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四 (自动笺注)
梧川先生集附錄卷之四
 年譜
  
[年譜]
二十九年癸酉。
(公六十二歲。
)正月初二日
上箚。
 答曰。
以疾未參。
何所傷。
卿須安心勿辭。
善攝焉。
初五日呈告
不許
上命公同入 診筵。
以病附奏辭。
十三日
三告
史官問疾
○十五日呈四告。
承旨敦諭
十六日
呈五單。
承旨敦諭
復遣 宮官問候
十八日
李惟秀之誣。
出住江郊
納 命召
 司書李惟秀上書。
復肆誣辱
時輩忌公在城中
必欲逐之。
惟秀三司
而又有書論
公欲歸鄕
而適有身病。
借人郊舍以居。
十九日
 東宮承旨
手書敦諭
 手書曰。
昨日李惟秀之書辭
措語極涉寒心
故將處分矣。
卿出城。
心甚驚焉。
繼以慨歎世道人心矣。
噫。
于今恧然者。
有悶迫者。
固守者。
何則不能承 聖意而堤坊。
以致今日
恧然者也。
昨冬。
 大朝以洪準海等書。
 聖心失平。
故余心焦迫。
至今未解。
今又有此事。
窃念 大朝激惱
心深憫焉。
此悶迫者也。
且其書本非㙜言。
而况昨日
處後。
無難安之端。
而卿之所辭。
决無準許
固守者也。
噫。
世道如此
於卿毫無少瑕。
卿須軆 大朝眷遇至意
顧小子雲霓之望。
安心勿復控辭
幡然回道。
用副日夕之望。
國事幸甚
余亦幸甚
承旨傳諭
因令偕來
附奏辭曰。
臣以望七之年。
瀕死之病。
跡阻於 廟堂
口絶雌黃
只緣名位不稱
退歸不早
飽受危辱
一至於此極。
尙安冒處崇班
重入修門
捐廉耻而辱 朝廷哉。
區區進退
無可論。
而臣之窃獨自悲者。
事 國家三十年。
一事不能自效犬馬之報答。
有負宿心
鳧鴈去來
致煩 睿念。
至使恧然悶迫之 旨。
形於 敎令
寸心激越
求死不得
二十日。
 上特敎遣承旨
還授 命召
 傳曰。
李惟秀之挾雜傾軋
不覽其章業已下敎。
而然卿之出城。
其涉過矣。
雖欲伸廉義
大臣軆貌
比他有間
惟秀亦非㙜臣
則何輕去就
以損軆統乎。
命召史官傳授
卿須軆此意。
卽日入城之意。
史官傳諭
仍傳 命召
二十一日。
又納 命召
還授。
又上箚申謝
 上箚謝 東宮手書之恩。
更申必退之情。
 答曰。
日昨之批。
已諭心曲
而辭箚又至。
誠意未孚
心宲忸怩
復何多諭。
而以疾未參。
何所傷。
卿須軆大朝昨日敎辭旨之鄭重
小子日夕之望。
安心勿復控辭
幡然回途
弘濟國事
二十二日。
又納 命召
還授。
二十三日。
又納 命召
還授。
附奏姑爲奉留。
 呈七告。
史官敦諭
是後逐日呈告
二十七日。
遣 宮官問疾
二月十九日
承旨敦諭
三月初四日
上書謝闕禮之咎。
初七日
上書告歸
仍納 命召
 命還授。
 呈告者四十七單。
而還鄕後 命召還納
還授者又五次
○是時公棲屑城外
而終不還鄕
獨語子敬倫曰。
吾家世受 國恩
不可以時輩之欲逐。
動吾素志
可以得死所矣。
及聞 翁主生。
上書告歸
搢紳諸宰論公者皆曰。
領相牢臥江郊三朔始去者。
必有所見矣。
又曰。
向日過擧時。
人皆失措
惟見領相進退有則
辭語激切動人
眞當第一人物矣。
二十三日
偕來承旨還歸
四月初八日
上書辭職
不從
五月十一日
上書辭職
不從
 答曰。
旱灾孔酷。
心甚罔涯。
而所勉切至
軆念焉。
且前後下答。
上一再。
恬然無就途之意。
莫非誠意未孚之致。
心宲忸怩
而况當此之時。
輔相之任
不可輕許。
今此灾異
宲余不敏之致。
何獨引咎
卿須安心勿辭。
幡然登途
用副日夕之望。
二十日
上䟽辭職
兼陳戒。
 優批許遆。
 時亢旱
三行 親禱。
公䟽攝行
陳修省之道千餘言。
畧曰。
嗚呼
乾剛日亢。
言路永杜。
官邪盈朝。
評彈不到
衮職有闕。
匡拂不及
群僚無所懲畏。
侈然自恣
人主無所顧忌
傲然自聖
只此一事足以亡國
向來非常過擧
不測威怒
震驚焦遑。
億兆同情
曷嘗一人献規者乎。
甚至於九旬大旱
 玉趾三擧
應灾之言。
寂然於 紸纊之前
嗚呼
不可使聞於隣國也。
又曰。
邇來五年之間。
符驗見於外者
可以條擧
次對旣罷。
廟堂吁咈之謨。
 經筵已停。
儒臣講讀之責。
大辟生殺不斷者幾年。
諸臣之章奏
不省爲何語。
外廷接見時少。
所與處者可知
機務之酬
公元前1041年
應旣簡。
則所留意何事
益之戒舜。
周公之告成王
眷眷致意
不出於抑逸樂而勉嚴恭
則當此側身之日。
所其無逸之義。
不可不爲 殿下誦之。
而亦一聞於 貳極之聆也。
因繼陳必遞之義。
批曰。
省卿之懇。
若見卿焉。
而所陳亦剴切
予用欽歎
然非其時也。
噫。
頃年之批。
亦諭大鵬之敎。
以予凉德無能
近卅載臨御
治不徯志
世道日渝。
吾民日窮。
是誰之愆。
幾年講學
而徒歸欺人。
大鵬不搏。
無異衆鳥。
自愧其敎。
是亦欺卿。
欺卿欺人。
此何人斯。
中夜興思
拊髀嘆息
噫。
元良代理
曰予惓勤。
况昨冬以後
人子之心。
雖勉承 慈敎
遙瞻 懿陵。
心焉若墜。
而又當六旬
追憶庚子
心亦都冷。
雖無恒日苦心
