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自动笺注)
屛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碑
  
鳳巖書院廟庭
公元1759年
聖人百世之師也。
後聖人而師聖人
則亦聖人徒也。
今欲學聖人
宜先取師聖人者法之。
濂溪周子希贒希聖也。
書院多士藏修之所。
其必祠祀先贒者。
所以欲學聖人也。
燕歧縣有鳳巖書院
松齋韓先生專享之祠。
沙溪金先生同春堂宋先生尤菴宋先生前後追享焉。
四先生
蓋皆希聖之贒也。
道學成就
後生末學
不敢妄論。
士林之所公誦者則有之。
竊聞松齋先生
己卯淵源
明辨贒邪。
復三代。
至與靜,冲諸贒。
同罹士禍。
沙溪先生
以栗先生嫡傳
德器崇深地負海涵
禮極折衷
爲後世權衡。
終焉繼開之業。
光大斯文
若兩宋先生
俱傳沙溪之道。
同春先生玉色聲氣可見
本自溫厚和平之資。
學而正直剛大之氣。
禮隆 兩朝賓師
尤菴先生巖巖嶽峙
恢恢海闊
而明春秋大義扶世敎。
考亭正學以距詖淫
允矣集羣儒而大成
四先生之學之道。
不希聖人而師之。
則在今後學之模範準則
其不自四先生始之耶。
松齋
公元1645年
先生諱忠
字恕卿
諡文貞
沙溪先生諱長生
字希元
謚文元
同春先生諱浚吉
字明甫
謚文正
尤菴先生諱時烈
字英甫
諡文正
文貞公於是地。
杖屨之迹。
沒而托衣履之藏。
 崇禎後乙酉
縣之士始就磻溪之上。
立祠享之。
後二十年乙巳
文元公時存過化
爭利見。
同奉縟儀。
而 顯廟卽賜鳳巖恩額。
又後丙寅辛丑
文正公次第並享。
文元故事也。
辛丑
院儒疑於師生列坐
始分東西排奉。
辛未
博訪士林
復用西上之禮。
父師專享之祠。
子弟門人不得列坐禮也。
若他先贒同祠。
則不幷列
考之諸院例可知也。
凶黨執命
禍及斯文
邑人附麗者。
至辱尤菴先生
幾如道峯之變。
乙巳
首亂者。
杖竄之。
此是院享奉之始末
事變大略也。
嗚呼
聖人之道大而無迹
巍巍如天焉。
高堅瞻忽。
欲從末由者。
自古而然。
曷若循守先生已行之塗轍
以爲登高行遠之方也。
言治以三王爲法
松齋所以聖人也。
論禮以姬周爲本。
沙溪所以聖人也。
同春則與尤菴同德合。
尊攘復雪。
孔子之經法也。
辨異斥邪。
孟氏之事功也。
朱子之學。
專出二聖
而其道在是。
則二先生亦非其師聖人者耶。
後之鼓篋而登斯堂者。
惟我
公元1644年
四先生
是學是法。
志其志講其禮。
想像乎其規模氣像
究竟而學朱子之學。
則其於希聖之道。
庶幾焉。
而亦可以無負於尊奉先生之意也。
百君子其各勉之
院宇磻溪石潭
石潭又移鳳巖
始符初 賜之額號。
鳳巖迥臨長江
列峀前拱。
同春先生所書講堂仁智之名。
於此甚襯。
自然冥合者。
若有所待。
豈不奇哉。
 崇禎甲申後百單九年癸酉除月日。
後學坡平尹鳳九撰。
大田李先生(甫欽)永川遺墟
公元1455年
景泰乙亥
 端宗大王禪于 光廟。
丙子
六臣禍作。
又遷于寧越郡
公以舊侍從
悒悒寢食
嘗就冶隱墓。
操文祭曰。
武擧義。
首陽
漢光中興
子陵垂釣富春
蓋其志然也。
錦城大君坐謫順興。
公適宰是邑。
錦城知公慷慨志。
贈以珊瑚纓子
珊瑚赤心不渝
纓子循環復始之意也。
公遂結南州忠義士。
謀復 上王。
錦城草檄
爲希功者走告。
就戮收孥
革邑。
事竟不忍言。
實 遜位三年丁丑冬也。
公年已六十。
臨刑
神色自若
公姓李。
諱甫欽
字敬夫
副司直諱玄實。
永川大田
自號大田居士
墓在郡西丹崖山先壟
公能文章
公元1729年
有志節。
孝於親友于弟。
與金公叔滋許道義交。
己酉
文科
 世宗集贒殿
文學士
夕備顧問
與朴公彭年成公三問諸人
與是選補博士
同修歷代通鑑
時榮之。
佔畢齋彝尊云公儉率
不恥縕袍
泰齋方善學詩禮
讀書公山
不窺戶。
文詞大進。
同門徐居正,康孝文皆自以不及。
書狀朝京
道聞泰齋訃。
爲位哀慟
遺文以傳後。
蓋公事親孝。
又事師誠而終死於君。
生三一之義。
公其盡之
夫當順興之禍。
牛鳴地。
大樹銀杏枯死
有人過此曰。
銀杏生則順興復
興復魯山復。
丁丑後二百二十餘年。
銀杏復生
而 肅廟癸亥
復順興邑
後十六年戊寅
特復 端宗位號
而又四十一年之 當宁戊午
錦城後孫訴舊寃。
倂 賜湔雪
 命贈公吏曹判書
寃苦之極。
天神感動
則雖草木之無知。
示以兆驗者。
觀於夫子廟老檜榮悴
眞亦有此理也耶
向余過竹溪
溪上人尙指而言朴公權按省
財使墓田
歲一祭之。
沈廵使聖希請於朝。
錦城受命所。
築壇以祭。
而公祔祀右壇。
公私崇報之義殆備矣
郡守呂公必寬立石墓前。
書公姓名以識之。
此蓋發幽潛樹風聲之意也。
是余家弟五出守是邦。
治大石。
特書公 贈行職。
又竪碑公遺墟
畀郡之章甫以尸之。
章甫移書余請記公始末
余幸托名脚下
忘僭陋。
茲謹錄之如此。
嗚呼
 世祖大王嘗謂六臣萬世忠臣
 聖祖特達之智。
蓋不欲忠義之類泯沒無竆也。
是以當時死義之人。
 列聖連加褒美
如公之同罹丹書者。
亦昭釋。
終使貞忠大節
輝暎來裔
天經民彝
賴而不墜
豈非所謂一世之屯。
百世之光者耶。
噫亦懿哉。
公元1712年
 余於是有所感焉。
永是圃隱先生生長之鄕。
壬辰之亂。
 贈判書鄭公大雅與 贈參判鄭公大任,縣監金公三益。
抗義討賊
至如李公廷芬從鄭公死之。
卽公弟甫款之玄孫
 贈承旨鄭公宜藩。
又以忠孝著。
而皆公同里生也。
