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䨓渊集卷之二十二 (自动笺注)
䨓淵集卷之二十二
 墓誌
  
承政院同副承旨李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21年
公諱德孚字達卿
全義之李。
肇自高麗太師棹。
有名顯。
江先生濟臣文武全才
宣祖時
大父觀察使諱萬雄有二子。
長參判徵明
其季曰徵
知敦寧府事贈左贊成。
是公之考。
妣鄭氏處士普衍女也。
公幼有至性
母疾刲一指
持喪有成人之孝。
鄕黨愛焉。
旣長而通儻器局
讀書務識國家治亂賢邪消長之際。
以至當世之務。
悉爲之經緯胸中
可施於用也。
伯父奇其材。
有朝大議輒諮之。
未甞不稱善。
景宗辛丑生貟
癸卯擢文第。
群小顓國
退耕于野養老
今上初以侍講說書召。
成均典籍
轉兵曹佐郞,司憲府持平
常帶知製敎
其爲司諫院正言也。
合諸臺討耈,輝等不臣罪。
伏聞累月
未得旨。
出爲京畿都事
未幾首薦廣州府
廟堂材公。
大用漸。
不拘階級也。
上固靳之。
出監稷山縣
歲饑
指畫多方
民不流殍
內遷侍講文學
選入弘文館副修撰。
兩司合辭申前請。
上怒罷諸臣。
時事一變矣。
當是時。
入調
公元1730年
停之說。
有言事者。
威輒震。
親戚故舊多沮公者。
然公獨確如也。
士論賴焉。
丁外憂
制終荐授館職
皆力辭。
置對數十而猶不起
巫蠱獄作。
問事郞召則乃出而拜命
仍言吳命新累出賊招。
情節有疑。
如法拿問
不從
又䟽救憲臣之論事被罪者。
上責其爲黨。
不賜批。
東萊府使。
又靳不授。
翌年庚戌奉敎宣懿后懿陵碑額
通政資。
兵曹參知承政院同副承旨
公不樂在朝
以母老乞養
安東府使。
府素號煩穰。
而公剖斷如流。
時大歉。
公有仁政
浮民之還集者。
隣境聞風至者。
不可指數
公則曰吾知活吾君之民而已
月俸宮房稅入
賙哺之無異焉
道路歌舞之。
三年辭疾歸。
癸丑六月某甲卒。
距其生乙卯壽五十九。
其九月葬于楊根明沙川坐丑之原。
以元配祔
元配朴氏持平泰維女。
繼配韓氏郡守起愈女。
韓夫人三男
元培早歿。
益培郡守
得培參議
出後仲父正言公。
元培一女縣令兪漢
益培一男章會。
女適申在朝
得培一男端會進士
長房後。
二女適沈能翼,金載璉。
公威簡重
風儀雋潔
少負經綸之才。
料事得失成敗
後輒如其言。
成公常曰吾伯氏剛毅善斷。
見詡於
前輩
是兒尙類之乎。
事後母尹夫人致其身。
夫人之父病疽
久貼膏出膿。
必須公爲之。
而公不色難。
不懈如初
人皆知孝之所推然也。
恒言未甞妄及朝廷
獨嚴於邪正義利之辨。
常自誦曰士大夫爵祿忘於心。
然後可以事君。
禍福聽於天。
然後可以守身
出處語默
惟心之所安。
不爲俯仰
朋友義。
不貳死生
爲官好以實政及人。
而耻於自衒。
故其設施多美法。
而民不能言焉。
長於詩。
篆隷繪畫各臻其妙。
而薄之不自爲技。
年閒居。
敎子斤斤皆有軌度
仕於朝者。
廉直去就公之風也。
銘曰。
端其趍。
家于儒。
藏其器。
世方市。
棘有凰。
彩弗陽。
庸何病。
無競
公旣穡。
不食
詒厥子。
式糓似。
處士李君恭南氏墓誌銘(幷序)
公元1735年
君子曰終。
固窮故君子。
弗變于初。
謂之終。
維上四十有四年戊子八月某甲
處士李君終于漢師東里
十月葬于芙蓉城之某原。
其友䨓淵翁書其石曰。
知德者鮮矣。
獨得君於人所不知者三。
負薪讀書以養其父母
父母以貧爲樂
再破其家。
行泣于江關
以葬其弟昆
而逝者弗憂其妻孥
若此者雖古之至行
曷以過諸。
爰及其婦。
樹屋荒江之濱。
裋褐
巾。
三旬食已耳。
安其賢不見其它
樂其命不求其外
若此者擧一世求之。
吾必曰惟君爲能。
愛山水。
喜爲詩。
一時卿大夫之良。
亦有忘形披腹者矣。
逌然而集。
澹然而散。
名利之心。
匪獨不萌于我。
有以關人之口。
卽其白首坎壈。
適足以見其高
余外調其大狷。
而中喜其有守
不願以一官易其志也。
君諱德弘字文遠
甞自摽其詩集百拙
人稱拙翁
七世益陽君。
成宗別子
進士諱聖好
恭人崔氏。
進士公踈好氣義。
故與吾先子好也。
先子女士子。
七歲通詩二南
旣長以孝友聞六親
不幸廢于明。
蹇其配。
進士公聞之。
歎曰嗟夫
求婦者以貌乎。
將以德矣。
南氏世世名德聞。
其女甚賢。
吾必以吾子婿焉。
媾遂以成。
孺人一靜專。
寡笑與言。
窈焉若心齋坐忘者。
恒言曰賢而窮。
愈見其君子
窮而濫。
終歸小人
女子之生。
得爲君子家人足矣
手理絲麻
佐君讀書
多識古人言行
以訓子女
雍和終日
若不飢渴在身
故以君之貞介少可
而見敬禮終其世。
孺人少於君四歲
先一年丁亥以卒。
壽六十有七。
一子泰亨用武擧進。
一女嫁宋達休。
泰亨子顯綏。
先子諱漢紀。
同知敦寧府事贈議政府左贊成。
寧人也。
銘曰。
毋犂于墟而蹊于除。
臯如者鸞曜攸廬。
判敦寧府事金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18年
君子終於善。
小人終於惡。
百世莫逃其名。
小人甚病
調劑言作是非泯。
然後善者刓方以求容
惡者匿情自免
於是時也。
一其守無變者。
爲眞君子歟。
余甞銘臨齋尹景平矣。
爲市金公太常狀矣。
旣而之子應敎熤。
以幽誌見屬。
嗟乎
余觀今之人而思公之賢。
猶古之人。
又喜熤介然進退
論者謂公不亡。
雖屢書不一書可乎。
遂序之曰。
公諱相奭字君弼
延安人
肅宗戊戌及第
景宗賊臣殺定大臣四人
以搖東宮
以爲時可以去
故去起居注
退耕于野
今上初服
以召至。
甞爲諫官矣。
憲臺論相輝,相光,相億無君不臣及森,,檀,彦,雲,儒等諸弗軌狀。
各以其律。
甞居風憲矣。
天久旱。
盡釋鞫囚以及森。
公言人君天討罪。
未聞縱賊以救災也。
又甞任論思矣。
兩司請誅輝。
島棘光,億。
孥相耈,相恒。
又言南九萬崔錫鼎,尹趾完負罪先王
不當配食太廟
盖公自入三司
義有慷慨