能爲乎。
至於祈雨
已諭諸臣。
吁嗟昔年愛恤赤子
一民被澤于予。
而今將盡劉。
及此時。
何惜一身
何恤寡躬。
正軆昔年何惜肌膚之敎也。
今卿之章。
予則曰非謂勉也。
宲挑我心也。
李惟秀之非其職。
甘心舊習
駭擧可駭
卿之撕捱。
予則曰過。
一向强迫
非敬大臣之意。
承旨偕來者。
無節拍貽弊多。
先命入來
欲以手書許副。
而其猶戀戀于心。
欲諭不諭。
今於卿章。
若不許副。
亦欠
于誠。
故今方整衣以坐。
能手諭。
呼寫苦心
副相職。
噫。
今日之擧。
非欲伸卿。
宲欲致卿之意也。
旣解其職。
西樞漫職。
先卿曾莅之府也。
卿須軆小子懃之志。
先卿爲國之忠。
卽日登途
謝中樞之任
 二十五日。
拝判中樞府事。
九月十一日
 上幸 昭寧園
坡州迎送
 命隨駕
附奏辭。
十七日
禁衛提調
十二月
發京行。
翌日入城。
 
時加上 肅廟諡號陳賀
公爲參班入來
二十二日
謝 恩。
 祗迎時
 東宮司鑰下令曰。
勿爲祗迎。
二十五日
參 賀班。
承 命入侍
三十年甲戌。
(公六十三歲)正月初一日
參 候班。
翌日上書還鄕
二十三日
 命放歸田里
公元前1022年
 先是己未
以 昭寧園事。
被 嚴敎削職
至是湖西幼學李煕上䟽
語及 昭寧園忤旨
 上曰。
某年李某所達。
極爲無狀
此流乃所謂名流
而世
兩班也。
吾所痛心者此也。
領相金在魯曰。
李某其時奏語。
中間被罪
厥後累年任使
至陞輔相
則到今追罪
極涉過當
 上乃呼書傳敎曰。
今者煕運煕運也。
卽有本也。
意雖回譎。
在廷臣僚中。
不知大義首唱恠論者。
卽其本也。
王者處分
何治其末。
噫。
無此類。
今何有煕運
周甲暮年何歲。
而又覽此章。
心焉若墜。
于今泯默
其曰爲人子之道乎。
頃年雖已處分
到今日。
不可不尤嚴正
判府事李某
特收職牒。
放歸田里
三月二十三日
給牒叙用
仍復拝判中樞府事。
 
筵中。
領相金在魯奏曰。
大臣譴罰
事体甚重。
頃日判府事李某
以二十年前事。
中間亦旣被譴。
又復追提。
至施重典
宲涉太過
故臣爭之不得
今經累月
宜有 恩宥
 上曰。
其時李煕運之言。
愴懷亘中。
有此處分
伊後思之。
一事兩飭。
事涉過矣。
判府事李某
特爲給牒叙用
閏四月初六日
上書辭職
 不從
三十一年乙亥。
(公六十四歲。
)三月初四日
有逆獄。
進詣坡州
上書待命
 時逆志獄發。
亂賊伏法
 國是大定
 親臨頒敎
公元前1013年
有日
公以戊辰䟽語罪案
不敢入城參班。
出次坡州
待 命上書
畧曰。
當此討賊之日。
無由自效沐浴之義。
廢闕常分
窮人之無歸。
自念頃年一䟽
陷於伸救罪人之科。
惶懔悚蹙。
無地措躬。
論以拝憲。
自有其律。
席藁胥 命。
顯戮是竢。
 答曰。
覽卿之懇。
卿之爲國血忱
 聖上洞燭
余亦知矣。
何必若此引咎
且今頒告
與他有異。
卿須念余之諭。
其卽入城參班焉。
十七日
扈衛之報。
待 命南門外
承 命謝 恩入侍
因被削黜之 命。
 
公聞 宮城扈衛之報。
達夜馳進。
待 命於南門外
 上命入侍
公入 闕謝西樞之 命。
 上使中使扶腋以入。
公進問 候畢。
復奏曰。
之前負犯
萬死難贖其罪。
從此不敢自處恒人
罪戾仍以層積。
頃日經宿 幸行之地。
距臣所居爲百六十里矣。
 行朝起居
無由得聞。
故雖進伏 園陵之側。
以承藥院之候。
咫尺 輦路
終闕祗候之禮。
臣分人理
俱爲虧缺
此臣之罪一也。
亂逆何代無之
豈有逆志賊徵之萬萬窮凶者乎。
臣在𤱶畒之中。
獄情漠然不得聞。
而只以 朝報所出
之。
憤痛之極。
心膽欲裂。
 聖上連日 親鞫。
而臣則偃息鄕廬。
不能效奔問之禮。
臣分人理
又爲虧缺
此臣之罪二也。
天啓 聖斷
處分赫然
諸賊定罪
國是大定
此宲 聖上深惟禍亂之源。
痛絶凶賊之本。
爲生立極
萬世慮患
昔之昏迷陷溺者。
擧皆煥然醒覺
上告宗廟
而又 親臨頒敎。
凡有秉彛者。
孰不𨃃蹶趍參。
而臣則只爲離次陳章
草草首罪之辭。
上之 小朝而已
臣分人理
又爲虧缺
此臣之罪三也。
幷計前後二罪
則臣五大罪矣。
臣豈是朝衣朝冠
出入於 前席者。
而臣昨聞 宮城扈衛之報。
卽爲發行
罔夜馳來。
不敢遽入城中
待 命於門外
近侍宣 命。
諭令入侍
急於奔問。
冒沒登對
昵近 天光
更無餘憾。
伏乞亟治臣前後之罪。
使公法無廢。
臣分粗安
不勝幸甚
 上曰。
所陳過矣。
臨御三十年。
治不徯志
今幸宇宙復明
人心覺悟
此政寅協爲治之時。
處分前一日事。
並附之先天
卿之所陳。
雖出苦心
豈有從之之理。
對曰。
先天之敎。
雖出於 天地之量。
幷育群生之意。
 聖敎勤摯。
孰不感歎
人臣事君。
廉隅爲重。
臣若負此五罪
晏然如無故之人。
入 闕廷
進參鞫事。
則隷儓下賤
必曰是夫也身負大罪。
揚揚行公云。
則其爲羞恥
當復何如。
臣之今日入對
只爲畢陳血懇
冀蒙重勘而已
非敢有一毫私意
便文自掩之計也。
伏乞亟被重律。
俾嚴 國法
安賤分。
 上曰。
卿之若是引罪
其心是矣。
