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四 (自动笺注)
櫟泉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
  
公元1746年
諮議疏(丙寅十一月)
伏以臣草茅賤品
隴畞下流
百無肖似
爲世冗人
乃於夢寐之外。
承前月十一日承政院成貼有旨。
以臣爲世子侍講諮議
令臣斯速上來者。
臣聞 命惶駭
不知置身之所。
國家之設此官。
所以山林賢雋之士。
責之以羽翼胄筵。
成就學者
則臣愚陋
亦知其非人人所可冒受也審矣。
况今春邸玉質幼彰。
睿學方新。
誠宜妙選一世端人正士博聞有道術者
使左右前後之。
不可一日而緩。
堂堂盛代
何患無人
而乃以如臣庸雜滓穢千萬不似之身。
苟然充數而已乎。
臣本世祿
生長京輦
亦嘗習爲擧業
才鈍不售
不幸早孤。
家貧母老。
就食南鄕
身嬰奇疾。
輾轉沈頓
不能從仕
退不能讀書
荒怠㬥棄。
無所猷爲
眞聖所謂下愚者。
不唯自知之明
人亦未嘗以臣比數文學之科。
未知朝廷何從誤聞。
推薦檢擬。
至於此。
世或有夤緣倖會。
獲竊匪據者。
然實未有如臣醜差之甚。
臣之自愧欲死。
不足言
其傳笑四方
玷累 聖聰
小故也。
伏惟 天鑑高懸
眞僞莫逃。
意必公議駁正
不至久辱名器
縮伏等待
不敢僭越陳章
家有痘患。
益致因循
逋慢之罪。
於是尤大。
今敢齋宿僧舍
冒死哀籲
伏乞 聖慈察臣來歷本非遺逸
憐臣情狀非出飾詐
卽 命收回召旨。
鐫去仕籍
俾臣得以安分養老
歌詠 聖化。
則實天地曲成庶物之仁。
無任惶悚震灼激切祈懇之至。
公元1749年
東宮代理後。
辭 召命書。
(己巳二月)
公元1746年
伏以臣於本月十二日。
承政院本月初一日成貼有旨。
代理以後
所以惜分陰日新學業者。
之前時。
當加百千之勤。
俾臣斯速上來
出入講筵者。
臣聞 命驚惶
不知置身之所。
竊伏念 邸下潛德夙彰。
重華允協
受 命幹蠱。
朝野拭目
正宜收召賢俊
深資啓沃
愼擧措。
悅服人心
而如臣無似
名忝講官
不早自免
値此倖會。
混入招延之末。
貽笑四方
汙穢初政
此實臣之罪也。
臣於丙寅冬
猥膺除召
具疏陳情
未蒙準許
旋呈病狀
則見阻道臣
欲再陳疏。
則懼於僭越
泯默因循
今已四年。
虛辱名器
妨賢路。
每年例降扇曆。
屢褻誤恩
掖隷遠馳。
騷擾驛路
居常惶隕若墜淵谷。
跼天蹐地
逃遁不得
抱此懣鬱。
無路號訴
馴至今日
罪戾益大。
臣之情勢
可謂戚矣。
噫。
臣本仕宦家常流。
早孤失學
多病廢擧
隕穫摧頹
遂爲棄物
初非如山養高之士。
遺落榮利枯槁木石者。
使臣才有寸長
學窺一斑
可以備數顧問之列。
粗效襪線之補。
則身逢盛際
一瞻 龍光
豈非人生大願
故爲難進之態。
以欺 睿鑑
而負至意哉。
臣之空疎孱疾。
千萬可笑
一世之所共知。
欲強一出
不勝嗤點
重以偏母今年七十有一。
疾患沈痼
氣息綿綴
實無頃刻離捨之勢。
坐違 召命
冞增死罪
伏乞 邸下察拙直不敢飾詐
憐臣竆蹙不得其所
亟 命收還召旨。
治臣逋慢
以肅邦憲
臣仕籍。
以安愚分。
不勝戰懼祈懇之至。
公元1750年
辭 行在召命疏(庚午九月○溫幸時)
伏以天佑宗祊
錫我元孫
萬年無疆之休。
亶自此始。
左海含生
莫不鼓舞相慶。
臣雖至微
亦有秉彝
中心懽忻
無路自達
繼又伏聞 玉候違豫
輿馭遠浴。
士庶奔走
爭瞻羽旄之美
各效憂愛之誠。
而臣獨以老母癃病
不忍遠離
遲回偃息
罪戾冞積。
乃於千萬意外。
伏承承政院都承旨成貼有旨。
以臣居在本道
俾臣進詣 行在
驚惶震惕
益不知置身之所也。
臣之滓穢無似
居人下。
前後辭章
悉已自列。
特以聖度寬大
不卽淘汰而已
今此 帳殿延聘
何等曠擧。
有司混淆備數
不復識別
遂使 殿下綜理之政。
緣臣而紊亂
賢雋之士。
由臣而解體
則臣情勢
有甚虞人之死敢往
不但爲母病之難捨矣。
坐違 嚴召
罪尤大。
瞻望霱雲
不勝踧踖
伏路次。
猥陳情實
伏乞 聖慈誅臣逋慢
臣仕籍。
得安隴畞
遙獻華祝。
實 天地父母曲成不遺之一端也。
無任恐懼兢惶屛營祈懇之至。
公元1754年
辭 書筵官書(甲戌三月)
公元1746年
伏以天申保佑我 大朝
聖壽無疆
甲重回。
八域生靈
莫不鼓舞懽忻
臣雖癃癈。
一息尙存
瞻望 宸極
徒切華祝之誠。
乃於夢寐之外。
道臣宣傳三月初三日承政院成貼有旨。
以臣爲書筵官。
俾斯速乘馹上來者。
仍伏承 大朝恩召。
十行絲綸
嚴切懇摯
有非糞土微臣所敢承當
曾未數日。
 邸下別諭又降。
慨然於學不加進。
責臣以出入兩筵。
辭旨丁寧
禮義俱隆。
拜受九頓
戰汗惶惑
不知所以自措。
竊伏草茅
每念我 邸下春秋方富。
攝理萬機
正宜延訪眞儒
日新典學
講求治道
成就德業
此實朱夫子
第一先務
臣愚死罪
未敢知今收召之擧。
只循歷朝故事
以爲一時觀美乎。
則亦已矣
如其出於圖治宏謨
懋學誠心
須得當世第一人范冲朱震者。
俾朝夕左右
責實效。
何至取庸無似千萬可笑賤臣
以充六員之數而後可哉。
固有司之臣。
慢事玩人。
以欺 聖明
而亦由臣不早自處
仍謬成例
以至於此。
臣尤惶懼不知死所也。
臣自丙寅以來
累蒙 誤恩
前後陳章
㬥露無餘。
不暇架疊
獨其目下私情
危苦迫隘
百倍往日者。
不得不略陳於左。
臣有八耋偏母。
寢疾七年
中添痎瘧
氣息凜綴。
衰病竆獨
只與一弟日夜扶護
臣弟遽以憂死。
母病益危。
臣亦焦遑剝。
宿疾頓㞃。
子母相守。
宛轉孤苦
有朝夕難支之形。
頃刻可離之勢。
人事到此。
雖欲忍死冒恥。
一瞻 龍光
伸延頸之忱。
不可得。
耿耿孤衷。
此生已矣
伏乞 睿慈察臣烏鳥之情。
非出虛詐
憐臣狗馬之疾。
已底難爲
亟賜鐫削。
永斷 召命
俾臣得於未死之前
安意救護
以盡賤分。
仍令有司
覈臣僞冒
以礪澆俗
誅臣逋慢
以肅頹綱
千萬幸甚
無任畏義俟罪屛營祈懇之至。
公元1756年
玉果縣監時辭 召命書(丙子二月)
公元1746年
伏以臣愚無似
待罪下邑
夙夜兢畏
尙懼不堪
卽於夢寐之外。
道臣傳宣二月初二日承政右承旨成貼有旨。
十行恩諭。
隆重懇摯
必欲致臣於筵席之末。
拜受擎讀。
只增惶隕。
臣本仕宦家常調。
場屋棄材
隨分祿仕
乃其素期
不幸虛名誤身
轉入窄徑。
前後除召
罔非匪分。
死守虞冠。
不敢膺命
而跼天蹐地
無所容措
及除見職。
不謀朋友
胡亂出肅者。
不惟情切反哺
葢欲呈露本色
以爲一生究竟法。
入對前後
乞解講職。
不避猥越。
再三冒陳。
誠以苦心在此也。
未卽準許
尙冀別有變通矣。
不圖身縻官守
不失隱遯美號
跡混朱墨
尙膺旌招盛禮
名實乖盭
瞻聆駭惑
末俗滋僞。
何所不有
而獨此山林龍斷
又將由臣而創開
臣身苟賤
已無可言。
貽累 聖朝
流弊後世
非細故也。
伏乞 睿慈察臣實狀
憐臣血懇
亟令刊削於抄選之籍。
不復備數收召之列。
以嚴朝體。
以安微分
不勝大願
仍念臣前秋登對
直由側席敦迫
迥出常規
臣旣入脩門
逃遁不得
黽勉趨承
進退郞當
寂寥陳說
不足對揚下問
至今思之。
惶愧欲死。
以 邸下聰濬哲
於臣長短虛實
豈有遺照
禮遇過隆。
奬諭有加。
旣許以
銘心服膺
又於前執義宋能相書批。
追繹臣言。
示以眷眷之意。
噫。
從古疎逖之臣。
得此於上者。
其有幾人。
臣旣感且懼。
自知何以致此。
或謂 邸下方銳意學問
急於求助
適因賤臣之自至。
遂用隗始故事
思以風動四方
以來賢俊
信斯言也。
臣一爲死馬骨
而以基 邸下作聖之功。
以開東方太平之治