必奮迺已。
罷逐理問相屬也。
愈自淬礪
風采
士大夫間。
政府檢詳西學敎授
試才濟州
還則光復相用事矣。
歸田里。
杜門如未官時。
國家平湖嶺之難。
雜用甲乙
以安反仄
號蕩平
於是修撰召。
公乃䟽曰臣自初所爭執
尊君討賊已。
此義有不伸。
枯死溝壑
臣無怨悔
自此有除皆不拜
督出愈急而愈不起
出監務安。
經年而還
蕩平之論益行。
二大臣爵。
覊縻一邊
二大臣籍。
以慰一邊
公以館職力爭之。
特召又不出。
上怒令銓部籤名侍從
尋去籤。
黜補木川縣監。
又黜高山察訪
久之校理召。
控辭如初
上曰不識君面。
焉用此臣。
勑還高山
旣又遷校理世子善。
用廟薦出尹義州
此時上心開悟
二大亦復爵。
國論稍伸矣。
公以州燕貨所湊。
爲政律己束下。
用絶利路
人爲之語曰尹玆土而不識金銀者。
金侯一人而已
未幾辭疾歸。
周流薇垣銀臺兵刑禮諸曹
淮陽豐基
於是上曰此臣沉滯
直以恬雅故耳。
王者用人
必先如此人。
特進嘉善
右尹入對
上曰三十年始聞卿聲音矣。
喜之也。
副使使燕還。
大司憲轉都承旨
時値貞聖仁元喪。
在公累月
上益察其忠謹
敎曰漢光封褒德侯
公元1722年
史善之。
則擢公判尹。
秩資憲。
國葬也。
京兆調轝士
公勾刷有緖。
事集而民不撓
居留沁都三年
不以一事廟堂
淸靜而已
上聞嘉之不易哉。
其潔也。
注意一用
卒爲柄臣沮之。
年又七十。
都憲入歷西樞四宰
而其階正憲
耆社臣之用邦慶加恩也。
崇政用子熤侍從恩也。
崇祿所以先朝侍臣也。
乙酉八月二日
原任判敦寧府事。
考終于家。
壽七十有六。
是日上方試射
命去金鼔
製文賜祭
其十月葬于高陽大慈洞負甲之原。
貞敬夫人任氏祔。
公之先有諱濤。
中明天子制科。
密直提學
詮相中宗謚忠貞
悌男以仁穆大妃父。
廢王所殺。
仁祖賜謚懿愍
是爲公高祖
曾祖諱珪進士
十八死懿愍之禍。
後贈參判。
祖諱弘錫。
郡守判書
考諱澔。
左贊成。
李氏尹氏
從贈如法
任夫安節佐公
賢婦
義方敎子賢母
生卒先公一年
有二子。
煹監役官。
次熤。
一女適縣監尹心協。
煹男載玉夭。
熤男載瓚載璉。
餘不具書
公淸寡欲
遇官則思義不可輒去。
通籍五十年。
計其仕之日。
廑二三年。
然退亦不敢忘君。
進亦未甞忘退。
陶菴李先生常稱其出處從容得中
識者
以爲知言
銘曰。
黻冕匪進。
𤱶畒匪退。
君子之守。
視義攸在
而蕭。
毋以我珮。
忠順有孚
旣晩而通。
澹兮若初。
是以爲公。
刑曹判書李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720年
公諱惟秀
字曰深遠
初名惟穆云
系出宣廟王子慶昌君。
淸平君,西川君。
其高曾大父也。
大父諱廷煜。
贈吏曹參判。
考諱在。
城府庶尹吏曹判書
自古豪侈家。
必曰公子王孫
然公之世。
特以儒素聞。
東山之趾。
隣里之人。
不聞車馬絲竹之音。
庶尹公。
淸高好古
巖穴之風。
公自幼少時。
世之功利機數所以壞人心者。
弗及耳目
故長而直諒饒志槩。
公以景宗元年生。
今上二十三年擧庭試甲科
年方盛。
於材學。
踐履三司名論之地。
慨然自奮
其在館職
露章黨逆九人曰。
臣不欲與此曺同國
當是時。
調劑之術方行
擧朝靡然
而公之言如此
大駭當世矣。
未幾因事竄嶺之南。
久之叙復東宮官則辭曰。
臣前論黨逆者不願與之同國
今其人位上相百僚
臣義不可仕。
益大忤上旨
奪其官。
黜之都門外。
又甞侍講經生
上怒一試官奏栍不中旨
將罪之。
而公獨言不當
公元1771年
罪。
犯上怒爭甚力。
卒皆得罪去。
公之在朝
侃侃不苟合多類此
又見士之稍自好者。
得其所欲。
駸駸不復返矣。
喟然嘆曰救溺而自溺。
不能爲也。
然我公族
不可以去
家居養老
不言仕宦事。
上知忠愨
常引以自近。
弘文館應敎
通政承政承旨
間移大司諫曹參議
而輒復還承旨凡十八拜。
日侍上左右。
顧遇甚寵。
公惟周愼木訥而已
禁中肅憚焉。
京兆右尹
上意注於公。
及拜又喜曰李某內守無外飭。
躁競之世。
宜用此等人。
其爲都承旨
上得元宗舊籍內藏
公奉安于仁祖潛邸
用御詩記事。
有出建明門之語。
公還及門
上猶未出。
公止不入候
上出然後復命
於是上嘆曰此寶臣也。
向令建明一步者。
不爲徒言已乎
特加一資嘉義大夫
周流曹大司憲
上又欲試公于方岳
湖西觀察使
踰年而歸。
民歌思其政。
累官又拜都承旨提擧藥院
會上不豫
公時已有疾。
夙夜憂悴
自始至撤直數十日。
不敢告病
尋以勞進資憲。
漢城府判尹轉刑曹判書
益篤
辛卯二月壬辰卒。
壽五十有一。
上驚賻贈加例。
爲文賜祭
于柩前。
初公配金夫人無子。
或勸早立嗣。
公曰吾於吾先爲嫡孫
死之日不憂不祀
二弟俱夭無後
必先立其子。
卒不立嗣
至是上命公族之後
太夫人尹氏尙在堂。
上命有司存卹甚厚。
異恩也。
其年四月某甲
葬于通津嘉佐洞負巽之原。
公氣豪而識高。
居家行己
明白峻直
不能安於小枉。
以至事君從政
皆是道也。
其與譚論
慷慨多風。
獨見所不見。
然其取人之善也。
灑然無所吝。
不善
朋友杯酒之間。
不少假以色笑
與其游者。
當世賢士
而相益以古義
聲氣可樂也。
旣觀於世久。
所不可。
治園種樹
旁列古器香茗
超然遠游之意。
自悲無補於國。
而空取高位厚祿
發於歌詩
嗟夫
今之世。
不足久稽斯人也。
公立朝所受誥命且七十余。
皆畧之不書。
以爲功名未足榮公
非所知公也。
銘曰。
位聯八座
謂之遇也亦可。
器無一施
謂之弗遇亦宜。
豈世不尙賢歟。
將天不假年歟。
珮玉之璆璆兮。
東山幽幽兮。
爰得其適兮。
而又何戚矣。
孺人原城元氏墓誌銘(幷序)
孺人原城元氏。
完山李弘淵之妻。
判書孫女
冢宰致仕孫。
年二十。
今上四十七年辛卯五月某甲歿。
六月廣州秀之原。
判書君屬余爲誌。
孺人母貞夫人南氏
伯氏弘文館副修有常之女。
而謂余知孺人宜詳也。
孺人娟好靚婉。
如其貌。
父母在女惟孺人耳。
貴之甚。
爲具簪珮珠兒女之玩。
粲然箱奩間。