卿雖廉義爲言
予以不復追論往事
丁寧下敎。
予亦斷定於心。
卿雖欲自伸廉隅
豈可使予爲欺心之事乎。
若罪卿等則前後言者
豈不多乎。
决不可爲之。
勿爲過辭
同寅協恭
是予之望也。
對曰。
 聖敎若是隆摯。
豈不感激奉承
而此罪未勘之前
則臣雖欲冐沒行公。
無顔面。
何以自現於咫尺之地。
而又何以見滿庭臣僚與吏隷乎。
 聖上以前後言者之多爲 敎。
聖王之治
懲一礪百。
行罰當自貴近始。
臣若被罪則 國法豈至虧廢乎。
 上敎又示持難之意。
責以寅協之道。
又對曰。
同寅協恭
非不欲爲。
而未被罪之前决無承 命之理。
臣雖不肖
職忝大官
百官之所矜式
放倒廉隅
四維不張。
豈不羞辱 朝廷之歸耶。
臣固庸愚
百不猶人
而亦能稍知自愛其身。
辱朝廷辱其身。
何所矜式乎。
簪履 聖念。
不終棄。
被罪之後
若蒙使令
水火燥濕
不敢避。
同心國事
爲萬一報效之計。
臣豈欲復辭也。
 上又不從
下敎縷縷
聽瑩未能記。
又對曰。
未及肅謝於 三殿
請退肅謝後。
因爲退去之意敢達。
 上曰。
不欲更爲入侍
退去耶。
對曰。
臣之入 侍。
只爲力陳私情
卽蒙勘處。
而情誠淺薄
終未準請。
惟有退伏私次。
泥首俟命而已
何敢生更爲入侍之意耶。
 上曰。
卿之心貴矣。
挽留豈無其道。
不爲者。
盖有所諒。
予當招問諸大臣而决之耳。
對曰。
臣旣忝居同列
大臣不忍面斥其罪。
伏乞特蒙 睿斷
使國家刑法無乖
則若臣追愆訟罪之心。
庶可少安矣。
三大臣追入。
 上曰。
李判府之言如此
何以處之。
領府事金在魯曰。
李某前䟽非矣。
今番處分之事。
不擧論。
外議崢嶸
未知所請罪者。
只指頃年上䟽事乎。
以不爲擧論處分事乎。
其䟽中雖有云云
此則指䟽首所擧窮㐫極惡之賊而言者矣。
 上曰。
此則今始初聞。
豈其然乎。
公曰。
臣之不肖
不得朋友
豈敢得之於 君父乎。
領府事於臣年則爲十年長。
情分三世之交也。
臣有兄弟之義。
領府豈有
臣之心哉。
特陳其外之如此。
之前䟽。
引罪爲主
不能張皇開陳
但曰當此討賊之日。
亦無由自效其沐浴之義云者
語雖草草
懲討之義皎然矣。
以此句絶
屬之於志徵諸賊。
上文已言其快伏王法
沐浴之義云者
文義不當
此指在廷諸臣同聲懲討。
而獨不能爲之之爲罪矣。
 上曰。
文字豈不難乎。
領府平日以卿爲峻。
不能平心以看之故也。
此亦卿之自反處也。
本文仁者見之。
謂之仁。
智者見之。
謂之智。
非專屬今日事而言。
今日所奏語。
可謂洞快
三大臣皆不能聞之。
卿其傳之。
公畧擧數三語曰。
所奏如此
 上曰。
予將依判府事所自請而處分矣。
等之意。
今則於判府事渙然乎。
金在魯,兪拓基皆曰。
渙然矣。
金尙魯曰。
渙然矣。
原任書語不善
施以責罰爲宜。
公遂先退。
 上曰。
予欲罷職
何如
魯曰。
此則似輕。
 上沈吟下敎曰。
若加於此
李判府豈不下去乎。
魯曰。
 上必欲用之。
則雖下鄕
若復敦召。
豈不上來乎。
則不必拘矣。
 上曰。
卿等皆以爲渙然
予心甚喜。
予之苦心始遂矣。
又敎兪判府曰。
予知卿與李判付。
彼此領袖
故每於卜相
際。
咨且未果
今則更無難處事矣。
又曰。
處分當卽退去耶。
魯曰。
旣稱被罪此後
更無撕捱之意云爾
則旣知其旋有處分。
豈可退去耶。
 上曰然矣。
傳曰。
判府事李某往日之事。
予亦曰不渝舊習
其所非斥
亦非專出公心。
今前混沌前事也。
于今人心大覺之後
予則已付先天
今日入侍所奏。
義理快晰。
自當其律。
其心可知
若此之後
其復覊縻
豈誠宲底道理
宜允其請。
快明往日義理之晦。
亦伸大臣四維之方。
判府事李某
特施削黜之典。
四月十三日蒙放。
十七日叙用
拝判中樞
 上問李判府方在何處
靈城君曰。
削黜後連城外
扈衛罷後還鄕矣。
二十二日
入城謝 恩。
入侍
 登筵
公曰。
負釁如山
鈇鉞之誅。
無以自逭。
而 聖上典貸。
施以薄罰。
未幾 恩除又下。
雖是天地生成之德。
一物不及
而豈啚至於斯耶。
頃者帳殿
旣承自反之 聖敎
不敢文字
更有所陳暴。
而今承恩
遽爾冒出。
罪尤大。
不知攸達。
 上曰。
往事勿說。
頃於帳殿
卿之所奏。
出於誠心
已有定。
故卽爲處分
而叙命旣下。
則其在待大臣之道。
宜有敦諭
而不諭者。
以卿必不以前事爲嫌故也。
公曰。
昔臣新免喪
以副學入侍於此堂。
進講詩傳
親承 玉音
今則伸孝無所
惟以忠爲勉矣。
臣何敢不竭心以副。
而臣不才迂濶
涓埃無效
流落鄕曲
數十年矣。
雖在𤱶畒之中。
雲天之瞻。
何嘗少弛
屈原之辭。
公子兮未敢言者
政臣之謂也。
臣方欲姑留。
未知更有何說話
人言若來則無如之何
若不來則當自處平人
垂死之境。
得爲平人
宲是天幸
 上曰。
卿所陳中一轉語誠是矣。
時時崢嶸
三司合辭之論。
不日將發。
親朋危惧
無敢來見。
子弟日夕焦遑。
不勝憤。
恬然無幾微色。
讌笑如常
就枕
鼻息如電。
家人仰質曰。
時論傍觀代怖。
而公獨不動心何也。
微笑曰。
吾無定力。
何敢望古人萬一。
而但點檢平生行事
