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直庵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直菴集卷之十四
 墓誌
  
七代典設司別檢 贈積德秉義補祚功臣議政平洲府院君府君墓誌
公元1577年
公諱華國
字德夫
平山申氏。
高麗開國元勳太師壯節公諱崇謙始祖
 本朝左議政文僖公諱槩之玄孫
參議諱自準之曾孫
經歷諱末平之孫。
判書文節公諱鏛之子
貞夫李氏
外祖宗英富林君諱湜。
公以萬曆丁丑十二月二十二日
生于京第。
負質甚異。
氣宇軒豁
志趣堅正
篤學力行
文章粹然一代推尙
名論風猷足以世範俗者。
嘗取丙午司馬
仍復不屑公車
典設司別檢。
不肯就。
盖其濡染文節公庭訓
親炙金慕齋兄弟
道義自勉
節操自飭
而旣經己卯士禍。
且覩乙巳世變
無意於出爲世用
藏器自晦
以終其身。
迹其平生
畧與先祖宗簿令公旁尊西湖散人相類矣。
黃岡繼輝嘗擧公以戒其子。
沙溪先生少時
俾思與之齊。
沙溪士論折衷之際。
多引公說爲證。
同時士大夫尊仰之。
戊寅五月十日
考終正寢
享年六十二。
葬于衿川三星山辰坐戌向之原。
夫人尹氏祔焉。
夫人
公元1712年
靖公之後
僉正懷貞之女。
內行克修
懿範甚著。
長男文科判書磼。
壬辰扈 聖功
封平川府院君
推恩贈公議政平洲府院君
夫人亦 贈貞敬誥命
次監役礏。
上書先生寃。
爲世聞人
武科判尹砬。
平北虜。
壬辰征倭。
立慬忠州
武科兵使硈。
死事臨津
女長適贊成具思孟
次適僉知安景濂
之後人。
今至六七代。
九百餘人
而 章陵仁獻王妃。
卽具贊成女。
誕我 仁祖大王
癸亥靖 社時。
公孫議政平城府院君景禛,東平君景𥙿,東城君景禋。
曾孫判書平興君埈。
外孫綾城府院君具宏,綾川府院君具仁垕,綾豊府院君具仁墍,靑雲沈命世,南陽君洪振道
陳力贊謨。
啓封號。
公之積德累善之報。
至是大驗矣。
嗚呼盛矣。
其後顯者在玄孫判書汝哲。
五代孫則領議政平川君琓。
六代孫則校理承旨摠戎使光
七代孫則大司憲昉。
公之墓道顯刻。
固有宋文正公時烈表文
可以綿歷不朽
惟其幽堂誌尙闕焉者。
爲深可懼。
玆敢略有序次
以爲早晩納壙之地。
不勝愴惕云。
六代祖妣 贈貞敬夫人李氏墓誌
六代祖考漢城府判尹 贈領議政平陽府院君
公元1751年
申公諱砬
衣履之葬。
在於廣州實村大石里艮坐之原。
元配 贈貞敬夫人全州李氏之墓。
在於楊州金村眞漢里坤坐之原。
夫人之喪。
在於尹公少時
考縣監公尙無恙
及哭夫人
鍾情之愛。
權厝身後地旁阡。
遂成永窆之眞宅焉。
暻嘗尋拜塋域
相距數武矣。
夫人寔我 世宗大王九子義昌君剛悼公諱玒之後
蛇山君諱灝,東城君諱詢,錦溪正諱祺,縣監公諱聃命之玄曾孫女。
妣彦陽金氏
外祖郡守諱鋒
謹按尹公家狀
有曰公於 宣廟辛未
赴任晉州判官
夫人之官
産難捐世
公適以差貟出外
夢得一句
梅花得雨零。
靑竹含霜悲。
旣覺。
聞訃而歸。
反葬于其親山。
又曰。
夫人早卒無子女
墓在楊州羣塲里先壠側。
羣塲卽眞別稱也。
尹公嘗守北邊
掃平叛胡。
奏捷書。
壬辰
討倭殉節於達川。
事在朴文純公世采所撰傳文及宋文正公烈所碣文
子領議政平城府院君景禛。
奉 仁廟撥亂反正
上公元勳
贈公及夫人視其秩。
景裕御使東平君。
景禋知敦寧東城君。
並後配崔夫人出。
判書平興君埈,都正垓。
曾孫縣監汝挺,牧使汝拭,府使汝晢,判書汝哲。
玄孫議政平川君琓。
公元1712年
代孫平雲君聖副校理
六代孫提學昉,副率暻。
竊惟夫人以 王孫之貴。
忠臣之配。
名相之母。
不可以無誌。
不幸早世
年代漸遠。
今無以詳其生沒及德懿事蹟
而終不容無表誌壙以示來後。
玆敢略有叙述
早晩納竁之地。
不勝愴感云。
先考敦寧府都正平雲君和菴先生府君墓誌
府君姓申氏。
諱聖夏。
字成甫
號和菴
又嘗扁堂守拙
以先地名
或稱困巖居士
始祖太師壯節公諱崇謙佐麗祖。
統一三韓。
元功賜貫於平山
後從攻甄
事急代主死之。
漢紀信故事
至今配食崇義殿。
入 本朝
有諱槩。
左議政文僖公
號寅齋
相我世祖大王
與黃翼成,許文景
協輔太平
配享 廟庭
諱鏛
吏曹判書文節公
號韋巖
立 中宗朝。
靜菴慕齋先正
志同道合
世稱己卯名賢
 贈贊成諱砬。
漢城府判尹。
 宣廟朝。
嘗守北邊
大捷虜冦。
壬辰
征倭立慬忠州
人謂不忝壯節公孫
 贈領議政平陽府院君
謚忠壯
府君五代祖。
高祖議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諱景禛。
首倡大義
翊戴 仁廟
撥亂反正
以靖 社元勳
配享 廟庭
曾祖判書忠靖公諱埈
亦參靖 社勳。
封平興君
 贈領議政
公元1665年
府院君
祖縣監諱汝挺。
大受器。
未充德。
 贈領議政平寧君。
使諱汝拭。
 贈吏曹判書
考領議政平川君文莊公諱琓
號絅菴
德望行業
事 顯 肅兩廟
玄石朴先生
內外共貞。
以贊辨章
克繼文僖文節二公之蹟。
妣 贈貞敬夫人林川趙氏
監司遠期女。
白軒李文忠公景奭外孫
繼妣貞敬夫人草溪鄭氏。
趙夫人府君時。
夢麟之兆。
府君崇禎乙巳八月四日丑時
生于貞陵洞李文忠公第。
自幼端重夙成
誠孝天至
日侍議政府君側。
服勤就養
須臾無違
讀書藝業
不煩程督
窮晝刻苦
李文忠公亟稱其英敏出衆
而呼與作伴消日
逮委己於玄石先生
敬服神明
先生喜其雅靜寡慾
與共學。
手書洛閩格言勉之
則獲聞道義之說。
存心制事
不離於爲善行義。
而尤以禮法自飭
深被先生期許
聰明強記
諸子百家
盖皆淹涵。
而本之則主於經訓
故發爲文辭。
典雅贍鬯。
理勝辭達
衆體咸適。
拙修趙公聖期大加歎賞
而謂後生可畏
朋儕多高仰之
庚申以後
屢登大少解額
有聲塲屋間。
癸亥
趙夫人憂。
哀毁踰制
不可支。
議政府君深危之。
而幸卒無事
己巳 仁顯聖母出宮。
公元1754年
館學儒生上章號寃。
又參牛溪先生辨誣之䟽。
䟽頭被罪
數年不赴擧自靖
甲戌以後
連中司馬及增別初試
而五屈於覆試
莫不嗟惜
略無幾微色。
辛巳五月
氷庫別檢。
府君恬靜自守
仕非其志。
世祿是惟。
黽勉行公
不以官卑。
恪勤無倦
恒持會計牛羊茁壯長之戒。
不肯出位而言高。
癸未
李文忠公被人詆毁
與其本家子孫陳䟽伸辨。
以此臺評
力辭遆。
甲申十一月
除 光陵參奉
前事不就
乙酉五月
翊衛侍直
尋兼 御寶都監監造官。
用勞陞六品。
丙戌正月
除掌樂院主簿。
遷掌隷院司評。
凡於訟獄
一聽國典成憲片言折之
無所游移
請囑得售
十一月
兼惠局常平郞。
節錢糓用度。
量入爲出
引年犯朔。
故比去蓄積
倍贏於來時。
丁亥正月
出監興縣
未及赴。
議政府君憂。
泣血三年
未嘗見齒
吊者皆服其善喪。
祭遵禮。
情文俱至。
季氏校理編次遺集行狀
時相請釋逆臣緣坐
誣引議政府君收議爲證。
草土中聯拜䟽
痛辨其誣。
後又納誌于隧。
樹表于阡。
於爲先不朽
靡極不用
己丑外除
自是廢公車業。
庚寅五月
氷庫別提
九月
