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H 页
策问
  [道学之传]
问。太极既判。道在天地。人文既著。道在圣人。圣人既殁。道在方策。越自河马负图而伏羲象之。以画八卦。洛龟呈书而神禹则之。以衍九畴。凡阴阳五行之气。天地万物之理。莫不具于二书。而其所以画奇耦而观变化。推位数而辨生成者。岂无次第先后之可言欤。孔子之删诗书述礼乐修春秋。皆是载道之具而寓意不同。孟氏之正人心卫圣道辟邪说。俱是明学之要而立言各异。论其归宿之地。则亦有一以贯之者欤。孔门弟子不为不多。而颜氏,曾氏之传。独得其宗。孟氏门人亦不为少。而万章,公孙之徒。俱未得其要者。何欤。嬴秦焚坑之后。道学之传。入于长夜。而天不欲丧斯文。帝王心学。幸得于孔壁之藏。而礼家经文。皆出于汉儒之傅会。亦可谓道学之得其传欤。汉唐以来。诸儒或治一经而名家或著书立言。以垂后者指不胜屈。而其能得道学之宗。为一代醇儒者。谁欤。大宋启运。真儒辈出。继往开来者。不特讲磨遗经以绍绝学。各自著述。羽翼六经者。如周濂溪太极图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L 页
说。程伊川易传。张横渠正蒙。邵尧夫皇极经世。司马公资治通鉴。果皆尽契于圣经欤。抑有醇疵之可指欤。南渡以后。名儒硕士蔚然而出。以传斯道者非止一二。而惟我考亭先生。发挥道学。优造圣域。平生所著不知其几千万言。而其学所入之处。可得而言欤。同时陆子静。亦一时名儒。而无极太极之辩。诋疵极翁之学。使学者歧而为二。二家道学之所宗。果何归欤。青丘一域。僻在海隅。而道学之传。无让中华。祭酒之精深。圃老之研穷。是其卓卓者。而式至我朝。佔毕,寒暄。为一世儒宗。晦老,退爷。传斯文正脉。其馀若一蠹,静庵,鹤峰,西厓数君子者。亦皆为士林之领袖。其师受渊源。学问精粗。有历历可指者欤。试观今日斯文之盛。大有愧于古昔。凡袖衣冠木而厕于章甫之列者。只事口耳之学。而无躬行之实。徒尚章句之末。而无心得之要。使夫道学榛芜。至于节义名行大有所歉然者。岂非斯道之不幸欤。如欲学圣人之学。行圣人之道。能入于光明盛大之域。而不为偏狭固滞之所误。其道何由。诸生志道力行。必有所得。其各悉著于篇。
西铭对策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H 页
对昔朱夫子答汪尚书问曰。西铭一书。前此看得卤莽。近始仔细玩味。方知此书无一字无下落。无一语无次序。与程叔子易序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语。如合符契。朱子之意。槩以为自道理上求之。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源也。自事物上推之。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故曰其文理密察有如此者。若于此看得分明。则所谓一源无间之实。瞭然于心目之间矣。愚尝因是而推之。天下无无对之物而惟理无对者。何也。理一而无二故也。然而化生万物。则其理虽一而其分即殊。然则有是理即有是气。有是气即有是物。其大小之分。亲疏之等。至有百千万亿而不能齐也。不有圣贤者出。而表揭要的开示愚蒙。则孰能合其异而反其同哉。西铭之作。意盖如此。而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者。可谓一言以蔽之矣。是以仁人君子之心。体一元流行之理而立仁之体。究万化散殊之分而达义之用。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蔽。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殊等。而不牿于为我之私。此西铭之大旨。而历观古今无人识此意者。以西铭宗子之尊。而居西铭大君之位。体西铭理一之仁。而行西铭分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L 页
