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x 页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诗
  
古意
荆山之上有璞玉。玉人采之而琢磨。八面莹然绝纤瑕。携来暗室生光华。至宝何能久韫椟。江南市上争奔波。照眼还轻明月珠。称价不道千金多。如何偏被别人猜。直欲搥碎投泥沙。招朋引类竞摘疵。珷玞鱼目徒相誇。傍人见之为慷慨。要将一语辨真讹。我于玉人何所私。却看诟骂转横加。吁嗟世无知玉者。古来三刖有卞和。寄语玉人莫分疏。且复收藏归子家。
元日后二夜作(丁未)
流光飘忽又新年。联榻清斋逸兴先。已觉阴风收北陆。渐看佳气转东天。披襟朗咏三更后。把酒高谈万古前。二十读书犹不晚。诸公何事谩悽然。
留宿仙寺。与诸兄分韵。得山字。
栖此泉石间。最爱隔市阛。亲朋共盍簪。满座皆红颜。丽泽多资益。可以警懦顽。禅窗日午后。铅椠有馀閒。春风拂我衣。飘然到碧山。古木傍幽径。层壁作重关。仙庵问何处。巉岩不可攀。前溪濯我缨。清流听潺湲。寒鸥沙际飞。幽鸟林中𠴨。物物皆自得。佳兴人一般。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4L 页
俗累都脱落。胸怀觉愉憪。优游送日夕。亦足长忘还。
泗上寓中。次朱夫子韵。
三旬僦屋近江滨。四月风光又一新。笑折岩花头上插。就中还得九分春。
用仙庵寓榻韵
黄鸟翩翩白日迟。客中诗酒会连枝。一江春色千愁减。天饷吾曹若有私。
白雪阳春敢拟高。有时挥笔亦诗豪。迩来客里添新意。满眼江山应接劳。
江雨前宵细浥尘。梅花遥忆草堂春。客窗幽鸟催诗处。佩酒相寻有故人。
伏读密庵先生诗集中有南庵会话诗一首。盖于是时。先生有移寓龟尾之计。一县人士惜其去。设会于南庵。先生作是诗以谢。而时小子适远游未还。故题末及之。三复咏叹。不觉有隔世穷途之感。遂挥涕追次。以示同志诸贤。
世道如今已可知。消长何必更观龟。西林文物依残日。南国风谣异昔时。后死敢忘资养力。馀怀空赏寂寥辞。仁人自古多穷厄。不用吾徒独恨悲。
元日遣怀
廿五还如十五时。奈何新岁不叹为。久闻诗礼留心少。近读春秋毕业迟。三字佩符怀往哲。一书投药感先师。要非刻苦难成就。说与灵台此意知。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5H 页
与忍斋兄(宇汉)。伏次诸父老泗上联句韵。
磔磔游禽语。春天弄晚晴(宇)。山容经雨变。月色透云呈。独爱坐江阁。莫愁无酒罂(晋)。芳洲临净阔。云岫对峥嵘。逸兴争挠笔。谈豪或擸缨(宇)。庭闻松露滴。岸见柳烟横(晋)。领得仙区趣。说来特地情(龙)。遥思沂上咏。还爱泗滨名。吾辈元非漫。先民亦是程(宇)。能令外物去。顿觉道心生(晋)。欲学古人事。耻为俗士营(宇)。风流推洞主。林壑有公卿。此地一光彩。前宵三老成。香留悭席扫。章就想钟鸣。承杖期还失。效颦意敢萌(晋)。聊成同志话。因与此心盟。景物犹形役。典坟愿舌耕。书斋堪寄托。师席好将迎。莫负今宵意。且垂后日声。灯前仍不寐。明发惜分征(宇)
次扶仲韵。寄云若(翼溟)
闾巷新年渐不安。侨居经朔苦难还。男儿学道忧中乐。春日多诗水上山。曳屐长堤晴柳密。倚筇深洞暮云閒。向时合族今空羡。圆满从来造物悭。
立春日会云谷。次忍兄韵。赠秋月兄(翼汉)
佳辰簪盍得吾閒。坐觉重阴太半删。诗就十章犹白日。酒消千虑各朱颜。芝香兰臭资薰袭。月渚云皋好往还。为谢吾人要赠意。工夫只在简编间。
咏雪
招提一路客衣轻。夜雪辉辉万壑明。千古剡溪孤棹兴。何如仙界此时情。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5L 页
瓢溪分韵。得时字。
瓢溪清浅流。我寓溪之湄。溪湄多绿树。日日啼黄鹂。出门访佳景。彷徨欲何之。飞鸟忽投林。山外度夕曦。依俙望南台。丛壁临溪危。欣然拂衣去。琼筵正参差。群仙列座上。飘飘华发垂。幽赏适我愿。佳节清和时。猗猗百种树。叶剪青琉璃。平沙皎如霜。新月挂东枝。呼童开小樽。清流洗玉卮。一饮又一饮。俗虑都不知。林间有清风。吹倒白接罹。缤纷披锦肝。笔势何淋漓。玆游最奇绝。使我心自怡。随处且为乐。胜事易差池。无酒我当沽。有酒我当酾。况复陪耆德。提撕有严师。优游送日月。足以忘渴饥。临风聊自歌。醉语不成诗。
次忍斋兄韵
客里趋庭处。欣君共侍傍。风流元不浅。文彩可能忘。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6H 页
山水知音久。云霞引兴长。愁居还胜事。更有浊醪觞。
元夜。陪诸父兄会云谷。归赋近体。呈主人兄。
尽日无聊叹痘魔。晚陪杖屦到君家。酒从仁里三杯得。诗向新春一格加。闭户幽忧仍脱略。满堂欢笑最繁华。归来残夜添奇绝。溪柳依微北斗斜。
二日夜。又会云谷。叠前韵。
良夜团圆乐事多。招邀东里复西家。歌声转入残更好。酒味偏从新岁加。岭树云容浑改候。垄梅春信欲生华。上元佳节看仍逼。好是溪头月色斜。
仙刹归路。次柳俊三(宅铉)韵。
秋风落渊上。分手异前路。更指明春约。仙山花正好。
次权士安(正宅)
明月朱栏倚。清朝黄卷开。令人长眷恋。驻马且徘徊。别后惟凭梦。风前为把杯。君诗良恳恳。其奈客愁催。昨拜李夫子。顿令蒙蔀开。良朋仍会合。归路更徘徊。送我骊驹曲。倾君绿蚁杯。山鸠鸣恰恰。零雨若相催。
挽宗兄(敏行)
宏材俊气老荒陲。志士人间已自悲。要识晚来高俗处。十年谢客闭门时。
诬枉当年 圣谕垂。我家元自荷 恩私。九原报国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6L 页
终何地。留与人间少弟知。
一疏谁知大祸婴。赤心相爱独吾兄。终然促化缘何事。遥望荒阡涕泪倾。
