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四十 (自动笺注)
陶菴先生集卷四十
 墓表[三]
  
高祖考 贈左贊府君墓表
公元1550年
公諱劼字勤夫
牛峰之李。
肇自高麗侍中公靖。
入我朝觀察使吉培最顯。
於公爲五世祖。
曾祖諱承判書
祖諱諶司議
考諱之信副提學
晉州柳氏
參奉寅仝女。
公以 嘉靖庚戌生。
聰穎夙成
至行
年十二。
伯兄墜傷。
左右扶護
三旬如一日。
副學公嘗病篤
公出指血以進。
涕泣祈天。
疾尋已。
至喪哀毁幾不全。
伯父無子。
公養于家。
生事死祭。
克盡誠禮。
仁厚忠實
待人一以慈惠
被服寒素
於利財泊如也。
爲學長於淹博
而卒厄于公車
壬辰之亂。
公倡鄕兵欲勦賊。
賊猝至。
公殿而中流丸卒。
時五月八日也。
韓山李氏
公潞女。
牧隱之後
婦德甚備
與公生同歲
後卅五年而終。
合窆高陽香洞
以孫䎘貴 贈公左贊成。
夫人從 贈如例。
有容,有敬,有光,有誠。
皆無子。
季曰有謙。
參議
學行名世
五男
翮都正,翖 贈持平
以孝旌閭
遺逸大司憲
右議政
判書
䎘男晩昌進士
卽縡先君
晩成判書
出後翖。
晩堅江原觀察使
出後翮。
內外曾玄若干人。
嗚呼
公抱
才蘊行。
遇亂不淑
使平生志業
不少見於世。
非命歟。
爲善無不報。
遲速有時
天之報施
不于躬而于其後者。
蓋於公益信矣。
墓久無表。
議政公嘗經紀不及就。
曾孫晩堅遵遺志
捐俸伐石。
始克樹諸墓。
使縡略書其陰如此云。
曾祖考 贈領議政晩悔府君墓表
嗚呼
此吾曾王考曹參議 贈議政府議政府君之墓也。
府君諱有謙字受益
號晩悔
牛峰人。
考諱劼。
 贈左贊成。
祖諱之信。
弘文館副提學
曾祖諱諶。
掌隷院司議
牧隱李先生之後 贈承旨公潞。
其外祖也。
府君七歲而孤。
十五始受學
十七發解
從風玉趙公守倫學。
趙公牛溪門人
卒業沙溪金先生之門。
又學易於宗室德信正鸞壽。
所與遊皆一時名勝
昏朝斁倫
洪茂諸公叫閽
以明大義
仍自錮于野十年
 仁祖反正
學行遺逸之士。
府君布衣新寧縣監。
親友或勸以勿就則謝曰。
隨分祿仕
是吾志也。
况有老母在乎
是後翊衛司衛率。
工刑二曹郞
司僕判官
正內乘。
外則咸興判官
淳昌郡守
大丘府使。
由大丘特授通政大夫掌隷院判决事
剛明廉𥳑之奬。
又爲錦城縣監。
金堤
公元1723年
郡守
內則曹戶曹參議
老年游散秩
時與名士大夫爲耆社會
癸卯十二月二十日卒。
壽七十八。
葬於龍仁縣東寒泉之洞。
夫人坡平尹氏祔。
夫人處士弘裕女。
參判仁涵之孫。
府君同年
年七十。
先府君卒。
五男
長翮
次翖,翔,䎘,翊。
丁丑江都之亂。
夫人投火。
翮,翖急救之。
賊又亂射之。
翼蔽之。
夫人全而翖死。
翮幾殊而甦。
翮婦金氏翖婦吳氏亦同死。
朝廷旌之曰孝烈之門。
翮後爲敦寧都正。
翖 贈持平
翔用儒學大司憲
右議政
吏曹判書
女適縣監李惇
側出翬,習,翯,翬。
翯及婿尹撥皆進士
議政三男
晩昌進士 贈判書
晩成判書
晩堅觀察使
而晩堅出爲都正公後。
實尸府君祀。
府君聰明俊偉
天姿卓犖
孤童自樹立。
篤於爲善
勇於趨義。
浮沉仕宦
不欲自異於衆。
而其學一以爲務實爲主
見於身則繩度嚴密
光輝咺赫。
望之可知大人君子
諸家則忠孝節義
炳烺一世
足以扶世敎而淑人心者。
顧乃謙虛冲挹
都不自有。
望尊而愈卑。
齒老而益恭
不滿德。
垂裕無窮
易曰視履考祥。
又曰謙尊而光
府君有焉。
嗚呼
我李以淸門孤族。
蔚然詩禮之家
是實府君培植之力。
而究其所以
得此則惟仁厚忠信爲之基耳。
府君子孫者或有反於是者。
無得於斯之前也。
不肖曾孫謹記
 府君任咸興時
沙溪先生嘗有所求。
府君欲強副。
以詩諷之曰。
鷹在靑天蜂在山。
此雖細事
可以府君制行大致也。
尤菴宋文正公府君大碑。
而以疎漏爲恨。
其與吾祖議政公書。
擧此一段老先生喜且尙焉。
人稱道不已
府君風義
今世所無。
老先生盛德
小子後生之所可窺測哉。
不可使無傳云爾
祖考右議政府君墓表
公元1626年
李氏麗朝
侍中三州伯公用武略顯。
三州古牛峰。
之後五百餘年。
率以文行業家。
國朝觀察使吉培,判書承健,司議諶,副提學之信顯。
至副學公之孫參議諱有謙
績學種德
根深實茂。
五子皆爲名人
長翮次翖以孝
翔以儒術
最季翊以文。
其四爲我祖考議政府君
府君相我 肅宗
忠藎大節
於是李蔚然爲忠孝家。
府君諱䎘字仲羽
妣坡平尹氏
處士弘裕女。
 天啓丙寅三月三日壬辰生。
生時參議公有異夢。
嶷然器度
嘗傷額。
醫者刺破淋灕
目動。
丁丑闔家遇難江都
府君陷虜中。
主嫗善待之貴人也。
胡兒府君名。
府君曰吾大爺也。
胡兒之者常曰大爺大爺
默覘遼瀋山川
意欲胡騎馳還
會我使至。
自周旋以歸。
時十二歲矣。
參議臨別語之曰。
兒豈老死胡貉者。
比還仲死於孝。
伯死而生。
參議公尹夫人無恙
戊子進士
乙未文科
侍講說書藝苑
檢閱待敎奉敎
成均典籍
憲府監察
曹郞
爲養通津縣。
宮奴冒占蟹梁漁民利者。
府君梏而杖之。
觸 上怒罷職
三司交爭旋寢。
同春先生仍白某望重
他日大用
府君引去
立石思之。
拜司憲府持平
陳崇儉勤政招賢講學諸事
時法廢弛
府君申嚴舊制
且焚雞堂國師淫祠
都下肅然
尋褫。
諫院陳箚惜其去。
壬寅御史湖南監賑。
玉堂吏曹錄。
屢爲修撰校理
判書時或對直。
榮之
移司諫院正言
癸卯曹佐郞
丁憂
制畢還舊踐。
正郞應敎
間爲司藝司成,司僕正輔德
丁未執義
虜有嘖言
相積奉使歸。
歸過于 上。
罰鍰
府君奮然曰主辱臣當死。
兩司使臣罪。
且列査問時大不肯自當之失。
請褫罷三公
 上震怒
並竄于極邊
府君得甲山。
世稱七
諫。
放還
歲始叙。
文宣傳,副校理輔德
己酉廣州府
旋移忠淸道觀察使
時有經界之政。
府君克善其終。