孺人澹澹無所好也。
獨女紅是力。
靡弗能。
亦靡弗精。
必當長者意。
十三而歸李氏
參議
判書君有兄弟好。
子女雋材淑聞。
相熟於未媾之先。
入門
又皆大喜曰。
足吾望也。
孺人之事舅姑
等於父母而禮加焉。
和于夫之黨而言常不足
順于夫子燕處無褻容。
李氏之人咸歸其賢無貳口。
一子
五日乃死。
悲夫
旣苗矣。
方秀矣。
不見其實
曷故焉。
聞道有言曰折處逢生。
天之仁也。
豈彼呱呱者之謂歟。
嗟夫
可以寬其父母之悲矣。
銘曰。
燕爾魄塞爾悲。
陰佑爾藐諸兒。
以聽宰物者爲。
順興府使贈吏曹參議宋公墓誌銘(幷序)
公諱相維持卿
恩津之宋。
皆祖高麗判院事大原
而公之世。
先正尤菴同春先生
同出雙淸堂諱愉。
曾祖希遠
成均學諭贈吏曹參判。
祖諱國
公元1689年
銓。
吏曹判書
考諱奎濂。
禮曹判書贈議政府左贊謚文僖公
妣贈貞敬夫人金氏
同知樞府光燦之女。
淸陰文正公之孫。
公以顯宗申生
稍長受學內兄三淵金公
志尙淸雋
諸少年莫敢望焉。
肅宗己巳
文僖公歸隱湖中
甲戌始至京師
以父命勉就公車
匪其好也。
丙申始受仕。
爲敦寧參不拜
尋復衛司副率。
國葬都監勞陞六品
伯氏玉吾公吏部
久未付職。
間差訓局郞廳。
年始授掌樂院主簿。
移司憲府監察
出令柔縣
方伯姻嫌遞。
辛丑鎭川縣監。
一日投紱歸。
乙巳除司饔院主簿
陞僉正。
安城郡
陞平山府使。
歲餘所不樂去。
自是翊衛翊贊,司䆃寺主簿
不起
久之爲順興府使。
五年解歸。
庚申正月某甲遇疾卒。
壽七十三。
君子觀公之仕止
可以卜其世也。
夫人尹氏
戶曹判書階之女。
議政斗壽之後
合墓于舒川吉山之原。
二男三女
長必泰,次必徵。
議政李天輔參奉李思重,判書沈鏽其婿也。
側室子必恪,必得,必直察訪,必克。
一女嫁金喜澤
必泰二男
載經今湖西觀察使
贈公曹參議
以其推恩也。
載綸早夭
必徵一男載緯。
議政繼子文源正言
奉子奎英,奎亮,奎應。
判書子頤承旨
孫益進士,魯鼎,允鼎。
內外女孫及幼者不具書
公渥顔美鬚髯
其學專於內修不外衒。
少事公車
老而爲祿仕
若無甚異於衆者。
然視其居家治官
不失䂓度尺寸
往往絶人之行。
不奪之守。
非世所及也。
公事父母順。
心所不安
不敢苟從
文僖公常喜與言事
父母有疾
不敢輕去床笫之下。
硏窮藥理
得其十全
然後敢進
進輒效。
文僖公旣卒。
所事公者而事伯氏
伯氏秉銓十年
無得一言私于公。
自修可知也。
和于九族
內外戚踈
咸盡其情。
篤于奉先
在宮在墓。
爲久遠之畫。
毋敢以宗支間焉。
敎子先行後文藝。
燕語申申
不離訓典
朋友交。
禮恭而言遜。
至論是非
不以毫髮徇人
不合
曉之以理而已
不以聲色
賢者見敬焉。
盖公不以世務經心
持行精白
見事明。
諸人者信。
其法利於治民
當官赫赫爲名而人自理
歸之日。
不以一物自隨曰。
貧吾素也。
少益之災也。
嗟乎
公之賢於人遠矣。
公歿三十餘年。
觀察君以公遺狀。
謁銘于不佞曰。
此吾先人所甞撰次者。
用是徼惠于子。
以卒先人之志。
不佞不任文事
辭愈固而請
愈懇。
其詞藹如也。
足以起余老者
序論事行若干言。
俾志諸幽。
公無嗜好
獨愛遊名山
喜與高僧逸士淸靜幽之旨。
豈甞有感陶元亮石曼卿之風乎。
悲夫
辛壬之際。
君子之禍棘矣
若公豈所謂愚不可及者非耶。
銘曰。
朱絃直操。
白雪希聲
逸老金秤
疇敢改評。
時爲跡。
無將無迎。
動非循物。
止不近名
以此銘公
昭哉佳城
掌樂院正金公墓誌銘(幷序)
公元1699年
掌樂正淸風金公諱一字誠吾
大丞相致仕忠靖公冢子
貞敬夫人沈氏。
肅宗二十六年庚辰生。
景宗元年進士
旣而公車歸耕坡山
今上五年京師
初授敬陵參奉
奉事直長
六歲而陞典牲主簿
從忠靖公使燕還。
歷郞工社稷
出令江西
遷守金川
又遷仁川府使。
未幾去。
由戶曹正郞出牧淸州
繕工正出忠州
間爲宣惠郞,忠勳都事世子翊贊掌樂僉正。
方公再辟惠郞。
會陞樂正
命加郞秩一年
得遞正後
又用太僕辟爲判官
宰相子。
門戶光寵一時
而從少至老。
不過三品
所居由由廉公愼法
毋敢以小官懈。
年六十己卯八月某甲卒。
其十月葬于仁川蘇來
山之原。
爲人孝友敦直
父母無違志。
不敢以其心之所不安。
苟以順于父母
忠靖公常喜與之論事。
然非有問不敢言也。
病世之爲子弟者以人事老。
其事老也。
不以不能安也
應對趍步。
婉敏如兒女
兄弟怡怡也。
相觀善則朋友之道焉。
親戚亹亹也。
愛之欲均則有祖宗之思焉。
亦孝之所推然也。
余與公同進士也。
知其賢而未習也。
他日舍人公見丞相
退而造其室
一架之書。
數叢花竹
相與瀟灑而已
裘馬臺池耳目之娛。
貴游之所崇餙以相高者。
窈然若不入于心者。
嗟夫
乎哉
其可爲卿相家法矣。
淑人洪氏。
府使重衍女。
無子。
子族子鍾純引儀。
鍾倫側室出也。
鍾純好爲古文
狀公行簡不華
使銘之者不媿
可謂能子也已
銘曰。
不以挾而貴者
志之貞也。
不以居而移者。
氣之定也。
貞不循物。
定故安命
滔滔者。
以爲拙我。
聞諸周子曰天下拙。
風淸弊絶
于嗟公兮。
自誌(一百四十字)
在家無異行。
立朝奇節
讀書
不喜功利機數之言。
故其學知經而不知變
貴遠覽而薄近功
世或笑其迂。
君方以迂自喜
毁譽寵辱之至。
頹然
已矣
無妄用。
無妄走。
無妄交。
無妄取。
能下而善止
故行險而不自失
不見傷焉。
年七十。
尙書大學士致事去。
自題其寫眞曰。
道在味其無味處。
身游才與不才間。
語人曰後世如有求我者。
在斯矣。
自叙
公元1697年
居士氏南。
寧縣人
有容字德哉。
孔子南容尙德若人
父所命也。
父諱漢紀。
同知敦寧府事贈議政府左贊成。
靑松沈氏。
貞敬夫人
大學士文憲公諱龍翼
嶺南觀察使吏曹判書諱正重。
曾祖若祖也。
維肅宗二十四年戊寅降。
景宗辛丑進士
今上初。
三受仕再去之。
尋復世子侍直
三轉而監永春縣
庚申秋上躬試士文廟
居士丙科
立朝二十八年。
踐履選職
地望淸貴
同列莫或右焉。
然間被上旨錮削竄貶
及阨于權貴