忍思京馆把兰书。异域居然服已除。今岁初秋应未返。卅年依仰竟何如。
谩兴
轻风暖日已惊新。啼鸟游蜂故近人。两岁仍为南海客。梅花独发草堂春。
谨次苍雪游山韵
何心选胜快吾眸。聊学密翁栖凤游。三日仙缘还自有。百年尘迹忽如浮。地穷绝峡逾藏境。山在中天更倚楼。想得桄榔无晤语。每逢佳处倍生愁。(戊寅。密翁会雪翁于昆阳之栖凤寺。)
奉赠柳正字(观铉)还乡
岁暮阴风吹不休。他乡况是别离愁。穷途乐事那能久。夫子归程未可留。
南还。留别权幼宅(正仁)
结束行装待雨晴。连宵相对两含情。只烦来往伤君意。岂有丝毫效我诚。寂历早宜完大计。斯干仍合了前营。一身保惜非閒事。负荷如今自不轻。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7H 页
君家寥落我来依。万事人间不可知。自笑奇穷无善状。更惭瑕累召群讥。流光再宿新阡草。触目浑非旧日仪。此地淹留何所乐。欲鞭归驭却迟迟。
留赠权幼平(正均)
可惜今宵将欲晨。明朝便是别离人。偶因漂泊前缘续。每接慇勤旧义新。百计无如归故里。一心犹恨隔芳邻。烦君莫较疏慵我。从此音书寄与频。
同寓诸亲。分散殆尽。只有三人落后。日以棋酒。消遣愁郁。醉中以将进酒三字。分韵述怀。少者占首字。盖用屠㢝酒法也。
醉汉苦难扶。扶左即倒右。务欲为平常。解弛无绳纠。务欲无戚戚。多笑类聋叟。务欲无绝物。骎骎误辞受。务欲亲宗族。谑浪却为咎。立脚既不牢。从玆遂狂走。棋局消永日。饮食不去口。虚持一簏书。深束纸欲朽。咄咄德成日。如何失素守。酒醒忽自惊。愿君莫劝酒。
庚辰除夕前一日为立春。与光天兄,扶仲弟会宗家。同次七滩,质斋诸公癸丑岁立春诗。
昔人已去吾生晚。惟见年年令节回。从古斜川同日月。至今黄鹤有楼台。诗篇敢拟前贤述。门户相传古事来。自念新春何所祝。但令无过即无灾。
挽辛丈(孝良)
乍过穷庐十载踰。音徽遂阻恨长途。风仪尚记林中楚。手泽空摩椟里珠。趋向此时人可识。存亡吾党事堪吁。南州耆德看看尽。后死心期觉日孤。
挽金仲协(载应)
松隐诸孙子。韶州多士林。推君早屈指。使我最倾心。质已从初好。工应到老深。相期今已矣。何处更参寻。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7L 页
次李钦夫(猷远)文岩韵(并序)
   柏岩东五里有文岩。木斋洪先生尝有意置亭。今为野人所耕食。李丈间尝为余言其事。感慨不已。且诵先生挽存斋先生诗卜邻云云之句。盖文岩与柏岩东西相望。二先生分山之意。可追想也。今柏岩亭子已成。不可独令文岩终废。嗟乎。谁复能办此者。李丈有短律以志感。索和于乡邻之知慕先生者。乐行亦不敢辞。
分华当年意。水田认古台。柱波高白石。绣壁老苍苔。胜迹嗟埋没。行人自去来。废兴应有数。试望水西隈。
从弟中立(道行)荣归。奉请乡先生。设宴于宗堂。临罢。口占拙句以志喜。且寓勉戒之意。(乙酉)
烦恼胸中稍觉清。赖渠犹得继家声。非缘素志崇名利。只为新恩出 圣明。嘉客留连添胜事。偏亲衰暮慰慈情。须知别有男儿业。莫向科场了此生。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8H 页
扶仲以次韵非古。欲效唐以上相和之法。作诗示余。余懒不复别占韵。用其韵以谢。非扶仲之意。可愧。
忍公昔未殁。会文同志俱。自从云谷空。孤蛰如幽拘。令弟时独来。双桂馀一株。近者示新篇。古意相招呼。我本无所知。耳得类郑奴。与君谈文字。每发劣兄输。诗论颇脱俗。寡见却有殊。因循且寻辙。费力竟是虚。上溯风雅古。五七皆籧篨。所尚亦已久。沿袭千岁馀。同失赋兴旨。所争仅一铢。韩柳最好古。往往用此模。独恨名亦谬。次用不相如。次是下承上。用乃彼字须。复有依韵者。鱼蕖与虞苏。流传爽其实。漫混归一涂。唤甲便作乙。买椟却遗珠。君如欲矫俗。名义且反初。我性特疏懒。作事患苴粗。有导即相从。未能别自图。所以日污下。文艺任荒芜。时厕唱酬末。戏剧聊自娱。流光忽晼晚。韶颜已衰枯。望道力苦短。念书精不储。恐坠考训戒。焉追师步趋。所忧良在玆。中夜发叹孤。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8L 页
当今重科举。诗律亦笑迂。韵法得与失。足以骇俗徒。何况我所云。曾不为有无。有志终未已。征迈愿同驱。
闻李上舍公燮(台焕)丈为我仲父寿席。有意寄诗。因人奉索还书。诿以失去。仍付长律一篇。步韵呈。
胜事吾家亦一时。私情愿切载歌诗。光荣正待文章伯。得失还从造化儿。稍喜新篇先入手。倘兼前藁更伸眉。六丁下取应留副。莫惜因风次第贻。
次朴西溪(泰茂)
匣里尘生古釰寒。穷途谁与话艰难。春深栗里携陶令。月满山阴访戴安。怜我悲歌高白雪。许君心事伴苍官。枯桐曲罢鸣乌瑟。万斛閒愁酒后宽。
金谷赠姜清之(世白)
侧耳听谈座屡移。吾行定欲为君迟。妙龄特达应无敌。此地相逢若有期。指点尽知名祖后。立扬须及艳阳时。通家谊旧论交晚。从此江西我所思。
仲父母重牢寿席志喜
从弟孝诚应感天。两亲偕老见今年。辰回雍雁曾鸣日。诗续桃夭旧咏篇。喜气迎春生一室。和风送雨洒初筵。家门三设重牢宴。积德馀休念祖先。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9H 页
南北诸宫先后倾。仲房犹幸独康宁。悲欢往复逢今日。孤露瞻依慰此生。东海筹添仙子屋。南天光动老人星。百年风树含馀恸。努力无愆替事诚。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书
  
与权拙修斋(相一)