殊之义者。其惟我 圣后乎。越自即阼以来。十馀年间。恫朝著之不靖。闷生灵之多瘠。屡降哀痛之诏。冀图荡平之化者。盖欲推覆载生成之仁。而使万殊者。归之于一本也。以至老老幼幼之政。省刑蠲租之教。相随续而史不绝书者。何莫非体天地生物之心而使我赤子。涵囿于一包大化之中哉。原其立心处事。发政施仁。莫不吻合于西铭理一分殊之义。流出于西铭仁体义用之心。而今我主司承纶策士。体 圣上同胞吾与之仁。承 圣上一视同仁之化。首举西铭发为问目者。其意盖不偶然。而亦有得于承流宣化之道矣。昔在宋理宗朝。湖广乡试策士。以横渠东铭为问。福宁人徐容对以为砭愚虽切于学者警省工夫。而不若订顽一篇包括仁义大旨。有切于体用之学。遂反问而对以西铭。如愚肤浅。虽不及古人。而主司见识。有不可与宋儒同日语者矣。请以所得于徐容者。为执事扬扢焉。遂为之说曰。先儒谓西铭一篇。到古人所未到。盖其为书。首言混一之理。中道散殊之分。而末乃结之以存顺殁宁。奚哉。均得是理。人与物同。而气化所赋。人与物异。有厚薄偏全之殊。有亲疏贵贱之异。所以同者。理之一也。所以异者。分之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H 页
殊也。是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浑然之中有灿然者存焉。固不可析而二之。亦不可混而一之。此所以先之以理一。而后之以分殊也。虽然。徒知一本之理。而不知万殊之分。则是有体而无用也。徒知万殊之分。而不知一本之理。则是有用而无体也。此西铭所以横说竖说彻头彻尾。体无不该。而用无不周者也。诚使世之学者。体仁以存之。精义以达之。则虽造语精深。措意广大。而岂有龃龉难解之理乎。请逐明问。敢竭愚见。噫。天吾覆也地吾载也。而盈两间林林总总者。莫不受乾坤之理以为性情。莫不禀乾坤之气以为形体。则生我育我者。非我父母乎。与我同气者。非我同胞乎。然而气类有偏全通塞之殊。则通而全者为同胞。塞而偏者为吾与。所以有同胞吾与之异也。地位有尊卑上下之分。则上而君者为宗子。下而臣者为家相。所以有宗子家相之别也。先儒不云乎。天地者。乾坤之皮壳。乾坤者。天地之性情。则不曰天地而谓之乾坤者。盖取诸易而宗子为子之义。愚于周颂昊天其子之之义。得之矣。朱子所谓以藐然之身。混合无间而位乎中。便是子道也者。其不以是欤。阴阳之气。塞乎两间。而人物之所资以为体。则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L 页
此其塞之体也。而周子所谓二五之精也。健顺之理。为气之帅。而人物之所得以为性。则此其帅之性也。而周子所谓无极之真也。然而其中有智愚才不肖之别。有贤秀圣合德之异者。岂不以气禀之清浊而分剂之不一乎。执事必欲闻所以为子翼为纯孝。所以为悖德为贼仁。所以为无忝为匪懈之说。则愚请推本而极言之。盖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是性。犹子受父母之气以生而有是身。然则人之性。虽受天地。而实则禀气于父母也。子之身虽体父母。而实则赋形于天地也。天地为人之父母。则事亲者。其可不保养天地之性乎。父母为子之天地。则事天者。其可不保爱父母之身乎。是以常存兢畏而保守天命者。犹人子敬亲之至而能敬其身者也。是非子之翼也乎。不待思勉而顺保天性者。犹人子爱亲之纯而能爱其身者也。是非纯乎孝者乎。此则所谓践形者之事而天地克肖之子也。德者。父母所以与我之心。而今乃违之悖之。则是不爱其亲也。不爱其亲者。非绝天之理乎。仁者。父母所以与我之性。而今乃害之贼之。则是自戕其亲也。自戕其亲者。非逆天之性乎。此则所谓济恶者事而天地不才之子也。知天地发育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H 页
