義。
不可便往。
然筯(一作筋)力奔走之外。
榮塗顯職
一切斂避
毋貽未亡人憂。
兄弟涕泣受而謹諾之。
在心腑。
未敢忘失。
而今臣母不幸遽沒矣。
窃自惟念賦性狷滯。
持論迂愚
妄謂古道之必可行
公議之必可張。
發言則中諱而誚謗先至。
無朋寡助形影甚隻。
畢竟得無着落寄迫迂闊可笑底人而止耳。
於是揣量時勢程度
才能自知不能有爲焉。
平生當世之念。
固已八九分踈矣。
而今又重之以母戒丁寧
不容違棄者。
臣雖不孝無狀
母子之間。
旣與之成說
其忍弁髦之於墳土未乾之前乎。
故自故以來。
經紀數間屋子丘壠之側。
以爲避遠世路
送老之計。
至於召往之役。
州縣之勞。
所不敢辭者。
則亦欲隨力隨分
以爲萬一報效之圖者。
宲是臣四五年來斷斷鉄畫素心也。
不自意 嗣服之后
猥蒙收錄
先后 恩除
固踰始料
見今
兼諸任。
俱係顯望。
揆以賤分。
豈敢輕易出膺之計哉。
只爲冊禮當前
未免黽勉肅命
然其不可籍此一出
苟然仍冒。
以上棄親訓。
下負宿心則固已審矣。
聞人不枉人情
聖世務敦人倫
方今 聖明在上
以孝爲治。
凡係人子至懇。
在所必察。
臣故冒萬死至於此。
之前所謂蹤跡奇危。
情理悲苦云者
盖已略擧其端。
而今爲畢陳之。
矧今臣出彊之期不滿一旬
而顧臣所兼。
俱非閒漫。
輔導勸講之地。
職係緊重。
春秌課試之事。
亦難曠廢
在前如臣者。
自有照例應遆之規。
伏乞 聖明先治臣猥越之罪。
將臣兼兩任。
盡行鐫免於未辭 陞之前
得以全其私義也。
父母墳山在於京圻楊州地
當此雨露之節。
而已不勝怵惕之懷。
而况萬里之行。
迫在眼前
在臣情理
尤宜一生展誠。
若蒙依例給暇。
得榮而還
生死幽明
莫非 君恩。
不得不幷此仰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
爲此盖臣區區泣血之章。
則不容衍及他說。
而今遠離
不勝愛之悃。
略此尾陳焉。
進言之數三臣
要皆見左於逆鏡之黨者。
則其人可知
其心非出於眩幻亦可知已。
不過軆 殿下不忍提說意而已。
設或有偏重之言。
何至於
竄或啓。
至於用其言而罪其人。
何有所據耶。
 聖敎雖曰懲他。
其所以懲之者
終不若處置之得其中
使人自服矣。
其中
在乎 殿下之益愼乎未發已發底心。
以臻夫蕩平無偏之域而已
惟 殿下勉之哉。
無任悚惕悲泣之至。
答曰。
省䟽具悉
今觀尒䟽。
母敎訓。
不愧古人
䟽末所論。
言甚公平
誠可謂有其母而有其子也。
予甚嘉尙
可不留意焉。
其所訓戒
時勢而言則尒之如是爲辭。
不亦過乎。
尒其勿辭。
往省焉。
公元1725年
出疆兼任䟽(乙巳四月廿六日)
伏以臣於日者
以前所欲陳而未敢者。
有所冒溷矣。
及承 聖批。
辭旨出常。
褒嘉之兪。
下及泉坮
一字千金
寵踰冠帔
自惟不孝無狀
獲此絶世異恩
感結幽明
涕泣不知所云
第臣所兼宮僚學任與史局都廳
俱係顯緊。
顧念私義
不容一日虛帶。
宜卽更籲。
必遆爲期
瀆擾是惧。
未免泯默到今。
回思宿昔
未甞怵惕靡安矣。
今已拜辭 天陛
登進前路
啣命異域之身。
不可仍帶去者。
事理較然
伏乞 聖慈察微懇。
許臣奉使應兼坮啣外。
其他職名
幷賜鐫免。
以便公私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辭令該曹稟處。
校理
伏以臣猥奉 使命
無恙旋節。
莫非 王靈所曁。
而及到近圻。
又蒙 誤命。
授臣以舘職之舊。
是之職也。
卽臣近十年自畫之地。
且有遺戒丁寧
欲斂避榮顯。
則其在私義
不容胡亂出脚
以壞區區之守。
而第奉使出外
 君命不可不復。
萬里歸來
 天顔不可不覲。
不得已據臣已行之前例。
未免冒昧
俯仰瞻顧
愧惧則深。
玆於退出之后
卽暴自劾之。
爲人臣子忘廉負訓者之戒爲人臣子忘廉負訓者之戒(爲人臣子忘廉負訓者之戒衍文)。
不勝幸甚
辭同副承旨䟽(乙巳十月十五日)
伏以臣猥以無似
濫蒙 洪造
前后誤恩
罔非過望
而又於再昨政。
特授以同副承旨之任
自顧愚迂。
何以獲此於 聖明之下哉。
惝怳震惕
罔知攸措。
固宜感激趍承之不暇
而第伏惟承宣亦一榮顯之職也。
榮塗顯班之一切斂避
旣以亡母之言。
質言於 君父之前
今若憑藉 寵靈
棄親訓則不孝也。
古語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堂堂 聖朝
何必不孝之人也哉
抑臣外此而亦决不可進之端。
臣之一生秉執
惟是破朋黨三字符耳。
從前飽受困厄
而猶不知變
况今國家興亡之幾。
常係此着。
捨此臣無可仰答恩造
爛熟思量
直恐抵當不得
借令百尺竿頭
欲爲進步
不過捧土而塞孟津
畢竟又將如前良(一作狼)貝(一作狽)而已
此臣所以切附於古人量而后入之義。
不敢爲容進身之計也。
噫。
臣固世祿之臣也。
未甞無意當世
而祗緣行己弗類。
持論迂滯
無朋寡助
左右齟齬
計與心違
與時左。
冉冉已老白首矣。
平生志氣
固已减得八九分。
人心世道
亦已料其無可爲。
而猶未决退丘壑者。
只以筋力奔走
小可爲報效之圖者。
亦唯遺戒在。
而且臣於古詩人未忍便永訣之句。
㝡有所感於中者。
聊欲婆娑祿仕
粗伸分義而已
至若處於近密
專其出納之地。
固自畫之已牢。
誠以分義雖嚴。
私義亦有時而重。
顧臣彳亍天地間。
墻壁所恃者惟 殿下在耳
而今 殿下又復强之以不可强之事。
則臣將何恃焉。
且臣萬里驅馳之餘。
連日觸冷於候班。
舊患咳喘
挾感大作
証形非細
頑痰用事
有時衝着胸脅
不能暫通呼吸
方其急也。
去死僅咫尺耳。
以此病狀
旬月之內。
斷無復起爲人之望。
然病在臣爲第二件事。
顧此
冒難進之端。
如右所陳。
 特召之下。
亦未克祗承
方此惶恐之際。
未安之 敎。
又下於今日。
崩駭懍隕。
覔死無路。
不得已担舁病軀
進詣 禁扃之外。
冒死陳章而退。
此宲字字心血
寧有毫毛假餙
蹐天跼地。
窮理蹙。
回瞻 宸極
但有縱橫之涕而已
伏乞 天地父母
俯賜矜察
亟削臣職名
仍命選部
勿復檢擧於顯班。
且令有司勘臣前后違傲之罪。
俾爲爲人臣慢命者之戒。
於公於私。
不勝幸甚
答曰。
省䟽具悉
銀坮之職。
非言事之地。
之如自畫
誠涉過矣。
尒所守志
予已諒知。
但當守己而已
何可如是過辭職事乎。
尒其勿辭。
從速察職。
辭禮曹參議䟽(乙巳十一月十六日)
伏以曩叨 恩除
義難冒出。
守愚滯之見。
敢生違拒之計。
 特召嚴敎
鎭日荐降。
而迷不知變動
雖幸 聖度涵容
罪止於譴罷。
顧念分義
其爲懍慄于中者爲如何哉。
故自荒野
靜數愆尤
昧威蔑分。
邦律固嚴。
負眷孤恩
罪尤大。
而猶得 天譴放回。
飮啄粗安
時從畎畝
送眼 楓宸
每有流淚盈襟矣。
不意 叙命特下。
恩點誤加。
授臣以春曹佐貳之官
臣誠驚惶感激
益不知死所也。
第伏聞向日 筵
公元1694年
中。
有以臣辭䟽中破朋黨三字
有所譏短
 筵席語秘。
雖未得其詳。
大略敀之於有意云。
有何意。
不過朋黨而後國可爲國之意而已。
若其不言朋黨節目
則䟽是辭䟽。
只從去就上說去故也。
而今以不所以可破之策斥之何也。
噫。
臣之爲此言而受厄於人。
亦已久矣。
猶且眷眷不知止者。
此非臣之言。
宲先正臣文純公朴世采之言也。
世采甲戌盛際
猶以破朋黨第一急務
而况世道愈下。
黨禍益烈。
苟有赤心憂國者。
得不爲此言也。
先正不能行之於前。
而臣又妄發於今。
其爲計太迂闊矣。
以此爲罪。
臣固何辭。
抑又伏念昔在 仁庙
延平府院君李貴
甞引朱子說。
以爲黨有君子小人
君子黨也。
君上不可不入其黨。
 仁庙下敎曰黨之一字
朱子說。
予所惡聞。
仰惟 仁庙聖學高卓
豈有眞非朱子之意。
盖深懲其黨弊而言耳。
以此終 仁庙之世。
士流濟濟
坐致太平之治幾四十年。
大哉一言
豈非我 殿下家法乎。
臣方見斥。
而自卞之不暇
又復至於此。
此臣之罪也。
顧臣所帶職名。
係是該司。
無可以爲辭。
而况 除旨鄭重
 天意委曲
豈不欲一謝 恩命
以贖前慢。
非惟新遭
筵斥。
情跡難安。
且臣所患痰喘
遇數日前酷寒
証形越添一層
雖賴鄕廬之稍煖於京屋。
僅調過了。
委身床席
直一呴呴癃廢人耳。
以此病狀
雖欲趨謝。
其勢末由
見今勑行匪久到京。
仅曹自應有事
不宜一日虛帶。
以增癏曠之罪也决矣。
不得不疾聲呼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
伏乞 亟賜矜察
遆遆臣職名
使之得延殘喘
且安愚分。
亦令有司前後違傲之罪。
有以肅礪朝綱
於公於私。
不勝萬幸
答曰。
省䟽具悉
尒之向日之䟽。
人皆曰有意
我卽曰無意也。
