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七 (自动笺注)
樗村先生遺稿卷之三十七
 雜著
  
日記(一)
大凡事。
可以力致者。
不容人力偶爾得失之者
偶爾得失之者
則固不在我。
若其可以力致者。
則亦非所以待人而能之。
余自省事以來
恒自語曰。
科名
足以耀一身
而其於知道
未必以此也。
然而所謂小科云者
其爲之亦不甚費力
年少時意亦欲一中之。
且曰。
丈夫有志者。
不失其時而已
自二十至三十。
其間十年
儘是可爲之日。
過此則收拾不易矣。
有志者。
不以科第得失
有所前却
事勢亦或有拘掣者。
不得自專意於優游自適
看所欲觀書
讀所欲讀書
以此盖欲做一小云者
而逮此年未老大。
憑得十年閒。
大肆意於古人文字
余宿計也。
余年二十一時。
果幸占小科。
則不容人力而偶然得之者也。
又自語云
天其或者使余獲遂初也耶
自今以後
十年領會某書某卷。
如是
庶不負始計也。
子龍來見。
侄兒病。
仍又做穩。
且曰。
科期在邇
未知今又不肎就耶。
吾輩汨沒科臼
未克脫灑
左右可謂超然矣。
余曰。
科擧亦何必大累人
而愚也
性本懶散
不能以時加工
如是且閱五六歲。
今雖勉策駑鈍
實無趁時限捏撰文字。
自試焉。
科則稍竢病憂少間
欲就人做得若干篇而赴擧計。
然而得失
則吾之器旣不能如人之利。
置之度外矣。
子龍曰。
吾甞聞左右事多矣。
適從容。
良晤矣。
大抵爲人之道。
旣有第一義
學問是也
吾輩旣入於舁彀中
此事爲吾兄
勉之
或奬或戒。
縷縷
余聞其言。
而中窃瞿然
子龍早從其家庭
得聞訓迪之方。
爲人淸亮可喜
今爲吾勉戒之者如是者。
其所聞於人者過矣。
朋友責勵之者
如此
則愚也自修之道。
不可加意
頹散自適
易就退轉
怛然自懼。
愧無以副朋儕之望也。
(十九日。)
三月二十五日
余自孩童時。
雖與羣兒戱劇
未甞出門外作遨遊也。
以是都門數里許。
溪山可以遊覽者。
未曾一至焉。
則若三角之在十有餘里。
而且登臨之勞者。
宜其至今不見矣。
近日朝議北漢爲可城。
城旣築矣。
又置行宮一所
至若僧舍之類亦多刱立。
要作異日得力之地云矣。
都下士大夫爭相往觀。
不翅駿奔
余亦欲一往視其果如何
而朴友子中適來要余以行。
以廿有五日有約。
余果
是日赴子中許。
中方在貞洞李成均舍。
自貞洞李君命家
幷騎而出。
由敦義門出。
至慕華館。
子中爲過其妹婿家。
余卸坐移時
徐步松林中
則有小水淙淙而來
澗壑
此亦可以消散塵累也。
俄而子中來。
轉輾而行。
過綠藩。
細雨
行三十里。
方到中興洞口
雨轉甚矣。
始計則必欲見淸潭
淸潭盖有勝觀。
余輩俱未一見也。
中興洞至淸潭
十里餘。
不但如是
諸人所騎率人馬
必欲於此日還送。
若至淸潭
日力將窮。
且自彼至中興寺
殆二十里云。
舍騎而徒。
亦甚不易
不得已所騎驢馬幷歸去
而解其重卜。
分排於從人
吾輩三人者。
冐雨而行。
北漢西門入。
城樓
移時
下至水口
高巖坼裂
巨石分崩
兩面爲城。
中間水道
水從其底滲漏出去
此則盖所謂閔漬巖者。
而今築城
擧被殘破
無復舊時勝境云已
自是緣溪而步上。
泉石佳勝
則至近中興寺而益覺轉佳。
山雨不休
雲嵐重羃。
不分左右峯岳之高低
是甚可惜
及至中興寺
寺之僧俱不堪遊客坌至
已皆遁去。
役丁數十輩。
僧舍爲其寄宿之所。
窓牗破缺
房奧圮傾
且無床席之可坐矣。
而若至山堂
則可得就燎衣
下榻穩眠矣。
不道陋劣若此也。
倩人作飯。
得以充飢
至夜則各以身比卧而宿。
翌朝起。
天宇
猶不收霽而雲陰重駁。
烟霧四遮。
左右諸山雖對只尺
而猶未得其眞面也。
川流激石澎湃之聲。
令人便起遐想也。
諸人相語曰。
昨日辛苦
已不須言。
而今朝又如此
吾輩卜日
可謂不善矣。
今日又將留滯
凡百多可念。
仍令從人取飯而來
及飯已。
忽有風聲自遠而來
山之宿霧重烟。
驅馳糜散
須臾峰巒俱見。
天日明槩。
不復如向時陰翳蒸欝也。
余顧語兩人曰。
可謂披雲霧覩靑天
還勝於初不雨陰時也。
天之所以吾輩遊覽之樂者。
不已快暢哉。
仍又出寺而行。
轉向文殊
整步緩行
歷見殿宇建之處。
周旋久之
轉輾而去。
西門所謂▣▣峰者。
峰之高雖不及雲臺遠甚。
猶與普玄諸峯。
相上下。
眼界通快
憑覽百里山海
以是日有霧氣
不能窮矚。
而然猶俯視江海
旁壓羣山
已多䧺遠
之意。
都城十餘里地。
如近在几案間。
宮闕之大。
閭廛之盛。
一擧目而盡得之
壯觀也。
雲浮遮於半天
而下十丈埃𡏖。
覆盖億兆人家
就中車馬來往
軒貂周章
凡彼榮達憂辱
擧皆不入於心中
令人便起騰空之思。
直欲超玄虛鴻濛
神游八絃之外也。
仍從西南門出。
訪入文殊寺
寺之僧兩三輩出見人
不甚難色
中興則僧品相遠也。
寺有窟。
深僻
石佛其中
左右列羅漢
不記其數。
中有井水
常不渴。
居僧飮之。
以爲泉云
自文午飯後。
下從洞溪而行。
十步
而或坐或行。
行頗遠。
殆近平地
而洞益邃。
泉石淸勝
自是以往
轉步入勝境。
高巖陡絶。
疊石牢落
老石奇。
殆千萬狀。
不道是間忽有如許地也。
余謂同行曰。
古人常恨源之不得更尋爲恨。
而顧此一重山。
宜其淺狹無有藏迴之處。
而然猶此地
人迹亦罕到。
遊人題名
若干在於石面
而比於中興洞。
則不相萬矣。
盖以其溪路絶險
不可騎行
徒步
必是便捷善行者方到矣。
如是故都下遊賞者
亦或有不知者
雖余輩偶溪逕而下
仍忽到此。
不然則亦將如他人
不識也。
後聞於鄭衡叔。
稱是武陵源云。
轉步至蕩春臺
從人持行具者不至矣。
坐待久之方到。
仍與煮花于溪畔
三人者。
手自簡花。
奴輩煎油作餠。
是亦好事也。
忽有辟人之聲。
仍有肩輿相續
而自洞口而下者凡三焉。
問之則磚洞李判府事壯義金判府事
最後者。
忠州盛㝡云。
盖此行亦爲遊賞
不是北漢來矣。
造紙署。
從彰義門入。
行至社稷洞。
日已曛黑
足蠒
不堪行。
仍與子中。
經造其家。
翌朝廿七日。
自子中家
第。
四月八日
京都士庶
擧有懸燈之舊事
每當此日。
年少輩或相携朋挈儔。
登高丘而望。
逮至閭巷士女
奔走往觀。
市路爲之塡咽矣。
余常僻懶好跧伏
而若被人作遊觀之行。
則亦不甚辭之。
盖有兒童時習氣而然也。
於是日也。
鄭衡叔來。
與余偕至南門樓
則已多遊人
不勝其紛如。
仍逢李道心叔。
與之幷行焉。
余之周流四方久矣。
每歲於是夕。
不恒輦轂下
故未知燈戱之盛衰向前何似
今年昨年
昨年與二昨年
多少矣。
然而今日所觀言之。
亦見其京都殷富
人物方盛。
無以加焉。
燈火多少
城之內
外相懸。
自昔而然。
自貞陵洞迤至六曺爲尤盛。
此間則皆閭閻撲地
家家競美闘華以玩賞之。
不及人。
可恥矣。
且其屋子廣大
相比而立
無遮障可碍遠眺
故能如是之壯矚也。
三門外。
不逮城中
今歲則不多讓焉。
南樓轉步牛首臺展望
則自芹之洞。
至敦義門以外
擧皆炫煌奪人目。
而水皷處處以相樂也。
盛世榮觀
令人有生太平樂矣
猗歟休哉
已而道心分路
余與衡叔。
從牛臺至旗干舊址
方夜而歸。
十一日
有事下。
尹友仲和
亦往其山所
坡州長湍
只爭半日之程。
而湍之路。
由於坡。
余乃與仲和約與之行。
離京先後
追至碧蹄而始相遇
仍與語及山所
凡百排置等事
仲和曰。
吾家之墓于長湍。
其來久矣。
自麗季而已然。
至吾曾祖公。
營置下田幾許頃。
又有僮僕五家口以守之曰。
余看人家
各因其子孫之貧富貴賤。
而先墓享祀之節及守護之事。
有所豊薄勤歇也。