忠義諸公同出一郡
可謂盛矣。
况皆公之同里
則益不奇且多哉。
是公卓卓之節。
眞有所承。
而亦有以感奮激發後者也。
吾知永之人。
其永有所勸也歟
今記公之遺墟
則此亦不可一言幷示來後。
茲書之下方
延興府院君懿愍金公(悌男)安州遺墟
嗚呼
安州之老江。
延興府院君諡懿愍金公僑居也。
島夷猖獗
我 昭敬王狩于西。
以上舍生
執靮義。
顚頓從扈。
至州南。
氣竭而仆。
邑之士義之。
扶歸而舍焉。
卽老江村也。
亂已。
公疾猶牀笫
淹留三歲
公素嗜好經籍
兵戈外攘
疾病內沈。
親近書史
不廢工程
西俗本馳射爲務。
弁髦儒學
聞公而興者。
自近而遠。
坌集願學
公誠訓誨
隨等施敎
關外之士。
始有一變之美。
以至弓馬跅弛之徒。
變爲折節繩墨之士。
或能身殉忠節
褒稱孝行
又或以經學傳習一方
寔公存於己者施於人。
而人得之成效也。
蓋公遠祖四門博士諱暹漢
秀出西鄙
彰明儒術
史稱關西夫子
公之爲學
實有淵源
而其敎迪西土者。
可謂克紹前休
多士感悅誠服
彌久不能忘也。
惟光海時。
以公爲 母后之親。
而首被慘禍
家盡戮矣。
一路士林
不敢顯言嘉惠之功。
若其詩禮
家傳世守。
景慕百年不衰
今 上丙午。
士林倡義
建立祠院。
藏修之所。
講肄遺緖者幾年。
以其設在 禁令後。
朝廷命撤之。
諸生聚首錯愕
相率詣京。
累章請寢。
終不能得。
與謀曰。
而我諸先。
莫不於公受罔極之恩。
至今吾輩能知君愛
親之道。
而得免於馬裾牛襟之譏者。
繄誰之力。
羹牆之思。
無地可寓。
宜就俎豆之墟。
立石記實
以詔百世也。
遂以事蹟余文
善哉
西士之意甚勤也。
潮州人得文公。
始篤於文行
文公歿。
廟享之。
勒石焉。
老江祠今毁矣。
碑曷已也。
顧自世衰。
義理日晦
一之倫已斁。
惟爾二三子
初非親承警咳。
薰炙德義
而念乃祖乃父受業
報事不怠
未忍泯其蹟也。
服勤之誠。
無異於事一。
西是早晩用武之地
而能明事一之如此
他日於長可知
豈不有補於世道之萬一。
知公當日設敎不止文字
先曉以義理大方
以至此也。
此吾可以大書之石。
以示西之士也。
西之士其識之否。
公諱悌男。
字公彥
延安人
遊太學
文學
登第
以 穆陵國舅
官領敦寧府事。
事實具著於淸陰金文正公象村申文貞公所撰誌狀
今不復詳云。
冶隱吉先生錦山遺墟百世淸風碑陰
節義聳動今古
衰俗而激頹波者。
如風之震盪宇宙
四方振萬物者也。
從古論節義者。
皆以風諭之。
麗朝注書冶隱吉先生高義大節卓卓乎。
無能名焉。
未知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
釣臺之風耶。
公元1724年
籬菊
北窓之風耶。
豈非昭乎日月
崒乎泰山
廉頑立懦而聞伯夷之風者耶。
嗚呼
先生之義。
伯夷之義也。
先生之節。
伯夷之節也。
麗之有先生
如殷之有伯夷
義烈所被。
欽仰高風
前後何異
先生諱再
字再父
海平人
先生妥歡帖睦爾二十一年癸巳。
生於善山鳳溪里。
考諱元進。
其知錦州事也。
先生州人申氏女
知州公歿于官。
葬于境。
先生廬墓三年
僑居焉。
丙寅
進士第
歷數官。
成均博士
太學諸生搢紳子弟
摳衣請益
己巳
拜門注書
庚午
國將亡。
辭以歸養老母
棄官歸善舊廬
及麗亡。
爲舊君服方喪
不食菜果醯醬
三年
一依親喪
我 定宗庚辰
 太宗登儲位
收召先生
潛邸有同學之舊也。
及拜太常博士
先生上箋爲陳不事二姓之義。
矢死自靖
 上嘉節義
優禮遣之。
曾在麗末。
僞主入崔瑩言。
遼東
將犯 天朝
先生有詩曰。
志則餓首陽
先生之志已可見
而及退歸金烏
又有手折黃花伯夷之詩。
先生之自比於齊者本如此也。
後先生子師舜赴 召於 本朝
先生謂曰。
汝當效我向高麗之心。
事汝朝鮮
先生盡分於事君之義者。
實有所自來矣。
先生成童
司錄
公元1419年
朴賁受論孟
性理之學。
後又遊於圃隱先生之門。
益聞其所不聞。
學益博道益明
先生爲學
表裏謹篤
必先本而務實
常曰。
人之有差失於動時
不能存心也。
至夜無事則必撥棄萬念
端坐收養
定之主靜之法也。
後來先正圃隱東方理學之祖。
以及於寒靜兩先生
而必以先生爲繼開之路脉
其終成義烈之嵬煥者。
豈非此爲之本耶。
當是時。
圃隱死之。
先生王蠋自經
不能無異同之疑。
君子以爲不然
昔殷亡。
比干死。
微子去。
箕子爲臣而已
其處義旣殊。
夫子幷謂之三仁
先生之與圃隱
死生雖異。
成仁則一。
仁者天理也。
得之以爲性。
能盡其性而安於心則仁也。
先生至誠惻怛
同歸三仁者。
夫孰有間焉。
圃隱秉國於革世之際。
先生遜荒見機之日。
所値各異而所造不同
非義之至也。
亦必易地則皆然。
先生得我 聖祖者。
箕子之遇武王也。
終能守罔僕之節。
果有燕人之脅。
則亦豈無王氏之辦一死耶。
先生歿於永樂己亥
墓在洛東江上
江岸陡入處。
中州夷齊廟砥柱中流字。
立石而刻焉。
西崖柳公成龍記之。
今者錦之多士先生遺裔在其鄕者。
相與謀曰。
先生舊居
在於吾邦。
村名之古富利
後人先生不事二姓
改稱不二
則托義旣不偶
先生手植二松
尙今杈枒。
不改歲寒之姿。
豈不奇哉。
不忍荒其地也。
遂取海州首陽山夷齊廟朱子百世淸風四大字。
將刻之石而樹之遺墟洛江之墓。
同其誌也。
錦山守閔矦百興實始相役。
搢紳章甫又相議卒成之。
以諸意謁余記其陰者。
先生後孫尙衡慶會也。
嗚呼
先生東之伯夷也。
後之知伯夷者。
亦可以知先生也。