尒之所守。
予甞以爲是矣。
但當守素而已
以此自劃於淸顯
無乃過乎。
尒其勿辭。
從速上來察職。
公元1727年
辭吏曹參議䟽(丁未七月初二日)
伏以朝家有處分。
一日之間。
位著頓新。
而臣於此際。
濫承銓部 特除之命。
臣誠駭惶赧縮。
莫省所爲
以前後 備忘開列者觀之。
臣愚死罪
雖極劣迷。
 聖意所在
或可推知
大抵朋比之習。
撥亂亡之因。
而思有以赫然改變
陶鑄蕩平之治也。
糞土賤臣日夜拭目
宗社爲生民。
期願我 聖明主之素也。
以此大有爲之心。
圖此大更張之功。
而强無用
臣。
卑之用舍人材之責。
此 殿下非有取乎臣。
 特察其立朝以來
赤忱血腔。
都在此一事
平生三字符。
亦甞呈質於 楓陛者稔也。
莫難悟者君心。
而今君心不待悟而悟矣。
莫難遭者時幾
而今時幾費力而遭矣。
碌碌無術
豈憚一承 恩命
以贊我 殿下所謂一轉移乎。
顧臣母遺訓丁寧在耳
尺寸之義。
矢以身殉
向前喉院之地望稍遜。
而尙以榮道而固辭
今玆天官佐貳
何等重選
而只貪 特達之知千載之會。
冒沒承當
槃礴乎淸要之地乎。
苟尒則毋論私義橫决
無以自䟽
卽 殿下視臣如何
一世謂臣如何
臣之自劃。
今已固矣。
古人曰身被之目覩足矣
何必攘袂用力
自任而后可乎。
是臣今日區區之心也。
且臣前尹慶州解由
尙未勘出。
格例所在
尤不當承 命。
故朝於 天牌之下。
未克祗承
方深惶感之際。
 恩命今又繼降。
分義是怵。
不得不隨詣。
而臣之所守如右
未免陳章徑退。
伏乞亟削臣職。
以安私分
不勝幸甚
答曰今玆處分
予意豈偶然
特授銓曹
豈云例授
今之銓官。
捨尒何取
予之欲試之意。
自在其中
噫。
爲人父母
顯其子之心。
貴賤奚殊
當今更張之日。
常懷而導蕩平
正謂今日也。
豈不優於守尒所執乎。
若不於今日。
三字符之語。
其曰誠乎。
解由已命勿拘。
爾其勿辭。
從速察職。
李秉泰䟽乞免䟽(丁未七月初七日)
伏以臣纔因開政 命下。
隨牌詣闕下矣。
卽伏聞戶曹參議李秉泰辭䟽中。
至以簸弄傾信等語。
譏切近日甚緊
噫。
何其之如是也
於向承宣之奬廉簡也。
猥亦以所聞於人者。
略綽尾之矣。
今其言太費辭氣。
抑嫌其被奬於異己
强其不成說之說
以疑我 四聦耶。
顧臣以迂愚之甚。
銓選之重。
斷斷衷赤
惟以仰体 聖意爲期
雖未能猝臻夫大公至正之域。
猶可期或至於漸次消融之歸。
格例所拘。
不能措手
每一政出。
便是一黨注擬
未甞不對政紙而噓唏焉。
泰之言又至於此。
此臣平日誠信不能見信於同朝之致。
尙誰咎哉。
然臣旣被其無限譏斥
其在廉隅
理難抗顔於銓地。
玆敢陳章徑退。
伏乞 聖明亟遆臣銓職。
一以安私分
一以快人心。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必欲同去就黨與譏切尒等之語。
當付一哂
其何危險
尒其勿辭察職。
乞免䟽(丁未七月十五日)
伏以臣於日昨
屢逋 嚴召
悚蹙弥切。
適當 動駕之日。
不敢偃坐私次。
僅此隨詣於陪扈之末矣。
卽因開政 命下。
天牌又從押至於仗外之班。
而又未免坐違。
此豈臣可已而不已者哉。
盖臣迂愚無似
不合於淸要之職。
至於親戒丁寧
尙在耳中。
所自畫於心者。
誠有不可容易動變者矣。
乃者黜陟之初。
朝廷艸刱。
位著未充
至使 聖上獨立憂勞於上。
於此區區私義
不暇顧。
未免黽勉趨承
抗顔政席。
亦已六七次矣。
此雖出於一時事勢急迫
而仰念慈訓
俯顧初心
未甞不愧汗沾背也。
顧今長僚已爲出肅。
朝著粗已成㨾。
臣道理。
固當引義乞免而已
不宜藉其暫時冒出。
以爲因仍蹲冒之計也明矣。
噫。
君親一致
忠孝相資
未有不孝其親而忠於君者也。
公私之義。
互相輕重
重在君命則親敎有時不得守。
重在親敎則君命有時不得受。
要在酌其時義。
以不背於中矣。
臣之當初膺 命。
旣出於重君命之義。
則到今國事稍已成緖。
臣分粗已自伸。
則臣何敢一向冒沒
不顧初心
自敀於無恥不孝之科也。
噫。
筋力奔走
內外不憚
卽臣願忠之素心
而今當更
張之初。
首蒙 簡擢之恩。
尤當終始自效
仰承德意
而第廉隅一節
亦係士大夫大防
使臣得解此職。
遂初心。
則其於淸朝養廉恥之道。
不爲無補
而亦不害於 聖朝体下之政矣。
此際且伏聞昨日 筵敎至爲嚴重
臣聞來尤不勝惶恐悚惕之至。
才識旣難承堪。
私情亦難仍冒。
反復思惟
終不敢爲趨承之計。
臣罪至此尤萬萬矣。
伏乞 聖明亟遆臣銓選之職。
仍治臣違傲之罪。
下以保守先訓。
上以振肅頹綱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出膺命。
復事撕捱。
未知得宜
筵席下敎。
不啻丁寧
則尒之本職未解之前
皆重君命之日也。
粗伸分義
必欲卸解者。
尤涉未曉。
然則何以久任責成於臣乎。
今番處分
比偶然。
尒母雖知。
必以贊君成效冀焉。
此非尒忠孝兩盡處乎。
尒其勿辭。
從速察職。
因金浩䟽乞免䟽(丁未八月初二日)
伏以臣伏見掌令金浩之䟽。
有曰大憲之 除。
未及照察之致。
至以宲以爲爲言
不勝悚然之至。
於向日政席。
長僚之呼大憲望也。
臣只以其人之可於其任。
亦曰可矣。
其所以可之者
未有計較之心。
則彼坮臣之斥之以未及照管者。
其亦宜矣。
於此宲有所輾然於心者。
憲長之當壬癸間也。
受人凌蹴。
殆無餘地。
則其臭味不合於深刻之類可知
而今因此一事之適相近
極意奬詡。
有若挽引而藉重之者然。
何意歟。
噫。
臣於本職
不但不稱之譏。
宲亦有難冒之義。
只緣感激 恩遇
怵廹 嚴威
未免黽勉復出
而識昧掄才
力微迴瀾
政注之間。
宲未能恢公道而祛私意
少有仰体我 聖意之萬一。
姑且泯默遲回
中夜不寐。
只切傷感之心矣。
今者坮言又至於此。
尤何可槃礴不去。
取人詆謗也哉
伏乞 天地父母
曲加諒察
亟許鐫遆臣職。
以安私分
以謝人言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已喩於昨日長席之批矣。
憲長備擬
宲爲允當
過中之言。
於尒何嫌。
尒其勿辭。
從速察職。
公元1721年
過都政後辭銓職及史局䟽(八月二十七日)
伏以臣窃伏陶甄奬拔
天地之造也。
眷顧庇恤。
父母之仁也。
顧臣前后所被 恩遇
罔非罔極
而今又察之於踈遠孤畸左右齟齬之中。
特授銓選之重。
歷數挽近
無所然而受知君上者。
盖無臣比。
其在
報效之義。
踵頂之磨。
湯火之蹈。
所自誓。
苟非眞有萬分難冒之勢。
其何敢仰咈 恩旨
决然辭退
自外天地父母之意也哉
第臣中間復出
不惟因 殿下開誨之切責喩之嚴。
區區私義不敢更言。
亦以都政在前
過此則庶有可遆之一條路故耳。
盖臣此任。
近於諺所稱東一房掌議。
所謂一房掌議。
只可承接堦梯之謂也。
始臣感悚 恩威
出而膺命
臣分稍伸。
今幸長僚在位
朝著粗已成㨾。
大政亦已過耳。
便是臣必遆之期會也。
中批 特除
本非美事
因仍蹲據。
亦關廉隅
則其不可一時之誤 恩。
出處大防也决矣。
抑臣外此而亦不可强之宲。
古人陳力就列
不能者止。
今臣之不能
不在筋力
而宲在於職分不能
何則
藻鏡全昏。
防範不峻。
銓注進退
循例套。
要皆不足以恢至公而抑偏私
此豈 殿下當初授臣之意。
亦豈臣從前所自期哉。
鷦鷯之弱。
莫抗於千匀。
螢爝之微。
莫補於太陽
辜負委毗之盛意
反蹈淖中之舊轍。
雖 殿下不罪臣。
神明必將殛之。
此臣之所以日夜恐惧
雖被譴何
决不敢更當者也。
惟其必遆之義旣如彼皎然
難强之狀又如右所陳。
數日之內。
荐違 嚴召
分義虧缺
罪戾層積。
雖幸 聖度天大
罰止例勘。
震怖之極。
無所措。
懇乞 天地父母
曲加終始之恩。
亟遆臣銓貳之任
不至於罪過
仍命有司
治臣前后違傲之罪。
得以頹綱而警群僚
千萬幸甚
且臣於史局堂上之任
承 命仕進月餘日矣。
若干數日不住蕫役則工可斷手
而但臣過明日后。
自應多事
勢難逐日赴坐。
堂上一人在外
無可推移看監處矣。
一日不赴坐則可停一日之役。
二日不赴坐則可停二日之役。
將訖之功。
勢將緣臣而退輟矣。
與其使臣而虛帶其任。
以妨垂畢之事。
不若遆臣而速出其代。
鎭日開坐之爲愈。
幷宜量垂 睿覽
遆改臣史局兼任
差出無故人。
以爲趁完史役之地焉。
無任屛營祈懇之至。
答曰省䟽具悉
宲錄堂上之任
誠如尒䟽。
而且堂上一貟尙且在外
春秌之任
今姑許遆。
以重史役。
至於本職
不必如是過辭
尒其勿辭。
從速察職。
公元1727年
辭戶曺參判䟽(丁未九月)
伏以臣於今日 闕內外儀之列。
獲伏聞有地部亞席陞拜之 命。
亞卿
朝廷命德之器。
不可以苟授。
不可以冒據。
其義甚明。