此雖其子孫先之情。
固無彼此
而顧其力之能不能。
不得不如是也。
余今以田頃奴幾人。
爲墓位除出。
則不問其多少增損
余子孫者。
不可有所分持自私也。
當其節祀時及凡
山所修護之役。
則擧皆出力完了
不宜各自異同也。
當初立敎如是
子孫不敢歧議。
至今遵守以行。
今則墓下奴僕
殆至五十餘口。
田畒所出
子孫亦不染指
只於節日
則餠飯等物。
皆自此而出。
其他則不云云
此法儘可行
能有可以及此
則此足取以爲法。
故姑識之。
六月五日
余曾於坡州歸路
歷入淸潭
其時
潭之主人板輿而至。
不得進。
逡廵洞口
及其去後
得一寄目
而恨未遍焉。
其後季夏五日
余陪家庭伯父主。
他人李副率李直長,李丈日進君養,尹直長伯修
同約而行。
是日有雨。
忽陰忽晴。
各披雨衣行至淸潭
則伯修甫已倩於其主人
得其亭榭之開鎖鐵。
仍洞排窓牗。
倚檻坐嘯
已覺淸趣十分矣。
不過五六架。
而結搆甚精。
面勢亦頗得宜
西有峭壁高可八九丈。
有雜樹薈蔚
其下則卽淸流轉石激而下
舊有潭。
今爲沙礫塡委
水仍淺而不成潭。
猶以淸潭見稱者。
以此云。
亭前盤石
廣可坐許多人。
其下一層
又有平鋪盤桓之石。
而有柳老
偃卧溪上
乃據而坐。
垂脚于溪流
濯足幽吟
適意也。
東有橋。
往來人。
橋之東。
精舍
優婆塞
所止宿。
得地甚高。
亭子仰見之。
則亦覺其幽欝隱映
又助一勝矣。
淸潭之名。
於今
而好之者有或以爲無此儷。
李都正晩成甫至曰。
一生山水癖。
卒未直其地。
今見此區。
則儘知七十年虛生也云
亭之主人猗頓之資。
遇會心處。
一擧手。
輒辦成。
不甚費力
玆亭雖刱置。
凡其粧點
則未盡遍。
此後六七年後來觀之。
則必又有尤勝者矣。
午飯後。
下來
從延曙路。
晡時方還第。
公元1712年
壬辰四月不記日。
遂如自德寺。
來訪余于桃溪
此師與余識面
十年
始遇於連山之新孤雲
其後余家于洛。
師亦浮遊龍門山
仍又盤礴不去。
見今在德寺云。
師之道未知果何如
而其能解文字梵書
不比尋常緇流也。
故余許其往來
不辭之也。
此來亦與之叙話
良久
且曰。
儒家所謂理學
不能知之。
如何耶。
吾之寺有一措大
竟日危坐
未甞見其笑語
拱手對案
亦未知其看書也。
食後則時或起行緩步
亦見其捧手舒足。
猶恐或有所傾墜而已
又復然。
未知此乃所謂理學云者耶。
問其姓名與所住。
則俱不知矣。
余聞此窃不勝警惕
恨未得一識之。
以觀其如何人也。
此人雖似固滯
初學克己之功。
當必若是刻厲
而有進步處耳。
其後又因聖聡而問之。
則其人黃姓
不識名云。
五月旬日
鄭台叟訪余。
且言明發當有湖行。
歸期在晦前云。
台叟久寓湖右
得聞師友緖言
所與往者
率皆吾道中人
想其麗澤之益。
自有所進。
而其志亦可尙。
慥慥向前之意。
其年比余有六七歲長
問學之工。
則余何可望也。
今來余行
且曰。
近日來有迎婿之撓。
許久放浪
今又有數旬之役。
如是攘劻虛度歲月
良足爲悶懼也。
余曰。
猶若此。
如僕者又何可言。
細思吾輩病不愈者。
惟在一勇不足耳。
台叟曰。
不但不足
由於不足耳。
此言亦甚緊着。
凡事其始也。
能勇往。
有若直前無疑者然。
其後鮮能如初
若勤則惓惓不已
少間斷。
台之言尤足警余者。
姑識之。
近來亢暵太甚
牟麥已全拋。
移秧之節。
亦欲晩。
田家望雨已不須言。
而自九重憫旱之念。
尤爲切至
十二日
至下備忘記。
責躬罪己之辭。
不翅六事
而內自朝著。
外至方岳牧守
擧皆有勅勵之敎。
辭語諄切
敎告𢢽惻。
不可十行綸綍而已矣。
凡有含生之類。
孰不感格擧切歸仁之心哉。
是日始有雨意
翌日則果沛然
此實吾君誠意上格于天。
天之感
應于人。
若是遄且信也。
已而有以求言進言者。
有曰克恢包容
猶察其投間抵隙之患。
有以用人不工爲言者。
兩言視之若汎然。
而究其實
則皆不能打破偏黨二字
奈何
余曰。
高遠之天。
猶可以格。
而人猶不可言語誘也。
名之所以誤人久矣。
不有其實而徒窃其名者。
不足言
雖或有其實
不須有名焉。
盖實而名不滿無傷
反是則不免爲自欺欺人之歸。
余甞曰。
實過其名爲君子。
名與實等爲恒人
名過其實小人
夫以末世率多好名之士。
故余窃病其然
常思謹勑近實。
不作矯矯之態矣。
昨日偶有一家尊屬
謂余曰。
而之名譽
或有稱道之者
至曰。
某也爲人不易得。
凡於事。
能解識。
求之此世。
罕其匹倫云云
余旣聞其言。
不覺面騂。
自咎曰。
本一伎倆無用底人也。
有何衒價於人。
而遽取此名也。
向余所謂不免小人者。
且將歸余耶。
甞以輕儇偸薄
爲可戒。
自附於愚魯朴陋之目。
而或者反以此純謹無妄而然耶。
自知無似
凡於事都不曉達
不敢遇事論卞明其是非
每其問答之際。
以不知爲解。
而或者反以此謙抑自卑
不欲顯輝而然耶。
余亦人也。
豈不知有
第一讓與別人之爲可恥
心識昏昧
無記性。
尋常文字
不能透看。
又未能領會
其於天下事。
昧昧不知其一十於百千也。
是以日用常例易識之事。
亦皆蒙然
或雖得識。
旋又忘之。
盖於事務
則性尤不近也。
自分其非供世之具。
已甘放散沒世也。
今忽聞此言。
不勝驚愧
汗浹于背也。
然此則非余要於人。
有此虗聲
無如之何矣。
可勉者。
一心向前
隨遇盡精。
至死後已
庶或粗安鄙分也。
從叔李明叔氏。
以其胤德一
委禽于沈奉事壽後甫。
而無賓客相見者。
招余甚勤。
旣至
則李生貟聖益
從戚祖及金侍直載海甫。
在座矣。
金斯文則一之外祖
凡百多所主管云。
金公有志於此事。
造詣深淺
固非如吾輩所可容議。
而雖於儀止談笑
亦得其愷悌慈諒之君子也。
余曾於十餘年間。
得拜公於是處。
其後一向阻濶
幸又今日獲承顔接誨耳。
金公謂余曰。
賢自灣塞還。
無幾
地風俗及形勝
亦必領會矣。
余對曰。
數番往來
自然目慣心解
雖未能遍歷
而亦可槩其刑勝矣。
然但恨無山水之勝。
且其文獻不足
無可開晤。
若比南中
則大不及矣。
金曰。
不然
凡事各有所取。
溪山之勝縱自
好。
而然彼邊塞形便
亦可周覽
何必獨於溪山而取其淸絶而已乎。
李洪天保丈以二月一日
來宿于第。
此丈有博識
兼於東方舊事甚悉
笑談亦可聽。
故吾輩每於其枉過或來寢時。
必傍侍而樂聞其話言
李丈卽趙龍洲外裔也。
因言其年未十齡時。
龍洲
能賦絶句云。
龍洲少日
操履甚正。
未釋褐時。
與李爾瞻相齊
爾瞻必欲納交於公。
不可得。
當公遭憂時。
爾瞻自經理其喪時凡百
公竟不用一物
其後公與潛谷金公爲齋任。
仁弘爾瞻
爾瞻以此搆捏。
至于犴獄
閱歲不能出。
潛谷躬自打薪。
取其直以資其食。
李延平則每曰。
三月有好事。
日者如是云。
盖當癸亥春
故有此言也。
而已(已而)龍洲拜慶尙都事云。
龍洲禀質淸弱
隨遇畏愼
至於女色
尤加節抑。
在家
而入內舍者。
不過春秋一度
時當華使往來之時。
鄭公太和
俱以近侍出待。
陽坡則於女色不少知裁
公則終不動。
至或暱近卧內
而卒無他意。
關西妓輩稱之爲鐵石心肝
華使日廣謂公曰。
公卽可謂三不惑人。
問之則此人平定力已固。
望其氣而自可知之云。
此等事。
儘可法。
又曰。
龍洲居家
持己甚嚴。
鷄初鳴必晨謁
坐立必以繩墨自程
未甞見其跛倚
終日無噦氣。
門人子弟或有困噦者。
則必責之以志不勝氣
不嚴可云。
此於後生
警切甚大。
公元1743年
李延陽時白。
自少未知名時
已爲雲所重。
雖甞不以文學見稱
勤苦篤實
有人所不及者。
未達時。
讀書山房。
三日讀書
則其翌日
必折薪負歸。
取直於市。
以供親廚。
