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五 (自动笺注)
樗村先生遺稿卷之三十五
 雜著
  
▣▣義合
(十字落)是也
而旣云所得則乃受(十二字落)以其本軆目之也。
虗(十四字落)則是又什麽物。
(十四字落)卽非謂心而言(十四字落)以心言之也。
盖(八字落)而其所以▣▣運用者。
卽心也。
(八字落)偏言之也明矣。
小註中是性是(九字落)而乃有心性情之語。
朱子(八字落)昧以理氣言者
似亦此意耶。
浦(八字落)甞謂明可以言氣
不可以言(八字落)命之明無異
則只以贊嘆之辭。
(十字落)曰明德者。
是人所得於(十字落)心。
故謂之明德謂理光明(十字落)未安耶。
詳味光明亦似▣…▣(▣…▣明正大者謂之明▣…▣無異耶。
九字落)隨事致其慮亦似未然致是▣▣▣▣此乃▣止以後事也。
恐不復有致之之功。
▣▣▣▣盖不費力自然將去之義。
所謂能慮。
隨感而應。
一一中節也。
晦翁所稱對同勘合云者
似亦以吾之義。
脗合於在物之理。
不是用力區處之意也。
九卦之井。
以辨義註謂安而能慮云者
亦一義也
一字或字之意
鄙意如此
退陶謂四者之一。
未然
孝悌章句合說云者
是也
旣曰立敎之端。
則不害爲三端之通看也。
性善之理。
孟子一言
則幾被諸子所壞却。
而亦孟子刱說出來
盖從繼之者
取得來。
倒說於被命受生之後也。
道之一字如此
率性之謂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
而却於天命之謂性以後說原其本。
亦在繼善成性之前
孟子從性上推本說說來。
亦於子思有所受而然也。
然不見其帶來底根迹。
前聖後聖自有默相契者。
不待承襲
而以言語相授受也。
視聽言動上用力。
在學者卽可下手
固非高遠不可幾及之事。
而第想聖人獨語顔子
顔子所以進於聖人以此
則其不可容易說去也明矣。
四勿箴中。
以知屬聽
以思屬動。
亦可謂精切
而猶未覺顔子之進聖人在此。
反復深思
窃有一說焉。
尋常於非
禮者。
己之私也一句
泛然活看。
不知其致思
近始深繹。
乃知晦翁已分曉說
殺有不待旁推曲譬也。
所謂己者。
在我之私。
所謂非禮者。
在物之私。
非禮而感於己。
以己而應於非禮
外內相和
影響相隨
轉輾纏繞
不可解結
不啻如我又生意而已
克己云者
內外交致其力。
凡於己與非禮感應之際。
密切卞認。
仔細軆究
自外而入者。
自內而出者。
纖毫之微。
必加一一譏察
勿令其潛滋暗長。
久之
己私之發。
漸益消散
外物之來。
漸益退聽
至於瀜液周遍
天理全軆
豁然呈露
向來所謂非禮
一毫不敢近裏面來。
他自紛紛擾擾耳目之前
有見而不視。
有聞而不聽
不但不能接於心術
凡諸所謂可喜可怒可愛可惡者。
但見其徒然爾。
當此之時。
一勿字亦已多了。
只如姸媸黑白之往來於明鏡之中。
豈有一分陪奉意思耶。
窃恐顔子畢竟不違不過如此
所謂進於聖人者也。
初學用力之方。
顧在制之於外一事而已
未知如何
大易曰。
形而上者。
謂之道。
形而下者。
謂之器。
凡求理氣之辨者。
於此
審細辨認
庶幾其不謬焉。
退陶互發之說。
旣經谷勘論。
尙論之士。
不無出入
之辭。
此固退先生之所樂聞。
不以異同去就
彼此好惡也。
窃原道器之別。
却從形之一字
截爲上下而觀之。
猶可識得
至於在己之語默動靜
辨之宜若不甚難。
潛思細究。
未見其斷然執定以爲完結者。
先輩之議相不入者。
盖亦如是夫。
谷曰。
之者
氣也。
所以發者。
理也。
只此一言
顚撲不破
雖質之晦翁
宜無改評。
而然有主理而言者
有主氣而言者
盖亦有微細辨別不可但已者。
四端七情之理一邊一邊云者
亦各有所主而言。
不至甚差也。
第互發則恐非所以謂理氣也。
太極圖說曰。
五性感動
以爲感以性言。
動以氣言。
無理無所感。
無氣則不能動
孺子入井而言之。
則見其入井而有所感者。
理也。
感而能怵惕惻隱者。
動也。
自是而觀之。
在先而動在後
似若理先而氣後。
據其發處論之。
纔發便涉氣。
不可理氣先後也。
由是以觀之。
四端七情也。
七情亦猶四端也。
不可理氣先後言之。
而况互發乎。
四勿上用功。
近方有看得親切
頓覺從前草草打過沒交涉
又得晦翁所謂戒謹恐懼同者。
然後益信吾見之不妄也。
視聽言動四者。
視最在先
聽次
之。
人與物接之際。
如此
視聽後方有言
盖皆從動上來
省察之功。
只在此處。
第動有自初發時言者。
有自其發而散漫言者
箴之有知勵行云者
亦可見也。
大抵皆是已發時功夫。
則夫所謂戒謹恐懼同者。
何謂也。
事物之來。
無不不聽之理。
一己旣已克去。
則凡諸非禮之物。
在所不視不聽
若其血戰相似之時。
都用勿之旗。
比其非禮退聽之後
多一勿字。
自不須用
動容周旋
自然中禮
人欲凈盡
天理流行
頃年閔士相。
仁義智人性之綱。
話頭
飛卿已有往復
余卞之。
日昨來見時。
復理前語
而余則不前說之爲如何
士相之言。
盖曰四德爲人性之綱。
則必有許多性。
然後以此四者爲之綱。
不然朱子何如是命辭耶。
余答曰。
晦翁之如是說者。
極多。
玉山講義所與陳器之書。
有曰。
綱理大者有四
自有條理
自有間架
其所以論性者。
正如士相之言。
以吾儱侗知見
安敢有所論說
而第入心思量
反求之於性命之原。
則或可以彷彿有見
只有渾然全具之體而已
殊不知有四者之各占地位。
况又見其萬理畢具者耶。
旣曰四者之各有面皃。
則雖至於千萬
亦當有面皃之各自不同
盖天下之理。
不可勝言者。
而莫不具於吾性。
則亦不可綱理大者備具
而其小者不能具也。
如是
則性亦可謂形而下
而又從何處更求形而上者耶。
士相又以木理之自裏面原有者取譬之。
此言尤不是
木之理當曲直論。
豈可以皮裏論性耶。
不免認氣爲理之病。
其弊不但失於訓辭之差而已
眉白之說。
亦如士相。
盖非自己創出
寔有所受於晦翁
言明依據
余亦非不知其如此。
不能屈己見以從之。
豈有主張
而第心知不然
亦恐晦翁之敎。
意有所在也。
世方樂渾全
而憚剖析
如無星無寸。
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晦翁所以指示開曉之方。
不得不如此
學者析理
不厭其細。
而亦不害爲反說約之功。
其所間架條理許多說。
亦可以活看。
而不泥於文義之際。
以傷其本軆也。
不然因綱理之大者
又欲尋其條緖之小者。
轉輾繳繞
捽縛驅率
幾欲使大本不得自在
則其爲害又當如何
余故曰。
晦翁之意當求之於言意文句之外可也。
不然則恐非善學者也。
夫性。
形而上者也。
氣。
形而下者也。
欲知形而上者。
不可求之於窈冥昏嘿之
只宜就其
形而下者。
認取形而上者可也。
五行具則太極全體
無不各具於一物
推本之則只是渾然一體無極之妙而已
所謂分而言之。
萬物各一太極
合而言之。
統體太極
不識統體裡面
亦自有萬物之理各具。
而無一物滲漏
否也。
恐無是理也。
旣曰無聲無臭
而又有綱理條理磊塊歷落
千頭萬緖各自整頓
以待其外物之來感而紛然而應。
方寸㓗凈之地。
不勝膠膠擾擾矣。
今以晦翁之言。
不可有違。
而必欲於一箇