遷 社稷署令
十一月
公元1711年
忠勳府都事
辛卯十一月
出守陜川郡。
勳府時有忠翊諸衛査正之役。
堂上府君管是務。
不可生手啓請
仍任竣事
壬辰十一月
移漢城府庶尹
癸巳二月
出守醴泉郡。
下車
訪問孝節
激勸士女
揭示 朝家敎禁條例。
使氓庶趨避
養高年。
救助失時婚喪。
公稅與官糴。
先糾土豪武斷之類。
少民莫敢或後。
公廨學校頹圮者。
重修創新之。
武備踈虞者。
亦隨毁改補。
獨無所別備。
治大在於並施寬嚴
不煩而撓。
一毫違道干譽意。
病人沽衒。
若凂諸己。
上司每擧其慈良恬雅明肅之績。
公暇先贒遺蹟
謁其祠院。
諸生講學課才。
選遊佳山水
觴詠暢懷
超然在事外。
不覺符綬之爲累。
甲午棄歸。
九月
除惠局湖南郞。
丙申九月
出除長城府。
酷吏之餘。
政尙平恕
剗除苛虐
惠洽闔境
積瘼如洗。
大寒陽春四字
碑於民口
久遠不忍忘。
御史亦褒聞之。
丁酉棄歸。
戊戌八月
又知潭陽府。
上任
猝聞鄭夫人疾亟之報。
黃復路。
中途承訃。
一日夜馳三百餘里。
疚戚致疾。
屢月辛苦
庚子六月
 肅廟賓天
詣留闕下
朝晡哭。
哭踊之痛。
無異致喪
十一月服闋
除 宗廟署令
辛丑正月
出知延安府
會歲大無。
公元1721年
廣鳩賑需。
竭力撫摩
濟活一萬二千餘口。
播種勞農
俾翌有年
受 璽書之奬。
壬寅
道臣相避徑遞。
居外職。
三年淹。
府君本意也。
延民遮道攔泣。
至不得行
時羣壬當朝
樂城居。
退處廣州先塋下。
往來東山石湖亭。
杜門養閒
書史花竹自娛
甲辰四月
溫陽郡守
呈辭狀必遞。
今 上乙巳
還京第。
近族講行春秋宗會
又與外黨諸從。
創設九會
又倣洛社故事
五老會
並有文酒之歡。
歲講不廢。
戊申春
湖冦難平。
七月
參會盟祭。
例陞通政
庚戌四月
除僉知中樞府事。
辛亥五月
五衛將。
壬子六月
除敦寧府都正。
並卽辭遞。
嘗以公議
首擬掌隷院判决事
 天點適不加
甲寅
壽登稀年
長子侍從
歲首推恩嘉善
封平雲君
俄除同知樞府事。
一謝而止。
丙辰
長子喪。
悲念不自制
府君精力剛固。
神志不衰
以是捐館
記性詩文筆札
未見有减於平時
寢疾中起酬酢
無異他日
治命詳盡無遺
六月
患暑症。
踰月彌留
而不知其有危兆。
不肖侍藥無狀
八月三十日
考終大寺洞第。
享年七十有二。
嗚呼痛哉。
十月十九日
窆于廣州大石里艮坐之原。
判尹判書二公及議政府
公元1723年
君墓。
皆同岡焉。
所著和菴二十一卷
所編文章宗選歷代詩抄平山申氏家乘藏于家。
夫人潘南朴氏。
玄石先生世采仲女。
校理諱漪之孫。
判府事諱東亮之曾孫
大司憲諱應福之玄孫
元府尹斗樞外孫
純明貞正
婦德甚備
言行事爲
務盡道理
玄石先生惜其不爲男子
有吾事孤矣之歎。
府君嘗謂多賴其䂓箴之助。
知心相期
益友相待云。
癸卯正月二十八日寅時生。
卒于壬午二月五日
壽四十。
府君職。
 贈貞夫人
葬祔府君
厚齋公榦曾爲墓誌焉。
凡育三男二女
長男文科參判。
次暻縣令
次曙郡守
女長適士人沈廷紳
次適監役金令澤。
昉子大孫都事
女適洪麟漢監司
暻子大傳
女適金鍾正正言
曙子大權,大䄵。
女適李奎英。
廷紳二女適趙重明持平,崔後遠。
金令澤二子相理,相定。
曾玄不盡錄。
伏惟府君淳愨靜穆
天資粹美
孝慈友悌
內行純篤
文雅蘊藉
詞學兩高
剛明仁愛
政事全備
德優報嗇
不得大施於世。
天意孰究焉。
重念不肖侍奉府君四十餘年。
孤負生育敎誨之恩。
暴棄荒墜
俱蔑文識。
末由顯揚志業之一二。
不孝之罪。
無所贖。
哀慕崩隕
貫心骨。
玆敢略次世系履歷子姓。
以藏
公元1754年
諸幽。
追議請文作家
庸揭墓前。
昊天罔極
嗚呼痛哉。
(甲戌八月埋安。)
從祖保功將軍忠佐衛大護軍公墓
公元1648年
公諱璛。
字士珍
平山人
高麗太師壯節申公崇謙之後
漢城府判尹 贈領議政平陽府院君忠壯公諱砬,領議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諱景禛,刑曹判書平興忠靖公諱埈陽城縣監 贈領議政平寧君諱汝挺之世嫡曾孫子。
妣 贈貞敬夫人全義李氏
外祖都事諱廷觀
公以 崇禎戊子某月某日生
以勳胄。
嘗食護軍祿。
淑人李氏
牧隱先生之後
僉樞徽祚之女。
未有産育
甲辰四月二十四日早世
淑人後十年亦沒。
孝友天植
行能夙成
嘗痛早孤。
母夫人惸疚
侍護不離側。
默察其意。
其所不欲爲者。
切戒不犯
承重判書公喪。
以戚聞。
析産
母夫人
一任叔父處分
邀致姊妹
以爲歡娛膝下之地。
甥女多率養于家。
劬書績文。
將以成功科試
而局于短造。
有志未就。
族黨隣里
莫不嗟惜云。
公旣行誼修飭
淑人又閨儀端烈。
兩美相合
宜享遐祿
無年無後
噫其寃矣。
母夫人旣哭公。
顧宗事之重。
以縣監公弟牧使公長子議政公諱爲嗣
晩謂孫都正
公元1754年
公曰。
吾兒香火無托。
須待汝多育。
其中之一。
爲吾兒侍養
奉其祀。
至于四代
則庶塞吾悲矣。
盖東俗有此一例故也。
於是先考命。
得主公祀。
公墓迄缺幽誌。
玆敢略述司成柳公成運表阡語。
納于壙右。
不勝愴感云。
(甲戌九月埋安。)
從祖通德郞公墓誌
公元1710年
通德郞平山申氏。
諱瑜
字季獻
自號白雲居士
庚寅十月七日生。
辛亥二月二十五日卒。
葬于廣州藏谷負某之原。
公旣早世
距今垂七八十年。
平昔事行
有以攷徵者。
惟我王考議政平川公。
以公伯氏哭公而有祭文
有曰惟君之資。
異乎凡羣。
英秀皎潔
水精神。
又曰。
旣治墳典
旁通篆隷
餘事丹靑
亦極超詣
揮灑之暇。
嘯咏自適
筆翰如流
句語淸切
終曰。
以君之才
年何太促。
天高鬼惡。
厥故莫測。
按此數語。
可以想見禀賦美文藝之盛。
不幸無壽之爲重可痛惜矣。
何必乎哉
公牧使公諱汝拭嗣子
判書平興忠靖公諱埈孫
議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諱景禛曾孫
判尹忠壯公諱砬玄孫
始祖高麗太師壯節公諱崇謙
外祖判書公諱基祚
恭人李氏泰郁女。
無男。
平川公次子靖爲後
副校理
文章名。
行著於世。
嘗狀恭人行甚詳。
孫晧,晌。
曾孫大權大蘊
叔舅處士公墓
公元1654年
公諱泰正。
字士憲
朴氏皆以新羅始祖上祖
高麗
有諱應珠。
以潘南爲貫鄕。
自是東方大家
有若右文館直提學文正公諱尙衷左議政平度公諱訔,吏曹正郞文康公諱紹
節義德業名行聞。
高祖大司憲諱應福
曾祖右參贊錦溪君忠翼公諱東亮。
弘文館校理諱漪
左議政文純公玄石老先生世采
道德功烈
爲世大儒
貞敬夫人原州元氏。
府尹斗樞女。
公以 崇禎紀元後甲午四月三日生。
性度醇謹
持心眞率和緩
制行篤厚平實
恒居疾言遽色
讀書省身之外。
不雜以他事。
老先生察其近道之資。
以爲入德䂓模
公能深體而力究之。
諸事爲者。
儘多親切端的
頗爲老先生倚重
凡於持家奉先接賓編書。
不使與聞而參助。
隱然有父子間知己之感。
出入門下之士。
愛好推重
戊午十二月九日
有事
作客延安
疾暴卒於旅舍
老先生痛惜甚。