則以臣湔劣之材。
所不承當
固宜聞 命逬出。
控辭避。
而第伏惟 王世子三加在卽
禮容方始
顧臣抃歡之忱。
有倍恒人
誠知覩日之爲快。
不念循墻之爲節。
仍廁下班
獲瞻盛禮
榮幸之私。
雖切于中。
愧恧之心。
尤當如何
盖此卿宰之班。
非人人所可濫叨。
而况臣今當以榮爲惧。
若隕淵谷
而此際又膺寵授之 命。
揣量才分
萬萬不似。
惶懍震惕
無所措。
卽於退出之后
略具短䟽。
敢此籲呼
伏乞 天地父母
特垂 睿覽
亟遆新授職名。
一以重官方。
一以安私分
千萬幸甚
事宜兼辭戶曺參判䟽(丁未九月)
伏以臣伏覩 王世子嘉禮翌日賀班。
引入兩大臣及二三重臣於殿內。
 命减今年大同一結三斗
或减軍布幾疋云。
盖惟 殿下嘉悅之餘。
思與窮民同此大慶
有此惠鮮之政。
盛意也。
臣於班次
已不勝其聳頌。
况彼遐外殘氓
聞此 德音
不興起而感涕也。
第臣適方待罪財部。
國家經用
不可不知矣。
卽今國儲枵然
不成㨾。
至於大同
所以責應貢物
而猶不能繼給其價。
主人輩之呼寃已久。
凡百徵納
不無棄其券而逃避者。
此誠非細慮也。
今年准捧其應賦之數。
宲難支一年之用。
前頭必致大良(一作狼)狽矣。
此則决不可爲也。
然而 德意終不可不体。
邦慶亦不可不遍
於是乎有舊穀定年蕩减之議。
而此前此行之。
不及民。
適足奸吏土豪輩幸耳。
不可爲也。
左右思度
抑有一說焉。
窃念各道無無糶之邑。
各邑無不糴之民。
若就其元耗。
今年之捧折半
三分之一。
其所關係國家經用
不比大同
本營本郡邑。
亦無大段損失
若言其惠則邑邑邨邨。
無不蒙者。
且各營各邑或有會外穀用耗之規。
然只論會付穀。
不論會外穀。
奸吏夤緣生奸。
不無換易侵徵之弊。
村氓眩於區別
必有橫輸混納之患。
而營邑雖减此些少之用。
不至於大段損敗
臣意則勿論內外
以糶糴爲名者。
一切减耗然后
奸弊可除。
宲惠可均矣。
以此擬於次對時。
一番陳達
而病難趁時登 陞。
節且已迫
開倉
今須急急變通
可無后時之患。
頒令之前
雖或有始捧之邑。
其數無多
則此在守令者從便善處之如何。
亦何慮之有哉。
切望下臣此䟽。
庙堂更加商確
劃卽稟處焉。
且臣之素患痰病
遇寒輒發。
近緣調攝失宜
挾感添劇。
方在涔涔
一未進參曺坐。
許久帶職名。
揆諸私分
已極不安
論以公体。
亦屬无謂
伏乞 聖明垂諒察。
亟遆臣職。
俾令病喘獲調息之安。
職務癏曠之譏。
千萬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䟽中所陳。
亦有意見
其令庙堂稟處。
卿其勿辭察任。
辭守御使䟽(丁未九月十四日)
伏以臣姿本庸虛
性且劣弱
深憂世之衷。
宲乏救時之能。
自授銓地。
釁拙果露。
顧 聖上不以臣爲罪。
擢之以貳卿之重。
繼而院籌司提擧差下之 命。
臣誠惝怳
今者荐承 誤恩
以臣爲南漢守御使者
臣自聞此 命以來
益復瞿然
才能而廁之於宰列。
踈愚而卑之以戎柄
不特私分之極惧。
切恐重任必致僨誤。
其所以累 聖世器使之政者爲不細也。
南漢重地也。
近緣主管未遑專心理會
有數軍餉
徒擁虛簿。
枵然無復餘存。
必擇熟諳
務者。
一番大釐正然后。
南漢方可爲南漢
卽今宰執舊望
不患無人
以此猝然加之於拙素無用之一書生。
則其於古人所謂問婢問奴之義何如也。
噫。
滿盈鬼之所忌。
過福灾之所集。
臣方以榮爲惧。
於此際。
 寵擢恩授。
一時驟疊。
華貫重寄
左右旁午
卽雖使臣足以之者
盈盛之憂。
親愛同情
矧其人器有萬萬不稱者乎。
臣恐庙堂之擬薦。
 聖明特授
非所以難愼官方
非所保安臣身也。
臣之此言。
宲出衷心
寧有一毫假餙
顧此懇迫之私。
如上所陳。
昨日 誕辰起居之班。
亦闕趍參。
伏乞 聖明亟命還收守御使之 命。
以安私分
不勝幸甚
辭都承旨䟽(丁未十月二十日)
伏以臣伏持平權顈辭避則以捧憲臣辭單事。
至謂之遽然捧入。
侵斥頗深。
臣誠駭惑之至。
臣於昨曉以監劑進內局之路。
暫入本院。
院中諸議皆以爲憲臣旣以通朝所共知之宲病。
累次送言。
今日辭單不可不捧
臣亦隨众而曰可矣。
無論辭單。
有宲病則許捧。
院例卽然。
惟彼自相會議以合啓一事
作爲張大之擧。
顧何能逆料不爲之捧單乎。
雖然坮言如此
不可晏然職次也明矣。
略搆短䟽。
仰暴
委折
伏乞 聖明俯賜鑒諒
亟賜鐫遆。
俾安私分
不勝幸甚
纂修堂上䟽(丁未十月二十四日)
伏以臣不肖無似
過蒙 洪造
忝叨夙夜之任
例兼內局廚院等任之外。
見帶賓客之啣。
臣於累月積瘁之餘。
固無筋力可以支吾劇地
只緣急於日覲 睿質
仰聆 英音
不敢言勞。
姑且遲回矣。
不意昨者又差以宲錄廳纂修堂上
纂修重任也。
非文足以筆削之嚴。
足以是非之宲者。
莫宜居之。
故臣從前自在都廳
前后䟽控。
必遆乃已。
秋初固甞出膺堂上之 命。
而此則不校讎字行。
掌史而已
故可幸無罪矣。
顧今補闕附錄
其任尤重。
則以臣拙澁之辭。
寡陋之見。
其何敢唐突而膺之也。
且臣頃伏見都廳郞廳以史局事對卞之䟽。
有以二板拈示同坐堂郞之語。
時臣不在其坐。
此或郞廳偶未照管而發。
大抵謄書有速淹。
入刊無次第。
故或越一二朔一二年而始印者。
不特其一二板。
畢竟同敀於印入
言者之言。
其或錯料而言歟。
臣身堂上
若能蕫率諸郞
謄之以次第。
刊之以次第。
則亦豈有是言歟。
此雖事勢所難免。
而其不勤監蕫
之失。
於斯可見
此宲臣至今懍懍者也。
盖此纂修之任
决非如臣所可堪承。
其所必遆之義。
與前無異
且於見今職事
宲有兩妨而不可行者
史事旣重。
可堪之人亦不可謂不多。
何必强臣以難强之事哉。
玆敢疾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
伏乞 聖明察臣難冒之宲。
亟遆纂修堂上之任
以全區區之見。
餘本兼。
亦許鐫免。
以安私分
纂修堂上䟽[再䟽](丁未十月二十七日)
伏以臣於史局堂上之任
宲有不可冒當者。
昨上辭本。
不惟不爲準許
必欲勉出。
至以速完重役爲 敎。
於是不任迫憫之至。
且伏聞日昨坮臣憲臣辭單之捧入。
至請推考當該
臣宲該房而往停當
臣亦與聞
揆以私分
固宜縮伏待勘。
秪以今日內局日次監進。
推移無路。
不得已入 闕中。
不爲祗謝。
亦涉稽慢
不得不暫肅春秌之 命。
而宲非因仍行公之意也。
此盖臣以纂修爲名者。
自在都廳
必辭乃已。
而今不辭堂上之任
則不幾於古人所謂辭小而受大乎。
自劃已堅。
雖被譴責
决難冒進秉筆之末。
且臣之証痰耑(一作喘)遇寒輒劇。
若往來於近十里之地。
觸冒風寒
傳喫冷飯。
死生亦甚可慮
此非臣餙詐
之言也。
况此補闕之役。
非時月可了。
役之遲速
本非係臣一人有無
矧今可當此任者。
不無其人乎。
與其使臣一任其虛帶。
無益公私
不若回授可堪之人。
速就史事之爲愈也。
伏乞 聖明亟遆臣纂修之任
餘本兼。
亦許鐫免。
以安私分
仍治前后違傲之罪。
以肅朝綱
不勝幸甚
御營大將兼辭史局䟽(丁未十一月二十八日)
伏以臣特一白面書生耳。
緗縹小業
雖是素分
鞱靲(一作鈐)重事
夫豈所學。
只緣遭値 聖明
過蒙 特達之知。
始焉擢授守御之任
至今惶懍。
若隕淵谷
千萬意外。
御營新除
又下此際
臣於昨者
適以 嬪宮入診在 闕中。
遽承此 命。
進退路窮
不獲已承 牌。
祗受右符而退。
而敀家終夜
魂㒱亦驚。
豈敢一毫仍冒之念哉
窃惟守御之任也自不輕。
猶是管理南漢而已
若夫御營坐擁重兵
号令中垣
事權威重
殆與訓局等。
君所托重者。
相與將。
則將固不可輕授於人。
况以如臣弱劣孱㥘。
决非大將軍㨾子者。
苟然而授之。
臣心愧恧
不暇論。
其於國事乖舛何如也。
噫。
惡盈好謙
聖人攸戒。
福生灾。
天理甚昭。
顧今所兼諸任。
皆是當世所指爲顯要者。
則叨切
過矣。
涯分溢矣。
今又重之以不可堪之職。
此臣之悚憫危蹙
尤萬萬有倍於前者矣。
抑臣切有所戒惧於心者。
自臣待罪守御之后
目見軍門物力
過半虛簿。
保障重地
作一弊窟。
略欲裁整管束謗讟朋興
不能支吾
御營則或不如守御之濫。
而其理事不善
若如守御之爲。
則其謗讟之众。
不啻守御矣。
若欲一任冗食
因循其众弊。
非惟乖 朝家授任之意。
抑非臣素執矣。
此又臣决不冒當者也。
言是一一肝膈
寧有毫分假餙
伏乞 聖慈怜臣苦情
察臣至懇。
還收新授御營大將之任
以重戎典。
以安私分焉。
至於宲錄纂修之任
不稱難堪之宲。
略暴於向日 筵席俯詢之下矣。
不必覼縷
而其决不可冒承之端。
到此尤緊。
與其引久虛帶。
但貽公私之兩病。
不若趁早變通
速了史事之爲愈也。
幷乞亟許遆免史職
仍命有司治前后違傲之罪。