則雖滅死無恨。
故臣之懸誠想望
有倍前日
側聽半載
書筵之罕開如舊
宮僚之罕接如舊
諸事爲。
發於辭令
無以立志誠意實效
則竊想 邸下深居宴安所用心。
不過暬御玩戲之間。
卽此措辭別諭。
不過循例應文之具。
如臣鄙卑。
不足論。
欲以是而感回草萊遐心
其亦難矣。
於是愕肰失圖
赧肰自愧。
不知所以自解也。
伏惟 邸下以天縱之資。
春秋鼎盛
爲聖爲賢。
只在立志之如何。
又况元孫岐嶷
已衣若干尺矣。
萬方輔養
莫如身敎
古人云。
欲爲惡。
看子不爲
所謂惡者。
必大過惡
一念懈惰
便是爲惡。
伏願 邸下深究默察
奮發自強
搜羅巖穴
勿拘爵祿
盡誠招延
專委輔導
則 盛德大業
當日月將就。
如臣滓穢
何足有無其間耶。
臣卽一小吏
不宜刺口論事。
至於民間疾苦
稼穡艱難
係關
七事者。
本欲爲 邸下一陳
以效執藝之諫。
粗㬥獻芹之忱。
而自有道臣隨事申聞
救災賑饑
靡有遺策
不敢越俎疊床。
謹依宋門監鄭俠飢民故事
擧耳所及
以裨 邸下仁術之一端焉。
臣伏見今年失稔。
不至如辛壬。
民生困竆
有甚焉者。
葢由比數歲間。
百穀不登
至若木綿
農民所以上應貢賦
下資百需
七年被灾。
白徵田稅
前年爲尤甚。
饑寒切身
救死不給
而催糴徵番。
急於豐年
桎梏桁楊
如待盜賊
宛轉叫呼
無復人形
壯散弱轉。
餓莩塞路
如非歲末哀痛之敎。
停捧之令。
黎民幾無孑遺矣。
唯其停糴之不早
以致賑事之過時
死者不可復生
流者不可復追。
枯爲鬼魅者。
不可復蘇
強爲盜賊者。
不可復安。
加以癘疫並熾。
飢者先病。
糧饋粥。
相枕而死。
蘇軾所謂救之之遲。
費多而無益者。
不幸近之矣。
目今霈澤旁流
萬物含春
而哀此惸獨
獨無生意
草根木皮
不足充飢
母棄其子。
人多食。
春稅催科
從以鞭督
最是大同作布。
尤似龜背刮毛。
民情洶懼
甚於冬間
其勢又將襁負四散矣。
臣歷考國家傾覆之禍。
無不盜賊
盜賊竊發之患。
無不飢寒
張角葛榮李特,自成之類。
無非流民也。
近者凄風霜
雹。
皆病。
不幸有方百里之旱。
則雖有智者
不及爲之謀矣。
思之及此
凜然寒心
謹按周禮荒政十二。
一曰散利
二曰薄征
之者曰。
散利
是發公財之已藏者。
薄征
是減民租之未輸者。
此兩者。
荒政大綱也。
臣愚死罪
欲望 邸下亟詢廟堂
姑停今貢賦未輸之類。
使各自爲生
罷諸道羡餘備之法。
使專意賑貸
所謂薄征散利之要。
無踰於此
又宜崇儉節用
以廣儲畜
勞來輔助
勸耕種。
器械
廣緝捕。
御寇竊。
此又鞏固邦本
消弭亂萌急務
伏望 留神裁察焉。
無任惶懼震越激切祈懇之至。
公元1759年
辭勸讀書(己卯二月)
伏以日月迅邁
 徽寧殿三年奄過。
 孝昭殿祥期且迫。
伏惟 邸下追慕摧痛。
何以自堪
亦何以仰譬我 大朝无竆孝思耶。
臣以苫塊餘喘。
一縷僅延。
跧伏草莽
切憂戀之誠。
乃於萬萬意外
伏承 大朝恩諭。
以臣爲講書院右勸讀。
仍令乘馹上來者。
十行絲綸
委曲懇至
有若慈父之詔迷子。
臣以首頓地
五情震悸
罔知所以自措。
臣固世祿之裔。
而居父母之邦
亦嘗奉敎君子
習聞君臣大義
無所逃於天
公元1755年
地之間矣。
使臣才有寸長
義有可堪
而不思所以趨走承膺。
伸延頸之忱。
則臣萬死有餘罪矣。
於是不得不冒昧
哀籲於 离明之下。
冀或有以記憶保全之。
臣之情事
其亦戚矣。
臣以常流賤士
厚誣當世
叨被 誤恩
已踰廿載。
非不欲出而供仕。
以明本心
前後職名
俱非蔭路所當得
徊徨前却
一味乞免
及至乙亥
朝廷察臣實狀
本無高尙之志。
授臣遠小一縣。
俾得隨分祿養
臣乃敢不辭而冒赴。
辭陛之日。
又因 邸下敦迫
登筵席。
進退章皇
陳說荒謬
本末長短
固已莫逃於 睿鑑之明。
至今追惟
愧汗浹背。
因此露醜
得刊選籍
則殆所謂人之所欲。
天必遂之者
臣竊以是自幸矣。
今者 聖上冊建世孫
縟儀將擧。
敎導不可不豫
右之不可不擇
創立官名
得一代之俊髦
大臣乃以千萬不似。
衆所共棄之賤臣
苟然應命
無少難愼。
臣身狼狽
不足恤。
而竊爲大臣慨惜也。
伏惟世孫玉質幼彰。
年當入學
明日起。
知識日廣
正宜親近有道
薰陶漸漬
使其習與知長。
化與心成
爲吾東億萬年無疆基本
苟或所習非其道。
所化非其人。
則其爲德性心術之害。
豈止一身一家而已耶。
此其帝王
之學。
關係有如此。
輔導之職。
緊重有如彼。
如臣空疎陋劣
兼以癃病早衰
舊聞茫然
新知不繼。
村里童蒙尋常章句
亦且迷罔顚錯
不能酬應
况堪擬議於今日講官之列乎。
此尤臣所以揣義量才
寧守虞人之死不敢進一步者也。
伏乞 睿慈察臣心樸愚無他
諒臣言老實而非誣。
仰稟 大朝
亟賜鐫改
以副瞻聆。
不勝大願
抑臣又有隱痛於心。
附陳辭章之末。
惟 邸下之矜察焉。
當臣之南下也。
 邸下問及臣弟故翊贊文欽之早夭
臣母八耋痎瘧
不免饑寒之狀。
惻然傷憐
許其赴任矣。
不料南方卑濕
母病增㞃。
薄邑荒歲
藥物不給
輾轉虛陷。
遂及大故
客土無親
終事多憾。
千里
葬不及期
卜地不利
尙寄淺土。
緣臣懷祿妄行
使老母
不得終其天年
送往又不備禮
臣卽天地一罪人。
而雖凶頑
不能自裁以下從。
安忍廁跡榮塗自同平人耶。
在 聖朝綜覈之政。
如臣不孝無狀
不宜久逭刑章
混列淸選
伏願 邸下哀其志而正其罪。
特命刊去仕籍
放置田間
俾得含恩畏罪
以沒餘齒
則實爲天地曲成萬物之仁也。
不任惶懼震剝屛營祈懇之至。
執義兼辭勸讀書(十月)
伏以臣於今
猥蒙 除召
卽上辭本。
冒陳情私
及承 睿批。
不唯不賜準許
迺反益加 恩諭。
有非蟣蝨微臣所敢承當
拜受九頓
五內震惶
唯其揣分畏法
不敢累瀆縣道
徊徨泯默
遂已閱歲
竊伏世孫冊禮已過。
講筵頻開。
而由臣愚不早自免
以致左右不能備員
遺逸不能進用
臣之罪戾
於是尤大。
夙夜惶蹙。
恭俟誅譴
卽於萬萬意外
伏承柏府 新命
兼帶講職如舊
仍下馹召之諭。
臣是何人。
敢膺斯選。
聞命驚惶
益不知置身之所。
此葢臣之前書。
急於陳控隱痛之私。
未暇疾病難強之狀。
朝廷不盡諒察
意其尙可筋力驅使也。
臣請冒萬死披瀝肝血
以覬 離明俯燭
屑越之誅。
臣實甘心
稟質脆弱
夙嬰奇疾。
杜門靜養
苟延歲月
及玆衰年
又經巨創。
雖以冥頑不卽滅死。
宿患諸證。
迭發交劇。
內而痰火壅盛。
咳喘吐咯。
疝癖矢血。
往往厥塞。
外而肢體癱瘓
不便持履。
頭目眩暈
視聽茫昧
戶庭之間。
傴僂蹩躠
今夏毒暑
再經瘇瘧。
氣血雙虛。
寢食俱廢。
委身牀笫
凜然欲盡。
以此病狀
雖欲感激 恩遇
冒沒承膺。
奔走於 殿陛之間。
出入於 法筵之末。
其勢末由
重入脩門
獲瞻 龍光
此生已矣
臣實自悼。
不唯
逋慢是懼焉。
伏乞 睿慈察臣癃癈。
已無可爲。
念臣職任不宜久曠
亟命鐫改
永斷 召旨。
俾臣未死之前
得以安意養痾
公私幸甚
臣於本病之外。
近添感寒。
彌留月餘
神思昏憒
一陳辭章
亦不以時
臣尤死罪
辭禮曹參議
伏以糞土賤臣
累逋 恩命
夙夜兢惶
恭俟誅罰
不料 聖度天大
含垢棄瑕
不施刑章
反加 寵擢
授臣通政大夫曹參議
仍降 別諭。
若曰
先正欲見爾。
暮年三講之時。
欲致山林之士。
意亦切矣。
惶恐拜受
五情震越
卽又伏聞生員臣金寧所被 聖旨
逾益隆重懇惻
迥出尋常
命書賤臣
勸其起發
此實 列聖所以寵異宿德尊禮元老故事
今乃施之於千萬醜差小臣
則不近於鐘鼓鶢鶋
立見其驚眩而死也。
臣尤惶懼感泣
不知置身之所。
臣本庸陋
無所肖似
徒竊虛名
猥廁選之列。
廿年于今矣。
空疎無實
癃癈無用之狀。
朝野之所共知。
