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泉集卷之六 (自动笺注)
靑泉集卷之六(禮州申維翰周伯著)
 哀辭
  
申孺人哀詞(幷序)
公元1737年
 申孺人
原城文仲內子也。
孺人以故學士諱晳之女。
聦慧
班昭女史內則諸書
事親至孝
十六而歸文仲
佩裾雍然。
敬順以奉姑姒。
大小攢手交慶。
遠近聞者具曰文仲之賢。
而獲此良耦。
庶虖鳳凰𤨿矣。
福履昌矣。
居十二年而不幸短命以圽。
文仲之悲可知也。
丁巳秋
余在都下
文仲嚮余道孺人遺事
簌簌下曰。
自吾哭孺人
墓草已五霜露矣。
夫其志行之可範與聲容可敬者。
耿然在吾心如一日。
吾安能無沒身之悲。
願得騷些之辭。
以洩吾懷思
余惟國禮
媍人喪。
賓客不用挽誄相紼之音。
豈敢琢曼詞以奏楚歌
但謂知文仲不在人後
所以述文仲見屬之言而韻之。
俾也少紓其腹悲云爾
文仲長公華伯
能文章。
孺人墓誌
其言可徵。
夫胡彼媺子仲兮。
鬱邑銜悲
顔黴黧以萑萃兮。
惝怳有思
秋氣憯以絮泣兮。
桂樹空枝
曀曀西匿兮。
熲煩瞀而曾噫。
摻余袂於城隅兮。
內結抒詞
言我昔誦夫周南兮。
桃夭之昌儀。
宓羲而觀禎兮。
鳳鳥以致詒。
鳳鳥嗈嗈以儐予兮。
馨德而仇之。
淑茂兮。
煜爚以新滋。
衆祥於堂楣兮。
薌斐舋其承帷。
綴琅干以爲佩兮
芙蓉以爲衣。
襜如中度兮。
玉璜祁祁
嘉月於歲辛兮。
曰氷未泮于歸
升堂溫凊兮。
慈顔愉怡
芳華襞積而曼著兮。
質明明而文徽
繽旣貯厥女史之模訓兮。
內惟省以夔夔
踐行前修兮。
何論獨得天資
余雖弱喪顚冥乎。
倀倀好善而潛希。
匪良耦之嬋媛兮。
夫誰琢磨而求璿琪。
朝吾皷瑟而倡車舝之操兮。
夕吾和鳧鴈之與宜。
百齡之偕臧兮。
申降福而如茨
人生奄忽飈塵兮。
鬼伯之忍斯。
宅鵭䲹於瑤崖兮。
瓊樹蠚而摧隳。
惜槿英之無暮兮。
蓇蓉之弗孶。
漂漂而上翳兮。
恒幹長辭
仰號咷而莫余聞兮。
俯芴𦬺而莫余知。
荏苒以流更兮。
時物爛其回移
草樹縈於新阡兮。
霰雪集於中逵
沉陰而曠久兮。
泯弗反乎牀闈。
巫陽永歗兮。
靈氛使端蓍
幽室不可復朝兮。
吾其上下求索奚爲
結言而覃誦兮。
文昌以留輝。
子仲其如命何兮。
曰無悼往而懷玆。
天盖
高而難諶兮。
誰云嚮善以祥祺。
中龢爲必壽兮。
四勿短期
達人造物爲漚兮。
彭殤爲幻哀樂爲非
生而室家觀則兮。
懿範之遺也。
圽而親故揄揚兮。
淑問之垂也。
譬谷之易凋兮。
蔚蔚天香之未衰。
請觀於蒙莊叩缶兮。
性命自頤
一吾哀詞(名守道)
公元1722年
壬寅冬
出宰長沙
長沙稱多讀書游藝之士。
鄭生一吾㝡以博學宏詞聞。
余旣四年尸祿
每於簿領之暇。
延生至衙。
呼觴接席
得其晤語
江山豪傑
土風政敎
文章聲曲
不爽然快者。
年三十餘。
骨格魁梧
慷慨有志節。
卓然古君子風。
發於文而爲辭賦策論
眄眄虬龍蟠而騏驥奔也。
當是時。
湖南衆譽髦。
遇鄕解省試若庭對。
輒指生爲前茅
而及報弗售。
爭駭咜言無天
余罷長沙歸二十年。
不復與鄭生接。
念其衰晩窮居
窹寐咄嗟
甲子余在都下
邂逅長沙人
鄭生已逝。
且以其阿咸書至。
字字皆淚也。
吁嗟天乎。
斯人顔如舜華
如氷雪。
才如瑚璉
卒之齟齬埳壈。
披褐終身
壽纔半百
天理奚徵。
殀顔病冉。
孔子不知其故。
余欲無言。
聞其已葬。
亡以奏相紼之音。
抆淚哀詞
屬之遺孤
聊志宿緣而已
詞曰。
㬭兮粲兮。
容儀之晳也。
瑟兮瑳兮。
言笑之則也。
璘兮蔚兮。
華之煜也。
已虖鄭生
孰寘女于泥淖
滔滔日下
又泯瞀而昡曜
何馥。
謂璧何耀。
鉛刀薦穎。
莫邪鞱鞘。
已虖鄭生
前修而皆然。
旣超蛻於塵臼。
不可以旋也。
而何知。
後死者之瘨也。
南子哀詞(幷叙)
公元1747年
 今上丁卯春
御史大夫寧南公。
按察嶺南
不佞維翰
以延暘縣吏
修刺棠下
已蒙眷庇過當
始與公之胤子論交
歲且二周
日益敦。
聲容志氣日益深。
君諱文老字子章
豈弟淸明人也。
事親敬長與朋友交。
一以溫良愉色
衆人不如己者無傲色
遇事不如意怒色
紛華波蕩中無矜莊色。
余嘗從容謂君天資極美
德宇夙成
宜取古君子和而不流之義。
少加檢束
良玉溫潤栗然
君立改容以謝曰。
是吾不勉之過。
幸聞子言。
又觀於藝文而得程詩律絶諸篇。
春蘭之始敷。
燁燁其光。
菀菀其香。
卽曰以君之才。
進之爲明堂琬琰
淸廟琴瑟
亡適不宜
盍先漑種而後獲。
君益沾沾自喜
以余犬馬之齒
謬稱先進
而欲秉離騷講問
於是識君虛受之風。
賢於人數等。
迫賤
公元1722年
東歸
約以異日修麗澤之驩。
君有別詩三章
洒洒肺肝之言。
曾未數月。
不幸中寒疾。
五日不汗。
竟圽於嶺營之子舍。
年纔二十五。
才可風雅之藩而未及啓。
器可適瑚璉之用而未及薦。
相公無它男。
君又無嗣
相公血焦於西河之慟。
訃至之翌日
蒼黃跋涉
往哭于殯。
萬事已矣
顔淵之殀而孔子不知其故。
地下修文郞何以徵。
曩與君約會以後
余被兩竪所劇。
匝月幾死。
以君之惠。
馳書訊疾
遣醫饋藥。