之化。则吾亦能为天地之事而可以善述吾父母之事矣。通天地神明之德。则吾亦能存天地之心而可以善继吾父母之志矣。此非所谓乐且不忧而圣其合德之事乎。俨若对越乎天。而不愧于幽独之际者。是则天地父母无忝无辱之子也。惕然存省乎心。而无息于造次之间者。是则事天事亲不怠不懈之子也。此非所谓于时保之而贤其秀者之事乎。故曰前一节。明人为天地之子。而天地为人之父母。后一节。言人之事天地。当如子之事父母。事亲事天。虽若两事。然事亲者。即所以为事天之推。而善事天者。乃所以为善事其亲者也。知天之不可不事而以此修身。如崇伯子之恶旨酒。则为顾养。知亲之不可不事而以此推人。如颖封人之食舍肉。则为锡类。以此处常而尽其道。则为底豫为归全。以此处变而尽吾心。则为待烹为顺令。死生顺逆。处之如一。子道人道。两无所憾。则岂不为仁人之极则而孝子之顺节乎。何执事疑于不当辨而策其不当问。该于所可泛而略其所可详乎。无乃引而不发。以待自言而欲试平日讲磨之力耶。今夫钟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此钟之常也。若夫不撞而自鸣。则鞈人未尝不以为异。今愚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L 页
之自言。无乃近不撞之鸣而得不为鞈人之所异耶。姑就主司所问者而评之。申生之待烹。伯奇之顺令。虽似未尽于底豫归全之孝。而原其承顺亲意则一也。穷神之妙。知化之大。虽若有间于善继善述之事。而论其奉若天心则一也。君臣长幼。首举提纲。而下面论说。俱是张目。则所谓保之翼之无忝而匪懈者。何莫非宗子尊高慈幼之事。体天事天。固非一端。而全篇旨诀。自有归宿。则所谓体受勇从厚生而玉成者。何莫非孝子乐天顺命之事也。上一截统合为论。则所以为仁之全体。下一截分开说破。则所以为达用之工夫。说到义精仁熟而名以订顽。则有招拳惹踢之虑。故程先生之改称西铭。防俗儒之争竞。撰得微辞奥旨而训解造深。则有凿空驾诡之戒。故朱夫子之不示门人。恐后学之传疑。此明道所以有惟子厚笔力可以及此。他人无缘做得之语。而孟子以后。未有人造此极之称者也。是岂濂洛诸老先生果不及其阃域。而子厚之透知邃见。果有优于伯叔两程耶。辞达理通。见高识精。则比之于观窥北斗者。无足怪也。穷神知化。任重道远。则拟之于曾子弘毅。有何疑乎。伊川设教。必以是书者。欲示学者求仁之方。而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H 页
棕山偏见。反致诋毁。则是犹僬侥之议千匀耳。云谷解释。只是气塞理帅之语。图上通晓。不过仁体义用之学。而总而言之。同胞吾与以上。为是书之头面。大君宗子以下。为是书之要领。分而言之。知化穷神以上。为是书之纲纪。不愧屋漏以下。为是书之条目。欲道其详。语长难竟。寸晷之下。何必缕陈。万物虽为一体。而疏戚异等。不流于无父。则可谓墨氏之兼爱乎。太极便在吾心。而直养无害。充塞乎两间。则有似孟氏之浩然矣。一读是书。涣然冰释而便称中庸之理者游定夫也。半年讲磨。透得精深而并得大学而归者。尹和靖也。噫。斯二先生者。其知见虽有迟速。而其造诣则固无精粗矣。然而和靖门人祭文曰。丕哉圣谟。六经之编。耳顺心得。如诵己言。又安知讲明之际。锐者之为疏。而钝者之为密乎。吾夫子忠恕一贯。虽是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明圣人大本达道之用。而其所以一以贯之者。乃是天道之纯亦不已。则其大而化之之妙。奚但子厚之得之于言意之表者哉。是可谓计较其父祖年甲矣。颜子克复之工。能合天地之道。则其于西铭之理。已是几非在我。而曾氏风咏。不过狂狷之偶见。茂叔太极之图。挑出造化之妙。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L 页