更覔千萬箇性
以爲一事纔到。
一性便應。
至於不可窮。
而亦無不各有性焉。
則吾誠無以爲說。
而只將不奈何而已也。
道在天地間。
固自如也。
不以人之行與不行
而有加損焉。
夫子所謂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者是爾。
吾夫子以至思孟而下程朱
謂之道大明於世。
在道則實不加也。
反是而雖千百作壞。
只見其人自壞了。
未甞有所損也。
有志道者
惟以道之所在而爲歸。
不當問古與今今與後。
又况暇論其尊卑親踈有適有莫而爲之從違耶。
仁義禮智之得於天者。
亦有命焉。
君子不謂之命者。
謂有反之之道也。
身不生於天下
而乃一隅者命也。
不生於前修
輩出之時。
而乃在衰末者。
亦命也。
此固無奈何者。
吾若可勉不以一隅自沮
不以衰末自棄者。
視夫反之之功。
顧甚易易
可不爲之鞠躬盡瘁爲義哉。
然人不能生知安行
只在自得而已
當此長德淪喪斯文墜地之日。
於何而扣德問業。
以自淬厲
不負其得於天者耶。
嗚呼
乾坤爲吾大父母。
而將藐然之身。
立於其間
而盈於兩間
無非分內事。
合德秀出者。
當爲吾師。
自是而求之。
不患不得師第(一作弟)。
邈矣千載之上。
無以接承親炙
自晦出後
指導訓迪之切。
殆若接承親炙者之爲也。
苟欲擇師者。
外此他求。
則窃恐其適楚適越。
只將倀倀無所歸宿也。
或者曰。
東人也。
當以東人之先我者爲師。
又何可捨近而趍遠耶。
此語誠不然
自我東而之中原
不過遠近差殊也。
自我先輩朱子古今之爭。
不過百年也。
以此事。
有力求之實。
則地遠近世之相後
又奚足差殊觀耶。
近閱先輩文集
非無可師可法者。
而如欲將此身以奉塵刹。
則非晦翁
吾將何歸焉。
晦翁闢佛之嚴。
不翅孟子之闢楊墨
先達上蔡龜山尊畏非不至矣。
若其染禪處。
不爲脂韋
直言斥之。
盖不如此
則不迷暗淪胥
高明者亦不免其爲世道之憂。
如何
任是責者。
不得不爾也。
近世佛書者。
亦或有之。
文士爲文章者。
博涉能事
楞嚴,維摩何等文字
耽書者。
不得不看。
而初不於此求道也。
非有所主張畏大人之言。
而乃若是直取言語
華藻口氣而已
不暇探賾旨意所在也。
余甞語看佛書者曰。
公之好彼書者。
何意
不過買櫝還珠也。
如是故。
不能世道害。
雖使晦翁見之。
亦必不至於當日深憂也。
余自少日不得佛書
心甞自慊其不知。
而斥之。
亦幸其不被所惑者。
不曾看而然耳。
不爾則又安知其不中毒也。
司馬公之謹嚴
陳了翁堅貞
或不深斥。
或乃受用
不及古人者耶。
吾甞以生晩爲恨。
而亦甞以自喜生於晦翁之後
天地間事一番整頓
更無扤捏出入處。
只當謹守成䂓而已
雖如佛氏惑人深者。
顧無陷入之憂。
而亦不以他人胥溺爲吾患。
豈不爲生晩之幸耶。
鳶飛魚躍云云
自是化育流行上下昭著之有未易形容說來。
養氣節度
亦須有事勿正。
則自與天理流行之體。
脗然無間
同歸活潑之地。
然在初學
急迫求之。
不免揠苗助長之患也。
虗靈不昧
卽心之體也。
以具與應見之。
則主乎心。
而言性在其中也。
虗靈
不可分屬性情。
靜安四字小註中。
不是工夫節目
只是功效次第云者
朱先生意可見也。
四字訓義
無可疑者。
而慮以處事精詳釋之。
亦宜深思也。
若只曰慮。
則未能接屬於得。
盖是四者。
自有次第
以及於得。
以處字。
作慮意看。
無次第之可言。
而亦未能湊接於得故也。
朱子又釋慮字。
對同勘合
似亦處事精詳之意也。
本末終始
不必深求之。
終先於始者。
亦恐無別意義
不過終則有始。
天之道也云爾
格物之義。
不可草草打過也。
只當以補亡章卽物而窮其理之說。
入心理會
凡於語嘿動靜之間。
以至酬酢事物之際。
一一精密
件件合理
勿令翣時放下
先從吾身。
窮到天地萬物之理。
一以貫之
然後可謂物格知至矣。
初學
則只宜因其所已知而益窮之。
以求至乎其極而已
恐別無他法也。
溫養其知云者
不可知也。
有言則固當因其言。
叙述之意。
則顧無可述者。
只當尋思而記之而已。
不盡釋云者。
盖言其至爲
密。
不可解釋盡其蘊。
且使讀者
深究自得之爾。
克明德克字爲重。
顧諟天之明命顧字爲重。
克明峻德峻字爲重
自明自字爲重
始焉用力
言功之無間斷
終則擧全體盡之
結之以自己之明其德。
非辜他人之力也。
一章自成體段
首尾全具
一章以下
十章
皆有之字
來示似然。
而非有餘意也。
叙次而別之也。
新民
自新爲重。
自新則不新民也。
此亦重在苟字。
與上克明德之克字同
極爲有力
正合索性理會▣銘名。
不是通用字
而意則可互看也。
新民
不可謂民已自新也。
民有自新之意。
在上者乃皷發之也。
民之自新
亦自有所觀感興起
如傳十章老老長長興孝興弟之云爾
民苟不欲自新
在上者亦沒奈何
故在我先有以自新
則彼亦起而自新
桴皷影響相感耳。
緝煕敬止訓解
無可疑。
不須別生劈畫
敬亦不可一篇宗旨
不敬安所云者
自有包涵無所不盡意思
民與己並至於至善之謂者。
不可曉。
本末語意囫圇
無意味。
補亡章所喩。
精彩
於此似有喫緊用力處。
方可論格致之事。
不爾沒巴鼻也。
誠意章卽所謂人鬼關也。
自欺三字極細在。
非於惡惡好好色上。
十分密切體味之。
則不能知也。
先儒曰人有平生爲善終身自欺者。
此言眞可深省也。
小人閒居一節
不可上文一例看也。
精粗逈絶
若混取看將去。
有害上文也。
曾子曰者。
他曾無之。
而此獨然者。
未知何意
上文係是孔子之言。
而承之以曾子之說。
則固宜如此
而此上文未知其必是夫子之言也。
心廣體胖
自是善之實於中而形於外者如此
只以誠意不可遽致云者
恐未深思也。
非意而何
此則自其形於外者言之也。
知已盡則意無不誠。
所謂眞知實踐也。
然亦不可恃其知之已明而不謹乎此。
此卽誠意也。
以下文之序不可亂。
而功不可云者見之。
則此可知矣。
正心章四有所。
只下一察足矣
到此功夫
不可用力克治
自覺察。
勿令有偏而已
不言治之方云者
似未能深知本章之意也。
此乃意誠以後事。
不待用工夫也。
五者之辟。
有當然之則。
固當通上下看。
而旣曰人衆人也。
則五者之辟。
宜於衆人分上看。
然以取瑟隱几
謂之傲惰。
聖人亦有傲惰底事
是又不可不入思也。
孝悌慈三者之中。
其擧慈之一端者。
就其智愚同然之處發之。
又欲其因此一端
推廣其餘耳。
峻命不易
訓以難保
更無可疑
旣知其難保
則自不容於不謹也。
君子雖是成德之名。
經書中所稱君子
亦有多少般數。
君子而未仁者
不能以全其心德而得其好惡之正者也。
舒字。
似非上應泰字而發。
敬直惺惺不怠之云。
意則盛矣。
第爲說不免踈緩
敬本徹上徹下
常人而做聖人處。
非敬不能也。
然始學之初。
一箇敬字。
遽自謂節次成了平天下之境。
豈不爲言無當之歸耶。
大本達道
以在人者言之。
只將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處說去。
方見得分明
盖統性情者心。
故就心上看。
後情固易知。
而性亦因情以推本
可以默識也。
然性不可見而可見者。
情。
人若只信其可見者。
不信不可見者。
則惑之甚矣。
不然而又信其不可見者。
