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七 (自动笺注)
立齋先生遺稿卷之七
 書
  
公元1710年
明齋尹先生(庚寅)
獻歲發春
伏惟盛德天相
尊體動止萬福
前歲七月二十八日
伏承四月五日下書初學畫一圖子
伏讀細推。
誨諭勤摯。
本末兼該
巨細畢備
嗚呼
法度之器也。
大匠不爲拙工廢。
而其於拙工之不勝任何
畏懼益深。
不知所以爲諭也。
窃伏小子生長窮僻之鄕。
出而無師磋切之益。
入而無存養克治之功。
如是而求變不美之質。
無爲小人之歸。
豈不難哉。
然而大明中天
無物不照
則人雖欲自絶于其明。
豈可得乎。
疾䨓破山
無物不震
則人雖欲自絶于其聲。
豈可得哉。
是故玄聖作興
洙泗之間彬如矣。
濂洛崛起
而伊穎之斐然矣。
恭惟門下傳家庭。
論道湖中
修明人文
以肥正脉
自聖不敢以政
特加祿位乞言焉。
當世布衣韋帶之士。
孰有不慕下風願執鞭哉。
雖以小子不敏
好德之心。
與人所同得者。
是故亦能與夫大明末照
疾䨓之餘音。
感發興起
心悅誠服者。
不能自已者。
故竊有托於延平故義
以不肖之軀。
門下
之累。
門下不以誠意淺薄
言語鄙陋退之
提聾者之耳而灌䨓霆之聲。
盲者之目而指日月之
小子昏愚
不克負荷
而切期佩服終身
以爲自靖
而獻于門下之地。
  問目
 小學書題註。
古者
商周也。
小學之設。
三代始耶。
 題辭
首明天道之常。
人性之綱。
大學首章明明德之意耶。
大學所謂明明德。
不過人倫而已
人倫之明。
待敎而後明。
立敎之篇。
於諸篇耶。
 小連大連
或以大連爲兄。
 微子庶兄
獨穪義而不穪恩。
如何
 蔿艾穪孫叔敖何耶。
 左氏史記
子路楚大夫之文。
註說云云者。
見於何書耶。
 薛包弟子
當是弟之子耶
 太極圖說。
無體之易。
至極之理。
 理在形氣之中。
 其理也無涯
其氣也無涯
 
動亦定靜亦定。
廓然大公
物來而順應
 先用力主靜
與申克齋(益愰)
前秋承誨。
實協素願
旣別之後
更深矣。
至寒悽惻。
遠惟履道起處趣味萬福
再恒舊學荒廢
心地塞。
不爲小人之歸而君子之棄者無幾矣。
况春科漸近。
此事亦不免撓心。
不識此生何所湊泊耶。
丈人靜養窮格之功旣到。
無世奔騰之患。
留取閒人山裏
了此一大事業。
豈非天哉。
四七說。
嚮者妄有所云云
鄙見偏滯
終未能見其十分通透灑落處。
鄙質庸下
終不足而聞此耶。
然此件事。
又非初學所可驟而聞者。
吾輩何敢復犯不韙之譏乎。
雖在長者
不免失言矣。
再恒今年已二十五歲矣。
高明試看自古不學道底君子乎。
先正有言此學全賴師友之益。
又曰。
君子愛人以德
不以姑息
長者豈可一語勉吾不敏耶。
臨風引領
不免忉忉
德履珍衛
頃者修候。
無憀賴
不能盡攄所抱。
以爲湖山百里面目之資。
方竊爲歎。
忽承惠覆。
讀數四。
慨然興懷
不自勝
就審臘寒。
德履萬福
區區慰豁。
任遠
忱。
再恒積月憂病
勞悴已甚
更有何精力
可及素業耶。
時復溫習舊聞
亦覺有味
意思終不浹洽
忙廹涉獵之患。
此雖科業世務之所累。
而亦自家志不立行篤之致。
何復有所云云耶。
以是益思師友之益而不可得。
可歎可歎
長者閒居靜養之工。
當日益精進。
世間萬事
更有何者
可能攖吾所樂耶。
相距之遠。
不能日聽其高論之餘也。
示喩諸說。
無非愛人以德
爲人謀忠之意。
所謂志不立者。
學者第一通患
志苟立矣。
何事不可做也。
惟是志不立。
故知明行不篤。
而欲爲之終始焉。
此實千古聖賢相傳之旨訣。
執事者發之。
亦可謂要言不煩矣。
再恒雖不敏
敢不勉旃乎。
四七說。
實是學問大原頭處。
於此有錯。
無不錯矣。
苟知之不明
辨之不審
則其誤後學爭端
得罪聖門者。
可勝言哉。
淺陋所以自咎輕易發口云爾
豈敢便以長者不敢與聞於斯也。
辭不達意
惟罪之恐。
或可恕之否乎。
雖然
淺陋所恨。
不特此也。
恨其當時不能疑問之端。
而盡幽深玄妙之論耳。
雖然
豈可容易說出。