有喪余之歎。
葬于坡州藏山某向之原。
孺人韓山李氏祔。
郡守龍女
柔嘉
貞一
靜女之操。
心事言行
多著士君子風。
孀居三十年。
足迹不出門外
敎諸女有法
適人各宜其家。
繼子弼濂縣監。
三壻正任璟,郡守具鼎勳,幼學
師古
孫郡守安世士人宗世,㝡世。
柳弘模妻任出
士人億祚,百祚。
申命漸,許涉,金相爕妻洪出。
甥姪平山申暻
服公之賢。
嘗語安世
以識公墓矣。
安世鄭重未就而歿。
竊悲且懼。
略述平日所聞一家尊屬文長老之言。
爲公誌如此
未知傳至後世
俾悉公之潛德也耶
噫。
厚齋先生誌文
道之在天下
有宋以前
盛於中州
 皇明以後
蔚于我東。
孔孟之道
程朱復明
程朱之道。
得退尤玄而益闡。
退尤玄之道。
又得厚齋先生而彌彰。
先生之學。
傳習乎尤玄。
淑艾乎退
以上之。
祖述憲章孔孟程朱
而遂任傳道之責。
嗚呼盛哉
先生之棄後學數十年。
尙闕幽堂之誌。
先生曾孫鍾正
以暻於先生
親炙久而感服深。
以是役。
朱子曰。
無某工夫
看某底不出。
暻無先生工夫
何足以妄擬先生範圍
而又愧無文識筆力
善形大君子德美
以故屢謝以非其人。
而終不得辭焉。
先生姓金氏。
諱榦。
公元1646年
直卿
風望族。
高麗侍中大猷
 本朝參議灌。
漢城府尹義之之後
孝子 贈執義諱繼。
 贈參議諱忠伯
 贈參判諱益新。
參奉 贈判書諱洙。
寔其四世
妣 贈貞夫人完山李氏
坡原都正應福女
判書公弟觀性齋諱濤
西原韓氏 贈承旨曇女。
本生父母也。
先生以 崇禎紀元十九年丙戌八月二十日
降于廣州沙川
眸子炯然精彩
自幼莊重
疾言遽色
中蘊許多精識
始學千字文
逐字問義。
資父事君。
曰君爲誰。
請見其面。
觀性公曰。
讀書年長自可見矣。
遂謝同遊曰。
吾方讀書
欲見君。
不暇遊也。
聞者異之。
稍長。
銳然欲學聖人
專意爲己之學。
循環四子六經及小,家,心,近諸書
而學,庸讀幾至萬遍
句探其義。
字求其旨。
融會穿透
如誦己言。
又嘗取太極圖
積月潛究
昭晣衆妙
木葉川流觸目者。
箇箇太極圈子
進修甚篤。
內外交須。
中道理。
一一實踐
以內事親
鄕約接人。
四勿三省九容九思
無不體驗用力焉。
往拜尤翁。
太極疑義
尤翁大驚歎
講論之際。
不覺膝前
離席目送
明道之於龜山
尋與弟執義公栽。
委己玄翁門。
玄翁扣其學。
深致莫助之愛。
倚望托重
晦菴之於勉齋
 肅廟
公元1719年
初元
尤翁以己亥禮論。
被䥴,穆等凶徒譖誣。
火色滔天
先生嘗識䥴。
以其向大賢禍心
面斥絶之。
士友李必益,李永敷,尹櫶,尹以諸人
抗章申尤翁。
而以先生邃於禮學
每推以製䟽。
明據禮經
洞辨邪說
搢紳金公錫胄,趙公根,李公選輩。
歎伏以爲以後
得䟽章之體者。
始見此䟽云。
己未
判書公寢疾屢朔。
先生侍護不暫離。
扶將調息
不用極。
便身悅口
各適其宜。
多有非人所及
判書臨終
以汝恩吾無以報也。
及遭大故
哀毁踰制
水漿入口
寢苫屢月
哭不絶聲。
歷節風證
極危待變。
判書公告以有醫崔昌漢者。
盍迎治之。
義公入京求之。
果得焉。
邀試針數穴。
病勢大减。
以爲孝誠所致
辛酉外除
拜尤翁於黃澗
請先墓文字。
會有尹拯背師之變。
先生稟於玄翁。
明三一之義。
處之甚嚴。
戊辰
玄翁以冢宰造 朝。
上袖箚論宮禁宗戚
先生贊助焉。
上怒大震
荐下嚴敎
玄翁蒼黃去國
先生送至郊外曰。
先生此行雖狼狽
中義理。
可俟百世
小子回慰爲賀。
己巳
 仁顯王后私第
,牛兩賢黜于文廡。
先生聞變痛迫
六載寢外。
貶損衣食
跡不入京城
尤翁受後命
設位哭。
三月之制。
而觀性公踰年疾危。
公元1750年
先生晝夜焦遑。
不得操文赴葬。
終身以爲大恨。
庚午
丁觀性公憂。
哀毁之節。
葬祭之禮。
一如前喪。
壬申
又哭長子
威震剝。
疾病危苦
精進之工益慥慥
人十己千。
不明不措。
盖有欲罷不能之意。
有四書及戴經太極圖箚記
至是梳洗添刪。
並爲成書
修辭立論
縝密的確
皆見其不可易。
致力禮書
曲常變。
蒐羅貫穿
見於問答者。
折衷古今
動皆中窾
甲戌
 天心大悟
迎還 聖妃。
兩賢復享。
尤翁伸寃
而玄翁爰立世道
先生力贊玄翁。
嚴誅黯,希載謀害 國母之賊。
痛斥南九萬柳尙運營救逆徒之罪。
又曰。
庚申南人
猶可參用
己巳南人
不可貰。
玄翁答以義理明正
吾意政爾
入告出箚。
力闡名義
峻行討復。
多採先生議。
是年冬
先生典設司別檢。
申狀不就
乙亥
翁易簀於坡州廣灘。
先生奔哭。
加麻三月
心喪三年
此禮之不行久矣。
者莫不難之。
丙子
侍講諮議
䟽遞復拜。
又辭。
宗簿主簿
戊寅
韓夫人艱。
高年居戚。
氣力危悴。
執喪冞篤。
哀隕動人
宗族至親
終不敢勸進薑桂
盖其前後在疚
過哀聞。
以方損柴。
手抄禮記
以類彙分。
以便考觀
且將東儒及玄翁論禮文字。
家禮門目
成禮
公元1760年
說。
又爲玄翁行年譜語錄及尤翁語錄
以寓景慕
庚辰服闋
靑陽縣監。
以祿不及養辭。
不赴。
辛巳
禮山縣監。
又辭。
祖考議政公筵奏催赴。
少試絃誦之治
 上可之
黽勉之官
夫人約。
余之麁布袍。
子之短布裳
在官有改。
非我志也。
夫人曰。
唯命。
比歸。
袍裳盡弊矣。
爲文士民以孝忠信
椽吏以恪勤精白
再三懇告
出於至誠
莫不欽服畏愛
鄕先生有名德者。
立祠妥侑
以爲瞻仰興起之地。
聽訟之暇。
諸生講學
晝夜不倦
有志之士。
多聞負笈者。
壬午
棄官歸。
士民泣涕遮途。
夜深
開後門潛還。
人如失父母
立石追思歌之。
戊子
宗親府典簿
以在一行作吏之後
強起肅謝而歸。
連山縣監。
屢狀辭。
自 上特命催促赴任
仁明公正廉約簡重爲政
致意興學敎士
縣有遯巖書院
月臨講堂
相揖禮。
諸生書。
考課甚勤。
爲定院䂓。
俾永遵守
白鹿之爲。
訪勝國及 本朝忠節死義人。
增餙廟制
操文設祭
奬激勸之方。
無遺憾。
庚寅棄歸。
邑人營門及備局。
乞借不得
時四來學者益衆。
書室雲溪之上。
先生修學數十條。
揭諸壁。
隨人深淺
誘掖訓廸
要以克己踐實爲主
遂菴權公尙夏以爲
公元1712年
五常之性。
只賦於人而不賦於物。
人心未發之前
亦有爲惡種子
農巖金公昌協以爲知是一心之用而無管於智。
先生爲之辨說
力明其不然
壬辰
義公客歿於寧海任所
先生哀傷
如不欲生。
躬迓忠州
扶櫬而返。
經紀窆事。
管理家務
懇於族弟承旨槹。
得其子爲後
翊衛司衛率。
不就
癸巳
除司憲府持平
陞掌令。
連䟽力辭。
屢遞屢拜。
丙申
執義
䟽辭陳帝王心法復雪大義
丁酉
 上以眼患
溫泉 行幸
先生送路左。
䟽引未從扈咎。
附陳養心養病之戒。
復除執義
侍講進善
時 景廟代理
上書辭。
因陳孝悌道學問之功。
以爲一初戒。
尹拯之徒李世德訟寃
誣引玄翁書。
背本旨。
先生上章辨明玄翁斥拯之實。
戊戌
三道儒生
爲尤,玄三賢
陳請文廡從享
斯文諸公
無異辭。
正言鄭宅河者。
童騃無識
向玄翁妄有侵詆。
先生辨章
陳玄道德之盛。
痛斥河駭妄之罪。
是秋
始解本職
講官 特召不置
先生深懷不安
力疾行至果川。