不能安于朝者半之
戊辰先王眞成
而用都廳勞陞通政
壬申寫進懿昭哀冊嘉善
乙酉文衡久次進資憲。
丙戌輔導世孫有功正憲
丁亥致仕
又加崇政
居士性迂而信古。
聖人之言無古今可行
外是而言治者僞也。
故事
公元1760年
自好是非用舍詞命
皆欲其一乎正而無私也。
朝廷交。
不諂不矜
在醜不忮。
皆欲一出公淸之塗也。
見於言語文字者。
頗以儒術自輔。
上信其心而疑於用。
下惡其異而從以謗。
居士不能改其䂓矩
以趍時好
由由以居。
澹澹而止。
中歲宦跡多在儒學詞林
往往求出爲州府。
未甞久焉。
年六十九二之日。
上䟽乞骸
至明年春
蒙恩許休。
遂扁其堂曰榮老。
杜門不問世事
文章自娛
䨓淵集卷之二十二
 墓碣
  
進士公墓碣銘(幷序)
孟子無恒産而有恒心者。
惟士爲能。
陶淵明述古之貧士
榮叟原生黔婁子,袁安之徒。
皆能以道自勝
邈然若不可干。
而卒又自叙其志。
以託於四士
嗟乎
士固不易也。
井田壞而民始困。
日夜可以貧賤者。
則亦何所不至矣。
故曰士窮節乃見。
強者濫以亡其身。
懦者戚而易其志。
夫烏可以言士。
悲夫
固窮樂道之人。
非世之所賢也。
故常不著。
雖有士。
不可得而知也。
以余所聞
布衣李公者。
隱於始興之野。
樹屋以居。
糟糠不厭
妻子懽然無慍色。
親戚朋友歸其仁。
鄕黨無違言。
宰相欲以一官處之則辭
曰。
某不願也。
若公者。
其聞乎四士之風而興者歟。
謂之士。
無愧也已矣。
公諱好字之任
成宗益陽君懷六世孫。
公故豪貴家。
幼不知家人生業
及長踈曠喜施與。
急人之窮無所計。
其取於人也。
一毫不苟
以是破其産。
不能爲家。
而終亦無悔也。
公早孤。
事母曹夫人
至老趍走應對童兒
甞自言曰吾貧不能甘毳
不以筋力爲養
于何盡吾心。
凡爲母養者。
必以躬。
居喪盡禮聞於鄕。
叔父年老子幼
無以爲養。
公則迎而歸。
姑母之無歸者。
又迎而舘之。
每食必問叔與姑食乎。
對曰食然後乃食。
否則公亦不食
故公有食。
叔與未甞無食。
女弟之夫成君歿於海西
女弟又無子。
不食將死。
公亟馳往哭吊。
已乃曰夫死子不立。
則隨以死。
將使夫不祀乎。
且舅與姑之改葬也。
夫志也。
今其死。
猶有望於生者焉。
則死其爲不負死乎。
女弟立收泣強食
遂不死。
公爲留數月。
棺槨衾襚
先遷其舅姑之葬。
然後乃葬成君
成氏之族聞之。
相與立其子。
公貌長而癯。
性高簡寡合。
好面折人過失
然於故舊有深愛。
不以存亡窮達而貳之。
鄕人信之。
故無怨。
有一友生死於覊旅不能喪。
公盡脫其衣服以斂之。
明日不能出。
家人笑之。
公獨
怡然人道如是也。
公少治詞賦
一時人士鮮能出其右者
及取進士
遂不復爲公車業。
往往爲母屈。
然非其所好。
顧獨喜飮酒
得酒痛飮至醉。
醉輒獨往水石中。
曳履謳吟
人不知其何樂也。
公聞川好薪水可居
舟其家以往
未幾卒。
仍葬於其鄕梧里之原。
去其生甲辰得年六十九。
恭人崔氏甚賢。
公以貧爲樂
恭人不以憂撓之。
故公之樂能全。
海西園田膏腴
土豪所幷。
稅不入者數世。
一夕取其券投之火曰。
使子孫賢
亦不餓死。
不賢
以是構禍於人。
恭人曰善。
於是悉燒之。
相助爲善類此
後公一年卒。
同壙而祔。
長德恒早歿。
有子曰益亨。
次德澄,德弘,德朋,德凝
女適上黨韓應箕。
今之請銘者德弘
其婦余妹也。
余習於公。
甞造其廬。
弊冠裋褐而已
進客於大槐之下。
與語良久
兒孫取酒。
談笑道古今。
其言必止於義命無濫志。
退而觀於子弟之私。
長幼各有定業
循循無外慕。
益信公之修於身及於家者。
皆可爲貧賤者法。
悅之
久而不能忘。
今之墓道之託。
不可以辭。
銘曰。
好施而窮。
志于人也。
窮而不怨。
反以天也。
圭竇雖卑。
尊者存。
孰其昭之。
我銘于阡。
副護軍南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610年
公諱得箕字子揚
其先宜寧大姓也。
考諱錫。
慶山縣令
縣令以上
與吾同祖。
尹氏
戶曹判書卓然之女。
萬曆庚戌生公
年六十餘。
始受仕授繕工監監役官。
調司畜署別提
轉司饔院主簿
漢城府判官松羅察訪
又入爲軍監判官
宗廟署令尙衣院僉正。
居職廉恪著。
當路大人多禮之。
耆年進秩龍驤衛副護軍
明年庚午五月十八日卒。
壽八十一。
其年某月葬于楊州先壠之原。
李氏無子。
貳室子曰龍成
實尸公祀。
其孝克肖公。
亦年八十。
官僉知中樞府事。
僉樞子曰履重。
公性甚孝。
親疾割其指出血以進。
居喪哀慕孺子
弟死育其孤。
忘其孤。
果剛能斷
雖甚怒時。
有以理曉者。
立改若無事者。
少時避虜兵于襄陽
襄守爲具席。
延諸避兵至者勞之
酒至
公則辭曰主上蒙塵
飮酒云。
雖飮豈能樂乎
仍泣下數行。
在座相視不敢擧箸。
守遽令撤之。
謝曰吾知過矣。
不樂而罷。
其強於爲義如此
銘曰。
維孝維年。
公受于天。
人爵因之。
公具享之。
遺贏于子。
其子似之。
鄕黨之愛。
尙於其藏。
罔俾牛羊
孝子軍資直長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630年
成宗理國有道
興士于行。
在朝相勉以忠信
在家相語以孝弟。
治敎之盛。
廩廩三代矣。
當時布衣之賢。
金淸寒子,南秋江
志節照映百世
而言其行誼卓異者。
君子吳公浚爲尤
公同福人也。
年十餘則以大孝鄕里
病疽
伏而吮之。
不離疽者凡三日夜。
病遂已。
母將死。
斮指飮之血。
復生
及喪日一粥。
不醬不塩。
白毛蔽身。
哭聲類嬰兒
聞者爲之隕涕
昏上墓。
有虎常先後之。
月朔輒生致一鹿。
家人取以祭之。
以爲適然
月望復然
去墓五里甘泉
鷄鳴
公自擔甁取泉。
供祭祀。
手足爲之皸瘃
一夕大雷雨
地裂墓左數尺。
水湧其中
甘冽異常
太守聞異之。
往視果然
發民甃之。
號曰孝感泉
於是監司御史狀聞
成宗嘉之
擢公軍資直長
不拜
又命復戶旌閭
及卒勑本縣春秋賜祭
世世勿替。
褒其孝也。