则其于西铭之义。可谓见得全体。而邵子经世。亦是偏霸之手段。然而点也之尧舜气象。尧夫之腑肺收春者。亦岂非体认仁体义用之学。妙契理一分殊之义者乎。圣经贤传说破此理者何限。而若言其最紧处。大学之明德至善。中庸之天命率性。论语之说仁。孟子之尽心。是其劈析说也。往古来今。全体此理者几人。而若论其上达者。达而施之者。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焉。穷而养之者。有颜,曾,思,孟,周,邵,程,朱焉。是其合德者也。如欲极评而殚论。则有似绘天而酌海。请举是书大旨而论之。昔有人问于杨龟山曰。论语一篇。何者为要切。龟山曰。皆要切。朱子于门人答书中。称其为名言。愚亦曰。西铭一书皆要切。而求其最要。则不过曰气塞帅性。同胞吾与。穷神知化数个语耳。诚使体验而认其理。充养而尽是理。则工夫极处。其气象何如。气象好时。其神化何如。直劈横截。自有界限之分明。棋盘下子。可见比拟之丁宁。理会古人之心。作为文字之妙。正如杜循之法界。愚闻于杨龟山说矣。提得三句义理。打开一篇纲领。正似义题之说破。愚得于朱紫阳论矣。横说父乾母坤之理。而同胞吾与之仁。皆从此出。则即一本而万殊也。譬之先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H 页
天易图。则邵子所谓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也。竖说体天事亲之道。而尊高慈幼之义。皆由是行。则即分殊而理一也。譬之后天易图。则邵子所谓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南轩所谓西铭易理者。不以是欤。东铭虽是一时之作。而旨意之深浅。有不可同日语者。正蒙。虽出一人之手。而辞义之微奥。又或有过高之弊。岂若是书之为仁之至而义之尽。体之立而用之宏乎。春坊载诞。而便动颜色之喜者。可见同胞之仁。翳桑见饿。而即失馔膳之美者。可知一视之义。推此心也。乾坤岂不为我之父母。民物岂不为我之兄弟乎。斯可谓能尽西铭之道矣。大抵西铭一篇。推亲亲之厚。以大无我之公。因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道。名虚而理实。语圆而意周。穷天人之本源。则无往而非一本之理。破物我之私累。则无适而非分殊之义。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则浑然涵育处。是仁之体。截然分别处。是义之用。其理未尝不一。故合天下之人。而皆视吾兄弟。其分未尝不殊。故在同胞之中。而已分其尊卑。则信所谓称物平施而体用兼全之道也。其立言微奥而规谟广博。造义通畅而条理精邃。仁者见之而以为仁者。以其仁足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L 页
以体此理也。智者见之而以为智者。以其智足以知此理也。知虽未至而行犹及之。则贤者之所勉而行也。知无不周而行无不至。则圣人之所安而行也。生知学知者之为仁为智。皆在于此。安行勉行者之为圣为贤。亦由乎此。则秦,汉以降。固未有透得此义理。而亦未有做到此地位者。玆岂非道学文字之祖宗而学者入德之门户耶。然而世之知此理者鲜矣。局于偏浅者。以为迂阔而无补于实用。拘于卑近者。以为高远而不切于下学。习不察行不著而终身不达其义者有之。出乎口入乎耳而全然不体其理者有之。前贤吃紧为人之意。止于空虚之谈。若是者何哉。至妙之理。非粗心大胆之所可觑得。至邃之义。非浅见薄识之所可理会。必也措心于义理之源。游意于高明之域。字求其训。而以至字字瀜会。句究其义。而以至句句烂熟。知之尽矣而不曰吾知之已尽。见之明矣而不曰吾见之已明。益尽在我之心而察夫是书之义。益明在我之理。而验夫是书之训。则裘领既挈矣。毛焉有不顺乎。大纲既提矣。目焉有不张乎。其所会极而归极者。若统之有宗。而会之有元。其所精义而致用者。若根畅叶茂而水到船浮。以至于豁然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H 页
贯通而无所留碍。则太极浑沦之理。便在吾胸中。而天地万物之生。便作吾一体。凡厥戴圆而履方者。皆我之同胞。凡厥飞潜而动植者。皆我之同类。夫岂有与己不相干涉之理乎。于是乎子谅之心。春嘘而物茁。仁爱之理。火燃而泉达。洞然八荒。皆在我门闼。而大包群皆生(丁乙)。作吾眷累矣。由是焉推长长之义。而知高年之可尊。推幼幼之义。而知孤弱之当慈。则举天下疲癃残疾鳏寡孤独之颠连者。孰不涵囿乐育于大化一视之中哉。于以保天而尽子翼之道。于以乐天而尽纯孝之诚。以至于知化穷神而有参赞位育之妙。则斯可谓善继善述。而其所以上达天德者。都不在明理而尽心乎。请抽馀蕴。更演而为之说曰。西铭一书。虽推理一分殊之义。而其归每在理字上。虽明仁体义用之学。而其要每在仁字上。何也。以其无一本之理。全体之仁。则虽有万殊之分适用之义。而无所主也。虽然。专言理一。而不言其分之有殊。则政似木之有干而无条。专言仁体。而不言其义之为用。则政似水之有源而无派。且恐世之驰心空妙者。喜合恶离。喜同恶异。末流将至于旷荡阔远想像恍惚而无着模之地。则其弊不但无星之秤。无寸之尺而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L 页