积年向慕之馀。得一日陪诲。已觉胸中充然。第游子赴家。不得不急。未克久留门下。以偿平生之愿。是为愧恨。比日潦收气清。伏惟道体颐养。神相增福。乐行迤逦作行。无挠还巢。而老母近经痎疟。惫惙益甚。私情煎迫不可言。一东今作省拜之行。如未速归。伏望警诲。使知为人子弟之道。转令不肖如乐行辈者。亦得以因缘掇拾。为省身补过之资。千万千万。盖人家子弟孝谨逊悌。为百行之首。文艺直是第二三事耳。而此中先辈遗教。殆尽亡失。率多自行自住之风。此大人先生所宜救正之者。恨不能与一二同志从颂门屏。薰德安教耳。
答郑梅山(重器○庚午)
乐行再拜。往在草土之日。伏蒙累赐存问。重之以哀诗酹文。矜念备至。私心铭感。久不敢忘。曾上谢仪。转付闻韶。后乃知中间浮沉。逋慢之极。何敢复以言语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59L 页
自文也。即因横溪戚人见访。伏审近日体候以宿患欠宁。不任惊仰。先哲往矣。斯道之责。惟在执事。伏乞加意将摄。以幸后学。乐行等罪逆不死。丧制已毕。犹言犹笑。自齿平人。信乎其顽矣。区区私情。惟望幸先执硕德。惠以一言之重。而不敢循俗乞挽。乃执事不遗旧谊。特赐哀悼之语。至于远致鸡絮。替人奠酹。其恻怛勤恳之意。反有踰于躬亲临哭者。前后文字。尤可见平日相与之厚。足以令不朽先人矣。不孝得此。何啻拱璧。数字修改处。谨已依教釐之耳。末由趋拜。诉此多少。不胜忉怛。
答权江左(万○癸亥)
三月所赐书累数十行。勤勤恳恳。若非人人所可得者。不知无似何以获此厚赐。感幸感幸。彼时鄙书所云。非他意也。父阕制殊方。为穷天之恨。亲旧间或谓为子者。不宜安安而居。练熟时势之论。尤以为言。然顾出门无其路也。衷情抑郁。无所告诉。适会拜书。不觉信笔及此。蒙谕。以无益于事而贻累于亲。有是哉。君子之爱人以德也。向时一番妄作。被李景文投书切责。尚有十一二信不及者。得尊教。乃廓如矣。仲默父子以义理对怡。诚千古美谈。然寻常窃意仲默特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0H 页
强作于外。以慰其父。其心未必尔也。得尊教。又恍然矣。向者以小人之腹。度大贤之心也。伏详此两段。议论正大。义理微密。度越寻常千百。苟非系关私事者。甚欲为侪流传诵之。以广其说。顾不敢也。景文复有往复否。顷对渠。知与执事作旬日之会。卒卒未暇究其说。然所争当有归宿矣。闻讷爷贻书景文。欲令两家相和。果如之否。此意甚好。令人滋发意思。盖六经之与朱子书。其义理固一源而无间者。无容判而二之。虽以文章言之。古今相济。各适其用。岂不大善于偏主而偏废者乎。若然。不惟不相非。顾有以相资者。未知如何。区区蒙陋。前此不敢为左右之论。今辄以李先生为依归。悚息悚息。夫时有古今。而文章之高下随之。假令字字句句。模仿六经。其苍然之色。浑然之气。卒不可为也。汉以下效古文者。莫甚于扬雄。然太玄之于易。法言之于论语。果何如哉。退之文章家之最醇者。故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夫师六经之意者。孰大于朱子。后之为文者。朱子已不敢几及。况六经乎。然朱子于辞。亦未始不学六经也。特时世使之尔。今欲学朱子。又不可不先学六经。若先学朱子而舍六经。无以探其源立其本。而其为辞也。不过后世支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0L 页
离冗长之语而已。故妄以为谓朱子不足为者。失之过高。谓六经不可学者。失之太泥。而讷翁之论。独完全而无亏欠也。以执事辱知爱甚。故心所存者。不敢隐讳。唐突乃尔。亦欲卒承砭诲耳。
答权江左(乙丑)
伏蒙远辱手书。劳问患厄。拜读感戢。有不胜谢。向后日多。伏不审侍馀气候更如何。区区下诚。仰慕旋切。乐行不孝无状。祸机层加。尚何仰喻。其不入乇罗。不加栫棘。实惟 天恩。祇当感泣。而但无穷者私情也。老病父母绝域分张。后期杳然未卜。岛屿虽使泉甘土沃。毕竟是海中烟瘴风湿之毒。较蟾江当辽绝。一念忧惧惟此耳。奈何奈何。自岛回者言自蟾江至康津治。三百里而遥。自治入岛有二路。由南塘而往。为六十里。由马岛,古今岛而往。为百里而近。南塘路是大洋。马岛路陆行六七十里。而有两津渡。合为百里。今番严程取马岛路。智岛东西二十里。南北十里。而大村落往往而有。见今住泊处亦大村。(村名东古之。)屋子颇宽敞可遣。然鱼鲜绝贵。今年凶歉。与陆地无甚异同。谣俗不甚骇异。而大抵皆逐利附势之类。生计窘束。固勿说。无势谪客。恐无藉赖之道。然此亦何足介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1H 页
意。惟可怕者。春夏海气与井泉性味耳。乐行既不能随入于初头。今以等待奴子故。淹滞石田。度岁除前。仅可抵岛。霁行病状。无久留海岛之势。为大人所迫还。在侧者独光阳,河东数三学子耳。老母去晦到石田。心绪未定前。不欲向故土。姑此权歇泊。以待春生。一室三分四裂。景色尤无可言。苦痛苦痛。
答李钦夫
顷于奴回。伏承下札。谨审祁寒。尊体万福。慰仰无任哀诚。乐行顽不死灭。尚存视息。而病母毁铄日剧。仲父以丹毒馀證。弥留旬望。种种煎泣难胜。两册伏蒙不鄙投示。且责以校订之役。感愧交集。尝窃惟念此是同室事道理。不容不一玩其面目。所以前日奉烦于上舍丈。至于发疑难贡所见。初非意虑所敢及。况佥丈自编摩以来。往复商量。不啻烂熳。殆可谓用尽精力。蒙陋寡謏。何敢唐突其间。顾以勤教之下。不宜无端奉还。玆不免强加剔抉。为塞责地。宁有一分意见。可备采纳者。如字画之偶失照管及烂纸传录之误。自是有依据处。故谨就纸头直改之。至以浅见所及剡纸付标者。亦间有之。诚僭妄不自量矣。俟罪俟罪。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1L 页
答李公燮