寬徭厚民。
 上幸溫泉
府君引對
民情理寃旌節行。
翌年微眚罷。
叙拜承政承旨,戶曹參議
辛亥嶺南
大饑
府君赤誠賙救
忘寢與食。
或單騶勞集。
一道生靈
悉賴以濟。
及褫歸。
老幼塡道不能去。
至今嶺人幾家家飯祝云。
再爲大司諫
糾一二官邪
 上責以伐異。
且疑其擅弄朝權
府君引褫。
後 上因他事移怒 命遠竄
改削黜。
是時楨,寵幸
府君直書麟坪大君事于史。
是以左腹入云
府君退居田里
課農種瓜以爲樂。
名其亭曰逸休
蓋取金慕齋安國兄弟故事也。
嶺營糶政罥文網
編配楊根。
俄釋。
戊午除仁同府使。
李元禎吏書受暇南歸過府。
府君不爲禮。
元禎恚歸。
自訴於 上。
府君被逮。
仍列元禎驕恣犯法狀。
元禎革職
府君竟坐奪告身
翌年與仲大憲公季判書公。
同與尤菴先生黨籍
府君竄明川。
十月大雷
 上警動賜宥。
凶黨齊尼不能得。
庚申謀反誅。
朝著淸明
府君道拜全羅道觀察使
未至擢江華留守
居數月。
大司憲
旋仍任。
擢拜刑曹判書
自後遍諸
曹。
吏書者四。
兵書者二。
禮工者一。
間爲議政府參贊漢城府判尹,知中樞敦寧。
外則廣州留守
大司憲者九。
癸亥侍藥勞陞正憲
府君當官
斤斤守法
請託不行
在兩銓。
公道振淹滯。
逆宗杭之被 中批也。
府君繳爭之。
憲司
隨事匡正
嘗於經筵請選宗英
宗學以敎之。
時 上久無嗣。
府君語及 宗社流涕
丁卯七月
晉拜右議政
首陳開言路愼官方
 上幸 寧陵
府君年饑上箚諫。
居數月以疾告。
府君務抑躁競
尤重變更
惓惓君德士論爲主
不及大有設施
論者謂得大臣體。
疾益急。
醫問交道
口占遺表
嚴宮禁杜私逕。
視聽耆舊
戊辰五月二日
考終城西第。
七月三日
葬龍仁縣東寒泉坐丑之原。
貞敬夫人羅州朴氏祔。
夫人考曰僉中樞 贈判書濠。
祖曰觀察使東說。
淑貞靜。
六親誦其德。
先府君四年卒。
享年五十八。
長男晩昌。
進士蚤世
卽縡先君
晩成判書
次晩堅大司諫
女適判書洪受瀗。
後夫人慶州朴氏世英之女。
一女士人吳履周。
判書男絿正郞
以孝旌 贈。
司諫男綬,維。
判書子牧使禹濟,司評禹諧,佐郞禹集。
縡男濟遠。
府君事親有深愛。
平生未嘗違志
參議公嘗守金堤
公元1689年
府君時寓隣境
每以魚瓜奉餉
公喜曰官享豈能易此。
常以祿養未終爲痛。
得一味。
必臉泫。
友于兄弟
篤于宗黨
宗家貧窮
助祭且克致其誠。
閨門之內。
和氣藹然
戒子弟曰忠厚謹愼
我家家法
高而謙愈甚
祿豐而侈不生。
非仕于朝。
必耕于野
一毫無求人。
不喜皎皎名。
與人愨實不欺
人有至親不相能者。
府君涕泣曉諭
感化者數輩。
自在小官
愛物存心
雖當死者
必求其可生
前後疏寃賑饑全活甚衆。
下至昆蟲草木之微。
不忍傷害
惟於陰陽淑慝之分。
處之甚嚴。
確然有賁,育不可奪者。
愛 君之念。
一飯不忘。
常曰 國恩何可報也。
自學語。
便學誦是言。
寢疾數月。
一語及私。
府君歿後一年士禍作。
人謂府君半藁之忠。
驗若蓍龜
壬人欲以宗學構禍
賴 上聖明幸不售。
幼蒙膝置。
蒙騃無所識。
至今想像
但見其德容盎然春陽
今欲追述志事
無由發揮其萬一。
只記純忠質行塗人耳目者。
以揭墓隧
後之君子
尙或有攷焉。
從祖都正府君墓表
公元1688年
吾曾王考晩悔公有丈夫子
長曰翮字子羽
生而有至行
事親盡孝
丁丑江都之亂。
以身翼蔽母夫人
中虜矢。
絶而復甦
夫人山金氏。
亦赴烈火以死。
事聞幷旌其閭。
戊戌筮仕
癸亥相臣李公尙眞白公節行
特陞通政以褒之。
由是公之孝聞于一國
公貌古而質厚
自少至老。
全赤子心。
遇人親疎貴賤
一以謙恭
當世善人長者
必曰李公李公。
始公以身殉孝而得不死。
若有陰相者。
卒之享大耋蒙顯擢
三弟俱大顯
奉公嚴父
昕夕怡愉
以娛暮境
人皆艶歎焉。
丙寅十二月十四日卒。
去其生 萬曆庚戌七十七。
歷官 英陵參奉內侍敎官內資主簿
麟蹄縣監, 宗廟奉事及令敦寧都正。
而其 贈吏曹參判則以所後觀察使晩堅貴也。
葬于龍仁泉洞晩悔公墓下。
晩悔公諱有謙。
參議 贈領議政
妣坡平尹氏
處士弘裕女。
金夫人參議尙女。
後夫人李氏國姓英彥女。
貞靜婦德
壽八十五。
後公廿年而祔。
夫人高陽香洞
五女韓聖龜,司藝崔嵩齊,牧使林世良,監役金胤豪,縣監應運
李夫人出。
晩堅公仲議政公諱䎘之季子
監司尹嘉績女
二男綬,維。
女尹汲。
韓聖龜男配厚奉事,配明,配久,配淵,女李思光李靜鎭。
世良象台別檢,象奎,象翼進士象斗
金胤豪男礪文科,女李顯相參奉。
應運
繼子紞,女李明益。
縡幼而幸及覩公。
今以觀察公命
記事行之大者
若氏貫世德。
載于晩悔公碑刻
玆不復詳云。
從祖母 贈貞夫人山金墓表
公元1746年
寧都正李公諱翮之元配金氏
商山人
尙觀察使
祖德參議號靑陸
羅州朴氏。
佐郞垣之女。
李系出牛峰。
 贈左贊成諱劼。
參議 贈領議政諱有謙。
卽都正公祖若考也。
夫人十七歸李氏
舅姑至孝
丙子之亂。
議政公携家入江都
翌年城陷
遇賊於吉祥山下。
姑尹夫人投身烈火
賊射之。
正公以身翼蔽
中矢絶而復甦
夫人亦自焚。
渾體焦爛
卽死
二月十二日竟不起。
年二十九。
是歲三月
議政公負遺骸返葬高陽香洞
從先兆也。
事聞旌都正公夫人孝子烈女之門。
夫人歸寧于家。
朝夕有虜警。
諸婦女咸惴恐無人色。
夫人燕笑自如遇難明白死耳。
如其言。
嗚呼
平日讀書談道者未易
夫人能之。
豈不賢哉。
正公繼娶完山李氏
亦無子。
仲弟右議政䎘子晩堅爲後
以晩堅貴 贈公曹參判。
夫人從 贈如例。
晩堅出莅東臬
樹石墓前。
而命縡識其陰。
從祖判書府君墓表
公元1629年
嗚呼
此我叔祖故吏判書農齋李公諱翊字季羽之墓也。
李出牛峰。
始祖公靖。
武略顯于麗。
本朝觀察使吉培,判書承健,副提學之信。
循良文學著。
至晩悔府君諱有謙
師事沙溪先生
質行純德
儀式士林