余旣蹶然復起
而哭君之逝。
嗚呼
孰知七旬形骸
不能化。
使少壯而憂我者。
溘先朝露耶。
相公有是語。
不忍應。
以君宿志詞賦
爲作楚騷一闋
奏之靈帷
子章寧忘故吾
辭曰。
余哀彼媺一人兮。
鍾英而生于芝房
奕葉華滋兮。
斐亹明揚
天旣錫女以弘曜兮。
曰幼好此修章。
芰荷被被兮。
𦆈木難以爲纕。
綴璧璐於崑阿兮。
琢磨增光
鳳凰女先導兮。
佇聞韶而鳴璜
年華之方壯兮。
翕習未央
造物之阨𡾟兮。
繽然攘羭而忌祥。
翼欽原於玄圃兮。
瓊樹蠚而罹殃。
綽約修嫮兮。
樔絶而不長。
朱槿春敷
兮。
娵訾嚴霜
簷帷空虛兮。
天芴𦬺而玄蒼
搖搖以上征兮。
莽渺翺翔
豊隆俾掌轂兮。
沆瀣而爲粻。
偃蹇而遐撟兮。
蛻塵臼之俇攘
余謂君未可以去兮。
胡不須臾彷徨
文昌結言兮。
申詔巫陽
鯉庭蕪沒兮。
疇問晨於高堂
蓇蓉之弗孶兮。
寡鵠空牀
幽明之無間乎。
夫胡忍斯而遺忘
巫陽踧踖前對兮。
帝命靡常
洪爐坱圠無垠兮。
萬類紛其繁昌
金石有時而朽泐兮。
草花以日而凋喪
得是氣而爲人兮。
騈窹寐於一塲
孰脩而存兮孰短而亡。
爛熳同歸兮。
蓬科纍纍北邙
貿貿遁天兮。
松喬者愚而狂。
百齡浮遊兮。
不盈眶。
忽歸魄於黃壤兮。
又奚足傷。
達觀以生爲寄兮。
蒙叟曠而齊彭殤
逝者之招招無反兮。
宋玉徒怨乎江湘
巫陽巵言兮。
吾又何筮於四荒
若人乘化兮。
皎皎高驤
靑雲衣而紫霞裳兮。
瓊佩琳琅
涉江漢而言邁兮。
白門以爲鄕。
詩書之舊圃兮。
蘭苕遺芳
連蜷顧懷兮。
暇日倘佯
留螟祝而式穀兮。
鶴筭如岡
英華爛其永嗣兮。
百祿洋洋
千秋不泯兮。
僾若君之在傍。
靑泉集卷之六(禮州申維翰周伯著)
 雜著
  
書孫仲深(壽玄)史記
孫仲子年十五。
喜聞司馬氏風。
手書若干篇。
以侈于几。
口勌事目
目勌則肘股交相舞。
如是期年
百骸動靜
不與司馬下上者。
其中津津乎㥶也。
侗乎其亡涯也。
芒芒爾若皷鍾爰居也。
於是挾卷而過余
余亦方北面而師司馬氏。
仲子曰聞子之好之也同乎我。
我病矣。
敢問奚病奚瘳。
嗒然不應
仲子又曰始吾見司馬文章爛如也。
中而見法森然也。
終而自愁不得一染指以嘗。
而反入於亡何有之鄕。
今者吾忘吾好。
而因失吾司馬氏矣。
莞爾曰毋若言
曩余得君形骸之觀矣。
君之耳目舌吻司馬氏。
倀倀焉守空器而神不與適也。
見子柴立贅肬也。
司馬何與焉。
今子役吻於斯
讀范蔡傳
卽欲駕長辯。
荊卿
卽欲提匕首悲歌
項羽紀。
卽欲喑嗚叱咜。
李廣
卽欲彎弓單于
此又誰之使耶。
司馬氏之自爲至。
而亦不得自言其至者。
天機之所動也。
我且有知乎。
惡乎言於君。
有言乎。
惡乎使女知。
已乎已乎
我與若同乎不知矣。
司馬氏亦同乎不知矣。
抑吾聞學禪者有願佛焉。
無口耳目
無色
聲香生死善惡之念。
而唯佛之念。
神定寂然而悟。
一超而上如來地。
彼其所觀者眞。
而亡待乎外也。
大䧺得之
以游於波羅蜜
吾與得之
以觀於司馬氏。
其斯爲會心印。
其斯爲象罔得也
仲子辟席而對曰。
居邑不能就有道正焉。
今聞子言。
爽然若啖火棗而悟三生者。
請名吾卷曰西京一佛錄。
是言爲志。
莊子盜跖篇後題
儒者雅言
莊生著書侮孔氏。
盜跖一篇
擧而畀水火曰。
周也敢毁天而訾日。
其有一二爲莊生地者。
則曰盜跖之著非莊生
莊生意在宗孔氏。
余謂侮與宗。
皆原於有意
莊生是也
槩觀其書。
天地塵垢
萬物糠粃
方且騎日月而翺翔
方且御風雲而敖游
其稱方域人羣也。
山川謠俗
必在六合之外窈冥之鄕。
五帝所不能格
三王所不能漸焉。
夫豈眞有是哉。
夫子見惡有道
卽於衛靈公南子陽貨之倫。
門人必孰觀而詳記。
至今成籍具在
何嘗盜跖
彼其張皇
亦豈眞有是哉。
特以所得虛無
而所發者放肆
言之涉於侮孔氏。
自知其非也。
有關宗孔氏。
自知是也
是非賢愚
而入
無意
所謂謬悠之說荒唐之言。
端崖之辭。
縱恣不儻者。
夫夫自道也。
於戱
夫子六經
如揭日而中天
天以大陽照臨萬方
萬方陶陶然仰而就之。
厥或霮䨴者升焉。
溟濛者集焉。
乾坤山岳萬象改。
其於日乎。
若甚凌焉。
然而日固無損也。
彼亦無意也。
至若造化出變恠。
霧雨霹靂
爲六雪花五色虹。
其氣滃然
其音砉然
光華燁燁然。
人卒觀之。
相與皷舞而歌。
亦何傷乎就日
吾以適觀而已矣。
第令莊生而著此篇。
不過爲文字幻後人
而擬莊生復作中事
周乎蝶乎。
吾與皷舞而觀者皆幻也。
其後
以示余同志
楚詞卷末
善乎尙論者曰詩亡而詩在楚。
夫自三百篇之降。
指窮於祖龍之火。
其間封域山川亡恙
人若日以夥。
閭閻紅女唼喋謳哦桴皷衣冠之逸焉斐焉而琴且簧者。
師曠不廢聦。
若之何詩亡云爾
詩心聲也。
今夫物華之征吾心。
而觸之爲聲。
芒芒乎反入於心。
喜者蹈舞
悲者涕泗
其斯之異於鷇音。
可以可以羣且怨乎哉
悲夫
天下詩人
執觚墨以塩章句
燁然春華
瑟然秋聲
沾沾焉我操其絲。
爾得其笙。
自儗
於張咸池洞庭之野。
而其使怨者怨思者思。
湘靈海若翩然而翼乎舞者。
皆莫之能焉何故
情感之根未通。
彼其所操者虗器也。