兼以自資書粮
健而有力
故其一負能敵兩牛云
延陽雖勤篤如是
未曾文字成名
盖以述著之未見于後而然也。
然後有志者。
以此薪資粮之事。
諸中以爲警惕
則似不無所益耳。
六月九日
智異山甘露寺後賢來。
訪余于寓所
此僧曾於數月前來見。
看其爲人
不能淸踈可喜
而亦不至甚俗。
故余不拒其來矣。
今其來。
言近往德裕山。
轉至俗離。
仍欲入楓岳。
不果而歸。
且將於再明還其故山云。
余謂之曰。
看爾不甚凡陋
年亦不甚老大
何爾此往來風埃塌擾之中。
失此勉力可爲之日耶。
僧之道與吾人
本不相似
而凡其用力造次之間。
則宜無異也。
余旣失學
年歲晼晩
無以警於汝者。
而亦欲聞物外有奇魁之材其能刻意力行
以造其道者
有以
警余之惰漫也。
僧曰。
貧道不足言
而某郡某寺有僧。
名曰師殷。
其於經文
不能深致力。
而亦不屑爲。
若其工夫刻苦
緇流亦咸推其不及焉。
盖以所居與衆共處
難於專工。
乃擇絶厓懸瀑中極孤絶不可到處
縛茅廬而極其湫隘低短。
坐纔不打頭
四面不過容膝
以爲所處稍濶。
必須偃仰屈伸
故爲不堪起居之所。
終日兀然趺坐
不少偃便。
雖夜亦如是
不欲寢卧
若此者積二十年。
意亦不衰
可謂堅固不怠矣。
余旣聞之。
不覺瞿瞿起坐
而仍自思曰。
彼一緇髡。
所業何事
而却能如此
顧余以學聖人爲志。
而反墮於棼汨不自撥之中。
一味喩惰。
日就低下
豈不見笑於彼釋子者耶。
懼悶懼悶。
十三日朝
往見朴叔尙甫氏。
各問近日所業
且言近見自湖中來者
有云有志之士甚多
李侃玄尙璧又有某某
俱是黃江門下士也。
李侃則尤著名
趙泰萬至坐於弟子之列。
此人聞之。
甚伉蹇不屈
而乃如是
是亦異矣。
余亦甞聞李侃之名。
不識何如也。
未知果爾豪傑之士否也。
朴叔曰。
此人則吾未知之。
凡草野之士。
傑然拔萃
固爲不易
而吾意則窃謂鄕曲
約之人。
其所居處飮啄
已不京華子弟
無他奪志之事。
工夫
亦必有以專精
且以其所生僻陋之中。
能有於此事。
已自奇矣。
而其於義理。
雖未盡快透。
而人之所以稱道之者
或浮其實焉。
余甞有試知之者矣。
然故美村甞稱吾大父石公曰。
能於擧世靡然之中。
自立如此
此尤不易云。
余問玄石撿身勅行之道。
未知果何如
朴叔曰。
操守甚嚴。
年才七八歲時
已甞危坐
家有擊蒙要訣
偶然見於亂秩中。
抽出耽看。
先大夫自外來。
而窓牗俱關。
以爲無人
開戶視之
則乃兀然屈膝正坐
持一潛心
不悟人至。
而册則乃擊蒙要訣也。
公自不覺其捉手撫背云。
盖其生質自𥠧屹。
已有若此云爾
朴叔曰。
大凡男兒三十。
則已有立脚田地
此後則完轉習熟而已
不虞之譽
情外之謗。
俱非吾身之所得與。
只自衍布。
則雖欲韜謙。
而人又以此可取
雖欲暴實。
而人或以此爲自卞。
如是則將如之何則可也。
近日窃以過情之譽爲懼怛悚惕
無以自安矣。
今忽有情外之謗自遠而來入耳
驚恠而終平舒也。
聞此二條陋言。
俱是可恥甚者
如果犯此。
則固無可言。
若不人言
則於余。
奈何哉。
自古有如此而得毁言亦何限。
無情分而不識余者。
其將何以不如人之爲言耶。
此則在人。
固不與我。
在我者。
惟當以此更爲戒謹之本。
加修爲。
積其誠信
內省不疚於心。
人之爲言不已
而亦奈何
凡事之致尤。
有或以不謹行
又有不愼樞機而致。
然雖其所失之有大小之可言。
而此則固矣。
至若近日事。
則殊可笑
而或以此余言者。
余不知其何說也。
余本懶散
凡於世俗利害
不能汲汲
至於科擧得失
不能他人焉。
今春赴擧時。
自知擧子工程
以爲占取計。
而實爲吾伯父主。
不敢却步圖便也。
伊日之劇雨竟日
士子各自庇身不暇
更不容責之以道理也。
余之就仲和者。
盖亦不得已
及今之以余在仲和接中。
有欲引實其事者。
其意抑獨何哉。
與其人。
本非同事
雖有三數面之雅。
情分旣無自別矣。
凡士交道
不顧出死力以相濟者。
若此以此事。
則殊不倫
何也。
朋友之間。
忽有被身名衊汚
至於生死可慮
而非其罪。
則爲其朋友者。
苟有一分可助之道。
則惟義之視。
不計與之俱顚沛矣。
今之事則有不然者。
彼此旣無契義之厚。
雖與
幷相坐。
而亦不與之同接。
且其納券早晩
或可以推知
而亦無目見者。
則其將以何辭庇護之也。
且見其卽今做事處。
不滿人意者。
不可指數
而亦足以見世道之汚下矣。
援人自免
固非君子事。
而又無悶不得已之色。
有若當然底事
是又何心哉。
不可知已。
人之被汚衊之名者。
不必其人儘有是事
自古而已然。
自反而不縮。
則雖不有人之爲言
而於余心固甚可恥
自反而縮。
則人雖以爲言。
而於余心固夬然無所懾矣。
然而修慝辨惑
自昔人而用力於此
且曰止謗莫如自修
又曰。
止謗莫如勿辨。
此實被謗而反躬謹修之道也。
惟當銘念于此
不敢少忽。
飭躬修行之事。
加意焉。
一事不得其理。
則曰是我也。
一念之或失其正。
則亦必省察克去之。
如是積年工夫
心君自當泰然
不以人言而有所忻慼
何必向來哆哆耶。
苟或不然
欲以一口是非
他人之罪我者。
則是不特無益於息謗。
其於心地
不佳矣。
順甫來見余于第。
且道向來睽濶之思。
移時穩話。
順甫爲人平善坦夷
不曾䂓矩自處
而於朋友
誠意
余之所以於順甫者如此
而未知順甫何事
樂與我遊從也。
而又曰。
向吾有疾且危。
自分不復起爲人
目前兩童稚弱可憐
病裏猶復以此爲念。
至呼家人而謂之曰。
兩兒可念
托余以身後事者。
一家惟有禮敬朋友
則▣▣是其人也。
到今思此語。
殊覺可笑
而亦可見余仗兄之不淺也。
頃見聖初兄。
亦甞與之語此云云
愚聞其言。
雖感順甫之待余深
而且朋友之責重。
將無以副其所期望也。
七夕日
在荷塢避暄坐北窓下。
方披見呂子約問仁說。
而適見丁兒躑躅于堦上。
有似捕獲之狀。
視之
則有蜘蛛結網
飛虫罥掛其間
欲去不得
自轉輾而網絲彌甚可憐也。
兒亦見此狀。
意悶之。
欲解其紛。
而渠手不及援。
盤旋久之
無奈何
乃忽走得一竿以來
佇立引之。
不及
余嘉其有惻隱之心。
能欲濟其急。
招而進之。
使又得一竿
合而縛之使長
仍與於兒
大喜踴躍而前。
一擧而卽解之。
脫其纏繞拂拭之。
使之飛而去。
然後渠意方快適乃已。
余見其如此。
自不覺其有喜心。
若令此兒。
推此意而使大之
則亦足於人有所濟矣。
此雖與孺子入井事異。
若其惻隱之心自發於中。
有如此者
無異同矣。
第。
奴星忽報有弊衲欲相見云。
使招而進之。
乃信和也
余與信和別于淸川者。
已再閱歲于玆。
今忽來訪。
意亦勤。
阻濶之餘。
得此邂逅
其喜可知也。
仍扣其自何來而見今住錫之所。
則對以自寶盖山轉到。
向來棲止
則多在太白云云
和之容狀
本自頎然丈夫也。
年來自薄其躬甚矣。
縕袍十年
不改以備冬夏
一于飯。
不必朝夕。
得之
不辭其多。
不得則或至幷日闕食焉。
人之見之甚鄙之。
不以昔之所以竢渠者視之
而渠則猶若自得者焉。
盖自以爲人之所以有屈意。
不免作人情者。
以其有所求而已
衣與食。
不能自我取足
必須於人。
如是
豈能不有所屈。
而人亦得以箝我矣。
余旣不可徧爲而無求於世。
只合作忍凍耐飢底一癡獃漢耳。
人之畀予而僇予者。
固其宜。
而余亦自安而不屑於彼也。
余見其皃。
已了其非庸衆緇流
而又聞其言。
益信其爲人也。
和之警余之語曰。
上庠立志猶未確然
勉之
貧道則已自有得力處。
盖雖自嬉。
而非可以語言道說也。
且曰。
古人有云擇交
不在僧俗
貧道之於上舍
以爲知己
未知上舍意果何如歟。
高生翼漢。
高山
文翰
曩在高縣時。