而眞若有一物立於眇冥昏嘿之者。
則亦不可也。
盖因顯而極微
推用知體
然後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之義。
可與言矣。
卽顯而微不能外。
卽用而體在其中
理氣妙合
不可分開。
而求理者只當於氣求之。
不可他求也明矣。
人或求理太深。
而必欲彷彿影響於氣之外。
四德有若磊塊各爲一物者然。
未發之前
已有準擬安排之理。
如是豈不是侵過氣分數者歟。
爲此說者。
不爲無據
朱先生陳器之書及其他論說
可以憑藉承用者。
不勝其多。
朱子云所覺者心之理。
能覺者氣之靈。
農巖曰。
孩提及長而莫不知者。
是能覺也。
愛親敬長底道理
是所覺也。
此箇道理
乃心固有者。
故曰心之理也。
人多以所覺。
所以覺之理。
則非朱子之旨云云
近日朋友知覺說。
諸人之言莫不偏。
不能出脫理氣混淪
說性說心。
都將一物看了。
余實病其然
而亦不能曉然爲說於理自理氣自氣。
不可挾雜。
不可分開爲兩物。
故莫能折服衆說紛紜
非但不能曉然爲說。
心思量。
不能分明看透曉然無疑心性界分之間。
其如爲性如是爲心。
而但曰心知不是
則不待人之笑我。
而我亦自笑耳。
近得農巖說。
頗有所契悟
而尤於所覺所以覺之分別處。
自喜吾見之偶同。
而直幸或不至甚悖也。
所覺者。
心之理。
豈心外別有理。
而又以所以覺者言之耶。
但心之有理
一物一理之理。
非所與於性之在心者也。
萬物各具一太極
心亦自是一物
而具一太極
則此所謂所覺者也。
然非性之該載
則必不能四端之發。
而雖見孺子入井
只得知其入井而死。
了無怵惕惻隱之動於者。
非其心忍也。
無所以發者故耳。
然而不可無心之理者。
知其入井有死之理。
則亦不可謂無其理。
所謂一物之理。
非所謂具天命之性者也。
人謂病狂之人曰。
失性
盖亦有知覺而不知其理故耳。
如一物具一理
旣有其理。
則亦不可謂無其性。
而但所謂性者。
只如得其偏者。
更不可以仁義禮智責之也。
五行之生也。
各一其性。
尋常謂是氣質之性。
而各專其一物之理。
金木不可水火
水火不可金木
而得其性之而已
不復致疑矣。
閔士相却謂性不可
如此說。
飛卿亦然
與之數四反復而不相合
余亦不欲主張己說。
每道更容思量
而仍取晦翁諸說。
以證訂之。
或合不合
不可以吾說爲專是。
而亦不可諸友之見爲全非也。
飛卿曰。
萬物同是一源中來。
而各具一太極
則不有人洪纖巨細分別
無性外之物。
而就其中
不可分數多寡言之。
若說人具五性
禽獸草木
便不得與焉。
豈不空闕不到之理。
而有不害於各具太極之義耶。
余曰。
自夫天命於穆不已
而賦與於人物者而論之。
則固無人物之揀擇取舍
而自人物禀受處觀之。
則有萬不同
譬如以器受物。
只隨器之偏正而所盛之物爲之偏正。
可以禽獸
至如草木
則尤頑然
不可以受之偏正爲言
只當一物之性。
而寧有仁義禮智之彷彿者耶。
飛卿曰。
禽獸草木
所受於天者固無異
而但其用處不同
其軆則本同然矣。
諸人之言多如此
吾亦不敢自是
有時思量
不得眞的可據者。
恨不能就質於朱先生也。
士相以人物五常之說。
把作話頭
其所引重先儒所言。
亦自有說。
不以其說爲是
而亦不可一言取信
如晦翁氣猶相近
理絶不同等數語。
可以
而士相輒曰。
似此說話
已經勘破
未足以爲定本矣。
飛卿之見亦如之。
第(一作弟)曰。
此丈必有所見得者。
士相勿遽爭難。
盖其意雖出於相信
而亦不以吾言爲是也。
吾不欲以己見主張
乃謂之此事不厭其却難。
畢竟得有定論則幸矣。
不必物我得失也。
時復思量
不能改舊見。
不可強屈從人也。
朱書中答徐子融書。
稍爲可據
而亦有一二出入之端。
不可以解諸人之惑。
近得余方叔枯槁性氣問一段。
最似明的。
其曰。
人爲最靈而備有五常之性。
禽獸昏而不能備。
草木枯槁則又並與其知覺者而亡焉。
但其爲是物之理。
未甞具耳
旣曰不備
豈不五性不能備有
而又曰。
是物之理。
未甞不具
又曰。
天下無無性之物。
則卽所謂是氣多則是理多。
是氣少則是理少。
豈不可以偏全論耶者也。
如士相之論則曰。
性卽理也。
旣曰。
各具一太極
則雖在枯槁
不有五常之性。
但其發處不能備也。
此說亦不可全非者。
如晦翁說渾然太極全體
莫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云云
足以爲證。
目之以渾然全體
似若五性之無不備者。
然人之爲言
亦胡得不如此耶。
然而區區心知不然
不可苟同
非敢以朋友之際不相下
然也。
今見余書所答。
疑若可以據爲定論
而又未知諸友以爲如何
理氣
氣感理動。
無理無所感。
理無氣則不能動
惻隱一段觀之。
孺子惻隱者。
是氣也。
而無是理則雖見其入井
不能爲之怵惕惻隱
盖感之者在氣。
所以能感者卽理。
苟其心不仁
怵惕惻隱
又從何處出來也。
七情亦然
所感雖在外
而乃若其所以感。
在內
有善不善之或異。
而莫非理之自內出者。
夫未發時。
理固無不善。
而及其發而不能中節
則雖非理之本然
而亦不可不謂之理也。
程子曰。
善惡天理
謂之惡者。
本非惡也。
太極圖說曰。
五性感動善惡分。
朱子釋之曰。
五常之性。
感物而動。
而陽善陰惡
又以類分
尤見其分曉
感物者是氣。
而乘是氣能動者。
豈非理耶。
由此言之。
四端七情
可以理發氣發分說兩塗耶。
專言理兼言氣。
猶可說得行。
若或曰。
主理主氣則便偏却矣。
格物
格物句訣。
或是或厓。
自始學者長德
莫不疑之。
不能决。
今見退陶集中
多引晦齋以下諸公說。
退翁
所主
只在極處厓之句訣。
至如物格
雖亦如格物口訣
而意則稍異。
盖以在己在物。
爲分說也。
區區亦甞到此疑異
不敢質言
只以程子格物至於物則物理一語
入心理會
則意實可見
格物至於物。
所以釋夫格到十分盡處。
而承之以物理云者
已格之後
在物之理。
亦無不盡
無不盡。
則吾之知亦豈有一毫不盡者耶。
所謂致知格物者也。
性與氣禀之說。
朱子諸人書。
不見其有可疑處。
盖於理氣源頭上。
不能曉然
故乃不能盡人之言而然也。
程子曰。
性卽理也。
欲論性之來歷
只是理。
稟受後。
則不可謂之理。
而謂之性爾。
黃商伯書曰。
論萬物之一源
則理同而氣異。
萬物之異體。
則氣相近而理絶不同
氣之異者。
粹駁之不齊
理之異者。
全之或異。
以此一說
按覆說之同異
則恐不可以前不同爲疑矣。
未發時。
不言善惡者。
不用之前
顧無善惡之可言者也。
定則動亦定靜亦定。
有善無惡而已
聖人以下衆人
苟有未發時節
此時便是無爲
更何可以善惡爲言耶。
在學者。
雖有翣時間未發。
不可以誠無爲言之。
然亦可謂之靜中須有物耳。
朱子徐子融書曰。
有氣質之性而無本然之性。
若果如此
則物只有一性
而人却有兩性
非常醜差
盖由不知氣質之性。
只是此性墮在氣質中。
氣質自爲一性
正周子所謂各一其性者。
以此書所論觀之。
性惡善惡混之說。
一掃而去之矣。
未發時非無所受禀賦不同
而旣不發則無可言。
所謂發者卽氣。
氣不動時。
理亦無眹而然也。
心雖氣而若論其本體
虗靈不昧
神明不測而已
爲物所揜。