及今蒲柳早零。
神精消亡
苫塊餘喘。
一縷僅延。
尫羸醜朽。
假息竆廬
下乏鄕曲之譽
上無左右之可。
乃蒙 殿下特達之知。
拔之衆棄之中。
寵以命德之器。
不惟聽聞駭惑
臣亦環顧惝怳
自知何以致此。
此葢 殿下追惟先祖文正公臣浚吉之賢。
慨然不同時之歎。
海東伯程之喩。
發於祭文
筵敎謂臣忝在遺裔
或能彷彿一體
及夫養正齋記謄本
偶入 御覽
以爲筆法可知其人。
卽此二者。
今日殊眷之由。
尙德愛才之意。
藹然溢於言外
臣雖滅身湛宗。
何以圖報
其實有大煞。
僞冒不敢自安者。
請從盡底
冒死首實
以伏欺罔之罪。
以爲一生究竟屑越之誅。
不暇恤矣。
伏念先祖浚吉。
淵源正學
遭遇 聖代
所秉者大義
所陳者王道
出處言議
光明直截
雖其積忤羣壬。
 恩禮不終
而 三朝一節
炳然如丹
正臣宋時烈所謂溫厚和平之中
自有正直剛大之氣。
其尊周之義。
如日星之昭。
江漢之東。
徵士金昌翕所謂考其終始灑落
窺其表裏昭融者。
世所稱善形容矣。
惟其如是
則生而使一世
誠服心醉
身沒且百年
而猶使 聖主默契尙論
庶幾無愧焉。
如臣不肖
稟質褊駁。
失嚴訓。
學不知方
長而多病。
頹惰无成
耕稼養母
望絶科宦。
旣而老病㞃。
藥餌不給
情切烏鳥
計急關柝
一行作吏
胡亂極矣。
榮養不遂
遽以喪歸。
忠孝
俱虧。
名節都喪。
人皆竊笑顚錯
臣亦自分爲棄物
杜門省愆
悼歎無及
跡臣平生言行問學
无一可追踵先烈
闡發遺緖
區區祿仕
徒爲忘廉忝先之歸。
臣祖有知
其肯曰余有後乎。
其實如是
而尙以臣祖之故。
眷注至此
則臣僞冒欺罔之一大罪也。
至於齋記。
本係臣弟故翊贊文欽所寫。
當日侍臣倉卒錯對。
遂致 宸奬累及臣身
此雖小事
其爲僞冒欺罔
則亦大矣
朱子嘗曰。
世衰道微。
士大夫假眞售僞。
托公濟私
若使淸官美職。
可以從容辭遜
得年除歲遷。
何所不至
是以身啓此弊。
爲後嗤笑
近世薦職。
固多此弊。
若其全體僞冒
積負欺罔
未有若臣之甚者
在 聖朝綜核之政。
正宜深察明辨之。
刊汰而斥遠之。
使虛僞戢而弊習革。
名器重而 國體尊。
豈容遽加 異恩
假以緋玉。
奬以絲綸
使擧措乖當。
賢智解體也。
况此春官之職。
本非蔭路所當得
以先正臣金集宋時烈道德位望
猶且據格引例
逡廵辭避
 聖祖爲之勉副。
俾伸其廉義
臣是何人。
尤何敢越法冒受
而不知懼耶。
竊計物議方生。
銓曹自當援例改正
而在臣私分
不敢一日自安者。
玆敢瀝血陳籲
伏乞 聖慈垂矜察。
亟許遞改。
臣新授職秩。
仍命刊去選籍
永斷 恩召
使公議粗定
賤分粗安
則臣從前負犯
庶可少贖矣。
噫。
臣是世臣
亦有秉彝
豈不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也。
苟使其才合韈線
義値皮冠
癃病不甚劇。
筋力粗可強。
則一登 文陛
獲瞻淸光
固臣之所大願
而天之所廢。
轉身无期
北望 宸極
感涕自零。
上天鑑臨
豈敢虛妄
無任畏義俟罪怔營祈懇之至。
公元1761年
大朝特許解職
連下 別諭後辭書
(辛巳正月)
伏以臣本庸愚下品
夙嬰痼疾
累叨 誤恩
一未承膺。
一則不敢當
一則不能堪。
專事違逋。
有若慢蹇。
至於頃年勸讀之命而極矣。
原臣負犯
萬戮猶輕。
夙夜戰懼
恭俟誅殛
不料 聖度天大
含垢棄瑕
不施刑章
反加 寵擢
授以命德之器。
假以招賢之禮。
恩綸鄭重
有曰。
先正欲見爾。
拜受震駴
神爽飛越
繼又伏聞。
生貟臣金寧所被 聖旨
逾益隆摯懇惻
逈出尋常
令書賤臣
勸其起發
此實 列聖所以尊禮宿德寵異元老故事
臣是何人。
敢當斯禮
遠近傳誦
不駭惑。
臣亦環顧惝怳
自知何以致此。
此葢 聖上追惟先祖文正公臣浚吉之
公元1755年
賢。
慨然不同時之歎。
象德之諭。
發於 祭文筵敎。
愛烏之恩。
推及蟣蝨賤微
九原有知
其將含榮感泣
臣雖擧族湛滅。
何以圖報
惟臣不肖不才
無能爲役
徒竊虛聲
久叨選籍
節次推遷
遂致通顯
追念先戒
怛焉內疚
及今苫塊餘生。
蒲柳早零。
百疾侵凌
與鬼爲隣。
大腫。
幾殊僅甦。
尫羸醜朽。
無復人形
些少記聞
已皆茫昧
常起居
亦且須人。
以此容狀
雖已嘗從仕者。
猶宜亟許歸死以全晩節
豈容更加剪拂
被以 異恩
使鐘鼓鶢鶋
適足驚死。
而梁鵜軒鶴
貽譏後世耶。
又况春官之職。
本非蔭路所當與。
以先正臣金集宋時烈道德位望
猶援格力辭。
獲請而後已。
顧臣醜差
尤何敢擬議於此乎。
急於自㬥危懇。
冒法陳疏。
未及徹。
而 大朝別諭又下。
特解本職
開進塗。
奬勵誘掖
反復溫諄。
有若天地陶化庶物
父母敎誨迷子。
從古疎逖之臣。
得此於君父者。
其有幾人。
臣非木石
寧不感激
因此倖會。
一謝丹陛
獲瞻 淸光
少伸臣子之義。
呈露醜態
永爲究竟之法。
豈非臣之所大願
而新資尙在
惶蹙依舊
宿疾㞃。
轉身無路。
昔人所謂身世若玆。
主恩未報者。
正道今日情事也。
祖浚吉。
辭官於 聖
祖。
而誦朱子之言曰。
士大夫辭受出處
不獨其身之事而已
其所處之得失
關風俗之盛衰
又曰。
世衰道微。
士大夫假眞售僞。
淸官美職。
可以從容辭遜而得。
是以身啓此弊。
爲後嗤笑
又曰。
漢太祖詔求遺賢
而令癃疾勿遣。
陳州處士萬適
輿疾赴召
數日而死。
誠願 聖主漢祖之體下爲法
微臣萬適苟進爲戒
君仁臣義。
各得其分。
臣每誦斯言。
如鍼箚身。
如臣疵賤
不足此擬於古人出處
而亦不忍辭小取大。
生行死歸。
玷辱名器
壞敗風敎
傷 聖主之明。
而墜先祖之訓也。
噫。
臣名忝宮僚
垂二十年。
前後辭章
瀝盡肝肺
又嘗一蒙晉接
猥陳狂瞽
本末虛實
不惟 睿鑑之所洞燭
抑亦朝之所共知。
特 大朝未之知耳。
遂使不世之 異數
累屈於醜陋之地。
此固臣從僞冒欺罔之罪。
然左右之臣。
亦無能明言顯讁。
坐視擧措之失而莫之救。
臣竊爲之慨惜也。
之前疏。
旣見格於喉司。
幽鬱結轖
無路道達
玆敢疾聲哀籲於 離明之下。
伏乞 睿慈念國體。
俯察微情
 大朝
收還召旨。
鐫削新資。
得安養疴
以沒餘齒
則臣死之日。
猶生之年也。
治書將上。
忽又伏承今月初八日承政院成
貼有旨。
 聖上敦迫賤臣
至於三矣。
辭旨截嚴。
每加一節
五情震灼
實不知死所矣。
虞人之三招而不至
幾喪其元而不悔者。
直以分所不敢。
義有重於生也。
今臣則加以疾病至此
一縷將盡。
雖欲不顧禮義
竭蹶趍承。
不可得。
此臣所以反復揣量
理竆勢極。
寧爲虞人
而不願爲萬適也。
臣之情勢
其亦戚矣。
瞻望 宸極
感涕自零。
上天鑑臨
豈敢虛妄
席稾私次。
泥首竢罪
無任惶悸悚蹙怔營祈懇之至。
辭禮曹參議疏(三月
 道伯又以違格不受。)
伏以皇天眷佑我東。
 聖候不日康復
竊伏隴畞
日與田夫野老
同其鼓舞
乃於本月十二日
伏承 敎旨
以臣爲通政大夫曹參議
仍聞間嘗有銀臺之命。
惶懼震駴
五情失守
實不知其何以致此也。
臣於前
見授本職
 召旨頻繁
恩禮曠絶
感激涕泣
亟陳一疏
悉㬥從前僞冒欺罔之罪。
目下癃廢醜朽之狀。
披瀝肝血
引義待罪
疏雖見格於喉司。
旋復陳書申懇。
冀或轉徹 天聰
不復檢擬矣。
不料數月之間。
又有此命。
官秩依舊
有若相當
臣之惶隕抑塞
有甚前日矣。
臣本世祿常調
場屋棄材
早孤失學
癃疾廢業
空疎庸陋
居人下。
嘗試吏下
邑。
露醜拙。
本末眞僞
朝野之所共知。
而徒以名忝選籍
每蒙 聖明
記有前後所被。
罔非匪分。
春曹 寵擢
尤非蔭調所當擬。
據格駁正
在先猶然
况如賤臣
何敢一日叨冒
一猶不可
其可再乎。
物情駭異