不曾得罪於 君父
未嘗獲咎神明
時輩之操人雖急。
未必售其計。
脫或使我終被死罪
 國家大臣之道。
自有次第
亦何豫憂而慽慽也。
五月初一日
入侍 小朝
 公曰。
臣之離違
積年矣。
願一瞻 睿顔。
 令曰
公元前973年
依。
公曰。
 邸下自冲年
溫潤之色不足
故 大朝以此爲有病患
而紅疹之後
有勝於冲年矣。
因曰。
爲學致治固難。
而其要不多言
惟當於理而已
當於理。
在於在我之權度如何耳。
權度不失其宜。
在於明吾心耳
此心旣明。
則動與理合
何往而不然
如是
邪沴無以其間
邦家可以永亨休祿矣。
 令曰。
軆念不忘。
公曰。
臣在𤱶畒之中。
窃伏聞 邸下因宮官故事
有所述作
得其二三篇
伏以讀之。
見解之高出尋常
臣誠不勝慶喜之忱。
然而知爲始行爲終。
 邸下必於力行上加勉焉。
 令曰軆念
公曰。
出身之初。
戊申
備問郞之列。
其後出入 經幄
亦踰十年
有以深知 大朝至仁好生之德矣。
 大朝嘗下敎曰。
兒時一小虫。
宮人見而責之曰。
微物
不可無故而殺之。
深戒於此
以不嗜殺爲心。
皇天眷佑
生此元良
夫天不能長施雨露
而時以霜雪威之。
彼自干天誅者。
不可不嚴懲討。
然而大化陶鎔
使自消融
不得已然後
刑罰可也。
故曰聖人大德曰生。
 邸下新經大獄
親見 大朝處分
必軆 大朝好生之德。
以啚無
疆之休焉。
 令曰留心
初六日
入 侍忤 志。
命中道付處。
 時 上親御南門
正刑逆囚。
献馘進覽
公進曰。
如此㐫賊
往牒所無。
今日臣子者。
孰不欲食其肉。
而當此靜攝之中。
首級 親覽
或恐有損於聖軆矣。
 上曰。
李某極非矣。
予豈爲監刑而來此乎。
忠淸忠州付處。
五月
 特叙拝判中樞府事。
 左相金相魯奏曰。
李判府事以不必 親臨受馘之意陳白
其心無他
大臣付處。
其罰不輕。
宜有 參酌之道矣。
 上曰。
予亦有思矣。
傳曰。
頃者處分
不過嚴其律。
處分雖重。
愛君之心已知。
放送叙用
拝判中樞
因下敎曰。
因爲下鄕可慮
如是傳敎
配所直向所居之鄕。
則不京中
而自門外有路耶。
承旨曰。
還到京江
門外踰綠磻峴而去。
則不京中
直向其鄕矣。
 上曰。
當初入侍
以留在京中爲達。
其心誠是
其言誠貴。
如是下敎後。
豈可更尋鄕路耶。
二十日
入城待 命。
承 命入侍
 承旨判府事待 命之啓。
 上曰。
待命
 命
入侍
公入闕。
不爲謝 恩。
直爲入侍
不問 候。
進前俯伏
 上曰。
卿不謝恩
不爲循例當爲之言。
必過執矣。
公曰。
不肖無狀
以至於此。
 天地父母之前
可不直陳
行至近城之地。
聞名出賊招。
自不覺憤痛弸中
靈城君作書於臣。
以爲胥 命過三日
所遭與臣同云矣。
 上曰。
聞卿之言。
先卿
予心惻然矣。
公曰。
在京供職
不敢承敎
而亦不可長往矣。
 上曰。
當直往乎。
卿亦幾何生世
予旣留卿。
須留在也。
公曰。
 親鞫未收之前
則當留在矣。
 上曰。
姑留。
召見矣。
公曰。
臣當脫帽而請萬死矣。
今雖入來
决難更入矣。
六月
峴 儲慶宮動駕陪班。
承 命入侍
 是日
公聞有張姓儒生䟽。
爲說罔測。
至請重律。
待命門外
 上命待命
因 命入侍于 儲慶宮。
云云
(筵說有 儲慶宮握手心腹之敎。)
上書引罪
兼謝月廩
 不從
 書畧曰。
宮門入 侍之夜。
毋論禮數曠絶
所以開示淵衷
洞察微忱
有餘蘊。
於是不但𨈬命之獲全
方寸在中者。
亦被於昭回之光矣。
是將與今春 睿批中爲國血忱予亦知矣之 敎。
肝肺
死且不朽
不知釁累賤臣
何以得此於 兩朝之下哉。
向來張儒之書。
爲言至爲叵測
指擬至爲㐫穢
必欲駈納族滅之案。
此非以其罪而罪其人。
卽是爲其人而成其罪也。
苟使成罪。
何患無辭
臣誠不肖
百無一能
愛君如父。
奉公如家。
得之於彛性。
受之於庭訓
而今白首垂死之日。
陷此大僇
蒙此不㓗
出沒人鬼之關。
宛轉刀俎之間。
寧不悲哉。
溝瀆之諒。
臣豈以非是不爲也。
庸懦不能
忍詬含痛。
頑然苟活
杜門屛伏
不見人面而死。
卽臣區區自處義然也。
因謝月廩
 答曰。
向來 聖上在上洞燭
余何多諭。
不腆例廩。
其何過辭
卿須安心勿辭。
亦爲領受焉。
上䟽辭職
且辭留都之 命。
 時 上有陵幸。
以公爲留都大將
陳䟽。
以儒䟽事。
引罪請改。
 答曰。
留都已諭以安卿焉。
九月二十日
 除軍資監都提調
二十二日
上䟽陳勉
 優批。
因承 命入侍
 時 上因領府事有嚴敎
不進水剌。
公上䟽略曰。
達宵焦迫
腔血殆盡
卽今神氣
無以甄辭綴文
以祈回天
只將漢臣所謂宗廟太后何哉一句
語。
流涕而誦之。
 答曰。
頃於誕日候單。
知卿入來
今見其章
若見卿焉。
噫。
白首暮年
止風浪。
澌薾却食。
事今順了。
上告下布
何不食焉。
愛君陳章
有何咎哉。
卿須軆小子懃之意。
安心善攝焉。
因命入侍
又遣史官 下敎曰。
入侍處所
有兩峻嶺
可能行步入侍耶。
對以承 命入侍
顚仆入侍矣。
 上命小宦扶入。
諸臣進伏。
 上曰。
行步近來似少愈矣。
公曰。