然後乃有昏明淸濁之有萬不同者矣。
因其蔽而昏。
欲以善惡
加之於本來面目耶。
一段不是
理氣不宜草草說去也。
太極動靜
有理氣之說。
從其源頭而論其下流
然後可知其理是甚是甚
不可夾雜
不可過爲分開二物耳。
理本無聲無臭
善有惡。
而氣則淸濁粹駁。
自不齊。
只在養與不養而已
理雖善。
而被於氣。
有時騰倒不善
此等去處
有明而後
得以辨之矣。
不覩不聞。
自是未發時節
朱子乃曰。
以無見無聞
爲未發則不可。
於此
不能無疑
爲之反復深思之。
知覺不昧之際。
未有所覩。
未有所聞
見聞之理自如
而此未甞有思
豈不謂之未發乎。
若曰無聞無見。
則但如枯木死灰頑然無知覺者也。
其與心存而不曾不曾聞者。
不同矣。
李延平曰。
固有無所喜怒哀樂之時。
而謂之未發。
則不可也。
無主也。
以此語。
深自體味
朱子之意。
可見矣。
無聞無見之與不覩不聞。
煞有分別
苟或不能致詳。
一例大錯也。
昨與聖登。
形而上形而下之說。
有所酬酢
而遁谷來以吾說擧似之。
亦無不相入者矣。
天地之間。
無性外之物。
而物各有則。
九容言之。
足容手容。
自是物也。
而重與恭
其則也。
足容手容。
形而下者。
而重與恭
乃是形而上者也。
以此推而言之。
九容四勿皆然也。
聖登曰。
似有不然者矣。
四十而不惑
與五十而知天命
有當然與所以當然之故。
則恐不可通爲一事也。
當然自是事。
所以當然自是理。
足容重手容恭
不可形而上者言之。
亦明矣。
余笑曰。
君能思之至此
不易
然不惑者。
能知所當然而已
爲子當孝。
爲臣當忠。
雖被千萬人撼而動之
不可得。
所謂知止而有定。
而後靜者也。
馴致而極。
乃至知天命
則卽所謂所以然者。
在其上。
而亦當然之外。
又有一事也。
由是觀之。
理與事。
不可作兩截看。
卽事也。
事卽理也。
晦翁曰。
下學人事
上達天理
盖於人事盡分
便是天理也。
九容各有則。
始焉知其當然之則。
而一一循而無失
久之
至於不期然至上頭。
四體不言而喩
動容周旋
自然中禮
心與理會
脗然默契
到此至善之地。
豈有形而上下之可分說者乎。
形而上者。
謂之道。
形而下者。
謂之器。
程子曰。
器亦道也。
道亦器也。
可以用力之地。
所謂形而下者。
卽器也。
若其理氣妙合
無可用力處。
所謂形而上者。
卽道也。
格物致知卽用力之地。
物格知至者。
無所用力處。
以此見之。
形而上下之義。
自可分明矣。
集義亦然
積集義理
欲無一毫虧欠者。
自是用力之地。
下學人事者也。
義集而後
心與理會
無所用力處。
自是上達天理者也。
所謂灑掃應對
形而下
所以灑掃應對
形而上者。
理氣之辨。
正在此處。
不爾而乃曰。
集義是理云爾
未知此何等見識耶。
浩然章論之。
則以直養而無害
形而下者也。
而塞乎天地之間。
形而上者也。
氣與理一。
不可分開
者也。
無內外辨
或曰
凡物之性。
不能相通
無內外之說。
宜若可疑也。
物物各自有其性。
而亦豈能相通耶。
第以人性言之。
則初無內外之辨。
而祗以私意有所障礙
不能不蔽耳。
廓然大公
物來而順應
體立用行
則天下之動一矣。
所謂貞也。
如是
則又何有內外不相似者歟。
西山眞氏曰。
理自內出而周於事。
自外來而應以理。
卽事也。
事卽理也。
故曰無內外。
此言極分明
更無可辨者矣。
大以君臣父子
小以事物微細
不有當然之則。
能不私意之昏。
而一一盡其道。
則乃程子所稱在物爲理
處物爲義者也。
譬如一室之中。
許多件件物事
而至夜昏黑之際。
都不知之。
只是黑窣之地。
以燭來照。
則箇呈露
一物遁其形者。
夫燭未照
物物固自如也。
非因燭照而後
有所加損也。
天下之理。
無虧欠。
非爲堯存。
非因桀亡。
則寧復有古今人己之不相似者歟。
祗緣其行不著習不察
乃有物我之間。
不免內外相隔
不能通也。
故曰。
格物至於物。
物理盡。
格物致知
入德第一門。
物旣格知旣至
則顧何有表裏
精粗之別。
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程子曰。
(定性書)動亦定靜亦定。
艮之動靜
不失其宜。
道光云者
皆性無內外之說也。
五常性感物而動
五常之性。
渾然全具
人心道心未感以前事也。
雖無苗脉呈露者。
而亦分明不相夾雜
及其有感而發。
則始因四端
以至於千差萬別
殊塗同歸
一致百慮
事物之變。
無所不有也。
自非聖人泛應曲當
無非擇善固執勉而中思而得之地爾。
周子曰。
五常之性。
感物而動。
陽善陰惡
又以類分
形生於陰。
發於陽。
凡生於陰者。
屬於不善
發於陽者。
屬乎善。
夫屬乎陰。
非皆不善
而以其分而論之。
自應如此也。
耳目口鼻四支之類。
不有主宰統領之。
則其不入於不善者。
幾希矣。
此四者自是賦形於地者。
而俱係血肉所具。
則安得不謂之陰耶。
陰必從陽能作成者也。
陽亦導陰而能主大始
則人之視聽言動
若不爲之照管
而任其走作
不辨其禮與非禮可以取舍
只是禽獸而已
其所照管者。
獨非心歟。
豈非發於陽者歟。
所謂心者。
不省文儀則之爲何物。
則只將隨其血氣胡亂走作
故求其放心
爲學最初用力處。
省察一念初動人所不知之地者。
又是端倪呈露
爲下手於感物之際者也。
心經中敬之四條
皆言其用力之意。
並及其成效而言。
體味之。
自可見。
而人於敬常惺惺法。
每有不能諦看。
而乃謂之惺惺
然後方是云云
只是功夫之名。
非謂效驗
苟欲此心之惺惺
則顧無他術。
但有一敬而已
故曰常惺惺法。
法字最可玩。
夫求其放心者。
不可先自用力於敬
整衣冠尊瞻視等說無非
能敬則心自存
故曰常惺惺法也。
人不知惺惺之爲可勉則已。
如欲其惺惺
卽其良法也。
整齊嚴肅
則心便一。
程子說也。
整齊嚴肅
中有主而心自存者。
朱子說。
以此四字
用力之意。
主一之謂
其心收斂
不容一物云者
亦皆以敬存心之法。
不然而乃惺惺也。
此以功效之名。
不作功夫看也。
朱子何叔京書。
如君之言。
則是存則操。
而非操則存也。
盖說此病也。
操之之法。
第一義
四勿九容九思皆然。
不言
存心不他
專一此者
而何
不能如此
而將此字。
認作一物
待其心存而後
方謂之
是卽存則操也。
故曰用力之名。
非言成效也。
愼獨動靜做工夫
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
有自天理發見而言之者
亦有氣以成形以後說去者。
不可十分辨認也。
冲漠無眹
無聲無臭至於天地變化草木蕃者。
固爲天之忠恕
而在人則仁義禮智爲忠。
惻隱羞惡恭敬是非爲之恕。
自是以推之。
則或可以依俙說得矣。
君子道費而隱。
釋之曰。
費用之廣。
隱體之微。
鳶魚飛躍
自是化育流行
上下昭著者也。
形而下者也。
若其所以飛躍則隱也。
形而上者也。
是則以天之忠恕而言也。
所謂事物爲之體。
而其理之發見者爲之用云
不可不爲仔細看得也。
凡人所以爲人者。
只有四德而已
具此四德不失者。
聖人也。
自聖以下性相近者。
又不知爲幾層。
天之與我者。
顧無一分虧欠
但吾之能踐不能踐。
或因氣禀物慾不齊
多少般數也。
而若論其一源無間者。