久而逾激。
此臣所以循墻靡容。
鑽地不得
憂懣成疾。
控訴無處
不得不冒死哀籲於 天地父母
疾痛之呼理所應。
越法之誅。
臣實甘心
伏乞 聖慈察臣疵賤不足縻以好爵
憐臣癃孱不可強以驅馳
亟命收還職名
仍削新資。
俾臣生爲閒民。
死爲廉鬼。
則臣敢不隕首結草
以報生成大德也。
因是而竊有所感慨者。
牽連附陳
臣罪萬死
歷觀載籍以來
賓興選擧之法。
三代尙矣。
降自兩漢
招徠遺逸
煞有次第
薦擧保明
然後敦勸禮聘
訪道問言。
然後量才授官。
未有未試而得官
癃疾妄進者。
其或名實俱隆而情不願仕者。
放之還山
至我 祖宗盛際
優賢禮士。
率由是道。
不幸近世
文弊滋長
往往終老林泉
 君上所不識何狀者。
而一登薦剡。
便成捷徑
除歲遷。
坐致高顯
 上無用賢之實。
下有叨榮之譏。
名器益褻。
儒學益賤。
俗人嗤點
志士之羞伍。
惟久矣。
而其僞冒醜差
千萬可笑
未有
臣之甚者矣。
爵賞威刑
御世大柄
無功而濫陞。
有罪而倖免。
足以使忠智解體而國隨以亡。
又况中批墨敕
本非治世美事
官方淆亂
習俗躁競
由於此。
如臣無似
猥蒙 特授
今已再矣。
臣以疎逖賤微
不敢進陳忠言
除此弊事
何忍以身充一夫之數而莫之恤耶。
此又臣難進一端也。
之前陳章
本屬濫猥。
喉院呵斥
固爲得體
然竊聞言事書疏
一皆見格。
此殆出納之臣。
妄生忖度
自圖便利
不自覺陷於壅蔽之罪也。
苟非 殿下淵然深思
廓然改紀。
逬黜佞諛
洞開不諱
衆善以持顚危
宮僚以責輔導
一朝土崩
雖有智者
不及爲之謀矣。
臣罪積逋慢。
倖逭刑章
今又因事妄發。
出位犯分
宜伏鈇鉞
倘蒙 殿下留神
不以人廢言
國家幸甚
不勝天望 聖激切祈懇之至。
辭諭善書(九月)
伏以臣頃陳瞽說
恭俟誅譴
及承 睿批。
特與寬貸
闔門感祝。
不知所報。
乃於千萬意外。
伏承承政八月二十二日成貼有旨。
以臣爲講書院諭善乘馹上來者。
 聖眷隆渥
恩綸鄭重
至於累引。
昔年上質陟降
反復開喩
有若耳提面命
雙手擎讀。
五情
越。
旣又臣從內贍主簿臣在淵。
歸傳 聖敎
旨意藹然
尤出尋常
臣伏諦聽
感涕自零。
噫。
創設講職。
以待遺逸
 親降玉音
付授家人
此皆曠絶之 異數
在昔宿德元老。
尙且逡巡惶懼
不敢自安
况如賤臣滓穢眇末
豈宜堪比。
竊窺 聖意
亦非以臣爲賢而可用也。
特以臣先祖遺忠可錄
必欲一致臣於勸講之地。
俾粗效其舊聞
臣非木石
寧不感激
非不一番趨謝。
以伸世臣之義。
而顧其官任太顯。
 恩禮過隆。
不稱於賤分。
徊徨踧踖
不敢遽進。
一自濫陞以來
人言逾益喧藉。
臣心逾益憂悸
宿疾乘之。
日就沈㞃。
痰火壅盛。
喘息如縷。
肢體痿辟。
不便屈伸
往往眩厥。
若將澌盡。
負乘致寇
福過生灾。
理之當然
臣之從前陳辭
每以分所不敢病亦難強八字
爲自廢之目。
終期得罪死者
不唯自分如此
朝野之所共知。
章疏阻格
區區微懇。
無路自達於 大朝
一聞命。
一倍憂鬱
臣之情事
其亦戚矣。
伏乞 睿慈以上聞。
蚤賜變通
鐫臣職秩
仍收 召命
俾臣安意就盡。
不勝大願
臣旣癃癈萬緣都灰。
耿耿一念
尙懸 王室
嗚呼
今日悠悠萬事
莫過於敎諭世孫
有如 聖敎者。
臣則以爲敎諭
之本。
莫過於 邸下。
先自懋學修德
以盡身敎之方。
使薰陶漸染
德性天成
則億萬年無疆之休。
在於此。
至若選擇保傅
勸課詩書
尙屬第二件事矣。
空疎蔑學。
假使不病而冒進
其所欲陳。
不過如斯
伏願 离明察孤忠
憐其將死。
特垂裁採。
千萬幸甚
無任悚懼祈懇之至。
公元1762年
手書敦諭後。
乞收偕來之 命疏。
(壬午三月)
伏以臣頃於旅次
洊承 恩諭。
略陳病狀史官書啓
計急歸死
自力登途
顚仆狼狽
昨纔還家
驚魂未定
喘息方棘。
不意史官踵至
 手書遠降。
誨諭鄭重
雲漢昭回
此實曠絶異數
從古如臣賤微
未有此者
雙手擎讀。
以首頓地
惶慄感泣
不知死所矣。
臣本癃孱。
間經巨創。
尩羸益甚
兩脚全痿。
不出門戶
已積八歲
此則朝野之所共知。
非敢飾詐也。
有姑母。
今年八十有二。
獨子遠配。
又無孫男。
孤寄沁島。
與鬼爲隣。
臣父同氣
只餘此姑。
疾病死生
所仗唯臣。
而忽聞其疾勢危惡。
欲待臣而瞑。
不暇自謀
忍死舁往。
重傷風寒。
痰喘陡劇。
投宿於果川之黑石村者。
只爲一夜調治計。
而筵臣誤達。
近侍失路
至於御寒殿。
 玉體失攝。
原臣負犯
萬戮猶輕。
臣本非高蹈
亦有秉彝
非不知君臣之義。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竊惟廉恥禮義
又有國之大維。
人臣大防
使臣自衒畿坰。
沽寵冒進
而 殿下待之賢士之禮。
則天後世
視臣爲何如人。
而謂今日爲何如時耶。
用是惶懼
不敢趨承
瞻望終南
只增踧踖
臣今遠歸
宿證益㞃。
痿痺吐咯。
日以澌綴。
時月之間。
萬無回穌之望。
史官相守。
一路騷擾
臣病上添病。
益難自支。
伏乞 聖慈諒臣實狀
收還偕來之命。
使臣安意將攝
漸近醫藥
賴天之靈。
脚疾少祛。
或可以筋力趨走
則一瞻龍光
少答鴻造
固臣之大願也。
抑臣又有日夕悶隘結爲癙憂者。
不得不附陳焉。
之無端濫陞。
實辱名器
前後疏陳
輒見阻格
區區微懇。
迄未自達
累控貳極。
未蒙變通
資級自如
常懼匪分。
重以講院創設之職。
非如臣庸陋可堪承。
伏聞世孫玉質幼彰。
智識日長
嘉禮已成。
備有成人之責。
正宜招延賢德
專心輔導
而臣虛帶多年
妨賢路。
前後 召命
一味逋慢
臣之罪戾
與歲俱深。
伏願 殿下察臣匪才不足縻以好爵
卽命改正資級
削職名。
重官方。
安賤分。
不勝幸甚
公元1755年
贊善疏(八月)
伏以臣於間。
妄過近圻。
累逋 嚴召
以致 玉候失攝。
三進藥。
中外憂遑。
無不尤臣。
臣心肝震灼
自知萬死難贖。
待刑縣門
葢出惶駴罔措
不料 聖度優容
特下勿待命之敎。
前後所被。
罔非 異恩
闔門感祝。
常懷隕結。
卽於千萬意外。
伏承本月初九日承政院成貼有旨。
以臣爲侍講贊善
書筵事緊。
斯速乘馹上來者。
聞命驚惶
不知所措
贊善之職。
卽 列聖所以尊寵名賢
專委輔導
雖在常時
不可人人而冒授。
况今儲嗣定號。
四方延頸
妙選宮僚
使左右前後
此實所謂 宗社大計第一先務
而乃以如臣無似
苟然備數
揆諸政體
豈容如是
此葢臣嘗備貟講書之故。
儹那充補。
而 殿下姑且循例
應副付物議也。
臣竊聞近日言路大開
激揚方行
選之類。
亦頗駁正
若論僞冒
臣實爲首
臣且懼且幸。
泯默以俟。
今已半月
未有聞。
臣之惶惑悶蹙。
不敢一日自安者。
敢冒文字
略伸疾痛之呼。
若其癃病難強之狀。
不暇覼縷
伏乞 聖慈亟賜鐫改
回授宿德
以允公議
以安私分
無任惶汗戰懼屛營祈懇之至。
辭 召命疏(十二月)
伏以臣所帶講職。
萬萬不稱
瀝血控辭
未蒙準許
懼於瀆撓。
未敢每煩縣道
日夜惶愧
若負大何
乃於千萬意外。
遠遣侍臣
降下十行 恩綸
辭旨隆重
禮意曠絶
糞土賤臣
何以堪此。
臣以首頓地
惶汗浹衣。
臣旣承命路次
草草仰對。
未罄情私
宜卽更入文字
以陳惶恐待罪之意。
顚頓還歸
喘息未定
不料史官又至。
傳宣 聖旨
諭以疾速上來之意。
逾益丁寧懇惻
有若耳提面命
至於忠孝本非二致
不若今歲之 敎。
擎讀未半。
不覺感涕之汪汪也
家世祿仕
受國厚恩
臣雖命與時乖。
病廢擧。
蚤晩蔭補
獲遂祿養
隨分效忠
是其願欲
不幸時宰誤認。
登薦剡。
節次推遷
累叨匪分。
實內愧。
未敢出肅。
頃年南邑一行
雖甚胡亂
足以明臣素心