官戶曹參議
配坡平尹氏
處士弘裕之女。
擧五丈夫子
公其季。
 崇禎己巳生。
 孝廟壬辰進士
丁酉謁聖及第
時伯仲都正翮 贈持平翖。
節孝褒旌
叔兄翔以遺逸徵。
王考議政府君翰林
公爲說書
後又同入玉堂
往往伴直。
而晩悔府君無恙
一世艶稱之。
歷敭淸要
侍講說書司書兼弼善兼輔德
曹佐郞正郞
曹正郞
憲府持平執義
諫院正言獻納司諫。
弘文館副修撰修副校理校理應敎應敎
禮賓司寺正
通政承政院同副承旨序陞至左。
兵工參議
吏曹者屢。
司諫,掌隷院判决事,僉知中樞五衛將。
外則爲養通津縣。
臺啓請留
晉州使則爲凶黨所黜。
旣赴而猶律以厭避。
卽其地編配
其在三司
隨事盡職
上疏陳 上躬闕遺
且斥相臣被酒失朝儀之狀。
 上批殿上一鶚今復見之。
 孝廟遴擇材臣
廉察諸道。
公得湖
公元1746年
左。
事未竣。
反 命于 殯殿。
後爲御史嶺南關東
中年以遭金益廉事自引
口語相質
士夫所恥。
不安朝廷
益廉爲公議所棄。
 上亦右公而猶懷踧踖
出爲原襄監司
滿期而褫。
己未議政府君同坐尤菴黨籍
分竄西北
雷變特宥
翌年朝著廓淸
公復承旨
尋擢漢城府右尹
參判諸曹
大司憲副提學
出爲慶尙監司
纔數月遭夫人喪。
特許褫歸。
已而刑曹判書
吏曹
時當老少分析之會。
務欲激揚
羣小仄目
尹世喜等以言官構誣公請罷。
 上震怒痛斥其言。
 命削仕版
左相閔公鼎重亦爲公伸辨。
而公甚不自安
自後棲遑郊舍
屢降 別諭敦召不赴。
江華留守京畿監司
以外職不敢辭
判尹,參贊二書,知中樞
復拜吏曹
固辭免。
己巳以 國葬都監勞陞正憲
出爲廣州留守兼守御使
無何時象大變
首竄長興
時都正公議政府君捐舘
憲公酷禍瘐歿。
公意悒悒成疾。
庚午九月二十五日卒于鵩舍
壽六十二。
越四年甲戌更化
公爵賜祭
追錄庚申鞫獄勞 贈左贊成。
公凡三娶
羅州朴氏府使渟女。
完山李氏監役宇梁女。
靑松沈氏府使之淹女。
皆無子。
側室晩達尸其祀。
晩達
進士奉事
公初葬水原
丁丑移卜龍仁麞項酉坐原。
夫人祔。
元配別葬泉谷先兆
夫人自公歿。
誓天絶穀
所食惟冷水
三載而卒。
嘻其烈矣。
嗚呼
公以文學才猷
顯於當世
遭時蔑貞。
慍于羣小
終至竄逐以歿。
士類莫不悲之。
然公之一身
世道同其屈伸
大賢均其榮辱
亦何乎哉
容貌疎爽
無塵俗氣
之者不知爲宰相
與人言。
明白懇到
亹亹可聽
爲文操筆立就。
辭理條暢
一時瀛館盛才俊。
而章箚多出公手。
筆法遒麗有情致。
幼時公公退讀小學
後以御史陽德縣
老吏猶道公謫居時事
其言亦然
又聞公晩年解官閒居。
心經往質于尤翁。
老而好學如此
噫。
豈可俗人道哉。
尙記公燕處。
彈指歎曰。
人生富貴何爲
自傷無嗣也。
及在謫中。
縡年十歲
書問起居
手筆作答
勉以門戶之責。
辭意激切
至今藏佩不敢忘。
今老且死矣。
深懼公平行業
湮沒無聞
悉叙履歷
且撮其志事大者
以遺綰之子濟仁。
俾刻于阡石。
皇考阡表
維龍仁治東寒泉之洞。
牛峰之李世葬地也。
皇考成均進士府君年三十卒而葬。
葬四十有五年。
人驪興閔氏祔。
其左崗則皇曾祖曹參議晩悔堂府君皇祖政府右議政府君
以次位焉。
小子不幸五歲而孤。
夫人以鞠以敎。
至于成立
見背之後
又蒙餘庇
以至于今。
今則老病且死矣。
府君之亡。
甲子一周矣。
始敢涕泣而表于阡曰。
府君諱晩昌字士
議政府君寓居安也
府君生焉。
甲子七月十七日於廣州官舍。
議政府君留守時也。
其爲進士則在 肅宗元年乙卯
縡孤而幼。
府君容貌
猶未能省記
其他乎。
縡之稍長也。
夫人令縡讀歐公瀧崗阡表而聽之。
至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
歎曰何其言之似我也。
涕泣曰。
歐翁雖不能利於物。
而猶試於一命
汝父則不能也。
然吾於汝父。
亦有以知其一二。
皇舅議政府君居常語及汝父。
必曰吾孝子
皇舅又嘗詔童幼曰折一方長殺一昆蟲非仁也。
幼時未嘗一有是焉者。
惟我與某兒夫
汝父見乳者離絶其子而收涕哺汝。
惻然終日曰食己子而飢人之子
是可忍耶。
嗚呼
瀧表之辭曰其居家無所矜飾所爲如此
是眞發於中者耶。
其心厚於仁者耶。
此正爲汝父說道也。
縡泣而識之不能忘。
縡又因仲父宰公得聞府
公元1728年
爲人重厚謙恭
言論嚴正
識度過人
觀書十行俱下
博洽羣書
而於朱子綱目最熟。
爲文長於騈儷
平生嗜慾
喜酒
襟懷坦蕩
與人畦畛云。
夫人驪陽府院君文貞公諱維重女。
外祖同春宋先生有詩曰。
父母敎訓早。
聰明爾性然。
仍云辛丑書贈孫。
恒夫人諱也。
縡聞諸夫人
夫人八九歲間。
文貞公盡室出廣之沙村
議政府君送別漢津
文貞公舟中夫人出拜之曰。
此汝舅也。
庚戌文貞公出按箕藩。
議政府君往而假舘
俾行親迎之禮。
夫人肅哲溫惠
君子無違禮。
舅姑盡其誠敬
爲人母慈有法
婦道備矣
雖不讀書
通曉義理
出言森然法度
兩弟忠文公鎭厚,文忠公鎭遠
咸服其達識
至若事行之詳。
見於幽誌。
而其關於小子出處之際。
世道消長之會爲多。
縡再登高科。
賜暇湖堂
弘文館提學文館提學
自知不才無能
其所以致此者
府君不贏其躬而遺諸後爾。
蓋聞府君少與仲氏言懷。
府君之言如此云。
夫人老年
每以過分爲憂曰。
當汝穉昧學時
願汝爲知名之士而恐亦不能
何意及此
夫人壽七十三而終。
戊申九月十九日也。
 肅宗己亥
以縡推恩
 贈府君吏曹參判。
夫人亦受
公元1734年
夫人眞誥
縡又嘗職守正卿。
例當加 贈而以辭免
不敢請。
後十五年始 贈資憲大夫吏判書知義禁府事五衛都摠都摠管
實今 上己未也。
縡凡再娶。
海州吳氏貞公斗寅女。
南陽洪氏僉正禹賢女
洪氏擧一男一女
男濟遠文科文校理
婿參奉兪彥欽。
濟遠男曰木曰禾。
其餘男女皆幼。
季父觀察使府君墓表
李公晩堅字士
始葬廣州龜川八世觀察使吉培墓南。