淸風灑落
百世不盡
前而伯夷
後而先生
萬古綱常
六合風聲者。
可以諭之。
先生旣聞伯夷之風而興起
則後先生而聞先生之風者。
亦豈無興起者耶。
茲敢溯遺風而書之。
以爲激揚衰世風節云。
洪州成先生(三問)遺墟追記
公元1728年
尤菴先生撰碑
在 顯廟戊申
閔文貞將載之石。
未果
後 肅廟庚午
始竪石。
但書曰昌寧成先生某之閭。
文則闕焉
時値斯文陽九
豈有所畏忌而然歟。
李公箕鎭大冢宰
斥補此州。
見而歎曰。
有碑而無文
何以示後。
不曰遺墟而曰閭。
不亦無義乎。
遂更礱治而篆額
勒其文如式
其石文貞之所具也。
公元1754年
碑文後四年壬子
成先生神主仁王山厓
京外章甫尤菴指。
奉安遺墟舊廬
廬亦文貞所嘗修葺者也。
其詳在尤庵文中
又後丙辰
多士立祠於其傍。
先生神主移奉位板。
後至乙丑
幷享五先生
丙戌
又用其廬。
追享成先生摠管公。
公同殉節不得合奉。
位序有碍也。
壬申儒生疏請。
賜院額曰綠雲
文貞判書公鎭厚以爲尤菴稱此洞魯恩。
魯恩其有義。
己丑
白于 上。
遂命改頒今額。
摠管公與先生夫人墓在院東。
隔一崗而近。
朝廷許以沒入田十七結屬本院。
俾供香火
崇報之典。
於是備矣
尤菴稱述之文。
尙闕顯刻。
久爲士林所嘅惜。
今得公乃
豈非有待而然歟。
凡事戊申後者
公要余悉錄。
謹識之如此。
時 崇禎甲申後百單一年甲子四月日也。
屛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墓碣
  
寒齋郭公(始徵)墓碣
公元1630年
今 上殿卽位三年
以孝悌爲爲學之本。
學術爲爲治之具。
日三御 經筵
招延學士
洽洽有至治之望。
盛德事也。
當初 潛時。
郭公諱始徵。
首膺師傅之 命。
以孝悌之道學問之方。
極其
公元1749年
戒。
雖 聖質天縱
不待人抽關啓鍵。
蒙養以正。
導迪於一簣之初。
則世皆以公不能無助云。
公字智叔。
號景寒齋
幼少時。
有志於爲己學。
一赴禮圍。
慨然歎曰。
奪志之地。
遂不復就。
同春先生
大學家禮等書。
自此專以向上之學爲己任
檢身刻苦
神貌疲悴
人或憂之。
公曰。
未聞自古學而致恙者。
用工不少懈。
晩乃服勤尤菴先生之門十餘年。
未嘗不在先生之側。
公明宣之在曾門
不但講學而已
先生每稱公好學
心經釋疑家禮輯覽校正也。
許公相役。
公之致力
在於禮學
文變節。
靡不講質於此而爲反約法。
己巳變作
先生終被慘禍
 仁顯黜私第
含寃負痛
棄官妻孥
西入泰安
以爲泯迹終焉計
泰之貿貿不知學。
及公至。
公所構二十楹。
相聚請業
一依石潭遺法以敎之。
今 上在延礽邸。
十歲
始出就傅
實 肅廟癸未也。
極選師傅
銓曹以公膺之。
舊缺接見儀。
 先王命公草
又 命用賓主之禮。
不可曰。
職以師傅名。
豈宜降從賓主禮。
遂以師生敎學之儀。
撰定以進。
 先王可之
公於接見受學句讀之外。
反覆引譬
以盡開導之方。
積誠勸誡
時 上年甚少。
亦深加信服
公元1763年
公出爲郵官。
亦以書札數 問訊
公上書以謝。
兼陳勸學之意。
 上答曰。
一札勸學
罔非入德瓊玉
敢不服承。
公在利仁
撫郵卒革弊政。
一以仁恕爲政
以孝悌之道諭諸驛。
譯諺。
使其易曉。
賞罰勸懲之。
驛人男女年八十與惸獨無依者。
捐捧以恤之。
公始因道臣薦。
文谷金相壽恒,畏齋李交口白之。
再除寢郞。
皆不仕。
師傅陞六
蔭進例應銓部講。
公嫌於自售。
將棄歸。
大臣謂公不可待以常調
直陞六品職。
年滿卒。
官一郵。
公早厭紛華
僦居木川
年移築公州遯村。
爲遯有山水之勝。
日以玩繹舊業
游泳泉石
至樂
嗚呼
世之人見公之遭時屯亂
泯迹湖海
則但知爲避世高士
見公之吟弄泉石
遺落世故
則但知爲山水間閒人而已
若其游心經傳
探索義理
自有人不知之樂者。
則人或不能知也。
噫。
以公之才之學。
州縣之小。
而猶莫之略試焉。
豈不世道惜也。
淸州人
始祖祥。
羅侍中
有諱麗朝壯元。
不受我 朝官爵
諡文良
於公爲九代祖。
懷英官正
 贈都承旨
諱說僉正。
諱希泰同知
俱贈判書
諱之欽執義
四世皆登文譜
卽公高曾祖考也。
安東金氏
都事鋈之女。
公初娶延安李氏
縣監
公元1644年
怭之女。
府院君貴之曾孫
再娶靑松沈氏。
通德郞益重之女。
生三四女
載績成績夏績
女長申浹妻。
爲生金鐵根,縣監朴弼彥,李顯裕妻。
皆沈氏出也。
側出治績
爲李命相妻。
載績男鎭維生員。
鎭普,鎭輿,鎭奎。
二女李端相,韓後遂。
成績男鎭一,鎭九,鎭萬,鎭億。
女適安宗臣。
夏績男鎭杓。
金鐵根男得麗,得秋
鎭維男長泰濟。
內外曾玄不盡錄。
公生於崇禎甲申
卒於癸巳
壽七十。
初窆公州之薪田。
丙申
改葬木川治東甕洞坤向之原。
從先兆也。
嗚呼
公以謹厚之質。
濟之學問
孝親敦族。
蓋天性也。
至於持敬謹嚴
處義之截然
有人不能及者。
豈非學力有以致者耶。
弱冠
丁執義公憂。
三年啜粥。
不食醬酪。
夫人疾劇。
嘗糞血指
居憂
一如前喪。
此公孝親至行也。
伯氏嚴父
邱嫂慈母
常慕張公藝故事
堂室之制。
量計活之規。
爲作郭氏百世同居圖。
事雖不就
可見公敦族之意也。
平居
整飭容儀
疾病
不廢盥櫛
夜聞迅雷
正坐達朝。
此公持敬之工也。
嘗道遇雷雨入圃幕。
俄而震擊傍側人。
左右驚仆
公獨然不失措
逆旅劇賊
同宿武人
蒼黃驚咷。
公擧安詳
賊亦不敢犯。
疾革
枕屛倒設。
侍者正之。
麾小室出門外。