翼漢以諸生
邑子
共治擧子業
時以其所作文字來質。
余亦從傍視之
頗賞其能文與筆也。
至今年春
生忽來訪余於第。
且言其自去年來托于明谷相家
爲久留計云。
是後一再過余
七月之廿有八日又來。
欵余于荷寓舍
與語頗從容
吾甞嘆生之超拔遐俗
北學之志。
且嘉其爲人之恬詳。
志操之不陋。
而後信識渠之不爽
甚喜其過從也。
吾又從生而扣其所從遊者。
且恨草野中必有有志卓犖之士。
而吾未得見其人也。
生曰。
僕亦草野人。
未曾識得上舍所謂卓犖有志之士。
窃聞南原元君集。
豪傑之人。
操履旣甚純正
博識暢達
行年五十餘。
而不求聞達
其志亦固窮
甞贅于人。
今則妻又亡。
寄棲無他適焉。
終日怡然端坐少解
只以經史爲活計
至如易文亦通識云矣。
如此士豈易得哉。
又曰。
舊有磻谷先生者。
左右亦豈聞之耶。
余對以不曾聞。
曰。
先生姓柳名馨遠
人號以盤谷焉。
余始記盧起之甞爲余稱柳公曰。
今世無復此人云。
乃曰。
此豈扶安柳公耶。
生曰。
然。
先生大家子也。
父兄名宦
而公則自少時已不擧業
甞承其王父意。
一出就塲屈。
進士第二名
然後復出
一生不喜文章
而所述隨
錄十有餘卷。
且有雜著數十卷
其他收其遺藁殆百許卷矣。
隨錄云者
論治䂓模曁及兵田法沿革縱橫萬言
而俱是經綸大策
崔大司成孝伯
亦甞稱其有經國大才
若措而施于事業
則其成就未可量云
崔公豈不識而妄許之者耶。
公生而有異質
軆甚大。
狀皃魁杰
人之見之者
慴伏不敢自近。
公甞謂人曰。
人之從我甚踈。
豈余待人接物失其宜而然歟。
姿稟絶異於人。
而其操持繩約
又甚貞確
端坐竟日
未曾少有放意
視聽言動
一遵以禮。
家亦不貧而量入以爲出。
計其族黨遠近貧富。
爲致問之踈數
近而貧者。
視之而周其急。
春秋製其衣而遺之。
雖踈而遠者。
歲必有耑人致意
而兼有寄問焉。
以此爲常。
至沒于世不衰也。
甞曰。
世人武侯智略爲難能。
不然
人之所不可及者。
不能學他忠誠
智畧
猶是第二等事也。
且曰。
東方
谷爲能做大事業云云
甞與朋友邊山高頂
此山甚高。
若能眼力極其遠。
則雖吳越之間。
猶可見也。
忽然遠望而氣窒。
久而蘇。
人恠而問之。
終不以告也。
或者以爲公盖登高而望天下
嘆其茫茫無有窮。
已慨其身之滯于一隅
不得暢其意。
其所以至於抑塞也云
此亦豈知公之果如是哉。
如欲識公之志氣與所造。
則見其隨錄。
可知矣。
子孫
或在扶安。
散居畿甸云云
公元1740年
余往見尹仲和
和纔得第一名矣。
和之才且敏。
宜决大科
固已久矣。
余於科後。
相見
爲致其賀意。
且䂓之曰。
王沂公登第
劉子儀學士謂之壯元三塲
一生喫着不盡
王曰。
平生之志。
不在溫飽
王公此語。
足爲士子出身之初秉心者也。
和曰。
諾。
因與之從容
且出一冊子以示曰。
此其主人有言示人也。
而子則豈他人比哉。
余披見之。
乃朴注書喬伯遺草也。
其書出於朴丈下世後十有餘年。
季良,子中輩
得於巾衍中。
略加刪剔而凈寫之。
以爲藏弆之計。
非公所自列錄安排者也。
庚申年以來所佔畢者。
亦具錄。
公生於甲辰
至庚申歲
纔十有七齡而已
有志於此事。
其所得之經傳
形之於言語者。
已如老成人涵泓道義者之爲辭也。
其下雜記治己治國䂓模
條目排布
多可遵行
其中軍制官制節目
逮至京衙各司胥吏之弊及外邑之有多少難堪之端。
往往切近當世利害
雖年大官高飽有履歷者。
未易通練之如此。
若夫如朴丈者。
可謂奇才
矣。
所恨天旣篤生此人。
而遽又奪之。
不使稍延其年以能有於斯也耶
今世所謂士者。
不過略涉古人之緖餘。
粗能記誦
便自能言。
人亦以儒者之目。
歸之。
吁亦異哉。
向拜崔昆侖
如喬伯甫
假之以年。
則其進未易量也。
妙年發軔正塗
濟之才智絶人
且又作文臣
以其人而言之。
則高可以及武於退下。
不失令人善士
如今世之所謂士者哉。
令公甞言。
於喬之死
不識造化所以生死人者何如已。
此言儘然
夫崔丈與李尙輔令公
博雅之量。
淹該之識。
世罕其倫。
其於人。
宜亦少有推可。
至若正字
贊嘆不足
自不敢望與之倫比
苟非推服之深。
如是哉。
余於二公之言。
旣得朴丈之爲人
且從與季良,子中輩遊。
信余所聞於人者。
不爽也。
公有一人
歸于吾堂弟士章
章亦以酋拔之姿。
卓爾之才。
不幸短命
比朴丈又不逮八九年。
天胡忍斯。
天胡忍斯。
子良漢輔新從湖中而還
日間過余
仍又遣人致尹友士正書
余之不見士正久矣。
每有淸風明月之思。
而人遠不可得而見之。
今其書。
無非勸戒之辭。
不亶在於思想之情而已
云近因人聞。
夏秋間。
用力
節要書。
此於工夫
最爲緊要
亦甞聞於家庭
從事而未之能。
以兄篤實之姿。
加以泳之工。
朋友之望。
實不淺淺也云云。
於此友。
不但師門之子弟而親善也。
盖其人於朋儕未易得也
故余之所以心與之者
不比尋常者矣。
今其譽余之辭如此
尤增悚惕
十九日。
尹仲和過余
從容
余之所以稚昧樂從和遊者。
意盖在於取其人也慈良
於藝又多能
至如書字之工。
則依其指導無敢歧異矣。
如是行且二十年。
而近者窃覸和氣貌。
不類前。
言談往往脫然塵臼底意。
想余固已異之。
而猶未討其蘊焉。
今其言曰。
僕之爲擧子業
亦已久矣。
知舊雖親。
如吾▣▣宜亦以汨沒科事者見竢而愚意
則盖不在是。
第以侍下人事。
不能無意科榮
年來用力於此
不爲不勤
素志則不然。
欲觀一兩年以决之。
幸偶然得此。
而亦快活自足之意矣。
因此年未老大。
志未衰頹
若得竭余心力
以及古人事。
追復前日已放之心。
則是余本意也。
且余素乏誠實底意。
此尤所可自勉者也。
余見其意。
誠自不覺有喜心。
盖甞有所不足於仲和者。
以其人才德或不稱焉。
苟以和之才之
美。
有意於爲己之事。
使其立身修辭
一以實愨自持
則其於通曉事理
機警敏達
則亦未易得其倫比矣。
於是
因其語而力勉之
和亦不以余言爲不似也。
余且曰兄果用力於此事。
則僕雖質陋才下。
無足有裨于高明
而猶當效其一得
勿以俗套例語相期也。
和亦笑曰。
吾於兄有歲寒之期。
寧容若斯耶。
相視一笑而罷。
仲和又謂余曰。
予之姪得鼎
近忽有非常之事。
在五六日前早朝未起之際。
見此兒整冠帶
入候于各房。
及其出而退也。
亦坐一室泊如也。
窃觀其動容周旋逶迤徐緩
非復昨日得鼎者矣。
余與家兄
俱爲驚惑
殊不曉其有何意思
遽乃作此狀也。
於是聞於其同輩
則盖近日忽然有自拔之意。
自語以爲吾當早晩脫此舊時羈馽耳。
及聞此言。
方知渠意所在
吾亦不之恠。
而勉渠以勿失好意思
吾甞以此無出人之氣。
今忽如此
不異哉。
余聞之。
不勝驚嘆焉。
年稚弱者
雖或有此意。
不能突弁舊來習氣
每失於因循苟且
而今此人則遽於一夜頓爾
去古就新
不少遅疑此。
不已美哉
但慮夫良心之發。
不能日日培養之。
而或外物牽制
則有不免退
轉之患矣。
人家父兄
每以科榮勉其子弟
至於謹飭修整之事。
視之弁髦
子弟有志於此事。
亦必禁截。
不許從事於斯也。
須兄輩。
毋作此俗弊也。
和笑曰。
然。
程子曰。
弘而不毅。
則無䂓矩而難立。
毅而不弘。
隘塞無以居之。
凡事必有䂓矩
而又必以剛力以至之。
雖於日用讀書應物之際。
亦無不然矣。
余近者。
寓于城南
讀書計。
而所寓與相隣近。
而余家事勢。
又多有肘掣不可遠去者。
不得已盤礴于此
略做文字之工。
非謂可以靜僻專一也。
日常往來于家必二三。
至家又必有閒酬酌。
不能歸矣
近又晷短。
早朝而至家。
必食後乃歸。
食後而至。
過午