俾肅朝綱
不勝幸甚
御營大將兼辭史局䟽[再䟽](丁未十二月初一日)
伏以臣身將臣
日再違 牌。
論以邦憲
合萬殞。
臣雖愚滯
極知萬萬惶悚
不獲已昨於金吾門外
泥首請辜矣。
不意 聖度天大
威罰不加
旋下勿待命
之 敎。
特命許遆臣兼帶使之仍察本營之任
其所以曲副臣願。
必欲勉出之意。
藹然可見
誠感涕泣
更有何辭而可辭。
才於 召牌之下。
不得已出而膺 命。
而第臣所辭三兼任中。
一任尙在身上
或者筵白者漏忘而然歟。
是任也乃所以筆削之重。
是非之宲。
則臣當初見差。
已極謬濫
到今仍帶。
尤不襯近。
且伏聞今番北咨后。
臣名混入於奏文製進之中。
非但此等文字
自有主之者
在玆事關係至大。
遣辭至難。
决非如臣無文者所可爲。
而况職當從事靺鞈之間。
何敢與論於詞命之末乎。
向前所辭。
幸蒙遆。
則今玆所控。
理在必免
不得不仰首申籲。
伏乞 聖慈更垂睿察。
遆臣宲錄堂上之任
還收奏文製進之 命。
以安私分
重官方。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本文宰。
所辭兩任雖過矣。
然帶是任兼此職。
意亦欲下敎矣。
卿䟽如此
史局堂上許遆。
至於撰文事。
本非取卿文之意。
製進之后
予當擇用。
卿其勿辭。
成命擧行焉。
御營大將兼辭史局䟽[三䟽]
伏以臣昨日違再 牌矣。
今日又違再 牌矣。
身爲將臣
若是違 牌。
在事体道理。
宲涉惶恐
臣雖
愚滯
豈不知此。
而第臣區區迷執
與初無異。
豈可徒避瀆擾之嫌。
晏然冒據於不堪當之地哉。
切念臣本湔(一作譾)劣。
百無一能
短文識。
况學軍旅
憑依 寵靈
猥躋宰班。
前后綰兼。
罔非踰分。
初不堅辭。
臣亦爲愧。
而今又加之以將兵之任
文武官啣
斑雜一身
臣宲匪才。
何以堪此。
 朝家用人。
不宜榮其身而止耳。
人臣受爵
當量其才而膺之。
事理宲甚皎然
今此難冒之職。
 上豈可以苟授於臣。
豈可以濫受於 上哉。
連上辭䟽。
見阻喉司。
撕捱徒傷事面。
分義缺矣。
罪戾積矣。
惶隕悚蹙。
無所措。
不得不申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
伏乞 聖明特賜諒察
將臣本兼諸任。
一倂遆免。
仍命有司
勘臣屢逋嚴命之罪。
俾令振頹綱而警百僚
不勝幸甚
公元1728年
大司成䟽(戊申正月十二日)
伏以臣文質無當才具枵然
位遇出常而報效蔑如
直是半上落下
孤恩負眷之一賤物也。
猶且 聖上不之罪。
寄之以重柄
綰之以華啣。
臣常憂懍悚惕
夙宵靡寧矣。
不意此際
又被新 命。
以臣爲成均大司成者。
於此惝怳難雙
不知所以措躬也。
噫。
詰戎大事也。
敎胄重責也。
兩任幷萃於臣身
堂堂
 聖朝
不患無人
奚必以此重任
專責於兩無所用之一微臣耶。
一邊把靲(一作鈐)轄之權。
一邊皐比之講。
在事理。
不惟斑駁之甚。
其於國体
不爲苟簡之敀乎。
以武秩而拜國子
雖在 皇明李文忠而后一有之事。
則臣敢當之也。
念臣涯分已溢。
兜攬太過
左之右之
類乎龍斷者之爲。
此又私義之終不可冒承者也。
是以徊徨累日
莫省所圖
而 太庙動駕
奄在明晨
惟此本職
未及卸免。
則或不無臨時窘掣之患。
玆敢疾聲仰籲於 聽卑之天。
伏乞 聖明特垂 睿覽
俯循微懇。
遆臣新授成均大司成之任
令官方毋淆。
私分得安
不勝幸甚
纂修堂上
公元1721年
伏以臣於日昨
還差史局堂上之任
於是任。
已以文辭拙澁
見識寡陋
至煩 筵對。
屢瀆䟽辭。
終獲必遆乃已者。
而今又易一月而旋授之。
臣之文識。
時月之間。
了無毫分進益
區區迷滯之見。
豈敢遽殊於前后也哉
况今臣所帶職位。
俱係緊重奔奏
亦無暇隙
國子而有陞補合製通讀無時入泮之事。
軍門而有習操賞射朔試之事。
傍而有籌司及葯院都監之坐。
一月之中。
閒日宲少。
可及於他事
耶。
噫。
 先朝宲錄。
何等重任何等重事也。
必也揀可堪之才。
使之專心聚精。
然后可責其成效
豈可使如臣蔑裂者。
苟然充數餘力而治之哉。
在事体。
不惟未安之甚。
方當汗靑日急之日。
祗任其虛帶。
一無用之臣。
則其於 聖朝核宲之政。
尤當如何也。
懇乞 天地父母
特賜照察
諒臣微懇。
依例遆臣宲錄堂上之任
回授可堪之人。
令史得以速完。
私分得以粗安
不勝幸甚
公元1728年
辭都承旨䟽(戊申二月初四日)
伏以臣於昨政。
乍長霜坮
移知申。
一日之內。
 恩除稠疊
以臣無似
何緣獲斯。
驚惶感激
無以自措。
此係重趼之地。
敢稽叩謝之禮。
而第臣日於江上習操時。
適被凜冽風威
重以脫着失宜
觸感非細
而証形特未發。
故其翌日入參 書筵
罷出后仍以暫赴葯院之坐矣。
忽於席上渾体寒束。
指端厥冷
不能忍耐須臾
不待罷坐。
駄病徑敀。
昨今連服發汗之劑而尙無顯效
盖其本來殘病之人。
積月勞悴之餘。
寒疾乘時闖作而然耳。
勢須費了多日
可有起色
出納重地
緣臣久曠
亦甚惶恐
不得不疾聲呼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
伏乞 聖明亟賜諒察
遆臣新授職名。
於私則俾安於調息之道。
公則毋曠於惟允之任
不勝幸甚
辭吏曹參判䟽(戊申二月二十一日)
伏以臣倥侗無用
猥辱知眷。
前后 恩授。
旣踰始望。
分重任。
又担一身
臣固日夕懍懍
若隕淵谷
不意玆者。
加點用。
復畀以天官副貳之任
是任也卽臣已試蔑效之地也。
臣於前秋
盖甞佐貳本曺。
跨歷數朔。
曾不大恢力量
快湔染汚
銓注之間。
特不狼藉行私耳。
朝晝做事
終不免爲偏係之政。
一回想。
憂愧滿中
今雖使臣復出而當之。
不過如是而止。
則祗益重欺負之罪而累 則哲之明而已
此豈 殿下望臣之意。
亦豈臣當初所自期者哉。
臣方自駁之不暇
而乃復出而膺 命則是誠何人也哉
不特此也。
臣見帶將任。
許多武弁
方在手裡調選
而又當此担銓提衡之重。
一代人物
幾乎進退之矣。
豈敢當之也。
豈敢爲是也。
噫。
酌滿者易溢。
升高者必顚。
災及臣身
不足恤。
堂堂 聖朝
不患無人
而乃使如臣者幷攬其栦。
畢竟僨敗而后已。
則其於 國家亦何有利哉。
臣自聞此 命。
憂念公私
不寧累日
夫心之所不安。
義之必有未盡者也。
臣雖不肖
於其
心不安義未盡者。
固不欲强意而就之。
况在聖人不枉性之道。
豈可强而迫之耶。
玆具短䟽。
小暴至懇。
伏願 聖明亟賜鑒燭。
俯矜微忱
夬鐫臣新除職名
不勝幸甚
辭吏曹參判䟽[再䟽]
伏以昨將短䟽。
仰暴至懇。
庶幾 聖明少垂諒察
得以蒙鐫遆之 恩矣。
及承 聖批。
非惟不許
乃以卿何過辭從速行公爲 敎。
於此不勝惶隕悶蹙之至。
夫臣之於職。
無可辭之義。
固讓之爲過辭
今臣可辭之義。
略暴於前䟽。
更不必覼縷
要之無益於國。
有害於身。
則其在道理。
惟恐不過辭免
 殿下亦何必視以隨众例讓而謂之過耶。
莫非言辭短拙
誠意淺薄
不能感 聖聽而回 聖意
自顧愧恧
夫復何喩。
冒寵肩鉅。
私分已溢。
福生災。
昔賢攸戒。
則旣膺戎栦。
當政路。
不惟小臣保養自家之道。
抑恐非 殿下愛惜臣身之意也。
昨因開政 命下。
 召牌儼臨。
而所措如右
未免坐違。
迨今隕越
益增死罪
伏乞 聖明遆臣銓職之任
以安私分
勘臣違傲之罪。
以肅紀綱
不勝幸甚
御將時移本營
論時急事宜䟽。
伏以廼者湖甸小醜
雖幸就殲
岺南凶孽
又復作梗
虛宲莫的。
餘憂甚大。
然臣區區所切慮者。
乃在於潛之流城內
爲患倉猝
逆晟招中之計。
略綽傳聞
不覺身有霜而氣爲短也。
防奸折萌之策。
不可預講
而其策二焉。
卽巷統路引之法是已。
何謂巷統之法。
都城舊有五家統。
而今徒有其名
散居爲統。
無以統攝
今若各以一小巷爲統。
雖小不滿五戶多過十餘戶。
只以一巷爲限作統。
而統有首長
使之句攝各家。
作家牌。
略如王陽明十家牌法。
凡有統內來去人。
告于統首。
記在簿帳中。
備官査究
奸細無以容隱
容隱者易以査治。
若或善廉察
以致發覺
家主統首。
輕重同治其罪。
又使阾統互相句攝。
一統有罪
坊內切阾之統皆减等論罪
各坊依前尊位
一坊統數若多。
尊位一人難以獨檢。
分爲二坊或三四坊。
各置尊位
使檢坊內諸統。
五部之官
拘文南武。
各別擇差。
檢察各坊。
一如各坊之檢各統。
京兆尹之檢各部又如之。
則便成節制
非但便於禁奸
猝然移用於城丁之軍。
易以調發
我國惟平壤略有巷守之法。
盜窃行云
其效有如是矣。
何謂路引之法。
京外各頃人民
公私往來
則必出路引於該邑部。
各處梁津
要准檢路引后。
始許往來
都門出入時。
該門部將亦准檢后許其出入
以至村驛站。