本非高尙
天又降割
喪失偏母。
卽臣未死之前
莫非事君之日。
雖微徵招
自不禁犬馬之戀。
而 殿下又不知臣不肖
收召不置
使臣學有管窺
才有寸長
忍死一進
出入兩筵。
重踐先祖之宿趼。
少答 聖主異恩
豈非人生之至幸。
自顧空疎醜陋
百不猶人
終不可以上欺 天日
下誣一世
貪榮冒寵
壞廉敗義。
汚穢簡冊
玷累明時
非所將身報佛恩。
故一
退伏
以待刑章
及今 聖眷益篤
恩禮冞隆。
似若以臣眞有高蹈之志。
需世之才。
是則臣之藏拙守分
適足厚誣 君父
益賭榮利捷徑矣。
論其罪犯
合萬戮。
臣自今月初六日以後
戰汗惶悸
忘寢與食。
竆理極。
冰炭交中
私竊以爲我 聖上則哲之明。
無有遺照
其於賤臣
以爲賢而可用
特以其先祖之故。
思欲一致京輦
以附歷代訪求賢裔故事而已
義例稍輕。
事面亦異。
或俟病勢稍間
伏城外。
以謝從前逋慢之罪。
然後退死丘壑
庶免爲孤恩負德之鬼。
前度史官之回。
敢有云云
然臣之癃痼衰瘁
世所共知。
今番嶺行。
亦非爲閒漫遊歷。
展省先廟
只是疾痛難堪
取煖峽廬。
取便醫藥
調息殘年之計矣。
怵迫 嚴命
擔曳出來
重傷風寒。
諸證越添。
見方眩暈
不能擧頭。
痿痺不能運身。
喘嗽吐咯。
不通言語
委頓床褥
凜然欲盡。
似此頭勢
時月之內。
萬無寒遠役之望。
史官相守。
日事煎迫
目今凶荒罔極
民命近止。
廚傳供頓
甚妨賑事。
不死不活
贅疣於世。
一毫裨補 聖化。
而徒以虛名
害及官民
臣尤惶愧罔措
病上添病。
伏乞 天地父母察微隱。
亟收偕來之命。
容臣安意調養
幸尋生路
春和
一伸微忱
公私大幸
伏念春宮睿學方新。
明日起。
其所薰陶輔翼
不容虛徐
而臣虛帶重任。
妨賢路。
每聞 殿下臨朝發歎。
不勝踧踖
伏見 祖宗朝甚重此職。
未嘗匪才濫授。
其或力辭。
未嘗苟且虛縻
况如賤臣
尤何敢一日仍冒耶。
伏願 聖明卽命遞改。
回授可堪之人。
責實效。
千萬幸甚
公元1763年
承疏 批及 手書後辭疏(癸未正月)
伏以皇天眷命
 邦慶無疆
凡有血氣
莫不鼓舞
而臣癃疾瀕死
獨阻呼嵩
瞻望 宸極
寸誠如結
且臣罪積逋慢。
久逭刑章
頃陳一疏
席藁俟命
及承 批旨。
寵遇有加。
十行諄複
字字剟骨。
棒痕掌血。
不足喩其痛切
又况 親御翰墨
丁寧三字之諭。
奎章煥爛
禮意隆重
自有君臣以來
如此殊異之恩。
何嘗猥及於如臣賤微者哉。
拜受九頓
惝怳震慄
終夜抱持
感淚如瀉。
適以寒疾添劇。
戰掉昏冒
略附惶恐罔措之意於史官之啓。
方將治疏。
以畢微懇。
不意臣之從姪禮縣監臣溥淵。
來宣入侍時所祗承 天語
嚴切諄懇
有若父母之詔疾子
以不賤臣爲病之敎。
則尤非臣子之所忍聞。
臣躩然起伏
惶汗霑背。
揣分捫心
不知死所矣。
之無狀。
累辱 殊眷
寤寐虛佇
至此之極。
其何敢自惜殘命。
不卽蠢動也哉
顧臣痼疾纏髓。
神精蚤衰
齒迫六十。
日就摧殘
向者寒行。
分外添傷。
輾轉沈劇
敗證疊見
醜惡之狀。
不敢猥陳。
而最是氣升血洩。
痰壅火盛
喘急疼暈。
若將垂盡。
裹此僵屍
擔舁寸進
終恐無及利見
而徒死於道路
則其壞人臣禮義之防。
傷 殿下覆育之仁。
亦非臣心之所敢安。
遲回至今
有若相持
史官久留
使命絡續
列邑困於廚傳
殘郵疲於奔走
使一路饑氓
不蒙宵旰軫恤之澤。
日夜憂惶
求死不得
跼天蹐地
若無所容。
四百四病
皆由一心
心旣若此
病益難爲
一聞命。
輒添一證
欲起還仆。
有涕盈枕。
臣之竆蹙
可謂極矣。
雖以 日月之明。
亦何能盡燭其實狀耶。
臣於疾病之外。
又有區區素守
累陳於前後疏啓。
不敢架疊矣。
雖使臣一病愈
終不敢冒此匪分之職。
膺此格外之 恩。
偕來侍臣
揚揚道上
只緣臣蚤屛田野
分疎朝貴
一人爲臣道達情私
而徒以虛名謬例。
上欺 聖明
以致恩禮屑越
擧措失宜
重損事體
貽害民國
而莫之省。
苟究其故。
莫非臣罪。
然其傳笑四方
垂譏後世
今日大臣
司。
亦安得無責乎。
臣竊爲之慨惜也。
伏乞 聖慈更加諒察
如以臣言爲詐妄而不足信
則宜付有司
亟正欺罔之罪。
毋令久溷招徠
如其有理而可採。
則宜準所請。
卽收偕來
解職名。
許其安心調理
從容上來
則臣敢不感激奮勵
所以報答也。
精誠未格。
頰舌徒長
跡涉慢蹇。
合萬死。
無任恐懼兢惶屛營祈懇之至。
公元1755年
廣津自劾疏(二月)
伏以小臣積違 嚴命
輒蒙優容
每一控辭
徒增一層 恩禮
臣情竆勢蹙。
擬欲進至中路
更陳苦懇。
疾勢添重。
遷延未發。
而伏承再度 下批。
不施譴責
反加慰諭
特許解職
開進身之路。
實感激。
若失沈痾
忍死登途
跋履水淖。
艱到安城地
宿證忽劇。
留調兩日
無望進發
正在惶悚罔措之中。
伏蒙 聖慈降恩諭。
極其溫諄。
許史官先歸
此葢曲軫病臣。
特與優假
不欲其束縛馳驟之也。
 聖主體下之仁。
愛士之誠。
無一不符古道
而何賤臣身親見之。
臣旣榮且懼。
不敢言病。
強策向前
連値雨水
到處阻滯
昨始來伏江上
大病之餘。
不任遠役
筋骸酸疼
氣息綿綴
重以兩脚全痿。
不能運步。
委身旅舍
多方
調治
須其少定。
卽當進伏城外。
以請逋慢之誅矣。
第臣自知甚明。
自量甚熟。
空疎陋劣
不足以備顧問
衰瘁孱疾。
不足以任驅使
而徒感 異恩
一朝出來
顧其區區素定
不過常調蔭官
一伸世臣之義。
退守本分
無所恨。
而仄聞 殿下語及賤臣
或加儒賢之名。
羣下順旨
莫肯駁正
於是不勝瞿然慙赧
不知置身之所也。
在昔正臣李滉赴召
奇大升以爲請曰。
之來。
禮待不可太隆。
責任不可太重。
如是不安
李滉大賢也。
大升門人也。
而其爲言如此
當時君臣朋友之際。
推誠務實
一毫徇名應文之意。
眞可爲後世法矣。
如臣庸陋可笑
本非可擬於昔賢。
而乃以千萬不近似之稱。
猥加而混施之。
臣何敢不顧笑罵
靦然冒進
使 聖明之世。
充隱之譏也。
伏乞 殿下諒臣苦心
當初 批旨。
以前縣監服色
一番進對
實爲萬幸
竊伏念。
方今國勢累卵之危。
民生倒懸之急
東宮睿學方新。
其所輔翼薰陶
不可一日緩者。
此正殷憂啓聖。
多難興邦之一大機也。
今日賢才不爲無人
耆宿大儒
精力尙強。
亦有身帶講職。
棲遲近畿
而 殿下至誠招徠
偏加於賤微無似之身。
故談者或疑
殿下本無意於急賢求助
奮興至治
而徒欲爲一時觀美之具。
其所眷係。
不于賢而于其愚。
不于其高厲難致。
而于其軟熟易使。
此實大關於 聖代擧措
不但微臣一己羞愧而已
臣尤惶惑逡廵
不敢遽進。
伏願 殿下渙發德音
旁招羣彦
俾臣獲覩彙征之盛。
則臣去來
亦與有榮矣。
負罪旣深。
行又遲緩
不卽歸身司敗
伏刑章。
尙且偃息江郊
遊辭冒瀆
尤宜萬死
不勝天望惶慄震駴之至。
待罪自劾兼辭食物柴炭
伏以臣昨今連伏承 下諭。
使臣進參書筵
仍留闕中。
入侍晝講
臣旣上來
則雖甚猥越。
獲與講筵之末。
更瞻 淸光
豈非至願
大病遠役之餘。
不能休息
有似弩末
分外難強。
見方委席㱡㱡。
末由趨承
孤負殊眷
已極惶懼
似聞今日晝講
以臣不進而命停。
此則 聖上自强燕翼之謨。
緣臣而間斷
臣何敢一刻自安乎。
伏乞 殿下亟命有司
治臣前後逋慢之罪。
以礪羣工
如或愍臣衰疾。
不欲遽置之於法。
特許將息數日。
量力進參
千萬幸甚
卽又伏聞 聖上軫念旅次艱食
特命輸送柴炭食物
此實 列聖優禮賢德遠引故事
非人人所敢冒受。
如臣
賤微
已辭濫猥之名。
何敢避名而受實自壞廉義耶。
况今凶荒罔極
民將盡劉。
正宜上下相誓。
節用惜費。
一粒一絲
不可妄出
何可因臣一口之飮啄
而浪損經費耶。
伏乞 聖慈俯諒微懇。