越十有二載戊申。
移卜九峰山下。
夫人漆原尹氏祔。
兄子縡表于墓曰。
我李出牛峰。
高麗侍中公靖至觀察七世
六世參議諱有謙
嗣子寧都正諱翮。
以孝旌閭
其仲右議政諱䎘
夫人羅州朴氏。
中樞濠女。
生公
正公爲嗣
少多疾。
長發力學
 肅宗戊寅魁泮製。
赴翼年殿試
癸巳通政
歷官侍講說書司書文學輔德
兵吏三曹郞
諫院正言獻納司諫大司諫
憲府執義
弘文館修撰校理應敎
議政舍人
軍資監正
承政承旨
曹參議
掌隷院判决事
外監果川縣。
廣州府
觀察江原道
 崇禎丙午十一月乙酉生。
卒之日丁酉六月十四也。
夫人監司嘉績
女。
柔婉婦德
後公八年年五十八卒。
男綬縣監。
維有文行蚤死
大司成尹汲,進士景厚,洪梓,愨。
公明精密
晩更溫裕
所後夫人年大耋。
承奉適意
館嫠姊畜孤甥
咸盡其歡。
與人交。
悃愊無華
喜談史。
最熟於朱子綱目
言議峻正。
三司
一以匡主德扶士林爲主
居官淸愼
所至吏民心。
進少退多。
官位低徊
蓋公冲虛不自有。
世莫能知。
所知惟政事才。
觀察墓久失其處。
公誠不置
得之
篤於奉先如此
小子於斯文也。
不敢一毫過溢者。
恐傷公謙德
而且當有大碑云。
從弟大心墓表
公元1704年
嗚呼
此吾弟維大心號知菴之所藏也。
君吾季父觀察使公諱堅之第二子。
觀察公以吾祖議政公命
出爲都正公之後
君與吾實同祖議政公。
君生於 肅宗甲申四月十六日
於今 上戊午五月一日
于都正公墓右麓負辛之原。
孺人安東金氏
郡守時發女。
仙源先生五世也。
緹縈行。
君甚宜之
與同祔。
丈夫子
一女士人樂春
後娶南陽洪主簿正度之女。
吏曹判書亮之曾孫也。
君氣大才疎。
交游議論
最嚴於淑慝邪正之分。
常有汲長孺之風。
親於己者過與之。
不附己者赤憎之。
多畏而憚之。
幼學于余。
篤信無異聖人
一毫非議之言出於人口而入於吾耳則必惡之如大慝
人比之子路
四方游學之士。
君善爲之周旋其間
一人不得其歡。
嚴師弟之禮。
使吾道益尊。
嘗扁大庇於小菴。
共濟天下之意。
終莫能一施焉。
喜山水。
爲余圖得鶴泉一區
樂而忘返
將死無他語。
惟曰鶴泉可直一死。
勿以我死而棄之。
爲文章通達。
不事雕飾
興至隨意陶寫
亦不自貴重
鄕里人士來學者。
及其喪。
哭之皆哀。
余與君出入居處
若不須臾離者。
而君之舍我九年于玆。
今方歸故里
潘生宗述曰吾居墓下十九年。
未了惟此一事
能爲我成之否。
潘亦義人
素聞君風而慕之甚。
必能盡心刻成如吾在時也。
外祖母豐昌夫人趙氏墓表
公元1680年
肅宗七年辛酉
 仁顯王后正位壼極。
外王閔文貞公維重由兼兵曹判書封驪陽府院君
文貞公三娶
海豐夫人李氏
恩城夫人宋氏從 贈如例。
貞敬夫人趙氏
錫號豐昌夫人
七年丁卯
文貞公捐舘舍
己巳之變
收封誥。
甲戌復還
授。
趙夫人享有尊榮六十有餘年。
國家吉凶大事
往往承 命入大內
文貞公二男忠文公鎭厚,左議政鎭遠
世名臣。
其事夫人
忠養備至
夫人常稱忠文公曰不知古所謂孝子
視此何如爾。
忠文公卒。
夫人常從議政公居。
其謫原城及自驪而廣。
自廣而京也。
輒奉以往
議政公又卒。
夫人自以餘日無幾
願歸守文貞公墓。
 上聞而愍之。
手書諸孫
俾止其行。
數使掖隷訊起居
疾則醫問不絶。
歲首優致惠養
今歲爲封周甲
筵中屢有 恩言
夫人偶感微疾
三月二十二日
終于安國賜第
春秋八十三。
震悼
弔祭如儀
中使庀喪。
以 景廟常月賜廩。
命限三年勿收隱卒之典。
嗚呼至矣。
豐壤之趙。
肇自高麗侍中孟。
曾祖邦亮參奉 贈承旨
祖諱仁亨正郞
考諱貴中成均生員
淸州韓氏掌令縝之女。
節行旌閭
夫人生于 孝廟己亥二月
丙辰十八。
歸于文貞公
文貞公時已躋崇班矣。
觀察使 贈領議政光勳府尹 贈領議政諱機,庫令 贈吏曹判書諱汝健。
文貞公三世
而外祖曰延原府院君李公諱光庭
夫人端莊靜一
自幼有女中君子之稱。
神安氣定。
雖當倉卒
聲色不遽。
居常穆然言笑
而及
公元1719年
老更和厚婉曲
疾時亦必整飭衣衾
雖小孫在傍。
不令見體。
服用𥳑素。
無異寒士家。
年力大耋
猶手執鍼線曰。
不可閒坐度日
事無專制
必問而後行。
諸子歷官內外
未嘗干以毫髮私。
出入禁庭
宮人無一親熟者。
絶無宮內事說與人
夫人之德。
不可勝書。
勤儉愼密
乃其大者
素性謙挹
平生不道己能。
家人子孫。
不能盡知也。
夫人一男二女
永正郞。
女適進士長輝參奉洪禹肇。
正郞男樂洙直長,覺洙。
李壻子潤,潢。
洪壻子啓承,啓能也。
恩城夫人誕毓 聖女
而吾先妣忠文公議政公皆其出。
忠文公嗣子曰掌令翼洙。
五月二十一日
葬于龍仁縣東壽院洞。
一等禮。
旣葬卽樹石墓前。
爲文以刻于陰。
亦用 恩庀也。
文貞公墓在驪州蟾樂里。
夫人祔。
 肅宗手書大字以表之云。
陶菴先生集卷四十
 墓誌[一]
  
圃隱鄭先生墓誌
圃隱先生旣歿二百有餘年。
尤菴宋文正公時烈爲大碑建于墓前。
其後垂七十載。
後學三州李縡又敢爲之誌。
誌曰。
嗚呼
天之眷佑東土久矣。
蓋自殷師受封以來
吾道已東。
洎乎麗氏八百餘年。
華夷
公元1697年
大限
佛氏糟粕
幾乎夷狄禽獸歸矣
極當治。
有開斯先。
於是篤生先生
以啓吾邦文明之運。
天意偶然哉。
先生諱夢周
鄭出延日
奏事襲明之後
祖諱裕。
考諱云瓘。
俱贈顯官
先生貴也。
先生丁丑十二月戊子
生于永川愚巷里。
李氏屢有異夢。
生肩上有黑子七。
列如北斗
十九歲丁父憂
喪紀大壞
先生獨自貳於流俗
廬墓以致哀。
丁酉進士第三名
庚子三塲
爲文狀元
壬寅文檢閱
癸卯郞將閤門祇候。
韓邦信從事官
女眞和州
甲辰戰勝而還
修撰典農寺丞
乙巳丁母憂居廬
一如前喪。
事聞旌其閭。
丁未曹正郞成均博士
兵革之後
學校荒廢
至是新創成均館。
牧隱李公穡兼大司成
先生李公崇仁金公九容,朴公尙衷同爲館職
學子坌集
庠舍不能容。