則初無加損焉。
大本爲體而達道爲用者。
道言之則如是也。
自人分上說則心與理會
道不可須臾離。
然後可謂
立大本行達道
初無彼此之別。
所謂道亦器。
器亦道者也。
不然而曰體曰用。
不與道俱者。
不足與議於此
不過爲行不著習不察之類而已
大本爲體。
自是形而上者也。
達道爲用。
則乃形而下者也。
然以人之性情論之。
不得不如此說。
而若以天下達道五言之。
則亦恐不可如是看。
此皆事物當然處。
人有達德而後能行此五者。
不爾則使天下達道自在不能行。
所謂非道亡也。
幽厲不由者也。
不敢率爾之者
旣曰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而又曰天下達道五。
五達道看之。
不待人之能行與不能行。
而道在天地間。
固自如也。
若言發而皆中節而後謂之達道
則乃從人循性
然後方稱之也。
然已達道脗然默契
則又不可分開說而然爾。
夫有物必有則
則者理也。
自是而論之。
有父子則慈孝是則
君臣則仁是則也。
其具於一身者。
九容四勿
莫不然矣。
九容視聽言動
形而下者也。
與恭與禮。
是則也。
形而上者也。
程子曰。
性卽理也。
朱子曰。
只是理。
又每以性卽理三字
贊嘆不已
盖人或不知性之爲理
則天實體之備於我者。
何以體味之也。
不能知己性之
於天。
則雖有四端之發。
不能有以擴充之如火燃泉達之始也。
己之有性
人莫不知之。
而存其心養其性之爲事天。
其能體帖出來者。
或寡矣。
孟子所言多如此
仁人心。
義人路。
學問之道。
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
學問豈無他事。
而乃無他二字斷其辭。
而只以求放心
仁心義路該載
此亦存其心養其性者。
七篇之言。
大抵多在於先立其大者
不能知此意。
但曰先立其大者
陸王之說而已
則夫豈孟子所稱大者乎。
本心本天之學。
於是可辨。
不勞許多證引也。
曾子啓手足一轉語
入心理會
臨深履薄
存心
戰戰兢兢
爲養性。
則亦足以知此事也。
易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
又曰。
形而上者謂之道。
皆以理言之。
而亦似微有分別者。
自理流行者。
謂之道。
若不一陰一陽
而但曰陰陽
則必不謂之道也。
卛性之謂道亦然
性之不卛者。
可以理言之而已。
然則之流行者
可謂之道。
旣已流行
則必乘氣而乃行。
以此言之。
道亦可以兼理氣而謂之者乎。
朱子曰。
道者
日用事物當行之理。
又曰。
太極形而上之道。
此皆以理言
不以流行之意帶來。
盖全言理者也。
形而上者。
謂之道云者
形而下者。
謂之器
而分其上下
明其道與器之不同
亦言其相須不相離也。
不有其器。
則亦不有其道。
是知載道者器也。
理則自是太極
未始有物之時。
只可曰無聲無臭而已
非若道之有是事而後
可以道稱之爾。
理與道皆形而上者也。
而微有分別者。
以其流行不及流行之有異矣。
雖曰流行
只是乘氣無所造作
得不形而上者乎。
費之近於隱者。
亦似形而上者。
能究極辨認。
則亦可以知之。
但以所當然所以然二而一一而二之義。
入心理會
庶幾矣。
然此處極難照勘
非心細者。
易致蹉過也。
(以下往復遁谷。)
西山眞氏定性書曰。
能定能應。
有寂有感
皆心之妙。
所以然者。
性也。
以定應寂感。
爲心之妙則然矣。
至於所以然謂之性。
求之未得其說。
未知高明
亦甞以是思之否。
若以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所以然
爲性則是矣。
夫寂感自是心之妙。
豈可以其所以然者。
謂之性乎。
如是心性一物
無分別。
且心不得性情
而反不免出於性者也。
是豈理也哉
性卽理也。
心卽氣也。
妙合而凝。
不可分開者。
而然理自理氣自氣。
初不挾雜。
故雖曰其各爲一物
而不害其妙合之體。
雖曰其妙合
而亦不害其初不挾雜之意。
此則理氣本然爾。
或以心之動靜發於性者。
則其於最初發源爲何如也。
西山之學。
以定一書觀之。
恐非朱門諸人之所可及
而獨於是不能無疑者。
區區不能體會而然也。
氣全而理全。
氣偏而理亦偏。
氣塞而理隨而塞。
自是而論之。
則三者不可謂之氣而亦不可謂之理。
合理與氣而言之乃得。
而氣以成形理亦賦焉。
則必言氣而後理亦可明。
此處恐不可有理而後有氣也。
大抵造化品彙
以理爲樞紐根柢
雖在一草一木之微。
亦何甞不先有理然後方有此物乎。
然以一物欲明其禀受先後
則氣聚而理隨而具。
亦非理必待氣至而生。
不有物。
則初無寄搭處故也。
性爲靜中之動。
而發以後
謂之情。
不可謂之性。
寂然動者
心之未發。
知覺不昧而主於性者也。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
心之已發。
發皆中節
而主於情者也。
程子所謂動亦定靜亦定。
朱子解之曰。
立義行。
則性定而天下之動一。
所謂貞者也。
艮之動靜不失道光云者
如是性。
無內無外
活絡自在
可不謂之靜中之動。
而發無不中品不差
則可
不謂動中之靜乎。
性則無時不定
但有寂有感而已
聖人然後能然。
自聖以下
不能然矣。
寂然不動。
物方寂然中。
非如寂以乃滅枯木死灰之說也。
靜中亦然
靜之極則只是廓然大公
而必不似復以後漸進不害。
通謂之靜中之動也。
欲以翣時之能靜不能久者。
一例論之。
則恐不可矣。
雖然
由是敬以無失
馴至靜虗動直
聖人亦可學也。
未動而能動者。
性之存養時。
渾然在中
萬象森然已具者也。
已動而亦謂之靜者
情之省察時。
一毫差而川流脉絡分明者也。
大本達道之釋。
備言之。
潛心體味
可得犂然默契矣。
人之動靜
循環不已
天亦只有動靜
非動則靜。
非靜則動。
初無頃刻間斷
開闢以來
不過如斯而已
四時百物生。
今年如此
明年如此
以至于千萬年無一刻有差
人則惟聖人若此
以下不能與天相似
故君所以日乹乹。
只是體天而行也。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君子戒懼無時不然
一念初動處。
更着精神
尤加謹焉。
所謂惟精者也。
夫原於性命
生於形氣
者。
不可以聖愚之皆然。
一視之爾。
聖人有形氣。
視聽言動
從天理上自然發出
初無一毫人欲之私。
則盖道心爲主
而然其謂之形氣之私者。
非如公私之私字也。
人心道心
此說非不爲之講究
而每不能得到底。
盖以或生或原之意。
所持疑不决。
而常不免夢囈過去也。
人心道心不可混並說去。
則原其苗脉初萌處。
安得不如分說
虗靈知覺之體。
直遂發揮
則卽所謂原於性命者也。
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
動容周旋中禮
亦豈謂自人心收回爲道心者乎。
自是以下
則舜之命禹。
孔子之答顔子
盖因最初開眼下手
以惟精四勿爲戒
擇善固執之義。
而誠之者人道也。
視聽言動
屬於形氣
心之由是四者而出。
非人心。
旣是人心
自是易私而難公。
聖人於此垂訓者。