惠书拜读感畅。庆席诗。窃观意寄深厚恳到。眷眷于私家欣戚忧乐之间者。足令人感泣。至其词致格力。俊健不俗。非后生轻浮口气之比。不胜敬叹。当移录轴首。为私家珍藏。而不若并得心画。增一光色。窃欲送上一幅善纸。以备挥洒还赐。幸可得卒遂私愿耶。笔画之工与不工。初非所论。少陵未闻以笔名。而楠木诗。涂改暗草。为千古绝宝。诗文亦随人而为轻重。况笔乎。假令真如自道。固无伤。况盛笔。实吾侪所共爱赏。每怪其以拙手自居耳。鄙稿无足道者。而过蒙推借。在己则谦抑太过。于人则称许不伦。未知义理果尔否耶。
与李景文(象靖○甲子)
冬初南行。荷夙驾临问。商量行事。私心感激。久不敢忘。不审而今尊府大丈体候康宁。佥道履迎新增福。趣味日佳否。乐行千里扶老。间关抵达。人事之感。疾病之忧。了无相聚之乐。又以祖母丧馀之日。不忍不归哭。故离违数旬。独与妻儿守岁乡庐。虽顽甚。亦不能自遣。奈何奈何。向者奉对。承与权丈作旬日会。当时卒卒。末暇究其说。但知权丈终不肯相信而已。及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2H 页
到亲侧。窃见尊书。乃知讷翁欲令两家和解。愚陋之见。以此意为甚善。不识高明又有说者。其指何居。窃愿因便寄示其复书。讷翁书亦不妨。并示否。奉玩讫。当即还完耳。家大人谢状。谨呈上。书中云云。或出过虑。然莫非相爱之意。贤者可不咎否。若小子蒙騃之见。则又恐世俗逊懦成风。才近此边事。率以吞而不吐为得计。惟执事可以救此弊。非执事为之倡。后进何由相劝。家大人居常所言。固亦如此。特于执事爱之深。故有此云云。非以往复辨论为可废也。愿执事益勉之。
与李景文
士兢行。所附谢仪。既甚草率。学甫归。又不遑具礼修候。所呈禀目。亦未裹封。简慢极矣。两纸果皆关听否。近日伏惟侍馀道味超胜。此间送学甫日。家累分娩而又生女。自念今后定作无后一穷民。且无辞可报于两老。此又大段落莫处。谓之何哉。前者两书宜复者多。欲于早晚拜面时究言之。却恐此计未易遂。玆敢更渎。望明者之察之也。不敏诚千万无似。既无一知半解出于心得者。所闻于父兄师友间者。又随即忘失。自顾其中。枵然无物。何敢周旋于高明叔季之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2L 页
间。以难疑问答为事哉。向见门下诸贤。讲说如流。义理卓然。令人瞠然自失。有十驾难追之叹。况其教育而成就之者。又可论耶。如愚者只合羞愧蹙伏。不敢开半喙于其间。然自觉此意亦不无病痛。与其自甘沮退。日趋下流。曷若输泻心腹。以求正于有道哉。假令有一斑之见。不背于先觉者。则吾可得以自信。其谬妄乖舛者。亦将因朋友之驳正而有觉悟之几。所以前后拜奉。倾倒罄竭。若无所隐。而高明乃反以德器深厚。不肯容易发露讥之。何其不相悉。至于此也。窃尝念之。孟子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张子所谓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者。亦就气质分数在中人以上者言之尔。非下愚如乐行者。所可希及也。自顷患难来。无咫进而有寻退。彼时虽汨没于科举之业。其志气尚若可以有为者。今则摧颓散漫。无复馀地。每遇排遣不得处。辄颠倒错乱。不知所以自处。稍休歇无事时。则又弛然自废。顿无奋发向前底意思。一月之内。固不无数日间隙。一日之内。亦不至终夕走奔。而终是不耐坚坐实做。毋论架上签轴。相忘已久。即轻躁庸碌之态。达于面目。时对侪友。为之骍然发泚。乃高明张皇推借。自谓有见于眉睫之间。而又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3H 页
许以思索功力。视龟潭时。长得一格。窃恐贤者于知言观人之术。容有可议者也。龟潭数日所闻。不为不多。所观感。不为不深。苟能保守不失。亦无怪其长进。奈睽违以来。依旧愦愦。芝兰之芬。飘散已尽。何哉。见今致身亲侧。既不可以旬日期。又傍无强辅。不得策砺之益。于是而有望于高明者。不浅浅矣。幸以一言之重。特赐对證之药。使之藉手扶持。终不为吾党之罪人。千万千万。读心经之说。可谓孟浪。秋中被族弟濯以来。相煎迫。略绰一阅。彼此俱无相发处。濯以归。便阁之耳。馀怀纸尽不宣。
答李景文
自佥尊俨然在忧服之中。不复有承拜之便。惟书疏往来。可以少抒慕用之私。而荒迷颓懒。不能自遂也。伏蒙特垂手毕。满纸缕缕。若以无似为可与告语者然。且感且愧。不容言谢。前日窃闻孝候不宁。为之贡虑。今承所慎就安。佥履支相。区区不任慰仰。乐行顽不灭死。倏忽之顷。已过雠日。即今又是昨年载柩溯江时节。追思罔极。当复如何。而人理顿灭。颜色哭泣。饮食兴处。并无哀苦模样。自念以古今天下所罕有之情地。而其所以自处者。乃反不如常例居忧者之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3L 页
为。可谓失其本心之甚矣。此盖其初非必画为此无状。特以老母慈爱之过。常以疾病为忧。自顾孤露凶矜。亦不无自危之心。遂不免过自爱惜。以保全躯命为大事。习惯成性。以至于此。乃知毁灭之戒。特为贤者设也。有时循省。已自知其为礼法之罪人。而兼素性粗㬥。凡有不平。不能动忍。流离湖海之间凡十年。而此病愈甚。先人尝举旅九三丧其童仆之辞。以切戒之。而犹未能自悛。即此一事。其无子弟之行可知。祸变以来。百感在中。而此事尤为无穷之恨。思所以痛革旧习。追赎前罪。而气质偏滞。卒难变化。乍悔旋失。既复复迷。窃恐心地益以茅塞。罪累益以山积。私窃悼叹。以为区区维持之道。惟在料理旧书。收拾前闻。而顾精力素短乏。重以年来魄遁神丧。苦未收召。日用应酬。忘前失后。而于书尤甚。无论义理精微。即文势字训。亦多窒碍。独坐空室。于何质问。乃执事见问以看何书。作何工夫。见义理如何。愧无以为对。漫叙近状如此。非见爱之深。何敢尔耶。孤露残喘。无一念于世。惟得从有道者游。薰陶渐涵。以变其驳杂狭陋粗疏浮浅之旧。庶几不忝先人遗绪。而非高明。宜无可适从者。又值四方观礼之日。凡所以追孝自尽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4H 页