每講先生講說發越
出人意
諸儒莫能及。
經書之來東方者惟朱子集註
而後雲峰胡氏四書通典
先生所論。
靡不脗合
牧隱亟稱之曰達可論理
橫說竪說
無非當理
達可先生字也
戊申 大明開國
先生力請歸附
壬子成均司成
書狀官入朝
還至海中許山颶風
上价溺歿。
先生萬死一生
割韂而
食者十三日
 帝聞之。
舟楫遣還
厚加賙恤
詔諭高麗京師萬餘里。
宜從古昔三年一聘之禮。
方物止用土産
子弟亦許入學
異數
而實先生專對之力也。
甲寅授慶尙道按廉使
乙卯藝文提學
尋拜大司成
先是金義擅殺 明使朝廷不之問。
懷疑貳。
會元使來。
權臣李仁任等欲復事元。
先生慨然與同抗章
請勿北使
專意事大
任等所構陷
先生流彥陽。
二年宥還。
丁巳倭寇侵掠
濱海蕭然
先遣使講和
而至被拘囚。
先生應命報聘
人皆危之。
先生無幾微見色。
及至極陳古今交隣利害
敬服
舘待甚厚。
比還還其俘。
三島不復侵掠
己未典工禮儀典法判書進賢文館提學
庚申版圖判書密直寶文閣提學
辛酉僉書密直司事
甲子政堂文學
國家多釁
 天朝加兵於我。
增定歲貢
五歲如約
杖流使臣
是當節使
衆皆憚行䂓避。
最後始屬先生
先生聞命不宿于家。
倍道趁節日進表。
 帝嘉歎優禮以送。
丙寅復如京師
冠服之制。
翌年還。
議定百官冠服
盡革胡制。
戊辰三司左使門下贊成事。
奏革私田
以袪民弊。
己巳文館提學
庚午門下侍中益陽忠義伯。
王欲迎
公元1692年
僧粲英爲師。
先生經筵進言
儒者之學。
日用平常之事。
飮食男女
人所同也。
至理寓焉。
堯舜之道。
亦不外此
貴在動靜語默之得其正而已
佛氏之敎則不然。
親戚男女
獨坐巖穴
草衣木食
觀空寂滅爲宗。
是豈平常之道乎。
時俗尙佛。
忌日齋僧
時祭只設紙錢
先生令士庶倣朱子家禮立廟作主
奉先祀。
禮俗復起
壬申二月
 大明律來。
先生本朝法令
參酌新律以進。
我 太祖大王功德日盛。
天命人心
已有所歸
先生毅然不可奪之節。
使臺諫去心鄭道傳等。
以殺其勢。
朝野恟懼
在朝夕。
山僧贈詩江南萬里野花發。
何處春風好山
先生流涕謝之曰。
嗚呼
其晩也其晩也。
四月四日
行過大街
至善竹橋
趙英珪所害。
先生亡而麗氏遂亡矣。
嗚呼
先生之忠。
可謂日月爭光
而於先生一節爾。
夫人所以爲人者。
理義爲大。
華夷之分。
儒佛之辨。
先生而判焉。
至今東土千里
能免爲夷狄禽獸者。
是誰之賜也。
先生之學。
傳於吉注書再
三傳而得寒暄堂金文敬公宏弼
以至于靜菴趙文正公光祖。
則其爲東方理學之祖者。
豈不信然
嗚呼盛哉
先生初葬海豐郡
後 永樂丙
戌移卜龍仁慕賢村文秀山坐辰之原。
夫人敬順宅主慶州李氏祔。
男女二人
宗誠宗本
女壻成翼之,李長得。
後孫甚蕃。
不能盡記。
系以銘。
銘曰。
斯惟先生之藏。
與天地而久長
盛德大業
昭眎無疆
縣監申公墓誌
公元1575年
天地之間。
人爲大。
而人之所以爲人
忠與而已
斯二者。
本無二致
然隨其所遇而成就各異。
又或有顯晦不齊
是以鮮克兩全
余於 萬曆間一人焉。
申公吉元
平山人
字慶初
生有至性
幼而父母病。
號天祈代。
斷指和藥以進。
續母命。
十四遭外艱
啜粥以終三年
哭泣甚哀。
弔者爲之流涕。
平居服勤
雖滌溷之節。
不令人代之。
素貧
甘旨之供。
未嘗乏絶
州里以聞。
 宣祖王嘉其行。
命旌之曰孝子之門。
歲給布繒食物
丙子司馬
太學薦除 禧陵參奉
不仕。
後復由 寢郞序遷數官。
爲聞慶縣監。
三歲
壬辰倭寇
大躪一道
巡邊使李鎰在尙州
公亟往問策
調兵輸餉。
馳還
未集
列鎭崩潰
賊兵且薄境。
衆曰兵單勢急。
不如姑避之。
公厲聲曰守土之臣。
死於封疆義也。
時公已先母夫人避兵于京。
顧謂庶弟吉成曰。
吾受 國厚
公元1692年
恩。
今獲死所
夫復何恨。
歸告老母
母在而子死。
非孝
爲國致命
亦忠也。
又曰爲吾語家人養吾母。
勿以吾死而有異也。
左右皆泣。
旣而大至
吏士皆散。
一官金龍者獨不去。
冠帶佩印而坐。
露刃脅之曰汝能馳馬否。
公曰我儒者
安能馳馬
又曰汝速降署名
不屈
使指路。
公大罵曰恨不斬汝萬段
因以手畫頸曰有此而已
賊怒先斷右臂曰猶不可指路乎。
公色不變
罵不絶口
賊遂剮之。
是四月廿七日也。
年僅四十五。
事聞 宣祖大王又表其門曰忠臣
嗚呼
公以一身任父君臣之倫。
生而不愧天地
死而有光於家邦
何其烈也。
蓋聞公自少篤於爲己之學。
口不出不正之言。
身不蹈非禮之事。
尤好觀濂洛羣書
用作䂓繩
故所成就若彼卓然
雖其資性大過人者。
學問之力。
不可誣。
嗚呼
爲士者不可讀書也。
高麗節公崇謙之後
入我朝判書諿,大司憲彝最顯。
有諱景文監察,公錫縣監,國樑持平
是公三世
妣完山李氏
其考始寧賢仝也。
公初娶東興府院君常之女。
無育。
繼配司醞署令河世濬之女。
一男二女
男命休生員敎官
婿牧使李憺,掌令李瀷
 宣廟嘗命刊公事行於三綱續編
後百有餘年。
邑人卽公殉節之所。
立石以識之。
其所表揚者殆無憾矣。
孫嵒謁余以幽堂之誌。
余亦夙慕風烈
樂爲之役。
公墓楊州軍塲里云。
銘曰。
嗚呼
千百代之下。
過是墓而不式焉者。
吾知其無人心也。
校理公墓
南方學者盛推天默李公公
 仁祖講官
學術精深
長於易云。
我 太宗大王別子孝寧大君補。
是後瑞原諱𡩁,高林諱薰,漆山諱璿孫仍三世襲君。
公考諱昱。
漆山之曾孫
以孝聞。
親喪負土成墳
長興任氏大英女。
八歲避兵嶺南
華人相之曰大人也。
未冠從李活溪大㽕受經書。
發憤忘食
覃思實踐
餘力貫穿諸家
晩又游沙溪文元先生之門。
先生歎其敏學
壬子司馬
乙丑及第
成均館。
一日堂后講筵
愚伏鄭公經世谿谷張公維咸推公經學
上命參講
問以尙書三百璿璣玉衡註及潮汐之理。
仍及他經疑義
公應如扣鐘
及退 上使中貴人李某世閥如何
尋拜侍講說書
司書移禮曹佐郞