苟吾所見得到心解意融。
是非得失
不待論辨
而已瞭然心目之間矣。
是以愚嘗不揆
取古聖賢議論近世老先生議論及此者。
裒輯一書
以爲三四十年工夫事業
其能透得。
則天之靈也。
不能透得。
則亦吾功力之未到耳。
如是平心易氣
玩繹思惟
以至於果熟自落之境。
豈不大段快活事。
而彼略見形影於古人言意之外。
而遽立己見
以爲死法者。
眞可以爲戒。
不可以爲法也。
不審長者以爲如何也。
科事早須斷寘。
方爲究竟法。
古人云。
吾人自合草衣木食
本分用力
以爲守死善道之地。
奇哉奇哉。
如此而後
可謂之大休歇處。
可謂之不碌碌矣。
如是
伊川康節
抱負大何如。
而卒老死丘壑不以聞達爲事
豈非守死善道之地而然耶。
再恒雖知世間自有守死善道之地。
而家貧親老。
未免隨行逐隊
出入利慾塲中
以爲悅親持門之計。
其視古人養之道。
不翅萬萬。
朱夫子所謂門戶不在是者。
何如也。
旣知其如此。
而亦不能下得去
其見義不能如此
可歎
新正不遠。
體道神相
嚮於試邸承辱覆。
恭審尊體神相
區區慰豁。
不自勝
前書云云
鈍滯之見。
文字義理
非一二看見
所得曉解
故且欲如是用力
以待其或有所解悟耳。
明許其淵永
豈病世之見小欲速者。
而姑假以奬進之語耶。
孟子性善
指言四端之微。
子思中庸
而首明天命之性。
此處更何容一氣字來耶。
高明所謂非和水帶泥者。
誠然
周子所謂無極太極云者
非有以離乎陰陽
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陰陽者而爲言耳。
理有動靜
故氣有動靜
自是理。
自是氣。
理則不言氣而氣在其中矣。
言氣則不言理而理在其中矣。
所謂理發氣隨。
氣發理乘者。
有何害於分析
而亦本然之性。
氣質之性云爾
何嘗有二耶。
高明更道此處。
更安得道天地之化。
人心之發。
只有氣發一途云耶。
嚮日商論之語。
復思繹。
漸見下落處。
太極圖所謂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
一動一靜
互爲其根。
分陰分陽。
兩儀立焉等說。
朱先生已於本圖說。
解釋之曰。
太極者。
本然之玅也。
動靜者。
所乘之機也。
太極
形而上之道也。
動靜
形而下之器也。
自其著者而觀之。
動靜同時
陰陽同位
太極無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觀之。
冲漠無眹
動靜陰陽之理。
已悉具於其中
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
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
解剝圖體則曰。
太極非有以離乎陰
陽。
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陰陽者而爲言耳。
如此語意
已自分明
前此豈不知讀此。
而其踈脫如是
信乎天下之書未易讀。
聖賢之言未易看也。
原來此事。
至重至大。
不可容易說出。
而今妄言至此
然若能於此處。
看得盡行得盡。
便是聖人地位
夫子所謂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者。
眞不我欺耳。
如何如何
辥文淸事
更思之。
終有所未安者。
蓋與先輩眞西山許魯齋先生參觀可知矣。
更詳之如何。
示諭縷縷
三復悵歎。
不知所以爲喩。
此圖說。
實是道理築底處。
大頭腦處。
信能看得盡行得盡時。
便是快活處。
便是休歇處。
高明所謂太極二五男女萬物之理。
人心道心四端七情之論。
可以識其同異分合
可以卞其是非得失者。
眞不虛語
而按圖觀驥。
未能盡得其神解者。
信知言矣。
所嘗妄引以爲說者。
不過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一節