吾知夫所謂詩亡者。
職此之由歟。
大國也。
其風固已泱泱乎。
而屈三閭彼其材。
彼其時。
衣芳而相羊於浦之日江之
其聲易以悲。
捐環遺佩
托思美人
而其聲易以感。
感而興悲而賦。
抑菀之以暢。
磈磊之以寫。
天下讀其詞者。
亡不凄凄泣數行下。
杳然神遊於澤蘭汀杜之間而吊且傷者。
彼於毫札。
孰肎弊弊爲事
然其怨而不怒。
哀而不愁。
直當鴈行風人者亡它。
天日全矣。
吾斯見古詩盡在楚也。
世儒方且耳視族名曰騷。
而歧于詩。
於乎
此其詩不可復古
而楚亦在亡何有矣。
於是金君思則以抄卷來。
請命離騷楚詩
亦唯子之惠是徼。
升其葩殿其淫。
以資操南音
余復曰言惡乎作而詩。
惡乎隱而楚。
今子起伏於斯
歡而皷掌
怒而裂眦
痛而疾首
咸其自已也。
已而已而
朝暮得此。
所以爲楚乎。
夫待楚而楚。
非善楚也。
不爲待楚而楚。
庶乎三百篇矣。
士集秋響別詩後
公元1716年
丙申秋
余以事至京師
士集會。
月餘而以病歸。
如故
僕驂囊餱如故
蹉跎抑塞狀視前什倍。
士集摻余手。
愴悢色沮
泣數行下。
出其近體七言一章
命曰秋響
爲余奏之。
其詩曰送君秋草如何
長苦年年此曲歌。
謾說芸香堆閣在。
誰憐荷製染塵多。
津亭月曙鴉發
山館林深秣馬過。
明日登樓孤望處。
白雲黃葉滿銅河
余又和成二律
遆歌而遆反之
秋林槭槭然若歌若歗。
又若哀絲苦羽佐其鳴者。
已而厲飈吹雲
至日暮而雨集焉。
天籟調調刀刀
與之感與之怨且怒也。
嗟乎士集
是曲也君能使吾悲。
不能使世人悲吾。
所以和者。
當使一士集而抆淚已。
雖然宇宙狹矣。
鴨綠以東。
得一士集多矣。
又焉用悲。
稷山(東翼)詩藁後
稷山金使君雅好詩。
布衣園令
歷仕郞署
出宰百里
意不欲以刀筆見。
坐堂皇。
蕭散處士家。
衙退杜門
一編日哦古人名句
余盖有願言之素。
今夏欵段騎摩公之宇下
沾沾邂逅焉。
已又君子不遺。
辱命陳詩
竟日彷佯芙蓉之嶼靈沼之榭。
連襟帶握盃酒
縱浪觚墨間。
粲如琅如也。
酒酣手發箱中卷屬余曰。
此吾文園草創散懷者。
余受而
卒業
大要春華始敷。
天籟乍噓。
五言律之嫺也。
絶句之澹也。
七言之𤨿然而朗也。
長慶已後諸家緖風餘音哉。
余旣不遜
敢以十絶句繫在卷末
且曰昔葛洪句漏令
世謂之仙。
莊生漆園吏
天下言其傲。
余嘗謂傲與仙。
俱夫有如武城絃歌乎。
七月雲漢
無往而非民功者。
吾以使君之詩。
而觀於稷山之政。
豈弟和平矣。
是其割鷄牛刀
天子有言
使君勉矣。
叙與尹太學士(淳)論文
公元1727年
丁未冬
余以薄祿都下
時太學士尹公天官少宰
人言曰吾逯速在車塵間。
每與子左。
今因赴召禁中
寂然無譁
唯子之履屧是圖。
余固未嘗公門
公有言。
豈敢後命
束帶而入。
公果驩焉叙勞苦平生曰。
名位落拓也。
余曰跡散材拙。
自棄耳。
又問文辭之癖近如何
曰少也不遜
猥以塗鴉墨汙人眼
余髮今種種矣。
旣悟其非。
之子虛已。
公曰曩見子文筆
傅會古語
用濟南家津筏
關於世運波流而不自知者耶。
獨有昌歜之嗜乎。
余笑曰此非濟南病我。
我自有罪
請循其本。
維翰山南農家
地僻而陋。
目未覩古今百家之書。
五讀風雅
十六讀典謨
十七讀論語
喜其字琢圭璋
音如鍾磬
遂以求古人於句節聲華之間。
而不復知有天理神解之奧。
性又局狹。
自謂刻畫古人
可得其眉髮形肖。
而亦不知有生動氣魄之眞。
出而見左氏離騷兩司馬班椽之言。
合於詩書聲口者。
則錄其尤瑰瑋者。
諸懷袖。
沾沾諷誦文在是矣。
當是時。
鄕里業擧少年西山眞寶謝氏軌範等編。
輒取而寓目
恠其音節不類
以爲六藝異端
及年二十餘而得皇明王李之文數篇於傳寫間。
見其用字用句。
似左似漢。
一毫不襲眞寶軌範中口氣。
卽又沾沾喜曰掃百氏而挽千古
其斯爲藝家英䧺
盖余所見極狹而所好極偏。
雖古之斷章蠧簡山海經汲冢書黃庭石皷之類。
亦貨而求之。
不喜儒家菽粟語。
所以叙述之體。
往往學古不至而入於于鱗。
政如刻鵠不成而反類鶩也。
旣三十三而登第
始遊於崑崙學士之門。
學士汝文自有殺活
何爲寄宿笆籬下。
指南豊集曰讀此可以醫病。
如是者數年。
聞所不聞
乃悟唐宋諸君源泉浩浩
不畔於六經之旨。
而視濟南家風
輒踈而辟之。
然所發於文者。
譬如飮藥而加病。
不能集于彼岸
崑崙沒後
無以文事見誨者。
駸駸歲且暮矣。
今倂與宿痾而空之。
作一田夫此生耳。
公笑曰子年半百
自畫也。
崑崙以南豊醫子。
吾固知其未瘳矣。
子之性泥於古而喜模倣
倣秦漢不得而又使倣南豊。
南豊何有焉。
吾意自古文章之士。
未嘗無學而能。
卽以皇明言之。
方遜志王陽明超然上乘
濟南諸公躍而呼曰吾左吾史與漢而已
不至者。
與子同病
病者能言其病則病可爲也。
子息心而游於道。
專精而篤於學。
勿以詞華古訓
勿以章句正理
理明而學純則其言自底于靖。
卽左屈班馬將無以惱子之心思
而子於是霍然良已
余因敬謝曰辱長者提撕
倉公診人脉視人膓肺。
欲勉以昌陽引年
是誠所未獲於詞家之言。
令人汗津津下。
覺已虛過半世光陰
退而書其言以自警。
黃州(命龜)碑文