若是丁寧也。
然其從心所欲不踰矩
動容周旋中禮之時。
更無人心道心之可言者
直從天理自然發出
雖是由於形氣者。
而然謂之人心則不可。
道心爲主
人心聽命
不知其道心之外。
更有人心故也。
上智不能無人云者
心從視
聽言動而出來
則亦豈不知禮與非禮是非
而已與天脗然妙合
不識形氣私有可欲者。
不似愼獨之地。
常存戒謹之心。
此尤守與化之有異。
而夫之者
未甞終於守而不日而化者也。
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之時。
更無人心道心可以分說者。
視聽言動雖屬形氣
而一一中理中節
從道心中發揮出來
顔子初頭用力
克己復禮受用四勿之訓而已
克後多一勿字。
不用也。
所謂上知不能無人心者。
人之視聽言動
盖無聖愚之別。
而但於最初分界處。
聖人能知幾而誠之也。
擇善固執之也。
以上則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天道非人道也。
孔子生知猶言十五以後至七十有許多等級
朱子釋之謂獨覺其進者。
意亦可見爾。
夫禹之聖。
雖與大舜有異。
而舜之命禹乃若此。
則不可謂舜則初無人心
而爲禹設此訓也。
上知雖有視聽言動而已從其一念動處。
天理自然發出
不以人心介於其間而已
豈不知人道心之有可以分別也耶
至如或生或原云者
盖欲使人知人道心之異而一念起處
萬事根源亟爲之體認省察
不容毫髮蹉過也。
不是原於性命之外。
更有生於
形氣者。
各自出來
惟精惟一之敎。
已自八字打開也。
中庸愼獨之解曰。
君子常戒懼。
於此尤加謹焉。
所以人欲於將萌。
不使其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
以至離道之遠。
可謂釋之分明
指示下手用力之地。
胡季隨略更開眼者。
必須猛着精神
於此謹之
則其餘無不謹爾。
 夜起止何似
脫去巾襪
一味昏倒。
極知人道不宜牛馬
而雖欲自振
不能得。
奈何
每以精力不逮自諉。
而第未知精力有餘
則更有何說也。
人心道心之說。
前旣發端
不能鋪說
玆以數行草出奉質。
斥示之爲幸。
正命正命之辨
理之乘氣而流行者。
謂之命。
太極所以動而生陽靜而生陰。
人物所以受於天而各正性命者。
皆是也。
孟子曰。
盡其道而死者
正命
桎梏死者
正命也。
此言更分曉
得之不得有命者。
孔子也。
命也有性焉。
君子不謂之命也者
孟子也。
此乃盡其道之謂。
夫理之乘氣流行而不失其正者如此
而立巖墻之下與夫行險徼幸者。
正命也。
是則氣之騰倒而理亦騰倒者。
盖理無不在。
桎梏巖墻
皆可諉之於
命。
而但非所正命者也。
子夏之死有命云者
未必正命之謂。
而雖非正命
亦可以命言之。
可以左右看者也。
衆人而進於君子者。
可謂之盡其道。
而其入於小人者。
雖似桎梏而死。
而亦可以歸之於命。
是孰使之然哉。
只在其人之爲與不爲爾
凡人之死生。
亦必歸之於命。
譬諸一爐火之風處密室
有易難過不同
以此乃欲一一責之於天。
則其亦妄矣。
國家之祈天永命
修養可以引年
學問至於聖人者。
皆此義也。
故曰命不可一定說。
而第其乘氣流行爲正命爾。
水之山在顙。
非其性。
而其勢則然。
若不搏以躍之。
激以行之。
而求其在山在顙。
則顧無是理也。
氣有不順
理亦不順者有之。
所謂理之騰倒者也。
此如桎梏死者
亦可謂之命。
而但非所正命也。
 雨陰不開。
爲况如何
弟昏惙不振益甚
日氣晴和
則亦覺少勝。
近日一味如此
奈何
常於命字有疑。
草出常言者。
神昏不能究其說爾。
然覽後斥敎爲望。
不可以不學。
之者
不可不知所學者爲何事。
夫量有許多般數。
斗筲之量以至於天地之量。
皆有定分
若不可以進退者。
古人曰學進則識進。
識進則量進。
如是則量亦可進。
而非學則不能進也。
或曰
人之爲學
多在於讀書
苟能讀之不輟
則量進否。
曰。
自有書以來
從古聖賢
亦甞讀書得之
未有三墳五典之前
書可讀。
聖人代出。
則竊恐不可謂之但能讀書則爲聖人也。
夫人天地間。
並立三才
仰觀俯察
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參天贊化育。
成位其中
伏羲神農以上事。
後世所可擬議者也。
孔子之賢於堯舜
以其事功而言之。
繼往聖開來學
盖有堯舜所不能爲者。
於是乎聖人之學可求而至。
學者能不孔子之所垂敎
而竭其才而進進不已
畢竟所到之地。
雖未知其如何。
爲學之法。
無可惑者矣。
不然而但知書之可讀而不知其爲何語。
雖曰知其語而不知其意味可好
亦不知其爲己爲人之有別。
則不免於書自書我自我者也。
其如是則何由進。
而學旣不進。
則識之不進。
量之不進。
可知也已
誠能反躬實踐
但知聖人之爲可學。
博學篤志
切問近思
入心理會
脗然默契
深造自得
眞積力久。
然後可謂讀書人
而平
日氣禀之駁者純。
識量之淺者深。
非有所矯揉造作
自然不期而至。
此豈尋常讀書之致。
而亦非捨書他求之所可得。
深知旨意所存
切己用力
打成一片而後
有此效。
故曰人不可讀書
讀書者。
又當知讀書爲何事也。
行不著習不察
孟子曰。
之而不著焉。
習矣而不察焉。
終身之而不知其道者
衆也。
朱子釋之曰。
方行之
而未能明其事之所當然
旣習矣。
猶未識其理之所以然
道本非不可知
而知之亦自不易也。
道在日用事物之間。
性之德而具於心。
無物不有
無時不然
故曰不可須臾離也。
不能其所當然
則雖欲爲之不可離
不可得。
大學之以格物致知入德門者
以此也。
凡人爲學
必將一事
十分用力
究極理會
然後可謂格物
此誠格致中事
而其在行住坐卧語默動靜
無往而非物。
則自朝至暮。
目下撞着。
小可緊要處。
不容翣時放過
但於睡熟時。
不能然耳。
以其至大而且急者言之。
則人之所以父母
自有當然道理
而能盡之者。
惟稱大舜曾子
孟子猶曰。
曾子者。
可也。
未甞曾子事爲無以加
者。
以是觀之。
衆人之事父母
不能盡其分者多矣。
夫人孰不欲善事父母
而自其應對唯諾之間。
以至於癢疴疾痛之際。
事極微細所易能者亦多忽。
况其進於此
而視於無形
聽於無聲
許多去處
其能一一知其所當然
而察其所以然者。
或寡矣。
其不知其可勉不肯爲者。
不足論。
而人之有志爲善
不欲入於有過之地者。
亦或不免行之而不著。
習矣而不察
自知其爲不是
而人亦以善名歸之。
若此者。
其情則不可勘之以罪過
而求之於理。
欠缺
終身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
類如是。
可惜者。
不能因其已知之理。
而益窮之。
以求至乎其極而然也。
所謂致知格物者。
只合先從易知易能之事。
審其是非取舍之。
雖在尋常所甞忽者。
必爲之更着精神
仔細辨認
勿使有毫髮放過處。
至如大處
尤爲之盡其智思
以期於擧天地萬物之理而一以貫之而後已。
則物無不格而知無不明
豈有行不著習不察之患乎。
不然
而強其所不知。
以爲能知者。
不足言也。
朱子曰。
下學人事
上達天理
又曰。
下學自然上達
人或以下學上達