而證夫理氣分合而已
今承良誨。
不覺反明回照
自咎其言之不訒也。
雖然
朱夫子有言曰。
讀是書者。
誠能虛心一意
反復潛玩
無以先入之說亂焉。
庶幾周子之心。
無疑紛紜之說。
執事亦曰要當窮來窮去。
終身家計
必至於果熟自落而後
眞是下落處耳。
誠哉言也。
佩服終身耳。
眞西山本非濟王之臣
理宗亦非簒弑之主。
當時仕者。
固不害義
許魯齋之失。
則已有先儒定論
今何敢復容贅說哉。
若辥敬軒事。
反復思之。
終未能的見其必是而無瑕累處。
高明之論。
無乃回護耶。
盖永樂之事。
天地之至變也。
當時之人。
耳聞目習。
以爲當然
而其高明者。
不免隨俗俯仰
以至境界耶。
且此事分明是賢者之過。
高明猶執以爲無所瑕累
信乎人之知見
不可尙同
而良遂知處。
衆人不知也。
如何如何
拙修齋學問之病。
誠如所諭。
騁辯務勝。
只知有己等語。
切中近世諸儒之弊。
欽服理到之言。
當銘之座右耳。
前書關聽否。
此事不但尙論古人而止耳。
吾輩許多病痛
坐此
未能擺脫得去。
不是小事
如是亂君汙世不足羞。
㓗身一路荒廢矣。
幸入思議商量見敎如何
文淸先生後來立朝事業
誠爲光明灑落
無可疑處。
然倘欲因此而掩彼。
則後之失身亂朝者。
必皆以文淸口實矣。
豈不可惜哉。
今日之論。
决不當以文淸故而一味回護也。
未知高明亦嘗
及此乎。
再恒近來看得尙書
不能極意探索二帝三王修己治人大方
亦頗窺見其梗槩。
仁山先生所論數條。
極精簡當
晦庵之後文獻
足徵也。
拙修集。
想已畢看矣。
此公爲學
太尙事功
金農巖說得之。
然其思索得到
見人所未見者。
亦不碌碌耳。
兩紙垂諭。
攷據精審
破蒙蔀。
平生蓄疑胷中不敢發洩者。
奚翅十去八九耶。
許魯齋之失。
雖有先儒云云之說。
而猶有所可諉者。
夫子盖嘗之楚。
不合而後去之。
楚雖戎狄
亦無不可變之理。
聖人大德也。
元雖蠢然
亦異於禽獸
豈無可變之理哉。
但在我之權度
不能聖人不磷涅不緇地位
則反不如潔身不仕。
以守其本心所安之爲愈耶。
况以趙氏之方興。
陳氏之方盛。
以爲非天之所厭云。
則尤有不可曉者。
旣知求之於天。
而不知求之於人心所安之天者。
何也。
聖人之心。
與天無間
聖人所與
天亦與之。
聖人之所厭。
天亦厭之。
彼以氣數不齊
以方興方盛者。
遽謂之非天之所厭者。
則吾亦不知其說之所自
而可爲常法與否也。
其見之一差。
而其學之全體大用
亦恐有一膜未盡剝處。
此雖非後生末學所敢擬議
而其流之弊。
恐有不可勝言者。
如何如何
至於文淸先生
前此未及其時曲折如此
但以直截正當之道。
論其當否而已
所謂不能盡人之辭。
而欲斷其曲直者也。
不有高明諄諄之敎。
愚滯之疑。
終不可破。
先生平日立身大節
將有所掩翳不彰也。
明辨至此
不獨文淸有辭來世
執事微顯闡幽之功。
亦將有補於萬世也。
拙修齋儘是奇特
東方今日
何處得來
但其學門路。
只是偏霸手段
然其說之沛然之而必行。
執事之評是已。
豪傑之士而能若是哉。
程先生常時極穪康節
而又嘗警之曰。
要之不可治天下國家。
辭氣之間。
不無抑揚
此意又當領會也。
書經比日讀得。
而因疾病喪威。
未能仔細下工
雖爲可恨
自家身心一副
當眞實工夫。
放下
安頓歇泊處。
是尤可懼耳。
八月惠書文淸行錄拙修集。
拆讀再四
如躬奉謦咳
感發多矣。
第尊體違和
未平復。
遠外驚慮
不可形喩。
再恒學不加進。
無足道者。
每念左右敎誘之勤。
直欲痛滌前愆
勇猛下工於毋自欺愼其獨之訓。
性質偏駁
不可救藥
慨惋何極
盖此學非言語
文字容貌態色
所能粧綴做得。
唯從朴實頭做將去。
眞如一摑一掌血
一棒一條痕者。
截然向上去。
豈不是大快活
拙陋不足與。
可歎息。
文淸行錄。
時得寓目
其淸修之行。
勁直之節。
眞可廉頑立懦
豈獨夷惠百世師哉。
可敬可敬
道理在日用處熟。
是洛建敎人要切語。
高明擧以相勉。
可謂愛人以德
感佩不能喩。
向來所輯之書。
想已卒業耶。
區區願聞其一二而不可得。