之道。必有合于天理人事之则。而顾以凶衰之踪。不敢辄造门墙。则时奉咫尺之纸。导达微诚。固所愿也。今何幸先自贬损以引之也。窃尝闻之。南轩之返魏公丧也。朱子与之讲讨于舟中。朱吕二先生之居忧也。应接学者。亦无所废。夫岂不可而诸先生为之。高明于此。已自有所据便当。处之不疑矣。何待下问于无似耶。盖欲诱而进之。使不以丧难自废也。然以乐行而与闻此义。不亦僭越之甚乎。刊补劄疑。恐不必深閟。遍经诸眼。以为去取收入之地。正是辛勤劄录之本意。况所录精确。极有补于先师纂辑之大业者耶。其中若干条。有浅见所不及处。不揆僭妄。别纸录禀。幸乞批回。以发蒙蔀。千万千万。
答李景文,休文(光靖)
伏蒙佥尊以乐行等有改葬之举。特赐书问。苟非眷眷不遗。何能追记于事往之后如是耶。感叹不知所以为谢。寒序已穷。伏惟佥动止增重。乐行曾祖母宅兆。本是权窆。自祖父若宗兄时。日夜谋迁而卒未遑也。今年适值吉运。子孙偶皆无事。遂得决意行之。幸赖冬日晴温。仅免窘败。而旧圹灾患非常。新兆未必其为吉地。惊凛忧惧。已不自胜。孤露残孙。百哀在中。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4L 页
尚何言哉。刊补校勘之役。所示诚然。然区区鄙意。恐不必招呼多人。以公论私情。左右俱不当以辞让为事。试趁此家食之日。逐疑釐补。别作一本。以经一二长老眼目。无伤尔。如何。庐院火灾。不幸甚矣。书籍尽是先辈手泽所存。往往又有先人遗迹。而并为烈焰所焚。其幸存者。亦皆残缺不完。闻变之日。亟往见之。伤心惨目。益令人有沧桑之感耳。
与或人
前春溪院之晤。今依然入梦想。即日新正。伏惟静履眷集均庆。乐行老母自昨年秋。疾患弥留。见今气息奄奄。私情煎泣。可喻。讷翁先生赐乐行书三幅。今始呈上。想兄当终始主张。幸照数领纳。待载录讫。即讨的便还投切仰。年来作何工夫。末由奉讨。不胜怅然。偶见金荷潭破寂录。以中国所谓黍。为我国所谓䅯。以稷为我国所谓黍。援證颇多。亦曾闻之否。此殆近不急之察。然若使世果有兴礼乐正律吕者。黄钟管中所积之物。将何所适从。度量衡长短多寡轻重之法。皆无所准。至于郁鬯之酒。本草之书。亦将莫的其名。亦博古明物者。所宜考核而辨别。兄淹贯传记。试订之如何。固陋无资益处。恨不能得多闻如吾执事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5H 页
者。与之同处耳。
答李学甫(宗洙○戊寅)
七月晦所惠书。久稽谢仪。虽坐无便。悚歉深矣。潦馀风气不佳。不审色忧近何如。伏惟诚孝所格。已复翔栉。幽居味道。凡百胜相。区区向𨓏无已时也。乐行夏间疾厄。诚有不可堪者。近稍苏完。尚不如前日之健。不敢言老。亦是气血向衰之致。浩叹奈何。惟幸将母奠居。不比年前离析栖屑之苦耳。谕及过中之病不早辨之失。不知所指为何。然相从之久。必有见其然者。仰认忠告之意。不胜感叹。抑窃自省念。过与不及。失中则同。然区区常觉有多少不及处。往往狂妄谬戾。骇人听闻。则不及又不足言矣。至若委靡颓懦。因仍苟且。当急而缓。当勇而怯者。诚不可胜数。然亦恐义理无穷。所处各异。岸上傍观之见。或不能尽人之事实与心曲。而切己思量。亦或有无病者所未及察者。隐忍迁就。至于万万迫不得已而后处之。无乃不害为一道耶。然存心处事。一偏于此。则辄有诘屈迂回。不能坦易之病。盖亦所尝自闷而不能革者。要之气质之偏。类非卤莽工力所可猝变。奈何。缕缕所陈。似近分疏。然非敢有毫分他意于相爱之间也。但恐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5L 页
所谕过中者。已是僭越之题。所谓不早之失。亦出于慰藉之意。可谓情重罚轻者。愧惧之深。漫此烦絮。何当面讨。以罄此怀。心说及爱之之理便是仁小说。并俟早晚辱示。年来荒废甚矣。虽蒙示及。亦无望于受用。而犹未能不望幸耳。
答黄尔直(后干)
人有接屋而居。朝夕而见。限区域而生。至老死不识面者。然其心之所相与。未必在此而不在彼也。而况不佞于足下。幸而有一日之雅乎。归辖未投。遂成阔别。近日不无书邮。不能以咫尺之纸。先以自通。乃蒙损惠长笺。赐意勤缛。奉读再三。惊感无穷。第其所以命之者。有愚陋所不敢闻者。言不重发。古人所戒。何足下之贤而犯之乎。负笈寻师。为世忌讳。先师无恙时。在乡井之间者。亦多自阻于门墙。足下乃于数百里之外。以弟子之礼来拜焉。当其时也。不佞固已闻而畏之矣。既又接颜范听绪论。以窥其中之所存。信乎非流俗所能夺。而以今询及于家大人者观之。其博学深思。有俛焉孳孳之工。亦可知也。自此而进。何患不副先师勉诲之意耶。谈者谓下邑儒教。有让于江东北者。固过矣。然大抵习俗之坏。举世同然。彼亦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6H 页
安保其如古也。而足下质美而志笃。业专而行饬。杰然自拔于其间。即不佞于足下。有愿学未能之叹。抱往从末由之恨。而足下乃反以朋友相辅之道。有望于万万无似之人何哉。乐行气质懦弱。识趣卑下。内而为父兄之忧。外而为师友之所斥。其不敢与足下相往复上下也决矣。盛谕之及。但有惭赧。然倘蒙足下不遗鄙陋。频惠德音。以激其昏愚。使得其自免于小人之归。其为赐之厚。当如何也。家大人适出吊亲旧家。所惠三种。谨奉留案上。不开封识以待大人之归耳。
答权载运