今上六年四月八日
通訓大夫黃州使原城元公。
以疾卒于第。
其明年三月
某有職役京師
始哭公帷几。
諸孤一慟
讀公之墓碑新刻。
吳學士伯玉言。
公家主器郞君爲行遺事
簽錄已具。
嗚呼
後死者徵公之德與行
斯文在。
某獲公之眄睞今十
公元1728年
八年
執雉於榮川郡齋
見公涖民律己
寬而
毅而和。
廉而不矜
簡而無傲
沾沾心語口。
窃喜見古君子
遂從旅宦處公之門。
與寢郞君爲文史游
於焉而得公居家孝友
忠謹與人交。
子弟嚴重篤厚
毫不着一餙字。
旣日熟而歲習。
察公喜怒言動
出入燕私之間。
䂓度如一
從容問世衰矣。
甲乙多門
惡乎托蹤
以庇吾軀。
公但曰就事君親道理極是處便住。
又問如何極是處。
又曰就自家身心上除去一利害
只得安穩無愧怍處便是
某誦之至今
經歷許多世變
而念公言益深有味
嗚呼
使公而位不廊廟
澤止州郡
則天道之憾。
生得同時
處得其門。
有幸矣。
吾雖不文
猥以測管於公者。
敬爲寢郞君書。
金人銘後題
余讀金人銘。
嘆古聖人訓世
無所不至矣。
此文藏於周始祖廟。
而出於素王之家。
意其人必在元聖以前
而其文辭簡婉悠揚
與黃帝堯周武諸銘相蔭映
警戒起於愼言
又就天道人事滿損謙益惕厲恐惧
塞禍於微。
養福於雌。
便敎一種持身涉世之學。
若鏡若畫。
嗟夫聖人之言。
天理也。
不變
理亦不變
所以煕皥以及衰季
華夏以洎舟車所至
帝王君牧以逮田夫蕘竪
率是者昌。
畔是者僨。
夫子獲此文而奇之。
揭諸。
其後百千年。
竟不徇祖龍之火。
天理何喪。
南容三復白圭
子謂邦有道不廢。
無道免於刑戮
卽此文。
處世之敎。
莫尙於愼言以也。
余故褊人
少壯失學
言多忼慨
行多躁戾
日與世長好醜懣羡欣猒
種種諸病。
血氣爲祟。
葢余髮且中白
始讀金人銘。
字字翫索
久之亦覺長短心懣羡心向來伎倆
稍减得一分。
然自恨學力無素
病根已深。
狂言之悔。
往往如以石壓草。
不耐其潛長矣。
於是手書一本
兩兒朝夕珍誦。
復告之曰汝父德薄
何能訓汝曺
聖人敎汝愼言
汝謙光。
以詒汝百福
斯文在。
烈婦韓氏傳後
公元1743年
余讀三代已來國乘野史巷俚所紀閨媛之舍命而用義烈聞者。
丈夫爲盛。
嘗論女子之性。
褊而峭。
則善缺。
褊則失中
遇險阨塞
傍無一卓錐可容趾。
水火金鐵鴆毒雉經
甘從。
瞬息間得瞑。
若此類何知禮義所由
殆與丈夫異矣。
癸亥冬在都下
驪江李處士用休所著烈婦孺人韓氏傳讀之。
蹷然起坐
歎息言我東三百年禮義之敎。
有此一婦人已
公元1744年
矣。
謹按本傳
故世名家
孺人幼而淑特。
有志操。
事親以孝
視履端莊
婢屬敬畏之。
戒毋以非道見。
小姐稍長慧悟甚。
有事
大小疑難詢之。
片語裁决
亡不晳然中理
十七嫁爲希庵蔡學士子婦
明年生子
明年未及歸。
蔡生圽於韓孺人
日夜哭踊
勺飮入口
旣葬而辭其父曰。
蔡氏母在也。
而兒不能一日事之。
何以稱蔡家婦
卽奉郞主而往
致其哀敬於姑。
已尫然骨立
亂髮被面
不向人言語。
腋間有大腫自潰。
人始膿血透外而勸之藥則辭。
其父每有書。
遺以蔬塩。
書訊安否外。
屛去食物
姑以粥飮見強。
謹受之。
乍嚥乍嘔。
餘或秘諸苫薦。
反其空盂。
亡何孤稚繼夭。
孺人不加戚曰。
何暇爾之慟耶。
蔡氏家知孺人萬無生意
告愍於其父。
父至持孺人泣曰。
汝知吾命薄
十子而唯汝在。
汝豈忍死
從我入
砭汝疾丐汝命可乎。
仰視曰幸爺無恙
兒是蔡家孀婦
又使兒歸而孝于韓耶。
泣弗聽。
父亦泣不可復強。
病日谻。
自知澌盡。
起與姑訣曰。
以妾之釁殃而禍吾夫。
豈敢一刻而忘。
吾死有小刀隨身
一夜三引三止者。
毁吾膚吭。
震驚吾姑。
無以見亡夫地下
今而告訣幸矣。
恨不得報姑氏恩念
又作書於其父。
間作
音曰。
好死好。
呼水澡手足
端坐而逝。
身上只有麁布單衫襦。
初喪所服。
寒暑不更云。
嗚呼
孺人亡。
年纔二十矣。
藐而閨閤中一少婦
非有詩書禮學講習之素。
而凜乎其徇節之剛也。
綽乎其處義之明也。
藹乎其秉心之仁也。
所以其言自合聖經
其行必純於天理
嗚呼
不亦千載一覯眞烈婦歟。
夫以矢死之心。
不遑恤。
不愆不驚。
底愼于其姑孝矣。
求仁得仁
舍權從經。
以報其父賢矣。
生而盡孝
死而盡誠。
欲以藉手地下
善之善矣。
卽使峩冠丈夫讀書事君。
國家有難。
不愧孺人之烈者又誰耶
吾故曰國朝三百年禮義之敎。
有此一婦已矣
孺人淸州韓氏。
名德采字士亮
淸之韓本於箕聖。
西平府院君文翼公柳川先生諱浚謙
是爲六代祖。
母朴氏莊陵死節臣醉琴先生彭年之後
蔡生名膺全。
其父希庵公諱彭胤
廟朝翰林學士
文章當世
士亮儒而有文行
篤厚君子也。
余善
書僞鶴事
公元1741年
楊之北境
與漣接。
其水曰鶴淵。
絶壁斗削。
岸高十餘丈。
壁有窪似臼。
禽鳥可隱。
諺稱鶴巢臺。
辛酉春
恠鳥知名
一䧺一雌
集于臺。
其大如鶖。
綠背丹膺。
䧺出而暮歸以哺雌。
雌常伏而不出。
有時緣崖搶佯
觀者異之。
金剛一緇髡過而作禮仙鶴也。
於是甿俗訛言鶴有靈。
齋而敬則現。
否則隱。