可歎可歎
終古聖賢
發明此箇道理
不翅明白
程朱大賢
關啓鍵。
發其底蘊
無復遺恨
後之學者
能因其言而得其心。
則書不待著而自明矣。
乃後之君子
紛紛同異之辨。
擾擾是非之門。
雖一二老先生心得的確之言。
莫或信之。
噫。
得失之論。
勝負之言。
不可究詰歸于一耶。
長者涵養旣熟。
窮格亦到。
斂此三二十年工夫事業
發之於此書。
不悖天地之心。
下不詭於聖賢之言。
之者心服
之者不敢非。
執事今日此書之作。
非但今世學者之幸。
而實千萬世學者之幸也。
再恒歲月侵尋無所肖似
不暇於自憂。
然於執事之言。
竊有所感焉。
聊發其狂瞽之談如此
不識恕之否乎。
與趙奉化(正禮)
廼者降屈威重
尋此寂寞之濱。
其所奬借誘掖之者甚勤。
此實古人之義。
不識無狀
何以得此於高明也。
感愧之極。
無以爲喩。
比日久雨蒸欝
伏惟閤下撫字體履萬福
竊伏尊先拙修老先生
盛德大業
不克進爲於斯世。
當時及門之人。
必有承厥志而傳其道者也。
顧以再恒之僻陋寡與
於先生立垂訓之大。
光明磊落如是
而尙不能窺其一二。
則又何能識其人於千里之外哉。
常竊自慨然以爲古之人旣不見
今之人又不得見。
則是樂善之心無由遂。
師友之益無由得矣。
何幸得侍於左右
竊瞷其型範所在而後
有以驗夫先生平日修之於身而推之於家之實。
則不及門之人。
而家有賢子
已能述其業而繼其傳矣。
其所贊歎慕悅不能自已者。
豈徒然而然哉。
雖然
四方之所觀瞻
朋友所期勉。
不但如是而止耳。
傳曰。
百里者半九十里。
閤下勉焉。
再恒傍無賢師強輔
荏苒頹侵
遂成閑懶。
有時循省
怛然內疚而已
義當趍造門屛。
以承君子緖言
窮鄕賤蹤。
不閑公府之禮。
疾病多故
未果焉。
悚仄尤切。
與尹一庵(東源)
公元1724年
再恒西向再拜持平文契足下
再恒與足下
盖有累世之好。
尊曾王考村先生
與吾從伯祖山陰府君
爲道義之交。
甲辰年間。
先生于越入楓嶽。
遵海而南。
太白之銅店。
其時吾從伯祖爲省峴督郵
先生爲致書叙海山之觀甚悉
且以一絶道愛慕之情甚至
伯父亦嘗遊於尊王明齋先生門下
先生奬許甚重。
恒時甚少癡騃
不敢自外
以不腆之辭。
請敎於先生。
先生通家之舊。
不以其愚而退之
辱賜誨誘甚厚。
再恒不敏
不克負荷
而幸遭際
倘得執役門下
庶或有一二與聞者也。
不久先生奄棄後學
其爲千古之恨。
可勝道耶。
再恒年今四有四矣。
依舊無所肖似
復何敢攘臂譚說門墻舊人也哉
自我伯父捐背之後
兩家音聞遂踈。
幾至相絶
先生家子孫之賢如足下者。
不得以一識之矣。
足下繼述之美。
見重士友
再從代言公道義之盛。
聞於當世
刑範所在
願慕何如
而猶不能自力一遭
追思先世契分之厚。
先生敎誡之勤。
只自愴感而已
奈何奈何
先生遺書
聞已裒聚成集云。
此實斯文之幸。
亟欲奉玩。
以少酬他日高山景行
之思。
而家貧力綿。
家兄僅備若干紙地。
沈哀玖仰呈矣。
近得沈哀所示。
則特許惠全集云。
其爲感幸。
豈可勝言耶。
不能專人奉來。
斯又可罪。
督郵
鄕里相識
以委伻擔來之意。
作簡懇囑。
早晩幸付送如何
沈哀僑寓仁鄕
當有鄕里便。
仍倘能惠顧前好
時付德音
庶可以慰幽獨之懷。
不至有莫往莫來之歎矣。
時氣政熱。
爲道加愛。
尹承旨(敬龍)
頃者覆書
伏想已得關照矣。
歲律已改。
恭惟令體動止益增休福
恒守偏城
已滿五月矣。
邑之弊瘼。
民之情僞
能究悉。
大抵此邑在於萬山巖險之中。
地方不過三二十里。
見戶不過六七百家。
而除鄕品人吏校院諸般名色之外。
實戶僅二百餘家。
御營衛馬步水陸軍兵外。
編伍保人各樣名色
不下五六百人
以二百餘戶之衆。
五六百人之役。
一家當三五家之役。
一人六七人之賦。
令安得不煩
民安得不困乎。
再恒自莅邑以來
詢問邑中耆舊
則其言曰。
此邑之舊有周岸,酒城
而幷今所統東南江外
五面矣。
壬辰兵燹之餘。
民戶散亡
故遂廢其縣。
屬之報恩
而以酒城靑山縣
周岸附西原府矣。
辛亥
復設之時。
酒城仍屬靑山