拜司諫院正言
褫爲典籍
兵曹佐郞正郞
改司憲府持平
文學正言者再。
知製 敎。
乞養
玉果縣監。
丁母憂
吉拜弘文館副修撰。
上疏修攘之策。
以正君心爲本。
君子小人
得人之要。
丙子虜兵犯京。
扈 駕入南漢
爲督御史
上箚論守城方略
且請諸將逗留之罪。
下城言金慶徵張紳李敏求罪可誅。
兩司附勢廢法
移疾南歸
復拜修撰移持平。
密疏大義者。
三綱倫五常之序。
捨此則人類禽獸
中國夷狄
不可一日廢者。
我邦二百年臣事 皇朝
義則君臣
同父子。
於戲其可忘乎。
今雖不幸至此
 皇朝貢路不可便絶。
亟宜示哀痛國內
誠忠天下
使知慘惻不得已之意。
不報
再除校理掌令皆不赴。
冬除輔德當赴瀋。
公病甚。
自載入都。
尋免爲司諫校理
又兼春坊
復以疾歸
庚辰 上違豫
執義一赴 召。
是後除官不就
召命則加朝服涕泣而已
病中惟朱子書。
有時掩卷噓唏
微意可知也。
公諱尙馨字德先
生卒乙酉
敦厚縝密
謙以自牧
平生不言過惡
溫然君子人也。
至其臨大事大義
確然不可拔者。
進退出處之正。
有得易之時義歟。
公嘗曰陽一分長則陰一分消。
天理人欲
相爲消長
孔子到乾卦。
顔子到泰卦。
又曰易者聖人欲使誠善補過也。
人能誠
爲善可以補過矣。
是以其學。
一以眞實不欺爲本。
在政院時譚易。
尹承旨知敬等輒起拜之。
配善山林氏副正克立之女。
先公十五年卒。
葬于任實鍾山
五男三女
文獻,文源,文載參奉文英文啓進士
士人尹砥,參奉雲擧士人吳添喜其婿。
,聖虎,聖龜,聖鳳長房出。
二房一女持平崔致翁妻。
聖麟,聖眞,聖元三房出。
聖麒,聖鸞四房出。
五房男聖憲。
承旨尹弘離。
曾孫頤根。
朝廷徵爲 世子諮議
頤正亦世其學。
愼齋先生嘗作公碣文
公孤文載摭其遺事
請房參奉天成行狀矣。
頤正來乞幽堂之誌。
余亦慕公名行者
爲之銘曰。
長陵御極
耆俊盈廷
公挺其間
珥筆談經
衆賢推轂
王曰誰子
 太支于南。
三世不仕。
玉堂深嚴
乃處宿儒
蒼黃執靮
慷慨援桴
孤城三版
地裂天傾
公曰於戲
敢忘 大明
相彼流水
亦流于東。
微公一言
噫吾其戎。
雖言不行
義則日星
伏枕幽吟
山榛隰荅。
維易有象。
進退偕時。
含章守貞
公實以之。
豈必籝金
後孫其承。
我銘其行。
百世于徵。
花浦忠正公墓誌
嗚呼
此 大明忠花浦忠正公諱翼漢字伯升
公元1586年
衣冠藏之地也。
棺槨所以掩形也。
墓所以藏棺槨也。
無其形而爲之墓。
不亦虛乎。
氣魄不可得以埋。
而亦無所不之。
衣冠者。
形之所親而氣之所依。
則又不可以無葬。
葬而誌禮也。
旣有葬則惡得無誌。
此公嗣孫禹錫之嘗屬縡爲文者也。
誌曰。
南陽人
初諱霫。
高麗金吾衛尉先幸其鼻祖
而有左贊諡莊僖淑
顯於我 中宗朝。
是生觀察使叙疇。
於公爲曾祖
祖諱磑縣監。
考諱以成進士
文行
金氏承旨彥沈之孫。
公生於 萬曆丙戌十一月二十二日
伯父秉節校尉大成以爲後。
卯生員。
甲子 仁祖南狩至公州。
庭試多士
公爲壯元。
成均典籍,司憲府監察, 世子司書,司諫院正言,兵曹佐郞正郞
於外爲高靈扶安縣監,高山察訪
書狀官航海朝 天。
其爲正言時。
極論叛賊姜弘立導虜犯順之罪請誅之。
不報
丙子爲司憲府掌令。
時虜僭號
遣使來。
要我蒙古尊之爲帝。
痛哭上疏曰。
自墮地之初。
只聞有 大明天子耳。
寧有魯連之死
不忍使斯言汙耳孔也。
我東素稱禮義之國
天下謂之小中華
而 列聖世修藩職。
事大一心
恪且勤矣。
今奉虜而臣之。
縱延晷刻之命。
其於 祖宗何。
天下後世
何。
臣未知處廟堂者何人。
高枕熟睡
 君父受侮。
視若尋常
然則虜人稱帝
虜人自帝。
廟堂使之也。
臣謂宜戮其使而取其書。
聞于 皇朝
速下哀痛之敎。
檄召八方之士。
諭以大義
則滅虜之期。
指日也。
不納。
崔鳴吉乞送小譯於瀋陽
以探賊情
意欲潛通和好也。
公引義面責之。
鳴吉大慚恨。
先是公之兄翼亨隱于小白山下
公有書云挈家老年相依計。
蓋已有蹈海之志矣。
是冬復入寇。
 上幸南漢
鳴吉言首斥和議者洪某也。
可使御敵
遂除平壤庶尹
之官
時寇迫路阻。
公奉母置江都
海路西下
及到平壤
賊已充斥
入保寶山城。
招諭兵民
流散還集。
不以死守爲心。
旣而鳴吉等執送斥和人於虜。
以公爲首
道臣執公于任所送虜營。
時丁丑二月十二日也。
公聞 命疾行
義州
林慶業爲府尹
迎謂曰明公此行。
眞男子事也。
身扶大義
名光竹帛
亦何恨。
渡江
路上羣胡見公械繫以去
莫不嘖嘖稱歎曰此義士也。
至或有勞之者
瀋陽
汗置于別舘
供饋甚盛。
公却而不食曰。
非禮之食也。
其將龍骨大使問曰。
何故入來
公曰吾以斥和臺諫
被執而來耳。
曰斥和者豈獨一人乎。
公笑曰吾有
公元1696年
一死而已
誣引他人耶。
又謂龍胡曰去年汝之來我邦也。
上疏請斬汝頭者我也。
龍胡亦笑而去。
自在亂中。
遠念家國存亡
忠憤激烈
往往見於吟咏之間。
至是又有一律
辭意悲壯
聞者爲之下淚。
三月五日
汗盛其兵衛將訊公。
公方食聞之。
顔色自若
食訖卽縛。
兩手以前
促迫甚急
而公步履安徐
屹然立庭下。
汗命解其縛。
謂曰胡不跪。
公曰此膝豈屈於汝耶。
羣胡起立聳觀
汗曰汝之先背盟而斥和。
使二國成釁何也。
公曰先背盟之失。
在汝乎在我乎。
無以對。
良久曰汝旣首先斥和則大軍之來。
何不迎擊
爲我禽乎。
公曰我之所執。
大義而已
成敗非可論也。
且使國臣一如我志則爾亡無日矣。
解衣投地曰。
聞爾國刑人必剮。
何不速剮我。
仍索筆書之曰。
 大明朝鮮國縲臣洪翼漢
和事意。
歷歷可陳。
語音不相慣曉。
當以文墨控白焉。
四海之內。
皆可爲兄弟
天下無兩之子矣。
朝鮮本以禮義相尙
諫臣惟以直截爲風。
上年受言之任
聞爾國將渝盟稱帝
以爲若果渝盟則是悖兄弟也。
若果稱帝則是二天子也。
門庭之內。
寧有悖兄弟哉。
覆載之間。