亟寢成命
安賤分。
不勝幸甚
臣於治疏將上之際。
又有遣醫看病之 命。
不勝惶蹙罔措
臣之所患
只是積傷勞劇
而脚痿膈喘。
不堪運動而已
數日調息
自可差痊。
初非必診證論藥者
而過煩 聖念。
有此異恩
臣尤死罪
辭 經筵官因陳書筵講儀
伏以臣昨於東宮接見之禮。
累辭不獲
冒當重禮
及承 聖敎
似初未嘗硬定以拜禮
則臣之濫猥益無以自解
又聞晝講已稟定以經筵官之名。
則臣引例辭避
而矇未覺知。
隨衆出入
臣之愚鹵疎率
到處發露
一身且管不得
何暇仰贊 聖德
裨益睿學耶。
只有奉身退歸
守靜安分
庶幾爲報答 盛恩之道。
而洊蒙勉留異數
未忍便訣。
遲回多日
病意日加
深恐溘然旅次
萬適同譏也。
伏乞 聖慈終始曲全
特許歸死故山
千萬幸甚
臣竊瞷春宮玉質溫粹
睿識英發
實爲 宗社萬年無疆之休。
不勝獻賀。
唯其箴規匡正之方。
不能三代保傅
嚴。
尊畏承奉之禮。
徒長其習驕好諛之心。
則甚非所謂習與智長
切而不媿
化與心成
中道若性者。
記昔臣先祖臣浚吉奉稟於 孝廟。
定爲坐講之制。
時稱爲美事
則不然。
臣實慨惜
昨因中庸不驕之義。
擬於講畢
推演否泰之象。
以裨 殿下身敎一端
而臣病餘眩作。
不能卽陳。
退食有命
不敢久留
泯默而退。
終夜耿耿
卽伏聞 殿下收召在野儒臣
 辭旨隆摯。
特授聖源講職。
還任輔導
人心洽然。
士林聳歎
如果致此數人者。
在職諸臣。
終始左右
則德智何患不長。
理道何患不得乎。
微臣去留
不足有無
何敢猥陳說。
徒溷 聖聰
而偶記朱子及諸先正所論有一二切要語。
其中正臣趙光祖經筵奏語。
正臣李彦迪進修
卽臣祖所嘗進於 聖祖者。
故敢幷錄進。
伏願 殿下留神
仍命本院考故事
復定坐講。
簡其筵體。
使情志流通
箴規日進
豈不有補於輔翼之萬一耶。
無任恐懼兢惶激切屛營之至。
 朱子曰。
近世帝王敎子之法。
疎略矣。
其所以敎者。
不過記誦書札之工。
未嘗開以仁孝禮義之習。
至於容貌詞氣衣服器用
則雖極於邪侈
而未
有以裁之也。
寮屬具貟。
而無保傅之嚴。
講讀備禮
而無箴規之益。
至於朝夕所與出入居處親密無間者。
則不宦官近習掃除趨走之流而已
夫以帝王之世。
傳付之統。
有宗廟社稷之重。
下有四海烝民之生。
前有祖宗垂創之艱。
後有子孫長久之計。
所以輔養之具。
疎略如此
是猶家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而委之衢路之側盜賊之衝也。
豈不危哉。
 先正臣李珥曰。
後世世子之法。
固甚疎略
而六七歲後
便有寮屬
已爲人上
無所敬畏
進講之官
極其尊奉
師道廢絶
接見有時
規諫罕聞
惟是宦官宮妾
日與親昵
導之以宴安之樂。
慣之以奢侈之具。
故事舊習無非不正
如是而望世子成德立。
堪爲萬世臣民之所仰賴者。
豈不難哉。
必擇道德之士。
爲之傅。
使世子致敬嚴師道。
觀感取法
寮屬皆選端方志道之士。
晝夜與處。
左右夾輔
薰習成性
有過則記。
有怠則警。
使世子心常謹愼
不暇自逸
然後學可日就
德可日躋矣。
雖然
君者。
世子之則也。
君而自無所敬畏
放肆於上。
世子無所取則
師傅寮屬之賢者。
亦將不安
朝廷
望望然去矣。
雖欲敎養以道
豈可得乎。
 先正臣趙光祖啓曰。
敎養元子
其事至重。
須擇宰相中賢德者。
使之親近薰炙
成德性可也。
自上亦須親敎善事
至於君子小人進退
吉凶安危消長
義利善惡幾微
反復常說。
則雖不能盡解。
聞見習熟
自然與智俱長。
隱然之中。
益甚大。
且於經筵
使在座側。
與聞朝廷是非
生民休戚
使自少親接朝臣可也。
又曰。
古人欲使正人
太子處者。
欲長太子親賢愛士之心也。
三代以下
不能輔養太子
亂亡相繼
善治無見焉。
易曰。
蒙以養正
聖功也。
古人尙有胎敎
况已有知覺時乎
異質不可恃也。
才氣過人者。
爲善固易矣。
爲惡亦不難。
不可不慮也。
又曰。
今聞元子聲音。
仁厚
不勝喜悅之至。
古人云。
太子須以仁厚爲主
豈不可喜乎。
今之敎養
不可過於急迫
從容訓誨
使之浸漸成就可也。
時或可使遊於後庭
以養其氣也。
 先正臣李彦迪進修
略曰。
臣謹稽禮經。
凡三王敎世子
必以禮樂
立太傅少傅養之
太傅在前
少傅在後
入則有保。
出則有師。
是以敎諭而德
成也。
保傅篇曰。
云云
臣謂三代聖王之制。
皆可復於後世
况此輔翼太子之法。
有關宗社生靈休戚
聖明在上
擧而行之。
有何難焉。
秦漢以來
養國儲。
甚爲苟簡
諭之非道
之無法。
而致𥚁敗者多矣。
不可不戒
文王使太公傅太子
及嗜鮑魚
太公不與曰。
鮑魚不登於俎。
豈可非禮而養太子
古人太子
其嚴如是
非禮之味。
不可以養太子
則不正之人。
不正之色。
不正之聲。
不可接於耳目矣。
故曰。
太子之善。
在於諭敎與選左右
得而左右正。
則太子正矣。
此乃蒙以養正之道也。
不揆愚陋
乃敢取先王之法可以於今日者
爲朝廷獻焉。
伏惟聖明留意
更取全篇
參考施行
保養敎諭
一如三代之法。
至於保母及凡侍奉之人。
並選溫良恭敬寬裕慈惠有德行之人。
備之
如有陰邪不正之人則斥去不近。
器用服玩
皆須質朴
侈靡之物。
不接於目。
淺俗之言。
不入於耳。
則化與心成
中道若性。
聖質已具於孩提時矣。
及其少長
嘉言格論
日陳於前。
有以養成純粹之質。
開發聰明之性。
則習與智長
以一知百。
無異文王之聖。
宗社臣民之福。
實原
於此矣。
不勝惓惓
竊惟今爲宗社生靈萬世之計。
在於輔導聖學
而尤莫大敎養儲宮
不可聖德已成而無規戒之益。
不可以方襁褓忽其輔翼之道也。
夫聖莫聖於舜。
而禹臯陶未嘗規戒
召公又曰。
生子
不在初生
自貽哲命
葢言子之初生
養之得其道則哲
失其道則愚。
凡人不可不謹
而况儲貳之重乎。
公元1725年
 臣祖先正臣浚吉乙巳疏曰。
祖宗朝規模宏大
條制詳密
無愧三代聖王之法。
卽今所以輔養之具。
不啻鹵莽滅裂
非惟有愧於三代
祖宗良法美意
不能遵承焉。
於是不勝慨然而歎。
敢不揆僭猥。
謄進兩賢臣所陳啓者
以備睿覽
臣願詢問大臣
參酌而用其中
不勝幸甚
  臣謹按諸說。
惓惓養正
身敎之義。
殆無餘蘊。
趙光祖所陳今之敎養
不可過於急迫
從容訓誨
使之浸漸成就云者
尤爲深切
冲弱之年。
血氣未完。
心力尙脆。
如或過爲督迫禁切
而無優游涵泳之意。
精神不能發舒
情性不能和暢
至於講學課程
亦或局促厭苦
而無興起悅豫之味。
最有妨於將就德學。
伏想 
敎育弛張之法。
不用極。
而臣不勝過計之憂。
附陳如右
極知猥越。
天下之寶。
當爲天下惜之。
夫人而皆可言。
臣之區區愚忠
不爲大罪也。
伏乞 聖照。
  臣治疏未及上。
而伏聞昨已畢講中庸
明日
進講魯論
欲臣入侍
臣旣親承 玉音
許以始講魯論後退歸。
今則可以歸矣
豈不欲更瞻 天顔
從容辭退
而數日風寒
宿證大添。
方此眩倒。
無由承命
祗增惶蹙。
公元1755年
出城後。
更陳 筵對未畢之懷疏。
(三月)
伏以臣賦性樸愚
學識魯莽
自知不合世用
屛伏隴畒
不求榮利
不意 殿下拔之衆棄之中。
以不世之恩。
十下 召旨。
愈往愈篤。
由是感激
冒沒承命
一旬之內。
三登講筵
昵侍 威顔。
款承 天語
以先臣之事。
諭以勤攻闕失
許親离明
輔翼溫文
榮寵踰涯。
志願滿足
卽日歸死
無復餘恨。
非不循默隨衆。
伈俔度日
便於身計
合於時義
一腔血忱
銷鑠不得
欲以區區微誠
感格 天心
臨文進陳。
多涉狂妄
至於昨日而極矣。
論其負犯
宜伏鈇鉞
而 聖度天大
不唯不加譴斥
乃反慰諭