認作兩截
則又不可與語此事矣。
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程子曰。
道亦
器。
器亦道也。
石子重問於朱子曰。
事上毫髮蹉過
理上便有間斷欠闕
亦是此意爾。
事之所當然者。
可以着力
而其所以然者。
無可用力
人之所以爲人者。
徹上徹下
只有此事而已
於此
不著不察
則亦無可以下手致力之地也。
理無內外
無內外之說。
未易看得透。
天下無理外之物。
則人孰不知之而其在我者。
不能不能察。
則顧何以知其無內外之義乎。
凡物之理。
不待人之知與不知。
而本無加損
只自如也。
但人之所以爲人者。
萬物爲最靈。
不能盡其包括賅載之責。
而乃於物之理。
不免昧然而已
則當靈者不靈
但見其軀殼之存。
而亦將歸一物而止爾。
程子曰。
在物爲理
處物爲義。
體用之謂也。
物物有理
雖各散殊
而人能一一照管
不失處物之義。
所謂卽事事卽理者也。
初無在內在外之別。
譬如明鏡高懸
而所照之地。
豈有一物逃其形。
𡛞(一作姸)媸黑白
小大精粗
呈露無餘。
物之來照者旣如彼。
所以之者如此
顧無一毫相似
聖人所以萬事而無惰者固如此
盖理不與人間隔。
君子盡其道者
心與理一。
衆人不能
然耳。
至於此。
更無他術。
克去己私
以復天理而已
磨鏡不住用力
勿使緇塵翳然有累於全軆
光明自在
不被障碍
何以遇物不能照爲憂乎。
本軆之明。
未甞息。
則氣質物欲之蔽。
只在人之修治而盡祛之也。
四德全具於內。
四端發用於外。
所感不一
各有面貌不同
而無一事不從裏面出來者。
大則君臣父子
小則事物微細
千差萬別
川流脉絡分明而往不息
泛應曲當
中理中節
隨分量。
應副將去。
見於外者
皆由乎中。
所謂軆立而用行者也。
然後之無內外可見
顯微無間
軆用一源之說。
亦可得而知也。
擇善固執
人或以擇善難爲疑者曰。
凡事之來也。
未及揀擇取舍
而已之者固多。
而雖欲就其中別其是非
而亦未易分曉見得
事過後。
尤悔輒生。
如是者其將奈何
曰。
常人通患例多如此
若其不知此而不能悔者。
不足言
而其能知夫可悔而思致力者。
從事於斯
亦豈無其可勉之道乎。
夫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則誠者。
從容中道也。
若乃擇善固執
則誠之者也。
顔子下功夫
只在此處。
不善
未甞不知。
知之
未甞復行。
孔子贊之曰。
其殆庶幾乎
易曰。
不遠復
无祗悔。
程子非禮動之箴曰。
哲人知幾
誠之於思
苟於一念初動之地。
便自省察。
則其是其非。
亦不難擇。
而况顔子之如至淸之水。
纖芥必見者乎。
孔子又曰。
回之爲人也。
擇乎中庸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不失之。
固執之謂爾。
衆人此地位亦遠。
而如知善之可擇。
亦能知其不可固執
必先心存。
然後方可與議於此事耳。
心苟不能存。
正是仰面貪看鳥。
回頭應人
雖欲爲善。
而初不能擇。
則其將以何物謂之善而可執乎。
庸,學愼獨之解。
皆曰獨者。
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
於此不失是非所在
雖如毫末之細者。
亦無所不察。
必爲之去彼取此
不使其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
而旣知後又能尋常照顧
不以事之大小
貳其心。
無時間斷
一此不懈
則亦可以無愧擇善固執之名也。
聖人以道示人
初無二語。
其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者。
只是擇善固執而已
誠能反求諸身。
先於性命形氣之分。
察之審而推以至於日用應接之際。
無少放過
庶幾矣。
曾子啓手足時。
小子而告之者
不過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履薄氷一言而已
於此仰見
聖人傳授之法。
而非知。
不能行知及仁守之義。
亦可以知矣。
本心本天之辨
人之爲學也。
淺切不難知者
不足與之說。
殺費我氣力
第其精深微隱
易感而難辨。
使人迷而不悟者。
不可不精覈而詳說之。
以一其歸。
盖道。
一而不二者。
此非則彼是。
是則彼非。
不容中間溫吞㬉處也。
稱之爲心學
兀然用力
亦有超脫不可及者。
自以爲是而人不敢爲之廓而闢之。
至於惑世誣民
則其爲世道害豈淺淺也哉
朱子曰。
釋氏本心
聖人本天。
辨晰於二者之間。
未有如此言之精密不可易者。
孟子曰。
學問之道。
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
而其上文有曰。
仁。
人心也。
義。
人路也。
夫求其放心者。
但欲仁義之在我。
心若不存
則仁義顧無寄搭處故也。
程子曰。
聖賢千言萬語
只欲此心約之
反復入身來。
自能尋向上去。
下學而上達。
此亦本天之意也。
孟子又曰。
存其心養其性。
所以事天也。
此語尤分明易曉。
釋氏之學。
未甞讀其書。
顧何能爲之辨說
而第以朱子所論明道先生之言。
句句同事事合。
然而不同者。
眞是有味
苟非見得親切
何敢如此判斷耶。
程朱
出入釋老之久。
而其言如此
後學不信程朱
而更誰之信歟。
天命之性。
人莫不有之。
不能養則失之。
恭敬奉持
釋德性之一字
此意亟合玩索
恭敬奉持
自是戒愼恐懼之意。
以此屬之存養
豈非存其心養其性者乎。
存養之術。
不過物格而後知至
夫道問學者。
必因講說而理益明
理明而後
方知四德之有條理有間架。
不相凌奪
循以行之
粲然明白
至於千差萬別而不紊也。
豈可以尊性道問學
相對說。
而世之看作兩截事誠可笑。
而又欲爲之建立關鍵
相得失。
其亦不思之甚矣。
本註旣以存心致知分屬。
而又曰。
存心無以致知
存心者。
不可致知
可謂備言之也。
易曰。
成性存存
道義之門。
夫性出乎天。
能使實軆備於己。
不離者則心也。
自是形而上者理也。
自是形而下者。
氣也。
不可混淪說去者。
明甚
若不分理上下截然
而乃一例看。
何如也。
釋氏識心見性
吾不知其何說。
大抵其言。
每不欲心性之自爲二物
至如陸,王二氏以學聖人
自持其身。
豈不曰學孔子者。
而殊與曾子戰兢臨履氣像
相似
言行文章顚倒
一世稱之爲豪傑士則可矣。
而律
之以孔子法門則未也。
必欲存心致知之爲一事
不肯用力格物之義。
格訓正。
惟恐其心或與物接者。
何意歟。
盖以約軆(一作禮)爲本。
欲以博文爲事
只成偏枯
畢竟墮落一邊去也。
不與本心之學同歸幾希
此又不可不辨者也。
 數日阻信。
不審起居如何
弟病惙中。
又被虐暑所困昏倒。
不省到時節。
奈何
欲以文字往復
抒此惱欝之懷。
不能自力
此說卛意寫呈。
而多不能點撿。
望視至而詳賜卞破。
亦可幸也。
朱子趙致道曰。
是氣多則是理多。
是氣少則是理少。
其於太極圖
各一其性註。
則乃曰。
太極全軆