皆准檢后方許容接。
奸徒之往來有碍。
此是中國之法。
事似煩苛
而以中國人物之繁庶
而猶能行之。
則以我國行之何難。
我國惟北道略倣此法。
故盜不得發。
豈非明效也哉
日昨 筵中已發端
未及盡其說矣。
昨於退守本營之后
達宵不寐。
隱憂耿耿
而今登對路遲。
防患事急。
不得不艸艸䟽陳
其中不無踈略備之日(一作目)。
窒碍難行之端。
此則惟在從長講確。
磨鍊節目之何如耳
果能以此法先試都城
次及外方
一國皆成節制
姦宄無所容隱
非但今日備患之道。
亦可以痛防僞故虛逃之弊。
未必無補丁役之政矣。
速下此䟽。
 詢問庙堂而稟處焉。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䟽中所陳。
有意見。
當詢庙堂而處之矣。
原䟽留中
辭錄勳䟽(戊申四月)
伏以臣千千萬萬意念之外。
伏聞昨日勘勳。
臣名亦入其中云。
臣䚂焉慚恧
背汗如瀉。
繼以惶駭震惕
五內墮地
殆欲狂奔疾呼不可得也
夫朝廷擧措。
宲爲貴。
矧玆勳籍
關係若何
而乃可以混錄而猥施之耶。
待罪戎垣。
參聞庙籌。
顧於警急之日。
不能挺身請往。
慷慨討賊
不能奮决戎機
協贊 宸筭
不過十數日環宮門
安坐嬉愉而止耳。
是宜有罰而無賞。
今乃以鈇鉞之誅。
博得鼎彛之記。
罔功冒賞
欺人貪天
孰甚焉。
今日搢紳大夫過於謙挹
庙堂密勿之畫。
坮閣幾之明。
方且揖讓不居
雖臣肝膈之言。
安保其必見孚於 盖高之聽。
不以面餙讓之言也。
臣故不敢索言。
獨有懇血忱。
憫蹙切迫
不容哀籲於 天地父母之前者。
臣請流涕而畢陳之。
臣聞龍亢則悔。
器滿則傾。
疾走者必顚。
暴貴者不長。
此皆理所必有勢所必至
諸史牒。
焉可誣也。
以至無似
遭遇 聖明
數年之間。
五品而躋亞卿
起書生而握兵柄
至以寒門賤族
上接天潢
任重責巨。
寵溢榮極。
斯其造物鬼神之所深忌。
祿薄祚之必不可堪者也。
常理求之。
之無生。
宜已久矣。
於此際。
登名勳券。
有以震耀之。
上犯貪天之罪。
下招過福之災。
是 殿下促臣之死也。
臣身不足恤。
而 殿下方以休戚視臣。
豈不足以上煩 聖慮之萬一也耶
然誠使臣略有可記之功。
不可以循私懇而廢彛典
初無絲毫尘露之可言。
而徒以輕蹈於淵虎尾之危。
則雖至迷昧者。
不爲也。
於此斷斷有一死。
决無承當之理。
行將納符席藁
以俟 威命
先此瀝血陳懇。
冀蒙矜怜
衷情哀迫
語欠倫脊
無任涕泣懇祝之至。
辭錄勳䟽[再䟽]
伏以臣昨暴肝血之懇。
冀格 盖高之天。
及承 聖批。
終靳允可。
莫非誠意淺薄
言辭拙訥之致。
臣誠憂憫抑塞
不知所以自措也。
噫。
之賞。
公議之所當譏。
盈盛之憂。
私分所宜戒。
以公以私。
未見其可。
而 殿下欲强使之犯至戒而蹈至危。
此豈 殿下所以綜名宲全保臣身之意也。
臣今不死於過福之灾。
則將死於違命之罪。
夫死等耳。
與其罔功叨濫
羞愧而死。
無寧速就鈇鉞之誅。
以爲人臣慢蹇者之戒。
恐亦不爲無助於振綱維一道耳。
玆敢更瀆 宸嚴
冀蒙矜許
伏願 聖明收錄勳之 命。
仍治逋違之罪。
以幸公私焉。
無任涕泣祈懇之至。
公元1721年
兵曹判書䟽(五月十一日)
伏以臣猥以庸瑣
驟玷顯要
前后凌躐
莫非重任
自守之任
繼承御營之 命。
臣亦非不知匪分也。
惟是感激 殊眷
怵廹 嚴威
未免蹲冒。
日夕懍懍
猶恐其或抵於危覄。
不料玆者。
荐承 誤恩
臣尤憂惶悶廹。
不知所以自處也。
顧玆本兵之長。
卽古所謂大司馬大將軍也。
三軍之命。
五兵之要。
二邊之備。
九法之用。
皆在一人掌握內主掌。
凡諸內外稍係軍機者。
亦罔不敀其統轄
受其型範
則其爲任也。
比諸守御御營
加重矣。
平常無事之時。
雖以通鞱略有才具者。
尙惧不稱
矧今大亂甫平。
人志未定
戎備踈虞
師律盡頹。
此時此任。
不可授之於人人
而乃使如臣無似者當之。
有何鑒識
可以取舍優劣
選才勇。
亦有何威略
可以振刷怠弛
整頓戎機也耶
噫。
滿盈之戒。
過福之惧。
前后䟽籲。
止一再。
不敢更煩。
而抑有所一端不安於中者。
朝多宿耆
才賢幷列
昔所僉擧。
無非國望
畢竟 誤點乃在於如臣助末之人。
古人所謂以新間舊。
以賤妨貴者
不幸而近之矣。
臣之一身僨敗
不足慮。
而或不有累於 殿下公明之政耶。
臣之决不可冒出者此也。
連値 國忌亝戒。
辭䟽見阻於喉司。
控籲無路。
窮蹙轉甚。
而數日之內。
七違 召命
不惟分義所不敢。
此際
本曺之難曠。
似異平時
故臣於再昨。
不獲已黽勉祗肅
若其難冒之宲猶自如也。
豈可一時之出。
仍爲蹲據之計哉。
伏乞 聖明亟賜鑒察
本兵之至重。
微臣之苦懇。
卽改新除之任
以愼政体
重國任。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今玆本曺新命
予意豈偶。
卿其勿辭。
安心行公。
過都政後辭䟽
伏以臣抱至危之疾而據至重之任
今已跨兩年
而亦以過兩大政矣。
雖使身健善耐職者當之。
固宜逡廵退裭。
而况所患痰喘
便是十年痼疾
客岁秌冬
証形又加一層
用心調息
僅延殘喘
少或失攝。
復發如期
 天地生成之澤。
不至有朝夕之慮。
而其爲癃廢人明矣。
從今以往
非但要官劇務莫以堪當。
雖至陳力就列
亦將斷望
適當 聖上悲遑之日。
不敢微臣進退
有所瀆撓。
徐當一陳情懇。
庶遂臣本志
而見帶職名。
以此病狀
尤難仍冒。
理合先遆。
此盖所畫者存。
臣豈爲銓官都政后例讓而然哉。
故於昨日以對。
 天牌再辱
未免坐違。
惶隕悚惕
達宵不寧
今始冒上辭本。
仰請譴何
伏乞 聖明
亟遆臣本兵長及備局有司之任
仍治臣前後逋慢之罪。
以勵羣工焉。
且臣初差 殯宮堂上
旋以病遆。
更未得一瞻榟室。
轉眄之頃。
遠日奄過。
感物傷時
崩裂如新
今若以身有職掌
不得陪詣於 墓所
兆哭於 下遂之時。
螻蟻微誠
無處可展。
此主痛恨
當復如何
伏乞許身隨後而往
得以哭臨執事之末。
不勝幸甚
過都政後辭䟽[再䟽]
伏以臣於昨者
猥上辭本。
冀蒙 恩遆矣。
及承 聖批。
不惟不賜允許
乃以所辭不亦過乎從速行公爲敎。
於是不任抑塞憫欝焉。
凡事已而不已之爲過。
今臣所辭。
非不已於可已。
則臣誠愚昧不知其過也。
何者
本兵重地也。
固非養病之坊。
而顧臣卽今病勢無减
便一癃廢人耳。
如有緊急公故則推移無路。
唯或間間仕進
扶擁而行。
甚駭瞻視
自知匪久並與此而將廢之。
尙何望其掌戎兵之重。
機務之劇哉。
且備局有司
爲任緊重。
而自臣病後。
循次輪直
全然廢闕
凡例文書
亦未照管
臣心之惶蹙不安
姑舍勿論
在 聖朝核宲之政。
亦甚無謂
不得不並此陳暴。
伏乞 天地父母
察臣病狀
諒臣情懇。
亟遆臣
本兵及籌司有司之任
得以安意調息
俾卒天地生成之澤。
不勝幸甚
公元1729年
陳情乞休䟽(己酉二月二十二日)
公元1727年
伏以日昨連以本曺開政及 法筵侍講
 恩召荐降。
而俱未免坐違。
臣之病狀若有一分可强之勢。
則臣安敢如是
向來只以 園陵行幸
期日猝定。
辭遜不敢
變通無路。
黽勉强起
忍死陪衛
初非有仍因盤礴之意矣。
盖臣有至可悲之情至難醫之疾。
前後辭章
俱皆踈略
而只歸於餙讓之科。
一味羈縻
解脫無期
則臣安得不悉平生
以自附於古人乞身之義乎。
噫。
臣本植性狷狹
不適時㨾。
又復昧於量己
妄懷世道之憂。
而顧其發軔
在黨論已痼之後
繼値鏡黨猖獗之際。
臣窃自悼。
以爲人心溺矣。
國事去矣。
吾寧終身一丘
不忍汚跡於群濁。
雖飽經危辱素守靡變。
長處窮約而此冞堅
及至丁未更張
 聖志赫然
若將有革滛朋公道之望。
而臣又蒙被 簡拔
處以銓司
遂乃上感 聖明知遇
下幸宿志之將售。
奮然膺命
首陳蕩平之說。
期以仰成 聖上有爲之志。
自夫前春以來
庶幾艱屯之會。
 聖志愈勵。
變難之餘。
人心知警
益思所以改前轍。
公元1726年
大道
以爲傾否泰之圖。
而難平者事。
易失者機。
天心之扶抑有在。
一世氣像頓變。
懲畏之志。
能已幾時
膠固之私。
終不可解。
世道人心
日異而月不同
所謂蕩平之治
殆乎不可成。
而臣旣踪地異前。
凮議非職
前此雖有一再 筵奏。
不過微言隱喩
曾不隨事直論
有愧於有懷必陳之義。
則不誠不忠之罪。
固已自訟。
反顧初心
一切乖剌而已矣。
噫。
臣之所以事 殿下者。
無可以藉乎者。
卽今道理獨有筋力奔走一路
庶可以仰報 洪恩之萬一。
而臣今癃痼。
宲天所廢。
枕席之外。
無地自效
生旣爲薄命不祥之人。
死將孤恩負德之鬼。
中夜以思。
但有血淚盈衾耳。
盖臣稟氣脆薄
弱冠時。
已得肺病
少有勞動呼吸關塞
升氣厥。
頃刻將絶。
數十年間