方還而日亦一再焉。
工夫之不篤。
意思懶散
可知矣。
於是計量日力
與余之所以乘隙可力焉者。
以爲課程
使有䂓矩而趲趁焉。
則或不至於泮渙無溱(一作湊)泊矣。
鷄鳴後起于寢。
靜坐凝神
使心體平妄。
然後取燭讀書
輕輕出聲
令音高大
傷人晨氣
如是達天明。
天未明時
取水面。
仍着網巾冠帶
然後起立
緩步徐行
期五百步而止。
坐且調息
方就所常坐處讀
書。
至食至後且已。
食後又放行期五百步。
然後宴坐調息
於此日內當爲之事。
商量打過
詳思度。
毋令有所忘忽放過
有後悔。
程子曰。
天地間事
不敎人做。
更敎甚做。
不可厭倦之意。
此言豈欺余哉。
又取所甞觀書冊。
隨力精覽。
記事
或佔畢。
有出入人事。
不得已應接等事
亦可隨分應之。
但毋令心意往而不返。
如是而更有餘隙。
可取未竟讀書讀之。
至食至方已。
夕食後又起行
期六七百步乃已。
又坐調息
燭至讀書
期至二更
乃入宴息
如是以爲日用不可變易䂓矩
其所以守而不失
驀直向前
又必以剛力可能耳。
臘月二日
見長叔甫入城。
途遇鄭台叟。
因與之俱入寓。
坐話頗久。
台叟新從南中還。
余先致其光衙問安
仍問其過酉峰
且候起居外。
訊其凾丈間承誨之如何。
則曰頗有答問事
而殊未盡記。
然余以年大學蔑爲深懼。
從前所甞一二看讀者
亦皆忙裏過了。
悔恨何及。
公元1713年
癸巳
余常嫉世之無所事優游自嬉。
以至年大未有聞。
仍又汨汨以沒世者矣。
童子時意如此
恒自語曰
丈夫生世偶然
天之所以與我者甚厚。
不能識其所以然
而秪自偶然而生。
偶然而死。
則初不異草木之或生或腐也。
是豈天之所以厚與我而我之所以踐形者哉。
是以時或奮然高擧邁往之意。
中間不免俗累拘攣之病。
失十餘年光陰
及今戄然醒覺
則吾之齒居然已侵三十歲矣。
於是怛怛自懼。
向來所以嫉於人者。
忽已在余身而殆甚焉。
有如行日百里者。
拂曙而行。
爲被睡魔揶揄
自知天日已明。
及其悟而視之
日已三竿
悔懊蹜䠞。
亦將奈何
夫人也若但悔懊而已
則終無畦步之進矣。
猶將蹶然而起。
趲途極力而至。
則雖其勞頓跋履之苦有倍焉。
而或庶幾其可至。
雖或不及
亦不遠矣。
余之今日可以自勵者。
正在此。
可不發憤直前自贖歟。
不然而猶夫向日伎倆
則秪是昏冥癡鈍
不如死之久矣。
余乃以武侯語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字
激昂振拔之地。
而庶又不墮於因循苟且安於卑俗之域矣。
上元日
余過外從叔徵咸氏。
適其婦翁斯文載海甫至焉。
而李汝思在座矣。
余於金公深分
而每從李叔家。
而得承誨晤。
今又不期邂逅
誠願也。
汝思科擧去就如何
思曰。
年少於僕者。
猶將逡廵
不必問余之有意與否也。
金公聞此言。
仍訊余於擧業不甚努力
曰。
士當於科擧
去就直截
不宜欲做不做。
依違態。
無歸宿於彼此耳。
誠哉。
金公之敎余也。
余甞自謂歇後人。
其於世間事。
不欲規規爲也。
意盖如此
至如讀書修業之事。
一向懶散弛慢不加進。
所謂擧子業者。
亦非余卑之不留意也。
少小時。
從人作文就試
而非其樂。
年大尤甚
仍又南去數年。
全不治業
其間一再赴擧
而必臨時若干文以入。
故卛無幸念。
亦無甚悶焉。
如是優游行且三十歲矣。
睠焉驚顧
心窃自語曰。
丈夫已三十年讀書力行
已失許多時矣。
向後若復如斯
則其亦不免支離人也。
奈何
潛思厥咎。
盖余歇後二字
卒病余也。
余旣識病源所由
則其將下所宜藥之而後病可已。
振作良方矣。
自今以後
每事當以振作爲務。
雖彼擧業
亦當加意爲之。
得失則不必橫却肚中而已
余於金公之言。
警醒焉。
四月
士苟有向前之意。
而不欲漫浪以了其身世者。
必其憤發勇往意思多。
然後能有所爲
而不墮委靡之域矣。
不然而纔有自私圖便之計。
有一差過。
遽曰
是亦適然
不須如是而已
一適漫散之失。
又自恕曰。
弛張之道。
亦或有此。
是豈足妨吾做養之功。
志氣詎可因此有所撓奪也。
一之不能改。
隨地如此
則向之所以知其不可而欲矯之之心。
又將忸以爲當然底事
不惟不能更其前愆
日入浸淫陷下之地。
而亦自知
猶自以謂吾身秪如向日者矣。
窃議其他人之失操就懦者。
不悟旁觀者之又從其後嗤點拍手之也。
夫人而能剛方不回者。
其志固未易走作
若其柔善和緩者。
常失於苟且自欺之患矣。
苟能自知其病甚。
惕若以改圖之。
則或可免矣。
若是
畢竟狼狽
雖欲匍匐而歸。
不可得矣。
五月三日
午食後至䨥湖崔處士家。
崔欣余來。
與之歡晤。
至日方還
盖襄遠地
無可與語者。
始到聞府之東面
有崔斯文道鳴。
學術文行
而謝擧子業
不肯出其庭戶
一鄕之人。
以爲善士
於是因洛山路
歷扣之。
其家去州治不滿十里
山麓紆回環合
樹林亦頗幽勝矣。
余遽至。
而不帶自官家樣子
崔始不覺其何狀人。
久乃叙話
因及平日嚮𨓏之情。
坐穩移時而回。
其後一番約會于洛山。
與之聯枕。
益信其爲人
今又
踵其門。
前後屢得從容
余尤欲相親
崔於余相竢亦不薄。
東來時。
得拜趙丈季祥
則丈以爲君如過崔友道鳴。
則必意合。
不欲相輟也。
及今思之。
則趙丈之言。
亦頗彷彿者矣。
崔之學識淺深
余旣矇然。
無以其所有。
而往往因其語言之際審之。
出乎口者多有理
動止亦可觀。
非其主於中有明爽
則又安得如是乎。
仍抽晦齋大學補遺
至爲人君止於仁之義。
且曰。
仁字之義。
大矣
然而於此
必欲推陳。
至以朱文公
有若不能詳其義者然。
此則未知如何
余讀一遍曰。
晦齋所論儘好矣。
然仁字之廣溥。
朱子豈不知。
而此章則孝慈敬信
一軆看。
故不別爲之註脚
意盖如此
豈有他哉
晦齋之意以爲仁字與末章挈矩。
同一關捩
故是云耳
余之失學而虛拋十年光陰者。
實緣懶緩遅鈍
不能憤發向前
優游以至此耳。
然亦有痼疾
致意思之散漫
盖余年十七時。
亡從輩。
同上佛巖寺
讀韓文只兩旬而歸。
工夫無甚有得
而然其意以爲讀書山堂
若不勤苦
殆非來棲之意也。
乃能忍苦不輟
或至夜分乃已。
緇徒或稱之爲勤甚云
其時年旣少。
不知興君節宣之宜。
飯後。
因其坐讀
公元1714年
之。
不識消下之道。
凡人讀書時。
俯仰其身。
稚昧小兒
亦不敎而能之。
此盖讀書自然如是
於是
遽謂不必然也。
平身以坐。
不欲轉動
必大其聲而讀之。
呼吸出入之際。
時或忍之不放下
必至六七行讀過
然後始通息。
此實兒童時所作爲
未知其意云何
而到今思之。
則余之所以十年抱此痞氣症。
欲治之而不能得者。
實有所祟此時也。
凡此數件事。
不便讀書人
而伊時或見有所謂食積人。
心甞恠之。
以爲吾輩常盡食不飽。
雖食亦旋覺腹虛。
何甞有如許瀜結不下
乃若抱病者然耶。
不覺自家之患。
有甚人。
可笑
盖自佛巖時已有漸而不自覺
自其翌年
有氣欝不散之時。
不以大段
全不曉其調息解積之方。
不一二年而病益加。
且廢讀書之業。
當其食聚不下之際。
胸腹之間痞積
如有物磅礴牢固
驅遺不去。
氣悶不能通。
軆惰而不能振。
只可逍遙往來
自安焉。
如是
豈能肆力文字
能不怠其進耶。
病旣轉痼。
意猶不敢全然忘却
其未甚時。
書册以自看。
且或氣稍平時
出聲一兩板。
痞滯之氣已忽然自背腹間升出來
苦苦向時狀矣。
此余所以轍業而失多少年紀
者。
雖因志漫致然。
實亦病有以驅之也。
非徒托此自解之計耳。
公元1712年
余之積聚症。
行將十餘年。
中間略加藥餌以試之。
毫髮轉動
則盖已植根甚固。
可以一時一劑能去之。