周岸仍屬西原
不復還隷本縣
而周岸距西原八十里。
而越文義縣本縣相接
不過二十里而近。
酒城靑山八十里。
而越報恩縣本縣相接
不過二十里而近。
其爲懷仁舊壤無疑
若復此二壤而有之。
民力稍有可抒之望矣。
不但耆舊相傳之言如此
見於文籍者。
亦多有可攷而徵信者。
至於報恩鄕序堂樑上文
尤其彰彰著明者也。
而况西原靑山兩邑地界廣遠
民人衆多
所謂周岸,酒城
皆在厥邑七八十里之外。
人之閑遊無役者。
在在皆是。
本縣之民。
困瘁日甚
流亡相繼
此孰非王民。
而苦歇之相懸若是
事之慨然者。
無大於此矣。
或者以爲祖宗朝畫野分州
地界相錯
大小相維
自有深意
後人之所可率意變更者。
此語則然矣。
至若嶺南河東縣
地界之偏小。
割得晉州岳陽縣之地。
然後得以成邑
天下之事。
窮則變變則通。
祖宗金石之典。
亦有所損益
以適其宜。
矧此兩土。
本非兩邑之地。
則今玆求割。
所謂復舊者也。
非徒割者也。
迺者廵營朝家究問民瘼之敎。
有所諮詢
再恒以爲耆舊之言旣如此
捄弊之道。
亦無大於此
旣以此仰復廵營之問。
廵營亦以
公元1726年
此意陳啓廟堂
廟堂諸公
無有任此事者。
執事前在報恩
兼知此邑。
而知此邑之弊矣。
此邑之民。
執事之賜甚厚。
執事之德至深。
執事眷眷於此邑而不能忘情
亦旣甚厚而且深矣。
昔在丙午丁未之間。
左相宋公湖西伯時
深察此邑之弊。
移送若干軍額於他邑。
而且追復舊壃。
以爲一邑長久之利。
旋卽去位
未及究竟
識者至今恨之。
右二相。
亦嘗聞知此事。
三公適當鼎軸
廵營陳啓
又丁此時
執事又與三公熟。
懷人之不忘於執事之德如是
執事之不忘於懷人如是
則一爲周旋其間
復舊壃祛宿弊
而爲懷人長久之利。
執事樹德懷人無已
懷人執事終始之賜。
亦無窮矣。
懷人以再恒受知執事
要爲一言
以悉此間之弊如是
故謾及之。
未知如何
本縣枚報廵營文字
廵營啓草
亦爲謄呈。
伏望視至。
再恒老矣。
疾病侵尋
行將賦遂初耳。
惟令體順珍衛
與金廵相(尙翼)
歲暮嚴沍。
伏惟廵相尊候動止萬福
恒民事亟矣。
不可爲矣。
力薄才拙。
無可濟之術。
此悶如何
大抵此邑。
湖嶺一小巖邑石溜之地。
磽确
不生佳
公元1727年
糓。
窮僻
商旅不至
而所食惟豆麥矣。
比年荐饑之餘。
前歲失稔
無異辛壬。
而今凶荒
又甚前年矣。
幸蒙閤下隱恤之德。
雖得蠲减灾結。
而下貧民
自八九月以後
皆已飢餒
無所聊賴
求食於四方者。
不可數矣
軍布還糓。
不得不俸。
則隣族之徵。
不得不然。
一人之害。
遍及十人
一家之害。
遍及百家
流亡之外。
復有流亡
隣族之外。
復生隣族矣。
豈不哀哉
盖灾結蠲减之令。
實爲優恤農民令政
而亦無以捄將死之飢民
則賑資不可以不之念。
而縣監所得措手月廩
而再恒莅職
周年耳。
祿俸所餘。
已盡於靑山試役之費。
而其稱貸未及償者猶多。
則其無餘力可以及民。
而亦不可以立視其死矣。
此邑雖名之次之邑。
其實則甚尤甚之邑。
閤下啓狀中所論。
誠爲得其實
賑濟之方
豈可緩哉。
竊念此邑所儲財糓甚少。
民戶纔七百七十餘戶。
三倉糓及本營私賑糓各糓。
合一千二百有餘石。
其中種子散給者三百餘石。
其餘僅九百餘石。
而除種子及各糓種子
則其餘又不過五六百石。
以五六百石之糓。
活六七百戶之民。
勢必不周
而下逃散之民。
得聞官糴散給之期。
則必復襁負
而至。
如此則其若干糶糓。
殆同紅爐之點雪矣。
下戶之民。
類非土着
流移轉徙
無恒業。
此實天民之無告者也。
宜優恤。
而但受糶之時。
則必自下戶始。
收糴則必自上戶始。
受糶也先。
故糓數居多
收糴也後。
逋欠居多
非不欲先收下戶
而下不能納故也。
及至催督之急。
計出無聊
則又散而之四方
而隣族之害又至此
不可不爲深慮哉。
爲今之計。
莫若捐三五百石糓
白給飢民
以元還糓。
給上中實戶。
秋來無難俸之患。
貧民亦有得生之路矣。
然本邑糓物所儲甚小。
而以目今見存之數言之。
三倉耗糓。
僅三十餘石。