累經危域。
而顧以與世抹摋
出身以來
多在散地
調息旣久。
發作不頻。
庶幾漸次蘓完。
得爲平人矣。
自再昨年后。
劇地棼務。
叢聚一身
首尾數十朔。
盖無一日之閒。
精神血氣
暗地耗鑠。
至去冬而遂復大發
以旣痼之疾。
添積憊之祟。
變証疊出。
奇恠百狀
繼又遭罹罔極之痛。
心神益復損喪。
形殼益復危脫。
飮啖眠興。
俱失其常。
奄奄之喘。
殆若八九十人
雖幸賴天
不死。
不堪需世供職之狀。
上下之所共知。
早宜解釋職務
屛退閒居。
以爲調奍殘軀之計。
而但以生逢 聖君
身被 恩遇
明時便訣。
所不忍。
乃欲隨分調治
忍死隨遂。
或冀有絲毫之補。
葯效愈邈。
証情愈痼。
中間一再暫出
輒復增加數層。
所帶本兼諸任。
無非緊重。
一味委抛。
爲害百端
於是惶悶抑塞
不知所處
至於萬萬不得已而后
爲此乞身之計耳。
臣聞大夫之年。
禮有定限
然乃微意
血氣旺衰爲度。
非欲人之必准此限而無所前却耳。
故古之君子
有過耄期不敢告休者。
文彦博是也
有年未至而便有乞退者。
錢若水范鎭是也
寒暖飢飽。
要在自量之如何。
衣之脫着。
食之進却。
何常之有。
今臣以年則過强仕未久。
陳力就列
正當其時
不幸病已入髓
望絶驅策
强欲扶曳
以俟禮經之限。
則窃恐限未及至而無此身。
當是時 殿下雖深加哀怜
欲丐以一日之閒。
尙何及也。
及此時。
得解機務
優遊自在
隨意攝養
螻蟻之命。
得以少延。
在朝家亦無癏官曠職之弊矣。
爲利益於公私如何哉。
臣雖誠淺辭拙。
不足感激 崇聽。
然 殿下所以愛之欲生。
倘勤天地生成之仁。
何待哀號
之畢也。
使臣隹此休丐之請。
不過無職而已
名系勳府
不離京輦
朝請以時
而脫有緩急
生死以之。
職名有無
亦何關係耶。
伏乞 天地父母
哀臣之意。
怜臣之病。
先遆臣本兵及備局有司經筵之任
其餘諸兼。
亦令次第解免
勿復責以職名
仍許其休致
得以安意調息
以終餘齡焉。
治䟽將上之際。
 召牌又復儼臨。
而顧臣癃病宲狀。
如右所陳。
不得不更此違傲
罪尤萬萬矣。
伏乞亟 命攸司。
治臣慢蹇之罪。
以肅朝綱
不勝幸甚
公元1727年
答曰省䟽具悉
噫。
世道若此
在上不能誠心挽回之致。
追惟丁未下敎之語。
不自覺愧恧矣。
卿之疾恙
業已知之。
休之章。
誠是思外。
亦涉過矣。
卿其勿辭。
安意行公。
申請乞休
湖南諸島事宜䟽。
伏以臣於日昨
猥因疾痛之号。
敢陳丐休之請。
及承 批旨。
乃以卿之疾恙業已知之卿勿過辭爲敎。
有若臣之病足以可强。
故爲此辭遆者然。
盖臣於向一再出仕
忍死奔趨
强若無病之人。
今日 聖敎亦安得不如是也
然病有可强之病有不可强之病。
病在肢体則或有可强之時。
今臣之病。
在於呼吸
有時喘急
頃刻欲絶
其時也。
救死不贍
欲强之。
其可得乎。
以此之故。
曹牒堆山而多不决。
政席閱月而一不開。
本兵重地
作一養病之坊。
在臣私分
固已萬萬惶悚
而在 朝家
亦何有利益哉。
此臣所以必以辭遆爲期
而且恃 聖上欲生之仁。
不得已爲此乞身之計耳。
顧臣性本孤拙
不閒仕宦
出身十數年來
內職言之則出而膺命者。
前后不過數十日。
而自再昨年至今日。
奔走供劇。
殆無一日之隙。
則其不堪支吾之狀。
不暇言。
而勳秩崇㟴(一作嵬)。
爛然富貴之人。
豈臣之所自期。
而亦豈臣之本色耶。
始乃感激 知遇
意在圖報
拘牽事勢
轉動不得
而意未甞忘其初矣。
今乃不幸
中途病作。
不可供職責而需世用
則臣安得不念遂其平生之志也。
唐臣魏徵死。
太宗其所尙。
賜以素屛障。
此固千古君臣異恩也。
臣之不肖無狀
不足比擬前修
而 殿下禮待群阾。
曲遂萬物之德。
過唐宗遠矣。
况臣之所欲。
卽關進退大防
非比奢儉微節者耶。
遂之於死而無知之后
尙傳爲美談
遂之於生而有知之前
則其恩輕重大小
尤當如何也。
衷情所蘊。
至於此。
伏乞 聖明怜臣之病哀臣之意。
亟賜遆解本兼諸任。
仍復特准所請。
得少殘喘焉。
臣有一二淺見
於登對時一陳矣。
不可等待
敢此附陳焉。
扶安之邊山
周圍廣闊
跨海連陸。
山高谷深
至爲險隩。
兩營旣在二日四日之地。
各鎭又處二里四里百里之遠。
嘯聚之徒。
易爲依隱
雖無其患。
人心亦易以疑惑
以前逆徒憑藉邊山
作爲騷屑觀之。
亦可驗也。
本縣處於山底
名雖爲縣。
幅貟旣廣。
民戶且夥。
又有城池
束伍只有四哨。
本縣案付京外各衙門所屬保人則多至二千八百餘名矣。
今若陞本縣爲府使。
且作獨鎭。
而依他獨鎭例抄壯作隊
得一千六七百之軍。
合束伍團束。
不下二十餘哨。
每於春秌
聚會操鍊。
磨以數年。
可作有制之兵矣。
永作堂上之窠。
授以左援將之号。
隱然成一大鎭
亦足爲控制海山鎭御奸宄之道矣。
羅州海島事。
伏聞日昨 筵中。
大臣已發其端云
臣請更詳陳之。
羅州牧所諸島在於西南海中者。
多至五十七島。
捴計幅貟
長則合爲六百二十餘里。
亦三百餘里。
民戶之數。
合爲四千三百八十餘戶。
田結捴合爲四千十餘結。
其外亦有見漏二十三島。
雖是小島。
各有島名。
亦多有居民云。
此乃前全羅兵使趙儆遆敀時與
州牧使李衡詳論各島形止而來者也。
諸島乃是南漕運之所由路。
則在 朝家不可視之等閒之處。
况聞土沃民殷。
島島皆然。
所謂海島長山島。
有古設邑之跡。
至今宛然
未知沿革於何時。
而其自古海島之意。
於斯可見矣。
今此各島。
司僕與各衙門諸宮家折受之地。
羅州監牧官專管此地
設衙於望雲之地。
今若擇得諸島形勢便宜之地。
一邑巨濟之例。
望雲材瓦舡運營建則亦可以省弊。
監牧爲府使。
兼帶監牧
亦倣濟州三縣之例。
太僕及諸宮家各衙門折受屯田
使之踏驗收稅。
比前上納
海防隱然控制之成。
各處所稅。
無所損益
而於島民亦可謂一分除弊之道矣。
旣已入海設邑之後
諸島布列左右前後者。
不甚隔遠
使邑倅年年廵島。
親點民戶
使不得漏籍。
且成男丁一如西北江邊之例。
別爲點視
丁壯作隊團束。
而兼設獨鎭。
授以右援將之号。
如値兵使停操之年。
使之主張操鍊。
則足可爲海中之一關防矣。
毋論本道與他道。
人物出入島中者。
使面任問其形止。
卽卽報知官家
其中行止荒唐
又留不去者。
卽捉送官家。
以爲究覈科罪之地。
亦何有奸
逃隱之慮哉。
臣聞此后
今海美縣朴敏適來見臣。
臣與之論此事。
以爲羅州海島
卽故相臣李浣之所深慮者。
臣問李相之深慮
何從而得聞也。
以爲渠之祖父爲院幕下
所與聞於籌邊之論。
䧺以其祖之孫。
亦得有所聞家間流傳之言云云
以 孝庙朝名將
其謨深慮遠。
近世無比
其所慮者乃在海島
則尤豈非今日所當留念者耶。
今因大臣之言。
雖有詢問道臣之擧。
而我國事本多議論
畢竟了當
可必也。
此則必令本州牧使星論報后。
雖有異同之議。
斷然行之。
無或撓改焉。
此䟽將上之際。
卽因開政 召牌儼臨。
而政院答批。
至爲嚴截。
於此惶隕懍惕。
不知所措
第旣痼之疾。
卒難差愈
守株之見。
迷不知變
未免坐違 嚴召
論臣罪何。
合萬戮。
伏乞亟 命有司前后辜犯。
以爲人臣慢命者之戒。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卿之所辭疾病。
豈不知。
以此請休。
誠涉過矣。
所引情勢
尤涉過中
以此撕捱。
徒使重務久曠
卿勿過辭
從速行公。
䟽末兩件事俱是。
一件事令庙堂稟處。
一件事令庙堂依此施行
其間節目
庙堂確處焉。
吳光運乞免
伏以臣病在膏盲(一作肓)。
不能供職
不得已爲丐休之計。
再次䟽籲。
歷悉衷蘊。
逮夫 筵對。
畢伸前懇。
而誠未格天
 聖聽邈然
至以今豈卿休致時爲 敎。
於是不得已以姑休 聖旨
黽勉行公。
仰對而退。
病情無所减。
諸務一切廢闕
至於賓廳會議
亦未得進身隨參。
方在憫蹙中矣。
此際得伏見吳光運之䟽。
其所聲罪蕩平之論者。
旨意非常
論罪首。
臣宲當之。
駭惶悚怖。
無所措躬。
而亦豈意臣病而不死。
得聞此言於今日也。
盖臣自釋褐初。
妄懷世道之憂。
以此三字符。
前后封章
非此不陳。
今可歷歷可按
及至身逢有爲之會。
若將遂其平生之志。
事勢所拘。
行之不力
曾不隨事明言
有懷直陳
終使 聖明蕩平要道
若使好恕者論臣。
或可以恕臣。
而如以直截之論論臣臣之不誠不忠之罪。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
臣故於前䟽。
已自訟之萬萬。
而今光運不以此罪臣。
乃反求得別般罪目何也。
然其爲言至此
而臣又不能索言而痛卞之。
其爲不誠不忠。
又加一節矣。
此與假餙欺瞞者。
欣罪奚異哉。
爲人臣而負此名。
職任辭遆。
非所可論。
惟願早伏 嚴