遠近聞者簇簇歸市
西自松京
北洎關峽。
嬴糧而至者踵相磨
皆攢手膜拜請見
見卽大喜譟曰果也。
崖名鶴巢
有徵
如是月餘
傍近居人疲於供客。
閭童若店嫗設廛肆水邊
賣酒餠販屨爲利
一朝見其雛翩翩石罅
䧺飛夾雌下洲渚
俛首蟲魚
其行躑躅
其音呷喋。
鳧脛鵞喙
不能善飛。
所竄於絶壁之窪者。
爲其翼卵而鷇也。
衆始大驩呶詈之。
石相向。
鳥乃駭而遁去。
不復來矣。
有過余而談其事者。
皆以鳥無實得空名。
世人戒。
余笑曰是鳥豈能以爲鶴。
沽名鶴巢之居乎。
觀者妄也。
鶴之貌多著於古聖書
丹頂而圓吭。
縞衣玄裳
長三尺。
聲聞于天。
使華表緱氏
而無鶴則已。
有則其貌必若此而止矣。
今其觀者不知鶴。
而鳥本無意於名。
不知故不殆
無意無禍
世之談詩書業經綸者。
餙賈竪以名伊傅
矯佞夫以衒管葛
卒之爲居攝周公
煕寧孔子
而禍天下國家者衆矣。
鶴而非眞。
又奚病。
題李仲浩(瀰)詩卷
公元1745年
卷中諸篇。
欲以晩唐滋味
就元末風調
務爲濃纖。
所得亦已奇矣。
但念足下靑春詞華
有志詩家
卽今病根
過於姸。
格傷於細。
若此不已
竊恐情境有限
地步漸窄。
不免傅粉娘子背燈之態。
此將何爲
願自今先取二南九騷。
漢魏之澹。
晉宋之婉。
學其言寡而旨遠
貌古而思深。
服習日久
自然聲宏而意廣。
可以爲唐。
可以艶詞姸調。
無所處而不當
此乃好田安歇處。
幸勿棄老漢之言如何
乙丑春日題。
杜樊川文集抄卷
余少喜讀賈太傅書。
想見爲人
崷崪魁梧
臆間貯三代詩書禮樂刑兵。
可以充塞宇宙
視漢家天下
凶奴猖獗
吳楚諸侯桀驁
天子法令不行
慷慨論奏百千萬言。
所以其文如星斗山鍾鼎璧璐。
至今吾得而誦習之。
意謂西劉已降
賈生不世出。
余年老而始得樊川杜牧之所著文而驚曰。
不圖賈生復見于唐。
牧之俊傑人也。
其氣汪洋
其志超忽
其識無所不周
其才無所不達
之世。
賈生不逮
黃門小竪天子囚俘
列鎭兜鍪
天子如塗丐。
不貢不覲。
盜帝盜王遍天下
私其鋒矢
當是時。
夫以彼其材。
不過史郞吏
出守一郡
膽如斗
瞋目如炬。
其爲罪言戰守論原十六衛宰相諸書
倜倘慷慨
精誠足以貫金石
計策足以寰宇
遒遒乎與賈生匹也。
文章之妙。
博大中工緘鍵。
馳驟中整部伍
所以稍遜於漢者。
高蒼樸茂之風。
而後賈生一千年。
文已墜地
匹夫攘袂反之
毫不六朝流波騈偶態。
又不墮韓柳兩家彀內。
抑何壯也。
皇甫湜孫樵咋舌竄矣。
韻語而爲阿房宮感懷杜秋娘華淸宮等篇。
跌宕奇偉
超塵臼謝雕琢
神化於法之外者
又與賈生服賦惜誓屈原
同一氣力
溫李兒曺望風遁矣。
余謂世之文章家
有能俎豆賈生
以杜公而追配之可也。
海東狹矣。
人誰有夢見牧之
乃余白首兀兀
手書寘吾丌者。
文而四十七篇
韻語亦如之。
時時擊節伊唔。
雷雨交鳴
自以少喜賈生
晩喜益甚
人謂我狂矣。
尙古自叙後題
今天下西自流沙。
北洎高柳
南窮黃木之灣。
士皆辮髮旃裘
抨弓鳴鏑
獨吾東海之國
冠帶詩書周官世族之風。
尙古主人生於東國軒冕之家。
讀書苕發而穎竪。
其聲蔚然在庠序矣。
使尙古利用
王。
策名待詔
公卿富貴
亡足芥拾
尙古之如敝屣
兄弟宗族愾於室。
友朋誚於門。
知識姍笑於市。
尙古視之浮雲
旣而歲且暮。
家日以落。
故舊日以踈。
僮僕日以散。
四壁蕭然霜雪
尙古氣益豪。
出而遊國中名山曰。
唶我堣夷偏壤。
不脩於鵬之背。
以吾單衫雙屐
蹢躃而行。
猶惧罥礙於夫
勸我褒衣法冠
步高驤於科斗之井醢鷄之天。
奈吾䝱息何。
貌秀而丰。
豈弟喜施予。
其與會心人相樂也。
淸明磊落
尖兀崢嶸
縱談山川畸恠。
國風治亂
古今英豪文章氣節
飈起泉湧不可遏。
聲音皷鐘擊磬。
四坐響動
大抵自漢以下
舌燥於皇明。
瓣香中華名雋
國朝則無言。
室中古書珍器
天下名品
古詩稗乘
天下奇書。
鑑識神妙
一物當意
不惜傾家
厚直
當意
輒推去曰玄圃瑤池
着一頑礦不得
爲文章。
脫略津筏
沛然大激淋漓
神光蔭映
望而知非雕篆語也。
癸亥秋
維翰僦居都下
尙古過而與之語。
見吾傍有金剛圓覺維摩諸書
沾沾皷掌曰此路頭無縛無解
最善證視世法快活
尙古所喜於佛者。
爲其超脫世累
愛山翫物之癖皆此類。
慕古賢衆矣。
廼擧一事彷彿竊比於皇
聞人尙古
以命其堂者。
卑以自牧歟。
噫噫
今天下華尙古亦未聞。
見於東海之國何奇也。
巖穴中覓此人不可見
而出於軒冕之家。
又何奇也。
葢余年六十餘。
始見尙古
尙古猶未五十也已
驩如舊相識
自恨吾日苦短。
從容曰。
子誠天下奇士
仙仙乎遊矣。
然可與語奇。
未可與語道。
古之游於道者
歸眞反樸
眞則無妄
樸則無名
柱下漆園皆是也。
尙古是吾言。
書許生(濟)西漢文抄
許生汝楫少從受書
問余六經外所嗜何書。
曰樸樸虖膴哉。
吾從西漢
卽示余丌上黃卷。
手編而口肄者。
孝文綸綍賈生昌言
武宣曼倩相如淮南王趙榮平諸名臣章奏二十篇
明堂琬琰
許生沾沾爵躍文在是矣。
退以蠻牋染蘗。
綠紗粧䌙。
傳寫旣完。
靑紅點圈。
一從余手勘過者。
毫髮不爽
信其志篤於好矣。