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
大凡物之大少相懸
理則無不具。
所謂太極全軆
各具於一物者。
若無可疑
而乃以謂氣之多少
而理亦多少云爾者。
何也。
以各具全軆之義。
思之則亦有推之不能去者。
一物之微。
不有是理。
有理則亦不可不謂全軆矣。
不然而曰氣之多少
而理亦爲之多少
不可全軆論理乎。
以謂人物之所受於天者。
不以偏全塞分說
亦何以明其氣禀所受有千萬不齊者乎。
天之所以賦予者。
初無人物差殊
而但以其形氣不同
所得者。
不免有異也。
得其全者爲人
具有健順五常之理。
而惟聖性者。
與天同德
其餘相近相遠
又不知其幾何
而各以氣禀淸濁粹駁之不同
然而天之所以與我者一也。
但以才之出於氣者。
乃爾也。
得其偏者爲禽獸
則堇有一路子明
如乕狼之父子蜂蟻君臣而已
至如草木之塞者。
但有一物之性。
而又不如禽獸之猶有知覺者也。
由是而觀之。
以氣之多少而理與之多少云者
得以言之矣。
夫偏全塞三者。
以氣而言爾。
氣之全者。
如具得五行之秀。
其中秀之秀者爲聖人
其下雖不能皆然。
而亦不得其秀。
而第有厚薄也。
偏與塞者。
則所受之氣如是
而其爲性也亦如是
本非其罪。
而人之不能知其性之出於天。
甘心一物之偏塞者同歸
是可懼也。
四德
元亨利貞
爲天之四德
而人之仁義禮智。
亦謂之四德
與天地合其德者。
聖人爾。
故曰惟聖性者。
浩浩其天。
人能知其性之出於天。
而又知實軆之備於己而不可離
乃欲克己復禮
不負其天之所以與於我者。
一此不懈
則自衆人可以進於君子
旣能成
以後可知
文王我師之訓。
我欺也。
夫人物之生。
自是無極之眞。
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四德寄搭處。
而第未知天之四德
無聲無臭時。
可謂有四德乎。
以爲太極動靜
陰陽變合。
五氣順布。
然後四德安頓之地。
晦翁之氣以成形
理亦賦焉云爾者。
尤更分明
理氣先後之說。
不可不辨
若曰有氣而後有理則誤矣。
旣謂之天以陰陽五行
化生萬物
則氣成形以前
已有理主張是者。
畢竟先有此理者。
眞是的確語也。
有理有氣
有氣有理
不可分開。
而亦不可混淪一物
人之四德與天四德
可謂理氣妙合
而但自其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以上
不得以元享利貞四者。
擬議矣。
至如仁義禮智。
則雖曰冲漠無眹
而已無聲無臭陰陽未生之時。
有異。
盖其寄搭者存。
所謂心統性情者也。
(三行落)
易曰。
形而上者。
謂之道。
形而下者。
謂之器。
有形而後
可以分其上下
而謂之道與器也。
程子所謂道亦器。
器亦道者
亦然矣。
若無形而下者。
形而上者。
初無寄搭處。
無極太極
不可形而上言之。
一動一靜以前
只是冲漠無眹而已
朱子曰。
太極者。
本然之妙。
動靜者。
所乘之機。
太極
形而上之道也。
陰陽
形而下之器也。
可見其有陰陽而後
方可言其形而上下也。
未有陰陽之時。
但曰本然之妙。
所謂無聲無臭者爾。
程子曰。
灑掃應對
形而下者。
所以灑掃應對
形而上者也。
自是而言。
天下莫不皆然。
大則君臣父子
小則事物微細
無往而不如此
石子重曰。
事上毫髮蹉過
理上便有間斷欠闕
故君子之所以學。
必欲其心與一者
以此也。
孟子曰。
行之而不著。
之而不察
朱子釋之曰。
方行之而未能明其所當然
旣習矣而猶不識所以然
是以終身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衆也。
但以事親一事言之。
冬溫夏凊
昏定晨省
苟有照顧不到者。
已失其當然之則。
所以然便覺其間欠闕
所謂下學人事上達天理者也。
世或以下學上達
作兩截者。
其亦不深思也。
有事而後有理
一事一理
自分上下
而謂之道與器也。
然而未有之前
亦有是理之已具者。
不可形而上者目之也。
故曰。
太極冲漠無眹時。
可曰形而上者。
及乎陰陽動靜
然後方可曰形而上下也。
苟非然者。
直是無物而已
此時何以分其或上或下乎。
旣爲之形。
無論大小淺深
而皆可曰形而上下也。
或曰氣以成形
理亦賦焉云爾
有氣而後有理
不然則理無可見處也。
不見上頭有天以二字
如此說。
理氣先後
無可疑。
朱子曰。
畢竟先有此理。
及夫妙合而往
則又不可其先後。
而初無是理。
則其何得以有是物乎。
所謂之者
氣也。
所以發者。
理也。
非氣則不能發。
非理無所發者。
眞實見得
故乃立此說也。
夫性卽理也。
心卽氣也。
惻隱羞惡恭敬是非四者。
皆理乘氣者。
而亦不可互換說者。
仁之發惻隱
義之發羞惡
禮之發恭敬
智之發是非
自有條理
不可凌奪者。
由是觀之。
惻隱羞惡恭敬是非
形而下者。
仁義禮智。
形而上者。
形而上下之際。
不可槩言理爲上氣爲下而有毫髮差舛也。
有是氣而然後有是理。
四德四端苗脉流通
各自分明
惻隱羞惡則不是。
羞惡惻隱則亦不是
周子曰。
形旣生矣。
神發智矣。
善惡分。
萬事出矣。
朱子
釋之曰。
形生於陰。
發於陽。
五常之性。
感物而動。
陽善陰惡
又以類分
夫人視聽言動屬之陰。
虗靈知覺屬之陽。
若能直遂
則雖曰人心
而乃聽命道心者也。
不然不從天理自然發出
則便不免危而以至於墮坑落塹。
於此精之。
無不中節
道心爲之主宰故也。
晦翁胡廣仲
人欲性之語。
此正合理會。
混然在中
一循天之所以命我者。
無有毫分虧欠
有以性謂之惡謂之善。
或謂之善惡混。
何者爲得而知言
人欲爲非性。
人欲果非自性中流出者歟。
人性本善
先儒已有定論
不待淺陋之所列臚
若曰人欲非性者。
不可不一卞之。
夫性譬則水。
水自一源出。
而凡其平穩流下。
無有搖蕩閼絶之事。
則水亦自然淸潔
是固水之本然也。
若其流未通徹。
忽被其汨撓。
或有査滓混淆
則水亦不得自然
於是乎汚濁
是豈水之本性哉。
人之見其然者。
以其淸者謂之水。
濁者謂之非水。
則是亦不達於理矣。
淸者是水之性。
有時不得其平。
則不免乎濁矣。
濁固非水之本然
旣是自其淸流而變而爲濁。
則亦不可謂之非水也。
以此謂之失其本然
則可也。
不謂之水。
豈可乎哉
夫人欲固非性之本然矣。
人欲亦自其性之一邊出來
則雖不可以此便謂之性。
而亦不可不謂之性中來也。
性則水也。
其善者卽水之被汨撓而自然流行者。
其惡者則亦其不免搖蕩壅滯
不得本然者也。
以此謂非性之本然則可矣。
其亦不可不謂自性中來也。
存亡出入之說。
自古論說雖多。
竟不分曉
敢沿朱子語而爲之說。
心軆固是神明不測之妙。
而但不操則不存。
舍之則亡。
當其亡時。
亦爾流於惡。
而爲不善矣。
然而及其操而入也。
則又是道心自如也。
心則一而已
而有存亡出入之異者。
特以其流動發散之際。
有或入於邪妄
而失其本然故也。
豈可因其流動發散
有此眞妄之異。
而便不謂之心耶。
不可謂心之本軆
若其神明不測之妙。
則固不以出入存亡而有所損益也。
(自晦翁答胡廣仲至此
幷出癸巳日記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