寧有二天子哉。
况爾國之於朝鮮
新有交
隣之約而先背之。
 大明之於朝鮮
舊有字小之恩而深結之。
忘深結之大恩
守先背之空約。
於理甚不近。
於事甚不當
故首建此議。
守禮義者。
是臣職耳。
豈有他哉
臣子分義
盡忠而已
上有君親
不得扶護全安之。
今 王世子大君皆爲俘。
老母存歿亦不知。
良由一疏之浪陳。
以致家國禍敗
揆諸忠孝之道。
埽地蔑蔑矣。
自究乃罪。
可殺罔赦。
雖萬被誅戮
實所甘心
一釁鼓。
魂去飛天
遊故國。
快哉快哉
此外更無所言。
惟願速死速死。
汗使華人譯而聽之。
歎曰難矣哉
此人也。
出示公斥和疏曰。
不可皇帝耶。
公曰汝乃 天朝叛賊。
何爲得帝也。
大怒
二胡扶而出。
蓋其刑人者也。
拘公蒼頭別舘
使不知其處。
後以鞍馬衣衾幷還之。
公死時年五十二。
 昭顯世子方在瀋。
命以衣帛招魂而送焉。
時公闔門遇禍
而獨母夫人無恙
而公不能知矣。
嗚呼
人皆有一死。
而死或輕於鴻毛重於泰山者。
惟所遇不同耳。
若公者以海外偏邦之一陪臣
爲 天子守節而死。
不獨使吾邦禮義之風永有辭天下後世
抑亦孔朱以來春秋大一統之旨。
賴公而益明
韓愈所謂崒乎泰山不足爲高者。
非斯之謂歟。
 孝
公元1697年
廟嘗除翼亨敎官不就
足不出山門
酒後痛哭
晦迹終身
天地正氣
可謂萃於公門矣。
公之配許氏。
遇賊於江都
子晬元以身翼蔽
死於賊鋒
晬元元配具氏出也。
許氏自投水。
元妻李氏亦自刎於晬元之傍。
朝廷幷旌其門閭
嗚呼烈哉。
公累 贈至議政府議政
 肅廟爲作三學士詩。
其 幸溫泉也。
特遣祭公之墓。
墓在平澤縣西鯨井里先兆
許氏祔。
章甫建祠於其下而祀焉。
今 上乙卯特賜春秋祭需于家。
公以翼亨子應元爲子。
直長禹錫其男。
敦寧府都正。
都正之子澍又無嗣
繼子曰侃。
侃翼亨之玄孫
方爲參奉
內外子孫不能記。
銘曰。
天高日昭亘萬世也。
有踐斯墳無人心者。
都事公墓
公元1624年
公諱汝實
文化人
柳氏高麗大丞車達。
我朝右議政文𥳑公寬以淸白著
曾祖諱用諶生員
金慕齋兄弟學。
祖諱益 贈參判。
考諱公亮曹參判。
文武才
 仁祖甲子
枉被慘禍
伸雪復爵。
士大夫至今嗟傷之。
夫人驪興閔氏進士思溫之女。
兄弟三人
公序居二。
 萬曆丙戌生。
七歲遭倭亂。
流落西陬。
兵戈搶攘
不廢讀書
未成童。
盡通四書二經
公元1586年
崔𥳑易岦學。
古文詞。
又學詩於詩人李達
士大夫子弟避兵者與之遊。
莫或之先也。
十餘年始還漢師
大小發解居上游。
庚戌司馬
筮仕爲修城禁火司別提調,通禮院引儀。
出監同縣
癸亥反正
 上遣御史八路
澄汰官吏
御史白公慈詳愛民
 命陞叙
尋以微事棄歸。
以策魁漢城試。
谿谷維爲考官歎曰。
文衡手也。
未幾家禍
廬墓下以終喪
自是廢擧
寓居利川碧溪洞。
惟以山水自娛
戊辰除監察
一謝便歸。
乙亥由宗簿主簿和順縣監。
秩滿昌平
間爲戶曹佐郞儀賓府都事
或辭或赴。
公之在湖南
增損藍田鄕約以行之。
又用朱子社倉法以備荒政。
方伯考曰化民成俗
又曰政遵古道
昌平還不復仕。
年七十六卒。
辛丑閏七月五日也。
葬於同府聖齊洞負乾之原。
杞溪兪氏祔。
兪氏考同樞大祺。
四男二女
誠厚謙厚生員,譚厚承旨,謜厚寺正
洪茂敎官,魚震奭其婿也。
長房男𤱬。
李東淵。
二房四男㽥,畦皆生員
𤲓繼季父後。
疇繼叔父後。
進士韓鑌。
側出一女未笄而死於丙子之亂。
旌其節。
爲人端雅
遇事果决
聰明絶倫
博覽強記
尤熟於禮學
而務爲韜晦
不以自居
其視名利財貨若浼
己然。
家世淸寒
疏糲不給而常逌然也。
撫育兄孫妹女。
婚嫁以時
親戚極其愛。
非其人不與交。
終日危坐
不以疾病少懈。
倉卒
未嘗疾言遽色
德性如此
昏朝屢第。
而忤凶黨
輒見拔。
遭罹禍故。
自屛田畝間。
黽勉祿仕
而非其志。
栖遑下邑
不得展布所蘊。
人皆惜之。
自號節初堂
文集若干卷。
曾祖晩悔公嘗與公友善
至老切磋不倦
之後孫文濬託以幽堂之誌。
後生蒙陋
何所知識
而義不敢辭
第據其狀而爲之辭。
系之以銘。
銘曰。
𥳑易之
蓀谷之詩。
具此兩美
自得師。
中丁家難
若窮無歸
就祿仕。
迹與心違
數邑絃歌
猶見儒化
華國之手。
虛老田舍
齎志以歿
命也如何
寂寥篇章
令人吁嗟
林泉舊居
想像遺風
我闡厥美。
以納幽宮
觀察使公墓
公諱天基字載元。
延安之李。
樗軒文康公石亨大顯
其後牧使巙以儒學名。
是生廷秀郡守
生贇縣監。
生時程義禁府都事
於公爲考。
其配遂安李氏縣監亨長之女。
美風儀。
眉目如畫
年十二通諸經。
文藝日進
癸酉司馬
乙亥 上謁取士
公中丙科
始補院。
薦入藝文館檢閱待敎奉敎兼 世子侍講
說書
成均典籍
兵二曹郞
諫院正言
憲府持平
一二卿宰有奴犯法而匿諸家者。
公劾正其罪。
光海訃至。
禮官百官會哭。
公謂光海得罪宗社
不可以舊君待之
議遂寢。
乞外扶安縣監。
入爲弘文館修撰校理
間爲獻納
禮曹請 王世孫冊禮
 上以未冠難之。
援據古昔
請以空頂黑幘雙童受冊
己丑 仁祖禮陟。
五禮儀無大臣禮官入參大斂一欵。
 命議啓。
公引喪大記及疏家所論以奏。
且曰滕文公世子
不聽百官之言。
行古禮。
羣下所望於 嗣聖者。
豈不及於滕文。
而反用五禮草創備之制也。
公於禮書用力深。
倉卒立草
考據精而辭理到。
輒見施行
淸陰金文正公論吏判沈詻。
嚴鼎耈等交章右詻。
公上箚痛辨其是非
宋先生赴朝。
激揚己任
同春始論竄自點
公亦上箚申請
旣而同春欲幷劾其黨與
公以獻納難之。
以爲宜徐待 山陵之畢。
同春引避斥以觀望
尤菴復提公避辭
論辨甚力。
公卒被褫罷。
蓋公言論持重
大義未始不同
尤菴與人論此事曰。
吾輩不相悉之致云。
辛卯除吏曹佐郞
移議政府檢詳舍人
受暇省覲還。
湖西民瘼
 上嘉納。
司諫,副應敎執義
又求外得韓山
未赴還執義
乙未實錄都廳勞陞通政