公之先有曰文靖公璿,文齊公潛。
世爲高麗宰相
曰自貴翰林學士承旨
寔公之曾祖也。
大父石山
彭年不仕。
之子曰希伯參奉
今之乞銘者。
六世孫時挺。
裹足京師
遍謁諸名公學士
得其詩賦記銘。
表章公事
使公之德烈愈久而愈彰。
可謂追遠矣。
銘曰。
孝哉吳公
亡如存。
夙夜戰兢
如覩如聞。
公在其鄕。
裋褐之民。
孰其知者
有赫皇天
雷發其泉。
虎獻其鹿。
莫曰蒼蒼
有徹嬰哭。
是用銘公
大字深刻
百君子
過此必肅。
通德郞金公墓碣銘(幷序)
先君子交遊
同里而相樂者二三長者而已
長者飮酒
折簡南隣金公
公秀榦豐下
顔如渥丹
至輒捉枕坦腹而卧。
與座中言皆爾汝之。
然座中得公。
笑語瀾漫
相顧甚樂也。
公益呼酒長飮。
醉輒爲短歌
其辭曰烏巢白鷺愼莫窺。
怒烏妬白色
滄浪水濯濯羽。
蘆花風曬曬羽。
怕他啄向風塵落。
又歌曰誰謂我老。
老也如許耶。
看花眼却明。
持盃笑自多
秋風生白髮。
我也如渠何。
往往持盃歌呼
不知酒之落地也。
憤世自豪
寓之聲而見志焉。
公貌若儻蕩不備
然有內行
所後母金氏盡其愛。
宗家不能祭。
則割驪江良田數十頃以贍之。
其後祧廟及公。
而卒不言其田。
親戚咸誦其義。
累試有司
不得志
居母喪甚哀以死。
時年五十八。
先君子爲誄以哭之曰。
德甫恂恂好善人也。
無知者。
惟吾二三子知之爾。
德甫公字也
諱鼎九
安東人
考諱礸。
祖諱益厚。
祖諱晊。
官府使。
幼時以父命出爲仲父之子
墓於木川之原。
恭人許氏祔焉。
恭人知中樞府事玧之女。
有四男翰國,柱國匡國,佐國武科縣令
二女李泰春,洪尙㝡。
銘曰。
公之所樂者天。
天之所予者窮。
天予而公樂之
孰知命之窮通
利川府使金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664年
仁顯王后之將遜位也。
內供已撤。
太醫金公獨進薏苡如禮。
忠文公賓客無敢往來者。
獨公以時謁。
起居惟謹
士大夫以爲難。
公諱有鉉。
全州人
業武
選補禁旅
旣而母卒父且老。
乃曰人子不可以不知醫。
遂取素問諸書
熟讀而精思之。
旣成
薦入太醫
大被恩顧
甞侍上疾。
伏而假寐
顯宗自解衣覆之。
惶恐誓以死報國。
公旣精于術。
亦有天幸
進藥輒效。
一效輒進一資
盖自通政至資憲僅六年耳。
而凡四進資正卿
同列敢望焉。
肅宗初陞正憲
九年而擢崇政
上愛其愿謹
時與之戱。
公益洞屬自持
往往因事納忠
有諫爭風
上益善之。
賜田廐馬服用之屬。
絡續於家。
尋以父憂家居
會上違豫
起復入侍
御膳以食之。
公元1715年
侍藥勞服中加崇祿。
於是公年五十餘矣。
公始以治腫敎授
禮賓別提
同知中樞者一。
中樞者六。
間出陽城,積城,衿川縣監。
高陽,安山,金浦郡守
爲利川府使。
年格已滿。
而上特用之。
異數也。
治民治病
一出誠愛。
所至吏民德之。
一日侍上便殿
上問爾年幾何。
對曰臣犬馬之齒
食八十三歲不足
又食十三日矣。
上大笑曰老人非帛不煖。
賜紬段貂帽以寵之。
無何遇疾卒。
乙未五月六日也。
壽八十有四
特賜棺木
內司致喪需。
以葬于楊州注谷坐酉之原。
孝友敦直
內行純備
事後母。
忘其非己出也。
撫兄之孤。
忘其無父也。
用是見重當世長者
視人之疾。
視疾緩急爲後先。
不視其力勢
其以疾來者
中夜爲之倒屣
在內院好奬進後輩
不以年位壓之。
故人得以盡其見。
曾祖文憲公常稱其賢。
有疾非公不服曰。
仁人
傷人者。
公之考曰節制使某。
公貴贈判敦寧府事。
妣具氏成氏俱贈貞敬夫人
元配高氏無子。
公墓者。
繼室李氏
生一男若礪察訪
四女皆嫁官人
察訪四男履元,履亨,履遂,履貞
履亨世其業。
累資至崇祿。
上眷愛如公在先王時
人皆榮之
遂,貞
亦以醫得官
嗚呼
始余見公冠者也。
先人命之拜曰是翁也。
先祖視之猶友。
汝當拜翁當坐受之。
至今想其風儀
淸瞳鶴髮
翛然如畫中人
不能忘也。
銘曰。
人或以術而窮。
公獨亨。
人或以壽而辱。
公獨榮。
天私公。
維善之禔厥躬。
曹參判金公墓碣銘(幷序)
公諱龍慶字而見。
慶州之金。
世有聞顯。
觀察使諱弘郁
遺直冢宰謚文貞
是爲公曾祖
祖贈贊成世珍
家難不仕。
考諱斗井。
文行早卒。
公貴贈吏曹參判。
妣兪氏大司憲櫶之女。
公始以進士游太學
風議諸生
尋仕爲敬寧殿參奉
肅宗末擢庭試丙科
翰林世子侍講說書
東宮疾新愈。
有日矣。
會上違豫
公上東宮
請勿受賀。
事遂寢。
景宗初由兵曹郞拜司諫院正言
上䟽殿下沉靜之過。
或歉分曉
寬仁之至。
却少明斷
群臣交口進言
殿下不關聽。
畢竟發落
不過曰依曰允。
若此不已
臣恐群下罔攸禀令
國事日非矣。
自是獻納持平
累遷修撰校理,副應敎
而間爲吏曹郞,太僕正,兼司書文學中學東學
學敎授校書校理
又一出爲北道馬評事
然居三司之日爲多。
不以罪去。
未甞不言
甞論宋成明趙最壽傾訐熒惑之罪。
而請寢太學生尹志述之遠配。
已大慍于群小
驟被劾且罷且削。
久之不用
而公益自淬礪
今上初入三司
則首劾沈壽黨逆
請屛之絶島
伏閤請逆鳳輝正刑
泰耈,錫恒孥籍。
光佐,泰億安置
請故貞士宋甲祚賜謚
收還學士李縡削黜
褒贈恬退權忭
先正權尙夏配食華陽書院
其他䂓切君德
臧否人物
建白寖廣
而不悅者愈衆。
然賴上察其忠。
言雖不盡用。
優容之。
臺臣一鏡䟽下五賊正法
而上只命一人次律
公言五賊之爲賊一也。
法亦當一。
忤旨削黜
踰歲不叙。
而弼夢果叛矣。
於是筵臣宋寅明白上曰鄭汝立之誅。
宣廟謂李敬中之枳汝立有先見
特命贈官
今弼夢伏法
而金某罪籍自如
何以爲勸乎。
得叙
宣懿王后薨且葬。
都監都廳
事竣進階通政大夫
除工曹參議不拜
由兵曹遷司諫
三司請復四大臣爵。
而上只允其二。
公又言四臣之爲忠一也。
追復之典。
不宜擧二而遺二。
不納。
主簿韓元震引筵中語諷上而語出史官
上命元震經筵選。
史官拿鞫。
時上怒甚。
廷臣無敢言者
公獨慨然爭之。
直義正。
士林傳誦
以爲有古諍臣風。
嚴旨自引罷。