余以硃毫錫卷名曰汾陰古鼎
許生訊曰奚鼎之以。
古鼎莫尙於禹鑄
吾以象虞夏之文。
汾陰鼎出於漢。
彼其色蒼熒而磊砢
質古沉重
餙之以黃耳金鉉
實之以太牢薌粢。
夫非賈馬諸公之文。
其誰似之。
許生曰厥象類也。
學之當如何
用。
以木巽火。
變生而熟。
革剛而柔。
以子之篤好是書。
日習月融
如飮飡者饘於是於是
而亡繇。
至於全牛之腱以爲實。
南山之炭以供火。
何生不熟
何味不甘
其所積者厚而所發者大。
斯爲西漢
吾子勉之
許生喜曰如公言
禹鼎以下
爲大。
不足乎。
禹鼎之金累鉅萬
萬斤
唐以千斤
宋以數百斤
明人鑄古鼎而泐。
今天下鼎
折足公餗滔滔也。
許生又大喜
請書卷尾而去。
書鑿龍門卷末
師古少從問書
請事司馬氏。
余曰是家雖云自黃帝至漢。
著述百三十篇
今讀其書。
三代已上。
緝古史。
七䧺之世。
用戰國策
文之所損益
十不能二三。
其外缺而補者。
褚少孫筆也。
司馬何。
是以天下宗司馬者。
其言如聚訟
然吾意項羽張陳吳王濞李將軍四篇
司馬本色
君盍治之。
師古喜。
手書四篇一卷
余又妄加批墨。
役旣卒。
題其面曰鑿龍門
因拊卷而告曰。
夏后之治洪水
水激龍門之險而汎濫方割
吞淮泗蹴江漢而莫之能御
於是乎集羣神風雷之斧。
巑岏䟽蕩潏。
河始滔滔盟津而東矣。
余眡司馬文章
猶禹之治水。
方其沛然而往
天地
無礙
及遇覇王之䧺耳餘之傑。
驕恣廣之數奇
是皆水逆而悍猛處。
卽以鑿龍門手段闢而導之。
彼崪者山立者波奔怒者霆激
踊爲其人活畫。
生氣勃勃
令人目動而神狂。
在它傳何曾盡然
君其日涉是卷。
指山曰巍巍
指河曰滔滔
瞻之在玆。
繹之在玆。
每讀一篇
必求當於本色
如是
可以司馬聲容
聲容似而氣相感
相感天機應。
君固將自化
師古躍然大哉
吾何敢。
龍門司馬居也。
第自今試鑿龍門之壤。
日得一簣
以謀九仞
進吾往也
是卷之目。
不宜
金司直殉節
公元1743年
余讀離騷國殤。
竊悲春秋已來
京觀之骨如山
史傳所載一二君子死綏者外。
在行間冠䩜負弩聽金皷之士。
未聞有卓然殉節而死。
左馬諸公不與詳其人歟。
盖論千古兵禍
如趙衂于長平
漢覆于睢水。
唐僨于陳陶
國朝則㺚川之敗。
禽魚網罟
澤量枯骸
是其死者均之謂死王事則可。
節義則否。
所以下士一無能以殉節而名者固也。
居恒嘖嘖道此事。
甲子
余在都下
有鄰洞人生得壽。
以其家藏故紙示余曰。
此吾五代司直公㺚川殉節
公元1712年
也。
司直諱逸
豪雋負氣
膂力絶人
大黃能射五六百步。
壬辰四月
倭冦猝至。
自萊府不十日抵嶺。
嶺以南士
聞砲音而股栗
列鎭無㫌旗。
朝廷命申砬爲都元帥
悉甲南捍
時昇平久。
士卒市人子。
不識弓刀砬。
蒼黃欲私募善射者與俱。
家家鳥鼠匿。
百亡一至
公獨奮髥張弓而前曰冦深矣。
願以一箙矢從死
砬素不聞公名
以爲狂也。
使試其藝。
卽笑曰吾射絶與衆異
令人升高望吾矢。
可索
砬又不信
旣發而矢弗獲。
從公言再發而矢及於莽蒼之外果然
大奇之。
始命鞬櫜以從。
將行故舊訣曰。
大丈夫生此王國
國有難死疆塲
何如兒女子
一男襁抱
顧謂妻曰勉之
吾以身報國
爾以兒報吾。
庶幾兩亡憾。
戚戚爲。
策馬而去。
得死帥臣旗下
配邊氏抱遺孤
奔竄峽中
全一縷。
寔蕃有後
而以公赴戰時言貌。
世世相傳者。
唯邊氏口澤是承。
不肖最後
無文獻。
恨不能表揚先蹟。
萬曆中詞人鄭致號櫟軒。
司直竹馬友也。
著書紀公殉節狀頗詳。
今得於其後孫家者。
歷歷如邊氏遺言
吁嗟天乎。
斯記之出。
足以不朽司直公矣。
余受而目涉之
歎曰當申帥發出城。
賊鋒漫天
國家危亡
呼吸
萬金而號於市。
一人應募可知矣。
公起自圭竇
非有世祿恩命在前
功名賞賚在後也。
獨以平日蓄積於中者。
慷慨魁梧
自請於軍門不信
至於衒能而必售
婦㷀㷀而兒呱呱
置之危難不顧
七尺塵垢
視萬刃猶衽席
卒能矢一死於邦家之急。
至誠所激也。
誠可貫金石動天地。
三光不墜矣。
於是益嘆古戰塲白骨
縱有志節如夫人者。
太史如椽之管。
踊爲官名。
地勢使耳。
我東狹矣。
何以司直地下
悲夫
櫟軒雖微。
詩名在海遺珠
其文可徵。
記末又云司直一男曰俊立。
以事母至孝聞。
孫曰茂生
克紹其孝。
復有詩曰忠孝傳家祖子孫。
如使國乘者采鄭言
金氏世蹟著矣。
嗚呼
所謂之根。
不産苞棘。
有種也。
得壽讀書信謹
宗族稱善。
子野字說
東京尹李公有長男
年十三。
治詩左馬諸史
業日以進。
粲粲如麟之角鳳之毛。
及冠而錫名曰商質
字曰子野
余過而宿焉。
誶曰以吾觀於今之世。
周公我師
孔孟我儀
顔閔步與步。
游夏趨與趨。
塗有六經
室有五禮
夫其族好而童習者。
咸曰文。
奚獨取於商
野。
李公啞然夫子先進禮樂野也。
如用之。
從先進。
彼以其文。
吾以其質。
余廼作而祝曰。
美哉淵乎。
保家之則也。
商之禮。
文獻無徵
車服上白
正朔上丑。
質素而樸者。
宜及於野矣。
是其有三仁九侯
伯夷叔齊出而樹萬世綱常
夫非質勝而純與。
周公作禮
名分等級
文炳炳如日星之揭矣。