本營私賑糓。
二百餘石。
帖價糓已俸者。
亦八十餘石。
合以計之。
纔三百餘石。
會所付及兵營租。
合六百餘石。
以此等糓分兩條。
計口分給
則有賑濟實效
而亦無害事宜
未知如何
至於設粥等事
只爲流丐瀕死之民。
而非賑濟良策
亦何以爲之耶。
再恒請告月餘
事務多掣。
今纔離程
民事方急。
敢此替申。
不勝惶恐之至。
不備
公元1751年
尹明府(光紹辛未)
再恒南向再拜覆明府閤執事
再恒自少愚陋
公元1727年
有志古人爲己之學。
而不知其方。
輒以通家舊誼。
請問酉峯先生座下
先生不以其愚而退之
指示爲學大方
題目甚詳。
再恒其時年甚少。
誠意淺薄
不得日供灑掃門墻之下。
先生奄棄後學
此實爲再恒沒世之恨。
而行又不力
至今年過耳順
依舊無所肖似
孤負先生敎誡盛意
不翅多矣。
晩而與尊師一庵公。
有所往復
相去甚遠。
不能相際
中間一相會。
而又不克從頌而罷。
一庵公今又棄世
平生師友
到此盡矣。
杜門窮山
衰病相仍
爲人間廢棄之物矣。
閤下不忘舊誼。
下車之初。
特垂存問
詞意鄭重
禮貌勤摯。
有非淺陋敢當者。
各種所貺。
又皆所以優老惠養之需。
三復拜受
無以爲謝。
春日向暖
伏惟下政動止萬福
大夫有賜。
拜門禮也。
衰老之病。
日夕纏綿
不能自力
漫仍回便。
以書替謝。
不勝悚仄之至。
院齋淸幽
獲蒙兩日欵洽
此殆今世罕有之事。
只緣撓甚。
未能從容探討爲恨也。
不虞下書又至。
謹諦新炎。
政候動止萬福
慰賀無已
再恒衰喘如昨。
兒子眩症。
近頗危劇
捄護之際。
自多勞神
奈何
每割淸俸
屢存白屋周賉之義。
不敢固辭
私心不安
不可名喩。
院中合醬之事。
已分付院人。
養士節次
自此成緖
眞實向學難得
而奬率善誘者。
難得耳。
頃日寓書關照否。
日候陰冷
未諦政候動止萬福
今年雨露太勝。
傷損
繼以陰寒黃蟊亢旱種種爲災。
此時任字牧之責者。
難爲力矣。
惟祈益加柔克之功。
以遂遠大之業。
首夏政熱。
伏惟撫字體候動止康勝
從侄一儒前者
其所高祖翊衛公(渭䀻)銘碣事。
有請閤下
公卽再恒族曾祖也。
江都之變。
與美村先生
周旋南門外
因而就義成仁
伏想執事已知其顚末
而公少有重名
授命之後
文稿見失。
今無隻字之遺。
可恨也。
伏望不惜一日之勞。
闡發幽隱
以遺百世不朽之傳。
則其子孫宗族受賜感恩
如何哉。
答琴子久(必恒)
廼者
過蒙不鄙。
蕭寺握手之後
經六七年之久。
而各因憂苦
不克數承欵誨。
時從金五徵所。
足下眷眷於再恒不置
今此又承手誨之辱。
辭意勤摯。
有非淺陋所聞者。
不識足下何所見而傾倒若是其厚也。
皇恐蹜踖。
不知所以爲喩也。
然嘗聞之。
盖此學自是
公元1728年
分內事。
夫子有言曰。
人事不敎人做。
更敎誰做。
此誠不可以他求者也。
聖賢遺訓
布在方策
反以求之。
何患不至
而又欲問諸人耶。
大抵學者之患。
在於志不立知不明行不力
而欲爲之終始焉耳
足下少年才氣
發軔正路
其所自期
盖不淺尠
而又能博詢廣諏。
以資進修之功。
此實爲學之要。
而抑古人所難能也。
然再恒豈其人耶。
明者於此
不免失言之譏矣。
未知而言。
古人之所深耻
相愛之至。
有此僭論。
悚仄尤切。
下索鄙文。
再恒本不閑於此等事
近復多事
無所論著
不能仰副。
以爲求証之地。
可歎
來春見顧之示。
雖極感佩
過厚之禮。
陋拙所敢承也。
歲暮加愛。
伯氏竹堂公
公元1717年
示諭科事。
具悉盛意
愚陋非有高世之行。
特立之操。
爲此擧動難安之事。
盖自幼心不存名利
便欲擔閣
而只爲家貧親老。
晨夜欲望一名之成
以慰遅暮之景。
而亦不可得。
素願不過如斯而已
庭下曲察其不肖之志。
使得停止
丁酉秋下書中所引尹和靖母事。
卽此事也。
不肖無狀
不能深體丁寧之訓。
而每中夜仰思
不覺失聲長號也。
况此孤露之餘。
乃復
兒女飢寒之計。
負冊袱入荊圍中。
堂上一夫
仰其鼻息吹噓
爲之榮辱耶。
此旣一事
若下敎所云。
則又有異焉
雖曰爲門戶之計。