正席就寢而歿。
豈皆非公持敬之效也耶
公與尼尹父子
從遊最久。
情義甚厚。
及其子彰露父愆。
背悖師門
公憫其昏惑
屢書規責
終不見聽。
則遂與之絶焉。
當是時。
世道潰裂
變故百出
學者往往逶迤其間者。
公則確然無改。
至於老先生被禍
禍色焰焰
之者燬。
叫閽訟辨。
自公倡之。
亦非公處義截然者耶。
公之爲學
莊敬晦養以立其本。
溫恭謙虛以敦其行。
嘗曰。
初學之士。
嫌於執滯
每事務欲平易
則心無主張。
終莫之自立矣。
惟其晦養謙虛
故或謂公恂恂無所能焉。
由行之篤執之固。
終能毅然自守利害怵迫之際。
至與師道
同其屈伸
其爲世敎補者。
眞不淺淺
况以學問之要性理之旨。
導達於 聖上龍潛之初。
以基允德成就
則祈天永命之本。
未必不由於公矣。
然則公之位雖不稱德
道終不可不行矣夫。
銘曰。
孝以事親
不孝名。
惠以莅衆
不惠稱。
惟公以學。
爲世矜式
凡世爲學
鮮用其學。
於此學。
多得力。
公質和緩
公行甚篤。
來處義。
皎如益確。
蓋稟用小。
寔學功大。
 潛邸作師
是學是誡。
 聖主龍興
出治
循道
薰習自幼。
公實有助。
誰謂位卑
我學我展。
勝川之東。
我居始奠。
衣履焉藏。
幽宅是扃。
鐫石在隧。
示于無疆
處士曹公(逾)墓碣
公元1756年
先師寒水先生愚拙曹公簡牘後曰。
公制行之高。
用工之苦。
皆人所難及。
令人起敬
顧余固陋
未獲一雅以資麗澤之益。
可恨也。
余嘗一讀之。
不知公如何得君子之引重如此也。
及觀其弟述所爲狀。
眞隱篤學
不願人之知者也。
公諱逾。
字子高
遠祖繼龍。
以羅王駙馬
封昌城君
著姓昌寧
幾代而入勝國。
八世官平章。
有諱偉稱梅溪先生
文學受知我 成廟
官參判。
酷被燕山史禍
卽公五代祖也。
高祖諱士虞
家難
屢仕不就
曾祖胤禧
寺正
祖諱瀷。
自號默齋
丙子亂後。
杜門守志
祖妣申氏。
大司成一之女。
牛溪成先生曾孫
有節行。
尤齋先生特書其外滄浪公墓文。
考諱悌昌。
早卒。
妣宋氏。
暹之女。
 崇禎後己丑月日
公生於金山鳳溪
梅溪舊居也。
子諒雅靚。
自幼近道
不逐羣兒嬉遊
四五歲時
有傷於火者
狀甚醜惡
俛首不視。
人問之曰。
渠必羞惡
吾不欲見也。
聞者奇之。
學語
便知
公元1649年
文字
八歲受學
能通大義
十五。
丁外艱
喪在遠地
戴星而赴。
執喪成人
弱冠
已能專心爲己學。
經史及濂洛羣書
靡不講讀
必務精思實踐
雞鳴而起。
先謁家廟
次省母夫人
退而讀書
夜久乃寢
作自警文曰。
未學思所以學。
旣學思所以守。
聞道而死。
不可不學而生。
以爲大學
修治之要方。
義理咸備。
易之蘊奧
亦無出於此書。
正襟危坐
終日讀。
十六年如一日。
其讀數以萬計者屢矣。
融會通貫
所謂一部大學
在我胷中
自此意味便自別。
有以疑義叩之。
應口明辨
聽之。
令人灑然
公之爲學
以身爲本。
必恭言必審。
衣冠必整。
起居必謹。
操心淡虛。
不以外誘爲累。
處事公愼
不以私意相參
事親愉悅
祭先敬如在
居家以嚴恕。
接人以誠懇
進修也。
則惟日孜孜
少間斷。
一日氣困眠熟。
稽於興寢
爲書日記自勵曰。
夜寐夙興
是余之志。
一夢才覺。
東方已明。
冬夜短耶。
志不立耶。
亦可見力學之一段也。
乙丑
丁內艱
三日水漿入口
三月粥。
三年水飮
不脫絰帶
晝夜守殯。
不入中門
朔望拜墓
風雨不廢。
攀號叫叩。
如不欲生。
二連居喪
無以過此。
一弟
督課程學。
諄諄誘掖
未嘗呵責
湛怡之樂。
至老不
公元1755年
衰。
嘗以愚拙名堂
銘其下曰。
才學俱拙。
乃愚之實。
赤子心存。
性初可復。
用敍進學之意。
已而曰。
此恐爲見知於人也。
卽去其板。
乙亥
道臣公學行。
上之朝廷
用此檢擬。
公聞之曰。
無學行之實而得學行之名。
此吾之恥也。
翌年四月十一日卒。
壽四十八。
葬于郡西放木山辛向原。
嗚呼
孝友之行。
問學之工。
爲人所難如此
得當世君一言賞者宜矣。
况其不求聞知
遯迹蓬蔂
不少怨悶者。
豈可易得耶。
乙卯
因筵臣陳白
 贈司憲府持平
娶善山金氏。
護軍震鐩。
承旨筇之玄孫
有識度。
歸公
事姑謹奉先誠。
公常閉戶讀書
無意營產
孺人細大看當
不以家事累公。
及公沒。
四男穉少。
不克門戶
嘗擧寡婦之子無聞
不與爲友之語。
申戒諸子
而必以先君之志事勖之。
大饑
養活遺棄女兒
及長。
聞知非常漢女
焚其活券而放送之。
皆非俗婦人所爲
所謂女中之士行也歟
癸丑正月四日沒。
壽八十三。
葬堂舊居後負酉之麓也。
男世虎,世龍,世鳳,世鵬進士
女適蔡昌徵。
霂,澐,𩆀。
爲金處善妻。
世虎出。
霶,䨵。
金湜妻。
世龍出。
,𩅿。
爲朴東權妻。
鳳出
世鵬出。
命千,命洪,命五。
爲徐匡漢妻。
卽蔡出。
四男八孫。
公元1728年
一室同居
講學養親
和氣融洩
鄕里稱其孝友
世龍,世鵬受業先正之門。
俱爲士友推與
世龍以至行。
終死於孝。
非公愛敬之實。
積于身而化于家者如此
而公弟述又行高志邁。
戊申之變。
義理之說。
能動守宰逶迤者。
以遏賊路。
亦非公義方之敎其效有以至此耶。
欲知公者。
將於此驗夫。
銘曰。
公元1644年
尼經曾傳。
德門庭。
公謂是書。
不學迷方
讀十六年。
屢萬其數。
胷中一部
玲瓏穿透
豈啻和靖
如誦己言。
制行之高。
孝友其源。
妻孥以樂。
兄弟足法
觀乎宜室
公所學。
在己則盡。
其奈于命。
先生特書
一言以賞。
不有其實
曷承是譽。