惠书承领晚。稽谢至此。良负厚意。春序向殷。静履想增胜。乐行年来丧威流离。无一善状。兼偏亲笃老多疾。忧惧度日。馀不足云尔。书辞缕缕。深感不鄙。但因人问死生。固可矣。曰学曰道。过矣过矣。圣人曰。修辞立其诚。书札亦修辞之一。所云无乃近于不诚乎。盖此二字。本非稀阔奇异之事。效之之谓学。行之之谓道。自诵读讲问日用云为之间。苟为之力而处之当。皆可以得是名。乐行非故欲避之也。顾于书册日疏。尤悔日积。何哉。乐行之忧溢于世。容有转浼于仁听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6L 页
者。乐则无之。谁复传之者。左右亦何所闻焉。然其见念之切。殆有忧乐与共之意。无似何以得此于贤者哉。幸莫甚焉。贤者笃信而固执。业专而行高。凡平日游顾翁之门者。皆有愧焉。乐行诚中心爱之。特以踪迹踧踖。不敢辄近城府。又困厄栖遑。无閒暇时日。所以不能相过从。如人之为也。昔年松石之约。甚愧孤负。何望复辱相会耶。惟继此时惠德音。以警昏惰则幸矣。
与张婿(寿鹤)
贵星归后。更未嗣音。瞻郁增深。霜飙戒寒。侍馀调况。近复何状。此去赵生。即光阳人。而受业于先人者也。返柩时从行而来。今又意外见访。其情义可感。而冒寒单行。千里徒步。令人有不瑕之虑。历路或迤访左右。幸为我善遇之。奴马若无故。未可限霞山代步耶。以我之故。贻弊于君。前后非一。殊不安心。然非君。何敢尔耶。幸谅之。
答李甥(万运)
伻至见书甚慰。遗简精录寄来。可幸。见今草本尚未毕。来年可成定本。而吾目渐昏。操笔硬涩。无他写手。独与中立共之。而中立亦非常常閒暇者。以此了完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7H 页
未易。至如编摩考校。又必待有识者与之商量。恨相去远。不得致君在傍耳。
答忍斋族兄
二十年磨戛肌骨。出入动静。靡不相须。其于雅衷所存。不可谓知之不审。然有怀。辄对面说破。又缘高明每事欲略去浮华。循蹈常辙。故未尝以楮牍往复陈列。如古人之为。况此数年来患难流离。并与前日追逐之乐而失之。中间虽书疏陆续。只是吐情素叙寒暄而已。其志业言论之能长进与否。莫从而窥见。今者不待弟之禀质而先以书见惠。意寄勤切。不比寻常酬酢。夫以吾兄之居简。而不免为弟破戒。乃得二十年所未有之事。此则孝刚实为之阶主。而区区妄言。亦不为无助也。幸甚幸甚。但来书规模议论。依然旧日样子。虽使重得罪于高明。不得不复献其愚也。幼而学之。固欲其壮而行之也。然其所谓学者。高明以为是何事也。孟子之意。盖以为圣贤之学。而窃详来教。未出身前。但当致力于举业。然则其学不过词章之学而已。幼而所学。既不出词章之外。则壮而所行。亦当行此而止耶。孟子所谓行之者。决不但如今世士大夫所谓馆阁手段者也。高明于此亦必不以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7L 页
为不然。而犹且云尔者。岂以为方其幼而学也。则姑为科举工夫。而及其壮而行也。方做圣贤事业耶。诚如是也。世之操觚弄翰。驰骤词坛。杰句雄篇。见称以场屋巨擘者。及其发身立朝。皆可以赞尧舜之治而办伊傅之事耶。夫三代王佐。固无论已。至如历代表表见列于名臣贤相之传者。何尝专心一力于科举之文哉。词赋见幸。适足为枚马之羞。而汉朝第一人。终归于广川之醇儒。杨大年,苏长公之文辞。岂不震耀一世。而宋代人物之盛。毕竟以洛建诸贤为最。其馀虽或资质德量。亦有卓然自立者。然其进退无尤。言议当理。则皆莫如素尝从事学问者。大抵学者苟能为已。则虽农工商贾之事。亦可为也。况科举乃是后世致身之路。而程朱退陶之所不能免者乎。若使趋向已定。脚跟已固。而以馀事治时文。亦何不可之有。今乃不然。乍见一言之及于学问。便惊骇而摧折之。使不敢复出口气。良可异也。吾兄早以成就后生自任。文彩品格。已为少辈所尊敬。言论凌厉。又足以屈伏众人。而约束号令。乃如此。势将靡然而向之矣。今观孝刚书。显有却步之意。窃恐自此家门之内。不复闻此边消息矣。尚何扶持之可望。亦何壮行之可论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8H 页
耶。区区辨说。非敢好己胜。实欲剖判于理欲义利之间。而烂熳同归于正谊明道之地。惟吾兄更教之。拙辞往往伤直。悚仄悚仄。
与族兄
昨书语近戏剧。意没关锁。无以动万牛难回之见。然馀怀耿耿。不敢不尽。复冒昧言之。窃详来书。以为本末轻重。古人已言。今人皆知。非但尔之所识也。则盛意盖未尝不以学问为本为重。科举为末为轻。而亦未尝不以鄙说为是也。然犹且云学问不可为。科工不可不专力。盖其病根。都从扶持门户上出来。而又以顺亲志从亲命一事。为迫不得已之大端。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有是学。方可以有为于世。不学而欲行于世者。虽自期以掀天动地之勋业。亦何足观哉。生今之世。若使上之人。废科目而用上世取人之法则固善矣。如其不然。则虽使圣贤当之。亦不免随众应举。求所以致君泽民之道。又未必禁切后生。使之块伏于圭荜之中矣。而惟其立心之初。便将科举作第一义。把此学为等閒物事。于科举则抵死必得。于此学则观其馀力而为之。重处常在科举。轻处每在此学。则其终也。不为利欲所使。而自脱于鄙陋污辱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8L 页
之归者鲜矣。其何能遑暇于此事耶。是以程朱退陶虽不免使人赴举。亦未尝不以内外轻重之别。丁宁告戒。盖所谓非科举累人。人自累科举者。其意可知也。然得失穷达。有命在天。而才做时文。辄坏心性。以吾东言之。在昔六七贤。当今一二家外。由科目出身而不被其所累者。盖绝无而仅有。自非天资卓然者。不可轻议也。此所以当初鄙说。以不做科业为最善。而其曰义理之文。自可以决科者。实未尝欲人之专不应举也。盖不佞之意。以为志苟立。则时文亦可做也。不宣。