將與余沉結相終始也。
余亦不敢望其全祛
要得其差輕時節
稍治自家工夫
不至於都了放却則幸矣。
人則或言自己溺頗利。
以此得已沉痼之疾者有之。
雖或不能快可。
而少猶責其輕歇之效云。
於是乃如人言
每日自早至脯。
旋時
未甞不以一大碗滿滿引飮。
出入有事之際。
不無一二時虗拋。
竟日之者
無幾焉。
去秋至今
殆周一年矣。
則亦不可都無事。
向之瀜滯宛轉下者
今或消散
有時往來于中。
不至不堪
自覺其如此。
其所自治者。
不懈
人或謂之良苦
且少緩而亦不之顧也。
仍窃自賀曰
余之半生虛了者。
實由此病祟之。
悔恨歎咜已不可言
自今以往
庶幾復得如他人強力無疾者。
則吾事猶或有所望也。
古人有謂收之
余年雖大。
不至者耶。
凡人之稟旣高。
而生仍詩禮之門。
其所目視耳聽之間。
起居坐立之際。
卛有繩墨以程之。
靡他閙熱
心目之物。
以引其所欲焉。
如是至乎成立
則其心地不𥷋於收拾
自然反復入身來。
其容皃不𥷋於檢束
自然儼莊而遠暴慢
不知世間更有甚奪志可欲底物事。
雖或遇之。
內重外輕之分。
旣已截然
則彼所謂奪志可欲者。
自我視之
則不過乎浮雲之過太空
烏足動我一毫髮哉。
如此者固無大家費力
而易能向前去。
其所造之淺深
則又在乎智愚明暗之如何
而終無失路倀倀之患矣。
若夫少年時出搖蕩駁雜麄踈之境。
一味度日
不知此外有何事業
忽然有窽盈之少知覺
卽知吾所行者不是
頗欲圖改前愆。
自修爲。
而亦未知所由之路。
彷徨蹜躑者。
太半矣。
此則與向所云。
異焉
必資師友講劘之益。
兼濟用力之百千乎人。
然後庶獲有所立。
若是
其所有志者。
不免乎苟此自欺之歸。
雖有一二可稱之善。
而此不足其所遺失也。
古人之學。
必先致知者。
以其明識此理之所在
由此便是
不由此便不是
斷然之而不疑也。
愚之病實在鄙樸昏昧
弱冠
粗欲勉其爲己之實。
而行之旣不力
神識又爾茸闒
尋常世間事。
亦皆漫不知何狀。
則其於聖賢言語道理
尤無一管之見也。
以此窃自懼其終歸小人之域。
以負半世志願矣。
近幸得此閒暇。
稍以書册自近。
時有警拔意思
益知前日漫浪
由此勉進。
不失向前之心。
則或庶幾焉。
公元1713年
五月廿六日
䨥湖崔處士太平樓
伻相邀。
余聞卽徒而至。
幷坐樓上
相與娓娓
頗暢幽寂之懷。
仍與之作午飯
起行良久
乃各歸。
處士爲人
余已得其六七分。
但恨余無知識。
無以其所有矣
而然與之相往來
亦屢矣。
窃覸其語默之節作止之儀。
有非質美徒善者所可同日有者。
余益信始知之不妄矣。
仍語科擧事。
而且曰。
凡士子之廢科者。
必各有由然矣。
僕於己巳
始不赴慶科。
後己卯歲。
被親命赴擧
偶然得解
入會不利
而是科有換封之變。
自後無意擧子業
更不強意。
于今
十餘年停擧矣。
於此亦見其志操有守矣。
余仍問曰。
方今世人立名色。
無有脫然於其樊籠中。
從者亦自有其名矣。
窃甞承誨之際。
無有涇渭
卽今所謂議論絶偏。
一號爲那邊人
望望然去之者
猶或與從者接。
殷勤道情素。
未知有何法。
可以免此。
使人不疑之。
如是耶。
處士笑而言曰。
鄙人平昔之志。
不在於好議論
每欲持
心平允。
故姑大段屈吾意見。
隨人低仰底事
人之疑謗
則何能免得耶。
且此豈有他法耶。
不置彼此名色肚裏
只隨其得失
而吾之是非已自定于吾心。
更何所容心其間耶。
只此是余自勉焉者。
余曰。
公之能超然者。
不徒所勉者。
有如是矣。
亦緣身無覊絆擔當底事
東西南北無不可也。
處士曰。
然。
處士曰。
百淵金上庠
旣有高擧之節。
而且經子
亦已練熟
其高識則却自超詣
而但其傲骨無有變化時節
平時自視甚於于。
有世無其人意思。
此處却不好
余甞䂓之曰。
公若能除却文章習氣山水舊癖。
豈不純然耶。
渠亦聞此語。
每自笑焉。
經解多有高明處。
而亦或有未可知者
至於理氣說。
旣有前輩兩端議論
士友間亦多左右袒
而百淵則旣不取彼
亦不取此
只以或原性命之正。
或生形氣之私。
大頭腦處。
必欲分而二之
未知其意云何
余則以爲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此旣指已發處而言之。
朱夫子之言亦如此
退陶未免作兩件看。
谷之論。
鄙意
允當
谷則從其未發時而言之。
比諸朱子語。
尤覔其源頭奧隱之旨矣。
淵之言。
如許
此亦因其高明
獨自是焉。
聞其仲農巖所見。
與百淵同云矣。
余問曰。
公之平昔所與還往
而以文學道義
相推讓者。
未知有幾許人耶。
答曰。
愚自少時
無他師友往來者。
安君重謙有所見
篤實
是余所甞友善
而丁進善時翰甫。
雖無師受之分。
平日好其爲人
心甞推服焉。
丁公亦曾至余家。
留一兩日
余亦至其家。
信宿而還矣。
未甞自處儒者
而多自韜晦
雖從其外面觀之。
亦是長者人矣。
晩年留意於此事。
所見亦或明快
且其持敬工夫
則雖古人難能者。
竟日危坐
少無惰容
起興坐立之際。
未或放過
至於手容。
亦必有常
旣措于一處
更無動轉
是亦心定之所致然也。
余曰。
此尹和靖能之。
獨得程門一敬字。
從事久而得如此
丁公持敬工夫
可謂無讓於古人矣。
公元1749年
六月
余性懶。
雖在洛社
亦罕與游從
今自嶺東而還
間濶朋舊亦數月矣。
而余旣不告其去來
人亦不屑而肯來也。
尹仲和一過余。
且要一夜之欵。
余肯之。
期以他夜。
至十五日
余至伯父所住寓禮曹直房
抵暮徒而歸。
力且稀。
仍入少陵
仲和獨在。
無他人焉。
明。
軒戶岑寂
又得良朋
與之叙話
於鄙分。
忻幸也。
仲和爽愷悌人也。
自髫齕(一作齔)已有英譽。
俄而一時所謂才子人。
同硏墨出入詞翰塲。
得占司馬兩科
俱不草草
則世之以文翰名歸仲和者宜無異
而和亦不容
辭而不受也。
窃觀和聞此聲。
有似不豫焉者。
及其得高科
行且顯也。
則尤不色喜
於是得其人益深。
盖以擧世才譽科聲。
把作大丈夫一生大樹立。
得失之際。
爲之忻慽去就者。
如何
仲和自守
不與同好惡者。
如此
此甚不易
愚也每服渠此一節也。
且扣向來從事文字
羲經朱子全書
在案
此亦可見其趣向之有在矣。
仍與略評近日朋友之可指擬者。
和之言其尤者朴季良及其從子龍,宋光彦
俱其人也。
少者則尹得衡,趙漢輔,趙景彬將來可望
余曰。
李子淵何如
余之聞此人久矣。
恨未與之熟也。
仲和曰。
子淵佳士
是有用之人。
不特文筆而已
比年來多在鄕閭
不識士友著稱可與交際者。
故每問之於人。
和之歷擧此數四朋友者。
頗似不失精金
故姑記之。
六月十九日
余又出古靈寺
未及十里
歷入碧蹄
則成子長甫聞自壺谷罷接。
而至高陽婦家
有兒病未卽歸家云。
余之此行。
盖要與子長會合
而前旣不利
今又被他
有冗。
不卽盍簪
殊可悵然
然余在第。
凡百滚冗。
日來侵人。
不但文字廢置
酬接之餘。
自家一箇身心
不能頓着得下。
常如風纛搖蕩滅沒過去
如是
寧復有好意思
自能操存不放底時節耶。
故屢欲抽身適他。
做得旬月工夫
不只爲此擧子業而已也。
於其靜暇之時。
欲以古人文字實切者。
以自近而性。
又於朱子節要書。
常尊信焉。
乃要少主人輩倩此書。
則辭以李斯文道載已持去。
叙九冊袱在此。
其中有節一秩云。
余曰。
叙九物亦余有也。
仍取其十冊。
納衾中而來
成君且笑曰。
頃者家叔叙九同會時。
李君高陽
伻要此書。
叙九家叔曰。
吾輩方此汨頭於科臼中。
不能在他。
而此公乃能取此不急時之書冊
吾輩在紛汨中者。
寧不汗顔
仍又自笑云云
余聞李公之爲也。
心頗向仰