持平大源因此激上怒。
繼請加罪。
掌令閔珽斥其讒訐狀。
上乃大悟
立命叙用
大源仕版
伯氏郡守公居湖中
鰥獨無養。
解官輒往省。
視蚤夕。
不去側。
會又以諫長召。
上章陳情
去官以終兄年。
朝議不許
而公亦不復至京師
洪州使亦不赴。
自戶曹參議吏曹
公益不樂。
力辭踰年。
而上勉出不止
不得已膺命
爲政甚允公議
以藩任問議。
相臣罷歸
間除承旨禮刑曹參議不拜
久次進秩善大夫開城府留守
屢辭不獲
至則簡易爲治。
至獄門不閉。
人德焉。
圖像以祠之。
入參判刑曹。
轉戶曹兼同知禁府五衛副揔管。
謝恩副使赴燕
査對已。
領相李光佐請與相見
公辭不往。
三請三辭之。
或曰見於査對
于其請見也。
何辭之堅。
公曰査對公也。
請見私也。
無私見之義。
聞者乃服。
使竣還至豐潤
遇疾卒。
距其生戊午
甲子一周也。
臨卒顧謂兩使曰吾死於此
命也。
奉使復命
諸公
同來不同歸
可恨耳。
索筆書家忠孝四字
使歸遺二子。
色夷如也。
上聞震悼
吏曹判書
喪至松都
父老攀柩號泣
至柩不得前
上幸松都
聞公治狀
嗟異之。
公子校理漢喆往省公祠。
以爲榮。
公初娶晉山姜氏。
繼娶靑松沈氏。
咸有婦道
夫人二男
漢喆今參判。
漢說進士早卒。
夫人一女縣令鄭樸
參判三男
長元柱次文柱進士
二女適李博載,沈毅之。
進士一男命柱。
二女長適鄭脩煥。
餘並幼。
調劑之論盛。
言議之士衰。
搢紳大夫刓方就圓。
以趍時好
風俗爲之一變矣。
公立朝二十年。
慨然世道爲己憂。
當言之無所隱。
惓惓於義邪正之辨。
以是多忤寡合
落落侍從之間。
一時名論之而有所扶樹
翕然爲善類所推重
至今大夫之賢者。
必首擧公曰若此公者。
何處得來
嗚呼
可以蔽公矣。
公之墓在瑞山郡丹丘之原。
而參判公將樹碣以識公事
屬余譔次
余少而聞公之風而知慕之。
今於不朽之託。
不可終辭者。
銘曰。
夫或避險而趍夷。
我行如矢。
夫或循名而競利。
我心如水
昌言正色
不詭不隨。
存而爲王國之楨
歿而有士林之思。
閱世滋多。
益知公賢。
最厥懿跡。
式表幽阡
繕工監監役官贈吏曹參判徐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20年
公諱宗愼字思叔
徐氏籍達城者。
世有聞人
忠肅公諱渻
名德尤著宣祖時
徐之于今者。
咸祖忠肅公
忠肅公四子
其仲曰景需。
典籤吏曹判書
是爲公曾大父
大父諱亨履。
僉正贈左贊成。
考諱文道
司評贈領議政
金氏參奉鼎之女。
盖公國舅僖公母弟
而於貞聖王后叔父也。
公事親順。
兄弟宗族一於和。
居家自治其身者。
皆可爲子弟法。
季子判君妙年擢文第。
出入侍從
人爲公榮之。
顧公獨兢兢若有畏。
恒言申申
杜門息交
讀書飭行而已
景宗元年
聖王后進世弟嬪。
則公捲其孥以鄕居
無何賊臣大獄以動世弟
而孝僖公之孫首及於禍。
人皆慄慄徐氏懼。
公父子卒無事
人莫不賢智公
以爲古人不如也。
今上初除繕工監假監役官不就
於是判君已進用于朝矣。
欲輦公之京。
而公固卧不起曰吾若入城。
汝無居鄕之日。
不如留我在此。
汝可仕則仕。
否則歸而相守可也。
有識聞之。
賢智公。
竟以翌年丙午考終于鄕廬。
壽六十有九。
墓于抱川新基向乙之原。
夫人金氏祔。
夫人通德郞會英女。
端介操執
旁落甚。
夫人克承其志。
娣姒妯娌者盖十數
而各得其歡心
凡擧三男
長命三。
次命五牧使。
季命九卽判君。
公之得贈至亞卿
君貴也。
二女適南泰元金光慶。
命三早卒。
命五以其子判官好修子之。
而取族子修爲子。
命九無子。
族子修撰孝修
好修子有階。
孝修子有隣有防。
南子德彬。
金子憲吉。
判君屬其族父芝溪公狀公之行。
君旣卒而好修以其狀來曰。
銘之必子也。
季父志也。
嗚呼
與參判君故也媾也。
其亡也哭之出涕
哀其死而泯其志。
不幾於涕之無從乎。
銘曰。
先屯而卷。
識之遠。
在泰而惕。
操之確。
素厥履。
燕及厥子。
墓有刻。
求公者獲。
孝子贈刑曹正郞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645年
公諱義格字公允
白川郡人。
太祖開國
有臣趙胖奉使上國
高皇帝善其奏對有禮
遇我加厚。
胖遂爲功臣第一
其先也。
父廷晉。
皇甫氏女。
仁祖乙酉生公
其在稚小以孝見愛鄕黨間。
旣壯而貧無以爲養。
卽奮曰子不力
尤貧乎。
自服山田
不以廢時
暇則漁于海濱
給養具。
暮行山林
公元1647年
取薪柮。
自爨父母之室。
父母悶其勞止之。
則跪而對曰兒自不勞耳。
勞則止。
不止
疾病
熬心羸形三年
見者爲之泣。
夜輒爇香禱天。
雖甚風雨
一日不禱。
旣革斫一指出血以飮父。
以不二日
事母順志於未言。
里有媼。
與母相愛好。
迎置于家。
使妻同衣食
以佐母燕笑
少學書。
旣而棄書弓馬
旣取第。
輒嘆曰吾所爲舍文而就武者。
爲其得之之易。
急於悅母也。
母老吾豈可遠游以求仕哉。
遂不求仕。
及母卒。
人勸之仕則泣曰。
向也爲母老而不仕。
今也以母亡而仕。
不忍也。
遂不復至京師
年七十六。
終于家。
葬于黃岡之西朱靈之山。
今上十二年海西人士
列公行誼聞于朝。
特贈刑曹正郞
二十五年又命有司旌其閭。
公娶水原崔氏。
四男
世琦,裕璟,世珩,世瑚。
今之謁銘者裕璟子聖揆。
世其孝。
手無一指
問之。
泣而不言
盖公性質無僞
行有不慊於心不爲
故其行常出人
甞居顯宗喪。
三年食不肉。
一節爾。
善觀人者亦足以蔽其全軆夫。
銘曰。
每每黃之原兮。
孝子之畬。
浟浟黃之水兮。
孝子之漁。
我銘在石兮。
百世之下。
讀者其肅諸。
竹醉金君墓碣銘(幷序)
余簡交遊
伯玉得意
伯玉蚤貴。
當其甚顯時。
余尙布衣
伯玉忘其位。
忘其賤。
文酒提挈
惟恐日之不足也。
伯玉酒間。
往往稱節卿奇士
問知爲君。
因以得君爲人
一遇之而落落不偶
伯玉旣死。
余且登用于朝。
過逢貴遊
思得與布韋倜儻不群伯玉者遊。
而卒不可得。
則益欲見伯玉之所稱奇士者。