已。故张子之著比书也。裁度义理。极费区处。而其体用本末内外宾主相资相须之妙。有非后学之所可轻易议者。是以。虽以朱门高弟知旧如吕子约,张定叟之见。犹有所疑而不能无往复分疏之辨。而独杨中立答伊川先生论西铭之书。有释然无憾之语。则先生读之曰。杨时也未释然。噫。以龟山学问之精。见识之高。而程夫子犹未之许。则况下于龟山者哉。夫以俗儒胶固之见而妄加讥评者。固是杨氏之罪人。而徒事诵说。不知义理者。亦非程门之罪人乎。窃观今日学者以太极性命之理。为自家常茶。以西铭天人之说。为日用恒谈。而究其归则非但失一视同胞之义。天与人了无交涉。物与我邈不相与。尽心知性者。已矣难见。而伤伦害理者。或多有之。居庙堂而共寅协者。色目异门。则至亲寻戈戟。处乡党而修姻睦者。论议殊涂。则天显成仇敌。以至老老幼幼之反。而尊高慈弱之化熄矣。体仁用义之反。而畔道悖德之风起矣。向所谓知化而善述。穷神而善继者。只归无实之空谈。则其可望保天而尽子翼之道。体圣而合贤秀之美乎。若是者。非独拘儒俗士口耳学术之过。亦由国家取士之方专以文字之工而不贵夫平日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H 页
讲究之力也。诚使今日有如朱子者。修贡举之议而道以明理尽性之学。则其于正人心革士风。何有。谨对。
周正春一月辨
周正建子之春。先儒辨之详矣。麟史春王之正。胡文定以为鲁史本书十一月。孔子改作春正月。且以商元祀十二月。秦史冬十月为證。朱子辨之曰。周人初不改月。未有明据。故文定只以商秦二事为据。以彼之博洽精勤。所取犹止于此。则无他可考必矣。此某所以不敢信也。泰誓十三年春。汉孔氏以为周改正朔。亦改月数。故泰誓以子月为春。武成以子月为一月。蔡九峰辨之曰。四时改易。尤为无艺。冬不可以为春。寒不可以为煖。固不待辨而明也。且引臣工诗暮春新畬来牟受明之说以證之。夫文定不改月之说。朱子疑之。汉孔氏改月之说。蔡九峰非之。朱,蔡之论。若是相反。何也。朱子答吴晦叔书曰。春秋既是国乘。则必用时王之正。周人固已改月。而其比商书不同者。盖后世之弥文也。秦,汉之直称十月者。其制度之阙略耳。其与林择之书曰。三代正朔。以元祀十有二月考之。则商人以丑月为岁首而不改月号。以孟子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L 页
七八月十一月十二月考之。则周人以子月为正月而不改时若。于胡传之说。则是周亦未尝改月。而孔子特以夏正夤月为岁首。月下所书之事。却是周正建子月事。若是则月与事尝相左两月。恐圣人制作之意。必不如是之纷更烦扰。施设之法。必不如是之错乱无章也。夫以朱子二书所论观之。则武成一月之为建子必矣。子月既为一月。则泰誓之春为建子之月明矣。而九峰于泰誓,武成注。直以孟春建寅之月书之。何也。盖尝以是而历考先儒之说。载在经注者。若林氏若汪氏。最为精详矣。前汉律历志曰。周师初发。以殷之十一月戊子后三日。得周正月辛卯朔。至戊午渡孟津。此言武王伐纣己卯年子月。在周则为正月。而在殷则为十二月也。林少颖引此释之曰。孟津去周九百里。师行日三十里。以师行三日一誓之律推之。则三十日丁巳。已次河南。既誓而后渡河。既渡而复誓师也。泰誓中篇戊午次河朔。循师而誓者。即三令五申之意也。又律历志曰。武王以正月辛卯朔戊午渡孟津。明日己未冬至。此言武成篇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为子月初二初三。而二十九日为冬至矣。若是则癸亥之陈于商郊。甲子之会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H 页