我鐫其隧。
無慙我語。
 崇禎甲申後百單二年乙丑月日
坡平尹鳳九書。
 碣文後。
行至十九人
四子八孫。
洽當大易四生八數
而曾行則過十六者已三矣。
以至四代五代
則將不至於大衍之數而已
何其盛也。
世鵬以學行薦於朝。
官 世子翊衛侍直
不就
世虎以寢郞棄歸。
屢蒙壽資。
卒官至中樞府知事
推恩三代
加 贈公吏曹判書,祖吏曹參判,曾祖曹參議
夫人視秩如例。
潛德不昭。
而今報施隆顯如此
嗚呼
天道可謂無知也耶
學生申公(耆)墓碣
公元1651年
昔余拜外舅朴公於城西
座有一長老貌頎然
朴公指而語曰。
此吾內弟申君名耆。
孝其天性也。
又睦於族。
喜施與。
悶人饑如己饑。
衰世不易得也
公余敬信
聞其語。
心識之。
後余游於公諸子間。
審知八歲兒母病谻。
能灌指血得甦。
 朝廷旌其閭。
且余居屢空
婦人每市嫁衣裳供炊。
公配趙氏以其遠父母也。
視同無告
輒傾盎以助。
於是知公孝睦之化及於妻與子也。
公字壽翁
平山
太師節公崇謙鼻祖
後十二代。
入我 朝。
二傳而有翰林琿,判書浩。
三傳
有都承旨汝悰。
是生諱茂。
號醉吟齋
三絶名世
卒官郡守
孝先參奉
諱省諱啓昌
早世俱不仕。
寔公高曾祖考也。
廣州李氏
議政浚慶之玄孫
察訪某之女。
公生於 崇禎後辛卯
四歲而孤。
祖母成孺人與李孺人
愛敬俱至。
無違志。
成孺有奇疾。
公色憂未嘗一日解。
早罹喪禍
家勢剝落
來寓唐津之孟湖。
郡守公所占庄也。
力穡便養
能就家業
待人一於誠。
鄕里之貧不能嫁娶
不能斂葬者。
必罄財以助之。
是以親戚依養者亦多。
平生無慍色憤詈言
煕煕然以處。
見人不善
若無覩。
雖奴
僕。
誠心愛恤
終歲不施撻。
有罪
申申誡飭
奴僕盡心焉。
孺人漢川府院君節公之後
其考同知樞府漢原君明漢。
公三年生。
仁厚姿聰悟
博觀古書
懿行夙著。
十三。
母夫人遘癘。
孺人獨留侍疾
藥餌糜飮。
自供進。
病篤
席地禱天。
又入廟。
乞以身代。
割指血以進之。
母夫人忽覺曰。
俄有一老人語余曰。
感汝孝女誠。
贖汝命。
者莫感歎
歸公
上奉兩代老親四世宗祀
竭心甘毳蘋藻之奉。
成孺疾沈綿。
孺人殫誠護侍。
母夫人時。
成孺人歎曰。
吾雖死。
使汝壽富多男
疾革
孺人在傍號泣
成孺微微勸食
言訖而終。
感念屬纊之際者如此
旣葬。
成孺人日用器件。
盡送其仲女曰。
吾祖平日鍾愛也。
見人飢寒
賙恤不及
蓋體公好施意而亦其性然也。
一女人侵昏叩門
自稱門孼
請入哭成孺人靈筵。
孺人知其詐曰。
此賊也。
盛集奴屬。
鎖門張弓矢以示威
惶怯逃遁
追聞賊徒隱伏遠地
至曉而散。
始知其女眞賊偵也。
同樞公嘗病病。
孺人時在京。
蒼黃赴覲。
路由大津。
中半
遇饕風舟幾覆。
同舟皆隕𢥠。
孺人顔色怡然
一絶曰。
爲父誠情重
臨危性命輕。
死生元有定
風浪不須
公元1717年
驚。
俄而風止浪靜
終焉利涉
若有江神之助。
家有犬前後產雛。
而爲屠兒見殺。
新雛咿咿靡依。
前雛抱持
不使他犬近。
人與之食。
自食
新雛食之。
卒使新雛俱全
以爲友愛之感於物也。
與猫相乳相類云。
孺人嘗於少日
四子名字
手書藏之
後子男其數驗四。
丁酉春
諸子曰。
今年必有科甲慶。
是秋
慶普司馬
又嘗曰。
後戊巳年。
吾其死矣。
公以戊戌六月
卒於仲男遂安任所
翌年十月
孺人繼沒。
其所前知者。
不知用何道
而至其鑿鑿明驗
則雖專門術士
無以及矣。
蓋其天資智慮博。
故自見處明。
臨急蒼卒
料事不局。
終使賊間不售
此豈以女子而謂必嗇耶。
詩詞圓整。
無媿詞匠
然內而不出。
夫黨諸親之所以孺人者。
只知慈睦之仁而不知有文也。
莊重厚之德。
尤可爲梱內法矣。
長慶一。
八歲旌孝者也。
次慶弼有膂力
孺人以爲是兒有好身手
不可終局促佔畢。
擇日敎射。
十九登第
慶普慶雲業文
孺人以爲汝輩生長海曲
不得旋師友。
固陋無以成就
遂挈入京輦
使擇勝己者遊。
若儕友文會
不憚截髮故事
必具酒以需之。
三女婿洪禹,洪受衍,李瑞麟。
慶一娶庶尹尹聖瑀女。
無子。
慶雲爲嗣
女適廷秀
慶弼府使。
李沇女。
三男光潗,光混,光泗。
慶普今縣監。
判書李萬選女。
一女適進南宮權。
再娶持平李滿女。
不育
三娶尹尙慶女。
二男光斗。
餘與二女皆幼。
慶雲持平許說女。
三男光洙,光濂。
一幼。
女適進士景淳
禹欽二婿出。
內外孫曾摠三十餘人
柳玭崔山南兄弟子孫之盛。
歸之於唐夫人孝敬
今者成孺人之感祝於孺人
實類長孫夫人所以願於唐夫人
則申氏如縷之脉。
至公而綿衍者。
孺人孝敬之致亦可也。
然易言無攸遂之義。
孺人孝敬之德。
豈非反身之化有以成之也耶
銘曰。
善必有慶
聖人言。
公先單惸
公後綿繁。
自身及家。
豈無其相。
懿哉孺人
令德嘉尙
幷收厥美。
示爲女則。
庶幾善勸。
我書于石。
困村申公(憼)墓碣
公元1762年
昔在壬午
余游湖之伊山。
一士三加筵。
冠峯玄尙壁彥明,鳳巖韓弘永叔贊冠事。
少年措大賓階
祝而敎之。
觀其德宇崇深
儀度整儼。
問之年二十六。
是舟村公諱曼之孫。
晦谷公愈之弟。
寒水先生門人
諱憼
字叔敬
余一覿而心醉焉。
遂從玄,韓二
公元1769年
子。
與公講學者數。
時年少學淺。
不能盡識其所存。
亦知爲名祖之肖孫
贒兄難弟
先生高弟也。
蓋以彥明端雅莊重之資。
永叔精深敏妙之才。
不憚躡公後塵者。
其初向學
實公倡之也。
况余鹵蔑。
粗窺一斑
旋師之後者。
亦多有觀善於公矣。