拜䟽而退。
己亥
 上入耆社。
覃恩陞資通政
除工曹參議
承政院同副承旨
有辭書。
以爲旣以年過七十超資
又當以年過七十休致
庚子四月
 上候大漸
公元1720年
生聞卽登途
崇禮門外承 候。
六月
 上昇遐。
先生詣 闕下
參朝晡哭。
受衰還山
除戶曹參議
旋遞。
十月
赴哭 山陵而歸。
 先王末年
大定邦禮
臣爲君服。
一依儀禮
芝村李公喜朝燕居布帶。
有收議。
先生對以有違於朱子定論
斬衰名色
 命依先生議施行
 景廟元年六月
赴 國練。
玉堂李重請留求助
先生矣。
八月
今 上入儲位
野臣民。
莫不欣慶
俄而時事變。
羣凶當局
建儲爲逆。
殺死定策大臣金公昌集李公頤命趙公泰采李公健命
其餘無罪重辟者。
不可勝數
先生中夜雪涕
憂憤不已
以不參會盟祭。
將就拿至城外
會以年迫大耋寢之。
凶黨睢盱不已
先生不安畿甸
癸卯秋
伊川遷居龍門古事
盡室南下高山縣
愛其山川明麗
考槃終老之意。
甲辰八月
 景廟繼陟。
縣門
望哭成服
今 上元年乙巳
我兄參判公以玉堂
白先生宿德重望
輔導 聖德
培植 睿學
請盡誠禮招延
二月
除工曹參議
尋陞嘉善
除司憲府大司憲
侍講贊善
徂秋
連遣近侍促召。
屢䟽力辭。
 上爲安先生心。
許遞憲職
且 命史官偕來
先生不得已八月
沙川故居
 上問
公元1743年
承旨以方何處
 口呼傳諭
別遣史官催召。
先生不得已城外
固申前辭。
又引玄翁癸亥盡遞職名後入舊例
且乞收還史官
 上皆從之。
入侍 嚴廬。
 上問學問政
且命留禆新化
先生請以文字仰陳。
袖中七箚以進。
講明 聖學
輔導 春宮
昭揭大義
曰叙正彛倫
繼述 先旨。
培養人才
曰接下以誠
 上受御榻
敎以從容省覽
且問喫緊工夫
先生復以誠意正心之功及君臣和合
天意感應之說進焉。
 上執手勉留
復授贊善
賜食柴炭
且令後日入侍講席
先生爲留數日。
而間一開筵。
入侍 命。
箚中所言。
亦未聞採施指揮
遂留章出宿江外
 上遣近侍催還。
先生已返沙川矣。
盖於叙正彛倫條。
力言辛壬羣凶無君不道之罪。
不可不以大逆律勘處。
繼述 先旨條。
極論尹宣擧尹拯得罪 先朝
處分嚴正
不可不收其爵謚
南九萬,尹趾完,崔錫鼎等。
不思爲 聖母誅逆
容護諸賊。
不可不亟黜庭配。
當時第一義也。
左相閔公鎭遠來見副本
不勝歎服
乞少留。
以副同朝望云。
旣而冬雷灾。
 上下求言
先生應旨上一五目䟽。
綱曰人主之心。
目曰去己私嚴宮禁,開言路,擇守令,崇
公元1726年
節儉
嚴宮禁條
尤直幽隱
極言所難言。
開言路條
申論討復之義調停之弊。
又謄進玄翁經筵故事
詳覽體念
聞 上講孟子中庸
 世子小學
繕寫平日箚記
陸賈新書例。
隨寫隨進。
以資攷究
丙午
大司憲
孫致垕魁謁聖科。
 上賜帳殿
使歸告先生思想之切及企望一來之意。
先生陳䟽辭謝
丁未
 國家爲 仁廟辨誣。
彼中新印冊子將至。
先生辭䟽。
附陳其匪榮伊羞。
不可張大
請停稱慶設科等事
 世子嬪將入宮
 上因宮官李挺樸言。
 命先生諺譯大學衍義齊家編以進。
未及上。
時事又變。
凶徒充斥
悉反討復之案。
曾請南九萬等黜配之人。
亦並削黜
先生首發是論矣。
陳䟽乞同罪
且辭衍義翻進。
 批以山野儒賢
關朝議
所翻衍義
史官取進
戊申三月
畿湖逆亂起。
先陷上黨
殺兵使李鳳祥營將南延年
擧兵犯 闕。
中外大震
先生輿疾奔問。
西湖
䟽論賊情
聞賊敗報。
始還。
先生素有疝眩證。
是行。
久處旅次
節宣失宜
疾勢大添。
至秋危重
 上聞之。
御醫賜藥物。
十一月
 孝章世子喪逝
先生失聲痛哭曰。
其奈何。
庚戌六月
 宣懿王后國恤
病未運動
只於室中伏哭爲禮。
公元1732年
亥。
相臣先生壽踰八旬陳白
陞秩資憲。
除工曹判書
時宰蕩平者。
不分忠逆而渾圇之。
妄引翁,玄翁爲口實
先生深懷慨憤
力疾草䟽
將以闡賢志辨姦誣。
有情勢。
未果上。
壬子三月
移議政府右參贊
七月病革
二十六日
命婦入內
紙筆
遺䟽數行。
手戰墨淡
不可辨。
使人扶起正卧。
易簀
壽八十七。
訃聞
 上震悼隱卒甚備
命送棺材及葬需役夫。
吊祭如例。
九月
葬于宅東先塋南岡丙坐原。
丁巳
遷窆于前麓乙坐原。
夫人陰城朴氏。
忠臣判承樞淳之後
孝子同知中樞浩遠女。
孝謹慈祥
端一淸苦
足以先生
生後先生二歲
後三歲
葬祔先生
子泰魯 贈參判。
師魯早夭
女適參奉李普溟。
孫致垕文監司
外孫李恒參奉
曾孫鍾正文承旨
早夭
二女郡守尹心緯,士人李齊淵妻。
玄孫尙淵,會淵,命淵。
 上追思先生不已
前後賜祭至三四。
又命湖藩刊行遺集
又命贈領議政
不待謚文敬
表奬之擧。
可謂盛矣。
嗚呼
先生義理精微
自有元集及箚錄成書
言行大法
亦載行狀墓碑文字
不敢別爲論撰
而第竊念尤,玄兩先生後來諸賢之言。
自有可以徵信於今後者
故謹撮而序錄之。
尤翁覽
公元1740年
先生明德說及大學太極圖質疑諸說。
復書曰。
從容程朱之緖餘而精深明
愚昧所可窺。
吾人見解
已到此地位
前頭所到。
其可量乎。
天相斯文
吾道東矣。
世道幸甚
朋友幸甚
玄翁一見先生
百源整襟緱氏六月氣象許之。
嘗曰。
直卿道體
洞見大原
乃吾畏友
非學於吾者也。
農巖金公曰。
厚齋精於經傳文義
獨得正旨。
命辭無差。
三淵金公曰。
厚齋學已成家。
睟面盎背動容周旋中禮氣象
對之。
令人不覺斂膝起敬
存養之固。
同時無可敵。
芝村李公曰。
眞實心地
刻苦工夫
厚齋可以當之。
儉齋金公曰。
孝悌通於神明
忠誠貫於金石
厚兄眞有此德。
黎湖朴公曰。
專用心於內。
魯得之
寔法曾子
志堅思苦。
卒底大受
不讓勉齋
講討精深
蚕絲牛毛
文章質愨
布帛菽粟
噫。
先正所以推尙
後賢所以贊服
至於如是
先生許大本領
可任吾道重寄
來成德。
允爲斯文宗主者。
可見矣。
知德之言。
可質百世
何待末學管窺之說耶。
抑暻於平日
竊有所僭論而興喟者。
先民有言曰。
世有成德大君子
學聚於己。
道積於躬。
六經皆爲其註脚
以此而觀乎先生則幾矣。
先生致知之工。
在於大學補亡章。
躬踐之實。
在於戴記曲禮篇。
倫明物之行。
在於小學明倫篇及家禮居家雜儀
持敬存心之功。
在於眞氏心經及程,謝,尹三先生之說。
集羣書之精而會于一身
百行之全而達于往哲
噫。
天挺不偶以相斯道。
何以臻斯域哉。
此暻所以先生祖述憲章孔孟程朱
淑艾傳習乎退尤玄。
而任傳道之責者也。
先生與黎湖有翁季契。
黎湖嘗爲撰先生碑。
暻欲兩用於阡隧。
鍾正不從
固請別構
不獲已
猥有叙述
不勝血指之愧云。
僭爲之銘曰。
爲己之學。
先難後獲
一貫之道。
下學上達
先生是程。
聖人爲的。
知及仁守。
由博反約
實地苦工
力久眞積
一分殊。
昭徹本末
經謨傳訓
躬踐篤實
寤寐持敬
表裏整肅
功全輪翼。
動合繩墨
居安資深
凝道成德
體用大備
英華自發
士仰宗匠
邦致戔帛
大人格君。
正名是急。
義闡尊攘
辭嚴討復。
賢邪劈源。
正直作極。
蔚彼遺書
富有大業
諸經羽翼
先正宗脉。
有知德。
孰不欽服
雲山之陽。
幽宮是托。