私分萬萬惶恐
而閤外則別監。
內則小宦扶腋。
故堇免顚仆矣。
 上曰。
 儲慶宮門握手時。
已悉予心腹之言。
君臣之間。
貴相知心
心想如此
聞卿連住城中
此後則揮之不去可矣。
公曰。
在鄕。
豈臣之本心哉。
臣以市井之臣
生於輦轂
免喪之後
登筵前。
其時 聖敎
尙今銘鏤而不敢忘。
豈有一日離遠京闕之意。
而臣之頃年一䟽
卽臣之訟罪無窮者也。
此䟽之後
臣雖欲留在近京之地。
何可得也
由是流落十年
今乃以罪爲榮。
來在京城
朝夕瞻依
奉朝請
卽臣之願。
而臣之無京第。
自 上旣已下燭
祠宇移來之處及 御書奉安之所。
尙未能定。
故家屬皆在鄕家
歲末欲請暇下去
來家廟矣。
 上曰。
公元前783年
心旣如此
雖作省掃之行。
予不疑其仍留矣。
卿在京城何異先卿之在也。
禁酒之令。
非謂自足
今日告于 慈殿曰。
行一難事行令不難。
禁酒之故。
如老論之强黨。
亦皆服從爲達矣。
以此吾心則决矣。
宣化門之殿座後。
豈不以眩氣陳戒耶。
此出於簠簋不餙之義。
卿心豈不知之乎。
公曰。
臣之情地
豈敢有所論列
而 衮職闕遺
 上躬保護
則又豈可不陳所𢙇乎。
臣之在玉堂時。
因灾異陳戒。
轉及酒戒
 上敎丸藥以酒吞下。
亦和水進 御。
三十年奉信此 敎。
自經宣化入侍
宲欲溘然無知
而不忠無狀
終不能明白陳戒。
只以微婉之辭。
略陳所𢙇。
今於三四年後。
追記前言
有此 下敎。
誠感泣。
不知所達。
臣於前日
以抑戒仰勉。
武公之自警。
多端
大抵酒爲大。
賓之初筵可見
而抑戒中論酒失處。
亦數端矣。
武公所以睿聖
年旣耄荒之後
乃能惕然返顧
知非知悔之爲貴。
今 殿下不待一人之言。
斷然行禁。
何異武公之抑戒乎。
令一定。
豈有變更之慮。
而更願加勉。
俾克有終
卽臣之望也。
 上曰。
所陳誠是
心如金石
而人老則亦有所不可知者。
予以是爲惧。
 上曰。
李判府強疾而來
先爲退去好矣。
三十二年丙子。
(公六十五歲。
)正月初三日
上箚辭賞典
 不從
 時尊崇禮成
公製進 尊號樂章皇矣曲
蒙熟馬面給之 命。
上箚辭 賞。
 答曰。
今玆賞典
式遵舊例
卿須安心勿辭。
領受焉。
三月初五日
承 命入侍耆老之會。
 時 上召耆社諸臣。
 特召公入侍
敎曰。
李判府事
李奉朝之子也。
耆社則雖不得入。
老人會則足足參矣。
 慈聖聞召見耆臣
賜饌物故召之。
召見於此處者。
宲出追惟昔年之意也。
卿之名。
旣入於此
無異耆社矣。
語間。
公曰。
每欲仰達。
而事係私家
不敢發口
今因 御製表石事。
冒昧仰達。
頃年書下 御筆
褒奬先臣者。
謹已奉安閣中
而臣之未赴北藩也。
承 命入侍
 上敎若曰
予之書下。
亦欲刻之表石爲敎。
故謹具石子
將欲摹刻
而取考當日日記
記註未備。
 聖敎初不載錄
故以趑趄
不敢始役。
敢此仰稟。
 上曰。
其時有下敎。
載錄可也。
九月初七日
入侍 診筵。
十二月
參 親鞫。
 凡二十餘日而罷。
三十三年丁丑。
(公六十六歲。
)二月十日
乞暇省先墓。
○十四日。
聞 中宮患候猝劇。
夜馳入城。
 十五日
 貞聖王妃昇遐
參哭班入侍
公元前923年
 是日
 中殿昇遐于觀理閣。
 上命政院李判府事入來與否問啓。
公卽爲入侍
 上曰。
今年六十四歲矣。
白首期服
元良豈不悲乎。
公曰。
 聖學高明
洞燭萬理。
臣不慮過哀而傷 聖躬矣。
然以閭巷人言之。
伉儷義重。
當作何𢙇也。
 上曰。
予自戊戌
連遭大小喪變。
世間豈有如許人乎。
公曰。
人之壽高則或値喪慽者。
理所然也。
不必過爲疚𢙇。
且人無貴賤
而老則心易弱。
臣等切爲仰慮。
上曰。
予則無所疚。
而今元良哀毁之狀。
何以抑之乎。
公曰。
臣不知醫理
凡人外肥則必內虛
窃爲 東宮憂之。
承 命直宿扈衛三日
三月二十六日
 仁元王后昇遐
 是日
 慈殿昇遐于永慕堂
進參哭班。
直宿扈衛廳。
四月
献疑九議
 献大行王妃卒哭
隨行於 大行大妃卒哭後議。
大行大妃因山隨駕時。
 明陵審當否及服色再議。
 大行大妃發引時。
 殿下隨駕路由正門當否議。
 太廟由文
通稱曾孫
與 永寧殿讀告門外當否議。
五禮啓殯條。
前三日告 廟議
虞祭行於山陵當否議。
屨制依集禮啚改成當否議。
贈玉帛 題主奠。
 親行當否議。
啓殯時追行散垂當否議。
援引禮典
且據舊聞
一一仰對。
合禮意。
其散垂議末。
兼附所𢙇曰。
若臣區區憂慮之忱。
不但止於散垂一節而已
自夫奉 諱以來
至哀所發。
有時而過焉。
雖使匹庶少壯者當之。
尙有毁滅之憂。
擧國含生
不爲心寒
天時流金
嚴廬湫隘
終夕 衰麻引接
間又達宵。
潛銷暗礫中致傷之端。
已不知其幾許
而來當行之節。
又是三百年 列朝所未行者
萬一宿症倉卒而發。
則將奈之何哉。
夙夜懸結
焦火在中
而猶不能叩額陳請
此臣萬死之罪。
積中之發。
輒此附奏
 上謂大臣曰。
今番收議中。
李判府献議下。
又有憂慮之說。
予爲不甚緊之收議。
遭此大臣
勉之言矣。
八月
以庭試 命官召。
上箚辭。