磋切之益相期者深。
後七年而公先亡。
五年永叔亡。
彥明之沒。
歲月一紀矣。
白首餘生。
末路倀倀
義理無竆
誰與講之。
斯文日弊
誰與憂之。
吾道之益孤。
舊遊長歎
嗚呼叔敬
何處得來
質愨謹嚴
晦谷則邁特宏博
惟其志同道合
故遂爲兄弟知己相須
共勉斯文己任
嘗曰。
朱夫子孔子一人
宋文正朱子一人
朱子
孔子之學不明
文正
朱子之道不立。
先儒詮註
一有違於朱子之旨。
棄而不從
先輩長德
少或背於文正之論。
斥而不顧
所謂之如神明
之如父母也。
是以一動一靜
必欲是程是則
寒水權先生講道黃江之上。
以爲文正嫡傳於是在焉。
晦谷共師事之。
先生亦期與之重。
以爲吾輩以晦尤二夫子
一生程法
則不可無瞻依之所。
立祠書齋之後
奉眞影。
將與學子
日拜而寓慕之。
竹泉金尙書鎭圭樂與相之。
公元1757年
生亦手書集成三字
俾額之。
晦谷以辨誣文正文字
羣咻波騰
終至先誣罔極。
而不悅者惎間之說。
競售於師門
則公痛憤寃酷
不無疑阻趑趄者。
士友之往來。
實知先生之意本自無礙
約同一二同門
進身悉㬥。
而公已先沒矣。
嗚呼悲夫
天倫同胞之地。
旣生。
同德之贒。
天意似不偶然
不幸短命
使卓絶之才遠大之志。
不得盡其成就
士林之所共悼惜
而况公德孤之慟。
已切於喪伯之日。
講道之樂。
又損煩言之際。
生而踽踽當世
死而齎恨千古
豈非公之命之奇而然歟。
自公之來湖右也。
豪傑之士爭相從遊。
興起於此學者多。
一時湖學稱之。
至於冠昏喪祭
士友一切用文公家禮。
殆成鄕俗者。
自公始。
則公之學。
不可無所施。
而至謂之有功斯世
亦可也。
可以少伸公志之萬一否。
申氏平山大姓
始祖節公崇謙
世聯簪裾
高祖諱鑑
議政
號象村欽之弟
留守
曾祖侍直諱翊隆。
號濠梁
丁丑亂已。
漢師遯迹沒世
宋文正寒林雪竹稱。
村公卓犖有氣節。
母韓氏。
配洪氏。
俱立江都
公引春秋復讎之義。
自廢以守志
文正特書大明天地崇禎日月八字
表章之。
兄弟志學之高。
蓋亦有自
公元1749年
來矣。
諱日華。
村公所後子。
生父諱㬊。
侍直公兄。
觀察使翊亮孫也。
自幼受業文正之門。
己巳禍作。
潛德不出。
妣草溪鄭氏。
桐溪文簡公曾孫
社稷令岐壽女。
公娶僉樞世拯女。
江叟先生之後
後公十五年而沒。
公宅不吉
至是移壙而合窆焉。
禮山東困村里負壬之原。
舟村墓左崗也。
公有遺腹一女
士人安宗耈妻。
公嘗因文正家。
得特髻遺制而施之家俗
婦女皆憚其異於俗尙
孺人惟公是順。
迎婦
孺人曰。
此公也。
不可以公沒而廢之。
遂用舊制
晦谷第三大來爲後
敎之義方
必勖以先君。
使能家學
士友望。
孺人之克遵公
不墜儒家舊聲者。
可謂女士之行。
而公制家以禮之實。
亦可以觀於此矣。
大來以余有先契深。
從余遊久。
以先銘托之。
余惟當時舊遊皆亡。
獨余在矣。
知公者。
非余伊誰
不忍辭。
銘曰。
談經善學
析理高才
師名吾蹙蹙
正路恢恢
二句廿字。
寒水挽語。
君子一言
九鼎大呂
以此銘公
我筆無媿
後人是式。
用示千禩
進士金公(秀五)墓碣
湖右彬彬經術士。
亦多聞風而興起焉者。
公其
公元1709年
一也。
己丑秋
寒水先生鄕飮酒禮於萬東祠下
進登旅酬位。
先生黃江
講質經禮。
所論多蒙許可
自此公名益盛。
士友之知與不知。
願從公游。
公諱秀五。
字汝實
公考諱始聲。
號陶溪
詞學名世
晩居公山之活源。
闢書齋。
育才之樂。
受家庭學
文藝早成
十歲
讀經傳。
爲文汪洋
操筆立書。
辭賦對策
雄健格力
弱冠
高蹈場屋
四十六。
始登上庠
屢擧屢跲。
不爲得失累。
公嘗就試圍。
有同老儒多犯公緊句。
公券將納。
其人曰。
高手早晩
爲我徐徐
公故抱券遲回
讓與先之
人果高占。
而公則見屈。
不少介意
公魁鄕解。
主司文鑑
公文
及遊山寺。
公來棲。
素昧公。
直到公所
請見策藁。
公拒不肯曰。
大科當前
士子私稿。
何可自衒於主司
彼亦不敢强而心歎服之。
如此類非一二。
不可盡書。
公自少文學行誼。
儕流推服
同閈諸生
折行輩。
不憚掃門
至辛壬禍作。
世道大變
斯文厄矣。
公遂廢擧守志
杜門看書
尤以敎迪後進己任
學徒坌至
多所成就
蓋公敎人
不專在時文
砥礪名行
戒存奪志
成科名者過十數
一切干冐爲恥
餘皆隨分自飭
不慕苟得
源一區。
文學
盛。
甲於湖西者。
自公兩世而倡之也。
勵志操尙氣節
凡士林大議論。
公獨主峻正。
儕流多就公咨焉。
以是媢嫉者衆。
不顧也。
仲氏正郞公斥洞人占僞科者。
黨人評謫。
嫉惡
家法然也。
公篤於孝友
生事死葬。
有人不及者。
仲叔二兄。
年皆望八。
塤篪之樂。
未嘗一日衰。
人比古之津。
金氏籍安山。
山伯肯弼上祖也。
有定卿入我朝。
開國封蓮城君
諡威靖
三世至珌。
 中廟己卯
文科
以金大成門人
佯狂自廢。
校理不起
後 贈副提學
諱守儉
壬辰倭變。
白衣從難。
 宣廟嘉之
西樞秩。
諱希贒
 贈執義
諱在鍵
隱德不仕。
卽公高曾祖也。
陶溪公官寢郞。
尹氏
坡平君坤之後
通德郞坪之女。
公娶坡平尹氏
父訓
事尊舅以順。
娣姒以和。
家衆以誠
其承於公也。
至老敬謹如一日。
一言失意相對
未嘗叱咜婢僕
公性好學
屢空
不屑也。
孺人躬執瑣細
勤於內治
不使公知之。
公之高才
終失一第
莫不嗟惜
孺人每曰命也。
怨恨色。
溫和嘉柔之德。
鄕里皆稱君子之逑。
公卒壬戌四月四日
壽七十四。
孺人先公八年而沒。
年六十四。
二男四女