于牧野。非丑月初三初四日乎。汪所性引此辨之曰。今以唐历溯而上之。无一不合。则辛卯己未之为子月朔至日。癸亥甲子之为丑月三四日。明矣。又曰。礼记称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又引孟献子言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而曰七月之禘。夫夏至之日。例在五月。而今曰七月日至。则礼记之称巳月为季夏审矣。巳月既为季夏。则子月固当为孟春。凡此数说。皆因律历而测其必然矣。且己未冬至。既在子月二十九日。则丑月大寒中气退出本月之外而后丑月为闰者。此律历之法也。朱夫子亦引诸家推历之说。以为此年二月有闰。则四月丁未为十九日。庚戌为二十二日。此以建丑为二月而建卯为四月矣。故朱子论之曰。以日次考之。则十九日丁未。二十二日庚戌。当在乙巳既生魄之后。而以编章次序言之。两日俱在生魄之前。事理有不当然者。故知丁未祀于周庙以下二十七字。当在百工受命于周之下。既生魄以下十四字。当在示天下不服之下。此则朱夫子亦因历家之说而信其章次先后之倒易矣。嗟乎。律历之书。又曷可少之哉。自麟笔已绝。壁经始出之后。汉唐宋诸儒大是非。未有过于周正夤子冬春之辨。而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L 页
终未得的正之论。至今为千古不决之疑。而蒙愚之见。必以林氏,汪氏律历考据之说。为的然可信者。奚哉。若使律历志只有周己卯子月辛卯朔己未冬至之说而无他可證。则固不当勇往直前质疑稽信。而今以汉武帝太初纪元丁丑年子月甲子朔旦冬至之法。逆推殷周朔至。顺推汉宋朔至而无不契合。则以是知泰誓之春。武成之一月。必是为建子而无所疑贰者也。若以瞽说为无稽。请得以细推之。夫自武王己卯。至东周君末年辛亥阳人之迁。历年有八百七十三矣。自秦庄襄元年壬子。历吕政庚辰并六国而至子婴甲午轵道之降。历年四十三矣。自汉祖乙未元年。历惠吕文景。至武帝纪元太初历丁丑年子月甲子朔至。历年一百单三。周武己卯之于汉武丁丑。共计得一千一十九年。以十九岁七闰之法推之。以算日算甲。则其间日数。有三十七万一千八百二十四日零六时。而以周己未至日。计至汉甲子至日。除之以六十干支还甲之数。则己未六千一百九十七还而馀已有四日半。此所以周己卯日至之侯。在于己未日午初刻。而汉丁丑日至之侯在于甲子日子初刻也。此法汗漫而难究。眇细而难破。故愚尝演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H 页
出期注条定算数。以一期三百六十六之法。推之于七闰一章而以为十九岁算日之法。以一章二百三十五之法。推之于四章一统而以为七十六年算月之法。以一统四百六十二甲之法。推之于五统一运而以为算甲之法。以一运三百八十年之法。推之于八运一宗而以为算年之法。盖尝排布条例。纵横沿溯。则合朔日时刻。轮回于七十六还甲四千五百六十年之后。运气日时刻。轮回于单四甲二百四十年之后推此以求。则二十宗六会。十二会一元。岁日刻分推移之变。天地气化运行之数。昭然如一日矣。岂独太初历甲子朔旦冬至之法。为周己卯历日證左而已乎。愚之为此极辨竭论。初非欲学历家者流。将欲以此法。质周书春一月夤子之辨。而不可以单验孤證。剖破千古靡质之疑。故稽诸古乘。历考遗事。又有一大验可考者。春秋鲁僖公丙寅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日有食之。上距周武王元年己卯者。四百六十八年。下至汉武帝太初纪元丁丑年。五百五十一年。而以四章一统推历法算之。则己卯之于丙夤。恰得二十四章十二年。而周书春一月壬辰旁死魄戊午。次于河朔。明日己未冬至。与春王正月辛亥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L 页