再召入參。
三十日
拝內局都提調
上箚辭以病。
 許解。
遣 御醫看護
公病中聞內局之除。
上書 東宮
不準辭。
復上箚 大朝
 批曰。
卿之軆先卿爲國竭誠
常欽歎。
月祭班。
必欲伸忱。
至乎若此
爲卿悶焉。
內局都提擧
特爲許副。
以便卿心。
須軆此慇懃之意。
安心善攝焉。
十一月十一日
 命入侍
附奏以病辭。
二十九日
上箚引病辭太常提調
 許解。
 
公以病三朔未能快復。
太常有 練主陪詣事。
不可替行。
故陳箚乞免
 批曰。
幾朔勞悴
豈無其恙。
頃聞爲卿悶焉。
覽卿之箚。
今已三朔
不快瘳。
由於兼以日寒之致。
凡諸不參。
其勢固然
常提擧
所重在焉。
特爲許副。
以便卿心。
須軆此慇懃之意。
安心勿辭。
亦勿引咎
其須善攝
用副小子之意。
進疑禮七議。
 献祔謁 朝祖以下室移安翼室議。
 永寧殿 德宗室祝式議。
 徽寧殿祝辭敢告當否議。
 德宗室祝式再議。
 朝祖同行永寧殿 先祭後
祧當否議。
 王世子禫月服色議。
 王妃喪禫後魂殿用樂議。
公元前779年
三十四年戊寅
(公六十七歲。
)正月初六日
留都之 命。
上箚以病辭。
 許解。
 時 上幸 園陵
 命公爲留都
公以病上箚辭。
許之。
遣 御醫看病
三月
修文忠公遺集
 文忠公文集
刊行已久。
而間多訛漏
公病之。
積年搜拾釐正。
至是手自序次。
補遺正謬。
始成完本
又稡集諸賢挽,誄,碑,狀,題,跋文字爲附。
比舊本頗詳。
將欲鋟梓未及焉。
七月十四日
留都之 命。
上箚辭免
 公以病辭留都之 命。
承安調攝之 批。
仍命御醫看病
八月十二日
拝領樞府事。
三十日
入侍明政殿。
被 嚴旨罷職
公元前773年
 是日
 上臨明政殿月㙜涕泣
 東宮席藁時敏後庭
公聞報。
急入 闕肅謝
領相兪拓基,左相天輔已入侍矣。
追入求對奏曰。
聖人遭憂事變也。
處置各有攸當。
 殿下典學四十年
公元前779年
等之仰望
 殿下自期
何遽不及三代
而今乃處君臣父子之間。
動失攸當。
此臣之所痛心也。
上曰。
今又責予。
予當退歸矣。
仍欲起立
左相曰。
李某之言。
辭不達意
請令更陳其所𢙇焉。
公曰。
臣之言。
辭不達意也。
人臣之義。
在 大朝責難大朝
在 小朝責難於 小朝
 殿下何必專責難於 聖躬爲非耶。
今日之事。
毋論等之心。
六軍萬民
莫不延頸死者
爲是吾君之子也。
惟其有 宗社神人之托。
日夜兾望
惟願過失之無聞。
不幸有過失。
而亦不欲彰著者。
天理人情自然
若言所以然之由。
卽爲是吾君之子也。
以此言之。
 殿下之於 東宮
卽是一軆
又何可分而二看耶。
一軆而分而二視之。
此臣之所痛心也。
臣於年前。
敢以遠佞斥讒之意仰勉。
語未卒。
 上曰。
予將處分卿矣。
仍傳曰。
一時奏錯。
固非異事
關係重處
則其流之弊。
不可防漸
噫。
君臣父子
五倫中二也。
吁嗟其間
豈敢曰二曰一。
頃者二重處分
意盖深矣。
今日所奏。
誠是意外
人君飭勵
宜先大官
領府李某罷職
公待曉鍾
自 闕下南門外
翌日
出寓龍山
舍。
時上危惧
所難言。
同 筵諸臣。
亦莫敢直陳。
而公洞言兩宮一軆無貳之意。
以明諸臣一兩宮之宲。
中外翕然歎服
異趣之斥公者。
自此更不敢疵議焉。
九月初五日
特叙拝領樞府事。
 傳曰。
苦心雖知。
處分意深。
飭已行矣。
領府李某叙用
是日政。
西樞
又以副擬除司譯提調
翌日下諭曰。
漢高豈不云乎
今番之事。
卿則爲國血忱
則不諒卿心。
而雖若此
卿奏過於逶迤
予敎由於苦心
而其飭者非一時之觸也。
亦有苦心
若此
旣知卿心。
故示余苦心之後
其豈曠日
旣已特叙。
往事何說。
近臣所奏。
處於江郊云。
噫。
卿之軆先卿之志。
思其君之暮麾不去。
予已知矣。
處分之日。
必尋鄕。
予亦諒矣。
而今聞所奏。
雖嘉卿意。
使卿到此。
良由誠淺。
於卿何有
卿須軆小子曲諒之意。
今日國事之艱。
其勿棲遑江郊
卽日入城。
用副此意。
附奏以承 命入城之意。
三十日
謝西樞之 命。
十二月十一日
 上候違豫
參候班。
公元前778年
三十五年己卯
(公六十八歲。
)正月初七日
參 賀班。
 
以 聖候平復陳賀也。
十二日丑時
考終于會洞私第
 公參賀儀後。
微疾數日。
起居不甚異於平日
是日昏後。
忽悠然而逝。
赤白氣自寢室晃明。
直亘于南山之上。
人皆異之。
公病中欲邀二三同宰。
托以國事
李參彛章來謁。
握手語曰。
吾非怕死者。
而常恐死不得其所矣。
樂善堂入侍
欲以自明不得
 明政殿入侍
極欲痛陳被罪徑退。
陳賀後。
欲以一䟽痛言 兩宮一軆之意。
復伸遠佞斥讒之說。
而且或有不安於 春宮
趑趄未果矣。
今忽病臥
吾知其難起。
爲國一死之願。
今將已矣
當爲負國之人。
死將爲不暝之鬼。
吾有子而年𥠧未釋褐。
欲以此事托屬於某某人未及見焉。
子其勉之
須將第一義
以扶我 宗社也。
是夜卒逝。
後五年。
李參彛章來見公之子曰。
吾未得一暴。
不能以死自明
吾負翟黑子云矣。
翌日 診筵。
中官以逝單告。