言大非夸。
我銘不怍。
憲府執義養觀齋金公墓誌
養觀齋先生義金公旣歿之三十六年。
嗣子魯士常。
以其宅相尹暹日進所爲狀示暻。
俾述幽堂
公元1732年
之誌。
以暻夙游門屛。
粗知景慕故也。
竊念問學文章
名論氣節
非暻鹵莽者所可撰次
則始辭非其人。
而顧其請不止
無以免。
謹按其狀而叙之。
公諱栽。
字仲固
淸風之金。
始祖諱大猷
高麗侍中
入我 朝。
有諱灌。
曹參議
諱義之
漢城府尹
諱友曾
定州使。
參靖 國勳
高祖諱繼
曾祖忠伯
學術行誼
並蒙 朝家褒典。
贈以中丞侍郞顯秩
祖諱益新。
忠佐衛副司果。
考諱濤。
號觀性齋
文行
隱德不仕。
西原韓氏。
 贈承旨曇之女。
寔擧二男
長卽厚齋先生諱榦
早被 肅廟禮召。
至 當宁
待以賓師
季卽公。
公於厚翁。
盖如有宋橫渠之天祺
 本朝慕齋之國弼云
生質英特
逈出凡倫
其在髫年
多有異蹟
稍長。
不煩師授。
通經史。
文藝夙成
凡有述作
筆力滂沛
理致優餘。
族祖沙川先生克亨,族叔監司公澄。
咸加賞譽
期以遠大
弱冠
進士高等
雅志在於爲己。
尋常操飭。
不以科臼自待
壬子
與厚翁請業玄石朴先生門。
凾丈問難
多蒙印褒。
間從尤菴宋先生遊。
質以明德理氣等說。
大被稱奬
而若兩門期與之盛。
則玄翁之論門弟子好學
必擧沙川三金
卽指公與厚翁及族弟儉齋公楺。
而尤翁之
公元1733年
語厚翁。
亦嘗有人才萃公一門之說。
由是聲名大播。
一時士友
莫不欲識其面。
而公亦益自奮發。
日以慥慥
直以斯學己任
癸丑
玄翁因閔愼變禮
尤翁因己亥服制
並被穆,䥴輩凶黨構陷
憂慨世道
無心進取
一意趲修。
見諸論講踐履者。
益明著。
及郭世楗之䟽出。
而尤翁厚被誣詆
則公與厚翁首先發論
亟倡同志
封章伸辨。
庚申
世道淸明
而有老少分門之漸。
尤翁門下
又有尹拯背師之變。
公深惡痛斥
不少饒貸。
己巳
凶黨得志
 中殿出宮。
兩賢
黜享文廡。
尤翁受後命
玄翁亦放廢
悲憤憂傷
杜門山間
不入城闉
首尾六載如一日。
庚午
丁觀性公憂。
哀毁踰制
情文罔缺。
外除
無世意。
與厚翁連床講劘
寔存忘老之樂。
而厚翁嘗稱其難處曰。
思索堅固
吾差有長。
敏悟博達
不及家弟
甲戌
 乾斷廓揮。
 坤位復正
玄翁入膺大拜
首相南九萬邪議
欲宥廢 母諸賊。
公心切痛駭。
協贊師門
克闡討復之義。
爲時輩所仇疾
乙亥二月
哭玄翁。
別試丙科三人
朝野知公者。
方以公輔期之。
時値異趣當路
抑公不置院。
丙子
成均學諭
議政府司錄
旋擬侍講說書
臺臣重茂受人旨少
公元1757年
有言
曹參李徵明爲之䟽辨其妄。
丁丑春
保安道察訪
爲政
朱子一命愛物之訓。
俸恤下。
毫無附己。
公餘諷讀不徹
伯兪公得一致敬重。
戊寅
韓夫人憂。
居戚一如前喪。
服闋
成均學正
辛巳
歷數銜。
侍講司書
俄承 命掌試湖南還。
除司諫院正言
因事遞。
十月
再除。
時 仁顯聖妃升遐
事由甲戌以來懲討之緩。
公上力言相臣南九萬柳尙運掩護國賊
讓成禍變之罪。
壬午
由兵曹佐郞,司憲府持平侍講文學
四月
正言
憲府啓請九萬尙運遠竄
久而得付處之 命。
六月
持平
萬言䟽。
備論 君德時弊
天德王道之要。
次陳輔養 春宮之宜。
次陳嚴宮闈正內外之道。
次陳正朝公取舍之方。
陳叙彛倫誅亂逆。
隄防奸萌之說。
末又極言侈習之當祛。
令之當擇。
忠言讜論
不精剴切
而其論甲戌相臣處。
尤的捉眞贓
森嚴痛快
實改紀後第一文字
 上批甚優。
一世傳誦
或至慷慨流涕
一邊媢嫉
於是益甚
秋冬
連帶兩司春坊
癸未
文學者二。
兵正者三。
持平者三。
其爲持平
發兩啓。
初論翰林趙泰億儒生到記用奸狀大將李宇恒冒恤張樂之非。
次論朴世
公元1763年
堂擅改四書注䟽
刱作其私書思辨錄之罪。
繼又䟽論水灾救荒之策及戚臣兄弟分據本兵師儒之非宜。
書狀官赴燕
上使徐宗泰畏憚之。
酒席酬唱
每云對書狀詩思不出。
甲申
還除持平
成均舘司藝。
復還持平
乙酉又除。
䟽請還收九萬尙運叙復之 命。
尋除京畿都事
遞授侍講輔德
移司憲府掌令。
丙戌
扶安縣監。
賊臣一鏡侵斥
辭遞。
左遷理山郡守
九萬之徒崔錫鼎爲相。
仇公㝡深。
且惡其出入臺閣
力持名義
故驅之絶塞風霜
欲置之死也。
夷然馳赴
士子之蚩蠢。
則首興學政
患吏民之獷猂
則並施恩威。
甫踰歲。
成效大著
以至沿江胡落。
亦懷斂戢
戊子秋
侍講院弼善召還。
闔郡追餞攔路
日行堇三十里。
旣歸。
去思無已
且立銅碑於校側。
以頌其興學之惠。
間經太常寺正。
庚寅
輔德
除司憲府執義
未幾
再由輔德
執義
前後論啓李墪行己無狀及姜鋧爲其子科塲奸狀
揔公入臺。
辛巳至是十年之間。
未嘗有有職無言時矣。
際有崔錫鼎進禮類編事。
而其書分裂戴經全文
移易學庸章句
公痛其用心之絶悖。
治䟽將聲罪致討
而會遞職未果
以其誣引玄翁於編證諸人
公元1711年
之間。
與同門數公。
聯名上章
痛斥其亂誣賢之罪。
自後歲餘不調
辛卯冬
出補寧海府使。
其事亦如丙戌之理山。
至則痛抑豪族
字惠小民
致意學校風化
値歲歉。
設賑悉心區畫
全活甚多
壬辰六月
患毒腫。
自知難醫。
爲書告訣于厚翁及儉齋
但無提及章子厚語。
竟以其十六日
卒于官。
距其生庚寅五月十一日
壽六十有三。
噫。
以公完賦。
苟得閒養晩年
仁德之壽。
未必止此。
而顧以炎陬瘴鄕
處非其地。
積祟在內
二豎投間
使彼百計中傷者。
得以鰍舞雀躍
可勝痛哉。
邑士奔走號哭
治石竪碑。
八月
返于先兆廣州白雲山下。
葬以甲坐之原。
前配淑人李氏
縣監澬之女。
厚翁嘗稱其善事尊章
無違夫子
後配宋氏。
贈參判鼎弼之女。
女士風。
持家有法
並祔公墓
子以魯早夭
厚翁求得族弟承旨槹子爲嗣
是爲恒魯。
女適縣監尹東奭。
李淑人出。
佐郞李普淳。
宋淑人出。
恒魯仕爲縣監。
三子
致和
餘幼。
尹之一子
卽暹進士
李之二子龜祚,崇祚。
二壻林善浩,尹東美。
公天分明悟。
德性完粹
立心制行
方正剛毅
經學爲主
眞知實踐爲的。
先難後獲俛焉。
日有孶孶
從遊兩賢
傳習之功。
磨礱
厚翁。
有相長之益。
講貫親切造詣深密
存養有素充拓不疚
盖體立故用周
識明故行修
持心循理寡慾
檢身從善克己
居家正倫理而篤恩義
立朝則格君心而匡時政。
臨事進言
則不利害
不計禍福
死生度外
義理之是執。
極言所難言者
其於衛斯文闢異端。
憸人救世道之際。
身任其責。
無少回互
不畏強御
不避鈇鉞
壁立千仞氣象
獨其進由科目
涉世路。
人徒見其風采言議之爲可敬慕。
不甚知其風采言議之自有基本
爲深慨恨
而公之爲公。
不係人之知與不知。
遺集十數卷
會當有行世之日。
苟使知德者讀之。
必信爲道正德崇學行成君子人矣。
豈患無朝暮之遇也。
至於文章一路
卽公餘事。
平鋪淳實
典重贍暢
使人讀過
不覺斂袵起敬
䟽箚固剴切白直
足以警動人主之聽。
論學及雜著文字
多發闡繹
可爲後賢考信者。
且公蔚有經世之志綜物之才
使有際遇
展布底蘊
活國救民之功。
何可限量
挫抑排擯
沉屈冗散而終。