而且曰。
李之當此科儒奔忙時。
如許文字自看。
殊甚不易
可想其閒靜有餘也。
若余者。
安有公意思。
而亦取此書耶。
只欲於此不及做業時。
早晩遮眼
則猶勝於觀他浮薄世俗文章耳。
吾與李君取此書。
事則同而意不相似
成生之欲比而同之。
盖猶不諒若是低下也。
古人科擧之害曰。
不患妨工。
惟患奪志
余甞言科
擧之累人者。
固非一段
而此亦隨其人之於科情。
或深或淺。
不必作一例看。
此盖自度科擧分數
諸人有等級故云耳
今歲大科
取士四十人
擧子之能操觚綴文者。
自勵振刷
以爲進取之計。
若余者。
愚鈍庸下
不堪當世君子者。
相上下决得失也久矣。
而然猶不敢自處窠臼之外。
將欲策其駑劣
應是選。
反顧于中。
無有眞實見得
年紀居然老大
不免作此世俗㨾子。
可笑亦可憐耳。
閏五月十有六日
峴山走臨瀛踰大關嶺。
行且八日京師
又十餘日而出楊州之古靈寺
六日薄還于家。
六日而又至于寺。
書冊衣巾等物。
俱置于所居室不動。
盖余往旋來故也。
余又來棲者三日科業
則不能始手。
叙九白川不歸
而子長又以其女病。
婦家
無以合幷也。
余於閒寂中。
無他業。
朱書節要
早晩繙閱
不至一味游漫
而且思在襄邑時。
所着工夫
不曾不及此也。
夫何去彼就此
喫此冷淡契濶也。
以洛山。
挾筴來往之所。
留一日。
則有一日工夫
留一旬。
則有一旬工夫
又以崔文道鳴。
爲考德問業之益。
一日之話。
殊勝數日之讀。
且有兒輩
朝夕講學課業
每於齋舍岑寂
夜。
佳月入軒。
令人好意思
則必令誦其所風雅之辭。
音韻踈暢
琅然可聽
其樂有不可言
不翅絲竹管絃入耳而已也。
此數事於鄙情旣深契合。
不欲一日捨之。
而今不能然者。
只緣科擧累人
何足爭其分數淺深也耶
大凡學者之患。
在於二者。
聡慧者。
能聽人言語。
便自曉解
爲其師友者。
不至大段警告
而渠能隨意而尋向去路。
不復差舛也。
若其鈍根者。
不能自識得其當往路頭。
從人借問去。
而其於人之言。
不能領會
往往上山入草之患。
竟不知其當前一路正直可行也。
是以聡慧之人。
多恃才智過人
而常有凌高厲遠之志。
不欲區區循常習故之間。
所患正在自恃
而昏冗頹塌
非所慮矣。
鈍根之人。
所見一向遅滯
他人容易到處
自家常勞其心思
而亦不及焉。
故常摧退低下之弊。
而無高擧邁往之氣。
二者盖胥失之矣。
倘或聡慧者。
以其凌高厲遠之操。
濟之愨實平易工夫
則所學不𥷋於成。
自然有所立焉。
鈍根者。
用力進業之方。
又與聡慧絶異
循序而進。
歷堦而行。
日用之間。
尋常修爲之事。
只是家常茶飯
若其篤志厲行
又必勇往直前
血戰相似
方可有可觀處。
不然
祗是頹墮而止已。
苟且而止已。
余之出古靈寺也。
旣告家人以做科業
及至則子不至
余又無他朋友與同事者也。
始來之計。
雖頗爽誤
而窃幸於此暇時
猶可收拾精神
看得古人文字
乃抽朱子節要
一例看過。
而於其尋常與人酬酢處。
不過一二遍。
至於講說義理指切工夫可以玩味體驗者。
則亦或更看一二遍。
余性旣鈍根
且苦無記性
凡諸文字
雖讀至百遍
而猶不能領會
於此草草過眼者。
又可𥷋其記得耶。
然而此等文字事體
與他冊有異。
不敢怠慢不敬之心。
肆然披閱
故繙覽之際。
旣自稍好戒勑意思
而且遇其言語切近
論人病敗與其學問趍舍之得失
心地邪正去就
說得他人所不形容者。
旣斥其病根所在
而仍又爲之鍼焫。
而下其所當施之藥。
雖使其方病者見之。
亦可曉然
渠之尋常痛楚
不堪叫苦
而猶不能知其病在於軆骸臟腑間某處。
只自呼人乞瘳而已
於是焉一見之而得其受病處。
從其淺深緩急而治之。
或灸或藥。
一失其當焉。
非理心定施措如宜者。
詎能若是哉。
且其往復論說
只在人倫
日用當行之事。
不復引其別件難理會
學者究索也。
吟誦之間。
自見意味無窮
如欲將取作自家己物。
亦易爲力矣。
余曾亦見此書。
當其見時。
不無一二所見
且於躬行上。
有些軆行者。
而持志不專。
旋又失却
則復如曩時伎倆矣。
日來看得
覺於身心警省振厲處。
默思向來多少走作
不知有汗浹背也。
自此能尋向上去。
迷路脉。
則或能免小人之歸歟。
余性旣弛緩
且於一切世味
未甚浸淫
自童子時
人或謂之沉着可以有爲
余亦不自知
而窃自以爲人言之或彷彿也。
遽因其弛緩而以𥷋進步
如是十許年。
未有得。
只是舊來面目
若其向進不已之意。
則却頗消歇
不如往時矣。
或於中夜寐覺之時。
覺得如此
怛然驚懼
不知所以爲計。
且念自己性偏處。
克將去。
則盖在和緩上錯了路頭也。
人之遅延歇後者。
自他視之
則頗似寬平輕薄浮俠之氣。
足以稱之。
而在己則却不然
其所進取之者
惟當矯其所偏。
如絃韋之佩。
然後乃可有立耳。
如僕者。
亦於其有意之初。
直將以剛毅果敢白直截底一件道理
旣令振刷奮躍之。
又從以持養不懈
一味向上去。
到得十數年久之。
無前却之態。
則似不
至作此今日㨾子矣。
愧惕悶懼。
無地自容
然此一段慨惋意思
亦於靜裏
收拾身心
因其羞惡中來。
只如泉之始達而已
復出入紛汨塲中
日用事物
交至而沓攻。
自家一箇身心
不知頓放底處
只此一時未泯之好意思
亦將漂散。
又入蕩蕩地去矣。
苟非因而長之。
培而養之
一日十二辰中。
常自照管
不令些兒放失
浸沉悠久
提掇安頓
則其存者幾時
不存無幾時矣。
噫。
人常以死生爲一大事
然而天下不知幾何人。
只自蚩蚩泯泯
則又不可以其生爲可貴
而於其中
可以自好無愧者。
則是誠不負造化者。
所以賦余者已不然。
則吾不欲有靦面目于天地中。
作一蠧以害人也。
學者
不曾向裏做工夫
而只於其外修餙邊幅
以侈人目者。
固有內外不相副之病。
畢竟亦不自進
而但自欺欺人
無有是處耳。
一種人旣不足言
而又有與此不相似者。
而自謂夷曠平易
區區繩約彀律之間。
其所操守裏面云者
自如也。
其言固如此
從而審其辭氣動止之際。
果爾坦樸卛易
全無拘檢底氣習。
若此者。
眞可謂得平常道理
循循可與入於向上事耶。
曰。
烏足言。
不過將來
不免作德之賊而已
彼只於外面上。
做修斂樣子者。
固已病甚。
是則人之見之者
亦易得其爲人矣。
秪自抱沉疴
而忌他人或知之。
終亦宛轉自斃而不悔也。
至於下項人則不然。
其爲弊不特自傷
而必有浸漬
以及於人。
誑誘相引
不覺陷入禽犢之域。
而不知止耳。
凡人之心。
好擇便利
自處其身。
偃仰箕踞
放肆縱橫
無所不欲其便便自適也。
然而不敢顚倒至此者。
有禮有以撿防之。
使不得跅弛跳越
而有所瞿瞿也。
不爾則人之類幾何其不胥爲夷狄禽獸而已也哉
然而此言一出
乃以夷曠平易
第一義
謂此眞可循循入聖賢門路。
不悖於義理。
則凡所以禮律不敢逸豫放倒者。
擧將朶頤跳身
疾趍而亟之。
猶恐其或後也。
且必顧視向來區區繩墨之具。
脫然覊馽撥落
騰突上下
恨其脫此之不早也。
如此則其爲患也。
不啻修餙外面一種而已
是以聖人必惡其似是而非者也。
余之年已大。
而全無知識
蔑蔑以至此。
而殆不可收回者。
只一苟字有以病之耳。
甚矣。
苟之敗人之好意思而閼前進路也。
凡人志氣踔厲
力前不已者。
多在
年壯時節
其過此而欲勉勵者。
不但功力未易逮。
亦見其志氣之難強。
始或因有所憤悱
而發其責躬勵意之端。
慥慥不已也。
値事有打不過處
輒曰此段放下
殊不害吾事。
今番如是
明番又如是
幾何不爲自恕自欺之歸歟。
天下事須直截剖判
一事到吾前。
商量其是與不是
是則忻然從之。
不是舍然去之。
不使是非公私之戰于中。
而終或不免去就失宜也。