 上驚抵掌嗟歎
再問果卒乎。
仍顧諸臣曰。
領府事果卒矣。
向者自鄕上來
仍留在京。
可見爲國之心。
且其言曰。
以臣心之覺悟推之。
可以知 聖上建極之功云者
言是矣。
大臣零落如彼。
愴然
 命承旨書隱卒 傳敎曰。
噫。
領府事。
以奉朝賀之子。
下知遇其君。
末梢廓然其心。
老而冞篤爲國竭忠
爲予揮不去之臣。
頃者入侍
不過若干日。
而豈意聞此報。
聞甚訝之。
却疑非眞。
愴悼曷諭。
凡諸等事
例擧行。
俸祿三年仍給。
其子待闋服錄用
以示予意。
○十四日。
 上曰。
予聞中官奏李領府事卒。
驚起抵掌
史官見之。
或疑常時抵掌之擧。
而予本不然
聞此而驚故也。
十七日
承旨李起致祭
祭文親製。
(見下祭文卷。)
 
三月二十五日
葬于豊德鵲谷艮坐之原。
與尹夫人徐夫人行品字祔禮。
後沈夫人追祔左。
公元前776年
 三十七年辛巳
 上曰。
領府事以其父之子
能守父志。
暮年爲國之誠。
靜夜感歎
凡人久則相忘
而予則雖久不忍忘焉。
仍下嗣子調用 傳敎
公元前768年
 四十五年己丑七月十六日
以孝定諡入 啓。
後上曰。
人皆得美諡
而獨於故相未焉。
予當以忠字賜祭矣。
仍 命承旨李性源。
持 親製文致祭
(見下祭文卷。)
公元前763年
 五十年甲午八月二十日
公子敬倫登科
 上曰。
李敬
倫果爲之矣。
故相予至今不忘。
而今始爲之矣。
○九月十三日
敬倫入侍
 上曰。
當此日。
不見故奉朝賀父子
獨見承旨入侍
予心何如
○十二月二十八日
 上曰。
歲將暮矣。
相安在。
不無歲饌。
仍有未太之 賜。
公元前762年
 五十一年乙未十二月二十九日
敬倫承旨入侍時。
 傳曰。
入侍參贊官之其父故相。
忠貫宇宙
噫。
戊申年
年三十五歲矣。
玉堂南床入侍
今予八十三。
參贊入侍
萬古稀聞。
况有子登科
參贊入侍
可謂報本
特加一資
敬倫又以承旨入侍
 上曰。
相爲朝賀乎。
對曰。
臣祖爲奉朝賀
而臣父未爲矣。
 上曰。
予則以奉朝賀知之耳。
對曰。
於登 筵時。
自 大妃殿以耆舊大臣環瓜 賜饌
故臣父請入耆社矣。
 上曰。
果然矣。
入暮年。
故相焉在。
下祭輸送 傳敎
公元468年
 正宗八年甲辰
 惠慶宮加上 徽號後。
敬倫諡號犯諱事
陳章乞改。
 宣蒙下該曹稟處之 批。
禮曹引例回 啓。
仍有依爲之之 命。
 十年丙午七月十二日
 上曰。
諡法無忠字則已
旣有忠字。
則不議於故相而何
 
十一年丁未四月十九日
左議政李在協入 侍時奏曰。
臣有耿耿者。
敢達矣。
相臣李某昔當賊臣尙魯鴟張之日。
後宮就舘之漸。
其時彈論
左右迭發
不少顧念
來留江郊
遅回屢月
翁主之生然後
始爲還鄕
臣之先臣
偕來承旨
往留湍上
備知主意所在
臣雖年尙少
亦能聞知其事。
而心有所歎服矣。
厥後 筵奏明剴切
危忠孤誠
可質神明
深得古大臣告君之軆。
 先大王亦爲之動容感歎者屢矣。
向來改諡 命下之後
尙不擧行
分付弘文舘
從速改諡爲宜
 上曰。
故相予所敬服者也。
至於黨論一事
自當別論
李文源之擢用
以故相李天輔之子故也。
豈以諡狀之未到而尙未改諡耶
左相曰。
此是改諡也
旣非初賜之諡。
諡狀有無
無可論矣。
 上曰。
予於故相。
豈有愛惜
而卿旣陳達
此後諡時
弘文館自當擧行
不必出擧條也。
 上又下敎曰。
人必以卿謂偏私所發。
而雖以金鍾秀峻論
於此無異論矣。
右相顧左相曰。
何以改諡耶
左相未及答。
 上曰。
以 惠慶宮徽號音同
有改諡之 命矣。
上曰。
戊寅一奏誠難矣。
左相曰。
不但戊寅
丙子
有 筵奏矣。
公元556年
 十二年戊申三月初一日
揚武諸勳臣家 賜祭傳敎時。
有故宰相吳光運,洪景輔議諡之 命。
仍傳曰。
記昔 先朝語到戊申
 敎以兩臣之忠。
不讓元勳
時有故相李某繼倡進對之議。
其功亦不可謂多讓於兩臣
晩來一着
予雖不忍畢說。
曾提是事
至有改諡之命
至多年尙無施行
况又逢今年
豈可拖過。
申飭弘文館從速改諡。
弘文館諡入 啓文忠,(勤學好問曰文。
慮國忘家曰忠。
)忠正,(慮國忘家正服之曰忠。
曰正。
)忠翼。
(慮國忠家曰忠。
思慮深遠曰翼。
)以文忠落點後。
 上曰。
故相諡號
今始爲之。
予心甚喜矣。
故相之初諡。
相簡所爲也。
毋論諡之美惡
成於渠輩之手。
豈可用乎。
○初三日。
敬倫入直捴府。
承 命入侍
 上曰。
予之欲召卿語此久矣。
而亦私事
尙未果矣。
前後有下敎。
卿其聞之否。
對曰。
知有 筵敎而間多未聞者矣。
 上曰。
予於故相。
何可忘之。
有行狀成置者否。
對曰。
凡係先臣事。
初不欲煩人
亦無向人乞文者。
墓道狀草。
不爲矣。
 上曰。
亦無神道碑墓表乎。
對曰。
亦無之。
而略擧生卒履歷立表
自爲之而已。
 上曰。
有誌文乎。
對曰。
此亦臣自
之而已。
 上曰。
年譜例而有成置者否。
對曰。
此則有之矣。
 上曰。
其冊予曾見之成冠後尹完給經濟子云云者
卽其冊乎。
對曰然矣。
 上曰。
此亦不欲煩示他人乎。
對曰。
出後藏家而已