不數百年諸侯天子
大夫諸侯
三家用八佾之舞。
夫非文過則僞與。
自是天下不知有質而知有文。
法周官者稱居攝周公
周禮者稱煕寧孔子
煖煖姝姝
甲朱乙紫。
伊傅而戶管葛
彼其植躬泰華
唯恐不高。
高則名矣。
皷衆風雷
唯恐不來
來則利矣。
名利之根愈深。
亂亡之轍隨之。
若是佛氏以爲幻。
老子以爲盜。
孰召而至。
文使之然也。
君子爲是之惧。
命子曰質。
表德曰野。
野者質勝之病。
凡人克治之功。
不切則不至。
夫亦作法於凉之意也。
於是竊願子野
履常而處。
遵道而行。
名也惧之。
利也避之。
人或異之。
辭曰與人同。
人或高之
辭曰不敢先。
事親敬長與朋友交。
以洎佐聖王贊化育。
皆出於至誠無僞
無僞眞實
眞實則天純粹
孝弟忠信禮樂政敎
自我躬行實踐
便如靑天
月。
幻做不得
斯吾所謂質也。
由是在家在邦
德音孚如
福履洋如。
可以永貞元吉
嚮來文僞而喪眞者也。
子野聞而喜。
謂吾老農占歲
請書諸簡。
節士軍器副正廣陵李公忠烈
嶺南山川
穹崧而壯。
固其人服禮義矜氣節
葢自赫居氏以降
亡論位崇祿厚
以身報國
臨難不忘父命名而死。
丕寧父子同死於敵而其隷以獨生爲恥
若此類世不乏人
史不絶書
千五百年。
南士節義炳如日星
挽近世。
以余所聞
校尉節度而爲皇朝賊死
忠誠義烈
莫如星州李節已矣
節士瑞雨茂卿
家故廣陵李氏
嶺南
奕葉隆顯
父以壬辰倭難倡義有功
贈兵曹參判。
小星崔氏生節士十一歲而孤。
執喪如禮。
事母至孝
寒溫衽席
疾病藥膳
以洎親戚施予
事亡難易
不唯志之承。
觀者感動
從兄石潭先生奇愛之。
晝宵奬誨。
出入必偕。
公亦敬奉不怠
每與隨往於鄭寒岡門下
樂聞餘敎而歸。
年旣長。
貌秀而碩。
八尺軒昂
鬚髯好風骨。
識務之智。
應變之才。
可以當天下大事。
讀書攻文有聲
母氏聞而戒之曰吾願汝記名姓。
不願汝工文藝。
藝勝則名浮。
造物攸忌。
卽敬受敎
第曰天
公元1618年
男子
受業
文則武。
斯可乎。
母竟頷之。
遂晩而學射
年三十有五。
萬曆戊午武科
朔方
逾年備諳邊事
是時金胡張大
建國曰淸。
帝號年號皇朝
兵強虎噬
倂吞天下之志。
西北鄙數震驚
朝廷每有偵
謂公膽略探虎穴
輒以軍銜往來邊陲者六七行矣。
旣歸。
嶺之觀察使召置幕下
俾長五百夫。
崇禎九年丙子蜡。
虜變猝急
上幸南漢
嶺左右節度勤王兵。
星夜馳發。
觀察使檄公提部兵隷節度
往値公視伐事在海濱
聞之投袂起曰。
蓄銳而乘我不備
龍灣三日而薄都城
至令鑾輿播越
東土臣民未聞加遺一矢
彼卽朝得志於我。
夕跳帝京矣。
神宗皇帝天下活吾東之恩澤何在
吾今膽血憧憧
鋒鏑甘旨矣。
飭兵西驅
兵行過邑。
家門十里
不遑就訣於母。
挈家出路左。
婦子啼呼
泣涕如雨
母獨顔色不變
執公手曰知汝平生事我孝。
以是知汝必忠於國。
大丈夫頭天跟地。
王事何如兒女子
以采線縫公戰袍裾。
使人易識。
軍士朴鐵者與公同里居
公馬丁。
呼名而饋之酒曰。
吾兒必不負國
爾無負吾兒也。
公拜而起。
上馬婦子去曰。
吾以身死敵易。
使吾母忘我難。
爾吾身也。
公元1697年
善事母。
能無憾於吾。
目瞑矣。
丁丑春王正月三日
節度遇賊於雙嶺
陳中軍失律
步兵砲手請藥未卽授。
噪噪動地
賊騎電發
釖槍山集
我軍措手弗及
勢如風波覆舟
左右軍皆潰。
兩將伏弢
人不鳥獸散虀粉碎。
朴鐵牽馬呼曰死而無名
孰如逃。
公猶意氣勃勃
關弓挾矢喝鐵曰。
吾何往。
將死皷馭死轡士死行列
唯義所在
今日决死
可歸告吾母。
立不動射賊。
矢盡而衂。
積屍如麻
軍無收殮者。
朴鐵逃歸
具告覆軍月日喝鐵語及射賊立殣諸狀。
母氏哭之慟曰吾知是兒必不旋踵
得死矣。
復何憾。
公男道鳴道源
卽與鐵偕奔所指處。
公屍
衣裾采線。
歷歷可驗。
奉而歸葬
嗚呼烈矣。
節士生長嶺南
夙聞義訓寒岡石潭之門。
出身以後
出入戍堡亭障
揣摩虜情。
已知皇明天下朝暮左衽
而虜與我爲鄰。
筭我於肘股之間。
彼且悉甲而西蹂。
則禍必先中於我矣。
胷中一寸鐵。
嘗思奮不顧身
殉國家之急者。
素所蓄也。
當虜騎壓城之日。
我師一僨
次至皇都
愚智所共知者。
而鴨東數千里
隻手張弓
射賊而死。
節士一人而已
何其壯也。
賢母知子
必死於志而采縫裾
辭色如常
又何奇也。
沒後
年。
淸世祖燕京帝天下。
我東三學士骨暴於燕市
獨以公丁丑之役。
得死片言下。
嶺南名節
抑何巍巍也。
第其出身二十年。
不祿于朝。
死而贈官
不過軍器副正。
國典如此
何以域中壯士
曾孫定命
忼慨有故家風
泣而道往蹟如右
余非掌文史者。
筆力亡能使公闡幽光。
姑撰實錄
托本孫藏於家。
悲夫
崇禎丁丑後一百十四年書。
書鵝山桂石卷
柳子厚沒而柳州民廟享於羅池
昌黎子作迎享送神詩以歌之曰。
鵞之山兮之水。
桂樹團團白石齒齒
侯朝出游兮暮來歸
猿吟秋鶴與飛。
余常誦此詩而悲。
以爲不惟山水
子厚畢命之緣。
而彼夫桂樹生山之幽者。
英英如也馥馥如也。
夾以辣之香。
可擷可飡。
其石磊砢峭厲
突怒起伏者。
令人是濯是踞。
婆娑不厭之。