余之所以向來所自治者不然
聞人之有善行可式焉。
意欲倣此而
遽憚旁觀者之嗤點
內雖嚮往
而外不敢顯然就之。
久之則亦與其嚮𨓏者而幷失之。
且因古人之儆示後來
可以佩服而勿怠者。
自不覺其惕若惺悟
幾乎驚汗之浹背。
亦自語以從今以往
余將頓爾突弁夙生㨾子。
一以斯言爲的。
不如是者。
有如此日。
盖其自誓之意不啻皎然
而及其蹔違經訓。
去酬事物之際。
忽忘忽覺。
隨入隨出。
委靡偸惰之習。
輕卛忿戾之氣。
居然幷至。
而今之吾便昔之吾也。
如此時。
且曰弛張亦各有其道。
不必拘迫生病耳。
噫噫余之所以大學以至此者
只坐一苟字已。
公元1714年
甲午子書
爾之才氣可望
余之所以期爾而勉
爾者
亦似至矣。
余年來有遠近出入
不能常在提撕課勸如向時
爾又不能自力強進
是以一二年間所讀文字全少
不見進益之效。
此豈亶爾之責也。
亦余之失於提督鐫誨
有以致然耳。
窃謂立志在早
兼以勉力不怠
然後可與有爲
世間人才
何限
而求其成就者百無一二。
此皆病在於志不立而力不俛耳。
爾年今十有三歲
則亦不可稚昧自居
從前雖曰略涉書史
不過兒時例讀而已
不可以此一二曉解些少聡慧
遽爲自足矣。
先生曰。
先須大其志。
必以聖人準則
一毫不及聖人
吾事未了
至哉言乎。
人之所以甘於下流
自知振刷者。
皆志少也。
誠能躍然自拔
踔厲高擧
進而入於聖賢門戶
亦爾事也。
冗然自伏。
恧縮退懶。
竟不免於鄕人俗士而不自知者。
亦在爾也。
不識爾將何所去就之也。
苟爾有志則亦在乎早。
而又在致誠耐久
一意進而已。
其在他人者。
不暇言。
而窃以在吾身者觀之。
自知受病之源
今雖改之而志氣難強。
且以近日筋力精神
又下於曩時
實無望於收拾得回也。
以此幾乎驚汗之浹背。
而又爲爾之而勉之者。
亦必以爾兄爲大可戒。
而勿復如爾兄之架漏牽補
度歲月。
遽然作此苟簡樣子也。
余之所以期爾而勉爾者
亦至矣。
爾亦豈宜不聽人語
自歸庸人賤士
不思所以副此至望也耶
當此歲新
尤增慷慨
略以數行語爲爾贈。
而兼亦自警焉。
凡其日用䂓程
則不敢妄自議之。
小學擊蒙要訣
初學畫一之圖。
爲學之方。
前輩此等文字
俱宜遵行勿失
其他經史。
間亦取其可以範師者。
錄來自觀無妨
爾之從余遊且數年。
不識爾於余何取
不肯相捨也。
余實嘆爾之志篤。
而愧無以副其遠來之意也。
素無文學者。
又於擧子業
亦昧如也。
其將何以應爾之求。
而使爾不虛還也。
然余之惜爾之不得師友可以振拔焉。
爾與安鳴鶴書。
英拔之氣。
超詣之才。
而又能篤志如此
余之所以愛爾而敎爾。
欲其成就之者
不在子弟後也。
爾亦體余意而勉行之。
異日樹立者。
不但塞下一駿而已也。
爾其勉之
爾之讀書持身
則以前輩䂓程
爲䥃也言之。
玆不別示焉。
吾甞觀夫人各有長短
不可一律責之。
固有能於彼而不能於此者。
亦有善乎東而不善乎西者。
盖以人之難於徧爲而盡善之。
故苟有一能
不以其不
能以掩其所能也。
或有不善而亦不以不善
蔽其善焉。
是故
凡責於人者輕約
而人之所以爲善者亦無難也。
退之有曰。
一善易爲。
一藝易能云。
是槩言其如此也。
若余者。
豈有一善一藝哉。
愚實不自見耳。
愚旣懶緩。
不能有爲於可爲之時。
而又甞浮泛出入
不能有所着跟于一處
其意盖曰。
丈夫爲人㨾子。
不可倚着一偏
優游往來
不離古人經訓中型範。
自可不泥于拘常一歧。
浸浸然倘有所湊泊矣。
如是行且十數年來
遽然齒髮已老大。
始忽自悟其前日之坐算非良也。
今雖欲悔之。
奈何
好箇光陰失却許多時節
志業久已瓓珊而不自立
秪覺佪偟蹜踖。
無以自措其躬矣。
一生身計
居然已多謬誤
况於一切世俗利害得失
何足言。
故頗自語曰。
余旣不能自強
以至于此。
若又𥷋名顯之利達
與人競逐世路紛如之中。
得喪爲之欣戚
則吾之事益無所據矣。
此實余衷情
非欲矯餙示人也。
且思吾亦世臣
安能不守吾家本來皃㨾。
至於科榮
則世自有其人。
如僕者所非可希覬焉。
一則余本能文
於是文尤不解
二則余往緩且不曉事
雖或遇尋常酬應
亦覺奈何不可
能處大事
不至錯了耶。
此等事。
皆吾所自料已久矣。
丈夫之生于世。
其遇不遇有命在。
其所生死之者
不能出於天。
凡人區區死生之際。
必欲紆迴而曲避以自全者。
已不足與論於知命
而况乎其戕人而自免不顧者耶。
死生大矣
然而不義而生。
則生固不足喜。
仁人不以生爲榮。
而以得其所當然
則死有不足辭也。
古人有言曰。
咬得菜根
百事可做。
信矣。
夫余亦以自己事卜之也。
曩在嘉林時
家甚貧落
而且鄕居寂寞
只得一盂飯亦幸耳。
安能盛具盤上物
以侈枵然之腹歟。
然於春夏之漁舶往來
則或得小鮮撑膓
及至秋冬
闕如也。
朝夕之廚供。
不過糲食麁羹。
而時有魚與肉得入饍來。
則倍知其味。
不識世間復有那般滋味
驕人口氣也。
然而此時勤苦攻業。
不懈益健。
惟欲着脚向前
恐有蹉跌
不曾溫飽忻慽
以沮其進銳之氣也。
如是
故其於業益專。
而心無二歧。
東之西。
又能忍其所不能忍。
其所不能行。
如是推將去。
自然會意處。
進步益切。
盖吾心之所重。
在此而不在彼。
能得內外輕重之別也。
及至關外後。
大有不然者矣。
官廚之豊狹。
私居自異。
又其供具之餘羡。
足以及於童穉也。
以是父兄爲郡。
則爲子弟者。
例享其所供之腆。
而不自知過足
有或肆其粗暴者矣。
如是者。
不特不能知其不可也。
他人
亦或以爲華。
而余亦一世之人。
庸能不與同好惡而背馳也。
然而夙昔所自畫。
區區不欲俯仰者。
自厲
𥷋其一節匪解
雖於一副當世味。
常要淡泊無累
庶幾大過
而但執志不固。
是心操舍之間。
卛多顚錯妄動
則凡於外物侵凌
安保貞固不惑哉。
昔者王沂公登第
劉子儀謂之曰。
壯元三場
喫着不盡
公正色而語曰。
平生不在溫飽
古人所以用心如是
孟子曰。
食前方丈
得志不爲也。
凡今君子不然
雖無自家氣力
而亦或藉父兄餘勢。
慆慢自肆
惟其意欲焉。
余旣能診人之病。
而竊自瞿瞿
慮或有如此之行。
而余未能知以是點檢思量之。
則不慊於方寸者多矣。
余於南。
幷州也。
往來周遊之已久。
問舍求田有年歲矣。
土地之便否。
風氣異同
擧皆知之。
雖其常居人。
亦無過余
余之違南鄕而之洛之灣者。
亦且五易月矣。
南州而至龍灣
地之相距不翅千有餘里。
宜其土地風氣絶異
而人之所以居處之者
似亦各有攸爲也。
南州入春多大風。
而當朱炎如煮背焉。
余之來西土乃六月
則未識春來多大風與否。
之日畏。
不略于南。
雖其大暄之日。
不過南州常常日也。
以此益知風土異宜
而審備之道。
亦當因之以損益也。
余拙於儒。
而其於藝則已甚
射之於人。
所關亦大矣
而余亦未能解其術。
但知其弸韔者爲弓
而附羽者爲矢而已
灣州有君子樓。
卽取其爭也君子之義已(恐也字)。
偏裨輩日於樓習射
以示無事
以爲御眠之資。
余雖不學弓。
而心誠喜之。
時或出閤而以(衍字)視之
足以寂寥
而然於古之射則亦異矣。
並耦升降之節。
旣失其法。
揖讓進退之事。
何足言。
正體而立
平心而發。
不𥷋其詭遇得中者。
是古也。
今之射者。
不然
體偏而足倚。
目動而心傾
惟以矢力之及遠。
鵠侯之透出。
能事
於是喟然嘆曰。
不古而道已汚。
欲以今人而責古之道。
亦以難矣。
但以射之一事
而亦如此
其他又何可說
又曰。
今之射猶古之射。
而射而觀德之意。
存歟。
不存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