實時運所關。
豈不千古志士遺憾也耶
暻少也。
數拜公床下
熟聽其修明正學
排抑左道
扶護大經
摧折凶邪
至論格言
而竊深欽仰之。
故今於後事文字
只從大致表出昭揭
䟽節細行
姑從刊落
不敢爲煩靡之辭。
後之尙論君子
其必有以徵斯言之非出阿好矣。
贈吏曹參金公墓誌
公元1668年
公諱泰魯。
字聖瞻
淸風之金。
肇自高麗
始祖諱大猷
爲麗侍中
入 本朝
有諱灌。
曹參議
 贈左贊成。
諱義之
漢城府尹
諱友曾
錄靖 國勳
官牧使。
 贈兵曹判書淸平君。
諱繼
孝友好學
隱德不仕。
 贈執義
見東儒師友錄。
高祖諱忠伯
孝行卓異
至感異類
 贈戶曹參議
語在玄石朴先生行狀
曾祖諱益新。
 贈吏曹參判。
祖諱洙。
典獄參奉
 贈吏曹判書
考諱榦。
玄石先生門。
道學世儒宗。
卒官議政府右參贊
學者稱爲厚齋先生
妣貞夫人陰城朴氏。
孝子 贈判浩遠之女。
公以 崇禎戊申十月二十日生。
壬申六月一日卒。
享年僅二十有五。
公生爲大賢之嗣。
長服詩禮之訓
事行風義
多可觀。
不幸早世
遺蹟泯然
無由考述以傳後。
可惜也已
竊嘗聞其家傳說話之一二。
夫人患毒痁。
避寓隣舍
公躬負以往
不用婢使
歸亦如之。
八法絶才
心畫遒勁
深得古人法度
其始也。
先生爲賣早稻田。
公元1752年
以給紙筆云。
文詞
先生或取覽所著。
指誨利疵。
公言領悟
修改
能稱意。
先生追悼其有才無年
此又暻所嘗承聞於先生者。
嗟呼
此數事。
庶見其篤孝敏藝。
推類以求。
則其爲修士善人
居可識矣。
何必乎哉
抑又念聖門伯魚
朱門之受之。
不免夭圽
百世之下。
無有知者
今公處地。
實類二子。
則後之人。
又孰不徵其世想其人。
識其有美質良材
秀而不實者哉。
是亦可以少憾矣。
先生葬公於廣州沙川鸛峴之卯坐原。
夫人山姜氏。
敎官之女。
歿後公幾年。
葬祔公。
別有誌。
子致垕文科魁。
監司
文學風裁
世名臣。
追榮公 贈吏曹參判。
夫人視公秩。
孫男長鍾正進士
次鍾直早殤。
女長適尹心緯進士
次幼。
鍾正一子幼。
鍾正將納誌幽堂
徵文於暻。
暻自幼出入先生門下
監司君爲莫逆交
鍾正又是謂我舅者。
自念事契之重。
獨嘗恨未及拜公。
今以托名文字爲幸。
不敢以不文辭焉。
夫人姜氏墓誌
夫人姓姜氏
系出晉山。
 國初進賢舘大提學諱淮伯
 成宗佐理功臣晉山君諱希孟
寔其遠祖
高祖諱先慶
文都事
 贈都承旨
曾祖晉昌
 贈戶
曹參判。
祖諱大後。
中樞菁陽君。
考諱錫
童蒙敎官
全義李氏
都事晠傳之女。
夫人以 崇禎庚戌五月六日生。
丁卯
歸于 贈淸風公諱泰魯。
厚齋先生諱榦冢婦
先生嘉其性行倚重之。
壬申
判公喪逝
夫人顧念嗣子
未忍引决
哀毁踰倫。
寒暑不易處。
喪除。
猶垢衣戚容
不至矧。
汔于沒世
先生至孝
溫恭畏謹
竭力奉養
甘旨未嘗缺。
方人士日輳於先生之門。
而預具𩝠餌。
承命供饋
各稱其情。
族隣婚葬。
先生欲有所施。
欣然應副
不以無爲解。
志體之養。
於是兼備
先生寢疾
夫人至誠憂煎
徒跣疾趨
出入庖廚
滌器調味
必皆手親。
其進也。
多寡憂喜
徹也
立戶外俟更進。
夜深寢熟然後乃休。
首尾五載
勞瘁至矣。
年在耆艾
不少自恤。
逮遭大故
垂白扶縗。
哀慕不懈
晩寢早作
躬執饋奠
先生在時。
推孝爲友。
小姑李氏婦。
曲盡恩義
隣居四十年。
無間言。
律己甚嚴。
整儀寡言笑。
靜處一室
終日穆如
視人之袨冶傾邪
若凂己然。
家人有過失。
切責不少假。
聽者瑟縮
然於待人接物
務主慈仁
族黨臧穫。
不歸心。
好施與。
吉凶資助
親姻咸曁。
治産有法
運用不窮
耕耘之課。
周於田圃
公元1748年
食之具。
豫於寒暑
尤致勤於向先。
凡係祭需。
預辦別
窘而無犯。
祀之日。
非甚疾。
割烹洗濯
未或不親
又嘗節用取贏
以營先山石役。
嗣子監司君。
蒙以正養。
長以義訓
及其以諫官言事遠謫也。
猶喜其直黜。
不以遠離爲悵曰。
汝爲名人足矣
吾復何恨。
貽書以操心遠色爲戒
顧獨於家事
小大必常告知
無所自擅
或欲有爲
而事涉不可
有所覆禀。
言下便止。
此又其陰柔坤順素規然也。
早罹崩天。
中歲食貧
窮阨備極
鞠育藐孤
妙年顯揚
二品彛典
榮及泉塗
夫人亦從受眞誥
人方晩年榮輝夫人
嗣子遽客沒官守。
夫人孤惸飮泣
無生世意。
戊辰十一月二十八日
以疾考終內寢
壽七十九。
遺書戒飭後人
至言也。
葬祔判公。
子姓判公誌。
夫人質禀貞莊
德性堅固
得之天者旣全。
謹守法度
動遵儀則
修諸身者克備
卽其小而主饋之良。
持家之勤。
類非俗女之所及
語其大。
則孝於爲婦。
賢於爲母。
庶幾乎古之淑媛
揔其懿範懿行
可以享有福慶
克受厥報。
平日所履
一切反是
則天理孰究焉。
暻與監司君夙托范張交。
今於令孫幽誌之托。
義不容辭
是庸不揆僭猥。
謹此叙述如右
噫。
夫人女師
也。
世無劉宗正
克載丹書
昭示無窮也耶
淑人朴氏墓誌
公元1731年
近故淑人潘南朴氏。
左議政文純公玄石老先生世采叔子處士公諱正長女。
孺人李氏
考縣監諱廷龍。
淑人踰笄。
司宰監僉正西河任公諱璟字君玉
三男一女
男長安世郡守
次宗世,次㝡世。
女壻士人柳弘模。
淑人生以辛亥十一月七日
卒于辛亥六月三日
壽六十有一歲
淑人始早孤。
老先生憐而敎之。
嘗諺翻先賢格言性理字義古人嘉言善行
使我先妣淑人更書而互寫。
合成一帙
以爲常目服膺之地。
今其冊子尙傳留不泯
淑人禀質端良
持己靜潔
又被老先生訓誨之澤。
有爲謹行之實。
在家出嫁
人莫不以中高士稱之。
正公好古耽經史。
不以家産掛意
淑人勤儉治內
撙節以制用。
凡於養親之方。
享先之儀。
隨事効誠
了無虧闕。
終日端坐理事
家人未或見其跛倚偃息
織紝刀尺
夙夜不少懈。
時以糓布。
助濟李嬬人調度
諸子自未長時。
嚴加戒飭
執業不怠
故皆爲文佳士
淑人於我先妣
追慕之誠。
不下於父母
以暻爲先妣之子
冲年失恃
深加憫傷
每見。
必命之久坐
爲說舊事
縷縷不止
先妣姪女五六房。
而其志同意合而深相得
淑人及金措大正行之內爲然
寔以淑人愼密
內之敏慧
爲最親愛故也。
暻於二姊。
所以相向情誼
有自別焉。
今於淑人之葬。
不容辭文字之役。
而第以荒拙之筆。
不能發揮德懿。
爲之兢懼爾。
孺人朴氏墓誌
公元1742年
孺人姓朴氏
錦城
先祖提學潘南先生文正公諱尙衷
左議政平度公諱訔
校理冶川先生文康公諱紹
右參贊梧窓忠翼公諱東亮。
校理中峯公諱漪。
有名德於世。
祖考左議政文純公玄石老先生世采
道學東方儒宗
水運判官克齋公諱泰殷
有名行。
未充德。
淑人趙氏
校理損菴公諱根之女。
孺人生於壬戌三月十三日
自幼英明聦慧
女工夙就閑習
父母愛之
踰笄。
永嘉金丈正行信仲
入門
洗手之羹。
極其馨潔。
斷機之箴。
誠固如結
觀察嘉悅曰。
法家子終與凡婦女不同
信仲修士
文行雅飭
孺人安於綦縞
兩美相合
嘗內集。
或以信仲畸於科宦。
致嗟勞語。
孺人則謝之曰。
保守布衣高。
不失本分
何傷之有。
聞者懣然。
仲家楓溪。
楓溪
漢師遊賞勝地
花秋葉。