公元1724年
勉留
生死肉骨之恩。
隕結難報。
臣固當遲留數日。
從容辭歸
懶散之性。
不耐紛擾
失攝旣多。
病勢添加
委頓辛楚
日以澌陷。
大懼溘死
有入而不出之譏。
退伏城外
寸寸舁還之計。
重入 脩門
此生已矣
回望五雲
感涕自零。
臣以妄言忤旨
幸逭刑章
何敢更有陳說
徒傷語默之義。
而臣旣違更對之命。
昧然遁去。
則不孤負 異恩
將無以歸見臣祖於地下
故敢略陳筵對未畢之懷。
以明臣孤忠有自
素心靡他
冀 聖明垂諒焉。
臣嘗愛宋仁宗之諭王素曰。
王某之子
眞宗之子
世故
他人比。
何言可諱。
千載之下。
令人歆動
又嘗讀臣先祖甲辰疏曰。
 聖考之世。
大度寬容
豁然千門洞開
一時雖或有摧折者。
進言之臣。
反復開陳
旋卽飜然改轍
不止改轍而已
卽賜溫言曰。
未及思量
今賴匡救之力。
其幸深矣。
如是故。
人人感激歡欣
皆思自盡其誠。
風采立變。
綱紀張云
臣祖遭遇 兩朝
殫誠啓沃
此疏惓惓
葢出於作無逸文王之意。
丹忠炳然
使讀者出涕
不唯臣之所當自勉
今日 殿下之所當師法
不在玆耶。
竊惟我 殿下聰明睿智
卓冠百王
孝悌通于神明
仁恩浹于海宇
四紀
勤政
七耋典學
凡在臣民
孰不欽仰贊頌
 殿下之心。
亦必以爲德成治定
無可憂矣。
夷考其實
紀綱日益解弛
民生日益困悴
風俗日益壞敗
危亡之禍。
若將迫在朝夕。
此其故果何哉。
臣愚死罪
以爲 殿下立志不能脫然以唐虞三代爲期。
爲學不能粹然格致誠正爲要。
天資旣高。
見理甚易。
神機獨運
逈出尋常
羣下莫能窺其際。
趨走承順不暇
以故巍然自聖
低視一世
意之所命。
便爲精義
言之所發。
卽爲成法
其於應事
率多牽合穿鑿
未嘗虛心遜志
精察乎義利公私之分。
而徒據先入之見以爲之主。
朝廷之上。
無敢異同之論。
繳還覆逆故事
不可復見。
不幾惟其言而莫予違也乎。
而又往往以 口奏一事
爲從違之節。
口奏之擧。
固知出於 聖上羹牆孝思
而其禮不見經傳
漢時陵寢奏謁。
先儒猶譏其瀆。
况於 淸廟肅穆之地。
 燕居應接之際。
輒行無稽之禮。
使天下後世
疑 殿下率情失禮之歸。
豈不惜哉。
夫舜之所以大聖
以其好問察邇。
取人爲善
明四目四聰
聞善决江河也。
義臣嘗因中庸論語章句屢陳之矣。
要則在先見其大意
廣大
心量
所以格致必先誠正也。
正心誠意之說。
已成陳談。
宋帝之所厭聞
天下萬事之本。
在乎人主一心
心苟不正
何以爲治。
正心之道。
一言以蔽之
曰袪偏私
以復天理之公而已
葢此心。
本自廣大無限量。
與天同體
一爲私意所局。
不免狹小
苟能一朝袪其私意擴充之。
廣大無限量之本體
自當復全於我。
與天地同其功用矣。
說此義最分明者。
西銘也。
程子亦曰。
人能公共放此身。
萬物一例看。
大小大快活
此言極好
大有意味
學者存此於胷中
自然進益
常人猶然
人君天理物。
四海一家
中國一人
若或一毫偏係之私。
以害其無限量之本體
生心害政
隨處做病
係戀婦寺
偏愛私藏
則將見公家之有盡入私門。
朱子所謂梁,益之半。
不足以圖,魏之全者也。
留情近習
私厚姻戚
則將見命德之器盡歸私人
詩人所譏彼其之子
三百赤芾
婉兮孌兮。
季女斯飢者也。
是以往。
百事皆然。
人君崇高之位。
億兆之衆。
一日萬機
衆欲交前。
必須恢蕩其心胷
高大眼目
認取無限量之心體
使與天地流通。
潛心用力於敬一字
其未發也。
以存之。
使此心之體。
寂寂惺惺
昭昭靈靈。
其已發也。
以察之。
使此心之用。
洞洞豁豁
正方方。
使我方寸之間。
卓然處乎光明灑落之地。
而無一毫私吝偏滯之意。
留於心目之間。
棲於隱密之際。
然後表裏洞澈
全體昭融
私欲退聽
天理流行
蕩蕩與天地同其大。
爲堯爲舜。
人孰間然哉。
伏願 殿下留意百尺竿頭
進一步之功。
涵養本源
廓然大公
不以元氣喜怒
不以細務大體
則其於頤養 聖躳
懋昭晩政。
豈不兩得其要乎。
無所知識
依傅古訓
敢論 聖德如右
已不勝其僭妄
至於時政世務
不敢所不知。
以犯出位之戒。
若其事關倫常者。
則有不敢放過
所欲一陳未及者。
敢以附陳焉。
爲人後之禮。
本自嚴重
後世此路漸廣。
失禮律本意。
離合隨時
父子未定
有識寒心
固已久矣。
向來一鎭家事
其害倫理傷風敎。
有甚焉。
 聖上處分
雖出於敦婣存亡盛意
而獨不念貽累 聖政。
大關後弊乎。
臣謂宜追加改正
著爲令式
其有更援此例者。
逬之四裔
不齒人類
以存大防
不可已也。
衷誠耿耿
在途怳惚
言不知裁
合萬死。
如蒙 聖明垂諒採。
不以人廢言
則 宗社幸甚
臣民幸甚
臣治疏將上。
而不
史官來宣 聖諭
責其遽歸。
期其復來。
此實天地包含生成大德也。
臣旣啓行
如矢去弦。
不能祇竢批下。
尤增惶蹙。
更乞治臣妄言徑行之罪。
以肅朝綱
安賤分焉。
臣無任瞻天望激切屛營之至。
櫟泉先生文集卷之四
 書啓
  
公元1762年
黑石村舍史官傳 諭後書啓(壬午二月)
癃病經冬益甚
無望出門
而適聞臣九耋姑母病勢危重
必願面訣。
故臣不計死生
妄作遠役
重添寒感。
乍息江外
不意微瑣行止
誤徹 聖聰
至命近侍來宣 天語
極其懇惻
有非螻蟻微臣所敢承當
惶悸感激
不知所措
臣若有一分可強之勢。
則到此地頭
何敢不冒沒趨進
少伸犬馬之誠。
而臣素患痿痺
不便行步
今雖擔舁作行。
至於趨走 殿陛
實無其望。
坐違 嚴召
合萬死。
還鄕後。
謹當以一疏陳情待罪矣。
公元1755年
甁泉承別 諭後書啓(十二月)
臣以無似
猥蒙 聖上記有前後 異恩
非非分。
今於萬萬意外
 特遣近侍
諭以念舊思見之意。
十行 恩綸
丁寧懇惻
拜受擎讀。
感涕交頤
臣本非高蹈
粗知君臣之義。
非不一番趨承
少答洪造
今世玉質幼彰。
聰明岐嶷
瘖聾跛躄
皆有延頸願死之誠。
臣之一登離筵
獲瞻淸光
固所大願
而直是疾病難強。
遷延至今
今春以後
 恩禮過隆。
而臣之惶駭悶蹙。
有甚焉。
揆以古義
爲難進之端。
誠願天地父母察微懇。
解職名。
仍斷 召命
使之任便調治
竢其宿證少間
步履稍便。
一遂犬馬之誠。
則實爲上下交孚之義。
不勝祈幸之至。
臣有先臣弊廬在聞慶地。
爲尋醫養疴。
擔舁作行。
連値風寒
到處留滯
閱旬始至。
史官涉險先到矣。
臣旣不能趨走承命
不能閉門守靜
每辱 王人跟尋迂回
臣尤不勝惶恐竢罪
乞收偕來書啓
臣於史官之回。
草草附啓。
未盡病情之實。
急於陳章自列
寸寸復路。
昨才還家
寒烈風。
宿病增㞃。
㱡㱡牀笫
神精眩瞀
未及治疏。
方在惶蹙罔措之中。
卽於萬萬夢寐之外。
又遣近侍
 特下恩諭。
反復諄切
有若慈父之詔迷子。
臣非木石
寧不感激
拜受九頓
汗淚交下
實不知死所矣。
臣之從前不敢承命
直由名與實乖。
遷擢過分
無實之身。
非常之榮。
不但一身壞廉喪恥而已
將厚辱名器
貽累 聖明
細故也。
首尾數十年。
不敢變動
非敢爲苟難之行。
以釣遐遯之名。
及至近年
 聖眷逾隆。
官秩逾顯。
被之以曠世之恩。
待之以難致之士。
是臣尤將爲以退媒進
罔 上誣世之歸。
私竊以爲若蒙 俯燭其實際。
廁諸遺蔭閒散。
不復煩以 除召誤恩
則欲竢痼疾少間
行步稍遂。
一番趨承
以伸世臣之義。
畢露庸陋之狀。
以爲究竟法。
區區隱之於心者。
故向於倉卒修啓。
不覺發露
非謂目今病狀可堪跋履冰雪
趨走殿陛也。
伏見 聖敎激切
似若以是益篤側席之意。
此又臣之罪也。
臣之病勢
若是沈痼
今番尋醫就煖之行。
徒爲衝寒感傷之祟。
委頓呻楚
無望起動
如又強舁遠行
必致道斃。
近侍來留陋次。
荒歲廚傳
亦屬大弊。