二物又與子厚之文章
何其酷肖也。
昌黎聲句中得二物
足以柳侯傳神矣。
之人亦知侯與春猿秋鶴髣髴於桂間者
文章似之也。
吾甥張君漢師
孤潔
聦明強記
少喜讀山海經靑牛書。
不肎世間菽粟語。
余或呵之。
謂爾癖於好奇
自強
毋甚高論
子厚爲師何如
卽笑而應曰可也簡。
遂抄其文各體五十篇
錄成一卷
箇箇琅玕之言。
手書其目曰鵞山桂
拊卷而告曰爾其子厚於桂團團齒齒酷烈光闌珊者則文在是矣。
使爾潛心而翫。
擊節而誦。
聲容意想
無日皷舞子厚之風。
此以往。
天機活矣。
之芬。
可以調吾藥。
他山之石
可以攻吾玉。
玉佩瓊琚
於是乎在。
題詩書正宗後
靑泉生曰庖犧氏朱襄書契
爲文鼻祖
皇娥白帝之和。
龍師鳥官之記。
詩書兆眹
而是如草甲坼而魚破卵。
體幹未瑩。
至我素王
刪詩書。
詩取周之風雅頌爲法
書取唐堯以下典謨訓命爲法
以詔天下萬世
是如宮室衣裳弧矢舟車
法制一定
天下由之。
嗣而有楚騷郊祀古詩十九首
詩之冢嫡也。
西漢君臣詔制章奏
書之昭穆也。
是如夔典樂而夷典禮
鍾皷玉帛
有倫有則
至此天下之爲詩文法度
昭乎若日星之揭矣。
余自幼讀書
篤好古人詩。
二南二雅
歷楚入漢。
輒曰均天帝庭。
百樂璆鏘𤨿。
鳳凰蹌蹌
鸞鶴蹯蹯。
自虞商周
直接西漢
卽又曰衮衣朱冕
象輅豹舃
行以鑾和
步中采齊
人生世間
玉被錦。
奇珍好色
百種娛樂
亡以詩書
於是手書風雅頌典謨各體。
合作一卷
辭樂府倂一卷
西漢文章一卷
緫而目曰詩書正宗
三編與我爲形影
出入必偕。
舌勌則在眼。
寢飰摩挲不厭
故而遆新者屢矣。
乃今行年七十。
好之逾甚
使兒駿替寫三編
綠匣牙籤
靑玉爲鎭。
以是畢吾命。
客有難余曰詩書
聖人之刪也。
子何擇焉。
曰紙不可累重
抄書必簡
二南而全虞史
不敢擇也。
客曰世方族好唐宋。
何獨泥於古。
師法貴上
牽牛于尾不于鼻。
末之行矣。
然則子之詩文不古
余廼笑謝曰匪古病我。
我自鈍矣。
天假衛武公抑戒之年。
日讀三編
日長一線進。
往也
題宜閒錄
東方山水。
僻而隘。
地靈毓材。
邦家選人之法。
中國異。
及我朝三年來
文武之士。
科第而進者。
非世祿華閥
不能一致崇顯
所以悲歌落拓之徒。
往往隱於賣藥。
沉於筭譯胥史
如古之晨門擊柝
籥舞君子
間以其亡不平之思。
發於室家行旅
悲歡聚散
則必有詩歌相唱酬
挽近世風謠益盛。
柳下省齋,巷東子諸人
亦旣剞劂而行。
其詩藉
公卿間。
豈非山榛濕苓蟋蟀蒹葭之風乎。
權君台式以新羅太師之後
生長嶺南
讀書
不以科第進也。
折節爲棠營椽吏。
老於簿書筐篋
觀其逯速風塵下。
尙有氣槩異凡曺
令人可念也已
是年秋九月
遇余於花山之舘。
袖中詩草宜閒錄一卷示余。
五七言律絶長短歌
亡慮百篇
優遊者涉於漫。
率易者傷於淺。
雖不引繩於古。
大要其言平暢
其志眞實
不與世之尖巧淫詿者。
較短爭長
卽其詩而可得其人也。
余遂跋卷而還之曰。
君第勉矣。
士生斯世
使其胷中千斛塵垢
玉署金門
便一市儈塲。
若能灑灑光風霽月
椽房刀筆
亦自瀛洲舘矣。
老聃莊史。
莊生爲㓒園吏
皆是物也。
地勢安能屈吾君。
詩卷安能顯吾君。
所可學者古賢在。
丁卯陽月上弦
靑泉老生書。
迎日縣衙舍上樑文
述夫視民利用
盤庚有宅殷之誥。
物極必反
羲易復陽之休。
一邑維新
萬福之始。
緬惟長田丘井
實爲小縣城墟。
百里之疆。
最是山明而水麗。
八面之籍。
盖甞吏習民安
誰爲此謀。
耿亳之遷徙不幸
試攷年代
杞宋之文獻無徵
粤自移卜以來
漸與
公元1747年
往蹟相左
邑子絃誦如掃。
弁髦詩書
閭民之闘訟成風
被服疆圉
寧逢太山虎。
俗怕苛政之煩。
不食武昌魚
思舊居之樂。
原其本則屢經歲虐。
于今庶事日非
公堂前六七吏童。
堇堇朝拜
城門外十餘草戶
落落晨星
方伯陳聞
一請卽允。
因官倅之數易。
七年未遑
過客爲之噓唏
居者懷而憯惻
廼今人謀旣協。
天運重回。
靑烏告以吉祥
朱鳥禳其灾眚
定之方中
亟召匠而始事
過半
恐妨農而勞民
遂以二月二十七日丁亥淸明
先建政堂內舍
灑落玆丘。
穹崇其制。
江山合爽。
地革曩時欝陶
日月揚輝
開新俗之昭朗
農謳滿野
千頃之禾屢豊。
商舶如雲
四方貨交集。
服錦饌玉不匱
鷄鳴狗吠相聞
家家誦圃老遺芬
處處說滎公舊跡
天明海濶
作一代變魯之鄕。
遠山長。
千秋希顔之士。
騰移邑之慶。
助侑匠之歡。
兒郞偉拋樑東。
萬里扶桑瑞日紅。
海不揚波恭祝聖。
天長地久年豊
兒郞偉拋樑南。
雲梯秀色與天參。
邦人共道玆山樂
可爲舟亦作庵。
拋樑西。
江波綠不侵隄。
鋪子邊人醉語
年年貨與山齊
拋樑北。
塩烟一抹蒼松色。
居民煑海不窮
滿屋金錢從此得。
拋樑上。
碧海
天天宇曠。
曰雨而雨曰暘暘
慶雲景星光粲朗。
拋樑下。
擊壤歌連四野。
田家共賀太平年。
布穀鳴時甘雨灑。
伏願上樑之後
江山效靈
農桑樂業
饕風淨息。
有守劒之氓。
化日舒長
邑頌鳴琴之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