答族兄
朋友讲习。往复相难。固古人之事。然尝观圣贤之为此者。皆将道理精深处作题目。剖析于几微毫釐之际。或前人之所未及发而今始言之。或众人之所不能识而我独见之。有足以光前圣而开后学。故累牍连编。极言竭论而不厌其烦也。且如无极太极之辨。儒释王霸之论。是岂可已而不已哉。侵毁之言。将使周程传授之诀。受诬千古。而异端盛。则孔子之道不行。义理混淆。则唐虞三代之治不复。朱先生所以力排而痛辨之者。诚不得已也。而四七理气之说。若是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9H 页
閒争竞閒是非。则溪门又何必如彼其多辨哉。今日吾辈之所云云。有异于是。古人已语之详矣。稍知义理者。亦已见之明矣。得失曲直。不待两言而可决。顾乃蔓延张皇。未见出场。此已可笑之甚。况此无似本无毫分实得。而敢为大言。有若真知内外轻重之分者然。傍观之窃笑。明者之讥斥。已不少矣。自今当缄口结舌。不敢复理前说。而而月斯征。我日斯迈。观异日归宿之如何耳。
答族兄
来书缕缕之谕。虽或抑扬太过。然大致比前书稍醇。往往自道处。又多实际语。伏读再三。令人意思安閒。眼目开明。不觉忿怼之自消而敬服之自生也。若其规责之严。开诲之切。直指病源。投以药石。俨然有古人遗意。不知无似何以得此。感幸感幸。患难之馀。客气渐退。本心闯发。日夕凛惕。惧其终身黮黯而为父兄师友之羞。是以窃不自量。妄欲用铢寸之力于古人之学。政所谓人穷反本者。而目今家庭隔远。无以随得禀质。乡党固多法门益友。然猝然以此等说话见浼。则彼将怪笑而不肯受矣。以此常伥伥无所之。有时独坐慨然。而自从侨寓来。距顾爷旧居。间一重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69L 页
山耳。未尝不瞻望太息。发九原难作之痛也。嗟乎。近世以师道自任。惓惓于成就后学如顾翁者。有几人哉。今不可以复见矣。乃者适会吾兄来会。朝暮相对。凡所疑晦。固皆以口商量。然一番说过。久辄忘失。不敏所以不避烦渎。累呈书幅者。盖欲以此为阶。遍及经传微义礼家变节。收聚作一帙文书。俟他日家君之归。而各以所执仰质于燕侍之际。不则不肖趋觐之日。为一捲去。以取正而决其得失计也。非直为此间破寂之资而已。今高明遽欲全废往复等事。此本好事也。此汉自于好事无缘。宜乎高明之有是言也。虽然。凡事阅历多。则自然习熟。有惩创者。有容忍者。矫激变为和平。粗悍转成稳藉。安知此后新话头。不为君子之争也耶。幸乞高明勿以羹热而废薤。千万千万。寒溪祧主事。盛论固出于缘情从厚之义。然礼意甚严。有不可以情掩之者。退溪定论。可为今日旁證。而高明之所已闻知者也。望以此更入思议如何。
答族弟濯以(江汉○戊辰)
日者获接惠问。满纸缕缕。无异面讨。感慰交至。即日水潦非常。不审侍履更何似。初七忌祀奄过。想情地益罔极矣。行事之节。果如何为之。此在濯以上禀尊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0H 页
庭。下自商度而处之耳。孤露寡见。岂复有出于左右所闻见之外者乎。盖葬前。可以象生时设素。而自虞以后。以神事之。则亦当用肉。此乃沙溪所论丧中死者祭奠之说。而死后有父母丧者。恐可以通用此礼也。夫自虞以后。已以神事之而用鱼肉。则三年后忌日。以其父母之丧而用素馔。未知其当于礼也。有问父丧中祭母。用肉与否者。沙溪答曰。神道有异。不妨用肉。此可为今日之旁證。盖象生时而设素。与神事之而用肉。乃在所当祭者之未葬与既葬。不系于彼丧之久近。若彼丧成服前。则固合废祭。今已成服有日。丧馀之祭。略设以行。所不得已。既行之。则恐不当用素馔也。节日茶荐及上旬上垄。亦恐难都废。略具奠酹无妨耶。然亦不敢质言。恐有不是。回示为望。罪从命顽不死。崩霣而已。收拾遗文。叙述遗事。虽甚不孝。何敢不勉。但自顷以来。心魄遁丧。久未收召。所以拟议多。时迄未自果者也。庶几赖天之灵。心地稍静。料理旧书。知识粗进。义理粗明。有可以发明先志之万一者。然后乃敢从诸贤后。图此一事。此区区之意也。但恐志业日退。无此时节而岁月如流。寝远寝忘。以重不孝之罪耳。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0L 页
上大人
去月廿二。乘暮往宿伊湖。廿三。抵一直见从妹。偕李思安(齐松改名)到苏湖。廿四。与李察访及其弟光靖,李显靖,师靖合六人。上龟潭书堂。讲心经。廿六夕时。方讲正心修身章。家中奴马忽到。宗侄书云丙男去夕溘死。介先处通讣。不可稽缓。须急速回来相议。发使云云。且报孕妇所苦添加。故即与诸友相别。子之一行。是经营许多时。用大段心力者。而才及数日。颠倒旋归。分外好事。固天所禁也欤。然数日间。亦多观感之益。不可谓全无所得矣。景文议论。殆所谓横竖当理者。汪洋洒落。令人瞠然自失。李思安,李师靖辈。又极可畏。如子之矇无知识。贻累家庭者。良可愧汗。景文约于秋冬间为一来报。未知不复落莫否。且恐子未易得閒歇时节耳。景文出示讷翁所为密庵墓志。其序中叙事处曰。公之自序曰云云。而铭曰吃辛劬业。纂述有光而已。未有及于德学之盛者。此景文不满意处也。子欲录来。而景文以为此乃草本。誊播未稳云故止之耳。湖伯洪象汉以其子违牌之故。见罢云。果否。世路人心。日益危险。早晚方伯巡到时。不妨强起入县。以听其进退否。凉生后。又一见本倅亦如何。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1H 页
朱书论蔡季通谪居一段。子等前此不曾讲此义。虽尝承庭教。关说及此。而犹以古今有异。不能仰体至意。每以损屈为耻辱。可谓不思之甚。但尊年愆和中。不必自力劳动。只令不肖等代行。亦或为官司所容恕矣。
上大人