金公始振以推刷御史慶州
別擇本倅。
 上問誰可者。
以公對。
遂除慶州府尹
二年繡衣治績
 特命加資。
旋寢。
錫馬
還爲判决事,承旨,戶曹參議
由驪州牧使拜忠淸監司
以母老陳情乞解。
特授忠州
以便其養。
其後又爲仁川,忠州
時相積居其境。
乞得烟軍築私堰。
而堅不許
守法不撓如此
乙巳丁憂
及吉周流諸曹
公不樂在朝
就閒得鐵原。
庚戌七月十一日卒于府衙
壽六十四。
敦厚忠實
濟以文雅
望之可知長德人。
事親至孝
家甚貧。
躬自耕漁
以供甘旨
居官不以一物自累
而如親意所欲則爲之極力營辦
大州務劇而定省侍食未之或廢。
衙罷必公服在傍。
取當日所决公事一一奉白
可而充然而喜。
夫人老而失明
食必奉匙。
衣必挈領
起居坐臥
躬親扶之。
至愛懇惻
觀者感動
平生不營産業
無家於都
田不增一畝
爲州
家衆汝曹在家
糠粃不厭
而幸藉 國恩
安坐飽飯
分過矣。
如是尙可剝公肥私乎。
罷歸之夕。
人稱貸自給
然而不爲斬截之行。
要名譽。
人亦不能盡知也。
講筵
陳說
公元1730年
經義
爲文明白𥳑當。
一時絲綸
多出其手云。
蓋公雅志恬冲
不汲榮進
中歲以後
蹭蹬不振
卿相其後進。
公則低徊冗散
而無一毫慍色
其累求外補者。
欲以三公一日養耳
或疑公坐己丑一事沉滯
此豈知公者哉。
後以側出子同知鶴老推恩
贈吏曹參判。
夫人南陽洪氏牧使履一之女。
五男二女
有老縣監,嵩老,德老縣監,景老,成老。
嵩老,德老出後人。
士人奎章,趙爾鼎其婿。
長房男軒佐縣監,商佐僉知,女適崔晩奭,崔暒,魚景龍僉正,魚史周。
二房男羲佐,宣佐,命佐,女適黃濬。
三房元佐,藎佐,女適進士仲錫判書閔鎭厚。
文佐,衡佐,箕佐,弘佐,忠佐良佐四房出而五房無後
曾孫曰鉉祥進士,台祥,奎祥,應祥祥,祥,泰祥縣監,麒祥武科,濟祥,鼎祥,觀祥,最祥進士,會祥,興祥,恒祥,宗祥。
而鉉祥實尸公祀。
趙壻之孫彥臣判命參議虎臣兵使。
不盡記。
公墓在陽智山幕洞癸坐之原。
夫人祔。
最祥從余游。
諸父兄之命來請銘。
銘曰。
樗老之後
師靜友晦。
儒素傳承
以及公世。
公貌如玉
美蘊內。
盛之金鑾
華衣光佩。
而公而卿。
晉塗誰礙。
非我思存
有親在。
反哺斯急。
難貸。
左右以相。
藹然深愛。
榮利之場。
衆趨我退。
低回朱紱
白首靡悔。
環視其居。
風雨不蔽。
何以遺後
白家計。
不滿德。
有識攸慨。
我闡厥幽。
昭眎百載
副提學公墓
公元1674年
惟沈氏遠有世序。
自定安公德符始顯于世。
子孫相繼公卿名臣
戚聯 后姻。
事載國史
公之曾祖諱友正。
以上第官止驪州牧使。
祖諱諿。
累官禮曹判書
考諱東龜
弘文館應敎
金氏左議政元孫也。
公諱攸字仲美
其仕在 顯宗 肅宗之世。
淸名直道
弘文館副提學
非不顯榮矣。
而論者謂其不止於斯而已
則其人可知也。
爲人寬厚忠勤
議論正平
不喜崖岸斬絶之行。
然於邪正是非之際。
正色直言
累躓而不悔。
其義如此
 崇禎甲寅
李宇鼎等引己亥議禮
將論尤菴文正公
公以司諫陳文正公無罪小人構害狀。
 上怒黜公。
未幾羣凶復因事構誣之。
編配廣州
久而得釋。
當是時 肅宗卽位
羣凶用事
朝臣危懼敢言
公獨毅然不顧也。
遂菴公贊之曰一言出口
奇禍立至。
而公之所樹立若此
古直何以過之。
斯公之實錄也。
公幼穎秀
勤於詞學
進士登庚寅文科
由承文院正字
公元1687年
承政注書
薦入翰林不就
已陞成均典籍,兵曹佐郞
龍安縣監。
 顯廟初召拜憲府持平
先是判書公從南漢使虜。
非罪奪爵
公上疏白其寃報罷。
丁父憂
服除拜司諫院正言
出爲金堤郡守
以事謫配長城
還拜掌令。
論相奉使辱 命之罪不報
獻納
又論積徒之嫁禍士類者。
又言文谷金公因事被嚴責不可
尋遷司諫
連除司䆃寺正成均司成
轉爲執義
因災上疏
極言修德保民之實。
又曰言路開閉
關國家之興亡
 殿下自聖而惡直言
此 聖學不明
本源多蔽故也。
公爲臺諫
前後數十年。
隨事盡言
侃侃不撓
大者如是
餘可略也。
精於吏治
嘗爲沃川郡守
一境稱治。
去後磨崖以思。
宋文正公爲之記。
還拜司諫知製 敎。
試士湖南
司僕寺正, 世子侍講院弼善輔德
出爲安邊府使。
居數年代還。
自廣宥還也。
復拜司諫
弘文館校理議政舍人
應敎承政院同副承旨兵曹參知曹參議
癸亥拜黃海監司
坐事罷。
入爲大司成,吏禮戶曹參議,大司諫
上疏尹拯誣悖狀。
幷論其黨之營救者。
丁卯萬壽殿災。
公以副提學侍 上陳戒。
於是 上入邪黨言。
厭薄善類
文谷公
公元1688年
卜相忤 旨去朝。
公先進言
反復不已
冀以弭國家之禍。
而 上不能用。
明年除刑曹參議
遽以七月六日卒于第。
春秋六十九。
從葬通津文殊山下
公卒明年
凶黨秉國
甲戌更政。
遣官祭公廟。
公以直道於時
判書公久未雪寃
公含在心
進取意。
 肅宗庚申
文谷公言始伸其枉。
人謂公誠孝之感也。
其事太夫人
盡其禮。
兄弟友。
其心恬於勢利好儉約也。
常居江上
從宦不營第於京師
平居簾閣據几。
文人學士觴詠
自放江山之間。
悠然自知其外之有榮辱利害事。
然其愛君憂國之心。
至老而未嘗忘也。
夫人完山李氏
司議悅之女。
慈惠好施與。
君子無違
十三年而卒。
祔葬公墓
有四三女
漢柱郡守 贈參議
漢章,漢瑞,漢䂓直長
李弘廷僉正,丁道晉,李世禎都正。
孫男鳳輝牧使,鳳儀正郞鳳威,鳳逸,鳳仁,鳳觀
孫監司聖希,賢希,士希,道希,泰希,顯希,元希。
內外孫若干人。
公善爲詩。
有集行于世。
自號梧灘云
銘曰。
允矣梧灘
外夷中方
才敏而贍。
學博而彊。
平居自弛。
文酒江山
在朝廷。
讜言犯顔
深慮遠。
邪正之交。
彌縫幾先
弗艱于嶤。
恬淸儉恭
惟德之緖。
我最其大。
永終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