臣病上添病。
益將難爲
臣之情勢
可謂隘塞
伏乞 聖慈垂哀矜。
收回偕來之命。
俾臣安意調治
以尋生路
然後徐議進退
千萬祈懇之至。
從當收拾神魂
冒入文字
以陳惶悚待罪之意。
承 手書書啓
臣於疏中。
瀝盡肝血
冀或感回 天意
亟賜處分矣。
卽玆萬萬夢寐之外。
 手書遠降。
天章爛然
禮意俱隆。
所下 批旨。
又極懇篤
可泣豚魚
此豈蟣蝨微臣
樵牧荒社所宜得哉。
力疾匍匐
半夜祇承。
惝怳震駴
神魄飛越
榮反爲懼。
感極出涕
不知所以爲對也。
噫。
臣雖甚迷劣。
豈不世臣之義。
屨駕之禮。
而敢爲自高索價之術。
以致 恩禮逾重。
處身逾難也哉
顧其十數年間
陳情病。
不過旌招猥隆。
虞人之死守可法。
疾病深痼
萬適枉死可戒而已
今雖 聖諭丁寧
開示進身之路。
不用極。
然猶以輔導爲責。
依舊贊善之職也。
偕來不收。
的是招賢之禮也。
臣之惶懼自沮
豈不當然
且臣宿疾
本係痰濕伏暑
每當冬夏
必經危域。
久而始穌。
人所目見
豈容飾詐
以欺 君父乎。
今番妄行
添感忒甚。
厚裏深蟄
畏風如箭。
兼以震迫於前後 誤恩
怔忡眩冒
寢食俱廢。
求死不得
欲起還仆。
臣之情事
可謂慽矣。
萬望 聖慈諒臣實狀如此
素心靡佗
亟收偕來
仍停召旨。
以安其心。
使之稍竢日和病間。
卽圖進發
實 天地父母生成大恩也。
夜起觸冷。
痛勢益劇。
無倫脊。
尤切惶恐
竢病少間
復陳自列
公元1763年
承 手書書啓(癸未正月)
章縣道。
久未登徹。
史官傳宣前啓 下批。
辭旨逾益諄切懇摯
所以貰其罪而與其進。
藹然
公元1755年
春陽同噓。
至擧東宮筵對之語。
 諭以益篤
誠禮之意。
有若家人父子之相詔告
此實三代以下罕聞異數
顧臣何人。
乃敢承當
欽誦感泣之餘。
不覺愧汗沾衣也。
竊念自古懷寶蘊玉
囂囂自高之士。
無不幡然三聘之後者。
葢以感激知遇
出將有爲也。
至於世祿之臣。
處於父母之邦者。
則又當責之以君臣之倫。
况如臣空疎陋劣
千萬可笑蔭調賤士
何足比論於出處義招徠之禮。
虛名上欺
猥蒙曠絶之恩。
至此之極。
臣旣非病風喪性。
不至冥頑不靈
木石蟲魚
則何敢愛惜身命
不思所以一進扣謝也。
然而一向逋慢
自分誅罰者。
其中有大不堪大難強之情病。
前後控籲。
不蒙矜憐
史官相守。
有若牢縶。
日夜憂惶
五情如灼。
此實臣命卒之也。
計疏上之日。
當卽有處分。
惶隕抑塞
伏竢斧鉞之誅。
承 手書書啓(二月)
臣昨陳惶隕竢罪之意於史官書啓
卽又伏承 駐輦下批。
十札溫綸
反復諄懇
慨然情志不孚
至以爾祖有知
能安於心爲敎。
臣擎讀未半。
不勝抆。
夫講職之爲臣創設
臣亦粗聞矣。
當時抄選宮僚
彷彿三代
而臣祖以宿德重望
首膺是選。
非 聖祖之私於臣祖也。
而臣祖猶逡巡畏避
累辭不獲而後承命
然其或有病。
下鄕而乞解。
未嘗不副。
臣之謏陋空疎無所肖似
方今抄選諸臣。
學術聞望
雖未知其果擬於昔賢。
而較諸賤臣
則不啻什百矣。
 殿下徒以臣祖之故。
越次用臣
似有私好惡於其間
故人不厭
物議甚激。
臣何敢視同蔭襲
不顧笑罵
揚揚承召。
固有之乎。
此臣所以必欲竢變通之命。
而後敢進身者。
幾遭瀝陳
辭不達意
誠未格天
兩月撕捱。
八被 恩諭。
辭免逾力。
而 召旨益懇。
聖恩逾隆。
而臣罪益深。
臣惶蹙震駴
竆理極。
敢欲擔舁寸進
隨力所及
伏路次。
更陳苦懇。
日候乖常
又添輪感。
咳喘眩暈
疝癖膈痞。
種種苦劇
調息多日
方可登途
私行不可驛使作伴
病軀又難與健步趲程
到處遲留
貽弊一路
又甚在家之時。
伏願 聖明量此事勢。
命召史官
臣從進發
自盡其分。
千萬幸甚
安城地
史官傳 諭後書啓
不揆賤陋
徒感 誤恩
忍死登途
載罹風雨
間關五日
僅到安城地
筋骸酸痛
氣力澌綴。
調息數宵。
進發
史官緊隨
悶隘多端
方擬陳章更籲。
不意承前啓 下批。
奬諭甚摯。
至於念舊之切。
虛佇之盛。
俱非滓穢賤臣所敢承當
史官先歸之命。
尤出曲軫微懇慰安賤分之意。
凡在瞻聆。
孰不欽仰我 聖上開物通志盛德乎。
臣之感激惶隕。
到此益深。
方將不計死生
不顧廉義
爲分向前
一謝 恩命之計。
大病之餘。
不堪勞役
到處休憇
自爾濡滯
有若專事慢蹇。
不識屨駕之義者。
用是惶懼
不知所達。
興仁門外承 手書書啓
臣於呻楚昏倒之中。
又伏承 聖諭
極其勤懇
必欲登時詣闕
有以仰見側席盛意
伏讀感惶。
不知死所
伏念進退明白
昔賢所貴。
顚倒衣裳
詩人所譏。
臣雖無似。
何敢於進身之初。
失禮儀。
暗昧求對。
以貽 聖明之羞耶。
臣所次粗堪經夜。
當朝衣待朝。
以承 嚴命
櫟泉先生文集卷之四
 獻議
  
公元1748年
大報追享 毅宗皇帝議(戊辰)
毅皇亡君死之正。
載籍未有
惟此一節
足以血食無竆
旣無杞,宋以享之。
則以舊臣而祀舊君。
合一事之義。
况此正史所載。
其字小之恩。
同符 神
公元1764年
皇。
豈可未及蒙被有間乎。
 聖考甲申之擧。
已爲之兆先正東之祠。
又足傍證。
伏見 聖意卓然
可以百世不惑
特以祀典之重。
有此博詢。
如臣微賤謏陋。
顧何敢與於儒臣之列。
有問不敢不對
伏惟 上裁
神宗 毅宗二皇帝位次
聖上恪謹報祀。
追擧盛禮
凡於擬議
必求厥中。
博詢之命。
累及無狀賤臣
誠惶恧。
不知所以爲對。
臣伏左參贊元景夏獻議
祖以孫尊。
孫以祖屈。
韓愈之說。
朱子取之。
固爲有據。
然此主太祖始祖而言也。
其引 皇朝郊祀駁議
則非祖孫之禮。
弘光設壇故事
則非合享之祭。
恐皆非今日之明證矣。
古者廟祧禘祫
必序昭穆者。
抱孫抱子之義。
宗廟之內。
不避祖孫一行
至於易世之祀。
則隋唐以來
並祭周文王武王
而以周公配。
是或父子一行矣。
如臣蒙陋不敢質言
伏望更命禮部
取考萬東廟儀制
博證廣議
以求至當
伏惟 上裁
公元1750年
宋文天祥陸秀夫二忠臣建祠當否議。
(庚午)
如臣賤微無似
不合比數儒臣之列。
前年再度問議。
敢爾冒對者。
以前王不忘。
小人所同。
愚衷
激。
竊附芻蕘
而僭汰屑越
至今惶恧。
今以文陸二忠祠事 下詢之命。
又及於臣。
臣是何人。
輒敢靦然襲謬。
重汚 聖聰乎。
况臣蒙陋寡聞
此等曠絶之擧。
尤昧可否之宜。
 王人遠臨
不能仰對。
惶恐竢罪而已
公元1751年
聖廟位號正議(辛未)
今玆聖廟位號
只從 嘉靖定制
一洗千古之謬則。
豈不盛哉
 明閣臣丘濬大學衍義補。
攷論精博
正臣趙憲東還封事
記載該悉
可按覆矣。
賤臣無似
不合與論大禮
今又被疾
神識益昏。
不敢妄陳意見
略誦舊聞如此
伏惟 上裁
賢嬪喪 大妃殿服制
邦運不幸
新喪賢嬪。
 聖上靜攝之中。
悲念不置
欲盡愼勉之道。
喪服博議之命。
至及於無狀賤臣
誠惶蹙。
不知置身之所也。
空疎無識
昧禮學。
今於國家大禮文變節。
何敢妄論。
以犯汰哉之誚耶。
况今疾病沈痼
神識眩瞀
無以對揚 明命
虛辱 王人
臣罪萬死
公元1761年
王世孫繼講冊子議(辛巳)
臣本謏陋賤微。
今此冊子問議之命。
何敢與聞
而竊
讀書次第
見於擊蒙要訣者。
實本朱子之意。
無容改議
第念孝經一書
辭簡而意切。
實爲修身大本
養正聖功
雖或已講。
更加溫繹
使與論語言孝諸說。
參互發明
浸灌浹洽
然後繼以孟子
則其於性善養氣之旨。
義利理欲之辨。
似益親切著明。
唯在 上裁
臣猥叨講職。
方陳待罪
而徒感 下問盛意
有此妄對。
昏繆極矣。
不勝惶愧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