然君不可狎而見也。
時聞來往東村朋友間。
六博投壺
酣飮歌呼
風流藉甚
欲立見其人。
久之有以君所浮雲詩者誦於余。
余爲和一章以達于君。
踵其人至門。
欣然曰吾固知君之來也。
輒取酒相飮
酒半出其詩讀之曰吾詩止此。
欲令知者知吾心而已
君少余一年
髮鬚白者過半
顧其詩不老。
欝然有聲焰。
其遇感激不平
如笑如罵。
無往而非君也。
終日
視其起居言貌衣冠
不以始而加飭。
不以久而加褻。
世俗所謂得失榮辱態色畛域
無自以入其心而形諸貌。
無往而非其詩也。
於是益賢伯玉之能知人。
自覺凡且陋。
無以當君意也。
君家嶽下
余居東山之趾。
地饒秀石淸泉
往往有詩人酒徒居焉。
計其選日招呼與意至相造訪
無時不見
而見輒酒賦牽挽
連日不倦
公元1759年
是者九年而君卒。
卒而余亦老且倦。
不復出而遊矣。
悲夫
君諱履迪。
安東之金。
以賢爲世。
忠臣忠公諱尙容。
六世祖也。
考諱令行僉正。
大父時傑湖南觀察使
淑人吳氏。
忠貞公斗寅女。
名家子
負氣自豪
功名不足爲。
爲人儻宕不拘
持家嚴。
妻子不敢惰容見。
與兄磵翁。
伯仲間相爲知己
燕私之語。
不及生産
朋友和。
不能忍人不義
面折責之乃已。
不爲貴者饒。
故多怨。
然不背面言。
故賢者益見知
見知者恒少。
落拓不合死。
君以己卯五月生。
自號竹醉
時年五十八。
墓于衿陽之某原。
娶宋氏郡守秀良女。
有男四人
長魯淳。
次普淳注書。
晉淳日淳。
嗚呼
君雖死於窮。
四子皆才。
人謂節卿不死。
不食之報。
於是焉在。
銘曰。
夸夫得時爲遇。
達者知我爲遇。
世皆趨於時
宜其不遇者之愈不遇也。
嗟惟君不慍時之不遇
而喜余之遇。
生吾同其樂。
歿吾傳其人。
謂之遇可乎。
未可不遇也。
尹景平墓碣銘(幷序)
君子守固
志於不奪矣。
人主援之於上。
順之則榮。
忤之有咎
於斯時也。
能不失焉者鮮矣。
擧世
公元1721年
動於利。
之而無譏焉。
之而無稱焉。
於斯時也。
而能正焉者寡矣。
自其少壯至老且死。
一此道無變焉者尤難矣。
若是者始可謂獨行君子
而非喩於義安於命者。
不能矣。
余觀於今世。
故友景平其人歟。
景平諱心衡
姓尹氏
號臨齋
平人
自爲布衣時。
標望諸生
景宗辛丑進士
旋擢庭試第一
例授成均典籍
轉騎曺春坊
爲司諫院正言
賊臣陰結䆠婢。
危東宮
覺斃䆠婢以絶口
公與宰臣數十人
窮覈表裏締構狀。
不報
遂不復仕。
退築室屛溪。
元年乙巳
起用舊臣
而公館職
累遷至應敎
間出臺諫
常帶知製敎
而吏曹郞政府舍人,兼春坊學敎授校書校理
選授也。
其在三司
一鏡誅而尙有五鏡。
其䟽下諸賊不宜異律。
又言壬寅按獄之臣。
結案死囚
以實其誣。
罪當遠竄
又言誣人自有律。
况以申致雲之醜誣先正
削黜已乎
宜命島配。
又倡諸僚伏閤
請正泰耈,鳳輝危逼聖躬罪。
又言南九萬,尹趾完,崔錫鼎負罪先王
不當配食廟庭
並不納。
臺臣任徵夏䟽論景宗有疾群兇擅國狀。
校理趙顯命以爲誣逼先朝
章奏禁言景宗時事。
以爲顯命右袒群兇
公元1727年
熒惑聖聦
陰售諱疾之計。
圖逭嫁禍之罪。
露章請竄。
不從
盖公周流三司朞月
言議皆可誦於世。
士論翕然歸之。
其在講筵
發明經義
指陳時事
剴切懇惻
上甚重之。
甞夜對應製居首。
特頒貂帽
又賜諸詞臣酒。
受爵輒盡至三。
上色喜曰非獨詩也。
酒亦第一
廷中榮之
丁未秋
光佐復起用事
盡逐討逆諸臣。
叔父圃巖公首遷西塞。
戊申旌義
公時居母憂
從至海南
聞嶺賊陷淸州
奔命
賊平退居西湖
制終驟除三司
朝論大變
名曰蕩平
而向所謂是非義理者。
一世防禁矣。
公益絶意仕宦
而上堅欲起之
前後以不膺命下吏者累十。
辛亥遭府使公艱。
服除仍處坡州墓廬
間差都監都廳不就
東萊府使。
於是蕩平行且十年
士大夫始稍自異者。
往往出而仕矣。
公則曰辭卑而居尊爲非義。
竟辭。
又除旌善襄陽則曰辭內而居外爲占便亦辭。
居數年。
上臨筵謂侍臣曰尹某非山林士。
君臣不識面可乎。
其以予言諭之。
公聞之歎曰上諭及此
不敢不一覲。
乃出謝館職
會上違豫
未入對。
而以館直召。
公曰以職事就召。
非吾志也。
遂不赴召
被旨出鏡城判官
先是公以累官不起
公元1745年
斥守寶城郡。
至是補鏡城。
皆數月耳。
南北人士稱其治久而不衰
乙丑上幸長陵
公自鄕居
伏迎于輦道
問知爲公也。
敎曰拜卓茂爲侯。
史稱之。
褒奬恬退
王政攸先。
擢公工曹參議不拜
承政院同副承旨罷。
歷兵刑曹參議,司諫院司諫不拜
上䟽曰。
殿下之惡朋黨
惡其私也。
擧國靡靡
遂成私邪之界。
爵祿孤注
名節土芥
列聖培養士氣
先賢作興儒風
掃地盡矣。
淺短無能
無以出氣力而猷爲
駑怯無勇。
不能死生盡言
下此而改頭換面
霑體塗足
亦有不忍爲者矣。
尋罷旋除弘文館副提學
三司復請追罪光佐,泰億。
公曰吾以初發啓人
不可以不仕而不言
上䟽曰臣於嗣服初。
屢陳沐浴之請。
日月寖久
世道貿遷
此義晦蝕
爲時忌諱
今幸大論復發
天討始震。
殿下於光,億兩啓。
旣靳兪音
荐下嚴旨
臣恐一線士氣
從此而消剝無餘矣。
臣雖癃廢
肺膓面目
猶是乙巳之舊。
徊徨憂歎
懷不自已
而其不可冒進之義。
至此益明矣。
上以大臣去姓罷公。
自是益與世相忘。
世亦不復知有公。
而獨上高公志。
不能屈心嚮之。
壬申冬特命進階嘉善
拜同
公元1753年
知中樞府事。
至比之嚴子陵
翌年除禮曹參判,同知經筵禁府事,提擧承文,尙衣院,活人署。
甲戌閏四月遇疾卒。
壽五十有七。
上悼甚。
賻贈例外
無知與不知。
相告嗟傷淸流空矣。
以某月葬某鄕某原。
不用朝服
遺志也。
公之先世有名顯。
曾大父飛卿
判贈判書
直道顯宗時
大父明遠
直長左贊成。
考諱鳳韶
府使贈判。
李氏知敦寧府事徵夏之女。
夫人黃氏。
修撰河女
二男象厚,養厚
二女判趙暾,士人李直永。
公性孝友
父母
在歿無違禮。
弟有貞疾
卧起與同吟呻
手治湯艾。
十年如一日。
親戚不以遠近
故舊不以賢愚
一於誠。
樂誦人之善。