亦不欲示人矣。
 上曰。
予有下問者。
而心有所不忍矣。
故相欲見某某人者。
果何人耶。
對曰。
先臣卒時
召見未果者也。
 上曰。
誰人耶。
顚末
詳言之。
對曰。
先臣作故前一日。
伻邀參判李彛章,參判徐志修,參判尹東度矣。
彛章卽來。
先臣與之酬酢
志修,東度適因次對有 命。
不得來見。
翌朝始來而未及見矣。
 上曰。
故相忌日
予何可忘也。
正月十二日
而自 內輒行素矣。
自內云者
卿能嘿會否。
對曰。
先臣爲國一死之願。
人能鮮知。
而豈意 聖明若是洞屬。
兼承此 下敎。
惶悚霣越。
不知攸達矣。
 上曰。
前後諡事下敎
當初諡字
追悔前過爲言乎。
對曰然矣。
 上曰。
其所議諡
由於偏論
而雖不然
厥賊所議。
何可議之於先相乎。
對曰。
 聖敎至當矣。
諡法至重
臣雖不敢發言
而厥賊所議諡
爲人而何一日安於心乎。
以此至慟在心
而自承改諡之 命。
闔門感泣
以至於今矣。
 上曰。
然則以其諡已題主乎
對曰。
初不延諡。
故未延諡之前
無題主之事矣。
 上曰。
卿方入直乎。
對曰然矣。
 上曰。
入直時其冊持來。
則予當取見。
前已熟見者。
則當還之而欲謄置矣。
此外亦有可見冊子乎。
對曰。
此時先臣立朝顚末
故成出冊子
其外不爲謄置矣。
○四月。
 傳曰。
相家延諡。
在今二十日云。
宴需書下。
令該曹郞官賚傳其家。
故相夫人在世云。
食物衣資
一軆賚傳存問後草記。
○十八日。
 傳曰。
明日故相李某家延諡時
承旨致祭祭文當親製。
以此分付
○二十日 宣諡致祭時
新撰祭文
(見下祭文卷。)
 二十年丙辰三月十五日
 傳曰。
故相之家。
視之自別。
以其有癸酉戊寅樹立
昔年此時
相父子煕政堂入侍時 恩禮
昭在記註
豈忍空度此日。
故領議政李某
承旨致祭
祭文當親撰。
親撰祭文
(見下祭文卷。)
  繼考
公元1095年
 乙亥討賊庭試時。
一儒生呈凶書。
 上命金吾洪象漢搜捕場中
公進曰。
八方多士咸造之時。
若 命搜捕則必當騷撓。
而渠旣呈卷
可知其意之自現。
何必費 聖念駭瞻視乎。
請少俟之。
 上良久下敎曰。
卿言是矣。
日暮後鼎衍果就捕。
公元1638年
 戊寅
樞吏以樂善堂殿坐馳告。
不俟駕
忙詣 闕下
原任先已來詣矣。
公曰。
諸公已會。
何不入闕。
若是齊會闕下乎。
原任曰。
姑未知何事
而聞有拒門之 敎。
故方待坐矣。
公曰。
此有大不然者。
不知何事
則固當送言。
期於聞知
如果難開。
則亦當排闥直入。
此豈大臣之軆乎。
小生當先入矣。
仍詣 閣外
中官以 上敎拒之。
公厲聲曰。
大臣出入
幺麽中使何可拒之乎。
承史何尙今不來耶。
與同入。
則 上御樂善堂退廳
 東宮席藁於庭下。
不爲上殿
石階而坐。
 上曰。
領府事須上殿也。
公曰。
 殿下使臣上殿
而 儲君席藁庭下。
臣何敢上殿乎。
 上曰。
領府何以聞知
如是入來耶。
公曰。
臣冒忝大臣之列。
 殿下臨殿而不聞。
則其可爲國軆乎。
 東宮席藁
未知何事乎。
臣欲奉問
果是 處分過中
則臣碎首石砌
以明 儲君之志耳。
 上曰。
卿其過慮矣。
領府事旣入來
東宮須速上殿也。
公趍詣扶上。
上曰。
予旣知卿自賓客
輔導元良
卿勿疑我。
軆此意。
終始輔導元良
此際原任並入來。
而上酬酢不得聞。
公與從弟判書公語曰。
爲國一死。
自是吾兄蓄積
若或浪死無補於 國事
則此將奈何
環顧 朝廷
無可與語此者
東村李氏中。
宜叔爲人
庶或動得。
而旣難輕易發口
君其商量試探也。
過數日後。
判書公來會語曰。
昨果往見宜叔
發言端。
宜叔曰。
吾果有此意。
而宲有力弱之慮矣。
相公兄弟之意如此
敢不樂從云矣。
公喜曰。
然則甚好甚好。
庶可知扶我 宗社矣。
 
公元1668年
戊申 宣諡時
 上曰。
故相諡號宴
卿當往參矣。
對曰。
適與一家日相値。
而在臣私義
不可不往參。
故雖晩後。
亦當往見矣。
 上曰。
故相諡號宴
豈不往耶。
必須往見可也。
故相之三月初八日
始返鄕廬事
向年筵奏。
可見其辦一死之心。
予則猶涉私情
不爲盡言矣。
對曰。
此非 聖上爲私之 敎。
故相之爲國一死。
臣亦有當時聽聞者矣。
故相居在同閈
故臣出身後。
往候頗頻。
而嘗見其臥病
自言筋力澌盡。
殆難復起
吾於乙亥以後至死之年。
皆 聖主賜也。
每欲爲國事一事
聖主所賜之年。
献之於 聖主
而今衰病如此
而 國事無可死之事。
恐爲不能待而溘然先朝露。
以此耿耿
臣聞此言。
已知其心之必欲爲國一死。
其言歷歷昨日矣。
 上曰。
然乎。
想其素定者然矣。
雖得美諡
相簡輩所議之諡。
豈可於此大臣乎。
今番改諡宣諡
誠爲多幸矣。
對曰。
向聞李某所言。
以爲 聖恩至此
不顧家計
必欲卽地受賜。
從速諡者
盖由感激之意云矣。
 上曰。
聞其家計淸貧
故予亦有所助給。
當自內宣下矣。
(此一條
未知誰家 筵說。
而當更考其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