族戚朋賓以遊事來者
信仲爲盃酒歡。
則不時應
未嘗言無。
會者咸頌其內政云。
孺人賢而無命
旣早喪父母舅姑
抱風樹之慽。
信仲中年先逝
仍齎崩城之痛。
嘗擧一男
秀而不實
則又縈喪明之悲。
自念惸獨
無生世意。
遘疾沉綿十數年。
終于戊辰正月九日
葬祔信仲墓左。
卽洪陽朝暉谷先塋局內卯坐之原。
子履禎無育。
從姪命淳爲後
敎官一女適生員李普煥。
命淳生三一女
李普煥一男四女
孺人於我先妣
姪女也。
事我先妣及李姑母
如事爺孃
移孝効誠
每少暇。
必來省留連
共談老先生時訓子孫諸事
以爲寓慕地。
爲言
皆極有條理
亹亹可聽
旣寡。
專心享事
凡係祭需。
必預具別儲。
務極虔肅
無致欠憾。
慈以率下
詳以綜事
家雖貧。
拮据措置有方
上下十口
飢寒怨咨
以爲難。
余於孺人
少弱弟。
雖未能詳孺人行本末。
然於羣從中。
最服其賢。
今玆後死
略叙耳目所及之一二。
以掩諸幽。
老病昏憒
諒多踈漏
是用慊慊
仍念平日一造省。
見其儀貌淸古
位置齊整
其亦閨範一端
追惟如昨。
愴矣。
外姑淑人李氏墓誌
公元1716年
淑人完山李氏
 本朝 定宗大王七子守道君諱德生之後
 贈左承旨諱慶昌
 贈淑夫人李氏之女。
丙申十二月十三日
生于漢陽西門外。
自幼至長。
淑愼端一
無有非儀
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二十五。
歸于廣興倉守尹公諱明運。
公先已喪其兩室。
及聘淑人
賢其德懿行範。
忘其悼亡之悲。
淑人於是食其祿垂四十年。
晝哭
受二子專城養且二十年。
鳳輝曹正郞
元配李氏出。
鳳威 宣陵參奉
鳳夔學生
中配崔氏出。
鳳九侍講進善
五禮曹參議
女爲金城縣申暻妻者。
淑人出。
淑人丙辰二月二十九日
終于德山伽倻洞第。
祔葬泰安伊作里公墓之後
淑人入門
尊舅參判公察孝謹
使主中饋
淑人不獲
則凡於蘋蘩之奉。
甘旨之養。
竭誠盡心
而稱其志。
安其口體
未幾
參判公捐館
淑人哀慕沉慟。
三年未嘗見齒
亦不從權
丁承旨公李夫人二艱。
亦然
公本不問家事
筮仕
家貧俸薄。
難以供職
淑人管治家。
勤勞方泳。
致其衣乘鮮好
不在人後
鳳輝鳳威,鳳夔。
有踰己出。
每事必先爲地
然後鳳九,鳳五。
從子鳳儀鳳韶,鳳朝等。
撫愛之情。
又視己子。
無間隔。
初非勉強作爲
誠然
平生無家
鳳儀同居終世
公之弟直長公明遠。
淑人之弟佐郞公榗。
時來與同爨。
或至經歷歲年
情誼貫通
和氣藹然
以至家婢僕。
亦戴若本主
其實至行之孚格。
何以致此哉。
末年世塗險艱
遂從二子去故里
遯隱于湖鄕。
則其賢也和靖母。
又何加哉。
獲覩淑人之晩際。
而窺其徽懿之一二矣。
終日穆然端坐
恪勤治事
了無怠情暇逸之色。
傍侍少婦女。
亦俾各執其事罔倦。
敎子孫。
必先行檢而後事務
歆羡榮利富貴
至若躬自厚而薄責人。
所不欲。
勿施於人。
見善如己出。
不善
若凂諸己。
寧於有過中求無過
不於無過中求有過
此皆謨訓所載士君子前言往行
淑人於此具有焉。
揔其溫仁靚莊之度。
足以配公醇厚寬重之德而合其美也。
不勝瞻仰矣。
鳳輝無子。
鳳九子心緯縣令
鳳威子心雄奉事,心準,心維。
夔子心泳。
女適李師朱,李正源
鳳九子心約。
女適李牧永。
五子心協進士
女適朴師道,李祿海,李㻋。
申暻大傅
女適金鍾正判官
心緯子健厚。
內外曾玄不悉錄。
亡女壙記
淑人平山申氏。
直菴居士暻,坡平尹氏之女。
大父
公元1736年
敦寧府都正平雲君諱聖
曾祖政府議政平川君諱琓。
淑人己亥十一月八日
生于漢師
自幼氣禀純明
性情端良
伯父參判公謂有尊重相。
稍長。
聽其父讀論語近思等書。
問知古賢人君孝義事行
則頗能有警慕之志。
不忤于父母
不咈于同氣
不恝于內外族黨
至於女工諸務
信受母訓。
傳習不倦
未必愈人。
亦無不及人者。
丙辰
淸風伯剛鍾正
伯剛厚齋老先生諱榦之曾孫
大諫公諱致垕之胄子
而其父自少依歸老先生門下
獲與大諫公爲友。
其始議親也。
老先生盖許之。
不及見其入廚。
公則初見而人之稱其識慧而行惇。
謂於事親奉祭之節。
虔愨不懈也。
大姑姜氏亦倚重無所指訾也。
不得以間之云。
壬戌
捐館
戊辰
大姑下世
淑人以不久事
終身痛恨
伯剛文學名下士
少年進士
筮仕
乙亥
從伯剛赴嶺衙。
丁丑
伯剛擢第揚 廷。
淑人亦隨還京第。
見其出入臺省經幄
而殊無過喜之色。
有子三人
不溺於愛。
己卯六月十五日
因乳疾不起
時年四十一。
嗚呼短哉。
六親四隣
無不嗟傷之。
父老悖作遠客
死喪之際。
不與面訣。
哭之慟。
以爲至慽
旣而思之。
淑人不知其父之
善狀
察識心事所存中藏之。
故其父以淑人知己之子
今失之。
痛惜如何
惡夫哀戀之情。
無所寄寓
忍淚援筆
略記數行。
以爲比葬納壙之地。
只錄其實跡。
不忍溢辭以傷其德。
余以何心爲此也。
悲夫
堂弟明賓墓誌
公元1759年
君名晧。
字明賓
系出平山
始祖諱崇謙
佐麗祖。
開國功。
太師謚壯節
入我 朝有諱槩。
 世宗名相
謚文僖
有諱鏛。
立 中宗朝。
官吏判書
謚文節
五代祖諱景禛。
奉 仁祖反正
封平城府院君
謚忠翼
高祖諱埈
刑曹判書平興君。
謚忠靖
曾祖諱汝挺。
陽城縣監。
 贈領議政
諱汝拭
州牧使。
 贈吏曹判書
祖諱琓。
議政平川君。
謚文莊
諱瑜
通德郞。
考諱靖
弘文館副校理
號恕菴
文學名行
冠冕一世
議政府君
以牧使府君長子。
爲縣監府君後。
校理府君
議政府君次子。
通德府君後。
君卽校理府君適嗣
恭人昌原兪氏。
外祖得一
兵曹判書
君以甲申四月十九日生。
丙申
丁外艱
癸丑
丁內艱
乙卯十一月三日
疾早世。
年三十二。
葬于楊州忘憂先塋側。
妻洪氏。
參判錫輔女。
無子。
從兄正郞
君曙之子大權爲子。
一女李顯吉。
君痛早孤。
發憤力學
從兄參判公見讀書精切
問義深堅
喜甚曰。
如是不放過者。
吾見罕矣。
庶其成功乎。
兼善聲讀。
音韻鏗亮
終日倦色
聽之可敬
旣長。
家貧親老。
黽勉公車
意顧不在是。
惟日治古文辭
紹先業。
間有述作
就正先執白淵愼公,斗川李公。
則諸丈見者。
許其見解超詣結構之馴鍊。
勉之曰。
爲之不已
古人亦何難及
而亦豈不堪傳後耶。
恒與正郞君同遊塲屋
正郞照管其文藁。
略有梳櫛
則輒不受曰。
應擧文字
當用自己胷中流出者。
容人點化
誠實道理
嘗臨科。
先友某公因人微示物色意。
則却不應曰。
吾以名父子。
豈忍爲此等事哉。
某公者爲其有守贒之
君事太恭人
溫恭無所忤。
弟妹以嚴。
弟妹雖年相若不敢怠。
持己處事
狷介操。
取友必端。
不妄交遊
朋儕目之以莊士
婢僕有威。
里閈下輩
畏憚之。
又能通曉朝論是非之辨。
世務利害之衷。
自有揣摩成見
若使登朝
多可觀。
而有才無命
一布衣終。
未食先府君不食之報。
嗚呼惜哉。
余卽君之嘗所以同堂知己者。
而衰昏病劣。
無以發明君之志行
大權求誌之勤。
略此叙錄
歸之。
必多遺漏而未盡闡者。
是爲愧恨云爾
堂弟明進墓誌
公元1715年
君名晌。
字明進