惟恐人之不知也。
不善
若病於己。
故人愛服
不敢非義聞於公。
家甚窘。
麤糲不繼。
顧嚴於辭受
一芥不以諸人
無其名。
雖有饋不受也。
見人居勢要。
朋友婚姻
淡然相忘也。
聽人之言。
田宅貨財
垂首而睡。
若無聞也。
公平生。
不知者或意其過於嚴冷
而及就之。
色夷而辭安。
循循善下人。
於此益見所養之厚焉。
公有神聦
一過終身不忘。
博觀於書。
約之經傳
閉戶潛心
殆欲一理之無遺也。
精通史學
尤習
國朝典故
論事則斷以義理
不言成敗
論人則斷以心術
不言禍福
識者聽之。
亦足知其蘊諸中而未施者。
自有大過人焉。
嗚呼
公以世祿之家。
登顯仕。
初非果於忘世者。
顧以國是未正。
士論不行爲憂。
自在經幄
常有斂退之志。
及見時事日乖。
空言無施。
浩然長往
備甞艱屯不易其守。
以至沒齒而無悔。
數十年間
世道消長屈伸
不一其變。
而論其始終一節
惟公一人而已
文章簡整不雜
如其爲人
飮酒引滿
然非其人。
鮮得其驩。
盖與余尤相好也。
銘曰。
盖甞聞易於吾友。
君子安時
不能爲時
安之於義
窮亦吾時。
達亦吾時。
匪惟言之。
允蹈之。
望臨一世
而色不矜
沒齒荒野
無慍辭。
用是銘公
以俟知者之知。
寧郡守公墓碣銘(幷序)
公諱秀良字秀夫
宋氏之先。
自新羅王相舜恭始籍鎭川
國初參判愚顯。
五世而至監司諱英耈號瓢翁
光海時不順於廢母論。
不用卒。
仁祖初贈大宗伯
三世而至三宰諱昌。
恬簡於時
宰公無子。
擇於堂兄晶之子取公爲嗣
始以蔭補繕工
公元1728年
監監役官。
以憂去。
後除內侍敎官
仕滿陞軍資監主簿
遷義禁府都事
出監同縣
三月去。
牙山縣監。
牙吏猾。
倉庫盜欠至累千斛
公至則刻日徵其逋。
不少假。
吏急。
遂與土豪不樂公者。
共賂臺地
竟中公以事。
及對吏行査。
事皆白。
然竟以此罷。
翊衛司衛率。
翊衛
轉永禧殿令。
出守楊根郡。
爲治專務剗弊。
甚有條理
戊申之亂。
土軍不能隊。
公招亡補缺
約以仁威
領赴廵撫陣上。
爲文諭告一境
曉以逆順
以不撓。
亂已錄原從功一等。
三宰公左贊成
朝廷畿甸數邑多盜。
守令用武臣。
而公得遞。
邑人惜其去。
刻石以頌焉。
宣懿后之葬也。
都監郞廳。
司宰監主簿出守朔寧郡。
郡有殺獄。
十官不决。
公疑有寃。
覈得其狀。
果被人誣。
不殺也。
得不死。
吏民服其仁。
又値荐荒。
條畫賑政。
治家事。
凡受哺於其境者。
幾無一人流殍
監司御史相繼請褒。
進資通政
而公辭免
尋以監司罷去
於是公旣老。
家居不復仕。
丁巳八月卒。
壽七十有二。
葬于楊州培養先兆之次。
淑人李氏祔。
淑人縣監命相女。
事公五十年無違德。
三男
胄孫,㣧孫,宜孫進士
二女黃尙元,金履迪。
胄孫男宅休縣監。
㣧孫男彦
休。
宜孫男樂休,翼休,學休。
黃百祚,金魯淳注書,普淳,晉淳,日淳。
其外孫也。
不佞與公三世同閈
自在童丱
獲習於左右
樂公之端和愷悌。
而公不以卑幼
喜與之言。
所言皆兩家世德緖訓及先輩言行可爲後生法者而已
退而與其子若孫游。
又皆敏於事長。
敦於友恭
自公之歿二十年。
而繼其子若孫好。
如公在者一日如也。
公冢孫縣監君。
進士君所撰行錄。
不佞而曰子宜銘。
噫。
烏可辭。
銘曰。
慈儉爲民。
孝謹爲家。
百嘏來施。
厥施如何
旣壽旣寧。
子孫又多。
是用銘公
我辭非夸。
諫院正言朴君墓碣銘(幷序)
湖南觀察公大仲。
以其子相冕狀。
屬銘于余。
辭絶悲。
不忍讀者
嗚呼
以君之賢也。
墓草旣三宿矣。
士友之賢者。
之如始死。
盖少而達者
類銳乎進。
君則逡廵負其有者類自好
君獨肫肫則余之得君一面者然。
而其見愛士友以是夫。
生吾所亟賞。
死吾所甚悼。
今於不朽之託。
胡忍辭。
君字文中
年二十三及第
始補承文院副正字
以攝記注侍上。
上見其進止端詳
筆翰華敏
目屬之。
從容謂曰爾父子同朝
予甚嘉之
予知可用
勉之成就
尋薦
公元1738年
拜注書。
侍上鞫囚累月
不敢色惰。
文案委地
而君紀載獨詳。
上益嘉之
後値親政
上乃曰注書久勞
今日有賞
特命陞六
成均典籍
由兵曹正郞轉司諫院正言
自吏曹佐郞評事北道兵馬
以病遞。
尋差孝昭殿享官。
上顧謂曰久不見朴相冕。
老成人矣。
未幾被疾卒。
吊賻如例矣。
其明年上臨筵敎曰朴相冕其心如玉
如其心。
今亡矣。
予甚悼焉。
特賜加賻。
及聞遺腹男也。
則又喜曰果有後矣。
嗚呼
藐然一新進耳。
其獲近于君僅可以日月計。
而其受知也如素。
無間死生
非甚賢。
惡能得此。
顧局於年。
不究其用。
惜哉。
君之卒以丁丑十一月
得年二十有八。
葬于開城府魚化山向卯之原。
朴氏本新羅國姓。
羅亡附籍于潘。
爲潘南人
後世有曰直提學尙衷
直道著麗季。
國朝賜謚文正
六世爲文康公紹。
自是出名德。
朴氏遂爲三韓大閥。
觀察公名道源
夫人金氏郡守漢明女。
判書有慶孫。
今上六年庚戌生君。
爲兒端重有度
判書公亟稱爲遠器
及冠曾祖黎湖公命與字
家人曰吾先墓局勢端正
相地者曰子孫必有鐘是精者。
其殆在斯乎。
盖自稚少。
長者期待
公元1757年
此。
君幼喪母。
鞠于祖母
愛視父之爲也。
事後母如母之在也。
父憐其孤孑
頗弛置不束。
顧君自飭子道
欲父之善無窮也。
小過輒憂於色。
父甚倚之。
常言吾於出處語默
弗底大戾
繄是子之助爲多。
性又開悟
成童通經史。
旁及諸子
皆會其指歸
尤喜爲古詩
必出於情性者。
不以雕繢爲也。
八分篆隷繪素之爲藝。
固薄之不爲也。
然爲之輒得其妙。
患世之分朋徵逐傾奪所自起。
游居一室
泊然去外想。
與人譚論
不苟同異
惟是之求。
雖以父命。
時時從仕
非其志也。
君娶完山李貞祥女。
左議政觀命曾孫也。
有男女各一。
男卽遺腹者。
所著有所謂子者若干篇。
銘曰。
得於君蚤矣。
事之日胡短。
受於天豐矣。
與之年胡靳。
理者不可推。
爲文中而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