女與男長俱夭。
次命集以陶溪公命。
後於
公元1742年
正郞公。
無嗣
族人 贈參判相鼎子命養爲子。
命養一子幼。
命集四男穫,稙,稑,稫。
一女李觀翼。
正郞公嘗卜兆於溫陽梅谷之後麓。
二弟曰。
兄弟與同阡。
至是公與叔氏間二日沒。
俱葬于正郞公墓側。
孺人則同竁。
卽負戌之原也。
三塋儼列。
宛若平日同室
友愛之篤。
此亦可見。
嗚呼
公早遊詞場。
晩乃親炙有道
發軔正路
力行古道
至死不弛。
於公述懷之篇。
可知已。
其所講學者。
巖尹晦甫李柬公擧,冠峯玄尙璧彥明
丹巖閔相國鎭遠亦嘗扁公居曰問淸。
大書以貽之。
及公沒。
學子之加麻者數十人
其爲士類推重如此
公之學。
不但拘儒紙上鑽硏而已
留心經世之學。
著書百言
太學造士之規。
良役變通之策。
其言皆可行於今
使公而有所施爲者。
小補也。
然而終陻歿於草莽
惜哉。
記昔甲午秋
余以新進士
夫子廟庭。
晦甫公言曰。
此吾同門汝實也。
余已聞公盛名
欣然傾蓋之樂。
自此契誼彌深。
今於墓文之役。
不敢以拙辭。
銘曰。
爲子之肖。
惟士之髦。
無介無通
其調則高。
始公觀志
翺翔詞學
晩就有道
擔夯經術
終竆命閼。
唉不展抱。
村秀振學。
寔公之造。
謂余一樂
曷不酬志
三塋一麓。
儼列行位。
平生愛友
乃見生死
撮公大略
我鐫其隧。
持平李公(時馠)墓碣
公元1611年
孝悌淸愼
不失故家風者。
曰故司憲府持平公諱時馠。
字國馨
號無悔
廣平大君章懿公諱璵七世孫。
章懿實我 莊憲大王第五子。
 文宗母弟也。
以 莊憲命
撫安大君後。
是生永順君諱溥。
永順再叨勳券。
登俊試魁重試。
文章勳業
冠冕宗英
二轉至諱洁。
屬踈外仕縣監。
校尉諱廷春
監察諱儆。
卽公曾祖祖禰
監察公在昏朝
不附廢 母議。
棄官歸。
有卓節。
公生於萬曆辛亥十月三日
稟性寬和
才又聰穎
自幼事父母恪勤
讀書
不煩呵督。
及長。
沈潛經史。
焚膏繼晷
或睡至則輒繫髻於梁以警之。
勤篤可知
丁酉
外艱
廬墓山下
五弟二妹
同居一室
哭泣之哀。
至動傍人。
及其侍大碩人
則不慽容見。
敎課五弟
俾成儒學
素貧窶。
百口屢空
或躬漁獵以供甘毳
平生不以營產費心力。
每藉婦氏財以自資
而與羣弟姪共之。
無難色。
公爲親屈
勉赴科試
屢占高等而久不利。
人皆歎其蹉跌
庚寅
大小科。
中一等。
且貫兩場
一時誦傳其盛名。
辛卯
公元1712年
院。
差 長陵祔 廟都監
壬辰
敍陞司僕主簿
轉刑禮兵員外
黃州判官
黃有水土祟。
翌年
板輿棄歸。
間 除國子官,松京少尹湖南佐幕
庚子春
始 除持平
上章論事。
知言不得施用
無意世道
爲親求養
全州半刺
歲荒
流殍滿路。
公發賑饑
憂焦靡懈。
夏旱久不雨。
公躬禱山川
疾作
是年五月十一日
卒于官。
州民小大莫不號泣
如悲親戚
莅官雖數月。
惠化入人深者如此
初葬無悔洞先兆
丁巳
改葬於同局負乾之原。
公以璿派令胄。
代有簪纓
文詞行識。
爲世所服。
出身事主
進塗宜闢。
而公持論和緩
是非平淡
不洽上下時議
且當不顧權貴
要以取媚
仕宦常在進退間。
纔入臺省
公則已沒。
豈非可惜也。
淑人韓氏。
左議政西原府院君之後
考生員譓。
不幸司馬牛之憂。
悲憤死。
曾祖脩。
以經學官承旨
號石峯
淑人生長法家
婦德咸備。
事尊無違
沒而不懈
謹於蘋藻之奉。
至老如一日。
異姓多聚一梱。
怡怡無間言。
每傷本家無主祀人。
且念母夫人安氏老而無所養。
請於公以仲子往侍。
仍奉其祀。
公三十年。
己巳二月八日沒。
壽七十六。
從公葬。
男廈,𪗆生員
早夭
女士人許煌,倉守
公元1749年
尹明運,參判李晩,士人申汝龍。
廈無子。
生員第二子邦爲後
生員二男
長邦維。
女朴汝翼,閔玖。
曰坪進士
女洪九澤縣監。
許婿出。
鳳輝正郞
尹婿出。
東源奉事源判尹,成源。
李婿出。
南宮譚妻。
申婿出。
內外曾玄九十餘人
主公祀者。
曾孫瑨。
長男奎明。
鳳九倉守府君繼室子也。
公有龍門之誼。
而曾從我伯氏
慣聞公懿德美行
今瑨送示公行錄。
使鳳九銘公碣。
鳳九撫念疇昔
豈敢拙劣辭。
謁文者。
仲子翼明
有志經術
力學向往
公之遺業
庶幾昌大矣乎
銘曰。
忠州之西。
薔薇山陽
無悔李公
衣履攸藏。
位不稱德
莫展抱負
奚爲政。
克施孝友
惟身之迍。
後式昌。
不得者人。
天報斯長。
我鐫其石
用示無疆
參奉郭公(璋)墓碣
公元1785年
昔我 明宗大元年乙巳
 母后垂簾
元衡用事
士類之忤元衡者。
不及於禍。
司諫郭公珣亦死桁楊
其弟諱璋冐凶焰
脫尸負還。
南渡漢。
作詞以自誓曰。
運屬龍蛇
贒哲俱亡。
哀哉伯氏
抗辭冰霜
殺身成仁
扶世綱常
負尸登舟。
我懷何似
馮夷河伯
明聽余誓。
偸生可媿
何忍復濟。
所不者。
有如此江。
長江
公元1569年
恨。
咽咽瀧瀧
歸葬故山
心喪三年
入雲孔巖
終身復出
伯氏舊隱處也。
三足金先生大有水上下。
有時從遊講學
相携巖泉脩竹間。
詩酒自放以寓悲憤之懷。
伯以公學力旣優。
行誼可觀
忠臣之弟不可棄。
上 聞於朝。
 宣廟嘉之
除 宣陵參奉
竟亦不就
蓋不負誓江之心也。
郭氏籍玄風
諱鏡
仁宗時
侍中平章事
始見姓書。
家世蟬聯
至兵曹典書允光。
於公爲五代祖。
縣監諱
直長諱成己
生員孝元
校理諱遂寧
寔公高曾祖禰
永川金氏
其考哲端。
中世爲淸道人
先府君
永川蒼水里。
子孫仍居焉。
公字季瑜。
自幼天資介特有志節。
聰悟能詩
妙年解額