副校理恕菴先生諱靖夏
恭人昌原兪氏之介子
我申世德
詳載先生墓碑
而君得祔葬其下。
可考知也。
君以乙未十月生。
二歲而孤。
十九歲而丁內艱
不勝喪。
乙卯二月歿。
得年二十一。
賦質精明端秀
制行篤孝順悌
自幼讀書
間從余問難所思討論
出人意表
稍長。
肆力藝業應擧文字
往往有可得意者。
復有綜物幹事才。
若使居官任職
必能知名當時
不幸短命
未充其操。
惜哉。
君以早孤自哀。
追慕先生至深。
恒願早得歸侍。
其事太碩人
晝夜在側。
溫恭順適
和悅其意。
侍疾
尤洞屬不懈
兄姊皆自以爲不及
及喪。
過毁成疾。
歲餘不起
中身死。
禮雖不中道許。
而其視世之被衰麻
恬同平人者。
相去遠矣。
君其詎不贒乎。
若余孤露苟全
歎羡何及哉。
所可深憾者。
先生德性之仁名行之贒。
宜後承食不食之報。
而君與君兄。
無年血胤而終。
天道不可知也。
慶州金氏
郡守鼎運之女。
生一女。
適辛錫觀。
不忍之無後。
積歲年。
宗人之子大蘊
得主君祀。
在今知君哀君者惟余。
略草數行。
且爲
其誌。
主簿申君墓誌
公元1746年
君名瑩。
字子潤
號雲林
系出平山
麗初太師壯節公諱崇謙
 本朝左議政文僖公諱槩
吏曹判書文節公諱鏛之後
高祖漢城府判尹府君諱砬
曾祖議政府君諱景禛
刑曹判書府君諱埈
考 贈吏曹判書
行坡州牧使府君諱汝拭
妣 贈貞夫人韓山李氏
慶州盧氏。
外祖同知崇儉
君以丙寅三月四日
生于漢陽
自少志氣英傑
識慮通豁
遇事無難易。
見輒透悟
王考絅菴先生不以門內卑幼而多所器使
先考和菴先生叔父恕菴先生期許倚重焉。
弱冠筮仕
歷瓦署別提,安奇道察訪羅州監牧官,通禮院贊儀
卒官南部主簿
無內外。
著績勤敏
名公卿如李相國宜顯李尙書秉常知君而秉銓者。
前後屢擬守宰窠。
而 天點適不加
間嘗寓居嶺南金海
辛未四月十四日考終
壽六十有六。
葬于本州某山某坐之原。
淑人南陽洪氏。
主簿致祥之女。
一子復夏
二孫長耆。
次會。
爲人秀俊爽。
少時折節讀書
而自有文雅氣味
八法參互晉韓。
端麗絶人
繪事
天才尤高。
雅調神韻
咄逼唐人
人比鄭廣文
三絶
而獨不喜爲人酧副。
中歲
嗜書成癖
尤致專於易。
手抄口誦
探索無斁
盖多秉燭之效。
居家行誼篤厚
母愛周至
及喪。
恔心葬祭。
鮮有遺憾
與兄同爨
爲治其産。
庇其子孫
無間己出。
旣落南。
京師千有餘里。
先世忌故
墓庭有事
奔走來相。
殆無一闕
以至至親哀慶亦然
如是後已
若其持己行事
則存飭修廉隅
待人接物
於忠信而不失善惡之分。
通曉世務
煞有商量
而旣未得位。
無以見其設施
則邦制之拘也。
可勝歎哉。
君嘗謂余知己
托以身後文字
今當泚筆
不任感涕
重念孤露終鮮。
無意生世
十數年來
惟君是賴
而君又九原可作
氣宇之軒。
風義之厚。
已矣斯世
無處復尋。
後死凉踽。
曷禁悽傷。
於斯文。
盖首揭君蹟。
兼叙余哀云。
進士尹公墓誌
有立志力學。
達知積行
飭修於身。
正倫理於家。
可以著於世。
不及用於當世
隔世聞風者。
始切感欷歎惜者。
若故進士坡平尹公諱之雄字學萬是已。
高麗太師諱莘達
文肅公諱瓘。
 本朝判書諱孝珍。
參議諱禧
乃其先代名祖。
考諱仁碩。
隱德不仕。
淸白吏後。
嘗受龍驤衛司果階。
令人延安李氏
公元1628年
參奉振之女。
生質殊異
自幼岐嶷
稍長。
體先公喜儒術之志。
奮勵爲學
就傅十里外。
扣問受業
復尋僻靜處。
危坐劇讀講究不輟
飮食起居
口不絶諷誦
天性孝友
父母
怡愉盡歡
輕俊過。
丁憂
衰絰離身
哀疚踰制
祭遵禮。
兄弟同居不析。
男女三四十口。
飢飽與共
恩義周洽
淡於世味
不治家産
付之羣弟。
不問何。
惟以經籍居業文會爲事
丙丁之歲。
避虜亂於延豊地。
天地飜覆
大義之未伸。
有詩感志。
忠憤之氣。
溢於辭表。
一時公卿覽賞稱美
知其爲立節之士。
治公車業。
文辭炳蔚
發解
因成進士
不幸早世
竟阻大闡。
靡有所展布
士友其然者。
莫不寃傷其有才而無命云。
盖公平生
藏修讀書
委己立命
大學語孟。
讀過千遍
中庸幾乎滿萬。
有箚錄成說
章解句釋。
深造自得
餘文書理
不明不措。
凡所發明辨論
類有可以編入先儒說而無愧者。
吁其盛矣。
厚齋金先生嘗遇公於逆旅
認其爲非常人也。
謂其貌不碩大而豊滿端厚
醇雅人也。
傳云有諸內。
必形諸外。
不其信歟。
金先生若見公庸箚。
則其奬尙之盛。
當又如何哉。
公生以 崇禎戊辰月日
卒于己酉四月二日
得年
四十有二。
宜人順天朴氏。
二男一女
長泰重。
次泰開。
女適鄭日章
孫男諴及諶。
女適鄭龜章者。
長房出。
嫡曾孫衡老。
學行公家
爲公肖孫
與余同遊金先生門下
今托以誌公之墓。
余謂表章箚記
以行於世則知公
何事於誌云。
贈司憲府監察具君墓誌
公元1669年
余有少友
曰綾城具君趾勳。
質行才藝
期以遠到
不幸早世
心常悼之。
今其孤最遠手家狀求誌。
辭以無文
而猶強勉不止
余之鹵莽
何足以累君乎。
君字美仲
始祖諱存裕麗朝平章事
其後數世。
有諱寶文閣提學文貞公
諱成老入我 朝。
江原道大元帥
思孟左贊成。
 贈領議政綾安府院君文懿公
諱宬綾海君。
 贈領議政忠肅公
高祖諱仁基都正。
 贈贊成綾興君。
曾祖諱鋈郡守
 贈參判綾坪君。
祖諱文洙僉正。
 贈參議
考諱柱縣監。
 贈參判綾恩君。
母晉山姜氏貞夫人
君以戊子四月十六日生。
天姿端秀
氣貌淳謹
髫齡
已若成人
喜怒不妄。
言笑有節
參判公鍾愛之。
七歲
參判公歿。
孺慕呼哭。
哀動旁人
稍長。
受學從兄直長公景勳。
不待勸督
趁課勤業。
藻思驟長。
發解至會圍。
違式
公元1733年
屈。
其後屢擧不中
朋友歎惜
而君不以爲意
値 仁祖大王遷陵
 上命執事貟可合人於 大王外家
君得與其選。
應對周旋
不失禮規。
 上深嘉之
屬目
事竣
 特下除官之命。
有司卽行
公議遲之
癸丑十二月二日
以疾卒。
得年僅二十六。
甲寅二月
葬于楊州高峴先山負乙之原。
先娶一室
大將金洙女。
後室士人申纏女。
並無子。
直長季男爲後
乃最遠也。
性度慈諒。
內行篤厚
常痛早孤。
每當大忌
前旬日。
必有戚容
不至矧。
母夫人
溫愉順迪。
未或違命
伯氏正公嚴父
晨夕必正衣定省
不以疾病而廢。
恭恪愼畏。
情見於事。
正公喜曰。
吾幸以汝爲弟。
年老無壯子。
無恨矣。
家務巨細
一以委君而不問何。
君能酌量措置
咸得其可。
友悌之義。
有足令人感歎者。
君旣躬行如此
論人交友
先行而後名譽
見人有善處父子叔兄弟間者
愛重之。
若己有之。
見未善者。
正色責之。
悔改
待之如初
最惡爲陰私之語詭秘行者
以不祥。
視之若凂。
尤恬於財利
嘗籍前妻家所臧獲器皿而盡還之曰。
其人已亡。
何以是爲。
聞者以爲難。
其爲詩文
贍雅可觀
假之以年。
則不但得意科
而已
疇克知其以此質行才藝
秀而不實
不得有施設於當世也。
殿中之啣。
不及生前
何其數奇之甚也。
可悲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