誅。
以爲爲臣子而餙私瞞上者之戒。
不勝幸甚
辭大提學䟽(六月)
伏以臣陋劣之身而地至貴近
眇薄之材而位太隆重
從而握中兵之栦。
居然兩載于玆。
若針之坐。
如蚊而負。
日夕懍懍在心矣。
不意文衡重任
又降於此際。
顧臣前后凌躐
莫非臣分所不當得者。
至於是任。
尤係萬萬意想之外。
臣自聞此 命以來
益復惝怳失措
寢食俱忘。
臣有死耳。
何敢當也。
是任也。
統轄詞苑
表式儒衿。
國家詞命之重。
大小科試之嚴。
名則一有司。
而所管者殷。
所以自 祖宗朝設置以后
曾不容人人而苟授。
不敢人人而倖受。
必求當代經術文章有才德曾所儲擬於舘間者居之。
地極淸。
其選至艱。
故當其薦望也。
以主薦者之首呼爲首薦。
吅其第次
若價之定。
毋或低仰焉。
傳心故事然也。
仄聞伊日圈坐。
臣特以班資之高。
在於當爲首薦者之上。
遂至誤被 恩點。
今朝著間文辭贍暢
才望通優。
夙試於文任者磊落相望
而臣乃眇然晩進
一朝超軼而上之。
已不安。
而况彼應居臣上者。
及(一作反)在臣下
遽爾代斲
越常例。
不特盧前之媿而已
臣之不可冒昧承當正在
於此
若臣虧盈招損之惧。
蔑學無文之宲。
不可覼縷焉。
伏乞 聖明亟賜鑒諒
將臣新授兩舘提學兼知國子之任
夬許鐫免。
回授當授之人。
上以重藝苑薦剡
下以安賤臣之私分
不勝幸甚
辭吏判大提學訓三任
伏以臣於日者
略身(一作具)短䟽。
冀遆萬不近似之文任。
而誠淺語拙。
未格 宸聽
不惟不蒙准 許。
旋又授之以銓衡
申之以訓局之 命。
數日之內。
兩三重任
幷萃一身
昨因 命召体重
不獲已夜入 闕裏
祗受右符而還
終宵耿耿
憂悸滿中矣。
今者喉院以文衡銓長兩職之不爲肅謝而去。
至於推出牌。
而又未免坐違。
惶恐之極。
益不知置此身之所也。
疾痛之極。
必呼父母
人之情也。
臣請不避煩猥
具述本末次第而陳之。
臣幼而失學
長又荒嬉。
暫出於長者之門。
略聞古人文字蹊逕
且倖而得場屋虛聲
不肯一日用力
自期流俗之外。
逮至决科
書冊殆同弁髦
一切閣諸架上。
重以年來違在戎任。
靲(一作鈐)轄從而關心
筆硯益復放手
前日之獵得而剽取者。
今直消亡盡矣。
文思日以索莫
筆路日以艱澁
尋常赫号之裁。
每患淹時
循例辭䟽之呈。
或至倩人
臣宲狀。
雖指爲沒字碑可也。
尙何望其提衡藝苑而掌詞命之重乎。
况此天官之長。
卽古所謂大家(一作冢)宰也。
進退一代人物
辨別百僚之賢邪。
則此何等任也。
必求當代名宿厭服人望者居之。
然後方爲稱職
豈如臣者所可苟然充冒。
臣於銓地。
不能堅守初志
雖或有前后膺命之時。
而其貴也不過佐亞。
銓注之際。
劑量品擬。
長席在。
故可幸無罪矣。
今乃據一席之首。
黜陟臧否
由於己。
則不齊之物情
何以平允
不協人心
何以調娛
况臣以殊前之踪地。
當已今之時會
加以藻鏡公昏。
防範不以
亦何能器賢能而澄淆濁。
以塞 聖上任畀之意乎。
若夫訓局所擁者。
輦轂下萬重兵。
呼吸安危
朝夕警急
非如守御遙領外牙。
御營之只率鄕軍而已
則其依托之重。
威栦之盛。
無等倫。
不宜輕易授人。
而謂臣曾已待罪戎垣。
强笙履歷
遽然而授之。
不念此與他軍門事休自別。
而非白面書生假寵榮之地耶。
噫。
今此三者。
一國重任也。
人之當此一任
尙惧其不稱
况兼有之乎。
文武吉甫
亦將逡廵於此
顧臣殘庸湔(一作譾)劣。
百無肖似
分外 恩除
鎭日沓至
舘硏將符。
兜攪(一作攬)於左右
文啣武稱
班駁聽聞
古有是否
人謂斯何。
此臣所以惟有一死。
决不承當者也。
且念臣以菲才薄質
因緣幸會
從前忝切(一作叨)。
罔非踰涯。
夙宵懍惕。
若隕淵谷
今者非處之職。
至於此。
蚊力盡矣。
鼴腹盈矣。
過福之灾。
理所必至
此殆造物者忌臣而促臣死耳。
臣復何言。
然臣之一身生死
不足恤。
而宲恐堂堂 聖朝
官方由此而益壞。
國体因玆而益輕。
此豈細故也哉
揆以公体私義
斷無幷兼之勢。
不得不更竭肝膈之蘊。
伏乞 天地父母
亟諒懇迫至情
遆臣先授文衡之任
銓地將任。
亦令次第解免
俾使微分粗安之幸。
重任無濫授之譏。
不勝大願
無任悚蹙之至。
答曰省䟽具悉
冢宰新命
丁未特拜天官佐貳之意。
訓局將任。
宲循庙薦。
意亦非偶
辭文在。
誠爲太過
卿其安意勿辭。
從速行公。
辭吏判大提學訓三任䟽[再䟽]
伏以臣聞聖人之於疋夫
無所不及
慈父之於弱子
無所不至
苟或邈然而無憫怜之心。
恝然而無顧惜之念。
則烏在其爲聖人仁慈父之愛。
今 殿下聖人於臣慈父於臣。
凡有控極。
垂顧怜。
切惟國有三柄
用人之柄將兵之柄主文之柄是已。
其柄
至重。
而其材難全。
設官以來
未有一時而秉三柄者。
以此也。
今臣之才。
古人如何
其所處。
具僚如何
而 殿下苟然之而無難
臣亦厭然之而不辭
則其於國体如何也。
自有此 命。
親知族黨代爲懍惧
有唁而無賀。
誠以滿盈鬼神之所害。
勢位人情之所忌。
福過而災生。
寵極而辱隨。
從古人臣鮮或免此。
此臣所以中心危厲
若添罪戾
殆不知 恩遇之爲可榮。
分義之爲可怵。
其情可蹙而其心亦可悲矣。
則望 殿下不啻疋夫之於聖人弱子之於慈父
而今邈然恝焉。
了無憫怜顧惜之意。
天地之大。
猶有所憾。
爲臣今日道也。
今此三任
何莫非非臣所當得者。
藝苑提衡
尤不近似
至若銓長之任
日者 聖批雖喩以丁未特拜之意。
而顧今頭顱
却有差異者。
盖臣自初藉手而事 殿下在於是。
 殿下終始望臣責臣者亦在於是。
其如人心已痼。
世道難平。
始焉心惡。
末乃口斥。
至於兩邊幷發而極矣。
臣於間。
宲有丐休之計。
爲言不但引疾而已
則臣自量
固已熟爛
今豈異同
比來居銓職者。
率多仰體 聖意
幷除而通擬。
銓注面目
幾復十數前所見。
則臣雖出。
無以加焉。
但彼一邊人之引義自劃有除輒辭者。
無少變動
愈往愈甚
則臣雖出。
無如之何矣。
 殿下於此
旣已失可爲之會。
又未盡可爲之道。
而 聖志徒勤。
名宲未副。
則以臣不才
末流難迴之勢。
受成局已殘之着。
縱有血忱苦心
何所措手
旣知其如此。
冒榮叨華。
揚揚於政席。
則此殆近於朱子所云依托欺謾
以取爵位
言者之言。
無以拄其口矣。
臣何忍爲是
然此特從大体而言耳。
區區一念
拚死而必遆者。
豈惟而已
噫。
譬則僬僥也。
而旣負之以九鼎之重。
又益之以黃鍾大呂
迫之令起。
其必覄壓而死無疑
僬僥無可惜。
獨如所負者重器何。
嗚乎危矣
與其强其不能
不得全人與器。
曷若稍輕其負。
全人與器之爲愈焉。
懇迫之極。
至於此。
惟 殿下念之。
連因喉院啓辭。
 天牌鎭日押臨。
而顧臣三啣俱帶之時。
决無因仍冒出之勢。
一味違傲
罪何層積。
情窮勢蹙。
覔死不得
敢不煩瀆
申鳴呼焉。
伏乞 天地父母
上念天職不可輕授。
下詧臣言之非出例讓。
將臣文衡之任
亟許遆改。
將任銓職亦許次第解免
俾爲公私兩利之地。
不勝幸甚
特喩後更辭三任
伏以臣猥陳重任之决難幷兼
䟽至再上。
而 聖兪終靳。
 天牌日辱。
臣罪日積
方此惶恐悶縮矣。
不意又降 特敎。
責之以事体
喩之以太過。
飭勵之嚴。
開誨之切。
乃至於此
臣如有一分轉動之勢則何敢一向撕捱。
自取昧恩蔑分之誅哉。
第此三重任之俱係匪分。
不可一時幷帶之宲。
前后辭本旣已備陳
不必架疊
而顧臣守株之見。
與前無異
三啣俱帶之日則雖被譴何
决無變動之路。
故今於 特牌之下。
未免坐違。
臣罪至此
萬戮猶輕。
伏乞 聖明亟削臣本兼諸任。
仍令有司勘臣罪律
爲人臣慢命者之戒。
不勝幸甚
答曰。
省䟽具悉
之如固讓
决知其過矣。
所帶銓職。
本非過辭
兼管將任。
前例有焉。
雖以文任爲辭。
此非越次
未行公前。
朝拜夕遆。
日后無限撕捱乎。
本兼重焉。
雖欲陳懇。
膺命后從容陳之。
何不可。
▣▣▣違牌不顧分義乎。
卿勿更辭。
從速膺命
辭大提學
伏以臣之虛帶萬不近似之文任。
今則月已易矣。
初非有一分仍據之義。
則亦豈有一日自安之心。
煩瀆是惧。
泯默至今
若其惶隕懍惕。
何敢暫弛於寢㒱
之頃也。
然臣之滿溢之憂。
負乘之惧。
 殿下一例視之以虛讓。
不敢架說。
請以 國体申言之。
聞天生才
各有定器
國之用人
各因其材。
故夫唐虞盛時
臯司五刑不能敷敎之任
夔典八音不能惟允之責。
盖昔聖君設官分職
各有攸屬。
無相侵奪而然。
而今臣以器則窳。
以材則枵。
特是空空一物
旣已長銓地矣。
亦以掌戎柄矣。
重之文衡矣。
國之三任
幷萃一時
不特灾此反身而又害國。
不但人怒。
有鬼責。
此臣所以懍懍危慄
必欲解免者。
至於文任。
不相稱
其蔑學無文之宲。
前后辭本。
瀝陳無餘。
不必覼縷
藉令臣之學術文才
雖足堪之。
其奈方圓定形