然此與近世入暮出。
賣文以自生活
何異耶。
父兄之於子弟
當嚴其繩削
不使毫髮不正非理之事。
乃其道理
豈可若是人。
亦孰不欲富貴
而獨於富貴之中。
有私龍斷焉。
門戶欲其成。
而乃欲自壞却耶。
不肖無狀
旣失過庭之訓
惟我伯氏
之如父。
所謂一身二責具焉者也。
自今以後
凡所下敎。
見罪過。
痛加鐫責
不至大陷不義
是所切祝
天用弟渠自勉力向進。
若其指敎方向
愚陋亦可驅策而勉率之耳。
千萬鑑諒
再從侄惟一
來示
可見人子不忍之心也。
死生人之大節也。
古者
子生則父名之。
告于宰。
遍告諸男。
書曰。
某年月日某生。
藏之府宰。
告諸閭史
閭史書爲二。
一藏諸閭府。
一獻州伯
州伯命藏諸州府
其死也。
宰訃于君。
訃于親戚
訃于僚友
大夫已上。
史書于策。
士庶終于版。
右之制也。
今世雖無此例。
太子生則史書于策。
士庶生齒而登于籍。
死則大夫已上。
書于策。
士庶終于籍。
三代以來
未之有改也。
父子相承
古今通誼也。
故君子立
吏書于策。
死子繼。
胥登于籍。
惟國亡君滅則否。
家覆祀絶則否。
以不忍之故不告終
不書繼故絶其戶。
依違苟且
使死者不得正其終。
生者不得正其始。
何不忍於小而忍於大。
古今之誼而蔑先王之法至此耶。
孔子曰。
之死致死之。
不仁也而不可爲也。
之死而致生之。
是不知也而不可爲也。
又曰。
先王制禮。
行道之人。
不忍也。
惟明者裁之。
答姜參奉(楷)
昔在洛中
與子淳令遊也。
淳言公與我。
是三百年前一人
二百年前一家。
今爲路人
各在南北
死生欣戚
一不相關
可慨也已
子淳旣沒。
宗盟之賢有如左右者。
居在一道之內。
白首不與相識
其爲慨恨
又何可勝言。
客冬仍遞中。
謹承惠札。
感慰何量。
俯詢晉原公事。
再恒嘗遊臨瀛。
臨瀛之北。
谷里者。
卽姜繼尙,姜潤所居也。
自言渠旣恭穆公後裔
而恭穆公六男
淮祖其一也。
渠是淮祖之孫。
而淮祖爲晉原君。
余曰。
恭穆五男
無淮祖者。
淮祖亦非晉原君也。
繼尙卽往安邊
晉原君墓謁之。
訪見族人來。
晉原君尙高麗恭讓王女慶和宮主
五男
國初
晉原
君竄安邊而死。
葬智陵火巢內。
陵時
官掘去晉原塚。
移葬合浦禿山巳洞。
宮主壽終
子孫或有留居合浦者。
或有徙居永興,咸興者。
渠之祖遵海而南。
江陵
且曰。
晉原墓。
高山絶頂
神道碑
問印得否。
曰未也。
其言大槩如此
初以淮祖爲晉原君。
祖先名字
又有希伯,希仲希季者。
荒裔之人。
無知如此
繼尙,潤又皆不識字
其言皆無稽
可歎
晉原現靈之事。
古今所傳。
亦或有之。
而此不敢質言也。
譜草當自此直送京中
而此簡付虎坪遞便。
未知早晩傳致與否。
可欝。
頃因川城便。
謹承惠札。
得審邇來起居之詳。
良慰區區
譜事聞已就緖云。
而此中一家散在各處
往復數四
僅得成錄。
直送京中
遷延可愧
摠制別號
鄙家世牒。
亦無所錄。
家兄曾見利川宗人姜益九氏。
言其世牒。
摠制別號分明如此云
而益九氏卽吾家中尊老人
摠制旣是通亭公之弟。
則其言有可憑信之道。
故稟於諸宗。
使得博攷云爾
李尙書言尙書家與益九氏孫有舊
因此有聞耶。
或別有所攷耶。
晉原君事。
實如所示。
更無可疑
而但姜繼尙之言合浦神道碑云。
通于安邊合浦宗人輩。
之印出或謄出。
以爲考証地則似好。
而碑之有無
亦不可知
可歎
先代事蹟攷文字。
附於譜單之末。
直付京中耳。
  別紙
 衿川人河再天。
嘗作河氏小譜。
其先晉川君墓。
在於晉州西晉山之陽。
而其下有姜相國墓。
姜相國
盖以晉川君之壻。
得葬其下。
相國之墓下。
有繼葬。
相國之子
相國之墓西岡
又有姜給事墓。
其上又有三代之墓。
而皆有石表
又其岡下。
神道碑
頃年
州人河再榮往晉州
因姜氏墓下神道碑
晉川君墓。
晉川君不知河氏幾代祖。
姜相國名諱
亦不得知
姜給事
卽吾先祖引文
則其上四五代墳山
可以因此推得矣。
又有石碑云。
先世事蹟
亦可因此而知之矣。
若聞此事。
則必親往尋得。