介奴以十日来到。伏承下书。伏审体候有感冒之患。腰痛又添剧。伏不胜惊闷。甚衰积伤之中。有数日鞍马之劳。其势应然。岂但由于静久而动也。近来伏不审患候加减更若何。从前此时体中善致愆违。而霁行适又远离。尤切忧虑耳。况回甲初度。毕竟送过于他乡寂寞中。而二子皆不侍侧。子等百事无一无恨者。痛心痛心。然此却非在天者。都由于子之诚孝浅薄。眷恋儿女而忘父母耳。尚谁尤哉。纵未趋侍。亦当走伻。而可借者。惟宗家奴。不欲竭人之忠。不敢开口。幸宗侄不待我言而拟自送之。深以为幸矣。此又苦多拘掣。今始发去。尤为伏叹。此中子之眼疾。室人之呻吟。近颇添苦。今已减歇。不足复虑。儿少辈亦无他。诸父母宅并无故。仲父向时感候即就安。旬后行次杞庄。转修求道谷丹溪人事。姑未返驾耳。馀外凡耗。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1L 页
各家书当自陈矣。水灾与辛卯无少异云。而所闻则宁海,盈德,青松,英阳等邑尤甚。自宁海府西门外。至丹界两边山麓外。殆无青草。李子实叔侄诸家田土。荡然几尽。其奴属六人漂死。不知尸处。而贵玉之继母在其中。盈德治下民家漂没者。六十馀户。青松邑漂没者。四十馀家。黄池为沙汰所填。封山大木漂下无数云云。所见则此村常汉家覆败者十三家。而马奴家在其中。始亨家及宗侄生家新屋墙壁房突。尽被荡汨。始亨夜中苍黄扶携。入于宗家。盖自长皋至大村腰中。皆入洪涛中。独近山而居者及云雨谷,晴峰等处免之耳。浦田无论人我。皆为水所浸。而驾过处不甚受害。凹陷处偏被其灾。故吾家田在近在远者。皆免啮覆。但浦田终不无腐伤之患云。然见开湖松林中。三尸漂挂。闻东江上下薮。人畜死者无数。便觉土地为薄物细故耳。其日风雨。生来所未见。岂非时变哉。惟幸蟾江一带。不至如此之甚云。是为大慰耳。龙池水田能免虫灾。甚幸甚幸。霁行之病可悯。然食道必胜于在彼时。完复亦岂难哉。栗里妹顷作石田行云。其无病可知。盖其往也。以其姑夫人再期在今廿二耳。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2H 页
子两月来。自多酬应出入。一册读不得。时一披阅。亦无心得。伏叹伏叹。中庸疑义。被尔直过眼。有此过推。无实得誉。可愧可愧。李察访近送书数番。告以今月内。约会南渊。而子以产故相值为虑。姑未得相诺。可恨可恨。其书辞议论。似当求之前辈中。令人叹服。李思安文虽让于彼。见识则不甚下。日前金溪权炳者来访。又俨然一学者。言动见识。咄咄逼李察访。自谓游枝谷青城之门。且与苏湖,一直两李相从云。近来乡党。此等人往往有之。岂或为倾否之渐乎。可喜可喜。权之年二十二云耳。
上大人别纸
中庸疑义。子之所劄录。舛误处。若逐一下教。则诚为伏幸。但以精力疲损。为伏虑耳。权丈此录。本为送质庭下而设。子居中先自违覆。道理颠倒。虽不得已于此丈之强托。而心甚未安。已以此意自首于其丈耳。且未及上禀于庭下。而径示外人。亦乖道理。虽其势适尔。而此皆临事错谬之病。追悔莫及。然既已出之。不得不更呈权丈。如其所戒。以取勘批。如何如何。权丈自谓晚来。有惜分阴之意。既用力于中庸周易新书等书。又考订音律。著数卷说。曾于虎院。被其出示。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2L 页
令人茫然。不省其为何等说话。而大抵其老而不自放废。极可敬服。柳淳伯易学。有高明之名。恨此蒙闇。无可讲闻之地耳。德厚楼记。朴戚老所云。果何如。子之意。本文似无少欠。恐见之者不曾牢笼上下文势语意而有此疑耳。闻有悬板之意云。年月下累人二字去之如何。人心渐不佳。不知更有何议论耳。此二字去之。则年月亦当商量如何。云亭记亦苦请。其徐徐入梓耳。苏湖老少诸人。昨入仙刹。雨溪叔侍荣川兄始亨,始元,相说。皆预往以会。未知纸庄权老果如约来会否。一家诸人。姑未罢归耳。昨朝。权进士孟坚,李命和,敬和,李察访兄弟。联名致书于子。以不得相见为恨。而既以不出门。作近日戒律。故以书谢之而已。且虽无此拘忌。其会集甚盛甚豪华。子何敢与平人等而往从之乎。初不以不得参为恨耳。顷者李景文以子有眼病。为送眼镜。其意可感。而用法甚生。未觉其功。反有不便时耳。
上大人
违侧忽已四旬有五日矣。消息漠然。无承闻之路。日夜郁虑。何可胜达。春候尚未和适。昨日风霾非常。瘴乡此时烟岚。又当漫天。伏未审气体若何。子向西之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3H 页
行。盖以迫不得已于观行堂两世之论。及金骑省居间怂恿而发。然于心终觉未稳。才踰岭。遇枕涧令丈赴任之行。被挽止而回程。自此可免贻累于庭下矣。伏幸伏幸。
上仲父
可丘兄得达后。或意有便来之事。而尚今寂然。势亦无异。而郁悯则深矣。伏未审寒紧。高堂气候若侍下气体若何。而家中大小并何状。慕虑不任下诚。此中停 启之报。伏想因科儒之归传。得其梗槩矣。今初七日夜。 特下备忘。有依前酌处之命。 天恩可谓罔极。而但不免岛棘。又定于济州㫌义。此则判金吾之操纵也。奈何。今夜三更。始得出门。而临时窘急。百具龃龉。且钱资所馀者。只三十馀缗。而除罗将辈责应外。似不满二十缗。千里外越海之行。狼狈丁宁悯迫。奈何。家中所储之数。果几何。必须急急运致于中路然后。可免绝粮之患。而中路等待。必有纬繣之弊。直到康津。以为相会之地。则可无相失之患矣。才到康津。而若即遇顺风。乡便未至。而遽然登船。则极是狼狈。欲于康津以前。变通延拖。度乡便可至之日数而留待于康津耳。积月犴狴之馀。神观之损败。不须
九思堂先生续集卷之一 第 473L 页
言。而左脚鱼腹肿渐大段。行步全不收拾。数人扶将。犹且极难。如是而何能堪千里驱驰之役也。痛迫痛迫。家奴无可除送者。方以为悯。伯实叔侄许借此人。甚幸甚幸。临纸茫然不备。