朔日南至。如合符契。丙寅之于丁丑。恰得二十九章。而太初历子月甲子朔旦冬至。毫忽无差。然则千百世月会之数。万亿年日至之度。岂可不由是而推之乎。甲辰以后虞夏朔至之法。史失其详。虽无可考。然而其重黎羲和之职。犹有历代传承之法。故汉氏律历之比周无差者。以其去周之未远也。夫太初历。既是太史令司马迁之所釐正。故合朔运气之法。最为精密。律历志。又是汉儒中号为博雅者之所撰定。故其叙事记实。若是该详。世之相后千有馀年。而其日至之侯。如合符契。则此非周正建子稽信之大者乎。若使泰誓十三年春。果为己卯寅月。而武成一月。亦为建寅之月。则二十九日己未冬至之日。反为寅月之雨水节矣。若是则非但律历志所记讹舛。太初纪元冬至之日。亦必进在丁丑年寅月而为甲子朔旦雨水节矣。诚如是也。非但志史所纪俱舛。千万世历日。率皆颠倒谬戾。错乱乖违而不足为定法矣。噫。律历太初。必无两失俱差之理。而今以泰誓之春。为寅月之春。则历纪之相左若是。以武成一月。为建子之月。则志史所纪吻合而无违。世之欲辨春一月寅子之疑者。将何所就正乎。九峰之必以一月为寅月。以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H 页
周史于十三年之下。书之以春字。故固守冬,春不可改序之法。而直据理以论之耳。然周人之以子月为一。已有来历。邠风七月章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则子为一。丑为二。寅为三。卯为四。已始于此矣。周人既以一二三四之阳。为命日之法。则独不可以一二三四之阳。为命月之法乎。然而七月以下月数。则独举夏正言之者。周公上述后稷,公刘之化。而后稷之化。在于虞,夏之际。公刘之化。在于夏,殷之间。以正朔言之。三代虽迭用天地人三统。而商正建丑。既失其中。夏统建寅。最得其正。故周公之不用商历而独言夏时者。盖取其时之正也。夫月数虽有古今之别。而日法即无古今之殊。故论月则以申酉戌亥。为七八九十之月。论日则以子丑寅卯。为一二三四之日。而至于论流火。则直据今时所见而言之。然而此论周正未建之前。故论日论月。若是不同。若夫天统既建之后。则命月之法。必用时王之正。然则一月之为子。四月之为卯。明矣。渡河明日己未冬至。亦信矣。惟如是而后律历志所载。太初历所纪。千古一辙而无毫发之差矣。此岂非解纷决疑之大公案乎。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L 页
近见张溪谷文集中举春秋所书春无冰九月霣霜灾异数条。以明子丑为周之春。申酉为周之九十月。以为周人改时改月之證。而并论蔡传春一月建寅之失。此论可谓发前贤所未发而深得圣人之法矣。
记梦
余平日少记梦之性。喜惧思噩六交之际。既寤则辄茫昧不省。故无宵寐匪贞之书矣。丁卯五月日至北陆前六夜半。忽若神游孔门丈席之间。四子次第列侍二座。微酡而操琴者。乃点也。夫子以申夭气象。次第赐问。而三子言志之对。一如论语所记。首发微哂之容。虽未省审。而次座者舍瑟而对则夫子喟然吾与之叹。动于色发于言。瞭然若亲承音旨于警咳之间。问酬既了。夫子问点曰。汝有醉色何也。对曰。里俗。以上巳日闾外表植长竿。以祓村巷不祥之气。故髫白俱会。献酬交欢。阳春乐事。适会小子意趣。不觉过酌而至于醉。夫子曰。何伤乎。此亦上下同流之一般意也。顾小子而命之曰。点也今日之言。诚是天理自得处。不可无图若说。汝须记其后。以广此事可乎。小子逡巡不敢辞。俯伏起草。首书一句曰。社日立标。古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6H 页
也。其下连缀数百言。而全篇命意。大抵与冠童共乐天时之意也。华胥才罢。逐字逐句。若将记诵。而枕上转辗之顷。渐觉熹微。及至呼童命烛。则茫然不复存录。所记者只首一句而已。论语此章注解。以若值暮春则当如是云云。而今以此梦验之。是乃举当日实事。而感动圣师太和同流底意思。非创造数句好言语自异三子之撰。而隐然有以窥圣人之度量也。圣师喟然之叹。似亦以其实有是事。而与其胸中自有四时春之气象。非初无是事。而只与其心上徒存一般意思也。朱子及先儒辨释。已有定论。则今不敢妄为之说。而但梦外之梦。实涉奇异。玆庸记其事之颠末如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