果爾吾宗中一大幸事。
卽通于
以爲虛實尋見之地如何
與韓久哉(恒朝)
公元1700年
恒白韓兄足下
再恒與足下累世之好。
往在庚辰年間。
先大夫丈丈英山
嘗臨枉弊廬。
再恒先人亦嘗往來欵洽
雖以再恒之髫齔
亦得承誨。
不幸
家父兄。
相繼卽世
南北脩敻。
悲歡欣戚
不與之共者。
數十年。
每念契分之厚。
只自傷感而已
迺者
傳聞足下寓居玆鄕。
已有年所
亟欲一進高軒
以續舊日之誼。
窮居僻遠
願莫之遂。
前月末間。
再恒適有事仙鄕
先問足下所寓珍富。
則距此幾三舍
便道徑進。
則不過費三兩日之力。
而奈此倦客
更無餘力可以涉險
望雲山。
不勝悵缺。
旱炎比酷。
卽問動靜何如
再恒。
伯父年老多愆。
一家喪病頻仍
無足言者
奈何奈何
令季聞佐幕公山
近頗得信安樂否耶。
適因風遞
奉報一二。
惟靜履加護
申舒川(㻼)
公元1739年
再恒竆居深僻
與人相接
曩過龜城
邂逅令宗叔兄。
聞令伯氏上舍違世之訃。
驚愕慘悼
可勝言。
再恒少甞受知於尊先主簿文丈
期望奬許甚厚。
未及左右兄弟相知
往在己未庚申年間。
再恒濡滯京邸
上舍兄適在泮中。
相與往來
無日不相遊從
左右者。
亦三相際
逮自南歸後中間十數年。
彼此阻濶
不相問聞。
時因風傳
上舍有疾
得間歇。
不以深慮
遽承凶音
感念舊誼。
尤增悼惜
主簿文丈有道不試
上舍文彩風流
自足
表見於世。
奇蹇低垂
終竆沒世
所謂命者。
如是耶。
再恒從遊左右父子之間。
幾四十年於今矣。
旣老且病。
地又逈遠
綿酒茅飯。
不能具。
一書替慰。
不能以時
此之爲恨。
可道也。
雪寒比酷。
服履何如
諸孤支保否。
挽語搆呈。
襄事已畢。
故書赫蹄
一讀筵前而去之。
姜進士(檇)
記昔十數年前。
得接淸儀於淳令座上。
而猶未克從容欵叙
以爲恨。
厥後子淳云亡
彼此消息
邈如燕越
只自愴歎而已
迺於遞中。
獲承惠札。
謹諦靜中頤養節適
違天和。
驚倒之餘。
不勝仰之至。
示諭譜事。
此實吾宗大之擧。
而更三五十年之間。
無人撰輯
左右不計暮大。
精力儘用。
向前擔荷
諸派譜系
已就緖。
此又吾宗大之幸。
只吾門風
自來委靡
視爲一人私事
莫肎同聲
浩歎何極
上下數千百年之間。
出入數千百派之中。
其事甚大。
其役甚巨。
要非一人精力所可詳悉
而其屢次修改
屢次脫藁
紙墨出處
書寫浩繁
又非一人一家所自辦得者。
而身在遠外
不能同力相助
何恨如之。
別紙所詢。
錄在小幅
就攷而去取之如何。
  
別紙
 示諭第一條菁城公以下十六代。
與鄙書譜末所疑畧同
不加子字。
直行列書。
實出謹愼之意。
而亦合傳疑之道。
所示恐得合宜。
第二文成以下三代
亦與鄙書所疑相同。
依菁城公以下例。
移以寘之別錄
恐亦合宜
提學公初配南氏本貫四祖
前此亦曾博攷於諸家譜牒。
不能得見。
今承所示。
無以爲對。
奈何
提學公號通溪云者。
譜下所錄。
只憑利川宗人姜益九氏。
無他所攷。
盖益九氏。
吾宗尊老者。
而自言其家所錄世牒分明云。
故漫及之。
而益九氏所後孫福一。
卽再恒之再從侄也。
居在利川西好法村。
有憑問耶。
一之侄演。
出入於李判書門下
演則夭矣。
或可通於福一處
使問於彼家耶。
大抵來諭數條。
攷證分明
皆有條理可玩。
至於李楊世胄諸姓譜所錄。
文成公元貞公
翰林公系校勘公。
中間錦川一代
附之何代耶。
以世代攷之。
則其年代
或然矣。
而來示逆寘變亂人家世系
極涉妄率者。
當然矣。
李楊口所錄。
亦必有所本。
他處
或三五本或六七本。
分註改定
其亦傳疑
之道耶。
執事之下詢於孤陋者。
意極鄭重
孤陋亦何質言唐突
以犯不韙之譏乎。
更與宗中諸人
詳細議正如何
鄙所輯追遠錄。
當依送呈
而家中只有一本
其中可錄者。
盡入於前去譜牒後錄
故玆不副命耳。
前者子淳家。
見集東史所錄。
勝覽所記屢數十條。
不能謄來矣。
執事考覽載錄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