禮學精博
律身繩尺
性孝事親敬。
友悌亦至。
自奉母夫人
雖貧。
甘旨無闕。
邱嫂隔籬居。
歸世財產
躳自經理以給之。
伯氏遺戒
書冊付其孤。
敎誨成就焉。
 隆慶己巳五月六日歿。
距公生辛未
五十九歲。
葬于所居郡南九龍山五福谷負 原。
孺人烏川鄭氏祔焉。
參奉聞英女。
男懷璘,懷玦俱郞階。
懷璘子惟節。
懷玦子惟慶。
廷周,廷老,廷發,廷國,廷龍惟節出。
元龍,禹龍,命龍,文龍武龍世龍惟慶出。
餘多不盡錄。
公家自罹慘
禍。
後承畏約竆孱。
且經兵燹
公所存所學。
無文考信
可傷也。
所謂哀詞一篇
至情慟裂。
悲惋慷慨
足使贒伯苦心精忠
略㬥於百世之下。
至今讀之。
令人擊節感歎
而至以偸生爲恥
不更淸漢
則其志之激烈奇偉
豈不贒兄難弟耶。
嗚呼
公與金先生
俱以英才大器
婆娑雲壑
泯迹以沒世
莫非前後禍故寃痛結轖
而亦知無遠繳之意也耶
誠足於悒
南溟曹先生金先生墓曰。
委質林泉
於釣於獵。
無悶遯世
而沈其韜晦
亦可以此書公之墓也。
未知後之覽之者以爲如何
五代孫漢機。
廷發之孫。
其父東齡有志追遠
公墓
築齋買田。
俾不絶香火
又謀竪碣記蹟
以圖不朽
來余謁文
余旣欽仰志操
且感漢機之誠篤
不辭而爲之銘曰。
時値陽九
禍酷伯兮。
携尸哭歸。
臨江誓辭
寃叫干霄
斗血滿腔
其誰我知。
逝水溶溶
雲門一曲
我所止。
我採我山
我釣我水。
惠好同携。
中谷考槃
昂昂其志。
勿勿其仁。
斂而不昭。
枯落巖阿
時耶命耶。
我爲公嗟。
監察 贈吏曹判書延公(最績)墓碣
嗚呼
屠維之禍。
尙何言哉。
凶賊蔽欺
倫彝斁絶。
判書吳公斗寅應敎朴公泰輔諫而死。
判書李公世華
公元1753年
鞫而竄。
三臣而又有上章直言
終於死者
監察公諱最績。
武卿也。
蓋當 坤位廢易之日。
罷官鄕居
慷慨憂憤
杜門屛迹
每自郵曰。
爲人臣食君祿
有過不能匡。
不得二臣死。
天地一罪人。
脫巾囚首
有時仰天長唏。
瀝血構短疏。
拚死一言
不得其會。
癸酉秋
因災異。
 上下求言旨。
奮起曰。
此吾可言之時。
促裝西上
以事白大人
大人曰。
敎子以忠。
古人有言
汝與三臣同志
亦何憾。
公遂將舊藁。
易紙以上
疏凡五條
畏天
正身
曰容直。
昭儉
建中
言議直據義理
必本於君心。
可謂名言至論
而首斥嗣基,命昌干犯 長秋之罪。
又曰。
 殿下向日過擧
言之痛心
思之骨寒。
巷悲街吁。
男涕女泣。
不欲擧首覆載之間。
 聖明終不霽雷霆之威。
至使 母后幽閉屢年。
此莫大之變。
而終未能感激回天
亦固臣之罪也。
又曰。
六禮
謹人倫之始。
三綱
萬福之源。
又曰。
不邇媵嬙
肅正宮壼
能順貫魚之序
敬遵齊鳩之規。
末言三臣忠直凜烈
請赦其過。
喉司却不納。
睦來善,沈季良或對或啓。
俱請鞫。
六禮貫魚等語。
羅織爲罪。
桁楊楚毒
寃血陂陀
而公原辭
直道事君萬死無惜八字而已
五日
八加刑。
竟卽隕命
八月十一日
年三十二也。
臨絶有詩曰。
孤魂願托首陽山
又曰。
地下同遊二臣
此獄隷口傳
斷爛句語
而公之志所存
亦可見矣。
設鞫之夕。
疾風㬥雨忽作。
禾黍盡偃。
人異之。
翌年甲戌
 上大悔悟
公所論嗣基,命昌次第抵法
克復 坤位。
公與吳朴兩臣
一體褒崇
特 贈公承政院都承旨
 命旌忠臣門。
後屢 贈至吏曹判書兩舘提學
諡忠度
隱卒之典備矣
公登 仁顯冊封科。
終爲 仁顯死。
又至甲戌褒顯
此豈偶然而然者。
延氏籍象山
麗朝有丹瑞以金吾衛大將軍
從文肅公尹瓘。
擊破女眞先春嶺。
 本朝有靖厚公嗣宗事 太祖 太宗
身都將相
封谷山府院君
事載 陵碑及三綱行實
自是簪裾蟬聯
至禮寺正諱俊傑
寔公高祖也。
曾祖諱應福。
僉知中樞府事。
祖諱再煕。
司勇。
擧子業
發解屢占上游
竟不成。
尤菴先生誌其墓。
考諱宅老。
僉知。
文化柳氏
縣監邦傑其祖也。
貞夫平壤趙氏
父某。
提學仁傑舍人熀。
高曾祖也。
自公慘禍
晝宵泣禱于天。
至公寃釋如一日。
戊申亂逆起。
七日哭不食
使男壽昌士友倡義
討剿上黨賊。
亦可謂忠義之配也。
公自幼警悟
公元1748年
學。
十歲
博洽古書
性又至孝
善事二親
兄弟
族雖踈。
睦婣
餘力積學
文藝早成
十八。
尤菴先生華陽
心經近思錄等書。
二十。
大科
成均舘。
戊辰
監察
卽解歸。
及時一翻
更無斯世志。
存心於義理之學。
時從寒水權先生講質焉。
嘗採古今忠節人言行。
編爲一冊。
有時一讀
激昂涕下。
又謂岳武穆筆法勁剛。
想像其志烈凜然
愛玩釋手
素蘊如此
嗚呼
禍變之初。
忠義之士。
憂慨自激
則不禍福
一言犯諫者。
亦或有之。
若公之時。
位號倒置已久。
事勢難言
不啻倍矣。
一疏出。
殺身湛宗。
愚頑亦知而必劇言不諱
終滅死無悔
此則惟公一人而已
所謂仁勇人者非耶。
公沒之不匝歲
 壼位復正
國人寃憤痛迫之意。
未必自公疏而 睿察之也。
然則日月之更。
公安得無萬一之補哉。
知公之死
益有光於世道
可謂死亦榮也歟
壽昌一女適▣。
廷用公忠節
壽昌今縣監。
銘曰。
爲 國母死。
寔惟大義
人臣子。
鮮有辦此。
彰明
猶昧。
公與二公
始以諫死。
萬古倫常
以不墜。
同一義死
公死尤難。
五載一心
始終不刊
苟非就
正。
看得理確。
其所就。
若是之卓。
西原向西。
辛麓
忠臣是埋確。
我銘斯琢。
於千萬年。
勿穿勿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