心手無貳用。
今若左執戈矛
右挈鉛槧
而責之以其能。
則其不幾方圓互易
心手不應之敀耶。
頃日 聖批以都政之不可踰月。
責之以分義道理
又以文任之從容陳懇。
諄諄誨喩
誠感怵 恩威
未免冒昧出肅。
回視藝苑新啣
慚愧滿中
且前文衡已經年。
兩舘諸務多有積滯
應行月課等事
宜時修擧
少有賁餙文治
而臣以必遆之人。
一切廢閣
是則一日虛帶。
便有一日之害。
二日虛帶。
便有二日之害。
而徒致上
下相持。
人器俱廢。
則其於國家
亦何有利益哉。
伏乞 天地父母
怜臣哀悃
察臣至懇。
先遆臣文衡之任
俾使他務無妨
私分獲安
不勝幸甚
[更辭大提學䟽]
伏以臣昨將血籲。
敢瀆 宸嚴
以冀收新授文衡之命。
而及承 聖批。
不賜允許
至以安意勿辭爲敎。
則不惟臣文辭拙澁
不能感動 天心
而仰惟臣從前一切淸顯之職。
始雖力辭。
而只以牀(一作怵)畏殊人。
不能堅守初志
故 殿下或意其前如是
未必不如是也
一䟽二䟽
終始靳兪。
此臣罪也。
慚赧之極。
尙復何尤。
然顧此三舘重任
非比他職。
區區自劃。
亦已審固。
雖或重被譴何
義在必遆乃已。
此宲非依違冒據爲一二例辭而止者。
玆敢更披肝膈之蘊。
以竭 聽卑之聦。
伏乞 聖慈賜怜察。
亟遆臣非分匪才之新任
得以無損國体
獲安於臣心。
以公以私。
萬萬俱幸。
過都政後更辭三任
伏以臣於天官長席之任
不惟萬萬不似。
自量已熟。
莫可副 聖意之萬一。
當初迫於 嚴命
冒昧一出者。
只欲挨過都政爲必遆計。
非敢有因仍蹲據之
意矣。
過政后例呈辭單之翌日
卽因鞠獄体重
出膺金吾之 命。
旋以病遆。
復尋初單。
見阻於喉院。
方在悶㭗之中。
數昨不獲已入 闕。
已入之后不獲已赴於政廳。
昨又以 太庙展謁
不敢坐家
猥充於前廂之列。
此皆前后事勢使然
而大與臣初意相左
或出或入。
不成規例
臣宲自愧其無據
人謂臣尤當如何
重念迂愚湔(一作譾)劣。
蒙被不世眷知
數年之間。
致位至此
國之重任
咸萃於一身
此殆臣死期將迫。
莫之然而然耳。
然此猶以私而言耳。
國体言之。
堂堂 聖朝
不患無人
奚必取一無能之物。
徒使辱高位而速官謗也哉
以言于銓曺聞見甚短。
昏謬不審之愧。
以言于戎政號令不武
無節制驕悍之能。
至於文任則顧今舘閣多有擧行之事。
而當遆未遆。
便作虛窠。
其於公私
亦何有利益哉。
衷情所迫。
不得不更申呼籲
伏乞 天地父母
怜臣哀懇
察臣至情
先遆臣文衡之職。
餘本兼諸任。
亦令次第解免
使臣獲安
公体無損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向日筵中已喩卿之若是辭焉。
予則曰過矣。
卿其宜遵前旨。
勿辭安意行公。
違牌后辭本兼諸任䟽
伏以臣於卽者。
見擬監試覄試一所試官之望。
 召牌仍以押至。
顧玆試牌事重
豈敢爲坐違之計。
以蹈近弊之謬也。
伏念臣身鎖在考院則軍門銓部凡事
不無拘掣難行之慮。
且臣於近日觸寒奔走之餘。
舊患痰喘挾感闖發。
頑痰塞胸。
不能呼吸
方此落席涔涔
朝旣違 經筵之牌。
今又未克祗承
臣罪至此
尤合重譴。
伏乞 聖明遆臣本兼諸任。
仍命有司勘臣違牌之罪。
以礪他人
得以振肅頹綱
不勝幸甚
引咎兼辭禁將兼察䟽
伏以臣於昨日 筵中。
猥引故相臣徐文辭訓時事
有所仰達矣。
及退而考文蹟。
則與所奏者大相差爽
盖其言初雖得於其一家人
急於陳懇。
未及攷宲。
遽以略綽傳聞之語。
至聞於咫尺之前
則其告君不審之罪。
在所難免
而若臣本不近似於本局之任
自知甚明。
乞遆臣訓鍊大將
俾使國之戎政有所重焉。
且臣於昨夕伏承禁衛大將兼察之 命。
而第軍門大將有故都提擧捴察。
自是前例
見今本營提調無故在京。
則臣不可因仍冒兼也明矣。
伏乞 聖明俯加諒察
亟收臣兼察之 命。
毋令臣
昧然苟冒
以安私分
不勝幸甚
公元1730年
玉堂䟽辭銓職䟽(庚戌正月二十日)
公元1727年
伏以臣猥以迂愚薄劣之材。
久當進退人物之地。
劑量不審
釁尤百出
早晩人言之來。
固已自料矣。
日昨儒臣之䟽果出。
而其爲言儘覺淸峻
不勝瞿然之至。
臣於討鏡黨。
亦豈後於儒臣而然哉。
大抵模則所謂伸救鏡黨云者
非伸救也。
不過斥之不嚴
此則時勢也。
不可專責於時模。
其后言議
與鏡黨絶異
任𪼛則自聞十八日 筵敎洞諭源頭之后
不無懺悔初頭立異之意云。
此則聽於𪼛者傳於臣如此
古人自新之路。
聖世無終棄之物。
於此兩人
自有權度
切附於與后不與前之義。
而猶不敢突然收擬。
俱經一番白后檢擧
况今雖或不信君父之言。
膠守前套若氣節者。
猶冀其或悟。
不曾分別
一倂通擬。
而今儒臣於此兩人
前過不責來效
切恐儒臣思之未周也。
至於趙廸命事
銓郞之通之陞之。
郞官主之。
而渠欲徑陞於未入銓望之前
略已見諾於主通之銓郞。
榮塗在前而必欲斂避。
其心可貴而其願亦不可不遂
故臣果陞擬於外任矣。
今者請仍之議。
發於公論之地。
以此以彼。
莫非臣冒
銓衡
不能防範而審政例之致。
俯仰慚悚
尙誰咎哉。
第念居此任者。
罹此政注間非斥。
冒沒仍據。
斷無是理。
不得不坐違 天牌。
敢此據宲呼籲於 慈覄之聽。
伏乞 聖明斥遆臣銓長之任
俾得允物情而安私分
且治臣前后逋慢之罪。
以警百隷怠傲
不勝幸甚
答曰省䟽具悉
事業洞燭
卿何過嫌。
卿其安意勿辭。
從速行公。
三度加由後辭銓職䟽(二月)
伏以世常以二大政爲銓官之瓜限。
瓜熟則代。
過則遆。
卽古例然也。
顧臣已過二大政則近來未有如臣之耐久於銓地者。
而今者加由之 命又下於格外。
於此憂惶悶迫。
益不知置身之所也。
窃伏念臣本無似。
遭値不世知遇
從前凌躐
罔非踰分。
至若天官重任
尤豈如臣所可承當者也。
祗緣 聖明不知臣之不肖
前后 批旨。
丁寧懇勤。
若有以勉於臣者。
誠愚不自量
黽勉一出
因仍蹲冒。
以至于今。
幸位著之間。
驟見之則略綽近似於辛乙年前面目。
罔非我 殿下堅定聖志
至誠矯革之化。
而臣則不過考案分排。
循資備擬而已
取舍之際。
雖或無甚
低仰
而驢技止此。
嫫醜難掩
銓衡之設。
不亶使然
尙何望其進於此者哉。
正須急求力量足以鎭浮議。
才德足以服众心。
愚庸懦弱不如臣者。
以此任。
然后當益有可觀
而將以致 殿下之所欲爲矣。
臣之可遆之端則豈特昏謬不察廢闕典例之罪而已哉。
且以臣分言之。
小器易溢。
不可久處於權地。
國体言之。
公議至嚴
不可偏畀以重柄
臣之此言。
刳肝瀝血
臣之此心。
鬼知神臨。
豈敢隨例餙讓而止哉。
玆於 天牌之下。
輒敢坐違。
惶隕之極。
罔知攸措。
伏願 聖明察切至之言。
憐臣危迫之忱。
先遆臣銓長之任
以幸國事
以安私分
且治臣逋慢之罪。
得以振肅朝綱
不勝幸甚
公元1730年
因坮推更辭銓職䟽(庚戌三月初四日)
伏以臣於銓任。
義在必遆。
呈辭䟽。
累犯逋慢
而頃於動 駕前數日。
因喉院陳稟。
以將任 牌招。
不敢坐違。
詣闕中。
而旣詣之後進退不得
姑以出仕書出。
以至于今。
而其意則已有所劃定者矣。
昨伏聞憲臣以 寧陵參奉李漢誡之誡字改付標事。
有請推之 啓。
於此不勝瞿然之至。
訥卽誡之弟。
而元非生進。
且方在謫。
則宜無可論。
而持臣
昏謬甚。
呼望之際。
認弟爲兄。
換誡書訥。
至於受 點矣。
旣覺其誤字則例當改標。
而待其開政。
方可入 啓。
則差在數之后
亦其勢使然
然初若以熟知之人擧擬則雖是兄弟之間。
豈有錯認換書之弊哉。
銓体至重。
在所詳愼
憲臣之責以不審。
甚覺精當
備之罰。
亦云太輕歇矣。
顧此一着
足以助臣之遆。
而若臣區區可遆之義。
前此䟽籲。
雖已略暴。
今豈惧瀆擾之罪。
不以疾聲之呼哉。
噫。
臣本不肖無狀
猥蒙不世 洪渥。
文啣武寄。
斑駁一身
位任太盛。
榮耀太極
固已駭人眼目
至若天官之長。
本非瑣瑣如臣者所可玷汚。
亦非如臣者所可承當
考案閱簿。
隨闕塡差。
臣或可爲。
而至於銓衡九流
品藻淸濁
得以平允物情
非臣之所能爲
表率諸曺
総統百度
尤豈臣之所能爲者哉。
不惟自知甚明。
適足以差當世而辱搢紳
則此豈細故也哉
臣故挨過大政
欲得而后已。
而 聖上視以過政后例讓。
不賜兪允
莫非辭旨短拙
誠意淺薄
不足以感回 宸聽
而臣意弥堅。
臣罪愈積。
無寧早被譴何
决不敢爲仍蹲更冒之計也。
伏乞 天地父母
曲加諒察
將臣所帶銓職。
許卽解免
俾幸公私焉。
且臣治䟽將上之
際。
因 法筵開講之命。
 召牌儼臨。
而顧今事勢如右
未免違逋。
惶隕悚惕
無所措。
亟命攸司。
兼治臣前后慢蹇之罪。
以肅朝綱
不勝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